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中华少年

8中华少年
8中华少年

8*、中华少年

教学目标:

1、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诗意。

2、尝试分角色朗诵或表演朗诵,感受诗歌真挚的爱国热情和

中华少年强烈的历史使命感。

教学难点:

1、学习根据主题写简明的演讲稿,在写的过程中了解演讲稿的文体特点和写演讲稿的基本方法与规律。

2、培养围绕主题选择、处理资料的能力,提高安排、组织写作素材的能力。

课时安排:

一课时。

一、读通

把课文读得字正腔圆

1、自由朗读课文,带有生字、新词的句子多读几遍,划出自己觉得最难读好的句子。

2、同桌之间读一读课文,指出对方读得特别好的地方,一起读一读这些诗句。

3、把全班同学分成四个大组,分别承担“甲、乙、丙、丁” 四个角色,一齐分角色朗读课文。教师适时纠正、指导。

二、读懂

把课文读得有声有色。

1、自由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诗歌的情境,说说自己最喜欢读哪一个段落。

2、指名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教师适当指导与点拨。

第1自然段:我们都是中华少年

引导学生划出“高原一一雪莲”、“宝岛一一乳燕”、“草原雄鹰”、“黄土坡一一红高粱”。

自由说说:

(1)透过这些词语,你有哪些与此相关的联想?

(2)把四组词语联系起来想一想,你又想到了什么?

指名四位同学分角色朗读第一段诗句。

第2自然段:共同的家园

大声朗读。

祖国的大好河山还有哪些给了你人生的启迪,借鉴诗歌的表达

试着说一说。

指名四位同学分角色朗读第二段诗句。

第3. 4自然段:千年文化、中华精神

在这两段诗中,出现了哪些你熟悉的先人与先烈?你最想跟同

学们介绍的是哪一位?

指名学生作简要的发言,特别要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用典,女口,

《水浒传》《三国演义》的主要内容;由五月端阳与爱国诗人屈原;

中秋月色与中华传统等。

第5自然段:苦难的母亲,惊醒的睡狮

出示:

黄河的纤夫拉不直问号般的身躯,

长城的古砖挡不住洋炮的弹片。

多次指名朗读这两句诗,引导学生联想,描述仿佛看见的场景。

出示并提冋:

啊!是七月的星火,南湖的航船,

让东方的雄狮从噩梦中奋起。

教师:本句当中涉及的是哪儿一次重要的历史事件?

“春天的故事”响彻大江南北,

中华啊!展开了崭新的画卷。

教师:这句诗写到了什么历史事件?

指名四位学生分角色朗读第三、四段诗句。

第6. 7. 8自然段:中华的未来,少年去开创

四人小组为单位,练习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 遇到不明白的诗句,可以问老师。指名小组,汇报朗读。教师作精要的点评,以肯定与鼓励为主。

三、读美

把课文读得声情并茂

1、自由朗读全文,试试用一两句简洁扼要的话,说说读了这一首诗的体会。

2、推荐班级当中朗读最好的4位同学,分别担任“甲、乙、丙、丁”四个角色,表演朗读。在表演之前,提醒四位同学,先在自己的课文里做一些记号,以免在表演朗读的时候,读错句子。

3、四位学生表演朗读,有条件的为朗读配上背景音乐。

4、自由组合,排练诗朗诵:《中华少年》。

四、课外延伸

收集朗诵诗, 课外开展诗歌朗诵会。可以结合本册第六组安排

教学内容。

板书设计:

选择意象极具匠心

8*中华少年

有形、有声、直观、可感

知识梳理:

莽莽:形容原野辽阔,无边无际。

立地顶天:也作“顶天立地”,诗歌是为了押韵而变换。形容形象高大,气概雄伟豪迈。

蹒跚学步:学走路时,摇摆不稳的样子。

强悍:强壮勇猛。

阳关道:原指古代经过阳关(在今甘肃敦煌西南)通向西域的大道,后来指通行便利的大道。比喻有光明前途的道路。

艳阳天:指明媚的春天。

①东方之美滋养着龙的传人,/五千年文化植根在我们心田。

这是本节的小结,也是对2、3、4小节的一个概括。屹立在世界东方的祖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是她哺育了我们,培养了我们。朗诵时应充满感激、自豪之情。

②我们铭记着中华母亲的功德,/更不忘她承受的千灾百

难。/黄河纤夫拉不直问号般的身躯,/长城的古砖挡不住洋炮的弹

片。

这两句巧妙过渡。“我们铭记着中华母亲的功德”一句承上,是对2、3、4小节的总

结,“更不忘她承受的千灾百难”是启下,领起本小节诗句的内容。后面选择的两个典型事例写出了祖国曾经遭受的屈辱,告诉我们落后就会被挨打。朗诵后三行要低沉缓慢。

③要做旗舰去长风破浪,/要做火箭去推动飞船,/要像利剑把贫穷斩断,/要用爱心把世界相连。

这是中华少年的铿锵誓言,表达了中华少年建设中华的坚强决心。这四个排比句和

前面四个“不”字句形成鲜明对比,再加押“an ”字韵,读起来琅琅上口,一气呵

成,中华少年的爱国之心、自豪之情尽情流露。

全诗,结构清楚,过渡自然,首尾照应,浑然一体。在感情节奏上,全诗句式匀整,

节奏鲜明,句末押韵,朗读时能感受到很强的节奏韵律。8个小节一韵到底,朗诵时显得铿锵、悠远、激情。在方法上,本诗把直抒胸臆和借物(景、境)抒情融为

一体,反复运用排比句和对偶句,突出了诗歌直接抒情的特点,每个小节中景的选

择(如,“碧波环绕的宝岛”)、物的安排(如,“冰山上的雪莲”)、境的再现(如,

“军舰长风破浪”)都极具匠心而融情,使无形的情感有了有形、有声、直观、可感

的载体。

李少白笔名少白。1939年生,湖南宁乡县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出版有儿童诗

集《长胡子的娃娃》《捎给爱美的孩子》《小小蝌蚪会唱歌》《少先队活动朗诵诗》《淡

绿的月亮》,童话集《大尾巴奇遇记》《傻熊多多的故事》等。还写过不少歌词,由

他作词的儿童歌曲《我向党来唱支歌》获第二次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二等奖;

《来吧,来踢球》在1988年世界儿童音乐节中获奖。

雪莲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长椭圆形,花深红色,花瓣薄而狭长。生长在新疆、

青海、西藏、云南等高山中,花可入药。

山丹丹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披针形,花红色,鳞茎可以吃。多在黄土高原的阴

坡上与杂草伴生。因其花色鲜红、生命力极强受到人们的喜爱。

女娲是中国神话中一位古老的神。她的主要功绩:一是炼石补天,二是创造人类。

大禹大禹姓姒(念s 1),名文命,因治水有功,后人称他为大禹,是夏代第一个

君主。

敖包蒙古族人做路标和界标的堆子,用石头、土、草等堆成。旧时曾把敖包当作

神灵的住地来祭祀。

哈达是一种生丝织品,纺得稀松如网,也有用丝绸为料的。献“哈达”是藏族人

民最普遍的一种礼节,是向对方表达自己的纯洁、诚心、忠诚和尊敬。

芦笙苗、侗等少数民族的管乐器,用若干根芦竹管和一根吹气管装在木制的座子

上制成。

唢呐管乐器,管身正面有七孔,背面一孔。

教学反思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