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_周易_辩证思维论中医发展

从_周易_辩证思维论中医发展
从_周易_辩证思维论中医发展

从《周易》辩证思维论中医发展

Discussing the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rom Dialectical Thinking of Zhou Yi

孙爱云Sun Aiyun1,刘兰军Liu Lanjun2

1.清华大学哲学系,北京100084

College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of Tsinghua University,BeiJing,China100084

2.山东省政府办公厅,山东济南250100

Shandong Gvernment Ofice,Jinan,Shangdong,China250100

摘要:目的:探讨《周易》中的辩证思维对中医理论发展的影响。方法:从周易中的辩证思维及对中医学发展的影响和启示等方面论述。结果与结论:中医源于《周易》,二者密切相关,中医学是在汲取了《周易》的哲学思维的基础上建构的研究人体的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学。

Abstract:Objective:To probe the influence of dialectical thinking of Zhou Yi on the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Methods:Discussing the influence of Zhouyi.Results and Conclusion: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riginated from Zhou Yi and was close with it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tudied physical healthy which was established on the base of drawing from the philosophical thinking.

关键词:周易;内经;中医学;辨证思维;阴阳

Key words:Zhou Yi;Nei Jing;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dialectical thinking;Yinyang

中图分类号CLC number:R22文献标识码Document code:A文章编号Article ID:1674-8999(2010)05-0886-02

《周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其独特思维方式和丰富思想内容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周易》思想中具有古老而又朴素的辩证法,自始至终以阴阳辩证的思维方法,解释宇宙间所有事物既对立又统一的变化规律。中医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和疾病作斗争中成功地建立起来的一门有系统哲理的古老学科,是光辉灿烂的华夏文化传统的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1]。自从近代的“西学东渐”以来,中医虽然不断地受到冲击和挑战,但却依然屹立于世界医学之林。在21世纪的今天,按照什么思路来考虑中医学的发展战略问题,不仅是医学中的重大问题,也是整个传统文化中的重大问题[2]。中医理论体系之所以在世界文化史上卓然独立,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它拥有一套有别于印度医学、西方医学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实质上就是由《周易》所创立的,代表着中华文化特有的思维方式[3]。

1周易中的辩证思维

《周易》中的主要问题是讲矛盾的对立统一规律问题。世界上所有事物之间,都存在着既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的问题。正是这种既相反又相成的对立统一运动变化,推动了事物的发展。《易经》对每卦的每一爻均做出原则性的一般说明,认为事物都在变化之中,变化有其发展阶段。事物变化由不显著到显著到深刻、剧烈,直至最后的最高阶段,便会超过最适宜它的发展时期,得到相反的结果。以乾卦为例:初九(第一爻)潜龙,勿用;九二(第二爻)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九三(第三爻)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九四(第四爻)或跃在渊,无咎;九五(第五爻)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上九(第六爻)亢龙有悔。

这里用龙的出现、变化,说明一切事物变化、发展的共同规律。古代华夏民族相信龙是一种能飞腾变化的神物,象征着统治者。这一卦,以龙为例,说明事物有进就有退,有得就有失,有顺利就有不顺利。事物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就会招致相反的结果,过渡到它的对立面。初步认识到事物的发展变化有两种可能性,既有前进的运动、肯定性的变化、积极的结果,也会有后退的运动、否定性的变化、消极的结果,由此而丰富了朴素辩证法的发展观。

2《周易》的辩证法思维对中医学的影响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不管自然科学家们采取什么态度,他们总还是在哲学的支配之下。”医药学和其他自然学科一样,总要受一定的世界观的支配和影响。由于中医学是在长期的医疗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所以在它的形成过程中,必然受到中国古代辩证法思想,尤其是《周易》辩证法思想的深刻影响,因而在它的理论体系中,亦包含着相当丰富的辩证法思想[4]。

《周易》的“位”、“时”、“中”,是阴阳对立统一的辨证法,对中医学的生理、养生、防治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位,指的是爻的阴阳与卦的初、二、三、四、五、上位的统一性。阳爻当居阳位,阴爻当居阴位,此为得位,又叫得正。正常人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也是按照属阳的必居阳位、属阴的必居阴位的法则而排列。如营血为阴,居脉中,卫气为阳,卫行脉外。“时”又称“时义”,即卦的时间意义,又叫“时用”,即卦的时

·

688

·

间效用,大《易》“时”的哲学告诉我们社会人生整体是由个体的人所构成的,他们都处于互动当中,个体人生都处在特定的时段和时间点当中,有“大时”与“小时”之分,大体现在整体的层面,小体现在具体的特定层面。时的哲学为我们表明了社会人生的根在大宇宙,人类的生存的家园,本根在大宇宙之中。阴阳的运动变化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间的变化,会出现不相同的情况,这给中医学的养生、治疗等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5];《内经》正是受其“时”的影响,提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法则。“中”指的是上、下卦之间的一爻,即二、五爻,因为在中间不偏不倚称作得中,也就是说易学认为阴阳的运动发展变化除了与地点位置、时间有关以外,还要受限度限制。阴阳的运动变化即是时间、地点、限度限制动态的综合过程。中医学的“三因制宜”治疗原则就是受易学这一思想启发而确立的。

在对不同的卦象研究分析时,也贯穿了阴阳既对立又统一,既互为其根,又互为其用的最佳平衡状态。中医学根据易学中阴阳协调的“中和”思想作为分析问题的一个思想方法,要求正常人的阴阳是“中和”的,也就是阴阳保持相对平衡,《内经》称之为“阴平阳秘”。这是人体健康无病的根本保证,如果阴阳位置颠倒了,这种中和状态被破坏了,就要发生疾病。

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核心,《周易》中就充满着矛盾对立统一的观念。《周易》作者直观地、不自觉地反映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矛盾事物,具有矛盾对立统一思想的萌芽。如《周易》的太极、两仪、四象、八卦、六十四卦及三百八十四爻中,皆寓有对立统一思想。从“半阴”、“半阳”组合而成的太极图以及八卦中乾坤、震巽、离坎、艮兑卦爻阴阳的相互对应,到六十四卦的三十二对矛盾对立的形态表现,无不贯穿着矛盾双方相互对立的思想。《周易·系辞上》云:“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也。”其中提到天地、乾坤、尊卑、动静、刚柔,说明《周易》已认识到自然界一切事物存在着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但同时《周易》还认为,矛盾的对立是相对而不是绝对的。如坎卦,坎为水,水为阴,然一阳埋于二阴中,阴中有阳;离卦,离为火,火属阳,却二阳处于一阴外,阳中有阴。这就有力地说明了阴阳相互包涵,不可分割的关系。所以说矛盾的对立是相对,而统一才是绝对的。《周易》的对立统一观在中医学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如阴阳、水火、气血、营卫、脏腑、表里、寒热、虚实、正邪等,皆是矛盾双方相互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以阴阳为例,言对立二者则相互制约、相互斗争、相互排斥,才能维持人体“阴平阳秘”的动态平衡;言统一二者则相互依存、相互资生、相互为用,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昼夜阴阳的变化是这样,人体脏腑阴阳的划分亦如此[6]。

3对中医发展的启示

3.1培育传统文化氛围

极具传统文化特色的中医想要在现代文化环境中生存并发展,需要在一定的范围内保持和营造一定的传统文化氛围。没有与中医思维相适应的文化氛围,中医师不可能完全按中医的理、法、方、药从事中医临床活动,中医理论也难以从传统文化中吸收营养得以发展。同时,患者缺乏相应传统文化知识,不了解中医,容易对中医产生质疑。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体现着中华民族积极向上的精神。只有注重传统文化的弘扬,才能为中医传统思维提供文化基础。[7]

3.2加强对中医思维方法的学习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源头的《周易》内涵深邃,哲理深奥,蕴含着丰富的哲辩原理。具有几千年历史的中医学,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也积淀丰厚。我们要把这份遗产继承下来并做大做强,首先必须从这些经典中学习古人思考问题的方式,摸清古人发展中医的思维方法。因此,中医发展的必须加强思维方法的学习,这在中医教育界基本达成了共识。如:李瑞等[8]认为“在学习经典著作时,……更重要的是要学习古人综合性辩证思维方法”。因此,“在现代社会加强经典著作的学习,掌握古人辩证思维的路线,是现代中医提高理论和临证水平的必由之路”。邓铁涛针对“非医攻博”提出的教学内涵改革中,指出:“重点学好经典著作”并归纳说“历经2000多年,几乎所有有建树的医学家都具有中医经典的深厚基础”[9]。肖相如为在《伤寒论》的教学中应反复强调“辨证论治原则,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10]。由此不难看出加强中医的思维理论的学习、以及将中医经典中所学到的思维方法拿到临床中来体验和实践,其目的都是一样的,那就是从中医经典文化中来学习中医思维,为中医学的现代化提供较好的思路和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许敬生.中原古代文明与中医药文化[J].中医学报,2009,24(5):1-6.

[2]张其成.论中医思维及其走向[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6,2(4):10.

[3]杨洪军,黄璐琦,吕冬梅.论中医“藏象”思维模型及其对系统复杂性研究的意义[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3,9(5):15.

[4]吴会德,李富汉.浅谈《周易》的哲学思想在中医形成和发展中的历史地位[J].河南中医,2003,23(12):5.

[5]卢穗万,谢晓焜,李斌生.谈《周易》对中医阴阳学说和养生学的影响[J].河南中医,2008,28(7):19-20.

[6]李建国.论机能状态紊乱与中医阴阳平衡[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9,24(3):9-11.

[7]潘华峰.从中医学的传统文化特点论中医发展[J].山西中医,2007,10(23):5-7.

[8]李瑞,马惠芳,王娜.论中医传统思维方法是培养针灸人才的根本[J].中医教育,2005,24(4):27.

[9]邓铁涛.关于“非医攻博”的教育问题[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5,3(4):4.

[10]肖相如.关于培养学生中医思维能力的几点思考[J].中医教育,2004,23(6):77-78.

收稿日期:2010-03-22

作者简介:孙爱云(1971-),女,山东曹县人,博士后,主要从事中医学的哲学研究。Email:say66@126.com;Tel:86-531-86110362

编辑:程延安

·

788

·

从_周易_辩证思维论中医发展

从《周易》辩证思维论中医发展 Discussing the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rom Dialectical Thinking of Zhou Yi 孙爱云Sun Aiyun1,刘兰军Liu Lanjun2 1.清华大学哲学系,北京100084 College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of Tsinghua University,BeiJing,China100084 2.山东省政府办公厅,山东济南250100 Shandong Gvernment Ofice,Jinan,Shangdong,China250100 摘要:目的:探讨《周易》中的辩证思维对中医理论发展的影响。方法:从周易中的辩证思维及对中医学发展的影响和启示等方面论述。结果与结论:中医源于《周易》,二者密切相关,中医学是在汲取了《周易》的哲学思维的基础上建构的研究人体的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学。 Abstract:Objective:To probe the influence of dialectical thinking of Zhou Yi on the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Methods:Discussing the influence of Zhouyi.Results and Conclusion: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riginated from Zhou Yi and was close with it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tudied physical healthy which was established on the base of drawing from the philosophical thinking. 关键词:周易;内经;中医学;辨证思维;阴阳 Key words:Zhou Yi;Nei Jing;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dialectical thinking;Yinyang 中图分类号CLC number:R22文献标识码Document code:A文章编号Article ID:1674-8999(2010)05-0886-02 《周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其独特思维方式和丰富思想内容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周易》思想中具有古老而又朴素的辩证法,自始至终以阴阳辩证的思维方法,解释宇宙间所有事物既对立又统一的变化规律。中医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和疾病作斗争中成功地建立起来的一门有系统哲理的古老学科,是光辉灿烂的华夏文化传统的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1]。自从近代的“西学东渐”以来,中医虽然不断地受到冲击和挑战,但却依然屹立于世界医学之林。在21世纪的今天,按照什么思路来考虑中医学的发展战略问题,不仅是医学中的重大问题,也是整个传统文化中的重大问题[2]。中医理论体系之所以在世界文化史上卓然独立,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它拥有一套有别于印度医学、西方医学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实质上就是由《周易》所创立的,代表着中华文化特有的思维方式[3]。 1周易中的辩证思维 《周易》中的主要问题是讲矛盾的对立统一规律问题。世界上所有事物之间,都存在着既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的问题。正是这种既相反又相成的对立统一运动变化,推动了事物的发展。《易经》对每卦的每一爻均做出原则性的一般说明,认为事物都在变化之中,变化有其发展阶段。事物变化由不显著到显著到深刻、剧烈,直至最后的最高阶段,便会超过最适宜它的发展时期,得到相反的结果。以乾卦为例:初九(第一爻)潜龙,勿用;九二(第二爻)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九三(第三爻)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九四(第四爻)或跃在渊,无咎;九五(第五爻)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上九(第六爻)亢龙有悔。 这里用龙的出现、变化,说明一切事物变化、发展的共同规律。古代华夏民族相信龙是一种能飞腾变化的神物,象征着统治者。这一卦,以龙为例,说明事物有进就有退,有得就有失,有顺利就有不顺利。事物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就会招致相反的结果,过渡到它的对立面。初步认识到事物的发展变化有两种可能性,既有前进的运动、肯定性的变化、积极的结果,也会有后退的运动、否定性的变化、消极的结果,由此而丰富了朴素辩证法的发展观。 2《周易》的辩证法思维对中医学的影响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不管自然科学家们采取什么态度,他们总还是在哲学的支配之下。”医药学和其他自然学科一样,总要受一定的世界观的支配和影响。由于中医学是在长期的医疗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所以在它的形成过程中,必然受到中国古代辩证法思想,尤其是《周易》辩证法思想的深刻影响,因而在它的理论体系中,亦包含着相当丰富的辩证法思想[4]。 《周易》的“位”、“时”、“中”,是阴阳对立统一的辨证法,对中医学的生理、养生、防治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位,指的是爻的阴阳与卦的初、二、三、四、五、上位的统一性。阳爻当居阳位,阴爻当居阴位,此为得位,又叫得正。正常人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也是按照属阳的必居阳位、属阴的必居阴位的法则而排列。如营血为阴,居脉中,卫气为阳,卫行脉外。“时”又称“时义”,即卦的时间意义,又叫“时用”,即卦的时 · 688 ·

中医辨证论治学基础

中医辨证论治学基础 The Foundation of Treatment Based Upo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课程简介 《中医辨证论治学基础》是运用中医基本理论,研究诊察病情、判断疾病、辨别证候,从而确立治疗法则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一门课程。 本课程主要包括辨证和诊断综合运用等内容。辨证部分包括八纲辨证、病因辨证、气血津液辨证和脏腑辨证等;诊断综合运用介绍中医辨病与辨证的诊断思路。 The Foundation of Treatment Based Upo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s a curriculum concerning the examination of body,diagnosis of diseases,distinction of syndrome and thereby establish the basic theory,knowledge and ability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basic of TCM. The curriculum mainly include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comprehensive application of diagnosis.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include the eight principle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pathogeny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qi-blood and body fluid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visceral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The comprehensive application of diagnosis brief the diagnostic thoughts of diseases differentiation and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in TCM. 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中医辨证论治学基础 二、总学时数及学分:27学时,1.5学分 理论课27学时 三、授课对象: 硕士研究生,中医专业及中西医结合专业。 预修知识要求: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法学。 四、教学目的及要求: 使学习者对各种中医辨证方法有一个全面了解,掌握八纲、气血津液和脏腑辨证的基本技能和知识;熟悉病因辨证和中医辨病与辨证的诊断思路,为中医诊断基础和临床研究打下基础。 贯彻知识传授与技能培养并重的方针。课堂教学注意理论知的完整性、准确性、系统性;突出重点,避免与本科教学内容的重复;充分运用计算机、录像以及模拟病人等进行多种媒体和实验教学。注重四诊与辨证的结合,重点是中医思维方法的训练。 五、理论课程内容: (一)理论授课

浅谈周易与中医理论

浅谈周易与中医理论 《周易》被称作“群经之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思想源头之一。自《周易》一书诞生后的几千年间,历代学者对其不断的进行解读与诠释,而成为中国学术发展的主流方向之一,即“易学”。易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医学同样受到极深的影响,故有“医易相通”之说。 《周易》卦象在藏象学中的应用 自宋代理学出现之后,易学的研究又迎来了一次新的大发展时期,这成为易学从庙堂走入民间,在全社会普及的一个契机。在医学领域内,宋代援儒入医的潮流导致大量儒医的出现,使得医生行业内平均的素质与学养大为提高,易学也就自然而然的成了构建医学理论的思想重要工具之一,故有“医易同源”之说。与以往易学对医学只有间接影响不同,明代之后的医家更倾向于直接引用《周易》中的引文与卦象来说明其学术思想,其中最为突出的例子就是以《坎》、《离》的卦象来比喻肾藏与心藏。 以卦象喻五藏最初源自其五行属性归类,《难经集注·荣卫三焦第四》曰:“八卦属五脏法三焦,以明人之三焦法象三元也。心肺在上部,心法离卦,肺法兑卦;乾卦,主上焦,乾为天,所以肺行天气;脾胃在中部,脾胃属土,统坤卦;艮亦属土,艮为运气,主治中焦;肾肝在下部,肾法坎卦,肝法震卦;巽卦,主下焦,主通地气,行水道,夫如是。乃知坎离震兑坤以法五脏,乾艮巽乃法三焦,以合八卦变用。” 而后,《坎》卦与肾藏的关系引起了医家们的注意。自刘完素首倡新“命门”学说以来,命门、相火与肾藏的关系就成了医家门讨论的热点问题,尤其是肾中藏先天真阴、真阳的结构得到了普遍的接受。为说明这一理论,《坎》卦的卦象作为最佳的理论模型,而受到广泛的重视。《坎》为水,喻肾藏,其卦象为二阳夹一阴及象征二水夹一火,亦即两肾之水夹命门相火之象,代表肾中藏命门真阳。《医贯·医巫闾子医贯序》曰:“水之生于火也益信。火生乎水。亦还藏于水也。其象在坎。一阳陷于二阴之中。而命门立焉。盖火也而肾水寄之矣。”于此相对,《离》卦卦象也被用来暗指心火中藏有真阴,《周慎斋遗书·二十六字元机》曰“且真阴藏于离宫,故曰神阴。”即指“真水实生于心”。 “心肾相交”即肾升心降的理论,最早可追溯到魏晋时期,皇甫谧《针灸甲乙经》曾明确指出:“夫心者火也,肾者水也,水火相济。”但此说只是以心肾之间静态感应,来解释《内经》中“心主耳”的说法,而并无明确的动态升降交流。首先明确提出肾升心降理论的,可见于五代时期的道家内丹学经典《钟吕传道集》中“肾气”与“心液”的理论,而在医学界内,则首见朱丹溪“心肺之阳降,肝肾之阴升”说。易学认为阳气向上运动,阴气向下运动,以乾坤二卦代表阴阳,若初始状态即是阳上阴下的话,阳气越升越高,阴气越降越低,两者分离,是为《否》卦,是不好的趋势,将会招来灾祸;反之,若初始状态即是阴上阳下的话,阴气自上而下降,阳气自下而上升,阴阳相交而融合,是《泰》卦之象,故称“阴阳交泰”,最为吉利。更进一步说,坎卦为水属阴,但其象为二阴夹一阳,又象征阴中之阳;离卦为火属阳,但其象为二阳夹一阴,象征阳中之阴。坎上离下为水火《既济》卦,阳升阴降,阴阳相济,代表事情成功与顺利;而离上坎下为火水《未济》卦,阳逾升而阴逾降,不能相交,代表事情尚未成功。由此可以看出,“心肾相交”理论完全是模仿《泰》卦与《既济》卦而设计的,故又有“心肾交泰”或“水火既济”之称。故《医学入门·脏腑》曰:“两肾二系相通下行,其上则与心系通而为一,所谓坎北离南,水火相感者也。” 由《坎》、《离》两卦卦象进一步分析,即得出肾阳与心阴乃人体之真阴真阳的结论,而此真阴真阳又恰恰正是人体气机升降的原动力。《周慎斋遗书·阴阳脏腑》曰:“心肾相交,全凭升降,而心气之降,由于肾气之升,肾气之升,又因心气之降。夫肾属水,水性润下,如何而升?盖因水中有真阳,故水亦随阳而升至于心,则生心中之火。心属火,火性炎上,如何而降?盖因火中有真阴,故火亦随阴而降至于肾,则生肾中之水,升降者水火,其所以使之升降者,水火中之真阴真

常见病辩证施治—中医理论

常见病辩证施治—中医理论

常见病辩证施治 第一节治则与治法 治则是用以指导治疗方法的总则,治疗方法是治则的具体化。 一、治病求本 (一) (二)正治与反治 1.正治 是指采用与疾病的证候性质相反的方药以治疗的一种 常用治疗法则,又称逆治。 2.反治

是指顺从病证的外在假象而治的一种治疗法则, 又称从治。 二、扶正与祛邪 (一)扶正与祛邪的区别 (二)扶正祛邪的运用 1.扶正 适用于以正气虚为主要矛盾,而邪气也不盛的虚性病证。 2.祛邪 适用于以邪实为主要矛盾,而正气未衰的实性病证。 3.扶正与祛邪兼用 适用于正虚邪实病证,而且两者同时兼用则

扶正不留邪,祛邪又不会伤正。 4.先祛邪后扶正 适用于虽为邪盛正虚,但正气尚能耐攻,或同时兼顾扶正反会助邪的病证,则应先祛邪而后扶正 5.先扶正后祛邪 适用正虚邪实,以正虚为主的病人。因正气过于虚弱,若兼以攻邪,则反而更伤正气,故应先扶正而后祛邪。 三、调整阴阳 疾病的发生,其根本即是阴阳的相对平衡遭到破坏,出现偏盛偏衰的结果。 四、三因制宜 三因制宜,即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是指治疗疾 病要根据季节、地域以及人体的体质、性别、

年龄 等不同而制定适宜的治疗方法。 (一)因时制宜的原则和临床应用 根据不同季节气候特点,来考虑治疗用药的原则。 “用寒远寒、用凉远凉、用温远温、用热远热”。 (二)因地制宜的原则和临床应用 根据不同地域的地理特点,来考虑治疗用药的原则 (三)因人制宜的原则和临床应用 根据病人年龄、性别、体质、生活习惯等不同特点,来考虑治疗用药的原则 第二节常见病的辩证论治举例感冒 感冒 辩证症状治法方剂中成药 风寒感冒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 肢体酸痛,或鼻塞声重,或鼻 痒喷嚏,流涕清稀,咽痒,咳 嗽,痰吐稀白。舌苔薄白,脉 浮紧。 辛温解表宣肺散寒荆防败毒散 感冒清热颗粒、正柴胡饮颗 粒、荆防颗粒、九味羌活丸 风热感冒身热较著,微恶风,头胀痛, 或咳嗽少痰,或痰出不爽,咽 痛咽红,口渴。舌边尖红,苔 薄白或微黄,脉浮数。 清热宣肺解表银翘散 银翘解毒(片)、感冒退热 颗粒、桑菊感冒片

(完整版)中风病中医辩证论治

中风的中医辨证论治 脑血管病是临床常见病症之一,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合并症多及治愈率低的“四高一低”的特点。中西医结合是治疗该病的优势。 祖国医学对脑血管病(中风)的论述 祖国医学将脑血管疾病多称为“中风”。中风为内科常见急症之一。其起病急骤,变化迅速,证见多端,犹如自然界风性之善行数变,故前人以此类比,名日中风。对于中风病的治疗及预防,历代医家均极为重视。通过长期医疗实践积累,逐步形成了祖国医学对中风病独特的医疗优势。 一、中风病的发展源流 祖国医学对脑血管疾病的认识经过了长期的临床实践。多认为发生中风病,系指患者真阴素亏,正气不足,或五志过极,或高梁厚味。或尺牍思劳过度,以致心肝火炽,内风旋动,气逆血菀于上,痰浊蒙闭清窍,表现为猝然昏仆,不省人事,伴有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言语蹇涩或失语;或不经昏仆,仅以歪僻不遂为主要症状的一种脑病。因本病起病急骤,变化迅速,与自然界

之风邪特性相似,故古人以此类比,名日中风。 历经几千年,经过无数医家的实践和钻研,对中风之病因病机病位的论述祖国医学认为中风之病的病机为本虚标实,下虚上实,以肝、脾、肾虚为本,风火痰瘀为标,病位在脑,但与五脏有关。形成了祖国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 二、中风病的病因病机 祖国医学认为中风的发生,不外乎内因与外因两个方面。主要因素在于患者平素气血亏虚,心、肝、肾三脏阴阳失调,兼之忧思恼怒,或饮酒饱食,或房室劳累,或外邪侵袭等因素,以致气血运行受阻,经脉痹阻,失于濡养;或阴亏于下,肝阳暴涨,阳化风动,血随气逆,挟痰挟火,横窜经络,蒙闭清窍而卒然仆倒,半身不遂,而发中风。 (一)内因 内因在中风发病中起主要作用,已为临床实践所反复证实。 (1)情志失调 情志即七情,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情志是机体对外界事物的不同反映,在正常情况下,不会使人致病。只有长期情志变化刺激,使人体气机紊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才会导致中风的发病。 七情中,又惟忧思郁怒为最甚。

关于中医思维的体会

关于中医思维的体会 《内经》阴阳应象大论中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可见中医理论认为人体之脏腑气血,天气之风寒暑湿,疾病之表里上下,脉象之迟数浮沉,药性之温平寒热等等皆不外阴阳二义。故治病必须掌握阴阳变化的规律,要探讨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变化的道理。因而把它称做“治病必求于本”。因为中医各种理论均贯穿着阴阳学说,所以在辨证论治时必须结合阴阳盛衰、消长转化等道理去分析病情,抓住疾病变化的本质,给以恰当的治疗,才能提高疗效。我们很多临床疾病的治疗皆是根据阴阳学说给疾病以动态的观察,整体的分析,辩证地看待阴阳盛衰、邪正强弱、气血升降、标本转化等关系的结果。 中医通过阴阳、脏腑、经络、气血、五行等学说,把人体的生理病理,内外上下,器质功能,物质精神等都联系成为一个统一整体。故中医的五脏并不是形态学的分类,而是通过脏象学说等理论把人体的脏器与功能等归纳成为五大类,从而把人体内部以及人体与环境都统一起来。所以中医在辨证论治时是把人体当作一个统一的整体来观察的。好多来就诊的病人所说的往往是单一症状。但在临床上运用辨证论治时,对某一局部症状或某一精神症状,某一脏腑症状或某一功能障碍,都须从整体观念出发,联系整体的生理、病理等关系去观察病机变化,进行辨证论治。 中医还有一个重要的思想,即认为人体的生命现象与疾病现象都是在一刻不停地运动变化着。如《黄帝内经·素问·天元纪大论》说:“动静相召,上下相临,阴阳相错,而变由生也。”同书“六微旨大论”说:“夫物之生从于化,物之极由乎变,变化之相薄,成败之所由也。”又说:“不生不化,静之期也”又说:“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这种运动变化又是互相制约、互相促进、不断运动、不断变化、不断发展、不断前进的,所以说是变动制化思想。人体的生命现象、病理现象都是在变动制化过程中,

中医辨证七步法辨证论治五步

辨证论治七步是方药中教授提出的辨证论治的具体步骤和方法。 第一步:脏腑经络定位; 第二步:阴阳、气血、表里、虚实、风、火、湿、燥、寒、毒定性; 第三步:定位与定性合参; 第四步:必先五胜; 第五步:各司其属; 第六步:治病求本; 第七步:发于机先。 随着时间的推移,方老经若干年实践将辨证论治七步浓缩、升华为辨证论治五步。 第一步脏腑经络定位:根据患者发病有关各方面条件及当前临床表现将疾病的病位确定下来。 第二步阴阳、气血、表里、虚实、风、火、湿、燥、寒、毒定性:根据患者发病有关各方面条件及当前临床表现按照上述内容确定其性质。 第三步必先五胜:所谓必先五胜,即在分析各种发病机转时,要在错综复杂、变化万端的各种临床表现中确定其是属于哪一个脏腑及哪一种病理生理变化在其中起主导作用。 第四步治病求本:这一步与前面的“必先五胜”一步是相应的,即在第三步的基础上,重点治疗其原发器官及其原发病理生理变化,提出相应的治疗法则及方药。 第五步是治未病:对于各个脏器的疾病不能只限于其本经本气,孤立地对待,而必须要考虑其所影响它脏它气对本身可能产生的影响,从而以全局观点来判断转归、分析病势,通过治疗未病脏腑来协助治疗已病脏腑,这就是治未病的含义。松原市中医院推拿按摩科赵东奇 从理论上讲,辨证论治五步是对辨证论治七步的高度概括提炼,较之辨证论治七步更完善、更系统,层次更为分明。从临床上讲,辨证论治五步较辨证论治七步更简明,更便于临床医务工作者应用。其理论基础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整体恒动观是五步的基本指导思想 六气是自然界中的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气候,六气的变化,是自然界气候乃至万物变化的根本。正如《素问.气交变大论》所云:“夫五运之政,犹权衡也。高者抑之,下者举之,化者应之,变者复之,此生长化成收藏之理,气之常也,失常则天地四塞矣。” 性先五胜是在分析各种发病机转时,确定其是属于哪一个脏腑及哪一种病理生理变化在其中起主导作用。人体的各个脏器密切联系,一个脏器有病必然要影响到另一个脏器,同时也受其他脏器的影响,不要以孤立、片面、静止的观点看待任何一个脏器的病理变化。 2气化论思想贯穿于五步始终 气候的反常会导致疾病的发生,不同的气候变化又可针对性地作用于脏器,为辨证论治确定病位提供参考依据。如《素问.至真要大论》谓:“厥阴司天,风淫所胜,则太虚埃昏,云物以扰,寒生春气,流水不冰。民病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鬲咽不通,饮食不下,舌本强,食则呕,冷泄,腹胀,溏泄,瘕,水闭。蛰虫不去,病本于脾。”又云:“乘其至也,清气大来,燥之胜也,风木受邪,肝病生焉。热气大来,火之胜也,金燥受邪,肺病生焉。寒气大来,水之胜也,火热受邪,心病生焉。湿气大来,土之胜也,寒水受邪,肾病生焉。风气大来,木之胜也,上湿受邪,脾病生焉。”以风证为例,风的特点是善行而数变,风性主动,因此凡患者在临床表现上具有上述特点,如症状表现变化较快,来去不定,游走易动,颤动抽搐等均可定性为风。同时凡发病季节在春季,或发病明显与受风有关的都可定性为风。 3正邪理论对辩证论治五步的指导作用

周易在中医理论中的应用浅探

周易在中医理论中的应用浅探 发表时间:2010-12-08T13:01:17.77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0年第31期供稿作者:杜风坤 [导读] 人的心血得中则无心脑之病,人的精神得中则聪明广计。 杜风坤(山东泰安市中医院山东泰安 271000) 【中图分类号】R2-0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0)31-0381-02 1 易医同出一源 医者意也,易者道也,道者寂静也,太极者乃易学之体也,易者虚无也,太虚者一气之言也,气者万物之父母也,易学和医学同出一源而两途。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府也,周易是阴阳变化的应用,推往知今物极必反,具阴阳消长之机,虽阴阳备于内经,散载群书,而其变化,莫大于易学,因天人同一理,易医同一源,同此阴阳变化之道也,人和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人与天地气息相通,而易学始于乾坤推演、阴阳终于乾坤,而阴阳显其象,医学和易学同源之理是同其阴阳变化之道也。其交相近,其用而异。唯易经存其变化而不穷,开物成务、知未而伏往,进退不绝。而医之为道、研阴阳、分五行生克,巧用调元赞化起死回生之术。故中医理论中借易学之理、明天地造化之道,晓阴阳消长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变化之理,由此方知人生于阴阳,成于阴阳,损于阴阳,而死于阴阳之消长。明天人合一之理,太极之道。而易医之理昭然若揭。《周易》的理论在中医内经中早有运用,虽观其形殊,穷其理则一也。而周易之为学,演之无穷,太极动而两仪生,然用其卦象推研事之吉凶变化,而周易之理在中医学中,则是太极动而生阴阳,阴阳生化,而出五行,阴为坤为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等,阳为火,火为乾,乾为天,天为南,南为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等。 用五行生克说明了中医学中的生理病理、用药及辩证之妙理。因此中医学中的理论和易学均从太极之动静变化,互为其根本。虚无易之体,阴阳是易之变,为演其物象之妙,天地分其阴阳,阴阳分为有形和无形,万物因气而化神,以气为生长之祖气,形神具气以成,故为后天之祖。无形为天,有形为地,天而为阳、有形为阴,无形为乾,有形为坤,乾坤其合天地太生。万物均从阴阳而生。医能明此,而知人体阴阳气血生归有所,脏腑病变之由,故知人生长壮衰病死之理。 2 周易与中医阴阳在治则上的应用 宝命全形论曰:木得金而伐,火得水而灭,土得木而达,金得火则缺,水得土则绝。万物尽然,不出此理。用此而来说明五行相克,对脏腑发生的病理变化的根源。如肝见庚辛死,肾见戊已死,心见壬癸死,脾见甲乙死,肺见丙丁死,此是相克之理,病死于其所不胜的理论当得年盛时旺,是为三实,实则气旺,而邪不能独伤人,假年之衰气不足,逢月空,天时不和,是谓三虚、虚则气衰,当时虽病则重。阴阳的升隆,各有偏盛,万物皆由之,故易曰:万败倚伏生乎动,动而不已则变作矣。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隆息则气立孤危。气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化收藏,是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故器为生化之宇,器散则分之,生化息灭也。故生化变化,医有五行,根于中者命曰神机,中者和也,中正无偏也,和者中正也,中正者道之妙用,中和者易之妙用也,神去则机息,依服天者,以神为主,神为机发之本,根于外者,命曰气止,气止则化危,依服地者,阴也,阴以气为主,气止则化危,依服地者,阴也,阴以气为主,气为生化之源,万物以气而生,以气而立。 3 中医之名来源于周易 中医之名,并非用中药来治病,千百年来,知之者不多。有人讲用中草药来医病,即是中医,还有人讲,中国的古老医学,即中国的传统医学即是中医,非也。中是中和、中正、中庸之意,中而不偏之为平,中得冲气之为和,中医是用中来医病的医学,或用中来医病的大夫,即是中医。中医医病,就是用调和阴阳,使阴阳偏盛偏衰重新回到原来的阴阳平恒的水平上去,而其病自愈。例:肝病肝阳上亢时,则用平肝潜阳,中气下陷时用升提中气;脾胃不和时,调和脾胃;心肾不交时,用交通心肾之法;心火上炎时,用清心泻火法,都是采用调和阴阳的偏盛偏衰,使过亢的下降,使下陷的上举,恢复到中的水平,使其阴阳达到平恒的方法,即为中医。人的脏腑得中则五脏六腑不病;人的心肾得中则无梦多智;人的心血得中则无心脑之病,人的精神得中则聪明广计。 中医之名,最早见于《汉书艺文志》方技略上,公元32-92年,作者班固字孟坚,东汉著名史学家。他在方技略中曰:有病不治常得中医,本意是用中来医病,换言之即是用调和阴阳来治疗疾病的医生,即是中医。例如:水火即济,卦象曰利贞,则柔正而位当也,初吉柔得中也。例于六二象曰七日得以中道也,解说七日得者,以有中正也,雷水解,象曰,解到西南,往得众也,其来复吉乃得中也,有悠往风吉,往有功也,火地晋,六二象曰受兹介福,以中正也,在易的象解中,得其中和、中正和于中、中吉。都是讲明了事物不偏、不过、不急、不燥、自然、顺时机、顺事节、通顺时理、中道行、即是得中之意。整修易的卦象起始和终了,都贯穿一条,万物一理得中者胜。万物失中则败,人体阴阳失中则病。中者王气之祖,万物得冲气生而能生,君王得其中而天下治,人民得其中则乐业安居,疾病得其中则不治自愈,阴阳气在天得其中而后天自倍,疾病速愈。月在中天则兴,日在中天则旺,不中则损,月过十五光明少。人过中年多半辈。孔子曰:中庸,即是得中之意,所以说清三心、绝六尘不如守中。 4 《易经》和中医五行生克的关系 例难经曰:东方实、南方虚、泻南方补北方,此是子母补泻之中,在中医五行学说中的生克,其关系是推动五脏六腑之间相互作用,也是人体自我调节的主要手段。例如培土生金、益火生土、滋水涵木、壮水制水等,都是以五脏六腑自我运动为基础,进行调节的方法。如易经中水火未济为阴阳不合,水火不交、而水火即济,在中医则为心肾相交,在卦为天地太,其象则为上下交通,天地否卦是阴阳隔绝,互不相通。山风蛊卦为肝脾不调。地雷仪为肿胀郁滞之病,此是借卦象而阐述其病理和病情。若明此理,即知中医的理论,是和易经同出一源而中医是从其理论上虽与易学不同,其内含阴阳变化,虚实进退之理是完全一致的。 5 小结 易是太极,易是道之体,是中医学理论的根本,易者,阴阳之道也,医者,意也,医者、活人之术也,其术之变,不出调合阴阳,以平为期。易是太极而生去两仪,两仪生四象,而中医学是从其太极生两仪,两仪生阴阳,阴阳化五行。其理本于太极、阴阳之为道,万物负阴而抱阳。物之生莫不由之太极而来,由太极而出。其物的生成之理虽简,均从两仪阴阳姻媪交感冲和变化而成。其形一受其生,神一发其智,万物皆不离于它。中医的理论是用阴阳交感,阴阳偏盛偏衰而立论,五行生克之谜经,合消长之机、调元赞化、起死回生。以从其医,故其仪似殊,而其用似异,但是是天地阴阳之道。太极化生阴阳后,而造化万物,人生之理、亦是阴阳之道,来长养四肢百骸,人与天地相参,日月相应,因此乃是天人一理,其一理相同者,同其阴阳之道也,中医与易学同其一源者,同其变化也。因此为医者必须通

小学选学周易与中医

第二讲《周易大传》 《周易大传》或称《易传》,共十篇,又称“十翼”。传,解说经文之义。翼,本指鸟虫之翅膀。 此指《周易》不可缺少的,与《周易》相辅相成,注释解说《周易》的著作。 十翼:《彖》(上、下):彖(tuan),断也;《象》(上、下):征象,义理;《文言》:仅乾、坤卦有,孔子作;《系辞》(上、下);《说卦》;《序卦》;《杂卦》;宋·朱熹《周易本义》将《彖》、《象》及《文言》归入“经”。《易传》的内容及贡献:成书年代约成书于战国时代。作者儒家学者的作品(孔子及其弟子)。意义现存最早、最系统解释《周易》经文的著作。它的成书大大提高了《周易》的学术价值。 1.从抽象概括意义上对《周易》作了解释,将《周易》64 卦384 爻上升到理论高度。 2.从整体上对《周易》六十四卦加以排列和说解。 3.发挥了儒家伦理传统,从社会、人生道德角度注释《周易》,使《周易》变成一部道德修养的书。4.对《易》的体例(如卦象、爻象、爻位等)作了详细说明,保留了中国古代原始的古筮方法——大衍法。《彖传》:彖的本义彖[tuan],即材,通“裁”,有裁断之义。 彖辞裁断一卦之义的文辞,也叫卦辞。 彖传对彖辞(卦辞)的解释称为“彖传”。 《彖传》释《周易》卦辞的方法:1. 以八卦之象释卦辞2. 取义理释卦辞3. 取爻位说释卦辞 爻位说:指爻所处的位置。主要有中位、乘、得位、失位、应位。举例: 当位、不当位:一卦之中,初、三、五位为阳位;二、四、上为阴位。阳爻居阳位,阴爻居阴位,为当位(亦称得正、得位),反之为不当位(亦称失正、失位)。 中:六爻所居位次,第二爻在下卦中位,第五爻在上卦中位,象征事物守持中道、行为不偏,符合儒家所倡“中”的思想,故多吉利。阳爻居中位,象征“刚中”之德,阴爻居中位,象征“柔中”之德。 承:凡下爻紧靠上爻为“承”,侧重揭示阴爻上承阳爻的意义,象征卑微、柔弱者顺承尊高、刚强者,大略以阴阳当位之承为吉,不当位之承多凶。 乘:阴爻居阳爻之上。又名“乘刚”,象征弱者乘凌强者,小人乘凌君子,多不吉。 比:六爻之间逐爻相连并列叫做“比”。因此包括了“乘”、“承”的关系。爻位互比象征事物处在相邻环境的作用与反作用,其吉凶关系视其他因素相互影响而定。 应:在上下两卦的相同位置(初和四、二和五、三和上)之间相互交应,对应之爻阴阳性质相反的,可以两相交感,称为“有应”,对应之爻阴阳性质相同的,必不能交感,称为“无应”。 《象传》:卦象是对自然界中的物象加以概括整理,并通过卦表现出来。 天象日月星辰所呈现的象称为天象。 地象山川草木所呈现的象叫地象。 七象说八卦之象,六画之象,像形之象,爻位之象,反对之象,方位之象,互体之象。 1.卦象的划分:《易传》中作为篇名的“象”是指《象传》;分为上、下两篇。 《易传》中释每一卦的又分为:大象:释卦象;小象:释爻象。 2.《大象》释卦的方法:先用八卦之象解释卦,然后比拟人事,说明根据此卦象当如何去行动。 3.《小象》释辞的方法:①取爻位说;②只从爻辞自身释爻辞;③从义理方面释爻辞; 《文言传》:《文言》只释《乾》《坤》两卦卦爻辞。通过注释卦辞,阐发了天地阴阳变化之理,君臣上下、安邦治国、修心养性之道,其注释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理论深度,远远超过了《乾》《坤》卦爻辞本身。《系辞传》:系,系属;辞,文辞。指系属在卦爻之下的文辞,即卦爻辞。 《易传》以系辞为篇名,专指《系辞传》,即系附在《周易》后关于《周易》通论的文辞。 《系辞传》的主要思想:《系辞》是对《周易》总的说明,内容博大精深,是学易必读之篇。 1. 阐述了乾坤在《周易》中的地位以及内在的根据; 2. 追述了《周易》起源、形成、作者、成书年代(对伏羲画八卦、文王演周易都作了说明); 3. 揭示了《周易》的作用为认识事物规律、预知未来、道德修养、安邦治国、观象制器; 4.解释了十六卦十八辞,以补充《彖》《象》之不足,说明了《周易》体例,包括卦位、作用、爻位、爻德

肺心病的中医辨证论治

肺心病的中医辨证论治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肺心病的中医辨证论治沛县中医院主任中医师黄绍峰 肺源性心脏病是各种不同致病因素作用于肺脏,导致肺功能受损,肺动脉高压而继发引起心脏病变的一组综合征。在祖国医学中虽无相应的病名,但类似肺心病的文献记载却很多,大多散在痰饮、咳喘、伏饮、肺胀之中,根据肺心病不同时期的见症,中医也有相应的描述,如肺虚咳逆、水气凌心、肾不纳气、喘脱、喘厥等。可见祖国医学对肺心病的病因病机及治疗早已有了深刻的认识和探讨。 病因病机: 肺心病在临床上最常见的病因,大多是有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其他慢性肺部疾患逐渐演变而来,它实际上包括三个疾病病名: 1慢支(或其他慢性肺部疾患);2阻塞性肺气肿;3右心劳损或衰竭。 祖国医学认为:肺主气、司开合,外合皮毛。起到主呼吸、护表卫及抵御外邪入侵的功能。当肺气虚,卫外功能失职时,六淫之邪就会侵入机体,肺脏为五脏之华盖,最为娇嫩,故易受邪,受邪后则肃降不能,气机不利,肺气不宣则引起一系列常见的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此时若失治误治,以致咳喘不已,久则耗气伤阴,致使肺脏更虚,复加反复外感,周而复始,就逐渐形成了慢性咳喘之症----慢性支气管炎,此时的支气管内膜增生,粘液分泌增多,再加反复感染的浓痰栓子阻塞造成气体交换障碍、残留气体增加,肺泡组织不断破坏,久则就构成了典型的阻塞性肺气肿,肺气肿进一步发展导致肺动脉高压,从而加重了右心脏负担,若超过右心的负荷和其代偿能力,就会导致心衰,而出现一系列右心功能不全的症状

和体征。肺主气朝百脉,心主血灌流全身,二者密切相互协作,共同完成气血精微物质周而复始的营养全身各脏器的功能,肺虚则不能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水湿停聚、久则泛溢于肌肤,则引起水肿,上则水气凌心,出现咳吐泡沫样痰,气急心悸动则喘甚等心气虚的症状,久则水湿阻遏心阳,致使心阳不振、心血瘀阻出现肢冷端坐呼吸、口唇紫绀,肝脏大脉结代等心阳虚的症状,此时心肺同病,肺源性心脏病也就逐渐形成了。 肺为五脏之华盖,其气贯百脉通它脏,所以肺病不但可累计它脏,其他各脏的病变亦可累及肺,正如古人所言:肺不伤不咳,脾不伤咳而无痰,肾不伤咳而不喘。脾为后天之本,生化之源,脾的本质不仅包括消化系统的功能,而且还包括部分能量转化及水液代谢的功能,脾虚不能运化水湿,聚而为痰为饮。故有“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之说。肺虚不能主气而夺脾可耗伤脾气,反之脾土不旺,不能生金,肺脏不能得以充足的精微而调养,所以临床上肺脾两虚型往往多见。 肾为后天之本,主摄纳肺气,其阳温煦五脏,故有“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五脏之气生于“肾”之说。肺气下行归于肾,肾主摄纳,二者相互协调共同完成呼吸功能,肾虚不能摄纳则上逆而喘,肾主水,对水液的代谢、排泄起到主要作用。,肾虚则不能助肺通调水道、助脾运化水湿、助膀胱蒸腾气化。故可聚而为痰为饮,轻则阻肺,重则上泛凌心或外溢肌肤发为水肿,根据多年临床实践探讨其病理机制可归纳如下: 肺气虚---肺脾两虚---脾肾两虚----心肾两虚---亡阳喘脱 \ / \ / \ / \ /

辩证施护在中医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辩证施护在中医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主持人:蔡保兰 主讲人:邹慧 2013.4.20 中医护理: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以整体观念和辩证施护为特点的护理,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在生活起居护理、情志护理、临证护理、饮食护理、技术操作以及卫生保健、预防、消毒隔离等方面有着丰富的内容和宝贵的经验,基本上涵盖了护理工作的各个领域 中医护理发展史 ?中医护理的起源:夏-春秋 ?初步形成:战国-东汉 ?发展阶段:魏晋南北朝至隋唐五代,孙思邈《千金方》首创葱管导尿术、灌肠等。 ?充实阶段:宋金元的食疗养生、调护 ?成熟阶段:明清李时珍《本草纲目》 ?当代护理学的蓬勃发展:1959《中医护理学》第一本中医护理专著。 中医护理优势 ?理论特色 ?中医护理方法优势 ?中医养生保健优势 ?护理操作优势 三分治疗、七分护理 ?医护并行没有分家 医家集看病、抓药、煎药、护理于一身。 ?弟子和家属代劳 ?专业的护理人员 ?古老又年轻 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 ?整体观念 ?辩证施护 整体观念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以五脏为中心,配以六腑,通过经络系统“内属以脏腑,外络于肢节” 辩证施护 ?辩证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有关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辨清病因、病位、病性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何病、何证。 ?施护是在辩证的基础上,确立相应的施护原则和方法。 辩证施护的一般方法 1、远用四诊方法收集辩证资料 a、远用望诊了解疾病的本质 b、运用问诊辨别疾病的虚实 c、运用问诊全面了解病情 d、运用切诊探明疾病的性质 运用望诊了解疾病的本质 ?观察病人的神志、形态、皮肤、五官、舌苔以及分泌物、排泄物的异常变化,测知

浅谈《周易》对中医的影响

浅谈《周易》对中医的影响 学号:031415118 名字:李美萱班级:中医151 关键词:《周易》;《内经》;整体观;阴阳学说;藏象学说 摘要: 《周易》理深意宏,是中国文化之祖,也是多门学科的源头。中医学也是以自然科学为主题,多种学科共同交织的学科。只有清楚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知晓整个中医的形成和发展,方能抓住中医的本质。 1.整体观的相通 整体观念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中医经典著作《内经》非常注重“天人相应”“形神合一”,从整体角度分析与认识生命、健康和疾病,注重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之间的统一性和联系性。而这种人——自然——社会的整体观是导源于《周易》的。可以说,中医的整体观是对《周易》理论基础的应用与发展。 《周易》认为宇宙万物始于元气。元气为气化之始,是构成世界的基本元素。“有了天地便有了万物”,从天地宇宙中从化出天地雷风水火山泽。水火为阴阳,风雷鼓动,山泽成形,’山泽通气,然后能变化既成万物也。生物开始繁衍,“有万物然后又男女”。人和天地共同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互相影响,互相补充。人的规律可以在天地的规律中得到反映。以八卦与人体的关系为例,八卦和人体结构一一对应。正如《易?说卦》中所说:“乾为首,坤为腹,震为足,巽为股,坎为耳,离为目,艮为手,兑为口。”离卦象征人体生命气化的原动力,和人体命门,心相应。震卦和认同肝胆相应。巽卦在人体上应肺。艮卦与人体的脾相应。坎卦应肾。坤卦应脾胃大小肠。无疑,人体在《周易》中被视作一个大八卦系统。《周易》依据八卦和人体这种关系,提出八卦人气质分类法。它是世界最早、最科学的气质分类方法。体现了人类气质与宇宙自然界物质属性的统一性;突出了人与社会的关系,强调了人的气质不是孤立的。至此,《周易》发展出“天人合一”的思想,开始重视人体自身的整体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的整体性。 《内经》认为人体是一个以心为主宰,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人体由五脏,六腑等组成。人体的认识和疾病诊治必须注意到自然和社会的诸多因素。《内经》吸收《周易》“天——人——地”的思想,提出要顺应自然养生的思想,即“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这与《易?杂卦》中的“损益,衰盛之始也。”是一脉相承的。顺应自然盛衰规律养生,强调了整体性,人与社会自然的统一性。即言个体只有立足于内外环境的统一才能生存。人只有“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才能掌握自然法则,实现天人合一。《内经》渊源于《周易》又发展了《周易》,《周易》对中医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进作用。 2.阴阳学说的相通 从《易经》中开始用阴爻阳爻两个基本符号来体现阴阳,从太极图阴阳合抱到卦象的结构,从太极阴阳图到四象再到八卦的形成,无不存在着阴阳的互根原理。所以我们说《易传》开始真正把阴阳作为完整的哲学体系。阴阳爻摆脱了占卜的束缚,而升华为哲学的范畴1。至此,《周易》作为一部伟大的哲学著作,推广开阴阳的意义,并逐渐开始影响《内经》。医家结合《周易》的阴阳哲学,提出了中医基础理论中重要的概念——阴阳学说,灵活地解释医学现象,进一步推广阴阳。所以我们说,《周易》阴阳爻的关系,及《周易》卦象所寓的阴阳哲理是中医阴阳学说的起源。2 《庄子?天下篇》说:“《易》以道阴阳。”《周易》阴阳萌芽于《易经》。尽管《易经》还未直言阴阳,但阴阳却处处体现在卦、爻等方面。正如《易传?系辞》所言:“一阴一阳之谓 1杨力:《周易与中医学》,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第二版,第25页。 2

中医学的思维方式

中医学的思维方式 摘要:本文通过对中医学“悟”性思维方式的三个结构要素进行分析,得出中医学理论的一般思维方式。接着将它与西医学作比较,得出中西方医学理论的差异,并由此引申出中西方人思维方式的差异。最后文章指出,中国人应该发挥自身思维方式的优点,来发展有自身特色的科学范式。 关键词:中医;西医;思维方式;科学范式 革故鼎新、与时俱进是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向。中医学也是如此。近、当代以来,在社会形态发生根本变革的社会环境中,中医学因为与中华传统文化的血缘关系而被打上了“封建医”的烙印,道路曲折,生存艰难。 医学是一种以人类自身健康为工作对象的理论研究与工作实践 结合为一的社会活动。中医也不例外,中医学通过医生个体的望、闻、问、切而感觉疾病,通过六经辨证、八纲辨证、营卫辨证、脏腑辨证来认知疾病并确定因果,利用自然药物和人的情志来扶正祛邪,调整人自身的健康平衡状态而达到祛病健身的目的。这一系列的活动,都有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贯穿始终。这个思维方式不同于康德关于认识含有感性、知性和理性三个要素的人类认识结构方式,而是一种“悟”的思维方式。“从哲学思维方式的角度进行界定,‘悟’是对对象本性或内蕴的一种直觉的、明澈的洞察或领悟能力。”人不可能生而知之,

“悟”性思维方式特点决定了能力的提高必须进行大量的社会实践,产生经验而提升领悟能力。 在中医学“悟”性思维方式的结构框架内,还有三个结构要素:一是天人相应的整体性思维。中医学认为,天地是大宇宙,人是小宇宙,大小宇宙是一个和谐整体。所以认识疾病必须从人与自然相应这个角度去考虑因果。所以高明的中医,总要因时认症用药。春天风邪伤肝木,在治疗其它部位的病症时,也要注意用一些保肝的药,治疗效果会更好。在人体内部,也是一个整体。十二经脉连接十二脏腑形成一个网络,一发而牵全身。所以,中医论病,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要周虑整体,讲求天人合一。通过中医整体观建立起来的方法论,与中国古代哲学的阴阳、五行等方法论一脉相承,并直接地运用到医学当中,建立起了人体内部的气血、脏腑及其联系,以及与外部联系的框架,建立起了物质联系的系统方式。通过人体外部表象来推导人体内部气血、脏腑等运行状况,进行辩证论治的方法,而且经受住时间的考验并在实践中得到了广泛验证,从某种角度上说领先于现代医学,这也是中医能生存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是中庸平和的平衡性思维。中医论治,平衡为要。调整阴阳,扶正祛邪,目标全在于平和。它不是直接针对病之所在,而是‘穷理尽性’(《易传》),即帮助人恢复和提高自身具有的调节能力,调动和激发人的生命潜能,从而实现祛病健身。”基于这样的思维尺度,一些成熟的中医,在治疗癌症方面首先采用与邪相安追求劣势平衡,而后调养气血,扶正固本,再祛邪化瘀。疗效优于以毒攻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