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流分析

模流分析
模流分析

模具厂所接的订单的和一般公司还有所不同,我们所接的模具订单各种各样,工程师的经验有时毕竟有限,所以借助MOLDFLOW软件的分析功能,对我们设计模

具帮助很大。

案例一,CLIP设计:

此产品为一固定U盘的回行夹。如下图所示,标示处变形量要求较严格,以往生产出来的产品此处变形常常偏大,我们的工程师考虑先在模具设计时设定一方向的预变形,与产品变形相互抵消,保证产品符合要求的。

问题是此预变形量多大,方向如何,设计前并不知道,如果预变形做的太大,

将来产品可能就会反向变形。

借助MOLDFLOW软件的FLOW COOL WARP 模块,我们先分析出产品可能的变形量,在此基础上,给模具设计一合理的预变形量,从而一次试模成功,获得

了合格的产品。

案例二,memorex-bottom-top 设计:[/ALIGN]

此套模具为2+2 模穴,设计为自然平衡流道,如果不经过分析,模具设计者很难想到要在标示处加强排气,只能等试模时才能发现问题,必然会提高整

个产品上市周期。

经过 MOLDFLOW 软件的FLOW 模块分析后,我们在模具设计前就已经知道此问题,所以模具设计时特意在此处加强排气,保证一次试模成功。

还有一些案例解决流道平衡的问题,一模多腔的设计,通过控制流道尺寸,保证流动平衡,从而控制产品品质。避免由于流动不平衡带来过保压现象,导致产品翘曲变形。同时优化流道尺寸设计还有一个很大的益处就是减小循环周期。因为很多情况下,产品最后凝固在流道处,如果流道尺寸偏大,必然提高整个循

环周期,同时还会产生较多的废料。

电池盖部件是我们运用MOLDFLOW软件的又一成功案例。此产品是薄壁件,

难以填充。

在分析之前,解决它的方法是加大注射压力,提高注射速度,强制成型。这样一方面机器磨损较大,另外高压高速注射后的产品内部残余应力较大,产品品质仍然无法保证。采用MOLDFLOW分析后,采用局部加厚的方法,改善了产品的流动,从而使公司可以利用较小的压力和较低的注射速度成型。提高了成型参数

的选择范围,改善了产品品质。

[/ALIGN]

[/TD][/TR

在注塑成型中,模具的温度直接影响到制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通过温度调节,保持适当的模具温度,可减小制品的变形、增强制品力学性能、改善制品的表观质量、提高制品尺寸精度。同时,缩短占整个注射循环周期约[/SIZE]80%的冷却时间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因此,设计合理的冷却系统,对模具温度进行有效调节是十分必要的。冷却系统的设计在20世纪60年代就已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并进行了大量研究,得到了一些简化公式或经验公式,但由于实际制品的形状往往十分复杂,因此,这些公式的应用范围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MPI/Cool通过分析模具冷却系统对模具和制品温度场的影响,优化冷却系统的布局,以达到使塑件快速、均衡冷却的目的,从而缩短注塑成型的冷却时间,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废品,

增加经济效益。[/SIZE]

[PP] 一、[B]MPI/Cool[/B]简介[/SIZE]

[PP] [/SIZE]影响注塑模冷却的因素很多,如制品的形状,冷却介质的种类、温度、流速,冷却管道的几何参数及空间布置,模具材料,熔体温度,工件要求的顶出温度和模具温度、制品和模具间的热循环交互作用等。这些参数之间互相联系、互相影响,唯有这些参数的合理组合才能获得理想的效果。但靠传统的经验和简化公式是很难确定的,只有通过CAE分

析才能得到理想的结果。

[PP] [/SIZE]MPI/Cool采用边界元法(Boundary Element Method)对模具的温度场进行三维模拟,对于制品在其厚度方向上采用解析解来计算温度分布,并通过制品的热流量将二者完全耦合进行迭代求解。同时将模具的温度场与冷却管道中冷却介质的能量方程联立起来求解,因此可以可靠地计算制品/模具及模具/冷却介质间的界面温度。在计算过程中,考虑了型芯和型腔在制品厚度方向的不对称性对制品温度分布的影响。

[PP] [/SIZE]MPI/Cool能够模拟冷却管道(包括隔板管、喷流管、连接软管)、镶块、多种模具材料、冷流道和热流道、分型面及模具边界对模具和制品温度的影响,从而为优化冷

却系统提高可靠的依据。

[PP] [/SIZE]MPI/Cool不仅能对中性面模型和Fusion模型进行冷却分析,而且能够对3D

模型进行冷却分析。

[PP] [/SIZE]此外,MPI/Cool和MPI/Flow相结合,可以得到十分完美的动态的注塑过程

分析。

[PP] [/SIZE]二[B]、[/B][B]MPI/Cool[/B]的作用

[PP] [/SIZE]MPI/Cool通过对模具、制品、冷却系统的传热分析,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模

拟结果。

[PP] [/SIZE](1) 冷却时间为保证制品在脱模时要有足够的强度,以防止脱模后发生变形,要确定合适的冷却时间。MPI/Cool能够计算制品完全固化或用户设定的固化百分比所需要

的冷却时间。

[PP] [/SIZE](2) 型腔表面的温度分布型腔表面温度对制品质量具有重要影响。MPI/Cool 能够模拟注射周期的型腔表面温度分布,帮助工艺人员确定模具温度的均匀程度及是否达到材料所要求的模具温度。对于中性面模型,MPI/Cool还可以计算制品两个侧面的温度差别。

[PP] [/SIZE](3) 制品厚度方向的温度分布制品在顶出时刻的温度是确定冷却时间是否合理的重要因素,如果温度过高,则需加强冷却或适当延长冷却时间,而温度过低,说明冷却时间太长。MPI/Cool能够预测制品在顶出时刻沿厚度方向不同位置的温度分布,最高温度在厚度方向的位置,沿厚度方向的平均温度以及某一单元温度沿厚度方向的变化。

[PP] [/SIZE](4) 制品的固化时间依据模具表面的温度预测制品完全固化所需要的时间。

[PP] [/SIZE](5) 冷却介质的温度分布及冷却管道表面的温度分布冷却介质的温度变化、冷却管道表面与冷却介质间的温度差是决定冷却是否有效的重要依据。

[PP] [/SIZE](6) 冷却管道中的压力降低、流动速度及其雷诺数雷诺数决定了流动状态,

应保证冷却介质处于紊流状态。

[PP] [/SIZE](7) 镶块的温度分布、镶块/模具界面的温度差分布镶块/模具间的温度差别

反映了热量通过界面的阻力大小。

[PP] [/SIZE](8) 分型面和模具外表面的温度分布。

[PP] [/SIZE]三、[B]MPI/Cool[/B]应用实例

[PP] [/SIZE]3.1 建模

[PP] [/SIZE]制品在三维CAD软件如Pro/E、UG中建模,通过STL文件格式读入MPI,冷却系统和浇注系统在MPI中创建。制品模型、冷却系统和浇注系统如图1所示。

[PP][/SIZE]

图1 模型、冷却系统和浇注系统

3.2 工艺条件

制品材料选用Montell Australia VMA617,其工艺参数为:熔体温度225o C,型腔温度40o C。冷却管道的直径为10mm,冷却介质为水,温度为25o C,入口雷诺数为10000。整个注塑成型周期为20s,其中注射、保压及冷却时间为15s,用于顶出的时间为5s。

3.3 模拟结果

按照上述工艺条件,对制品的冷却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得到的部分模拟结果如图2所示。

[PP]

[PP](a) 型腔表面的温度分布

[PP]

[PP](b) 制品沿厚度方向的温度变化

[PP]

[PP](c) 制品完全固化所需时间

[PP]

[PP](d) 冷却介质的温度变化[PP]图2 冷却过程模拟得到的结果

[PP]

[PP]

[PP][B] 四、结束语[/B]

MPI/Cool通过对冷却过程的模拟,帮助模具设计人员和工艺人员全面了解模具冷却系统的冷却效率及其合理性。这对于优化出合理的冷却系统,提高制品的生产效率和质量,具有重

要的指导意义。

[PP]

[PP]

[PP]参考文献

1.李德群: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1994

2.余卫东,陈建:注塑成型CAE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60-62,No.3,2002 3.胡俊翘,李德群,卢义强:注塑模三维瞬态温度场建模及仿真,中国塑料,52-59,No.3,气体辅助成型技术作为新的注射成型工艺,是注射成型工业最重要的发展之一,被业界誉为塑料注塑成型工艺的第二次革命。与传统的注射成型相比,气体辅助注射成型技术有许多优点,如提高产品强度、刚度、精度,可消除缩痕从而提高制品表面质量,简化浇注系统、模具设计和装配工艺,减小产品成型应力和翘曲,节省塑料材料,减轻产品重量,解决大尺寸和壁厚差别较大产品的变形问题,降低注射压力和成型压力,锁模力等。但是,影响气体辅助注射成型工艺的因素很多,如注射温度、注射时间、熔体预注射量、打气工艺与位置、材料种类等。与普通注射成型相比,气体辅助注射成型的工艺难度大,要求严格。由于气体的注入,使得塑料熔体在模腔中的成型行为发生显著变化,气体注入对塑料熔体的填充

形式、模具冷却、制品的收缩和翘曲及最终的使用性能产生很大影响。

气体辅助注射成型技术中,选择合适的气道设计、气体注入位置、延迟时间及压力是保证制品质量的关键因素。如果产品设计不合理,工艺设置不恰当或其他参数设置不好,很容易导致整个产品品质欠佳,如气体穿透深度不够,或漏气、穿透,严重者甚至导致产品报废。为了提高产品质量,同时缩短产品开发周期,我们引进CAE 软件MOLDFLOW FLOW/GAS/WARP 模块进行分析,通过对气辅成型过程进行模拟计算,帮助设计人员确定合理的产品壁厚,模具及工艺条件设计,大大降低了产品的试模次数。以下就是我们利用MOLDFLOW/GAS 进行分析的一个实际案例。

图1 为一制品的填充和保压分析得到的填充时间、气体穿透时间、制品中塑料层厚度比例的分布云图及气体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关系,锁模力,以及凝固层百分比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图。

[/ALIGN]通过MPI/Gas 对气辅成型过程进行模拟计算,我们能够检查现有设计中是否存在穿透,充填不饱,以及手指效应等不良缺陷;确定合适的注射量以避免吹穿;同时,确定避免短射、熔体前沿粘滞所需气体压力;考虑气体注入前的延迟时间以便使薄壁凝固,确定合适的气道尺寸,以优化填充工艺和气体注入工艺;并确定最佳的气道布局及控制气室长度,查看成型机吨位,

检查现有机器能否成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确定气体穿透后制品最终的

壁厚及制品最终的重量。

Moldflow地模流分析报告入门实例

基于MOLDFLOW的 模流分析技术上机实训教程主编: 姓名: 年级: 专业: 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

实训一基于Moldflow的模流分析入门实例 1.1Moldflow应用实例 下面以脸盆塑料件作为分析对象,分析最佳浇口位置以及缺陷的预测。脸盆三维模型如图1-1所示,充填分析结果如图1-2所示。 图1-1 脸盆造型图1-2 充填分析结果(1)格式转存。将在三维设计软件如PRO/E,UG,SOLIDWORKS中设计的脸盆保存为STL格式,注意设置好弦高。 (2)新建工程。启动MPI,选择“文件”,“新建项目”命令,如图1-3所示。在“工程名称”文本框中输入“lianpen”,指定创建位置的文件路径,单击“确定”按钮创建一新工程。此时在工程管理视窗中显示了“lianpen”的工程,如图1-4所示。 图1-3 “创建新工程”对话框图1-4 工程管理视图 (3)导入模型。选择“文件”,“输入”命令,或者单击工具栏上的“输入模型”图标,进入模型导入对话框。选择STL文件进行导入。选择文件“lianpen.stl”。单击“打开”按钮,系统弹出如图1-5所示的“导入”对话框,此时要求用户预先旋转网格划分类型(Fusion)即表面模型,尺寸单位默认为毫

米。 图1-5 导入选项 单击“确定”按钮,脸盆模型被导入,如图1-6所示,工程管理视图出现“lp1_study”工程,如图1-7所示,方案任务视窗中列出了默认的分析任务和初始位置,如图1-8所示。 图1-6 脸盆模型

图1-7 工程管理视窗图1-8 方案任务视窗 (4)网格划分。网格划分是模型前处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网格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程序是否能够正常执行和分析结果的精度。双击方案任务

Moldflow的模流分析入门实例

基于MOLDFLOW的模流分析技术上机实训教程 主编: 姓名: 年级: 专业: 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

实训一基于Moldflow的模流分析入门实例 1.1Moldflow应用实例 下面以脸盆塑料件作为分析对象,分析最佳浇口位置以及缺陷的预测。脸盆三维模型如图1-1所示,充填分析结果如图1-2所示。 图1-1 脸盆造型图1-2 充填分析结果 (1)格式转存。将在三维设计软件如PRO/E,UG,SOLIDWORKS中设计的脸盆保存为STL格式,注意设置好弦高。 (2)新建工程。启动MPI,选择“文件”,“新建项目”命令,如图1-3所示。在“工程名称”文本框中输入“lianpen”,指定创建位置的文件路径,单击“确定”按钮创建一新工程。此时在工程管理视窗中显示了“lianpen”的工程,如图1-4所示。 图1-3 “创建新工程”对话框图1-4 工程管理视图 (3)导入模型。选择“文件”,“输入”命令,或者单击工具栏上的“输入模型”图标,进入模型导入对话框。选择STL文件进行导入。选择文件“lianpen.stl”。单击“打开”按钮,系统弹出如图1-5所示的“导入”对话框,此时要求用户预先旋转网格划分类型(Fusion)即表面模型,尺寸单位默

认为毫米。 图1-5 导入选项 单击“确定”按钮,脸盆模型被导入,如图1-6所示,工程管理视图出现“lp1_study”工程,如图1-7所示,方案任务视窗中列出了默认的分析任务和初始位置,如图1-8所示。 图1-6 脸盆模型 图1-7 工程管理视窗图1-8 方案任务视窗

(4)网格划分。网格划分是模型前处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网格质量好坏 直接影响程序是否能够正常执行和分析结果的精度。双击方案任务 图标,或者选择“网格”,“生成网格”命令,工程管理视图中的“工具”页面显 示“生成网格”定义信息,如图1-9所示。 单击“立即划分网格”按钮,系统将自动对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和匹配。网格划分信息可以在模型显示区域下方“网格日志”中查看,如图1-10所示。 图1-9 “生成网格”定义信息图1-10 网格日志 划分完毕后,可以看见如图1-11所示的脸盆网格模型,此时在管理视窗新增加了三角形单元层和节点层,如图1-12所示。 图 1-11 网格模型图1-12 层管理视窗

完全精通ProENGINEER野火中文版模具设计方案基础入门

内容简介:设计分型面及拆模,涵盖的主题塑料模具设计的基础入门书籍,着重于说明如何以Pro/E本书为Pro/E Pro/E)模具设计的简介及前置作业:说明模具设计的操作界面及基本流程、零件的破面修补、零包括:(12)零件及工件的设置:说明一模一穴及一模多穴的零件配置、收缩率的设置、件的厚度及拔模角检测;(3)分型面设计:说明分型面设计的基本概念、分型工件的自动化创建、工件的几何形状、工件的设置;(线的产生、以阴影曲面创建分型面、以裙边曲面创建分型面、以手动方式创建分型面、靠破孔填补、一模/ /镶件4)拆模:说明拆模的运作机制、凹模/

凸模多穴的分型面设计、对称件与非对称件的分型面设计;(滑块等不同模具零件的拆模方法、成型件的产生、开模过程的动态仿真及干涉检测。书中以简洁的文字说明,辅以流程图及示意图,阐述上列各主题的基本概念及用法,书中同时提供为Pro/E模具设计。数众多的实务案例,让读者通过不同题型的练习来熟悉三维零件的英文版),随书附赠由林清安教4.0中/5.0本书以Pro/E野火中文版及英文版来编写(也适用于野火3.0及学习Pro/E教学光盘,详细说明书中实务案例的Pro/E逻辑思考及操作步骤,让读者的授亲自录制的Pro/E之路快速、顺畅、扎实。进行塑模设计,本书也适合作为大专院校“计算机辅助设计”、业界人士可以利用本书学习如何以Pro/E“模具设计”等相关课程的教学或实习教材。 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方式复制或抄袭本书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数据图书在版编目(CIP. / 林清安编著野火5.0 中文版模具设计基础入门完全精通Pro/ENGINEER ISBN 978-7-121-12744-1 开发院)2011.3(Pro/E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Pro/ENGINEER Wildfire 5.0 ①模具-计算机辅助设计-应用软件,Ⅲ. I. ①完…Ⅱ. ①林…TG76-39 ①Ⅳ. 001996 号CIP 数据核字(2011)第中国版本图书馆 鸲责任编辑:杨 印刷:北京天宇星印刷厂订:三河市皇庄路通装订厂装出版发行:电子工业出版社100036 173 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信箱邮编: 开本:850×1168 1/16 印张:25.75 字数:824 千字彩插:4 印次:2011 年3 月第1 次印刷 印数:5 000 册定价:59.80 元(含光盘1 张) 凡所购买电子工业出版社图书有缺损问题,请向购买书店调换。若书店售缺,请与本社发行部联系, 联系及邮购电话:(010)88254888。 版侵权举报请发邮件至dbqq@https://www.360docs.net/doc/003283966.html,。质量投诉请发邮件至zlts@https://www.360docs.net/doc/003283966.html,,盗服务热线:(010)88258888。 前言: Pro/ENGINEER 自1988 年问世以来,二十多年间已成为全世界及大中国地区最普及的 三维CAD 系统。Pro/E 在今日俨然成为三维CAD 系统的标准软件,广泛应用于3C 产品、 汽车电子、通信、机械、模具、工业设计、机车、自行车、航天、家电、玩具等各行业。 Pro/E 是个全方位的三维产品开发软件,整合了零件设计、零件装配、产品设计、钣金设 计、塑料模具设计、冲压模具设计、工程图制作、公差分析、造型设计、NC 加工、机构 设计/分析、动态仿真、动画制作、铸造件设计、逆向工程、自动量测、结构分析、热流分 析、简易模流分析、产品数据库管理、协同设计开发等功能于一体,模块众多,且学习不 易。有鉴于此,笔者乃凭18 年来利用此软件进行多项实务设计、加工与开发的经验,以 及多年来研究/教学的心得,撰写一系列的Pro/E 书籍,借以提供给各公司应用此软件的工 程师及各大专院校攻读CAD 课程的同学一个学习的渠道。 本书为Pro/E 塑料模具设计的基础入门书籍,着重于说明如何以Pro/E 设计分型面及 拆模,涵盖的主题包括: 1. 模具设计的简介及前置作业:说明Pro/E 模具设计的操作界面及基本流程、零件的破面修补、零件的厚度及拔模角检测。

moldflow2010模流分析从入门到精通全套-工厂实战教程

相当好的---moldflow2010模流分析从入门到精通全套---工厂实战教程 随着模流分析CAE软件的推广,以及塑料、模具行业对成本的最低控制和对利润的最大追求 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模流分析所带来的巨大效益,同时也越来越意识到模流分析对提升企业技术实力的作用。模流分析软件的操作本身并不难,但由于设涉及到流体力学、聚合物流变学、材料力学等学科,专业性极强;同时要求工程师具备模具设计、产品设计、注塑工艺等相关经验 ,因此要学好用好模流分析没有经过系统专业的培训是很难的。仅仅停留在软件操作的层面是不够的,远远不能发挥出它的潜力和体现它的价值。 为了满足广大企业的需求,我们特别推出模流分析综合培训精品课程,由具有多年模流分析经验的国内资深模流博士生导师JimLee 主持编写教材并亲自授课,课程内容涵盖模流分析全部过程的重点、难点,汇集了李博士多年的模流分析应用经验,让学员能在短时间内快速掌握模 流分析的全部流程,提升使用模流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特别推荐 ----相当好的---moldflow2010模流分析从入门到精通全套---工厂实战教程 教程播放时间:85小时产品容量:19.3G 光盘数量:6DVD 文件格式:语音视频 软件版本:moldflow2010 是否有练习图档:有 这套教程对6.1版本-2010-2012版本软件moldflow都绝对适用的! 内容介绍: 第一套:入门与提高容量:3DVD 1.1 注塑成型过程 1.2 注塑模具和产品 1.3 注塑机简介 1.4 高分子材料12分钟

1.5 常用塑料性能和用途2分钟 2.1 操作界面5分钟 2.2 工作环境设置15分钟 2.3 菜单与工具条8分钟 2.4 图层与选择工具28分钟 3.1 项目和任务管理2分钟 3.2 快速的CFPW分析58分钟 3.3 文件类型与层次2分钟 1.1 网格类型和适用范围10分钟 1.2 网格划分参数设置51分钟 1.3 MDL功能及应用31分钟 1.4 网格评估与修理80分钟 2.1 界面介绍及工作环境设置12分钟 2.2 常用菜单与命令1分钟 2.3 入门实例20分钟 2.4.1 汽车空调出风口盖-1 47分钟 2.4.1 汽车空调出风口盖-2 49分钟 2.4.1 汽车空调出风口盖-3 28分钟 2.4.2 手机上盖48分钟 2.4.3 路由器外壳-1 54 分钟 2.4.3 路由器外壳-2 50分钟 2.4.3 路由器外壳-3 25分钟 2.4.4 数码相机壳-1 58分钟 2.4.4 数码相机壳-2 72分钟 2.4.5 空调外壳-1 56分钟 2.4.5 空调外壳-2 38分钟 lianxi1-2 15分钟lianxi1-3 15分钟lianxi1-4_dp 10分钟 lianxi1-4_housing 9分钟 lianxi1-4_sc 26分钟 3.1 界面及操作面板介绍35分钟 3.2.1 汽车门板46分钟 3.2.2 汽车保险杠42分钟 4.0 建模工具40分钟 4.1 创建浇口56分钟 4.2 创建流道系统58分钟 4.3 创建冷却系统67分钟 4.4 创建镶件33分钟 4.5 创建模具边界10分钟 5.1 成型工艺选择8分钟 5.2 分析序列选择18分钟 5.3 材料选择15分钟 5.4 浇口位置设置3分钟

模具CAE课程标准

西安理工大学高等技术学院 《模具CAE》课程标准 学时:48学时 学分:4学分 适用专业及学制:三年制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全日制 编制:刘航 审定:机电工程系 批准日期:2016年7月 一、课程定位 本课程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一门选修课。是《模具CAD/CAM》课程之后的进一步提高。本课程标准依据《模具设计与制造岗位职业标准》和《模具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而制定。二、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方式、采取大量的动画、图片、实例分析案例进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具备从事模具设计与制造相关岗位所必需的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专业能力以及工作岗位的适应能力。本课程与前修课程《塑料模具设计》课程相衔接,共同培养学生运用CAD/CAE/CAM进行模具结构设计和注塑工艺的优化能力;与后续课程《模具设计与制造综合实训》、《毕业设计》等课程相衔接,共同培养对产品性能、模具结构、成形工艺、数控加工及生产管理进行设计和优化的能力1.知识目标 1)使学生能够系统地学习与掌握模具设计与制造方面的相关知识; 2)使学生能够系统地学习与掌握模具的各种典型结构设计的相关知识; 3)使学生能够系统地学习生产实际中常用的几种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软件的操作基本知识。 2.能力目标 1)能够熟练地使用常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完成模具产品零件的成型分析工作,并掌握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基本操作技能; 2)具备与企业沟通并根据企业要求对模具产品进行设计、分析、加工的能力;

3)具备产品的收集、整理的能力;能熟练软件操作;能独立完成模具零件设计、分析与制造。 3.素质目标 1)能够把理论知识与应用性较强实例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同时使学生对专业知识职业能力有深入的理解,尤其使学生对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模具的理念与实际技能有明显提高; 2)通过知识教学的过程培养学生爱岗敬业、乐于吃苦、勇于奉献与团队合作的基本素质; 3)提高拓展学习模块(课外),培养学生自学和举一反三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课程教学单元及学时安排 四、课程教学设计 1.整体教学设计 本课程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基于模具岗位职业标准和工作过程,以典型模具为载体,在“做中教、做中学”的理念,让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教会学生运用模具CAD/CAM知识完成制品的几何造型、模具结构的三维设计后运用模具CAE进行工程试验、分析、文件生成。为此课程授课过程始终在微机室完成。 2.单元教学设计

模流分析基础入门

《模流分析基础入门》 目录 第一章计算机辅助工程与塑料射出成形 1-1 计算机辅助工程分析 1-2 塑料射出成形 1-3 模流分析及薄壳理论 1-4 模流分析软件的未来发展 第二章射出成形机 2-1 射出机组件 2-1-1 射出系统 2-1-2 模具系统 2-1-3 油压系统 2-1-4 控制系统 2-1-5 锁模系统 2-2 射出成形系统 2-3 射出机操作顺序 2-4 螺杆操作 2-5 二次加工 第三章什么是塑料 3-1 塑料之分类 3-2 热塑性塑料 3-2-1 不定形聚合物 3-2-2 (半)结晶性聚合物 3-2-3 液晶聚合物 3-3 热固性塑料

3-4 添加剂、填充料与补强料 第四章塑料如何流动 4-1 熔胶剪切黏度 4-2 熔胶流动之驱动--射出压力 4-2-1 影响射出压力的因素 4-3 充填模式 4-3-1 熔胶波前速度与熔胶波前面积4-4 流变理论 第五章材料性质与塑件设计 5-1 材料性质与塑件设计 5-1-1 应力--应变行为 5-1-2 潜变与应力松弛 5-1-3 疲劳 5-1-4 冲击强度 5-1-5 热机械行为 5-2 塑件强度设计 5-2-1 短期负荷 5-2-2 长期负荷 5-2-3 反复性负荷 5-2-4 高速负荷及冲击负荷 5-2-5 极端温度施加负荷 5-3 塑件肉厚 5-4 肋之设计 5-5 组合之设计 5-5-1 压合连接

5-5-2 搭扣配合连接 5-5-3 固定连接组件 5-5-4 熔接制程 第六章模具设计 6-1 流道系统 6-1-1 模穴数目之决定 6-1-2 流道配置 6-1-3 竖浇道尺寸之决定 6-1-4 流道截面之设计 6-1-5 流道尺寸之决定 6-1-6 热流道系统 6-2 流道平衡 6-2-1 流道设计规则 6-3 浇口设计 6-3-1 浇口种类 6-3-2 浇口设计原则 6-4 设计例 6-4-1 阶段一:C-mold Filling EZ简易充填模拟分析 6-4-2 阶段二:执行C-mold Filling & Post Filling 最佳化6-5 模具冷却系统 6-5-1 冷却孔道的配置 6-5-2 其它的冷却装置 6-6 冷却系统之相关方程式 6-6-1 冷却系统之设计规则

MOLDFLOW模流分析结果解释

MOLDFLOW模流分析结果解释 解释结果的一个重要部分是理解结果的定义,并知道怎样使用结果。下面将列出常用结果的定义及怎样使用它们的建议,越常用的结果将越先介绍。 屏幕输出文件(screen output)和结果概要(results summary) 屏幕输出文件和结果概要都包含了一些分析的关键结果的总结性信息。屏幕输出文件还包含如图169所示的附加输出,表明分析正在进行,同时还提供重要信息。从它可以看出分析使用的压力和锁模力的大小、流率的大小和使用的控制类型。

图169. 充模分析的屏幕输出文件 屏幕输出文件和结果概要都有与图170相似的部分。它同时包含了分析过程中(第一部分)和分析结束时的关键信息。使用这些信息可以快速查看这些变量,从而判断是否需要详细分析某一结果,以发现问题。

图170. 结果概要输出 充模时间(Fill Time) 充模时间显示的是熔体流动前沿的扩展情况,其默认绘制方式是阴影图,但使用云纹图可更容易解释结果。云纹线的间距应该相同,这表明熔体流动前沿的速度相等。制件的填充应该平衡。当制件平衡充模时,制件的各个远端在同一时刻充满。对大多数分析,充模时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结果。 压力(Pressures) 有几种不同的压力图,每种以不同的方式显示制件的压力分布。所有压力图显示的都是制件某个位置(一个节点)、或某一时刻的压力。 使用的最大压力应低于注射机的压力极限,很多注射机的压力极限为140 MPa (~20,000 psi)。模具的设计压力极限最好为100 MPa (~14,500 psi)左右。如果所用注塑机的压力极限高于140MPa,则设计极限可相应增大。模具的设计压力极限应大约为注射机极限的70%。假如分析没有包括浇注系统,设计压力极限应为注射机极限的50%。 象充模时间一样,压力分布也应该平衡。压力图和充模时间图看起来应该十分相似,如果相似,则充模时制件内就只有很少或没有潜流。 具体的压力结果定义如下: ?压力(Pressure) 压力是一个中间结果,每一个节点在分析时间内的每一时刻的压力值都记录了下来。默认的动画是时间动画,因此,你可以通过动画观察压力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压力分布应该平衡,或者在保压阶段应保证均匀的压力分布和几乎无过保压。 ?压力(充模结束时)(Pressure (end of filling)) 充模结束时的压力属于单组数据,该压力图是观察制件的压力分布是否平衡的有效工具。因为充模结束时的压力对平衡非常敏感,因此,如果此时的压力图分布平衡,则制件就很好地实现了平衡充模。 ?体积/压力控制转换时的压力(Pressure at V/P switchover ) 体积/压力控制转换时的压力属于单组数据,该压力图同样是观察制件的压力分布是否平衡的有效工具。通常,体积/压力控制转换时的压力在整个注塑成型周期中是最高的,此时压力的大小和分布可通过该压力图进行观察。同时,你也可以看到在控制转换时制件填充了多少,未填充部分以灰色表示。

moldflow模流分析报告

材料成型CAE论文(Moldflow注塑工艺分析) 姓名:郭玲玲 学号:20060330332

在Moldflow Plastic Insight 6.0环境中,运用MPI的各项菜单及其基本操作,来实现对所选制件在注塑成型过程中的填充、流动、冷却以及翘曲分析,以此来确定制件的最佳成型工艺方案,为工程实际生产提供合理的工艺设置依据,减少因工艺引起的制件缺陷,有助于降低实际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一、导入零件 导入文件guolingling.stp。选择【Fusion】方式。 二、划分网格 【网格】—【生成网格】—【立即划分】 三、网格诊断 【网格】—【网格诊断】,诊断结果如下:

图1、网格诊断 对诊断结果进行检查,发现连通区域为1,交叉边为0,最大纵横比为7.218616<8,均符合要求,网格划分合理。 四、选择分析类型 1、浇口位置 1)双击任务栏下的【充填】—【浇口位置】; 2)选择材料:双击任务栏下的【材料……】—【搜索】—输入“ABS” —搜索—在结果中任选一种材料,点击【选择】即可; 3)双击任务栏下的【立即分析】。 在分析结果中勾选:Best gate location,查看最佳浇口位置,如下图: 图2、最佳浇口 由最佳浇口位置分析结果可以知道,浇口设在零件上表面的中间

部位,零件的注塑工艺效果好。可采用直接浇口。 2、流动分析 1)设置注射位置:设置之前,先将方案备份。【文件】—【另存方案为】。 双击任务栏下的【设置注射位置】—鼠标变成一个十字光标和一漏 斗形状,然后在上一步分析中的最佳浇口位置处单击,即可完成注 射点的设置; 2)选择分析类型:双击任务栏下【浇口位置】—【流动】; 3)设置浇注系统:【建模】—【浇注系统向导】,设定直浇道、横浇道、 内浇道的尺寸,各浇道尺寸均采取的默认值。根据制件的形状特征 以及最佳浇口位置,采用直接浇口。 4)双击任务栏下的【立即分析】。 查看分析结果中的“pressure at V/P swithover”项,发现出现了浇不足的现象,经分析是由于注射压力过小所引起的,只需增大注射压力即可。在【工艺条件设置】中将【注射压力】增大到250MPa,进行流动分析,其结果如下

潜流效应 MoldFlow模流分析基础入门 解决充填问题

如何防止“潜流”,造成泡沫体出现裂缝? 物料在乳白时间以前流动性较好,在吐出段的输送带前端,输送带应有3°~9°的倾斜角,并配置液压或手动的调节机械,报据发泡工艺要求,对倾斜角度做适当调整,以确保物料能均匀地单方向往下流动、起发。如倾斜角度太小或输送带移动速度太慢,那么泡沫体厚度将加大;若倾斜角度太大.吐出物料流动过快将会流至已开始起发的泡沫层下部,形成“潜流”,这样会造成泡沫体出现裂缝等质量问题。根据不同的块状泡沫原料、配方和设备参数,通常大型机组的输送带的线速度控制在3~1Om/min,而对中型机组,则控制在1.5~3m/min左右。最为重要的是要正确调整好发泡机的吐出流量、输送带的角度、移动速度之间的工作参数,使物料吐出分配线与物料发泡开始所呈现的乳白线的距离控制在30~60cm为宜。 潜流效应MoldFlow模流分析基础入门解决充填问 题 时间:2010-06-12 00:22来源:未知作者:模具人点击:132次TAG标签:模流分析Moldflow基础入 门充填问题潜流效应 潜流效应(Underflow) 定义:潜流是指流动波前出现回流的状况。潜流的产生:潜流效应发生在两个方向的流动波前相遇,而瞬间暂时停止,一方在凝固层中往回流动,回流方向的凝固层会因摩擦热而发生部份融化。在下列的范例中,左边的流动波前(蓝色)的压力比 潜流效应(Underflow) 定义: 潜流是指流动波前出现回流的状况。 潜流的产生: 潜流效应发生在两个方向的流动波前相遇,而瞬间暂时停止,一方在凝固层中往回流动,回流方向的凝固层会因摩擦热而发生部份融化。

在下列的范例中,左边的流动波前(蓝色)的压力比右边的流动波前(红色)低,当两方相遇时,左边会回流。箭头表示塑料流动方向。不管是以表面品质或是以结构的观点而言,塑料回流对塑料件的品质都有很大的负面影响。 如何改善: 确定塑料流动波前只在充填结束才相遇。 注意:以动画观察塑料的充填型态,确定在每一个波前相遇的点,其周围的结构没有潜流的现象。 (责任编辑:模具站)

流固热固耦合分析软件

MpCCI 1.3.2 for MPICHNT 1.2.5 1CD 流固热固耦合分析软件MpCCI v3.0.6 WinALL 1CD 流固热固耦合分析软件MpCCI v3.03 Linux64 1CD 流固热固耦合分析软件MpCCI v3.0.6 Documentation 1CD MPI Fusion Meshing Details 1CD Moldflow 系列教程 Moldflow MPI 3.0 培训教程 MoldFlow 4.0 最新培训教材 Moldflow公司出的塑件设计原理 B14 模流分析中文教程(即B14仪表板上本体流动分析) 模流分析基础入门(中文版) HydroAnalysis Inc产品: EnviroInsite.v5.5.0.2 1CD(对地下水进行可视化建模的工具) SCHOUENBERG产品: Calcmaster.v6.1 1CD(最复杂的注塑模型计算工具,可以快速计算出模型造价,建造工时,注模数据) SIMCON产品: Simcon CADMould 3D-F v2.0 1CD(塑料注塑成型模拟软件)

华塑CAE: 华塑注塑成形流动分析系统HsCAE3DRF5.5 smart 1CD(企业版) 华塑塑料注射成型过程仿真集成系统HsCAE3D 6.1 中文帮助 塑料模具设计手册(软件版V1.0) 1CD Accuform产品: Accuform.B-SIM v2.32.WinNT2K 1CD(模拟吹塑成型加工的软件包) Accuform.T-SIM v4.32.WinNT2k 1CD(模拟塑料热成型加工的软件包) ▲★○●。。。▲★○●。。。。▲★○●。。。。▲★○●。。。▲★○● 做软件行业多年,用诚信节约企业成本,本站所有软件亲测,完整无限制 可以联系王小姐 电话早九点到晚六点有人接听 QQ早九点到晚六点在线:394623568 ▲★○●。。。▲★○●。。。。▲★○●。。。。▲★○●。。。▲★○● PACSYS INC.产品: PAFEC-FE.v8.8-ISO 1CD(提供完美的有限元分析设计技术,面向初级、高级技术人员,可用于静态、 动态、非线性、热力学、空气动力学的模型创建) INFRAGISTICS产品: Ultra Grid V2.0 1CD GetSolar产品: GetSolar Billing v9.0 Multilingual 1CD(太阳能热能系统的仿真软件)

模流分析基础入门

《模流分析基础入门》 目录 计算机辅助工程与塑料射出成形 1-1 计算机辅助工程分析 1-2 塑料射出成形 1-3 模流分析及薄壳理论 1-4 模流分析软件的未来发展 射出成形机 2-1 射出机组件 2-1-1 射出系统 2-1-2 模具系统 2-1-3 油压系统 2-1-4 控制系统 2-1-5 锁模系统 2-2 射出成形系统 2-3 射出机操作顺序 2-4 螺杆操作 2-5 二次加工 什么是塑料 3-1 塑料之分类 3-2 热塑性塑料 3-2-1 不定形聚合物 3-2-2 (半)结晶性聚合物 3-2-3 液晶聚合物 3-3 热固性塑料 3-4 添加剂、填充料与补强料 塑料如何流动 4-1 熔胶剪切黏度 4-2 熔胶流动之驱动--射出压力 4-2-1 影响射出压力的因素 4-3 充填模式 4-3-1 熔胶波前速度与熔胶波前面积 4-4 流变理论 第五章材料性质与塑件设计 材料性质与塑件设计 5-1-1 应力--应变行为

5-1-2 潜变与应力松弛 5-1-3 疲劳 5-1-4 冲击强度 5-1-5 热机械行为 5-2 塑件强度设计 5-2-1 短期负荷 5-2-2 长期负荷 5-2-3 反复性负荷 5-2-4 高速负荷及冲击负荷 5-2-5 极端温度施加负荷 5-3 塑件肉厚 5-4 肋之设计 5-5 组合之设计 5-5-1 压合连接 5-5-2 搭扣配合连接 5-5-3 固定连接组件 5-5-4 熔接制程 第六章模具设计 6-1 流道系统 6-1-1 模穴数目之决定 6-1-2 流道配置 6-1-3 竖浇道尺寸之决定 6-1-4 流道截面之设计 6-1-5 流道尺寸之决定 6-1-6 热流道系统 6-2 流道平衡 6-2-1 流道设计规则 6-3 浇口设计 6-3-1 浇口种类 6-3-2 浇口设计原则 6-4 设计范例 6-4-1 阶段一:C-mold Filling EZ简易充填模拟分析 6-4-2 阶段二:执行C-mold Filling & Post Filling 最佳化6-5 模具冷却系统 6-5-1 冷却孔道的配置 6-5-2 其它的冷却装置 6-6 冷却系统之相关方程式 6-6-1 冷却系统之设计规则

moldflow 中文教程

三维注塑成形模拟系统的研究和应用 一、发展概况和应用背景 塑料工业近20年来发展十分迅速,早在7年前塑料的年产量按体积计算已经超过钢铁和有色金属年产量的总和,塑料制品在汽车、机电、仪表、航天航空等国家支柱产业及与人民日常生活相关的各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塑料制品成形的方法虽然很多,但最主要的方法是注塑成形,世界塑料成形模具产量中约半数以上是注塑模具。 随着塑料制品复杂程度和精度要求的提高以及生产周期的缩短,主要依靠经验的传统模具设计方法已不能适应市场的要求,在大型复杂和小型精密注射模具方面我国还需要从国外进口模具。 二、关键技术和实用功能 1.用三维实体模型取代中心层模型 传统的注塑成形仿真软件基于制品的中心层模型。用户首先要将薄壁塑料制品抽象成近似的平面和曲面,这些面被称为中心层。在这些中心层上生成二维平面三角网格,利用这些二维平面三角网格进行有限元计算,并将最终的分析结果在中面上显示。而注塑产品模型多采用三维实体模型,由于两者模型的不一致,二次建模不可避免。但由于注塑产品的形状复杂多样、千变万化,从三维实体中抽象出中心层面是一件十分困难的工作,提取过程非常繁琐费时,因此设计人员对仿真软件有畏难情绪,这已成为注塑成形仿真软件推广应用的瓶颈。 HSCAE 3D主要是接受三维实体/表面模型的STL文件格式。现在主流的CAD/CAM系统,如UG、Pro/ENGINEER、CATIA和SolidWorks等,均可输出质量较高的STL格式文件。这就是说,用户可借助任何商品化的CAD/CAE 系统生成所需制品的三维几何模型的STL格式文件,HSCAE 3D可以自动将该STL文件转化为有限元网格模型,通过表面配对和引入新的边界条件保证对应表面的协调流动,实现基于三维实体模型的分析,并显示三维分析结果,免去了中心层模拟技术中先抽象出中心层,再生成网格这一复杂步骤,突破了仿真系统推广应用的瓶颈,大大减轻了用户建模的负担,降低了对用户的技术要求,对用户的培训时间也由过去的数周缩短为几小时。图1为基于中心层模型和基于三维实体/表面模型流动分析模拟情况对比图。 图1(a)中模型分别表示为产品模型→中心层→有限元网格→流动显示。图1(b)中模型分别表示为产品模型→有限元网格→流动显示。 图1 基于中心层模型和基于三维实体/表面模型流动分析模拟情况对比 2.有限元、有限差分、控制体积方法的综合运用 注塑制品都是薄壁制品,制品厚度方向的尺寸远小于其他两个方向的尺寸,温度等物理量在厚度方向的变化又非常大,若采用单纯的有限元或有限差分方法势必造成分析时间过长,无法满足模具设计与制造的实际需要。我们在流动平面采用有限元法,厚度方向采用有限差分法,分别建立与流动平面和厚度方向尺寸相适应的网格并进行耦合求解,在保证计算精度的前提下使得计算速度满足工程的需要,并采用控制体积法解决了成形中的移动边界问题。对于内外对应表面存在差异的制品,可划分为两部分体积,并各自形成控制方程,通过在交接处进行插值对比保证这两部分的协调。 3.数值计算与人工智能技术的结合 优选注塑成形工艺参数一直是广大模具设计人员关注的问题,传统的CAE软件虽然可以在计算机上仿真出指定工艺条件下的注塑成形情况,但无法自动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CAE软件使用人员必须设置不同的工艺条件进行多次CAE分析,并结合实际经验在各方案之间进行比较,才能得出较满意的工艺方案。同时,在对零件进行CAE分析后,系统会产生有关该方案的大量信息(制品、工艺条件、分析结果等),其中分析

ProE_模流分析教程2

第二章射出成形机 就热塑性塑料(thermoplastics)而言,射出成形机将塑料颗粒材料经由熔融、射出、保压、冷却等循环,转变成最终的塑件。热塑性塑料射出成形机通常采用锁模吨数(clamping tonnage)或射出量(shot size)作为简易的机器规格辨识,可以使用的其它参数还包括射出速率、射出压力、螺杆设计、模具厚度和导杆间距等等。根据功能区分,射出成形机的大致上有三个种类:(1)一般用途射出机;(2)精密、紧配射出机;和(3)高速、薄肉厚射出机。射出成形机的主要辅助设备包括树脂干燥机、材料处理及输送设备、粉碎机、模温控制机与冷凝器、塑件退模之机械手臂、以及塑件处理设备。 2-1 射出机组件 典型的射出成形机如图2-1所示,主要包括了射出系统(injection system)、模具系统(mold system)、油压系统(hydraulic system)、控制系统(comtrol system)、和锁模系统(clamping system)等五个单元。 图2-1 应用于热塑性塑料的单螺杆射出成形机 2-1-1 射出系统

射出系统包括了料斗(hooper)、回转螺杆与料筒(barrel)组合,和喷嘴(nozzle),如图2-2。射出系统的功能是存放及输送塑料,使塑料经历进料、压缩、排气、熔化、射出及保压阶段。 图2-2 热塑性塑料的单螺杆射出成形机之塑化螺杆、料筒、 电热片、固定模板及移动模板。 (1) 料斗 热塑性塑料通常以小颗粒供应成形厂。射出机的料斗可以存放塑料胶颗粒,藉由重力作用使塑料颗粒经过料斗颈部,进入料筒与螺杆组合内。 (2) 料筒 射出机的料筒可以容纳回转式螺杆,并且使用电热片(electric heater bands))加热塑料。 (3) 回转式螺杆 回转式螺杆可以压缩塑料、熔化塑料及输送塑料,螺杆上包括了进料区(feeding zone)、压缩区(compression zone, 或转移区transition zone)、和计量区(metering zone)三个区段,如图2-3所示。

-xxx模流分析报告

目录 第1章模流分析的概述 -------------------- 2 1.1模流分析的原理------------------------------------------------------------------------- 2 第2章塑件的工艺性分析------------------- 3 2.1原材料分析 ---------------------------------------------------------------------------------- 3 2.2结构分析 --------------------------------------------------------------------------------------- 3 2.3成形工艺分析------------------------------------------------------------------------------ 4 第3章成形方案的设计与分析 ---------------- 4 3.1成形方案的设计------------------------------------------------------------------------- 4 3.2初始方案的分析------------------------------------------------------------------------- 5 3.2.1侧浇口的特点--------------------------- 5 3.2.2工艺参数的设置------------------------- 5 3.2.3网格模型的划分------------------------- 6 3.2.4流动+翘曲的分析------------------------ 7 3.2.5冷却分析------------------------------- 9 3.3优化方案的分析------------------------------------------------------------------------ 10 3.3.1点浇口的特点-------------------------- 10 3.3.2冷却分析------------------------------ 13 第4章方案对比-------------------------------- 13 4.1浇口位置对比----------------------------------------------------------------------------- 13 4.2工艺条件设定----------------------------------------------------------------------------- 13 4.3实验结果对比----------------------------------------------------------------------------- 14

MOLDFLOW-doctor入门教案(精辟)

MOLDFLOW/DOCTOR用法及技巧 一,软件的用法 1.产品做MF之前,用没有缩水的产品来做,先在产品上建立坐标,然后把产品移到 绝对坐标上,Z轴定为开模方向,这样以便MF分析。 2.在转图前,尽量把产品上的字体去掉,有简单的R角也去掉。之后就另存一个*.IGS 3.打开MF-doctor,在File- 导入Import-产品“*.IGS”,再把这三个命令做一遍 点击时-先点Try-再Fix,最后点击出现下表(左图)。 完成后再转到修改圆弧模式(右图),点击Translation所在的下拉菜单,选择Simplification。在内圆角fillet右键,改为0.2,先把R0.2的内圆弧去除,再改为0.5. 点把所有R角去除。去除R角的大小,视产品而定。

做完这个之后,再把C角除去 点把所有C角去除。去除C角的大小,也视产品而定。 再回到translation变换,重复这三个步骤,再保存,最后导出Export导出一个*.udm文件。 4.打开Moldflow Plastics Insight 6.1,import导入-刚刚导出的文件*.udm, 再选择双层面,再建立该产品的文件夹(下左图)。 进入Moldflow界面双击进行分析网格。网格设置一般为1到1.5倍胶厚,网格分得越小分析出来结果就越催向产品实际,但分析起来就越慢,这个看产品形状大小来定。

5.对分出来的网格进行修饰。· A.检查自由边, B.检查重叠面 C修改纵横比,D检查平均胶厚。 E 把未定向的网格定取向,F检查网格属性 6.网格修复工具运用 这里介绍几个常用的命令: A.这个是填充网格命令,修自由边时候用。 B.(F6)这个是网格交互边命令,修纵横比时用, 如右图就可以用此命令 C.(F5)这个是网格合并点命令,修纵横比时用 E.(F9)这个是网格插入点命令,修纵横比时用 F.(F8)这个是网格区域重划命令,修纵横比时用 G.这个是删除多余点命令,修纵横比时用 6.1 做完以上的就点击一下,使网格全部定好取向。

Moldflow模流分析

1.1 moldflow简介 1.2 autodesk moldflow products简介1. 2.1 autodesk moldflow adviser 1.2.2 autodesk moldflow insight 1.2.3 autodesk moldflow communicator 1.3 知识准备 第2章ami分析基础 2.1 注塑成型基础 2.1.1 注塑成型设备 2.1.2 注塑成型过程 2.1.3 注塑成型工艺条件 2.2 常用塑料及主要性质 2.2.1 热塑性塑料 2.2.2 热固性塑料显示全部信息 第1章概述 1.1 moldflow简介 1.2 autodesk moldflow products简介1. 2.1 autodesk moldflow adviser 1.2.2 autodesk moldflow insight 1.2.3 autodesk moldflow communicator 1.3 知识准备 第2章ami分析基础 2.1 注塑成型基础 2.1.1 注塑成型设备 2.1.2 注塑成型过程 2.1.3 注塑成型工艺条件 2.2 常用塑料及主要性质 2.2.1 热塑性塑料 2.2.2 热固性塑料 2.3 注射成型模拟技术 2.3.1 中性面(midplane)技术 2.3.2 双层面(dual domain)技术 2.3.3 实体(3d)模型技术 2.4 聚合物的流变学基础 2.4.1 牛顿流体和非牛顿流体 2.4.2 聚合物流变学在注塑成型中的应用2.4.3 分子取向 2.4.4 残余应力 2.5 制品常见缺陷及产生原因 2.5.1 短射 2.5.2 飞边 2.5.3 气穴

ProE_模流分析教程9

第八章问题排除 塑料射出成形制程相当复杂,牵涉因素众多,当发现问题时,应该先确定制程的稳定性,确定瑕疵并非由于过度制程所引起的。排除射出成形问题并没有固定的步骤,但是,至少针对有些因为操作特性所导致的瑕疵,可以建议有效的改善方法。 8-1 包风 包风(air traps)是指熔胶波前将模穴内的空气包覆,它发生在熔胶波前从不同方向的汇流,或是空气无法从排气孔或镶埋件之缝隙逃逸的情况。包风通常发生在最后充填的区域,假如这些区域的排气孔太小或者没有排气孔,就会造成包风,使塑件内部产生空洞或气泡、塑件短射或是表面瑕疪。另外,塑件肉厚差异大时,熔胶倾向于往厚区流动而造成竞流效应(race-tracking effect),这也是造成包风的主要原因,如图8-1所示。 图8-1 熔胶波前从不同方向汇流,而造成包风。 要消除包风可以降低射出速度,以改变充填模式;或者改变排气孔位置、加大排气孔尺寸。由于竞流效应所造的包风可以藉由改变塑件肉厚此例或改变排气孔位

置加以改善排气问题。包风的改善方法说明如下: (1)变更塑件设计:缩减肉厚比例,可以减低熔胶的竞流效。 (2) 应变更模具设计:将排气孔设置在适当的位置就可以改善排气。排气孔通常设在 最后充饱的区域,例如模具与模具交接处、分模面、镶埋件与模壁之间、顶针及模具滑块的位置。重新设计浇口和熔胶传送系统可以改变充填模式,使最后充填区域落在适当的排气孔位置。此外,应确定有足够大的排气孔,足以让充填时的空气逃逸;但是也要小心排气孔不能太大而造成毛边。建议的排气孔尺寸,结晶性塑料为0.025厘米(0.001英吋),不定形塑料为0.038厘米(0.0015英吋)。 (3)调整成形条件:高射出速度会导致喷射流,造成包风。使用较低的射出速度可以 让空气有充足的时间逃逸。 8-2 黑斑、黑纹、脆化、烧痕、和掉色 黑斑(black specks)和黑纹(black streaks)是在塑件表面呈现的暗色点或暗色条纹,如图8-2所示。褐斑或褐纹是指相同类型的瑕疵,只是燃烧或掉色的程度没那么严重而已。发生黑斑或黑纹的原因是塑料有杂质污染、干燥不当,或是塑料在料筒内待料太久而过热裂解。 图8-2 (左)黑斑和(右)黑纹 脆化(brittleness)的原因是材料裂解,使分子链变短,分子重量变低,结果使得塑件的物理性质降低。塑件脆化可能导致断裂或破坏,如图8-3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