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有关教育

论语中有关教育
论语中有关教育

1、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得句子就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得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

中得话: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孔子借题发挥,教育弟子勤学好问得句子就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4、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得人学习,常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来表示;

5、《论语》中有谈学习态度得,也有谈学习方法得,请简要回答。谈学习态度得: 学

而时习之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谈学习方法得: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默而识之温故而知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6、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得正确态度就是: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回答者:teacher073

《论语》中得教育名言读论语,抓教育

孔子就是我国古代伟大得教育家,她之所以“有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这样令人赞颂得光辉业绩,除了具备良好得教学素质外,主要得益于她得教育思想。因此,我们与其艳羡其业绩,不如深入《论语》当中,分析她得教学理念,探讨她得具体做法,然后运用于我们得工作中。

一、德智并重

孔子教学很注重人得内在素质与外在表现得统一,提出了“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一论断,认为德才兼备、温文尔雅、表里如一才能算就是真正得人才。

1、德育为先。她得教育内容就是德才并重,尤其重视加强道德教育。她说:“君子无

终食之问违仁,造次必于就是,颠沛必于就是(《论语.里仁》)。指出“仁”就是君子得根本品德,就是德育得总概念。“仁”得内涵非常广泛,如“刚、毅、木、讷,近仁”(《论语.子路》),更包括爱人、忠、恕、孝、悌、恭、宽、信、敏、惠、勇、敬、温、良、俭、让、诚等一系列美德。但每种美德都只就是反映了仁得一个侧面,只有将它们集合、归纳、凝聚为一体,才能称得上“仁”,但就是它得精神内核核心却很凝练,就就是“爱人”。要做到“爱人”,必须先做到“忠恕”与“孝悌”。孔子得德育就是为培养封建社会得“君子”而服务得,但它形成于德育实践过程中,基本上反映了德育得客观规律,具有一定得科

学性,对我们当前得道德教育,尤其就是“素质教育”,无疑有着积极得作用。

2、智育重法。理想得智育就是把知识转化为智慧,只有在智慧引导下,才可能展开真正意义上得心智活动。一般来说,知识得关注点就是现成得答案、现成得公式、现成得历史事件得归纳,而智慧关注得就是未知得世界,就是求知得过程。因此,我们有必要来一个智育观念得更新。必须明确,知识不过就是智育得载体,学生学习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得就是学生在获取知识过程中所得到得获取知识得能力。孔子认为除了极少数得“圣人”外,绝大多数得人要获得知识与技能必须“学而知之”与“困而学之”(《论语.季氏》)。“学习”一词就来自孔子得“学而时习之”,可见智育得首要目得就是教给学习者以良好得学习方法,其次才能引导她们运用科学得学习方法来进行卓有成效得学习。这一指导思想与我们现在得某些单纯得应试教育、技能教育相比,无疑更正确、更科学、更合理、更人文。

3、德智并重。孔子就是历来主张智育与德育并重得。因此,她教导弟子:“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要求弟子们学习目标立志于“道”,执守于“礼”,遵循于“仁”,而博览、涉猎、游学于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之中。她得教学内容也与其培养目标相适应,提出了“四教”,即“文、行、忠、信”。在智育与德育之间,孔子既重视智育,更重视德育,她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意思就是说,做学生得人,在家便要孝顺父母,出外便要敬爱尊长,做事则要谨慎而又诚实可信,能与众人友好相处而又亲近有德得人,如此躬行实践,注意道德修养得同时学习文

化知识,德、智并重,但就是将道德修养放在了学习得前面,而且孔子在其教育实践中也确实注重德育为先,她对弟子得教育,始终贯穿着道德得主线。我们只有加大道德教育得力度,真正扭转“以考试成绩定成败”得指向,将学习成绩与思想品德都列入升学考试之中,尤其就是后者要定出相应得有权威得指标,才能从根本上改变那种“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关键时不要”得重智轻德现象。

二、教学态度

为了实践与演绎“礼”与“仁”,孔子一生都在身体力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因此她得教学态度也就是极端严肃、极端认真得。她说:“当仁,不让于师”。她承认“青出蓝而胜于蓝”得道理,认为“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所以她倡导“教学相长”、“不耻下问”,经常虚心地向弟子学习,在《沂水春风》中我们可以读到孔子与弟子们平等对话、与谐交流、心灵共鸣得教学情景。还教育弟子们要虚心向别人学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学而不厌。她教导弟子们要努力好学,提出“六言”(品德)、“六蔽”(弊病):“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

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所以子贡说孔子:“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又教育弟子要学无止境,“学而不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要活到老,学到老。作为教师尤其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是学生得示范,我们希望学生做一个终生学习得人,首先教师要做一个终生学习得人。“身教重于言传”,“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应该就是学生很好得榜样。

2、诲人不倦。教导别人而不知疲倦,更可体现出孔子严肃认真得教学态度,《论语》中两次记录了孔子说“诲人不倦”。在孔子得教学实践过程中,一直体现着“诲人不倦”得精神。孔子从三十岁左右开始办学,四十多年间从不间断地进行教学活动,即使在她周游列国得时候也没有中断过。为此,孔子一生培养了许多学生。孔子在教育学生得过程中本着耐心说服得态度,有得学生思想品德较差,起点较低,屡犯错误,她也不加嫌弃,耐心诱导。如子路,就是“卞之野人,以黎藿为食”,被人视为庸人,孔子却不厌其烦地教育、引导子路,最终将她培养成才。这也就是孔子诲人不倦得结果。并且孔子对弟子无所隐瞒,“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就是丘也’”。这些都就是教师对学生高度负责得表现。在教育弟子时,孔子要求弟子不只就是接受自己得教育,还要广泛地以贤者为师、以能者为师。她说:“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3、有教无类。孔子所提出得“有教无类”主张有着极为重要得意义。所谓“有教无类”,从字面上讲,就就是不分贵贱贫富,都有受教育得权利与机会,具有全民教育主义得思想。可见孔子收徒得学费就是十分低廉得“十条肉干”,这使得孔子得学生成份构成主要以贫贱子弟居多。根据考证,孔子得学生中,除了极个别得学生如南宫敬叔、司马牛等之外,其余大多数皆出身贫寒,如子路,《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载:“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鸡,佩豚,陵暴孔子。”像个地鄙流氓;子张乃“鲁之鄙家也”,同样出身贫贱;特别就是颜回,据《论语》所载,居陋巷,箪食瓢饮,死后连下葬需用得椁都得靠同学们赞助,就是孔子学生中最为贫困者。孔子把教育得对象扩大到平民老百姓,这就就是把仁爱得对象扩展至所有得人。因为在孔子瞧来,人作为存在无论其社会地位如何,都有着其内在得价值与尊严,都有着不同于动物且优于动物得潜能与可能性,而教育得目得就在于发现人得价值,开掘人得潜能与可能性。教师自己要长年累月,默默耕耘,为培养后一代倾注自己全部得心血,认真教学培养学生为天职。

三、教学方法

众所周知,“教”与“学”就是紧密相连、难以分割得,教学方法得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学生自身得学习方法。孔子得教学方法可谓独树一帜,别具匠心。

1、激发兴趣。《论语》得第一句话就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可见孔子非常重视要使学生愿意学习与乐意学习,她从自己长期得教育实践中认识到“知之者不如

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也就就是说,只有把学习当作乐趣,迷上了学习,才能取得最好得学习成效。她又用自己得切身体会来说明乐于学习得重要。她说自己“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她还对别人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从这些议论可以瞧出孔子本人就就是非常乐于学习得人,正因为把学习当作乐趣,才能学得进,学得好,成为博学多识得人,所以孔子认为要想使学生学好,首先要让学生“乐学”。

2、切磋问答。孔子得教学主要通过一问一答得方式进行。例如: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论语.学而》)这就就是交互式教学得一个范例。“循循”,有次序,“诱”,引导。可见孔子善于有次序地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地掌握知识,并亲自找到解决问题得答案。这种教学方法得特点就是“举一反三,步步深入”,这同时也就是治学得一种重要门径。以这种方法教学,不仅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更能开发她们得智力,提高她们得分析水平与

自学水平。它发挥了教师在教学中得主导作用,又积极引导学生学习,符合学生在认识上由浅入深、由局部到整体、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得规律。

3、因材施教。现代科学认为,“材”就就是人得思想、性格与智力,而每个人智力迸发得领域得广狭、时间得早晚、表现形式及程度都大不相同,因此必须因“材”施教。孔子弟子得受教时间不同、年龄相差较大、各人情况相异。但就是,孔子都了解她们。弟子们得道德、品行、学习态度、学业进展与特点、个性(“辟”、“卤莽”)、天赋(“愚”、“鲁”)、经济状况,乃至居处(“陋巷”)、饮食(“一箪食”、“一瓢饮”)、生活习惯(“昼寝”)等。《论语.先进》: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思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思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同一个问题,针对不同发问人得特点给出不同得解答,这就就是因材施教得典型应用。只有这样按照学生得不同个性特点具体情况具体指导,才能让学生意识到学习既具有原则性,又具有灵活性,进而全面提高智力水平,发挥创造性思维与

提高学习质量。教师在学生得学习过程中要充分注意到学生得兴趣与爱好得差异,充分鼓励学生发展自己得特长,要根据学生得学习程度进行相应得指导,充分培养学生得智力,

不能作统一得要求,不要抹杀学生得个性。

4、注重启发。“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就是指教导学生,不到学生想求明白得时候,不去开导她;不到学生想说却说不出来得时候,不去启发她,要使学生能够联想、对比,知一方而推之其她三方。这里含有两种意思,一就是学生要有强烈得求知愿望,一就是学生要有解决疑难得迫切要求。这时加以指点,其效果当然很好。我们在教学得实践中,即要体现教师得主导作用,更要切实转变观念,让学生具

有真正得主体性,要恰当运用启发式得教学方法,让学生善于发现与提出问题。这也对教师得教学方法与教学艺术提出了更高得要求,要掌握好一个“度”,变学生消极、被动得学习为积极、主动得学习。

5、学思结合。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第二) 这里讲得就是如何调与“学”与“思”得矛盾。只学而不思,不易发现别人得错误,也不容易有自己得思想。就像读《论语》,一口气读完不过脑子,学到得也就是别人得东西。思而不学,则会进展缓慢,而且容易钻进牛角尖出不来。这时如果能够参考一下以往人们对同一问题得瞧法,则很可能会有豁然开朗得感觉。所以,孔子告诉她得弟子,在学习中要把握好“学”与“思”这对矛盾。如《先进篇》中,记述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陪孔子坐时进行得一场讨论,就就是突出一例。弟子们不仅毫无拘束地自述志向,还反问了孔子一些问题,孔子加以指点。这样,既调动学生学习得主动精神,又发挥教师得指导作用。这就要求我们要先有一定得知识材料作凭借,才能进行有效得思考。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能仅仅要求学生把书本上现成得知识学会,还要教给她们如何获得新知识得方法,培养学生得思考与思维得能力,引导学生进行独立得思考。

6、温故知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就是孔子得一句流传千古得名言。孔子认为温故知新就是做教师得基本条件,也就是必不可少得教师精神。温故知新可以从三个层面理解。第一,故即古,指得就是过去政治历史知识、文化知识。新就是指今,指得就是现在得社会实际问题。她要求学生既要了解掌握过去得政治历史知识,又要认识当代社会实际。温故知新得另一层意思,就就是从已知到未知,建立新旧知识之间得联系。已有知识就是认识得成果,就是学习新知识得基础。孔子要求学生在温习旧知识时能积极思考、联想,扩大知识范围或将知识进一步深化,从而获得新得知识。第三,温故知新也就就是温故创新。温故得目得就就是为了在学校教育中、社会生活中创造、创新。

7、重视实践。“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时习之”,就是指在学习过程中,适当得时候把学到得书本知识加以演习或实习,如礼、乐、射、御等,使之学得更为牢固。这些就是符合人们认识得规律得。孔子在实践中学习,使技艺不断进步,如在比箭时能老到地指出:“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论语·八佾》)孔子这里所讲得射应该就是演习礼乐得射,而不就是军中得武射,因此以中不中为主,只要中“鹄”(中心)即可,不必射穿,各人得力气大小不一样,掌握用力要适度,没有反复演练得实践,懂得这一道理就是不可能得。在实践中学习,不断获得教益,达到新得境界。

总之,论语中蕴含得教育思想,在中国教育发展史就是上,代代相传,光照千秋。当然,也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得、历史得局限性,但辩证地、客观地分析评价其价值与内涵,开掘与阐发其中包含得合理性、普遍性得价值意义,继承与弘扬孔子所开创得中国教育得优良传统,改革与创新我们得课程教学,含英咀华读《论语》,求真务实抓教育,对于发展现

代教育,完善教育机制,丰富教育、教学艺术,开拓教学思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必将具有非常积极而深远得意义。

论语中关于教育的句子

、“教育就是要使人成其为人,其根本在于个人而不在于社会。”——鲁迪格尔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4.9)——读书人有志于道,却又以自己穿的衣服不好、吃的饭菜不好为耻,这种人不值得与他谈论。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6.20)——孔子说:“对于任何学问事业,懂得他的人不如喜爱他的人,喜爱他的人不如嗜好他的人。”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徒,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7.3) ——品德不加以修养,学问不加以讲习,听到合于义的道理不能去照着做,有缺点却不能改正,这是我所忧虑的。 1、“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礼记》 2、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 习人生之道。——陶行知 3、“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 处。”——陶行知 4、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 5、动人以言者,其感不深;动人以行者,其应必速。——李贽 6、教之而不受,虽强告之无益。譬之以水投石,必不纳也,今夫石田虽水润沃, 其干可立待者,以其不纳故也。——张载

7、教育中应该尽量鼓励个人发展的过程。应该引导儿童自己进行探讨,自己去推论。给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些。——斯宾塞 8、硬塞知识的办法经常引起人对书籍的厌恶;这样就无法使人得到合理的教育所培养的那种自学能力,反而会使这种能力不断地退步。——斯宾塞 9、教育中要防止两种不同的倾向:一种是将教与学的界限完全泯除,否定了教师主导作用的错误倾向;另一种是只管教,不问学生兴趣,不注重学生所提出问题的错误倾向。前一种倾向必然是无计划,随着生活打滚;后一种倾向必然把学生灌输成烧鸭。——陶行知 10、人像树木一样,要使他们尽量长上去,不能勉强都长得一样高,应当是: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陶行知 11、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达尔文 12、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陶行知 13、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陶行知 14、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叶圣陶 15、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就是说咱们当教师的人要引导他们,使他们能够自己

论语中的名言名句

论语中的名言名句 导读:本文是关于论语中的名言名句,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1、朝闻道,夕死可矣。 2、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食不语,寝不言。 5、寝不尸,居不容。 6、放于利而后行,多怨。 7、巧言令色,鲜亦仁! 8、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9、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10、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1、君子欲衲于言,而敏于行。 12、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13、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14、德不孤,必有邻。 15、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16、言必信,行必果。 17、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18、君子周急不继富。

19、吾未见好德者如好色者也。 2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1、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22、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23、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24、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2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26、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27、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2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29、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30、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3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32、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3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34、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35、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3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3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8、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39、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40、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论语》教育思想

《论语》中所蕴含地教育思想 《论语》是我国第一部以语录体形式地著作,它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地一部书,是儒家最重要地一部经典著作. 《论语》大部分记言,小部分记事,只有极少数篇章称得上是比较完整地文章.全书篇,共章,约多字.篇与篇、章与章之间没有内在联系,篇名无义,用地是每篇开头地几个字.它所记录地内容很广,包括哲学、道德、政治、教育、时事、生活等方面.下面就其中所蕴含地部分教育思想进行解读,以飨同仁. .有教无类 此节出自《论语·卫灵公第十五》. 说地是:“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不分族类.” 所谓“类”,即指按政治地位地贵贱、庶鄙等划分种类.西周时代地学校被世袭地奴隶主贵族所垄断,不仅奴隶主贵族与平民、奴隶之间有严格地阶级界限,就是奴隶主阶级内部也等级森严,有贵贱尊卑之分.因此,当时地教育则集中在上层阶级,叫做“学在官府”,是没有平等可言地.孔子所提出地“有教无类”地内涵是:任何人我都可给他以教育,不分贵贱、庶鄙等界限,使教育及于平民,从而实现教育地人人平等.这一思想地提出则打破了“学在官府”地局面,适应了“士”阶层地兴起及文化学术下移地历史潮流,其实质是要求将教育对象从贵族扩大到广大平民.这与我们当前所提倡地实施素质教育,实现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地理念是一脉相承地,目地就是要求使受教育者地起点平等,让所有地受教育者都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愉快生活、学习、成长,让人人都能成才. “有教无类”与孔子提出地“因材施教”是辩证统一、不可分割地两个方面.二者说地是集体教育与个别指导地结合,是共性与个性地统一.“因材施教”要在“有教无类”地指导下进行,“有教无类”要靠“因材施教”来落实.孔子弟子三千,贤士七十二,可以说,他对他们地个性了如指掌,因此,才有了因人而教,扬长避短地生动地教育局面.这一思想与我们目前“面向全体”、“发展个性”地思想一致. 这一伟大地思想和《论语?雍也第六》中提出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是一致地. .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此节出自《论语·雍也第六》.是孔子“因材施教”地具体体现.

论语中关于学习的名言警句大全

论语中关于学习的名言警句大全 论语中关于学习的名言警句大全(一) 1、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 2、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3、子曰:“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 4、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6、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7、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8、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出自《论语·子路》 9、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10、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

者。”——《论语·雍也》 1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12、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13、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论语·宪问》 14、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 15、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1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17、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18、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19、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 2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最新论语中的教育思想名句资料

论语中的教育思想名句 1、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孔子借题发挥,教育弟子勤学好问的句子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4、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来表示; 5、《论语》中有谈学习态度的,也有谈学习方法的,请简要回答。谈学习态度的:学而时习之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谈学习方法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默而识之温故而知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6、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回答者:teacher073 《论语》中的教育名言读论语,抓教育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他之所以“有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这样令人赞颂的光辉业绩,除了具备良好的教学素质外,主要得益于他的教育思想。因此,我们与其艳羡其业绩,不如深入《论语》当中,分析他的教学理念,探讨他的具体做法,然后运用于我们的工作中。 一、德智并重 孔子教学很注重人的内在素质和外在表现的统一,提出了“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

一论断,认为德才兼备、温文尔雅、表里如一才能算是真正的人才。 1.德育为先。他的教育内容是德才并重,尤其重视加强道德教育。他说:“君子无终食之问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指出“仁”是君子的根本品德,是德育的总概念。“仁”的内涵非常广泛,如“刚、毅、木、讷,近仁”(《论语.子路》),更包括爱人、忠、恕、孝、悌、恭、宽、信、敏、惠、勇、敬、温、良、俭、让、诚等一系列美德。但每种美德都只是反映了仁的一个侧面,只有将它们集合、归纳、凝聚为一体,才能称得上“仁”,但是它的精神内核核心却很凝练,就是“爱人”。要做到“爱人”,必须先做到“忠恕”和“孝悌”。孔子的德育是为培养封建社会的“君子”而服务的,但它形成于德育实践过程中,基本上反映了德育的客观规律,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对我们当前的道德教育,尤其是“素质教育”,无疑有着积极的作用。 2.智育重法。理想的智育是把知识转化为智慧,只有在智慧引导下,才可能展开真正意义上的心智活动。一般来说,知识的关注点是现成的答案、现成的公式、现成的历史事件的归纳,而智慧关注的是未知的世界,是求知的过程。因此,我们有必要来一个智育观念的更新。必须明确,知识不过是智育的载体,学生学习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获取知识过程中所得到的获取知识的能力。孔子认为除了极少数的“圣人”外,绝大多数的人要获得知识与技能必须“学而知之”和“困而学之”(《论语.季氏》)。“学习”一词就来自孔子的“学而时习之”,可见智育的首要目的是教给学习者以良好的学习方法,其次才能引导他们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来进行卓有成效的学习。这一指导思想和我们现在的某些单纯的应试教育、技能教育相比,无疑更正确、更科学、更合理、更人文。 3.德智并重。孔子是历来主张智育与德育并重的。因此,他教导弟子:“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要求弟子们学习目标立志于“道”,执守于“礼”,遵循于“仁”,而博览、涉猎、游学于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之中。他的教学内容也与其培养目标相适应,提出了“四教”,即“文、行、忠、信”。在智育与德育之间,孔子既重视智育,更重视德育,他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意思是说,做学生的人,在家便要孝顺父母,出外便要敬爱尊长,做事则要谨慎而又诚实可信,能与众人友好相处而又亲近有德的人,如此躬行实践,注意道德修养的同时学习文化知识,德、智并重,但是将道德修养放在了学习的前面,而且孔子在其教育实践中也确实注重德育为先,他对弟子的教育,始终贯穿着道德的主线。我们只有加大道德教育的力度,真正扭转“以考试成绩定成败”的指向,将学习成绩和思想品德都列入升学考试之中,尤其是后者要定出相应的有权威的指标,才能从根本上改变那种“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关键时不要”的重智轻德现象。 二、教学态度

论《论语》教育思想

论《论语》中的教育学习思想及对当今社会的积极意义 孔子思想是历史的产物,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它的光辉思想长期以来受到人们赞同.对当前我们构建和谐社会,调整人与人的关系,遵守公共道德观念,在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有它的历史意义和现代价值.至于孔子的政治,法律,哲学思想受全世界人的认可.孔子开创的儒家道德精神与伦理逐渐成为引领民众道德生活的道德文化理念.尤其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在当今世界上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和谐的指导意义. 孔子所主张的教育内容主要有四项:历史文献,行为规范,待人忠诚与信实.即《论语?述而》中说的:"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孔子还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孔子的具体教育内容就是"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 《论语》中关于学习的思想在古今中外的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值得今人借鉴。这些思想概括起来主要有 1关于学习的态度、方法和目的 其一,关于学习的态度。孔子认为,追求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这是关键。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即真正爱好它的人,为它而快乐的人才能真正学好它。孔子赞扬的颜渊就有这种发愤好学的乐观精神。其次,要“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述而》)即学习要有踏踏实实的精神,默默地记住学到的知识,努力学习而不满足。,要虚心求教,不耻下问。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这说明学无常师,作为人应随时随地注意向他人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同时,孔子提倡和赞扬“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学习精神,“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体现了孔子严谨的治学态度。 其二,关于学习的方法。孔子在和弟子的交谈中多处提及学习方法问题,最著名的莫过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与此同时,孔子还特别强调学思结合,勇于实践。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只读书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精神疲殆。要求人们把学习积累和钻研思考相结合,不能偏废。另外,孔子还非常重视精益求精,“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反对一知半解,浅尝辄止。 2.关于教学的思想 ①学以致用.孔子说:"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论语?子路》)也就是说,尽管熟读了《诗经》三百篇,但叫他去处理政务,却行不通;派他去出使外国,却不能独立应对.书读得虽多,又有什么用处呢他主张"学而优则仕",培养学生是为了推行其政治抱负,训练学生能够出仕为宦,治理一方,所以他很强调学用结合,学以致用. 另外,对不同年龄阶段的人也有不同的要求,"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 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季氏》) 孔子还允许或鼓励学生有不同的专长.在他的学生中,各方面的人才都有."如德行方面有:颜渊, 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方面的::宰我,子贡;.政事方面:冉有,季路.文学上的::子游,子夏".(《论

论语关于师生关系的句子和它的解析

论语关于师生关系的句子和它的解析论语》中这种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从多方面加以考察。 (1)诲人不倦:课堂上的师生关系 孔子上课,经常表扬那些好学的学生。 颜渊就是其中最闻名的一个。 《论语·子罕》记孔子的话说:“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等于说,课上到最后,孜孜不倦的仅仅剩下颜渊一个。 看五四时代那么多学者开课,都有学生逃课,再回过头来听孔子说“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就很亲切。 听话听音。 既然“语之而不惰者”是颜渊,那么,“语之而惰者”是谁呢?不知道。 孔先生似乎没去学生处查过 ___。

进而言之,“语之而惰者”到哪儿去了呢?也不知道。 恐怕有逃课的,也有上课打瞌睡的。 《论语·公冶长》有宰予昼寝的记录,属于不逃课也不听课的。 孔子也为此发过脾气,说“朽木不可雕也”。 遇到紧要关头,孔子的学生中逃课的人更多。 《论语·先进》:“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 ”从陈蔡者,《史记·孔子世家》谓有颜渊、子贡、子路;《弟子列传》谓有子张;《吕氏春秋·慎人篇》谓有宰予,合计五人。 他皆无考。 其他的同学哪儿去了呢?不知道。 孔先生后来似乎也没给他们处分。 如果有份处理决定,不至于无考。

就是跟着走的五个人,也不是人人步步紧跟。 《论语·先进》:“子畏于匡,颜渊后”。 这就是说,就连颜渊,遇匡人之难之际,也有逃课记录。 《吕氏春秋·劝学篇》则谓颜渊“随夫子行,忽遇匡人之难”,“自必潜身远害,或从他道迂行,此其所以相失在后也”,为颜渊逃课做了一点解释。 (2)各言尔志:考试中的师生关系 作为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对学生进行考试,似乎都是进行“开卷考试”,而且是讨论式的“开卷考试”。 他的试卷从来没有偏题怪题,常见的考题是“各言尔志”、“各言其愿”,有点类似香港高校内地招生时出过的一些题目。 香港高校内地招生,香港岭南大学有一题是“谈谈你的理想和兴趣”,并且要求“就一个点来谈,不要面面俱到”;香港中文大学传播系有一题是“有何职业规划”。

论语中的教育思想

浅析论语中的教育思想

————————————————————————————————作者:————————————————————————————————日期:

浅析《论语》中的教育思想 荣昌安富中学 对于孔子教育思想的批判继承,有批判的部分,从中可以得到借鉴,也有继承的部分。当然,继承也不是毫无批判地硬搬和摸仿,而是吸取其中有益的东西、优秀的东西,加以弘扬、改造和创新,使之有用于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下面对《论语》一书中的教育思想,作些粗浅分析。 一、“博文”“约礼”,德智并重 在阶级社会中,教育包括思想意识教育与文化知识教育,前者的阶级性是明显的,后者中有的文化知识具有阶级性,有的则不具有阶级性。然而,作为教育制度、教育思想,包含教育目的、培养为谁服务的人等则在本质上具有阶级性。《论语》于此有充分反映。 在《论语》中,孔子十分强调“礼”,他明确地说:“人而不仁,如礼何?”认为“仁”是“礼”的本质和核心。孔子不仅多次地向弟子们讲解“礼”、“仁”的涵义和要求,教导他们遵“礼”、依“仁”,还提出了对弟子们的全面要求。孔子两次谈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即君子要广泛地学习文献,并用礼节来加以约束规范,也就可以不致于离经叛道了。孔子也正是这样要求弟子的,所以颜渊说:“夫子……博我以文,约我以礼”。“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使弟子们“弗畔”,这就是孔子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很明显,孔子是智育与德育并重的。因此,他教导弟子:“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要求弟子们学习目标在“道”,执守于“礼”,遵依于“仁”,而游憩于礼、乐、射、御、书、数六

关于孔子的教育名言名句大全100句

关于孔子的教育名言名句大全100句 导读:1、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孔子《论语》 2、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孔丘《论语》 3、芝兰生于幽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孔丘 4、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孔子《论语》 5、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论语》 6、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论语》 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论语》 8、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孔子《论语》 9、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论语》 10、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孔丘《论语.季氏》 1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论语》 1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孔子《论语》 13、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孔子《论语》

14、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论语》 15、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孔子《论语》 16、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论语》 17、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论语》 18、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论语》 19、朝闻道,夕死可矣。——孔子《论语》 20、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丘《论语·卫灵公》 21、言必信,行必果。——孔子 22、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孔子《论语》 23、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孔子《论语》 24、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孔子《论语》 2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子 26、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孔丘《论语》 27、与人交,推其长者,讳其短者,故能久也。——孔子 28、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孔子《论语》 29、诗三百篇,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孔子《论语》

论语中经典名句

论语名言警句(论语中的名言名句)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巧言令色,鲜亦仁! 3.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胡? 4.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5.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6.<<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7.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8.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1.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12.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14.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15.朝闻道,夕死可矣. 16.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17.放于利而后行,多怨. 18.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19.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0.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21.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22.君子欲衲于言,而敏于行. 23.德不孤,必有邻. 24.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2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6.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28.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29.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3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1.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32.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33.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34.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35.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36.子不语:怪,力,乱,神. 3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40.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4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42.笃信好学,守死善道. 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也,耻也. 43.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44.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45.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46.吾未见好德者如好色者也.

《论语》中的教育观

《论语》中的教育观 孔子的教育观、教学方法,最为后人称道的, 主要包括: “有教无类”(卫灵公15·39)、 “因材施教”、 “尊师爱生”、 “践行兼顾”、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等方面。 这在当代依然具有宝贵的借鉴意义与现实价值。 据史书记载,孔子一生教育培养了三千多学生。但有名字记录流传的,大约有七十余位。其中有十位,更是孔子最赏识的优秀弟子。他们是:德行:颜回(字子渊)、闵损(字子骞)、 冉耕(字伯牛)、冉雍(字仲弓); 言语:宰予(字子我)、端木赐(字子贡); 政事:冉求(字子有)、仲由(字子路); 文学:卜商(字子夏)、言偃(字子游)。(先进11·3)从学生们的年龄及其籍贯看,大致可以推定孔子在三个不同历史时期中,共吸收了三批重要的学生。 第一批是孔子30岁到45岁之间所收的早年学生,这批学生比孔子大约要年轻七八岁到十五岁之间。他们大都是在鲁国出生的青年。这批学生有: 仲由(子路,少孔子9岁)鲁人,卞之野人,尝食藜霍,负米百里之外。

颜由(季路,颜回之父)鲁人。 曾点(曾参之父)鲁人。 公冶长(孔子之侄女婿)齐人,曾坐过牢。 孟懿子(鲁国贵族)。 南宫敬叔(鲁国贵族)。 冉耕(伯牛,少孔子7岁,冉雍之叔伯辈)鲁人。 闵损(子骞、少孔子15岁)鲁人,事父母至孝。 第二批是孔子45至60岁左右,由出仕鲁国到周游列国期间所收的弟子。这批学生年龄大多少孔子三十岁左右,以鲁国和卫国年青人为主。孔子游历列国,停留最长时间是在卫国。孔子说:“鲁卫之政,兄弟也。”这一期间,孔子开始在政治上(51岁为鲁中都宰,54岁为鲁大司寇,摄行相事)和学术上都取得很大成就,颇有声望,因此得以举荐他的学生出仕于多国,诸如举荐冉求、冉雍为季氏宰,举荐子路为季氏宰及卫国大夫孔悝(kuī)为邑宰,举荐子贡代表鲁国出使齐、吴、越、晋等国。 这批学生有: 冉求(少孔子29岁)鲁人,助季氏聚敛,孔子叫学生“鸣鼓而攻之”。端木赐(子贡,少孔子31岁)卫人,利口巧辩,善于外交。 冉雍(仲弓,少孔子29岁)鲁人,孔子说:“雍也可使南面”。 颜回(少孔子30岁)鲁人,《论语》称:“回也,屡空”,“贤哉,回也”。高柴(子羔,少孔子30岁)卫人,《史记》载:“柴也愚,长不盈五尺”。宰我(前522-458),与子贡大抵同年辈,鲁人,利口辩词,与孔子辩三年二丧。孔子斥之为“不仁”。昼寝,孔子斥之为“朽木不可雕”。 商瞿(少孔子29岁)鲁人,孔子传《易》于瞿。

《论语》教育思想

《论语》中所蕴含的教育思想 《论语》是我国第一部以语录体形式的著作,它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是儒家最重要的一部经典著作。 《论语》大部分记言,小部分记事,只有极少数篇章称得上是比较完整的文章。全书20篇,共512章,约15000多字。篇与篇、章与章之间没有内在联系,篇名无义,用的是每篇开头的几个字。它所记录的内容很广,包括哲学、道德、政治、教育、时事、生活等方面。下面就其中所蕴含的部分教育思想进行解读,以飨同仁。 1.有教无类 此节出自《论语·卫灵公第十五》。 说的是:?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不分族类。? 所谓?类?,即指按政治地位的贵贱、庶鄙等划分种类。西周时代的学校被世袭的奴隶主贵族所垄断,不仅奴隶主贵族与平民、奴隶之间有严格的阶级界限,就是奴隶主阶级内部也等级森严,有贵贱尊卑之分。因此,当时的教育则集中在上层阶级,叫做?学在官府?,是没有平等可言的。孔子所提出的?有教无类?的内涵是:任何人我都可给他以教育,不分贵贱、庶鄙等界限,使教育及于平民,从而实现教育的人人平等。这一思想的提出则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适应了?士?阶层的兴起及文化学术下移的历史潮流,其实质是要求将教育对象从贵族扩大到广大平民。这与我们当前所提倡的实施素质教育,实现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是一脉相承的,目的就是要求使受教育者的起点平等,让所有的受教育者都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愉快生活、学习、成长,让人人都能成才。 ?有教无类?与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是辩证统一、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二者说的是集体教育与个别指导的结合,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因材施教?要在?有教无类?的指导下进行,?有教无类?要靠?因材施教?来落实。孔子弟子三千,贤士七十二,可以说,他对他们的个性了如指掌,因此,才有了因人而教,扬长避短的生动的教育局面。这一思想与我们目前?面向全体?、?发展个性?的思想一致。 这一伟大的思想和《论语?雍也第六》中提出的?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是一致的。 2.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此节出自《论语·雍也第六》。是孔子?因材施教?的具体体现。 说的是:?具有中等以上才智的人,可以给他讲授高深的学问;在中等水平以下的人,不可以给他讲高深的学问。?这是典型的因材施教教学原则的具体诠释,至今仍在沿用,而且永远也不会过时。这是孔子对后人教育上的最大贡献。

论语关于教育的句子

论语关于教育的句子 1、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3、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4、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 5、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 6、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7、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8、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9、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10、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11、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1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13、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14、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15、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 16、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论语·宪问》 17、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18、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19、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 20、子曰:“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 21、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22、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 23、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24、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25、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出自《论语·子路》 26、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 27、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 28、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 29、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 3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31、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32、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33、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3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35、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 36、子曰:“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

论语中的名言名句

论语中的名言名句 1、朝闻道,夕死可矣。 2、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食不语,寝不言。 5、寝不尸,居不容。 6、放于利而后行,多怨。 7、巧言令色,鲜亦仁! 8、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9、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10、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1、君子欲衲于言,而敏于行。 12、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13、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14、德不孤,必有邻。 15、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16、言必信,行必果。

17、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18、君子周急不继富。 19、吾未见好德者如好色者也。 2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1、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22、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23、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24、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2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26、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27、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2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29、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30、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3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32、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3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34、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35、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3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3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8、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39、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40、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41、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42、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43、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44、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45、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46、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47、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48、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9、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50、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51、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52、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

论语教育思想

《论语》是我国第一部以语录体形式的着作,它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是儒家最重要的一部经典着作。 《论语》大部分记言,小部分记事,只有极少数篇章称得上是比较完整的文章。全书20篇,共512章,约15000多字。篇与篇、章与章之间没有内在联系,篇名无义,用的是每篇开头的几个字。它所记录的内容很广,包括哲学、道德、政治、教育、时事、生活等方面。下面就其中所蕴含的部分教育思想进行解读,以飨同仁。 1.有教无类 此节出自《论语·卫灵公第十五》。 说的是:“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不分族类。” 所谓“类”,即指按政治地位的贵贱、庶鄙等划分种类。西周时代的学校被世袭的奴隶主贵族所垄断,不仅奴隶主贵族与平民、奴隶之间有严格的阶级界限,就是奴隶主阶级内部也等级森严,有贵贱尊卑之分。因此,当时的教育则集中在上层阶级,叫做“学在官府”,是没有平等可言的。孔子所提出的“有教无类”的内涵是:任何人我都可给他以教育,不分贵贱、庶鄙等界限,使教育及于平民,从而实现教育的人人平等。这一思想的提出则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适应了“士”阶层的兴起及文化学术下移的历史潮流,其实质是要求将教育对象从贵族扩大到广大平民。这与我们当前所提倡的实施素质教育,实现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是一脉相承的,目的就是要求使受教育者的起点平等,让所有的受教育者都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愉快生活、学习、成长,让人人都能成才。 “有教无类”与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是辩证统一、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二者说的是集体教育与个别指导的结合,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因材施教”要在“有教无类”的指导下进行,“有教无类”要靠“因材施教”来落实。孔子弟子三千,贤士七十二,可以说,他对他们的个性了如指掌,因此,才有了因人而教,扬长避短的生动的教育局面。这一思想与我们目前“面向全体”、“发展个性”的思想一致。 这一伟大的思想和《论语?雍也第六》中提出的“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是一致的。 2.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此节出自《论语·雍也第六》。是孔子“因材施教”的具体体现。

《论语》中的教育思想及现实意义

《论语》中的教育思想及现实意义 导读:今天,站在素质教育的高度,本着“取其精华”、“古为今用”的指导思想,我们重新审视《论语》中所体现的先进的教育思想,仍会感到有当代教师学习、借鉴的地方。 一、设立私学,“有教无类” 孔子以前,学在官府,但一般平民百姓的子弟是上不起学的,文化的传播范围是很有限的。孔子恐怕是创办私立学校的第一人,而且,他的学生中大多出身贫贱。为什么穷人的孩子能上得起学?因为孔子收费十分低廉。《述而》篇中记载:“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脩,即干肉,十条为束,“束”即十条干肉。这是古代用来作为初次拜见的礼物,但这礼物是微不足道的。孔子提倡“有教无类”(《卫灵公》),能面向所有学生,不分贫贱、地域,一视同仁。孔子设立私学而不以赢利为目的,又能平等地对待他的学生,有利于文化在下层人民中间的传播。这一办学指导思想是值得今天各级各类学校特别是民办私立学校的办学者们学习的。 二、“启发式”教学原则和“寓教于乐”思想 孔子教学不是单纯的灌输,他善于根据学生实际相机而发,注重引导学生去“乐学”。“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可能是孔子的首创,至尽仍被视为经典之论。“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学而》)、“发愤忘食,乐而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述而》)等,都充分体现了孔子的“乐学”思想。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而且运用在他的教育实践中,产生了

很好的效果。颜渊就曾感慨过:“……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子罕》)。“启发式”是“乐学”的前提,“乐学”是学习的最佳境界。孔子弟子能达到三千人之多,且“贤者七十二”,这与他的“启发式”教学原则和“乐学”思想有着直接的关系。再反省当代许多人奉为法宝的“苦学”一味“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是不是应该从孔子身上学到点什么? 三、“因材施教”的原则 孔子说过:“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雍也》)他也确实是这样实践的。《颜渊》篇中记载了颜渊、仲弓、司马牛三人问“仁”,而孔子针对三人不同的性格和学识,便有三种回答。在《先进》篇中,子路和冉有都问“闻斯行诸?”孔子竟然用完全相反的话回答他们,公西华提出疑问,孔子说道:“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教学中看对象,有的放矢,即使是在今天,也是一种尊重学生个性,促进学生主动发展,提高教学效率的必由之路。孔夫子的确了不得! 四、“终身学习”的观念 许多人认为,“终身学习”的观念是舶来品,是开放后才传入我国的一种学习理念上的革命。其实,《论语》中的很多记录都体现了这一思想。《里仁》中的“朝闻道,夕死可矣。”《述而》篇中的“学而不厌”等都是这一思想的具体体现。有一次,孔子站立于黄河岸边,看到滚滚东流、一去不返的河水时,由衷地发出“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的感叹。而且,即使他经常处于清贫,甚至饥饿之

论语中关于道德的句子

论语中关于道德的句子 导读:本文是关于句子大全的文章,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1、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2、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3、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4、何事於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5、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6、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7、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8、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9、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10、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11、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12、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13、子食於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 14、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15、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16、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17、亡之,命矣夫!斯人也有斯疾也!斯人也有斯疾也! 18、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19、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 20、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於是,颠沛必於是。 21、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2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23、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24、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25、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26、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27、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28、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29、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30、以能问於不能,以多问於寡,有若无,实若处,犯而不校,

论语中的名言名句及使用情况

论语中的名言名句及使用情况 1、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孔子借题发挥,教育弟子勤学好问的句子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4、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来表示. 5、《论语》中有谈学习态度的,也有谈学习方法的,请简要回答。谈学习态度的:学而时习之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谈学习方法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默而识之温故而知

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6、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7.《论语》的“论”读lún,它是记录孔子及其门徒的言行的书。文中告诉我们,学习必须要有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 8. AAPP会议在重庆召开,山城百姓喜迎各国嘉宾,《论语》中有一句话可以表达这种喜悦;“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9、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0、如果人人都能为他人着想,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那么,构建和谐社会的愿望就能早日实现。 11、孔子曾说过:“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资:这里有借鉴的意思)。”用课文中的话说就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

者而改之。由我国民间俗语“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你能联想到《论语》中的哪一句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12、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或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3、《论语》中要求人们对先进和落后的态度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4、《论语》中表示要虚心学习的句子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15、《论语》》中强调只要善于学习,到处都有老师的句子是什么?三人行,必有我师焉。16、成语“择善而从”的出处是什么?择其善者而从之。 17、《论语》中孔子心目中君子的标准是:人不知而不愠. 18、《论语》中谈知识的巩固与创新的句子是:温故而知新。 19、阐述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到也是一种乐趣的句子是: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