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产业经营管理-副

体育产业经营管理-副
体育产业经营管理-副

体育产业经营管理

目录

第一章:体育产业政策

第二章:体育资本市场运营

第三章:体育市场营销

第四章:体育产业固定资产的经营管理

第五章:体育产业发展战略

第一章体育产业政策

第一节体育产业政策的作用与目标

一、体育产业政策的含义

产业政策即是一个国家的中央或地方政府为了其全局和长远利益而主动干预产业活动的各种政策的总和。

体育产业政策是一国政府为了体育产业的整体发展和长远利益而实施的以影响体育产业的结构、行为及其成果为直接目的的一种产业政策,主要包括体育产业结构政策、体育产业组织政策、体育产业技术政策、体育产业布局政策及体育产业投入政策和体育产业规制政策等在的一系列政策体系的总和。

二、体育产业政策的作用

(一)弥补市场失灵的缺陷

(二)促进体育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度化,实现体育产业资源的优化配置

(三)增强体育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三、体育产业政策目标的设计

在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产业政策的目标侧重点是各不相同的。一般来说,产业政策的目标包括3个方面:

①实现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

②增强本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③实现经济振兴和经济赶超。

我国体育产业政策目标为:通过体育产业政策的实施,调整体育产业结构、形成体育产业有效竞争环境,从而提高体育产业的整体效益,促进体育产业向协调化和高度化发展。将体育产业建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符合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满足城乡居民需要的特色型产业。

第二节体育产业政策的框架体系

体育产业政策主要包含体育产业结构政策、体育产业组织政策、体育产业布局政策和体育产业技术政策,它们分别从体育产业部资源配置的合理化、防止体育产业的不正当竞争和垄断、建立合理的地区间体育分工协作关系及保障体育产业技术的有效发展的角度出发制定体育产业政策,使体育产业政策更好地为体育产业的发展服务,其中体育产业结构政策是体育产业政策的核心。

一、体育产业结构政策

(一)体育产业结构政策的含义

体育产业结构是各个体育产业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部的比例关系。

而体育产业结构政策,是指政府制定的有关干预体育产业资源配置过程以促进体育产业结构向协调化和高度化方向发展的体育产业政策,是体育产业政策的核心。

体育产业结构政策的容相当丰富,包括体育产业计划、经济立法、税收结构以及价格政策、信贷政策等,对体育产业各部门或扶植、保护与鼓励,或调整和限制,以促进体育产业各部门的发展。科学的体育产业结构政策应反映体育产业结构的协调性和整体性,促进体育产业结构向有序化、合理化发展。

(二)体育产业结构政策的目标

为了保证经济快速、持续、稳定发展,体育产业结构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必须明确体育产业结构调整目标,即在一定时期,根据本国的经济发展阶段、体育产业发展状况、科技水平、人口规模等,通过对体育产业结构进行动态调整,以保持体育产业向协调化和高度化发展。其核心是在尊重市场功能的基础上,对市场不能调节和无力调节的领域进行政策性引导。

(三)体育产业结构政策容

1.发达国家调整体育产业结构的政策

(1)发展职业体育,推动体育产业的商业化运作

(2)发展大众体育产业,扩大体育人口

(3)发展体育用品和服务业

(4)发展体育博彩业和发行体育股票

(5)挖掘体育无形资产,发展体育产业

(6)加强体育产业基础设施建设,为体育产业的发展创造条件

2.我国当前应实行的体育产业结构政策

我国的体育产业发展处于起步阶段,社会制度、经济基础、民风习俗、法律法规与发达国家不尽相同,应因地制宜选择适合我国经济发展状况的体育产业结构政策。可主要概括为以下5个方面:

(1)改革职业体育管理体制

(2)抓好群众体育,走社会化道路

(3)实行优惠政策,大力发展体育用品服务业

(4)促进体育博彩业的进一步发展,发行体育股票,建立创新的资本支持体系

(5)开发体育信息、电视传媒业,挖掘体育无形资产

(四)体育产业结构政策的实施手段

1.间接诱导手段

是政府启动经济杠杆对体育产业结构进行合理化调整的手段。主要有:

(1)财政支出手段

(2)财政税收手段

(3)金融手段

(4)价格手段

(5)政府订购手段

2.直接控制手段

是政府依照法律的规定,在其围运用行政权力,实行直接经济管理的手段。主要有:(1)配额制:主要是指信贷配额、物资配给制等。

(2)许可制:包括进出口许可、外商投资许可、限制参加经营许可、技术利用许可、产品生产许可等。

3.信息指导手段

政府利用掌握的信息进行政策引导或提供信息传递场所的政策手段,主要有:(1)通过劝告、诱导等方式向经济主体传递信息,减少经济主体经济行为的盲目性。(2)提供交换信息场所,传递市场信息,减少市场不确定性。

(3)引导外资投入,促进体育行业的结构升级。

二、体育产业组织政策

(一)体育产业组织政策的含义

体育产业组织政策是指政府为优化体育产业资源的合理配置,处理产业企业间的关系,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从而推进体育产业发展所采取的政策的总和。

(二)体育产业组织政策目标

体育产业组织政策的目标是在体育产业形成有效的竞争环境,用竞争促进企业提高经济效益,从而提高体育产业的整体效益。

1.竞争的有效性

2.组织的经济性

(三)体育产业组织政策容

1.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政策

2.体育产业合理化政策

(四)体育产业组织政策的实施手段

实现体育产业组织政策目标的手段主要有以下3种:

1.控制市场结构

即控制体育产业的市场结构变动,保障其合理性。主要有:

(1)依法分割处于垄断地位的巨型企业,降低市场集中度,降低市场进入壁垒。

(2)建立企业合并审批制度,对中小企业实施必要的扶持政策。

2.控制市场行为

即控制企业的市场行为,扼制垄断势力的扩大,保障公平竞争。主要有:

(1)禁止和限制竞争者的共谋、卡特尔及不正当的价格歧视。

(2)对企业的价格、质量实行全面监督,增加市场信息的透明度等。

3.直接改善不合理的资源配置

这主要是指政府对“市场失灵”领域的直接干预。

(1)政府直接投资于体育基础研究领域。

(2)对赢利不多或风险较大的重大技术开发项目提供资金援助。

(3)增加对公共体育设施的投资等。

三、体育产业布局政策

(一)体育产业布局政策的含义

体育产业布局政策一般指政府机构根据体育产业的经济技术特性、各类地区的综合条件,对体育产业的空间分布进行科学引导和合理调整的相关措施。

(二)体育产业布局政策的目标

从体育产业布局政策的目标来看,体育产业布局政策往往与经济发展程度相关联。也就是说,在经济不发达阶段,政府通常更强调产业布局的非均衡性。即强调优先发展某些地区的特色或优势体育产业,通过特色或优势体育产业的发展带动一般体育产业的发展,通过这些地区体育产业的发展,带动其他地区体育产业的发展以及整个国家经济的增长。而当经济较为发达之后,政府则从维护经济公平和社会稳定等目标出发,偏重于强调地区体育经济的平衡性。

(三)体育产业布局政策的容

1、在区域体育发展格局上,从各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不平衡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梯度推进地区体育产业协调发展

2、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发展西部的体育事业

3、经济发达地区对经济欠发达地区要对口支援,互相帮助、共同发展

(四)体育产业布局政策实施的手段

1.制定国家产业布局战略

规定战略期国家重点支持发展的地区,同时设计重点发展地区的体育发展模式和基本思路。

2.国家直接投资方式支持重点发展地区的体育公共设施,及至直接投资介入当地体育产业的发展。

3.差别性的地区经济政策

使重点发展地区的投资环境显示出一定的优越性,进而引导更多的资金和人才投入该地区体育产业的发展。

四、体育产业技术政策

(一)体育产业技术政策的含义

体育产业技术政策是指国家对体育产业技术发展实施指导、选择、促进与控制的政策总和。

(二)体育产业技术政策的目标

通过体育产业技术政策引导体育技术标准的制定和施行,推动体育技术水平的持续发展;保障体育技术产品和服务所有者的正当权利,培育体育技术产品生产的运行机制,以技术进步作为引领体育产业持续发展的动力。

(三)体育产业技术政策的容

1.确定体育产业技术的发展目标和具体计划

2.技术进步促进政策

(四)体育产业技术政策的实施手段、

1.直接干预手段

是政府依据有关体育产业技术进步的各种法规所实施的行政干预。

(1)政府对引进技术实施管制。

(2)直接投资于体育产业技术开发和应用推广。

(3)主持和参与体育产业技术开发项目等。

2.间接干预手段

(1)政府对体育产业技术的发展前景、战略目标、项目重点等提供指导。

(2)对体育产业技术开发提供补助金、税制优惠和融资支持。

第三节体育产业投入政策

一、特色和优势体育产业扶植政策

二、公共体育支持政策

1、国家对兴建体育设施的财政支持

2、加快建设公共体育设施

三、体育产业税收政策

参考发达国家的经验,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通过一些税收优惠政策措施来调动体育产业投资主体的积极性,推动体育产业的发展可以做到以下4个方面:

1. 提供税收优惠政策,鼓励民间投资体育

2. 对公共体育场馆建设项目给予相应的税费减免政策

3.允许企业体育赞助的资金税前列支,对承办大型体育赛事给予优惠的税收政策等

4.民营体育企业收购、兼并国有、集体体育企业,或国有、集体体育企业转制为民营体育企业,享受国有、集体企业界改革的税费优惠政策

四、体育产业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政策

当前,我国体育产业的投资方式主要有:

1. 坚持“谁投资、谁所有、谁获益”的原则,打破地区、部门和所有制界限,鼓励社会各界投资兴办体育产业

2.各级政府对体育事业的投入

3.建立多渠道筹资机制

第四节体育产业规制政策

一、体育产业产权界定

1.体育私人产品

私人产品的特征是消费上的竞争性和使用上的排他性。

2.体育公共产品

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相对应,是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一类产品。

3.体育准公共产品

准公共产品,是介于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之间的产品,或者说是集私人产品和公共产品特性于一身的产品。

二、体育产业的市场准入

1.以竞争推进体育产业市场化

2.以政府垄断经营推进体育大众化

三、体育产业的规制政策

1. 体育产业的法律规制

2. 体育产业的行政规制

四、我国体育产业保障政策

1.建立和完善体育产业有效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

2.体育产业发展的其他保障政策

(1)体育行政经济职能部门应转变职能,进行宏观调控和管理(2)完善体育产业统计指标体系

(3)培养体育产业经营人才,提高体育产业管理水平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