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效能感是1977年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在

自我效能感是1977年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在
自我效能感是1977年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在

自我效能感是1977年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在《自我效能:关于行为变化的综合理论》中最早提出的,指个体对自己在特定领域实现预期结果所需行为能力的信念。它涉及的不是工作和行为技能本身,而是个体对自己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工作或行为的自信程度。例如,学生知道:努力学习,会提高数学成绩。在这里,“提高数学成绩”是“努力学习”这一行为的结果期望,而学生对自己努力学习(以达到提高数学成绩的结果期望)的能力的自信程度就是自我效能感的体现。

近年来,自我效能感越来越受关注。多项调查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的高低与学生的学习及身心健康密切相关。在学习方面,自我效能感会影响学生学习活动的动机、参与教学的兴趣、个人目标的确立、对待困难的态度、付诸努力的程度、因果思维(归因)的方式等。在身心健康方面,自我效能感会影响学生的认知调控、情绪反应、活动效率、思维能力、人际关系、潜能开发等。因此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是我们教师的迫切任务,以下是培养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十种方法。

一、增加学生成功体验

以往成功的体验是自我效能感的主要来源。所以教师应采用各种方法增加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成功的体验,具体方法如下:

(一)建立个体化和合作化的奖赏结构

建立竞争奖赏结构的必要性毋庸置疑,但这不可避免地会损害那些在课堂上表现欠佳的学生的自我效能感的发展,所以还要建立个体化和合作化的奖赏结构。个体化奖赏结构要求学生作自我比较,即将自己现在的成绩与过去的成绩进行比较,只要有进步即为成功,就能得到奖赏。通过增加获得成功的机会增强自信,从而提高自我效能感。合作化奖赏结构强调小组之间的比较,小组共同努力完成一个目标,共同取得成功。注意要把课堂表现优秀的和课堂表现较差的学生分在一组,这样就会增加课堂表现较差的学生体验成功的机会,从而增强这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二)利用和发挥学生的优势智力

传统的智力理论(以智商理论和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为主)认为智力是一种单一的能力。而近年来新发展起来的多元智力理论中对学校教育影响力最大的是斯滕伯格的三元智力理论和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从多元智力理论中我们不难感到学生的每一种天赋(智力)都可成为帮助学生取得学习成功的手段,因此教师应善于发现学生的天赋,并在他们遇到困难时,引导他们利用自己的天赋取得活动的成功,建立起对学习的强烈自我效能感。

二、培养学生积极归因

自我效能感与人们的归因方式存在交互作用。自我效能感高的学生将成功归因于内部的稳定因素,如能力和努力;将失败归因于内部的可控因素,如努力不足。这种积极的归因方式能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有关研究表明学习困难生往往采取消极的归因方式,他们往往将学习结果归因于不可控因素,如自身能力、教师、运气、任务等外在因素,这种消极的归因方式会削弱其自我效能感。当然,培养学生积极的归因方式,也不能一味强调努力不足,否则会使学生产生力不从

心之感,从而挫伤其自我效能感,因此要全面分析失败原因。培养积极的归因方式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使用恰当的情绪表达和言语评价

教师对学生的情绪反应和言语评价往往会成为学生自我归因的线索。例如,有时当学生感知自己失败时得到的是老师的同情而不是不满,便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因为同情通常被认为施于弱者,从而使学生做出自己无能的归因,进而挫伤自信心。相反,如果学生得到的是不满反而会加倍努力,这样做会保护学生的自尊,提高其自我效能感。同样,若学生成功地完成了容易任务(任务难易相对于学生本人实际能力而言),老师对其大加赞扬,则会降低学生对自己能力的估价。若学生成功地完成了困难任务,老师对其大加赞扬,则会使其做出能力强的归因,提高自我效能感。所以教师在表扬学生时要斟酌。

(二)提供适度的帮助和指导

为了使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往往要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指导和帮助。但要因任务难度不同、学生情况不同而有所区别。格雷厄姆和巴克等人的研究表明,与未受帮助的同学相比,一个受教师主动关心和特别帮助的儿童不仅会被判断为较不聪明、将来较不可能成功,而且自己也会这样认为。因此,教师不应“无缘无故”帮助学生,否则会降低其对自我能力的评价;而是要在学生确实遇到困难时再给予帮助,这样才有利于其自我效能感的增强。

三、帮助学生设定目标

班杜拉认为,自我效能感通过目标设定来影响动机。学生因在学习中投入较大、成绩较好而经常受到老师和同学的称赞,其自我效能感就会提高。要想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教师就得帮助学生设定合理的学习日标,减少学生失败的机会,可采用如下做法:

(一)指导学生设定合理的目标

自我效能感与学习目标(如期中考试目标、初中毕业目标)显著相关。因此,可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设定合适的学习目标。正如我们常说的——“跳一跳摘葡萄”,即目标必须是经一定努力可实现的,它的实现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进步,提高自我效能感,激发潜在的学习动机,并在学习活动中持之以恒,直到长期目标的实现。

(二)帮助学生修正难以实现的目标

在教学中(尤其是邻近中、高考之际)经常会看到成绩平平、又不肯下功夫的学生制订出这样的学习目标——考上某某重点学校。其实学生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目标应有多高,对能否成功毫无把握。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帮助他制订一个具体的、各学科的、阶段性的学习目标,并引导他刻苦、努力、一步步地实现阶段性目标,使其自我效能感逐渐增强。

(三)引导学生设定富有挑战的目标

自我效能感强的学生相信自己的学习能力,会为自己确定较高的学习目标,高学习目标的挑战性又会激发个体强烈的学习动机,使他更加努力,最终取得较高的学业成就,从而得到更大的自信。班杜拉认为,自我效能的信念系统是人类动机、幸福和个人成就的基础。除非人们相信通过自己的行动能够达到预期的结果,否则没有什么力量能够促使人们去面对困难并坚持不懈。可见,自我效能感具有很强的行为动力的作用。因此,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设定有一定难度

的、具有挑战性的目标。

四、改进学生学习策略

自我效能感高、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往往具有较好的学习策略运用水平。学习策略运用水平越高,学生自信心越强,学习就越有效,成绩也越好。学生在自身的调整与摸索中,在学科教师的悉心指导下(因为不同的学科、不同的学习任务需要学生掌握不同的学习策略)逐渐获得较高的学习策略运用水平,它是学生的行为和期望之间的一座桥梁,这座桥梁会把学生送往成功的彼岸,增强他们的自我效能感。

五、感染学生积极情绪

班杜拉认为,情绪和生理状态与自我效能感的形成有着重要联系。强烈的情绪,通常会妨碍行为的表现而降低效能期待;积极稳定的情绪和生理状态会提高自我效能感。教师的情绪和学生的情绪对于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都很重要。

(一)教师的情绪

“当一个人知觉到他人的情绪体验时,也会引起相应的情绪反应”,所以教师以自身的积极情绪,甚至以自身较高的自我效能感来诱发学生的情绪不失为一条较好的途径。教师平时应注意用饱满的精神、充足的自信来面对学生,从衣着服饰、言语表达、举手投足中传达出来。正可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充满自我效能感的教师的感染下,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更容易得到培养和提高。

(二)学生的情绪

除了可以借他人的情绪诱发自己的情绪以外,借助自己表情诱发情绪也是情绪生成的心理机制之一。伊扎德与前苏联学者合作训练演员的表情时发现,当被试者观察某一种情绪的面部表情时,不可避免地出现相应的体验。所以引导学生进行自身表情训练也是提高自我效能感的有效途径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做表情训练,让学生自觉地经常调整自己的面部表情,使之更多地呈现出愉快、自信的精神面貌,这样有利于使学生体验积极的自我情绪,进而提高自我效能感。

六、引导学生磨炼意志

马克思说,在科学的道路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可走,只有沿着崎岖的小路肯攀登的人才能到达光辉的顶点。中学生的求学之路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会不可避免地遇到或大或小的困难,这就需要坚强的意志和克服困难的决心。因此,教师应对学生加强学习及生活的目的性教育,引导学生磨炼自己的意志,使学生把中学时代的学习生活和自己的远大理想联系起来。这样有利于坚定学生的信念,增强其自我效能感。

七、评价机制激励学生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应注重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重视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主动参与评价。为此教师应给学生提供自我评价的机会,并通过“质性评价”真实、全面地反映学生的个性和发展情况,使学生对自己充满自信。如,档案式评价。通过建立学生的学习档案,客观地记录学生在成长过程

中的表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还应把学生的自我评价作为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学生发展的自我激励源。教师要引导学生采用一系列的方法对自己的成果以及不足加以记录,借助评价进行回顾、反思,使每一个学生都能看到自己在发展中的点滴进步和潜在问题,培养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监控的习惯,发展和提高其自我认识和自我教育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八、个体兴趣驱动学生

提出兴趣说的罗马教育家昆体良认为,强迫学生去学习他们并不感兴趣的东西,很大程度上是在浪费他们的时间。根据兴趣说,教师需要发现学生的兴趣并且支持他们发展这些兴趣。因为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并从中得到快乐和满足,使得兴趣与快乐相互作用,从而有助于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自觉克服困难,持之以恒,最终成功。

九、积极期望看待学生

教师看待学生要有一种积极的期望。积极的期望指建立在学生现实能力基础上,同时又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一种期望。教师对学生的积极期望会使教师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学生,从而使学生对自己充满信心,勇于向困难挑战,获得更多体验成功的机会,增强自我效能感。教师对学生消极的期望会使教师以消极的态度对待学生,使学生容易悲观丧气,而失去许多体验成功、发展能力的机会,降低自我效能感。

十、榜样示范鼓励学生

利用榜样示范来鼓励学生是提高其自我效能感的常用途径。成为榜样示范的可以是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也可以是现实生活中的人物,现实生活中的榜样往往具有更大的激励效应。特别是与某一学生水平相似的其他学生的替代性经验对该生尤其具有说服力。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适时、经常介绍榜样人物,并对学习者寄予一定期望,帮助他们学会与榜样作积极比较,从而提高自我效能感。

有效地培养和提高中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可以有多种方法和途径,目的都是使学生建立起行动的自信,满怀希望地面对未来的挑战,最终走向成功。

阅读全文 | 回复(5) | 引用通告 | 鲜花() | 编辑?上一篇: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模拟考试系统光盘下载?下一篇:我的亲情作业

No.5 讨论:增强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方法

[ 2008-1-16 23:01:00 | By: 班级也疯狂(游客) ]

找班主任吗?我就是。不过,说句实话,我可不喜欢这个称呼。请看,这是我的名片:吴晖,精神导师,青少年健康成长积极氛围的创造者。对了,这就是我的身份。当然,类似的称呼还有很多:心灵导师,自由人格塑造者,积极情感的热情鼓舞者,克服困难的积极推动者,问题解决帮手……我就是从事这些工作的人。班主任?是干什么的?非常模糊的概念,很奇怪为什么到现在还有那么多学校在用,我们早已对它很陌生了。

这是什么地方?教室吗?不像,怎么门口还有一副对联:变化即进步,超越自我;同学皆朋友,合作共赢。写得真好,谁写的?学生?进去看看,很热闹搬家公司,到处都是声音,是联欢会吧?不是?晚自习!不会吧?不是要求安静学习吗?为什么要安静?根据是什么?优势在哪里?安静就是没有声音吗?严肃就要板着脸孔吗?认识太肤浅了。学习是什么?学习是对话北京搬家公司!没听过吧?新理论!现搬家公司代班级管理得讲科学,不能凭经验。对话自我心灵以不断自我完善,多元人际对话以提升智能,声音是思维发展的重要方式和途径。有点意思!还一套套的。学生有的三五成群,在干什么?讨论问题?圣诞树讲题目?学生也可以这样?这不是老师们做的事情吗?是,我们对学生的要求是:既要做学生,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又要做老师,面对同学讲题乃至讲课。讲题目会耽误时间?那可错了,讲得越清楚越能促进思维,互利共赢,学生的热情可高育儿嫂了。什么是学生?会主动质疑、判断、推理。很可惜,有那么多的青少年朋友每天呆在教室里,可是其中很多人并没有学习,他们称不上是学生。因为他们做的只是容器的工作,吸收了大量的所谓知识标签打印机,没有主动的理解,没有情感的参与。学生还可以自由下位?你们班没有纪律的要求吗?有,但不是通常所说的那种纪律。看过交响乐演出吗?那种各声部之间的和谐,那种每一个乐手和指挥之间浑然一体的默契。对了,要的是这种感觉,这就是我们的纪律国际机票。也可以说,我们班“无纪律无组织”,但是有文化,有价值观,婚纱有一种积极热情的学习氛围,每一个学生都是自由的。学习质量怎么样?那还用说,肯定一级棒。什么?潜能激发?多元合作?主动学习?自我成长管理?快乐学习?是新理论吗?不是,在我北京搬家公司们这里,这些高深的理论都已经是活生生的实

践。不信?来看看吧,来和我们的学生聊一聊吧,眼见为实嘛!

听说现在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很多,你作为礼服班主任该挺费心的吧?当然,努力工作是必需的。教师吗,责任重大。不过班级这方面情况还不错。有什么高招?做了一些尝试,设立了一些学生自治机构:情绪委员会、温暖委员会、力量委员会、爱心委员会……正是有这些学月嫂生人际互助机构的存在,我们的学生感觉班级很温暖,知道遇到困难会有人来帮助。可别小看学生的力量,别夸大成人的力量,很多事情上学生比我们能力强。解决学生的问题要用学生的语言和思维,而很多成年人不会。

找班长?在。不过你找哪一位?难道婚纱摄影你们班有几个班长吗?对了,有九位班长。干吗这样,标新立异吗?也是也不是。解构组织,独立承包,给予权利,强化责任。不光班长是这样,课代表有几十位呢!显得有点乱!你讲得对。是有点乱,不过,对于咱们绝大多数学校和班级来说,不是乱了,而是不知道怎么乱。从某种角度来讲,凡是充满创造力和活力的班级都是“乱”的!

我是谁?

南外高一一班首席学生。

我的名字叫:

班级也疯狂。

自我效能理论

自我效能理论 一、概述 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认为自我效能感,是指人对自己能否成功地进行某种成就行为的主观推测和判断,它包括两个成分,即结果预期和效能预期。结果预期是指个体在特定情境中对特定行为的可能后果的判断,如学生对顺利答完试卷产生结果的推测。而效能预期是指个体对自己有能力成就某种作业水平的信念,如学生对自己是否有能力顺利答完试卷的主观判断。 个体的自我效能感是人的主体因素的核心,并渗透、弥漫于人类机能活动的各个方面。它不仅决定了个体人生的轨迹,而且也决定了个体思维、情感、行动及其动机的模式,它还决定了个体在面临危机、失败、压力等否定性情境刺激时的身心反应方式,从而决定著个体在人生事业上的成败和在日常生活中的幸福与否。 在社会学习理论看来,个体的人生幸福和事业成功,不是环境的偏爱,而是个体的自我创造。 二、效能预期与结果预期之区别 结果预期在这里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某项行为会产生某种结果的预估;而效能预期是指一个人对自己获得成功所具的信心。这两种预期之所以必须加以区分,是因为一个人可能相信某项行为必然会产生某种结果,但怀疑自己是否有能力去表现这项行为。人的行为主要受人的效能预期的控制,个人对某种行为觉察到的效能感不仅影响着个体处理困难时所采用的行为方式,也影响着他

的努力程度和情绪体验。效能预期越强烈,所采用的行为就越积极,努力程度也就愈大愈持久,同时情绪也是积极的。例如一个跳高运动员,在一次跳跃行为之前,对自己能否跳出2.38米的成绩的判断是「效能预期」,而他对这一成绩能否为他赢得奖牌、社会荣誉、自我满足等的预期是「结果预期」。 三、自我效能的功能 自我效能的功能主要是调节和控制行为,并通过行为调控影响行为结果。 1.影响人们对行为的选择与行为坚持性 自我效能感高的人,常常倾向于选择适合于自己能力水平又富有挑战性的任务;而自我效能感低的人却恰恰相反。一个人在某一方面的自我效能感越强,预测到的成功可能性越大,他就越会努力尝试去从事这些方面的活动,新行为持续的时间也越长;反之,就会逃避那些自己认为不能胜任的活动,行为的坚持性也就越差。 2.影响人们的努力程度和对困难的态度 具有高度自我效能感的人,多富有自信,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相信自己可以通过努力克服困难,因此,会竭力去追寻和实现自己的目标;相反,自我效能感水平低的人,则会因为怀疑自己的能力而在困难面前犹豫不决、不知所措,甚至对能够行使的行为和完成的任务也不敢问津。 3.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效率

如何理解和应用自我效能理论

如何理解和应用自我效能理论 接受杂志社邀请作为嘉宾主持“案例研析”网络研讨,经过多次与杂志社沟通,最终将研讨题目确定为“如何运用自我效能理论激发学生运动参与动机”。回顾当初选题思路有三:其一,包括体育教师在内的中小学教师,应当自觉应用理论指导教学,而不能仅靠经验摸索。同时,一线教师能够通过生动鲜活的教学实践检验已有理论,发现其存在的缺感与不足,进而完善和发展理论。自觉理论指导和教学反思的缺失,是影响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其二,教育心理学家斯滕伯格(RobertJ.Sternberg,2003)在总结何谓优秀的学生时指出,“高自我效能感”是优秀学生的表现之一。教育目标取向是培养人,如何通过体育教学培养自尊自信、身心健康的优秀学生,是体育课程的目标任务。其三,激发学生的运动参与,既是《课标》的要求,也是体育教师实际教学中始终都要面对并需要解决的困惑和难

点。基于上述3条原因确定主题,最终得以完成本期“案例研析”研讨活动。 在研讨过程中,教师们对“如何利用自我效能理论激发学生运动参与”这一主题展开了热烈讨论。有的介绍自我效能理论,有的阐释自己对理论的理解,有的是教学经验的交流。在讨论中也有不少教师提出对自我效能理论理解的疑问,集中起来,主要有如下4个问题。 一、自我效能感和自信有什幺不同 研讨中,很多教师提出疑问:自我效能、自我效能感、自信、自尊,这些概念有什幺异同?自我效能感是否等同于自信心? 1.自我效能与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理论是心理学家班杜拉(AlbertBandura)社会学习理论的支柱之一,他最早于1977年提出“自我效能(self-efficacy)”一词,之后,这一理论不断发展。在20世纪80年代前后,班杜拉对“自我效能”的理解明显不同。简单归纳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自我效能理论是在不断发展的,班杜拉对自我

自我效能感是1977年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在

自我效能感是1977年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在《自我效能:关于行为变化的综合理论》中最早提出的,指个体对自己在特定领域实现预期结果所需行为能力的信念。它涉及的不是工作和行为技能本身,而是个体对自己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工作或行为的自信程度。例如,学生知道:努力学习,会提高数学成绩。在这里,“提高数学成绩”是“努力学习”这一行为的结果期望,而学生对自己努力学习(以达到提高数学成绩的结果期望)的能力的自信程度就是自我效能感的体现。 近年来,自我效能感越来越受关注。多项调查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的高低与学生的学习及身心健康密切相关。在学习方面,自我效能感会影响学生学习活动的动机、参与教学的兴趣、个人目标的确立、对待困难的态度、付诸努力的程度、因果思维(归因)的方式等。在身心健康方面,自我效能感会影响学生的认知调控、情绪反应、活动效率、思维能力、人际关系、潜能开发等。因此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是我们教师的迫切任务,以下是培养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十种方法。 一、增加学生成功体验 以往成功的体验是自我效能感的主要来源。所以教师应采用各种方法增加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成功的体验,具体方法如下: (一)建立个体化和合作化的奖赏结构 建立竞争奖赏结构的必要性毋庸置疑,但这不可避免地会损害那些在课堂上表现欠佳的学生的自我效能感的发展,所以还要建立个体化和合作化的奖赏结构。个体化奖赏结构要求学生作自我比较,即将自己现在的成绩与过去的成绩进行比较,只要有进步即为成功,就能得到奖赏。通过增加获得成功的机会增强自信,从而提高自我效能感。合作化奖赏结构强调小组之间的比较,小组共同努力完成一个目标,共同取得成功。注意要把课堂表现优秀的和课堂表现较差的学生分在一组,这样就会增加课堂表现较差的学生体验成功的机会,从而增强这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二)利用和发挥学生的优势智力 传统的智力理论(以智商理论和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为主)认为智力是一种单一的能力。而近年来新发展起来的多元智力理论中对学校教育影响力最大的是斯滕伯格的三元智力理论和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从多元智力理论中我们不难感到学生的每一种天赋(智力)都可成为帮助学生取得学习成功的手段,因此教师应善于发现学生的天赋,并在他们遇到困难时,引导他们利用自己的天赋取得活动的成功,建立起对学习的强烈自我效能感。 二、培养学生积极归因 自我效能感与人们的归因方式存在交互作用。自我效能感高的学生将成功归因于内部的稳定因素,如能力和努力;将失败归因于内部的可控因素,如努力不足。这种积极的归因方式能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有关研究表明学习困难生往往采取消极的归因方式,他们往往将学习结果归因于不可控因素,如自身能力、教师、运气、任务等外在因素,这种消极的归因方式会削弱其自我效能感。当然,培养学生积极的归因方式,也不能一味强调努力不足,否则会使学生产生力不从

自我效能理论及其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

收稿日期:2001-02-19 作者简介:姜飞月,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南京210024)。 自我效能理论及其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 姜飞月 摘要:自我效能是一种影响行为的主体性因素,在诸多领域内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学校教育中,它主要通过学生个体效能、教师个体效能和学校集体效能来影响学生的发展。自我效能理论要求学校教育应重视培养学生自我效能,加强主体性教育,同时应重视教育个体和集体效能的培育。 关键词:自我效能; 学校教育; 作用途径; 启示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627(2001)05-0021-03 自我效能的概念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班图拉在1977年首次提出,是其对社会学习理论的又一贡献。1986年,班图拉在其 思想和行为的社会基础:社会认知理论 一书中,系统地论述了自我效能机制,较为完整地建立起自我效能理论。1995年,他又出版了 社会变化中的自我效能 ,对自我效能理论作了进一步阐述和发展。自我效能理论在诸多领域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着重论述自我效能理论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尤其是自我效能在学生发展中发挥作用的途径以及自我效能理论给学校教育的启示。 一、自我效能理论的基本内容 20世纪80年代以前,班图拉把自我效能解释为个人对自己实施成功所需的行为能力的期望,80年代以后则 又把自我效能看作是 对行为操作能力的知觉以及有关恪守自我生成能力的信念 。[1]而 人们对组织和实施要达 到指定操作目的的行动过程的能力判断 则称之为 知觉到的自我效能 (per ceived self-efficacy)[1],知觉到的自我效能的结果就是自我效能感(sense of self-efficacy),自我效能感深化到自我价值系统就形成了自我效能信念(self -efficacy beliefs)。效能信念影响到人们怎样思维、感觉、激活行动。它始终对人的行为和成就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班图拉认为效能信念主要是通过四种信息源来发展的:一是掌握性经验。成功会建立起对个体效能的坚定信念;失败(尤其是失败发生在效能感牢固地建立之前)则削弱它。二是替代性经验。与自己相似的榜样的成功会提高个体对类似活动的效能信念,反之会降低个体对效能的判断。三是社会说服。社会评价和他人言语的说服,会影响个体的效能信念的建立。四是生理和情绪状态。心境和个体生理疲劳、疼痛都影响着个体的效能判断,影响到个体的效能信念的建立。这四种来源的信息并不是内在固有某种指导性,而是要通过认知加工来获得重要意义。效能信念通过四个作用机制调节着人的活动,包括认知、动机、情感和选择:第一,认知过程。效能信念以各种方式对认知过程产生影响。如:预期方案的构建类型受效能信念的影响、个体目标的设置受能力评估的影响。第二,动机过程。效能信念在动机的调节中起着关键作用。因为人类动机产生多数是由认知因素引起的。班图拉认为无论是归因理论、期望 价值理论,还是目标理论,每一类型的动机都受到效能信念的作用。效能信念影响因果归因;结果预期部分受效能信念的控制;期望 价值理论的预测性受知觉到的效能的影响;目标的设置和实现目标的努力受自我效能信念的影响。第三,情感过程。控制应激源的效能感在焦虑唤起中有着重要作用。效能信念影响着个体对潜在威胁的警觉和它们怎样被知觉、怎样被认知加工,从而影响着焦虑的唤起和抑郁的产生。第四,选择过程。个体效能信念通过影响人们对其活动类型和环境的选择,塑造着人们的生活道路。这些不同的过程通常协同发挥作用,而不是单独起作用。 二、自我效能在学生发展中发挥作用的途径 自我效能主要通过三种途径在学生发展中发挥作用,包括学生掌握学业和调节学习的个体效能信念;教师对激发和提高学生学习的个体效能信念;教师集体对促进学生学业发展的集体效能感。这三种途径分别通过学生、教师和学校集体影响到学生的学业发展和心理的社会成长。 (一)学生掌握学业和调节学习的效能信念 第23卷第5期 2001年10月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JOU RNA L OF NI NGBO U N IV ERSIT Y (EDU CAT ION AL SCIENCE) Vol.23No.5 Oct.2001

自我效能感量表

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 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 GSES 王才康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系,广州,510631 自我效能感是Bandura社会认知理论中的核心概念[1,2]。自我效能感与结果期望不同,后者是指个体对自己行动后果的知觉,而自我效能感指的是人们对自己行动的控制或主导。一个相信自己能处理好各种事情的人,在生活中会更积极、更主动。这种“能做”的认知反映了一种对环境的控制感,因此自我效能感反映了一种个体能采取适当的行动面对环境挑战的信念。自我效能感以自信的观点看待个体处理生活中各种压力的能力。 按照Bandura的理论,不同自我效能感的人其感觉、思维和行动都不同。就感觉层面而言,自我效能感往往和抑郁、焦虑及无助相联系。在思维方面,自我效能感能在各种场合促进人们的认知过程和成绩,这包括决策质量和学业成就等。自我效能感能加强或削弱个体的动机水平。自我效能高的人会选择更有挑战性的任务,他们为自己确立的较高的目标并坚持到底。一旦开始行动,自我效能感高的人会付出较多的努力,坚持更长的时间,遇到挫折时他们又能很快恢复过来。自我效能感还被广泛用于学校环境、情绪障碍、心理和生理健康以及职业选择等领域。因此可以说自我效能感已成为临床心理学、人格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健康心理学的主要变量[3-4] 。

一般来说,自我效能感是一个领域特定(domain-specific)的概念,因为一个人在某一方面有较高的自我信念,在另一方面可能并不是这样。但研究者也发现有一种一般性的自我效能感存在,它指的是个体应付各种不同环境的挑战或面对新事物时的一种总体性的自信心。 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 GSES),最早的德文版系由德国柏林自由大学的著名临床和健康心理学家Ralf Schwarzer教授和他的同事于1981年编制完成3,开始时共有20个项目,后来改进为10个项目。目前该量表已被翻译成至少25种语言,在国际上广泛使用。中文版的GSES最早由张建新和Schwarzer于1995年在香港的一年级大学生中使用5。至今中文版GSES已被证明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项目及评定标准】 GSES共10个项目,涉及个体遇到挫折或困难时的自信心。比如“遇到困难时,我总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具体项目参表1。GSES采用李克特4点量表形式,各项目均为1~4评分。对每个项目,被试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回答“完全不正确”、“有点正确”、“多数正确”或“完全正确”。评分时,“完全不正确”记1分,“有点正确”记2分,“多数正确”记3分,“完全正确”记4分。【评定注意事项】 1. 同其它自评量表一样,一定要让被试看明白指导语及有关问题。 2. 量表由被试自行填写,可进行个别测试,也可用于团体测试。

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 在历年的教师招聘考试中,自我效能感是教育心理学部分考察的一个重点学习理论。关于自我效能感理论往往由于知识点的繁琐,导致考生对知识的掌握不到位,以至于在解答题目的过程中会出现错误的情况。本文在此对其在整个教育心理学部分中的自我效能感做出总结,希望对各位考生的备考有所帮助! 一、理论观点: 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它最早是由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班杜拉提出的。班杜拉将自我效能感区分为两种期待。结果期待是指人对自己某种行为会导致某一结果的推测。效能期待指的是人对自己能否进行某种行为的实施能力的推测或判断。例如:我认为只要我能够每天坚持运动一定能够减肥成功,这是对结果的估计属于结果期待。但是我觉得我做不到每天坚持运动,这种对自己实施能力的估计叫功效期待。 二、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 1.个人自身的成败经验(最主要因素):例如我以前减肥成功过,那这次我要减肥,我就会更加相信我一定能减肥成功,对应的自我效能感就会高些,反之亦然。 2.替代性经验是指跟自己能力水平相当的人取得成功与否对你的影响。例如跟你关系很好的隔壁班的哥们儿,你们平时学习水平差不多,他比你先考试,考完了你问他怎么样,他觉得挺简单的,那相应的你也会觉得比较简单,你觉得自己也能考得好。 3.言语劝说是指别人对你进行说理增加你的自信心。 4.情绪唤醒是指如果你过于紧张焦虑,精神不佳就会对成功没什么信心。 三、自我效能感能影响的方面 影响人们对活动的选择以及对活动的坚持性;影响学生对待学习困难的态度;影响学习任务的完成;影响学习时的情绪状态等。

以上便是有关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的总结,在教师招聘考试过程中自我效能感的两种期待以及影响自我效能的因素,在备考过程中,各位考生可以结合以上的逻辑梳理来对其知识点进行熟练地把握。

自我效能感 文献综述

《中学生自我效能感对课堂参与的影响》文献综述 一、前言 自我效能感理论对于自我控制和调节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阐述了自我效能感理论的界定、影响、形成因素以及自我效能感在教育学习领域最新进展,包括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对学生成就动机的影响以及对教师教学行为与教师自身信念的影响。通过对自我效能感理论在我国教育教学领域的现状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相关研究取得的成就以及不足之处,本文力求以新的视角来深入对该理论的探索运用,取得一定的创新与发展。 二、自我效能界定、影响及其形成因素 1.自我效能感的界定 “自我效能感”这一理论最早是由班杜拉1977年首次提出的。班杜拉将其界定为为个体对自己能否在一定水平上完成某一活动所具有的能力判断、信念或主体自我把握与感受。此外,其他学者对于“自我效能感”也有不同的界定,如:“是使得个体能够有效地同周围世界打交道的一种人格”、“是个人对自己能否进行某一行为的实施能力的推测或判断,它意味着人是否确信自己能够成功的进行带来某一结果的行为。(周国涛、戚立夫)”等。虽然不同的学者对于自我效能感的界定不同,但是其核心思想是一致的。 2.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自我效能感对个体的行为具有多方面的影响。其影响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1)决定人们对活动的选择及对该活动的坚持性。即具有不同自我效能感的个体对活动的选择具有不同的偏好方向,并且对于同一活动,自我效能感不同的个体对活动的坚持能力不同。 (2)影响人们在困难面前的态度。一般来说,自我效能感低的个体容易把困难估计的比实际更大,在问题与困难面前表现出更多的担忧与畏惧,而自我效能感高的人则相反。 (3)影响人们新行为的获得和习得行为的表现。自我效能感不同的人对新行为的获得类型、获得速度有所不同以及对于习得行为的表现方式有所不同。 (4)影响活动时的情绪。自我效能感较高的个体在活动时情绪较高,表现的较为轻松,而自我效能感低的个体则相反。 3.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因素 班杜拉等人的研究指出,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因素有四个方面的经验: (1)直接经验。指个体得自以往实际从事同类工作任务的成败经验。成功的经验往往会增加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并且不断的成功会建立起稳定的自我效能感,而失败的经验的作用则相反。同时,人们对于行为成败的归因方式,也会影响自我效能感的评价。 (2)替代经验。即间接经验,指个体通过观察学习示范者的的行为而获得的自我效能感。当一个人看到与自己水平差不多的示范者取得了成功,就会增强自我效能感,反之就会降低自我效能感。 (3)言语的指导作用。即通过他人的说服性的建议、劝告、解释来改变自我效能感。但是,有研究指出,通过这种方式建立的自我效能感并不能持久。 (4)情绪的唤起。班杜拉认为,高度紧张的情绪会妨碍行为操作,降低对成功的预期水准,因而使得自我效能感降低。

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

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于1977年首次提到了自我效能这一概念,随后于1980年在荣获美国心理学会杰出科学贡献奖的大会上发表的演说中更透彻地阐述他的自我效能原理,1986年他又出版了《思想行为的计会基础:一种社会认知理论》这一巨著,对自我效能机制进行了更加系统全面的论述。 班杜拉在1977年时,把自我效能看作是对自己在特定的情境中是否有能力操作行为的预期。他认为预期是认知与行为的中介,是行为的决定因素。他进一步把预期分为结果预期和效能预期,结果预期是对某种行为导致某种结果的个人预测;效能预期是个人对自己能否顺利地进行某种行为以产生一定结果的预期。他指出:“效能预期不只影响活动和场合的选择,也对努力程度产生影响。被知觉到的效能预期是人们遇到应激情况时选择什么活动、花费多大力气、支持多长时间的努力的主要决定者。”即被知觉到的效能预期越强,越倾向于做更大程度的努力。班杜拉在1980年发表的《人类行为中的自我效能机制》演说中,指出效能的自我感知影响思维模式、行动和情绪激活。80年代以后,班杜拉把自我效能看作是对行为操作能力的知觉和有关恪守自我生成能力的信念。这样一来,班杜拉提出了两个概念:自我效能感和自我效能信念。知觉到的自我效能是一种对自我生成能力的知觉,被感知到的自我效能结果即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深化到价值系统就成为自我效能信念,即有关自我能力判断的认知取向。他认为自我效能信念有近似于认知、动机及情感的功能,是人类行为操作中的一种强大力量,它在控制和调节行为方面有着不可估量与替代的价值。自我效能从本质上讲是自我生成的能力。班杜拉强调指出,人类除了有替代性学习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和使用符号的能力之外,自我生成的能力是最根本的能力,人们通过自我生成的能力,就可以对技能进行权衡和判断,也可以对自己的思想加以评价与改变。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概述及评价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摘要:班杜拉指出,行为主义的刺激一反应理论无法解释人类的观察学习现象。因为刺激一反应理论不能解释为什么个体会表现出新的行为,以及为什么个体在观察榜样行为后,这种己获得的行为可能在数天、数周甚至数月之后才出现等现象。所以,如果社会学习完全是建立在奖励和惩罚之结果的基础上的话,那么大多数人都无法在社会化过程中生存下去(Bandura,1969)。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班杜拉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并在科学的实验基础上建立起了他的社会学习理论。 关键词::理论提出背景解析概述教育意义评价 班杜拉理论提出的背景 自从40年代以来,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对儿童是如何获得社会行为的很感兴趣。这些行为包括合作、竞争、攻击、道德-伦理和其他社会反应,社会反应主要通过观察和模仿别人的行为而习得。当时的强化理论已经不能令人满意地解释所有的模仿形式。 首先,儿童为什么总是有选择的模仿而不是模仿了所有受到强化的行为;其次,儿童有时候模仿那些过去没有相互作用过的行为;最后,为什么儿童在最初观察的几天、几周之后,他们没有受到强化、也没有看到榜样的这种行为受到强化,却会模仿新的行为。 班杜拉不同意华生和斯金纳的外界刺激是行为的决定因素的观点,相反,他认为人的认知能力,对行动结果的预期直接影响人的行为表现。他把强化视为个体对环境认知的一种信息,即强化物的出现等于告诉个体行为后果将带给他的是惩罚或奖赏,人们正是根据这种信息的预期决定自己的行为反应的。同时,班杜拉还认为人类的学习大多发生于社会情境中,只有站在社会学习的角度才能真正理解发展。他将自己的理论称为社会认知学习理论。 面对这些问题,班杜拉提出一套最为综合并且广为接受的模仿理论,称为社会学习理论。 理论概述 所谓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认为是探讨个人的认知、行为与环境因素三者及其交互作用对人类行为的影响,他主张要在自然的社会情境中而不是在实验室里研究人的行为。其包括:观察学习;交互作用;自我调节;自我效能等理论。 一、观察学习理论 (一)、观察学习是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中的重要概念,其基本涵义是人们能够仅仅由观察他人的行为而学习。班杜拉对此下的定义是,“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不仅受直接经验的影响,而且更多地受观察影响,称观察别人的行为及其结果而发生的替代学习为观察学习”。 在一个经典研究中,班杜拉(1965)让4岁儿童单独观看一部电影。在电影中一个成年男子对充气娃娃表现出踢、打等攻击行为,影片有三种结尾。将孩子分为三组,分别看到的是结尾不同的影片。奖励攻击组的儿童看到的是在影片结尾时,进来一个成人对主人公进行表扬和奖励。惩罚攻击组的儿童看到另一成人对主人公进行责骂。控制组的儿童看到进来的成人对主人公既没奖励,也没惩罚。看完电影后,将儿童立即带到一间有与电影中同样的充气娃娃的游戏室里,实验者透过单向镜对儿童进行观察。 结果发现,看到榜样受到惩罚的孩子表现出的攻击行为明显少于另外两组,而另外两组则没有差别。在实验的第二阶段,让孩子回到房间,告诉他们如果能将榜样的行为模仿出来,就可得到橘子水和一张精美的图片。结果,三组孩子(包括惩罚攻击组的孩子)模仿的内容是一样的。说明替代性惩罚抑制的仅仅是对新反应的表现,而不是获得,即儿童已学习了攻击的行为,只不过看到榜样受罚,而没有表现出来而已。

自我效能感理论及其研究综述

自我效能感理论及其研究综述 作者:林玉庆来源:本站原创添加日期:09-07-12 19:58:14 点击:2495 摘要:自我效能感理论是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其一般学习论观点的逻辑产物。本综述主要介绍自我效能感理论的概念界定、形成机制、培养途径、相关领域的应用研究,在此基础上探讨自我效能理论的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自我效能感社会学习理论归因理论 一、引言 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于20世纪70年代在其著作《思想和行为的社会基础》一书中提出自我效能感的概念,并在其以后的著作中逐步形成了自我效能感理论的框架体系。自我效能感被人们接受以后,广泛的应用在教育学、心理学和管理学领域,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二十多年来,人们围绕着自我效能感这一研究课题开展了广泛的研究,并在理论和实践成面上取得了一定的共识。 二、自我效能感的界定 自我效能感是一个正在逐渐成熟的概念。目前尚无共同认可的定义,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的界定。综述已有研究我们可以概括自我效能感的定义主要有以下几个: 自我效能感是一个正在逐渐成熟的概念。目前尚无共同认可的定义,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的界定。综述已有研究我们可以概括自我效能感的定义主要有以下几个: 1、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否在一定水平上完成某一活动所具有的能力判断、信念或主体自我把握与感受(A.Bandura,1986)。 2、是个体在面临某一活动任务时的胜任感及其自信、自珍、自尊等方面的感受(Schultz)。 3、是使个体能够有效的同周围世界打交道的一种人格(Barfield,1974)。 4、是个体对特定环境作出反应的一种心态(Ashton&Webb,1986)。 5、是个体对自己的行为影响成绩所持的有效或无效的感觉(C.Midgley)。 6、是个人对自己所从事某种工作所具能力以及对该工作可能做到地步的一种主观评价(张春兴,1991)。 7、是个体对自己能够进行某一行为的实施能力的推测或判断,它意味着人是否确信自己能够成功地进行带来某一结果的行为(周国韬、戚立夫,1993)。 8、是个体对自己所采取的行为影响行为结果所持的有效或无效的自我体验(杨心德,

班杜拉的动机理论(自我效能感)以及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

班杜拉的动机理论(自我效能感)以及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 1、自我效能感。 班杜拉,人的行为受行为的结果因素与先行因素的影响。行为的结果因素就是通常所说的强化。强化能激发和维持行为的动机以控制和调节人的行为。行为的出现不是由于随后的强化,而是由于人认知了行为与强化之间的依赖关系后对下一步强化的期望。他认为除了结果的期望外还有一种效能期望,即人对自己能否进行某种行为的实施能力的推测或判断,是人对自己行为能力的推测。简言之,自我效能感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任务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 2、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 2.1个人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这个效能信息源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最大,一般来说,成功经验会提高效能期望,反复的失败会降低效能期望。但这还要受个体归因方式的影响,如果把成功经验归因于外部的不可控的因素就不会增强效能感,把失败归因于内部的可控的因素就不会降低效能感。 2.2替代经验。人的许多效能期望来源于观察他人的替代经验。观察者与榜样情况的一致性越强,这一影响越大。 2.3别人的言语劝说。因其简便、有效而得到广泛应用,但缺乏经验基础的言语劝说其效果则是不稳定的。 2.4情绪唤醒。情绪唤醒能够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发展与保持,对效能期望的作用依赖于对其是如何认知和评价的。 2.5学会激发你的自我效能感。 2.5.1把目标上调一档。先确立一个远大目标,再制订具体的小目标。 2.5.2把握好情绪。找出自身情绪的高涨点,来不断的激励自己,提高自我效能感。 2.5.3选好朋友。因为人与人之间对生活的热情是具有感染力的。同乐观的的人为友能提高我们的自信心。 2.5.4正视挫折。从内心挑战自我是我们生命力的源泉。 2.5.5内省。内省就是通过自我观察、自我体验、自我分析来认识自己。

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及解释

”2 ci*

量表简介: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面对环境中的挑 战能否采 取适应性的行为的知觉或信念。一个相信自己能处理好各种事情的人,在生活中会更积极、更主动。这种?能做什么”的认知反映了一种个体对环境的控制感。因此自我效能感是以自信的理论看待个体处理生活中各种压力的能力。 —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由Schwarzer等人编制, 中文版由王才康等人(2001)翻译修订,对其信效度进行分析。结果发现GSES具有良好的信度,其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A=,重测信度r=(p<,折半信度为r=(n=401,p

不正正正 正确确确 1 ?如果我尽力去做的话,我总是能够解决问题 的。 □ □□□ 2?即使别人反对我,我仍有办法取得我所要 的。 □ □□□ 3?对我来说,坚持理想和达成目标是轻而易举 的。 □ □□□ 4?我自信能有效地应付任何突如其来的事 情。 □ □□□ 5?以我的才智,我定能应付意料之外的情 况。 □ □□□ 6?如果我付出必要的努力,我一定能解决大多数的难 题。 □ □□□ 7?我能冷静地面对困难,因为我可信赖自己处理问题的能 力。 □ □□□

&面对一个难题时,我通常能找到几个解决方法。 □ □□□ 9?有麻烦的时候,我通常能想到一些应付的方法。 □ □□□ 10?无论什么事在我身上发生,我都能够应付自如。 □ □□□ 记分方法完全不正确1 尚算正确2 多数正确3 完全正 确4 分数越高说明自信心越高 1-10你的自信心很低,甚至有点自卑,建议经常鼓励自己,相信自己是行的,正确地对待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学会欣赏 10-20你的自信心偏低,有时候会感到信心不足,找 出自己的优点,承认它们,欣赏自己。

自我效能感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

自我效能感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 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于20世纪70年代在其著作《思想和行为的社会基础》一书中提出自我效能感的概念,并在其以后的著作中逐步形成了自我效能感理论的框架体系。自我效能感被人们接受以后,广泛的应用在教育学、心理学和管理学领域,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多年来,人们围绕着自我效能感这一研究课题开展了广泛的研究,并在理论和实践成面上取得了一定的共识。在自身的教学实际中,自我效能感也发挥着巨大地作用。良好地使用自我效能感理论会对学生的学习和老师的教学产生积极有效地影响。 一、认识自我效能感 班杜拉在其社会学习理论中特别强调人的认知对学习和行为调节的影响,认为人的认知在行为因素、个人因素、环境因素三者相互决定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作为一种认知因素的自我效能感的变化被看成是人的自我调节得以持续的心理动力原因。他指出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己实现特定领域行为目标所需能力的信心或信念,是特定领域的概念。自我效能感不是技能,也不是一个人的真实能力,而是个体对完成特定任务所具有的行为能力的自信程度。 自我效能感作为个体对自己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效验的主体自我判断,要以一定的经验或信息为依据,自我效能感正是通过对这些新的认知加工而形成的。以班杜拉维代表的西方学者认为个体所具有的自我效能感来自于四种类型的经验。(1)以往的成功经验,为个体提供判断和构成自我效能感的行为信息;(2)模仿或替代,榜样的成就、行为给观察者展示了达到成功所需要采取的策略,以及为观察者提供了比较与判断自己能力的标准,同时也为其传递了只要通过努力,就一定能够成功的信念。(3)言语或社会劝说,是个体对自己已有的能力产生积极的信念,使自己既不要妄自菲薄,压抑和限制能力的发挥,也不能产生不切实际的过高期望,(4)生理与情绪的状态,在组织情境中减少压力源以及改善物理被认为是促进自我效能感提高的有效途径。 基于以上的认识,我们感受一下它在实践层面的应用。 二、自我效能感在教师层面的影响 在教师层面,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认为,自我效能是指个人对自己在特定情境中是否有能力去完成某个行为的期望,它包括结果预期和效能预期两部分。所谓结果预期是指个体对自己某种行为可能导致什么样的结果的推测,而效能预期则指个体对自己实施某行为的能力的主观判断。班杜拉进而指出,自我效能的高低会对行为的选择、努力及坚持程度、情绪

班杜拉 自我效能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认为自我效能感,是指人对自己能否成功地进行某种成就行为的主观推测和判断,它包括两个成分,即结果预期和效能预期。结果预期是指个体在特定情境中对特定行为的可能后果的判断,如学生对顺利答完试卷产生结果的推测。而效能预期是指个体对自己有能力成就某种作业水平的信念,如学生对自己是否有能力顺利答完试卷的主观判断。班杜拉同时指出,一个人可能相信某种行为会导致自己所期望的结果(结果预期),但是他不一定感到自己有能力进行这一行为(效能预期)。人的行为主要受人的效能预期的控制,个人对某种行为觉察到的效能感不仅影响着个体处理困难时所采用的行为方式,也影响着他的努力程度和情绪体验。效能预期越强烈,所采用的行为就越积极,努力程度也就愈大愈持久,同时情绪也是积极的。 根据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论,可以把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分为一般教育效能感和个人教学效能感两个方面。 心理学有一个概念“自我效能感”,即“我知道我说到就能做到”的感觉。自我效能感越强,一个人的人格力量就越强,在做事情的时候就会越自信、越有主动性。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 目录 壹、社会学习理论的衍生………….……….……………………………贰、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背景与发展…….……….………………… 一、班杜拉的生平….………...…………..………………………… 二、受米勒与多拉德(Miller & Do llard)的影响 (4) 叁、社会学习理论的内涵……………..………………………………… 一、人类行为的分析………..……………………………………… (一)人类行为的起源…………………...………………….… (二)行为的决定因素………………………………………… 二、社会学习理论的实验研究 (9) 三、观察学习与模仿 (13) 四、三元交互决定论 (1) 五、自我效能论 (21) (一)何谓「自我效能」 (21) (二)自我效能与行为改变 (21) 肆、班杜拉对其他理论的批评 (24) 一、对「精神分析理论」的批判 (24) 二、对「特质理论」的批判 (24) 三、对「极端行为主义」的批判 (25) 伍、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在教育上的应用 (28) 一、社会学习理论的教学原理 (28) 二、社会学习理论的教学设计 (30) (一)观察学习的教学设计 (3) (二)复杂技能的教学设计 (31) 三、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在教育上的应用 (33) (一)学生自律行为的养成 (33)

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理论是动机理论中的一种,由班杜拉(Bandura)最早提出。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班杜拉认为,传统学习理论的研究集中在知识和技能的获得过程上,而传统动机理论的研究停留在提供什么强化(诱因)才能促进行为上。但是,个体在掌握了相应的知识和技能,也知道了行为将会带来的结果之后,并不一定去从事某项活动或做出某种行为,因为它要受到自我效能感的调节。同时,班杜拉也认为,除非学生真正地认为自己在获得知识和技能方面有能力且取得了进步,否则他们是不会感到有效能的,即使他们的行为得到奖励或行为结果优于他人。研究表明,能取得好成绩固然是每个学生的理想所在,但力不从心之感会使人对学习望而生畏。因此,在人们获得了相应的知识和技能、确立了合理的学习目标之后,自我效能感就成为学习行为的决定因素。 [1] 在上面的案例中,小华有确定的目标,但在学习中却不能好好为这个目标努力,老师、家长的努力劝说似乎也不起作用。在这里,其原因除了本身性格的慢热,自身缺点——懒惰,以及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形成的依靠父母监督外力作用影响下学习的习惯外,主要原因就是自我效能感低,对自己是否能够好好学习,取得理想成绩,达到目标缺乏信心,并且试图为自己找借口。 根据自我效能感理论,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1)学习成功与失败的经验。学生的直接经验对其自我效能信念的建立影响很大。一般来说,成功的学习经验会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相反,失败的学习经验则会降低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不过,成败经验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还要取决于个体对成败的归因方式。如果个体把成功归因为外部的不可控的因素,就不会增强效能感;反之,如把失败归因为外部的不可控的因素,就不会降低效能感。(2)替代性经验。一个人的自我效能感是个人在与环境互动过程中形成的。当学生看见替代者(与自己相似的人)成功时,就会增强自我效能感;相反,则会降低自我效能感。替代者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主要受自我与替代者之间相似程度的影响,相似性越大,替代者成败的经验越具有说服力。(3)言语劝说。用语言说服学生相信自己具有完成给定任务的能力,会使学生在遇到困难时付出更大的努力。(4)情绪唤醒。通过调整学生的情绪状态,减轻紧张和负面的情绪倾向,可以起到改变自我效能感的作用。[2] 根据以上理论,在这几方面要促进小华提高自我效能感,采取了以下对策: 1、用小学、初中的成功学习经历强化小华的成功感,引导她进行正确自我归因,打破其原有的想法,即把取得成绩归于父母的监督这种外界因素的作用,从而树立起取得成绩归于自己的学习能力的这种内在因素的这种想法。并通过回忆起以往学习方面的成功经历,从而增强自我效能感。 2、选取替代性经验。可以举我校上届体育生取得辉煌成就的例子,跟小华一起了解体育生是如何认真训练,以及如何兼顾学习,把学习搞好,其直接的成功经验起着良好的替代性作用。具体操作方法,可以与我校体育老师交流,或是给予上届体育生的联系方式,直接与上届体育生进行电话交流或者面对面交流。通过上述的方法,观察与自己相似的人成功的经历,增强自我效能感。 3、言语劝说。在这个具体的案例中,主要是通过语言引导,让小华认识到高中的学习方法不同与初中,应该改变不良学习习惯,寻求适合高中学习要求的学习方法,并且让小华坚信,

自我效能感理论及其最新进展

自我效能感理论及其在教育学习领域的进展 摘要: 自我效能感理论对于个体的自我控制和调节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阐述了自我效能感理论的界定、影响、形成因素以及自我效能感在教育学习领域最新进展,包括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对学生成就动机的影响以及对教师教学行为与教师自身信念的影响。 关键字: 自我效能感、学习动机、学业水平、自我信念 1.自我效能感的界定、影响及其形成因素 1.1自我效能感的界定 “自我效能感”这一理论最早是由班杜拉(Bandura)1977年首次提出的。班杜拉将其界定为为个体对自己能否在一定水平上完成某一活动所具有的能力判断、信念或主体自我把握与感受。此外,其他学者对于“自我效能感”也有不同的界定,如:“是使得个体能够有效地同周围世界打交道的一种人格(Barfield)”、“是个人对自己能否进行某一行为的实施能力的推测或判断,它意味着人是否确信自己能够成功的进行带来某一结果的行为。(周国涛、戚立夫)”等。虽然不同的学者对于自我效能感的界定不同,但是其核心思想是一致的。 1.2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自我效能感对个体的行为具有多方面的影响。其影响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1)决定人们对活动的选择及对该活动的坚持性。即具有不同自我效能感的个体对活动的选择具有不同的偏好方向,并且对于同一活动,自我效能感不同的个体对活动的坚持能力不同。(2)影响人们在困难面前的态度。一般来说,自我效能感低的个体容易把困难估计的比实际更大,在问题与困难面前表现出更多的担忧与畏惧,而自我效能感高的人则相反。(3)影响人们新行为的获得和习得行为的表现。自我效能感不同的人对新行为的获得类型、获得速度有所不同以及对于习得行为的表现方式有所不同。(4)影响活动时的情绪。自我效能感较高的个体在活动时情绪较高,表现的较为轻松,而自我效能感低的个体则相反。 1.3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因素 班杜拉等人的研究指出,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因素有四个方面的经验:(1)直接经验。指个体得自以往实际从事同类工作任务的成败经验。成功的经验往往会增加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并且不断的成功会建立起稳定的自我效能感,而失败的经验的作用则相反。同时,人们对于行为成败的归因方式,也会影响自我效能感的评价。(2)替代经验。即间接经验,指个体通过观察学习示范者的的行为而获得的自我效能感。当一个人看到与自己水平差不多的示范者取得了成功,就会增强自我效能感,反之就会降低自我效能感。(3)言语的指导作用。即通过他人的说服性的建议、劝告、解释来改变自我效能感。但是,有研究指出,通过这种方式建立的自我效能感并不能持久。(4)情绪的唤起。班杜拉认为,高度紧张的情绪会妨碍行为操作,降低对成功的预期水准,因而使得自我效能感降低。

班杜拉人格理论

班杜拉人格理论及应用 1986年出版《思维和行动的社会基础:一种社会认知理论》一书中,班杜拉首次提出了个人、行为、环境三个因素交互作用的观点。强调在获得和保持某种行为中的认知过程,人格的社会学习原则和个人与社会环境的互动结合。因此班杜拉的人格理论又称为交互决定论。班杜拉的“交互决定论”(reciprocal determinism)是建立在吸收了行为主义、人本主义和认知心理学的有关部分的优点并批判地指出它们各自不足的基础上,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班杜拉指出:“行为、人的因素、环境因素实际上是作为相互连接、相互作用的决定因素产生作用的”。班杜拉把交互(reciproca1)这一概念定义为“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把决定论(determinism )定义为“事物影响的产物”。 班杜拉在交互决定论中批驳了行为主义者的环境决定论,他们认为行为(B)是受作用于有机体的环境刺激(E)控制的,因此公式为:B=f(E):同时他也反对人本主义者的个人决定论,他们认为本能、驱力和特质等内部事件,驱使有机体按照某些固定的方式行事,即环境取决于个体如何对其发生作用,公式为:E=f(B)。他认为这些都是单向决定论。 班杜拉提出相互作用的三种模式: 1、环境是决定行为的潜在因素 一是环境确实对行为有影响,甚至产生决定作用的影响。二是这种作用是潜在的,只有环境和人的因素相结合,并且被适当的行为激活时,环境才能发挥这种作用。这种潜在因素包含在行为发生之前,或行为发生之后,要具体分析。在行为发生之前,是因为发生在个体周围包含在环境中的事物往往有一定的规律。人们可以根据他们和环境交往的经验归纳出这些规律,并预期在什么情况下会产生什么结果,借此来调节人们的行为。由于人类能认识环境中事物的规律,所以不一定要直接和事物接触才可以获得经验,他们可以观察别人的行为 结果,来调节自己的行为。 2、人和环境交互决定行为 班杜拉指出:人既不是完全受环境控制的被动反应者;也不是可以为所欲为的完全自由的实体,人与环境是交互决定的。环境中各种外部因素是通过三种主要方式影响自我调节过程。环境有利于建立自我调节功能,从而建立和发展自我反应的能力。 3、行为是三者交互的相互作用 环境、人和行为的相互关系和作用,是一种交互决定的过程。在行为内部,人的因素和环境影响是以彼此相连的决定因素产生作用的。这个过程是三者交互的相交作用,不是两者的连接或两者之间双向的相互作用。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不仅论述了人类社会性行为习得的两种历程,即直接经验的行为习得过程和间接经验的行为习得过程。而且详细地论述了决定人类行为的诸种因素。班杜拉将这些决定人类行为的因素概括为两大类:决定行为的先行因素和决定行为的结果因素。班杜拉对学习的遗传机制的论述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不同种系的动物的遗传机制限制了有机体的学习能力和做出复杂行为的能力。班杜拉明确地指出,不同种系的动物对各种反应和偶然事件的学习在难易程度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些差异许多是由于有机体遗传上所具有的不同水平的感觉运动和皮层结构决定的。生理遗传决定了它们不能学习那些超过它们身体能力的各种行为。而且有机体所具有的神经系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信息的中枢加工和完成行为的中枢组织。 (2)低等动物的学习和行为受严格的生物学规律的制约,把从低等动物那里得出的结论推广到人类将产生错误的解释。过去,巴甫洛夫、桑代克和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家习惯于用动物为被试进行学习实验,并把实验的结论推广到解释人类的学习。这种作法班杜拉认为是十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