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西绘画的不同抽象方式

论中西绘画的不同抽象方式
论中西绘画的不同抽象方式

论中西绘画的不同抽象方式

沈亚丹

内容提要 本文论述了中西绘画中的不同抽象方式,并将它们分别界定为感性抽象和抽象的

感性,同时分析了造成这种差别的中西方的不同思维方式、哲学背景、宇宙观,以及由这两种抽象

方式形成的中西绘画传统———造型和写意。

关键词 感性抽象 抽象的感性 造型 写意

作者简介 沈亚丹,女,1967年生,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生。

绘画中的抽象和抽象绘画

十九世纪末西方绘画由具象走向抽象,由空间走向平面,“抽象”也从一个哲学概念演变成美学概念,并进一步转化为艺术理论范畴。在绘画创作中抽象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对一个现实图景的类型化、概念化、符号化;也可以是分离、抽取或归纳和分离的综合运用。艺术抽象的过程可以是逻辑的、理性的,也可以是直觉的、感性的、隐喻的。本文将着重讨论造型艺术中的抽象,严格说来是讨论西方绘画中的“造型传统”与中国绘画中“写意传统”的不同抽象方式。

相对于中国绘画而言,西方绘画对感性形式的观察与处理一向具体而微,但在理论上明确把绘画与抽象联系起来却始于西方。早在古希腊时代柏拉图就提出“艺术是自然的影像”,康德的“艺术只涉及形式”这一命题是柏拉图艺术理论的进一步发展,苏珊?朗格与康德一脉相承,提出“一切艺术都是抽象的”①,把西方艺术的抽象理论推向极端。近现代西方有关抽象绘画的理论层出不穷,正如哈马德?奥斯本指出的:“过去一百年中,艺术运动最重要的特征是抽象和许多不同的抽象方式。”②由于对艺术中的抽象以及抽象艺术的讨论越来越热烈,抽象这个概念的内涵变得越来越丰富,同时它的边界也越来越模糊。因此在讨论中西方绘画的不同抽象方式之前必须澄清一下“艺术抽象”和“抽象艺术”等等概念上的混杂。

首先为抽象艺术立言并成为其决定性理论著作的要算20世纪初沃林格的《抽象与移情》以及稍后康定斯基的《论现代艺术的精神》。前者一反黑格尔以来的美学传统,把古希腊艺术传统以外的古代东方造型艺术提高到一个令人瞩目的地位。并提出“抽象冲动”作为艺术创作的心理机制,与当时流行的“移情”说相抗衡,为抽象艺术划出自己的安身之地。沃林格所认为的抽象形式就是符合规律的形式,也就是消除了生命痕迹的无机形式,类似于黑格尔美学体系中自然界的抽象美。他指出:“简单的线条,以及它按照纯粹几何规律的延伸,必然向那些被物的变动不居和不确定性搅得内心不安的人们呈现出获取最大幸福的可能。因而,在此这种线条消除了

5

2

1

与生命相关以及为生命所依赖的事物的最后残余。这样,也就达到了那种最高的抽象形式,即达到了纯粹抽象。”③不过我们在以后不断出现的艺术理论和艺术实践中都能发现,沃林格对抽象艺术的理解是极其片面的。因为大量抽象绘画作品证明,抽象艺术既不一定合规律,也不一定按几何线条延伸,同时康定斯基以及后来的艺术理论反复说明,抽象不是对生命的逃避而是对生命形式的提炼。

作为抽象艺术理论的早期代表,沃林格的“抽象”还没有同科学抽象完全脱离,为了把“抽象”作为“移情”的对立因素提出来,他不得不排除抽象艺术中的生命因素。阿恩海姆针对沃林格的抽象理论一针见血地指出:“沃林格从没有想到过我们今天会坚持一种概念,即在其抽象被认为是出于对有机生命的逃避的那些艺术风格中,也明显有着对生命的强烈表达,例如非洲和罗马建筑的雕塑就是如此。就东方人而言———沃林格认为从生活毫无理性的混乱中脱身出来的基本例子,我们只需要注意到公元500年左右南朝谢赫提出的关于中国绘画‘六法’中的第一条也是最重要的一条便是‘气韵生动’即生命之气回荡于其中。”④由此可见,阿恩海姆在认同中国绘画的抽象性的同时指出,抽象是从杂乱的现实中提炼生命形式,这一命题在沃林格以后许多理论中得到印证。在分析了沃林格的抽象理论以后,阿恩海姆给出自己关于抽象的界定:“抽象是将一切可见形象感知、确定和发现为具有一般性和象征意义时所使用的必不可少的手段。或许我可以将康德的论断作另一种表述:‘视觉没有抽象是盲目的;抽象没有视觉是空洞的。’”⑤其实这也不是新论,早在贝尔等人的艺术理论以及卡西尔的符号学中就曾如此断言。苏珊?朗格更为明确地指出:“一切真正的艺术都是抽象的,绘画和雕塑中那些常常被人称为‘抽象样

式’的造型为取得艺术抽象提供了非常出色的技术手段,但这种抽象性与那些依照伟大传统创造出来的种种成功的作品的抽象性相比,并没有什么程度上的差别。”⑥

如果我们承认“一切艺术都是抽象的”这一理论前提,那么值得思考的是,是否真如朗格所指出的,古典艺术和艺术的抽象样式没有本质的甚至没有程度上的区别?要弄清这个问题,首先必须弄清“抽象”这个概念在以上陈述的前后组合中的内涵是否一致。

一切艺术之所以都是抽象的,是指对“事件某种结构关系或形式的认识”⑦,是作为艺术作品的普遍存在方式提出来的,这时的抽象是广义的抽象。但艺术的抽象样式之抽象就不仅仅是对现实结构方式与形式关系的认识和表现,而同时要对现实的形式因素作进一步提炼、分析和重建,是基于基本抽象的进一步抽象。否认这两种抽象在程度上的差别无异于我们承认地球以及一切是运动的,但否认地球的运动和地面上一辆汽车的运动有程度上的差别一样是荒缪的。难道朗格会认为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和一条二方连续图案或一幅超级现实主义的绘画作品在抽象程度上没有任何差别嘛?在《情感与形式》中朗格的确列举过一条小边饰来证明它和一切艺术一样是生命形式,因为它表达了“运动”及“永恒生长”的幻象。但生命形式也是一个极宽泛的概念,它同样具有程度上的差别,正如一个甲虫也可以运动和生长,但它不可能和人类拥有同一种生命形式。所有抽象有程度之分,正如生命有高低之分、艺术意蕴有深浅之分一样不容否认。

艺术的抽象形式如抽象绘画一般被定义为:“我们在这幅画中无法辨认构成我们日常生活的那种客观真实。以另一句话来说,一幅画之所以被称为抽象,乃在于我们在欣赏并以与表现无关的标准来评论这幅画的时候,不得不认为任何可以认识的和可以理解

6

2

1

的真实性是不存在的。”⑧简言之,抽象绘画中找不出可辨认的具体形象。

古典绘画必须为自己选择题材———形象,然后作品中光影、色彩的安排全部围绕形象塑造这一目的,并通过形象发言,正如达?芬奇让蒙娜丽莎通过微笑发言。而抽象绘画则以色彩、构图本身作为审美对象,并通过画面色彩的强弱、笔触的缓急,造成一种相应的审美反应,而并不展示感性客观的形象。但一幅画不展示感性客观的形象是否就绝对没有形象?康德对感性有如下定义:“通过我们受到对象的刺激这个方式而接受表象的这个能力即感受性(Regepitivitial),称为感性(Sinnlichkelt)。”⑨感性形态诉诸观众的方式便是直观,即“知识和对象发生关系无论在什么方式上或用什么方法,其直接的关系是通过直观的,而一切思想都是以直观取得其质料的。”⑩而抽象绘画只能提供给人们一种审美形式,而无法使人们通过这种形式联想到特定的质料,如柠檬黄可以立刻引起人们关于“嘹亮”的联想,但“嘹亮”并不会具体落实到个别质料上去。因此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抽象绘画中并非没有形象,而是没有感性直观的形象。贝尔与弗莱宣称真正懂得艺术的人只是极少数,这当然未必公允,但说明大多数人在欣赏艺术品时不能直观地从“形式”中获得“意味”,而必须对它进行一个联想或完形过程。如康定斯基对抽象绘画构成因素的音乐形象联想;再例如,一个墙上的斑点,它仅仅是一个点,不具备任何感性形象,但经过伍尔芙的演绎、联想,就有了《墙上的斑点》中所呈现的种种奇异的形象。在一幅几何抽象绘画中,我们也往往可以发现形象。

可见感性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在感性和抽象之间存在着一个边缘地带,它涵盖了整个中国画传统,并包含了表现主义、立体主义、印象派、后印象派等等许多从古典艺术到先锋艺术这一过渡阶段的西方绘画流派。这一地带的作品极其画面仍然保留了感性形象,但它已经不再致力于制造现实幻象了。形象塑造不再是整个作品的目的,色彩、线条、笔墨也不仅仅是一种手段,同时也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成为第一审美现实。绘画作品有了形象以外的主题,如印象派的光与影、立体主义的结构、中国画的笔墨及气韵等等。总之,形象塑造不再是作品主要的,至少不是唯一的目的。我们可以以康定斯基为现实主义与抽象主义所作的比较为参照系,对上述这类作品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并将其与现实主义与抽象主义进行比较。康定斯基认为:“与现实主义对立的是伟大的抽象主义,它从表面上尽可能地消除客观因素(即现实),并企图通过‘非物质的’形式来体现作品内容,在这里客观形式的抽象生命减弱到最低限度,这使抽象单位的显著主导作用将画面的内在共鸣确凿无疑地激发出来。正如现实主义艺术通过排斥抽象因素来达到内在共鸣的加强。在前者中,我们习惯的外在的、讨好人的美在起着作用;在后者中,这种美则支撑着对象。” λ?那我们可以说:既感性又抽象的作品介于现实主义和抽象主义之间。对于它,物质世界的描绘既不可缺少,但又仅仅是极其脆弱的外壳,是抽象形式的载体;其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达到一定程度的均衡;既不讨好现实,也不完全排斥现实,是一种不卑不亢的美。

抽象的感性和感性抽象

康定斯基曾经提出“半抽象” λω这个概念,认为介于感性和抽象之间;现实主义和抽象主义之间的作品可称为“半抽象”。有人便以此类推,认为中国画属于半抽象绘画。有人则认为中国画是具象的,有别于西方抽象主义绘画,因此不能称为抽象。还有人反对以抽象与否来限定中国画,甚至指出,连抽象

7

2

1

绘画都是一个空洞概念,论据是抽象的便是不可见的,这无疑混淆了抽象形式和抽象概念之间的区别。关于抽象和具象的关系,抽象主义绘画大师蒙德里安早就认识到:“所谓‘具象’和‘非具象’的定义只是相对而言,并不确切的。因为每一种形状每一种线条都意味着某一形象,任何形式都是统一对立的。” λξ但认识到这一点并没有影响他创作抽象绘画的热情。一个点可以被理解为一个人;同样一个人退到一千米以外的地方,也就抽象成一个点了。甚至长城在若干公里以外的地方,也被抽象成一条线了。这种相对性并不影响抽象绘画以及中国画中的抽象因素的存在。大部分人承认中国画有抽象因素,如抽象的线条、抽象的笔墨之美、抽象的神韵等等。但要弄清楚中西绘画抽象在本质上有何差异,以及所由产生的哲学背景及宇宙观,还需进一步深入考察。西方古典及抽象绘画与中国画面貌迥异,西方古典绘画强调写实,它的理论根据是模仿说和再现说,而抽象主义绘画排斥感性形象,其理论基础是形式主义美学。容易与中国画的感性抽象混为一谈的是处于两者之间的某些绘画流派,如表现主义、立体主义等作品,既有感性形象,同时也经过一定程度的抽象。它们在西方绘画传统中,是新旧风格交替的产物,沿用康定斯基的说法从量上把他们规定为“半抽象”是无可非议的。但为了将它与中国画的感性抽象有一个比较,我们不妨从质上称之为“抽象的感性”。中国绘画的抽象是外在于西方绘画传统中抽象因素发展历史的,因此,不可以用程度上的抽象与半抽象来规定。它是一种不同性质的抽象方式,从创作心态到作品形态特征都可以称之为“感性抽象”。如同西方绘画中的抽象有量上的抽象和半抽象,中国画是否也有一个量上的规定呢?在我们看来,中国画的抽象就是“一”的抽象,并且自始至终都是“一”,是感性和抽象的合一,是质与量的合一。

感性抽象和抽象的感性之分并不是概念游戏,感性抽象的立足点在于感性和抽象的不可分割,正如中国的太极图之阴阳的不可分割。感性与抽象的统一存在于中国画的各个阶段,从画家有所感受到落笔成画都离不开感性抽象,而西方绘画的抽象的感性,则立足于感性。从传统上来讲,中国画有一以贯之的特点,虽然其间有所变革,但更多的是高度统一。西方绘画从文艺复兴到近现代,虽然表面上已经面目全非了,但其感性精神也还是贯穿始终的。要弄清这一点必须从西方思维方式以及它的绘画传统谈起。先说明为什么西方半抽象绘画是一种“抽象的感性”,然后再深入探讨何为中国画的“感性抽象”。

从中西一贯的文化传统来看,西方因为更重视思辨,更讲科学精神,因而常被人们认为更理性,更强调逻辑,并且更善于抽象。而中国式的思辨因为常伴随着形象,所以被形容为感性的、直观的或描述性的。但如果深究其思维源头,西方的一切理性都来源于感性,是以感官认识为基础的。感性器官,佛家称之为“六识”,说到底是连接主客体的桥梁。西方之所以重视感性是因为其科学、艺术、哲学的基础是主客体二分,感官与思维的二分和严格的时空观。康德就认为:“知性不能直观,感官也不能思想。只有通过两者的结合才有知识发生。” λψ科学和艺术的发展便是主体对客体的不断观察、分析和征服。世界是作为现象被人们认识的,而真正永恒的世界,如柏拉图的“理式”;康德的“物自体”以及西伯来人的抽象实体“上帝”,永远与人有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作为人,一切“思”都是以感性为基础的。

中国哲学历来强调“天人合一”,从道家的“坐忘”到佛家的“无分别心”都是强调主客体的统一和无间;强调眼到、心到、意到。作为个体的人置身于世界中大有“只在此山中,

8

2

1

云深不知处”之感,不是“不知”而是不必去知,更无需刻意去知,因为中国人执著的既是“此”也是“无限”与“道”。正是这种无限心培养了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牟宗三称为“智的直觉”(intellectual intuition),认为:“智的直觉由无限心而发,无限心而发的直觉不是通过感性的,故这种直觉也是无限的。” λζ此处的感性是指单纯的感觉器官:“如我们的感性,由耳、目、鼻、舌而发的感识,当然不能是无限的。” λ{同时他描述西方人对待智性直觉的态度时说:“智的直觉是无限心之作用,上帝就是人格化了的无限,故其心是无限心(infinite mind),但人类心灵只是有限的(fi2 nite mind),有限心灵的思考方式一定要通过一些手续,如果没有概念就无法表达。” λ|这种思维方式源于西方古希腊时代的一种形而上假设,最终成为难以逾越的藩篱,造成西方哲学发展中长期的心物二分,此岸彼岸二分,以及识与智的二分。直到近现代由康德提出问题,经胡塞尔、海德格尔才逐步克服形而上学的错误。所谓智性直觉正是中国常说的“转智成识”,正是智性直觉之无限心造成了中国绘画特有的时空呈现,造成了以有限景物表现“寥寥长风,荒荒油云”的寂寞深远的宇宙。由这种智性直觉所贯通的事物也是无限的,抽象的道与感性万物如“万川印月”是遍在的,彼此难分。在这个意义上:“青青翠竹无非般若,郁郁黄花尽是法身。”也正是因为如此,佛家认为“色空不二”,立不二法门,作为纯粹经验或作为现象的“色”与抽象为“无”的“空”是可以统一的。

在以上两种哲学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中西绘画艺术,其立足点与发展轨迹当然不同。西方绘画历来强调视觉作用,强调对象的感性呈现,因此,视觉艺术也是造型艺术的另一名称。从古希腊开始,就强调绘画的客观真实性,对于这一点,苏格拉底曾经如是说:“用颜色去模仿一些实在的事物,凹的和凸的,昏暗的和明亮的,硬的和软的,粗糙的和光滑的,幼的和老的。” λ}西方绘画发展到文艺复兴时期,透视学与解剖学上取得的成就使绘画进一步走向感性真实。达?芬奇为了视觉效果的真实,甚至让学生透过玻璃画映现在上面的图像。可见,西方绘画中的抽象是建立在感性基础上的抽象,是从现实中对感性形象与基本结构的准确把握及提炼。由此就不难理解为何“模仿说”与“再现说”长期统治西方美术史了。

值得分析的是,近代以印象派为转折点的许多绘画流派,一反以前模仿、再现的常态,强调主观印象、内心表现或完全抛弃感性直观的形象,进行抽象主义绘画创作。作品面貌的确有极大改观,严格的比例、透视,以及三维空间幻象已经被塞尚、高更、毕加索等人抛弃,作品呈半抽象半感性状态。这是否意味着西方绘画与中国画一样可称为感性抽象,并进而说明西方绘画正逐步超越感性呢?如果我们透过这些异彩纷呈的现象,就会发现事实并非如此。所有这些改变仅仅是感觉方式的改变,或者说是经过抽象的感性。印象派的光与影当然是属于视觉的,塞尚与毕加索的结构同样来源于视觉形式的分析和抽象。

近来,不少人把中国绘画比附于西方表现主义,认为中国画不强调形似,是心灵的自由展现,因而可以归类于表现主义。表现主义是西方绘画传统中的一个发展阶段,是由传统走向现代的一个环节,如里德所说:“表现主义与其字面意义相同,也就是说,它以表现艺术家的情感为主,从而不惜对千奇百怪的自然表象进行夸张和歪曲。” λ~他认为表现主义与现实主义是描写现实的两种基本方法,同时指出:“表现主义运动表明,再现客观世界并非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它不仅要求具备正常或规范的世界科学基础,而且要求以愈加精确的方式来描绘自然。” μυ这表明,表

9

2

1

现的基础还是视觉所观察到的自然,是对视觉形象的抽象。当然,在中国古今画论中,我们也不难找到具有表现倾向的论述,如中国画历来就有“心印”之称,但中国式的表现从立足点到表现主体都和西方表现主义有区别,它是心性的自然流露与表现,主体与存在的互相契合。这颗中国心是在老庄与儒家、佛家学术传统中涵养出来的沉静深邃之心。这种无限心既是主体之心也是万物之心,是落尽一切琐屑感官印象的本真之心,如程伊川所说:“一人之心即天地之心,一物之理即万物之理” μ?。因此,中国画之老境无不深邃玄远,这本不是来源于视觉,而来源于心对宇宙万物的“智性直觉”,也就是玄解。心的流动就是道的流动,戴熙有题画诗曰:“纸如大地,心如水银,遇孔即出,随孔而入,未画之先不见所画,即画之后,无复有画。” μω因此,对于西方各种现代派艺术,我们的结论自然是:“西方绘画中与生俱来的科学意识的存在,决定了它是无法离开科学文化而存活的。即使在艺术视觉完整性的要求被瓦解的时候,绘画也无法抛弃视觉印象的科学化表现。因此,不管现代艺术发展到多么抽象的地步,它仍然离不开色彩和光影等因素,只不过这些因素常常被夸大成一种独立的审美对象。” μξ当然这并不是说中国画可以完全抛弃感性形象,画鹿为马,而最终也还是要落实到感性形象上,但众所周知,中国画的形象仍然是抽象的程式化母题,像山、竹、梅、仕女等。

翻开任何画谱都可以找到类似“石分三面”、

“山有三远”、“丈山尺树寸马豆人”等作画程式;此外,还有号称千古不移的“六法”,后人又有作画的“六要”,等等,另外几乎一切绘画题材都有画谱。贡布里希指出:“没有一种艺术传统像中国古代的艺术那样着力坚持对灵感的自发性需要,但我们正是在那里发现了完全依赖习得语汇(acquired vocabulary)的情况。” μψ如果贡布里希更深入地了解一下

中国的艺术精神就会发现,中国艺术正是由概念化的“习得语汇”而进入自由状态的。“习得语汇”并不是灵感发挥的障碍,而是在世俗的流转无常的感官世界中搭起的舞台,中国画重视的不是语汇而是语汇以外的无限时空。正是中国画在对“习得语汇”的反复运用中构成了中国画写意传统与西方绘画造型传统的区别。

写意传统和造型传统

由感性抽象所决定的中国画写意传统首先体现于它的发生学源头———书画同源。在世界各种文字系统中,中国汉字无疑是一个例外,它至今保持了“象形”这一胎记,而中国书法则可以算是感性抽象的特有形式。可以说,在汉语中文字符号和这一符号的所指的结合不是任意的,它们之间有许多形象上的牵连。

“书画同源”这一几乎成为公理的命题,近来遭到一些人的异议。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说法之一是:书画本来不同源,到文人画出现以后才合流;还有人认为书画从发生到发展都是在两种状态下进行的。前者认为:“大凡到了灵感已经枯竭(如16世纪)或文人地位发生急剧变化的关头(如明清易代),总有人打出‘书画同源’的旗帜,以收拾茫茫堕绪重新寻找到文人艺术的心理凭藉,然而我们已经看到,所谓书画同源的理论不过是文人的狡狯,实际上是书画到文人那里才合流而已。” μζ其实,这种说法来源于一个概念上的错误。最初“书画同源”并不是指书法和绘画的同源,而是指文字,准确地说是象形文字与绘画的同一源头。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叙画之源流》中说:“象形则画之意也,是故书画异名而同体也。”显而易见,“书画同源”并不是指明清画论中出现的书法趣味与文人画的合流与互相借鉴,而是指发生学角度的书画

3

1

同源。

后者认为,中国画是源于彩陶和青铜器上的几何纹样,而并不是与书法同源:“两者系图案地,抽象地性质,反不如原始象形文字追求物象。” μ{“由甲骨文来看,这完全是属于帮助并代替记忆的实用系统,所以一开始便不能不追求人们所要记忆的物之形,完全由于实用的这一要求所决定,所以,文字与绘画的发展都是在两种精神状态及两种目的中进行。” μ|此论看起来似乎突破了千古陈言,但未免独断。细细分析就会发现他的论据其实并不能成立。首先,彩陶上的几何纹样,最初与绘画并无关系,而是出于编织的需要,作为陶胎,它的纹理透过陶土显现出来,成为陶器最早的装饰,后来逐步发展成为几何纹样。我国著名美术史论家王逊经考证指出:“彩陶的造型和装饰,也可以认为保留了来自编织技艺的若干特点,彩陶上的几何纹样,曾有人试图予以宗教的解释,尚难证实。” μ}而青铜器上的几何纹样同样来源于制造青铜器的陶范上的纹样,也是与编织紧密联系着的。此外彩陶与青铜器上的几何纹样的比例也是有限的,其余也有如蛙人、鱼、人面等与象形文字相类似的简单绘画。说到书画发展的精神状态,最初的绘画与文字一样,都没有从实用目的中完全解脱出来。从谢赫《古画品录》之“图绘者,莫不明劝戒,著升沉,千古寂寥,披图可见”,到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之“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与六籍同功”,都是强调绘画的实用和写意功能,是感性和抽象的契合。

在否定了书画不同源这一说法之后,我们必须弄清楚,分列在两个名目下的书与画,在什么意义上是同源的呢?这首先必须弄清画的最初概念。许慎《说文解字》上解“画”为“介也,象田四介”,“介”也就是线条,正是由于这种线条的存在,被“介”的物体才得以存在。最初画的意义也就是以线取象,这与象

形文字的以线取象不是如出一辙吗?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叙画之源流》中进一步考证了“画”这一概念:“《广雅》云:画,类也。《尔雅》云:画形也。”由此可见,画不但是以线取象而且不是取某一具体的象,是取一类象,也就是以线条来表述一类物象的感性概念。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书画同源就是以线条规约出一类物象的形体,这种线条的运笔规则就是谢赫“六法”中的“骨法用笔”。“骨法”一词来源于当时的“骨相学”,“骨法用笔”就是以线条描绘出一类物象内在的深藏不露的精神实质,也就是中国画传统中的写意。中国古代线描的进一步发展就是“勾线填色”,因此中国古典意义上的绘画不是“绘”,也不是“画”,而是“图”,这就是为什么中国画名称后面大多带有一个“图”字的原因,如《文苑图》、

《溪山行旅图》等。

因此“图”实际上包括义理、意义、物象三部分,其中内容与形式的结合是一个流动的过程,类似于黑格尔的理念在感性形象中的流动。汉代颜延之就将图分为“一曰图理,卦象是也;二曰图识,字学是也;三曰图像,绘画是也。” μ~绘画也就是以感性形象体现图理、图识,如用抽象的八卦以爻来展示卦象、卦意一样,形、意、理也是内在统一于中国画中的。八卦之阴阳,文字的符号化图像都隐伏在笔墨的交会中,由图形到图理逐步由感性走向非感性。

源于感性抽象的书、画、卦的异质同构奠定了中国画与西方绘画的区别。与西方绘画过分注重光、影、比例等种种造型传统相比,中国画一开始就注重对形象的概括和提炼,重视从形象中体现出来的理和意。虽然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书画终于分道扬镳,书法向抽象概念迈出一步,而绘画则向感性形象迈近一步,但写意一直是中国画的传统,正如造型一直是西方绘画的传统。

此外,中西绘画抽象方式的差别也导致

1

3

1

了中西绘画不同的时空呈现和不同的色彩处理,这里就不展开了。

 ①⑥⑦ 苏珊?朗格:《艺术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3年版,第156页。

 ②③ W.沃林格:《抽象与移情》,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年版,第16、21页。

 ④⑤ 鲁?阿恩海姆:《艺术心理学新论》,商务印书馆

1994年版,第177页。

 ⑧ 米歇尔?瑟福:《克瑙尔抽象绘画词典》,第4—5页。

 ⑨⑩

λψ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1年版,第60、59、89页。

 

λ?

λω 瓦?康定斯基:《论艺术的精神》,中国社会科学出

版社1987年版,第83、41页。

 

λξ 《现代艺术大师论艺术》,江苏美术出版社1990年版,第136页。

 

λζ

λ{

λ| 牟宗三:《中西哲学会通十四讲》,台湾学生书局

1980年版,第88页。 

λ} 《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20页。

 

λ~

μυ H.里德:《艺术的真谛》,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

版,第169、166页。

 

μ? 程颐、程颢《二程遗书》。

 

μω 戴熙:《赐砚斋题画录》。

 

μξ 冯晓:《中西艺术的文化精神》,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年版,第73页。

 

μψ E?H?贡布里希:《艺术与错觉》,浙江摄影出版社1987年版,第181页。

 

μζ 陈滞冬:《中国书画与文人意识》,吉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15页。

 

μ{

μ| 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台湾学生出版社1965

年版,第147页。

 

μ} 王逊:《中国美术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3页。

 

μ~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叙画之源流》。

责任编辑 陈诗红

《文艺研究》(197911—199912)

光盘即将面世

由文艺研究杂志社与深圳市点通数据有限公司合作出版的《文艺研究》(197911—199912)光盘(全套一张)将于1999年5月出版。

此套光盘收入了《文艺研究》创刊20年120期的全部内容共三千余万字、六千余幅图,集中反映了20余年来,我国文艺理论研究的基本状况,汇集了大量知名学者的研究成果。该光盘采用点通数据有限公司专门设计的软件,完好地保持了杂志原貌及图片的色彩,可全文检索。光盘每套定价280元。

订购地址:点通数据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 北京海淀区车道沟南里

西苑饭店宿舍综合楼一层(邮编100081)

文艺研究杂志社 北京西城区前海西街17号(邮编100009)咨询电话:点通公司(深圳) (0755)3110181 (0755)3115409

(北京分公司) (010)68722880 (010)68722896

文艺研究杂志社 (010)66182597

E-mail:Datum@https://www.360docs.net/doc/012659674.html,.

2

3

1

中西方绘画艺术作品对比赏析

《中西方绘画艺术作品对比赏析》 ——泼墨仙人和吹笛少年 会计专科1105班万毅指导老师李雅娟 【内容摘要】美术即是以物质材料为媒介,塑造可观的静止的,占据一定平面或立体空间的艺术形象的艺术表现。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同时也是一种生产形态。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西方的绘画艺术也在逐步完善,各自都出现了很多优秀的代表作品。由于中西方的地域环境、文化、历史等等人文环境的不同,因此,中西方绘画艺术在观念和表现上有着差异和趋同性,通过中西方绘画作品内容、形式的对比,以及中西方艺术观念差别的简单描述,最终认识到中西方在差异和区别之上的共同目标。中国非常强调人与自然的调和,认为自然先于人类而存在,人是自然中后生的一部分;而西方则认为人是自然的主人,自然为人类而存在。这种观念的差异,表现在艺术中,就形成了不同的艺术主张,也使的艺术形式和表现的多样化。在艺术实践中,形成了不同的传统和风格。中西方世界观、艺术观等方面虽然有着差异,但毕竟是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的人类,必然存在着相似或共同点。本篇论文就是通过分别介绍一幅中西方的代表作品,来认识中西方绘画的差异。通过分析和对比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做到相互借鉴,取长补短。更好的去发展和弘扬中方文化艺术。 对比作品为梁楷的《泼墨仙人》和马奈的《吹笛少年》 【关键词】梁楷;泼墨仙人;马奈;印象派 【正文】 (1)梁楷——《泼墨仙人》 梁楷是南宋画坛上独树一帜的大画家,擅长画人物、鬼神和道教佛教中的神佛,同时亦画山水、花鸟,水平也很高,晚年曾被任命为南宋画院的待诏,并赐佩金带,由于厌恶画院中的种种清规戒律,毅然将金带挂在院中,悄然离职而去。他这种豪放不羁的性格也生动地体现在作品中。《泼墨仙人》是梁楷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人物画泼墨人物代表性作品。 《泼墨仙人》中的仙人形象,并不象古代壁画中的神佛,头上画着光环,神情庄重玄妙,不可一世,竭力表现出某种崇高感、神秘感。这个形象似乎来之于生活,正如后人题款上写道:“大似高阳一酒徒”,象喝醉的和尚,长襟宽袖上洒满了酒渍,醉意朦胧,漫步街头,自得其乐,有着人间的真实和亲切感。然而,他又绝对不是人间可以寻找到的形象,前额和秃头是那样出奇地高耸宽大;眉眼口鼻又是那样出奇地挤在一堆,似醒未醒,似笑非笑,一脸怪相,似乎有着无限的智慧,看透了宇宙的一切,他袒露胸腹,无拘无束,精神在自由自在的天地中飞翔。这种极度夸张了的形象,是人,也是神,或者说是人化的神。 在这幅画中,画家梁楷对画中人物以简化和夸张、变形等处理使之“传神”。相比于西方人物画,中国人物画除了在手法上不最求科学真实外,中国作品留下的印象却一时难以找到恰当的现代词汇来概括,这时还是觉得“气韵”二字比较符

中西美术比较

中西美术比较 当今世界,最有影响得就是两大绘画体系,一就是以中国为代表得东方绘 画,一就是以欧洲为代表得西洋绘画。它们都就是人类得精神创造,但由于东西方生活环境、自然条件、文化传统、哲学观念得差异,使得二者在艺术创造 与表现形式上形成了鲜明对照。 1·技法:空间 西洋画运用焦点透视营造空间,用明暗法造型,讲究立体感。 中国画运用散点透视营造空间,用线描造型,讲究平面装饰性。 中西绘画表现时空关系得一个重要差异,中国绘画通过引导观者得视线有洞而表达得,就是故事得诗情美感,西方绘画通过在空间形式中融入时间因素而再现得,则就是事件得事实过程。例如五代得顾闳中得(韩熙载夜宴图)与达芬奇得(最后得晚餐)就在同样得主题内容中更清晰得展示了这种差异“夜宴”得结构语言就是画面经营位置与观瞧得时间流程相与谐;“晚餐”则就是故事得典型瞬间与环境得空间构成相统一,一个就是让空间服从时间得逻辑,主要人物得形象在一个画面中多次出现,一个就是让时间服从空间得设计,用典型瞬间凝练故事得演变过程。中国注重留白,西洋画景物充实,按自然得秩序布满画面,呈现出大自然得真实境界。西洋画中也有虚实变化,但一般靠明暗层次得表现来处理,亮处、有形处实,无形处、阴影处虚。中国画有形也可以虚,无形也可以实。无形可实得空白就是中国画独特得构成手段。 2·光影 中国画得造型语言就是笔墨,西洋画得造型语言就是光影色彩,就是笔触。中国画基本上就是由线条与大块墨团、细碎墨点组成。而墨团与墨点只不过就是线得扩大与缩小。所以中国画就是线得艺术。它得形式美感,就是线条(包括墨点、墨团)交织而产生得音乐节奏得美感,即所谓“笔情墨趣”。西洋画尤其油画就是由光影明暗色调组成,西洋画得形式美感,就是由光色产生得韵律。 西洋画得空间构造、形象塑造就是借光影色彩与笔触表现,它渊源于古希腊,希腊雕刻给人一种真实得、浑圆立体、可以触摸得感觉,在阳光下呈现出有节奏得明暗与光影。戈雅:“在自然中那里找得到线呢?我所瞧见得只有一些暗得体与亮得体,由远而近得面与由近而远得面,我得眼睛从来瞧不到线,也瞧不到细部。” 3·题材 西画题材主要有三方面来源: 一就是古代神话,二就是基督教,三就是世俗生活,历史与战争题材也包括其中。中国画从商代到战国肖像就是人物画题材之一,秦汉至今取材多位历史人神话题材与宗教题材,自然风光。 4·绘画本质: 西画求形似,中国画讲神似可谓两者本质区别,中国国画以线造型西画以面 造型,中国画就是表现得而西方绘画则就是再现,中国画偏于精神得,西方绘画偏于 物质得。 5·审美评价 中国画得审美评价就是“气韵生动”,西洋画得审美评价就是“模仿”。所谓“气韵”,在自然就是生命得律动,在人生就是最高得意趣。画家如能把客观对象得风

论中西绘画的不同抽象方式

论中西绘画的不同抽象方式 沈亚丹 内容提要 本文论述了中西绘画中的不同抽象方式,并将它们分别界定为感性抽象和抽象的 感性,同时分析了造成这种差别的中西方的不同思维方式、哲学背景、宇宙观,以及由这两种抽象 方式形成的中西绘画传统———造型和写意。 关键词 感性抽象 抽象的感性 造型 写意 作者简介 沈亚丹,女,1967年生,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生。 绘画中的抽象和抽象绘画 十九世纪末西方绘画由具象走向抽象,由空间走向平面,“抽象”也从一个哲学概念演变成美学概念,并进一步转化为艺术理论范畴。在绘画创作中抽象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对一个现实图景的类型化、概念化、符号化;也可以是分离、抽取或归纳和分离的综合运用。艺术抽象的过程可以是逻辑的、理性的,也可以是直觉的、感性的、隐喻的。本文将着重讨论造型艺术中的抽象,严格说来是讨论西方绘画中的“造型传统”与中国绘画中“写意传统”的不同抽象方式。 相对于中国绘画而言,西方绘画对感性形式的观察与处理一向具体而微,但在理论上明确把绘画与抽象联系起来却始于西方。早在古希腊时代柏拉图就提出“艺术是自然的影像”,康德的“艺术只涉及形式”这一命题是柏拉图艺术理论的进一步发展,苏珊?朗格与康德一脉相承,提出“一切艺术都是抽象的”①,把西方艺术的抽象理论推向极端。近现代西方有关抽象绘画的理论层出不穷,正如哈马德?奥斯本指出的:“过去一百年中,艺术运动最重要的特征是抽象和许多不同的抽象方式。”②由于对艺术中的抽象以及抽象艺术的讨论越来越热烈,抽象这个概念的内涵变得越来越丰富,同时它的边界也越来越模糊。因此在讨论中西方绘画的不同抽象方式之前必须澄清一下“艺术抽象”和“抽象艺术”等等概念上的混杂。 首先为抽象艺术立言并成为其决定性理论著作的要算20世纪初沃林格的《抽象与移情》以及稍后康定斯基的《论现代艺术的精神》。前者一反黑格尔以来的美学传统,把古希腊艺术传统以外的古代东方造型艺术提高到一个令人瞩目的地位。并提出“抽象冲动”作为艺术创作的心理机制,与当时流行的“移情”说相抗衡,为抽象艺术划出自己的安身之地。沃林格所认为的抽象形式就是符合规律的形式,也就是消除了生命痕迹的无机形式,类似于黑格尔美学体系中自然界的抽象美。他指出:“简单的线条,以及它按照纯粹几何规律的延伸,必然向那些被物的变动不居和不确定性搅得内心不安的人们呈现出获取最大幸福的可能。因而,在此这种线条消除了 — 5 2 1 —

中西方绘画艺术赏析

中西方绘画艺术作品比较赏析 —父亲和蒙娜丽莎的微笑 国贸1002 XXX 指导老师李雅娟 【内容摘要】美术即是以物质材料为媒介,塑造可观的静止的,占据一定平面或立体空间的艺术形象的艺术。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同时也是一种生产形态。油画在当时历史条件下体现着一种新型审美价值——意境审美,而这,其实是古老的传统审美。这听起来就是一个悖论,是油画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上存在着的众多的悖论之一。但悖论往往孕含着生机,随着对西方绘画的深入研究,越来越多的人们更加清晰和准确地发现了自身传统文化的优势。重新认识古典的意境审美,并将之在当今油画创作中进行解读和转换,是油画创新的资源之一,也是油画由走向自主发展的必由道路之一。 在《中外美术鉴赏》这门课中见到了许许多多的世界名画,其中很多都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我最喜欢的是罗中立的《父亲》和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的微笑》随着对达芬奇了解的深入,对大师创作的背景、时间和境况也有了更多了解。花费了很长时间才完成,它为达芬奇大师的绘画生涯画上了一个圆满句号。至今大家还都会被这幅画深深震撼,也被达芬奇大师对绘画的热情和执著追求而感动。 【关键词】中西;绘画;父亲;蒙娜丽莎 【正文】 1 《父亲》 在油画中追求意境,开拓油画审美的本土化的路途中,罗中立的《父亲》堪称是一幅意境深远的经典之作。这幅作品描绘的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老农形象,却像一首扣人心弦的沉重又悲怆的奏鸣曲令人震撼令人感动。 《父亲》这幅中国油画史上的“名作”,主要从意境审美角度进行分析。绘画的意境由象内之境和象外之境构成。首先,《父亲》的象内之境:人物形象。这是一个农民形象的父亲,画里的“父亲”脸上布满皱纹、额头流淌着汗水,手里端着一个粗瓷大碗,望着前方。对于油画《父亲》,相信观众不会把它当作画家罗中立本人的父亲的肖象来看待。即便知道这个“父亲”的真实身份,观者的欣赏还是不会就这个形象而止,还仍然会产生很多联想和感触。这其实触及到了意

中西艺术文化的差异与比较

中西绘画的差异与比较 人类艺术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东方绘画与西方绘画在表现形式上的差异性构成了世界艺术的两大板块,体现出了广泛、全面、深刻的人类精神面貌。这些相似与差异之处的研究对我们今后开拓美术创新的研究发展之路必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首先,中西绘画源于各自民族古代的哲学观念和审美理念。在西方早期的哲学中注重思维理性,表现为“贵解不贵悟”,她强调理解、思辨,主张审美主体要注重自身的逻辑性、严密性和完整性思维体验,因而西方的逻辑学比较发达。而中国古代的审美思维方式注重实用理性,表现为“贵悟不贵解”的思维特性。她强调审美主体在“悟”(主体与客体)中体验美、创造美,在“心与物会”“神与象交”“情与景合”的交融状态中将作为主体的人消融在自然里,在“空灵”“虚静”“品味”中走进自然对象,以体悟自身,体悟社会。 在欧洲中世纪末期就有一些不甚有名的画家表现的祭坛画,画基督教的圣像和圣经故事,在表现手法上近于中国绘画中的工笔画,其特点是追求二维空间的表现方式,并重视以线造型而非体面造型手法。这不能不说是美之表现的一种巧合,也体现出中西方人类文明的共同点。其次,在中西山水、风景画的表现中更加体现出了主观表现和客观表现态度的不同。中国山水画作者更关心的是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用心灵的状态表达物象、表达空间的远近关系。即在一个画面上表现出各种时间,各个角度看到的物象。西方绘画强调在特定视点中所看到的客观物象,即“焦点透视”下物象的远近变化。通过对特定时间、地点、光线等的客观表现达到感觉真实的空间感,如荷兰画家雷斯达尔的《埃克河边的磨坊》。但是,中西绘画对空间感受的表现是一致的。 在现代美术的发展中,中西绘画的差异依然存在但更是有着许多相同之处。首先,在工具材料的使用上依然不同,中国绘画以线为主的造型手法依然明显,用笔、用墨挥洒的韵味依然神奇。而西方绘画的油画颜料依旧具有写实造型、精细刻画的强大优势,以明暗色彩为主的造型手法也更加强化;相同的是在中国绘画中有越来越多的画家吸收了西方绘画中结构、色彩、明暗等表现的优点,丰富发展了中国绘画,并在内容表现上也吸收了西方绘画的形式。如徐悲鸿的《愚公移山》一作,他将西方绘画中裸体表现人物的手法和明暗色彩、结构体积的表现方法都应用在了中国人物画上,使中国的人物画以新的面貌出现,扭转了以往中国人物画的柔媚与纤弱,寄寓着时代的哲理与情思,创立出了一种有中国风韵的融合型国画。另外,还有不少中国画家前赴后继,在中西艺术融合之路上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并各有侧重突破。 在西方现代绘画中,吸收东方绘画艺术之精华的作品也是很多的。西方现代绘画大师毕加索曾在会见中国书画家张大千时说:“这个世界上谈到艺术,第一是你们中国人有艺术”。毕加索等一些西方艺术大师对东方艺术的认识以及在他们的作品中线条形式和主观化情感的表现,足以说明东方艺术与西方艺术是可以互为借鉴的。文化交流是双方的,不仅西方会影响东方,东方也会影响西方,其成果是人类所共有。西方现代绘画的多元化发展是在现代绘画之父塞尚主观情感的表现之后发展起来的五彩缤纷的花朵。如:现代派画家达利的作品中的变形、幻觉、离奇魔幻般的组合等等也都是画家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产物。 从中西绘画的发展看,虽然在内容、形式、方法、工具等方面有着诸多差异,但如果以画家的内心看来,其深层审美追求的发展趋势是基本一致的。这种异同将继续发展下去,并在互相的借鉴中会开放出更加绚丽的花朵,究其原因是中国的绘画与中国人文文化直接相关联的书法、文学、音乐、舞蹈等有着内质的联系。中国绘画中的线条造型和中国绘画材料、笔墨宣纸有着巨大的独特性,这种绘画材质的特点便于抒情、能体现韵味,操作快速方便、成本很低,深受广大中国人民的喜爱,具有强盛的生命力。而现代的中国画已经吸收了西方绘画中结构、明暗、色彩表现的优点,使中国画上了一个较高的台阶。正如徐悲鸿提出改革中国画的“改良论”,用“守之”“继之”“改之”去对待民族传统的承继,表明中国画应

中西方美术比较的总结

以下是对此次研究中对中西方美术比较的总结 1.中国画讲究"气韵生动",西方绘画主要讲究形的要求. 2.作画方法,中国画讲究"默写"即获取素材之后回房作画,西方讲究写生. 3.观察方法,中国画讲究在游玩中无意中获取素材,而西方讲究刻意的取景. 4.构图,中国画讲究留白,而西方绘画出现留白则视为画面不完整. 5.透视,中国画为散点透视,西方绘画为焦点透视. 6.诗书画印的利用,中国画里诗书画印为一体,是画面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西方绘画没有此论. 7.西方美术以注重实际,光影效果要求严格为主,形似神不似创意抽象留出想想空间为辅; 中国美术以中国画为代表,注重意境,注重人的情感,神似形不似。以画家的意志为转移。 中西方美术的最主要差异就在于透视,这是最根本的,中国绘画在创作上重视构思,讲求意在笔先和形象思维,注重艺术形象的主客观统一。造型上不拘于表面的肖似,而讲求“妙

在似与不似之间”和“不似之似”,在透视上将焦点(一点)透视与散点(多点)透视结合;而西方绘画着重于焦点透视,比较客观科学地体现了物体的外观,真实客观是其特点。绘画风格对于整个社会的影响都是巨大的,同时整个社会所形成的文化底蕴也同时反哺给了绘画。举例来说,从建筑上来说,人文,天气和建筑材料以及建筑工艺都对其有很大的影响,同样是巴洛克风格,每个地方都有些细微的变化。西方人文在文艺复兴时期,思想波澜起伏,海纳百川形成了众多的艺术风格,功不在风格多少,而在于这一风气带动了人们的思想,不段的创新;反观中国古代,由于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的思想统治,迫使人们在一定框架中,不对君王,只对青山绿水,千年时间造就了中国画的辉煌,但也限制了中国绘画新时代的发展。当然在明清两代发展起来的工笔绘画,在一定意义上也偏重了西方绘画的焦点透视(工笔建筑要稍少一些)。 绘画工具的不同也造就了中西方绘画的差异。毛笔,纸张,绘画颜料可谓独树一帜,更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当然整个当时西方社会的工艺水平也是很高的。 总的来说,中国绘画讲究的是意境,画面的构图可以北地之山,南河之水,成竹在胸,山林水楼,人物花鸟,增减不在

抽象—美的境界

抽象性绘画同样是通过形象、色彩去表现有声美的境界 关于抽象性绘画有无形象的问题,我在《中国画观念更新与技法新探》中曾有过论述。这里就不重复了,形象是一切艺术的重要元素之一。它作为视觉三恒要素之一与色彩、声音构成美的整体,任何否定艺术形象的说法和做法,都是不科学的,也是不可能的。蒙德里安的几个色块,也同样构成了视觉形象。因为几个色彩方块也是自然界中形象之所在。记得有一年夏天我来到一片高低不平的山丘,我一眼望去,远方出现几个红、黄、蓝、绿所组成的块状图案,我感到很神奇,走近一看,原来是由开着同样颜色的花家族所组成的几片色块。当然,蒙德里安创作“红、黄、蓝”色块的目的,可能并不在于把审美者的思维带到具象的世界。但是,任何抽象的绘画,任何视觉的反映,都不能脱离人们现实视觉立体空间的具体形象,无论现实的直接表现,还是抽象的,超现实的或潜在意识的表现,形象都是绘画艺术的主体。任何否定形象的说法和做法都是极端错误的。 抽象性绘画既然不排除形象、色彩、那么也就不排除对现实有声空间的表现。抽象性绘画同样是通过抽象的色彩、形象去表现带有抽象性声音的空间。那么,抽象性绘画的声又是如何体现的呢?我们说抽象性绘画的声,可以分为有声的抽象和“无声”的抽象两种。 所谓抽象性绘画,其定义是相对的。关于抽象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种是对抽象的哲学理解。它是指从许多事物中,舍弃个别的,非本质的属性,抽出共同的、本质的属性叫抽象。这里讲的抽象是形成概念的必要的手段。如关于对“人”这一概念的抽象,不管黄种人,还是黑种人、白种人,也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更不管是大人还是小人,凡是有思维,并能够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的动物就是人。同样我们在绘画中,用一个红色的圆形来表示太阳,用一个黄色的月牙表示月亮,这种形式的本身也是一种抽象。通过绘画的形式,刻画出一种具有女性特征的人体画,来表现生命也叫抽象,用几条线描给出山的特征也叫抽象。这种抽象是我们平时讲的,正常的哲学抽象。这种抽象适合于写实性绘画,因为写实性绘画就是要求人们去抓住眼前景物的特征,并把它画在画面上。这一具体的创作过程,就是抽象的过程。那么抽象性绘画如何解释呢?前面讲的抽象性绘画一般不是指哲学抽象或写实性抽象。所谓抽象性绘画是指心理的抽象,这种心理性抽象,是根据画家心理的感受来创作。如果说写实性抽象是面对对象特进行哲学性抽象性造型,那么心理抽象性绘画,往往不是直接取材于客观对象物,我们可以说是间接地反映自然的客观,间接地反映于自然,间接地反映形象。不是直观地取材于具体的对象物,而是直接取材于审美的心理。因而在绘画艺术中我们应把抽象分为写实性抽象和心理性抽象两种,不能混为一谈。 心理抽象性绘画,又可以分为有形的心理抽象和“无形”的心理抽象或纯抽象两种。有形的心理抽象性绘画,是指在绘画作品中,我们尚可以看到或找到一些与所画的形象有直接联系的部分。只是从整体说来,已不合自然的逻辑,而倾向于心理的逻辑。如马蒂斯、凡?高、毕加索、达利等人的作品,在他们的作品中,尽管已失去了完全写实性,但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出或联想到一些与画面有关的原型。只是就整体说来,已失去了对象物的本来。这样的作品,在正常人看来,还能给人一种雅俗共赏,似懂非懂,似明非明之感。

结合中西方绘画作品,比较中西方绘画艺术之间的区别与联系_百度重点

结合中西方绘画作品,比较中西方绘画艺术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决定了中西艺术内在本质的差异。中国绘画注重表现与写意,即强调感性;而西方绘画注重再现与写实,即强调理性。这就决定了中西方绘画的表现手法不同。中国画不固定在一个立脚点作画,也不受固定视域的局限,而是根据画者的感受和需要,使立脚点移动作画,把见的到的和见不到的景物统统摄入自己的画面,即运用了散点透视法。如范宽的《溪山行旅图》和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等,它们虽不能准确地再现现实景象,但却气韵生动,能带给人一种意境之美。西方画家则是理智地进行构图,采用科学的透视学和色彩学来表现近大远小焦点透视和色彩的空间变化,形象的立体感很强,逼真肖似,具有典型性。如文艺复兴时期的拉斐尔的《雅典学院》和西班牙的著名画家委拉斯凯兹的《教皇英诺森十世像》等。所以中西方传统绘画让人感觉是两个不同的体系,给人的感觉不同。中国的山水画充分表现了自然之美,表现的是人格化的自然,能让人融入山水之中,怡情自然。如展子虔的《游春图》是一幅描绘自然景色为主的青绿山水画卷,表现人们春天出游的情景。画家在不大的绢幅上以妥善的经营、细劲的笔法和绚丽的色彩,画出了青山叠翠,花木葱茏,波光粼粼的春光佳境,图中山青水秀,水天弥漫,在波光潋滟的湖面上,一艘华丽的高篷游艇随波荡漾。船中三位女子纵目四望,陶醉于明丽的湖光山色,流连忘返。湖边数人或骑马或漫步于山间小道,或袖手仁立岸边,兴致盎然。画家通过对各种自然景色和人物活动的生动描绘,成功地体现了《游春》这一主题。中国花鸟画既形似 又神似,不仅表现了花鸟之美,而且花鸟都被赋予了画家的思想感情,形象生动。《鸡雏待饲图》描绘的是两只卧立各一、茸茸可爱的雏鸡,通过它们张开的小嘴以及向同一方向张望企盼的情态,我们似乎可以听到它们对画外母鸡迫不及待地“叽叽”呼唤,这呼唤可能是它们表达见到母鸡的喜悦之情,也可能是诉说它们饥饿难耐之苦。画中两只雏鸡虽然向同一方向张望,但它们的动态却完全不同,一只是欲立前瞻,一只为侧身回顾,给人以静中寓动之感。这幅画没有任何配景,显得非常单纯,但却笔墨无多意更浓。中国的人物画虽不能明确表现出人的相貌,但人物的动作神情却非常真实。《洛神赋图》是以曹植的文学作品《洛神赋》为脚本加以

中西方绘画作品比较赏析

中西方绘画作品比较赏析 ——绘画的两大体系赏析 内容摘要:中西方艺术文化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不断演变的同时,既继承先辈留下来的风格,也加入每个时代赋予的新元素。 这篇文章中将中西方艺术中两大体系的主要代表绘画作品进行各个角度的分析和研究,从中找出共性和各自特色为今后的艺术学习研究创作夯实基础。 中西方绘画注重表现与写意,既强调感性;而西方绘画注重再现与写实,既强调理性。这就决定了中西方绘画的表现手法不同。中国画不固定在一个立脚点作画,也不受固定视野的局限,而是根据画者的感受和需要,使立脚点移动作画,把见的到的和见不到的景物统统摄入自己的画面,即运用了散点透视法。西方画家则是理智地进行构图,采用科学的透视学和色彩学来表示近大远小焦点透视和色彩的空间变化,形象的立体感很强,逼真肖似,具有典型性。 所以中西方传统绘画让人感觉是两个不同的体系,给人的感觉不同。 关键词:绘画的两大体系赏析;中国画;壁画;水彩、水粉画;版画;素描;新画种。 绘画的两大体系:欧洲油画和中国水墨画。 油画艺术可以说是世界绘画艺术中最有影响的画种。油画是以油为调和剂调和颜料在经过制作的不吸油的平面上描绘而成的绘画。其特点是颜料色彩丰富鲜艳,能够充分表现物体的质感、量感,能够传达物象所处空间的光线、色调和气氛,使描绘对象显得逼真可信,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 中国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统称。从广义上说,中国画包括中国传统绘画的各种 类别,但我们所说的中国画通常是指以水为调和 剂,以墨为主要颜料的一类,又称“水墨画”、“彩 墨画”。中国画表现出变化无穷的线条情趣,以墨 代色则表现了中国画独具特色的丰富的艺术表现 力。

论中国画表现方法的抽象性

何为“抽象”?“沃林格(德国艺术家)指出‘抽象’的形式……与写实性的形象移情之不同在于‘抽象’表现的是对生命和现实世界的隔离、否定,是为了消灭具体时空以求超越有限,是对永恒的追求……并不是模拟自然的动植物,不是知性的象征符号,而是直接与心灵对应的抽离,这种‘抽离’在对于挣脱现实世界及自然事物的变动不已和有死有生的生命,以得到宁静、永恒、幸福的绝对、必然和法则,这就是‘抽象’的形式美的根源”。① “抽象是指艺术中不可辨识的,与外在世界无直接关系的内容,它虽然也属于一种反映,可是这种反映并不是像镜子似的忠实的反映而是一种主观化,情绪化的反映,它没有具体的形象,它只是点、线、面色彩的一种有意味的组合”。②由以上解释我们可以从中对“抽象”的含义有所了解,抽象是以特定的方式对现实的高度概括和集中,从哲学角度来解释,是指思想活动的一种特性,即在思想中抽取事物的本质属性,撇开非本质的属性。由具体的形式变为抽象的形式,要经历一个不断由内容到形式的积淀过程,经由这样一个积淀过程,抽象的表现较之于具体的再现所表达的感情内容、想像内容、理解内容更加复杂,更加深刻,其目的是“得到宁静、永恒、幸福的绝对、必然和法则”。中国画作为华夏民族文化传统和人文品格的集中体现,有其独特的表现方式,其中蕴涵着一定的“抽象”因素。 一、笔墨表现方式所具有的抽象性 线条、笔墨是中国画的主要表现语言,董其昌云:“以境之奇怪论,则画不如山水,以笔墨之精巧论,则山水决不如画。”③注重笔墨,追求笔墨的精妙在传统中国文人画中居于首要地位,在这里笔和墨已具备了独立的审美意义,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以“笔”而论,正所谓:“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应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同来。”书画同源使得书法的用笔和线条引注于绘画,通过流动有律的线条来表达生命的节奏,表现物象的“骨”和“神”,从而使画面物象的构成和用笔更加丰富多彩,使绘画的线条更富于力度、美感和文化的素养。作为书法的用笔、线条本身是一种非文字的、非辨识的形式知觉,是对线条及其相关形式表现的审美感知。它不是具体的再现某一事物,而是在一切具体事物之上进行高屋建瓴的概括、抽象的结果。造型心理学讲,大自然并不存在线条,它反映的是人类对世界的抽象意识,中国画以线条作为造型最主要的手段并赋予线条一种内在的生命力和个性特征,这就使中国画的线条更具有一种独立于象外的审美价值和情趣,它是经过漫长的历史和文化积淀形成的被人们的审美意识所肯定的独特的表现形式,是具有一定稳固性的表现形态,是作者审美情感、精神修养、人性品格的抽象表现,这种表现深刻、概括并且具有广阔的涵盖力, 是一种抽象性的表现形式。 再来看中国画的表现语言“墨”。王维《画学秘诀》中说:“夫画道之中,水墨为上,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草木敷荣,不待丹绿之采,云雪飘扬,不待铅粉而白……是故运墨而五色具,谓之得意。”⑤中国传统水墨画略去光线,独钟水墨,利用墨色的浓淡干湿形成的韵味来表现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从“墨”本身来看,作为净化升华

东西方绘画特点比较

东西方绘画特点比较 东西方绘画特点比较(东方绘画以中国画为代表) (一)再现与表现 中西绘画都是再现与表现的统一,但西画重模仿、重再现,中国画从宋代以后,更重表现。这表现包括对象的神情的表现(传神),也包括画家的情和意的表现。这种“有我之境”的表现性绘画,即“文人画”,主要是意在唤起观赏者对于某个人感性的判断,而不是在于唤起外在事物在头脑中的显现。倪瓒(云林):“仆之竹聊以为写胸中之逸气耳,岂复较其似乎?”为了表达这种“逸气”,不管是选材,还是笔墨,都要与这种心理状态达到“同态对应”,如选梅花为了表现“傲”,选松柏为了表现“坚”,写竹是表现“直”,写荷花是表现“纯”。线的飞沉涩放,墨的枯湿浓淡,点的稠稀纵横,皴的披麻斧劈,不仅仅是一种形式美,而且是人的精神气质、兴味的写照。齐白石:“作画贵在似与不似之间。” (二)反映生活真实的方式 中西绘画都要反映生活的真实,但方式不完全相同。西方油画象戏剧电影一样,是通过逼真的外在形象来表现生活内在本质的真实;中国画象中国戏剧一样,是通过近似的外在形象来表现生活内在本质的真实。中国画的许多程式化的表现方式,已脱离生活的逼真状态,如戏曲中的开门、上马、抖髯、正冠等动作,已经过舞蹈化的艺术加工而“定型”,大大不同于生活原型。中国画的树叶画法,如胡椒点、芥子点,山石皴法,如荷叶皴、斧劈皴,已经是一种经过概括的程式化的东西,形态已大大不同于现实中的树叶和山石。 (三)认识因素和情感因素 西画重思维,中国画更重感情。因此,西画再现性强,形象逼真,具有更高的认识价值,中国画表现性强,抒情味浓(讲究“笔情墨趣”)。在西方,哲学对艺术的影响极大,科学与绘画关系密切,哲学的头脑和科学的素养使画家养成以准确的头脑去观察自然,以清晰的几何学、逻辑学的方法去分析自然,再现自然。而中国画更重视情与理的统一,诗与画的结合。(四)对待对象的态度 西方画家对所描绘的对象基本上是一个客观的观察者,而中国画家与所描绘的对象,往往是溶合为一的;不仅是客观对象的观察者,而且也是亲身参与者。西画重写生,总是站在一个固定的位置来观察和描绘他视野的对象,总是如实地再现一个时间内的色彩的变化。中国画家则很少在固定的一个地点来观察和描绘对象,而往往是在生活观察的基础上,回到房间凭想象作画。在作画时把自己的生活印象、想象和理想揉合在一起。西画是对着模特写生的,中国画更多是“离景写生”。凭记忆作画往往不可能把对象的一切细微末节都画出来,但却能抓住对象大的特征和气势,这一点与中国画重再现重抒情的特点相一致的。 (五)线条的位置和作用 就主流来说,墨线是中国画的主要造型手段,色彩(包括明暗)是西画的主要造型手段,中国画的线条吸收了中国书法艺术的高度技巧,因而中国画的线条本身具有独特的形式美(如“铁线描”、“曹衣出水”、“吴带当风”),它除了完成造型的作用外,其本身就是某种精神、情调和气势的表现。会画速写的西方画家拿起笔,很难画出中国水墨画,表现中国画线条的独特的美。 (六)明暗的地位和作用 西画根据自然光线来处理明暗,画月夜象月夜,画阳光象阳光,这种画法很符合再现性原则,而中国画在创造形象时不受自然光线的束缚,这是与中国画以墨线为主要造型手段的特点联系的。中国画画面上的浓淡不一定与实际对象和环境的明暗一致,如主树画得浓一些,靠前的山石画得浓一些,这不是再现明暗,而是为了突出主体。中国画少用明暗,正如京戏《三

绘画从写实到抽象的蜕变

绘画从写实到抽象的蜕变 一、19世纪是写实绘画的发展高峰 新古典主义的代表画家是大卫和安格尔。安格尔确立了19世纪的写实标准,在作画过程中要求人物的造型、色彩搭配都要严格按照新古典主义的规范来画,达到唯美的画面、微妙的细节,符合当时的审美标准。德拉克洛瓦作为浪漫主义的代表画家,注重内心的主观性和自我表现,重感情轻理性,表现出热烈的奔放感情。库尔贝用现实主义的手段描绘当时不太被重视的农民和劳动者,所创作的绘画理念和学院派的作画标准反其道而行,开创了具有革命性的现实主义绘画。 二、抽象绘画的形成与发展 (一)抽象绘画产生的原因 抽象意为人在认识思维活动中舍弃事物表象的因素而抽取本质的因素。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西方绘画进入全面的探索阶段。两次世界大战摧垮了人 们的精神意志,艺术家们用非具象的图像来诉求心灵上的困惑,用反传统、反理性的手法来打破写实的垄断位置。在美术领域的抽象就是与具象相反的概念,画面辨认不出具体的形象,只用符号、色彩、线条来代替画面的形象,这种纯抽象的画面意在打破对自然的模仿,表达画家的主观感受和内心的情感。追溯源头,西方绘画的裂变始于塞尚,他把物体归结为球体、圆柱体、圆锥体,把复杂的形体用几何形来代替,注重画面各个部分之间的结构关系,形成有秩序的和谐稳定的画面。“通过圆柱、球体、圆锥来表现自然,把一切都放到透视里去,这样,一个物体或一个平面的每一侧都向着一个中心点伸展。”从作品《圣维克多山》、《静物》中就能看出,他强调对结构的研究,在写生中反复推敲,认真思考,组织画面的色调 和结构的协调关系。因此,塞尚的绘画理论对现代绘画产生巨大的影响受塞尚的影响后,艺术家们都热衷于抽象绘画的探索,追求艺术的直接性和抽象化,把绘画当作实验的手段,从形式、色彩、造型上要求标新立异,从模仿客观自然到主观表现,逐渐把精神性的、感情的符号当作绘画的主体,开创了新的绘画领域和视觉的革命。毕加索用立体主义的手法把形体进行分割与重组,把形体破坏得面目全非,从而产生新的视觉图式。从他画牛的抽象过程我们可以看出,从第一幅写实的牛到第四幅开始变为立体分割的牛图式,到最后一幅牛只剩下外轮廓的线条,以此 来说,从具象到抽象的简化过程就是抽象的过程。 (二)抽象绘画的分类以及发展状况 抽象绘画在艺术手法上分为抒情抽象和几何抽象两种表现风格,即是热

中西方绘画艺术作品比较赏析

中西方绘画艺术作品比较赏析 ——《富春山居图》与《星空》 【内容摘要】每一件真正的艺术作品都具有独立的价值。有人曾说,艺术就是艺术,犹如水就是水一样,它的美学价值无需依赖其他事物而存在。不过,如果我们想更好地欣赏个别艺术作品,还是要首先了解人类艺术的全貌,唯有在这个历史全景中,才能凸显具体作品的创造性特性。而且,艺术是人类精神王国中的一个特殊领域,它是精神和物质相互结合的审美产品。因此,中西方绘画艺术在观念和表现上有着差异和趋同性,通过中西方绘画作品内容、形式的对比,以及中西方艺术观念差别的简单描述,最终认识到中西方在差异和区别之上的共同目标。中国非常强调人与自然的调和,认为自然先于人类而存在,人是自然中后生的一部分;而西方则认为人是自然的主人,自然为人类而存在。这种观念的差异,表现在艺术中,就形成了不同的艺术主张,在艺术实践中,形成了不同的传统和风格。中西方世界观、艺术观等方面虽然有着差异,但毕竟是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的人类,必然存在着相似或共同点。一件艺术品,内容方面的因素有主题、题材等,不同的内容决定了作者采用不同的形式,同样的内容可以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而不同的内容也会有相类似的表达方式。美术史上的大量事实,展示了中西方艺术作品中形式与内容的复杂关系。美术史上的大量事实,展示了中西方艺术作品中形式与内容的复杂。 【关键词】:中西;绘画;艺术;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凡高;星空 【正文】 1.《富春山居图》 元代著名书画家黄公望的一幅名作,世传乃黄公望画作之冠。黄公望,字子久,号一峰,工书法、通音律、善诗词,少有大志,青年有为,中年受人牵连入狱,饱尝磨难,年过五旬隐居富春江畔,师法董源、巨然,潜心学习山水画,名时,已经是年过八旬的老翁了。黄公望把“毕生的积蓄”都融入到绘画创作中,呕心沥血,历时数载,终于在年过八旬时,完成了这幅堪称山水画最高境界的长卷——《富春山居图》。 明代的著名文人周知麟对此赞叹说:“黄志久,画之圣者也,书中之右军;至若《富春山居图》,笔端变化鼓舞,又右军之《兰亭》也,圣而神矣。”这幅作品以长卷的形式,描绘了富春江两岸初秋的秀丽景色,峰峦叠翠,松石挺秀,云山烟树,沙汀村舍,布局疏密有致,变幻无穷,以清润的笔墨、简远的意境,把浩渺连绵的江南山水表现得淋漓尽致,达到了“山川浑厚,草木华滋”的境界。黄公望非常喜欢在富春江两岸带着画本游历写生,他画《富春山居图》前后共用了三四年的时间,在他画完最后一笔时,已是80多岁的高龄。 图绘富春江两岸秋初的景色。画中景致,是他一生对富春江的记忆的积累。开卷描绘坡岸水色,远山隐约,接着是连绵起伏,群峰争奇的山峦,再下是茫茫江水,天水一色,最后则高峰突起,远岫渺茫。山间丛林茂密,点缀村舍、茅亭,水中则有渔舟垂钓。在布局上采用积树成林,垒石为山的方法,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当,层次分明,

对绘画的具象与抽象不同表现的思考

对绘画的具象与抽象不同表现的思考 浅析绘画的具象与抽象的关系 具象表现绘画一词是法国艺术评论家让·克莱尔在1975 年法国策展中使用的,他用这个词来形容欧洲一批“画家中的画家”,来概括那些认真观察细微真实的事物,注重表现视觉真实和精神的画家的作品特征 抽象是具象的相对概念,是就多种事物抽出其共通之点,加以综合而成一个新的概念,此一概念就叫做抽象。抽象绘画是泛指二十世纪想脱离模仿自然的绘画风格而言的,它的形成是经过长期持续演进而来的。其共同的特质都在于尝试打破绘画必须模仿自然的传统观念。 抽象绘画是以直觉和想象力为创作的出发点,排斥任何具有象征性、文学性、说明性的表现手法,仅将造形和色彩加以综合、组织在画面上。因此抽象绘画呈现出来的纯粹形色,有类似于音乐之处。 人类早期绘画并不注重抽象这一概念。在古代中国,画家们崇尚写实,认为艺术应该是现实世界的真实反映,并提出“实对”“览之若面”和“以形写神”,“以形写形”“以色貌色”,等观点。在早期西方也是一样,人们研究了透视、解剖、光影等科学规律,将它们与艺术结合起来,达到了很高的写实成就。而后来东西方都接受了抽象画法,并以西方更为突出,并对东方绘画产生重大

影响。无论中国还是西方的艺术,总的趋势是从具象到抽象和多元化,也是从对抽象的无意识走向对抽象的认知和运用的过程。这是随着对社会和艺术的认知而必然产生的变化。 具象画作品中的艺术形象都具备可识别性。抽象画中的形象与自然对象较少或完全没有相之处。在情感表达方面具象化便于理解更容易为人所接受。但是表达会收到一些局限,而抽象画虽然不易理解,欣赏水平低还有可能看不懂但抽象画可以更自由的表现作者情感没有过多的客观因素制约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应当注意的是抽象并不是信笔涂鸦,而是经过长久写生创作提炼出来的具有很强概括性且具有哲理的艺术精华,没有很多年的绘画经验和艺术修养是不可能创作出抽象作品的。 抽象画虽然已被世人所接受但是这不意味着单纯的抽象画 可以满足我们的审美需要,我们需要的是多元化的绘画艺术,两类不同的艺术,能够表现人类不同的精神内容,创造出不同的形式感,给人以不同的审美享受。它们各自拥有不可替代的美学价值。 实际上抽象和具象是有非常紧密的联系的,人们总是喜欢将具象和抽象对立起来,很少考虑它们之间的联系,其实在具象的事物中本来就存在很多抽象的因素,具象绘画中离不开抽象性的存在,具象性和抽象性始终并存。无论在哪种具象绘画风格的作品中,都有抽象性存在的独特方式以及其所表达的特殊审美意义。

中西方绘画文化艺术作品比较赏析

《中西方绘画文化艺术作品比较赏析》 ----泼墨仙人与站在窗口读信的女人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吴涛指导老师李雅娟 【内容摘要】中西方绘画在色彩运用和对色彩的感受上显然有所不同。中国传统的绘画是以墨调色,与西方绘画以油色烘染出的立体感、明暗透视等有巨大差异,在厚与薄、深与浅、淡与浓等多组矛盾中求得视觉性效果。中国古代画论中认为,墨具有五色:焦浓、重、淡、清等;墨色之中又分为六彩:黑、白、干、湿、浓、淡。中国传统绘画黑白不分,是无阴阳明暗;干湿不备,是无苍翠秀润;浓淡不辨,是无凹凸远近。中国的绘画艺术以直觉的方式来感觉色彩的万千变化,而西方绘画艺术,整体上则是倾向于光学意义上的,更加富于几何精神和理性的思考 梁楷的《泼墨仙人》和维米尔的《站在窗口读信的女人》是东西方绘画中最杰出的肖像性作品之一。梁楷与维米尔的画风在当今的中国画家中影响也愈来愈大。维米尔的《站在窗口读信的女人》中人物微妙的神情,是通过精确的写实手法获得的;而《泼墨仙人》中仙人的神采,则是通过夸张、变形和狂放的笔墨来表现的。二者鲜明地体现了中西绘画不同的风格。 【关键词】中西;绘画;艺术;泼墨仙人;站在窗口读信的女人;梁楷;维米尔 【正文】 (1)梁楷——《泼墨仙人》 梁楷是南宋画坛上独树一帜的大画家,擅长画人物、鬼神和道教佛教中的神佛,同时亦画山水、花鸟,水平也很高,晚年曾被任命为南宋画院的待诏,并赐佩金带,由于厌恶画院中的种种清规戒律,毅然将金带挂在院中,悄然离职而去。他这种豪放不羁的性格也生动地体现在作品中。《泼墨仙人》是梁楷的代表作,

也是中国古代人物画泼墨人物代表性作品。 《泼墨仙人》中的仙人形象,并不象古代壁画中的神佛,头上画着光环,神情庄重玄妙,不可一世,竭力表现出某种崇高感、神秘感。这个形象似乎来之于生活,正如后人题款上写道:“大似高阳一酒徒”,象喝醉的和尚,长襟宽袖上洒满了酒渍,醉意朦胧,漫步街头,自得其乐,有着人间的真实和亲切感。然而,他又绝对不是人间可以寻找到的形象,前额和秃头是那样出奇地高耸宽大;眉眼口鼻又是那样出奇地挤在 一堆,似醒未醒,似笑非 笑,一脸怪相,似乎有着 无限的智慧,看透了宇宙 的一切,他袒露胸腹,无 拘无束,精神在自由自在 的天地中飞翔。这种极度 夸张了的形象,是人,也 是神,或者说是人化的神。 《泼墨仙人》是典型 的大写意。中国画的人物 画,由于形象要求严格, 在表现上远不如花鸟、山 水自由,因而在笔墨上也 难以允许有更多的随意性 和偶然效果,如用泼墨, 便很容易失去形似,浸渍 为一片墨污。所以古代画 家很少用泼墨画人物。但 梁楷为了充分表现画中仙 人的自由狂放和自己豪放

中西方绘画艺术作品比较赏析

中西方绘画艺术作品比较赏析 ——洛神赋图与最后的晚餐 汽服xxx xxx 指导老师xxx 【内容摘要】中西方艺术文化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不断演变的同时,既继承先辈留下来的风格,也加入每个时代赋予的新元素。中西方绘画艺术在观念和表现上有着差异和趋同性,通过中西方绘画作品内容、形式的对比,以及中西方艺术观念差别的简单描述,最终认识到中西方在差异和区别之上的共同目标。 中西方绘画注重表现与写意,即强调感性;而西方绘画注重再现与写实,即强调理性。这就决定了中西方绘画的表现手法不同。中国画不固定在一个立脚点作画,也不受固定视野的局限,而是根据画者的感受和需要,使立脚点移动作画,把见的到的和见不到的景物统统摄入自己的画面,即运用了散点透视法。西方画家则是理智地进行构图,采用科学的透视学和色彩学来表示近大远小焦点透视和色彩的空间变化,形象的立体感很强,逼真肖似,具有典型性。 美术史上的大量事实,展示了中西方艺术作品中形式与内容的复杂关系。美术史上的大量事实展示了中西方艺术作品中形式与内容的复杂。所以中西方传统绘画让人感觉是两个不同的体系,给人的感觉不同。 【关键词】中西;绘画;艺术;洛神赋图;最后的晚餐;达芬奇;顾恺之 【正文】 一、洛神赋图 中国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统称。从广义上说,中国画包括中国传统绘画的各种类别,但我们所说的中国画通常是指以水为调和剂,以墨为主要颜料的一类,又称“水墨画”、“彩墨画”。中国画表现出变化无穷的线条情趣,以墨代色则表现了中国画独具特色的丰富的艺术表现力。顾恺之的《洛神赋图》虽然是人物画,但以大量的山水为故事展开的背景。由于顾恺之本人就是较早地涉及到山水画创作和理论的大家之一,故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洛神赋》图中山水部分的画法是具有那一时代代表性的艺术样式。图中树木、山石造型稚拙,比例关系较为混乱,确如张彦远为我们在《历代名画记》中所描述的那样:“魏晋已降,名迹在人者,皆见之矣,其画山水,则群峰之势,若钿饰犀栉,或水石容泛,或人大于山,率皆附以树石。映带其地。列植之状,则伸臂布指。”从而为我们在理论与实物考据上都提供了早期山水画面貌的特征。从线色本身来看,《洛神赋》图中线条细劲有力,如张彦远所言:“顾恺之之迹,紧劲连绵,循环超乎,调格逸易,风趋电疾,意存笔先,画尽意在,所以全神气。”线条的表现力内在含蓄,以表现意态为先。线条内部勾勒产生的块面以青绿填色,色彩变化较少,只在坡脚岸边施以泥金。山石树木,结构单调,状物扁平,但富于装饰性。此图取材于曹植的《洛神赋》一文。主要讲述了主人公从帝京回东藩的途中,经过洛水,遇到洛水女神宓妃的故事。原文中主人公虽然对宓妃充满爱恋,而最终却不得不离去的故事情节,表现了作者在现实中的伤感与无奈。顾恺之在这幅画里却将结局做了修改,以主人公与宓妃有情人终成眷属而告终。故事以连环画的形式在同一画幅的不同场景中展开,将一个传说中的爱情故事表现得浪漫感人。这种手法后

中西绘画区别

中西绘画的区别 〔摘要〕中国画于西洋画比较,则不论在内容和形式方面,既有相似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东方艺术注重主观,西方艺术注重客观;东方艺术体现诗意,西方艺术体现剧情。〔关键词〕中国画;西洋画;形式和内容; 世界上的绘画,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体系,就是东方画于西方画,东方画以中国画为主,西方画以油画为主。中国画于西洋画比较,则不论在内容和形式方面,既有相似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东西方文化的不同,艺术的表现形式也不近相同。东方艺术注重主观,西方艺术注重客观。东方艺术体现诗意,西方艺术体现剧情。故在绘画上,中国画重神韵,西洋画重形似。两者不同,表现一下几个方面 一中国画与西洋画在形式方面的比较 1.中国画不注重透视法,西洋画极注重透视法。 中国画与西洋画相比有着自己独特的特征,传统的中国画不讲焦点透视,不强调自然界对于物体的光色变化,不拘泥于物体外表的肖似,而多强调抒发作者的主观情趣。中国人作画同作诗一样,想到那里,画到那里,不能受透视法的拘束。中国画讲求“以形写神”,追求一种“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感觉:而西洋画呢?则讲求“以形写形”,当然,创作的过程中,也注重“神”的表现。但它非常讲究画面的整体、概括及写实。有人说,西洋画是“再现”的艺术,中国画是“表现”的艺术。 在透视的方法上,中国画与西洋画也是不一样的。透视是绘画的术语,就是在作画的时候,把一切物体正确地在平面上表现出来,使之有远近高低的空间感和立体感,这种方法就叫透视。因透视的现象是近大远小,所以也常常称作“远近法”。西洋画一般是用焦点透视,这就像照相一样,固定在一个立脚点,受到空间的局限,摄入镜头的就如实照下来,否则就照不下来。中国画就不一定固定在一个立脚点作画,也不受固定视域的局限,它可以根据画者的感受和需要,使立脚点移动作画,把见得到的和见不到的景物统统摄入自己的画面。这种透视的方法,叫做散点透视或多点透视。如我们所熟知的北宋名画、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用的就是散点透视法。《清明上河图》反映的是北宋都城汴梁内外丰富复杂、气象万千的景象。它以汴河为中心,从远处的郊野画到热闹的“虹桥”;观者既能看到城内,又可 清明上河图 看到郊野;既看得到桥上的行人,又看得到桥下的船;既看得到近处的楼台树木,又看得到远处纵深的街道与河港。而且无论站在哪一段看,景物的比例都是相近的,如果按照西洋画焦点透机的方法去画,许多地方是根本无法画出来的。这是中国的古代画家们根据内容和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