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作文评改优化策略研究|优化小学高年的作文教学策略研究

中学作文评改优化策略研究|优化小学高年的作文教学策略研究
中学作文评改优化策略研究|优化小学高年的作文教学策略研究

摘要目前的中学作文教学过程中,作文评改既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又是一个热点问题。作文评改难是所有语文教师的呼声,也深深刺痛着语文教师的心。本文主要是探讨目前中学作文评改中常见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作文批改问题策略

学生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三怕写作文。”其实不仅是学生怕写作文,教师也怕改作文。学生头疼是因为怕写作文,而教师头疼是作文难改。批改作文在教师之间常被调侃为“愚公移山”,叶圣陶说过“凡是教师都修改过不计其数的作文本,他们得到一个统一的体会,都认为改作文是种徒劳无功的工作。”而作文批改作为作文教学中至关重要的环节,直接影响着作文教学的效果,那有什么办法可以既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又可以使教师从繁重的作文教学中解脱出来呢?下面笔者就谈谈目前中学作文评改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自己的一些浅见。

一、概念界定

所谓作文评改就是对作文的评价和批改,“评”即品评、鉴赏,“改”即修改、润色。作文批改指的是批改主体运用各种批改符号对文章的思想内容、选材结构、语言表达、标点及书面规范等进行修改,还包括眉批、尾批和总评等批语。作文评价是指参与评价活动的人(或教师或学生)对习作各种因素和现象作出的价值判断,多以作文的等级、分数或评语的形式表现。笔者认为作文批改和作文评价应是相互交融、不可分离的。

作文评改作为作文教学过程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过程,要不断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其作文心理品质,发展其语言意识性,提高写作效率。

二、现状分析

长期以来,教师对学生的作文“精批细改”,假定一个班五十篇作文,以每篇二十分钟计,就需要三个多小时才能批阅完,况且教师每天还需要备课、上课、辅导批改作业等,批改作文就成了一项繁重的工作。也因为如此,教师可能要花比较久的时间才能批改完作文,再发下去的时候,学生对写作的内容、思路、技法早就已经淡忘,对于教师的批改容易视而不见,这样就违背了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初衷。长期以往,学生也会失去写作的兴趣。吕叔湘先生也曾经批评过传统批改所造成的不良后果“大部分学生拿到作文后,先看给我评了几分,然后看后头批语,四个字还是八个字,怎么批,完了,抽屉里一放了,算了。老师的精批细改完全埋没了,叫做徒劳无功。[1]”

许多教师开始反思是不是该放弃传统的“精批细改”,张中行在《作文杂谈》中指出“学生多写比教师多批改重要,教师要想尽办法引导督促学生多写。[2]”在实践过程中却有不少教师注重让学生多写,而忽视了适当的批改,这就又陷入了另一个多作少改的误区。一味写不同的题目却得不到正确的指导和批改,只是简单低等的机械重复,写作能力和水平并不会螺旋式上升。怎么“多作”如何“少改”,这就需要教师在实践中把握好度。

另外,在作文的批改和评价中,还是过多地采用传统的评改方式,即教师掌握独家话语权,一把尺衡量所有文章。这就导致评改中学生主体性的缺失,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个

性发展和对写作的热情。

大多数教师的批语比如“中心突出”、“选材典型”、“主体深刻”、“书写规范”或是“审题不清”、“结构混乱”、“内容单薄”、“语言苍白”等,笼统俗套,无情感无活气。写出这样的评语多半是因为教师总是居高临下地审视学生的作文,没有把写评语当成是与学生交流沟通的宝贵机会。且教师的批语大多是关于立意、选材、结构、语言等技术层面的东西,评价内容单一。

三、优化策略

针对目前中学作文批改的现状,笔者提出以下几点优化策略

(一)作文评改内容要多元化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写作评价要根据各学段的目标,综合考察学生作文水平的发展状况,应重视对写作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3]因此,我们要转变传统观念,评改也要从只针对学生知识技能方面,转到三维目标的三个维度上来,尤其要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评改。学生在作文中会不经意流露出自己的主观情感、内心的困惑、甚至是三观。教师在评改中要表示理解与关注学生的情感问题,在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等心理需求的前提下引导学生去调整心态。如若发现学生的三观出现严重偏差的情况,教师不能直言批评,学生都存在一定的逆反心理,教师要站在学生的立场思考问题,逐步引导学生意识并促使他们纠正自己错误的三观。

(二)作文评改方式要多样化

学生自改、互改、小组讨论改

特级教师杨一青曾说过“作文批改是语文教师沉重的负担。”它反过来向我们说明,学生习作能力的提高不是靠老师改出来的。学生是习作的主人,因此也应该是评改的主体。学生自改、互改、小组讨论批改都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在评改中的主体作用。自改有助于学生对自己的作品深入反思、不断提高;互改有助于学生相互学习、相互督促、相互鼓励;小组通过讨论评议可以实现共同进步。作文评改让学生参与到作文评改中来,有利于倾听学生对作文评改的看法,体现对学生的尊重;有利于学生清醒地看到自身的长处和不足,使学生在看到自身成绩的同时,也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不断进步。

“标本”式批改方式

教师和学生就某一篇习作在课堂上进行集中修改,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参与其中,指出问题并发表自己独特的修改意见。这种方式的优点是人人参与,让学生明白应从哪些方面入手修改,起到了标本式的作用,培养了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缺点是耗时、费事,不是每一篇习作都能得到修改的机会。

面批面改

面批沟通直接,突出反馈的作用,是作文教学中最典型的因材施教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做法一是一对一,教师可以对学生作文中出现的大小毛病进行全面诊治,批改过程中师生可以直接对话。二是一对多,采用这种做法,教师应事先把全体学生写作中表现出来的毛病进行分类,然后分批集中进行批改。这种批改方式,能够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对教师的批改能牢记于心,以后不再重犯类似的毛病。

评改方式方法多种多样,关键是教师要学会变革陈旧方式、创新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

(三)作文评改流程要科学化

传统的作文课堂上是“反思”“交流”“评议”“总结”四个环节,为了提高中学作文教学效率,这样的评改流程也需要进一步优化。雷其坤在《中学作文高效教学》中提出“六环节作文评改模式”,其操作流程是“立标—导范—评改—反馈—补救—总结”[4],避免了评改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各次评改循序渐进,形成科学合理的评改序列。笔者认为此模式切实可行,更具科学性。

(四)作文评改言语要个性化

评语类型大体可分分享感受型、交流思想型、激励成功型、修改建议型、切磋技法型等等,教师评语首先要情感丰富,启迪智慧,用个性化的语言去表达,可以热情洋溢、可以幽默风趣,但坚持摒弃教师袭用的“四字评语”。其次,教师评语要多鼓励,慎批评,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然后教师评语一样要符合行文规范,起到示范作用。

四、结语

当然,传统的作文评改,也不是一无是处的。我们是在原有的作文评改合理性的基础上,进行优化,改革不适应时代和学生发展的弊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个性化潜能的开发,促进学生和教师共同发展。在今天新课改的大好形势下,作为语文老师,要转变观念尽可能地让学生自己多思、多写、多改,要不断创新方法,努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注释

[1][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1页。

[2][4]雷其坤《中学作文高效教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40页。

参考文献

[1]王寿山.中学主体性作文教学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

[2]雷其坤.中学作文高效教学[M].广州华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

[3]张中行.作文杂谈[M].北京中华书局,200

[4]余映潮.余映潮的中学语文教学主张[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

[5]瞿中华.新课程背景下的中学作文评改策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200

(陈艳芳江苏省扬州大学文学院 225009)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策略与方法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策略与方法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良繁场中心学校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策略与方法研究 实施方案 4月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策略与方法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 1、理论背景: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作文教学的总目标:“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示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能根据需要,运用常见的表示方式写作,发展书面语言运用能力。”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示,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示真情实感。重点是要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示、评价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她们展开想象,从而提高写作能力。 2、实践背景: 新课程改革给小学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理念,让很多教师对作文教学产生了新的认识,然而,在我们看到种种新气象、新特点的同时,依然发现部分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存在着误区,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在教学中,教师害怕教作文,对课程标准的精神领会不深,对年级训练的重点不清,对学生的心理需要不明,导致对作文训练的指导思想和意图不明确;有些教师往往制定过高的习作目标,使学生望而生畏,有的教师不顾小学生在语言表示上尚存在欠缺,在文字叙述上更是会出现许多在成人看来不成规矩、不合逻辑的句子的实际,过分强调语言句式的使用,对学生松散、跳跃的表示,无情指出并逐一加以校正,久而久之使学生觉得自己做的很不好,慢慢失去孩童特有的童真;也有教师认为只要教给学生写作的范式,学

生就会很快学会习作,去忽略了小学生性格特征和思维方式是处在发展和形成之中,用定式僵化了学生的思维;有的教师认为学生只有多写多练,才能使文笔长进,易于写作,大量单调、频繁的作文练习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对作文产生逆反心理,失去兴趣;还有教师漠视学生的阅读积累,忽略学生的生活体验,只重视学校课堂教学中采取各种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而忽略了生活这个大课堂,学生的作文离开生活只能是空中楼阁,经不起敲打。因此,探索小学作文教学有效策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找到学生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步发展的有效途径,具有深远的意义。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本课题的研究实施,将有助于教师较好地把握学生作文中存在的根本问题,特别是认清教师自身教学策略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从而转变教学观念,探寻更适合本校学生的作文教学方法,积累作文教学经验,不断提高作文教学水平,最终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写作水平。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1、提高小学学生语文作文兴趣,帮助教师认识教学理念、教学行为与学生学习兴趣的关系,使学生对习作的情感和习作能力得到具体的进步和发展,。 2、本课题的研究实施,将有助于教师教学前有的放矢地把握学生作文中存在的根本问题,特别是认清教师自身教学策略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从而转变教学观念,改进作文教学水平。

论文:浅析中学语文作文教学的策略

论文:浅析中学语文作文教学的策略【论文关键词】策略发现闪光点精妙优秀构思 【论文摘要】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师要在作文教学中采取一定的策略,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要想有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就必须要采取相应的策略,如善于发现作文的闪光点,用肯定的态度去欣赏并利用这些闪光点,让学生体验到作文成功的乐趣,激发写作的兴趣,从而提高写作水平。 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往往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却收效甚微。有的学生在教师不厌其烦的训练下,甚至对写作产生了厌烦情绪。一说作文就头痛,哪里还能写出好的作文。 笔者认为,教师在作文教学中不能用刻板的标准去评价和衡量学生的作文,而应从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出发,实事求是地评价学生的作文,教师要从实际出发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发现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写作水平。 著名教育家家叶圣陶认为:“学生作文中任何一点可取的地方,都应找出来,肯定他的想法和写法。”心理学告诉我们:希望是人们奋斗的原动力。学生完成一篇作文后,都希望得到老师的承认和肯定。教师对学生作文的要求不宜过多、过高。面对学生幼稚的作文,教师要尽量发现其闪光点,

以正面肯定、鼓励为主,不求全责备,不扼杀学生创造的火花。即使学生作文中有一点进步,也应该得到老师的肯定。我们认为,学生只要用心去写了,在一篇作文中,总会有那么一些字词使用得比较恰当,甚至某些段落写得比较精彩。教师在批改作文时应作重点批注,并在作文讲评课上予以赏析、肯定和褒扬,从而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教师在批改学生作文时发现了用得好的字词、写得好的句子、段落,但又不可能在讲评课上对每篇作文中的精美句子段落都一一赏析。但老师又不能对这些好的句子、好的段落置之不理。如果这样不仅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而且还可能因为老师的漠视打击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因此,教师可以采取摘抄学生作文中精美语句的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具体可以这样操作:教师把所有作文中的精美语句抄写在黑板上,每句话的后面注明班级、姓名,同时要求学生把这些语句抄写在专门的摘抄本上。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教师把这些精美的语句打印出来,张贴在学习园地,让学生课后去抄,这样学生可以不占用上课的时间。 如果是带着欣赏的眼光去看学生的作文的话,我们就不难发现班上也有不少优秀作文。这些作文能够真实反映出学生丰富的内心世界,能够准确地反映出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够反映出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其中好的作文对全班同

浅谈小学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

浅谈小学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论文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论文摘要:小学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是小学语文教师感到十分棘手头痛的课题.如何进行小学语文作文的教学?本文提出了7点建议。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是听、说、读、写训练中最重要的一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经常作文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而且能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和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水平。作文教学既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又是难点。由于部分学生对周围事物缺乏细致的观察,实践又少,写作文兴趣淡薄,视作文为畏途,以此为苦差事。对此,我在教学实践中,发挥主观能动性,有创造性地开展作文教学,摸索出一些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有效途径:树立作文教学的新理念,探索作文教学的新途径,让习作教学成为师生积极的生命互动,让学生“写自己想说的话”,“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唤起学生对习作的兴趣。因此,在习作教学中我努力从以下几点做起: 1、教给学生,解决问题 首先,要处理好作文和生活的关系,要丰富学生学活、开拓写作源泉。①组织学生开展多种课外活动,指导学生深入观察、教会学生摄取写作材料。②要求学生敏于思考,勤于动笔,教会学生积累写作材料。③教师灵活命题,切合学生实际,鼓励学生自由选取写作材料。 其次,要处理好阅读和写作的关系。学生不能事事实践,通过

阅读掌握间接实践的材料是主要的、大量的。读写结合,读是前提,是写的源泉之一。读的过程,就是认识事物的过程,就是提高思想水平的过程,也是理解和掌握语言的过程,理解和借鉴表达方法的过程。 2、重视积累,丰富语言素材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之不尽。”要使学生有东西可写,教师就必须有意识地丰富学生的生活,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去挖掘、积累习作素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我经常有计划地结合一些有意义的活动,让学生走进生活。如:在校内开展打篮球、拔河、跳绳等比赛;在法定节假日,引导学生在旅游、扫墓、公益宣传等活动中仔细观察、认真体验,并鼓励学生主动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从劳动中吸取生动有趣的生活素材。如烧饭、炒菜、洗衣服等。有了这些丰富的生活素材,习作时,学生就会有话想写,有话可写。 除此之外,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让每一位学生都准备一本积累本,把平时学习中看到的好词好句、优美的段落篇章都摘抄下来,并要求熟读或背诵。这样做,一些语言文字就变成了学生自己的储备和财富,等到写作时,一些佳词好句自然涌上笔端。 3、勤练笔,在实践中提高 教师精心组织的课外活动及学生积累为习作准备了丰富的材料,就像是盖楼打好了地基,但“砌楼”的方法也很重要,这就需要学生多练笔。仿写是一种很好的方法。模仿是掌握技能的重要方法之一,是

关于初中语文中作文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

关于初中语文中作文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 【内容摘要】伴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发展,坚持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全面提升学生语文应用水平。学生作文水平是评定语文作文教学效果的重要标准,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活动中应重视学生的作文水平,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开展写作能力提升教学,激发学生想象力,提高教学质量。笔者主要阐述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现状,开展关于初中语文作文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语文应用水平。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有效策略 初中语文是一个注重学生文学功底教学的重要学科,而在语文教学中又以作文教学为首位,是培养学生作文写作能力和语文应用水平的主要途径。作文教学能有效开拓学生思维,激发想象力,并且使学生关注身边点滴,以便更好的运用语言文字。然而,在实际作文教学过程中,绝大多数教师缺乏对作文教学的创新,使学生在学习作文时提不起兴趣,从而导致教学质量的大幅下降。由此,在新课改的新形势下,初中语文教师应当转变教学观念,创新作文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习乐趣,切实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一、目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现状 1.对学习兴趣与观察培养不足

语文体现着中华五千年的文化底蕴,它来源于我们的生活,是生活累积的结晶。因此,学生对学习语文具有一定的兴趣,对学好语文具有良好基础。然而,当前不少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将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进行深挖,使学生学习兴趣渐渐磨灭。作文源于生活,写作素材的积累是写好作文的重要基础。作文教学中教师缺乏有效引导与培养学生细心观察与体验生活,使部分学生缺少写作素材,无法实现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 2.单一性的教学模式 大部分初中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只是就写作内容与要求进行简单的布置以及写作前的指导,过后对文章进行批阅。在作文布置前,教师主要是在课堂以口头传达,并没进行相关素材辅导和课后指导,使得学生对写作内容和主旨的理解不清晰,难以写出优秀的文章。同时,千篇一律的作文批阅方式,也未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此种单一性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写作能力不能得到有效的指导,写作水平也无法得到提高。 3.落后的教学观念 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初中语文教学中往往只注重课本知识点的讲解以及对古诗文鉴赏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作文教学的重要性。此种落后的教学模式,影响了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造成了学生对写作的厌恶。长期如此,学生学习

浅谈中学生语文写作能力的培养

浅谈中学生语文写作能力的培养 摘要:作文教学在我国目前的中学语文教学中,还是一个薄弱环节。,在宏观的理论探索方面以及微观的教学方法探讨方面都存在着一些尚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教师对新课标的理解、教师自身素质等教师层面以及现阶段学生所处的社会现状对其作文素质的影响方面分析中学作文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的基础上,对中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策略进行了阐述,为了提高中学生语文素质和作文水平,提出了诸如归还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作文源于生活以及引导学生积极积累作文素材、指导学生做好作文常规等一系列解决措施。 关键词:作文教学现状培养策略 一、前言

基础阶段的作文教学应该得到更多的关注和重视。作文教学在我国目前的中学语文教学中,还是一个薄弱环节,在宏观的理论探索方面以及微观的教学方法探讨方面都存在着一些尚待解决的问题。当前,中学生写作水平普遍比较低,一些学生甚至出现对作文课的惧怕心理和厌烦心理。同时,部分作文教师依旧持有陈旧的作文教育观念,没有在作文教育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方面进行同步更新,这些都直接导致了中学作文教学难以达到教学目的、中学生作文能力偏低的现状。因此,充分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激发学生对写作和作文课的兴趣,从而把写作变成自愿的行为、快乐的行为,构建一套使中学生作文能力得到有效提高的策略,是中学作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中学作文教学现状分析 在新课改的积极推进中,中学语文教学的确取得了不少突破,开展得轰轰烈烈,然而课改的重点大都聚焦在诸如语文识字与写字教学、阅读教学等方面,具体到中学作文教学,则效果不是很明显,属于薄弱环节。整体来看,中学生的作文水平没有取得质的飞跃,中学作文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也没有对当前中学生作文教学现状产生有效的影响。中学作文教学问题的具体表现如下: (一)、教师层面 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并没有对有些教师的传统的作文观念形成有效的影响,一些教师对新课标的理解较肤浅,只重视基础知识,却忽视了对学生作文兴趣的培养;没有充分激发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而是对学生的写作方式和思维方式在不知不觉中过多地干涉。文字训练模式单调,使学生感觉枯燥乏味。在作文课上,教师没有给学生以充分自由讨论、表达的时间,而是将更多的时间用于精分析细讲解,这种教学模式难以使学生自由表达,并导致学生的兴奋点与教师教学作文的侧重点不在同一个方向。在针对句子和篇章的讲解练习时,教师忽视了作文题材特有的真情实感,而仅仅要求学生对句子的语法、材料的安排、文章的中心等进行考虑,这种忽视学生所表达的喜、怒、哀、乐,而只重视写作技巧的教学方式,无法使学生享受到畅所欲言的乐趣。 教师自身的素质也是影响中学生作文能力的发展的一大因素。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不会写作文,……最简单的原因,就是教师不会写作文。”有些教师对于作文的评语完全采用“公式化”,如“语言优美,内容丰富,描写细腻……”等泛

高中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规划方案.docx

...... 高中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方案 (一 )课题提出的背景 1.《语文课程标准》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指出 ,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强调 " 写作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对世界进行观察 ,思考 ,表达 ,评价的能力 ".高中作文教学的方向是 "要求学生说真话 .写作要感情真挚 ,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 ,社会 ,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多角度地观察生活 ,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 , 捕捉事物的特征 ,力求有创意的表达 ". "标准 "关于写作教学的要求 ,体现了淡化文体意识 ,注重语言运用能力 ,淡化理论讲解 ,注重实际操作 ,淡化名词术语 ,注重实例比较启发的精神 . 语文教师只有恰当地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 ,才能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 , 才能实现写作的个性化 ,使学生表达出自己的主观感受 ,也才能适应新课程的需 要. 2.社会发展与人才培养的需要.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 是认识世界 ,认识自我 ,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 ,目的就是要使学生 "能具体明确 ,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 .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 ,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从而 " 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 ,发展合作精神 ",提高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促进德 ,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 3.农村高中作文教学效益现状及存在问题 作文是学生语文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反映,也是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反映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长期以来 ,作文教学对中学生的个性心理漠然置之 .如何关注中学生的个性心理,激发他们充沛的写作内驱力如果寻找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作文教学质量是当前高中作文教学急待解决的问题 . 另外 ,作文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的 "半壁江山 ",是语文教学中最适合发展学生个性的活动形式 .但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问题最多的是作文,我校作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 其一 ,作文教学中以教师的讲授为主要教学形式 ,写作知识教学成为主要任务 ,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的非主动性地位 ; 其二 ,不正确的评价机制 (如以作文篇数及批阅篇数考核语文教师的单纯的作文终结 性定量评价机制 )使教师大量的精力花费在作文批改之中 ,无暇于作文教学方法

探究提高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

探究提高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 摘要:写作是一个倾诉自我内心世界,抒发真正情感的过程。它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无论对以后的社交或者其他方面都有不可比拟的好处。正因如此,所以教师一定要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使其养成自觉自发的学习行为。本文就怎样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有策略 作文是一种语言活动,是系统地表达知识和经验,思想和感情的书面语言形式,作文具有高度综合性、创造性,作文还是一种信息输出。作文在中考中所占的分值较高,抓好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 一、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善于捕捉他们生活中闪光的情景 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应成为作文教学的重要原则。语文老师的主要职责就是要善于运用各种方法使学生对写作产生兴趣,消除害怕作文的心理,努力实现由“要我写”向“我要写”的转变。实现这一转变的基本前提是教师必须对学生的生活实际、心理特点、思想状况、写作水平有一个深刻全面的认识和把握。在具体的写作训练中,给出适合学生的作文材料,精心设计作文题目。好的文题能让学生感到兴致盎然,只要贴近学生实际,标新立异,就能调动他们的写作热情。如“初中生活形象设计”“给心灵下场雪”“阳光灿烂的日子”等。在我们现在的日常作文教学中,许多老师并不重视作文的命题选择,表现在对学生作文的训练缺乏通盘考虑,作文布置往往兴之所至,信手拈来,题目陈旧,内容重复,致使学生了无兴趣,丝毫没有创作激情。其实作文题目命得怎样,集中体现了一个语文老师自身的素质水平,也关系到写作训练的成败。所以本人极为重视作文的命题。命題要贴近学生生活,善于捕捉他们生活中闪光的情景。 二、联系生活实际,扩展学生阅读量 在语文作文教学当中,语文教师应注重联系实际生活,选择与学生生活相贴近的写作内容,以便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和生活感悟,使得写作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真情实感,写出感染人的文章。此外,语文教师还要不断扩充学生的阅读量,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生活素材,让学生能够真正热爱作文课。例如,在学习了课文《我的母亲》之后,教师可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思维能力,抒写关于亲情的作文。如祖孙之间、父母之间等情感。教师事先让学生进行思考,去仔细回想自己与亲人之间发生过的难忘的事情,并与同学进行分享,如此,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还能够锻炼学生语言表达、组织能力。同时,教师再让学生书写出亲人的外貌特征、性格特点等相关信息,这对于提高学生的人物描写能力有一定益处。此外,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可适当地为学生提供或是推荐《读者》《青年文摘》等报刊,或是一些除了必读名著之外的文学作品,如《平凡的世界》《边城》等,通过这样的广泛阅读,学生的写作素材才能有所累积,知识层面和写作水平也能有所提高。 三、运用多种形式,强化作文训练 “熟能生巧”,任何技能技巧,都需要反复历练,写作也一样,训练达不到一定强度或熟练程度,就难奏效。但学生本已害怕写作文,如果教师还不定期就布置一篇作文让学生写,那只会“雪上加霜”,欲速则不达。所以,笔者采取了扩写、仿写、续写等形式多样的片段练习来强化学生的作文训练。如,在学习《山居秋暝》时,笔者要求学生就“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两句展开想象,作80字左右的描写性文字。学习《春》时,笔者要求学生仿照“春草图”或“春花图”描写一幅秋景图。分析试卷时,笔者让学生仿写排比句:春是“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春是“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春是“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学习《羚羊木雕》时,笔者要求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描绘:当万芳把小刀塞到“我”的手里时,她此时想了些什么?这些句、段的写作练习看似有些难度,但只要学

小学生习作教学指导策略研究陈静

《小学生习作教学指导策略研究》 ——小专题成果 金堂县福兴镇小学陈静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作文教学历来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热门课题,一出重头戏。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却无论如何也不令人乐观。“害怕、讨厌学作”已经成为小学生的普遍心理现象。只要一上习作课学生就愁眉苦脸,视作文为“大敌”,但迫于老师的一脸威严下,只能抓耳挠腮,胡乱拼凑起来。结果使一篇篇文章里出现许多空话和套话,甚至成为笑话,编造成许多作文“同胞胎”,毫无个性特征。 习作原本应该是学生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可如今这样瞎编乱造的文章又谈何感情色彩呢?新《课程标准》指出:“习作重在培养学生习作兴趣和信心,引导学生在作文中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和套话。”为此提出本课题,就是为了探索一条切实有效的作文教学之路,让学生对自己的作文充满自信心,使“写好作文”成为学生的内在需求,全面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经过近一年来的尝试、探讨,在理论上对学生的作文有了进一步认识,在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1、指导学生细致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思考生活的习惯,学会积累习作素材,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2、培养学生发现、创新的意识和积极关注生活的态度;能及时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能用规范的书面语正确表达自己的觉得新奇有趣、印象深刻、最受感动的内容。 3、总结行之有效的作文批改方法,通过多种评价方式使学生达到自己能批改的地步,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全面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和水平。 三、实验对象: 我校四年级一班的同学。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对学生习作兴趣及能力的培养进行研究。 四、研究内容: 1、激发学生习作兴趣的研究。 2、能围绕习作要求,自主收集习作素材的研究 3、培养学生作文能力的基本方法和途径的研究 4、培养学生主动修改作文的研究

浅谈中学语文作文教学策略

浅谈中学语文作文教学策略 陆游有诗言;“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生活是学生写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很多作家都会深人群众生活之中,搜集写作的素材、捕捉写作的灵感。针对当前初中作文说假话、写假事、内容空洞这一现实,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走向生活,去开发生活的资源或亲身体验生活,结合生活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逐步积累生活经验。只有这样,才能还作文一份真实的美丽! 作文是一个人语言能力、知识水平、思想素质、思维习惯的综合反映。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鼓励学生多进行创新,想别人不敢想,拓宽自己的思维。 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仿写一些句子、片段和文章,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到写作的技巧和快乐,但是仿写并不是生搬硬套,学生必须要由模仿来激活自己的思路,这样既可提高学生语言表达和谋篇布局的能力,又能挖掘学生创新思维的潜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多次的写作,使得大部分学生“囊中羞涩”,找不出一些新颖合适的东西来。这时教师不妨让学生大胆地去联想、推想、假想、猜想,试着写出有创意的文章。如美国短篇小说家欧亨利,他的小说有很大的特点,就是文章有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结局,构思新颖别

致,十分有个性。由此可见,在作文课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写一些富有想象力的题材,这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体会到写作的乐趣。 写作是需要积累的学习科目。在初中写作教学中,要使学生作文有话可说、有物可写,教师就要多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积累,这样学生在写作时才能做到“下笔如有神”。 一篇精选的课文、一段优美的文字,都是作文中闪亮的“贝壳”,激发着学生的学习欲望,诱发着想象、模仿、创作的激情。课文中同样不乏精彩的描写、议论、抒情文字,如《少年闰土》《故乡》一文中,鲁迅描写闰土的句子是这样的:“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教师在教学这类课文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在描写人物的作文时进行模仿写作。如此一来,学生在写此类作文时就不会觉得无话可说,写作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例如,《戴斯蒙医生的第十三个牺牲者》这部影片在奥地利放映后,一位奥地利评论家在《快报》上发表一则影评,总共只有一句话:“我是第十四个。”这种简练的语言在写作过程中同样重要。由于词汇的简练离不开平时的积累和锻炼,所以,在积累素材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言简意赅的写作习惯,也有利于学生作文水平的提

高中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方案

高中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方案

高中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方案

高中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方案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1.《语文课程标准》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强调"写作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对世界进行观察,思考,表达,评价的能力".高中作文教学的方向是"要求学生说真话.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 "标准"关于写作教学的要求,体现了淡化文体意识,注重语言运用能力,淡化理论讲解,注重实际操作,淡化名词术语,注重实例比较启发的精神. 语文教师只有恰当地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才能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才能实现写作的个性化,使学生表达出自己的主观感受,也才能适应新课程的需要. 2.社会发展与人才培养的需要.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目的就是要使学生"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从而"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提高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3.农村高中作文教学效益现状及存在问题 作文是学生语文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反映,也是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反映.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长期以来,作文教学对中学生的个性心理漠然置之.如何关注中学生的个性心理,激发他们充沛的写作内驱力如果寻找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作文教学质量是当前高中作文教学急待解决的问题. 另外,作文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是语文教学中最适合发展学生个性的活动形式.但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问题最多的是作文,我校作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其一,作文教学中以教师的讲授为主要教学形式,写作知识教学成为主要任务,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的非主动性地位; 其二,不正确的评价机制(如以作文篇数及批阅篇数考核语文教师的单纯的作文

探究在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方法

探究在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方法 发表时间:2018-12-03T11:38:30.057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9年2月04期作者:杜春梅 [导读] 高中作文教学是学生在中学时期对作文的最后学习阶段,学生的写作能力体现了学生对语文的掌握能力和理解能力,对进入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这一时期的作文难度和深度远大于初中,因此对学生综合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有更高要求。然而,许多高中生在回答语文最怕什么这一问题时,大多数都回答是“写作文”。可谓题未出而叹息,临文卷而汗颜。确实,从目前高中生整体写作水平来看,学生写作形式和方法传统且单一,在写作方面的学习创新能 杜春梅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大邑中学 611300 【摘要】高中作文教学是学生在中学时期对作文的最后学习阶段,学生的写作能力体现了学生对语文的掌握能力和理解能力,对进入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这一时期的作文难度和深度远大于初中,因此对学生综合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有更高要求。然而,许多高中生在回答语文最怕什么这一问题时,大多数都回答是“写作文”。可谓题未出而叹息,临文卷而汗颜。确实,从目前高中生整体写作水平来看,学生写作形式和方法传统且单一,在写作方面的学习创新能力偏弱,同时教师一直苦于无规律可行,难以进行有效操作,致使作文教学的效率很低,不容乐观。 【关键词】自由统一课内课外多向单向弘扬自我统一标准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04-150-01 作文,作为学生以后社会交际的重要语言手段,作为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作为检验学生综合语文能力的一种方法,作为高考语文的大比重分数内容,自然而然地受到了大家的青睐。本文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中的经验,提出了一些作文教学方法,希望能对广大高中语文教师的作文教学工作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一、自由作文与统一作文相结合 考试作文的目的是为了测量学生的作文水平和写作能力,而平时作文是为了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和写作能力。考试作文是看结果,平时作文是重过程。如果学生根本不想写、无法写,又怎么能达到提高写作能力的目的呢?因此,保证学生的写作自由,倡导自由作文是非常必要也是十分有意义的。如果我们再联系近几年来的高考作文命题,不难发现近年来高考作文都尽可能地给学生更大的选择自由和写作空间。当然,我们所说学生作文的自由,也不是对学生的作文放任自流,不管不问,而是努力给他们写作的自由空间和选择的自由,不愿意写的不必逼着他写。更多的时候,是提供一个写作的情景或话题。有时候是命题作文,我总要给学生不止一个题目,对作文的要求也不是规定必须写多少字,写什么内容。对学生作文完成的时间也是比较自由宽松的,只规定一个大概时间。我不想由于时间的限定使学生的作文过程不完整,只是匆匆完成一个作业而已。我一直认为学生作文是其在进行艺术创作,而不是在教师严格标准下的“现代八股”。既然学生作文是其创作的艺术品,那么就必然允许他的自己的作品张扬个性,表现自我。在实践中,我感到自由作文学生欢迎,习作的质量也相对比较高,从教的角度看,得到的信息反馈量更大,发现的问题也更多更真实。 二、课内作文与课外作文相结合 语文老师,一般都会在注重课内作文的同时,对学生的课外作文提出一些要求。而我多年来,更重视课外作文。所谓“为主”不是指课内作文的篇数比课外的练笔还要多,而是说主要看重的还是课内作文,把课内作文看作是提高作文水平的重要手段,把课外的写作看作是辅助手段;对课内作文花时间多,用心多,精心计划,精心批改,而对课外作文,则任其自由发展。我对这种做法是持反对态度的。因为课内作文虽然对于培养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按照一定的要求作文的能力很有效,从应试这个角度讲,不失为一条可行的路子,但学生在整个写作过程中始终是被动的,思想受到限制,思维受到限制,因而很难有佳作出现。况且高中作文教学不仅仅是为了应付高考,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感悟能力。所以,我在作文教学中就注重了课内作文与课外作文相结合,侧重于课外作文训练。在学生的课外作文上我花了不少的心思:首先努力丰富学生课外作文的内容,我经常通过自己的写作实践引导他们学会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写作的触发点,关注国内外焦点问题,从生活中找素材,提醒他们要特别关注自己,要以敏感的心去体察生活中的每一个微小的变化,更要对自己内心的微妙变化时时刻刻予以关注,因为文章都是心灵的产物。而这些在课内作文中不可能都一一涉及到,引导学生在课外将自己一时的感悟,点滴随想用语言文字的形式再现出来。既能使学生感到有内容可写,又能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事实证明学生的课外习作中往往比课内作文质量更高,内容更充实。 三、多向对话与单向传授相结合 我一向不认为作文知识和能力之间有着必然联系。姑且不举那些什么作文知识也没有的大作家为例,也不引用鲁迅先生不要相信文章做法之类的名言,单就我们自己的体会而言,知识到底在其中起多大作用,就很值得怀疑。写得一手好文章,而考写作知识不及格的人绝不是个别的特例。对我们写作有益的倒是一种沙龙式对话,能激发大家的写作热情,给大家写作得失的启发。基于这样的一些基本想法,我的作文评讲课是“沙龙”式的,就一个作文题或一篇作文,展开广泛的对话。作者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同学们可以发表自己的评论,不同意见可以辩论,老师也只是其中普通的对话者。不是说我就完全丧失了教师的角色,不发挥我应该有的作用,而是说我不以自己的意见为核心,学生常常和我的意见相左,而且批评我的作文评价标准“太旧”“太实用化”“框框太多”,我既据理力争,也虚心接受。我们讨论的话题,也不是纠缠于所谓写作的知识和写作的理论,包括教材的写作内容也绝不拘泥,甚至有时会把它作为我们批评的对象;而是以学生的习作为话题,以鲜活例子为讨论的出发点。人们常说教学的主体是学生,但在课堂中具体地体现就不容易,而且要在作文教学中实现学生的主体似乎很难。而我们认为这样的作文评讲课,学生往往能成为“主体”,非常投入,学生和我自己都觉得效果不错。 四、张扬自我与统一标准相结合 在作文评价上,我从不用统一刻板的标准去衡量学生,更不以自己的喜好为尺度去评价,而是在考虑写作基本要求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采取灵活的评价尺度,尊重学生的写作个性,更为看重学生的自我表现。文章是表达思想感情最重要的方法和途径。能够恰到好处地把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出来,能把自己的观点和见解说清楚,就应该是好的文章;能表达一种不同一般的思想认识或独特的生活体验,则更为优秀。近几年高考的满分作文无不是这一类作文的典型代表。有些个性鲜明、不同一般的作文,即使那样的风格我并不特别喜欢,我也充分给予鼓励,并给以高分。当然,我也因此遇到过一些尴尬,因为这些同学的作文,换了一个教师批改就可能得很低的分数,

《小学作文起步教学策略的研究》结题报告(二稿)

《小学作文起步教学策略的研究》 研究报告 广安实验学校课题组 《小学作文起步教学策略的研究》,是我们2012年12月结合我校小学生作文起步教学的实际,自主选择研究的校本课题。近一年来,在研究过程中,边研究,边实践,边总结,取得了预期研究效果。现报告如下: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及意义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字、词、句、篇、听、说、读、写等能力的综合体现。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但是,大多数小学生对作文缺乏兴趣、缺乏自信、缺乏激情,写出的作文缺乏真情实感、缺乏个性,却是不争的事实。小学三年级是作文起步教学的阶段,在整个小学语文教学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如果此时能有效引导学生掌握作文的写作方法,这个问题将会迎刃而解。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提倡作文教学低起点,早起步。本课题是从学校低段作文教学策略入手,以提升小学作文教学的实效为目的,挖掘贴近小学生生活、贴近学校、贴近社会实际的作文教学内容,更好地加强起步作文教学的策略研究,培养学生习作兴趣,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探究出适合低年级学生心理特征的作文起步教学模式。 二、课题界定 小学:以习作的需要,本课题暂以广安实验学校三年级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 作文起步:指学生刚刚迈入写作的门槛,而作文的要求又比低年

级的写话高出一个层次的习作。 教学策略:是指教师在课堂上为达到作文起步教学目标而采取的一套特定的方式或方法,是实施作文起步教学过程的教学思想、方法模式、技术手段这三方面动因的简单集成的方法模式。 三、研究的内容、目标 1、探究小学起步作文教学的方法,研究如何运用小学起步作文的策略提高学生作文水平。 2、加强教师对作文教学的的研究,提高学生习作兴趣,形成良好的师生作文观。 3、研究探索构建作文起步教学应用模式。 四、研究原则 1、循序渐进原则。根据《课标》要求和按照教材编排体系、作文训练的序列,建立词—句—段—篇写作循序渐进内容的体系,强化听写、说写、读写的训练,扎实打好写作基础,形成作文能力,提高学生逐级作文水平,完成作文教学任务。 2、自主性原则。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有目的、有计划、规范地组织各种作文教学活动,使学生自主地、能动地、创造地进行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同时,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尊重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自我评价和为他人评价及他人互评的主体作用,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3、实践性原则。新课标下的作文教学应该是充满生机的,自由开放的,便于师生主动参与,积极交往的一种教学天地。学生在课堂中、生活中的活动方式,引导学生自我体验,自我认识,自我发现,可用“活动教学”进行组织,创设主动观察、主动思考的氛围,诱发学生写作的动机,让学生多读书、多活动、多作文,形成“人本、开放、多维、自由、创新”的新教学理念。

以人为本推进中学语文作文的教学效果++论文

以人为本推进中学语文作文的教学 效果 作文的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说是“半壁河山”,而中学教学中又存在教授时间长收效慢的问题。如何在中学阶段推进作文教学,切实提高语言表达和文字叙写能力,使作文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课程改革注重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注重对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发挥学生个性能力。本文试从意识、观察、积累、创造等方面,进行论证就如何以人为本,切实激发学生写作激情,进而使作文教学能有效并循序渐进发展,作一些粗浅的探究。 一、增强意识 中学阶段虽对学生写作阅读鉴赏能力有过要求,但在实际教学中因存在教学费时长效果差的问题,故未引起教师足够重视,且在教学过程中缺少安排合理性,有极大随意性,而学生思想中不够重视,甚至是漠视,认为作文提高并非是一朝一夕,收效慢,而作文训练又与考试题存在极大不一致,故在平常写作中就不积极参与,只在考试时拼凑而成。因而作文教学收效甚微。 基于上述原因,首先要提高作文教学重要性的思想意识,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同时它也是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集中体现,是学生知识积累和语言逻辑整合能力的集中反映,也可以说是学生语文素质能力的集中体现,所以每一个教师都要有极强的

责任感和深刻意识。其次,要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培养学生学习作文的思想意识,端正学习作文的思想态度,借助中外名家的故事,名言警句来树立良好的成功意识,增强努力求新的信念。中学生想象力极为丰富,我们应该以此为突破口引导他们树立正确学习作文的目标。无疑给他们的心灵点燃一盏明灯,可借助优秀高考作文或情真意切的美文佳篇培养感知汉语言文字的精美,中华民族文化灿烂瑰丽,引发学生对作文写作兴趣。 德国第斯多惠说“凡是能够引起学生的思想工作和智力上的主动精神的方法,是最好的方法。”学生是会思维的主体,只有引发他们的主动精神,才会使学生发挥巨大潜力。良好思想意识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进教育教学效果的前提,注重对学生的人文精神的关爱,体现一种人性化的关爱,正确引导培养学习作文正确思想意识,增强学习作文的信念,提高作文写作积极性,这都会为作文教学发展起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完善教育可能使人类的身体的智力的和道德的力量得到广泛的发挥。”(乌申斯基) 所以要想使作文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兴趣就必须从思想道德意识高度进行正确引导,良好的思想道德意识可以使学生养成积极学习态度,并营造健康和谐的学习氛围,这些对提升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水平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和影响。 “以德服人者,心悦诚服也。”(孟子) 二、教会观察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策略与方法研究课题实施计划方案

良繁场中心学校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策略与方法研究 实施方案 2014年4月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策略与方法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 1、理论背景: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作文教学的总目标:“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能根据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发展书面语言运用能力。”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重点是要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评价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从而提高写作能力。 2、实践背景: 新课程改革给小学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理念,让很多教师对作文教学产生了新的认识,然而,在我们看到种种新气象、新特点的同时,仍然发现部分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存在着误区,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在教学中,教师害怕教作文,对课程标准的精神领会不深,对年级训练的重点不清,对学生的心理需要不明,导致对作文训练的指导思想和意图不明确;有些教师往往制定过高的习作目标,使学生望而生畏,有的教师不顾小学生在语言表达上尚存在欠缺,在文字叙述上更是会出现许多在成人看来不成规矩、不合逻辑的句子的实际,过分强调语言句式的使用,对学生松散、跳跃的表达,无情指出并逐一加以校正,久而久之使学生觉得自己做的很不好,慢慢失去孩童特有的童真;也有教师认为只要教给学生写作的式,学生就会很快学会习作,去忽略了小学生性格特征和思维方式是处在发展和形成之中,用定式僵化了学生的思维;有的教师认为学生只有多写多练,才能使文笔长进,易于写作,大量单调、频繁的作文练习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对作文产生逆反心理,失去兴趣;还有教师漠视学生的阅读积累,忽略学生的生活体验,只重视学校课堂教学中采取各种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而忽略了生活这个大课堂,学生的作文离开生活只能是空中楼阁,经不起敲打。因此,探索小学作文教学有效策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找到学生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步发展的有效途径,具有深远的意义。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策略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策略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策略摘要:学生的作文必须经历了一定的场景后,有感想后自主、自愿地表达。作文写生活内容是基本的要求,因此作文要回归学生的主体地位、回归生活的本质地位。教师可以先确定话题,然后选好仿写例文,接着是仿写重点,最后是仿写训练。 关键词:作文教学;仿写经典;记叙生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作文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这为初中作文教学指明了方向。那么,作文教学应该怎样进行才能收到好的效果,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下面就结合自己的教学谈谈这方面的体会和思考。 1.作文教学应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曾经有位作家说过,文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这说明作文写生活内容是基本的要求,因此作文要回归学生的主体地位、回归生活的本质地位。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是教师教学的对象。教师的教学是为学生将来的不用学,今天的作文写作是为了明天的自主写作。所以回归生活的基础是回归学生本位。比如让学生写生活日记、写观察日记,通过这

种方式,促进学生观察生活和描写生活的愿望和能力;定期举办日记展示会,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坚持写日记。这样才可以实现学生的主体性和回归生活的写作原则。 一个作家的文学创作是基于对生活的经历和感受,有感而发的自主抒发和表达。同样的道理,学生的作文写作也是如此,学生必须经历了一定的场景后,有感想后自主、自愿地表达。因此,学生的生活经历应该成为作文的重要素材来源。比如鼓励学生将生活中的一些小事记叙下来,将自己读过的书的感想写下来;也可以用虚构的方式,通过想象一些内容将生活中的事情写出来。久而久之,他们会发现生活是美好的,是值得歌颂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生活场景、时政要闻、自然景色、四季更替、旅游见闻等内容,都可以进入学生的视野,成为学生的写作素材。 古人有“千古作文一大抄,抄来抄去有提高”的说法。这是说仿写也可以促进人的写作能力,也是提高写作能力的一种手段。教师可以先确定仿写话题,然后选好仿写例文,接着是仿写重点,最后是仿写训练。在文学的海洋中,有数不清的经典文章可供学生学习和仿照。所以教师应该将品读、感悟、仿写的教学结构应用在作文的指导课中。采取读读、议议、写写的路径,指定篇目进行仿写。模仿文本的结构、

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教案

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教案 【篇一:七年级下册语文作文教学教案设计】 七下语文第一单元作文教案设计 观察人物特点,写出人物个性 (一).激趣: 用一则寻人启事激发学生兴趣,知道观察人物要抓住特征,并导入 新课。导入语:大千世界,人海茫茫。走在大街上,人们步履匆匆,擦肩而过,一张张鲜活各异的面孔如花瓣一般,在 我们面前闪现。那么如何去将一张张缤纷的面孔定格,化作永恒的 一瞬呢?画家可以用颜料去画,摄影师可以用相机去拍,而我们所 能做的,就是用手中的笔去描绘。俗语说:“画人画虎,难画皮。” 意思是说,无论画人还是画虎,要画出虎和人的外形是比较容易的,但要画出虎和人的内在精神却不太容易。那么,如何才能将人物刻 画得栩栩如生呢?板书课题:观察人物特点,写出人物个性 (二)介绍写人物个性特征并提示常见的人物描写方法 (三)指导习作 1.肖像描写 照片激趣:你觉得照片上的老人的身份是什么?你为什么认为是这 样的? 明确:肖像描写的作用不止在于画出这个人的外部面貌,而是为了 以形传神,通过人物的外部特征揭示性格特点(表现人物的身份、 性格和生活际遇)。 课文范例:(作家笔下人物猜测) 1.黄里带白的脸,瘦得教人担心;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衫的长衫;隶体“一”字似的胡须;左手里捏着一枝黄色烟嘴,安 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了。(鲁迅外形瘦弱、精神矍铄、意志顽强) 2她微笑的时候,那黑得像黑樱桃的眼珠儿睁得圆圆的,闪出一种 难以形容的愉快的光芒,在笑容里,快活地露出坚固的雪白的牙齿,虽然黑黑的,两颊有许多皱纹,但整个面孔仍然显得年轻,明朗。(外祖母开朗的性格,年轻、明朗的心态) 明确:成功的肖像描写是理解人物性格的一把钥匙 练一练:肖像描写,写出人物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