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帛书版第三章 为国家而学、而想、而奉献

道德经帛书版第三章 为国家而学、而想、而奉献
道德经帛书版第三章 为国家而学、而想、而奉献

《道德经》第三章

为国家而学、而想、而奉献

原文: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知者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矣。

---------------------------------------------------- 译文:

不使钱财公开,命令百姓不得竞争(钱财多少);不使难得的货物贵重,命令百姓不得盗窃;不使确定的慾望显现,命令民心不能混乱。所以圣人的治理,使民心变得安定,使百姓的肚子变实,使百姓的期望值降低、脚踏实地,使百姓的筋骨变强,经常命令百姓为国家学习、为国家著想,命令受人尊敬的聪明人既不敢不作为又不敢不为国奉献。如此而已,则没有治理不了的。

---------------------------------------------------- 概述:

本章用于解释如何向百姓普及无之道,有名:有无相成、养民有方。本章重点在于“无知无欲”如何解读,是“为国家而学、为国家而想”的意思。“智者不敢弗为”即智者不敢不为国家奉献。

----------------------------------------------------

解读字义:

《道德经》的难点还是在于字义,“合义”过多,又增加了很多老子的见解,导致字义难测。经书中,“无”是个极其重要的字,字义为融合至无,还是没有,需要根据语境判断,一般而言,赞成或者支持的则为前者,反对的则为后者。

(1)“民”即人民,范围大于百姓,经书中代指除统治者之外的国民,统治者即王侯将相。百姓,战国之前为贵族总称,之后指平民,后多以“老百姓”代指庶民,如今百姓和老百姓含义相同。

(2)“尚”本义为摊开,引申为公开。后本义调整,《说文解字》:尚,曾也,即曾经、以前的意思。另有版本为“上”,本义为高、上面,可以解读为使……上,即抬高的意思。

(3)“贤”古义为管理钱财的人,引申为钱财。后世本义变化,《论语》: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庄子》:以财分人谓之贤,两处所用含义都是“有德的人”;《说文解字》:贤,多才也,本义调整为“有德的、有才的”。从后文分析,第一句话,所说应为钱财。

(4)“使”本义为令、役。

(5)“可”本义为肯定,引申为许可、确定。“可欲”即能够引起慾望,此处代指明确的慾望。

(6)“不尚贤”,指不公开钱财,反对“炫富”。经书中动词在前,一般为谓语前置,需将动词调整至名词之后,“贤不尚”,后文同样如此,即“难得之货不贵”、“可欲不见”。也可以理解为使动词,即“不使贤尚”、“不使难得之货贵”、“不使可欲见”。总体而言,经书中,否定语气解读为使动词更加顺

畅,肯定语气解读为谓语前置更加顺畅。不公开钱财和不使钱财公开,是有区别的,前者侧重于自己的行为,后者包括与钱财相关联的其他人的行为。

(7)“虚”本义为大山丘,《说文解字》:昆仑丘谓之昆仑虚,引申义为空。若遵循本义则为重或定,若遵循引申义则为空,对应后文,字义为“空”,空其心,即使民心安定,空的目的是成为大山,后文也是如此,“仓甚虚”就是大山的另一面,所谓“虚”之阴阳。“弱其志”对应“空其心”,后文“得志于天下”,“志”即目标或理想,既可以解读为降低期望值,也可以解读为削弱理想,即脚踏实地。

(8)“知”本义为谈论和传授狩猎、作战经验,引申为经验,也可以解读为知识。后文,两个版本“知者”和“智者”,含义相似,但前者暗含的含义更多,不仅仅包括智者,还包括知道的人。

(9)“无知无欲”,“无”肯定不是没有的意思,没有知识怎么生活,即便如此,按照现在的解读,愚民倾向还是很严重的。商鞅所推行的愚民弱民策略,不知是否来自于此,但更加变本加厉。“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比这个表达要好很多,但依然以偏概全,很容易理解成无知无欲的另外一种表达,愚民弱民断不可取,尤其现在这个时代,“民强则国富”。按照现在的解读,尤其是“无知无欲”的解释,就算给老子一个面子,强行解释为“不要有太多必要的知识、不要有太多不必要的慾望”,也还是非常揪心呀!很明显,按照这个解读,整段话都在说“有为”而养民,而结论来了个“无为”,矛盾啊。孔子对老子的学问极为推崇,两人不应该有很大的矛盾,子谓子产:

“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再对应第一章的“无欲”和“有慾”。假设这就是原版,没有被后世修改过,我决定勇敢一次,真诚而又勇敢的人才能幸福嘛。第一章的“无欲”,“无”就是没有的意思,但是无欲的目的是为了融合,此处的“无”字义为合义,可以狭义理解为“无我”,即无私慾而有融合至无的慾望,就是全心全意为集体著想,把理想和现实的距离拉近一点,可解读为“为集体而想”。“无”为无之道,即融合之道,按照我的理解,很像客观和集体主义的融合。“无知”,代指融合于知识或经验,也代指知识或经验为融合,两者合义,就是为集体而努力学习呀。无知无欲,理解为“经验和想法要由来自客观”,也是可以的,本人解读为“为集体而学、为集体而想”,从前文描述来看,“为国家而学习,为国家而著想”更符合原意。

(9)“弗为”,前边都是再讲如何以“有为”达成“无为”,“不作为而已”倒是可以说通。通读全书,综合所有,这裡“为”可以解读成(wèi),表示原因或目的,即追求或有意、刻意追求,“不敢弗为”即不敢不追求无知无欲或不敢不为(wèi)国奉献。若将“为”字解读成(wéi),“不敢弗为”即不敢不作为,包含不敢妄为。“弗为”根据两个读音,可以理解为不追求或不奉献,前者更适用于整部经书,所以“弗”跟“不”是有区别的,前者所强调的其实是字义。前文“弗居”同理,一般“居”字义为住所。

(10)“而已”本义为罢了、如此,可解读为仅此而已、如此而已,仔细想想,其实真的没必要转换成白话文的。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