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格尼尼主题变奏曲(Brahms)乐谱解析

帕格尼尼主题变奏曲(Brahms)乐谱解析
帕格尼尼主题变奏曲(Brahms)乐谱解析

100首必听的古典音乐曲目

交响曲1海顿《G大调第九十四号交响曲“惊愕”》 2莫扎特《G小调第四十号交响曲》 3贝多芬《F大调第六号交响曲“田园”》 4贝多芬《D小调第九号交响曲“合唱”》 5舒伯特《B小调第八号交响曲“未完成”》 6舒曼《降B大调第一号交响曲“春天”》 7柴科夫斯基《B小调第六号交响曲“悲怆”》 8德沃夏克《E小调第九号交响曲“自新大陆”》 9柏辽兹《幻想交响曲》

10马勒《D大调第一号交响曲》 钢琴独奏曲 1莫扎特《A大调第十一号钢琴奏鸣曲》(KV331)2贝多芬《升C小调第十四号钢琴奏鸣曲“月光”》3舒伯特《音乐的瞬间第三首,F小调》 4舒曼“梦幻曲”(《童年情景》之七) 5李斯特《帕格尼尼大练习曲之三“钟”》(S.141 )

6勃拉姆斯《升F小调第五号匈牙利舞曲》7肖邦《降B小调夜曲》 8肖邦《C小调练习曲“革命”》 9德彪西《亚麻色头发的少女》 10拉赫玛尼诺夫《升C小调第二号前奏曲》 协奏曲 1维瓦尔第《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春”》

2巴赫《G大调第三号勃兰登堡协奏曲》 3海顿《D大调钢琴协奏曲》 4莫扎特《A大调钢琴协奏曲》(KV488)5莫扎特《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 6肖邦《E小调第一号钢琴协奏曲》 7柴科夫斯基《降B小调第一号钢琴协奏曲》8拉赫玛尼诺夫《C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9德沃夏克《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 10埃尔加《E小调大提琴协奏曲》

弦乐独奏曲 1巴赫《无伴奏大提琴组曲第一部》(BWV1007)2帕格尼尼《摩西主题变奏曲》 3圣-桑《引子与回旋随想曲》 4勃拉姆斯《E小调大提琴奏鸣曲》 5萨拉萨蒂《流浪者之歌》 6里姆斯基-科萨柯夫《野蜂飞舞》 7克莱斯勒《美丽的罗斯玛琳》 8弗雷《C小调悲歌》

钢琴一到十级的考试曲目

钢琴一到十级的考试曲目 一级 一、基本练习(抽查其中一组)本级练习的范围有三组:(1)、C 大调(2)、G 大调(3)、F 大调每组内容有:1、音阶:大调音阶、一个八度,双手同向;2、琶音:分解主三和弦短琶音,三个音为一组;3、和弦:主三和弦的原位及转位。 二、练习曲1、练习曲No88、 三、奏鸣曲1、G 大调小奏鸣曲四乐曲1、在花园里2、划船拜厄阿特伍德 玛依卡帕尔汤普森 二级 一、基本练习(抽查其中一组)本级练习的范围有三组:(1)、D 大调(2)、 A 大调(3)、E 大调每组内容有:1、音阶:大调音阶、两个八度,双手同向;2、琶音:分解主三和弦短琶音,两个八度,双手同向,本级短琶音分为A、B 两种,考生自选一种3、和弦:主三和弦的原位及转位。 二、练习曲1、练习曲op599 三、复调1、、小步舞曲 四、奏鸣曲1、C大调小奏鸣曲,第二乐章op57、No1 五、乐曲1、天真烂漫车尔尼巴赫比尔布格缪勒 三级 一、基本练习(抽查其中一组)本级基本练习的范围有六组:(1)、 C 大调与a小调(2)、G大调与e小调(3)、大调与b小调(4)、A大调与#f小调(5)、E大调与#c 小调(6)、B大调与#g小调每组内容有:1、音阶:大调及其关系和声小调音阶,三个八度,双手同向2、琶音:分解主三和弦琶音,三个八度,双手同向 二、练习曲1、练习曲op37 三、复调1、加伏特舞曲 四、奏鸣曲1、 F 大调小奏鸣曲0P168 第一乐章 五、乐曲1、第一次丧失op68 莱蒙巴赫迪亚贝利舒曼四级 一、基本练习(抽查其中一组)本级基本练习的范围有六组:(1)、F 大调与d小调(2)、bB大调与g小调(3)、bE大调与c小调(4)、bA大调与f小调(5)、bD大调与 b 小调(6)、bG大调与 e 小调每组内容有:1、音阶:大调及其关系和声小调音阶,三个八度,双手同向1、琶音:分解主三和弦琶音,三个八度,双手同向 二、练习曲1、练习曲op718 三、复调1、G 大调前奏曲 四、奏鸣曲1、、G 大调小奏鸣曲op20 第一章 五、乐曲1、、孩子们的舞蹈车尔尼亨德尔杜舍克桑桐五级 一、基本练习(抽查其中一组)本级基本练习的范围有六组:(1)、 C 大调与a小调(2)、G大调与e小调(3)、D大调与c小调(4)、A大调与#f 小调(5)、E大调与#c小调(6)、B大调与#g 小调每组内容有:1、音阶:大调及其关系和声小调音阶,三个八度,双手同向2、琶音:分解主和弦琶音,三个八

摩西主题变奏曲_小说

摩西主题变奏曲 摩西主题变奏曲 李卢佳霓 静夜中的一切都像是沉进了墨水瓶,坐在阳台,没有开灯,抬头就看得见那片星辰大海。承受不了这太过沉寂的一切,我打开手机,点开一首帕格尼尼的《摩西主题变奏曲》,闭上眼,让自己沉向音乐的大海。 第一弓的声音刚开始是无法让人察觉的,待它慢慢提高音量,你才会发现它存于那片音乐的海中。这一弓是充满着纠结和不安的,眼前的海水随着音乐化成一个人的模样——是约基别。她黝黑的面庞上滑下饱含心痛而颤抖的泪珠,双手小心翼翼地把自己刚出生不久的儿子,放入竹篮中,又回头惊恐地环视四周,害怕有人发现这一切。埃及法老刚下令杀死所有以色列男婴。她寻机把自己的孩子带到尼罗河边,想把孩子放到竹篮,顺水漂走。虽说尼罗河也很危险,但她不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孩子被杀死。只好冒险把孩子送走。 约基别弓下腰把竹篮放到被夕阳染成一片火红的河面。用力一推,竹篮带着她的亲生骨肉,和她满怀的期望,荡开几米远,映着烧红了的天空远去…… 音乐缓缓指挥着竹篮飘荡,平缓舒适。突然,音乐涌起一个小浪,把竹篮推向了对岸。对岸上一个衣着华丽的女人——埃及王后看到了竹篮,发现了篮中的男婴并把他抱回皇宫。取名摩西。摩西就这样生活在了皇宫,认识了埃及法老的亲儿子并与他交好,一起长大,是关

系极好的兄弟俩。 音乐声渐渐降低,缓缓归为沉寂。海水把我推起,又自顾自的褪去、消散。睁开眼,现代化的铁栏杆立在我手边,伸手触摸,是真实的冰凉。 突然,音乐奏起,海水又一次漫了上来。这次的音乐像是驶过了弯道,与先前大不相同,短弓增多,节奏跳跃,音色清脆叮咚,短促有力的在E弦和G弦之间跑跳着。 身边的海水变成剧院的样子,缕缕香薰味萦绕在期间,光线变暗,挂在油画旁的中世纪哥特风黑色油灯,在风的带动下微微碰撞着,发出温柔的声响,这是19世纪汉堡的戏剧院。 抬头向舞台看去,一个身穿深灰色长外套的高挑男人,正低着头,挥动着手中和他的脸一样白的弓子——是帕格尼尼。他左手持琴,琴头压得很低。黑色的卷发都快要触到了银亮的琴弦,手指带在纸板的弦与弦间快速舞动着,每一步都精确得那么完美。右手持弓快速地在弦上弹跳,摩擦着,洒出音符像是从魔鬼手中换来的最完美的宝钻。 “真是厉害啊!”一道声音传入耳中,侧头朝着声音的来源看去,一个眼睛细长,鼻梁高挺的男人正跟着节奏轻轻摆动着头,不时轻声地发出由衷的赞叹。他,是海涅。又一个声音响起,是个皮货商的声音:“嗯,不错不错,力度很够啊。鄙人空闲时也把玩两下小提琴哩!帕格尼尼这人拉得还是可以的。”他装模作样地点着头,这是却没人理会这个皮货商的自我吹嘘,都把所有的注意力集中在台上高深莫测的小提琴演奏家身上。

手风琴1级曲子

手风琴1级曲子《梁祝》 手风琴2级别曲子《小步舞曲》 手风琴3级曲子《牧民之歌》、《杜鹃圆舞曲》《小步舞曲》 手风琴4级曲子《春节序曲》《多瑙河之波》〈春天〉 手风琴五级曲子《草原牧歌》 手风琴六级曲子《又是一个丰收年》 手风琴8级曲子《白毛女组曲》 手风琴九级曲〈保卫黄河〉 练习曲1首复调曲1首中国曲一首外国曲一首是脱谱的 小松树(一级)Little pine tree 2 牧童(一级)Corydon 3 花儿与少年(一级)Flowers vs Young Boy 4 小酸莓果(一级)Small plum fruit 5 车尔尼练习曲(一级)Czerny's etude 6 小司机(二级)Little driver 7 单簧管波尔卡(二级)Clarinet polka 8 杜鹃圆舞曲(二级)Cuckoo waltz 9 车尔尼练习曲(二级)Czerny's etude 10 小步舞曲(二级)Minuet 11 小牛(三级)Calf 12 溜水圆舞曲(三级)Skating waltz 13 多瑙河之波(三级)danube wave 《手风琴考级重点曲目辅导》(二)

1 车尔尼练习曲(三级)Czerny's etude 2 小步舞曲(三级)Minuet 3 牧童短笛(四级)Cowboy's Piccolo 4 快乐的女战士(四级)Happy Girl Soldier 5 芬兰波尔卡(四级)Finnic Polda 6 颤抖的树叶(四级)Quivering Leaves 7 肖邦圆舞曲(四级)Chopin's Waltz 8 车尔尼练习曲(四级)Czerny's etude 9 巴哈进行曲(四级)Baha's March 10 马刀舞曲(四级)Ma Dao Dance 11 霍拉舞曲(四级)Halla Dance 12 乔尔达斯(四级)Joer Dasi 13 快乐的罗嗦(四级)Happy Verbiage 《手风琴考级重点曲目辅导》(三) 1 傣家欢庆泼水节(五级)Dai Nationality's Water-splashing Festival 2 牧民之歌(五级)Song of Herdsmen 3 天山晚会(五级)Evering party in Tian-Shan Mount 4 回娘家(五级)Back to the Home of Bride's Parents 5 化妆舞(五级)Costume Ball 6 车尔尼练习曲(五级)Czerny's etude 7 波洛奈兹舞曲(五级)Boluonaizhi Dance 8 时光畅想曲(六级)Times Melody 9 二泉映月(六级)Er Quan Ying Yue 10 威尼斯狂欢节(六级)Carnival in Venice 《手风琴考级重点曲目辅导》(四) 1 车尔尼练习曲(六级)Czerny's etude 2 二部创意曲(六级)Two-voice-part Creative Music Piece 3 旋转的木马(六级)Revolving Cockhorse 4 北京喜讯到边寨(七级)Goodnews from Beijing for Frontier Stockaded Village 5 轻骑兵序曲(七级)Light-horseman Sinfonia 6 诗人与农夫序曲(七级)Sinfonia for Poets and Farmers 7 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七级)Sun Rises on Vast Grassland 8 车尔尼练习曲(七级)Czerny's etude 9 斯卡拉蒂C大调奏鸣曲(七级)Shikaladi Major C Sonata 《手风琴考级重点曲目辅导》(五) 1 蝙蝠序曲(八级)Bat Sinfonia 2 车尔尼练习(八级)Czerny's etude

帕格尼尼:《24首随想曲》第17-24首

帕格尼尼:《24首随想曲》第17-24首 歌曲名:帕格尼尼:《24首随想曲》第17-24首上 歌词或简介: 帕格尼尼:《24首随想曲》-帕尔曼(“P 帕格尼尼TAPE 7”)(2006-5-3-22-42)这套随想曲,充分展示了他的小提琴技巧。作品1,作于1801-1807年间,24首分别为:第1首:行板,E大调,三段体。李斯特的《第4号帕格尼尼大练习曲》即由此曲改编;第2首:中板,B小调,自由形式;第3首:如歌的行板,E小调,三段体;第4首:庄严肃穆地,C小调;第5首:激动兴奋地,以A小调始,A大调终;第6首:慢板,C小调,自由的三段体,李斯特的《第一号帕格尼尼大练习曲》即改编自此曲;第7首:无速度指示,不规则的三段体,以A小调始,A大调终;第8首:庄严肃穆地,降E大调,自由形式;第9首:小快板,E大调,李斯特的《第5号帕格尼尼大练习曲》改编自此曲;第10首:活泼第,G小调,自由的三段体;第11首:行板,C大调,急板;

第12首:快板,降A大调;第13首:快板,C小调,三段体。此曲俗称“魔鬼的笑声”;第14首:中板,降E大调;第15首:庄严地,E小调,三段体;第16首:急板,C小调,自由曲式;第17首:降E大调,三段体,李斯特的《第2号帕格尼尼大练习曲》改编自此曲;第18首:库朗舞曲,C大调,三段体;第19首:降E大调;第20首:小快板,D大调,三段体;第21首:温柔地,A大调,两段体;第22首:清晰明朗地,F大调,三段体;第23首:庄严地,降E大调,三段体;第24首:急板,C小调,李斯特的《第6号帕格尼尼大练习曲》、勃拉姆斯的《帕格尼尼主题变奏曲》、拉赫马尼诺夫的《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均改编自此曲。本TAPE收录帕格尼尼的《24首随想曲》、《小提琴协奏曲第1号》。《24首随想曲》由伊扎克.帕尔曼演奏,《小提琴协奏曲第1号》由梅纽因小提琴主奏,皇家爱乐乐团协奏,埃雷德指挥。人民音乐出版社1987年出品(内部发行,2片装),原TAPE名:《外国音乐参考资料帕格尼尼二十四首随想曲第一小提琴协奏曲》;原TAPE号:“YW-158”;侯藏:“P 帕格尼尼TAPE 7”。2006年5月4日星期四

变奏曲的基本乐理知识

变奏曲的基本乐理知识 还可以在拍子、速度、调性等方面加以变化而成一段变奏。变奏少则数段。多则数十段。变奏曲可作为独立的作品,也可作为大型 作品的一个乐章。是最古老的曲式之一,它的起源与民间音乐有密 切联系。当分节歌及其器乐伴奏部分每次反复,并将旋律作某种程 度的变奏发展时,在某种意义上已经成为变奏曲。这种手法至今在 民间音乐中依然盛行。15世纪佛兰德乐派作曲家开始使用固定歌调 创作复调作品。 主题及其一系列变化反复,并按照统一的艺术构思而组成的乐曲。“变奏”一词,源出拉丁语variatio,原义是变化,意即主题的演变。从古老的固定低音变奏曲到近代的装饰变奏曲和自由变奏曲,所用 的变奏手法各不相同。 变奏曲可以包含一个主题,也可以包含两个主题。包含两个主题的变奏曲又称复变奏曲或双主题变奏曲。这种变奏曲有两种结构形式,即两主题先后分别变奏或两主题依次交替变奏,前者如М.И. 格林卡的幻想曲《卡玛林斯卡亚》,后者如J.海顿《第一〇三交响曲》的慢乐章。 变奏曲可以作为独立的作品(声乐曲或器乐曲),如:A.亚当的《莫扎特主题变奏曲》(花腔女高音独唱曲)、巴赫的《哥德堡变奏曲》;变奏曲也可作为奏鸣曲、协奏曲、交响曲、室内乐、组曲等套 曲的一个乐章,并常用于慢乐章,如贝多芬《第二十三钢琴奏鸣曲》(热情)的第2乐章。某些变奏曲,按其艺术构思将一系列变奏划分 为几个部分,因而使变奏曲具有组曲的性质,如С.В.拉赫玛尼诺 夫为钢琴和乐队而写的《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见变奏曲式)。 固定低音变奏曲 以4~8小节的低音旋律或和弦进行为主题(前者如J.S.巴赫的c 小调《帕萨卡里亚》,后者如他的d小调《恰空》),当主题不断反

台北爱乐电台2009年12月5日柴可夫斯基「第一号交响曲─冬之梦」洛可可主题变奏曲.

【全曲导聆:柴可夫斯基「第一号交响曲─冬之梦」】 播出版本:Leonard Bernstein; New York Philharmonic 播出日期:12月05日 播出时间:10~12AM 《创作背景及特色》 ?冬天的白日梦 「冬之梦」是柴可夫斯基在1866年创作的第一首大型交响曲,他似乎想似乎想要透过这部作品,表达内心对冬天的俄罗斯国土与大自然的热爱,这也是他的六首交响曲中,唯一亲自下标题的作品,具有交响诗的风格,创作上较自由而不受拘束,第一、二乐章还有个别的标题,代表一种抽象情感的延伸。 ?浓浓的俄罗斯味 这部作品里,柴可夫斯基运用俄罗斯民歌和民谣,与同时期的国民乐派作曲家有相同之处;此外还可以明显地感受到他将西方的奏鸣曲式,和传统素材密切结合的尝试,带有浪漫乐派的风格与精神,却没有艰深难懂的技巧和语言, 《全曲导聆》 ?第一乐章 『冬旅之梦想』,宁静的快板,奏鸣曲式。乐章灵感来自于柴可夫斯基在某个冬天,从莫斯科到圣彼得堡旅途中的见闻,描述冬日的俄罗斯景色。第一主题是在小提琴弱奏下,由长笛与低音管呈现,第二主题则由竖笛独奏,曲中对暴风雪、森林、凄凉的民歌情调与马车铃声,有生动的描述。 ?第二乐章 『阴冷潮湿的土地』,如歌、不太慢的慢板,小奏鸣曲式。双簧管演奏出一段凄凉的俄罗斯民歌,此为第一主题,之后由弦乐与长笛的伴奏展现出酷似第一主题的第二主题;尾奏是第一主题的变形,呈现出不安、不稳定的气氛,充满深切情感的旋律,表现出土地的荒芜。 ?第三乐章 快板,诙谐曲。主题轻盈巧妙,伴随些许的悲伤忧郁,中段则由小提琴与大提琴歌咏出表情丰富的旋律,是具有民谣风的幸福圆舞曲。通过对忧郁和幸福不断交错性的发展,说明了柴可夫斯基希望幸福战胜忧郁的思想。 ?第四乐章 感伤的行板,奏鸣曲式。悲伤的导奏过后,小提琴奏出一段清晰的主题,旋律是来自1861年古老的俄罗斯民歌「花儿开了」,它也成为整个乐章的中心。第一主题的气氛则是激昂庄严,第二主题由低音管与中提

乌克兰主题变奏曲

手风琴合奏《乌克兰主题变奏曲》 ——浅谈风箱运用及音乐表达 音乐学1001班:吕泽辉 指导老师:刘娜 摘要:通过对《乌克兰主题变奏曲》的解析,从不同层次,不同的角度表达了主题内涵,揭示了乌克兰民间音乐的特点,乐曲以不同的变奏手法,演奏手法丰富,展现了乌克兰人民恒久不变的伟大精神,其中丰富的变奏手法和风箱的运用值得我们借鉴与参考,也值得听众品味与体验。 关键词:手风琴 ;风箱 ;音乐表现; 技巧 Accordion ensemble《Variations on atheme by Ukraine》 --Introduction to bellows and music expression Abstract:《Variations on a theme by Ukraine》 from the Angle of the resolution,the paper reveals the features of folk music in Ukraine,the variation of the music in different methods,from different levels,different angles express the theme,playing technique is rich,the great spirit of the people constant,including the variation of the rich technique and the application of bellows is worth our using for reference and reference,is worth the audience taste and experience。 Key words:accordion ;bellows;musical performance;skill 1.演出说明 1.1排练过程 《乌克兰主题变奏曲》这首乐曲是通过与老师和同伴的讨论协商而定的,由于这首乐曲体现了手风琴中的各种技巧和不同变奏形式,技巧控制的比较好,所以选定了这首乐曲。由于《乌克兰主题变奏曲》是一首独奏乐曲,所以在技巧上加大了我们的难度,我们给观众所呈现的是齐奏的形式,每一个人都承担不同的任务,例如有承担节奏的,有承担低音的,有承担旋律的,而且我们在此作品中还加入了打击乐器,有小军鼓、手铃、沙锤,丰富了乐曲的形式,使观众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在排练的过程中,首先,要熟悉乐曲作品的背景、情感、以及所表现的技巧,整首乐曲是由几个变奏组成,表现了不同的技巧与效果,所以要先分段练习。其次,加入对乐曲的理解,表达自己所抒发的感情,与同伴共同练习,统一风箱的动作,表情。最后,加强与同伴的配合与默契度,提高乐曲的质量。彩排时,注意话筒的摆放,音响效果要好,灯光的要求,应该把舞台演员美化,所表达的意境表现

电子琴入门教材

电子琴入门教材电子琴考级教材电子琴图书名家名曲演奏 畅销教材:电子琴演奏教程系列 15 VCD 360元 主讲中央音乐学院电子琴考级专家委员会主任电子琴学会会长王梅珍教授 内容:电子琴演奏特点、各种演奏技法、各种功能使用、演奏技法训练等 电子琴演奏入门 3 VCD 手册 80元 电子琴演奏技巧 4 VCD 手册 110元 电子琴中外名曲教学 8 VCD 220元 电子琴考级辅导1-9级 4 VCD 140元 电子琴基础教程 4 VCD 教材一册 130元 主讲: 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央音乐学院电子琴考级专家委员会评委李小平 电子琴的简介节奏练习、多指练习、认识琴键、音高、边唱边弹学习乐曲 节奏练习、讲音名、音色学习乐曲节奏练习、讲单指和弦、多指和弦、拍和弦表节奏练习、讲音阶、音级讲两个八度音阶、终止式、和弦、半音阶 讲正三和弦、副三和弦、属七和弦、副七和弦、副属七和弦及功能圈 电子琴教程 4 VCD 110元 主讲:中国电子琴学会副会长中国音协电子琴考级委员会副主任王晓莲 谈谈电子琴电子琴演奏基本姿势读谱方法和弦的练习怎样练习一首乐曲 认识音色各种节奏特点弹奏乐曲如何选择音色、节奏电子琴独奏《绣金匾》 电子琴独奏《匈牙利狂想曲》怎样配伴奏即兴演奏 变奏的各种方法:经过音、装饰音、改变节奏、分解和弦 即兴演奏实例变奏训练:儿童合奏课、合奏课注意事项、四琴合奏《乡情》 双排电子琴伴童声合唱《吃色拉有活力》双排电子琴性能

双排电子琴独奏《桑巴与足球》《天鹅湖》《马刀舞》《春江花月夜》 《航海的风》谈谈儿童电子琴考级怎样练习考级曲目结束语 麦紫婴电子琴教学系列 10 VCD 文字教材 280元 主讲:中国音乐家协会电子琴学会理事上海电子琴学会副会长上海音乐学院附中教师麦紫婴 学好电子琴 4 VCD 手册 110元主讲:麦紫婴 第一讲: 电子琴的三个功能区手型右手指法高音谱表练习曲乐曲 第二讲: 低音谱表左手指法练习曲乐曲 第三讲: 大谱表休止符连线练习曲乐曲 第四讲: 高音谱表上的下加二间、下加二线下加三间常用指法练习曲乐曲 第五讲: 高音谱表上的第五线低音谱表上的第二间双行谱两手同时弹奏练习曲乐曲 第六讲: 各种节奏的弹奏附点节奏八分音符与十六分音符的组合切分音 左手三度音、五度音和弦的弹奏变音记号练习曲乐曲 第七讲: 和弦、大和弦、小和弦、七和弦 C大调:音阶、和弦多指和弦伴奏 弹奏多指和弦伴奏前的按钮步骤 C大调中各级和弦在琴键上的手位 练习曲乐曲 第八讲: a小调 a小调多指和弦手位右手双音弹奏练习曲乐曲 第九讲: G大调:调号、音阶、和弦、琶音 G大调多指和弦的手位 e小调:音阶、和弦、琶音 e小调多指和弦的手位练习曲乐曲 第十讲: 顿音的弹奏三连音装饰音练习曲乐曲 第十一讲: F大调:调号、音阶、和弦、琶音 F大调多指和弦的手位 d小调:音阶、和弦、琶音 d小调多指和弦的手位复调音乐练习曲乐曲 第十二讲: D大调:调号、音阶、和弦、琶音 D大调多指和弦的手位 b小调:音阶、和弦、琶音 b小调多指和弦的手位练习曲乐曲

鉴赏《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

鉴赏《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 《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是拉赫玛尼诺夫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假如 拉赫玛尼诺夫所有的音乐都被世界遗忘了,最后剩下的也会是《帕 格尼尼主题狂想曲》,很多音乐爱好者通过这部作品认识拉赫玛尼 诺夫,后来才接触他的其它作品,如《第二钢琴协奏曲》、《交响 舞曲》等等。 《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写于1934年,此时世界乐坛正在发生着很大的变化,传统的调性体系、曲式、节奏等惯用的音乐法则被 抛弃,代之而起的是流派纷呈的“新音乐”,无调性音乐、表现主义、后浪漫主义、新古典主义、十二音列等等相继出现,“求异响 于新声”是欧美音乐的时代潮流,而拉赫玛尼诺夫不为所动,仍然 在十九世纪的风格和形式里寻求个性的表现。《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取材于一百多年前帕格尼尼的《24首小提琴随想曲》,利用其 中第24首随想曲的音乐主题,写成单乐章的钢琴与乐队曲,技巧复 杂精深、气势辉煌,成为十九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炫技一派的绝响。 帕格尼尼这位小提琴魔鬼被许多人描绘成炫技能手,看不到 他的辉煌技巧给浪漫派带来的风格上的影响,这不但低估了帕格尼 尼的艺术价值,也是对浪漫主义艺术本质的忽略。浪漫主义是一种 不受拘束和无穷无尽的美,浪漫音乐最突出的特点是狂热的主观表现。音乐家表现狂放无羁的感情世界,必须有炉火纯青的技巧为依托,才能进入横无际涯的艺术境界。有一件趣闻说明的正是这个问题,有一次,一位提琴手拿着乐谱去找贝多芬,提出某些小提琴部 分的音乐太难,不好演奏,请作曲家修改一下,贝多芬却说:“当 上帝唤醒我的时候,你以为我还会去考虑你那倒霉的提琴吗?” 帕格尼尼精妙绝伦的演奏技巧和火热的演奏风格正是浪漫派 作曲家渴求的境界,激发了许多音乐家的热情,追随效法者甚众。 他们一方面在技巧和演奏风格上提高精进,另一方面直接从帕格尼 尼的音乐里获取灵感,把他的作品改编成其它乐器的独奏曲,或者 是以他的音乐主题为素材创作出自己的音乐。在大量的改编曲里, 最著名的当然还是几位大作曲家的手笔,其中包括舒曼、勃拉姆斯、李斯特、拉赫玛尼诺夫,作为音乐会曲目至今还频繁演出的当推拉 赫玛尼诺夫的这首《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 狂想曲是这样一种曲式:它以烈焰般的激情歌颂狂傲不羁的 英雄气概,用饱满的热情表现民族精神。狂想曲不是从古典时期继

学习钢琴心得体会多篇

学习钢琴心得体会多篇 此篇文章由WTT为您整理,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能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我来到世上已有八个春秋。八年来,我学会了游泳,煎蛋;还学会了鸟语。但是,我最拿手的还是弹钢琴。接下来是wtt为大家整理的学习钢琴心得体会,希望大家喜欢! 学习钢琴心得体会一 小草在阳光的沐浴下发芽长叶;花朵在阳光的沐浴下绽放笑脸;我也在阳光的沐浴下茁壮成长。 在我的书桌上排放着一个相框,上面是一张照片,照片中的我穿着一件黑色的小西装,脖子上系着一条蓝色的小领结坐着弹钢琴。黑白的琴键多么醒目,我的"神情是多么投入。我喜欢弹钢琴,从第一眼看见就喜欢上了。 那时我才五岁。一天跟妈妈路过一家钢琴店,店里有人在表演弹钢琴,悠扬的琴声深深地吸引着我,我痴迷地站在店门口倾听,仍凭妈妈怎么拉拽,我都无法挪动脚步。就这样妈妈给我报了钢琴班,我的学琴生涯开始了。 刚开始上课时,学的是简单音符。我在兴趣的推动下学的很快,钢琴在我的小手下很快能弹出简单悠扬的节奏。学习不单是快乐的也有艰辛。上了几节课之后,课程逐渐加重。五线谱上的那些小蝌蚪密密麻麻的,像调皮的蛙蛙似得上蹿下跳,我常常把它们几个兄弟姐妹

弄混了。它们不仅让我花费了许多精力和时间,也让我变得心烦意乱。不但如此,那些复杂,变化多端的节奏更是让我手忙脚乱,特别是双手合奏,左手右手不一致;大脑和小脑配合不当的时候,我更加地顾此失彼,蕉头烂额,再加上那长时间枯燥无味地坐在钢琴前,弹着那些重复又重复的练习曲,当初学琴的那种动力渐渐地消失了。 那段时间不管妈妈怎么威胁,哄骗,甚至最后拿着棍子坐在我旁边,我都没办法重新找回当初的信心。渐渐地,我的课程落下了很多,那时我沮丧极了。直到有一天,我发现了当初跟我一起学琴的小朋友都弹得非常好,那黑白相间的棋子在他们的手中弹出,流入了我的心田。这时我不禁想到:“为什么他们能做到的事,而我不能做到?我并不比他们笨啊?”就这样我重拾信心,不断学习,不断攻克一个个困难,不断进步着。 现在的我不仅能弹奏一首首动听的乐曲,而且在弹琴的过程中我享受着音乐的优雅,陶冶着自己的情操。 学琴,不仅丰富我的生活,也锻炼我的意志。世上无难事,坚持就会成功。 学习钢琴心得体会二 在小学三年级时,因成绩一般又毫无才艺的情况下,接触了钢琴,而对于反应总是慢半拍、手脚不谐调的我,一开始也是很怀疑我到底学不学的来。 钢琴是所有音乐的基础,每个学音乐的人,大多都是从钢琴学起,我也不例外。刚起步时,我曾因为手指拉不开而一度放弃学习。在经

高中音乐鉴赏《第十单元 音响塑成的民族意识》第二十节俄罗斯民族风情教学设计

第二十节俄罗斯民族风情 教学目标 1、欣赏两首俄罗斯民族乐派代表性音乐作品——《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和《荒山之夜》,学生感受、体验俄罗斯民族乐派的风格特征。 2、熟悉《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的主要音乐主题。 3、知道俄罗斯民族乐派的概况,了解格林卡和“五人强力集团”的代表人物穆索尔斯基等。教学重点 视唱《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的两个主题,并能在聆听整部作品的时候正确辨别 教学难点 正确视唱《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的主题;依据《荒山之夜》的音乐内容,编写一个神话故事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课间播放《图画展览会》的VCD,初步感受俄罗斯民族音乐的风格) 二、导入 上堂课通过学习捷克民族乐派,了解了“民族乐派”作曲家们善于将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融入音乐创作之中。 三、新课 俄罗斯是一个土地辽阔、历史悠久的国家,有着丰富的民间音乐资源和深厚的宗教音乐传统。19世纪是俄罗斯民主主义呼声逐步高涨的年代。60年代农奴制的废除,更是激发起广大人民的觉醒意识。各个艺术领域的艺术家们呼吁艺术创造要面向生活,面向大众,要表现俄国人民的思想感情,反映俄罗斯风情。俄罗斯民族乐派的奠基人是格林卡,被称作“俄罗斯民族乐派之父”。 1、格林卡的生平介绍(学生自己阅读) 2、《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管弦乐曲 ⑴俄罗斯交响乐的奠基之作,不但描绘了俄罗斯农村生活的鲜明画面,而且揭示了俄罗斯人民的无尽丰富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体现他们性格的一些典型特征——沉思同健康的乐趣、别开生面的幽默感的结合。 ⑵作品结构介绍 作曲家采用了两首俄罗斯民歌作主题,写成了一部民族风格浓郁的双主题变奏曲。 视唱引子和两个主题,初步熟悉两个主题在性格、体裁、结构、调式等各个方面的不同。⑶欣赏并思考两个主题音乐情绪的变化,分别描写的是怎样的画面?(“拓展与探究第1题”) 引子——乐曲开始简短、饱满而有力。 第一主题又弦乐齐奏的方式奏出,像领唱一样“唱”出缓慢的、抒情的婚礼歌。接着是三个变奏。第一个变奏的木管、第二个加进了弦乐器,第三个又增加了铜管乐器。 第二个主题取材于欢乐、热闹的民间舞曲《卡玛林斯卡亚》,表现了俄罗斯人民乐观的民族性格和欢乐的生活情趣。 最后,像一般的民间舞蹈一样,速度开始加快,声部和乐器增多,好像是越来越多的人参加到这舞蹈中来。但是当情绪达到最热烈的一刻,整个乐队突然静息下来,只听到舞蹈歌曲主题的片段两次从远处传来,然后,全乐队用猛然的一击结束这首乐曲。 3、19世纪中期俄罗斯还出现了一个作曲家小组,称为“强力集团”,又称“俄罗斯五人团”。成员包括巴拉基列夫、鲍罗丁、居伊、穆索尔斯基和里姆斯基——科萨科夫。除了巴

帕格尼尼作品列表

帕格尼尼 Op.1: 24 Caprices for violin solo, No.1-24 24首小提琴随想曲 Op.3 No.1: Sonata No.1 for Violin and Guitar in A major, M.S.27 No.1, A大调第一小提琴与吉它奏鸣曲 Op.3 No.4: Sonata for Violin and Guitar in A minor, M.S.27 No.4, A小调第四小提琴与吉它奏鸣曲 Op.3 No.6: Sonata for Violin and Guitar in E minor, M.S.27 No.6, E小调第六小提琴与吉它奏鸣曲 Op.8: Le Streghe, Variations on a theme from the ballet Il noce di Benevento by Franz Xaver Süssmayr, in D major, (M.S.19), D大调女巫舞曲,芭蕾《贝内文托的胡桃》主题变奏 Op.9: Variations on the English national anthem for Violin and Orchestra, "God Save the King" (Introduzione e variazioni su), M.S. 56, 变奏《天佑吾王》,源自英国国歌 Op.10: The Carnival of Venice (Il Carnevale di Venezia): Variations on the Neapolitan song "O mamma, mamma cara", in A major, M.S. 59, A大调变奏,《威尼斯狂欢节》,源自那不勒斯歌曲《哦,妈妈,亲爱的妈妈》 Op.11: Moto Perpetuo (Allegro vivace a movimento perpetuo) in C major, M.S.72, 无穷动 Op.13: I Palpiti, Introduction and Variations on "Di tanti palpiti", from Rossini's "Tancredi," for violin & orchestra, M.S.77, A大调主题变奏曲《跳动》,源自罗西尼歌剧《坦克雷迪》 Op.17: Cantabile in D major, M.S.109, D大调如歌的柔板 Op.27: Maestosa sonata sentimentale, for violin & orchestra, ("Variations on the Austrian National Hymn"), M.S.51, 深情的庄严奏鸣曲,(奥地利国歌变奏),源自海顿《上帝保佑弗兰茨皇帝》 M.S.2: Sonata concertata in A major A大调奏鸣曲协奏 M.S.3: Grand Sonata for Violin and Guitar in A major, A大调小提琴与吉它大奏鸣曲 M.S.5: Sonata with variations for the fourth string, in E flat major, 降E大调小提琴奏鸣曲 M.S.18: Polacca with variations (Polacca con variazioni) in A major, A大调波兰变奏曲 M.S.23: Sonata a Preghiera (aka. Moses Fantasy): Variations for the fourth string on the theme "Dal tuo stellato soglio" from the opera "Mosè" by Giacomo Rossini, in F minor, 祈祷奏鸣曲(《摩西幻想曲》),主题变奏曲,源自罗西尼的歌剧《摩西》中祷告时的一段音乐 M.S.47: Sonata and Variations on 'Pria ch'io l'impegno', from Weigl's "L'amor Marinaro" for violin & orchestra in E major, E大调小提琴变奏奏鸣曲,源自魏格尔歌剧《海上情缘》 M.S.50: Violin Concerto No.3 in E major, E大调第三小提琴协奏曲 M.S.57: Sonata Varsavia, Variations on a mazurka by J. Elsner, 华沙奏鸣曲,变奏,源自埃尔斯纳的玛祖卡舞曲 M.S.60: Violin Concerto No.4 in D minor, D小调第四小提琴协奏曲 M.S.66: Sonata movimento perpetuo, Version 'A', 无穷动奏鸣曲,甲种 M.S.66: Sonata movimento perpetuo, Version 'B', 无穷动奏鸣曲,乙种 M.S.70: Sonata for large viola (Sonata per la Grand Viola), for viola and orchestra in C minor, C小调中提琴奏鸣曲

俄罗斯民族风情高中音乐教学设计

俄罗斯民族风情-高中音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欣赏两首俄罗斯民族乐派代表性音乐作品——《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和《荒山之夜》,学生感受、体验俄罗斯民族乐派的风格特征。 2、熟悉《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的主要音乐主题。 3、知道俄罗斯民族乐派的概况,了解格林卡和“五人强力集团”的代表人物穆索尔斯基等。 教学重点 视唱《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的两个主题,并能在聆听整部作品的时候正确辨别 教学难点 正确视唱《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的主题;依据《荒山之夜》的音乐内容,编写一个神话故事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间播放《图画展览会》的,初步感受俄罗斯民族音乐的风格) 二、导入 上堂通过学习捷克民族乐派,了解了“民族乐派”作曲家们善于将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融入音乐创作之中。 三、新

俄罗斯是一个土地辽阔、历史悠久的国家,有着丰富的民间音乐资源和深厚的宗教音乐传统。19世纪是俄罗斯民主主义呼声逐步高涨的年代。60年代农奴制的废除,更是激发起广大人民的觉醒意识。各个艺术领域的艺术家们呼吁艺术创造要面向生活,面向大众,要表现俄国人民的思想感情,反映俄罗斯风情。 俄罗斯民族乐派的奠基人是格林卡,被称作“俄罗斯民族乐派之父”。 、格林卡的生平介绍(学生自己阅读) 2、《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管弦乐曲 ⑴ 俄罗斯交响乐的奠基之作,不但描绘了俄罗斯农村生活的鲜明画面,而且揭示了俄罗斯人民的无尽丰富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体现他们性格的一些典型特征——沉思同健康的乐趣、别开生面的幽默感的结合。 ⑵ 作品结构介绍 作曲家采用了两首俄罗斯民歌作主题,写成了一部民族风格浓郁的双主题变奏曲。 视唱引子和两个主题,初步熟悉两个主题在性格、体裁、结构、调式等各个方面的不同。 ⑶

高中音乐俄罗斯民族风情

高中音乐俄罗斯民族风情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俄罗斯民族风情 教学目标 、欣赏两首俄罗斯民族乐派代表性音乐作品——《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和《荒山之夜》,学生感受、体验俄罗斯民族乐派的风格特征。 2、熟悉《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的主要音乐主题。 3、知道俄罗斯民族乐派的概况,了解格林卡和“五人强力集团”的代表人物穆索尔斯基等。 教学重点 视唱《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的两个主题,并能在聆听整部作品的时候正确辨别 教学难点 正确视唱《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的主题;依据《荒山之夜》的音乐内容,编写一个神话故事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 上堂课通过学习捷克民族乐派,了解了“民族乐

派”作曲家们善于将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融入音乐创作之中。 三、新课 俄罗斯是一个土地辽阔、历史悠久的国家,有着丰富的民间音乐资源和深厚的宗教音乐传统。19世纪是俄罗斯民主主义呼声逐步高涨的年代。60年代农奴制的废除,更是激发起广大人民的觉醒意识。各个艺术领域的艺术家们呼吁艺术创造要面向生活,面向大众,要表现俄国人民的思想感情,反映俄罗斯风情。 俄罗斯民族乐派的奠基人是格林卡,被称作“俄罗斯民族乐派之父”。 、格林卡的生平介绍 2、《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管弦乐曲 ⑴俄罗斯交响乐的奠基之作,不但描绘了俄罗斯农村生活的鲜明画面,而且揭示了俄罗斯人民的无尽丰富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体现他们性格的一些典型特征——沉思同健康的乐趣、别开生面的幽默感的结合。 ⑵作品结构介绍 作曲家采用了两首俄罗斯民歌作主题,写成了一部民族风格浓郁的双主题变奏曲。 视唱引子和两个主题,初步熟悉两个主题在性格、体裁、结构、调式等各个方面的不同。

俄罗斯民族风情,教学设计

俄罗斯民族风情,教学设计Russian ethnic customs, teaching design

俄罗斯民族风情,教学设计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音乐是用各种各样的乐器和声乐技术演奏的,从唱歌到说唱 ; 仅存在器乐作品,仅存在声乐作品以及将唱歌和乐器结合在一起的作品,是用组织音构成的听觉意象,来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与社会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本教案根据音乐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高中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乐感为根本目的。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教学目标 1、欣赏两首俄罗斯民族乐派代表性音乐作品——《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和《荒山之夜》,学生感受、体验俄罗斯民族乐派的风格特征。 2、熟悉《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的主要音乐主题。 3、知道俄罗斯民族乐派的概况,了解格林卡和“五人强力集团”的代表人物穆索尔斯基等。 教学重点 视唱《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的两个主题,并能在聆听整部作品的时候正确辨别 教学难点 正确视唱《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的主题;依据《荒山之夜》的音乐内容,编写一个神话故事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课间播放《图画展览会》的vcd,初步感受俄

罗斯民族音乐的风格) 二、导入 上堂课通过学习捷克民族乐派,了解了“民族乐派”作曲家 们善于将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融入音乐创作之中。 三、新课 俄罗斯是一个土地辽阔、历史悠久的国家,有着丰富的民间 音乐资源和深厚的宗教音乐传统。19世纪是俄罗斯民主主义呼声逐步高涨的年代。60年代农奴制的废除,更是激发起广大人民的觉醒意识。各个艺术领域的艺术家们呼吁艺术创造要面向生活,面向大众,要表现俄国人民的思想感情,反映俄罗斯风情。 俄罗斯民族乐派的奠基人是格林卡,被称作“俄罗斯民族乐 派之父”。 1、格林卡的生平介绍(学生自己阅读) 2、《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管弦乐曲 ⑴俄罗斯交响乐的奠基之作,不但描绘了俄罗斯农村生活的鲜明画面,而且揭示了俄罗斯人民的无尽丰富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体现他们性格的一些典型特征——沉思同健康的乐趣、别开生面 的幽默感的结合。 ⑵作品结构介绍 作曲家采用了两首俄罗斯民歌作主题,写成了一部民族风格 浓郁的双主题变奏曲。 视唱引子和两个主题,初步熟悉两个主题在性格、体裁、结

帕格尼尼

帕格尼尼.N 帕格尼尼.N Nicolo Paganini(1782~1840) 意大利小提琴家、作曲家。1782年10月27日生于热那亚,1840年5月27日卒于法国尼斯。父亲是港口装卸工和海运记帐员,音乐爱好者,立志把儿子培养成音乐家。他5 岁时父亲教他曼陀林,两年后改教他小提琴,要求十分严格。不久送他到当地剧院乐队的小提琴手A.切尔韦托门下学习。由于他还表现出作曲才能,父亲又让他从F.涅科(歌剧作曲家)学习和声。涅科介绍他跟热那亚首屈一指的小提琴家G.科斯塔学习小提琴。他12岁时首次公开演出,演奏了自己根据法国革命歌曲的旋律写的《卡马尼奥拉变奏曲》。这时波兰小提琴家A.杜兰诺夫斯基访问热那亚,他精湛的演奏技艺启发了帕格尼尼向技巧和效果方面发展。由于他的琴艺进展神速,教师们都认为他应该到帕尔马找乐队指挥、著名小提琴家A.罗拉学习。罗拉听了帕格尼尼视奏自己刚写成的一首协奏曲以后,认为他在小提琴演奏方面技艺已经十分精湛,应该进一步学习作曲。帕格尼尼先从G.吉雷蒂学对位(作有24首赋格曲),后从F.帕埃尔学习作曲。他于1796年回热那亚,发现了几乎被人遗忘的P.A.洛卡泰利的《小提琴艺术》一书,其中的24首随想曲在创作思想和技巧上给他以启迪,使他后来也写了《24首随想曲》(约1805),其中的第1首引用了洛卡泰利的第7首随想曲,以表示对先辈的敬意。他18岁那年,脱离了父亲的监护,到卢卡开演奏会,后任国家乐队指挥,并从事教学和作曲(作有12首小提琴和吉他的奏鸣曲)。1805年任拿破仑的妹妹埃莉莎·巴乔基公爵夫人的宫廷乐师。在一次宫廷音乐会上,他只用两根弦即兴演奏《爱的情景》:E 弦代表女性,G弦代表男性。后受命为庆贺拿破仑生日创作了只用1根弦的《拿破仑奏鸣曲》。从这时起他坚持练习,最后终于完全掌握了1根弦的演奏技术。1809年:帕格尼尼离开卢卡,开始“自由艺术家”旅行演出生涯。他在米兰;法国小提琴家C.P.拉丰比赛获胜,这是浪漫主义学派与古典主义学派斗争的表现。从1828~1834年,先后在奥地利、捷克、波兰、德国、法国、英国等国演出,受到热烈欢迎,当时进步的艺术家R.舒曼、H.梅涅、F.李斯特等都给予他很高评价。他在这一期间连续患病,身体愈来愈虚弱,于1834年回到意大利,定居帕尔马。1837年他再次去巴黎,1840年因患喉癌逝世。帕格尼尼拥护意大利民族复兴运动,同情烧炭党,反对教权派,生前受到罗马教廷的监视、迫害,死后他的遗体竟不许运回祖国安葬,5年后才被批准葬于他的别墅,1876年移葬于帕尔马墓地。 帕格尼尼的小提琴艺术是在19世纪10~30年代意大利民族解放运动影响下成长起来的,他的浪漫主义音乐在许多方面同当时法国音乐界的H.柏辽兹、绘画界的E.德拉克罗瓦、文学界的V.雨果相似。他的演奏热情奔放而富于诗意,充满幻想,气势非凡。他加强了小提琴的艺术感染力,丰富了乐器的色彩,大胆采用新演奏法:扩大利用小提琴的音区、广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