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的初期表现是什么

精神病的初期表现是什么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精神病的初期表现是什么

导语:对于精神疾病相信大家一定并不陌生,也许在日常生活中大家也遇到过患有这类疾病的人群,那么精神病是如何得来的呢,精神病的初期症状都是什

对于精神疾病相信大家一定并不陌生,也许在日常生活中大家也遇到过患有这类疾病的人群,那么精神病是如何得来的呢,精神病的初期症状都是什么,都有哪些表现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性格突变。原本活泼开朗、热情好客的人,突然变得对人冷淡,与人疏远、孤僻不合群,生活懒散,不守纪律。对任何事情都没有了往日的激情。

情感紊乱。情感变得冷漠起来,对亲人漠不关心,对周围事情不感兴趣,脾气开始变得暴躁起来,经常会为一些小事而乱发脾气;会莫名其妙的大笑或嚎哭。

行为诡异。行为举止开始变得诡异起来。喜欢发呆、独来独往,常人很难与其交流。

敏感多疑。对任何事都敏感起来,把周围的一切都附加在自己身上。以为别人都在议论他;不吃、不喝,认为有人想要加害于他;有时甚至会出现幻视、幻觉的症状。睡眠障碍。逐渐或突然变得入睡困难、即使入睡也易惊醒或睡眠不深,彻夜失眠多梦或睡眠过多。

精神活性物质、酒精中毒所致精神障碍、有机磷中毒所致精神障碍与非依赖性精神障碍、肾上腺皮质激素所致精神障碍、镇静催眠剂中毒所致的精神障碍等。

精神病的症状表现为:感觉障碍、知觉障碍、思维障碍、注意障碍、记忆障碍、智能障碍、情感障碍、意志行为障碍。精神病的早期症状是精神病明朗化之前的异常精神状态,具体表现如下: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精神病防治知识

精神病防治知识 1、什么叫精神病? 精神病是一种疾病,犯病时有害因素侵犯的部位是大脑,使大脑机能活动发生紊乱,表现为:人的精神生活异常,如思维混乱、情感失常、意志和行为的异常,即为精神病。 2、与精神病发病有关的致病因素? 遗传因素:精神障碍中的几个常见病症,如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障碍,癫痫性精神障碍及某些类型的精神发育迟滞等均与遗传有着密切关系;素质因素:指的是一个人内在的心理素质与躯体素质,尤其是心理素质;社会心理素质:社会心理包括个体心理与家庭、学校、社会以及每个人所处的社会习俗与文化背景等之间的联系;年龄与性别因素:如精神分裂症好发于青壮年时期,45-50岁的更年期所特有的精神障碍、甚至精神病,癔病一般多见于女性。 3、什么是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是精神科最常见的疾病,其患病率为5.69‰,占精神病院人数的60-80%。本病开始发病于青少年阶段,以16-30岁为最多。病因未明。目前多数学者认为本病是一种多因素引起的精神疾患。其临床特点是病人的情感、思维和行为与实现脱节。一般没有意识和智能障碍。 4、精神分裂症有什么表现? 起病常潜隐,开始表现懒散,不修边幅。对各种日常活动失去兴趣,情感淡漠,对外界事物无动于衷,逐渐丧失了与亲人和外界的正常联系。思维贫乏,联想松散,讲话内容杂乱无章,或令人费解。常有各种妄想,无端猜疑别人用各种方式害他(她),配偶对他(她)不忠实,周围的人和事都与他(她)有关连,对他(她)不利。或怀疑自己想的事情别人都知道,被人控制。常有幻觉,以幻听多见,总以为周围的人在议论他(她)。有时由于妄想幻觉支配做出攻击性行为。 5、精神病复发有什么征兆? (1)突然无故睡眠不好。 (2)在无其他疾病的情况下出现头晕、头疼。

如何早期识别精神病

与学校和学生一起成长作者:程方平班主任的在班级管理工作体现的能力主要是领导力(组织能力、交际能力、表达能力、亲和能力等)、教育教学能力和个人魅力。而这些能力的形成力的形成既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天形成的。班主任能力的提高只有在与学校和学生成长的过程中才能实现。所有的班主任都是从年轻、从新手开始的,既便是老班主任也会遇到许多新的学生教育问题。因此,班主任之间的相互学习、相互交流非常重要。不仅新手要向老班主任学习,老班主任也要注意从新班主任那里汲取新鲜的感觉和思想。特别要注意班主任群体和整个学校文化氛围对自己工作的影响,其中的丰富内涵是不可限量的,只要用心观察和思考,必定会有所进步和成长。但要注意,不是所有的经验都是可以学的,一方面教师本人的学科背景、性格性别等因素,都是形成教育教学风格的重要基础,切不可东施效颦,心须要有自主化的改造;另一方面,“有效的”教育并不一定都是正确的,靠年龄、资历、阅历等强势对学生进行“收拾”,只能一时表面有效,难以令学生品服心服。所以,对他人的经验要能判断和选择,不可轻易效法,不能只从教师的角度单向推测。如此,积数年,班主任就能很快地

成长和成熟起来,并能形成适合自己的带班风格,在工作中得心应手。班主任的成长要靠亲身实践,也要靠读书学习,思考和感悟,这两大方面缺一不可。不可否认,班主任成长需要不断学习,除了向真实的工作和生活学习外,理论的学习、书本的学习也非常的重要。特别是结合工作中的困惑和问题学习,不公体会更深,受益也会更长远,能够积累真正有用有效的知识和能力。建设利于班主任成长的环境、土壤,既要靠学校领导的开明管理,也要靠全体教师的共同营造,还要有广大学生的响应和配合。应该说,与朝夕相处的学生在一起,班主任也可以向学生学到比其他教师更多的东西。即便是面对小学生,他们没有被尘世污染的天真、坦诚、想象、热情和朝气,都是能够长久影响班主任心态、情绪、理想、作为的积极动力。从古到今,有思想、有作为、有创新的教育家都知道“教学相长”的价值和作用,而这正是我们今天倡导建设“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学校”“学习型班级”的重要生长点和有力支撑。 班主任的成长需要与学校、教师和学生一起成长,但最主要的还是教师的自我成长,而其中最重要的是意识的提升、目标的明确、教育的丰富、内省能力的提高、

精神病患者危险行为的早期评估与干预

精神病患者危险行为的早期评估与干预 发表时间:2019-03-08T10:31:13.157Z 来源:《心理医生》2019年第4期作者:刘慧慧陈志恩 [导读] 探讨精神疾病患者危险行为的早期评估与干预措施。 (浙江省丽水市第二人民医院科教科浙江丽水 323000) 【摘要】目的:探讨精神疾病患者危险行为的早期评估与干预措施。方法:对我院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精神疾病患者57例为本次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患者住院期间是否发生危险行为分为对照组39例(未发生)与发生组18例(发生),对比两组患者SDSS评分、PANSS评分及量子共振检测评分。结果:发生组SDSS评分、PANSS评分及量子共振检测评分均明显比对照组严重,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疾病患者危险行为早期识别意义重大,根据早期评估结果采取针对性措施能有效降低危险行为发生率。 【关键词】精神疾病;危险行为;评估;干预 【中图分类号】R7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9)04-0107-02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推算,中国神经精神疾病负担到2020年将占到疾病总负担的四分之一以上[1],而精神病患者危险性的评估也一直备受关注,谢斌1994年就指出虽然危险行为的预测准确性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但该项领域的研究却是一项意义重大而深远的策略[2]。部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在发病状态下存在暴力行为,包括冲动伤人和自杀自伤等,达到法律上的伤害程度则称为精神病人肇事肇祸,涉及到患者的社会关系、心理以及社会因素,都有可能是患者发生肇事肇祸的危险因素[3,4]如何科学预测评估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危险性并开展针对性管理,是公共精神卫生服务亟待解决的问题[5]。就当前针对精神疾病患者入院的标准而言,是否存在危险行为是强制性入院的唯一标准,因此针对精神疾病患者进行危险行为做出早期正确评估显得十分重要。本院针对收治的精神疾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评价SDSS量表、PANSS量表及量子共振检测仪对其的早期评估价值,取得肯定研究结果,下面进行详尽汇报。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我院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精神疾病患者57例为本次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所入选患者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6]中相关标准。其中男性27例,女性30例;年龄11~73岁,平均年龄39.7±4.6岁;病程0.5~11年,平均2.0±0.3年。病种分布情况:精神分裂症45例,双相障碍7例,分裂情感3例,脑器质性精神病2例。本次研究经由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开展,所有患者或家属知情同意。 1.2 方法 1.2.1研究方法对57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在院期间是否出现危险行为分为对照组39例(未发生)与发生组18例(发生)。对两组患者临床评估结果进行对比研究。 1.2.2评估方法[7] 采用社会功能缺陷量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及量子共振检测仪对患者危险行为进行评估。SDSS量表合计10部分,评分越高代表社会功能缺陷越严重;PANSS量表合计7个级别,评分越高代表病情越严重;量子共振检测仪(重庆天基权量子医学发展研究院,TJQQ-QRS)选取其中攻击性、病态违拗、联想散漫、自知力缺失4项为检测指标,总分>-29分表示病情平稳,总分≤-29分表示危险行为风险性高。 1.3 统计学处理 研究所得数据均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处理结果以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SDSS、PANSS、量子共振检测评分情况(分,x-±s) 注:两组间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3.1 精神病患者危险行为早期评估 从本次研究结果来看,57例精神病患者中住院期间发生危险行为39例,发生率68.42%,说明精神病患者危险行为发生率较高,临床必须引起重视。本次对对照组与发生组采用SDSS量表、PANSS量表及量子共振检测仪进行危险行为评估,发现发生组相关数据都明显比对照组严重,说明SDSS量表、PANSS量表及量子共振检测仪用于评估精神病患者危险行为发生风险具有较好价值。 3.2 精神病患者危险行为的干预 (1)药物干预[8],对精神疾病患者危险行为进行干预意味着其临床症状要得到有效控制,其中药物干预是必不可少的环节。(2)心理干预[9],在接触过程中需要对患者进行科学教育,进行解释性的心理治疗与积极性的心理暗示,让患者增强自信心,对治疗保持积极与配合的态度。(3)认知与行为干预,对患者讲解示范平静情绪的方法与手段,提高其自控能力。(4)康复训练与健康指导[10],指导患者积极参与社交活动,可以先从家务劳动开始,根据自身爱好做一些事情或工作,转移其病态注意力,向患者发放宣传手册与进行健康指导,让其尊医行为,并对其自身病情加重或者好转表现进行讲解,让其能够通过自身征兆做出简单评估,及时就医。

精神病试题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 地区:姓名:总分100分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50分) 1、对应管理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每年至少随访次,每次随访应对患者进行。 2、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主要包括6种,分别是、、、 、、。 3、病情稳定患者,若无其他异常,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继续执行上级医院制定的治疗方案,个月时随访。 4、根据患者的、是否消失、是否完全恢复,是否恢复,以及患者是否存在药物不良反应或躯体疾病情况对患者进行分类干预。 5、在患者病情许可的情况下,征得监护人与患者本人同意后,每年进行1次健康检查,可与随访相结合。内容包括、、、、、、。 6、《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服务规范》中开展管理服务的对象为辖区常住居民中、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 7、病情基本稳定患者,分别采取在规定剂量范围内调整现用药物剂量和查找原因对症治疗的措施,时随访。若处理后病情趋于稳定者,可维持目前治疗方案,时随访;未达到稳定者,应聘请精神专科医师进行技术指导,时随访。 二、单选题(每题2分,共40分) 1、重性精神疾病危险性评估分级中1级为( ) A、口头威胁、喊叫,但没有打砸行为 B、有打砸行为,局限在家里,针对财物,能被劝说制止

C、明显打砸行为,不分场合,针对财物,不能接受劝说而停止 D、持续打砸行为,不分场合,针对财物,不能接受劝说而停止 2、重性精神疾病是指()为代表的精神病 A、抑郁症 B、躁狂症 C、精神分裂症 D、嗜睡症 3、发现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危险性评估在3级以上时() A、继续观察,随访即可,不需要精神科医师会诊 B、继续观察,随访,必要时请精神科医师会诊 C、继续观察,随访即可,不需要向个案管理组组长报告 D、对症处理后立即转诊到上级医院 4、对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病情稳定描述错误的是() A、精神症状基本消失 B、自知力基本恢复 C、社会功能处于较差状态 D、躯体疾病稳定 5、对自知力完全描述错误的是() A、患者精神症状消失 B、真正认识到自己有病 C、能透彻认识到那些是病态表现 D、认为不需要治疗 6、防止精神分裂症病情复发叙述错误的是() A、患者病情稳定可以不定期复查 B、坚持维持治疗 C、识别复发先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