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二次供水设备的特点及选型建议

关于二次供水设备的特点及选型建议
关于二次供水设备的特点及选型建议

一、前言

我们知道,城镇都有公共的市政自来水管道,一个大城市人口几百万,如要保证正常供水,则需要铺设庞大的管网系统。不仅如此,城镇建筑楼层的高低还参差不齐,要保证高低楼层都都有足够压力的自来水几乎不可能。因此,二次供水是城镇规划需要研究的永恒话题。

因此,所谓二次供水设备是指为满足城镇所有人群正常用水而设立的增压设备。相比市政直供水,二次供水的水质更容易被污染,二次供水的经济性、安全性和可靠性一直都受到城镇市民的广泛关注。因此,实际需求中选择何种二次供水设备关乎经济性和可靠性。

关于二次供水设备如何选型和选型建议请查看本文最末端内容,下载查看效果更佳。

二、分类及性能特点

二次供水设备按照其工作原理分为液位式、压力式和变频式三种。

1、液位式和压力式是属于早期一、二代供水设备,液位式二次供水设备在城市

逐步被淘汰,但由于其价格低廉,在城镇和农村还被大量采用。主要用于城镇小型生活区、家庭等场合输送自来水或户外水井里面的水到楼顶水塔蓄水;压力式二次供水设备因其控制简单、压力大,目前在城市地区特别是小规模用水场合还被大量采用。主要用于小型办公楼、写字楼、生活区、公共场合等地用于增压生活自来水。特别适合于解决公共场合厕所、洗手间自来水压力不足的情况。

如上图,从左到右分,1代表小型压力式二次供水设备、2代表变频式小型二次供水设备;3代表二次供水设备非变频控制器(可压力和液位控制)

如上图,从左到右,1为压力式二次自动供水设备(可根据需要改为液位式

控制);2为变频式二次自动供水设备。

液位式、压力式二次供水设备功能特点

1、性能范围广。可根据客户实际情况选择各种最佳性能匹配的各种立式或卧式水泵作为增压泵,当设备功率≤2.2KW时,可采取220V/380V两种模式供电,使其既能满足民用也可满足一般工农业生产需求。

2、运行稳定。设备配有高灵敏传感器,能保证用水高峰期管道压力稳定和水池水位。

3、经济实惠。单台泵增压,无论是节点式控制或变频式控制,控制部分均无需PLC或单片机编程控制,有效的控制了产品成本且能保证稳定供水。

4、设备可定制内部时钟,通过设置定时开关机功能,用于定时供水(如办公区)。

5、运行可靠。设备控制部件均采用国内知名品牌,有效的减少了系统故障。加压泵可根据客户要求选择不同品牌,无特殊要求时使用本公司产品。

6、保护功能齐全。可根据需要实现漏电、过载、过流、短路、超压及缺水等常规保护功能。

7、安装及操作方便。设备本身就是一个带控制功能的管道泵,管道泵进出水口大小相同且位于同一直线上,安装极其方便,通电启动设备后便可全自动运行,无需专人看守。

2、变频式二次供水设备室近几年新兴的供水设备,主要代表产品有变频增压泵、

变频恒压供水设备及无负压变频供水设备三种。无负压变频供水设备是目前效率最高、水质污染最小的二次供水设备。

如上图,此三个机组是不同形式的水泵做成的各种样式的变频恒压供水设备,根据实际的流量和扬程需要选择不同形式的泵组。

如图,此机组为无负压变频式二次供水设备。

由于采用了基于PID的闭环变频调速技术,变频式二次供水设备所产生的水压及其稳定,有效解决了大型建筑群因用水人数过多或用水过于频繁导致管网水压不足的情况,是目前最为节能环保的增压设备。广泛用于大型建筑群、生活小区、大厦、写字楼、宾馆、旅馆、学校、军队、事业单位及大型厂矿等场合作为生活增压设备。

变频式二次供水设备功能特点

1、水质更加清洁卫生。水箱采用不锈钢材质制造,相比传统的地下水池或楼顶水池,不锈钢水池具有不锈蚀、密封性好等特点,杜绝了铁锈及其他尘埃以及昆虫类污染存储水。

2、水压稳定。该设备采用先进的闭环控制系统,可根据管网用水量变化自动调节泵的转速或启停水泵,从而使管道出口压力保持恒定,正常供水时压力精度可控制在±0.1至±0.2MPa范围内)。克服了传统气压式供水水压波动大,水泵启动频繁等不足之处。

3、高效节能。该设备能根据用户用水量的变化来调节水泵转速或启停水泵达到恒压目的,节电效果明显,节能效率高达60%。

4、操作简单。该设备采用全自动控制模式并配备液晶显示屏。用户可根据需要自行设定工作条件即可自动工作,实现了设备全自动无人值守。

5、保护功能齐全。具有完美的过载、短路、过压、欠压、缺相、过流、短路、水源缺水等自动保护功能。在异常情况下能进行信号报警、自检、故障判断等。

6、延长水泵及电机的使用寿命。对多台泵实现循环软启动,使电网和管网免冲击,并且轮流运转(先开先停)模式,从而延长水泵及电机的使用寿命。

7、运行可靠。控制部件均采用国际知名品牌配件,有效降低了设备故障率。且当一台泵出现故障无法运行时,系统自动屏蔽故障泵启动备用泵运行。

三、选型建议

首先介绍二次供水设备水泵的选型原则,如有不懂之处,欢迎百度一下:广州市浩雄泵业有限公司探讨交流。

1、流量Q(m3/h)计算

Q=[(m×q)/t]×K

即:最大每小时流量(m3/h)

={【(用水人数×用水标准)】/(用水时间×1000)}×小时变化系数

K——变化系数(一般为1.5-2.5)

q——用水标准(华南一般采用300升/人.日;高级住宅采用400升/人.日)

t——用水时间(一般采用12小时/日)

m——用水人数(一般一户按4-5人计算)

1000——升与m3/h之间的单位换算率

2、扬程H(m)计算

建筑层数:1,2,3,4,5,6,7,8,9...

最低水压:15,19,23,27,31,35,39,43...每增加一层扬程增加4米

说明:建筑物所需有效供水压力减除市政供水或外来水压即为设备的扬程。

3、验证流量

在保证计算不出错的情况下,若计算出的流量小于自来水管道流量即计算正确。

4、案例演示

某城市小区,共有8栋楼每栋15层,楼房标高67米,每层8户,自来水管道压力为0.15-0.35MPa,市政工程水管管径为DN250。求该小区的最大供水量和扬程?

1.流量Q的确定

Q={(用水人数4×8栋×15层×8户×小时变化数2×华南用水标准300L/人)/时间12小时}÷进率1000

Q=192m3/h,取整为Q=200m3/h

2.扬程H的确定

小区市所需水压力H=67米,减去市政管道压力0.15MPa=15米

最终设备所需扬程为H=67-15米=52米,取整扬程=60米

3.验证水量是否高于市政供水量

按照GB50015-2003《国家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要求,生活给水管道的水流速取1.0-1.5m/s,此处去取v=1.2m/s

故市政管道流量Q=πr×r×V=3.14×0.125*0.125*3600=212m3/h

由此,市政供水量大于小区所需供水量,选型合理。

5、总结

从以上计算步骤可以看出,正确选型不但要计算出最终水泵所需流量,为了保证能正常供水或不影响其他供水,还需要验证所选泵的总流量是否大于市政供水流量。若您选择的是1、2代及3代变频恒压二次供水设备,如果所选泵的流

量大于市政管网的供水量,则在用水高峰期时可能会对管网产生负压二影响了其他用户正常供水。因此,为了既能保证对用户正常供水,又能保证不影响相邻管网用户,当选择的是液位式二次供水设备、压力式二次供水设备及变频式恒压供水设备时,最好结合低位水池使用。当然,无负压变频供水设备的稳流罐既充当了水池功能,又可以消除对管网可能产生的负压。是理想的二次供水设备,只不过一次性硬件设备投入过高。但后期的能源费支出及各种管理费则大大节省。

6、建议

家庭二次供水:推荐选择压力式小型二次供水设备,如果有条件的家庭,选择变频式的使用起来效果更好;典型产品是JWS全自动小型增压泵。

小型小区二次供水:如果楼顶修有水塔或水池的,可以采用液位式二次供水设备串联在管道上直接输送增压自来水到楼顶水塔/水池。通过液位浮球开关可

以保证楼顶水塔水位下降到一定程度时自动开机抽水,当水位上升到一定高度时自动停机。部分小区供水量较大但扬程不足的场合可以使用压力式二次供水设备,此类设备可以在用户用水时自动开机,不用水时自动停止。典型产品为GWS全自动管道增压泵。

办公楼或公共场合卫生间增压:推荐选择压力式二次供水设备,该设备不仅压力充足,而且成本还可以更低,可以说是低成本高效率。典型产品为GWS全自动管道增压泵。

人数不是很多的生活小区:当市政供水量较大时(可以根据管道的口径粗略估计),优先选择变频式无负压二次供水设备,该设备不仅节能,而且是最清洁、卫生的二次增压设备。典型产品DWS变频恒压供水设备。

人数较多的生活区或建筑区:这种小区必须建造大型存储水池,一般都用球面304不锈钢板焊接,全密封,清洁、卫生;增压设备采用变频式恒压供水设备,高效、节能、低噪音。典型产品BWS变频恒压供水设备。

实验设备增压:由于实验设备需要恒定一定的压力值以检验某个设备是否合格,因此,为了获得较高精度的压力,推荐选择变频恒压供水设备。典型产品BWS变频恒压供水设备。

基于篇幅限制,此处不再列举更多应用场合,如果您拿不准应该选择哪种供水设备,欢迎访问广州市浩雄泵业有限公司网站交流。

化工机械课程设计说明书

前言 化工反应釜的设计是《化工设备机械基础》的主要设计之一,通过化工反应釜的设计来掌握《化工设备机械基础》的基本理论和选用机械标准件的基本知识。同时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学生独立运用所学到的基本理论并结合生产实际综合的分析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最终达到具有典型化工压力容器的设计能力。 为了能达到熟练掌握化工容器的设计能力,在化工容器设计中要着重培养以下能力: ⑴能够熟练掌握查阅文献资料、收集相关数据、正确选择公式,当缺乏必要的数据时,尚需要自己通过实验测定或到生产现场进行实际查定的能力。 ⑵能够在兼顾技术先进性、可行性、经济合理的前提下,综合分析设计任务要求,确定化工工艺流程,进行设备选型,并提出保证过程正常、安全可行所需的检测和计量参数,同时还要考虑改善劳动条件和环境保护的有效措施的能力。 ⑶能够准确而迅速的进行过程计算及主要设备的工艺设计计算及选型的能力。 ⑷能够用精炼的语言、简洁的文字、清晰地图表来表达自己的设计思想和计算结果的能力。 化工反应釜的课程设计是《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课程中综合性和实践性较强的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是学生体察工程实际问题复杂性的重要途径。化工设计不同于平时的作业,在设计中需要同学独立自主的解决所遇到的问题、自己选择方案、自己做出决策,不但要自己查取数据、进行过程和设备的设计计算,同时也要求对自己的选择做出论证和核算,经过反复的比较分析,择优选定最理想的方案和合理的设计。 化工容器设计是一项很繁琐的设计工作,在设计中除了要考虑各种设计要求因素外,还要考虑诸多的政策、法规和经济环保等因素,因此在课程设计中除了注重多学科、多专业的综合因素的相互协调,更要有耐心,并保持严谨的科学态度,最终做出完美的科技作品。

物流中心设备选型

一、物流中心设备选型 1存储设备 存储设备主要指用于存放物品的器具,在该项目中主要有横梁式货架、压入式货架、流利式货架以及隔板式货架四种。 1.1横梁式货架: (1)使用范围: 适合整箱商品的储存和拣选,此货架安全性及经济性兼具。 (2)构造与外观: 支柱-蓝色、横斜补-蓝色、横梁-橘黄色、跨梁-橘黄色(根据需要来定)。 护栏和护脚要求采用黄黑相间色 (3)尺寸结构: 说明: 横梁式货架设计为四层;

托盘尺寸1200mm*1000mm; 托盘堆码高度(含托盘)约为1650mm; 首层横梁下边缘距地面高度为2000mm;2-4层高度根据平均堆码高度由供应商设定; 立柱的规格由设备供应商根据其钢材开出。 (4)可调设计: 每层货架间隔可依支柱之孔距50mm随时自由调整。 (5)公差范围: 所有组件之制作公差为 1 %以内。 每组货架组合后之垂直误差在H/1000以内。 (6)载荷范围: 每托盘载重1000kg。 普通横梁载荷2000kg。 (7)护脚与护腿处理 护脚高度300mm,护栏高度500mm。 货架两端的转角处必须要设置护脚。 (8)特殊要求 投标重型货架的厂家必须提供现场货架标识牌,标识牌规格为400mm×600mm,安装在列货架两端,要求有便于安装和悬挂的设计,底色为蓝色。 (9)数量: 总储位数量:18890PL 1.2流利式货架: (1)使用范围: 适合零散商品的储存和拣选。作业模式采用摘果法。 (2)构造与外观: 支柱-蓝色、横斜补-蓝色、横梁-橘黄色、挡板-橘黄色、流利条-黄色。(3)尺寸结构:

说明: 流利式货架尺寸:2000mm*2000mm*2000mm; 流利条倾斜角度为3°(具体倾斜度可根据需要调整); 流利式货架采用三层,每层4个储位的形式,具体储位分配可根据甲方使用情况调整; 立柱的规格由设备供应商根据其钢材开出。 滚轮采用高品质的热塑性塑料制成,摩擦系数极小,具有出色的抗冲击性能,坚固不易碎。塑胶条有长齿和短齿两种,分别安装于流利架的补货端和取货端,塑胶条由PP制成。塑胶条可以在流利架前后梁上移动,流利条也可以插入塑胶条上不同的位置,这样可以方便地调节滚道大小,以适应不同箱体尺寸的需要。 当货物较重时,要求在取货端安装弹簧钢制动片,使货物在滑动中减速以降低冲击,对于深度较大的流利架,可以连续安装两个制动片。 流利滚筒间以铺设铁皮,避免零散商品从滚筒间跌落架底。 (4)可调设计: 每层货架之间隔可依支柱之孔距50mm随时自由调整。 流利条左右可调设计 每货位3条流利条 (5)公差范围: 所有组件之制作公差为 1 %以内。

物流设施与设备练习册答案

物流设施与设备练习册答案 物流设施与设备作业1 一、不定项选择题 1、ABCD 2、ABD 3、C 4、ABC 5、ABC 6、D 7、B 8、A 9、ABC 10、B 二、判断题 1、√ 2、√ 3、× 改正:建立物流系统的硬件要素一般投资较多,硬件要素建成以后对它的改变和调整相当困难。 4、√ 5、× 改正:综合性仓库的吞吐量不大,但是其收发作业频繁,作业量和作业时间很不均衡,这时,应该考虑选用起重载荷相对较小,工作繁忙程度较高的机械设备。 6、× 改正:具体地说,仓储机械设备是指主要用于各类仓库、配送中心进行货物的存取的各种机械设备和器具。例如货架、堆垛机、自动导引搬运车、搬运机器人、分拣设备、提升机、货物出入库辅助设备等。 7、√ 8、× 改正:起重机械适用于短距离作业。 9、√ 10、× 改正:按起重机的结构、性能分类,龙门式起重机属于桥式类起重机。 三、简答题 1、什么是物流系统?物流系统的要素可分为哪几类? 课本P2页课本P3页 2、简述十种常见货架的特点及用途。课本P30页至课本P36页 3、装卸机械的选择原则是什么?如何确定装卸机械的数量? 课本P73页至课本P74页课本P74页 四、应用分析 答:名称:电动牵引车2吨 型号:QDD2 主要技术参数:最大挂钩牵引力(1小时*N):1250 行驶速度(满载:Km/h):9 动力类型:电动 牵引重量(kg):2000 转弯半径(mm):1330 车体长度(mm):1745 车体宽度(mm):677 优点:静音、无污染、节能 缺点:相对于油式牵引车,牵引力较小

一、不定项选择题 1、ABCD 2、ABC 3、CD 4、A 5、C 6、ABCD 7、ABC 8、C 9、D 10、ABCD 二、判断题 1、√ 2、× 改正:集装箱标准按使用范围分有: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地区标准和公司标准四种。 3、√ 4、× 改正:易于标准化作业是集装箱的特点之一。 5、× 改正:托盘比集装箱返空容易。 6、× 改正:叉车的最小转弯半径是指叉车在无载低速行驶时,转向轮偏转最大角度时,车体的最外侧至转向中心的最小距离。 7、√ 8、√ 9、× 改正:剪切加工设备属于流通加工设备的一种。 10、√ 三、简答题 1、简述船公司在集装箱管理中要注意哪些问题? 课本P93页至课本P94页 2、简述不同类型的叉车都应用在哪些场合? 课本P110页至课本P112页 3、简述流通加工机械的作用。 课本P130页至课本P131页 四、应用分析 答:1. 编码器 当前的交流驱动系统中,编码器是必备器件,安装在交流电机上,用来向控制器提供转速及方向信号。但由于编码器的价格偏高,使得交流控制系统的整体价格被抬高。 2. 控制器 由于交流变频调速控制技术很复杂,控制器需要选用较大的微处理器;同时,控制器的三相交流输出也需要使用比直流控制器多得多的功率器件(如:MOSFET),直接导致成本的增加。所以交流控制器价格会比直流控制器价格高。 3. 交流电机 虽然交流电机比较简单,制造工艺和材料都没有直流电机复杂,但由于交流驱动系统应用在国内刚刚起步,除了少数国产电机,大多电机还需进口,所以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交流电机价格会比直流电机价格高。

西北大学化工设计大赛设计说明书

西北大学化工设计大赛设计说明书 第一章总论 1.1 项目概括 本项目为弘运化工有限公司开发的年产10万吨丙烯酸项目,该公司由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与宁波市政府牵头的国家基金合资成立。本项目旨在对于火电厂烟气中的 CO 2进行回收利用,采用CO 2 与乙烯合成得到丙烯酸产物。本项目采用的原料为处于同一 地区的火电厂烟气及周边乙烯厂的乙烯,利用了目前最具发展潜力的光催化固定床反应 器,产品生产规模定位在年产10万吨。本项目为CO 2 的回收利用项目,积极响应国家对于“低碳环保”的号召,为缓解全球变暖做出了一些贡献。 本项目注册资金为1亿元人民币,由公司注入部分自有资金,并通过宁波市政府向银行贷款筹措资金。项目建设进度在考虑建设过程中的各环节时间安排情况和干扰因素的影响,建设期定为两年。 1.2 设计依据 1)2010年三井化学杯大学生化工设计大赛邀请赛参赛指导书。 2)《化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和深度的规定》(1992年12月28日化工部发布)及有关专业的国家标准。 3)国家经济、建筑等相关政策。 4) 杭州市有关供水、供电、项目征用土地意见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意见的批文及资料。 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安全法》等相关的国家法律、法规。 1.3 设计原则 1.严格贯彻执行国家的消防、安全、卫生、劳动保护等有关规定、规范,保障生产安全顺利进行和操作人员的安全。 2.严格执行国家环境保护的相关条例:

(1)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GB3095-82 (2)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88 (3)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 GBJ4-73 (4)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 3.产品生产和质量指标符合国家及地方颁发的各项相关标准。 4.体现“社会经济效益、环保效益和企业经济效益并重”的原则,按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行业、地区的发展规划,在项目调查、选择中对项目进行详细全面的论证。 1.4 工艺特点 本设计项目采用CO 2 与乙烯为原料,在催化剂作用下合成丙烯酸产物,采用的催化 剂为Cu /ZnO 2TiO 2 ,采用的反应器为光催化固定床反应器。本项目设计工艺路线较短, 反应条件较为温和,原料采用火电厂烟气,可适当降低成本,并且为保护环境做出贡献。 CO 2转化利用是近年来研究开发的热点技术之一,但由于CO 2 分子化学性质十分稳定, 且CO 2的转化反应受到热力学平衡的限制,常规的催化反应技术难以实现CO 2 的有效转化。 根据我们对于CO 2 转化技术的分析比较,我们选择的工艺路线为,在紫外光条件下,采 用金属负载的复合型固体催化剂Cu /ZnO 2TiO 2 ,CO 2 与C 2 H 4 催化反应合成丙烯酸。本设计 采用的工艺中,催化剂及催化反应器均为实验室开发的新技术,工艺设计中面临较大的困难和挑战,本设计属于创新性设计。 1.5 产品方案 本厂产品主要有丙烯酸,副产乙醛。 表1-1 产品规格一览表

化工设备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

南京工业大学化工设备设计基础 课程设计指导书 南京工业大学 2012年12月

“化工设备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指导书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化工设备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是《化工设备设计基础》课程中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通过这个教学环节要求达到下列几个目的。 1、通过课程设计,把在《化工设备设计基础》、《化工原理》及其它有关课程(机械制图、公差与配合等)中所获得的理论知识在实际的实际工作中综合地加以运用,使这些知识得到巩固和发展,并使理论知识和生产实践密切结合起来。因此,课程设计是《化工设备设计基础》和与之有关的一系列课程的总结性的作业。 2、“化工设备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是高等工科院校非设备专业的学生第一次进行 的比较完整的设备设计。通过这次设计,初步培养学生对工程设计的独立工作能力,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掌握设备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3、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能够熟练地应用有关参考资料、计算图表、手册、图集、规范;熟悉有关国家标准和部颁布标准(如GB、JB、HG等),以完成一个工程技术人员在化工设备设计方面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训练。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 “化工设备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是在完成“化工设备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考查等环节后进行的。课程设计时间拟定2周。课程设计的题目是:板式塔(填料塔)设计设计。要求完成设备的结构与强度设计与设备总装图绘制。具体安排如下: 内容时间 1、讲课半天 板式塔(填料塔)课题 1)板式塔(填料塔)专题介绍 2)化工制图专题介绍 2、计算一天 3、绘草图一天 4、CAD绘图五天

4、整理计算说明书、准备质疑一天半 5、质疑、交设计文件一天 三、设计步骤 (一)、准备阶段 1、设计前应预先准备好资料、手册、CAD绘图软件。 2、对设计指导书、任务书进行详细的研究和分析,明确设计要求,分析由《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计算得到的数据和工艺参数,复习课程有关内容,熟悉有关设备的设计方法和步骤。 3.、参考不同结构板式塔(填料塔)的图纸,比较其优缺点,从而选择一种最适当的类型和结构。 (二)、设备的总体设计 (1)根据《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确定塔设备的型式; (2)根据化工工艺计算,确定塔板数目(或填料高度); (3)根据介质的不同,拟定管口方位; (4)结构设计,确定材料。 (三)、设备的机械强度设计计算 (1)确定塔体、封头的强度计算; (2)各种开孔接管结构的设计,开孔补强的验算; (3)设备法兰的型式及尺寸选用;管法兰的选型; (4)裙式支座的设计验算; (5)水压试验应力校核。 (四)、完成塔设备装配图 4.1 塔设备结构草图(A3坐标纸) 4.2完成塔设备装配图 (1)完成塔设备的装配图设计,包括主视图、局部放大图、焊缝节点图、管口方位图等; (2)编写技术要求、技术特性表、管口表、明细表和标题栏。 (五)、整理并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 设计说明书中公式、内容等应明确文献出处;装配图上应写明引用标准号。

化工设备设计大赛说明书

华东理工大学 第一届化工设备计算机辅助概念设计 比赛说明书 设计者: 高一聪(过程012) 杜鼎(机设015) 孙英策(机设011) 2003年11月6日

目录 一.设计要求???? (3) 二.设计思路概述?? (3) 三.设计尺寸??? (4) 四.设计建模过程???………………4 塔体???? (4) 裙座??? (4) 接管??? (6) 法兰??? (6) 人孔??? (6) 吊柱????………………7 操作平台??? (7) 梯子??? (8) 五.椭圆形封头钣金展开???………………9 六.心得体会????? (13) 七.参考书目???………………14

一.设计要求 1塔设备三维造型 2设计平台、扶梯、并与塔组装。 a除了图中已注尺寸,其余部分形状大小由设计而定。 b塔筒体内零件忽略不作,只作塔设备外形。 c接管、人孔、支座等方位由设计而定。 d平台与扶手形状、大小自行设计。 e支座数量为4个。 f 支座与法兰大小应由有关系列标准而定。 3画出塔设备椭圆封头的展开图。展开方法合理,所用材料最省。 二.设计思路概述 塔设备是化工,炼油生产中最重要的设备之一。它主要分为板式塔和填料塔两大类。我们设计的塔设备就是以板式塔为模板的。我们通过查看实物图片,查阅相关塔设备资料和设计标准手册研究除了一套较合理的方案。我们的设计主要分为以下几部分: 1、塔体:塔设备的外壳。它由等直径、等厚度的圆筒和作为头盖和低盖的椭圆形封头组成。 2、塔体支座:塔体安放在基础上的连接部分。它用以确定塔体的位置。本题中塔 设备采用的是最常用的支座形式——裙座。 3、除沫器:用于捕集夹带在气流中的液滴。对于回收物料,减少污染非常重要。 4、接管:用以连接工艺管道,把塔设备与其他设备连成系统。安用途可分为进液 管、除液管、进气管、出气管等。 5、人孔:为安装、检修、检查的需要而设置的。

物流先进的设施设备

一、摘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现代物流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近年来,以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第三方物流等全新物流业为代表的现代化物流正在我国蓬勃兴起。与此同时,物流设施与设备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物流设施与设备的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趋于信息化、智能化、标准化、集成化、人性化、绿色化。物流设施与设备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使物流设施与设备的内容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复杂。 二、我国物流设备与设施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1、我国物流设施的发展现状 截至到2010年,我国新建高速公路2.4万千米,全国高速公路总里程达6.5万千米。“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建设进展也大大加快。全国铁路营业里达到了8.5万千米,其中复线里程3.5万千米,电气化里程3.5万千米,居世界第三位。截止到2004年底,中国民航开辟的定期航班航线总线达到1279条,其中国内航线1035条,通航132个城市,国际航线244条,通航33个国家的75个城市,空运能力明显增强,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设施在我国都有一定程度的发展,而且发展速度也是相当惊人的,这在很大程度上为物流行业的发展提供了保障。但是也有一些不足,像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多元化投入太少,虽然近些年也新建了一些较先进的仓储物流设施,但从总体来看,中低端设备应用较多,老仓库还在使用中,高端的仓储货架系统还不多见,使用了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的现代化仓库较少。 2、我国物流设备发展现状 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我国物流设备有了较快的发展,各种物流运输设备数量迅速增长,技术性能日趋现代化。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物流活动中的应用,先进的物流设备系统不断涌现,我国已具备开发研制大型装卸设备和自动化物流系统的能力。总体而言,我国物流设备的发展现状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物流设备总体数量不断增加。 ②物流设备的自动化水平和信息化程度有了一定的提高。 ③物流设备生产、销售和消费系统已基本成形且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④物流设备在物流的各个环节都得到了一定的应用。 ⑤专业化的新型物流设备和新技术物流设备不断涌现。 3、我国物流设备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①我国尚处于物流设备发展的起步阶段,各设备之间没有统一的标准,相互衔接配套差。 ②设备供应商数量多,但规模偏小且不规范。 ③物流企业只重视单一设备的质量与选型,没有注意整体优化。 ④绝大多数物流企业将价格作为选择设备的首要因素,忽视了对内在品质考察。 ⑤物流设备使用率不高,设备闲置时间较长。部分物流企业在对设备进行规划设计时有盲目性,造成使用的不便或资源的浪费。 三、先进的设施设备 1、自动化立体仓库AS/RS 自动化立体仓库作为现代物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多层存放货物的高架仓库系统,主要由高层货架、巷道、巷道堆垛机、出入库输送设备、自动控制与管理系统组成。 堆垛机及出入库设备能够在计算机管理下,自动完成货物的出入库作业,并与企业管理系统进行联网,实现管理现代化。 特点:.运行高速化、操作简单、系统多样化、统智能化、多重安全保护 2、数控回转库(又称垂直循环货柜) 数控回转库以料斗为存储单元,通过链条传动带动料斗循环回转,实现“由货到人”的物流存储方式,存取物品方便快捷。货柜运行时,系统采用优算法,自动选择最短路径,

化工设计说明书格式

《化工工艺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乙烯制取环氧乙烷生产工艺设计 姓 名: 学科、 专业: 学 号: 指 导 教 师: 完 成 日 期: 苏州科技学院 Suzho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注:题目,居中,字体:华文细黑,加黑,字号:二号,行距:多倍行距1.25,间距:前段、后段均为0行,取消网格对齐选项。 注:宋体,小三 注:居中,宋体, 小一号,加黑。

注:标题“目录”,字体:黑体,字号: 小三。章、节标题和页码,字体:宋体, 字号:小四。 目录 1 总论 (1) 1.1 概述 (1) 1.2 设计产品的性能、用途及市场需求 (1) 1.3 设计任务 (1) 2 设计方案简介............................................................................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生产工艺的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1 XXXX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2 XXXX (1) 2.2 原料及催化剂的选择 (2) 2.2.1 XXXX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2 XXXX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 物料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1 XXX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2 XXX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 热量衡算 (2) 2.4.1 XXXX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2 XXXX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3 XXXX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4 XXXX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生产流程简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环氧乙烷反应系统的工艺流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1 XX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2 XX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3 XX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 二氧化碳脱除系统的工艺流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1 XXX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2 XXX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 XXX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 XXX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主要设备....................................................................................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 XXXX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换热器的设计)

中南大学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2010年01月22日 <

目录 一、设计题目及原始数据(任务书) (3) 二、设计要求 (3) 三、列环式换热器形式及特点的简述 (3) 四、论述列管式换热器形式的选择及流体流动空间的选择 (8) 五、换热过程中的有关计算(热负荷、壳层数、总传热系数、传热 面积、压强降等等) (10) ①@ 14 ②物性数据的确定……………………………………………… ③总传热系数的计算 (14) ④传热面积的计算 (16) ⑤工艺结构尺寸的计算 (16) ⑥换热器的核算 (18) 六、设计结果概要表(主要设备尺寸、衡算结果等等) (22) 七、主体设备计算及其说明 (22) 八、主体设备装置图的绘制 (33) 九、? 33十、课程设计的收获及感想………………………………………… 十一、附表及设计过程中主要符号说明 (37) 十二、参考文献 (40)

一、设计题目及原始数据(任务书) 1、生产能力:17×104吨/年煤油 # 2、设备形式:列管式换热器 3、设计条件: 煤油:入口温度140o C,出口温度40 o C 冷却介质:自来水,入口温度30o C,出口温度40 o C 允许压强降:不大于105Pa 每年按330天计,每天24小时连续运行 二、设计要求 1、选择适宜的列管式换热器并进行核算 【 2、要进行工艺计算 3、要进行主体设备的设计(主要设备尺寸、横算结果等) 4、编写设计任务书 5、进行设备结构图的绘制(用420*594图纸绘制装置图一张:一主视图,一俯视图。一剖面图,两个局部放大图。设备技术要求、主要参数、接管表、部件明细表、标题栏。) 三、列环式换热器形式及特点的简述 换热器概述

化工设备设计

Yi b i n U n i v e r s i t y 设计说明书 题目用水冷却煤油产品的列管式换热器的设计 系别化学与化工学院 专业应用化工技术 学生姓名雷静 学号110706028 年级2011级6班2013 年 6 月13 日

化工11级6班 雷静 110706028 - - - 1 - 化工设备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用水冷却煤油产品的列管式换热器的设计 一、 设计任务及条件 (1) 使煤油从140℃冷却到40℃,压力1bar ; 处理量为21万吨/年 (2) 冷却剂为水,水压力为3bar 。 二、 设计内容 1. 主体设备和零部件材料选择; 2. 主体设备尺寸和零部件尺寸计算及选择规格; 3. 设备壁厚以及封头壁厚的计算和强度校核; 4. 各种接管以及零部件的设计选型; 5. 设备支座的设计选型; 6. 法兰的设计选型; 7. 设备开孔及开孔补强计算; 8. 设计图纸一张,包括设备总装配图,至少画三个重要构件的局部图;技术特性表,接管表和总图材料明细表。要求比例适当,字体规范,图纸整洁。 三、 设计成果 (1) 设计说明书一份; (2) A 1设计图纸包括:换热器的设备尺寸图及机械设计。

化工11级6班 雷静 110706028 - - - 2 - 目 录 设计任务........................................................................................................................................... 1 第1章 绪论 . (4) 1.1 概述 ................................................................................................................................. 4 1.2 换热器设计依据 .............................................................................................................. 4 1.3 几种管式换热器的介绍 . (4) 1.3.1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 ............................................................................................... 4 1.3.2 浮头式换热器 ........................................................................................................ 4 1.3.3 U 形管式换热器 ..................................................................................................... 4 1.3.4 外填料函式换热器 ............................................................................................... 5 1.3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5 第2章 确定设计方案 . (5) 2.1 换热器类型的选择 .......................................................................................................... 5 2.2 管程安排 ........................................................................................................................... 5 2.3 流向的选择 ..................................................................................................................... 6 第3章 确定物性参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4章 工艺计算 (6) 4.1 估算传热面积 ................................................................................................................... 6 4.1.1 热流量 ..................................................................................................................... 6 4.1.2 平均传热温差 ........................................................................................................ 6 4.1.3 冷却水用量 ............................................................................................................ 7 4.1.4 总传热系数 ............................................................................................................ 7 4.2 主体构件的工艺结构尺寸 (7) 4.2.1 管径和管内流速 ................................................................................................... 7 4.2.2 管程数和传热管数 ............................................................................................... 8 4.2.3 传热管的排列和分程方法 .................................................................................. 8 4.2.4 壳体内径 ................................................................................................................ 8 4.2.5 折流板 ..................................................................................................................... 8 4.2.6 接管 ......................................................................................................................... 9 4.2.7 换热管的结构基本参数 ...................................................................................... 9 4.3 换热器主要传热参数核算 . (9) 4.3.1 热流量核算 ............................................................................................................ 9 4.3.2 壁温核算 .............................................................................................................. 11 4.3.3 换热器内流体的流动阻力(压强降) . (12) 第5章 结构设计 (14) 5.1 壳体直径、长度、厚度设计....................................................................................... 14 5.2 换热器封头尺寸 ............................................................................................................ 14 5.3 法兰及各连接材料的选择 . (15) 5.3.1 选定法兰结构 ...................................................................................................... 15 5.3.2 选定垫片结构 ...................................................................................................... 15 5.4 管箱 .................................................................................................................................. 16 5.5 开孔补强 . (16) 5.5.1 壳体接管的开孔补强 (16)

仓库技术、设备选型知识汇总

仓库技术、设备选型知识汇总 仓库设备选型 一、仓库设备选型 物流机械设备的选型是物流机械设备管理的第一环节,是企业经营决策中的一项重要工作。物流机械设备一般投资大,使用期限较长,在选型时,一定摇进行科学决策和统一规划。正确地配置与选择物流机械设备,可为物流作业选择出最优地技术设备,使有限的投资发挥最大的技术经济效益。 (一)物流机械设备的选型原则 配置和选择物流机械设备应遵循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生产作业上适用的原则(1)系统化原则 系统化就是在物流机械设备配置、选择中用系统的观点和方法,堆物流机械设备运用所涉及的各环节进行系统分析,把各个物流机械设备与物流系统总目标、物流机械设备之间、物流机械设备与操作人员之间、物流机械设备与物流作业任务等有机地严密地结合起来,改善各个环节的技能,使物流机械设备配置、选择最佳,使物流机械设备能发挥最大的效能,并使物流系统整体效益最优。 在企业物流系统中,用系统观点各方法解决物流机械设备配置和选择问题,是提高企业资源的利用率,实现最合理投资的重要手段。按系统化原则配置与选择物流机械设备,不仅要求物流机械设备与整个系统相适应,各物流机械设备之间相匹配,而且还要求全面、系统分析物流机械设备单机的性能,从而,进行综合品评价,做出决策。 (2)适用性原则 适用性是物流机械设备满足使用要求的能力,它基本包括适应性和实用性。在配置与选择物流机械设备时,应充分注意到与物流作业的实际需要和发展规划相适应,应符合货物的特性,适应货运量的需要,适应不同的工作条件和多种作业性能要求,操作使用灵活方便。因此,首先应明确物流机械设备的必要的功能是什么。物流作业都有相应的物流机械设备去完成。根据具体的作业任务来确定需要什么样的物流机械设备,做到物流机械设备作业配套,发挥各物流机械设备的效能,这就是一个把握必要功能的问题。要考查什么样的物流机械设备具有什么样的功能,能完成什么样的作业。例如,叉车的功能就是拆码垛及短距离运输,它一般适用于普通货物装卸作业。所以在配置与选择物流机械设备时应根据物流作业特点,找到必要功能,选择相应的物流机械设备。这样的物流机械设备才有针对性,才能充分发挥

化工设计初步设计说明书

目录 第一章项目总论 (13) 1.1 项目综述 (13) 1.2 项目可行性分析 (14) 1.3 工艺设计 (14) 1.3.1 工艺流程图 (14) 1.3.2 工艺特点 (15) 1.4 厂区及生产概况 (15) 1.5 原料以及公用工程 (15) 1.5.1 原料来源 (15) 1.5.2 公用工程 (16) 1.6 产品结构 (16) 1.6.1 产品生产方案 (16) 1.6.2 目标市场 (17) 第二章厂址选择 (18) 2.1 选址依据 (18) 2.2 厂址概况图 (18) 2.3 厂址选择一般原则 (20) 2.3.1 原料来源和运输因素 (20) 2.3.2 劳动力因素 (21) 2.3.3 土地因素 (21) 2.3.4 环境条件 (21) 2.3.5 动力设施 (21) 2.3.6 污染物的处理 (21) 2.3.7 政府政策 (22) 2.3.8 社会因素 (22) 2.4 选址原因 (22) 2.4.1 原料来源优势 (22) 2.4.2 自然条件优势 (22) 2.4.3 气候条件优势 (23) 2.4.4 交通运输优势 (23) 2.4.5 配套优势 (24) 2.4.6 政策优势 (24) 2.4.7 人才优势 (26) 2.4.8 环保治理优势 (28) 2.5 选址周边环境以及保护目标 (28) 2.6 总结 (29) 第三章 总图布置 (30) 3.1 总平面布置的一般思路 (30) 3.1.1 节约用地要求 (30)

3.1.2 预留发展用地要求 (30) 3.1.3 厂区的通道宽度要求 (31) 3.1.4 地理环境利用要求 (31) 3.1.5 气候因素要求 (31) 3.1.6 组织要求 (32) 3.2 总图布置参考的标准规范 (32) 3.3 厂区结构 (32) 3.4 各分区介绍 (34) 3.4.1 办公生活区 (34) 3.4.2 辅助生产区 (35) 3.4.3 生产区 (36) 3.4.4 储运区 (36) 3.5 总图布置详细说明 (37) 3.6 主要区域占地面积 (38) 第四章车间布置 (39) 4.1 设计依据 (39) 4.2 车间布置 (39) 4.2.1 概述 (39) 4.2.2 厂房布置 (41) 4.2.3 单元设备布置方法 (46) 4.2.4 车间布置概述 (51) 第五章 工艺方案的选择 (58) 5.1 概述 (58) 5.2 工艺流程的选择 (59) 5.2.1 对二甲苯生产路线与来源 (59) 5.2.2 对二甲苯分离方法的选择 (60) 5.2.3 三种分离工艺的对比 (62) 5.3 工艺流程简述 (63) 5.3.1 吸附部分 (63) 5.3.2 精馏分离部分: (64) 5.3.3 反应部分 (65) 5.4 工艺过程模拟 (66) 5.4.1 模块的选择及物性方法的选用 (66) 5.4.2 吸附分离工段 (67) (1)吸附部分 (67) (2)精馏部分 (69) 5.4.3 异构反应工段 (71) 5.5 工艺流程优化 (75) 5.5.1 解吸剂脱轻塔的优化 (76) 5.5.2 抽出液塔的优化 (78) 5.6 工艺创新点 (82) 第六章换热网络和热集

(完整word版)化工机械与设备课程设计

化学工程学院 化工机械与设备课程设计 设计说明书 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 班级化工11-4 姓名沈杰 学号11402010417 指导老师杨泽慧 日期2014年6月10日 成绩

化学工程学院2013-2014(2) 化工机械与设备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课程设计题目:管壳式换热器的机械设计 二、课程设计内容 1.管壳式换热器的结构设计 包括:管子数n,管子排列方式,管间距的确定,壳体尺寸计算,换热器封头选择,容器法兰的选择,管板尺寸确定塔盘结构,人孔数量及位置,仪表接管选择、工艺接管管径计算等等。 2. 壳体及封头壁厚计算及其强度、稳定性校核 (1)根据设计压力初定壁厚; (2)确定管板结构、尺寸及拉脱力、温差应力; (3)计算是否安装膨胀节; (4)确定壳体的壁厚、封头的选择及壁厚,并进行强度和稳定性校核。 3. 筒体和支座水压试验应力校核 4. 支座结构设计及强度校核 包括:裙座体(采用裙座)、基础环、地脚螺栓 5. 换热器各主要组成部分选材,参数确定 6. 编写设计说明书一份 7. Auto CAD绘3号设备装配图一张 三、设计条件 1气体工作压力 管程:半水煤气(0.80+学号最后两位第一个数字×0.02,单位:MPa) 壳程:变换气(0.75+学号最后一位数字×0.01,单位:MPa) 2壳、管壁温差50℃,t t>t s 壳程介质温度为320-450℃,管程介质温度为280-420℃。 3由工艺计算求得换热面积为(130+学号最后一位数字×5),单位:m2。

4壳体与封头材料在低合金高强度刚中间选用,并查出其参数,接管及其他数据查表选用。 5壳体与支座对接焊接,塔体焊接接头系数Φ=0.9 6图纸:尺寸需根据自己的设计的尺寸标注。 四、进度安排 6月9-6月20日 五、基本要求 1.学生要按照任务书要求,独立完成设备的机械设计; 2.设计说明书一律采用电子版,指导老师指导修改后打印,3号图纸终稿打印; 3.图纸打印后,将图纸按照统一要求折叠,同设计说明书统一在6月20日上午9点半前,由各组组长负责统一提交。 5.根据设计说明书、图纸、平时表现综合评分。 六、说明书的内容 任务书 1.符号说明 2.前言 (1)设计条件; (2)设计依据; (3)设备结构形式概述。 3.材料选择 (1)选择材料的原则; (2)确定各零、部件的材质; (3)确定焊接材料。 4.绘制结构草图 (1)换热器装配图; (2)确定支座、接管、人孔、控制点接口及附件、内部主要零部件的轴向及环向位置,以单线图表示; (3)标注形位尺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