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美术-八年级下册-《绘画的多元化》教学设计

人美版-美术-八年级下册-《绘画的多元化》教学设计
人美版-美术-八年级下册-《绘画的多元化》教学设计

《绘画的多元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绘画的面貌是多元化的,中国传统绘画和西方绘画风格的主要差异。了解西方的现代派绘画的表现形式具有多样性与复杂性。明白绘画的多元化的原因在于艺术品是精神产品,它的产生必然会受到艺术家的文化背景与个人审美追求的影响,艺术没有统一的审美标准。

2、过程与方法:用比较、分析的方法了解中西方绘画的差异,用填表格法归纳其特征,,用独立思考、师生探究、课堂抢答、游戏猜一猜等方法进行课堂教学。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深入了解多种艺术风格的绘画,培养学生具有包容的胸怀与开阔的视野。通过对中西方绘画的对比学习,感受民族艺术的独特美感,从而增强对民族艺术的热爱之情,同时增强对世界多元艺术的了解、包容和热爱。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中西方绘画风格的主要差异,以及西方现代派绘画多元的风格与面貌形成的原因。

教学难点:学生对绘画多元化产生原因的准确认识和深刻理解。

教学过程

一、抢答游戏导入。

导入:十几岁的中学生是不可小觑的,有时他们的见识和观点让人始料未及,是这样吗?今天老师就以抢答题的形式考考大家,以下哪幅作品是名家之作?

二、欣赏评论。

欣赏《朝元图》《利比亚女先知》。

1、教师简介背景。

2、师生共同分析两画不同之处。

3、教师以表格形式总结两幅画的不同,并告知学生两幅画的差异即是中西方绘画的差异。

4、提出问题:为什么同是壁画作品在绘画的对象、表现形式(造型、色彩、风格等)上有会这么多不同?

5、学生回答。

6、教师总结:

由于各国,各民族有着独特的生活环境、文化传统、宗教信仰,因此,绘画风格、方式自然各异,这就决定了艺术的多元化。不同地域、不同种族的艺术作品都会得到不同人群的喜爱,这就决定了艺术不可能有统一的审美标准。

三、欣赏探究评论。

(一)欣赏《春山游骑图》《村道》《星月夜》。

1、教师简介背景。

2师生共同分析为什么同一题材的绘画可以呈现出多元化?

3、学生回答。

4、教师总结:

艺术多元的重要原因:就是艺术家所处的国度、民族、历史、文化背景不同,并且每个人都富有独特的个性特征与审美追求。

(二)欣赏《委任状》《梦》《蜻蜓》。

1、教师简介背景。

2、师生共同分析为什么同是人物题材的绘画可以呈现出多元化?

3、学生回答。

4、教师总结:

画家所在的国家不同,民族、历史、文化、背景不同,因此,同一题材的作品采用的绘画方式、风格自然各异。这就决定了当今社会艺术的多元化。并且每个人都具有独特的个性特征与审美最求,因此,艺术不可能有统一的审美标准。

(三)欣赏19世纪末,西方现代实验艺术《红色的和谐》、《一体,构图十一号》、《维加、吉思基之二》、《红色、黄色、蓝色与黑色构图》。

1、教师简介作品及画家背景。

2、出示名家观点。

3、师生共同分析为什么十九世纪末,绘画面貌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多元化的现象?

4、学生回答。

5、教师总结:

原因在于:艺术的生命需要不断的创新,因此出现了千奇百怪的各种流派,而每一个画家都具有独特个性,于是绘画的风格也就更加多元化。

6、面对风格迥异的作品我们应该持有怎样的态度?

7、学生分析并回答。

8、艺术是多元的,对于不同风格、手法的作品,我们要学会了解、欣赏、理解、包容、借鉴,因为每个人都有表达自己艺术观点的权利。

四、游戏的形式进行练习。

(一)游戏:猜一猜作品的名字。

1、给出提示语:

(1)这幅画中的人物没有眉毛和睫毛。

(2)大名鼎鼎的戴高乐总统情绪烦躁时,必前往卢浮宫欣赏这幅作品,出来后便满面春风。

(3)铁娘子撒切尔夫人对此画情有独钟,无缘享有真迹就收藏了四幅赝品。

(4)数百年来一直被誉为最名贵的肖像画,60年代此画价值已达1亿美元。

(5)它是:美、智慧、永恒三位一体的最美“微笑”。

2、欣赏《蒙娜丽莎》。

3、介绍作者达.芬奇。

4、各抒己见:欣赏了这幅在世界上享有盛誉的作品,你的感受是怎样的?

5、教师简述:《蒙娜丽莎》被誉为全世界最宝贵的艺术珍品之一。以至于从它诞生之日起,便有无数人试图模仿、复制、再创。

欣赏毕加索、达利、俄罗斯画家重塑的关于《蒙娜丽莎》的作品。

6、介绍作者背景及成功的艰辛之路,进行德育渗透。

7、探究:艺术家运用自己的方式和风格进行再创作,外界对他们的评价褒贬不一,你持哪种观点?

8、教师总结:艺术是精神产品,世界观、创作观和审美观决定了人们对艺术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审美选择。因此,艺术没有统一的审美标准,艺术是多元化的。

(二)了解画家张大千的作品及拍卖价。

五、随堂测试。

1、如果为画展的宣传海报配图,你会选择哪位大师的作品表达方式呢?

(1)抽象绘画展。

(2)中外美术家绘画展。

(3)中国画画展。

2、学生口头表达。

教师总结:老师用一至七数字来总结本课流程。

1、一个主题:绘画的多元化。

2、两幅画的对比总结中西方绘画的差异。

3、三位教师的作品与张大千的作品同台展出。

4、四目相对,你明白我的心事、收获新知、感受画意。

5、五颜六色多元的绘画让我们结识。

6、让我们齐贺张大千作品走出国门被世界认可。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