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二次根式单元备课

第十六章  二次根式单元备课
第十六章  二次根式单元备课

第十六章二次根式

教材内容

本单元教学的主要内容:

二次根式的概念;二次根式的加减;二次根式的乘除;最简二次根式.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

(2a≥0)是一个非负数,2=a(a≥0)(a≥0).

(3a≥0,b≥0)

a≥0,b>0)a≥0,b>0).

(4)了解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并灵活运用它们对二次根式进行加减.

2.过程与方法

(1)先提出问题,让学生探讨、分析问题,师生共同归纳,得出概念.?再对概念的内涵进行分析,得出几个重要结论,并运用这些重要结论进行二次根式的计算和化简.

(2)用具体数据探究规律,用不完全归纳法得出二次根式的乘(除)法规定,?并运用规定进行计算.

(3)利用逆向思维,?得出二次根式的乘(除)法规定的逆向等式并运用它进行化简.

(4)通过分析前面的计算和化简结果,抓住它们的共同特点,?给出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利用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来对相同的二次根式进行合并,达到对二次根式进行计算和化简的目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培养学生:利用规定准确计算和化简的严谨的科学精神,经过探索二次根式的重要结论,二次根式的乘除规定,发展学生观察、分析、发现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a≥0a≥0)是一个非负数;2=a

(a≥0)(a≥0)?及其运用.

2.二次根式乘除法的规定及其运用.

3.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

4.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

教学难点

1.对a≥0)是一个非负数的理解;对等式(2=a(a≥0)

(a≥0)的理解及应用.

2.二次根式的乘法、除法的条件限制.

3.利用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把一个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单元课时划分

本单元教学时间约需11课时,具体分配如下:

16.1 二次根式 3课时

16.2 二次根式的乘法 3课时

16.3 二次根式的加减 3课时

教学活动、习题课、小结 2课时

第十六章 二次根式单元备课

第十六章二次根式 教材内容 本单元教学的主要内容: 二次根式的概念;二次根式的加减;二次根式的乘除;最简二次根式.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 (2a≥0)是一个非负数,2=a(a≥0)(a≥0). (3a≥0,b≥0) a≥0,b>0)a≥0,b>0). (4)了解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并灵活运用它们对二次根式进行加减. 2.过程与方法 (1)先提出问题,让学生探讨、分析问题,师生共同归纳,得出概念.?再对概念的内涵进行分析,得出几个重要结论,并运用这些重要结论进行二次根式的计算和化简. (2)用具体数据探究规律,用不完全归纳法得出二次根式的乘(除)法规定,?并运用规定进行计算. (3)利用逆向思维,?得出二次根式的乘(除)法规定的逆向等式并运用它进行化简. (4)通过分析前面的计算和化简结果,抓住它们的共同特点,?给出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利用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来对相同的二次根式进行合并,达到对二次根式进行计算和化简的目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培养学生:利用规定准确计算和化简的严谨的科学精神,经过探索二次根式的重要结论,二次根式的乘除规定,发展学生观察、分析、发现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a≥0a≥0)是一个非负数;2=a (a≥0)(a≥0)?及其运用. 2.二次根式乘除法的规定及其运用. 3.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 4.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 教学难点 1.对a≥0)是一个非负数的理解;对等式(2=a(a≥0) (a≥0)的理解及应用. 2.二次根式的乘法、除法的条件限制.

3.利用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把一个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单元课时划分 本单元教学时间约需11课时,具体分配如下: 16.1 二次根式 3课时 16.2 二次根式的乘法 3课时 16.3 二次根式的加减 3课时 教学活动、习题课、小结 2课时

二次根式提高练习题(含答案)

一.计算题: 1. (235+-)(235--); 2. 1145 -- 7 114--7 32+ ; 3.(a 2m n -m ab mn +m n n m ) ÷a 2b 2m n ; 4.(a +b a ab b +-)÷(b ab a ++ a a b b --ab b a +) (a ≠b ). 二.求值: 1.已知x = 2 323-+,y = 2 32 3+-,求 322342 3 2y x y x y x xy x ++-的

值. 2.当x =1- 2 时,求 2 2 2 2 a x x a x x +-++ 2 2 2 22 2a x x x a x x +-+-+221 a x +的值. 三.解答题: 1.计算(2 5+1)(211 ++ 3 21++431 ++… +100 991 +). 2.若x ,y 为实数,且y = x 41-+14-x +21 .求

x y y x ++2- x y y x +-2的值. 计算题: 1、【提示】将35-看成一个整体,先用平方差公式,再用完全平方公式. 【解】原式=(35-)2 -2)2(=5-215+3-2=6-215. 2、【提示】先分别分母有理化,再合并同类二次根式. 【解】原式=1116)114(5-+-7 11) 711(4-+- 79) 73(2--=4+ 11-11- 7-3+ 7=1. 3、【提示】先将除法转化为乘法,再用乘法分配律展开,最后合并同类二次根式. 【解】原式=(a 2 m n -m ab mn +

m n n m )·2 21b a n m =2 1b n m m n ?-mab 1n m m n ? + 2 2b ma n n m n m ? =21b -ab 1+221b a =2221 b a ab a +-. 4、【提示】本题应先将两个括号内的分式分别通分,然后分解因式并约分. 【解】原式=b a a b b ab a +-++÷) )(() )(()()(b a b a ab b a b a b a b b b a a a -+-+-+-- = b a b a ++÷) )((2 222b a b a ab b a b ab b ab a a -++---- =

二次根式集体备课教学提纲

二次根式集体备课

初二数学 集体备课资料(八年级下册) 第十六章 二次根式 一、 本部分知识结构 二、教学目标解读 1.理解并掌握二次根式的概念,掌握二次根式中被开方数的取值范围和二次根式的取值范围。 2.理解并掌握二次根式的性质和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并灵活运用它们进行二次根式的运算。 通过学习和练习,体验由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的数学推理思 想,培养严谨的思维和一丝不苟的学习习惯。 三、教材重点与难点的确定 1. 重点 二次根式的化简和运算。

2.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二次根式的性质和运算法则的合理性。 四、学情分析 1. 教学内容分析 二次根式是《数学课程标准》中“数与代数”领域的重要内容,它与已学内容“实数”“整式”紧密联系,同时也是以后学习“勾股定理”“一元二次方程”和“二次函数”等内容的重要基础。本章通过对二次根式的概念、性质和运算法则、运算规律等内容的学习探究,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学生认识事物一般规律的能力。 2. 教学对象分析 针对八年级学生学习热情高,有一定观察、分析、认识问题能力的特点,教学时将以启发为主,同时辅之以讨论、练习、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并逐步培养起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教学方法建议 (1) 教学中要注意加强知识间的纵向联系,要对“有理数的运算律和运算法则在实数范围内仍然成立”有所体验,逐步体会运算法则和运算律在数的扩充过程中的一致性。 (2)教学中注意应用类比的方法展开学习,要及时对整式的加减及乘除进行必要的复习。同时要加强有关二次根式的练习,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

二次根式单元同步练习试题

一、选择题 1.如果0,0a b <<,且6a b -=,则22a b -的值是( ) A .6 B .6- C .6或6- D .无法确定 2.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2 22a b a b -=- B .()3 22x x 8x ÷=+ C .1a a a a ÷? = D . () 2 44-=- 3.下列二次根式中是最简二次根式的为( ) A .12 B .30 C .8 D . 12 4.如图,在矩形ABCD 中无重叠放入面积分别为16cm 2和12cm 2的两张正方形纸片,则图中空白部分的面积为( ) A .(8﹣43)cm 2 B .(4﹣23)cm 2 C .(16﹣83)cm 2 D .(﹣12+83)cm 2 5.计算() 21 273632 ÷+?--的结果正确的是( ) A .3 B .3 C .6 D .33- 6.已知,那么满足上述条件的整数的个数是( ). A .4 B .5 C .6 D .7 7.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366=± B .422222=C .83266= D a b ab =(a≥0,b≥0) 8.下列各式计算正确的是( ) A 235+=B .2 36=() C 824= D 236= 9.已知m =12n =12223m n mn +- ( ) A .±3 B .3 C .5 D .9 10.下列各组二次根式中,能合并的一组是( ) A 1a +1a -B 3和 1 3 C 2a b 2ab D 318

二、填空题 11.比较实数的大小:(1)5?-______3- ;(2)51 4 -_______12 12.计算(π-3)02-2 11(223)-4 --22 --() 的结果为_____. 13.对于任何实数a ,可用[a]表示不超过a 的最大整数,如[4]=4,[3]=1.现对72进行如下操作:72 [72]=8 [8]=2 [2]=1,类似地,只需进行3次操作 后变为1的所有正整数中,最大的是________. 14.已知a =﹣ 73 +,则代数式a 3+5a 2﹣4a ﹣6的值为_____. 15.已知实数a 、b 、c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化简2a ﹣|a ﹣c |+2()c b -﹣|﹣b |=_______. 16.把1 m m - _____________. 17.若a 、b 、c 均为实数,且a 、b 、c 均不为0432 52a c b =___________ 18.已知|a ﹣20072008a -=a ,则a ﹣20072的值是_____. 19.已知4a 2(3)|2|a a +--=_____. 20.3a ,小数部分是b 3a b -=______. 三、解答题 21.计算: (18322(2))((2 52253 82 +-+. 【答案】(1)52 【分析】 (1)先化简二次根式,再合并同类二次根式即可; (2)根据平方差公式化简,再化简、合并同类二次根式即可. 【详解】 (18322=22422 =52 (2) )((2 52253 82 +--+

二次根式教材分析

ab = a · b (a ≥0,b ≥0); a 二次根式教材分析 一、学段地位 二次根式是在学生学习了平方根、立方根等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对“实数、整式”等 内容的延伸和补充,对数与式的认识更加完善。二次根式的化简对勾股定理的应用是很好的 补充;二次根式的概念、性质、化简与运算是后续学习解直角三角形、一元二次方程和二次 函数的基础.二次根式是初中阶段学习数与式的最后一章,是式的变形的终结章. 二、教学内容 1.二次根式的相关概念 (1)二次根式:形如 a (a ≥0)的式子叫二次根式; (2 ) 最简二次根式:被开方数的因数是整数,或因式是整式,不含能进一步开方的因数 或因式. (3 ) 同类二次根式:几个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后,如果被开方数相同,那么这几 个二次根式就叫做同类二次根式. ☆(4 ) 分母有理化: 2.两个重要公式 ( a )2=a (a ≥0); a 2 =|a| . 3.两个重要性质 a = (a ≥0,b>0). b b 4.二次根式的运算 (1)二次根式的乘除法 乘法法则: a · b = ab (a ≥0,b ≥0); 除法法则: a b a = (a ≥0,b>0). b (2)二次根式的加减法(合并同类二次根式) 三、教学要求 中考说明要求: 知识 数 与 代 数 数 与 式 考试水平 A B C 二次根式及其 了解二次根式 的 能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对 性质 概念,会确定二次 代数式作简单变形,能在 根式有意义的 条 给定条件下,确定字母的 件 值 二次根式的化 理解二次根式 的 会进行二次根式的化简, 简和运算 加、减、乘、除运会进行二次根式的混合运 算法则 算(不要求分母有理化)

新二次根式备课稿

备课笔记 备课时间:20 年月日 课题第7课时:二次根式课型复习课课 时 1 教学目标1、知道二次根式、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 2、回顾二次根式加、减、乘、除运算法则,能熟练的进行二次根式的运算. 教学 重点 能运用用运算法则进行有关的简单四则运算. 教学 难点 综合运用二次根式的性质及运算法则化简和计算含二次根式的式子. 教学 准备 导学案、多媒体课件 教学内容三次备课 教学过程一 次 备 课 【活动一】知识梳理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积累知识梳理的方法,自主建构 知识框架,对二次根式部分内容有更全面的认识. 【活动二】基础检测 1.下列各式一定是二次根式的是 ( ) A.22 - B.2m C.1 2+ a D. y x 2.x是怎样的实数时,下列各式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 (1)x 2 6-;(2) 1 2 1 - x ;(3)()21+ -x; 学生活动:组 内讨论,回顾 知识点,完善知 识体系. 教师活动:课 堂上多媒体展 示知识点,组 织小组讨论, 完善知识体 系,建构知识 框架.

教学过程一 次 备 课 (4) x x + - - 2 1 ;(5) | | 4x x - . 3.(1)若y=x x- - -3 3,则y x的值为. (2)若x x- = -3 )3 (2,则x的取值范围是 . (3)下列四个等式:①;②(﹣)2=16; ③()2=4;④.正确的是 . (4)已知:实数a,b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 化简:﹣|a﹣b|. 【活动三】综合检测 4.(1)下列各式中,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A. B. C. D.2 (2)下列各根式中与是同类二次根式的是() A. B. C.﹣1 D. 5.计算: (1)2 1 912 3 ?-(2). (3)(﹣)2+2×3(4) 学生活动:独 立思考,自主 完成. 教师活动:请 学生结合概念 和性质,分析 问题并解决问 题,及时纠错. 学生活动:1、 独自练习;2、 请学生板演. 教师活动:1、 指导学生在计 算中总结注意 点;2、对学生 进行友情提 醒。

2021年八年级数学人教版下册 16.2 二次根式的乘除 二次根式的乘法 同步练习

16.2 二次根式的乘除 二次根式的乘法 基础训练 知识点1 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 1.(河池)计算:×= . 2.(安徽)计算×的结果是( ) A. B.4 C. D.2 3.(中考·海南)下列各数中,与的积为有理数的是( ) A. B.3 C.2 D.2- 4.等式·=成立的条件是( ) A.x≥1 B.-1≤x≤1 C.x≤-1 D.x≤-1或x≥1 5.下列等式成立的是( ) A.4×2=8 B.5×4=20 C.4×3=7 D.5×4=20 6.(2016·长沙)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B.x8÷x2=x4

C.(2a)3=6a3 D.3a3·2a2=6a6 7.×的计算结果估计在( ) A.1至1.5之间 B.1.5至2之间 C.2至2.5之间 D.2.5至3之间 8.在△ABC中,BC=4 cm,BC边上的高为2 cm,则△ABC的面积为( ) A.6 cm2 B.4 cm2 C.8 cm2 D.16 cm2 知识点2 积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 9.若=·成立,则( ) A.a≥0,b≥0 B.a≥0,b≤0 C.ab≥0 D.ab≤1 10.若=·,则x的取值范围是( ) A.x≥-3 B.x≥2 C.x>-3 D.x>2 11.(重庆)化简的结果是( ) A.4 B.2 C.3 D.2

12.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B.=5a2b C.=8+5 D.=7 13.对于任意实数a,下列各式中一定成立的是( ) A.=· B.=a+6 C.=-4 D.=5a2 14.设=a,=b,用含有a,b的式子表示,则下列表示正确的是( ) A.0.3ab B.3ab C.0.1ab2 D.0.1a2b 15.将a根号外的因式移到根号内. 提升训练 16.计算:

二次根式公开课教案

4.1.1二次根式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二次根式的定义,会判断一个二次根式在实数范围内是否有意义及有意 义的条件。 2、会根据公式2) (a=a(a≥0) 及2a=∣a∣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经历观察、比较、总结二次根式的定义,发展学生的归纳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观察、比较、总结和应用等教学活动,感受数学活动充满了探索性和创造性,体验发现的快乐,并提高应用意识。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会判断一个二次根式在实数范围内是否有意义及有意义的条件。 2.难点:会根据公式2) (a=a(a≥0) 及2a=∣a∣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学生活动)请同学们独立完成下列问题: 1、4的平方根是?4的算术平方根是? 2、0的平方根是?0的算术平方根是? 3、2的平方根是?2的算术平方根是? 4、-7有没有平方根?-7有没有算术平方根? 对于每一个正实数a有且只有个平方根,记作,其中一个正的平方根叫做a的记作,另一个平方根是。 0的平方根记作,即。 二、探索新知 一般地,我们把形如a(a≥0)?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称为二次根号,简称根号,根号下的数叫做被开方的数。 由于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只能取非负值,因此二次根式要有意义就必须被开方数大于等于0。 从形式上看,二次根式必须具备以下两个条件: ( 1 ) 必须有二次根号; ( 2 ) 被开方数不能小于0 。

例1、下列式子,哪些是二次根式,哪些不是二次根式: (1)32; (2)6; (3)12- ; (4)m -(m ≤0); (5)xy (x y 异号) (6)12+a ; (7)38 解:二次根式有:(1)32; (2)m -(m ≤0); (3)12+a ; 例2当x 是多少时,二次根式1-x 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 解:由x-1≥0,得:x ≥1 当x ≥1时,1-x 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 例3计算: 讨论:如果将上题中的数字换成字母,你发现2)(a 与 2a 有何异同呢? 三、巩固练习:见学案 四、课堂小结: 1、二次根式的概念; 2、二次根式的性质。 五、布置作业: P 131T 1、2、3。 ==2222251))(())((()=?22225 =?248 ()()()???<-≥=≥=0)0(.20.122a a a a a a a a ()()22 0a a a =≥时,当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二次根式同步练习解析

八年级数学二次根式 一,选择 1、如果a是非零实数,则下列各式中一定有意义的是() A、a B、a- 2C、2a-D、21 a 2. 下面的计算中,正确的是() A =0.1; B.=-0.03; C± 13; D π-4 3. 等式)6 x x成立的条件是() ?x x ( - 6- = A.x≥0 B.x≥6 C.0≤x≤6 D.x 为一切实数 二填空 4、若x3+3x2 =-x x+3 ,则x的取值范围是。 5. 当 __________ 6. 若1 有意义,则m的取值范围 1 是。 7 ()2 240 -+-=,则= a c a b + -c 8 . 2440 -+=,xy的值是 y y 9、化简2)2 1(-的结果是 10、已知 a等于 11、当-1

12、 (1) ,则x 的取值范围是 。 (2) , 则x 的取值范围 是 。 (3) 设a,b,c 为△ABC 的三边 ,化简 = (4) 则a 的取值范围是 13.数a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化简: -│1-a │ =_______. 14.比较大小6.(填“>”,“=”,“<”号) 三.计算 (1; (2) )521 (154- ?- (3)a a 82? (4) 23241 62xy xy ? (x ≥0,y ≥0) (5) ) 2 四.在实数范围内因式分解. (1) (2)(3) 2x =-1=-2=22 x -2 3x -+59x x -

二、二次根式的乘法 1.等式 )6(6-=-?x x x x 成立的条件是( ) A .x ≥0 B .x ≥6 C .0≤x ≤6 D .x 为一切实数 2. 计算: __________ 3.计算:=?b a 10253 ______. 4. 当 0a ≤,b <0__________=。 5、若x 3 +3x 2 =-x x+3 ,则x 的取值范围是 。 6.计算(1)821 ? (2) )521 (154- ?- (3) 12 (4) 2000 (5)2 22853- (6) 44176?; (7)2 3 483 4 15? ; (8)16 2436a a ?

九年级数学上册 《二次根式》单元教案 备课人

九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备课人:杨贤 第二十一章二次根式 教材内容 1.本单元教学的主要内容: 二次根式的概念;二次根式的加减;二次根式的乘除;最简二次根式. 2.本单元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次根式是在学完了八年级下册第十七章《反比例正函数》、第十八章《勾股定理及其应用》等内容的基础之上继续学习的,它也是今后学习其他数学知识的基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 (2 (a≥0 )是一个非负数,)2=a(a ≥0)(a ≥0). (3 (a≥0 ,b≥0) ; a≥0,b>0) (a≥0,b>0). (4)了解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并灵活运用它们对二次根式进行加减. 2.过程与方法 (1)先提出问题,让学生探讨、分析问题,师生共同归纳,得出概念.?再对概念的内涵进行分析,得出几个重要结论,并运用这些重要结论进行二次根式的计算和化简.(2)用具体数据探究规律,用不完全归纳法得出二次根式的乘(除)法规定,?并运用规定进行计算. (3)利用逆向思维,?得出二次根式的乘(除)法规定的逆向等式并运用它进行化简.(4)通过分析前面的计算和化简结果,抓住它们的共同特点,?给出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利用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来对相同的二次根式进行合并,达到对二次根式进行计算和化简的目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培养学生:利用规定准确计算和化简的严谨的科学精神,经过探索二次根式的重要结论,二次根式的乘除规定,发展学生观察、分析、发现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 1 (a≥0)的内涵. (a≥0)是一个非负数;( )2=a(a ≥0); (a ≥0)?及其运用. 2 .二次根式乘除法的规定及其运用. 3.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 4.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 教学难点 1(a≥0)2=a(a≥0=a(a≥0)的理解及应用. 2.二次根式的乘法、除法的条件限制. 3.利用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把一个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 单元课时划分 本单元教学时间约需6课时,具体分配如下: 21.1 二次根式1课时 21.2 二次根式的乘法2课时 21.3 二次根式的加减2课时 小结1课时

二次根式培优提高训练

《二次根式》培优 一、知识讲解 1.根式中的相关概念 ⑴二次根式:形如)0a ≥的代数式叫做二次根式。 ⑵ n n 次根式.其中若n 为偶数,则必须满足0a ≥。 ⑶最简二次根式:满足以下两个条件的二次根式叫做最简二次根式:①被开方数的因数是整数,因式是整式;②被开方数中不含有能开方的因数或因式。 ⑷同类二次根式:几个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之后,如果被开方数相同,则这几个根式叫做同类二次根式。 时,a c +=+ 2. 二次根式的性质 (1 ) ()2 0a a =≥. (2 00 0 0a a a a a a >?? ===??- (4 ) )0m a =≥ (5)若0a b >> >4. 分母有理化 (1)把分母中的根号化去叫做分母有理化. (2)互为有理数因式:两个含有根式的代数式相乘,如果它们的积不含有根式,则这两个代数式互为有理化因式 . 互为有理数因式。分母有理化时,一定要保证有理化因式的值不为0. 二、习题讲解

基础巩固 1.化简: (1 ) (2 (3 (4 ) (5 (6 ) 解:(1 ). (2 3. (3 ) (4 3 . (5 ) 2 32 - . (6 ) 2. 设y = ,求使y 有意义的x 的取值范围. 解:由题知2102010x x x -≥?? -≥??->?,解得1221 x x x ?≥?? ≤??>? ?,所以x 的取值范围为12 2x ≤≤. 3.(1)已知最简二次根式b a = , b = . (2)已知 0=,则2mn n +-的倒数的算术平方根为 . 解:(1)由题知:2 322b a b b a - =??=-+?,解得02a b =??=?. (2)因为0 ≥,2160m -≥0=

16.1 二次根式教案(公开课)

第16章二次根式 16.1二次根式(1) 【教学目标】 1.根据算术平方根的意义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知道被开方数必须是非负数的理由; 2.能用二次根式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和数量关系. 【教学重点】 从算术平方根的意义出发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电视塔越高,从塔顶发射的电磁波传得越远,从而能收看到电视节目的区域越广,电视塔高h(单位:km)与电视节目信号的传播半径r(单位:km) 之间存在近似关系r=,其中地球半径R≈6 400 km.如果两个电视塔的 高分别是h1 km、h2 km 你能化简这个 式子吗? 式子 表示什么? 公式中 r=中的 表示什么意义? 2.问题: (1)面积为3 的正方形的边长为_______,面积为S 的正方形的边长为_______. (1)中式子你是怎么得到?得到的两个式子有什么不同? (2)一个长方形围栏,长是宽的2 倍,面积为130m2,则它的宽为______m.(2)中得到的式子有什么意义? (3)一个物体从高处自由落下,落到地面所用的时间t(单位:s)与开始落下的高度h(单位:m)满足关系h =5t2,如果用含有h 的式子表示t ,则 . (3)中当h 的值分别为0,10,15,20,25时,得到的结果分别是什么?

表示的数怎样变化? 二.合作探究 形成知识 (1)这些式子分别表示什么意义? (2)这些式子有什么共同特征? 分别表示3,S ,65,5 h 的算术平方根 这些式子的共同特征是: 都表示一个非负数(包括字母或式子表示的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 (3)根据你的理解,请写出二次根式的定义. 用来表示一个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 a≥0)?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称为二次根号. 三.初步应用 巩固知识 练习2 二次根式和算术平方根有什么关系? 二次根式都是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带有根号的算术平方根是二次根式.

备课参考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2-二次根式教学设计29

7 二次根式 第1课时二次根式的概念和性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二次根式及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 2.会化简二次根式. 3.理解并掌握二次根式的性质. 【过程与方法】 经历观察、分析、讨论、归纳二次根式及最简二次根式的过程,发展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积极参与数学活动,感受数学活动充满了探索性和创造性,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解并掌握二次根式及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化简二次根式. 【难点】 化简二次根式.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还记得平方根的概念吗? 生:记得.一般地,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叫做a的平方根.

师:什么叫做算术平方根呢? 生:正数的正的平方根以及零的平方根,统称算术平方根. 师:很好!非负数a的算术平方根用(a≥0)表示.一般地,例如(a≥0)的式子,我们叫做二次根式.这就是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二、讲授新课 师:请同学们观察下列代数式,你能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吗? ,,,,(其中b=24,c=25). 生:它们都含有开方运算,并且被开方数都是非负数. 师:很好!一般地,例如(a≥0)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a叫做被开方数.那么二次根式具有什么性质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请同学们完成以下填空: = ,×= ; = ,×= ; = ,×= ; = ,÷= . 学生独立完成填空,然后集体订正.并根据上面的猜想,估计下列式子是否相等,再借助计算器验证. = ,÷= . 师:请同学们比较左右两边的等式,你发现了什么?你能用字母表示你发现的规律吗?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然后由小组代表发言,教师予以补充完善. 师:通过刚才的探究,我们可以发现积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和商的算术平方根性质.即: (1)积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积的算术平方根,等于积中各因式的算术平方根的积(各因式必须是非负数),即=·(a≥0,b≥0);

二次根式练习10套(附问题详解)

二次根式练习01 一、填空题 1、下列和数1415926.3)1( . 3.0)2( 7 22 )3( 2)4( 38 )5(- 2 ) 6(π ...3030030003.0)7( 其中无理数有________,有理数有________(填序号) 2、 9 4 的平方根________,216.0的立方根________。 3、16的平方根________,64的立方根________。 4、算术平方根等于它本身的数有________,立方根等于本身的数有________。 5、若2562 =x ,则=x ________,若2163-=x ,则=x ________。 6、已知ABC Rt ?两边为3,4,则第三边长________。 7、若三角形三边之比为3:4:5,周长为24,则三角形面积________。 8、已知三角形三边长n n n n n n ,122,22,122 2 ++++为正整数,则此三角形是________三角形。 9、如果 0)6(42=++-y x ,则=+y x ________。 10、如果12-a 和a -5是一个数m 的平方根,则.__________,==m a 11、三角形三边分别为8,15,17,那么最长边上的高为________。 12、直角三角形三角形两直角边长为3和4,三角形一点到各边距离相等,那么这个距离为________。 二、选择题 13、下列几组数中不能作为直角三角形三边长度的是( ) A. 25,24,6===c b a B. 5.2,2,5.1===c b a C. 4 5,2,32=== c b a D. 17,8,15===c b a 14、小强量得家里彩电荧屏的长为cm 58,宽为cm 46,则这台电视机尺寸是( ) A. 9英寸(cm 23) B. 21英寸(cm 54) C. 29英寸(cm 74) D .34英寸(cm 87) 15、等腰三角形腰长cm 10,底边cm 16,则面积( ) A.2 96cm B. 248cm C. 224cm D. 232cm 16、三角形三边c b a ,,满足ab c b a 2)(2 2 +=+,则这个三角形是( ) A. 锐角三角形 B. 钝角三角形 C. 直角三角形 D. 等腰三角形 17、2 )6(-的平方根是( ) A .6- B .36 C. ±6 D. 6± 18、下列命题正确的个数有:a a a a ==23 3)2(,) 1((3)无限小数都是无理 数(4)有限小数都是有理数(5)实数分为正实数和岁实数两类( ) A .1个 B. 2个 C .3个 D.4个 19、x 是2 )9(-的平方根,y 是64的立方根,则=+y x ( ) A. 3 B. 7 C.3,7 D. 1,7 20、直角三角形边长度为5,12,则斜边上的高( ) A. 6 B. 8 C. 13 18 D. 13 60 21、直角三角形边长为b a ,,斜边上高为h ,则下列各式总能成立的是( )

最新二次根式同步练习含答案

第十六章 二次根式 测试1 二次根式 学习要求 掌握二次根式的概念和意义,会根据算术平方根的意义进行二次根式的运算. 课堂学习检验 一、填空题 1. a +1表示二次根式的条件是______. 2.当x ______时,1 2--x 有意义,当x ______时, 3 1+x 有意义. 3.若无意义 2 +x ,则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4.直接写出下列各式的结果: (1)49 =_______; (2)2 ) 7( _______; (3)2 )7(-_______; (4)2 ) 7(-- _______; (5)2 ) 7.0( _______;(6)2 2] )7([ - _______. 二、选择题 5.下列计算正确的有( ). ①2)2(2 =- ② 2 2=- ③ 2 ) 2(2 =- ④2 ) 2( 2 -=-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6.下列各式中一定是二次根式的是( ). A . 2 3 - B . 2 ) 3.0(- C . 2 - D . x 7.当x =2时,下列各式中,没有意义的是( ). A .2 -x B . x -2 C . 2 2 -x D . 2 2x - 8.已知, 21)12(2 a a -=-那么a 的取值范围是( ). A .2 1> a B .2 1

10.计算下列各式: (1);)23(2 (2);)1(22+a (3); )4 3(22 - ?- (4). )3 23 (2 - 综合、运用、诊断 一、填空题 11. x 2-表示二次根式的条件是______. 12.使 1 2-x x 有意义的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13.已知411+=-+-y x x ,则x y 的平方根为______. 14.当x =-2时, 2 2 44121x x x x ++-+-=________. 二、选择题 15.下列各式中,x 的取值范围是x >2的是( ). A .2-x B . 2 1-x C . x -21 D . 1 21-x 16.若022|5|=++-y x ,则x -y 的值是( ). A .-7 B .-5 C .3 D .7 三、解答题 17.计算下列各式: (1);)π14.3(2- (2);)3(2 2-- (3) ; ]) 3 2[( 2 1- (4).)5 .03( 2 2 18.当a =2,b =-1,c =-1时,求代数式a ac b b 242 -±-的值. 拓广、探究、思考 19.已知数a ,b ,c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 化简: ||) (||2 2 b b c c a a ---++-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已知△ABC 的三边长a ,b ,c 均为整数,且a 和b 满足 . 09622 =+-+-b b a 试求 △ABC 的c 边的长.

二次根式专项训练答案

二次根式专项训练答案 一、选择题 1.1 =-,那么x的取值范围是() x A.x≥1B.x>1 C.x≤1D.x<16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等式的左边为算术平方根,结果为非负数,即x-1≥0求解即可. 【详解】 由于二次根式的结果为非负数可知:x-1≥0, 解得,x≥1, 故选A. 【点睛】 本题利用了二次根式的结果为非负数求x的取值范围. 2.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a的取值范围是() A.a≤﹣2 B.a≥﹣2 C.a<﹣2 D.a>﹣2 【答案】B 【解析】 【分析】 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其被开方数大于等于0;易得a+2≥0,解不等式a+2≥0,即得答案. 【详解】 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 ∴a+2≥0,解得a≥-2. 故选B. 【点睛】 本题是一道关于二次根式定义的题目,应熟练掌握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 3.a的值为() A.2 B.3 C.4 D.5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两最简二次根式能合并,得到被开方数相同,然后列一元一次方程求解即可. 【详解】 根据题意得,3a-8=17-2a,

移项合并,得5a=25, 系数化为1,得a=5.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最简二次根式,利用好最简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相同是解题的关键. 4.若x、y 4 y=,则xy的值为() A.0 B.1 2 C.2 D.不能确定 【答案】C 【解析】 由题意得,2x?1?0且1?2x?0, 解得x?1 2 且x? 1 2 , ∴x=1 2 , y=4, ∴xy=1 2 ×4=2. 故答案为C. 5.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 B )2=2 C D ==3﹣2=1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和加减运算法则判断即可.【详解】 根据二次根式的加减,可知 A选项错误; 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2=a(a≥0 2=2,所以B选项正确; (0) =0(=0) (0) a a a a a a ? ? =? ?- ? > < ﹣11|=11,所以C选项错误; D D选项错误. 故选B.

二次根式教案

二次根式 教学目标: i?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理解、、a是一个非负数。 2?通过新旧知识的联结,培养学生观察、演练能力,并通过合作学习增进终生学习的信念。 3?通过观察一些特殊的情形,获得一般结论,使学生感受归纳的思想访求,进而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1.二次根式的概念,以及二次根式基本性质; 2 ?经历知识产生过程,探索新知识,经历知识产生的过程,探索新知识。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请同学们独立完成下列两个问题。 3 问题1:已知反比例函数y ,那么它的图象在第一象限,且横、 X 纵坐标相等的点的坐标是_____________ 。 问题2:如右图,在直角三角形ABC中,AC=3 , BC=1 , C =90 , 那么AB 边的长是______________ 。 [分析]问题1 :横、纵坐标相等,即x = y,所以x2 =3,因为点在 第一象限,所以所以所示主点的坐标为(73,方) 问题2:由勾股定理AB2二二AC2? BC2=10,即AB —.10。 二、探索新知,解决问题 1 ?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得到、,10都是一些正数的算术平方根,像这样一些正数的算 术平方根的式子,我们就把它称为二次根式。因此,一般地,我们把形如 a a_0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 ”称为二次根号。 2?(学生活动)议一议

①_1有算术平方根吗?(无) ②0的算术平方根是多少?(0) ③当a ::0时,,3有意义吗?(无) 这就是说a _ 0 是一个非负数 三巩固训练,熟练技能 1例题 1 (1 )下列式子,哪些是二次,哪些不是二次根式:、.2,33,—八x x 0 ^.0,42^ .2, [分析]二次根式应满足两个条件:第一有二次根号“、厂”;第二,被开方数是正数或0。解:二次根式有:x 0 , .0,. x y x 0,y 0 ;不是二次根式的有: 3 3,丄,42」 (2)当x是什么时,,.3x -1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 [分析]由二次根式的定义可知,被开方数一定要大于或等于0,所以当3X-1 — 0时,?? 3x-1 有意义。 1 1 . --- 解:由3x-1_0得x ,所以,当x 时,.3x -1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 3 3 2?练习:教材本节练习1, 2, 3 四、反思总结,情意发展 1、形如.a a_0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称为二次根号。 2?要使二次根式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必须满足被开方数是非负数。 五、拓展探索,形成能力 1 ?选择题 (1)下列式子中,是二次根式的是() A、- B、3 7 C、. x D、x

二次根式练习题及答案

二次根式练习题 一.选择题(共4小题) 1.要使式子有意义,则x得取值范围就是() A.x>1 B.x>﹣1 C.x≥1 D.x≥﹣1 2.式子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得取值范围就是() A.x<1 B.x≤1 C.x>1 D.x≥1 3.下列结论正确得就是() A.3a2b﹣a2b=2 B.单项式﹣x2得系数就是﹣1 C.使式子有意义得x得取值范围就是x>﹣2 D.若分式得值等于0,则a=±1 4.要使式子有意义,则a得取值范围就是() A.a≠0 B.a>﹣2且a≠0 C.a>﹣2或a≠0 D.a≥﹣2且a≠0 二.选择题(共5小题) 5.使有意义,则x得取值范围就是. 6.若代数式有意义,则x得取值范围为. 7.已知就是正整数,则实数n得最大值为. 8.若代数式+(x﹣1)0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得取值范围为. 9.若实数a满足|a﹣8|+=a,则a=. 四.解答题(共8小题) 10.若a,b 为实数,a=+3,求. 11.已知,求得值? 12.已知,为等腰三角形得两条边长,且,满足,求此三角形得周长 13.已知a、b、c满足+|a﹣c+1|=+,求a+b+c得平方根. 14.若a、b为实数,且,求. 15.已知y<++3,化简|y﹣3|﹣. 16.已知a、b满足等式. (1)求出a、b得值分别就是多少? (2)试求得值. 17.已知实数a满足+=a,求a﹣20082得值就是多少?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4小题) 1.(2016?荆门)要使式子有意义,则x得取值范围就是() A.x>1 B.x>﹣1 C.x≥1 D.x≥﹣1 【解答】解:要使式子有意义, 故x﹣1≥0, 解得:x≥1. 则x得取值范围就是:x≥1. 故选:C. 2.(2016?贵港)式子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得取值范围就是() A.x<1 B.x≤1 C.x>1 D.x≥1 【解答】解:依题意得:x﹣1>0, 解得x>1. 故选:C. 3.(2016?杭州校级自主招生)下列结论正确得就是()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6.2:二次根式的乘除同步训练

16.2二次根式的乘除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所给的二次根式中,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A. √8x B. √x2+4 C. √m 2√a 2.化简√12得结果是() A. √10 B. 2√3 C. 3√2 D. 2√6 3.二次根式√(?2)2×6的计算结果是(). A. 2√6 B. ?2√6 C. 6 D. 12 4.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 2√18×3√5=6√80 B. √52?32=√52?√32=5?3=2 C. √(?4)×(?16)=√?4×√?16=(?2)×(?4)=8 D. √52×32=√52×√32=5×3=15 5.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 √50÷√5=10 B. √10÷2√5=2√2 C. √32+42=3+4=7 D. √27÷√3=3 6.下列等式中,对于任何实数a、b都成立的() A. √ab=√a?√b B. √b a =√b √a C. √a2=a D. √a4=a2 7.化下列各式的计算中,结果为2√5的是() A. √10÷√2 B. √2×√5 C. √1 2÷√1 40 D. √8×√5 8.已知√24n是整数,则正整数n的最小值为() A. 0 B. 1 C. 6 D. 36 9.化简√(?2)2×8×3的结果是() A. 2√24 B. ?2√24 C. ?4√6 D. 4√6 10.下列各式计算正确的是() √48√3=16 B. √3 11 ÷√32 3 =1 √6 6√3=√2 2 √54a2b √6a =9√ab 二、填空题

12.在①√14;②√a2+b2;③√27;④√m2+1中,最简二次根式有个. 13.已知实数a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化简|1+a|?√a2的结果为_____. 14.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为a=2√3cm,b=3√6cm,那么这个直角三角 形的面积为cm2. 15.观察下列二次根式的化简: S1=√1+1 12+1 22 =1+1 1 ?1 2 ; S2=√1+1 12+1 22 +√1+1 22 +1 32 =(1+1 1 ?1 2 )+(1+1 2 ?1 3 ); S3=√1+1 12+1 22 +√1+1 22 +1 32 +√1+1 32 +1 42 =(1+1 1 ?1 2 )+(1+1 2 ?1 3 )+(1+ 1 3?1 4 ); … 则S2020 2020 =. 三、计算题 16.计算: 32√8 √20 (3)3√5 12 (4)√3÷√18 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