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北师大版历史必修二素养突破讲义:第9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Word版含答案

2019-2020学年北师大版历史必修二素养突破讲义:第9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Word版含答案
2019-2020学年北师大版历史必修二素养突破讲义:第9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Word版含答案

第9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课程标准学习目标

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

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

理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深远影响,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理解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点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意义。

历史性的转折

1.背景:粉碎“四人帮”以后,国民经济仍徘徊不前。

2.召开: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3.内容

(1)提出“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重新确立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2)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中国的改革开放从此拉开了序幕。

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是党和共和国历史上最具深远意义的历史转折,成为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新起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经济体制的改革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1)背景

新中国成立后,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其存在着严重弊

端。农村实行的“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严重挫伤了农

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发展缓慢。

(2)实施:1978年,一些社员搞包产到户,将集体土地承

包到农户,用家庭个体经营取代集体经营。使农民有了生产和

分配的自主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经营积极性。

(3)推广:1983年,撤销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1993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作为农村的一项基本制度,被正式载入宪法,成为农村经济的主要经营形式。

2.国有企业的改革

(1)管理体制方面:实行政企分开,使企业拥有经营自主权。

(2)所有制方面:由单一的公有制,逐步转变为公有制为主

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3)分配方面:由平均主义单一分配制度,转变为以按劳分

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3.意义:推动国民经济高速发展。农业生产高速增长,乡

镇企业发展,农民温饱问题基本解决。工业生产格局发生了战略

性转变。国民经济走上了持续发展的道路。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1.过程

(1)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确认社会主义也可以实行市场经济。

(2)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就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1993 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确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体系和基本框架。

(4)1997年,中共十五大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5)党和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着基础作用。到21世纪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基本建立起来。

2.意义:使中国的社会生产力得到飞速发展,创造了世界经济史上的奇迹,人民生活发生巨大变化,正在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迈进。

【易错提醒】

1.关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几点误区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没有改变土地公有制,农民对土地只有使用权和经营权,而没有所有权。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但并不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措施不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而是发展乡镇企业、非农产业。

2.对市场经济的正确认识

市场经济不等同于资本主义经济,只是经济手段之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图示记忆】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生产关系的变化

【轻巧识记】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可归纳为“一、二、三、四”

一个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两个重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有企业改革。

三个关键点:小岗村突破、“南方谈话”、中共十四大。

四个转变:从单一公有制到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从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平均分配到按劳分配;从优先发展重工业到国民经济平衡协调发展。

【概念阐释】经济体制改革

按照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这一客观规律的要求,对不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国民经济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进行的改革。在中国,其基本目标是把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

制改革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所有制方面,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推行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在分配方面,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制度。

【轻巧识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过程

经济体制改革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史料用农民的话来说:“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完成国家的,交足集体的,剩多剩少全都是自己的”;农民取得了对农产品的实际支配权。所以说这种办法“责任明确,利益直接,方法简单,群众放心”。

画线部分表明经营方式和产品分配方式有所变化。

根据史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性质还是公有的。

提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坚持公有制基础上对集体经济的经营方式和分配方式进行的改革,农民有生产、分配的自主权,但没有土地的所有权。

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史料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所有制结构图(改编自国家统计局《新中国五十五年统计资料汇编》)

图片数据反映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国有经济、集体经济的比重明显下降,城市个体及其他企业经济占有较大比重。

图片反映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所有制转变的方向是什么?这种变化产生了什么影响?

提示方向:由单一公有制经济向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转变。

影响:调动了工人生产的积极性,增加了企业的活力,推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相同之处

(1)两者都扩大了生产经营自主权。

(2)两者都克服了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3)两者都调动了生产积极性,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条件

史料新中国的发展则不同,它根据自己的历史和经验,①依据马克思主义理论,借鉴“苏联模式”,设计了计划经济体制。②经过二十多年的计划经济实践后,又转而进行“面向市场”、建立全面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中国30年的经历走过了西方300年的路程。

①说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依据。

②说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依据。

依据史料指出新中国成立初的计划经济体制有何弊端。后来是怎样克服的?

提示弊端:优先发展重工业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僵化的体制挫伤了企业和生产者的积极性。

克服:解放思想,改革开放;邓小平“南方谈话”提出要搞好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中

共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史料图一为上海市粮票(1955年发行到1993年停止流通)。图二为上海飞乐音响股份有限公司的股票,该公司创立于1984年11月18日,是新中国第一家股份制上市公司。

注意挖掘图片隐含信息:粮票代表的是计划经济,股票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象征。

史料中图片由发行粮票到发行股票反映出中国的经济体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发生这一变化的意义。

提示变化: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到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意义: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原因、含义及特征

(1)原因

①计划经济体制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极大地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

②改革开放以来,以市场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从而积累了实践经验。

③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冲破了思想束缚。

④国内国际形势的巨大变化,特别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要求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要有重大突破。

(2)含义:所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指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

(3)特征

①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多种所有制经济长期共同发展。不同经济成分还可以自愿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

②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运用包括市场在内的各种调节手段,既鼓励先进,促进效率,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防止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③在宏观调控上,社会主义国家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与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的原因、特点及实质

1.原因

(1)人民公社体制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严重挫伤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2)农业生产发展十分缓慢,严重影响了国家的现代化建设。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方针。

(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性质及其实行具有群众基础。

2.特点:它以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为前提,坚持了农村的社会主义制度;它把统一经营和家庭分散经营有机结合起来,既发挥了集体统一经营的优越性,又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它是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伟大创举。

3.实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质上是对农村生产关系进行的调整,是从根本上解放农村生产力。

【对点演练】

1.“过去是喊破嗓子打烂钟,出工最早九点钟。现在不用队长叫一声,上工天不明,收工点了灯。”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农村土地所有制的变化

B.农村土地经营及分配权的变化

C.农业合作化向纵深发展

D.公社取消及乡镇政府设置变化

解析:选B。农村土地的经营方式从过去高度集中的人民公社体制转变为以包产到户为主的责任制,农民有了更多的自主权,分配方式上改变了过去平均主义的弊端,实行按劳分

配,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故选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针对的是经营方式和分配方式,土地所有制没有变化,仍然是社会主义公有制,A项错误;农业合作化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在过渡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与题干主旨不符,C项错误;1983年,为了配合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发展,在农村行政管理上取消公社,改设乡镇,与题干无关,D项错误。

二、全面认识新时期的经济体制改革

1.必要性

(1)原有经济体制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改革经济体制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2)只有改革经济体制才能更好地适应世界新技术革命的要求和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潮流。

2.前提: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3.目的: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4.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5.实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6.特点

(1)以产权制度改革和产权关系调整为核心和主线。

(2)以改革旧制度最薄弱或新制度需求最强烈的环节——农业制度为突破口。

(3)允许旧体制外产生新体制,即体制增量调整与体制存量调整并行,而且以前者促进后者。

(4)包括政府在内的多元主体联合创新体制,政府扮演重要角色。

(5)从制度变迁的规律和中国实际出发,选择渐进式改革的方式或道路。

7.意义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适应中国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能够推动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增强经济活力,促进生产力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能够合理地调整经济结构,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快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3)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促进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接轨,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具有重要的意义。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能够推动资源的合理流动与分配,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宏观调控有利于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基本平衡,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平稳运行。

【对点演练】

2.据载:1979年福建对50家企业实行扩权实验,并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果,如三明钢铁厂1980年上半年工业总产值比1979年同期增长了13.5%,实现利润总额比上年同期增

长14.8%。这()

A.推动了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出现

B.得益于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革

C.说明了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下放的必要性

D.受惠于市场经济体制的有效运行

解析:选C。材料信息“1979年福建对50家企业实行扩权实验,并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果”体现的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故选C项。A、D两项时间不符,B项中“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革”表述错误,故A、B、D三项均排除。

1.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重新确立的思想路线是() A.“以阶级斗争为纲”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解析:选B。根据所学,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思想路线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2.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生产队社员私下签订了一份包干合同书,“(分田到户后)每户保证完成每户全年上交(缴)的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由此开始了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尝试。这一尝试()

A.消灭了地主土地所有制

B.掀起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探索出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拉开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

解析:选C。原有的农村经济体制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生产队社员签订契约,探索出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迈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第一步,故选C。

3.“大包干,就是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搞上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个人富,集体富,国家还要盖仓库。”这个顺口溜称赞的是()

A.农业合作社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人民公社D.1950年土地改革

解析:选B。由题干中信息“大包干”可知称赞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4.1984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转向城市,主要是进行国有企业改革,改革的中

心环节是()

A.增强企业活力B.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C.加强计划管理D.发展乡镇企业

解析:选A。根据所学可知,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

5.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的标志。从此,中国的经济体制逐步迈向()

A.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体制

B.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新民主主义经济体制

解析:选C。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提出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故选C。

6.由当代历史学者编著的《中国现代化历程》第三卷共有四编,每编由若干章节组成。下图所示是该书其中一编的部分目录,这些章节应属于()

A.第一编

B.第二编受挫与调整(1957-1978)

C.第三编改革与发展(1978-1991)

D.第四编辉煌岁月(1992-2000)

解析:选D。根据材料中选编的内容“南方吹来春天的风”,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判断是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由第十九章的信息进一步可知应为第四编,选择D项符合题意。

教材答疑·名师指津(教材P44)

1.突破:改革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变为计划与市场相结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意义: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经济得到了较大发展,使得资源得到了合理配置,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升,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

2.略

(建议用时:30分钟)

一、选择题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强调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从根本上看这是()

A.由中共的政党性质决定的

B.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C.由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决定的

D.邓小平理论指导的结果

解析:选C。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这就决定了党和国家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1960年,中共中央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对国民经济进行了调整;1979年中央又提出了“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这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结束后不久我国国民经济经历的一次全面调整。与前者相比,后者() A.以调整农轻重的比例关系为重点

B.结束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C.是在“左”倾错误影响下被迫进行的调整

D.是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进行的主动调整

解析:选D。1979年的经济调整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进行的主动调整,故选D。前者以调整农轻重的比例关系为重点,A项错误;当时没有结束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B项错误;1979年已经结束了“左”倾错误,C项错误。

3.漫画《跟不上》反映了农村的落后,农民的贫困制约了工业、城市及整个社会的发展空间。农村从根本上改变落后面貌始于()

A.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展

B.“一五”计划推行

C.“大跃进”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

解析:选D。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大跃进”运动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造成工农轻重比例失调,不可能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故答案为D。

4.“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对这句1978年出自安徽凤阳农民的话理解正确的是()

①概括了包产到户的优点

②表达了对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拥护

③说明联产承包责任制给农村经济注入了活力

④说明农民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

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①④D.②③

解析:选B。安徽省凤阳县农民的这句话出自1978年,那时改革开放刚刚开始,而农民温饱问题则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进行逐步解决的,④错误,①②③均符合史实。故选B。

5.1979年,海城市西柳镇一位农民做裤子买卖,一天挣的钱比在地里刨一年还多。远近农民纷纷仿效,这引起了轩然大波。民兵围追堵截,工商税务补税罚款,然而撵了集中的却撵不了分散的,裤子交易仍在进行。到1984年,西柳裤子市场终于名正言顺。结合所学知识,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

A.改革开放初期仍存在一定的阻力

B.“有形的手”打不过“无形的手”

C.实行改革是搞活经济的必由之路

D.农民偷逃税款是被追堵的主要因素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结合材料民兵和工商税务的行为可见改革初期存在政府职能部门未转变思想,阻碍了改革的发展,A项正确;政府的管制终于无法抵制市场的形成,B项正确;只有改革,转变经营方式才能促进经济发展,C项正确;结合材料,农民被追堵不是因为偷税,而是工商税务阻止商品交易,D项错误。

6.“个体户”是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在人们脑海里扎根的。下面两张图片是个体户经营情景。这反映了中国()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丰富人们生活

D.中国所有制形式趋向多样化

解析:选D。“个体户”的出现打破了计划体制下的单一公有制,体现中国所有制形式趋向多样化,故选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是在1992年,初步建立是在21世纪初,与“20世纪80年代”不符,A项错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是在1984年,与题意不符,B项错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主要是指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题意不符,C项错误。

7.从1978年到1992年,历经14年的探索和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了明确方向。这里的“方向”是指()

A.对内进行改革同时对外开放

北师大版九年级历史全册复习提纲

历史九年级上(世界近代史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跨入近代社会的门槛 第1课向人性扼杀者宣战——文艺复兴(P2) 1、背景:○1罗马教皇和天主教会的专制统治,禁锢了人们思想、阻碍社会进步和科学的发展 ○2 14-17世纪的艺术家、科学家和思想家们发掘和继承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传统,追求个性解放和思想自由,表现了人类不断追求进步的本性。 ○3造纸术、印刷术造纸术的推动。 2、时间:14—17世纪(持续了近300年) 3、爆发地:意大利——扩展到西欧所有国家 4、核心思想:人文主义(以人为本,把人、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 5、实质:是资产阶级叩响近代社会大门的思想解放运动。(是新兴的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6、代表人物: ○1但丁《神曲》(但丁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同时但丁也是文艺复兴的先驱)(《神曲》被认为是欧洲开始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渡的标志) ○2达·芬奇《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达·芬奇是多才多艺的文化巨人) 《最后的晚餐》:取材于基督教《圣经》中的故事,被称为欧洲艺术的拱顶之作。 《蒙娜丽莎》摆脱了宗教题材的束缚,体现了人性美。 ○3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著名的文学家,他的作品代表了当时文学的最高成就,其中《奥赛罗》、《李尔王》、《哈姆雷特》、《麦克白》称为“四大悲剧”。 7、意义:①打破中世纪以来封建统治和教会神学对人们思想束缚,把人和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 ○2文艺复兴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8、文艺复兴运动首先兴起于意大利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出现在意大利。(经济基础) 第2课探险者的梦想——新航路的开辟(P8) 1、时间:15—17世纪 2、过程: 3、根本原因:商品经济发展激起了欧洲人对黄金的狂热追求。 4、条件:○1欧洲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对地球的了解;(主观条件) ○2中国和阿拉伯的罗盘针、航海知识与地理知识在欧洲的传播(客观条件)。 5、影响:积极○1新航路的开辟,锤炼了欧洲人敢于冒险、勇于拼搏的精神 ○2打破了相互隔绝的局面,促使世界由分散走向整体,促使世界市场的形成。 ○3促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使欧洲资本主义的触角伸向世界各地。

九年级上下册历史复习提纲(北师大版)

九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 (世界近代史复习提纲) (范围:文艺复兴和新航路的开辟(14—17世纪)到一战(1917年)) 第一单元跨入近代社会的门槛 第1课向人性扼杀者宣战——文艺复兴(P2) 1、背景:○1罗马教皇和天主教会的专制统治,禁锢了人们思想、阻碍社会进步和科学的发展 ○2 14-17世纪的艺术家、科学家和思想家们发掘和继承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传统,追求个性解放和思想自由,表现了人类不断追求进步的本性。 ○3造纸术、印刷术造纸术的推动。 2、时间:14—17世纪(持续了近300年) 3、爆发地:意大利——扩展到西欧所有国家 4、核心思想:人文主义(以人为本,把人、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 5、实质:是资产阶级叩响近代社会大门的思想解放运动。(是新兴的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6、代表人物: ○1但丁《神曲》(但丁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同时但丁也是文艺复兴的先驱)(《神曲》被认为是欧洲开始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渡的标志) ○2达·芬奇《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达·芬奇是多才多艺的文化巨人) 《最后的晚餐》:取材于基督教《圣经》中的故事,被称为欧洲艺术的拱顶之作。 《蒙娜丽莎》摆脱了宗教题材的束缚,体现了人性美。 ○3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著名的文学家,他的作品代表了当时文学的最高成就,其中《奥赛罗》、《李尔王》、《哈姆雷特》、《麦克白》称为“四大悲剧”。 7、意义:①打破中世纪以来封建统治和教会神学对人们思想束缚,把人和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 ○2文艺复兴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8、文艺复兴运动首先兴起于意大利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出现在意大利。(经济基础) 第2课探险者的梦想——新航路的开辟(P8) 1、时间:15—17世纪 2、过程: 3、根本原因:商品经济发展激起了欧洲人对黄金的狂热追求。 4、条件:○1欧洲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对地球的了解;(主观条件) ○2中国和阿拉伯的罗盘针、航海知识与地理知识在欧洲的传播(客观条件)。

北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上册思维导图

北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上册思维导图 历史思维导图逐步构建宏观历史体系和知识网络,同时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培养 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下面小编精心整理了北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上册思维导图,供大家 参考,希望你们喜欢! 北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上册思维导图欣赏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 第1课向人性扼杀者宣战 一、文艺复兴运动 1、时间:14—17世纪(持续了近300年)。 2、爆发地:意大利——扩展到西欧所有国家。 3、核心思想:人文主义(以人为本,把人、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 4、实质:是资产阶级叩响近代社会大门的思想解放运动。(是一场新兴的资产阶 级反封建思想解放运动) 5、代表人物: (1)但丁(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先驱——《神曲》(但丁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恩格斯) (2)达?芬奇(意大利)——多才多艺的文化巨人——《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达?芬奇是) (3)莎士比亚(英国)——《奥赛罗》、《李尔王》、《哈姆雷特》、《麦克白》称 为“四大悲剧”。 第2课探险者的梦想 1、时间:15—17世纪 2、过程: 航海家资助国家主要成就 哥伦布西班牙发现美洲新大陆。 迪亚士葡萄牙发现非洲好望角 达?伽马葡萄牙开辟了通往印度的新航路 麦哲伦西班牙第一次环球航行,证明了地球是圆的。太平洋就是他命名的。 3、影响:

(1)积极:新航路的开辟,锤炼了欧洲人敢于冒险、勇于拼搏的精神;打破了相互隔绝的局面,促使世界由分散走向整体,促使世界市场的形成。 (2) 消极:新航路的开辟,亚非拉国家和地区带来了持续了数百年的殖民掠夺、殖民扩张和侵略活动。 第3课剥夺王权保留王位的革命 1、时间:1640—1688年(近半个世纪) 2、根本原因: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英国资本主义发展。 3、性质:资产阶级革命 4、领导人:以克伦威尔为代表的新贵族和资产阶级 5、结果:推翻了君主专制统治,制定《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6、影响: (1)国内影响: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并率先开始了工业革命。 (2) 国际影响:推动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 7、《权利法案》:1689 年,目的——限制国王权力;制定机构——英国国会;内容:对国王在政治、经济、宗教等事务中的权力进行了严格限制,确定了国会拥有最高权力的基本原则,并对公民的权利作了明确规定。 九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 第1课向人性扼杀者宣战——文艺复兴(P2) 1、背景:? ①罗马教皇和天主教会的专制统治,禁锢了人们思想、阻碍社会进步和 科学的发展 ②14-17世纪的艺术家、科学家和思想家们发掘和继承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传统,追求个性解放和思想自由,表现了人类不断追求进步的本性。 ③造纸术、印刷术造纸术的推动。 2、时间:14—17世纪(持续了近300年) 3、爆发地:意大利——扩展到西欧所有国家 4、核心思想:人文主义(以人为本,把人、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 5、实质:是资产阶级叩响近代社会大门的思想解放运动。(是新兴的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北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案全册

第1课向人性扼杀者宣战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文艺复兴运动的基本情况和主要作用 【能力目标】初步认识文艺复兴对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所起的作用. 【情感与价值观】认识文化的变革的社会发展的作用. 教学教法 通过体会课文在恩格斯对但丁的评价,了解《神曲》的基本内容及历史作用.通过查阅有关达?芬奇的主要生平,历史活动,历史影响等资料,了解他的主要成就. 重点难点 从对但丁的《神曲》,达?芬奇的艺术成就和莎士比亚的主要作品的了解来体会文艺复兴的实质,这是本课的难点。重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文艺复兴对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所起的作用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文化的进步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方法 讨论式、启发式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14世纪,意大利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一股资产阶级新潮流在意大利兴起.这种资产阶级文化运动在历史上称为文艺复兴. 2、讲授新课 一、文艺复兴运动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后,提问:文艺复兴在什么背景下兴起的谁能讲述一下它的内容,实质及其影响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文艺复兴的背景:(1)罗马教皇和天主教教会在欧洲的封建统治,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扼杀了人性,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因此许多追求思想解放和个人精神的自由的人,向人性的扼杀者宣战.(2)14世纪起,欧洲生产关系的进一步变革以及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为文艺复兴运动的到来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和社会基础.(3)许多对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着迷的文人学士的努力,使多数古希腊罗马经典著作的文化光辉重新为人们理解和认识,极大地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发展.(4)文艺复兴运动的出现还与欧洲科学的发展和地理大发现息息相关.(5)文艺复兴运动在欧洲的传播和蓬勃发展与印刷术的推广和书籍的普及相关. 文艺复兴的实质:是一场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 文艺复兴的内容:新兴的资产阶级提出以人为中心,反对教会以神为中心,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幸福,这种思潮被称为人文主义.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 文艺复兴的作用:文艺复兴作为欧洲文明史上政治,经济,自然科学,思想领域,文学艺术等几乎所有领域都引起变革的运动,其影响是巨大的,它是人们主体意识觉醒和高扬的时代,是人性从中世纪神学摧残下复苏和回归的新时代. 二、《神曲》中的人性 向学生介绍被恩格斯称为"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的但丁及他的作品.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历史(世界近代史)复习提纲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历史(世界近代史)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迈入近代社会的门槛 第1课向人性扼杀者宣战——文艺复兴(P2) 1、背景:○1罗马教皇和天主教会的专制统治,禁锢了人们思想、阻碍社会进步和科学的发展 ○2 14-17世纪的艺术家、科学家和思想家们发掘和继承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传统,追求个性解放和思想自由,表现了人类不断追求进步的本性。 ○3造纸术、印刷术造纸术的推动。 2、时间:14—17世纪(持续了近300年) 3、爆发地:意大利——扩展到西欧所有国家 4、核心思想:人文主义(以人为本,把人、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 5、实质:是资产阶级叩响近代社会大门的思想解放运动。(是新兴的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6、代表人物: ○1但丁《神曲》(但丁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同时但丁也是文艺复兴的先驱)(《神曲》被认为是欧洲开始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渡的标志) ○2达·芬奇《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达·芬奇是多才多艺的文化巨人) 《最后的晚餐》:取材于基督教《圣经》中的故事,被称为欧洲艺术的拱顶之作。 《蒙娜丽莎》摆脱了宗教题材的束缚,体现了人性美。 ○3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著名的文学家,他的作品代表了当时文学的最高成就,其中《奥赛罗》、《李尔王》、《哈姆雷特》、《麦克白》称为“四大悲剧”。 7、意义:①打破中世纪以来封建统治和教会神学对人们思想束缚,把人和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 ○2文艺复兴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8、文艺复兴运动首先兴起于意大利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出现在意大利。(经济基础) 第2课探险者的梦想——新航路的开辟(P8) 1、时间:15—17世纪 2、过程: 3、根本原因:商品经济发展激起了欧洲人对黄金的狂热追求。 4、条件:○1欧洲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对地球的了解;(主观条件) ○2中国和阿拉伯的罗盘针、航海知识与地理知识在欧洲的传播(客观条件)。 5、影响:积极○1新航路的开辟,锤炼了欧洲人敢于冒险、勇于拼搏的精神 ○2打破了相互隔绝的局面,促使世界由分散走向整体,促使世界市场的形成。 ○3促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使欧洲资本主义的触角伸向世界各地。 消极:新航路的开辟,持续了数百年的殖民掠夺、殖民扩张和侵略活动从此开始。造成了亚非拉国家和地区的殖民灾祸 6、比较▲比较哥伦布等人的航海与中国郑和的远航有什么不同? 时间:明朝郑和下西洋比欧洲的远洋航行早半个世纪 影响:郑和下西洋是与各国友好交往;新航路的开辟客观上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但也伴随着血腥的殖民扩张

北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材分析

北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材分析 一、世界近代史的学习目标 1.依据时间顺序和类别,较好地把握世界近代史中的基本知识,注重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 2.在过程与方法上,要求学生在学习世界近代史时遵循两条基本原则:一是循序渐进的原则,即从了解世界近代史中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入手,对世界近代史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和体验,然后再去认识和分析历史现象、理解历史概念和历史问题。二是探究式学习的原则。 3.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通过世界近代史的学习,要着重培养和树立以下几个方面的意识和观念:一是要树立旗帜鲜明的历史是非观念。二是要树立历史进步意识。三是要培养崇尚科学精神的意识,确立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四是要不断强化民主与法制意识。五是要培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 一、本册教材概况 九年级上册的内容是世界近代史,共分4个单元,25课,其中包括4节活动课。第一单元是“跨入近代社会的门槛”,该单元共有7课,主要包括文艺复兴、地理大发现、英美法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拿破仑帝国等主要内容;第二单元是“近代社会的确立与动荡”,该单元共有6课,主要包括第一次工业革命、民族解放运动、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巴黎公社等主要内容;第三单元是“近代社会的发展与终结”,该单元共有8课,主要包括俄国农奴制改革、美国内战、日本明治维新、第二次工业革命、一战前的国际关系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等主要内容;第四单元是“构建文化的圣殿”,该单元共有4课,主要包括近代的思想理论、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等主要内容。

第一单元跨入了近代社会的门槛 一、课标要求 (1)知道《神曲》,复述达·芬奇、哥伦布的主要活动,初步认识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对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所起的作用。(2)简述《权利法案》《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的基本内容,初步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历史影响。(3)讲述华盛顿、拿破仑的主要活动,评价资产阶级政治家的历史作用。 该学习主题的主要内容包括从文艺复兴、地理大发现到英、美、法等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过程,但在知识点的分布上只选择了但丁的作品──《神曲》和地理探险家哥伦布发现新航路的主要活动,《权利法案》《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三部法律文献,华盛顿和拿破仑两位资产阶级政治家作为认识欧美主要国家从封建社会形态和殖民地向资本主义社会形态转变这一重大历史过程的切入点。 二、单元主线 通过文艺复兴运动、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使欧洲“跨入了近代社会的门槛”。 第一单元的核心是“过渡”,即从传统的中世纪向近代社会的“过渡”。这一时期也是社会的转型时期,政治制度、经济体制和思想文化的确立看做是一种社会形态完成转型的三大支柱性标志。当然,在这一单元中,我们只看到了欧洲在思想文化(人文主义)、政治制度(代议制度)和市场空间(新航路的开辟)三个领域取得了初步成功,因此我们把它称之为“跨入近代社会的门槛”。上述问题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向学生全部说明,但在教学中应当渗透这样一种观点。 三、单元内容 第1课向人性扼杀者宣战第2课探险者的梦想 第3课剥夺王权保留王位的革命第4课为民族独立而战 第5课为争取“民主”“共和”而战第6课拿破仑的文韬武略 第7课与哥伦布同舟远航 四、单元重点 1. 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对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所起的作用。2.《权利法案》、《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是l7至18世纪三次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纲领性文献和理论旗帜,正确理解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对世界的影响,3. 华盛顿和拿破仑是在资产阶级革命中涌现出来的政治家。 五、单元难点 1.关于世界近代史分期问题。 2.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与资产阶级革命的关系。 3.资本主义在制度与封建社会相比其先进性的表现。 4.世界近代史上的人物评价问题

北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设计全册教案

第1课向人性扼杀者宣战(教学设计) 设计者:zhj 备课时间:2014年5月20日 教材内容:本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课)共有4个子目,分别是“文艺复兴运动”、“《神曲》中的人性”、“多才多艺的文化巨人”和“文学巨匠莎士比亚”。第一子目从整体上讲述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历史背景、内容、实质和影响。第二、三、四子目通过诗歌、绘画、戏曲三个方面反映了文艺复兴运动的成就,突出了文艺复兴的核心“人文主义”。 一、课标要求 1、知道《神曲》,复述达·芬奇的主要活动,初步认识文艺复兴对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所起的作用。 2、说出《最后的晚餐》的作者和艺术风格。 3、知道莎士比亚的主要作品。 二、教学目标 知道但丁和《神曲》。说出达芬奇的主要成就。说出《最后的晚餐》的作者和艺术风格。知道莎士比亚的主要作品。通过对但丁、达芬奇、莎士比亚作品的朗诵与分析,理解其中蕴涵的人文主义思想,认识文艺复兴是欧洲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感受文化巨人对封建教廷的抨击与控诉、对人性的渴望与追求,形成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人生观,认识文化变革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三、教学过程 (一)设计思路 根据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对教材、学生等因素的分析,本课遵循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学理念,确定本课教师的活动以启发、引导为主,多媒体课件演示为辅,通过看图说话等形式,引导学生进行体验、探究,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二)课堂展示 [导入新课] 名言赏析: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教师引入:改革开放以来,对个性的追求成为一股潮流。近30年来,很多大中小学生在他们的毕业留言册上都写过这句话,或者在憧憬未来时表达过这样的思想。同学们,在你们的留言册上有过这句话吗?你们谁能说出这句名言的作者和他揭示的主题思想吗? 在学生回答后,教师作新课导语:社会越是发展,对个性的追求就越为社会所尊重。作为新新人类的“90后”,同学们是追求个性化的主力军。这节课,我们就学习这段人类历史上最早追求个性解放、尊重人权的思想解放潮流——文艺复兴运动。 [学习新课] 1、自主学习,完成知识盘点,初步构建知识结构:

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北师大版

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北师大版 一、俄国十月革命 1、革命爆发原因和背景:①一战给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苦难;②二月革命*了沙皇政府,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执行反人民的对外政策,并力图扑灭国内的革命火焰。③出现两政权并存:工人士兵苏维埃,资产阶级临时政府。④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反动统治。⑤“七月事件”的发生。 七月流血事件:标志着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的结束。 2、革命的准备:①列宁提出《四月提纲》,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 ②1917年8月,制定武装起义方针 二、革命的经过 1、爆发:1917年11月6日晚,彼得格勒起义(斯莫尔尼宫) 2、胜利:1917年11月7日清晨,占领彼得格勒;晚上九点“阿芙乐尔”号向冬宫开炮 1917年11月8日凌晨,攻占冬宫 特征:中心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3、政权: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人民委员会) 4、措施:A、政治上:建立新型的无产阶级政权 B、经济上:将银行、铁路和大工业企业收归国有,颁布《土地法令》,没收地主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 C、外交上:同德国、奥匈帝国议和,退出一战。 5、迁都:彼得格勒→莫斯科 6、巩固政权:经三年国内战争,1920年取得胜利 3年国内战争(1918-1920),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内容:实行余粮收集制,征集农民手中的粮食和其他农产品,对中小企业实

行国有化,取消自由贸易。 ¤如何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积极作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限度地调动了全国的财力、物力,为保卫苏维埃国家创造了必要的物质前提。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 消极影响: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的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而且在1920年底国内战争基本结束的情况下,非常措施不仅没有收缩,反而进一步加强。这说明制定这一政策的指导思想,即“直接过渡到纯社会主义的经济形式和纯社会主义的分配”存在着重大失误,它并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3年国内战争胜利的原因: 1、苏维埃政权是新型的无产阶级政权,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人民的措施,得到了人民的支持。 2、为打退国内外反动势力的联合进攻,战争是正义的。 3、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 4、苏俄军民的奋勇斗争。 三、革命的意义 1、性质:第一个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2、影响(意义)A、是人类历第一个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B、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C、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D、使人类进入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新时期。E、开辟人类历史的新纪元。F、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你如何理解毛泽东的这段话?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 俄国革命影响下,中国出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走上了社会主义革命道路。 ☆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 ☆月革命后,临时政府继续执行沙皇政府的内外政策;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采取了正确的方针政策;俄国工人阶级的力量比较集中等。这

2016年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

九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 第1课俄国向何处去 一.二月革命 1、时间:1917.3 2、结果:推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3、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二、十月革命 1、彼得格勒武装起义:1917年11月,列宁在彼得格勒领导武装起义并取得胜利,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工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主席。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 十月革命的意义:它是世界历史上无产阶级第一次取得胜利的革命,它把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使俄国走上了实现现代化的独特之路,为世界上落后国家的发展树立了榜样,对20世纪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2、巩固新政权的措施:将银行、铁路和大工业等收归国有,实行工人对企业的监督;没收地主、皇室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经农民耕种;签订《布雷斯特和约》,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三、列宁在建设方面所做的探索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目的:抗击国内外反革命势力的进攻和武装干涉。 2)作用:取得了平息国内反革命叛乱和粉碎外国势力的武装干涉和进攻的胜利。但它不符合和平经济建设的需要,不符合客观经济发展规律。 2、新经济政策: 1)背景:随着国内战争的结束,1921年,列宁领导的苏俄放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新经济政策。把社会主义同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直接联系起来。 2)主要内容:允许多种经济并存(新的特点),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3)作用: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是列宁建设社会主义思想的一大转变,对小农占优势的国家走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第2课苏联的崛起 一、苏联成立:1922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最早的四个加盟共和国:俄罗斯联邦、外高加索联邦、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后来扩大到15个加盟共和国。 二、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 当资本主义世界陷入经济危机困境时苏联经济却迅速发展,在短时间内,9000多个新企业投入生产,机械制造等重工业部门纷纷建立;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欧洲第一,世界第二。苏联由一个经济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为世界一流的工业强国,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三、斯大林模式: 1、形成标志: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制定,标志着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也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的建立。 2、斯大林模式的内容: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3、评价斯大林模式: 1)积极作用:在一定历史阶段发挥过积极作用,使苏联跻身于工业化国家的行列,为后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2)消极作用:①政治上,党政不分,苏维埃变成徒有虚名的机构,民主与法制匮乏,个人崇拜和家长制作风盛行;②经济上,排斥市场调节和价值规律,用行政手段来干预经济,造成经济部门发展的严重失调和农业长期停滞不前等问题。 总而言之,斯大林模式阻碍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充分发挥。 启示:政治建设要健全民主与法治,反对个人崇拜,经济建设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使农、轻、重按比例协调发展。 第3课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一、巴黎和会与《凡尔赛和约》 1、召开时间:1919年1月—6月操纵国:法国克里孟梭、英国劳合·乔治和美国威尔逊 2、召开目的:缔结和约、如何分赃 3、中心问题:如何处置战败后的德国

高效课堂:北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上

第一单元 跨入近代社会的门槛 第1课 向人性扼杀者宣战1 第2课 探险者的梦想3 第3课 剥夺王权保留王位的革命5 第4课 为民族独立而战7 第5课 为争取 民主 共和 而战9 第6课 拿破仑的文韬武略11 第一单元复习课13 第一单元测试卷15 第二单元 近代社会的确立与动荡第8课 改变世界面貌的蒸汽革命17 第9课 古老印度的抗争19 第10课 解放者 的风采21 第11课 开辟新时代的 宣言 23 第12课 英特纳雄耐尔 一定要实现25 第二单元复习课27 第二单元测试卷29 期中测试卷31 第三单元 近代社会的发展与终结第14课 避免革命的改革35 第15课 决定美利坚命运的内战37 第16课 武士领导的社会变革39 第17课 电气时代的来临41 第18课 叩响现代文明的大门43 第19课 缔约结盟的狂潮45 第20课 第一次燃遍全球的战火47 第三单元复习课49 第三单元测试卷51 第四单元 构建文化的圣殿第22课 引领时代的思考53 第23课 构建科学殿堂的巨匠55 第24课 文学艺术的大师57 第四单元复习课59 第四单元测试卷61 期末测试卷63 参考答案67

1 1.知道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时间,发起国三(重点) 2.理解文艺复兴运动的性质三(难点) 3.了解但丁二达四芬奇二莎士比亚等人的贡献,体会其作品所体现的人文主义精神三(重点 )一二文艺复兴运动(阅读课本 P 2~3)1.14 17世纪,欧洲许多艺术家二科学家和思想家发掘和继承 文化传统,追求个性解放和思想自由的思想文化运动被称为 三2.文艺复兴运动开始于 ,文艺复兴 的实质是 三二二‘神曲“中的人性(阅读课本P 3~4)3. 是文艺复兴的先驱,他的代表作品是长诗‘ “,该作品被认为是欧洲开始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渡的标志三三二多才多艺的文化巨人(阅读课本 P 4~5) 4.意大利最著名的画家是 ,他在艺术上最杰出的代表作是‘最后的晚餐“和‘ “三四二文学巨匠莎士比亚(阅读课本 P 5~6)5. 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著名的文学家,他的‘奥赛罗“‘李尔王“‘ “和‘ “被称为 四大悲剧 三探究点 文艺复兴运动1.文艺复兴运动首先在意大利兴起的原因是什么? 2. 为什么说 文艺复兴是资产阶级叩响近代社会大门的思想解放运动 ??自主构建这节课学完了,请将本课内容的知识网络图画出来 三1.某学者写道,在16世纪,人们将 文艺复兴 一词只理解为恢复古代传统三你认为文艺复兴的实质应是 ( )A.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 B .古典文化的复兴C .封建思想的兴起 D.宗教领域内的斗争2.以汉字 人 为核心所设计的上海世博会吉祥物 海宝 (如右图)体现了以人为中心的理念三下列各项中也反映这一理念的是( )A.新航路的开辟B .文艺复兴C .工业革命D.萨拉热窝事件3.人文主义思想的实质是( )A.肯定人的价值,注重人性B .提倡个人主义C .14 17世纪欧洲主要的社会思想D.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思想4 .文艺复兴运动首先在意大利兴起的根本原因是( )A.天主教会以罗马为中心 B .运动以古希腊二罗马文化为武器 C .许多杰出人物从意大利涌现出来 D.资本主义萌芽最早产生于意大利

北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上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九年级上册期末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每题2分,共4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A.他是文艺复兴的先驱 B.他的作品代表了当时文学的最高成就 C.他是历史上罕见的多才多艺的文化巨人 D.他提出“知识就是力量” 2.今天,有的国家实行君主立宪制,这一政体的最早出现与哪部历史文献有关?()。 A.《权利法案》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D.《汉谟拉比法典》 3.“当革命的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但是并不因此就显得缺 乏力量的变革。”这句话中的“变革”是指()。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光荣革命 C.英国组织的“反法同盟” D.工业革命 4.解放“手”的最早发明是()。 A.珍妮机 B.蒸汽机 C.内燃机 D.飞梭 5.学习世界近代史时,某同学发现1804—1814年间欧洲国界发生了巨大变化。导致这种变 化的主要原因是()。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法国大革命 C.美国独立战争 D.拿破仑战争 6.“在欧洲以外直接依靠掠夺、奴役和杀人越货而夺得的财宝,源源流入宗主国,在这里 转化为资本。”这是对哪种罪恶的揭露()。 A.封建制度 B.奴隶制度 C.资本主义 D.殖民扩张 7.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A.欧洲三大工人运动B.共产主义者同盟的成立 C.《共产党宣言》的发表D.马克思、恩格斯在巴黎会晤 8.假如你生活在19世纪初期的英国,你无法享受到的生活方式是()。 A.穿印度的棉衣B.打电话聊天 C.吃美洲产的玉米D.喝中国产的茶叶 9.“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 到明天,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这些歌词引自()。 A.《国际歌》 B.《宅地法》 C.《复活》 D.《英雄交响曲》 10.19世纪中期,美国南北矛盾无法调和,主要是围绕下列哪一问题?()。 A.工业品进出口问题B.是否开放国内市场问题 C.奴隶制的存废问题D.是否提高关税问题

北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上单元知识梳理框架

第一单元跨入近代社会的门槛 一.【课程标准】 (1)知道《神曲》,复述达?芬奇、哥伦布的主要活动,初步认识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对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所起的作用。(2)简述《权利法案》《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的基本内容,初步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历史影响。(3)讲述华盛顿、拿破仑的主要活动,评价资产阶级政治家的历史作用。 二.【单元知识梳理】(填空形式) 背景:资本主义手工工场出现,(1)形成,(2)的神权统治严重束缚了 人们的思想。 兴起时间:(3) 核心内容:(4) 第1课向人性扼杀者宣战作用:是(5)的重大突破,使人们被压抑的才智得到解放。 性质:(6) 但丁:(7) 成就达.芬奇:(8) 一莎士比亚:(9) 单 1、(10)的发展,西欧人对黄金和贵重金属的渴望。 元原因: 2、(11)的影响,西欧上层社会对东方的向往。 3、(12)对东西方商路的阻碍。 条件:(13) 跨第2课探险的梦想 1、1487—1488年(14)到达非洲最南端好望角。 探险的经过 2、1492年(15)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 入 3、1497—1498年(16)绕过非洲到达印度。 4、1519—1522年(17)完成环球航行。 意义:(18)加强,地圆说得到证实地理知识扩大。 近原因:(19)的封建统治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代开始:(20) 经过初步胜利:(21)被送上断头台,英国宣布为共和国。 社第3课剥夺王权封建王朝复辟:(22)复辟危害资产阶级利益。 保留王位的革命光荣革命结果:迎立威廉二世确立(23) 会意义:确立了(24),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得英国能够率先进行 工业革命,同时也推动(25)的发展。 原因:(26)严重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 1775年4月:(27) 第4课为民族独立而战经过: 1776年7月4日:(28)发表,华盛顿任命为大陆军总司令领导 北美独立战争。 1777年10月:(29) 1781年10月:(30) 门结果: 1783年英国正式承认(31)。 槛意义:既是一次(32),又是一场(33)。 背景:(34)的封建统治严重阻碍了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开始: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35)。 经过:高潮:(36)结束:(37) 第5课为争取民主共和而战意义:彻底摧毁了法国封建制度,使(38)思想广为传播。 文韬表现:制定并颁布了(39),其立法精神和立法原则为欧洲许 多国家借鉴和效仿。

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

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 不同地区学习历史的版本不同,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历史有哪些知识点呢?下面给你分享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欢迎阅读。 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一) 第1课俄国向何处去 一、十月革命 1、彼得格勒武装起义:1917年11月,列宁在彼得格勒领导武装起义并取得胜利,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工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主席。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 十月革命的意义:它是世界历史上无产阶级第一次取得胜利的革命,它把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使俄国走上了实现现代化的独特之路,为世界上落后国家的发展树立了榜样,对20世纪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2、巩固新政权的措施:将银行、铁路和大工业等收归国有,实行工人对企业的监督;没收地主、皇室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经农民耕种;签订《布雷斯特和约》,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二、列宁在建设方面所做的探索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目的:抗击国内外反革命势力的进攻和武装干涉。

2)作用:取得了平息国内反革命叛乱和粉碎外国势力的武装干涉和进攻的胜利。但它不符合和平经济建设的需要,不符合客观经济发展规律。 2、新经济政策: 1)背景:随着国内战争的结束,1921年,列宁领导的苏俄放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新经济政策。把社会主义同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直接联系起来。 2)主要内容:允许多种经济并存(新的特点),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3)作用: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是列宁建设社会主义思想的一大转变,对小农占优势的国家走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第2课苏联的崛起 一、苏联成立:1922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最早的四个加盟共和国:俄罗斯联邦、外高加索联邦、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后来扩大到15个加盟共和国。 二、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 当资本主义世界陷入经济危机困境时苏联经济却迅速发展,在短时间内,9000多个新企业投入生产,机械制造等重工业部门纷纷建立;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欧洲第一,世界第二。苏联由一个经济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为世界一流的工业强国,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三、斯大林模式: 1、形成标志: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制定,标志着苏联高度集

2017部编版北师大新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

2017部编版北师大新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人类文明的开端 第1课西亚和北非的古代文明 从五六千年前开始,在亚非的大河流域,相继诞生了灿烂的古代文明。 被称为文明古国的原因:出现了国家,最先进入了奴隶社会。 一、西亚:两河流域孕育的古国——古巴比伦(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 公元前3500年以后,苏美尔人(楔形文字)在两河流域南部建立起很多奴隶制小国。 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汉谟拉比法典》 地位:世界上第一部体系完备的成文法典。(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宣扬“君权神授”)。材料:“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特征:同态复仇法;阶级歧视。 实质:维护奴隶主利益的。 二、北非文明:尼罗河流域金字塔的国度——古代埃及(尼罗河) 国家的出现、统一及灭亡 ①公元前3500年,尼罗河沿岸出现几十个奴隶制小国;②公元前3000年,初步统一的古代埃及国家建立起来; ③公元前15世纪,成为地跨亚非的大帝国。公元前6世纪,埃及被西亚的波斯灭亡。 金字塔(古代埃及国王的陵墓)是古埃及国王权力的象征。法老胡夫→金字塔是规模最宏伟的一座。斯芬克斯 意义:金字塔体现了埃及人高超的建筑艺术,是埃及文明的重要表现。 第二课南亚和北非的古代文明 古代印度(印度河流域、恒河流域) 公元前2500年,印度河流域开始出现一些小国。后来,雅利安人入侵古代印度,征服当地居民并把他们变为奴隶,先后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建立起奴隶制国家。 脚(首陀罗)。 ①统治阶级:婆罗门(祭司、贵族——掌握神权)、刹帝利(国王、武士、官吏——把持国家军事和行政大权)。 ②被统治阶级:吠舍(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向国家纳税,向神庙上供,供养第一、二等级)、首陀罗(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几乎没有权利,受奴隶主阶级的剥削和奴役,干最低贱的职业)。 ③特点:各个等级之间高低贵贱有别,下一等级的人没资格从事高一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 ④影响:种姓制度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并对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 四、古代中国的分封制:公元前2070年。地点:黄河流域、长江流域。 五、古代文明多发生在大河流域的原因 答:①大河流域气候湿润,光热充足,地势平坦,适合人类生存;

九年级历史知识点汇总北师大版

九年级历史知识点汇总北师大版 知识点是课本知识的浓缩,每一句话都是最精炼的。下面由给你带来关于九年级历史知识点汇总北师大版,希望对你有帮助! 九年级历史知识点汇总1 第1课人类的形成 一、人类的出现 1、人类的出现:现代人类可能是从非洲南方古猿的一支发展而来的,人类在距今约三四百万年前形成;形成标志:制造工具。 2、三大人种的形成: ⑴根据人的体貌特征,世界上的人类分为三大主要人种。即:黄种、白种、黑种人。 ⑵三大人种形成时间:晚期智人出现的同时。 ⑶人种差异形成原因: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等众多因素长期作用结果。 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 一、 文明古国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古代中国 大河名称尼罗河幼发拉底河 底格里斯河黄河 长江 建国时间公元前3500年公元前3500年以后公元前2070

年 主要成就金字塔 狮身人面像 象形文字《汉谟拉比法典》 楔形文字长城 四大发明 甲骨文 二、《汉谟拉比法典》: ⑴制定者: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 ⑵目的: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⑶地位(影响):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三、人类早期文明产生的自然地理环境大河流域 ⑴大河流域气候温暖湿润,光热充足,地势平坦,适合人类生存; ⑵大河上游高山积雪融化,导致河水定期泛滥,泛滥的河水提供了充足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这些有利于农业生产发展。 第3课西方文明之源 1、伯利克里改革: (1)时间、地点:公元前五世纪后半期、雅典 (2)措施(内容): ①伯利克里扩大公民权利,很多公民担任了政府公职;全体成年

男性公民可以参加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 ②伯利克里鼓励学术研究、发展文艺、重视教育 (3)影响:使雅典达到全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 (4)启示:①改革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 ②杰出人物对社会发展起一定推动作用。 ③要顺应时代潮流适时进行改革。 ④要积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对强国战略,发展教育事业,培养人才。 (5)西方文明发源地古希腊(爱琴海文明) 3、罗马共和国的兴亡 (1)公元前509年,罗马共和国建立。 (2)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前2世纪,罗马与迦太基之间进行了三次布匿战争,公元前2世纪,罗马成为地中海的霸主。 (3)公元前49年,凯撒夺取政权。 (4)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罗马帝国。 第4课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1、大化改新: (1)时间:七世纪中期 (2)人物:孝德天皇 (3)内容:①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

九年级历史上册预习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跨入近代社会的门槛 第1课向人性扼杀者宣战——文艺复兴(P2) 1、背景:○1罗马教皇和天主教会的专制统治,禁锢了人们思想、阻碍社会进步和科学的发展 ○2 14-17世纪的艺术家、科学家和思想家们发掘和继承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传统,追求个性解放和思想自由,表现了人类不断追求进步的本性。 ○3造纸术、印刷术造纸术的推动。 2、时间:14—17世纪(持续了近300年) 3、爆发地:意大利——扩展到西欧所有国家 4、核心思想:人文主义(以人为本,把人、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 5、实质:是资产阶级叩响近代社会大门的思想解放运动。(是新兴的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6、代表人物: ○1但丁《神曲》(但丁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同时但丁也是文艺复兴的先驱)(《神曲》被认为是欧洲开始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渡的标志) ○2达·芬奇《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达·芬奇是多才多艺的文化巨人) 《最后的晚餐》:取材于基督教《圣经》中的故事,被称为欧洲艺术的拱顶之作。 《蒙娜丽莎》摆脱了宗教题材的束缚,体现了人性美。 ○3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著名的文学家,他的作品代表了当时文学的最高成就,其中《奥赛罗》、《李尔王》、《哈姆雷特》、《麦克白》称为“四大悲剧”。 7、意义:①打破中世纪以来封建统治和教会神学对人们思想束缚,把人和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 ○2文艺复兴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8、文艺复兴运动首先兴起于意大利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出现在意大利。(经济基础) 第2课探险者的梦想——新航路的开辟(P8) 1、时间:15—17世纪 2、过程: 3、根本原因:商品经济发展激起了欧洲人对黄金的狂热追求。 4、条件:○1欧洲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对地球的了解;(主观条件) ○2中国和阿拉伯的罗盘针、航海知识与地理知识在欧洲的传播(客观条件)。 5、影响:积极○1新航路的开辟,锤炼了欧洲人敢于冒险、勇于拼搏的精神 ○2打破了相互隔绝的局面,促使世界由分散走向整体,促使世界市场的形成。 ○3促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使欧洲资本主义的触角伸向世界各地。 消极:新航路的开辟,持续了数百年的殖民掠夺、殖民扩张和侵略活动从此开始。造成了亚非拉国家和地区的殖民灾祸 6、比较▲比较哥伦布等人的航海与中国郑和的远航有什么不同? 时间:明朝郑和下西洋比欧洲的远洋航行早半个世纪 影响:郑和下西洋是与各国友好交往;新航路的开辟客观上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但也伴随着血腥的殖民扩张 7、四大发明对世界的影响: 造纸术、印刷术,促进了文艺复兴的产生和发展。 指南针,促进了新航路的开辟。

2017-2018学年北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全册教案

第1课向人性扼杀者宣战 备课时间: 教材内容:本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课)共有4个子目,分别是“文艺复兴运动”、“《神曲》中的人性”、“多才多艺的文化巨人”和“文学巨匠莎士比亚”。第一子目从整体上讲述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历史背景、内容、实质和影响。第二、三、四子目通过诗歌、绘画、戏曲三个方面反映了文艺复兴运动的成就,突出了文艺复兴的核心“人文主义”。 一、课标要求 1、知道《神曲》,复述达·芬奇的主要活动,初步认识文艺复兴对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所起的作用。 2、说出《最后的晚餐》的作者和艺术风格。 3、知道莎士比亚的主要作品。 二、教学目标 知道但丁和《神曲》。说出达芬奇的主要成就。说出《最后的晚餐》的作者和艺术风格。知道莎士比亚的主要作品。通过对但丁、达芬奇、莎士比亚作品的朗诵与分析,理解其中蕴涵的人文主义思想,认识文艺复兴是欧洲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感受文化巨人对封建教廷的抨击与控诉、对人性的渴望与追求,形成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人生观,认识文化变革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三、教学过程 (一)设计思路 根据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对教材、学生等因素的分析,本课遵循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学理念,确定本课教师的活动以启发、引导为主,多媒体课件演示为辅,通过看图说话等形式,引导学生进行体验、探究,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二)课堂展示 [导入新课] 名言赏析: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教师引入:改革开放以来,对个性的追求成为一股潮流。近30年来,很多大中小学生在他们的毕业留言册上都写过这句话,或者在憧憬未来时表达过这样的

思想。同学们,在你们的留言册上有过这句话吗?你们谁能说出这句名言的作者和他揭示的主题思想吗? 在学生回答后,教师作新课导语:社会越是发展,对个性的追求就越为社会所尊重。作为新新人类的“90后”,同学们是追求个性化的主力军。这节课,我们就学习这段人类历史上最早追求个性解放、尊重人权的思想解放潮流——文艺复兴运动。 [学习新课] 1、自主学习,完成知识盘点,初步构建知识结构: ①西欧社会的最高主宰力量是(),他们的专制统治禁锢思想,扼杀人性。 ②()世纪,西欧许多人发掘和继承()和()的文化传统,追求()和(),表现了人类()的本性。这一思想文化运动被称为“”。 ③但丁是文艺复兴的先驱,他的代表作是《》,被认为是欧洲开始从()向()过渡的标志。这部作品批评了()的罪恶,强调()的伟大;提倡追求(),反对()。 ④达·芬奇是意大利著名的画家、()、()和(),还涉足()等各个科学领域。堪称()的文化巨人。 ⑤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国的著名文学家。他的代表作品有《》、《》、《》和《》,合称为“”。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老师总结:以上是我们本节课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那么,同学们看看四个子目的内容之间是什么关系?(学生回答后,边讲解知识结构,边板书或使用多媒体展示) 文艺复兴:14-16世纪的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 核心:人文主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