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专享]015.脑保护

[VIP专享]015.脑保护
[VIP专享]015.脑保护

015.脑保护

《心血管麻醉及体外循环》胡小琴主编

发表日期:2006-10-26 9:49:11 浏览数: 7

第十五章脑保护

李立环

心血管手术后重要脏器的并发症的发生率远远高于其他手术。据最新报道,美国每年成人心脏手术后脑卒中的发生率高达5%,其中1/3患者死亡,2/3遗留永久性中枢神经后遗症。Stump的报道更是惊人,他观察到75%的心脏手术患者术后一周内有神经心理学缺陷,一个月后25%的患者仍有异常。国内虽未见心血管手术后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的报道,但从我院及其他单位的情况看,均有相当数量的患者术后发生脑并发症。因此,心血管手术时的脑保护是临床上急需解决的问题。

心血管手术时脑保护的措施可分两类,即非药理学性脑保护及药理学性脑保护。

第一节非药理学性脑保护

一、低温

中度低温(26~30℃)常规使用于心血管外科手术,就是作为脑或其他重要脏器保护的一种措施。低温对脑保护作用的机理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降低脑代谢

低温降低脑代谢,提高脑对缺血的耐受性。体温从37℃降到27℃时,CMRO2降低50%,体温降至17℃时、CMRO2低于正常的8%。低温能显著减轻脑缺血后神经功能障

碍和病理损害程度。如脑缺血损伤发生时脑温维持于36℃与39℃相比,前者纹状体神经细胞死亡数减少25%。当脑温进一步下降至34℃时,此部位的神经元死亡数几乎接近于零。虽然低温导致脑氧耗直线下降,但脑低温提供脑保护的同时并不伴有代谢产物积聚的减少。在比较室颤10min所致的犬全脑缺血模型中,低温组动物全部存活。而常温组动物全部死亡,但缺血前、中和缺血后大脑皮质内乳酸含量并无差异。另有的研究并观察到,脑组织的能量储存,ATP浓度,脑组织内游离脂肪酸浓度也无差异。

低温显著降低脑代谢率的同时并伴有脑电波低平,频率缓慢,以至出现爆发

性脑电抑制,这些特征常被认为是保护性的。而可导致与此相似改变的药物如巴比妥类,除对局部脑缺血梗塞范围有少许减少外,对严重全脑缺血并无保护作用。异氟醚亦可导致

脑代谢率下降和脑电活动抑制,但近年来的动物实验未能证明异氟醚对脑缺血所致的损伤

有任何保护作用。在大鼠全脑缺血的模型中,与吸入1.3MAC氟烷相比,1.3MAC异氟醚

使脑糖代谢率减少25%,但两组动物大脑皮层,海马和纹状体等部位的组织受损害并无差异。上述结果表明脑低温保护效果并非与脑温下降呈直线关系,代谢抑制也非低温脑保护

的必要条件。

(二)抑制自由基的产生

体内危害性较大的自由基有活性氧自由基和脂类过氧化物。氧自由基过多可

使生物大分子引起超氧化反应,分子断裂,破坏细胞结构和功能。脑缺血缺氧时,自由基

的清除系统受到破坏,自由基产生增加。低温状态下,脑代谢、脑氧耗下降,可改善或维持脑组织的氧供需平衡,减缓自由基的产生与脂类过氧化反应。

(三)抑制兴奋性神经递质合成与释放

兴奋性氨基酸谷氨酸和门冬氨酸是脑内最主要的兴奋性神经递质。谷氨酸在

中枢神经系统所有游离氨基酸中含量最高,但其受体分布有明显的区域性差异,以在皮层,海马,新纹状体和小脑含量高。脑缺血、缺氧,皮层、海马,基底节小脑的浦肯野氏细胞

最易受损,可能与这些部位的兴奋性氨基酸受体密集有关。脑缺血、缺氧,脑兴奋性神经

递质(EAA),尤其是谷氨酸大量释放,而脑低温可完全或部分抑制这一反应。动物实验

观察到大鼠局限性脑缺血20min,脑温维持于36℃时、缺血开始后10min、20min和重

新灌流后10min。纹状体组织中谷氨酸浓度较缺血前分别升高6、10和7倍;而维持于

33℃和30℃脑温的动物在上述时间内并无明显升高。兔全脑缺血10min过程中,缺血开始

后5min,脑温维持在37℃,兔海马组织内谷氨酸已明显升高并持续至再灌流后10min,而

脑温维持于29℃时,谷氨酸浓度未见升高,海马得到组织学上的保护。但温度对Glu(谷

氨酸)释放抑制曲线与预期的低温导致脑代谢率下降曲线并不平行。虽然脑温为32℃,28℃和22℃均可抑制Glu释放,但Glu的绝对浓度在这三种温度下却以脑温22℃时最高。

(四)抑制白三烯生成,减轻脑水肿

花生四烯酸在脂氧化酶的作用下生成白三烯、这类化合物强有力地收缩脑小动脉,

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使钙离子更易进入细胞内,促使脑血管痉挛,脑细胞继发性缺血,

进一步增加毛细血管的通透性,破坏血脑屏障和引起血管性脑水肿,最终导致脑细胞坏死

。低温在降低脑细胞代谢的同时,能降低所有酶的反应速度,抑制花生四烯酸代谢物—白三烯及其他内源性损害因子的产生和释放。由于抑制环氧化酶与脂氧化酶的活性,减少了

有害物质的产生,保护了血脑屏障,故对脑缺血性损伤和脑水肿的形成有保护作用。另低温对脂氧化酶的抑制更为敏感,可允许清除系统(歧化作用)有效地保护对细胞的损害。

(五)膜稳定作用

低温抑制缺血诱导的钾外流,与镁离子有协同作用,低温可增加细胞内镁离子浓度,对细胞膜有稳定作用。

二、控制血糖

控制血糖是脑保护的方法之一,已有效地用于可能发生缺血时。其机理是血糖(脑糖)升高在缺血时产生无氧代谢,使缺血本身乳酸中毒进一步加重,其氢离子浓度增加又加重神经损伤。动物实验观察到,缺血前的血糖水平明显影响长时间缺血或缺氧后结局,即空腹动物比喂食或脑缺血前输入葡萄糖的动物的结局好的多。原因可能是由于空腹动物脑组织乳酸水平较后者低。组织乳酸酸中毒是缺血细胞死亡的重要决定因素,脑组织乳酸水平超过25μg/g脑组织,将导致不可逆性神经学缺陷,而缺血前组织葡萄糖水平又是组织乳酸酸中毒程度的决定因素。临床上,糖尿病或高血糖病人脑卒中后的预后就差。从完全性脑缺血和非完全性脑缺血的预后来看,完全缺血长达1小时的动物,组织代谢和生理功能至少可部分恢复,而经受脑血流低于正常的10%的不完全缺血的动物则否。另不完全缺血的空腹动物或完全缺血的有食动物在缺血30分钟后,脑能量状态都能恢复到接近正常的水平,而非完全缺血的空腹动物在缺血前输入葡萄糖,则遭受严重损害。虽然高血糖不利于体外循环中的脑保护,但没证据显示低血糖对脑有何种额外的保护作用。故体外循环中血糖的阈值水平上限不应>7.5mmol/L,下限不应<3.0mmol/L。值得注意的是,脑糖并非总是与血糖水平保持一致,在快速改变血糖环境时,脑糖有明显的滞后现象。因此,体外循环中的血糖水平应保持在适宜的稳定状态。

第二节药理学性脑保护

理论上药理学脑保护的可能性是建立在神经元损伤的可能机理上的,因此,药理学脑保护的机理包括:降低脑代谢,改善脑血流,控制膜离子流动,阻止兴奋性神经介质释放,清除或拮抗神经毒性物质,而对心血管系统又无明显影响。

一、离子通道阻滞剂

(一)钙通道阻滞药

脑缺血后,细胞内钙增高是导致细胞损伤的重要生化因素,理论上,凡能阻止细胞内钙升高的药物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钙通道阻滞药可阻断钙离子内流入细胞,防止钙在线粒体内聚积,抑制缺血神经元中花生四烯酸的生成,改变脂肪酸代谢,舒张血管。防止或解除脑血管痉挛,清除自由基,防止血小板聚集,防止血粘度升高,有利于脑皮质供血。曾有试验观察到脑缺血15~20分钟后应用钙通道阻滞药,其脑血流量都恢复到接近或高于正常水平,12小时内可恢复中枢神经功能,而对照组和地塞米松组脑血流量在1.5小时后即几乎中断,脑血管阻力增高20倍之多,中枢神经功能大部未见恢复。对各种形式与原因引起的脑缺血,尼莫地平(Nimodhipine)似乎最有前途,主要是因为其直接神

经元作用和脑血管扩张作用。体外循环转流中给予钙通道阻滞药是一值得应用的措施,不

仅可望对中枢有保护作用,而且还可有效地控制外周阻力,停机后并有抗心律失常作用,

但需警惕此类药物的心血管抑制作用。

(二)钾通道阻滞药

理论上苯妥因钠可促进动物完全性脑缺血后的神经恢复,逆转组织病理改变,机理为减慢了缺血神经元释放钾和细胞膜稳定作用。苯妥因钠可减缓细胞外钾积聚,改善

脑血流的分布和能量/底物的运输。阻抑代谢产物及毒性物质的堆积,但作为脑保护的临床研究目前尚未进行。

(三)钠通道阻滞药

理论上,所有的局麻药均可阻滞细胞膜的钠通道,对任何神经,无论是外周或中枢,传入或传出,轴索或胞体、末梢或突触,都有阻滞作用。作用于外周神经,可产

生麻痹,作用于中枢神经,可产生抑制。但比较依替杜卡因(etidocaine)布比卡因(bupivacaine)和利多卡因(lidocaine)的实验研究却观察到,唯独输入利多卡因受试猴惊厥前眼睑下垂,脑电活动明显减慢,对小的刺激无反应。一次静脉注射利多卡因3mg/kg,脑氧耗量2 分钟后降低10%,5分钟恢复正常。一次注入15mg/kg,2分钟后脑氧耗量降

低了27%,60分钟内恢复正常。脑电图的变化与脑氧耗量的变化相平行,随着脑氧耗量的下降,脑电活动进行性减慢。在比较低温,巴比妥和利多卡因对犬脑氧、葡萄糖消耗及对

缺血脑细胞外钾升高的影响的研究中,观察到利多卡因作用于缺血脑时,可减慢钾向细胞

外移动的速度和钠向细胞内移动的速度。当作用于非缺血脑时,其代谢的降低比受巴比妥

抑制出现低平脑电图时还多15%~20%,并与低温有明显的协同作用。钠-钾的膜渗漏和伴随反转运所消耗的能量占脑总能量的绝大部分,这种能量消耗可通过阻断钠-钾的膜渗

漏而得到抑制。在非缺血脑膜稳定可减少钠-钾的运转负荷而得到代谢抑制;在缺血脑膜

稳定可延缓膜衰竭的发生,也就是使ATP的耗竭速度,钠-钾的渗漏速度,膜的去极化和伴随的病情恶化延缓。利多卡因能减轻钠-钾运转系统的负荷,具有抑制突触传递和膜稳

定作用,能明显延缓缺血膜衰竭的发生和缺血脑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推迟不可逆性损害

的进程。

另利多卡因能抑制缺血脑游离脂肪酸尤其是花生四烯酸的释放,对脑兴奋性氨基酸的释放也有缓解作用。体外培养脑细胞的研究表明,利多卡因可减轻乳酸对神经元

的损害,能抑制电位依赖性钙内流。利多卡因对脑缺血复灌后的病理变化也有缓解作用。

但利多卡因作为一种脑保护的措施在临床体外循环中的应用目前尚未见报道。

二、兴奋性神经介质拮抗剂

近年来,氨基酸递质及受体的研究获得重大进展。以特异性受体拮抗剂和放射自显影技术研究发现,脑兴奋性氨基酸受体可分为N-甲基-门冬氨酸受体,使君子氨

酸受体和红藻氨酸受体三种。凡能促使谷氨酸和天门冬氨酸释放或抑制其重吸收的因素均

能增强其神经毒性。递质谷氨酸以依赖钙的形式释放,在海马分子层切片和突触体制备上

如少钙或以镁代替钙,则谷氨酸释放明显减少。中枢神经系统主要以摄取(重吸收)来终

止内源性谷氨酸和门冬氨酸的兴奋作用。摄取是一需能过程,需要ATP提供能量,并需镁-ATP酶激活系统进行驱动。脑缺血时,脑能量缺乏,ATP耗竭,钾外流引起突触前膜去

极化,促使囊泡中兴奋性氨基酸释放;同时细胞外钾的增加和突触前膜去极化又抑制突触前膜对EAA(兴奋性氨基酸)的摄取,结果使细胞外EAA浓度大大升高,兴奋性氨基酸

受体持续而剧烈地兴奋,最终导致细胞死亡。使用特异性兴奋性氨基酸受体拮抗剂2-氨

基-7-磷酰庚酸(2APH),可对抗缺血后预期的神经元退变,几乎产生完全的局部保护作用。另苯环利定、右吗喃、MK801、美托咪啶等也有非特异性拮抗兴奋性氨基酸受体作用。但目前对兴奋性氨基酸受体拮抗剂的研究仅限于离体或动物实验。

三、自由基清除剂

氧导出的自由基与许多病理环境有关。有可能自由基病理学在脑缺血上具重要作用。尽管应用过氧化氢酶和超氧歧化酶改善脑缺血后神经元损害并未取得预期效果,但并不能说明自由基活性不存在。原因之一为这些酶能否有效地通过血脑屏障,并进入自由基形成的假定部位值得怀疑。体内实验曾观察到,VitE能够将氢原子释放给自由基,故能抗自由基损伤。有报道部分糖皮质激素也能防止细胞膜脂质免遭自由基氧化作用的影响,故有些单位在体外循环中,尤其在深低温停循环时,很重视给予甲基强地松龙。新近,易于透过血脑屏障的脂溶性21-氨类固醇(U74006F)的脑保护作用很受人重视。但亦存有不少异议。抗自由基疗法对脑的保护作用尚无一致意见。

四、巴比妥类药

是现今在临床体外循环中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尚能得到认可的脑保护措施。除低温外,即为巴比妥类药物,该药脑保护作用的机理为:

1、抑制脑细胞代谢,降低脑氧耗,抑制脑复灌后的高代谢反应,改善脑氧合。

2、脑缺血时,不同区域的脑组织渗透性增长的速率和程度并不相同,局部水肿,组织压升高。局部灌流压与血流的改变亦有差异。巴比妥药物能防止和纠正局部血流异常分布状态的持续和发展。机制可能为通过增加脑血管阻力,降低脑血流,降低颅内压等而减轻脑水肿,促使脑血流重新分布。减少脑梗塞面积。

3、巴比妥药可溶于脂质膜。使膜变形及发生膨胀样改变,阻止具有毁极状态和血管收缩作用的钾向细胞外移动,具有稳定细胞膜的作用。

4、巴比妥类药可减少钙的内流,抑制和/或清除自由基及兴奋性氨基酸的作用。

5、可能具有阻滞钠通道的作用。但由于:(1)巴比妥降低脑代谢是有条件的。巴比妥类药仅仅抑制行使功能的神经组织的代谢,但不能减少维持细胞完整性的能量需求。脑电呈等电位后,巴比妥类药物则不再抑制脑氧代谢。该药使脑电活动停止时,脑氧代谢率仍维持在一个基础水平,几乎是常温下维持细胞完整性的最低能量需要,故其降低脑代谢的作用有限。(2)巴比妥类药对循环抑制严重。大剂量使用后,难以早期拔管,延长患者ICU时间并增加正性肌力药物的需求率。(3)该药的抗自由基及兴奋性氨基酸

的作用也令人怀疑。因此,许多医生在体外循环中不愿使用巴比妥类药物。

五、其他药物

(一)氯胺酮

新近研究观察到氯胺酮可非竞争性地拮抗兴奋性氨基酸受体,对抗兴奋性氨基酸的神经毒性作用。氯胺酮脂溶性较高,易通过血脑屏障,它与兴奋性氨基酸受体(-通道复合物的苯环已哌啶,PCP)调节位点结合,一方面,通过结构调节,影响了受体识别位点的特性,干扰了谷氨酸与受体的正常结合;另一方面,它阻塞了受体耦联的离子通道,影响了通道的开启,从而减少了兴奋性氨基酸受体介导的钙内流,降低了细胞内钙超载所致的细胞损伤程度。但对氯胺酮的脑保护作用的研究结果并不一致。不仅有否定的研究结果而且有氯胺酮加重脑缺血性损害的研究报道。如氯胺酮麻醉下,沙土鼠两侧颈动脉阻断15分钟,90%的动物在复灌后15分钟内死亡,而硫喷妥钠麻醉的沙土鼠,却可耐受1小时的两侧颈动脉阻断和4小时的复灌。其原因可能为:(1)氯胺酮麻醉下,大脑功能未受到明显抑制(如视觉诱发电位明显较硫喷妥钠麻醉下活跃。皮层,海马的cAMP水平也轻度增加),而缺血前脑的功能状态是脑缺血预后的重要因素。(2)氯胺酮麻醉下,脑非完全性缺血期间,乳酸生成多,使脑遭受更为严重的酸中毒。(3)氯胺酮通过抑制儿茶酚胺的再摄取-输送机制而增加了儿茶酚胺对中枢的作用,也加重了脑的缺血性损害。另从药理学上看,氯胺酮增强脑代谢。升高颅内压的作用也不利于缺血脑的保护。因此,氯胺酮对脑是否有保护作用的结论尚难成立。

(二)异丙酚

初步研究证明异丙酚对脑电图,脑氧耗和颅内压的影响类似于硫喷妥钠,并能维持脑血流的自动调节功能,用药后脑功能的恢复较快。体外循环中持续静注异丙酚,不仅可有效地维持麻醉深度,而且有可能使脑得到保护。

(三)依托咪脂

依托咪脂也能降低脑氧耗。据实验研究报道,此药具有脑保护作用。有人认为,在脑保护方面,依托咪脂有可能取代巴比妥类药物。

脑复苏

脑复苏 脑复苏是指以减轻心搏骤停后全脑缺血损伤,保护神经功能为目标的救治措施。100年前,格思里(Guthrie)首次提出将脑作为复苏的靶器官。但临床长期以来强调呼吸、循环功能的复苏为主,直至20世纪70年代,脑复苏才逐渐得到重视,心肺复苏的目标也由促使心搏骤停患者自主循环的恢复和提高存活率转变为维持与恢复患者的神经功能。 1.脑缺血及脑复苏的临床表现 (1)发生心脏停搏即出现意识丧失,如果快速实施心肺复苏且复苏成功,患者即可清醒。 (2)复苏后意识未恢复的患者多数持续1周左右处于昏迷状态,不睁眼,受到刺激时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肢体运动反应;3周内进入植物状态,一般昏迷时间不超过1个月。 (3)患者开始出现睁眼(若无双侧动眼神经麻痹),最初睁眼是对疼痛的反应,以后发展为呼唤后睁眼,不久后可岀现自动周期性睁眼,不需要任何刺激;有时则进入睡眠,患者开始出现睡眠-觉醒周期。 (4)患者早期可出现去大脑强直,但在2~3周后开始消退。有害刺激可使患者的肢体屈曲回缩,但通常在较长的延迟之后,动作缓慢,张力失调,缺乏正常的急速运动反应。 (5)患者有明显的握力反射,这种反射常被家属和没经验的人误认为有目的的随意运动。有的患者可有肌阵挛表现。由于脑干功能相对保留,除一些需有意识支配的运动外,患者的其他脑神经功能多数是正常的。 (6)患者的瞳孔对光反射大多正常,少数有两侧不对称,偶尔可有核间性眼肌麻痹。 (7)将液体放入患者口腔后其可以吞咽,但没有咀嚼运动,因为咀嚼运动需要

大脑皮质的支配。多数患者常保留有呕吐反射、咳嗽反射、吸吮反射。 (8)当下丘脑发生功能障碍时,患者可出现中枢性发热、多汗、水和电解质紊乱等指征,提示预后不良。 (9)患者没有情感反应,遇有害刺激时可发出呻吟,有些患者在看到亲人或听到亲人的声音时流泪,表明意识开始恢复。 (10)植物状态患者都有大小便失禁。 2.脑缺血导致植物状态的诊断标准 (1)植物状态的诊断标准。认知功能丧失,无意识活动,不能执行指令;保持自主呼吸和血压;有睡眠-觉醒周期;不能理解和表达语言;能自动睁眼或在刺激下睁眼;可有无目的性眼球跟踪运动;下丘脑及脑干功能基本保存。 (2)持续性植物状态的诊断标准。任何原因所致植物状态持续1个月以上即可诊断为持续性植物状态。 3.脑复苏的治疗原则 脑复苏的治疗原则如下: (1)尽快恢复脑血流,缩短无灌注和低灌注的时间。 (2)维持合适的脑代谢。 (3)中断细胞损伤的级联反应,减少神经细胞丧失。

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查房

2014年4月份护理查房 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查房 汇报病例 患者张宇涵,男性,1岁因不慎从高处摔伤后出现意识障碍5天,解柏油样大便2天入院,曾于2014-4-1 23:30第一次入我院,诊断为右侧硬膜下血肿并脑疝形成,行右侧硬膜下血肿清除术+去骨瓣减压术+顶部切除内减压术,于2014-4-4自动出院。体查:T:38.0℃;HR:171次/分;R:15次/分; SaO2 90%;Wt:9kg;轻度昏迷状态,贫血貌,头部右侧可见一长约15cm的手术疤痕,周边可见数个小水泡,近右耳处疤痕周围皮肤呈青紫色,手术疤痕无明显渗血渗液。双侧瞳孔直径2.5mm,对光反射消失,口唇稍苍白,无发绀,颈软,双侧胸廓未见畸形,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明显痰鸣音。心界无扩大,心率171次/分,律齐,各瓣膜未闻及杂音,腹稍隆,腹肌软,肠鸣音约5次/分,压眶疼痛刺激四肢可见屈曲,四肢肌力检查不配合,肌张力不高,未引出病理反射。 初步诊断: 1、右侧硬膜下血肿开颅术后 右侧颅骨缺损 右侧颞顶叶切除内减压术后 右侧颞骨骨折 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告病危,持续心电监护,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予以降颅压护脑、抑酸止血、抗感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营养支持、保护重要脏器功能、预防并发症等对症支持处理。04-14因患儿右侧头皮伤口愈合不良、感染并脑脊液外漏,脑膨出在全麻下行右侧头皮脑脊液漏修补、颅高压内减压术,术后患儿生命体征平稳于2014年4月16日10点40分转入我科继续治疗。 目前患者患者可睁眼,眼球活动可,会哭。体查:T:37.5℃,R25次/分,P:105次/分,BP:96/60mmHg,SPO299%,头部伤口敷料干净,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2mm,对光反射消失,口唇无发绀,双肺呼吸音较粗,未闻及明显干湿性啰音。心率105次/分,律齐。腹软,肠鸣音正常。四肢肌张力较高。头颅CT检查提示左侧硬膜下积液、右侧脑室受压程度较前减轻,右侧脑实质内低密度影较前减轻 护理诊断、护理目标与护理措施 1、高热与伤口愈合不良、感染有关 预期目标:患儿体温下降至正常

颅脑创伤脑保护药物指南

颅脑创伤脑保护药物指南The final revision was on November 23, 2020

中国颅脑创伤脑保护药物指南 一、宗旨 为了指导我国神经外科医生正确使用脑保护药物治疗颅脑损伤病人,减轻脑功能障碍、促进脑功能恢复、减少毒副作用、提高颅脑创伤病人治疗效果,减轻国家和病人的医疗负担。 二、科学依据 通过收集和分析已经完成的国外有关脑保护药物治疗颅脑损伤病人疗效的I 级临床循证医学证据(Evidence Class I),经过中国神经外科医师协会、中国神经损伤专家委员会有关专家的认真讨论和仔细分析,做出比较客观科学结论。 三、I 级临床循证医学证据 1. 激素: 国内外多个临床医学中心曾开展类固醇激素治疗颅脑损伤病人的临床研究,其疗效存在较大争议,大多数临床研究结果令人失望。2004 年英国《柳叶刀》杂志发表大剂量激素治疗 10008例急性颅脑损伤病人前瞻性随机双盲临床对照研究结果让人震惊。5007 例急性颅脑损伤病人(GCS<14 分)伤后8 小时内给予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治疗(48小时甲基强的松龙总剂量克),另5001 例同样伤情病人给予安慰剂作为对照组,结果表明甲基强的松龙组病人死亡率 %,对照组死亡率为 %,显着增加了病人死亡率 (P= 。导致死亡率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感染和消化道出血。研究结果呼吁急性颅脑损伤病人不应该使用大剂

量激素(1)。有关常规剂量激素治疗急性颅脑创伤病人的疗效争议很大,目前尚无确切结论。 2. 钙离子拮抗剂: 欧洲和国际多中心对钙离子拮抗剂-尼莫地平(尼莫同)治疗颅脑损伤和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tSAH)进行了为期 12 年、共进行了四期前瞻性随机双盲临床对照研究。 I 期对 351例急性颅脑损伤病人进行了前瞻性随机双盲临床对照研究,结果发现无效。随后进行了 II期对 852 例急性颅脑损 伤病人前瞻性随机双盲临床对照研究,同样证明对颅脑损伤病人无效,但在分析临床资料后发现,尼莫同对外伤性蛛血病人(tSAH)有效。为了证明它对tSAH病人的确切疗效,欧洲又进行了 III 期尼莫同治疗 123例 tSAH 病人的前瞻性随机双盲临床对照研究,结果也表明有效。随后,又开展了 IV 期大样本前瞻性随机双盲临床对照研究,研究在 13个国家 35个医院进行,592 例 tSAH 病人的前瞻性随机双盲临床对照研究,结果令人失望,尼莫同无任何治疗作用。由于尼莫同的临床效果争议很大,故国际上已经不把尼莫地平列为治疗急性颅脑损伤病人和 tSAH 病人的药物(研究结果公开未发表)(2,3)。 3.白蛋白:白蛋白是目前临床治疗急性颅脑损伤脑水肿的常用药物。但是,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结果得出相反的结论。2007 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有关白蛋白与生理盐水治疗急性颅脑损伤病人前瞻性随机双盲对照研究结果。460 例病人的入选标准:急性颅脑损伤、GCS≤13、CT扫描证实有颅脑损伤。460 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231 例%)白蛋白治疗组,全部采用 4%白蛋白液体治疗28 天或直至死亡;229 例%)为生理盐水对照组。两组病人治疗前的临床指标

2017年我国脑神经保护剂行业市场综合发展态势图文分析报告

2017年我国脑神经保护剂行业市场综合发展态势图文分析报告 (2018.03.01) 一、脑血管类疾病概述 脑血管疾病是指发生在脑部血管,由于各种脑血管病变所引起的脑部病变。 生活中所讲的“脑血管意外”、“卒中”和“中风”都属于脑血管疾病。临床上以急性发病居多,多为中、老年患者,表现为半身不遂、言语障碍等。急性脑血管病一般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两类。 脑血管病是导致人类死亡的三大疾病之一,在全球范围内,每年使460 万人死亡,其中1/3 在工业化国家,其余发生在发展中国家,患病和死亡主要在65岁以上的人群。日本是脑卒中发病率、死亡率最高的国家之一,脑血管病死亡率一直居死因之首。中国也是脑卒中死亡率高发地区,据估计我国居民现有脑血管病人600 万,每年新

发生脑血管病居民有130 万人,年因脑血管病死亡近100 万人,在 幸存者中约3/4 的人留下偏瘫等后遗症状,部分病人丧失劳动能力 和生活能力。 世界卫生组织 2010 年调查结果显示:中国脑卒中发病率排名世界第一,比美国高出一倍。我国第三次国民死因调查结果表明,脑卒中已经升为中国第一位死因。近20 年监测结果显示,脑卒中年死亡人数逾200 万/年,年增长速率达8.7%。脑卒中除了高致死率外,还具有高致残率和高复发率的特点,据全国心血管专业委员会的2010 年调查,全国存活的脑卒中患者有3/4 患有不同程度的残疾,给家 庭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和社会问题。据卫生部卫生经济研究所报告,脑卒中给我国每年带来的社会经济负担达400 亿元。1995 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疾病学术会议专门制定了《脑血管疾病分类(1995)》草案,分类详细,至今仍在沿用,如下图所示:

颅脑损伤护理常规

颅脑损伤护理常规 (一)、观察病情:颅脑损伤病情变化快,多较危重,应严密观察,作详细记录,一般3-5日内,每1-2小时观察一次,严重者15-30分钟观察一次。 1、意识情况:意识变化可提示脑损伤的程度及病情演变的情况。 ①昏睡:病人处于睡眠状态,可唤醒,反应迟钝、表情淡漠、深浅反射均存在。 ②昏迷:意识丧失,呼唤及刺激不能使其清醒,可分a、浅昏迷b、深昏迷 2、瞳孔变化:瞳孔变化是脑损伤病人病情变化的重要体征之一。对病情较重者每15 -30分钟观察一次,如两侧瞳孔不等大,一侧进行性散大,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伴有意识障碍,提示有脑受压及脑疝。如双侧瞳孔散大,眼球固定对光反射消失, 伴深昏迷是病人临危的现象。 3、体温脉搏、呼吸及血压:定时测量并记录,如血压进行性升高,脉搏先快后慢而有 力,呼吸先快后慢而深,提示颅内压增高,警惕有颅内血肿或脑疝形成早期,须立 即处理,若血压下降,脉搏快而弱,呼吸变浅而不规则,是脑干功能衰竭的表现。 脑挫裂伤、蛛网膜下腔出血,若有体温升高,一般在38-39℃之间。若体温下降又 变增高尤其在受伤一周后持续高热,应考虑又伤口、颅内、肺部或泌尿系发生感染。 4、肢体活动: ①注意观察有无自主活动,活动是否对称,有无瘫痪及程度。 ②伤后立即出现偏瘫,多为原发性脑损伤。 ③伤后一段时间出现一侧肢体瘫痪或原有的瘫痪加重,并伴意识障碍加重,多为继 发性脑损害所致,脑部病灶多在瘫痪肢体的对侧。 ④头痛、呕吐:a、剧烈头痛、频繁呕吐,常为急性颅内压增高的表现,应警惕发生 脑疝的可能。b意识障碍不太深者可因头痛而表现躁动不安,应注意防护,避免 发生坠床或损伤。 (二)、卧位: 1、休克或术后麻醉未清醒者应取平卧位。 2、重病脑损伤如无休克,应取头高卧位,将床头抬高15-30cm,以利静脉回流,减轻 脑水肿。 3、深昏迷者取侧卧或侧俯卧位,利于口腔分泌物排出和防止误咽,并定时翻身。 (三)、呼吸道护理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及治疗进展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及治疗进展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麻醉科710004 薛荣亮 脑缺血一定时间恢复血液供应后,其功能不但未能恢复,却出现了更加严重的脑机能障碍,称之为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CIR)。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与自由基的生成、细胞内钙超载、兴奋性氨基酸毒性、白细胞高度聚集和高能磷酸化合物的缺乏等有关。急性局灶性脑缺血引起的缺血中心区死亡以细胞坏死为主,目前认识的比较清楚,即脑缺血后5-7分钟内,细胞能量耗竭,K+通道受阻,膜电位降低,神经末梢释放谷氨酸,通过兴奋谷氨酸受体(包括NMDA 、AMPA和KA 受体)致使细胞膜上的Ca2+通道开放,引起Ca2+超载,高Ca2+可激活NOS,使NO和氧自由基的形成增加,引发脂质过氧化,引起膜结构和DNA的损伤;Ca2+还可活化各种酶类,加剧细胞损伤和能量障碍,引发缺血级联反应,结果细胞水肿、细胞膜破裂,细胞内酶和炎性介质释放,引起细胞坏死。 近年来认识到半暗带区域于再灌注数天后出现了迟发性神经元死亡(DND),DND常出现在缺血再灌注后2-4日,主要发生在海马、纹状体及皮质区域,DND需要数日时间、有新蛋白质合成的、需要消耗能量的、为无水肿的细胞自杀过程,称之为细胞凋亡(PCD)。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既包括急性细胞坏死也包括细胞凋亡,对于DND的确切机制目前仍不清楚,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现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的研究进展及保护措施简述如下:1.基因活化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可出现大量基因表达,大约有374种基因出现

变化,绝大多数基因与凋亡有关,其中57种基因的蛋白表达是缺血前的 1.7倍,而34种基因的表达量出现下降,均发生在4小时到72小时, 包括蛋白质合成,基因突变,促凋亡基因,抑凋亡基因和损伤反应基因变化等,这些基因的相互作用最终决定了DND的发生。 2.兴奋性氨基酸毒性 兴奋性氨基酸毒性是指EAA受体活化而引起的神经元死亡,是脑缺血性损伤的重要触发物和介导物。EAA可活化胞内信号转导通路,触发缺血后致炎基因表达。CA1区神经细胞分布着大量的EAA受体,而抑制性氨基酸受体分布很小,这就为缺血后的兴奋性毒性提供了基础。另外,CA1区较CA3区对缺血损伤敏感是由于其兴奋性氨基酸受体的类型不同,CA1区以NMDA受体为主,CA3区以KA受体为主,而KA 受体对缺血敏感性较差,可能是造成DND发生的重要原因。 3.自由基及脂质过氧化 脑缺血再灌注期间产生大量自由基。其有害作用可概括为:①作用于多价不饱和脂肪酸,发生脂质过氧化。②诱导DNA、RNA、多糖和氨基酸等大分子物质交联,交联后的大分子则失去原来的活性或功能降低。③促使多糖分子聚合和降解。自由基可广泛攻击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神经膜与血管,引发脂质过氧化瀑布效应(oxygen burst),蛋白质变性,多核苷酸链断裂,碱基重新修饰,细胞结构的完整性破坏,膜的通透性、离子转运、膜屏障功能均受到严重影响,从而导致细胞死亡。自由基还能导致EAA释放增加,促使脑缺血后DND发生。 4.热休克蛋白表达紊乱 热休克蛋白是在多种应激原的作用下生成的分子量为7-200KD的

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诊断与护理措施

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 主要护理诊断 ·有受伤的危险:与意识障碍有关。 ·有体液不足的危险:与脱水治疗有关。 ·清理呼吸道无效:与意识障碍有关。 ·潜在并发症:癫痫发作。 ·有营养失调的危险:与禁食有关。 .焦虑、恐惧:与颅脑损伤的诊断和担心治疗效果有关。 护理措施 ①监测意识状态、生命体征及神经系统症状并及时记录,随时发现病情变化并及时报告。 ②降低颅压 ·抬高床头30度,使病人处于头高脚低位。当病人处于休克状态或伴有脊髓损伤时,可采取仰卧位。 ·安静卧床休息,避免环境嘈杂、预防因约束病人而导致其挣扎,致使颅压增高等因素。·避免胸内压及腹压增高。 ·避免血压突然上升,如吸痰或做完物理治疗及翻身活动后,监测血压的变化,适当应用止痛剂,避免因疼痛不适导致的血压升高。 ·正确应用脱水药物以降低颅内压。 ·适当限制水分的摄入:一天的液体输入量约为1000~1500ml,但应用利尿药物时,注意防止病人脱水。 ·控制高热:头颅外伤使下丘脑体温调节失调,为了减少脑代谢需要,必须应用一些降温措施,包括定时测体温、减少被盖、应用冰袋或冰帽、应用退热药物。 ③保持呼吸道的通畅,避免缺氧。 ④维持体液电解质平衡:每日记录出入量,特别是尿量。并监测电解质情况,以调节液体的输入。 ⑤维持营养供给:昏迷的病人早期3~4d内应禁食,3~4d后,病人如无呕吐,无脑脊液鼻漏,肠鸣音正常,可应用鼻饲补充营养。但严重脑损伤的病人,易发生急性胃粘膜病变导致出血,一般少量多次给予清淡流食。 ⑥预防并发症:加强皮肤护理,经常翻身按摩骨突处,避免褥疮发生。鼓励病人深呼吸、咳痰,时吸痰并叩击背部,以利痰液咳出,避免肺部并发症发生。 ⑦注意安全,防止损伤:病人因肢体运动失常或意识丧失、容易发生意外,应加上床挡,保护病人。翻身时注意支托肢体,预防脱臼。并应防止冷热伤害。 ⑧做好术前准备:包括降低颅压、剃除头发。注意病人颅压高时,不能进行灌肠。 ⑨给予病人及家属心理支持:鼓励病人或家属讲出心理的焦虑、恐惧,帮助其接受疾病带来的改变,并在适当的情况下,帮助病人学习康复。

新型脑神经保护剂依达拉奉

中国医药报/2004年/03月/23日/ 新型脑神经保护剂依达拉奉 冯友根 脑梗塞的治疗目标除了挽救生命外,还要尽量减少神经功能损害,减轻病残、促进康复,所以神经保护剂在脑梗塞急性期治疗中必不可少。依达拉奉(Edar-avone)注射液是国内最近开发上市的新型脑神经保护剂。 药理作用 研究表明,脑缺血尤其脑缺血再灌注所至水肿及组织损伤的机制与氧自由基的大量产生有密切关系。依达拉奉可捕获羟自由基,许多对脑缺血动物模型的体内研究表明,该药可减轻脑缺血引起的脑水肿及组织损伤。动物实验表明,本品可改善大鼠因大脑中动脉阻塞再灌流而引起的神经缺陷症状,能显著降低死亡率,缩小脑梗塞范围,减轻脑水肿。大鼠在缺血/缺血再灌注后静脉给予依达拉奉,可阻止脑水肿和脑梗死的进展,并缓解所伴随的神经症状,抑制迟发性神经元死亡。 依达拉奉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清除氧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从而抑制脑细胞的损伤,降低脑动脉栓塞和羟基自由基的浓度。它主要应用于脑梗塞急性发作,并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如脑水肿、脑缺血、迟发性神经细胞死亡等有改善作用,表现为脑保护作用。本品不是通过纤溶作用,故可用于治疗具有出血倾向的脑栓塞。本品还能刺激前列环素的生成,减少炎症介质白三烯的生成。另外,在心肌缺血模型中,本品同样能降低心肌细胞磷酸激酶的含量,降低心肌坏死面积,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所造成的损伤有保护作用。 临床研究提示,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是特异性的存活神经细胞的标志,脑梗死发病初期NAA含量急剧减少。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给予本品,可抑制梗死周围局部脑血流量的减少,使发病28天的脑中NAA含量较甘油对照组明显升高。 药代动力学 健康成年男性受试者和健康老年受试者使用本品每天两次,每次0.5毫克/千克,30分钟内静滴,连续两天给药后,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呈二房室模型,最高血药浓度约为1000纳克/毫升,血浆半衰期约两小时。本品可以通过血-脑屏障,脑脊液中药物浓度为血药浓度的60%。由于本品可通过血脑屏障,还具有良好的脂溶性,故可以较容易地到达作用部位。本品与人血清蛋白和人血清白蛋白结合率分别为92%和89%~91%;在血浆中的代谢产物主要为硫酸结合物和少量的葡萄糖醛酸结合物;尿中的代谢产物主要为葡萄糖醛酸结合物,几乎无依达拉奉的原型排泄。健康成年男性受试者和健康老年受试者两者血浆中药物浓度几乎都同样消失。正常受试者、肝炎和肝硬化患者的清除率分别是6.2、3.0和1.1毫升/小时/千克。 临床疗效观察 国外临床研究证实,发病24小时内开始给药,依达拉奉组综合改善率为73.8%(31/42),明显高于安慰剂对照组25.6%(10/39);发病后72小时内给药,依达拉奉组综合改善率64. 8%(81/125),明显高于安慰剂对照组32.0% (10/125)。国内临床研究表明,伊达拉奉组(n =109)对发病7天,14天,21天的神经缺损有效率分别为18.35%,50.46%和64.32%;对照组(n=104)分别为6.73%,24.04%和33. 65%,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 药物安全性及药物相互作用 本品耐受性良好,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亚低温治疗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脑保护作用的临床评价

亚低温治疗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脑保护作用的临床评价 发表时间:2016-04-12T11:17:19.413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29期供稿作者:苗雪松陈勇 [导读] 河南省平顶山市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亚低温治疗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具有良好的脑保护作用,临床治疗效果明显。 河南省平顶山市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 467000 摘要:目的:评价亚低温治疗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脑保护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20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患者。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于颅脑损伤后24小时之内予以亚低温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颅内压、血清NSE水平、治疗优良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亚低温治疗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具有良好的脑保护作用,临床治疗效果明显。 关键词:重症颅脑损伤;亚低温治疗;脑保护作用 重症颅脑损伤多数为外界因素造成的危重疾病[1],该疾病患者常因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引发严重的脑水肿,随病情恶化,最终导致脑疝的发生,其病死率高,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巨大的威胁。本文为了评价亚低温治疗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脑保护作用,对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20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进行研究,以供临床研究参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20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女=66:54,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患者。120例患者均经过我院的相关检查和临床医生确诊,均符合重症颅脑损伤的诊断标准[2]。 对照组:男:女=34:26;最小年龄18岁,最大年龄62岁,平均年龄(45.28±5.73)岁;损伤原因:33例交通事故致伤,15例高处坠落致伤,2例跌伤,10例其他损伤。 观察组:男:女=32:28;最小年龄20岁,最大年龄60岁,平均年龄(43.75±5.58)岁;损伤原因:30例交通事故致伤,17例高处坠落致伤,4例跌伤,9例其他损伤。 对照组和观察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在性别比例,年龄,损伤原因等临床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如及时予以患者吸氧,必要时开放气道行机械通气治疗;予以抗生素治疗以防感染;脱水降低颅内压,行有效止血,清除颅内血肿;常规保护脏器,予以营养支持治疗;预防出血后血管痉挛的发生。 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于颅脑损伤后24小时之内予以亚低温治疗。采用冰毯及冰帽等亚低温治疗仪进行缓慢降温,同时予以镇痛及镇静治疗,8小时内将患者体温控制在33.00℃~34.00℃,严密监测患者动态心电、血压、呼吸、脉率及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必要时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亚低温治疗一般持续3-6天,患者颅内压降到正常范围24小时后,停止亚低温治疗,对于病情严重、脑水肿明显的患者可延长至7天。最后采用自然复温法缓慢恢复患者体温,将其直肠温度恢复至36.50℃~37.50℃。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1.3.1观察指标 观察对照组和观察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治疗后临床效果,统计治疗后1天、治疗后3天、治疗后7天的颅内压、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治疗优良率。 1.3.2疗效判定标准 治疗3个月之后应用按照GOS预后评分标准将对照组和观察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定,具体如下: 治疗优良:患者意识清醒,能够进行正常的交流、运动。 中度残疾:患者意识清醒,可以料理自己的日常生活。 重度残疾:患者意识清醒,但生活不能自理。 植物生存:患者为持续性昏迷状态。 死亡:患者失去生命。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中的颅内压、血清NSE水平为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软件SPSS18.0版进行t检验;治疗优良率为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软件SPSS18.0版进行卡方检验。如果存在p<0.05,则对照组和观察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治疗后的颅内压、血清NSE水平、治疗优良率比较存在明显差异,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治疗后的颅内压、血清NSE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具体数据如表1、表2、表3所示:

2020年执业药师继续教育脑缺血损伤及药物的干预作用答案

脑缺血损伤及药物的干预作用 单选题:每道题只有一个答案。 1.脑缺血病理损伤的病理机制是e A.离子平衡紊乱 B.细胞内钙超载 C.脑组织炎性损伤 D.脑组织能量代谢障碍 E.以上均是 2.细胞凋亡相关的信号途径,如一些细胞因子、生长因子、肿瘤坏死因子(Bcl-x),将存活或凋亡信号从胞外传递到胞内,再通过特定的信号途径,调控细胞凋亡进程。(a ) A.正确 B.错误 3.脑缺血急性期,通过诱发和促进炎症、细胞毒性反应及多种凋亡途径加剧损伤;后期则发挥保护性作用。( a) A.正确 B.错误 4.S100B蛋白:高浓度特异地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多种细胞中。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神经细胞出现水肿、变性和坏死,脑脊液和血浆 中 S100B蛋白水平显著升高,成为缺血性脑损伤的一个重要标志物。( a) A.正确 B.错误

5.血小板激活因子受体抑制剂是a A.银杏苦内酯B B.阿斯匹林 C.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D.水蛭素 E.肝素 6.白细胞介素IL-3:(d ) A.正常时脑内只少量表达IL-1β,缺血后表达明显增加,高浓度的 IL-1β参与了神经元损伤以及白细胞的粘附和浸润 B.缺血后脑内IL-6表达明显增加,其作用是诱导缺血区B细胞、 T细胞分化,增强免疫反应,引起缺血性脑损伤 C.脑缺血后IL-8表达增加,在中性粒细胞介导的炎性损伤中起枢纽作用。 D.在脑缺血中主要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E.能有效地抑制T 细胞、B细胞产生细胞因子,从而抑制免疫应答,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7.血管性痴呆药物有效性的评价指标是d A.脑梗塞范围减少 B.肌张力增强 C.脑水肿减轻 D.记忆能力增强 E.平衡能力增强 8.血管性痴呆在欧洲和美国等国家是仅次于AD的第二位最常见的痴呆原因,患病率在0.9%和3.0%之间,约占痴呆的10%-50%。我国血管性痴呆的患病率约为 1.1%-3.0%。( a) A.正确 B.错误 多选题:每道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答案,多选漏选均不得分。

颅脑损伤的护理观察要点

颅脑损伤的护理观察要点 *导读: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是改善外伤性颅脑损伤预后的关键,而早期诊断则取决于对本病早期临床征象的正确认识。不少外伤性颅脑损伤病人入院时临床症状轻,决不能依据病人主诉而忽视临床症状的动态察。…… 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是改善外伤性颅脑损伤预后的关键 ,而早期诊断则取决于对本病早期临床征象的正确认识。不少外伤性颅脑损伤病人入院时临床症状轻,决不能依据病人主诉而忽视临床症状的动态观察。对体征缺如或症状轻微的头部外伤病人 ,尤其是那些顶枕部着力减速性损伤的中老年病人 ,更应严密观察病情 ,特别是伤后48小时 ,以便早期发现颅内血肿 ,赢得抢救时机。护理观察要点如下 : 1、意识变化 :入院时有些病人不是处于昏迷状态 ,而表现为意识障碍的再次出现或进行性加重 ,因此密切观察病人意识状况及其发展趋势非常重要。每 15~30分钟观察一次 ,如病人由烦躁不安转为安静 ,或尿失禁 ,或清醒转为昏迷 ,或昏迷程度加深等 ,均提示可能有迟发性血肿出现 ,应及时处理。 2、瞳孔变化 :头部外伤病人应 15~ 30分钟观察瞳孔及对光反射一次 ,同时注意区别是视神经还是动眼神经损伤引起瞳孔变化。 3、颅内压变化 :颅内血肿可加重或引起颅内高压 ,主要表现为

频繁呕吐 ,头痛加剧 ,烦躁不安 ,如果早期发现血肿,可为手术 清除血肿赢得时间。除随时观察有无颅内高压症状外 ,还应密切观察颅内压的波动情况。 4、生命体征变化 :颅内血肿引起的颅内压增高和脑疝 ,均可导 致生命体征改变。早期表现为收缩压增高 ,脉压差增大 ,脉搏和呼吸变慢 ,外伤后应每 15~30分钟测血压、呼吸、脉搏一次 ,观察中还应注意有无低血压 ,若发生低血压 ,应及时纠正低血 压 ,减少颅内血肿的发生。 5、神经体征变化 :应密切观察神经系统的体征变化 ,观察有无 肢体活动障碍、抽搐、语言情况等 ,最好每 30~ 60分钟观察 和检查一次,对不合作病人和昏迷病人应注意观察有无抽搐情况。 6、缺氧情况 :每 15~ 30分钟监测血氧饱和度一次或观察有无发绀等情况。 小编提醒: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外科频道

脑缺血与脑保护研究进展

脑缺血损伤与脑保护研究进展 一、概念: 1.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缺血的基础上恢复血流后,组织器官的损伤反而加重的现象称 为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IRI)。 1955年Sewell报道,结扎狗冠脉后,如突然解除结扎恢复血流,部分动 物立即发生室颤而死亡。 1968年Ames率先报道了脑IRI 1972年Flore 肾IRI 1978年Modry 肺IRI 1981年Greenberg 肠IRI 休克治疗、心肺脑复苏、心绞痛冠脉解痉、心脑血管栓塞再通、心肺旁路、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外科烧伤植皮、脏器和肢体移植、压脉带休克,急性呼吸 窘迫综合征、挤压综合征等,也均与再灌注损伤有关。 2.脑保护与脑复苏:脑复苏是指脑受缺血缺氧损害后采取治疗措施以减轻中枢神经功 能障碍的措施;而脑保护是在脑缺血损伤发生前给予的保护措施,二者是不同的概 念,但二者又是相辅相成的。 二、脑缺血损伤的产生原因和病理生理变化: (一)有关的解剖和生理知识 正常人的颅腔容积几乎不可改变,它是脑组织、脑脊液和血液的容积之和,其中任一容积增加均会引起颅内压升高。 正常的脑血流供应是脑功能保持正常以及结构完整的首要条件。脑是高级神经中枢,重量只占体重的2 ~3 %,但脑的耗氧量占全身总耗氧量的20 ~ 25 %。脑血液供应十分丰富,安静时心脏每搏输出量的1/5进入人脑,但脑组织的氧及A TP的储备很少,脑所需能量的85 ~ 95 %来自葡萄糖的有氧代谢,所以大脑尤其是皮层对缺氧的耐受性非常差。一旦脑组织完全阻断血流,6秒钟内神经元代谢受影响,10 ~ 15秒内意识丧失,2分钟脑电活动停止,几分钟内能量和离子平衡紊乱,

颅脑外伤事件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颅脑外伤事件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1 事故特征 1.1 危险性分析和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 颅脑损伤是暴力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头部所引起。发生率约占全身各部位损伤的15%——20%,仅次于四肢损伤,但致残率及致死率在创伤中却居首位。伤及中枢神经系统是创伤死亡和致残的重要原因,早期诊断、及时合理的治疗是降低颅脑损伤死亡率相致残率的重要因素。 分类: (一)安损伤组织层次分 1.头皮损伤; 2.颅骨损伤; 3.脑损伤 (二)按颅腔是否与外界沟通 1.开放性颅脑损伤(头皮、颅骨和硬脑膜三层均已破损,颅腔 和外界相沟通) 2.闭合性颅脑损伤(硬脑膜仍完整,颅腔和外界没有直接相通) (三)安脑组织损伤的类型 1.原发性颅脑损伤(暴力作用头部产生的脑损伤,主要有脑震 荡、脑挫裂伤及原发生性脑干损伤) 2.继发性颅脑损伤(受伤一定时间后出现的脑受损病变,如脑

水肿和颅内血肿) (四)按其伤情表现格拉斯哥昏迷分级计分的轻、中、重型分类法。该方法检测颅脑损伤病人的睁眼反应、言语反应和运动反应的计分后,再累计得分,作为判断伤情轻重的依据。 轻型:13——15分,伤后昏迷时间20min以内。 中型:9——12分,伤后昏迷时间20min至6h。 重型:3——8分,伤后昏迷时间6h以上,或在伤后24h内出现意识恶化并昏迷在6h以上。 1.2 事故可能发生的区域、地点或装置 1.3 事故可能发生的季节和危害程度及特征 1.3.1可能发生的季节 春季、夏季、秋季、冬季都有可能发生。 1.3.2 造成的危害程度和特征 意识障碍(嗜睡、昏睡、浅昏迷、深昏迷)、头疼和呕吐、瞳孔

改变、眼底改变、锥体束征、脑疝(brain herniation)、全身性改变 1.4 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原因 棍棒、砖石和锤等钝器造成的挫裂伤;高处坠落、跌倒或运动造成的坠落伤。 2 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 2.1 应急组织机构 成立事故应急现场处置指挥小组,组织人员如下: 组长:车间主任 副组长:车间副主任、车间安全员 成员:车间干部、当班人员 (事故发生时,如组长不在,由副组长任组长) 2.2应急组织职责: 2.2.1组长负责事故发生时的生产指挥工作,采取紧急措施限制事故的扩大,负责组织指挥全班人员进行触电人身伤亡事故应急救援和现场处置,并对触电人身伤亡事故发生后所可能造成的事故预想,以及触电人身伤亡事故发生后的汇报和触电人身伤亡事故升级扩大的报警。 2.2.2 负责及时、准确地将紧急事故发生的性质、发生的时间、发生的地点向应急指挥小组或应急办公室汇报,并根据指挥部命令果

颅脑损伤护理查房

2015年ICU科第二季度业务/教学查房 重型颅脑损伤的护理查房时间:2015年5月28日16:00 地点:七楼多媒体会议室 主持人:方琼訇 参加人员:详见签名单 护士长:今天由我们ICU组织的全院第二季度护理查房,今天的查房主要是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一次护理查房。颅脑损伤是一种常见的外伤。由于伤及中枢神经系统,其死亡率和致残率均较高。无论在平时或战时,颅脑损伤都占全身部位损伤总数的20%,其发生率仅次于四肢骨折,而死亡率却远远高于四肢骨折。颅脑损伤的主要原因有交通事故、建筑、工矿的工伤事故,运动损伤及自然灾害等一些不可预料的因素。因难产或产钳引起的婴儿颅脑损伤亦偶见。在我们医院以急诊病人居多,在我们ICU外科病人中颅脑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一年中颅脑损伤的病人给我们医院带来的收入有一千多万,因此今天我们聚在一起共同学习下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情观察及护理,首选由责任护士进行下病情介绍。 ***:由我来做下病历简介:姓名:*** 性别:男年龄:26岁床号:8床住院号:******。入院时间:****-*-*入院诊断:多发伤,开放性特重型颅脑损伤,脑干损伤,开放性脑挫裂伤(额叶,左侧),创伤性硬膜下血肿(顶枕部,侧)、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颅骨骨折(额颞骨,左侧;颞骨,右侧),颅底骨折,头皮挫裂伤,休克代偿期;胸部损伤:双肺肺挫裂伤,多发性肋骨骨折?左肾挫裂伤,左颧弓骨折,左上颌骨骨折,全身多处软组织挫裂擦伤。 现病史:患者缘于入院前约2小时被小车撞到(具体不详),即致人事不省,呼之不应,头面部、口鼻腔、双外耳道等多处活动性出血,呼吸深快,四肢冰冷,无呕吐,无四肢抽搐、大小便失禁等;伤后急呼我院"120",救护车送入我院,即予吸氧、吸痰、心电监护、持续导尿、伤口包扎、输液、气管插管等治疗,并

执业药师继续教育《脑缺血损伤及药物干预作用》

执业药师继续教育《脑缺血损伤及药物干预作用》 1、脑缺血病理损伤的病理机制是(单项选择) A.脑组织炎性损伤 B.细胞内钙超载 C.脑组织能量代谢障碍 D.离子平衡紊乱 ■E.以上均是 2、血管性痴呆药物有效性的评价指标是(单项选择) A.脑水肿减轻 B.肌张力增强 ■C.记忆能力增强 D.平衡能力增强 E.脑梗塞范围减少 3、白细胞介素IL-3:(单项选择) A.脑缺血后IL-8表达增加,在中性粒细胞介导的炎性损伤中起枢纽作用。 ■B.在脑缺血中主要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C.正常时脑内只少量表达IL-1β,缺血后表达明显增加,高浓度的L-1β参与了神经元损伤以及白细胞的粘附和浸润 D.缺血后脑内I-6表达明显增加,其作用是诱导缺血区B细胞、T 细胞分化,增强免疫反应,引起缺血性脑损伤 E.能有效地抑制T细胞、B细胞产生细胞因子,从而抑制免疫应答,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4、血小板激活因子受体抑制剂是(单项选择)

A.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B.银杏苦内酯B C.肝素 D.阿斯匹林 E.水蛭素 5、血管性痴呆在欧洲和美国等国家是仅次于AD的第二位最常见的痴呆原因,患病率在0.9%和3.0%之间,约占痴呆的10%-50%。我国血管性痴呆的患病率约为1.1%-3.0%(单项选择) ■A.正确 B.错误 6、S100B蛋白:高浓度特异地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多种细胞中。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神经细胞出现水肿、变性和环死,脑脊液和血浆中S100B蛋白水平显著升高,成为缺血性脑损伤的一个重要标志物。(单项选择) ■A.正确 B.错误 7、脑缺血急性期,通过诱发和促进炎症、细胞毒性反应及多种凋亡途径加即损伤;后明则发挥保护性作用(单项选择) ■A.正确 B.错误 8、细胞凋亡相关的信号途径,如一些细胞因子、生长因子、肿瘤坏死因子(Bcl-x),将存活或凋亡信号从胞外传递到胞内,再通过特定的信号途径,调控细胞凋亡进程。(单项选择) ■A.正确 B.错误

颅脑损伤的脑保护措施

颅脑损伤的脑保护措施进展 名字单位通讯作者 创伤是严重威胁人们生命安全的杀手,是导致死亡和伤残的最重要原因之一。我国因创伤导致的死因顺位不断前移,其中颅脑外伤占创伤总数的15%左右,死亡率占创伤总数的85%。在国外,2000-2006年平均每年美国颅脑外伤为170万人,死亡率高达30%,2000年美国为此花费600亿美元,国内的发生率约为240/10万人,死亡率在50%以上,(在不知不觉中,删除)社会发展把创伤医学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如何降低颅脑外伤的死亡率,成为医务人员的一大课题。近年来,随着相关学科的发展和认识水平的提高,医学界对颅脑外伤病人的治疗和监护方面的研究也在逐步深入。因为神经系统的特殊性,人们在对于颅脑创伤的脑保护认识方面存在一些争议,近年来随着循证医学的发展,对于颅脑创伤的脑保护措施有了新的认识和应用。本文探讨近年来对于颅脑损伤的脑保护方面取得的进展。 一.脑灌注压( cerebral perfusion pressure,CPP)和血压的控制临床上通常将提高CPP,保证脑组织的血流供应作为创伤后的重要目标,而CPP等于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blood pressure MAP)与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 ICP)之差,适当的调节血压是维持足够的CPP和降低ICP的重要措施。Rosner等推荐最低CPP为70 mm Hg,最佳CPP为100 mm Hg,认为系统的、自发的或医源性高血压不需控制,否则加重颅内高压、包括使用药物提高平均动脉压和CPP,改善脑血流(cerebral blood flow,CBF)[1]。但是后来人们发现在病理状态下,血管渗漏增加,较高的CPP反而引起血管源性脑水肿加重,导致ICP升高。Lund大学的研究团队认为合适的CPP为60~70mmHg,如果为了降低ICP的需要,成人降至50mmHg,儿童降至40mmHg也是可以接受的[2-4]。近年来人们逐渐认同了这种观点,2010年美国自发性脑出血指南建议对于Glasgow(GSC)评分<8分的患者,CPP应维持在在50~70mmHg水平[5]. 脑出血后大部分患者伴有严重的高血压,人们认为血压升高的机制包括神经内分泌(包括肾素-醛固酮-血管紧张素和糖皮质激素等系统)的激活及升高的颅内压;从理论上说持续的高血压不但会加重血肿的扩散和周围水肿,还可能会导致再出血,尽管他们之间的关系目前尚未完全阐明[6]。早期人们认为积极的控制血压会导致CPP的下降,加重颅内高压,建议脑出血患者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 SBP)控制在180mmHg以下[7],但是近年来的研究否认了这种观点,一篇系统性回顾[8]和一项在中国内蒙古完成的大型临床研究[9]显示对于脑出血患者SBP控制在140mmHg以内有更低的死亡和致残的风险。Leonardi-Bee 等认为血压与预后的关系表现为一个U或者J型曲线,过高和过低的血压都能导致病死率增加[10]。但是非常严重的脑损伤通常合并严重的低血压,因此很难说低血压是病死率增高的原因。2008年一项由404名中国患者参加的开放随机对照研究(INTERACT)发现,早期发病6小时内以收缩压140mmHg为目标的治疗组与收缩压180mmHg为目标的对照组相比,致残和神经系统恶化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但是24小时内血肿的体积有缩小的趋势[11]。同时也有另外的研究支持降

颅脑创伤脑保护药物指南

颅脑创伤脑保护药物指 南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中国颅脑创伤脑保护药物指南 一、宗旨 为了指导我国神经外科医生正确使用脑保护药物治疗颅脑损伤病人,减轻脑功能障碍、促进脑功能恢复、减少毒副作用、提高颅脑创伤病人治疗效果,减轻国家和病人的医疗负担。 二、科学依据 通过收集和分析已经完成的国外有关脑保护药物治疗颅脑损伤病人疗效的I 级临床循证医学证据(Evidence Class I),经过中国神经外科医师协会、中国神经损伤专家委员会有关专家的认真讨论和仔细分析,做出比较客观科学结论。 三、I 级临床循证医学证据 1. 激素: 国内外多个临床医学中心曾开展类固醇激素治疗颅脑损伤病人的临床研究,其疗效存在较大争议,大多数临床研究结果令人失望。2004 年英国《柳叶刀》杂志发表大剂量激素治疗 10008例急性颅脑损伤病人前瞻性随机双盲临床对照研究结果让人震惊。5007 例急性颅脑损伤病人(GCS<14 分)伤后8 小时内给予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治疗(48小时甲基强的松龙总剂量克),另5001 例同样伤情病人给予安慰剂作为对照组,结果表明甲基强的松龙组病人死亡率 %,对照组死亡率为 %,显着增加了病人死亡率 (P= 。导致死亡率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感染和消化道出血。研究结果呼吁急性颅脑损伤病人不应该使用大剂

量激素(1)。有关常规剂量激素治疗急性颅脑创伤病人的疗效争议很大,目前尚无确切结论。 2. 钙离子拮抗剂: 欧洲和国际多中心对钙离子拮抗剂-尼莫地平(尼莫同)治疗颅脑损伤和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tSAH)进行了为期 12 年、共进行了四期前瞻性随机双盲临床对照研究。 I 期对 351例急性颅脑损伤病人进行了前瞻性随机双盲临床对照研究,结果发现无效。随后进行了 II期对 852 例急性颅脑损 伤病人前瞻性随机双盲临床对照研究,同样证明对颅脑损伤病人无效,但在分析临床资料后发现,尼莫同对外伤性蛛血病人(tSAH)有效。为了证明它对tSAH病人的确切疗效,欧洲又进行了 III 期尼莫同治疗 123例 tSAH 病人的前瞻性随机双盲临床对照研究,结果也表明有效。随后,又开展了 IV 期大样本前瞻性随机双盲临床对照研究,研究在 13个国家 35个医院进行,592 例 tSAH 病人的前瞻性随机双盲临床对照研究,结果令人失望,尼莫同无任何治疗作用。由于尼莫同的临床效果争议很大,故国际上已经不把尼莫地平列为治疗急性颅脑损伤病人和 tSAH 病人的药物(研究结果公开未发表)(2,3)。 3.白蛋白:白蛋白是目前临床治疗急性颅脑损伤脑水肿的常用药物。但是,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结果得出相反的结论。2007 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有关白蛋白与生理盐水治疗急性颅脑损伤病人前瞻性随机双盲对照研究结果。460 例病人的入选标准:急性颅脑损伤、GCS≤13、CT扫描证实有颅脑损伤。460 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231 例%)白蛋白治疗组,全部采用 4%白蛋白液体治疗28 天或直至死亡;229 例%)为生理盐水对照组。两组病人治疗前的临床指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