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自闭症的表现

幼儿自闭症的表现
幼儿自闭症的表现

婴幼儿是自我中心的,当他们饿了,就要吃;困了,就要睡;想要什么马上就要得到,自控力是很差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逐渐了解到一些事情不能随心所欲,必须遵守一定的规矩,如在生活习惯方面,应准时起床,准时就寝,按时饮食等。到3~4岁,特别是上幼儿园后,通过家长和老师的教育,逐渐懂得遵守集体规则和纪律,遵守社会道德规范,明白哪些事是可以做的,不可随心所欲地侵犯别人的利益或做集体、社会不允许做的事。通过奖赏、惩罚、讲道理等手段,使儿童逐步懂得评价自己的行为,知道哪些事做得好,能够得到老师和家长的表扬和奖赏,做了哪些事就会受到批评。明白“要这样做,不可那样做”的道理,用这些道理来评价自己的行为是对的还是错的,以此来约束自己不去做不该做的事,从而逐步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遵守幼儿园的规章制度。儿童自控能力的发展,是意志发展的基础。在幼儿园,按照老师安排的课程,儿童通过上课,如画画、唱歌、跳舞、做游戏等,逐步获得知识。明白了这些,有孤独症的儿童就可以改变自己的行为。

2、药物治疗:目的在于改善症状和提高环境适应能力。如控制刻板动作、过度活动和冲动

行为可同时服用氟哌啶醇和安坦;改善孤僻退缩、安定情绪和提高言语水平可服用舒必利等。但必须严遵医嘱。

早期干预的主要范围是儿童的五大行为领域。在运动方面,包括大运动和精细动作,如双脚同时跳、拍球、串球等,可促进大脑的发育,增强儿童的手眼协调性。在语言方面,包括语言理解、发音和表达。在认知方面,包括视觉认知,如辨别颜色;听觉认知,如辨别声音;触觉认知,如感受冷热;对数的理解。在生活自理方面,包括训练他们洗脸、刷牙、穿衣等基本的独立生活能力。在社会交际方面,鼓励他们参与集体活动,集体游戏,纠正与他人交往中不恰当的表达方式:如吐口水、怪叫等;进行社会交往的培养,使其与外界沟通,回归社会。

少儿自闭症

少儿的自闭症是现代社会中发病率越来越高、越来越为人所重视的一种由大脑、神经以及基因的病变所引起的综合症。症状主要表现为社会交往和语言交往障碍,以及兴趣和行为的异常。

儿童自闭症其常见的病因及影响因素包括遗传、脑器质性病变、社会心理因素等。由于儿童孤独症起病年龄早、症状特殊、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而且至今也没有完全得到治愈的病例。现比较统一的观点认为关键在于早期发现、早期干预,通过行为干预和特殊教育训练等方法,来提高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自理、认知、社会交往及适应社会的能力。临床上比较有效的具体干预方法有行为干预、结构化教育、语言训练等。

应该说这是一个近几年才被人们正视的一个病,过去也有,但相对现在而言较少。但发病率的变化更多是由于诊断方法的完善和大众相关意识普及。根据美国的数据统计,智力迟缓的发病率曲线与自闭症正好成相反的方向。由此可以看出,自闭症的发病率的异常增多更多是由于以前缺乏相关研究和诊断工具,而使得很多自闭症儿童被诊断为智力迟缓。自闭症在美国的发病率为万分之14.9。根据全世界的统计,自闭症的发病率大约为万分之五,以中国目前现有的总人口数量来估计,有五十万左右的自闭症。该病男女发病率差异显著,在我国男女患病率比例为4:1。

基本特征

一般而言,患有自闭症的儿童在三岁前会出现的基本特征有下列三方面:

(一)社交发展方面:

对外界事物不感兴趣,不大察觉别人的存在;

与人缺乏目光接触,未能主动与人交往,分享或参与活动;

在群处方面,模仿力较弱,未能掌握社交技巧,缺乏合作性;

想象力较弱,极少通过玩具进行象征性的游戏活动。

(二)沟通方面:

语言发展迟缓和有障碍,说话内容,速度,及音调异常;

对语言理解和非语言沟通有不同程度的困难;

可能欠缺口语沟通的能力。

(三)行为方面:

在日常生活中,坚持某些行事方式和程序,拒绝改变习惯和常规,并且不断重复一些动作;

兴趣狭窄,会极度专著于某些物件,或对物件的某些部分或某些特定形状的物体特别感兴趣。

此外,患有自闭症的儿童也有可能有下列相关的特征:

(一)感知模式:

对某些声音,颜色,食物或光线会产生焦躁不安或强烈的反应;

对冷,热,痛楚的反应很弱,所以对危险行为缺乏警觉及适当的反应;

会不断转动身体或用异常的方法探索物件,把自己沉迷在某种感官刺激中。

(二)发展方面:

大约有百分之三十的智力发展正常,百分之七十智能发展迟缓或者智商会在七十或以下;

在各方面能力的发展不平均,而且发展过程和一般儿童有差别。

(三)情绪及行为方面:

由于沟通上有困难,加上未能适应转变,所以比较容易受情绪或环境因素刺激,表现冲动或有伤害性的行为。

(四)生活习惯:

会抗拒某种味道,颜色或未曾吃过的食物,因而形成严重的偏食行为;

会有难以入睡的情况。

(五)强项和兴趣:

部分患者可能会有异常的记忆力;

在个人兴趣和技能方面可能有特别超卓的表现。

(六)社交方面:

甚少与别人有目光接触,也不会注意别人的表情和情绪变化,更难从别人的言语,行为推断别人的想法,意愿和意图或理解别人的感受。

有时候会有不恰当的情感表现和社交行为,例如在别人不开心时大笑,在某些场合说些不恰当的话,或未能与人分享快乐。

[编辑本段]

主要症状

1.社会交流障碍一般表现为缺乏与他人的交流或交流技巧,与父母亲之间缺乏安全依恋关系等。

2.语言交流障碍语言发育落后,或者在正常语言发育后出现语言倒退,或语言缺乏交流性质。

3.重复刻板行为。

4.智力异常70%左右的孤独症儿童智力落后,但这些儿童可能在某些方面具有较强能力,20%智力在正常范围,约10%智力超常,多数患儿记忆力较好,尤其是在机械记忆方面。

5.感觉异常表现为痛觉迟钝、对某些声音或图像特别的恐惧或喜好等。

6.其他常见行为包括多动、注意力分散、发脾气、攻击、自伤等。这类行为可能与父母教育中较多使用打骂或惩罚有一定关系。

[编辑本段]

表现类型

1.无语言型:通常会被误认为听力有问题或是失语症。

2.立即仿说:分为有变化有弹性的仿说、没有变化没有弹性的仿说。前者被视为自闭症儿童具有表达沟通的意图;后者多半不具有沟通意图。

3.延宕仿说:在一段时间之后喋喋不休地重复某些字、词、成语、句子、整首诗或是歌曲,同样也会有沟通性或非沟通性之分,而这种行为通常和情境、压力有所联系。

4.说话不带感情:只是在告诉你,而不是和你谈话,也没有一般人说话时一问一答、一来一往的特性。

5.无法掌握音调、音量:说话时有如木偶一般,十分机械化,无法通过语音的音调、节奏、抑扬顿挫来表现情绪或是感受,也不能在不同的情境中使用不同的音量。

6.字义无法变化:如学校和校正,不能分辨其读音。

7.代名词反转:“你”、“我”、“他”等代名词有混淆的现象。

8.不清楚肯定与否定的概念:常使用“不”,而较少使用甚至不会使用“是”或“好”。

9.文法结构不成熟:会使用自己的语言,通常只有常跟他接触的人才了解其语言所隐藏的涵义。

10.很少发问:除了强迫性的行为表现外,他们很少会提出问题来发问。

11.固着性:不管情境的变化,重复地念着某句话。

12.不会使用因果性的语言:如因为、所以、因此、如果等词汇。

[编辑本段]

详细表现

(1)孤独离群,不会与人建立正常的联系

即是缺乏与人交往。交流的倾向,有的患儿从婴儿时期起就表现这一特征,如从小就和父母亲不亲,也不喜欢要人抱,当人要抱起他时不伸手表现期待要抱起的姿势,不主动找小孩玩,别人找他玩时表现躲避,对呼唤没有反应,总喜欢自己单独活动,自己玩。有的患儿虽然表现不拒绝别人,但不会与小朋友进行交往,即缺乏社会交往技巧,如找小朋友时不是突然拍人一下,就是揪人一下或突然过去搂人一下,然后自己就走了,好像拍人、揪人不是为了找人联系而只是一个动作,或者说只存在一个接触的形式,而无接触人的内容和目的。他们的孤独还表现在对周围的事不关心,似乎是听而不闻,视而不见,自己愿意怎样做就怎样做,毫无顾忌,旁若无人,周围发生什么事似乎都与他无关,很难引起他的兴趣和注意,目光经常变化,不易停留在别人要求他注意的事情上面,他们似乎生活在自己的小天地里。另外他们的目光不注视对方甚至回避对方的目光,平时活动时目光也游移不定,看人时常眯着眼,斜视或余光等,很少正视也很少表现微笑,也从不会和人打招呼。

(2)言语障碍十分突出

大多数患儿言语很少,严重的病例几乎终生不语,会说会用的词汇有限,并且即使有的患儿会说,也常常不愿说话而宁可以手势代替。有的会说话,但声音很小,很低或自言自语重复一些单调的话。有的患儿只会模仿别人说过的话,而不会用自己的语言来进行交谈。不少患儿不会提问或回答问题,只是重复别人的问话。语言的交流上还常常表现在代词运用的混淆颠倒,如常用“你”和“他”来代替他自己。还有不少孤独症儿童时常出现尖叫,这种情况有时能持续至5~6岁或更久。

(3)兴趣狭窄,行为刻板重复,强烈要求环境维持不变

孤独症儿童常常在较长时间里专注于某种或几种游戏或活动,如着迷于旋转锅盖,单调地摆放积木块,热衷于观看电视广告和天气预报,面对通常儿童们喜欢的动画片,儿童电视,电影则毫无兴趣,一些患儿天天要吃同样的饭菜,出门要走相同的路线,排便要求一样的便器,如有变动则大哭大闹表现明显的焦虑反应,不肯改变其原来形成的习惯和行为方式,难以适应新环境,多数患儿同时还表现无目的活动,活动过度,单调重复地蹦跳、拍手、挥手、奔跑旋转,也有的甚至出现自伤自残,如反复挖鼻孔、抠嘴、咬唇、吸吮等动作。

(4)大多智力发育落后及不均衡

多数智力发育比同龄儿迟钝,少数患儿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但其在智力活动的某一方面有的又出奇地好,令人不可思议,有不少患儿的机械记忆能力很强,尤其对文字符号的记忆能力。如有位3、4岁患儿特别喜欢认字,见字就主动问念什么,并且只问一次就记住,为此他能毫不费力地流利地阅读儿童故事书,说明他掌握不少词汇,但当他要用词来表达自己的意思时则存在明显的困难,说明他们存在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能力方面的损害。

[编辑本段]

治疗训练

一般说来,孤独症患儿的预后好坏与发现疾病苗头早晚、疾病严重程度、早期言语发育情况、认知功能、是否伴有其它疾病、是否用药、是否训练等多种因素有关。

心理学研究发现,孤独症的实质的损害是认知障碍,表现在早期的分享性注意和扮演行为上。分享性注意是指与他人共同分享对某种事物的兴趣,当孤独症面对一种物品时不是与他人分享兴趣,而是要得到它,这种障碍是孤独症的早期症状之一。就象在前面第一部分中讲到的那样,不会进行扮演性游戏也是孤独症的早期表现之一。如果能发现早期症状,进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无疑会对预后产生积极而有效的影响。

孤独症患儿没有独立交往的能力,不会根据环境要求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来适应环境,这种障碍随着年龄增大显得更为突出。伴有严重智力低下者,无任何言语功能、无法克制和难以治疗的尖叫、自伤等行为持续存在,直接威胁着生存,给教育和干预带来障碍,作为家长,是很容易辨认出孩子的这些异常的。

一部分患儿到青春期以后症状可有改善,古怪刻板的行为减少,社会交往和适应社会的能力或多或少地提高。但仍表现为与人交往困难,独来独往,回避他人;在不涉及社交能力时,也能干好某些简单、机械的事情。

早期或在确诊为孤独症之前已有较好的语言或言语功能者预后较好。尽管疾病本身使他们发展语言的潜能受到限制,但他毕竟是具有这种潜能或基础,使用药物效果比较好。

观察到高功能水平孤独症预后较低功能水平为好,报道16名6岁以下,IQ大于65的孤独症患儿,有半数可完成大学学业,能独立生活。即使是高功能水平孤独症儿童,其业余活动面或活动内容也是有限制的,不会做建设性的决策或提建设性意见。

伴有其它疾病者如严重先天性心脏病、癫痫、肝肾损害、结节性硬化等预后较差,伴有听力受损、特殊生活技能问题者预后较差。

自闭症幼儿生活能力训练一定要详细分析的情况,提出最适合他的训练模式。如简单的进食训练,不同自闭症幼儿就要采用不同的训练方法,才能取得最优化的训练效果。如自闭症孩子XX,交往严重困难,无语言,几乎不吃学校的午餐,甚至对学校的餐具也怀有害怕心理,他的体能发育特别好,力气大、耐力好,教师要想运用强制方法让他进食,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对XX的进食训练不能采取强制训练方法,在他认为不被伤害、安全的情况下,用脱敏、强化、替代等方法综合运用进行训练。而另一自闭症幼儿YY也是严重的自闭症症状,挑食情况严重,米饭他从出生到现在从没尝试过,但他的脾气比较好,对事物的反应不强烈,所以对YY的训练就从替代训练开始,也可适当运用强制,再配合时间延迟法,效果很好。

自闭症也可饮食治疗

1.类食物

我们所说的谷类食物主要指大麦、燕麦和黑麦等制成的食物,不包括大米和土豆等我们经常食用的食物。因此,自闭症的家长应注意尽量避免给孩子食用诸如黑面包、燕麦片、面食类(如馒头、包子、饼干)之类的东西。

2.蛋白食物

由于自闭症儿童无法彻底分解牛奶中的酪蛋白,造成消化道内带有鸦片活性的短钛链增多,从而影响他们的症状,因此,控制自闭症儿童不吃或尽量少吃奶制品对他们来说是有利的。除此之外,还有鸡蛋、鲜奶蛋糕、奶酪、冰激凌、酸奶等食物也同样富含酪蛋白,家长应该控制其孩子对这些食物的摄入。值得提出的是,由于牛奶含有丰富的营养,因此家长在控制这些食物的同时,应注意补充各类替代品,如豆奶或蔬菜等。

3.色素的食物

硫酸盐对人体的消化功能有着非常的作用。如果人体的胃肠道内缺乏硫酸盐,那么消化道的可同透性就会增加,带着鸦片活性的钛就容易进入血液,自闭症患者的症状也将变得恶化。因此,在消化过程中,任何需要使用硫酸盐的食物都不利于自闭

症患者的好转。无论是天然的还是人工合成的色素食品,在人体内消化时都需要硫酸盐,这些食品包括巧克力、橘子汁、彩色泡泡糖等。因此,这些食物应尽量避免给孩子吃。

4.水杨酸盐食物

含水杨酸成分高的食物对自闭症患者有不良作用。因为水杨酸对人体的胃肠道有严重的负作用,会导致消化道的可通透性增加,这些食物包括橘子、橙、胡柚、柠檬、番茄等。值得提醒家长的是,阿司匹林也含有大量的水杨酸。因此,家长不仅应注意尽量避免给孩子吃这类食物,在孩子感冒发烧时也尽量不要使用阿司匹林。[1]

[编辑本段]

儿童孤独症的判断标准

美国儿科学会公布了11种最新的儿童孤独症特征,其中语言能力滞后、缺乏人际交流的能力是最直接的外在表现。

如果婴幼儿在成长过程中表现出以下特征,那么极有可能患上了孤独症。

一、当婴儿盯着父母或者照顾他的人时,却没有表现出高兴的反应。

二、出生后2个月还不会笑,对周围事物反应差

三、5个月左右的孩子,不发出交流的咿呀声。

四、不能辨认出父母的声音,当爸爸妈妈叫他名字时没有反应。

五、不和别人进行眼神交流。

六、9个月后才发出咿呀声。

七、说话前很少配合手势,如挥动小手。

八、拿着某样东西,反复重复一个动作。

九、16个月大时还不能说出一个字。

十、一周岁时仍不会发出咿呀声,而且也不做任何交流性手势。

十一、两周岁不能说两个字的词语。

十二、即使会说话了,但却缺乏语言技巧。

十三、不喜欢模仿大人的动作,语言单调,经常说重复语言、刻板语言或自造词句。

[编辑本段]

治疗效果

目前国内外许多人认为,治疗自闭症最为有效的方式是训练。而事实也确实如此,许多教育界人士针对自闭症进行行为训练,以期望能达到正常人的行为标准,回归社会。虽然不是针对每个孩子都有效果,但这是目前公认的最有效的办法。

[编辑本段]

与左撇子之间的联系

65%以上的自闭症患者都是左撇子。

[编辑本段]

对自闭症的误解

自闭症是一种心理疾病,在中国它被归入残疾之列。在美国,人们认为它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造成的一种心理异常反应。人在儿时,成年后都会出现。积极的心态,良好的认知,完善的系统思维,超强的自我调节,是减轻的关键。应为每个人都有,有的无法消除,还会与你一生相伴。

山东省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由仲认为,由于现在整个社会对自闭症的认识不足,导致很多家长将自闭症儿童当作了“弱智”。

根据国际在线于2005年底的文章报道引述,孤独症可能与超常智力拥有某种关系。就文章所说,孤独症可以使人更具创造力。

一般成年后的自闭者,智力、感知、思维都有异常的超出常人的表现,但却很难融入主流社会,伴有反社会倾向。美国军

方的思维实验计划也涉及相关的研究。最新美剧【越狱】也提到主人公的儿时自闭与成人后的思维超常。

当中国将其定义为疾病看待采取治疗时,美国即将启动的是相关国家竞争力的研究。日本也提到这是国家竞争力的表现,力图降低负面加强正面绩效的发挥。

[编辑本段]

自闭症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

缺乏能够改变孤独症的病程,改善核心症状的药物。若患者伴随的精神神经症状明显,或威胁到自身或者他人安全或严重干扰患者接受教育和训练,影响日常生活,可使用药物对症治疗。

1.利培酮:2006年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批准治疗5~16岁孤独症。药物能改善患者发脾气等易激惹症状、自伤和攻击行为。开药剂量0.25m g~0.5mg,每日2次,以后根据病情调整剂量,剂量范围0.5m g~6m g/日。常见镇静和锥体外系副作用。

2.中枢兴奋药物:适用于合并注意缺陷和多动症状患者。常用药物哌醋甲酯或苯异妥因。(注:中枢兴奋药物仅限6岁以上患者使用)。

3.抗癫痫药物:丙戊酸盐、卡马西平、硝西泮用于合并癫痫发作者(参见药物治疗相关内容)。

(2)感觉统合训练

自闭症(孤独症)是一种儿童脑功能的失常,从它被人认识开始,一直被许多专家和父母所困惑。导致自闭症的原因还不是很清楚,但自闭症的儿童显现出许多感觉处理不良的现象,在某种程度上,也是触觉学习的不足,但它所衍生的问题远远超过一般单纯的触觉敏感或迟钝。如触觉不足的儿童,其大脑对感觉的分辨能力不好,甚至极差。

他们的大脑可以接受感觉信息,所以他们大部分是可以学习的,只是大脑分辨信息的能力非常奇特,常常是接受其中一部分,另一部分则完全拒绝。他们的脑干前庭觉系统显示有很大问题,过滤及选择的方式非常的奇特,只要能进到大脑皮层的信息,自闭症儿童会学得比任何人都好;进不去的部分,则似乎如何加强刺激都没有用。

自闭症儿童除了少数有语言障碍外,大多能讲话,只是他们的词汇很少,就喜欢用固定的几种,发音上虽然也不错,但缺乏抑扬锐挫,声高和频率变化很少,对很多刺激经常没有反应,没有喜欢也没有厌恶,对某些刺激又非常情绪化,甚至有自伤或攻击他人的现象。

感觉统合失常的生理基础

感觉统合失常,一般称为“神经运动机能不全症”,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的障碍问题,一般都发生在孩子的身上。这些孩子的智能测验都在平均水准以上,确有学习上或行动上的障碍,有四分之一以上甚至造成学习成绩低落,被误认为有智障的现象。

这种孩子最明显的症状是有紧张性颈反射的神经运动机能不全症状,甚至会出现和脑性麻痹症孩子类似的行为。不过通常这类孩子都属于轻微症状,因此一般的智力测验、脑波检查或功能检查都很难发现,这正是父母亲最感头痛的问题。

由于幼儿对原始反射抑制性不足,导致平衡反射发展迟缓,使身体的反应出现严重异常,造成知觉机能和注意力的障碍,对自己身体自觉能力和心理的自尊能力受到影响。

知觉机能障碍会影响孩子自动化知觉技能(The Aut omtized Percepual Skills)发展不良,造成学习上的困难。目前在小学生身上,最常见的是造成阅读认字困难的眼球运动抑制机能(Oc ular mot or C ont rol)不足。

这种现象大多来自于前庭神经系统的障碍。前庭属于人类内耳的一部份,具有统合讯息向大脑皮层反应的功能,并能抑制直接姿势动作的反射作用,属于生理性的感觉,无法用意识化的能力了解。如果这方面产生问题,在生理上会有刺激过分强化、呕吐感、动摇感、升降感无法平衡的现象。

幼教专家简·皮亚杰(Jean Pieget)在早年的研究已发现,感觉运动成熟与否,是孩子在日后智能学习是思考前期(三至六岁)运作成功与否的基础。缺乏这方面能力的孩子,即使能用大脑做记忆性的学习,但在观察、组织、想象、推理上的大脑功能也会有应用上的困难。

感觉统合能力不佳所造成的学习能力不足,在理论上称为神经运动机能不全(N eurobehav ioral Dy sf unction,NBD)主要的

原因有以下三项:

★感觉和知觉信息相互协调,是学习的要素。

因此感觉讯息的接受和整台上有所困难时。必定造成知觉信息的不顺畅,而影响学习能力。爱尔丝博士便指出:“无目的动作中,仍会引出大量的感觉信息(特别在固有感觉和触觉方面),这些感觉信息和身体的各器官必须保持足够的统合力和协调力.这是人类身体形象发展的最重要基础。”

由于身体形象的充分发展.视觉、听觉、特别是双手的大小肌肉及手眼协调能力才能充分发展,对孩子学习能力自然有直接的影响。

★动作所产生的感觉讯息无法和知觉有正常的统合机能时,将会影响正常的学习能力。

德基若斯及希拉及在一九七九年所著的N eumpsy chologicalFunldamentals in LearningDis ability一书中表示:“有目的性的协调是学习过程中最主要的努力重点.这种协调在日常生活运动神经系统中最为重要。”如果日常的活动所产生的感觉信息,无法有效回归到有统合能力的知觉系统中,任何学习都会遇到困难。

★在运动、知觉和学习中.最重要的神经行动系统是前庭感觉和固有感觉。

从大脑生理学来讲.脑干和大脑皮层承担着最基本的学习功能。以阅读来讲,视觉的感觉信息有籁脑干的前庭系统才能有效输入大脑皮层,由大脑皮层分管记忆的区域来解读输入视觉符号的记忆。前庭及固有感觉不良,将影响正确稳定视觉信息的输入,进而影响大脑皮层的认知能力。

人类的神经系统是无法单独产生作用的,足够的统台及协调能力,才能有力的接收和回馈环境的信息.知觉系统中的认知发展也由此产生。

因此,感觉运动上有明显异常的孩子,在生命中最重要的学习阶段为0一12岁间,这些孩子将因一连串严重的挫折,造成情绪上或习惯上害怕学习和拒绝学习的态度.可能影响到他一辈子的生活。

感觉统合不足带来的危害包括:

感觉统合不足形成大脑功能不全

人类学习最重要的并非知识,知识只是工具,如何吸收、消化、使用知识才是学习能力。学习能力是身体感官、神经组织及大脑间的互动,身体的视、听、嗅味、触及平衡感官,透过中枢神经、分支及末端神经组织,将讯息传入大脑各功能区,称为感觉学习。

大脑将这些讯息整合,作出反应再透过神经组织,指挥身体感官的动作,称为运动学习。感觉学习和运动学习的不断互动便形成了感觉统合,感觉统合不足,便会形成脑功能的反应不全,会引发学习上的困难。

平衡感是人类行动的基础

平衡能力主要来自骨架和中枢神经的功能,并在中耳的半规管组成辨识神经体系,以协调身体和地心引力的能力。这种能力发展自母体的胎位变化开始,初生儿由平躺、翻身、七坐八爬,才能站立起来,进而灵活操作大小肌肉,这些都是一切行动的基础。

平衡感不佳,会形成站无站相、坐无坐相、容易跌倒、拿东西不稳、走路撞墙、心烦气燥、好动不安、注意力不集中、人际关系不良、有攻击性,甚至由于中枢神经发育不健全,影响语言能力发展及左脑的组织判断,逻辑能力陷于混乱中。

触觉是神经体系的营养

人类在胚胎期,有三层结构,最外层日后发展成皮肤及神经系,也就是说人类的触觉和神经体系是相关的,触感便是神经组织最重要的营养,触觉的敏锐度会影响大脑辩识能力、身体的灵活度及情绪的好坏。

不佳的幼儿最常见的毛病是在家和在外判若两人,粘人、爱哭、怕陌生、胆小、孤僻、坏脾气、固执、挑食、咬人等,这些进而影响幼儿情绪和人格的健全发展。

触觉过度敏锐的幼儿,通常反应较快,IQ也较高,但由于情绪无法控制,EQ等方面的能力均很差,更需要有计划加以协助。

前庭觉是大脑功能的门槛

在大脑后下方脑干的前面,有个微小的雷达式感应器官,叫前庭神经核,以此组成的神经体系的功能,便是前庭觉。

前庭觉的主要功能,是接受脸部正前方视、听、嗅、味、触讯息,并作过滤及辩识再传入大脑,使大脑不致于太忙碌,注意力才能集中,特别是长大以后的视、听性质学习,前庭觉的影响最大。

由于前庭是大脑门槛,整个身体的触觉、关节活动讯息也必须在此过滤以选择重要的讯息作回应,所以前庭必须和平衡感

取得完全协调,才能正确辩识身体的空间位置,这便是所谓的前庭平衡了。

前庭觉不良,身体活动会立刻受到影响,笨手笨脚、不听指挥,视听神经系统都会扭曲,形成阅读、听写及写字上的困难,特别是大脑的中枢神经贯穿前庭觉,前庭神经不佳,身体行动及左右脑思考都会陷入混乱,更会引发语言发展的严重障碍,也成工学习困难最主要的原因。

本体感是自信心和创造力的根

不用看镜子,我们可以正确摸到鼻子、眉毛;不用看阶梯,可以灵活上下楼梯,拍球、开车、骑自行车、游泳、双手双脚及身体双侧协调,动作自如,这便是本体感。

本体感又称身体形象或身体地图,这是肌肉、关节运动神经组织、身体神经组织和大脑长期互动练习过程中,协调出的自动自发能力,如果平衡感、触觉、前庭觉不良,本体感便很难健全发展了。

人类身体的活动,大多是在不知不觉下进行的,人不用老是顾忌身体如何行动,手脚才能灵活、心情才不会紧张、焦虑,也才能有足够的自信心,本体感发展良好,大脑功能才能发挥自如,观察力敏锐、反应迅速,人生最重要的想像创造能力也才能丰富地发展起来。

语言发展迟缓大多由于感统不足

语言能力包括看、听、说、写,是人类独有的高度复杂性神经动作。大脑皮质层的分别有处理听觉、发音、词汇认知、语言组织及推论的功能区,透过神经组织这些功能区,必须和身体感官取得紧密配合,否则会影响语言能力的发展。

最生要的是贯穿脊髓及前庭觉的中枢神经,所以平衡能力及前庭觉不良,神经组织的能量到达不了皮质层的语言功能区,便会造成词汇能力不足、语言组织混乱、视听神经也会发展不全,形成阅读、听写及写字的困难。

触觉不足的孩子,感觉辩识不全,听觉层次受到影响,牵连发音组织的小肌肉发展不足,进而形成音感差及发音不正确等毛病。除了语言器官本身受损外,语言发展迟缓的原因,大多来自于感觉统合不足引起的。

如何有效对治感统不足、学习困难的孩子?

最重要是找出其根本的原因,由于孩子行为上大多已产生多重困难,不易判断真正原因及其不足程度。目前大多采用生活资料核对法,由父母或教师针对幼儿行为填写核对表,再由有经验的专家对比,以判断其原因,但由于填写者本身程度问题,常会有所偏差。

若能直接观察孩子的身体及行为,正确性更高,其实孩子的任何表情、动作都在反应其身体及神经组织的需要,观察者最重要是不能批评幼儿,要安静而客观检视孩子的行为,便可直接了解其原因和不足程度了。

孩子多动、多活、胆小、焦躁其实都是一种自我治疗,只是在环境不正确互动下,可能挫折更多,需要大人做有系统的帮助。治疗也绝非僵化、固定的模式,而是要依照孩子身体的需要,触动其身体能量正确动作,以发挥其身体自动自发的自疗效果,才能真正协助孩子解决困难。

(3)高频音乐疗法

“自闭症”是一种发育紊乱症,鼠疫感觉的集成混乱和交流混乱,一般在生命的头三年表现出来,男孩是女孩患病机率的4倍,在世界上所有种族和社会中都有发现。

高频音乐疗法可以帮助自闭症使用者调整身体状况,虽然不能保证使用者能够在短时间内痊愈,但是却能大大改进孤僻的生活状态。我们的产品能把孤僻的症状缩小到很小的程度,它的原理在于通过刺激听觉系统,达到刺激大脑的目的。

而根据每个患有孤僻症的人的不同,选择调理治疗的时间和方法不一样,那么调理治疗结果也会不尽相同。此外,调理治疗的进展不是一条笔直的线,有效果好的时候也会有效果稍差的时候,但是当你坚持一段时间后你将看到以下几个显著的效果:

1)减小对声音的敏感度:他们将能更好地处理噪音。能够达到一边听到其他的声音一边做不同的事。因为他们不再感到围绕在他们周围声音的威胁,并且开始逐步地建立他们与周围发生事情的联系,由此减少了急躁的情绪。

2)开始学会专注:使孤僻的人变得调谐,能够专注做某一事情。

3)减少抵触心理:当他们抵触心理减少时,会表现出与人交流的渴望,社交能力也会逐步的增强

4)变得更可爱:孩子会主动的坐在你的腿上,期待与你玩和被爱抚。

5)提高语言技艺:孤僻的孩子的语言技巧会显著提高,他们会尝试发出各种声音,并用他们自己的声音做试验。有了一定

语言技巧的孤僻孩子,他们说话的方式也会改变,他们可以使用更长的句子,用更适合的词去描述事物,会正确的使用“我”和“你”。语言技巧的掌握会激起使用者渴望交流的愿望。

6)减少挑食:那些挑食的人开始能接受各种食品,包括那些以前从来不吃的种类。

7)更好的自我感觉:一旦他们能够联系到他们的声音,就会开始有好的自我评价。

8)提高社交技巧:他们会开始寻找接触新的人群,也会懂得怎么与人交流。

9)更好的听从别人的意见。

10)会主动的与人说话。

11)减少挑衅,激进的行为。

12)学着保护自己不让自己受伤。

13)更好的目光交流:他们可以开始用眼神和你交流,学会说话的时候看着人,开始注意他们看到的东西。因为患有自闭症的人对于声音是很敏感的,所以首先就要调理治疗这个,当一点被治愈的时候,他们会学会真正的倾听。我们的产品打开了感觉合成的通路,改进听的技艺和提高感觉的合成。提高他们的交流技巧。

患有自闭症的人太过敏感而遭受无法忍受的痛苦,而这种痛苦又是无法使用语言正确表达出来。当他们处理每一个进来的声音时,会莫名其妙的法很大的脾气,因此需要不断重复同样的词、短语或者句子进行表达。

患有自闭症的孩子由于有超高的敏感度,所以经常承受很大的痛苦,当他们感到多的声音时,他们就不能专心,久而久之,他们就会变得离群和自闭。

高敏感的指标常常呈现出一种自我保护行为,他们可以用手覆盖自己的耳朵,这是当他们遇到强烈混乱声音是安慰稳定自己的方法。

那么为什么他们对于声音是如此的敏感呢?原因在于听的方式,我们大家都使用耳朵和身体在听,我们的皮肤和骨头都使声音的传感器,这个身体都会应答声音。而当人们用耳朵主听时,一些无用的背景声音会被过滤掉,或者背景声音的强度被减小,所以他们听到的是确实有效的主声音。可大多数患有自闭症的儿童少年或成年人主要用他们的身体“听”。声音被身体不经过滤的直接闯入大脑,受到这种声音的干扰,就意味着不相关的背景噪音也被传了进去。而很多自闭症的人就是缺少去除背景噪音的能力。

而这套CD可以降低孩子和成年人对声音敏感程度。对于调理治疗自闭症,我们产品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减少声音通过骨的传导,让他们的耳朵调整成为声音的主要入口,传导正确的声音。

我们的方法是通过让他们听一种经特殊方法处理过的音乐--“高频音乐”。高频音也首先能够提高耳能量,同时也会弱化身体对声音的吸收,使声音能够自主的通过,把声音传导通道用身体变为耳朵,让耳有能力去处理所有的声音。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理治疗,使用者将能像正常人那样用耳朵吸收声音。

众所周知,所以得感觉器官都是相互关联的,因此通过降低对于声音的敏感程度,减小对于外界的敏感程度和调整他们感觉器官的相互作用,是帮助自闭症使用者回归家庭和社会的第一步。我们的产品主要着重于调理治疗“听”的部分,并由此使其他感知能力也会得到全面的相应提高,使厌食和身体接触过度敏感者也能得到很大的改善。

(4)激活大脑的特殊教学方式

脑是人体神经系统最复杂的部分,它控制着身体以及我们所做、所想和所知的每一件事。并对其进行加处理,再将信息传导至肌肉令其产生相应动作。脑的不同区域都有各自特殊的功能。但各部分之间又都是由神经元通一个秘密的通讯系统相联络,以有效地协同工作,控制我们的行为。但是,当大脑里的某个区域的连接受阻,并发生改变。就会导致神经功能的不平衡。

哥伦比亚大学医学研究中心的最新研究第一次确认细胞缺陷可能是自闭症的罪魁祸首。科学家在动物实验中发现,如果神经细胞中缺乏某种特定物质,神经元的连接会受阻,并发生改变。最终导致神经功能的不平衡。大脑中每个神经元能接收不同的输入信号。有些是令人激动的,能刺激神经元的点燃,使其进入工作状态;有些是抑制性的,刺激神经元停止点燃,使其进入休眠状态。如果缺乏这种负责调节兴奋与抑制功能平衡物资,神经元连接通行的良好转换得不到保障,科学家认迷可能就是造成自闭症的根源。

我们通过对自闭症孩子大脑进行测评,诊断、分析出:孩子的行为和语言及一些有自闭症倾向孩子的大脑某个区域部位由于神经元连接受阻而造成的自闭症行为。再根据每个孩子的不同的情况,进行针对性地制定训练方案。然后,通过训练大脑来补救大脑,从而,激活的改变大脑这个区域神经元的连接受阻的功能。在不吃药的情况下,对语言发展迟缓、没有主动语言、

或以肢体语言来替代口语的自闭症(孤独症)孩子及学习障碍的儿童(差生)的训练。

我们除了训练大脑区域的方法外.总结出:通过针对性地提升孩子的能力,来提升孩子的语言功能。对美国“ABA”教学法的教学理论加以研究整合,借鉴结构化、感觉统合、PCI等多种国际上先进、成熟的教学方法。对不同的孩子进行不同的个案分析和个体训练,从提升孩子本身的基本学习能力为出发点进行示范的教学训练。通过提升孩子的基本学习能力使他们听的明白、看的仔细、动的规范、玩的自信、学的轻松。在这种学习能力充分发掘培养的同时,孩子已经在由内而外的进步了,他们表现出了所谓“开窍”的现象,并且这种“开窍”在训练后还持续影响着孩子。如此;孩子才能直正的与人交流. (5)"迪普音"音乐疗法

迪普音是一种对频率、相位都进行过特殊处理的声音,它的频率与人耳固有频率相同,能够在耳蜗、耳前庭狭窄的空域内引起共振,并通过共振对中耳、内耳进行按摩理疗,对耳神经能起到调剂的作用,减轻耳前庭功能紊乱状态,反馈到人的大脑,中枢神经和脑垂体,帮助内啡肽生成,降低、平抚焦虑不安的情绪。

人的双耳跟神经系统有着紧密的联系。耳前庭是内耳的组成部分内可传递神经元,促进脑垂体分泌内啡肽,控制神经系统的神经条件反应和平衡;外受头部位置变动控制,维持身体平衡、协调、肌肉紧张度。正是由于耳前庭和神经系统的协调作用,我们才可以在空间中表达我们的身体,做出各种动作,说出想表达的语言,保持积极的情绪。耳前庭也是身体传达给肢体所有感官信息的重要中继站,耳前庭出现失衡就会影响人体神经系统和其他器官功能的发挥。

科学试验表明:如果发生耳前庭听觉失衡,就会刺激大脑中枢系统影响脑垂体正常工作。使大脑产生焦虑感;在这种焦虑感的影响下,人会对各种不如意的事情非常敏感,并产生抵触情绪,因此这些不如意事件就会被无限放大,最终导致抑郁症、老年焦虑症的发生。

迪普音是一种对频率、相位都进行过特殊处理的声音,它的频率与人耳固有频率相同,能够在耳蜗、耳前庭狭窄的空域内引起共振,并通过共振对中耳、内耳进行按摩理疗,对耳神经能起到调剂的作用减轻耳前庭功能紊乱状态,反馈到人的大脑,中枢神经和脑垂体,帮助内啡肽生成,降低、平抚焦虑不安的情绪。

1958年,法国著名音乐学家阿尔弗雷德?托马提斯研究了一种特定频率的行波("高频音"),并证实了该种行波对人耳蜗具有共振和理疗作用,并对人的心理有着神奇的安抚和治疗作用,这是世界上首次对"迪普音"进行的系统研究。

阿尔弗雷德?托马提斯认为:声波传到人耳,引起了整个基底膜的振动,振动从耳蜗底端向顶端移动。基底膜上各部位的振幅并不相同,频率越高,最大振幅部位越接近蜗底。频率越低,最大振幅越接近蜗顶。最大振幅所在的位置决定了音高。由于人的双耳不可能完全相同,因此双耳听到的声音就有差异。要减少这种差异,只有采用这种特殊频率的行波,对双耳进行理疗和锻炼,使耳朵能够主动的“弥补”差异。

1984年,香港仁济医院心理科通过172例研究证实,阿尔弗雷德?托马提斯发现的这种特定频率的行波对抑郁症、厌学症、多动症、自闭症有很好的物理治疗效果.

美国的gos istar研究室的Bernard Rimland医生和R uthSulliv an医生对阿尔弗雷德?托马提斯研究的“行波”的频率、相位都进行过特殊处理,开发出一系列的具有理疗功效的音乐,实验证明这一系列音乐能够循序渐进,在人耳内产生所需的共振,通过理疗和锻炼,消除双耳听觉差异,对抑郁症、焦虑症、厌学症、多动症、自闭症进行对症治疗。研究者们将这种声音命名为“迪普音”.

(6)感应治疗

自闭症人群是一个特殊的人群,大部分是由于疾病或特殊事件(社会竞争、人际矛盾、事业失败、感情冲突、家庭变故等等)导致心理受到极大刺激,心理出现问题,不愿意或害怕与人接触或交往,不愿意见人,不愿意说话,呈现孤独、自闭的自我封闭状态,因疾病或特殊事件的不同导致自闭症,每个人都有差异,有的严重的或时间长的会导致大脑受损,影响智力发育,进而影响行为,出现智力低下、行为异常的现象,甚至有的严重的出现生活不能自理,成为家庭的负担,影响家庭和谐,据报道北京有几十万自闭症人,全国有几千万自闭症,全国每个城市都有的自闭症学校,已成为社会的负担。

目前医学界治疗自闭症人的方法,通常采用与自闭症人交流的心理疏导,或在新的环境中用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用各种方式进行反复训练,激发人体的机能,转移自闭症人的注意力,解开自闭症人的心结,例如通过音乐、绘画、歌唱、舞蹈、体育等等的反复训练,改善人的自闭状态,提高智力,其目标使自闭症人回归社会。实践表明这种训练会有一定的效果,使有些自闭症人回归社会,无法彻底改变孤僻的个性。

曹慧莲博士运用感应科学的方法对自闭症进行研究,并用感应科学的方法进行康复取得一定的成果。自闭症的本质就是不好的、不健康的信息影响或控制了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形成心结,表现为孤僻、孤独,这种负面信息的性质不同、强度不同、影响的时间不同,反映的病理特性不同以及病的严重性不同,这种负面信息是由于某种特殊原因而引起,主要表现病人的三方面,即病人自身、其所处的的空间以及时间传承的负面信息,负面信息影响、干扰或控制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信息、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影响人的心情,形成心结,严重的会出现大脑发育不正常、或脑萎缩、或人的行为异常等,表现智力障碍和自闭症等方面,也就是人的中枢神经或大脑受损,这样会产生信息感应的循环,负面信息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受损的中枢神经系统感应相应的负面信息。绝不可能只通过交流谈心就将这三方面信息调整好,研究表明可以通过感应科学的方法将这三方面的信息调整感应健康的信息,从而解开自闭症人的心结,根据情况可以进一步通过康复三方面,即相应的植物的根茎叶果实、营养源和感应水进行感应康复,用于激活大脑细胞、修复大脑细胞、重组排列细胞,将因负面信息受损的细胞和组织修复,结果表面有很明显的效果。

[编辑本段]

(7)自闭症的饮食疗法

自闭症是一种由大脑病变所引起的综合症。其主要症状可包括人际关系的隔离.语言的困难.及行为障碍等等人。

科学研究发现,奶制品、麦制品及粮食酿造的酒类中含有的谷蛋白和酪蛋白对患儿的大脑具有麻醉作用,影响到患儿的行为、智慧、情绪、痛感的极限以及对声音的敏感度,影响脑子里与说话和听觉统合有关系的颞叶以及减少血液里的糖,因而造成脑子反应缓慢。该疗法就是通过控制食用该类食品达到缓解症状的目的。

自闭症儿童的情况千差万别,治疗应根据个体情况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方法,切不可一刀切。

[编辑本段]

儿童患病原因

人的双耳跟神经系统有着紧密的联系。耳前庭是内耳的组成部分,内可传递神经元,促进脑垂体分泌内啡肽,控制神经系统的神经条件反应和平衡;外受头部位置变动控制,维持身体平衡、协调、肌肉紧张度。正是由于耳前庭和神经系统的协调作用,我们才可以在空间中表达我们的身体,做出各种动作,说出想表达的语言,保持积极的情绪。耳前庭也是身体传达给肢体所有感官信息的重要中继站,耳前庭出现失衡就会影响人体神经系统和其他器官功能的发挥。

科学试验表明:如果发生耳前庭听觉失衡,就会刺激大脑中枢系统也会影响脑垂体正常工作。使大脑产生焦虑感;在这种焦虑感的影响下,孩子就会表现出对外界环境反应的迟钝或过激,对交流的麻木或恐惧,喜欢沉迷在自己的世界里,从而出现自闭症。

另外,这种焦虑还会使孩子用不停的活动缓解焦虑感,出现不能静坐,动作过多,经常摆弄各种物品,走路以跑代行,注意力难以集中,上课不专心听讲,学习困难,冲动任性,情绪不稳等症状,也就是患上多动症。

[编辑本段]

四个原则纠正自闭症儿童行为

[2]第一,在同一个既不能说话,又不能懂得很多的孩子打交道时,至关重要的是选择时机,使你能立即做出反应去奖励或阻止。

最好是采取行动来防止不良行为,或者,如果办不到时,则在这种行为一开始时,立即采取行动,这比听任孩子做某种调皮或危险的事,而事后去惩罚他们,可能更行得通。看来,要是他已经有了去做被禁止的事情的乐趣,惩罚就没有什么意义了。许多父母发现,他们的孩子在做了某种错事之后,并没有被拍一巴掌所吓住。他们甚至会发笑或者兴高采烈地期待这一巴掌作为某种行为的例行后果。心理学家说,奇怪的是在这种情况下,这一巴掌起到了奖励的作用。另一个问题是,对言语理解很差的儿童,很容易搞不清楚他们的父母表示不赞同的理由。

第二、要设法去理解为什么孩子行为特别。

孤独症儿童的行为,虽然常常看上去稀奇古怪异乎寻常,但它的背后总有一种具体的、合乎逻辑的原因,记住这一点是很有帮助的。意思是说,这只不过是一个残疾儿童面临着他无法懂得的复杂情况所做出的简单反应。

行为矫正方法的研究,表明孩子们往往会重复在过去导致奖励的行为,而停止不受奖励的行为。

第三,你的反应应该保持一致

要是你有时候去阻止一种问题行为,而另一些时间则放任宽容,这样的效果似乎比根本不采取行动还要糟些。人们普遍发现,前后不一致的方法比过分严格或过分宽容所产生的困难更多。可是始终一致是难以办到的。最好是决心就最重大的行为问题采取坚定的立场,而不去管那些并不特别不方便的行为问题。这种妥协会产生适当松弛的气愤,也能让孩子认识到,存在着种种限度,他不能超过这些限度。

第四,你做出反应的方式,应当容易为孩子所理解。

用谈话的方法去防止一个孤独症小孩打破玻璃窗,是根本无效的。对着他大声喊叫,也许最初会使他分心,但过了一段时间之后,他就会习惯于此。如果窗户打破后你生气了,而且非常明显地表露出来,这样做可能会产生与你原来的意图背道而驰的效果。一个并不懂得狂怒含义的孤独症小孩也许会认为,愤怒的父母是一件有趣而令人兴奋的事,因而他受到的是鼓励而不是阻拦。要是在他安安静静时,把他一个人留在那里;而当他出了乱子时,就成了大家注意的中心,这时这种情况尤其可能发生。更有效的办法是在窗户打破之前,就采取行动,抱住他,把他弄开去。这样做有其优点,可以就势变成拥抱,或者挠痒痒的游戏,或者去做无论什么你知道孩子喜欢做的事。

某些行为是无法预期或防止的。毫无理由地突然发出一阵尖叫,就是很好的例子。这时,最好的办法是不去理睬他。只是在他停止做你希望防止的事情时,才去照顾他。在这种情况下,你是通过你的兴趣和注意去奖励他。而这种奖励只有当他不再沉湎于令人不快的行为时,他才能得到。

重要的原则是,如果你要改进孩子的一般行为,你应当帮助他找到积极的、建设性的事情去做。

[编辑本段]

自闭症成因

就自闭症的成因,仍未有定案,现有多种假说:

1、自身障碍假说

2、基因说

20%的自闭症患者中,他的家族可找到有智能不足、语言发展迟滞和类似自闭症的。此外,自闭症男童中约10%有X染色体脆弱症。

3、脑雄性荷尔蒙过高说

4、营养不足说

5、消化功能不足说

6、叶酸说

7、疫苗说

此学说首次提出,是在1988年2月出刊的刺针杂志刊出由AndrewWak ef ield为首的研究,表示自闭症可能和麻腮风三联疫苗有关。但此研究有人批评可信性成疑。因为AndrewWak ef ield有利益冲突。二零零五年十月,考科蓝协作网总结了31项有关自闭症和麻腮风三联疫苗的研究,未有证据证明麻腮风三联疫苗与自闭症有关。1998年由Gillberg领导的研究,分析瑞典由1975至1984年的数据,发现加入麻腮风三联疫苗于防疫计划之前和之后,自闭症的发病率没有统计学上的明显分别。Mads e n等于2002年发表的研究,分析丹麦由1991年至1998年的数据,也发现有接种麻腮风三联疫苗与没有接种麻腮风三联疫苗之儿童的自闭证病发率没有统计学上的明显分别。Kennedy首次发表Thim erosal(一种含有有机水银的疫苗防腐剂)可能和自闭症有关。他分析了水银中毒和自闭症的病征相似之处,也表示安曼教派儿童没有接受防疫注射,自闭症发病率很低。此研究没有任何流行病学数据支持。可是,美国疾病管制中心回应此研究,指Thim erosal不似是自闭症的原因。但基于公众忧虑,疾病管制中心、食物及药物管理局,及国家健康署共同于一九九九年发表声明,要求药厂停止使用Thim erosal作为疫苗防腐之用。Geier等发表了十一份研究,指出自闭症和儿童接种疫苗有关。他根据美国Vacc ine Adv ers e Ev ent ReportingSy stem(VAER S)数据进行分析,指出美国防疫计划使用没有含有Thim erosal的疫苗后,美国儿童的自闭症发病率有所下降。美国儿科协会严重指摘此研究,表示VAERS的数据有偏颇,不能用于流行病学研究。Mads en的研究也发现,就算丹麦于1992年停用Thim er osal,自闭症的发病率也不跌反升。

8、脑创伤说

包括在怀孕期间窘迫性流产等因素而造成大脑发育不全,生产过程中早产、难产、新生儿脑伤,以及婴儿期因感染脑炎、

脑膜炎等疾病造成脑部伤害等因素,都可能增加自闭症机会。

9、细菌或病毒入侵说

妇女怀孕期间可能因德国麻疹或有流行性感冒等病毒感染,使胎儿的脑部发育受损伤而导致自闭症。

10、免疫系统失效说

11、血型说

12、神经元说

13、心理障碍假说

14、自然变异假说

15、如苯酮尿症等先天的新陈代谢障碍,造成脑细胞的功能失调和障碍,会影响脑神经讯息传递的功能,而造成自闭症。

[编辑本段]

与超常智商的联系

自闭症是一种身体与生理障碍,不是一般人认为的心理病。根据国际在线于2005年底的文章报道引述,孤独症可能与超常智力拥有某种关系。就文章所说,孤独症可以使人更具创造力。

文中又指出,一些名人诸如牛顿、爱因斯坦等都是孤独症患者,并引用某学者说,他们的孤独症可能归咎于他们的高智商。

自闭症儿童表现与特征

自闭症儿童表现与特征 该症一般起病于36个月以内,主要表现为三大类核心症状,即:社会交往障碍、交流障碍、兴趣狭窄和刻板重复的行为方式。 社会交往障碍 该症患儿在社会交往方面存在质的缺陷。在婴儿期,患儿回避目光接触,对人的声音缺乏兴趣和反应,没有期待被抱起的姿势,或抱起时身体僵硬、不愿与人贴近。在幼儿期,患儿仍回避目光接触,呼之常无反应,对父母不产生依恋,缺乏与同龄儿童交往或玩耍的兴趣,不会以适当的方式与同龄儿童交往,不能与同龄儿童建立伙伴关系,不会与他人分享快乐,遇到不愉快或受到伤害时也不会向他人寻求安慰。学龄期后,随着年龄增长及病情改善,患儿对父母、同胞可能变得友好而有感情,但仍明显缺乏主动与人交往的兴趣和行为。虽然部分患儿愿意与人交往,但交往方式仍存在问题,他们对社交常情缺乏理解,对他人情绪缺乏反应,不能根据社交场合调整自己的行为。成年后,患儿仍缺乏交往的兴趣和社交的技能,不能建立恋爱关系和结婚。 交流障碍 1.非言语交流障碍该症患儿常以哭或尖叫表示他们的不舒适或需要。稍大的患儿可能会拉着大人手走向他想要的东西缺乏相应的面部表情,表情也常显得漠然,很少用点头、摇头、摆手等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意愿。 2.言语交流障碍该症患儿言语交流方面存在明显障碍,包括:①语言理解力不同程度受损;②言语发育迟缓或不发育,也有部分患儿2-3岁前曾有表达性言语,但以后逐渐减少,甚至完全消失;③言语形式及内容异常:患儿常常存在模仿言语、刻板重复言语,语法结构、人称代词常用错,语调、语速、节律、重音等也存在异常;④言语运用能力受损:部分患儿虽然会背儿歌、背广告词,但却很少用言语进行交流,且不会提出话题、维持话题或仅靠刻板重复的短语进行交谈,纠缠于同一话题。 兴趣狭窄 该症患儿对一般儿童所喜爱的玩具和游戏缺乏兴趣,而对一些通常不作为玩具的物品却特别感兴趣,如车轮、瓶盖等圆的可旋转的东西。有些患儿还对塑料瓶、木棍等非生命物体产生依恋行为。患儿行为方式也常常很刻板,如:常用同一种方式做事或玩玩具,要求物品放在固定位置,出门非要走同一条路线,长时间内只吃少数几种食物等。并常会出现刻板重复的动作和奇特怪异的行为,如:重复蹦跳、将手放在眼前凝视、扑动或用脚尖走路等。其他症状

儿童自闭症三大表现

儿童自闭症三大表现 文章发布者:panpan来源:525心理网收藏本文 看过电影《美丽的心灵》的观众都会记得:那个看似怪异的孩子在数学方面有着超人的才能,他不仅能迅速正确地口算天文般的数字,而且十分复杂的数学算式在他看来却异常简单。他是一个有着心理精神疾病的人,正如他一样,许多自闭症儿童在绘画、音乐、记忆等方面具备超常天赋,训练得当能开发出卓越的特殊能力。 杨晓玲教授说,多数自闭症患儿的智力发育比同龄儿滞后,他们当中少数患儿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但其在智力活动的某一方面有的又出奇地好,令人不可思议,有不少患儿的机械记忆能力很强,尤其对文字符号的记忆能力更强。如有位三四岁患儿特别喜欢认字,见字就主动问念什么,并且只问一次就记住,为此他能毫不费力地流利阅读儿童故事书,说明他掌握不少词汇,但当他要用词来表达自己的意思时则存在明显的困难,说明他们存在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能力方面的障碍。 儿童自闭症是一种发生在儿童早期的全面性精神发育障碍性疾病,主要有以下表现: (1)孤独离群,不会与人交往。有的患儿从婴儿时期起就表现这一特征,如从小就和父母亲不亲,也不喜欢要人抱,当人要抱起他时不伸手表现期待要抱起的姿势;不主动找小孩玩,别人找他玩时表现躲避,对呼唤没有反应,总喜欢自己单独活动;他们愿意怎样做就怎样做,毫无顾忌,旁若无人,周围发生什么事似乎都与他无关,很难引起他的兴趣和注意,目光经常变化,不易停留在别人要求他注意的事情上面;另外他们的目光不注视对方甚至回避对方的目光,平时活动时目光也游移不定,看人时常眯着眼,很少微笑。 (2)言语障碍突出。大多数患儿言语很少,会说会用的词汇有限,并且即使有的患儿会说,也常常不愿说话而宁可以手势代替。有的会说话,但声音很小,很低或自言自语重复一些单调的话。有的患儿只会模仿别人说过的话,而不会用自己的语言来进行交谈。不少患儿不会提问或回答问题,只是重复别人的问话。语言的交流上还常常表现在代词运用的混淆颠倒。 (3)兴趣狭窄,行为刻板重复,强烈要求环境维持不变。自闭症儿童常常在较长时间里专注于某种或几种游戏或活动,如着迷于旋转锅盖,单调地摆放积木块,热衷于观看电视广告和天气预报,面对通常儿童们喜欢的动画片则毫无兴趣;一些患儿天天要吃同样的饭菜,出门要走相同的路线,排便要求一样的便器,如有变动则大哭大闹表现明显的焦虑反应,不肯改变其原来形成的习惯和行为方式,难以适应新环境;多数患儿同时还表现无目的活动,活动过度,单调重复地蹦跳、拍手、挥手、奔跑旋转,也有的甚至出现自伤自残,如反复挖鼻孔、抠嘴、咬唇、吸吮等动作。

自闭症、孤独症儿童情绪与行为评估表

【自闭症、孤独症】 自闭症、孤独症儿童情绪与行为评估表 儿童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中心: 评估次数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 评估日期 儿童年龄岁月岁月岁月岁月评估员 序号评估范围评估项目 评估记录 (A、M、S或X) 备注 ★1 依附 情绪 行为回应行为 反应对成人的行为作出反应 ★2 依恋情绪 行为与照顾者分离时的反应★3 情绪理解情绪识别 分辨成人的语气 ★4 理解成人的表情 ★5 回应他人安慰和帮助别人 ★6 分享别人的快乐★7 情绪表达与调节表达情绪 用行动表达正面情绪 ★8 用行动表达负面情绪 ★9 用语言表达正面情绪 ★10 用语言表达负面情绪 ★11 调节情绪调节正面情绪 ★12 调节负面情绪 ★13 忍受挫折,寻求帮助 ★14 要求得不到满足时忍耐 15 关系 与情 感物品运用 对镜中自己影像的反应 16 接纳亲近 对身体接触的反应★17 引发社交 沟通向测试员求助 ★18 社交反应对测试员的声音的反应 ★19 目光接触

★20 情感 ★21 恐惧的反应 ★22 察觉测试员的存在 ★23 与测试员合作 ★24 对社交奖励(赞赏)有反应 ★25 适应转变 对干扰的忍耐力 26 对物 品的兴趣运用物品 及身体 对绳子的反应 ★27 单独玩耍 ★28 探索测试房间的环境 ★29 检查测试材料 ★30 测试时的行为 ★31 专注力长短 ★32 对物质奖励有反应 ★33 内在动机 ★34 动作及动静 ★35 感觉 偏好视觉视觉兴趣和灵敏度 36 听觉对哨子声的反应 37 对摇铃声音的反应 ★38 听觉灵敏度 39 触觉检查触觉块 ▲40 对被瘙痒的反应 ▲41 对轻掐的反应 ★42 对质感的兴趣 ★43 味觉 对味觉的兴趣 ★44 嗅觉 对嗅觉的兴趣★45 特殊行为特殊反应 不会过分活跃或过分安静 ★46 不会情绪不稳,波动很大★47 不会对自己、别人或物品作 出伤害或攻击 ★48 没有不服从或不合作行为

怎么确诊儿童自闭症

怎么确诊儿童自闭症 【篇一:怎么确诊儿童自闭症】 近一年来,我在“静观育儿”有限的线下见面会上,就遇到过两位妈妈忧心地询问我: 罗老师,我的孩子是否有自闭症? 两个妈妈和孩子的情况各有不同,但是一个共同点是:妈妈们都神色黯淡,看起来心力交瘁,让人心疼。最近,“静观育儿”微信后台又收到一位妈妈的求助,希望我看看,她的孩子是否是自闭症。 所以,今日的文章,我想专门来聊聊自闭症。 什么是自闭症? 自闭症又称儿童孤独症,是广泛性发育障碍的一种亚型,以男性多见,起病于婴幼儿期,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言语发育障碍、人际交往障碍、兴趣狭窄和行为方式刻板。约有3/4的患者伴有明显的精神发育迟滞,部分患儿在一般性智力落后的背景下某方面具有较好的能力。 自闭症的表现 1.刻板行为 对于正常儿童所热衷的游戏、玩具都不感兴趣,而喜欢玩一些非玩具性的物品,如一个瓶盖,或观察转动的电风扇等,并且可以持续数十分钟、甚至几个小时而没有厌倦感。对玩具的主要特征不感兴趣,却十分关注非主要特征:患者固执地要求保持日常活动程序不变,如上床睡觉的时间、所盖的被子都要保持不变,外出时要走相同的路线等。若这些活动被制止或行为模式被改变,患者会表示出明显的不愉快和焦虑情绪,甚至出现反抗行为。患者可有重复刻板动作,如反复拍手、转圈、用舌舔墙壁、跺脚等。 对亲人或生人说固定的话,做固定的动作,不懂得应因人、因时、因地不同而有所变化;对待玩具或某些物品有固定的摆放或摆弄方式;对于某些物品有依赖性。往往表现在吃饭前后、睡觉前后,上厕所前后及出门前和刚回家时,会说固定的话,做固定的动作,这些都被称做仪式性的行为。很多孤独症的孩子,对自己的身体有固定的“使用方法”,例如:斜眼看人,走路踮脚尖,玩自己的声音(叫、笑、自言自语)用手摸嘴唇、耳朵,玩手指、拍手、跺脚,身体前后摇晃,原地转圈等。 2.对外界反应异常

自闭症儿童与正常儿童的区别

对于自闭症患儿来说越早发现越早干预效果越好,因此早期识别自闭症便显得十分重要。自闭症患儿与正常宝宝比较,通常存在明显差异。下面列出的情景描述了正常宝宝和患有自闭症的宝宝之间最明显的区别,妈咪可据此推断宝宝是否具有自闭症倾向。一旦发现宝宝表现异常,一定要及早就医,并尽快实施早期干预。 社会性及人际关系障碍 1.正常宝宝:不到半岁的宝宝就会注视他人的脸,对他人的逗弄与亲近表现出期待与高兴的情绪。大约半岁左右,宝宝开始认生,表现为不愿意与妈咪或者亲近的监护人分离,如果有陌生人靠近,会哭闹或表现出明显的不高兴。 自闭症宝宝:宝宝不会注视妈妈的脸,也不会对人微笑;妈妈给宝宝喂奶时,不将身体贴近妈妈;妈妈伸手抱宝宝时,不会做出迎接的姿势,眼睛也不正视搂抱他的人,对他人的逗弄与亲近没有反应,对父母没有正常宝宝的那种依恋行为,父母来了或走了,都显得无所谓。很少哭,从不粘人,通常比正常的宝宝显得乖很多。 2.正常宝宝:周岁之后,宝宝总是像个小影子似的跟着父母或其他亲近的监护人,模仿他们的动作,并以眼神、动作、简单的词句主动与人交流。一旦遇到困难或者感觉身体不舒服、情绪不好等都会寻求成人的安慰。 自闭症宝宝:宝宝对父母没有依恋的感觉,与陌生人相处也没有畏缩的感觉,更不懂得与人主动交流,遇到困难或者感觉身体不舒服通常也会显得无动于衷或者不知道该如何寻求帮助。 3.正常宝宝:两岁以上的宝宝对周围的一切充满了好奇,热衷于各种有趣的游戏与活动,玩玩具和游戏时内容丰富,花样繁多,并且和其他小朋友玩耍时已经懂得遵循游戏规则。 自闭症宝宝:宝宝对周围发生的一切漠不关心,喜欢独来独往,不与小朋友一起玩耍;不懂如何玩玩具,不遵守游戏规则,只是以自己独特的方式玩耍,对一些不是玩具的物件十分迷恋,特别喜欢作单调、重复的动作,对物品摆放的位置十分敏感,不喜欢任何形式的变化。如果有人试图改变他,会表现得非常烦躁。有时候也想与小朋友交流,但是不懂得交流技巧。比如,可能突然跑去拍人一下、打人一下或者揪人一下,然后又若无其事地离开。他的行为看起来显得毫无意义。 金童专家提醒:为了自闭症患者身心早日康复,自闭症患者的家人应该注意给患者提供宽松的生活环境。对长期养成的不良习惯给予纠正,协助患者对过去一些错误的思维重新认识,让患者逐步溶入社会。 北京金童医院独家引进由上海生产的TMS超低频经颅磁刺激仪,拥有国内10项专利,通过了临床和质量体系的严格认证,实现了脑部疾病诊断(SX)与治疗(ILF-TMS)的整体解决方案。应用脉冲磁场作用于脑组织,诱发一定强度的感生电流,使神经细胞去极化并产生诱发电位,从而影响脑内代谢和神经电活动的生物刺激技术。治疗时无声响、无痛苦、无副反应,安全可靠,频率小于0.2Hz,磁场强度在500GS以内,0.5岁以上人群均可治疗。对儿童自闭症、多动症、抽动症、儿童发育障碍及智障等脑部疾病的治疗上疗效确切肯定。

自闭症的基本特征

自闭症的不仅仅只是一种简单的发育行为为疾病,他的危害不仅仅表现在表面上,更表现在对儿童未来发展的危害。通常在3岁前已表现出所有特征,跟先天基因缺陷有不可忽视的联系。由于现在整个社会对自闭症的认识不足,导致很多家长将自闭症儿童当作了“弱智”,自闭症的典型特征表现是不能进行人际交往。自闭症儿童可能在某些能力方面有超常表现,但这个比例只有20%。多数自闭症儿童的智商是低于平均标准的。一般而言,患有自闭症的儿童在三岁前会出现的基本特征有下列方面: 社交发展:对外界事物不感兴趣,不大察觉别人的存在;与人缺乏目光接触,未能主动与人交往,分享或参与活动;在群处方面,模仿力较弱,未能掌握社交技巧,缺乏合作性;想象力较弱,极少通过玩具进行象征性的游戏活动 沟通:语言发展迟缓和有障碍,说话内容,速度,及音调异常;对语言理解和非语言沟通有不同程度的困难;可能欠缺口语沟通的能力。 自闭症是一种心理疾病:作为一种广泛性发育障碍,自闭症是身心发育不健全的表现。通常在3岁前已表现出所有特征,跟先天基因缺陷有不可忽视的联系。 金童专家提醒:为了自闭症患者身心早日康复,自闭症患者的家人应该注意给患者提供宽松的生活环境。对长期养成的不良习惯给予纠正,协助患者对过去一些错误的思维重新认识,让患者逐步溶入社会。 北京金童中医医院以大医精诚为怀,以救济苍生为任,凭借鲜明的专科特色、雄厚的技术力量、优质的专家资源、高端的医疗设备、先进的管理模式和周到的服务理念,成为全国唯一集科研、教学、治疗为一体的中医儿童脑病权威诊疗机构,特别在中医儿科儿童抽动症、自闭症领域位列全国第一。与北京儿童医院、首都儿科研究所两大儿童医疗机构形成中西互补,构成北京地区儿科领域三足鼎立局面,为首都乃至全国儿童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多年的厚积薄发,金童团队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专注之路、特色之路,阳光之路,为国内中医儿童脑病的研究与治疗树立了新的标准,并逐渐成长为中医儿科领域的黄金品牌。 由上海生产的TMS超低频经颅磁刺激仪,拥有国内10项专利,通过了临床和质量体系的严格认证,实现了脑部疾病诊断(SX)与治疗(ILF-TMS)的整体解决方案。应用脉冲磁场作用于脑组织,诱发一定强度的感生电流,使神经细胞去极化并产生诱发电位,从而影响脑内代谢和神经电活动的生物刺激技术。治疗时无声响、无痛苦、无副反应,安全可靠,频率小于0.2Hz,磁场强度在500GS以内,0.5岁以上人群均可治疗。对儿童自闭症、多动症、抽动症、儿童发育障碍及智障等脑部疾病的治疗上疗效确切肯定。

孩子自闭症原因及表现

孩子自闭症原因及表现

孩子自闭症原因及表现 儿童自闭症或称孤独症是发生于儿童早期的一种多方面的发育障碍。孩子有自闭症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父母要多加注意。下面是我精心为你准备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孩子有自闭症表现形式 孩子自闭症一般情况下在孩子三岁的时候才能够确诊,如果你发现自己的孩子已经三岁了但是却与一般的孩子有很多的不同,就一定要排出患上自闭症的可能,孩子自闭症表现有哪些?四大表现表明自闭症。 1、与周围人的情感交流受限 自闭症儿童会出现不同程度地分不清亲人和陌生人,并且在在与人交往过程中,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总是不看对方的脸,在与人交流的过程中回避别人的眼光。不喜欢与人交往,喜欢一个人独处,一人玩反而觉得自在,缺乏必要的同情心,表现出没有感情的症状。 2、保持固定生活模式 孩子一旦是出现了自闭症,往往对生活环境的要求非常刻板、非常严

格,对于家具的移动,以至饮食起居的改变都会引起小儿自闭症患者的情绪变化,比如:一旦是发现环境出现了变化就比较容易发怒或恐慌,有些患儿严重得甚至连吃饭时坐的位置、碗和筷放在什么地方,甚至上厕所用哪个便池都不能改变。也就是说患儿对环境的要求非常的严格,不能有任何的变化,一旦是出现了变化就往往会出现非常严重的不适应的症状。 3、言语障碍 所有自闭症儿童都会出现语言障碍,但是表现形式有一些不同表现。有的儿童自闭症患者会出现多言多语,但是患儿的领会能力非常低,经常会出现用词不当。甚至是发音不正,甚至是会出现自言自语和发出一些非常奇怪的腔调;也有一些可能会在在一岁左右时还能够说一些比较简单的词,但是随着年龄越来越大,却变得越来越不喜欢说话、拒绝与人交流甚至是发展到完全沉默,一言不发。 4、不安多动 自闭症患儿常常表现为坐不住,活动过度,经常性的用脚尖走路,注意力往往也会比较分散,习惯性的东张西望,或者是伸颈,装相等怪异的举动。 孩子自闭症原因

个如何确认孩子自闭症

自闭症又叫孤独症,由于没有快速精准的测评仪器,医生也只能在孩子两到三岁之后通过观察其语言特征及行为特征来确定孩子是否患有自闭症。对于终生无法治愈的自闭症来说,越早干预康复的效果就越好。尽早发现孩子自闭症的特征在第一时间进行干预治疗对孩子以后的康复将起到决定性作用。如何做到第一时间发现孩子自闭症特征呢? 其实患有自闭症的宝宝早在出生后的18个月就有自闭症特征显露了: 不具备简单的语言交流能力 宝宝的语言技能的推迟就是孩子患有自闭症的一个最为普通的特征之一,十八个月的宝宝应该有能力说一些简单的单词或者是短语。如果孩子不能够重复家长的话语或者是声音,并且还不能说一些例如‘爸爸’‘妈妈’‘再见’等简单的词语的话,那么作为孩子的家长就自然应该为孩子感到焦虑。 当然还有另外一种现象:如果孩子以前说过话,但是突然停止说话了,那么这个时候,家长就应该立刻带孩子去医院检查。 不具备简单的非语言交流(例如:眼神交流) 十八个月的宝宝除了用语言和别人交流外,他们还会用很多其它的非语言交流来告诉人们他们的需要。如果此时孩子不能指向他想要的东西,或者在家长问及孩子想要什么的时候,孩子没有任何的反应,那么这个时候,孩子就有可能患了自闭症。 自闭症患者的一个主要的特征就是不会回应别人。十八个月的宝宝当别人叫他时,一般都能够分辨出自己的名字来,并且在家长和他说话的时候,他会和家长有眼部交流,在玩游戏的时候也是一样。如果在家长叫孩子名字的时候,孩子没有任何反应,那么家长应该有给孩子早做检查的打算。 喜欢按部就班抗拒变化 自闭症的孩子希望一切事情都按照常规来,吃饭在每天的同一时间,睡觉在每天的同一时间。当自闭症孩子看见时间有所变化,他们就会沮丧就会变的难以控制。当自闭症孩子沮丧和行为失常的时候,他们的行为可能对自己或者他人造成伤害。 重复性动作严重 患有自闭症的孩子有一种倾向,就是重复执行某个动作或者某个声音。来回摇摆很长一段时间,经常拍打自己的小手,这是十八个月宝宝患自闭症的明确迹象 随着近年来自闭症发病率的快速增长,世界各个研究组织也在努力的对自闭症的病因及诊断、治疗的方法进行研究。然而,至今仍未曾出现一种能够快速准确的诊断自闭症的方法。而通过研究发现,目前治疗自闭症的最好的方法就是早发现、早干预!早发现就牵扯到自闭症的 诊断,如何准确快速的诊断孩子是否患有自闭症是当下治疗自闭症的关键所在。了解自闭症患儿的早期迹象或许能够帮到家长们发现孩子是否患有自闭症。 自闭症是难以在早期准确的进行诊断的,这是因为没有任何准确的测试方法。一些自闭症儿童所表现出来的行为也可能是其他疾病可能表现出的行为,因此不能一下子就确定孩子

自闭症孩子的特征有哪些

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内心丰富却无法与人沟通,他们听力完好却对外界充耳不闻,他们和正常孩子一样美丽可爱却行为怪异刻板,他们听得见,却对声音没有任何表情,有语言却不愿意和你交流,有行动却无法为常人所理解,他们就是这样的一群孩子,他们永远沉浸在自己孤独的世界里。自闭症儿童被称为“星星的孩子”,顾名思义,就像天际的星星一样,孤独的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自闭症的表现 1、语言障碍 语言与交流障碍是自闭症的重要症状,是大多数儿童就诊的主要原因。患儿在2、3岁以前有表达性语言,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减少,甚至完全丧失,终身沉默不语或在极少数情况下使用有限的语言。他们对语言的感受和表达运用能力均存在某种程度的障碍。 2、社会交往障碍

患者不能与他人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年幼时即表现出与别人无目光对视,表情贫乏,缺乏期待父母和他人拥抱、爱抚的表情或姿态,也无享受到爱抚时的愉快表情,甚至对父母和别人的拥抱、爱抚予以拒绝。 她们分不清亲疏关系,对待亲人与对待其他人都是同样的态度。不能与父母建立正常的依恋关系,患者与同龄儿童之间难以建立正常的伙伴关系,例如,在幼儿园多独处,不喜欢与同伴一起玩耍;看见一些儿童在一起兴致勃勃地做游戏时,没有去观看的兴趣或去参与的愿望。 3、兴趣范围狭窄和刻板的行为模式 患者对于正常儿童所热衷的游戏、玩具都不感兴趣,而喜欢玩一些非玩具性的物品,如一个瓶盖,或观察转动的电风扇等,并且可以持续数十分钟、甚至几个小时而没有厌倦感。 合肥市燕之珍教育咨询服务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3月,是一家致力于孤独症、发育迟缓、智力障碍儿童的康复机构。现有教师8人,高级教师2名、骨干教师2名、优秀教师3名,均是特殊教育学、心理学以及康复医学专业毕业,本机构教师先后至北京、上海、江苏等地培训并获得相关证书和荣誉,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

自闭症儿童的常见表现和症状

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是一种严重的广泛性发育障碍性疾病。自闭症儿童的所有生理检查结果都是正常的,目前尚未找到发病的具体病因。不同时期儿童自闭症的表现不一样,若出现以下症状时,需要及时与医生联系。 识别:自闭症3个常见表现 1、核心症状:社会交往障碍 有的患儿在婴儿期就缺乏与亲人的目光对视,也缺少面部表情。当别人要抱他起来时,往往不会像正常儿童那样伸出双手表现出期待别人抱起的姿势。与父母离别时无明显的依恋表情,见到父母时又无愉快的表示,见陌生人也类同见到父母的表情,有时呼唤其名字,也时常不理会,无反应。有需要时就拉着父母的手到某一地方,不能用手指指物,很少运用点头或摇头表示同意或拒绝等,这些都是社交障碍方面的常见表现。 2、沉默不语或较少使用语言 大多数自闭症儿童言语很少,情况严重的甚至没有言语,即使在别人大声呼喊他的时候也不做任何应答。有些孩子虽然可以发声,但是却无法完成情景交流,他们常会尖叫、哼哼或发出别人不能听清或不可理解的“话”,或者自言自语,也称为“自我中心语言”。另外,有些孩子还会在先前表现为言语能力正常,但在3岁至4岁半的时候出现言语能力的突然衰退,从而失去了情景交际的能力。 3、刻板、僵硬的行为方式应对环境 自闭症儿童常有不寻常的兴趣和非同一般的游戏方式,常常在较长时间里专注于某种或几种游戏或活动,如着迷于旋转锅盖,或自己在地上转圈,即常会对某些物件或活动的特殊迷恋,对迷恋物件会终日拿着,数十天如此。有的人有刻

板、重复的行为和特殊的动作姿势,常独自来回踱步、自身旋转、转圈走、重复地蹦跳。 细节:自闭症8个年龄细节 1、六个月或更大时,孩子还没有大笑,或做出其他温暖和快乐的表情。 2、九个月或更大时,孩子还不能与他人分享声音、笑容,或其他面部表情。 3、十个月大时,孩子听到自己的名字还没有反应。 4、一岁大时还不会咿呀学语。 5、一岁大时孩子还没有做出与外界交流的手势,如指东西,给父母看东西,伸手拿东西。 6、十六个月大时孩子还没有语言。 7、两岁大时在孩子的语言中还没有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单词组成的词组,不包括模仿。 8、在任何时候,孩子的语言能力或社会互动能力出现退化现象。 提醒:自闭症儿童3岁前治疗效果最佳 自闭症孩子在3岁之前,通过后天的特殊教育辅导,早期进行干预治疗可以帮助孩子在后天社会适应能力方面的提高起到良好的作用,且效果越早越好。家长如果发现幼童有不搭理人、兴趣狭窄、不会正常表达需求等症状,应及时带孩子进行诊治,以免耽误最佳治疗时机。 天津青少年心理咨询中心是国内较早、天津市河西区教委主管的专注于解决儿童、青少年青春期各种心理、生理问题的专业心理辅导机构。天津青少年心理咨询中心是联合国儿童保护体系试点的专业心理咨询制定部门,同时也是“青春健康国际合作项目”示范点。

孤独症儿童的情绪行为的个案研究

孤独症儿童的情绪行为的个案研究 韦芳燕 一、问题的提出 儿童孤独症((autism)又称自闭症,是一种广泛性发育障碍。1943年美国约翰·霍普金大学的心理医生雷奥·凯纳(Leo Ke er)首次将孤独症作为一种诊断分类提出。他报告了11个患有此症的儿童,其共同表现为:从婴儿期开始很少与人交往,极端孤僻,语言发展迟滞,缺乏交际语言,重复简单活动,要求环境中的刺激保持原样,行为刻板,缺乏想象。Ka er将这类患儿命名为婴儿孤独症(infantile autism)。我国开始对儿童孤独症的研究,特别是对弱视群体的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对孤独症儿童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及重视。 而在家长们中,有些家长对孩子是孤独症的问题并没有正确的看待,也不知道如何去治疗矫正孤独症幼儿,另一方面,如何对孤独症儿童进行个别教育,这对教师提出严峻的挑战。 二、研究目标 作为一线幼儿教师,了解儿童孤独症的特征,采取一定的方法、手段,积极的教育和训练,使孤独症儿童在语言方面的障碍及交流、交往方面的障碍得到较大的改善,对我们更好地研究儿童的认识和情感活动有很大的帮助作用,也为我们了解认识儿童的精神世界提供了可探索的途径。 三、研究的内容、方法 1、文献资料查阅法。用文献资料查阅法掌握整理有关儿童孤独症的理论和实践资料。 2、观察法。观察幼儿在幼儿园中的具体表现。 3、访谈法。通过访谈,和家长、教师交流,如实的记录幼儿在家在园的表现情况以及家庭学校对幼儿的矫正教育情况。 四、研究的时间、对象 研究时间:10个月(2004.9---2005.7)

研究对象:小班的一名特殊幼儿 五、研究实施阶段 (一)搜集资料,建立档案1.个人情况姓名:郑XX,性别:女,出生年月:2001年3月,入学时间:2004年9月 2.家庭情况父亲:郑XX,私营商人,文化程度:大专。母亲:朱某某,无业。文化程度:中专。因工作繁忙,父亲很少和孩子进行交流和沟通,在孩子身上投入的精力较少!母亲的文化程度较低,是较传统的家庭主妇。两个人较重视对孩子的教育与治疗,注重孩子的发展。 3.表现情况。郑XX小朋友表现情况 能力项目表现情况交往平时沉默寡言,从不主动与他人交往,不和别人目光对视,从不关心周围发生的事情,不参加集体活动。玩具不感兴趣。固执要求得到某样东西。 语言间断性地冒出不符合汉语语法规则的话语并不断重复。以尖叫的方式对大人提出要求。情绪长时间发呆,或经常性莫名其妙地咬牙切齿,歇斯底里地尖声喊叫,固执。爱好咬袜子、脱裤子,有时甚至会喝自己的尿液;尿盆、对小大便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并趁大人不注意玩起这些东西。 习惯睡觉时只盖从小到大盖的一床被子,如得不到满足则尖叫、哭闹,并无法入睡。上幼儿园或出行旅游都要带上小被子。 (二)分析原因,确立目标 郑XX小朋友存在着以上的表现状况,究其原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1.认识理解障碍。郑XX小朋友,理解别人的语言十分困难。当大人向对她提出要求时,她只会做简单的回应,却很少能做出正确的应答。她无法用常人的语言同我们进行沟通,当她想表达自己的需求或情感时,却不知道该如何开口。当别人不理解她所说的话时,她便会歇斯底里地尖叫、发脾气,以此束发泄自己的不满情绪,同时也希望能引起别人的注意。2.交往障碍。郑XX小朋友同许多孤独症儿童一样,缺乏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和兴趣。她对许多人的态度是冷漠的,见到父母也是面无表情。因为她没有掌握与人交往的技能,当她和别人接触时,时常会感到束手无策,久而久之便失去了与人交往的意愿。也许只有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她才不会感到紧张和压抑。3.语言沟通障碍。郑XX由于言语障碍不能象正常人那样灵活自如地运用语言,只

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个案研究

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个案研究 学前教育系082班程万 【摘要】早在自闭症被认识和命名之前,具备所有自闭症表现特征的儿童和成年人可能就已经出现在我们生活中了。这些孩子中的大多数看上去身体都是正常的,他们的外表往往非常漂亮。从人们认识到这些孩子患有自闭症以来,自闭症的康复、治疗就成了教育界、医学界的研究焦点。一个多世纪以来,由于自闭症的发病原因还未找到,因此自闭症的真正治愈办法还未研究出来。但是,自闭症的康复治疗方法却在不断的进步、发展。 【关键词】自闭症;结构化教学;感觉统合;游戏治疗法;音乐陶冶法 自闭症是一种通常起病于3岁以前,以明显的社会交往障碍、言语沟通异常以及刻板的兴趣、奇特的行为方式为特征的广泛发展障碍,男孩发病率比女孩高。从19世纪欧美各国记录这种特殊疾病至今,自闭症的病因一直是个谜团,也没有治愈的药物或疗法。只有尽早发现并根据自闭症儿童显著特征,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语言训练、感觉统合训练、行为改变等。 自闭症儿童发病早,起病缓慢,严重阻碍了他们的语言和社会性行为的发展。所以,自闭症儿童的康复训练越早越好,康复训练在自闭症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单一的语言训练或者是单一的感觉统合训练不利于自闭症儿童的发展。现如今的教育提倡综合素质教育,对自闭症儿童的教育,也应当讲究综合教育。长期的、综合的、有目的的进行康复训练可以有效的促进和提高自闭症儿童的各个方面的提高。 一、研究目的 本研究通过采用感觉统合训练、游戏治疗法、音乐陶冶法和结构化教学对一名自闭症儿童进行语言、认知、情绪行为三个方面的综合康复训练,探其对自闭症儿童的语言、认知、情绪行为等方面的促进作用。 二、研究对象 1、个案基本情况: 李亮,男,2003年5月出生。2010年入读某市残疾儿童学前教育中心。医生诊断为中度自闭症,韦氏智力量表测试其智商为59。 2、研究前的行为表现: ①语言方面:语言流畅,语速较快,被叫名字时会回应但是不看对方,偶尔会莫名其妙的笑或是自言自语。 ②认知方面:能从1数到20,若给以引导能数到30,但不会书写;不会写字,能识别自己的名字;模仿能力强;用蜡笔给图画图上颜色的能力较好,上色慢却均匀。 ③情绪行为方面:易发脾气,有时在要求得不到满足时会出现自己掐自己手腕的自伤行为;玩游戏时间长一点就表现出不耐烦,对别人的指令不予理睬;注意力不集中;让其洗毛巾或者餐具时如不命令其停止,他会一直洗下去。 ④生活自理方面:能自己如厕;会简单的自我清理,比如自己用纸巾擦鼻涕、饭后用抹布擦桌子;会系扣子,但是不会拉拉链。 因此,2010年9月到2010年10月我在师兄的帮助下,针对亮亮的情况,在课上及课后进行了两个月的综合康复训练,主要内容为语言、认知、情绪行为三个方面的训练。

儿童自闭症的早期表现

儿童自闭症的早期表现 儿童是自闭症的高发人群,如果不能很好的治疗与疏导,必然会影响孩子将来的学习与生活,许多患有自闭症的孩子正是因为家长的不重视或者对疾病知识了解的不全面而耽误了最佳的治疗时机。专家指出在孩子1~2岁时自闭症症状已有所凸显,早发现早治疗是关键,那么儿童自闭症的早期表现又有哪些呢? 1、感情淡漠,不会与人交往。有的具有儿童自闭症的患儿从婴儿时期起就表现这一特征,一般表现为孩子无表情,对于别人的逗弄家长的呼唤无反应。不主动找小孩玩,别人找他玩时表现躲避总喜欢自己单独活动;他们愿意怎样做就怎样做,毫无顾忌,旁若无人,周围发生什么事似乎都与他无关,很难引起他的兴趣和注意,目光经常变化,不易停留在别人要求他注意的事情上面;另外他们的目光不注视对方甚至回避对方的目光,平时活动时目光也游移不定,看人时常眯着眼,很少微笑通常会被认为听力有问题或是失语症。 2、语言交流障碍语言发育落后,或者在正常语言发育后出现语言倒退,或语言缺乏交流性质。,例如有变化的仿说被视为自闭症儿童表达沟通的意图,而没有弹性的仿说多半不具有沟通意图。无法掌握音调、音量:说话时有如木偶一般,十分机械化,无法通过语音的音调、节奏、抑扬顿挫来表现情绪或是感受。也不能在不同的情境中使用不同的音量。 3、行为较为刻板,喜欢呆在固定的环境内,自闭症儿童常常在较长时间里专注于某种或几种游戏或活动,如着迷于旋转锅盖,单调地摆放积木块,热衷于观看电视广告和天气预报,面对通常儿童们喜欢的动画片则毫无兴趣;一些患儿天天要吃同样的饭菜,出门要走相同的路线,排便要求一样的便器,如有变动则大哭大闹表现明显的焦虑反应,不肯改变其原来形成的习惯和行为方式,难以适应新环境;多数患儿同时还表现无目的活动,活动过度,单调重复地蹦跳、拍手、挥手、奔跑旋转,也有的甚至出现自伤自残,如反复挖鼻孔、抠嘴、咬唇、吸吮等动作。 若您发现您的宝宝具有儿童自闭症的上述表现,请您务必到正规医院进行专业的咨询,以免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

自闭症儿童感觉统合训练

自闭症儿童感觉统合训练 自闭症也称孤独症,是儿童发育障碍中最为严重的疾病之一,因而自闭症 儿童也被称为“特殊儿童之王”。自闭症是一种广泛性发展障碍,主要以严重的 社会交往障碍和沟通障碍为特征,儿童的感知、语言、情感、社会交往、运动 等能力受严重影响。 自1943年美国人堪纳(Kanner)首先对该类儿童有关特点加以描述以来,医学、心理学及教育学相关学者对此开展广泛研究,但针对儿童自闭症的诊断 评估主要是基于此类儿童行为特点进行心理学方面的诊断。在自闭症儿童的评 量上须重视高功能自闭症儿童绘画、音乐、机械记忆等特殊才能的评估。同时,注意和ADHD儿童、智障儿童、癫痫儿童做鉴别诊断。 自闭症干预技术中感觉统合训练是重要的技术之一。临床实践中,感觉统 合训练存在的突出问题是训练强度不足。因自闭症儿童的障碍及训练人员极少 接受系统的专业培训,儿童和训练人员配合度不高,导致有控制的训练较少, 且单位训练时间短、训练方式单一,导致此类在感觉统合训练中常出现儿童在 训练室内自由活动或缩于一角落等,训练强度不足,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 一、自闭症儿童的特点 自闭症的发生和种族、年龄、社会经济地位等都无关,自闭症儿童几乎在 各种人群中都可以看到。自闭症儿童间同样存在较大的差异,在不同的自闭症 儿童身上,其症状都有所不同。但是,综合各已有研究成果来看,自闭症儿童 大都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社会交往障碍。自闭症儿童在眼对眼凝视、识别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等非言语行为的使用方面有显著障碍;独来独往、无视他人存在,不愿也不会 和他人交流,不能建立同伴关系。极少自发和他人分享情绪情感体验,缺乏情 感互动,难以明确表达自己的感情和需要。在陌生场合,他们易出现焦虑、哭 闹等情绪反应,常常说出或做出一些不合社交的事情。在感觉统合训练中,训 练人员应注重和该类儿童目光对视,增加互动游戏、情感交流等项目的训练, 以提高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 (2)语言发育障碍。自闭症儿童语言发展一般较正常儿童延缓,表现出音量过高或过低、语调异常、自言自语、答非所问及刻板和重复语言等情况。部 分自闭症儿童语言能力完全缺失,但亦不会通过手势或模仿等进行沟通补偿。

自闭症常见三大症状表现(完整版)

自闭症常见三大症状表现: 1、缺乏交流能力:正常孩子到了会说话的时候,会对自己想要的东西,用语言表达出来,但是自闭症孩子不会,比如说,孩子要吃饭了,他不会表达,而是通过叫喊或者拍肚子等怪异动作,来表达自己的需求;同时,他们在眼神上也没有交流,表现为眼神不敢直视陌生人,甚至连自己的父母,也没有亲昵的目光交流,对待父母像陌生人一样;平时没事的时候,就表现出呆滞状态,不懂得如何主动加入到同龄孩子的游戏当中,非常孤独。 2、说话表达能力差:表现为讲话迟、吐词不清、话语简单、重复单句等现象,有个别自闭症孩子甚至到了7岁,还不会说完整的话语,而且总爱重复电视机里面的声音,但是要他们好好说一句话,他们却说不出来。 3、行为刻板:自闭症的孩子兴趣范围狭窄,会持续不停地摆弄某个特别的物品或物品的某些部分,重复性的肢体动作,如拍打手掌,或者在某些情况下有自我伤害行为,也不知道会痛! 由于上述症状表现,导致自闭症孩子不说话、不合群、行为怪异,很多时候其他小朋友对他这种行为不解,从而孤立、欺负他们,而自闭症孩子本身就容易动怒,很容易伤及自己及其他小朋友。因此,对自闭症孩子,学校一般是劝退学的。 【自闭症的几大危害】 1、极度孤独,不会对亲人微笑:喂奶时,患儿不将身子紧贴大人。伸手去抱时,患儿无迎接姿势,不会伸手做被抱的准备,不会将身子贴近母亲,眼睛也不看抱他的人。 2、社交困难,特别孤独:与人缺乏交往,缺乏感情联系,即使对父母也毫不依恋,如同陌生人。但与陌生人相处,又不感到畏缩。正常儿童常以凝视对方表达自己的感情与要求,而患儿缺乏与人眼对眼的凝视,不会以这种方式表达感情与要求。不爱玩,不爱做游戏。患儿到5岁左右,常还无朋友,很少与小朋友一起玩耍,缺乏情感反应,常常说出或做出一些不合社交的事情来。 3、语言发育迟缓或障碍:患儿通常缄默,或说话呈模仿语言,象鹦鹉学舌似地模仿别人的语言。对语言的理解表达能力低下,无法理解稍微复杂一点的句子。 4、仪式性和强迫性行为:由于缺乏变化与想象力,患儿常常坚持重复刻板的游戏模式,重复一些身体工作,重复相同的生活,如反复给玩具排队,总要玩弄自己的脚趾,穿衣顺序相同,坚持某些物件的摆置形式,不能变动。一旦有所变化,他们会极为沮丧,别人变动,患儿便大吵大闹。对自己房间的任何变化也都会表示反对和不安,加家具的移位、装饰品的变化等。 5、脑部智力大多低于正常人:只有20%的人智商高于正常人或与正常人相当。>>>更多危害影响孩子直至成人后, 自闭症儿童训练的几点看法 时间:2016-01-08 15:06来源: 作者:冯娥点击:21次 摘要:自闭症儿童通常表现为语言发展迟缓,社交障碍,情感障碍,行为刻板、怪异、恋物、自残等行为,通过制定确实可行的行为训练计划,着力发展他们的语言、认知、自理等能力,创设互动,轻松的环境,对于改善他们的症状有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自闭症认知语言障碍训练 案例: 在我们班上有三个这样孩子,两个帅气的小男孩,一个文静的小女孩。群群,8岁,是个阳光的小男孩,在上海医院被诊断为有轻度的自闭倾向。会无缘无故发脾气,大声尖叫。面对

自闭症儿童心得

阳光学警——关爱自闭症儿童活动心得体会 昨天下午,作为阳光学警的成员,我有幸参加了大队开展的关爱自闭症儿童主题公益活动。从中午坐上车的那一刻起,我就觉得自己身上带着一份很重的责任,我必须得用心去与那些小朋友交流,而且得做得很好。整个下午我们都是在于这群小朋友做游戏,陪他们画画、捉迷藏等等。在那一刻,我看到了他们的天真、可爱的一面。他们和其他小朋友没有太大的区别,只不过偏向沉默了一点。尽管在成长的道路上,他们走得慢了一些,但是我们绝不能因此而放弃他们,而应该给与他们更多的关爱和耐心指导。 为了能够很好地完成此次任务,我在活动前做了很多工作,让自己对“自闭症”有个系统的认识:“儿童自闭症”,又被称为“儿童孤独症”,是一类以严重孤独、缺乏情感反应、语言发育障碍、刻板重复动作和对环境奇特的反应为特征的精神疾病。 自闭症患者的行为、症状及严重的程度,因人而异,基本上有三大共同的症状: (1)薄弱的社会关系; (2)语言及非语言方面的沟通障碍; (3)缺乏想象力。 自闭症儿童的语言障碍大致表现为: 1.无语言:通常会被认为听力有问题或是失语症 2.立即仿说:有变化的仿说被视为自闭症儿童表达沟通的

意图,而没有弹性的仿说多半不具有沟通意图。 3.无法掌握音调、音量:说话时有如木偶一般,十分机械化,无法通过语音的音调、节奏、抑扬顿挫来表现情绪或是感受。也不能在不同的情境中使用不同的音量。 4.很少发问:除了强迫性的行为表现外,他们很少会提出问题来发问。 5.不会使用因果性的语言:如因为、所以、因此、如果等词汇。 而现实情况也是如此,他们有眼睛,却不愿和你眼神交流;他们有耳朵,却不愿听你说话;他们有嘴巴,却只愿自说自话;他们,是电影《雨人》里雷蒙德的真实版。 他们往往变现得很安静,但我却发现他们也有自己特别喜欢做的事,比如说画画。有一个孩子,很吵闹,但是当她拿到画笔时,她就安静起来了,而且专心致志地画,以至于一刻都不想停下来。我相信“上帝夺走了你一样东西,他必然会赠与你一样东西。”每一个孩子都是天才,只是他的天赋不是所有的家长和老师都能发觉到。 这个时候,我们可以使用一些科学的方法来指导他们走出自己的世界,从而融入大家的生活之中,比如:给自闭症儿童的奖励要远大于对正常儿童。这是由于自闭症儿童敏感、恐惧等特点所决定。每一个自闭症儿童都可能有一两种嗜好,诸如听音乐、迷恋某种物品等。而《马拉松》中的楚原则是迷恋斑马。对此教

3-6岁育儿知识-自闭症的症状

自闭症的症状 【导读】从2008年起,每年的4月2日成为了“世界自闭症日”,全球对自闭症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那么我们对于自闭症的理解是否正确呢?哪些是有自闭症倾向的儿童呢?我们要怎么来对待那些患自闭症的儿童呢? 自闭症的症状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渐渐提高,我国的自闭症发病率也在逐步提高,这不仅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也影响了今后的发展。那么自闭症有什么表现呢? 1)听力与说话困难。 2)立即仿说。 3)不断重复某些字、单词、短语、句子或歌曲。 4)无法控制自己的音调与节奏,不能来表现自我情绪。 5)说话缺乏感情,语气很冷漠。 6)在学习与互动时有困难,在拥抱和触摸时,会没有反应。 此外,当儿童更喜欢手电、钥匙、钢笔等硬物,而不是娃娃或毛巾等较软的物品,这些也会预示儿童有自闭症的可能。不过正常的儿童也可能会有这种状况,因此,这不是一个精确的标准。儿童自闭症的表现各不相同,要及时发现及时治疗,需要根据儿童自闭症的具体表现,尚无专业针对性医疗设备。 自闭症孩子的特征

中国大约有五十万左右的自闭症患者。男女比例为4:1。自闭症的早期发现很有必要。上海复大儿童医院专家根据国家卫生组织会议的相关总结,归纳出常见的18种自闭症的早期行为表现:1)对声音缺乏敏感; 2)难以与同龄人相处; 3)不愿意变化; 4)不关心周边环境; 5)喜欢鹦鹉学舌,不断重复; 6)喜欢旋转的东西,如陀螺; 7)不由自主的笑; 8)不按常规的学习方法; 9)玩耍方式异常; 10)动作不协调; 11)对疼痛不敏感; 12)逃避望人; 13)依赖某物; 14)无理取闹; 15)要么特别好动或要么长时间不动; 16)拒绝拥抱; 17)不惧怕潜在的危险; 18)需要时多用动作而不是语言来表达; 部分儿童还会出现自伤、自残的等异常表现,他们与正常儿童之

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个案

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个案 【摘要】早在自闭症被认识和命名之前,具备所有自闭症表现特征的儿童和成年人可能就已经出现在我们生活中了。这些孩子中的大多数看上去身体都是正常的,他们的外表往往非常漂亮。从人们认识到这些孩子患有自闭症以来,自闭症的康复、治疗就成了教育界、医学界的研究焦点。一个多世纪以来,由于自闭症的发病原因还未找到,因此自闭症的真正治愈办法还未研究出来。但是,自闭症的康复治疗方法却在不断的进步、发展。 【关键词】自闭症;结构化教学;感觉统合;游戏治疗法;音乐陶冶法 自闭症是一种通常起病于3岁以前,以明显的社会交往障碍、言语沟通异常以及刻板的兴趣、奇特的行为方式为特征的广泛发展障碍,男孩发病率比女孩高。从19世纪欧美各国记录这种特殊疾病至今,自闭症的病因一直是个谜团,也没有治愈的药物或疗法。只有尽早发现并根据自闭症儿童显著特征,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语言训练、感觉统合训练、行为改变等。自闭症儿童发病早,起病缓慢,严重阻碍了他们的语言和社会性行为的发展。所以,自闭症儿童的康复训练越早越好,康复训练在自闭症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单一的语言训练或者是单一的感觉统合训练不利于自闭症儿童的发展。现如今的教育提倡综合素质教育,对自闭症儿童的教育,也应当讲究综

合教育。长期的、综合的、有目的的进行康复训练可以有效的促进和提高自闭症儿童的各个方面的提高。 一、研究目的 本研究通过采用感觉统合训练、游戏治疗法、音乐陶冶法和结构化教学对一名自闭症儿童进行语言、认知、情绪行为三个方面的综合康复训练,探其对自闭症儿童的语言、认知、情绪行为等方面的促进作用。 二、研究对象 1、个案基本情况: 李亮,男,2003年5月出生。医生诊断为中度自闭症,韦氏智力量表测试其智商为59。 2、研究前的行为表现: ①语言方面:语言流畅,语速较快,被叫名字时会回应但是不看对方,偶尔会莫名其妙的笑或是自言自语。 ②认知方面:能从1数到20,若给以引导能数到30,但不会书写;不会写字,能识别自己的名字;模仿能力强;用蜡笔给图画图上颜色的能力较好,上色慢却均匀。 ③情绪行为方面:易发脾气,有时在要求得不到满足时会出现自己掐自己手腕的自伤行为;玩游戏时间长一点就表现出不耐烦,对别人的指令不予理睬;注意力不集中;让其洗毛巾或者餐具时如不命令其停止,他会一直洗下去。 ④生活自理方面:能自己如厕;会简单的自我清理,比如自己用纸巾擦鼻涕、饭后用抹布擦桌子;会系扣子,但是不会拉拉链。因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