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研究院

中国艺术研究院
中国艺术研究院

中国艺术研究院

学科介绍

艺术学

中国艺术研究院的艺术学专业,主张从多种角度和深度研究艺术的现象和本质,以文化建设为目标,以吸纳学术先进,深研学术,整理传统,融会新知为宗旨,努力保持学术的前沿性,注重学术的精度和纯度,主张跨文化沟通。从艺术本质、艺术起源、艺术发展、艺术创造等各个方面,探讨人类艺术发生与发展的规律以及未来的走向和变化,使学生了解艺术发展的基本历史,学会用艺术学基本原理分析当代艺术现象和艺术作品。多年来培养了大量艺术学、文艺学以及红楼梦研究领域的优秀科研人才。

经过多年实践,艺术学专业现已逐渐完善了学科方向,形成了一套完备的培养体系。其中包括艺术文化学、艺术美学、艺术人类学、红学与明清小说艺术研究、艺术原理与艺术思想史研究等理论研究方向以及艺术管理学等与艺术市场关联紧密的学科专业,实现了教学体系和学科建设的科学化、规范化、合理化,教学成果显著。以刘梦溪、王文章、张庆善为代表的导师队伍,在全国范围内都具有重要影响。并且为了进一步加强学术交流,为研究生培养注入更多新鲜的学术思想,还聘请了著名艺术家、艺术理论家范曾教授为艺术学专业博士

生导师,进一步健全了学科研究的方向。艺术学专业的健全与发展,为促进我国艺术学科领

域的繁荣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设计艺术学

设计艺术学是一门建立在设计实践基础上的应用性很强的艺术学科,重在设计艺术历

史与理论及设计艺术实践的研究。其内涵是按照科学与艺术相互促进的发展规律,创造生活、美化生活、丰富生活、充实生活。艺术设计又是一门开放性的学科,其目标是在造物活

动中实现实用功能与审美理想的统一,在现代社会人们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

设计艺术学专业在中国艺术研究院是一门新建立的学科,2005 年开始招收第一届博

士、硕士研究生。本专业主要培养研究生对设计艺术的历史及理论进行独立研究的基本素质,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以及进行艺术设计、创作实践与教学的能力。设计艺术学现设有设计

理论与批评、视觉传达设计及理论、设计艺术历史及理论、环境设计与研究等理论类专业方

向和视觉传达、建筑、纤维、陶瓷、服装设计等实践类专业方向。在立足于中国艺术研究院

自身设计艺术理论研究队伍的基础上,还聘请了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北京

服装学院的多位著名专家、教授为设计艺术学的博士、硕士生导师,为中国艺术研究院设计

艺术学科的完善与发展,拓展了宽广的发展空间。

艺术学著名导师

王文章,男,1951年3月1日生,山东寿光人。研究员,一级艺术评论,高级编

辑,博士生导师。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党委书记。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全国

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中国文化报社社长、总编辑,文化部艺术司司长。发表艺

术理论、评论文章多篇,如《戏曲电影艺术规律初探》(《电影艺术》1984)、

《WTO背景下的文化产业发展》(《中国文化报》2002)、《惛惛之事,赫赫之

功》(载《绝代风华》2002)、《当代舞台艺术的壮丽画卷》(《中国文化报》

2003)、《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步入规范化里程》(《人民日报》2005)等。出

版《艺术体制改革与管理初探》(华夏出版社);主编《兰苑集粹——昆剧五十

年演出剧本选》(四集)(文化艺术出版社)、《传统与超越——科学与中国传

统文化对话》、《敬畏生命——医学与人文关怀对话》(江苏出版社)、《中国

学者眼中的科学与人文》(三卷)(云南出版社),《京剧大师程砚秋》(文化

艺术出版社),《当代相声名家表演精品集》(7卷)(文化艺术出版社),《澳

门艺术丛书》(5卷)、《中国先进文化论》(文化艺术出版社),《非物质文

化遗产代表作丛书》(8卷)(浙江人民出版社)等。曾获全国文化新闻一等奖,

文化部文化艺术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国家图书奖提名等。现主持的

国家课题有《艺术科学大系丛书》(43卷)等及国家资助课题《昆曲大典》。兼

任的职务有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中国戏曲学会副会长,《中国文化画报》主

编,文化部振兴昆剧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领导小组副

组长,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名录评审委员会副主任,文化部艺术精品工程专家

委员会委员,国家邮政局邮票选题评审委员会委员,国家大剧院艺术委员会委员,国际艺术奥委会中国委员会委员,中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评审委员会主任,中国范仲淹思想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多年来曾担任过文华奖、梅花奖、五个一工程奖等评委及主持文化部多次全国性艺术、学术评奖;曾任新闻出版署新闻出版系列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和文化部新闻出版及研究系列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主任。多年来组织和主持了多次全国和国际性学术会议,如首届北京国际艺术管理研讨会、文化交流与文化产业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少数民族艺术遗产保护与当代艺术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等;组织和主持了多次有重要影响的全国性美术、戏剧、音乐、舞蹈等重大艺术节和艺术演出活动,具体策划、组织和主持过《携手筑长城》大型赈灾义演、中国首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等展演活动,都在社会上引起重要反响。

刘梦溪,男,1941年生,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文艺学和艺术学两学科博士生导师;《中国文化》暨《世界汉学》杂志创办人兼主编。研究方向为文化史、近现代学术思想和艺术文化学,九十年代以来主要著作有:《传统的误读》(1996)、《红楼梦与百年中国》(1999)、《中国现代学术要略》(1997)、《学术思想与人物》(2004)、《庄子与现代和后现代》(2004)等。主持编纂的《中国现代学术经典》(35卷、1997),获中国图书奖;主编的《中华文化通志·艺文典》(10卷、1998),获国家图书奖。

范曾(1938—),江苏省南通市人。1955年入南开大学历史系,1957年入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一年后转入中国画系,1962年毕业;1962年至1978年供职中国历史博物馆,创作历史画,研绘中国古代人物服饰史料;1978年至1984年任

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副教授;1984年回南开组建东方艺术系并任教授、系主任。现为南开大学文学院终身教授,文学院、历史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北大中国文化书院导师。著有《范曾诗稿》、《庄子显灵记》、《范曾的艺术》、《范曾散文三十三篇》等五十余种。本人自评有二十四字:痴于绘画,能书。偶为词章,颇抒己怀。好读书史,略通古今之变。

张庆善,男,1952年生,辽宁大连市人。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曾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所长、中国红楼梦学会秘书长,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评议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红楼梦学会会长、红楼梦学刊主编、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中国古典小说研究,特别是《红楼梦》研究。编著有《漫说红楼》《曹雪芹与红楼梦研究史事系年》《三国图录》《西游记》校点注释、《中国历代中短篇小说传世之作·唐代卷》选注、《跻春台》校勘整理、《论金瓶梅》(资料汇编,合作)等,及《探春远嫁蠡测》《蒙古族杰出的文艺理论家哈斯宝》《古往今来论钗黛》等数十篇论文。是目前全国红楼梦学术活动的主要组织者和推动者之一,参与筹划主持了北京国际红楼梦学术研讨会、首届中青年学者红楼梦学术研讨会、新世纪海峡两岸中青年学者红楼梦学术研讨会、扬州国际红楼梦学术研讨会等,筹划举办了赴台红楼梦文化艺术展和三国演义文化艺术展。

傅谨,男,1956 年生,浙江衢州人。文学博士,中国戏曲学院特聘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客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戏剧理论、中国现当代戏剧与美学研究。出版专著《宗教艺术比较研究论纲》、《戏曲美学》、《感性美学》、《中国戏剧艺术论》、《草根的力量-- 台州戏班的田野调查与研究》、《新中国戏剧史》、《二十世纪中国戏剧导论》等10 部,在《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艺研究》等海内外重要学术杂志发表论文120余篇,成果逾300 万字。曾获第二届文化部文化艺术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北京市文艺评论奖一等奖,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二等奖,全国青年优秀美学成果奖、田汉戏剧奖评论一等奖等学术奖项;多次获得“中国图书奖”,并获“国家图书奖”提名奖。主持并完成中国国家艺术科学九五规划课题“二十世纪戏剧改革发展”,目前正主持国家艺术科学十五规划课题“中国当代戏剧史”、北京市教委专项课题“京剧学学科建设”等研究。

孙玉明,男,1961年生,山东省诸城市人。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兼任《红楼梦学刊》副主编、中国红楼梦学会秘书长。责编《红楼梦学刊》数十期,审稿上千篇,发表出版学术论文、论著百万余字,古籍整理三百余万字,翻译、创作四百余万字。

祝东力,男,1962年生,北京人。曾任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所《文艺理论与批评》杂志社副主编,现任中国艺术年鉴副主编、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翻译《西方学者眼中的西方现代美学》、《米哈伊尔·巴赫金》,撰写《精神之旅——新时期以来的美学与知识分子》,发表文章多篇。

方李莉,女,江西人,1956年生于贵州省六盘水市。1996年毕业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史论专业,获博士学位。1998年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博士后流动站出站分配到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研究所工作。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成果:专著《新工艺文化论——人类造物观念大趋势》、《景德镇民窑》、《传统与变迁——景德镇新旧民窑业田野考察》发表的主要论文在《血脉的传承》《传统在现代化中的重构》《艺术人类学研究的当代价值》《西部民间文化的再生产—艺术人类学视角》等。近年来共撰写专著7本,论文50余篇。目前正担任国家重点项目《西北人文资源环境基础数据库》及国家重点科研项目“保护、开发和利用西部人文资源”的课题组负责人。

李心峰,本名李新风,1958年生。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5年获文学硕士学位。1991年评为副研究员。1995年破格评为研究员。曾两次作为访问学者赴日本京都大学美学美术史研究室做共同研究。主要研究领域有: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一般艺术学;艺术思想史;日本近现代美学艺术学研究等。出版专著《现代艺术学导论》、《元艺术学》等,主持“八五”国家青年社科基金课题《艺术类型学》、全国艺术科学“九五”重大课题、李希凡总主编《中华艺术通史》中《夏商周卷》及全国艺术科学“十五”重点课题《20世纪中国艺术理论史》的研究。出版译著《鲁迅》([日]竹内好著)、《东西方哲学美学比较》(合译,[日]今道友信著)等。发表论文一百多篇。著作、论文曾多次获文化部文化艺术科学优秀成果奖、中国艺术研究院优秀科研成果奖。

中国艺术研究院611艺术概论考研试题库

1.什么是艺术风格?简述其特性。 2.简述艺术批评在形态上的分类。 3.简述艺术构思的内涵。 4.简述形象思维的特性。 5.简述艺术作品的三个层次。 6.试结合某一文艺流派的产生,发展,分析艺术发展中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7.联系实际文艺作品,谈—下艺术作品是如何实现再现与表现统一的? 8.简述艺术活动的构成。 9.简述艺术作品的层次。 10.简述艺术鉴赏的性质和特点。 11.简述艺术批评的作用和功用。 12.简述工艺美术的特点。 13.结合某艺术作品,论述审美想像的特征。 14.联系实际,论述艺术刨作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15.简述三种以上关于艺术起源的重要学说。 16,简述审美想像的特征。 17.简述艺术作品中感性与理性的关系。 18.简述一下艺术鉴赏中的主体性。 19.简述摄影艺术的基本特征。 20.请结合某—门具体艺术,谈谈你对郑板桥“眼中之竹”、“胸中之竹”和“手中之竹”创作过程的理解。 21.什么是典型?-试结合某一具体作品阐述一下你对艺术典型的个性与共性特征加认识。 22简述什么是审美期待? 23.简述艺术意蕴的含义。 24.简述美育活动的内涵和途径。 25,简述三种主要的艺术作品分类方法及内容。 26.简述绘画艺术的基本特征。 27.结合某部作品,试分析艺术与哲学之间的关系。 28,就某一门类艺术来分析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之间的关系。 29.简述活动的功能。 30.简述审美想像与联想的关系。 31.简述艺术意境的特征。 32.简述艺术活动中的三二种审美效应。 33.简述雕塑艺术的基本特征。 34.联系实际论述艺术鉴赏中的主体性特征。 35.结合具体艺术作品论述艺术形象的特征。 36.简述绘画艺术的基本特征。 37.简述艺术思潮和艺术流派之间含义的不同。

中国艺术研究院

中国艺术研究院 学科介绍 艺术学 中国艺术研究院的艺术学专业,主张从多种角度和深度研究艺术的现象和本质,以文化建设为目标,以吸纳学术先进,深研学术,整理传统,融会新知为宗旨,努力保持学术的前沿性,注重学术的精度和纯度,主张跨文化沟通。从艺术本质、艺术起源、艺术发展、艺术创造等各个方面,探讨人类艺术发生与发展的规律以及未来的走向和变化,使学生了解艺术发展的基本历史,学会用艺术学基本原理分析当代艺术现象和艺术作品。多年来培养了大量艺术学、文艺学以及红楼梦研究领域的优秀科研人才。 经过多年实践,艺术学专业现已逐渐完善了学科方向,形成了一套完备的培养体系。其中包括艺术文化学、艺术美学、艺术人类学、红学与明清小说艺术研究、艺术原理与艺术思想史研究等理论研究方向以及艺术管理学等与艺术市场关联紧密的学科专业,实现了教学体系和学科建设的科学化、规范化、合理化,教学成果显著。以刘梦溪、王文章、张庆善为代表的导师队伍,在全国范围内都具有重要影响。并且为了进一步加强学术交流,为研究生培养注入更多新鲜的学术思想,还聘请了著名艺术家、艺术理论家范曾教授为艺术学专业博士

生导师,进一步健全了学科研究的方向。艺术学专业的健全与发展,为促进我国艺术学科领 域的繁荣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设计艺术学 设计艺术学是一门建立在设计实践基础上的应用性很强的艺术学科,重在设计艺术历 史与理论及设计艺术实践的研究。其内涵是按照科学与艺术相互促进的发展规律,创造生活、美化生活、丰富生活、充实生活。艺术设计又是一门开放性的学科,其目标是在造物活 动中实现实用功能与审美理想的统一,在现代社会人们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 设计艺术学专业在中国艺术研究院是一门新建立的学科,2005 年开始招收第一届博 士、硕士研究生。本专业主要培养研究生对设计艺术的历史及理论进行独立研究的基本素质,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以及进行艺术设计、创作实践与教学的能力。设计艺术学现设有设计 理论与批评、视觉传达设计及理论、设计艺术历史及理论、环境设计与研究等理论类专业方 向和视觉传达、建筑、纤维、陶瓷、服装设计等实践类专业方向。在立足于中国艺术研究院 自身设计艺术理论研究队伍的基础上,还聘请了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北京 服装学院的多位著名专家、教授为设计艺术学的博士、硕士生导师,为中国艺术研究院设计 艺术学科的完善与发展,拓展了宽广的发展空间。 艺术学著名导师 王文章,男,1951年3月1日生,山东寿光人。研究员,一级艺术评论,高级编 辑,博士生导师。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党委书记。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全国 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中国文化报社社长、总编辑,文化部艺术司司长。发表艺 术理论、评论文章多篇,如《戏曲电影艺术规律初探》(《电影艺术》1984)、 《WTO背景下的文化产业发展》(《中国文化报》2002)、《惛惛之事,赫赫之 功》(载《绝代风华》2002)、《当代舞台艺术的壮丽画卷》(《中国文化报》 2003)、《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步入规范化里程》(《人民日报》2005)等。出 版《艺术体制改革与管理初探》(华夏出版社);主编《兰苑集粹——昆剧五十 年演出剧本选》(四集)(文化艺术出版社)、《传统与超越——科学与中国传 统文化对话》、《敬畏生命——医学与人文关怀对话》(江苏出版社)、《中国 学者眼中的科学与人文》(三卷)(云南出版社),《京剧大师程砚秋》(文化 艺术出版社),《当代相声名家表演精品集》(7卷)(文化艺术出版社),《澳 门艺术丛书》(5卷)、《中国先进文化论》(文化艺术出版社),《非物质文 化遗产代表作丛书》(8卷)(浙江人民出版社)等。曾获全国文化新闻一等奖, 文化部文化艺术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国家图书奖提名等。现主持的 国家课题有《艺术科学大系丛书》(43卷)等及国家资助课题《昆曲大典》。兼 任的职务有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中国戏曲学会副会长,《中国文化画报》主 编,文化部振兴昆剧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领导小组副 组长,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名录评审委员会副主任,文化部艺术精品工程专家

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学导师介绍

电影学著名导师 李少白,男,1931年生,安徽省太和县人。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北京电影学院客座教授。1951年开始发表影评,1957年成为中国电影家协会专职电影理论研究人员。1963年与人合作完成出版《中国电影发展史》。1973年调中国艺术研究院,先后主持创建电影研究所和电影电视研究室;创办《电影文化》(《当代电影》前身)杂志和《影视文化》丛刊;首建研究生部电影系,培养了我国第一批电影学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研究生。其教材和学术著作,1991年结集为《电影历史及理论》出版。其后的学术著作有《影心探赜》、《影史榷略》等。另有旧体诗词选集《灵府轨迹》问世。还曾任北京师范大学、西南师范大学兼职教授,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学术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艺术学科组第一、二、三届初审会成员,首批通讯评议成员等。 贾磊磊,男, 1955年生,北京人。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助理、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博士。国家广播电视电影总局电影审查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电影学院北京影视艺术研究基地学术委员会委员、美国国际亚洲电影研究会会员。 2002 年任中国电影华表奖评委;香港中国文化研究院与中国艺术研究院合办的“灿烂的中华文明”网站《中国电影艺术》主编。《当代中国电影发展史》主编之一。著有《电影语言学导论》、《武之舞 -- 中国武侠电影的形态与神魂》、《银幕上的意义--电影的观赏与阐释》、《中国武侠电影史》、《影像的传播》。 丁亚平,男,1961年5月生,研究员。先后于中国传媒大学(原北京广播学院)电视系硕士研究生和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电影系博士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博士学位,是国内培养的首届电影学博士。曾任文化艺术出版社副总编辑、总编辑、《传记文学》杂志社社长、主编等职。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研究所所长,同时担任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评议委员会委员,兼任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还曾先后担任第二十届、第二十一届中国电视金鹰奖评委(2003、2004)、中国视协春节文艺晚会及春节特别节目评委(2005、2006)。先后获各类奖项多次,出版有个人专著《艺术文化学》、《影像中国》、《老电影时代》、《电影的踪迹》等10种,主编《百年中国电影理论文选(上、下)》、《电影丛书》、《电视丛书》、《艺术馆》丛书等多种,发表学术文章200余篇。 章柏青,男,1943年4月生,浙江萧山人。曾任中国电影公司宣传处副处长,《电影画报》、《中国银幕》杂志主编,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所长,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数字动漫艺术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系中国电影家协会理事、中国世界电影学会理事、中国夏衍电影学会理事、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兼任北京电影学院、首都师范大学客座教授。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专著有《电影观众学》、《中国电影·电视》,论文集《电影与观众论稿》。担任中国大百科全书影视学科主编。同时担任主编的有《中国当代电影发展史》、《中国大众影评长编》、《爱国主义精神永放光芒》、《艺术词典》等著作。论文《现实·历史·人》获中国艺术研究院优秀科研成果论文一等奖。 高小健,男,1955年12月生,汉族,北京人。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所研究员、影视所中国电影

2017年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学考研真题

育明教育独家专注中国艺术研究院考研专业课辅导 育明教育官方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003648155.html, 12017年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学】考研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导师信息 学科、专业名称(代码)研究方向指导教师考试科目 130200音乐与舞蹈学 01少数民族音乐研究邓钧副研究员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③611艺术概论 ④820音乐史论 02戏曲音乐研究刘静研究员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③611艺术概论 ④820音乐史论 03戏曲音乐史论孔培培副研究员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③611艺术概论 ④820音乐史论 04音乐考古学王清雷副研究员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③611艺术概论 ④820音乐史论 05音乐学研究田青研究员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③611艺术概论 ④820音乐史论 06中国音乐史项阳研究员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③611艺术概论 ④820音乐史论 07中国音乐史学、音乐文献学李玫研究员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③611艺术概论 ④820音乐史论

育明教育独家专注中国艺术研究院考研专业课辅导 育明教育官方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003648155.html, 208中国近现代音乐史李岩研究员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③611艺术概论 ④820音乐史论 09中国古代音乐史李宏锋副研究员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③611艺术概论 ④820音乐史论 10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石一冰副研究员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③611艺术概论 ④820音乐史论 11民族器乐表演艺术研究(弹拨乐演奏方向)吴玉霞一级演员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③611艺术概论 ④820音乐史论 【育明教育推荐】2017年中国艺术研究院【611艺术概论】主要参考书 《艺术学概论》彭吉象 《艺术概论》王宏建 《育明教育中国艺术研究院611艺术概论考点真题精编》包含历年真题及答案解析、考点总结梳理、中国古代文论补充,西方文论补充,艺术理论热点补充,必考点笔记资料补充。 《育明教育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学内部资料一本通》包含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学】全套考研历年初试真题及答案解析、复试抽题试题及答案解析。两门专业课全套考点笔记资料总结、独家内部必考试题库。

2017年中国艺术研究院考研专业一611艺术概论历年真题库

2017年中国艺术研究院考研专业一611艺术概论历年真题库 一、名词解释 1.歙砚 2.卢浮宫 3.陈师曾 4.芥子园画谱 5.泉 6.青藤白杨 7.基弗 8.写意 二、简答题 1.论“人书俱老” 2.浪漫主义和新古典主义 3.三远 三、论述题 1.举两个例子,论述文学和美术作品的关系 2.美术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3.论述当代一个美术现象 参考书目 《艺术概论》文化艺术出版社王宏建 《艺术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彭吉象 《艺术原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罗宾·乔治·科林伍德著王至元、陈华中译 《艺术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杨琪 《美学拾穗集》百花出版社朱光潜 《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宗白华 中国艺术研究院611艺术概论考研试题库 1.什么是艺术风格?简述其特性。 2.简述艺术批评在形态上的分类。 3.简述艺术构思的内涵。 4.简述形象思维的特性。 5.简述艺术作品的三个层次。 6.试结合某一文艺流派的产生,发展,分析艺术发展中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7.联系实际文艺作品,谈—下艺术作品是如何实现再现与表现统一的? 8.简述艺术活动的构成。 9.简述艺术作品的层次。 10.简述艺术鉴赏的性质和特点。 11.简述艺术批评的作用和功用。 12.简述工艺美术的特点。 13.结合某艺术作品,论述审美想像的特征。 14.联系实际,论述艺术刨作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15.简述三种以上关于艺术起源的重要学说。 16,简述审美想像的特征。 17.简述艺术作品中感性与理性的关系。 18.简述一下艺术鉴赏中的主体性。 19.简述摄影艺术的基本特征。 20.请结合某—门具体艺术,谈谈你对郑板桥“眼中之竹”、“胸中之竹”和“手中之竹”创作过程的理解。 21.什么是典型?-试结合某一具体作品阐述一下你对艺术典型的个性与共性特征加认识。22简述什么是审美期待? 23.简述艺术意蕴的含义。 24.简述美育活动的内涵和途径。 25,简述三种主要的艺术作品分类方法及内容。 26.简述绘画艺术的基本特征。 27.结合某部作品,试分析艺术与哲学之间的关系。 28,就某一门类艺术来分析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之间的关系。 29.简述活动的功能。 30.简述审美想像与联想的关系。 31.简述艺术意境的特征。 32.简述艺术活动中的三二种审美效应。 33.简述雕塑艺术的基本特征。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 中国艺术研究院是在新中国建立初期成立的中国戏曲研究院、中国音乐研究所、中国美术研究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80年10 月经国务院批准定名。下文为同学们提供的是中国艺术研究院的学 校概况,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院校简介 中国艺术研究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直属的艺术科研、艺术教育与艺术创作的国家级艺术科研机构,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现拥有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 视学、美术学(含设计艺术学)等艺术学门类一级学科,以及文学门 类下的二级学科文艺学。2003年国家人事部批准在我院设立艺术学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同时我院也是国务院学位办批准的在职人员以 同等学历申请硕士学位的单位。2005年被教育部授予港澳台招生权,2007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艺术专业硕士招生单位,2008年 被教育部、文化部批准为艺术学博士、硕士学位海外留学生招生单位,从而成为艺术学科建制最为齐全的艺术类研究生教育机构。中 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原名研究生部)成立于1978年,专门承担艺 术教育管理和教学实施工作。 几十年来,中国艺术研究院汇集了一大批在各学科领域卓有建树的著名学者和艺术家,如梅兰芳、程砚秋、张庚、郭汉城、黄宾虹、王朝闻、蔡若虹、朱丹、杨荫浏、缪天瑞、葛一虹、郑雪来、吴晓邦、侯宝林、周汝昌、冯其庸、李希凡、陆梅林等。他们的学术理 念和治学方法不仅构成了中国艺术研究院的学术传统,也成功地完 成了中国艺术研究院教育思想的.奠基礼,积累了培养博士和硕士研 究生的丰富经验。

在先贤学术思想的引领下,中国艺术研究院在其发展历程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教育理念与方式,其突出表现为:以科研带动教学, 注重不同学科之间的学术互动,注重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充分尊重 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学术能力和竞争力。 这种教育理念获得了丰厚的回报,30多年来,研究生院共培养博士、硕士学位研究生及各类研修生3000多人,他们分布在祖国乃至世界 各地从事教学、研究、创作和艺术管理工作,其中许多人已成长为 著名学者和学科带头人。 中国艺术研究院拥有众多著名的艺术学博士生、硕士生导师。目前,我院可以担任硕士生导师的副高以上职称专家学者有300余人。与此同时,一批国家和社会急需的新学科、新的研究方向应运而生,学术成果不断涌现,研究生教育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现有在读 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艺术硕士、访问学者、艺术学科培训进 修学员达900余人。长期以来中国艺术研究院与德国、法国、美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家以及中国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区的艺术院校 建立了友好合作与交流关系,并接收了美国、德国、韩国、日本等 国的留学生、访问学者和进修生,以及中国香港、澳门、台湾地区 的研究生、访问学者和进修生。 中国艺术研究院在学术研究领域具有综合性、跨学科特点,在科研水平和指导研究生方面居于国内领先地位。在艺术学的研究中, 我院已经取得多项重大学术成果,各学科学术带头人承担了许多国 家重点课题,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欧美日及港台艺术学界均有合 作项目,也得到了较为充足的科研经费。 中国艺术研究院图书馆是集图书、报刊、音响、音像、乐器、书画、图片等为一体的艺术信息中心,为艺术学的研究和研究生培养 提供了资料保障。馆藏精品有善本30000余册。戏曲类收藏的明清 戏曲剧本,许多版本十分珍贵,如清代演剧机构南府和升平署的剧本;还收藏有许多艺人手稿,如评剧创始人成兆才的十几种手稿。大 量的民间曲本收藏中,大部分为手抄本,许多为清朝著名书铺如百 本张等所出,涉及子弟书、鼓词、弹词、梅花落、牌子曲及各类杂 曲等,都是研究清代曲艺的重要资料。善本中也有音乐类、美术类 的多种收藏,如美术类的《唐诗画谱》、《唐六如画谱》、《汉六

中国艺术研究院团委2017年度工作总结和中国艺术研究院团委工作总结汇编

中国艺术研究院团委2017年度工作总结和中国艺术研究院团委工作总 结汇编 中国艺术研究院团委2017年度工作总结 中国艺术研究院团委20**年度工作总结 20**年是团委有着可喜改观的一年,也是团委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的一年。在这一年中,团委秉着积极热情、服务青年的根本宗旨,在部机关党委、院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关怀下,紧紧跟随我院党委的前进步伐,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服务党政中心工作。团委以胡锦涛总书记为青年提出的“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的三个基本要求为指针,热情引导团员青年们钻研业务、开拓创新、不计得失、团结进取,使青年朋友们不仅对团委这一组织有了一个更新的认识,而且能够真正通过团委及时了解到各项社会活动和动态信息。现就一年来我院团委的各项工作做一下汇报: 一、时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在鼓励业务学习和岗位敬业的同时不忘加强团员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增强我院共青团干部服务大局、服务青年工作的能力,进一步了解和掌握有关团的章程和团务知识,更好地培养共青团组织团结、奋进的集体意识,充分发挥团员干部组织开展好青年工作的骨干作用,4月23日-25日,在院党委的领导支持下,中国艺术研究院召开了第一次青年工作会议,全体团干部参加了会议。副院长、党委副书记呼世安,团中央委员、部团委书记、部青联副主席景小勇,院党委办公室主任常丰威等同志出席了此次会议。工作会上,团干部先后学习了共青团章程和文化部颁发的青年工作的八项具体办法通知;院团委委员分别介绍了有关团建、组织、宣传、文体、学生工作等方面的内容,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张树全老师还在会上作了有关青年文艺创作知识及青年活动主持知识等讲座。这些学习不仅增强了团干部的集体意识,而且使他们的思想政治意识有了进一步提高。 04

中国艺术研究院

中国艺术研究院 硕士研究生导师资格 申请表 一级学科 二级学科 研究方向 姓名 工作单位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中国艺术研究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制表 20 年月日填

Ⅰ个人情况 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民族 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取得资格 时间 行政职务党派 最后学历(包括毕业时间、学校、系科、学位)国内: 国外: 主要学习经历 自何年月至何年月学习单位所获学位 主要工作经历 自何年月至何年月工作单位任职

Ⅱ科研工作及艺术创作情况 Ⅱ-1 近五年科研工作和艺术创作情况 汇总在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论文共篇,出版专著(译著等)共部。获奖成果共项;其中:国家级项,部(省)级项。目前承担的项目共项;其中:国家级项,部(省)级项。 近五年参加的全国性大展共次,出版个人作品集共部。近五年承担的项目项;其中:国家级项,部(省)级项。近五年科研经费共万元,年均万元。 具有代表性的论文、专著和获奖项目等序 号 成果(论文、专著、获奖项目)名称 成果鉴定、颁奖部门及 奖励类别、等级或发表 刊物与出版单位、时间 本人 署名 次序1 2 3 4 5 在 研 或近 五年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序 号 项目名称 项目 来源 是否在研 (起讫时间) 科研 经费 本人承 担任务1 2 3

Ⅱ-2 近五年艺术创作情况(作品名录及参展、参赛情况)

Ⅲ 研究生培养情况 Ⅲ-1 教学经历 是否曾担任硕导 首次担任硕导的时间 年 最近一次招收硕士研究生的时间(以入学年份为准) 年 招生专业名称及研究方向 硕士研究生情况 近三年招收培养 年度 招 生 人 数 毕 业 人 数 获 学 位 人 数 年 年 年 协 助 指 导硕士生情况 在国内、外指导或 时 间 指导或协助指导硕士生研究方向 人数 国别、学校 本人担任 工 作 在我院主讲的课程 时 间 课 程 名 称 课时 授 课 对 象

中国艺术研究院设计艺术学导师介绍

设计艺术学著名导师 翟墨,原名翟宝义、翟葆艺,自号大一韧游客。籍贯河南尉氏,1941年生于河南许昌。1963年毕业于郑州大学中文系,1982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美术系,获硕士学位。曾任《中国美术报》《美术观察》副主编和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美术理论研究室主任;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设计研究室主任、《全球文明》杂志副总编、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理论委员会委员、中华美学学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被聘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学位答辩委员会委员,郑州大学书画院名誉院长,江苏技术师范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特聘教授。翟墨主要从事美学、美术学、设计学研究,其元创性理论成果为“创生悠存主义”和“大一美学体系”(包括美学大一论、艺术因变论、童画天元论、摄影多瞬论、设计创悠论、文明融通论)出版著作有《大一美学》《艺术家的美学》《圆了彩虹/吴冠中传》《融创时代》《登高海自平》等18部;主编学术丛书有“美学新眺望书系”“艺术东西丛书”等7种70余部。此外还参加国家重点项目《中国大百科全书·美术卷》《中华艺术通史》撰稿,担任国家项目《人类设计思潮》总主编。有关著作多次获全国优秀艺术图书奖、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等国家级奖项。翟墨以其丰富的理论成果和独特的批评实践成为有广泛影响的美术理论家和艺术批评家。翟墨不同于别的美术批评家之处在于,他经常得到的不仅仅是美术信息,而是美学和思想文化信息。他总是处于学术前沿。他不是为批评而批评,而是在理论建树的基础上批评,所以有高度和深度。 杭间 1961年11生,文学博士,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曾任《装饰》杂志主编、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主任、汕头大学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副院长。 著有《手艺的思想》《在现实和内心之间——新具象艺术》《艺术向度》《身体的智慧--中国当代油画精神景观》《中国工艺美学思想史》;主编有《中国著名设计师学术系列丛书》《中国古代物质文化经典图说丛书》《视觉革命丛书》《现代艺术辞典》《服饰英华——中国古代服饰史》《岁寒三友——中国传统图形与现代视觉设计》等。曾获清华大学 “良师益友”荣誉、教育部第四届“高校青年教师奖”、 北京市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著作奖、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首届“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等。 社会服务:教育部基础教育(美术)教材审查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委员、中国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等。 张绮曼,曾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主任、博士生导师。 1964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室内装饰系,1980年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室内设计专业硕士研究生班毕业。1983年至1986年受国家高教部派遣赴日本东京艺术大学环境造型研究室任客座研究员,并聘为客座讲师。自1986年开始担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室内设计系主任、环境艺术系主任。现为中央美术学院主任教授、博导。现任中国室内装饰协会副理事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环境设计艺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室内设计学术委员会主任。主编《室内设计资料集》、《室内设计资料集Ⅱ—陈设艺术编》《室内设计经典集》,编著有《室内设计的风格样式及流派》、《环境艺术设计与理论》等。自 1989年以来,主持大型装饰工程项目近30多项。其中多个项目曾获奖并受到表彰。1997年获国家教育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优秀留学回国人员”等荣誉称号。

中国艺术研究院历届著名导师

梅兰芳 : ( 1894 年 10 月 22 日 —— 1961 年 8 月 8 日 )京剧表演艺术家、教育家。 名澜,字畹华。祖籍江苏泰州。出生于梨园世家,主攻旦行。民国初年创作了大量的优秀剧目,在旦角的表演、服饰、头饰等方面作了大胆改革,形成了雍容华贵, 独树一帜的表演风格 -- 梅派。此外,在戏剧文化的国际交流方面,梅兰芳先生可以说是向海外传播京剧艺术的先驱。他曾数次访问日本、美国和苏联,进行演出,获得盛誉。建国后,历任中国艺术研究院前身中国戏曲研究院院长、研究生导师等职。主要代表剧目有:《贵妃醉酒》、《霸王别姬》、《桑园会》、《黛玉葬花》、《穆桂英挂帅》等。 程砚秋 : ( 1904年1月1日 —— 1958年3月9日 )京剧表演艺术家、戏曲史学家。满族,北京人。原名承麟 (满族),后改汉姓“程”,初名程菊农,继改艳秋,字玉霜。1932年起,更名砚秋,改字御霜。他11岁时初次登台,便以文武各功超群而崭露头角。 他结合自己的嗓音特点,深研发声吐字、四声音韵,通过实践,创造了一种深邃沉郁、外柔内刚的唱腔风格——程派。 他主攻青衣,强调人物性格与表情、身段与唱念等技艺的高度融合。尤其是他创造的水袖技法,大大丰富了旦角水袖的表现力。建国以后,曾任中国艺术研究院前身中国戏曲研究院副院长、研究生导师等职。主要代表剧目:《锁麟囊》、《荒山泪》、《春闺梦》、《梅妃》等。 周信芳 :( 1895年1月——1975年3月)京剧表演艺术家。艺名麒麟童。浙江慈溪人,生于江苏清江浦。他七岁登台,主攻老生行,注重继承传统,又不受陈规旧套的束缚,创造出“唱念做打”融为一体的表演风格——麒派。 他的表演身段洗练洒脱,节奏感强,并善于用髯口、服饰及道具为塑造人物服务,因此一向被称为 “ 做派老生 ” 。 他始终把戏剧当作战斗的武器,在不同历史时期都积极编演大量新戏。建国后,曾任中国戏曲研究院(中国艺术研究院前身)副院长、研究生导师等职。主要代表剧目有: 《四进士》、《徐策跑城》、《清风亭》、《乌龙院》、《义责王魁》等;主要著作有《周信芳戏剧文集》、《周信芳演出剧本选集》等。 马少波 :( 1918年3月8日 ——) 剧作家、戏曲理论家、文学家。山东掖县人(今莱州市)。1931 年开始创作, 1937 年投身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1949 年后长期从事文化艺术组织领导、理论研究工作和文学艺术创作。作为早期戏曲改革的开拓者之一,他在新中国成立的中华全国戏曲改革委员会筹备委员会担任秘书长,后来该机构改称文化部戏曲改进局,马少波任文化部党组成员兼改进局党总支书记。 1951 年中国戏曲研究院(中国艺术研究院前身)成立,马少波为副院长、研究生导师。主要成果有:改编《打渔杀家》、《吴蜀和》、《王佐断臂》等;创作京剧《木兰从军》,《闯王进京》;出版了论著《戏曲改革论集》、《戏曲改革散论》等 苏一平 :( 1913年3月—— 1995年8月24日 )男,汉族,陕西西安人。原名蒲望文。共产党员、革命剧作家。 1934年入西安师范学校就学。1936年投身抗日救亡学生运动。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2018年中国艺术研究院711艺术概论考研参考书笔记分享

2018年中国艺术研究院711艺术概论考研参考书分享 参考书目 711艺术概论 《艺术学概论》彭吉象北京大学出版社第三版 《艺术概论》王宏建文化艺术出版社 《中国大百科全书·美术卷》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中国美术史》(共十二卷) 山东友谊出版社2000年版王朝闻 《中国美术简史》(增订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版中央美院 《外国美术简史》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美院 英语考研经验分享 1、可以不用单词书背单词。 2、如果你有把单词书连续不间断背6遍以上的时间和精力,那么去背单词书。少于这个次数或者有间断等于没背。 3、不用单词书背单词,不等于单词不用背。 4、把最近12年的考研真题拿出来,其中最近的3年作为最后的模拟考试卷,在其余的9套中,把上边所出现的不会的所有单词全部挑出来,不留死角,只查这个单词在试卷文章中或者问题里或者选项中的意思,不要其他意思。 你会发现有很多很犀利的单词几乎每年都有,意思几乎一样,而且是非常偏的意思一样。这全部的单词搞定了,其他的单词或者意思就不用管了,十年间都没有考的东西,你觉得第十一年会考么?就是会考,你觉得会考几个?又有多少人遇到了能做出来? 5、其他的单词或者意思完全不管,对于这点你如果不放心,那么有些单词你可以广泛而深究着背一下:今年英语大纲相对于去年大纲多出来的单词背一下,去年大纲相对于前年大纲多出来的单词背一下,前年大纲相对于大前年大纲多出来的单词背一下,然后打住不向前推了。 阅读理解中关于选项中作者是什么态度的单词,什么想法的单词,这类你每次选项都认不全的单词的集合背一下。作文题材的单词背一下,比如“地沟油”,比如“返乡潮”,比如……这些你现在会吗?不会先背下吧。然后够了。 6、完型填空不需要张剑黄皮书星火新东方之类的所有专项训练(再黑一下,没大用),完型不管是复习或是模拟或是最后上战场,花费时间最多不超过10分钟,复习的时候花十分钟做,可以多花点时间回来研读分析。

2019年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学考研招生目录、指导老师朱京生

2019年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学考研招生目录、指导老师朱京生 以下资料由才思教中国艺术研究院教学培训部整理,以下资料完全符合中国艺术研究院要求,对报考中国艺术研究院的考生极为重要,请考生仔细阅读。 才思教育作为中国艺术研究院考研考博最权威的辅导机构和领军机构,自开办中国艺术研究院培训以来,始终对中国艺术研究院有着独到的理解。 不仅如此,才思教育在全国首次推出研究生辅导中的“五指理念”(即指定院校、指定学院、指定专业、指定方向、指定教师)。并在“全心全意,因才思教”的理念下,采取一对一的教学方法,让考生能够有着最为符合自己特点的作品和最为专注的教师进行24小时的督导,做到一切只为一人定制,你的作品,绝对不会和他人重复。同时,文化课的辅导也将全部按照北大清华的要求对考生进行一对一的定制。 目前,才思教育中国艺术研究院考研培训正在火热招生中咨询电话:一七七零一二五五八七五。咨询QQ:二零五七三零七七零五,二三八二五九五三三二。才思让你离中国艺术研究院更近一步。

指导老师朱京生 1962年生于北京。先后毕业于北京联大文法学院(中文)、首都师范大学(书法)。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美术史论硕士课程班结业。现为美术研究所副研究员,从事20世纪中国画及书法、篆刻的研究与批评。兼事创作,师从衲子及常道先生。专著《陈半丁》获文化部第二届文化艺术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京派大家陈半丁(上下)》获2002年中国艺术研究院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大写意的风神》在首届篆刻理论研讨会上被评为优秀论文。参与陈半丁纪念馆的建设,组织策划“陈半丁与20世纪北京中国画坛”学术研讨会。现承担国家艺术科学十五规划课题《京津画派考察与研究》的考察研究工作。主要论文及批评文字有《美术研究所五十年》、《京派绘画四题》、《中国画融合二题》、《泼墨山水的新境》、《云起楼三客》、《尤无曲的艺路人生》、《有梦不觉人生寒——刘知白老人和他的艺术》、《斥两极而中行——印之工写及陈半丁小写意印风的形成与特点》、《陈半丁印事》、《易大厂印风的演变及特点》、《当代篆刻概观》、《从第三届篆刻展看当代印坛》等,合著多种。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2019年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设计考研招生目录、指导老师朱乐耕

2019年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设计考研招生目录、指导老师朱乐耕 以下资料由才思教中国艺术研究院教学培训部整理,以下资料完全符合中国艺术研究院要求,对报考中国艺术研究院的考生极为重要,请考生仔细阅读。 才思教育作为中国艺术研究院考研考博最权威的辅导机构和领军机构,自开办中国艺术研究院培训以来,始终对中国艺术研究院有着独到的理解。 不仅如此,才思教育在全国首次推出研究生辅导中的“五指理念”(即指定院校、指定学院、指定专业、指定方向、指定教师)。并在“全心全意,因才思教”的理念下,采取一对一的教学方法,让考生能够有着最为符合自己特点的作品和最为专注的教师进行24小时的督导,做到一切只为一人定制,你的作品,绝对不会和他人重复。同时,文化课的辅导也将全部按照北大清华的要求对考生进行一对一的定制。 目前,才思教育中国艺术研究院考研培训正在火热招生中咨询电话:一七七零一二五五八七五。咨询QQ:二零五七三零七七零五,二三八二五九五三三二。才思让你离中国艺术研究院更近一步。

朱乐耕,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创作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原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副理事长,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第十一、十二、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享受国务院有特殊贡献津贴的专家待遇。并于2012年获文化部“物质文化遗产薪传奖”,2013年获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华艺文奖”。 他曾在中国、新加坡、香港、韩国、美国、法国、德国等地举办个人陶艺展。

其主要贡献在于将当代陶艺与环境建筑相结合,其作品被安置在韩国的首尔、济州岛、国内的北京、天津、上海等一些著名的建筑物中,成为重要公共艺术及人文景观。 在美国哈佛大学、美国阿佛雷德大学、美国肯塔基大学、加拿大拉瓦尔大学、日本东京艺术大学、韩国弘益大学等许多国家的重要大学讲学。在各种讲座及学术交流中,他通过自己的陶艺实践过程阐释了中国自然主义的哲学观,阐释了中国哲人对世界的认识,进而表达了中国人的文化理念以及对现代社会的认识。他认为,自己的作品具有很强的当代意识,但他将自己的作品的当代性,定性为本土化的当代性,即具有中国哲学意味的当代性风格。 艺术风格 朱乐耕以研究传统工艺和民间艺术为起点,吸收现代外来艺术的视觉方式和造型手法,致力于创作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深厚历史文化内涵的陶艺作品。他擅长五彩、新彩、综合装饰,对青花瓷绘精心研习。近些年来,他选择具有深邃美学意境,体现中国工艺文化特色,凝聚景德镇传统陶艺魅力的"五彩",作为自己理论探索和艺术实践的突破口。 艺术评价 当代陶艺被业内人士称为火与土的艺术,但陶艺家最怕火。如果说土的塑造还可玩弄于股掌之间的话,那么烧制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就一直难以逆料,“上帝之手”常常将艺术家捉弄得几乎发疯。现在,有一个叫朱乐耕的陶艺家偏偏要跟“上帝”拗拗手劲。 上海美术馆,一个名为“环境与空间的思考”的陶艺展开幕了。观众面对一件件巧夺天工的陶艺作品,惊叹之余忍不住伸手摸一摸,他们不相信眼前的东西

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学导师介绍

美术学著名导师 水天中,男,1935年1月生于甘肃兰州,汉族,共产党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1981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获文学硕士学位。曾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美术系主任、美术研究所副所长、所长、《中国美术报》主编、《美术史论》主编、《油画家》副主编、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理论委员会副主任、炎黄艺术馆艺术委员会主任。1993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主要成果:专著《中国现代绘画论评》、《中国油画简史》、《穿越四季》,合编《中国书画鉴赏辞典》、《中国美术年鉴》编委、《中华艺术辞典》分卷主编等。论文《李公麟和他的时代》、《中国画革新论争的回顾》、《水墨画变革的世纪》、《现代中国文化与现代中国风景画》等。 王镛,1945年生,1967年北京大学东语系毕业,1981年北京大学南亚研究所印度艺术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1988年印度国际大学艺术学院进修结业。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主要从事印度美术史与中外美术交流史研究。著作有《印度美术》《20世纪印度美术》《移植与变异》《印度美术史话》《罗丹》等,主编兼撰稿有《中外美术交流史》《艺术博物馆》,译著有《印度雕刻》《印度神话》《印度艺术简史》(合译)等。 陈绶祥,男, 1944 年生,广西桂林人。曾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副所长、研究生部美术系主任。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陈绶祥艺术教育工作室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九五重点科研项目《中华艺术通史》副总主编。主编《中国美术史·魏晋卷 / 隋唐卷》及全国干部培训教材《中国艺术卷》。出版《遮蔽的文明》、《文心万象》、《素质教育在中国》、《魏晋南北朝绘画史》、《隋唐绘画史》、《国画讲义》、《国画指要》等著作。曾获“五个一”工程奖、社科基金奖、院部科研特别奖等多种奖项。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节目称他为“在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艺术领域都提出了独到见解的文化学者”。 郎绍君,男,1939年生,河北定州人。 曾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近现代美术研究室主任。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博士生导师。曾应邀到日本、美国、新加坡等国家及台湾、香港地区以及国内诸多大学或美术馆讲学。著有《论现代中国美术》、《重建中国精英艺术》、《现代中国画论集》、《郎绍君美术时评》、《齐白石的世界》、《陶冷月》、《林风眠》、《从写实到荒诞》、《守护与拓进》等专著和文集;合著有《方人定》等;主编或合作主编有《齐白石全集》、《中国现代美术全集· 山水卷》、《中国书画鉴赏辞典》、《中国造型艺术辞典》、《中国大百科全书· 美术卷现代分支》、《二十世纪中国美术文选》等。另有关于中国古代、近现代美术的论文、评论、序跋约百余万字发表。 刘骁纯,原名刘小纯,男,1941年3月生于中国洛阳。1966 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1981、85年在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先后获美术学硕士、博士学位。曾任《美术》编辑、《中国美术报》主编、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已发表论着、论文、评论二百余篇(部),计三百余万字,主要代表作有:⑴《致广大与尽精微——秦俑艺术略论》,收入《中国新文艺大系》、《秦俑研究文集》、《秦俑艺术论集》、《秦俑学研究》。⑵《从动物快感到人的美感》,获中国艺术研究院首届(1988)优秀科研成果奖,收入 “文化哲学丛书”、《中国美术研究》、《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博士硕士文库》等。⑶《解体与重建——论中国当代美术》,收入江苏美术出版社 “中国当代美术研

中国艺术研究院

中国艺术研究院 学位评定委员会办公室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遴选规则 为进一步提高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的培养质量,完善指导教师的资格认定及遴选程序,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进一步下放博士生指导教师审批权的通知》(学位【1999】9号)精神,并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规则。 一、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1、遴选博士生指导教师应有利于为国家培养适应学术研究、艺术创作、文化建设和社会进步需要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2、遴选博士生指导教师应有利于我院学科建设的总体需要以及各学科门类的完善与发展,有利于导师队伍的知识、专业、年龄结构的科学组合和学术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 3、博士生指导教师不是研究人员固定的职称、职务或荣誉称号,

而是一个教学与科研并重的流动的学术岗位。 4、博士生指导教师在遴选时本着严格标准、确保质量、按需设岗、合理进出的原则。 二、基本条件 1、拥护和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遵纪守法,德才兼备;有优良的职业道德和学术操守,治学严谨,学风端正。 2、身体健康,能按要求开展日常的教学、科研工作。 3、我院正式在职、在岗的研究员。副研究员申请担任博士生指导教师,必须具有相应学科方向的博士学位,学术成就应在本专业领域处于前沿位置并具有全国性重要影响,有专著或作品获得国家级政府奖及“五个一”工程奖。 4、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规定,1953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申请人应具有相应学科方向的博士学位。无博士学位但具有研究员职称的申请人,学术成就应在本专业领域处于前沿位置并具有全国性重要影响,有专著或作品获得国家级政府奖及“五个一”工程奖。 5、学术功底扎实,专业造诣精深,具有丰富的、独创性的理论研究或创作实践成果,并在学术界或艺术界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理论类指导教师要求必须出版在本学科领域内有重要影响的学术著作,并在近5年内在所指导的专业方面至少出版1部有重要影响的学术专著或发表5篇有重要影响的学术论文。创作类指导教师要求必须出版本学科领域的个人作品集或研究性著作,并在近5年内在所指导的专业方面至少参加1次全国性大展,出版1部个人作品集或研究性著作,

2019年中国艺术研究院书法创作考研真题解析参考书目复习经验

北京海翔智库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总部设立在首都北京,是一所专注北京地区985、211、及各个特色类艺术院校的考研培训机构。主要从事考研辅导和专业课资料研发,并且花巨资聘请了各大名校硕士博士研究生,成立了专门的考研资料信息室,倾注了学长学姐们的大量心血和成功经验,致力于为考研学子服务! 中国艺术研究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直属的国家级艺术科研机构,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是在新中国建立初期成立的中国戏曲研究院、中国音乐研究所、中国美术研究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80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定名。 中国艺术研究院形成了以艺术科研、艺术教育、艺术创作三足鼎立的发展格局,确立了全国一流、世界知名的艺术科研中心、艺术教育中心和国际艺术交流中心的发展目标。 中国艺术研究院书法招生方向每年大概有5个方向左右,招生人数在6个左右,一个导师一般招一个学生,最多两个。报名的时候,考生要选报自己想报的方向以及对应的导师。 2016年美术专硕方向复试分数线为355。公共课单科线为34,专业课为100,135。2017年美术专硕方向复试分数线为340。公共课单科线为35,专业课为100,125。

711艺术概论主要以王宏建和彭吉象的《艺术概论》为主外加美术史论的知识点。附加重点笔记资料及历年真题。 美术史论参考书目如下 《海翔智库教育中国艺术研究院711艺术概论考点真题精编》 包含历年真题及答案解析、考点总结梳理、中国古代文论补充,西方文论补充,艺术理论热点补充,必考点笔记资料补充。 2017年中国艺术研究院711艺术概论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40分) 1.歙砚 2.《泉》 3.写意 4.青藤白阳 5.《芥子园画传》 6.陈师曾 7.卢浮宫 8.安塞姆·基弗 二、简答(三选二,30分) 1.简述“三远法” 2.新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