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诊疗常规

心律失常诊疗常规
心律失常诊疗常规

心律失常诊疗常规

一、病名概念

心律失常是指心脏冲动的频率、节律、起搏部位、传导速度与激动次序的异常。常见病因包括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及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电解质或内分泌紊乱、胸腔或心脏手术、药物作用等,也可见于基本健康者。心律失常有多种,包括心动过缓、过速、心律不齐及异位心律等。心律失常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十分复杂。本病常见症状有心悸、乏力、头晕、晕厥等,亦可无症状。

二、诊断

(一)诊断名称

中医:心悸、怔中、胸痹、眩晕、厥证、虚劳

西医:心律失常(注明类型)

(二)中医诊断依据

1.病名诊断

(1)临床表现:偶发者可无症状或自觉心跳不规则,有心跳增强感或间歇感,频繁或持续时间较长时可有心悸、胸闷、胸痛、乏力、眩晕、视朦等,部分病人也

可无不适症状,严重的心律失常可导致昏厥、抽搐、呼吸停顿甚至死亡。心脏

听诊有心率、节律变化,心音强弱也可出现异常。

(2)发病特点:突然发作,时作时止,也可以持续存在。

(3)诱发因素:过度劳累或运动,精神刺激,过量吸烟、饮酒及咖啡等。

2.证候诊断

心气不足:心悸气短,倦怠乏力,头晕自汗,动则加剧,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虚无力或兼促、涩或兼结、代。

心阳不足:心悸不安,胸闷气短,面色苍白,畏寒肢冷,乏力气短,舌淡苔白,脉虚微或兼迟缓,或兼涩、结、代。

心阳虚脱:心悸气短,四肢厥冷,冷汗淋漓,面色苍白,表情淡漠,脉疾数微弱欲绝或疾数怪乱或促涩无力。

心血不足:心悸眩晕,乏力肢麻,面色无华,唇色淡白,舌质淡红,脉细或结代。

心脉瘀阻:心悸不安,胸闷不舒,心前区刺痛,入夜尤甚,或见唇甲青紫,舌质紫暗或瘀斑、瘀点,脉涩或结代。

痰扰心脉:心悸胸闷,眩晕恶心,头重身倦,痰多咳嗽,舌苔浊腻,脉眩滑或涩、结代。

阴虚火旺:心悸不宁,心烦易怒,失眠多梦,或有低热,或五心烦热,口舌干燥,小便短黄,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脉细数或促涩。

气阴两虚:气短乏力,心悸怔中,虚烦多梦,或自汗盗汗,或五心发热,舌淡苔薄白,脉虚数或促涩、结代。

心神不宁:心悸怔中,善恐易惊,稍受惊吓则坐立不安,失眠多梦,梦中容易惊醒,舌淡苔白,脉虚数或时有结、涩。

(三)西医诊断依据

1.病史应采集详尽的病史,尽量让患者描述发生心悸等症状时的感受。病史可提供心律失常的存在及其类型、心律失常的诱发因素、心律失常发作的频繁程度、起止方式、心律失常对患者造成的影响等线索。

2.体格检查体格检查除可检查心律与节律外,某些心脏体征有助于心律失常的诊断。3.心电图检查心电图检查是诊断心律失常最重要的一项非侵入性检查技术。通常各种心律失常都可在心电图上反应出来。

4.长时间心电图检查动态心电图可用于常规心电图检查无异常发现但又怀疑有心律失常的患者,除可发现心律失常外,还可了解心悸与晕厥等症状的发生是否与心律失常有关,明确心律失常或心肌缺血发作与日常生活的关系以及昼夜分布特征、协助评价抗心律失常药物疗效,起搏器或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的疗效以及是否出现功能障碍等。

心律失常间歇发作、且发作不频繁、难以被动态心电图检查发现者,可应用事件记录器,通过直接回放或经电话传输图形至医院。

5.运动试验患者在运动时出现心悸等症状时可作运动试验协诊,但敏感性不如动态心电图。

6.食管心电图食管心电图结合电刺激对常见室上性心动过速发生机制的判断可提供帮助。7.信号平均技术应用信号平均技术可在体表检测来自窦房结、房室结、希氏束等处的电活动。临床上,最常用于检测心室晚电位。

8.临床电生理检查可诊断心律失常及其类型,了解心律失常的起源部位与发生机制。主要适应证包括: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②房室与室内传导阻滞;③心动过速;④不明原因晕厥。

三、分类

按其发生机理,区分为冲动形成异常和冲动传导异常两大类。

(一)冲动形成异常

1.窦房结心律失常①窦性心动过速;②窦性心动过缓;③窦性心律不齐;④窦性停搏。2.异位心律

(1)被动性异位心律①逸搏(房性、房室交界区性、室性);②逸搏心律(房性、房室交界区性、室性)。

(2)主动性异位心律①期前收缩(房性、房室交界区性、室性);②阵发性心动过速(房性、房室交界区性、室性);③心房扑动、心房颤动;④心室扑动、心室颤动。

(二)冲动传导异常

1.生理性干扰及房室分离

2.病理性①窦房传导阻滞;②房内传导阻滞;③房室传导阻滞;④室内传导阻滞(左、右束枝及左束支分支传导阻滞)

2.房室间传导途径异常预激综合征

四、入院指征

1.心律失常发作频繁,症状明显,影响日常生活者。

2.原有器质性心脏病,新发各种心律失常者。

3.各种严重心律失常,需住院治疗观察。

五.治疗常规

(一)一般治疗

让患者休息,避免引起心律失常的因素,如劳累、情绪激动、吸烟、饮酒、咖啡等,有严重器质性心脏病者,给予吸氧。对严重心律失常,给予心电监护,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

(二)中医药治疗

1.分型论治

心气不足:治法为益气复脉,以益气复脉汤加减。

药物组成:人参10g(另炖)黄芪25g 麦门冬15g 五味子10g 炙甘草12g 当归15g 熟地黄15g

加减:若兼血瘀,证见胸憋闷痛,口唇发绀者,加丹参15g、三七末(冲服)3g以活血通脉;若兼脾虚,腹胀纳呆者,加木香12g、砂仁10g以行气健脾开胃;嗳气吐酸者加海螵

蛸12g、法半夏12g以降气抑酸;睡卧不安者加茯苓15g、合欢皮18g以合胃安神。

心阳不足:治法为温阳复脉,以温阳复脉汤加减。

药物组成:熟附子15g(先煎)干姜10g淫羊藿15g冬虫夏草5g甘松15g炙甘草12g 加减:若兼心气不足、气短乏力者加人参10g、黄芪25g以补益心气;若兼血瘀心脉,心胸翳痛者,加降香12g、当归12g、川芎12g以通心脉;若兼痰阻心脉,心胸翳痛者,加瓜蒌皮15g、薤白15g、法半夏15g、石菖蒲12g豁痰开窍以通心脉;若兼阳虚水泛,肢体浮肿者,加茯苓皮30g、猪苓15g、泽泻15g、桂枝12g以温阳利水消肿。

心阳虚脱:治法为回阳固脱复脉,以固脱复脉汤加减。

药物组成:人参20g(另炖)熟附子15g(先煎)干姜10g肉桂3g黄芪30g麦门冬15g 五味子10g煅龙骨30g(先煎)煅牡蛎30g(先煎)炙甘草30g

加减:若兼又阴伤证舌红少苔者,人参改为西洋参并加麦门冬15g以养阴生;兼见痰浊阻滞,心胸闷痛,舌苔浊腻者加石菖蒲12g、法半夏12g、佛收12g以理气豁痰。

心血不足:治法为养血复脉,以养血复脉汤加减。

药物组成:当归12g熟地黄15g阿胶10g(烊化)党参20g黄芪20g远志10g柏子仁10g 酸枣仁15g木香10g(后下)炙甘草12g

加减:若兼阴虚潮热、盗汗、心烦口干者,则采用西洋参去当归,熟地黄改生地黄,并加麦门冬15g、五味子6g,以滋养心阴;兼心虚胆怯、善惊易恐者,加生龙齿30g(先煎)、珍珠末0.3g(冲服)以养心安神。

心脉瘀阻:治法为活血复脉,以活血复脉汤加减。

方要组成:桃仁12g红花10g赤芍12g生地黄18g香附12g丹参20g当归12g延胡索12g三七末3g(冲服)青皮12g甘草9g

加减:若兼气虚、心悸乏力者,可去香附、青皮,加党参、黄芪各20g,以益气养心;兼阳虚胸闷气短、畏寒肢冷者,去青皮、生地黄、红花,加淫羊藿15g、熟附子12g(先煎)、肉桂3g以温心通阳。

痰扰心脉:治法为涤痰复脉,以涤痰复脉汤加减。

药物组成;法半夏15g陈皮10g佛手12g胆南星12g党参18g茯苓15g石菖蒲12g甘草6g

加减:若兼气虚者,加黄芪18g以益气豁痰;痰浊蕴久化热而见心悸失眠,胸闷烦躁,口干口苦者,加黄连9g、竹茹12g、枳实12g以清热豁痰。

阴虚火旺:治法为清心复脉,以清心复脉汤加减。

药物组成:珍珠末0.3g(冲)生地黄18g酸枣仁18g当归6g麦门冬15g柏子仁12g莲子心2g苦参12g龙齿30g(先煎)甘草6g

加减:若心气虚弱,心悸气短,疲倦乏力者,加西洋参10g或太子参25g;若心火炽盛,低热口苦者,去当归,加黄连9g。

气阴两虚:治法为益气养阴复脉,以生脉散加减。

药物组成;西洋参10g(另炖)麦门冬15g五味子10g,若无西洋参改太子参25g

加减:若气虚偏盛,气短乏力较甚者,加黄芪20g益气补心;若阴虚而有低热者加天门冬15g、干地黄18g、黄连6g、莲子心2g、苦参10g以养心清热宁心;若心烦失眠明显者加酸枣仁20g、柏子仁12g以安神助眠;若肾阴不足,症见腰酸膝软,目眩耳鸣者,加冬虫夏草5g、龟甲20g(先煎)、鳖甲20g(先煎)以滋肾养心;若兼心脉瘀阻,胸闷刺痛,舌有瘀点者,加丹参15g、三七末3g(冲服)活血通脉。

心神不宁:治法为养心安神,镇惊定悸,以安神复脉汤加减。

药物组成:磁石30g(先煎)龙齿30g(先煎)琥珀末1.5g(冲服)茯神15g石菖蒲12g 人参6g(另炖)远志10g柏子仁12g炙甘草12g麦门冬15g

加减:方中通常可用东北红参或高丽参,冬天寒冷季节或不能耐受红参者则改用西洋参。若无人参则用党参20g替代。若有自汗、盗汗者,可加黄芪25g、煅牡蛎30g以益气敛汗;胃肠不适便溏者去磁石、远志、柏子仁,加益智仁12g、藿香15g以行气健脾。

3.治疗心律失常方药

补益心气类:归脾汤、五味子汤、补中益气汤

温补心阳类:四逆汤、炙甘草汤

回阳救逆类:回阳救急汤、通脉四逆汤

养血安神类:归脾汤、养心汤、

活血化瘀类:血府逐瘀汤、丹参饮

化痰除湿类:二陈汤、涤痰汤、瓜蒌薤白半夏汤

滋阴降火类:天王补心丹、朱砂安神丸、知柏地黄丸

益气养阴类:生脉散、人参养营汤

3.中成药

(1)心宝每次2粒,每日3次。适用于缓慢性心律失常而阳虚有寒者。

(2)宁心宝胶囊(虫草胶囊)每次2粒,每日3次。适用于快速性心律失常而心肾虚者。

(3)黄连素片每次0.6g,每日3次。适用于快速性心律失常而有热者,其中房性早搏的疗效较佳。

(4)生脉饮每次1支,每日3次。用于快速性心律失常气阴两虚者。

(5)天王补心丹每次6g,每日3次。用于心神不宁者。

4.专科制剂

律复康胶囊、五参顺脉胶囊、冠心舒乐胶囊

5.静脉点滴可按辨证选取以下药物:

活血化瘀药:复方丹参注射液、香丹注射液、疏血通、川芎嗪注射液、葛根素注射液益气养阴药:黄芪注射液、生脉注射液、参麦注射液、刺五加注射液

回阳救逆药:参附注射液

(三)针灸治疗

1.取穴内关、神门、心俞、厥阴俞,用平补平泻法,留针10~15分钟。适用于各种早搏。

2.独取膻中,用平补平泻法,留针10~15分钟,适用于阵发性心动过速。

3.针刺双侧内关穴,新发病及年轻体力尚强者,用重刺激,留针3~5分钟,对久病体虚者,以补法轻刺激,留针15~30分钟。适用于各种早搏。

4.耳针

选穴心、神门、交感点。用5分毫针刺入穴内,留针30分钟,10分钟行针1次,中等刺激,适用于室上速及室速。对于反复发作者,可于发作终止之后,改用耳穴埋针或耳穴压药(用王不留行籽或保济丸),每隔3天更换1次。

选穴内分泌、心、神门、交感、皮质下。用胶布固定王不留行籽贴压于耳穴上,每天按压2~3次,每次5分钟,10次为1疗程。可配合药物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

5.穴位按摩

(1)病人仰卧,医生以拇指指端顺时针按压左神藏穴或灵墟穴,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2)取心俞、膈俞、至阳穴,采用点、按、揉等手法,在上述穴位上进行刺激,手法由轻至重,每日1次,每次15分钟,10次为1疗程,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

(四)西药治疗

窦性心率失常

1.窦性心动过速一般不必治疗。治疗应针对原发疾病本身,同时去除诱发因素,治疗心力衰竭等。必要时β受体阻滞剂可用于减慢心率。

2.窦性心动过缓无症状的窦性心动过缓通常不需要治疗。因心率过慢,出现心排血量不足症状时,可应用阿脱品、麻黄碱或异丙肾上腺素等药物,但长期应用往往效果不确实,易发生严重副作用,故应考虑心脏起搏治疗。

3.窦性停搏治疗参照窦性心动过缓。

4.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无心动过缓有关症状,不必接受治疗,定期随诊观察。有症状者,应接受起搏器治疗。

5.窦房传导阻滞治疗可参照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房性心律失常

6.房性期前收缩通常无需治疗。有明显症状或因房性期前收缩触发室上行心动过速时,应给予治疗。避免吸烟、饮酒与咖啡等诱发房性期前收缩的因素,药物包括镇静剂、β受体阻滞剂、洋地黄制剂或钙通道阻滞剂。

异搏定40mg,每日3次,可阻断钙通道,减慢传导,延长不应期,降低慢反应纤维的自律性。

心得安l0mg,每日3次,或选用选择性β受体阻滞药如倍他乐克25~50mg,每日2次,可降低起搏细胞的自律性,减慢传导,延长房室结的不应期。

心律平100~250mg,每日3次,可减慢传导,轻度延长不应期和动作电位时间。早搏减少或消失后减量。

乙胺碘呋酮0.2g,每日3次,早搏消失后逐渐减量至0.2g,每日1次维持,可延长动作电位时间和不应期,对传导影响较轻。

7.房性心动过速

(1)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合并房室传导阻滞时,心室率通常不太快,不会招致严重的血流动力学障碍,因而无需紧急处理。如心室率达140次/分以上、由洋地黄中毒所致、或临床上有严重充血性心力衰竭或休克征象,应进行紧急处理。方法如下:

1)洋地黄引起者①立即停用洋地黄;②如血清钾不升高,首选氯化钾口服(半小时服完

5g,如仍未恢复窦性心律,2小时后,再口服2.5g)或静脉滴注氯化钾(2g溶于5%葡萄糖液500ml内,2小时滴完),同时进行心电监测,以避免出现高血钾;③已有高血钾或不能立即应用氯化钾者,可选用利多卡因、普萘洛尔、苯妥英钠。心室率不快者,仅需停用洋地黄。

2)洋地黄引起者①洋地黄、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可用于减慢心室率;②如未能

转复窦性心律,可加用IA、IC或III类抗心律失常药;③药物治疗无效时,可考虑作射频消融。

(2)折反性房性心动过速治疗可参照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3)紊乱性房性心动过速治疗应针对原发疾病。肺部疾病者应给予充足供氧、控制感染,停用氨茶碱、去钾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麻黄碱等药物。维拉帕米与胺碘酮可能有效。补充钾盐和镁盐可抑制心动过速发作。

8.心房扑动应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最有效终止房扑的方法是直流电复律。如电复律无效,或已应用大量洋地黄不适宜电复律者,可将电极导管插至食管的心房水平,或经静脉穿刺插入电极导管至右心房处,已超越心房扑动频率起搏心房,此法对大多数典型心房扑动或心室率较慢的心房颤动有效。

钙通道阻滞剂维拉帕米或地尔硫卓能有效减慢房扑的心室率,静脉给药可使新发生的房扑转复窦性心律,超短效的β受体阻滞剂艾司洛尔以可用作减慢房扑时的心室率。

若上述方法无效,或房扑频繁发作,可应用洋地黄制剂减慢心室率,但常需要较大剂量始能达到目的。用药后,房扑通常先转为房颤,停药后再恢复窦性心律。单独应用洋地黄无效,可联合用普萘洛尔活钙通道阻滞剂可有效控制心室率。IA、IC类抗心律失常要能有效转复房扑并预防复发。但事前以洋地黄、钙通道阻滞剂或β受体阻滞剂减慢心率;如房扑患者合并冠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等严重心脏疾病时,宜选用胺碘酮,并对预防房扑复发有效。索他洛尔可用作房扑预防,但不适宜用于左室功能不全者。如为持续房扑,I类和III类药物均不应继续应用,治疗目标为减慢心室率,保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射频消融适用于药物治疗无效的顽固性房扑。

9.心房颤动应积极寻找房颤的原发疾病和诱发因素,作出相应处理。

(1)急性心房颤动治疗目标时减慢快速的心室率。静脉注射洋地黄、β受体阻滞剂或钙通道阻滞剂,使安静时心率保持在60-80次/分,经轻微运动后不超过100次/分。必要时,洋地黄可与β受体阻滞剂或钙拮抗剂合用。心力衰竭和低血压者忌用β受体阻滞剂与维拉帕米,预计综合征合并房颤禁用洋地黄制剂与维拉帕米。经以上处理后,房颤仍未恢复窦性心律者,可应用药物或电击复律。如患者发作开始已呈现急性心力衰竭或血压下降明显者,宜紧急施行电复律。IA、IC类药物均可有效转复房颤,但可致室性心律失常,胺碘酮致心律失常发生率最低。药物无效,均可电复律。

复律方法:药物或同步直流电复律。

药物:常用胺碘酮、奎尼丁等。胺碘酮,先0.2g/6~8小时,口服,7~10天未能转复时停药。转复为窦性心律后改为维持量0.2g,每日1~2次,长期服用。奎尼丁先试用0.1g,观察2小时,如无过敏反应,可每2小时0.2g,共5次,日间服用。如心律已转复或出现毒性反应者,立即停药或减量。维持量开始每6小时0.2g,以后可改至0.2g,每日3次。

同步直流电复律方法:药物治疗无效时,可采用低能量(50~75Ws)同步直流电复律。(2)慢性心房颤动阵发房颤常可自行终止,当发作频繁或伴随明显症状,可应用口服普罗帕酮、氟卡尼或胺碘酮减少发作次数和时间。持续性房颤,可选用普罗帕酮、氟卡尼或胺碘酮复律并维持。电复律前几天应给予抗心律失常药,预防复律后复发。永久性房颤治疗目标为控制房颤过快的心室率。药物首选地高辛,可单独或与β受体阻滞剂或钙拮抗剂合用。(3)预防血栓并发症应长期接受抗凝治疗。口服华发林,使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正常化比值维持在2~3之间。不适宜华发林者,可用阿斯匹林。

房颤发作频繁、心室率很快,药物治疗无效时,可室性房室结改良或消融术,同时安置频率应答式心室按需气搏或双腔起搏器。其他治疗包括外科手术、置入式心房除颤器等。

房室交界区性心律失常

10.房室交界区性期前收缩通常无需治疗。

11.房室交界区性逸搏与心律一般无需治疗。处理原则为设法提高窦房结的冲动发放频率,改善房室传导。必要时可起搏治疗。

12.非阵发性房室交界区性心动过速主要针对病因治疗。已用洋地黄者立即停用。洋地黄中毒引起者,相应针对处理。其他患者可选用IA、IC和III类药物。其通常可自行消失,如患者耐受性良好,仅需密切观察和治疗原发疾病。

13.与房室交界区相关的折返性心动过速(室上速)

(1)急性发作期应根据患者原有心脏病、既往发作的情况以及对心动过速的耐受程度作出适当处理。

如患者血压与心功能良好,可先尝试刺激迷走神经的方法(颈动脉窦按摩,Valsalva 动作、诱导恶心、将面部浸没于冰水内等)。失败后,再应用药物。

①腺苷与钙通道阻滞剂首选药物为腺苷(6~12mg快速静注)。腺苷无效,可改静注维拉帕米(首次5mg,无效时隔10min再注5mg)或地尔硫卓(0.25~0.35mg/kg)。上述药

物疗效达90%以上。如患者合并心力衰竭、低血压或为宽QRS波心动过速,尚未明确室上性心动过速的诊断时,不应选用维拉帕米,宜选用腺苷静注。

②洋地黄与β受体阻滞剂静注洋地黄(如毛花甙丙0.4~0.8mg静注,以后每2~4小时0.2~0.4mg,24h总量在1.6mg以内)可终止发作。对心功能不全患者仍作首选。普萘洛尔(开始0.25~0.5mg静注,按需要可增至1.0mg)能有效终止心动过速,但应避免用于心力衰竭、支气管哮喘患者。以选用短效β受体阻滞剂艾司洛尔(50~200ug/kg·min)较为合适。

③IA、IC与III类抗心律失常药普鲁卡因胺、普罗帕酮、索他洛尔、胺碘酮等均能终止心动过速发作,但其疗效、起效快捷、安全性均不及腺苷与维拉帕米,临床不作常规应用。

④其他药物胆碱酯酶抑制剂(如依酚氯铵)曾用于急性发作治疗,现极少应用。合并低血压者,可应用升压药(如苯福林、甲氧明或间羟胺),但老年患者、高血压、急性心梗等属禁忌。

⑤直流电复律当患者出现严重心绞痛、低血压、充血性心力衰竭表现,应立即电复律治疗。已应用洋地黄者不应接受电复律治疗,可改用经静脉心房或心室起搏,或食管起搏终止。

(2)预防复发药物选择可根据临床经验或心电生理试验结果。洋地黄制剂(地高辛每日0.125mg~0.25mg),长效钙通道阻滞剂(缓释维拉帕米240mg,长效地尔硫卓60~120mg,每日2次),β受体阻滞剂(长效普萘洛尔80~120mg/d),单独或联合应用。其他药物尚有氟卡尼、普罗帕酮、恩卡尼等。

对于反复发作或药物难以奏效的患者,可应用具备抗心动过速功能的起搏器治疗。也可用导管消融术。

14.预激综合征患者无心动过速发作,或偶有发作但症状轻微,无需给予治疗。发作频繁伴有明显症状,应给予治疗。

预激综合征患者发作正向折返性心动过速,可参照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处理。如迷走神经刺激无效,首选药物为腺苷或维拉帕米静脉注射,无效时改用普萘洛尔。IA、IC类和III类药物索他洛尔与胺碘酮同时作用于房室结与房室旁路,能有效终止预激综合征的心动过速发作。

预激综合征患者发作心房扑动与颤动时伴有晕厥或低血压,应立即施行电复律。治疗药物宜选择延长房室旁路与房室结不应期的药物和用,如普鲁卡因胺与普萘洛尔联合应用。静注利多卡因与维拉帕米会加速预激综合征合并房颤患者的心室率。如房颤心室率很快,静脉注射维拉帕米甚至会诱发心室颤动。

如①心动过速发作频繁、药物未能充分控制;②房颤或房扑经旁路快速前相传导,心室率极快;③药物治疗未能显著减慢心动过速的心室率;④心电生理检查显示房颤发作时,旁路的前向传导不应期短于250ms时,应考虑手术或消融治疗。射频消融可作为一种根治性治疗方法。

为有效预防心动过速的复发,应选用两种药物同时抑制折返回路的前向与逆向传导,如奎尼丁与普萘洛尔、或普鲁卡因胺誉为拉帕米合用,可获较好效果。IC类药物、胺碘酮或索他洛尔延长房室旁路与房室结的不应期,能有效预防心动过速复发。

室性心律失常

15.室性期前收缩应先对患者室早的类型、症状及原有心脏病作全面的了解;然后根据不同的临床状况决定是否给予治疗,采取何种方法治疗以及确定治疗的终点。

(1)器质性心脏病如无明显症状,不必使用药物治疗。如患者症状明显,治疗以消除症状为目的。减轻患者焦虑与不安,避免诱发因素,如吸烟、咖啡、应激等。药物首选β

受体阻滞剂,也可用IC和III类抗心律失常药。

(2)急性心肌缺血急性心梗早期出现频发室早、多源室早、成对或连续出现室早、R on T时,可用利多卡因治疗,无效时改用静注普鲁卡因胺。若AMI发生窦速与室早,早期静注β受体阻滞剂能有效减少室颤的发生。在其他暂时性急性心肌缺血,如变异性心绞痛、溶栓治疗、PTCA后的再灌注发生室早时,可静注利多卡因或普鲁卡因胺。

(3)慢性心脏病变应避免用用I类、特别是IC类药物治疗心梗后室早。β受体阻滞剂对室早的疗效不显著,但能降低心梗后猝死发生率。低剂量胺碘酮用于心梗后合并心力衰竭伴有室早的患者,能有效减少心律失常死亡率与心脏性死亡率。

慢心律0.1~0.2g,每6~8小时1次,室安卡因0.4~0.6g,每日3次,二者作用机理同苯妥英钠;普鲁卡因酰胺0.25~0.5g,每日4次,可减慢传导,延长不应期;心律平或乙胺碘呋酮用法同上。

心功能不全者,如近期未用洋地黄者,可用西地兰0.4mg,稀释后静注。或口服地高辛0.25mg,每日1次。

对洋地黄中毒引起的室早,应立即停用洋地黄,用苯妥英钠100~200mg,加注射用水20ml静注(不少于10分钟),无效者,隔15分钟后,再用l00mg,总量不超过500mg;轻者可口服苯妥英钠0.1g,每日3次,并补充钾盐,心率缓慢者,用阿托品0.3~0.6mg,口服,每日3~4次。

利多卡因,1~2mg/kg,静注1分钟,如不见效,隔5~10分钟再注射一次,直至总量300mg,见效后再以1~4mg/分钟的速度维持。

16.室性心动过速首先决定那些患者需给予治疗。目前除β受体阻滞剂、胺碘酮外,尚未能证实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能降低心脏性猝死发生率。一般遵循的原则是:无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发生非持续性室速,如无症状及晕厥发作,无需进行治疗;持续性室速发作,无论有无器质性心脏病,均应给予治疗;有器质性心脏病的非持续性室速亦应考虑治疗。

(1)终止室速发作如无显著血流动力学障碍,首先给予静脉注射利多卡因或普鲁卡因胺,同时静脉持续滴注。奎尼丁静脉注射会引起低血压,应避免使用。静脉注射索他洛尔与普罗帕酮亦十分有效。其他药物治疗无效时,可选用胺碘酮静脉注射或改用直流电复律。如患者已发生低血压、休克、心绞痛、充血性心力衰竭或脑血流灌注不足等症状,应迅速施行直流电复律。洋地黄中毒引起的室速,不宜用电复率,应给予药物治疗。

反复发作室速患者,如病情稳定,可经静脉插入电极导管至右室,应用超速起搏终止心动过速,但有时会使心率加快,室速恶化转为心室扑动或心室颤动。

(2)预防复发应努力寻找及治疗诱发与使室速持续的可逆性病变,例如缺血、低血压及低血钾等。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有助减少室速发作。窦性心动过缓或房室传导阻滞,心室率过于缓慢,亦有利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可给予阿托品治疗或应用人工心脏起搏。

药物与房效果大致相同的情况下,应选择其潜在毒副反应较少者。如长期应用普鲁卡因胺会引起药物性红斑狼疮。已有左室功能不全者,避免应用氟卡尼与丙吡胺。心梗后患者不宜应用氟卡尼、恩卡尼和莫雷西嗪。普罗帕酮增加心脏骤停存活者的死亡率。QT间期延长的患者,可优先选用IB类药如慢心律。β受体阻滞剂能降低心梗后猝死发生率。胺碘酮显著减少心梗后或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律失常或猝死的发生率,轻度降低心梗后患者总死亡率。

单一药物治疗无效时,可联合应用作用机制不同的药物,但各自药量均应减少。

抗心律失常药物亦可与埋藏式心室或心房起搏装置合用。置入式心脏转律除颤器、外科手术、导管消融等亦可用于选择性病人。冠脉旁路移植手术对某些冠心病合并室速的患者可能有效。

①拳击与连咳:紧握拳头叩击病人心前区或让病人连续咳嗽几声,虽对大多患者无效,

但快速、简便和安全,有时可终止室速。可能由于拳击或连咳产生l0Ws左右能量中断折返所致。

②无血流动力学障碍者常规用以下抗心律失常药物:

利多卡因:50~l00mg静脉注射,1~2分钟注完,必要时,每5~10分钟再给50mg,共2~3次,负荷量总量<300mg,有效后以每分钟1~4mg/分钟的速度继续滴注维持。

普鲁卡因酰胺:利多卡因无效,可用本药,静脉注射每5分钟l00mg,直到恢复窦性心律或总量达1.0g。心律控制后,可口服0.5g,每日4~5次,或以2~6mg/分钟静脉滴注维持。

胺碘酮:静脉5~7mg/kg,5分钟内注人,对利多卡因甚至电击无效者亦可试用。转复窦性心律后可用150mg/l00ml维持点滴,或改口服维持。

③同步直流电复律:病情严重伴血流动力学障碍药物治疗无效时,立即进行同步直流电复律,用低能量20~50Ws复律,若复律失败,可增加能量到100—200Ws。洋地黄中毒引起者不宜使用本方法。

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可参照室速处理方法,大多情况下,应用阿托品加快窦性频率或心房起搏可消除加速性心室自主节律。

尖端扭转性室速首先给予静脉注射镁盐(硫酸镁2g,稀释至40ml缓慢静注,然后8mg/min静脉滴注)。亦可使用临时心房或心室起搏。起搏前先使用异丙肾上腺素或阿托品。利多卡因、美西律或苯妥英钠亦可应用。先天性长QT间期综合征治疗应选用β受体阻滞剂,以可行心房、心室起搏。药物治疗无效,可考虑颈胸交感神经切断术。

17.心室扑动与心室颤动立即按心跳骤停复苏处理,及时应用非同步直流电复律是室颤与室扑抢救成功的关键。常用电能为250~300Ws。除颤成功后继续使用利多卡因等药物维持疗效。

心脏传导阻滞

18.房室传导阻滞一度与二度I型房室阻滞心室率不太慢者,无需接受治疗。二度II型与三度房室阻滞,伴有血流动力学障碍,甚至阿斯综合征者,应给予治疗。

阿托品(0.5~2.0mg,静脉注射)可提高房室阻滞的心率,室用于阻滞位于房室结的患者。异丙肾上腺素(1~4ug/min,静脉滴注)适用于任何部位的房室传导阻滞,但急性心梗失慎用。对症状明显、心室率缓慢者,应及早给予临时或永久性心脏起搏治疗。

19.室内传导阻滞慢性束支阻滞的患者如无症状,无需接受治疗。双分支或不完全性三分支阻滞者有可能进展为完全性房室阻滞.但是否一定发生及何时发生均难以预料,不必常规施行预防性起搏器治疗。急性前壁心梗发生双分支、三分支阻滞,或慢性双分支、三分支阻滞,伴有阿斯综合征发作者,应及早考虑心脏起搏器治疗。

(五)康复指导

患者应避免各种刺激,注意休息,改掉不良生活习惯,戒烟、戒酒,无严重心脏病者,可适当活动,定期复查心电图、Holter等,在医生指导下决定药物的增减。

(六)出院指征

1.心律失常基本控制,不再发作或很少发作,发作时不伴有血液动力学异常。

2.原有疾病稳定,去除诱发因素,患者整体状况良好。

(七)疗效判定

1.治愈:经手术、介入、药物等治疗后,心律失常不再发作,达到临床痊愈标准。2.显效:治疗后证候全部消失,积分为0或治疗后证候积分较治疗前减少70%以上者。3.有效:治疗后证候积分较治疗前减少50%-70%。

4.无效:治疗后证候积分较治疗前减少不足50%。

5.加重:治疗后证候积分超过治疗前者。

附:计量评分标准

4分:心悸、神疲乏力、气短自汗、虚烦潮热、盗汗口干、面色恍白、形寒肢冷、呕恶纳呆、痰多口苦、憋闷咳喘、肢肿尿少、胸痛固定、面晦唇青、舌脉异常等证明显,持续出现,影响工作和生活。

3分:上证明显,经常出现,不影响工作和生活。

2分:上证时轻时重,间断出现,不影响工作和生活。

1分:上证较轻,偶尔出现,不影响工作和生活。

0分:无证候或证候消失。

(八)平均住院天数15天

(九)平均住院费用

检查费:800元/人

治疗费:1500元/人

药费:1500元/人

床位费:200元/人

总平均医疗费用:4000元/人

(十)随访计划

严重性心律失常或原有严重心脏病者,每半月随访一次(常规体检及心电图等常规检查),三个月后,如病情稳定,可一月随访一次,半年后可三月随访一次。不严重者可三月至半年随访一次。

(十一)中医治疗率75%

【三基三严精彩试题含问题详解】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 一、选择题 1、终止房扑最有效的方法是 A. 直流电复律 B. 药物治疗 C. 射频导管消融 D. 食管心房调搏超速抑制 E. 刺激颈动脉窦 答案:A 2、室速最常见于下列哪种器质性心脏病 A. 冠心病心肌梗死 B. 心力衰竭 C. 心瓣膜病 D. 二尖瓣脱垂 E. 心肌病 答案:A 3、预激合并房颤可使用下列哪种药物 A. 洋地黄 B. 维拉帕米 C. 利多卡因 D. 胺碘酮 E. 以上均不是 答案:D 4、极短联律间期室速应首选哪种药物 A. ATP B. 维拉帕米 C. 胺碘酮 D. 普罗帕酮 E. 利多卡因 答案:B 5、以下不属于洋地黄中毒的表现是 A. 房颤 B. 室性期前收缩 C. 非阵发性交界区心动过速 D. 房室传导阻滞 E. 心电图鱼钩样改变 答案:E 6、急性下壁心梗最易发生 A. 急性左心衰 B. 室性心动过速 C. 心脏破裂 D. 房室传导阻滞

E. 室壁瘤 答案:D 7、急性心梗发生室颤时最重要的抢救措施是 A. 静注利多卡因 B. 同步直流电复律 C. 高流量吸氧 D. 非同步电除颤 E. 静注尼可刹米 答案:D 8、PP间期差异大于多少称为窦性心律不齐 A. 0.04s B. 0.10s C. 0.12s D. 0.20s E. 0.32s 答案:C 9、房颤最常见于下面哪种心血管疾病 A. 心肌病 B. 高血压性心脏病 C. 心包炎 D.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 E. 急性心肌梗死 答案:D 10、初次发作的房颤在多少小时内称为急性房颤 A. 24 B. 48 C. 24~48 D. 48~72 E. 12 答案:C 11、房颤口服华法林抗凝使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维持在多少能安全有效的预防脑卒中发生 A. 1~1.5 B. 1.5~2.0 C. 2.0~3.0 D. 3.0~4.0 E. >3.0 答案:C 12、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急性发作期首选 A. 腺苷快速静注 B. 毛花苷C静推 C. 直流电复律 D. 射频导管消融 E. 刺激迷走神经

常见严重心律失常急救预案

常见严重心律失常急救预案 定义: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心脏激动的起源异常、异位激动和(或)传导障碍所造成的正常节律或速率的失调,称为心律失常。 一、室性早搏 临床表现: (一)心悸。 (二)心电图:提前发生的宽大畸形的QRS波、T波方向与QRS波主波方向相反、多数为完全性代偿间歇。 处理: (一)利多卡因20-100mg静脉注射后,5%葡萄糖500ml加利多卡因1000mg 静脉滴注,速度为1-4mg/min。 (二)胺碘酮150mg静脉注射后,5%葡萄糖250ml加胺碘酮150mg静滴,滴速1-3mg/min。 (三)洋地黄中毒者,停洋地黄及利尿剂,口服氯化钾30ml。 二、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临床表现: (一)心悸、心前区不适,出汗,乏力。 (二)心电图:一系列快而规则的房性或交界心律,心率为160-220次/分。 处理:终止发作 (一)刺激咽喉引起呕吐动作、压迫眼球或一侧颈动脉窦等,刺激迷走神经。 (二)异搏定(维拉帕米)5mg加生理盐水20ml缓慢静注。 (三)心律平35-70mg加生理盐水20ml缓慢静注。(已不主张使用) (四)西地兰0.4mg加生理盐水20ml缓慢静注。 (五)洋地黄中毒者予以5%葡萄糖500ml加氯化钾20ml静滴,苯妥英钠0.1g 加生理盐水20ml 静脉注射。 (六)伴低血压休克,心衰者予以同步直流电复律。 (七)射频消融治疗。 三、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临床表现: (一)低血压、少尿、昏厥、气促。 (二)心电图表现:3个以上室性早博连续出现。心室率快于心房率,频率150—200次/分,可见心室夺获或室性融合波。 处理: (一)终止发作: 利多卡因50—100静脉注射后,5%葡萄糖500ml加利多卡因1000mg静脉滴注,速度为1—4mg/min。胺典酮150mg静脉注射后,5%葡萄糖250ml加胺典酮150mg静滴,滴速为1—3mg/min。迅速直流电复率(洋地黄中毒引起者不宜用)。 (二)预防复发: 莫雷西嗪、普鲁卡因酰胺口服。

常见心律失常总结

由于心脏激动的起源或传导异常所致的心律或心率改变叫心律失常,这是临床最常见的心血管表现之一。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症状轻重不一,轻者可无任何不适,偶于查体时被发现,严重的可以危及患者生命。 心律失常病因: 一、根据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分类 (一)激动起源异常 1、窦性心律失常 (1)窦性心动过速 (2)窦性心动过缓 (3)窦性心律不齐 (4)窦性停搏 2、异位心律 (1)主动性异位心律;①过早搏动(房性、交界性、室性);②心动过速(房性、交界性、室性); ③扑动或颤动(房性、室性)。 (2)被动性异位心律:①逸搏(房性、交界性、室性);②逸搏。心律(房性、交界性、室性)。 (二)激动传导异常 1、传导阻滞 (1)窦房传导阻滞 (2)房内传导阻滞 (3)房室传导阻滞 (4)室内传导阻滞(束支或分支传导阻滞) 2、传导途径异常 预激综合征 二、根据心律失常原因分类 (一)生理性因素

如运动、情绪激动、进食、体位变化、睡眠。吸烟、饮酒或咖啡、冷热刺激等。 (二)病理性因素 1、心血管疾病:包括各种功能性或器质性心血管疾病。 2、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或减退症、垂体功能减退症、嗜铬细胞瘤等。 3、代谢异常:如发热、低血糖、恶病质等。 4、药物影响:如洋地黄类、拟交感或副交感神经药物、交感或副交感神经阻滞剂、抗心律失常药物、扩张血管药物、抗精神病药物等。 5、毒物或药物中毒:如重金属(铅、汞)中毒、食物中毒,阿霉素中毒等。 6、电解质紊乱:如低血钾、高血钾、低血镁等。 7、麻醉、手术或心导管检查。 8、物理因素:如电击、淹溺、冷冻、中暑等。 机理 窦房结是心脏的正常起搏点,激动在窦房结形成后即由窦房结与房室结之间的结间通道解到房室结,同时沿心房肌传抵整个心房。激动在房室结内传导速度极为缓慢,到达希氏束后传导速度再度加速,激动沿浦肯野纤维传到心室肌,使全部心肌激动一次,完成一个心脏周期。 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包括心脏激动起源异常、传导异常以及起源和传导均异常。 一、激动起源异常 激动起源异常主要与心肌细胞膜局部离子流的改变有关,其表现形式有二,即起搏点(包括正常和异位)自律性增高和触发激动。 1、自律性增高心肌细胞自律性即心肌细胞自发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自律性是窦房结、心房传导束、房室交界区以及希一浦系统的正常电生理特性。正常情况下,窦房结的自律性比其他部位的自律性都要高,窦房结以下的起搏点(称次级起搏点或潜在起搏点)受到窦房结激动的抑制而不能表现出来,一旦窦房结的自律性低于某一次级起搏点的自律性或次级起搏点自律性异常升高而超过窦房结的自律性时,自律性较高的次级起搏点就代替窦房结发出激动,触发心脏的兴奋与收缩,其中由于窦房结自律性下降导致的异位搏动称逸搏或逸搏心律,而由于潜在起搏点兴奋性异常升高所引起的异常搏动称为早搏或心已动过速。 心脏本身病变(缺血、炎症、负荷过重等)或植物神经兴奋性改变,均可使心脏组织自律性受到影响,甚至使原来无自律性的心肌细胞也可在病理状态下出现异常自律性。临床导致心脏自律性升高的因素如:①交感神经张力升高;②副交感神经张力降低;③儿茶酚胺分泌增加;

病例分析题库

病例分析题一: 男性,55岁,胸骨后压榨性痛,伴恶心、呕吐2小时 患者于2小时前搬重物时突然感到胸骨后疼痛,压榨性,有濒死感,休息与口含硝酸甘油均不能缓解,伴大汗、恶心,呕吐过两次,为胃内容物,二便正常。既往无高血压和心绞痛病史,无药物过敏史,吸烟20余年,每天1包 查体:T36.8℃, P100次/分,R20次/分,BP100/60mmHg,急性痛苦病容,平卧位,无皮疹和紫绀,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巩膜不黄,颈软,颈静脉无怒张,心界不大,心率100次/分,有期前收缩5-6次/分,心尖部有S4,肺清无罗音,腹平软,肝脾未触及,下肢不肿。 心电图示:STV1-5升高,QRS V1-5呈Qr型,T波倒置和室性早搏。 [分析] 一、诊断及诊断依据(8分) (一)诊断:冠心病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室性期前收缩 心功能Ⅰ级 (二)诊断依据: 1. 典型心绞痛而持续2小时不缓解,休息与口含硝酸甘油均无效,有吸烟史(危险因素) 2. 心电图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室性期前收缩 3. 查体心叩不大,有期前收缩,心尖部有S4 二、鉴别诊断(5分) 1. 夹层动脉瘤 2. 心绞痛 3. 急性心包炎 三、进一步检查(4分) 1. 继续心电图检查,观察其动态变化 2. 化验心肌酶谱 3. 凝血功能检查,以备溶栓抗凝治疗 4. 化验血脂、血糖、肾功

5.有条件时首先考虑冠状动脉造影与介入性治疗,恢复期可行运动核素心肌显像、Holter、超声心动图检查,找出高危因素, 四、治疗原则(3分) 1. 绝对卧床休息3-5天,持续心电监护,低脂半流食,保持大便通畅 2. 溶栓治疗:发病6小时内,无出凝血障碍及溶栓禁忌证,可用尿激酶、链激酶或t-PA溶栓治疗;抗凝治疗:溶栓后用肝素静滴,口服阿司匹林 3.有条件时及时行介入治疗 4. 吸氧,解除疼痛:哌替啶或吗啡,静滴硝酸甘油;消除心律失常:利多卡因 病例分析题二 女性,60岁,上腹痛2天 2 天前进食后1小时上腹正中隐痛,逐渐加重,呈持续性,向腰背部放射,仰卧、咳嗽或活动时加重,伴低热、恶心、频繁呕吐,吐出食物、胃液和胆汁,吐后腹痛无减轻,多次使用止痛药无效。发病以来无咳嗽、胸痛、腹泻及排尿异常。既往有胆石症多年,但无慢性上腹痛史,无反酸、黑便史,无明确的心、肺、肝、肾病史,个人史、家族史无特殊记载。 查体:T39℃,P104次/分,R19次/分,Bp130/80mmHg,急性病容,侧卧卷曲位,皮肤干燥,无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巩膜无黄染,心肺无异常,腹平坦,上腹部轻度肌紧张,压痛明显,可疑反跳痛,未触及肿块,Murphy征阴性,肝肾区无明显叩痛,移动性浊音可疑阳性,肠鸣音稍弱,双下肢不肿。 化验:血Hb120g/L, WBC 22×109/L, N86%, L14%, plt 110×109/L.尿蛋白(±),RBC 2-3/高倍,尿淀粉酶34U(Winslow法),腹平片未见膈下游离气体和液平,肠管稍扩张,血清BUN 7.0mmol/L. [分析] 一、诊断及诊断依据(8分) (一)诊断急性重症胰腺炎 (二)诊断依据 1.急性持续性上腹痛,向腰背部放射,伴恶心、呕吐,吐后腹痛不减 2.查体有上腹部肌紧张,压痛,可疑反跳痛和腹水征及麻痹性肠梗阻征象 3.化验血WBC数和中性比例增高、腹平片结果不支持肠穿孔和明显肠梗阻 4.既往有胆结石史 二、鉴别诊断(5分)

严重心律失常的观察要点和护理常规

严重心律失常 各种原因所致的突发性心律紊乱或在原稳定性心律失常基础上的突发性加重,是ICU常见的临床急危重症之一。由于ICU病房大部分的严重心律失常对血流动力学可能产生严重影响或潜在影响,可能对患者生命构成威胁,因此需及时辨认及紧急处理。 【观察要点】 1.清醒患者大多具有明显的临床自觉症状,如:心悸,气短,胸闷等。 2.心电监测:对血流动力学有明显影响的心律失常的心电图特点 a 室性心动 过速b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 d 心室扑动 c 心室颤动 d 不易鉴别宽QRS波群心动过速 e 严重的缓慢型心律失常。 3.是否存在心律失常的病因和诱因:a 原发性或新发性的心脏病;b 过度劳累; c 剧烈的精神或情绪刺激; d 供氧不足; e 严重的电解质紊乱; f 休克;g 心衰,心肌缺血;h 感染;I 急性中毒 【护理】 1.做好床旁心电监测,如有异常,立即通知医生,给予紧急处理。 2.吸氧与人工通气:吸氧可以增加血氧浓度,有利于缺血心肌供氧,减少 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如需人工通气,应通知医生,使用人工呼吸机。 3.建立静脉通路: 常规建立静脉通路方便患者用药。心律失常的病人由于心 脏泵功能下降,在补液量方面,外源性液体补液量应受到限制。 4.抢救设备与药物:备好抢救设备及药品,如:除颤仪,起搏仪,气管插 管用物,人工呼吸机,肾上腺素,利多卡因,美托洛尔,胺碘酮,西地 兰,阿托品等。 5.休息与活动:需绝对卧床休息,严格限制活动。 6.饮食和排便:饮食需含必需热量和营养,富含纤维素,清淡易消化,低 盐低脂饮食,禁忌饱餐,防止便秘,如发生便秘可给缓泻剂或低压清洁 灌肠,避免排便用力过度或屏气,必要时舌下含化硝酸甘油片。 7.情绪和睡眠:病人情绪常常不稳定,自身行为控制力下降,需给予耐心 的解释和心理护理,如过度紧张可适当应用安定,保持足够的睡眠,利

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

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是( ) A.期前收缩 B.窦性心动过缓 C.窦性心律不齐 D.窦性心动过速 E.心室颤动 正确答案 A 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是A.期前收缩 B.房颤 C.传导阻滞

D.室上性心动过速 E.心动过缓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解析] 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是期前收缩。 心律不齐(心律不齐)是由窦房结异常或兴奋引起的。激发的传导缓慢,受阻或通过异常通道传播,也就是说,心脏活动和(或)传导障碍的起源导致异常的心跳频率和/或节律。心律失常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单独发生,也可以伴有其他心血管疾病。心律失常的预后与病因,病因,发展趋势以及是否导致严重的血液动力学障碍有关。它可能导致猝死并导致心力衰竭。 病因

遗传性心律失常主要由基因通道突变引起,例如长QT综合征,短QT综合征,Brugada 综合征等。 后天性心律失常可见于多种器质性心脏病,其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心肌病,心肌炎和风湿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很常见,尤其是在发生心力衰竭或急性心肌梗塞时。基本健康或自主神经功能不全的心律失常并不少见。其他原因包括电解质或内分泌失调,麻醉,体温过低,胸腔或心脏手术,药物作用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临床表现 心律失常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的临床表现主要取决于性质,类型,心功能和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程度。例如,轻度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不齐,偶发性房性早搏,一级房室传导阻滞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很小,因此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严重的心律不齐,例如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快速房颤,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等可能引起心lp,胸闷,头晕,低血压,出汗,在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晕厥,args综合

病例分析

(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分级:轻度FEV1 ≥80%中度50%≤FEV1<80%重度30%50%极重度30% 老年人+咳、痰、喘=慢性支气管炎 桶状胸+过清音=肺气肿 老年患者+咳、痰、喘+桶状胸+过清音+肺功能=COPD 慢性呼吸系统病史+右心衰体征=肺心病 鉴别诊断:1.支气管哮喘2.支气管扩张 进一步检查:1.肺功能检查2.胸部影像学检查3.血气分析4.痰培养 治疗原则:1.控制性氧疗,避免吸入氧浓度过高引起CO2潴留(2)抗生素:β内酰胺类等(3)支气管舒张剂:抗胆碱药和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雾化吸入(4)短期静脉使用糖皮质激素 (二)肺炎 青壮年+受凉+高热+湿哆音+铁锈色样痰=大叶性肺炎 婴幼儿+咳、喘+呼吸困难体征(鼻翼扇动+三凹征)=支气管肺炎 发绀+鼻扇征(+)、三凹征(+ )+两肺可闻及喘鸣音及湿罗音+呼吸快、心率快=左心衰 肝大+双下肢水肿=右心衰 儿童+发热+阵发性刺激性咳嗽+头痛及胸骨下疼痛+关节疼(肺外并发症)=支原体肺炎 鉴别诊断:(1)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2)急性肺脓肿(3)肺癌 进一步检查:(1)X线胸片(2)胸部CT(3)痰培养+药敏试验(4)痰找癌细胞(5)痰找结核杆菌(6)必要时行纤维气管镜检查 治疗原则:1.抗感染使用抗生素2.对症治疗退热、祛痰等 (三)支气管哮喘 青少年+过敏性鼻炎+发作性喘憋+满肺哮鸣音=支气管哮喘 鉴别诊断:1.心源性哮喘2.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 进一步检查:1.动脉血气2.胸部X线检查3.肺功能检查 治疗原则:1.吸氧2.可静脉应用糖皮质激素3.支气管舒张剂4.急性发作控制后综合防治 (四)肺癌 中老年人+吸烟史+刺激性咳嗽(or痰中带血)+毛刺(边缘不整齐)=肺癌鉴别诊断:1.肺炎2.慢性支气管炎3.肺结核 进一步检查:1.胸部CT 2.纤维支气管镜及活检3.痰脱落细胞检查,或CEA检测4.腹部B超 治疗原则:1.手术切除2.化疗、放疗配合 (五)呼吸衰竭 老年患者+慢性呼吸系统病史+紫绀+血气=呼吸衰竭 1型呼衰PaO2 < 60 mmHg 2型呼衰PaO2 < 60 mmHg + PaCO2 > 50 mmHg pH < 7 . 35酸中毒 pH > 7 . 35碱中毒 慢性呼吸系统病史+意识障碍=肺性脑病

病例分析

病例分析 包括:诊断及依据、鉴别诊断、进一步检查项目、治疗原则(15分钟 22分) 病种 75种: 1、呼吸系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肺炎、肺结核、肺癌、呼吸衰竭、血胸和气胸、肋骨骨折) 2、心血管系统(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冠心病、高血压、脏瓣膜病、结核性心包炎) 3、消化系统(胃食管反流病、食管癌、胃炎、消化性溃疡、消化道穿孔、胃癌、肝硬化、 肝癌、胆石病、胆道感染、急性胰腺炎、溃疡性结肠炎、肠梗阻、结、直肠癌、肠结核、结核性腹膜炎、急性阑尾炎、肛管、直肠良性病变、腹外疝、腹部闭合性损伤) 4、泌尿系统(含男性生殖系统)(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尿路感染、尿路结石、前列腺增生、)慢性肾衰竭 5、女性生殖系统(异位妊娠、急性盆腔炎、子宫颈癌、子宫肌瘤、卵巢癌、卵巢囊肿蒂扭转) 6、血液系统(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淋巴瘤、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7、内分泌系统(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单纯性甲状腺肿、糖尿病) 8、神经系统(脑出血、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急性硬膜外血肿) 9、运动系统(四肢长管状骨骨折、大关节脱位)

10、风湿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 11、儿科疾病(小儿肺炎、小儿腹泻、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小儿常见发疹性疾病) 12、传染病(病毒性肝炎、细菌性痢疾、流行性脑脊髓炎、艾滋病) 13、其他(软组织急性化脓性感染、急性乳腺炎、乳腺癌、一氧化碳中毒、有机磷杀虫药中毒) 病例分析 1、病例分析与医疗查房相似,每份病例分析题均提供病例摘要,应试者根据摘要内容进行分析、判断(诊断和鉴别诊断)、提出诊治意见(进一步诊治方法)。 2、要得出正确答案,首先要有基本的医学知识和实践经验,但要在15分钟内用书面方式作出回答,还需要有一定的技能,即应用正确的临床思维方法,按以下步骤,做出初步诊断和鉴别,提出诊治方案。 一、初步诊断及诊断依据 1、初步诊断最难也是最关键的一项。 循序阅读、思考分析。注意病例的四个部分: (1)主诉:是浓缩的病历(性别、年龄和主要临床表现及时间)读完主诉应对病人患的是哪一类疾病有初步的了解和一个大致的范围。(2)病史:对主诉的进一步描述和说明使可疑诊断范围缩小。(3)查体:是有重点进行的,(右上腹痛伴发热、黄疸,体检:巩膜黄染、右上腹压痛,Murrphy征阳性)。 (4)辅助检查:是诊断和鉴别的客观指标。

严重心律失常

严重心律失常 指由心律失常而引起严重血流动力学改变,并威胁患者生命者称为严重心律失常,是心血管内科疾病及危重病急诊处置的主要对象。 过早搏动 病因 1、正常人: 2、诱因:情绪激动、精神紧张、疲劳、消化不良、过度吸烟、饮酒、喝浓茶 3、药物:洋地黄、钡剂、奎尼丁、拟交感药物、氯仿 4、创伤:心脏手术、心导管检查 5、低钾: 6、冠心病、心肌炎、甲心病、二尖辨脱垂等 发病机制 折返激动、异位起搏点自律性增高、并行收缩与触发活动等 诊断 (一)临床表现特点: 可无症状,或有心悸或心跳暂停感 频发:乏力、头晕、心绞痛、心衰 PE:心律不规则,有长代偿间歇,第一音增强,第二心音减弱或消失,脉搏缺如。 (二)心电图特点: 1、房性早搏 ①提早出现P′波,形态与窦P略有不同 ②P′--R>0.12′(早搏未下传) ③早搏后的QRS波与正常窦性相同(早搏伴差传) 2、房室交界性早搏 ①提早出现的QRS波群形态与窦性QRS波相同 ②逆行P′波可出现在QRS波群之前、之中、之后,其P′--R<0.12′或R--P′<0.20′ ③可是完全或不完全代偿间歇 3、室性早搏 ①提早出现的QRS波群宽大畸形,时限>0.12′,其前后无相关P波,T波与QRS波主波方向相 反,ST段随T波方向而移位 ②大多有完全代偿间歇 ③室早与基本心律的关系可呈配对型、平行收缩型和间位型。 室上性早搏的治疗 房早无症状,一般无需治疗,去除病因 风心二狭、冠心病房早且有自觉症状 ①洋地黄制剂:尤其是伴心衰者 ②β—受体阻滞剂:心得安10—20mg Bid--Tid ③异搏定40—80mg Bid--Tid ④胺碘酮0.1--0.2mg Bid--Tid 室早治疗原则 ①无器质性心脏病亦无明显症状者:不必处理 ②无器质性心脏病但有明显症状者:美心律、心律平、贝他洛克 ③有器质性心脏病伴轻度心功能不全:处理基础心脏病 若有明显症状:美心律、心律平、贝他洛克 ④有器质性心脏病且伴严重心功能不全,尤其是室早成对、成串:普罗帕酮、美西律、奎尼丁、胺碘酮、普鲁卡因胺 ⑤AMI出现室早:利多卡因、普鲁卡因胺 陈旧性AMI:美西律、心律平、贝他洛克、奎尼丁、胺碘酮

心律失常

第八章心律失常 第一节窦性心律失常-----未考 第二节室上性心律失常 1B 2B 3E 4A 5C 6B 7A 8A 9A 10B 11C 12B 13B 14B 15C 1B 一般治疗剂量下,洋地黄抑制心脏传导系统,对房室交界区抑制最明显,从而降低房室率,可用于房颤的治疗 2B 二尖瓣狭窄最早出现的病理变化为左房压增高,继之左房代偿性扩张,产生房颤。房颤发生率随左房增大和年龄增长而增加 3E 房颤分急性、慢性两大类.急性房颤是指房颤病史在3个月以内;慢性房颤是指房颤病史大于3个月。本观点与人卫7版《内科学》教材有差异4A 慢性房颤可分为阵发性、持续性与永久性三类。阵发性房颤常能自行终止急性发作时治疗的目标是减慢快速的心室率。 5C ⅠA(奎尼丁、普鲁卡因胺)、ⅠC(普罗帕酮)或Ⅲ类(胺碘酮)抗心律失常药物均可能转复房颤。奎尼丁可诱发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增加死亡率,目前已很少应用。ⅠC类药物亦可致室性心律失常,严重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不宜使用。胺碘酮致心律失常发生率最低。 6B 口服华法林,使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维持在20~30之间,能安全而有效预防脑卒中发生。不适宜应用华法林的患者及无以上危险因素的患者,可改用阿司匹林。施行长期抗凝治疗应考虑个体的不同状况,严密监测药物可能有潜在出血的危险。房颤持续不超过2天,复律前无需作抗凝治疗。否则应在复律前接受3周华法林治疗。待心律转复后继续治疗3~4周。紧急复律治疗可选用静注肝素或皮下注射低分子量肝素抗凝。 7A 洋地黄可抑制房室传导,同时对迷走神经有兴奋作用,故不适用于房室传导阻滞及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患者。洋地黄可缩短旁路不应期,使心室率加快,因此不适宜预激综合征伴心房颤动的患者。因洋地黄可抑制房室传导,减慢心室率,故快速心房颤动是应用洋地黄的适应证。 8A 洋地黄中毒最重要的反应是各类心律失常,最常见者为室性期前收缩,多表现为二联律,非阵发性交界区心动过速,房性期前收缩,心房颤动及房室传导阻滞。快速房性心律失常又伴有传导阻滞是洋地黄中毒的特征性表现 9A 慢性房颤可分为阵发性、持续性与永久性三类。持续性房颤指发作持续24小时(或48小时)以上,难以自动转复到窦性心律的房颤。治疗目标是恢复窦性心律,并按发生血栓栓塞危险程度选用抗凝剂。 10B 由图看出:P波消失,心律不齐 11C "P波消失,代之大小不等的f波"提示房颤,听诊特点为:第一心音强弱不等,心律绝对不齐,脉搏短绌 12B 射频消融可打断折返环,根治室上速。且射频消融治疗具有安全、迅速、有效且能治愈心动过速的优点。可优先考虑应用。(《内科学》第7版P192) 13B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如患者心功能与血压正常,可先尝试刺激迷走神经的方法。首选治疗药物为腺苷,起效迅速,如腺苷无效可改静注维拉帕米或地尔硫。 14B 大部分室上速由折返机制引起,折返可发生在窦房结、房室结和心房,分别称为窦房折返性心动过速、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与心房折返性心动过速。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是最常见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类型。此外,利用隐匿性房室旁路逆行传导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也属于该范畴 15C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合并充血性心力衰竭时应立即电复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没有合并心衰时,即患者心功能与血压正常,可先尝试刺激迷走神经的方法。 第二节室性心律失常 1C 2D 3C 4E 5B 6D 7B 8A 9D 10B 11E 12E 13D 1C 室性心动过速如患者已发生低血压、心绞痛、休克、充血性心力衰竭或脑血流灌注不足等症状,应迅速施行电复律。同步电复律能迅速终止室速,改善血流动力学。洋地黄中毒引起的室速,不宜用电复律,应给予药物治疗。持续性室速患者,如病情稳定,可经静脉插入电极导管至右室,应用超速起搏终止心动过速。室速患者如无显著的血流动力学障碍,首先给予静脉注射利多卡因或普鲁卡因胺,同时静脉持续滴注。静脉注射普罗帕酮亦十分有效,但不宜用于心肌梗死或心力衰竭的患者,其他无效时,可选用胺碘酮静脉注射或改用直流电复律。压迫颈动脉窦可用于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治疗 2D 心室夺获与室性融合波,表现为P波之后,提前发生一次正常的QRS波群。室性融合波的QRS波群形态介于窦性与异位心室搏动之间,其意义为部分夺获心室。心室夺获与室性融合波的存在是确立室性心动过速诊断的最重要依据,是用来区别室上性心动过速的重要依据 3C 心动过速发作突然开始与终止,持续时间长短不一,症状包括心悸、焦虑不安、眩晕、晕厥、心绞痛,甚至发生心力衰竭与休克,体检时心尖区第一心音强度恒定,心律绝对规则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典型表现 4E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表现为心率150~250次/分,节律规则;QRS波群形态与时限正常,发生室内差异性传导或原有束支传导阻滞时,QRS波群形态异常;P波为逆行性。该患者症状与心电图表现均符合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常见心律失常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常见心律失常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正常心脏激动起源于窦房结,先后经结间束、房室结、希氏束、左和右束支及浦肯野纤维至心室。该种心律称为窦性心律。当激动起源部位、频率、节律、传导时间和途径等一项或多项发生异常时称为心律失常。 1、诊断 根据心律失常发作时心率、节律、起止特点、持续时间和伴随症状等并结合心电图检查常可明确诊断,必要时可行希氏束电图,心腔内电图等电生理检查。 2、临床表现 (1)窦性心律失常:窦性心律者频率过快、过慢或节律不规则时,称为窦性心律失常。 ①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律者,心率100次/分。常见于运动、情绪激动、发热、甲状腺机能亢进症及心力衰竭等,甘些药物如阿托品和肾上腺素等亦可引起。患者除心悸外无其它明显症状。心电图示窦性心律,P波频率〉100次/分。 ②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心率〈60次/分。常见于运动员、老人、颅内压增高及某些器质性心脏病人。轻者无明显症状,心率过慢时可引起头晕,胸闷和心悸。心电图示窦性心律,P波频率〈60次/分。 ③窦性心律不齐:窦性心律,节律不规则。常见于儿童及青年,多无症状。心电图示窦性心律,P—P间隔相差0.12秒以上。 ④窦性停搏:窦房结于一个或多个心动周期中不产生冲动。常见于窦房结功能低下,洋地黄等药物中毒及高钾血症等。轻者可无症状或仅感心悸,如停搏时间过长,可致眩晕、昏厥甚至猝死。心电图示很长一段时间无P波,其后可现异位节律点的逸搏。 ⑤病窦综合征:系窦房结及其周围组织病变导致窦房结起搏及传导功能障碍。常见病因包括冠心病、心肌病及心肌炎等。临床上以脑供血不足症状为主,轻者主诉头晕和眼花等,重者可出现昏厥和抽搐,即阿一斯综合征发作。心电图表现为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或窦房阻滞,也可与快速房性心律失常交替出现,称快慢综合征。 (2)期前收缩:又称过早搏动(简称早搏),是提早出现的异位心搏。根据起搏部位不同可分为房性、房室交界区性和室性早搏。可见于正常人,往往与精神紧张和吸烟等有关;亦可见于各种心脏病、电解质紊乱、心导管检查及服用洋地黄和奎尼丁等药物时。轻者可有心跳间歇和停顿感,重者引起心悸、气短、乏力和心绞痛。听诊心律不齐、第一心音增强、第二心音减弱或消失。心电图特征: ①房性期前收缩:提前出现P—QRS—T波,P波与窦性P波略

内科学电子版心律失常(一)

内科学电子版心律失常(一) 一、房窒交界区性期前收缩房室交界区性期前收缩(premature atriovent,icular junctional beats)简称交界性期前收缩。冲动起源于房室交界区,可前向和逆向传导,分别产生提前发生的QRS 波群与逆行P 波。逆行P波可位于QRS波群之前(PR间期 二、房室交界区性逸搏与心律房室交界区组织在正常情况下不表现出自律性,称为潜在起搏点。下列情况时,潜在起搏点可成为主导起搏点:由于窦房结发放冲动频率减慢,低于上述潜在起搏点的固有频率;由于传导障碍,窦房结冲动不能抵达潜在起搏点部位,潜在起搏点除极产生逸搏。房室交界区性逸搏(AV junctional escape beats的频率通常为40?60次/分。心电图表现为在长于正常PP间期的间歇后出现一个正常的QRS波群,P波缺失,或逆行P 波位于QRS 波之前或之后,此外,亦可见到未下传至心室的窦性P 波。 房室交界区性心律(AV junctional rhythm) 指房室交界区性逸搏连续发生形成的节律。心电图显示正常下传的QRS波群,频率为40?60 次/分。可有逆行P 波或存在独立的缓慢的心房活动,从而形成房室分离。此时,心室率超过心房率(图3-3-6 )。房室交界区性逸搏或心律的出现,与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显著的窦性心动过缓或房室传导阻滞有关,并作为防止心室停搏的生理保护机制。 查体时颈静脉搏动可出现大的a 波,第一心音强度变化不定。一般无需

治疗。必要时可起搏治疗。 三、非阵发性房室交界区性心动过速非阵发性房室交界区性心动过速(nonparoxysmal atrioventricular junctional tachycardia)的发生机制与房室交界区组织自律性增高或触发活动有关。最常见的病因为洋地黄中毒。其他为下壁心肌梗死、心肌炎、急性风湿热或心瓣膜手术后,亦偶见于正常人。心动过速发作起始与终止时心率逐渐变化,有别于阵发性心动过速,故称为“非阵发性”。心率70?150次/分或更快,心律通常规则。QRS 波群正常。自主神经系统张力变化可影响心率快慢。如心房活动由窦房结或异位心房起搏点控制,可发生房室分离(图3—3-15)。洋地黄过量引起者,经常合并房室交界区文氏型传导阻滞,使心室律变得不规则。治疗主要针对基本病因。本型心律失常通常能自行消失,假如患者耐受性良好,仅需密切观察和治疗原发疾病。已用洋地黄者应立即停药,亦不应施行电复律。洋地黄中毒引起者,可给予钾盐、利多卡因或B受体阻滞剂治疗。其他患者可选用I A、I C 与川类(胺碘酮)药物。 四、与房室交界区相关的折返性心动过速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aroxysmal 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PSVT) 简称室上速。大多数心电图表现为QRS 波群形态正常、RR 间期规则的快速心律。大部分室上速由折返机制引起,折返可发生在宴房结、房室结与心房,分别称为窦房折返性心动过速、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与心房折返性心动过速(心房折返性心动过速已在本章第三节叙述)。此外,利用隐匿性房室旁路逆行传导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习惯上

执业医病例分析万能公式1

张博士万能公式 第一日:七、病史采集张博士万能公式张银合博士每日一分 回答病史采集类题目,即使在不会的情况下也可以写出病史采集,依据张博士万能公式写出至少得到10分以上。 病史采集张博士万能公式 (一)现病史 1.根据主诉(主要症状+时间)及相关鉴别问诊 ①病因、诱因1分 ②主要症状的特点主诉2分 ③伴随症状2分 ④全身状态,即发病后一般状态2分 2.诊+疗经过 ①是否到医院看过?作过哪些检查?1分 ②服用过何种药物?效果如何?1分 (二) 相关病史 1.其他有关病史1.5分 2.药物过敏史、手术史(一定要提及!)1.5分 黑体字为必写内容,临场只需适当发挥即得满分。 第二日:八、病例分析张博士万能公式 回答病例分析类题目,正确诊断是答题的关键,即使在不会的情况下也可以写出病例分析,依据张博士万能公式而至少得到16分以上。 病例分析张博士万能公式 (一)诊断(注意关键词,根据疾病诊断张博士关键词公式是病例分析题目诊断的关键) 1.完整有序。如梗阻性黄疸待查;胆道肿瘤,胆道结石待除外 2.常见疾病典型特征要掌握。胃溃疡的节律性、周期性上腹痛,急性阑尾炎有转移性右下腹痛等 3.诊断规范。如高血压病Ⅰ期(2级,中危组) (二)诊断依据 1.将题中信息转换为答案 2.按1)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职业等)、 2)症状、 3)体征、 4)辅助检查以及既往相关病史的顺序列出 3.一个诊断写完相应依据后,再写另一个诊断及其依据 第三日:(三)鉴别诊断(本系统,相关系统) 1.要围绕所诊断疾病的部位及特征写出最相关或最易误诊的疾病,包括已能排除和还不能完全排除的病变,一般要3~4种 2.简要说明鉴别、排除的理由 (四)进一步检查(一般+特殊检查) 1.目的是进一步明确诊断,所以一定要围绕诊断进行。心肌梗死可进一步做24h动态心电图、动态监测血清心肌酶等

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arrhythmia)是由于窦房结激动异常或激动产生于窦房结以外,激动的传导缓慢、阻滞或经异常通道传导,即心脏活动的起源和(或)传导障碍导致心脏搏动的频率和(或)节律异常。心律失常是心血管疾病中重要的一组疾病。它可单独发病,亦可与其他心血管病伴发。其预后与心律失常的病因、诱因、演变趋势、是否导致严重血流动力障碍有关,可突然发作而致猝死,亦可持续累及心脏而致其衰竭。 基本信息: 遗传性心律失常多为基因通道突变所致,如长QT综合征、短QT综合征、Brugada综合征等。 后天获得性心律失常可见于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其中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心肌病,心肌炎和风湿性心脏病(简称风心病)为多见,尤其在发生心力衰竭或急性心肌梗死时。发生在基本健康者或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患者中的心律失常也不少见。其他病因尚有电解质或内分泌失调,麻醉,低温,胸腔或心脏手术,药物作用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部分病因不明。 临床表现: 心律失常的血液动力学改变的临床表现主要取决于心律失常的性质,类型,心功能及对血液动力学影响的程度,如轻度的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不齐,偶发的房性期前收缩,一度房室传导阻滞等对血液动力学影响甚小,故无明显的临床表现,较严重的心律失常,如

病窦综合征,快速心房颤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等,可引起心悸,胸闷,头晕,低血压,出汗,严重者可出现晕厥,阿-斯综合征,甚至猝死,由于心律失常的类型不同,临床表现各异,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 1.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表现 各种心律失常均可引起冠状动脉血流量降低,各种心律失常虽然可以引起冠状动脉血流降低,但较少引起心肌缺血,然而,对有冠心病的患者,各种心律失常都可以诱发或加重心肌缺血,主要表现为心绞痛,气短,周围血管衰竭,急性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等。 2.脑动脉供血不足的表现 不同的心律失常对脑血流量的影响也不同。脑血管正常者,上述血流动力学的障碍不致造成严重后果,倘若脑血管发生病变时,则足以导致脑供血不足,其表现为头晕,乏力,视物模糊,暂时性全盲,甚至于失语、瘫痪、抽搐、昏迷等一过性或永久性的脑损害表现。 3.肾动脉供血不足的表现 心律失常发生后,肾血流量也发生不同的减少,临床表现有少尿,蛋白尿,氮质血症等。 4.肠系膜动脉供血不足的表现 快速心律失常时,血流量降低,肠系膜动脉痉挛,可产生胃肠道缺血的临床表现,如腹胀,腹痛,腹泻,甚至发生出血,溃疡或麻痹。 5.心功能不全的表现 主要为咳嗽,呼吸困难,倦怠,乏力、水肿等。

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 (一) 成人缓慢性心律失常1.成人缓慢性心律失常的识别:(1)缓慢性心律失常指窦性缓慢性心律失常、房室交界性心率、心室自主心律、传导阻滞(包括窦房传导阻滞、心房内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等以心率减慢为特征的疾病。当心动过缓引起相关临床症状时,心率一般(2)临床症状和体征:胸部不适或疼痛,气短,意识水平降低,虚弱,疲劳,头昏,黑朦,低血压,癫痫样发作、先兆晕厥或晕厥等。ICU 患者常表现为心电监护显示心动过缓,伴或不伴相关的逸搏以及频繁的室早或室性心动过速,当伴有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时需紧急处理。(3)心电图检查特征性表现:窦性心动过缓、PR间歇延长、窦性停搏、一度房室传导阻滞、二度房室传导阻滞包括I型(文氏)和II型(莫氏II型)、三度房室传到阻滞、室内传导阻滞等。2.缓慢型心律失常常见原因:除心脏原发疾病外,严重感染、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中毒以及疾病终末状态均可导致心动过缓。心脏原发疾病包括:(1)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窦性心动过缓窦房阻滞窦性静止心动过 缓-心动过速变时性功能不全(2)心脏传导阻滞一度房室传 导阻滞二度房室传导阻滞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双分支或三分 支阻滞3.处理流程:关键问题:是心动过缓导致了患者的症状还是其他疾病导致了心动过缓?决策点、:血流灌注是否

充足?4.注意事项:(1)识别是否存在心动过速;(2)查找并治疗潜在病因,该过程必须保证:维持患者气道通畅;必要时辅助通气;检测血氧饱和度;有低氧血症时吸氧;监测血压和心率,进行12导联心电图检测,建立静脉通道;询问病史并进行体查,查找并治疗可逆性病因。(3)判断症状和体征是否由心动过缓导致(关键问题)必须排除由心肌功能障碍、呼吸功能功能障碍导致的症状和体征(4)判断 血流灌注是否充足(决策点)如果患者血流灌注充足,观察并监测;如果患者血流灌注不足,给予干预处理。5.心动过缓的药物治疗阿托品:首剂推注0.5mg,每3-5分钟重复推注1次。最大剂量不超过3mg。注意:急性冠脉缺血或心肌梗死患者慎用阿托品,阿托品介导的心率增加可能使缺血恶化或增加梗死范围。存在2度莫氏II型或3度房室传导阻滞以及有新发宽QRS波型的3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切勿依赖 于阿托品。低于0.5mg的阿托品可能反而进一步减慢心率。多巴胺:每分钟2-10μg/kg静脉泵入。肾上腺素:每分钟 2-10μg静脉泵入。异丙肾上腺素:每分钟0.5-2μg静脉泵入。 6. 经皮起搏治疗:(1)定义:经皮起搏(TCP)治疗通过皮肤将电极起搏通过皮肤转到心脏上。许多除颤装置增加了起搏模式。TCP是在缓慢型心律失常血液灌注不能维持条件下,非药物紧急治疗措施之一。(2)TCP适应症: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心动过缓;急性心肌梗死后伴有:有症状的窦性心动

心律失常的诊断治疗指南

心律失常 1病因 2临床表现 3检查 4诊断 5治疗 6预防 一、病因:心律失常可见于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其中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限制型心肌病),心肌炎和风湿性心脏病(简称风心病)为多见,尤其在发生心力衰竭或急性心肌梗塞时,发生在基本健康者或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患者中的心律失常也不少见,其他病因尚有电解质或内分泌失调,麻醉,低温,胸腔或心脏手术,药物作用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部分病因不明。 二、临床表现:心律失常的血流动力学改变的临床表现主要取决于心律失常的性质,类型,心功能及对血流动力学影响的程度,如轻度的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不齐,偶发的房性期前收缩,一度房室传导阻滞等对血流动力学影响甚小,故无明显的临床表现,较严重的心律失常,如病窦综合征,快速心房颤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等,可引起心悸,胸闷,头晕,低血压,出汗,严重者可出现晕厥,阿-斯综合征(Adams-Stokes 综合征:即心源性脑缺血综合征,是指突然发作的严重的、致命性缓慢性或快速性心律失常,使心排出量在短时间内锐减,产生严重脑缺血、神志丧失和晕厥等症状。阿-斯综合征是一组由心率突然变化而引起急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综合征。该综合征与体位变化无关,常由于心率突然严重过速或过缓引起晕厥),甚至猝死,由于心律失常的类型不同,临床表现各异,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 1.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表现 各种心律失常均可引起冠状动脉血流量降低,各种心律失常虽然可以引起冠状动脉血流降低,但较少引起心肌缺血,然而,对有冠心病的患者,各种心律失常都可以诱发或加重心肌缺血,主要表现为心绞痛,气短,周围血管衰竭,急性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等。 2.脑动脉供血不足的表现 不同的心律失常对脑血流量的影响也不同。 脑血管正常者,上述血流动力学的障碍不致造成严重后果,倘若脑血管发生病变时,则足以导致脑供血不足,其表现为头晕,乏力,视物模糊,暂时性全盲,甚至于失语,瘫痪,抽搐,昏迷等一过性或永久性的脑损害。 3.肾动脉供血不足的表现 心律失常发生后,肾血流量也发生不同的减少,临床表现有少尿,蛋白尿,氮质血症等。 4.肠系膜动脉供血不足的表现 快速心律失常时,血流量降低,肠系膜动脉痉挛,可产生胃肠道缺血的临床表现,如腹胀,腹痛,腹泻,甚至发生出血,溃疡或麻痹。 5.心功能不全的表现 主要为咳嗽,呼吸困难,倦怠,乏力等。

护理三基病例分析题

案例分析题 1、男性,65岁。晨起跑步中途突然出现胸骨后疼痛,伴呕吐、冷汗和濒死感,持续1小时不缓解而急诊入院。护理查体:T37.6℃,脉搏40次/分,呼吸16次/分,血压12.0/8.0kPa。大汗淋漓,面色苍白,口唇轻度发绀,痛苦表情。辅助检查:血白细胞10.0×109/L,中性67%,淋巴23%。ECG示II、III、aVF导联ST段弓背向上抬高,并有深而宽的Q波,I、aVL导联ST段压低,偶见室性早搏。 (1)该病人最可能的临床诊断是什么? (2)如果你是当班护士,应作何处理? 答案: (1)心肌梗死。 (2)①指导患者绝对卧床休息,避免搬动;②给予”中流量持续吸氧”; ③进行心电监护,密切监测血压、呼吸、心率/律变化,④监测记录尿量、⑤注意意识等改变;⑥迅速建立静脉通道抽取各种标本;⑦通知医生⑧遵医嘱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扩容、镇静、止痛、溶栓治疗等治疗;⑨给病人及家属心理安慰,指导其办理住院手续⑩通知病区或介入室,做好下一步处置准备。病情平稳后,护送入CCU进一步观察治疗。 2、某女性40岁,突然发冷、高热、伴腰痛,尿频、尿急、尿痛。肾

区有压痛及叩击痛。体温40度,尿蛋白(+)。镜检:白细胞成堆,白细胞管型可见,肾功能正常,中段尿培养有大肠埃希菌,菌落计数>109/ml。 (1)写出可能的医疗诊断 (2)写出两个主要的护理诊断 (3)制定护理措施 答案: (1)急性肾盂肾炎 (2)护理诊断: 体温过高:与急性尿路感染有关 疼痛:尿痛、肾区痛与尿路感染有关 ⑶护理措施:①高热护理:进行物理降温,乙醇擦浴,冰袋放在大血管处,必要时可遵医嘱给予药物降温。 ②严密观察病情:生命体征、出汗情况、神志,面色等 ③休息与饮食护理:卧床休息;多饮水,每天饮水量>2000 ml,尿量增多可冲刷尿路,减少炎性分泌物对膀胱刺激;碱化尿液;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饮食。 ④心理护理,分散病人注意力,听音乐、做松弛术以助减轻症状。 ⑤基础护理:口腔护理、勤换衣物床单 ⑥药物护理及: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注意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如口服喹诺酮类药物易发生胃肠道刺激症状,饭后服用可减轻恶心、上腹不适等症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