热泵论文

热泵论文
热泵论文

HUNAN UNIVERSITY

论文题目:对空调热泵节能技术的思考学生姓名:杨涛

学生学号:20090120323

专业班级: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09 级 3 班学院名称:土木工程学院

指导老师:

2012 年12月1日

对空调热泵节能技术的思考

摘要热泵技术的应用,在建筑节能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分析太阳能—空气源热泵空调系统、地源热泵空调系统、水环热泵空调系统的原理、特点以及应用等方面的问题的基础上,指出了热泵技术现阶段发展遇到的难题,并给出了热泵技术在中国良性发展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建筑节能;空气源热泵;地源热泵;水环热泵

目录

摘要

引言 (4)

1太阳能—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的应用 (4)

1.1太阳能在热水供应中的应用 (4)

1.2空气源热泵供水原理及优势 (5)

1.3太阳能—空气源热泵组合热水供应系统 (6)

2地源热泵技术与水和土壤资源的利用 (6)

2.1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的特点.......................................................... .. (7)

2.1.1属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 (7)

2.1.2 属经济有效的节能技术 (7)

2.1.3 环境效益显著 (7)

2.2 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工作原理 (8)

2.3 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的分类 (8)

3 水环热泵及其特点 (9)

3.1 水环热泵的定义及工作原理 (9)

3.2 水环热泵在国内外的发展概况 (10)

3.3 水环热泵的主要特点 (11)

4 热泵技术实现良性发展的几点建议 (13)

5 结语 (14)

参考文献 (14)

引言

当前,随着各类建筑物向着舒适化的方向发展,各类建筑中的中央空调系统已经成为建筑技术的重要标志之一,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中央空调系统是现代建筑创造舒适、高效的工作环境的一种非常重要的基础设施。但是,中央空调又是建筑物中能耗最大的设备,其使用带来了巨大的能源消耗,这种能源消耗一方面大大增加了建筑物的运营成本,另一方面也导致能源供需矛盾加剧,给城市的供电带来了较大的难题,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威胁。

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问题已经成为我国能源问题的头等大事, 因此, 节能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逐渐成为我们国家目前工作的重点。发展热泵技术是应用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技术手段, 并确保我国能源结构调整的需要, 真正实现节能降耗。

1、太阳能—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的应用

太阳能、空气能作为可再生能源,在建筑节能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在分析两类能源各自优缺点的基础上。指出了太阳能一空气源热泵组合热水系统在热水稳定供应及节能环保方面的优势。通过实例进一步分析了技术经济性,结果表明太阳能一空气源热泵组合热水系统在经济性和节能性方面均优于常规热水器,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1.1 太阳能在热水供应中的应用

太阳能是一种无污染且蕴藏丰富的自然资源,被认为21世纪最可期待的清洁能源之一。每年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能折合后约为1 30万亿标准煤可释放的热能,是目前世界各种能源消耗总和的20 000倍。

太阳能在办公建筑热水供应中的应用。是利用专用的太阳能集热器对其进行光一热转换,来满足人员热水需求,从而达到减少建筑能耗、节约常规能源、降低供热成本的目的。整个系统通过定温放水、温差循环的方式运作,即在集热器与贮热水箱中各设一个温度探头,当集热器出水末端的温度探头测到水温T,高于预先设定值T时,就启动热水循环泵,将热水输入贮热水箱,低于T时就自动关闭;当贮热水箱中的温度探头测到水箱与集热器的水温差达到预设值T'时。启动热水循环泵,使集热器与水箱中的水进行交换循环。作为一种绿色、

环保、运行费用低廉的系统,太阳能热水器目目前已十分普及。

1.2 空气源热泵供水原理及优势

空气源热泵遵循能量

梯级利用原则。通过系统少

量电力的高效驱动,将从空

气中吸收的低位热能转变

为高位热能,从而用于

制取热水。其机组主要由蒸

发器、冷凝器、压缩器和膨

胀阀4部分组成,如图1所

示。

传热介质(即通常所说的冷媒,沸点很低)在蒸发器中与空气进行热交换,吸收空气热能后由液态变为气态:气态冷媒进入压缩机。通过输入少量电能,传热介质转变为高温高压气体:其后在冷凝器中与冷水进行热交换,高温高压的传热介质遇冷后温度下降,释放大量热能,同时从气态变回液态进入下一次循环,而冷水就可以吸收这种热量,使温度升高。正是传热介质这种周而复始的循环。从而把空气中的热能源源不断地带到冷水中。

空气源热泵机组运行过程所取得的热能与输入电能的比值称为热电性能系数COP,比值越高,系统的节能性越好。如果一台空气源热泵热水器的热电性能系数为4即意味消耗1 kW*h的电能,可以获得4KW*h的热能,与仅作1:1电热转换的电热水器相比。可以节省3/4的能耗。此外,空气源热泵热水器还具有以下3点优势:

(1)环保。空气源热泵利用空气中的热能,在制取热水过程中无废气排放、无空气污染,可保证环境的清洁。

(2)安全。储热水箱内无电热管,水电分离,可保证使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消除了电热水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便捷。空气源热泵的热源获取十分方便,只要安装空间满足,便可随时获得空气热能。同时机组安装位置及朝向不受限制。使用不易受天气变化影响。

晴天、雨天、夜间均可制取热水。

1. 3 太阳能—空气源热泵组合热水供应系统

由于空气源热泵在能源利用、运行过程、使用成本等方面具有很大优势, 因此得到了愈来愈广泛的应用;但在低温环境下会产生蒸发器结霜、COP 值降低等问题,这使其在北方地区的推广受到很大限制, 往往需要辅助热源进行配合运行。

同时太阳能热水器也存在不足,即由于太阳辐射具有很强的季节性和不稳定性,使得机组运行过程产生间歇性,在阴雨天无法制热。因此单一的太阳能装置往往难以满足办公楼热水供应的需要,配置高效率、自动化、绿色环保的辅助热源十分必要。基于此,考虑将太阳能利用技术和热泵技术结合起来。形成优势互补的复合热源热泵系统,一般可通过两种集成模式来达到稳定供热的目的:一是以太阳能热水器为主,空气源热泵进行辅助加热。即在平时晴天只利用太阳能制取生活热水,从而充分利用太阳能免费制热;在阴雨天或夜间,太阳能集热器。无法运行时,就通过空气源热泵加热,使水温达到设计温度,满足热水使用的舒适度。二是以空气源热泵为主,太阳能作为辅助热源。主要通过太阳能集热来解决冬季夜晚低温环境下空气源热泵效率下降的问题,其余时间利用空气源热泵单独制热,从而可通过空气热能补偿太阳能的不确定性,最大限度地利用可再生能源来实现办公建筑热水需求,减少能源消耗,促进节能减排。

2 地源热泵技术与水和土壤资源的利用

地源热泵是一种先进的技术,它高效、节能、环保,有利于可持续发展,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是一种利用地下浅层冷热资源(如地下水、土壤或地表水等)的既可供热又可制冷的高效节能空调系统.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通过输入少量的高品味能源(电能),实现低温位热能向高温位转移.与锅炉(电、燃料)供热系统相比,锅炉供热只能将90%以上的电能或70- 90%的燃料内能转化为热量,供用户使用.因此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要比电锅炉加热节省三分之二以上的电能,比燃料锅炉节省二分之一以上的能量;由于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的冷热温度全年较为

稳定,一般为8·14℃,其制冷制热系数可超过3.5- 6.3,与传统的空气源热泵相比,要高出40%左右,其运行费用为普通中央空调的50- 600/"因此,近几年来,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在发达国家取得了较快的发展,我国的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市场也日趋活跃,可以预计,该项技术将会成为今后最有效和最有发展前景的冷暖空调技术之一.

2.1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的特点

2.1.1属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

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是利用了地球表面浅层的资源(通常小于400米)作为冷热源,进行能量转换的供暖空调系统.地表浅层资源可以称为地源(Earth Energy),是指地表土壤、地下水或河流、湖泊中吸收太阳能、地热能而蕴藏的低温位热能.地表浅层是一个巨大的太阳热能集热器,收集了47%的太阳能,比人类每年利用能量的500倍还多,它不受地域、资源等限制,真正是量大面广、无处不在,这种存储于地表浅层近乎无限的可再生能源,使得地源也称为清洁的可再生能源一种形式.2.1.2 属经济有效的节能技术

地源或地表浅层地热资源的温度一年四季相对稳定,冬季比环境空气温度高,夏季比环境空气温度低,是很好的热泵热源和空调冷源,这种温度特性使得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比传统空调运行效率要高40%,因此要节能和节省运行费用40%左右,另外,地源温度较恒定的特性,使得热泵机组运行更可靠、稳定,也保证了系统的高效性和经济性.

2.1.3 环境效益显著

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的污染物放,与空气源热泵相比,相当于减少40%以上,与常规电供暖相比,相当于减少70%以上如果结合其他节能措施减排会更明显虽然也采用制冷剂,但比常规空调装置减少25%的充灌量。该装置的运行没有任何污染,可以建造在居民区内,没有燃烧没有排烟,也没有废弃物,不需要堆放燃料废物的场地,且不用远距离输送热量。

2.2 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工作原理

图2

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是利用稍经处理的水(或水加乙二醇)与地源(地下水、土壤或地表水)进行冷热交换来作为水源热泵的冷热源,冬季把地源中的热量“取”出来,供给室内采暖,此时地源为“热泵”;夏季把室内的热量“取”出来,释放到地下水、土壤或地表水中,此时地源为“冷源”.地源热泵中央空调供暖系统主要分三部分:室外地源换热系统、水源热泵机组和室内采暖空调末端系统.三个系统之间靠水和空气换热介质进行热量的传递,水源热泵与地源之间的换热介质为水,与建筑物采暖空调末端换热介质可以是水或空气.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同空气源热泵相比,有许多优点:(1)全年温度波动小.冬季温度比空气高,夏季比空气低,因此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的制热制冷系数要高于空气源热泵,一般可高40%,因此可节能和节省费用40%左右.(2)冬季运行不需要除霜,减少了结霜和除霜的损失.(3)地源有较好的储能作用.

2.3 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的分类

地源按照室外换热放热方式的不同可分为三类:(1)土壤埋盘系统;(2)地下水系统;(3)地表水系统.

根据循环水是否为密闭系统可分为闭环和开环系统.所谓开式系统是将地下水

直接供到热泵机组,再将井水回灌到地下;闭式是将地下水连接到板式换热器,需要二次换热。地表水热泵系统与土壤源热泵系统相似,用潜在水下并联的塑料管组成的地下水热交换器替代土壤热交换器.

虽然采用地下水、地表水的热泵系统的换热性能好,能耗低,性能系数高于土壤源热泵,但由于地下水、地表水并非到处可得,且水质也不一定能满足要求,所以其使用范围受到一定限制.现在国外(如美国、欧洲)主要研究和应用的地源热泵系统以及我国研究和实验研究及普及的重点均是土壤源热泵系统。

3 水环热泵及其特点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电力负荷不断刷新纪录。其中空调耗电量的增加是造成用电量大幅飙升的一大原因。因此,大力推广包括水环热泵空调系统在内的各种空调节能技术具有积极和深远的意义。

3.1 水环热泵的定义及工作原理

水环热泵空调系统是指小型的水/空气热泵机组的一种应用方式,即用水环路将小型的水/热泵机组并联在一起,形成一个封闭环路,构成一套回收建筑物内部余热作为其低位热源的热泵供暖、供冷的空调系统。典型的水环热泵空调系统由三部分组成:

1)室内的小型水/空气热泵机组;

2)水循环环路;

3)辅助设备如冷却塔、加热设备、蓄热装置等)

水环热泵空调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是:

在水/空气热泵机组制热时,以水循环环路中的水为加热源;机组制冷时,则以水为排热源。当水环热泵空调系统制热运行的吸热量小于制热运行的放热量时,循环环路中的水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利用冷却塔

放出热量;反之循环环路中的水温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时通过辅助加热设备吸收热量。只有当水/空气热泵机组制热运行的吸热量和制冷运行的放热量基本相等时,循环环路中的水才能维持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此时系统高效运行。

制冷模式下流程:全封闭压缩机一四通换向阀一制冷剂一水套管式换热器一毛细管一制冷热交换器一四通换向阀一全封闭压缩机。

制热模式下流程:全封闭压缩机一四通换向阀一供热交换器一毛细管一制冷剂一水套管式换热器一四通换向阀一全封闭压缩机

3.2 水环热泵在国内外的发展概况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日本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的时期。从经济规模看,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29 524美元,居世界第一位,超过美国20%,社会各项建设迅速发展。也是从这个时期开始,日本政府开始“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把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看作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方式”。水环热泵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响应当时大量出现的改造、新建项

目对循环利用,可持续发展的需求而产生的。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水环热泵在日本和欧洲等发达国家取得了迅速发展,目前已经发展到了第二代产品。2005年年底,该产品相继获得2005年度日本节能大奖——节能会长奖和欧洲的政府税收奖。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开始,我国经济规模不断扩大,中国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世界市场,工业化和城市化全面加速。而资源供需矛盾和环境问题也随之日益加剧。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我国还是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和第二大CO,排放国。在商业、服务业领域,中央空调是主要的耗能设备。按重庆和上海的统计,中央空调的用电量分别占全市总用电量的23%和31. 1010。此外,我国的民用、公用及商用建筑的中央空调普遍存在着能耗高的问题,一般中央空调的能耗约占整个建筑总能耗的50%,对于商场和综合大楼可能高达60%以上。基于以上背景,在经济发展中节能与新能源开发,可再生能源利用并重,倡导环保技术的应用,对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因此,水环热泵由于其自身特点,在我国推广和应用有着相当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

3.3 水环热泵的主要特点

1)水源稳定。由于水环热泵的热源温度全年较为稳定,一般为10℃~25℃,其制冷、制热系数可达4.O~ 4.7,与传统的空气源热泵相比,要高出40%左右,其运行费用为普通中央空调的50%~ 60%。

2)高效节能。水环热泵机组可利用的环境水体温度冬季为12℃—22℃,水体温度比环境空气温度高,所以热泵循环的蒸发温度提高,能效比也提高。而夏季水体为18℃~ 35℃,水体温度比环境温度低,所以制冷的冷凝温度降低,机组效率提高。而且水环热泵机组采用独创的高效换热器,内外螺纹不但增大换热面积,提高了换热效率,且具有不容易结垢,有自洁能力等优点,克服了一般板式换热器易堵、易漏、不易清洗等缺点。节能效果明显,夏季投入1 kW电能,可得到4 kW以上的冷量,冬季投入1 kW电能,可得到4 kW左右的热能,能源利用效率为电采暖方式的3倍~4倍以上。尤其在过渡季节可根据不同需要,在不同空间分别供应冷暖,能源可互相交替,节省过渡季节的能耗。

3)运行稳定可靠。水体的温度一年四季相对稳定,其波动的范围远远小于空气的变动。是很好的热泵热源和空调冷源,水体温度较恒定的特性,使得热泵机组运行更可靠、稳定,也保证了系统的高效性和经济性。水环热泵主机采用高降噪吸音材料,能够有效降低噪声,提高环境的舒适度。冷却水系统简单,只需一般技术人员即可应付自如,无论是对房屋开发商、对用户、对建筑设计师、对设备管理人员都十分有利,且无须专人维护或操作,运行维护费用极少。冬季只有传统方式的2/3,夏季只有传统方式的1/3。不存在空气源热泵的冬季除霜等难点问题。

4)环境效益显著。水环热泵使用电能,电能本身为一种清洁的能源,但在发电时,消耗一次能源就导致污染物和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的排放,所以节能的设备本身的污染就小。设计良好的水环热泵机组的电力消耗,与空气源热泵相比,相当于减少30%以上,与电供暖相比,相当于减少70%以上。水环热泵机组的运行没有任何污染,可以建造在居民区内,没有燃烧,没有排烟,也没有废弃物,不需要堆放燃料废物的场地,且不用远距离输送热量。

5)应用范围广。水环热泵一套系统可以替换原来的锅炉加空调的两套装置或系统。特别是对于同时有供热和供冷要求的建筑物,水环热泵有着明显的优点。不仅节省了大量能源,而且用一套设备可以同时满足供热和供冷的要求,减少了设备的初投资。水环热泵可应用于宾馆、商场、办公楼、学校等建筑。

6)水管不需要保温。空气源热泵机组夏季输送的是冷冻水,冬季输送的是热水,因此,管路系统必须保温,而水环热泵的空调系统,夏季管内冷却水供回水设计温度30℃~ 35℃,冬季供热水温度仅为16℃—21 0C,因此,水管路系统可以不保温,管路系统的初投资与维护费用降低。

7)便于计量和收费。水环热泵空调系统的能耗主要是水环热泵机组,各用户能够安装独立的电表分户计费,便于物业管理和系统能源的管理。水环热泵的运行电费完全根据用户实际使用情况单独计量。水环热泵可以分区域使用,不使用就无需交费。这一点与集中制冷、制热的冷水机组加风机盘管系统根本不同,对用户十分有利。而常规的中央空调系统哪怕只有一个房间工作,也必须启动大型冷水机组.造成部分房间、部分负荷的能源大量浪费。这对于用户合理使用空调系统,节约空调系统的能耗,公平、公正、公开地摊派空调运行管理是很有利的。

8)节约投资。水环热泵空调系统由于没有了冷水机组,不再需要冷冻机房,只需提供冷却水塔、水泵安置场所,节省了宝贵的主机占地面积,不设大的通风管道,不设大的锅炉房和冷冻水系统,管道因是冷却水系统,不需保温,故安装和投资费用大大减少。一次性投资只有传统制冷供热方式的1/2~ 2/3。

9)智能控制系统。单机智能控制,实现局部分区的舒适运转;多机集中控制可以协调各分区的运行状况,与计算机系统可组成分布式的网络控制系统,集中统一协调运转。

10)与分体式水源热泵相比,单台机组功率高,对大面积房间,总投资低;另外,风压较分体机高,可实现远距离送风。

4 热泵技术实现良性发展的几点建议

热泵技术具有节能、环保、利用可再生能源缓解能源危机等优势, 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在发展的过程中, 除看到其优势积极的一面外, 更应该正视自身存在的问题, 避免发展的盲目性。

( 1)热泵的发展要本着因地制宜, 符合环境气候、水文地质的原则, 切不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效益, 务必实现可持续发展。

( 2)在发展的过程中, 需客观认识热泵技术设计施工以及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部分企业采取过分包装、过度夸大热泵技术, 而在设计施工过程中忽视理论分析计算, 仅凭经验, 简化设计, 对施工运行人员缺乏必要的培训, 导致不能真正地实现节能降耗。

( 3)吸取已建工程的经验教训, 在新开发城区,宜根据当地特点进行技术经济分析, 初步确定具体的热泵系统方案, 并在城区规划过程中提前将热泵系统与城市建设结合起来, 避免出现低温热源如污水源、中水源等过于分散, 从而造成水量不稳; 或采用地埋管地源热泵占地面积不足; 或采用地下水源热泵地下水量不足等常见问题。

( 4)国外的热泵技术相对已经比较成熟, 引进国外技术的同时需考虑我国特殊的气候环境及水质特点。

( 5)由于热泵技术在我国起步比较晚,因此, 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还亟待进一

步研究和预防, 加强水土等资源和环境的监管制度, 并需结合一定的评价方法, 尽快完善勘察、设计、运行等技术规范及工程标准。

5结语

热泵系统作为一种新技术, 顺应了当今倡导的节能、减排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的趋势,近几年在我国也得到了快速发展,虽然有许多问题尚待解决,但是,随着各种热泵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改进,以及在政府的大力支持推广下,相信不远的将来,热泵技术在中国一定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翁东风, 何洲汀.太阳能—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在办公建筑中的应用[J].煤气与热力,2011,(27):1.

[2]邢玉学,王兰锋. 谈地源热泵技术与水和土壤资源的利用[J].山西建筑,2010,(26):11.

[3]冯润娣.水环热泵及其特点[J].山西建筑,2011.(37):33.

[4]郭阳. 暖通空调节能减排与热泵技术应用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2011,(30):9.

[5]姚杨.暖通空调热泵技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换热器毕业设计论文.doc

第1章 浮头式换热器是管壳式换热器系列中的一种,它的特点是两端管板只有一端与外壳固定死,另一端可相对壳体滑移,称为浮头。浮头式换热器由于管束的膨胀不受壳体的约束,因此不会因管束之间的差胀而产生温差热应力,另外浮头式换热器的优点还在于拆卸方便,易清洗,在化工工业中应用非常广泛。本文对浮头式换热器进行了整体的设计,按照设计要求,在结构的选取上,即壳侧两程,管侧四程。首先,通过换热计算确定换热面积与管子的根数初步选定结构,然后按照设计的要求以及一系列国际标准进行结构设计,设计的前半部分是工艺计算部分,主要设根据设计传热系数、压强校核、壳程压降、管程压降的计算;设计的后半部分则是关于结构和强度的设计。主要是根据已经选定的换热器型式进行设备内各零部件(如壳体、折流板、管箱固定管板、分程隔板、拉杆、进出口管、浮头箱、浮头、支座、法兰、补强圈)的设计。 换热器是国民经济和工业生产领域中应用十分广泛的热量交换设备。随着现代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的不断开发和能源问题的日趋严重,世界各国已普遍把石油化工深度加工和能源综合利用摆到十分重要的位置。换热器因而面临着新的挑战。换热器的性能对产品质量、能量利用率以及系统运行的经济性和可靠性起着重要的作用,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目前在发达的工业国家热回收率已达96%。换热设备在现代装置中约占设备总重30%左右,其中管壳式换热器仍然占绝对的优势,约70%。其余30%为各类高效紧凑式换热器、新型热管热泵和蓄热器等设备。其中板式、螺旋板式、板翅式以及各类高效传热元件的发展十分迅速。在继续提高设备热效率的同时,促进换热设备的结构紧凑性,产品系列化、标准化和专业化,并朝大型化的方向发展。浮头式换热器是管壳式换热器系列中的一种。换热管束包括换热管、管板、折流板、支持板、拉杆、定距管等。换热管可为普通光管,也可为带翅片的翅片管,翅片管有单金属整体轧制翅片管、双金属轧制翅片管、绕片式翅片管、叠片式翅片管等,材料有碳钢、低合金钢、不锈钢、铜材、铝材、钛材等。壳体一般为圆筒形,也可为方形。管箱有椭圆封头管箱、球形封头管箱和平盖管箱等。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全球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增长,国内市场和出口市场对换热器的需求量将会保持增长,客观上为我国换热器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从市场需求来看,在国家大力投资的刺激下,我国国民经济仍将保持较快发展。石油化工、能源电力、环境保护等行业仍然保持稳定增长,大型乙烯项目、大规模的核电站建设、大

水源热泵开题报告_secret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 课题的目的及意义 20世纪70年代,世界能源结构已经经历了三次大转变,即从木柴转向煤炭由煤炭转向石油和天然气"继而又从以油、气为主的能源系统转向以可再生能源为基础的持久能源系统! 据资料,目前全世界已经探明的煤炭、石油、天然气、油页岩等石化燃料资源的总量,大约只够人类使用100年。 目前在我国的能源构成中煤占70%以上,石油及天然气占25%,但能源利用率仅在30%以下。针对我国的能源紧缺、能源利用率低、能源浪费严重的现状,建设部于1996年下发《建筑节能技术政策》,明确今后我国建筑节能的任务是在保证使用功能、建筑质量和室内环境符合小康目标的前提下,采取各种有效的节能技术与管理措施降低新建房屋单位建筑面积能耗。同时对既有的建筑物进行有计划的节能改造,达到提高居住热舒适性、节约能源和改善环境的目的。 环境保护工作是摆在我们面前刻不容缓的一项重要工作! 据资料估计全世界每年燃烧后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硫20万t,二氧化碳排放增长率达1.55ppm.资料表明:大气中二氧化碳每增长一倍就会使低层大气层年平均温度升1.5-3C。在我国,每年仅建筑用能采暖燃煤就要排放二氧化碳达1.9t,排放二氧化硫达300t,排放烟尘300t左右。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向纵深发展,传统的供热方式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 由 于旧的供热体制受计划经济的约束,在国家能源政策、管理体制、收费体制、供热质量、物业管理等方面尚存在一些弊端,不适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 综上所述"由于节能、环境保护的需要及供热空调逐步走向市场化#商业化"供热空调方式向多元化发展,出现了诸如油炉采暖、燃气采暖、电采暖及水源热泵技术的开发研制、应用这一百花齐放的局面。 水源热泵机组以水为载体,冬季采集来自湖水、河水、地下水及地热尾水,甚至工业废水、污水的低品位热能,借助热泵系统,通过消耗部分电能,将所取得的能量供给室内取暖.在夏季,把室内的热量取出,释放到水中,以达到夏季空调的目的。该机组具有设计标准、选择优良、操作简便、安全可靠等优点。但是,由于水源热泵机组是近些年不断应用于工程的供热、供冷方式.尚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

本科毕业论文格式(文科)

说明: 一、论文的内容及顺序 (一)中文论文的内容及顺序为: 1、论文封面 2、中文摘要 3、英文摘要 4、论文主体部分 5、参考文献 6、致谢(中文论文的致谢) 7、附录 其中1不编页码,2--7用阿拉伯数字编排页码。 二、除封面外每页都要有页眉,页眉在每一页的最上方,页眉内容为“河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用小五号宋体,居中排列,论文、设计二选一。 三、论文全文要求单面打印。 (二)外文论文的内容及顺序为: 1、论文封面 2、致谢(外文论文的致谢) 3、中文摘要 4、英文摘要 5、论文主体部分 6、参考文献 7、附录

学号: 021******* (四号黑体) 农村义务教育应对税费改革的策略 (20磅字号,华文中宋,加粗,居中) 学院名称: 教育科学学院 专业名称: XXXX 年级班别: XXXX 级XXXX 姓 名: XXX 指导教师: XXX (黑体,小三,居中,上面横线上内容要居中) XXXX 年XX 月 河南师范大学 本科毕业论文

农村义务教育应对税费改革的策略(黑体小三,1.5倍行距,居中)摘要(黑体,小四,1.5倍行距)税费改革后我国农村义务教育面临着投入主体财力偏低、拖欠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仍然存在、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依然短缺、农村“普九”欠债未还、中小学基本办学条件差、农村仍有不少贫困学生需要资助等方面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认为可采取以下应对策略:建立与税费改┅┅┅(300字左右)(宋体,小四,1.5倍行距) 关键词(黑体,小四,1.5倍行距)义务教育;税费改革;策略(3-6个)(宋体,小四,1.5倍行距) Measures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in Countryside After Tax Reform (Times New Roman,小三号,单倍行距,加黑,首字母大写) Abstract(Times New Roman,小四号,1.5倍行距,加黑)The compulsory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side faces some problems after tax reform:low investment by government,teachers’wages in arrears,shortage of funds in schools,the popularization of nine-year education in countryside still in debt,poor fundamental conditions of schools,many poor students in need of help. The counter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as follows:the investm┅┅┅(Times New Roman,小四号,1.5倍行距) Keywords(Times New Roman,小四号,1.5倍行距,加黑)compulsory education;tax reform;measures(Times New Roman,小四号,1.5倍行距) 前言(黑体,小三,1.5倍行距,居中) 农村税费改革直接涉及教育领域的是取消了农村教育费附加和教育集资这两项仅次于国家预算内拨款的教育经费来源①。(如果解释某些内容,或者引文来自经典著作、领导讲话、文件法规、内部资料、工具辞书,以及转引自有关文章,均可做为注释(说明作者、题名和出处),要以圈码标识上标②表示。建议注释采用页下脚注,分页编码)尽管中央财政安排了农村税费改革专项转移支付资金,但是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仍然面临诸多问题,需要人们分析和解决。(宋体,小四,1.5倍行距) 注:①解释某些内容。 ②引文来自经典著作、领导讲话、文件法规、内部资料、工具辞书,以及转引自有关文章,需说明作者、题名和出处。(宋体,小五号,单倍行距)

热能与动力工程热泵毕业设计

前言 我国每年大约有20亿平方米的建筑总量,接近全球年建筑总量的一半,建筑能耗约占全国社会终端总能耗的27.6%,因此建筑节能势在必行。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是建筑节能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源热泵系统作为可再生能源应用的主要途径之一,同时也是最利于与太阳能供热系统相结合的系统形式,近年来在国内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 在大型商业建筑和公用建筑中,合理空调方案的确定是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按负担室内空调负荷所用介质分类,空调系统可分为全空气系统、全水系统、空气-水系统和冷剂系统。每种空调系统都有各自的适用性,对于建筑空间大,易于布置风道且对室内温、湿度洁净度控制要求严格的场合,适合用全空气系统。全水系统适合用于建筑空间小,不易于布置风道的场合。空气-水系统适用于室内温、湿度控制要求一般且层高较低,冷、湿负荷也较小的场合。对于空调房间布置分散,要求灵活控制空调使用时间且无法设置集中式冷、热源的场合适合用冷剂系统。 通过毕业设计消化和巩固大学四年学习的本专业全部理论知识和实际知识,并将它应用到工程实践中去解决工程的实际问题,熟悉有关的技术法规内容,培养施工设计的思维能力和制图技巧及对工程技术的认真态度。

第1章概述 1.1建筑概况 1.1.1设计地点 山东省青岛市。 1.1.2建筑物土建资料 见土建资料图纸。 1.1.3 建筑物使用功能 本次设计为商住两用建筑,一到五号楼。本次设计不考虑住宅部分。总占地面积约为8000㎡,空调面积为约18807㎡。楼底部作沿街店铺,小区配套服务设施,及设备用房。台湛路一层二层做商场,延安三路一层二层作沿街商铺。工程地下室作为地下车库。 1.1.4 建筑物的周围环境 本设计建筑物位于青岛市市北区,延安三路与台湛路交界处。 1.1.5 建筑物所在地区土质资料 根据勘探井的资料得知设计地点土质为粉质粘土,轻微潮湿,土壤导热系数为1.8 W/(m.K)左右,且地下八十米以上是非岩层地带,土壤导热情况良好,适合于作为热泵系统的冷热源。 1.2土壤源热泵 1.2.1 热泵系统的特点 a. 热泵空调系统是利用低位再生能的热泵技术,其特点如下: (1)用能遵循了能量的循环利用原则,避免了常规空调系统用能的单向性。所谓用能的单向性是指“热源消耗高位能(电、燃气、油与煤等)——向建筑物内提供低温的热量——向环境排放废物(废热、废气、废渣等)”的单向性用能

毕业论文(科研类)格式规范

校外(自行选择)实习单位的学生 1.学生自行选择实习单位情况表(一式两份,注意盖实习单位公章) 校外实习单位指导教师职称要求中级职称以上,经校内实习指导教师批准后方可实施。(一份交指导教师,一份装订至实习报告) 2.学生自行选择实习单位情况表考核表(注意盖实习单位公章) 实习日记 要求采用32K 软片笔记本>30 篇 实习报告 1.实习报告封皮 2.毕业实习鉴定表(选择校外实习单位的要盖单位公章,另自行选择实习单位情况表、学生自行选择实习单位实习情况考核表附在实习鉴定表后) 3.实习报告格式 涉及毕业实习成绩,返校后实习日记、实习报告立即交给导师评阅 毕业论文 1.毕业论文封面 2.毕业论文诚信声明和版权使用授权书 3.农学、理学类专业毕业论文格式规范 毕业论文附件材料 1.毕业论文附件材料封面 2.毕业论文任务书 3..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4.毕业论文成绩评定表

青岛农业大学 毕业实习报告 专业班级: 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职称): 实习时间: 实习地点: 年月日

青岛农业大学毕业实习鉴定表

20 年学生自行选择实习单位情况表 说明:1. 此表一式两份,填写完整后,一份由学院存档,一份学生自行保存并装订在实习报告实习鉴定表之后。2.学生必须有明确的实习任务和明确的实习单位,才能实行。

学生自行选择实习单位实习情况考核表 说明:1、本表由实习学生在实习报到时交给实习单位。2、实习单位负责填写本表(“考评结果”按优、良、合格、不合格填写),由实习单位指导教师和负责人共同签字,并加盖实习单位公章方为有效。3、实习结束后,将本表装订至实习报告实习单位情况表后。

地源热泵毕业设计

1.绪论 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城市建设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房地产业的升温,我国空调业己得到空前的发展。空调己成为季节性能源消耗的大户,并成为建筑节能的关注问题。大力发展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已成为我国21世纪发展国民经济的刻不容缓的战略目标。 热泵技术是应用低位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热泵系统是利用低温热源进行制热,制冷的新型能源利用方式。与使用常规能源供热方式相比,具有许多不可替代的特点。因地制宜的发展地源热泵系统,有利于优化能源结构,促进多种资源的有效利用,提高能源利用率。 目前常规使用的热泵系统多为空气源,它受环境温度影响很大。夏季不利于冷凝器的散热,冬季蒸发器得热难,犹其是冬季融霜难。地源热泵几乎不受环境气候影响,可以产生良好的节能效益,且不用除霜。主要内容包括:地源热泵的形式与基本原理,地源热泵机组,新乡本地工程应用实例,对传统地源热泵的改进设想等。

2.地源热泵简介 2.1地源热泵的发展 地源热泵是利用浅层地能进行供热制冷的新型能源利用技术,是热泵的一种热泵是利用卡诺循环和逆卡诺循环原理转移冷量和热量的设备。地源热泵通常是指能转移地下土壤中热量或者冷量到所需要的地方,通常热泵都是用来做为空调制冷或者采暖用的。地源热泵还利用了地下土壤巨大的蓄热蓄冷能力冬季地源把热量从地下土壤中转移到建筑物内夏季再把地下的冷量转移到建筑物内一个年度形成一个冷热循环。 地源热泵的起源 地源一词是从英文“ground source”翻译而来,汉语的内涵则十分广泛,应包括所有地下资源的含义。但在空调业内,目前仅指地壳表层(小于400米)范围内的低温热资源,它的热源主要来自太阳能,极少能量来自地球内部的地热能。 "地源热泵"的概念,最早于1912年由瑞士的专家提出,而该技术的提出始于英、美两国。 1946年美国在俄勒冈州的波兰特市中心区建成第一个地源热泵系统。但是这种能源的利用方式没有引起当时社会各界的广泛注意,无论是在技术、理论上都没有太大的发展。 20世纪50年代,欧洲开始了研究地源热泵的第一次高潮,但由于当时的能源价格低,这种系统并不经济,因而未得到推广。直到20世纪70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毕业设计课题报告

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名称宣城市某办公楼中央空调设计 系部城市建设系 专业班级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61021班 学生姓名曾刚 指导教师段鹏 辅导教师 开题报告时间 2015年10月15日

宣城市某办公楼中央空调设计 学生:曾刚,城市建设系 指导教师:段鹏,城市建设系 一、题目来源 由指导教师提供,结合社会实际。 二、研究(设计)目的和意义 自改革开放起,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不再满足建筑仅仅只提供生产生活需求的基本功能,对建筑的要求不断提高,其中包括安全性、功能性、舒适性和美观性,其中对建筑舒适性的要求便是中央空调设计的目的所在,使建筑内环境满足健康、舒适的要求。 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城市人口迅速增多,各种高密度的住宅、商业中心、工厂由于人口众多,建筑内部的装修使用大量合成材料,甲醛、苯、氨等有害物的溢出,以及为了节约成本而减少新风的输入,而导致病态建筑的出现,影响在该类建筑中生产生活的人,让人产生头疼、气闷和嗜睡等症状,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和工作效率。因此,如何设计出能够营造良好建筑内环境的空调系统来保证人们的身体健康和工作效率是我们工作的意义之一。 在强调可持续发展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今天,建筑物的年耗能量中空调系统所占的比例约为50%,怎么解决营造舒适的建筑环境和节能环保之间的矛盾。所以能够合理高效的利用能源,减少空调系统能耗,优化建筑物自身的环境性能,提高节能意识、资源意识和环境意识,在保证建筑环境在最佳舒适度的前提下节能环保,也是中央空调设计的意义所在。 三、阅读的主要参考文献 A、设计计算部分参考资料 [1]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736-2012,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文科毕业论文范文

现代企业的融资战略 院系: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 现代企业融资战略是公司金融的操作重点,伴随着世界资本市场的飞速发展,股 权融资已成为企业研究的重中之重。文章分步分析了企业融资的全程操作。 首先,本文对企业的现代性作了分析。现代企业之所以“现代”,不仅仅体现在企 业的经营管理制度上,现代经营理念则是“现代”的最本质涵。进入21世纪,资本经 营逐渐成为企业发展的“时代特征”,而作为资本经营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的企业融 资也越来越受到企业重视。 其次,本文对企业融资战略先做了概述分析。包括:融资原则,融资的决定因素, 融资的方式及其优劣性等等。 第三,本文重点分析了现代企业股权融资运作。先从概念及现状问题入手分析, 通过对公司治理,上市操作,股权再融资等几方面的阐述,并且介绍了公司股票的上 市的程序及资格规定,在总体上告诉读者如何科学规地实施企业股权融资运作,为企 业发展注入活力。 最后,文章提出了融资创新,采取货币资本性融资和非货币性融资,为现代企业 融资课题指明了研究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资本经营,企业融资,股权融资 5号宋体,居中

Abstract With the constant perfection of the market economy of our country,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have got unprecedented development too, Its position in country.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are difficult in financing. Analyze that causes the reason difficult in financing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On one hand the policy to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of government is insufficient in input, On one hand the financial system, to supporting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to carry on the direct financing, On one hand the financial system is uncompleted to understanding and service supporting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to carry on the direct financing and finance indirectly, In addition, it is the questions of a great deal of respects that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exist. Key Words: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Direct financing, Stock financing

关于地源热泵技术的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关于地源热泵技术的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1.依据: 进入90年代后,我国的居住环境和工业生产环境都已广泛地应用 热水供应装置,热水供应装置已成为现代学校居住必备。90年代中期,由于大中城市电力供应紧张,供电部门开始重视需求管理及削峰填谷,热泵供热技术提到了议事日程。近年来,由于能源结构的变化,促进 了地源热泵供热机组的快速发展。 随着生产和科技的不断发展,人类对地源热泵供热技术也进行了一 系列的改进,同时也在积极研究环保、节能的地源热泵供热产品和技术,现在利用成熟的电子技术来进行综合的控制,并和太阳能结合更注意 能源的综合利用、节能、保护环境及趋向自然的舒适环境必然是今后 发展的主题。 2.意义: 地源热泵技术,是利用地下的土壤、地表水、地下水温相对稳定 的特性,,通过消耗电能,在冬天把低位热源中的热量转移到需要供热 或加温的地方,在夏天还可以将室内的余热转移到低位热源中,达到降 温或制冷的目的。地源热泵不需要人工的冷热源,可以取代锅炉或市政 管网等传统的供暖方式和中央空调系统。冬季它代替锅炉从土壤、地 下水或者地表水中取热,向建筑物供暖;夏季它可以代替普通空调向土壤、地下水或者地表水放热给建筑物制冷。同时,它还可供应生活用水,可谓一举三得,是一种有效地利用能源的方式。通常根据热泵的热源(heatsource)和热汇(heatsink)(冷源)的不同,主要分成三类:空气源热泵系统(air-sourceheatpump)ashp 水源热泵系统(water-sourceheatpump)wshp 地源热泵系统(ground-sourceheatpump)gshp 平时还有人把热泵系统按照一次和二次介质的不同,分别叫做: 空气---水热泵系统 水---空气热泵系统

工科毕业论文评语

工科毕业论文评语 导读:本文是关于工科毕业论文评语,希望能帮助到您! 工科毕业论文评语 1. 本文立意新颖。全文以-------为线索,结合各地的准规较全面的分析了------的问题和原因。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内容论证也教科学合理。全文充分体现行政管理专业特色,格式规范。但创新点不够。 2. 该文选题符合行政管理专业培养目标要求,能较好地综合运用行政管理知识来分析企业行政管理实践问题,论文写作态度比较认真负责,论文内容较充分,参考的相关资料比较切合论题的需要,层次结构比较合理,主要观点表达的比较明确,逻辑思路基本符合要求,语言表达基本通顺。但论证的深度还不够,创新点不足。 3. . 本文选题较合理,符合行政管理专业要求。全文以……为主题来分析论证,对提高我国行政管理的…………..具有参考与借鉴意义。内容论证也较科学合理,格式较规范,参考的资料紧扣文章主题需要,但创新点不够,论证不够,尤其文章最后一部分论证太薄弱,缺乏说服力。总体上基本达到毕业论文的要求。 4. 本文以……为主题,重点探讨……..问题,选题基本符合行政管理专业范畴,充分体现出专业特色。全文结构符合要求,逻辑思路清晰,论据较充分,观点表达准确,语言流畅,论证方法也较合理,但创新点不够,部分观点论证不充分,格式还不是非常的规范,真正属于自己的思想不多。总体上基本合格。

5. 该文选题具有较强的现实性针对性和实用性。结构安排科学合理,思路清晰,层次分明。各部分之间联系比较紧密,观点表述也基本准确,论证内容比较具有说服力。在论证过程中基本上运用了行政管理专业基本知识原理来分析文中的主要问题,但参考的资料还欠充分,文章缺乏自己原创的内容,少数观点论证不深刻和全面。 6. 本文以官员问责制为题进行研究,能为解决我国官员问责制存在的问题提供参考和借鉴作用。在全文结构中,首先对官员问责制的现实意义进行了分析,然后再对我国官员问责制的困境进行深入的分析,最后提出化解困境的有效建议。全文体现专业特色要求,符合行政管理专业培养要求,参考的文献资料符合论文观点与主题的需要,实践论证还不够,但,真正属于自己创新的内容还不是很多。总体上达到毕业论文要求。 7. 论文思路比较清晰,语句基本通顺,层次清晰,观点表达准确。作者比较很好的将行政管理专业基本原理知识与党内监督实践问题有机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并针对党内监督的现实问题提出了一些比较好的解决建议,查阅与参考的文献资料与主题结合的比较紧密,但个别地方论证的观点不是很明确和有说服力,总体上达到毕业论文要求,部分内容与主题结合的还不是很好,逻辑结构也存在一点小问题。总体上说,基本达到毕业论文的基本要求。 8. 论文主题明确,语句基本通顺,层次基本清晰,观点表达基本准确。作者比较很好的将行政管理专业基本原理知识与邓小平关于行政改革的思想有机结合起来进行分析,格式基本规范,选题符合行政管理专业培养要求,但查阅与参考的文献资料太少,部分论证内容与主题结合不紧密,逻辑结构也存在一点小问题。总体上说,基本达到毕业论文的基本要求。 9. 本文符合专业要求,反映社会热点问题。因此,该主题的研究有利

空气源热泵热水器毕业设计

目录 摘要................................................................................................................. - 2 - 前言................................................................................................................. - 3 - 第一章空气源热泵热水器设计及应用概述....................................................... - 4 - 第一节空气源热泵的概述............................................................................ - 4 - 1.1.1热泵简介.......................................................................................... - 4 - 1.1.2空气源热泵简介.............................................................................. - 5 - 第二节热水器发展历史................................................................................ - 5 - 第三节空气源热泵热水器的发展前景........................................................ - 6 - 第二章热泵热水器系统运行原理......................................................................... - 8 - 第一节空气源热泵热水器的工作原理........................................................ - 8 - 第二节空气源热水泵热水器特点与优势 .............................................. - 9 - 2.2.1空气源热泵热水器具有以下特点.................................................. - 9 - 2.2.2空气源热泵热水器具有以下优势................................................ - 10 - 第三节空气源热泵机组的分类及工况特性 ............................................ - 10 - 2.3.1型式................................................................................................ - 10 - 2.3.2空气源热泵冷热水机组的系统图示............................................ - 11 - 2.3.3空气源热泵冷热水机组的变工况特性........................................ - 12 - 2.3.4应用场合........................................................................................ - 13 - 第三章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的工程应用............................................................. - 15 - 第一节几种常用热水器的对比分析.......................................................... - 15 - 3.1.1几种热水加热设备运行费用对比表............................................ - 15 - 3.1.2运行成本比较................................................................................ - 15 - 3.1.3初期投资比较................................................................................ - 16 - 第二节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工程方案设计.............................................. - 16 - 3.2.1项目概况........................................................................................ - 16 - 3.2.2地理位置及气侯............................................................................ - 16 - 3.2.3工程设计依据................................................................................ - 16 - 3.2.4设计参数........................................................................................ - 16 - 3.热水系统的设计计算............................................................................ - 17 - 3.2.6热泵设备选型................................................................................ - 17 - 3.2.7保温储热水箱的选型.................................................................... - 19 - 3.7.8系统运行技术措施........................................................................ - 19 - 第四章空气源热泵热水机设计实例................................................................... - 20 - 第一节实例介绍.......................................................................................... - 20 - 第二节图纸说明.......................................................................................... - 23 - 参考文献................................................................................................................. - 28 - 致谢................................................................................................................... - 29 -

计算机科学毕业论文

计算机科学毕业论文 计算机科学毕业论文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行业规范化,市场的需求越来越明确,实践型的技术人员是企业的内在动力和企业革新的技术基础,因此学校在培养实践型技术人才时应当重视其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培养,以下是WTT为大家准备的计算机科学毕业论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计算机科学毕业论文:电子信息工程中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 摘要: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我国电子信息技术和电子工程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而电子信息工程的产生和发展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提供了巨大的便利,因而深受人们的喜欢。就电子信息工程的特征以及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中的应用进行简要的介绍。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信息工程;应用 电子信息工程对人类社会的生活方式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它改变了人们对信息的提取、管理和存储方式,使人们对信息的传递和处理更加方便。计算机网络技术是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融合,其在信息的传递和处理方面更加具有智能化、

自动化和安全等特点[1]。将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于电子信息工程中能够更好地实现电子信息工程的功能,为人类社会提供更多的便利。 1、电子信息工程概述 电子信息工程指的是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来对电子信息进行各种处理的技术,其主要的功能在于对信息进行收集、存储和处理,以及对电子设备信息系统进行重组设计等。随着社会经济的增长和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电子信息工程在人们的生活中的应用更加广泛,也使得我国国民的生活质量、经济发展等更上一层楼。我们常见的人们对于电子信息工程的应用有智能机的使用等。电子信息工程具有较为独有的特征,主要表现为:第一,便捷性。电子信息工程以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为依托,人们利用电子信息工程可以随时随地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同时还能随时对信息进行任意的处理,具有较强的便捷性[2];第二,涵盖范围广。电子信息工程的主要功能是对信息进行处理,在现代社会中,这种功能的适用性较强,因而电子信息工程的涵盖范围较为广泛。电子信息工程不仅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甚至能够改变人们工作的形式,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较大的影响;第三,经济性。电子信息工程和其他信息技术如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等的融合发展还能够带

【开题报告】地源热泵技术的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地源热泵技术的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1.依据: 进入20xx年代后,我国的居住环境和工业生产环境都已广泛地应用热水供应装置,热水供应装置已成为现代学校居住必备。20xx年代中期,由于大中城市电力供应紧张,供电部门开始重视需求管理及削峰填谷,热泵供热技术提到了议事日程。近年来,由于能源结构的变化,促进了地源热泵供热机组的快速发展。 随着生产和科技的不断发展,人类对地源热泵供热技术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进,同时也在积极研究环保、节能的地源热泵供热产品和技术,现在利用成熟的电子技术来进行综合的控制,并和太阳能结合更注意能源的综合利用、节能、保护环境及趋向自然的舒适环境必然是今后发展的主题。 2.意义: 地源热泵技术,是利用地下的土壤、地表水、地下水温相对稳定的特性,,通过消耗电能,在冬天把低位热源中的热量转移到需要供热或加温的地方,在夏天还可以将室内的余热转移到低位热源中,达到降温或制冷的目的。地源热泵不需要人工的冷热源,可以取代锅炉或市政管网等传统的供暖方式和中央空调系统。冬季它代替锅炉从土壤、地下水或者地表水中取热,向建筑物供暖;夏季它可以代替普通空调向土壤、地下水或者地表水放热给建筑物制冷。同时,它还可供应生活用水,可谓一举三得,是一种有效地利用能源的方式。通常根据热泵的热源(heat source)和热汇(heat sink)(冷源)的不同,主要分成三类:空气源热泵系统( air-source heat pump) ashp

水源热泵系统(water- source heat pump) wshp 地源热泵系统(ground- source heat pump)gshp 平时还有人把热泵系统按照一次和二次介质的不同,分别叫做: 空气---水热泵系统 水--- 空气热泵系统 水--- 水热泵系统 空气---空气热泵系统 这些都是把热源、热汇以及空调系统的传递介质也包括进来分类形成的。 为了和国际标准接轨,我们还是应该依照国际惯例来命名。在1920xx年由美国的ashrae(美国采暖、制冷与空调工程师学会)统一了标准术语,无论是wshp、gshp都叫做gshp--地源热泵系统。 另外,为了让我们在学习和讨论中更方便,介绍一些地源热泵室外能量交换系统的概念:土壤埋管系统----土壤换热器(水平埋管、竖直埋管) 地下水系统 地表水系统 这些都是地源热泵的热源或热汇形式。(具体参见下图) 图.1.1土壤换热器(水平埋管)图 图.1.2土壤换热器(竖直埋管)图 图.1.3 地表水系统图

工科毕业论文评语

工科毕业论文评语 做好自己的学位论文是每一学生在校学习阶段最为重要的事情,研究生不仅需要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高质量的学位论文,论文答辩的好与坏也是整个论文优秀与否的重要指标;下面是有工科毕业论文评语,欢迎参阅。 工科毕业论文评语 1. 本文立意新颖。全文以-------为线索,结合各地的准规较全面的分析了------的问题和原因。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内容论证也教科学合理。全文充分体现行政管理专业特色,格式规范。但创新点不够。 2. 该文选题符合行政管理专业培养目标要求,能较好地综合运用行政管理知识来分析企业行政管理实践问题,论文写作态度比较认真负责,论文内容较充分,参考的相关资料比较切合论题的需要,层次结构比较合理,主要观点表达的比较明确,逻辑思路基本符合要求,语言表达基本通顺。但论证的深度还不够,创新点不足。 3. . 本文选题较合理,符合行政管理专业要求。全文以......为主题来分析论证,对提高我国行政管理的..............具有参考与借鉴意义。内容论证也较科学合理,格式较规范,参考的资料紧扣文章主题需要,但创新点不够,论证不够,尤其文章最后一部分论证太薄弱,缺乏说服力。总体上基本达到毕业论文的要求。 4. 本文以......为主题,重点探讨........问题,选题基本符合行政管理专业范畴,充分体现出专业特色。全文结构符合要求,逻辑思路清晰,论据较充分,观点表达准确,语言流畅,论证方法也较合理,但创新点不够,部分观点论证不充分,格式还不是非常的规范,真正属于自己的思想不多。总体上基本合格。 5. 该文选题具有较强的现实性针对性和实用性。结构安排科学合理,思路清晰,层次分明。各部分之间联系比较紧密,观点表述也基本准确,论证内容比较具有说服力。在论证过程中基本上运用了行政管理专业基本知识原理来分析文中的主要问题,但参考的资料还欠充分,文章缺乏自己原创的内容,少数观点论证不深刻和全面。

水源热泵毕业设计

摘要 水源热泵是用水作为热泵的低位热源的热泵装置,源源不断的将水中的低位热能向高温热源传递,与其他形式的热泵相比具有很多优点。本次设计是根据初始参数设计一台水源热泵系统。 本文首先介绍了热泵系统的原理、特点、应用以及研究发展方向。其次,详尽介绍了水源热泵系统的对比与研究,再次,说明了设计过程,包括换热器的热力计算、结构设计、阻力校核,并按照设计题目完成计算说明书。 在整个水源热泵设计过程中,热力计算是首要因素,它主要包括温差、传热系数和换热面积等的计算,这部分内容适合各种类的热泵系统。结构设计主要是设计热泵系统的蒸发器和冷凝器,本系统蒸发器采用板式,冷凝器采用管壳式,要确定板片数目以及换热管数量以及其他相关尺寸等。 关键词:水源热泵水源热泵

Design of 50kW water source heat pump system ABSTRACT The heat source of the Water source heat pump is the low heat of the water. This heat pump transfers heat source from the water to high-temperature objects in a steady stream, compared with other forms of heat pump it has many advantages. 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e initial parameters to design a water source heat pump system. Firstly,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principle of heat pump system, characteristics, application and research development. Secondly, it describes the differences of other heat pumps in detail. Thirdly, the paper notes the design process, including the heat exchanger calculations, structural design, the resistance calculations. Finally, it completes the calculation in accordance with a design manual. In the design process, thermal calculation is the primary factor. The thermal calculation includes temperature,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and heat transfer area, and other calculations, which are the same parts of other heat pump systems. Structural design is to determine the size of heat pump system evaporator and the condenser. Plate heat exchanger is used as the system evaporator and shell and tube heat exchanger is used as the condenser. Structural design is to calculate the plate number , the number of tubes and other relevant dimensions. key Words:Water source;heat pump;Water source heat pump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