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行业分析报告

化工行业分析报告
化工行业分析报告

河南开普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所在行业分析报告

河南开普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目前的主营产品为氯碱及有机中间体,其中烧碱类产品主要有烧碱、液氯、盐酸等,有机中间体类产品主要有氯化苯、对硝基氯化苯、邻硝基氯化苯、硝基苯、苯胺等。从产品大类来说,开普化工的产品属于基础化工产品,现阶段化工产品的世界形势以及国内的发展现状将直接决定开普化工产品的市场和未来拓展方向;具体来说,氯碱工业在中国的股市中表现如何,将是分析开普化工未来的产品战略和未来经营战略的基础。本文拟就化学工业的世界格局、中国的现状、氯碱工业的发展现状作一深入的探讨,目的为开普化工股份公司能够认清当前和未来的行业走向,使企业的产品、市场以及研发有着明智的定位和发展策略。

第一部分国内外化学工业的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报告一、世界化工工业的发展趋势

化工是重要的基础原材料工业,与国民经济各部门及人民生活密切相关,化学工业属于技术密集、资金密集型工业。其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进入90年以来,世界化工业进入了成熟时期,主要化工产品的生产能力已大部分满足世界市场的需要,世界性的市场竞争和技术竞争越来越激烈,经营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促使化工行业进行战略性调整,发展趋势为:

1、从相互竞争向彼此联合、强化垄断地位方向发展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向广度和深度的推进,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世界大型化工公司为减少成本和获得更多的市场利润,纷纷由竞争转向联合,以强化在某一方面的技术开发的领先地位和市场垄断的地位,如:BP和阿莫科合并成为石化行业巨人,拜尔和赫司特的合并成立的Dystar公司成了染料行业中的巨人,拜尔和赫司特的合并成立的Dystar 公司成了世界农药界的龙头老大。

2、从多元化经营向增强核心和优势产业的方向发展

近年来,世界化工企业间并购多是从多元化发展转向专业化发展。通过并购,收缩了经营范围,放弃了弱项,加强了核心产业,并逐步退出低附加值,污染严重的传统化工领域。

3、从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方向发展

由于世界化工产业进入成熟期,市场格局基本定型,而且市场份额的大小已不能充分体现其效益的大小。另一方面,生物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技术等高科技日新月异,已进入成长期,其收益较好。因此,发达国家化工企业进一步加大了风险投入,以技术创新作为发展的主线,开发新技术和新产品。新产品开发的主要方向集中在生物技术、基因工程、蛋白工程、生命技术、新型功能性材料、信息产业用化学品、催化技术、新型环保技术等方面。

4、化工生产布局向原料、市场所在地和综合成本相对较低的地区转移世界化工生产布局在不断的调整,世界跨国公司投资已从以欧美投资为主,逐渐向生产综合成本较低

的地区转移。近年来发展中国家经济和市场增长迅速,并拥有原料和市场的优势,因此,已成为投资增长较快的地区。

5、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

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全球经济发展的优点,化学工业又是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重点。化学工业不仅是能源消耗大,废弃物量大的产业部门,也是技术创新快,发展潜力大的产业。因此,世界各国化学工业的发展都将可持续发展作为目标,重视环保和安全技术,把产品的生产和整个社会生态环境得失生产尽可能协调和统一。

二、我国化学工业的发展现状与差距

1、化学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化学工业是基础原材料工业,我国化学工业包括:以石化基础原材料为加工对象的延伸化工、煤化工、盐化工、生物化工及精细化工等。化学工业是国民经济最基础的产业部门之一,与国民经济各部门及人民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有统计资料表明。国外每施用一吨氮、磷、钾肥(按有效成份计),可增产10吨粮食。我国平均每使用1万吨化肥大体上可增产粮食6-8万吨粮食,化肥对农业增产所起的作用约占40%:施用农药每年可挽回粮、棉损失达250亿公斤和800多万担。化学工业也直接推动轻工、机械、纺织、建筑、交通、汽车等相关部门的发展,如:平均每一吨合成纤维从生产树脂到抽成丝,要各种化工原料和助剂约2.35吨;化工材料要占自行车生产总成本的46%;轮胎和新型化工材料是汽车和交通业向高性能、安全化方向发展的重要因素;化学剪彩是未来建筑业的支柱,以塑代木、以塑代钢成为未来发展的方向。据统计,多年来化学工业产值一直以每年7%以上的发展速度递增。

化学工业又国家经济和国防安全重要保障。化工提供工农业生产的关键性原料,在质量、数量以及价格上的相对稳定,才能使国民经济稳定发展,不至于受制于国外的操控和控制;化工肩负着为国防生产配套的高技术材料的任务,也是国家常规战略物资的重要提供者;化工行业在国民经济生产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是利润和回报率较高的行业,也是国家出口创汇的大户,在进出口贸易方面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2、我国化学工业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化学工业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总体水平的提高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化学工业已提前四年完成到200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的目标。目前,我国化学工业已经形成具有相当规模、门类比较齐全、品种大体配套并基本可以满足国内需要的工业体系。1998年我国县以上化工企业从业人数400多万人,资产净值达2440亿元,全行业实现产值2965亿元,增加值745亿元,实现利税159亿元,其中利润11.5亿元,出口创汇141亿美元。

目前,我国有十余种主要化工产品产量居世界前列,其中:合成氨、化肥、电石、

染料居世界第一位;硫酸、农药、纯碱居世界第二位;硫铁矿、磷矿、磷肥、烧碱、醋酸、涂料、轮胎、等也在较前位次。

近年来,化学工业突出抓好产业结构调整,优先发展四大系列产品,使化工产品的

结构调整出现明显成效。如在氮肥中高效尿素的比例由48%上升到54%;在磷肥中高浓度磷富肥的比例由15%增加到23%;农药生产品种从170种增加到200种,产量从27万吨

增加到40万吨左右;在烧碱中离子膜烧碱的比例由11%增加到20%;在轮胎中子午线轮胎产量的比例由12%增加到20%。

1999年主要化学工业主要产品产量

1999年纯碱、烧碱、聚氯乙烯生产能力、产量对比

3、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⑴市场战略上的差距

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国内化工产品的供应能力大大提高,主要化工产品已摆脱了供应短缺的状况。大部分化工产品的供求状况已从过去的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但是国内很多化工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还停留在过去经营方式,没有建立起市场化机制,不能随着市场变化而及时改变生产及营销策略,而且相当多的企业仅局限在区域市场或国内市场,还没有进入国际大市场。

⑵结构上的矛盾十分突出

一是企业规模小而分散、集中度低、难以形成规模效益。目前化工系统内,中小型企业占90%,许多装置达不到经济规模。如烧碱装置平均规模不足2.5万吨/年,而美国平均规模为58万吨/年,八大烧碱公司的生产能力约占总能力的86%,集中度很高。国内PVC树脂生产企业平均规模为25万条,而国外平均规模高达300-400万条。由于装置规模小,成本高,竞争力差。

二是产品结构落后。产品结构不合理集中表现在高新技术产品的比例很低,高消耗、粗加工、低附加值产品的比例高,如新品种农药仅占农药总量20%(农药品种数也只能满足农业需求的65%),新品种染料仅占染料35%(染料品种数只能满足纺织业需求的50%),离子膜烧碱仅占烧碱25%,重质碱占仅占纯碱16%(发达国家已达80%以上)子午线轮胎仅占轮胎18%(世界平均已达80%),节能低污染涂料仅占涂料15-20(发达国家已达60%以上),精细化工率仅在化工产量35%左右(发达国家已达60%以上),许多精细化工产品在国内还是空白。

三是很多产品原料技术路线落后。目前我国乙烯法PVC树脂的生产能力仅占PVC总量40%左右,而高耗能、高成本的电石法比重高达60%,电石乙炔法醋酸乙烯约占总能力的50%,氯丁橡胶全部采用电石乙炔路线,而上述产品在国外已基本被石油化工路线取代。在国际上早已被淘汰的磺化法苯酚、萘法笨酐、酒精法醋酸、发酵法丙酮、丁醇等在我国化工中仍占相当比例。

四是各地区化工产品结构趋同。我国各地区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但在化工生产布局上都力求大而全、小而全,产品结构趋同,不能按比较优势,合理分工和专业化协作。

由于上述因素,使得我国化工企业存在着生产成本高、企业效益差、竞争能力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许多企业难以为继。

⑶生产装备落后

我国化工装备技术更新缓慢,大多处于国际七十年代水平,60%以上的生产设备处于国内一般以下水平,这导致了生产中能耗、物耗高。如我国烧碱与发达国家相比吨碱电耗高250度以上,蒸汽消耗高近2倍,综合能耗高0.5-0.7吨标煤;我国纯碱生产中,大型纯碱厂的盐耗与国外接近,但氨耗和能耗差距较大,其中氨碱法的氨耗大约比国外先进水平高2倍左右,综合能耗平均比先进水平高50%左右。

⑷科研基础薄弱,科研体制亟待转轨

我国化工科研和国际化工科技进展相比差距较大,主要表现在:缺乏创制机制以及引进技术消化能力低,如主要精细化工产品靠仿制国外产品而发展,化肥、烧碱、环氧丙烷、子午线轮胎等成套引进十几套甚至几十套,但全套国产化的不多。

⑸环保问题成为发展中的重要制约因素

化工生产历来是工业污染大户。化工环保治理虽然做了很多工作,但远未达到预期目标。染料行业废水治理率不到50%,其中治理合格率不到60%。此外发达国际正在不断地将其污染严重的产品转向发展中国家,也会进一步加重我国的环保负担。

三、预计今后化学工业发展方向和重点

根据世界化学工业发展趋势以及我国化学工业现状,未来化学工业仍会有较大发展。

1、预计未来化学工业的发展方向

一是促进化学工业结构调整。通过实行控制总量、提高集约度、增强竞争力和增加经济效益为目的的结构调整,使主要行业产品结构和企业结构基本与世界总体水平接近,彻底摆脱现由产品高档次产品不足、低档次产品过剩和企业小而分散、竞争乏力的被动局面。

二是全面提高化工科研水平。以创立与完善新型的科研开发体系为先导,建立科研评判和制约制度,强化自主开发能力,不断推进技术进步。

三是实行对外开发。世界经济一体化已是必然趋势,化工发展也必然是面临国内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的同一。通过在这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中切实把握住自己的优劣与利弊,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加大利用外资的力度和引进先进技术特别是高新技术的力度,以全面、合理地吸纳整个世界的资源(包括:自然资源、人力资源、技术资源和金融资源)。

四是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化工发展必须以保护环境、促进资源合理利用为前提,要把节能、节材、节水、资源再利用及推行清洁生产、减少和治理“三废”为目的技术改造放在重要位置上,使我国化工行业的资源综合利用及环境保护与国际接轨,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2、预计未来化学工业的发展重点

一是继续农用化学品的发展放在重要地位,确保农业生产的需要。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国家自立的基本保障。在化学工业总产值中,农用化学品占40%。无论是从对国民经济的重要性考虑,还是从化学工业自身内部比重来看,农用化学品的发展都将是重中之重。

化肥工业要继续合理调整氮、磷、钾比例和大、中、小比例。氮肥工业要在节能、降耗,提质、高效和适度规模生产的情况下,在条件较好的地区,建成大型磷复肥基地。钾肥工业要在提高资源利用率生产技术水平的前提下,努力增产和向大型化方向发展。

农药工业要加快新品种发展,加快结构调整步伐,逐步削减或淘汰吨位较大的高毒农药的生产,在合理布局的前提下,下大力气整顿和调整现有厂点格局,以适应参与国际竞争和建立与完善我国农药科研开发体系的需要。

二是优化化工原料技术路线,大力推进资源合理配置与利用。要在基础有机原料(如苯酐、丁辛醇、苯酚、丙酮、醋酸乙烯),PVC,氯丁橡胶等主要产品的生产中大力进行原料路线改造,将世界上早已淘汰的落后工艺坚决摒弃,摆脱高能耗、高消耗、高污染、缺乏竞争力的现状。

三是增强为机械电子、汽车工业、建筑业等支柱产业配套能力,为其提供大量的化工配套产品和原料。目前,这些重点产业的发展已进入加速期,对其配套化工产品需求呈明显地上升趋势,如化工新型材料(有机硅、在机氟、膜材料,工程塑料)、聚氨酯类材料、子午线轮胎、汽车、机械用新型橡塑制品、建筑用塑料(包括助剂)及制品、建筑用高档涂料及原料、防水材料及原料、胶粘剂等。

四是加快精细化工产品的发展,提高整个化工的精细化工率。精细化工是当今世界各国发展化学工业的战略重点,也是一国家综合技术水平的重要樗之一。今后要抓好点精细化工产品的发展,如超细和纳米级无极盐产品、饲料添加剂、食品添加剂、现代生物化工、水处理化学品、造纸化学品、电子化学品等。

五是加快节能、环保与节约资源的改造步伐。今后要重点针对一些生产能力已过剩,能耗高、环境污染严重与资源利用率较差的行业,如:无机化工、氯碱、染料、涂料等,开展

以节约能源、加强“三废”治理与综合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为目的的技术改造和产业整顿,以此促进整个化工向清洁、高效方向发展。

3、预计未来五年化学工业发展的总体目标

据有关部门预计,未来五年化学工业发展速度应保持和国民经济总体发展速度基本一致,年均增长7%,到2005年化工学业产值将达到4600亿元。主要行业的产品结构状况如下表:

主要行业能耗指标:氮肥合成氨综合能耗:大型37.03GJ,中型55.33GJ;烧碱能耗平均降低10%,达到1.5吨标煤/吨碱;纯碱能耗指标达到8000兆焦/吨碱。

环境保护控制目标是:“三废”治理率达到100%,环境治理达标率达到100%。

4、化学工业投资

今后五年要保证化学工业增长速度7%的要求,投资预计将达到3000亿元,分行业投资

四、化学工业发展的主要政策和保障措施

为保证今后五年化学工业健康稳定的发展,国家可能将采取的主要宏观经济政策:

1、鼓励积极、有效地利用外资和多渠道筹集发展资金

继续加大利用外资力度,扩大利用外资的形势和规模的同时,合理、有效地将外资引导到国家急需发展和重点支持的产业上来,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和效率,减少利用外资中的盲目性和地方保护主义;国家在降低国有银行不良资产,鼓励其扩大信贷规模的同时,还会增加国有骨干企业直接融资的方式和规模(如企业改制上市),通过产业政策和行业规划引导各方面的资金到国家的重点产业和重点项目上来。

2、激励企业采用清洁工艺生产和加强综合利用

国家除大力组织清洁生产工艺和综合利用的企业收费,对因采用清洁工艺生产和进行综合利用所增加的效益部分免征一切税费的办法,来激励企业采用清洁工艺生产和加强综合利用。

第二部分氯碱工业的现状以及未来走势分析

一、氯碱行业的现状

氯碱行业是非常重要的基础化工行业,该行业的生产工艺是电解氯化钠得到烧碱、氯气或氯化氢,再用氯化氢和乙炔、乙烯等反应和聚合得到聚氯乙烯(PVC),其最终产品主要为烧碱和聚氯乙烯,此外也同时生产其它系列氯产品,如液氯、盐酸、次氯酸钠、漂粉精、氯乙烯、二氯乙烷等,品种超过900多种。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烧碱和聚乙烯等主要氯产品生产能力、产量及消费量均有较大增长,尤其是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由烧碱进口国变为出口国,尤其是1999年,我国氯碱行业主要产品的生产规模为:烧碱全国产量达到557万吨,比1998年增长9.5%;聚氯乙烯产量达到190.7万吨,比1998年同比增长23.4%。总体来说,氯碱行业是技术含量不高的传统产业,近年全行业盈利水平一直不理想,尤其是其中的烧碱一直是亏损的,必须依靠聚氯乙烯的盈利来弥补,因此该行业的特点就是烧碱持续亏损,行业整体利润受聚氯乙烯价格高低的影响极大。

1、烧碱市场持续亏损但表现平稳

烧碱生产的工艺主要有隔膜法和离子膜法两种,其中离子膜法工艺比较先进,在发达国家生产的烧碱中该工艺占绝大多数。近年来,我国大规模引进离子膜烧碱生产装置,加上应用行业如化工、造纸等行业连年不景气,国内烧碱市场自1995年以来一直处于严重供过于求状态,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暴发又使烧碱出口数量明显下降,对烧碱市场来说更是雪上加霜,价格持续低迷。进入2000年后,由于宏观经济的好转,烧碱价格有所回升,目前隔膜法烧

碱约2100元/吨,而离子膜法烧碱约2500元/吨,与1999年相比涨幅约10%,市场销售状况也有所好转,但总体来看仍然比较平稳。

2、聚氯乙烯价格影响巨大

相对于亏损的烧碱来说,聚氯乙烯和其它氯产品状况相对较好,基本上是盈利的,但也受国内外市场价格影响,不时出现大幅度的波动。聚氯乙烯在国内产需缺口比较大,近年50%以上从亚洲周边国家进口,因此国内企业聚氯乙烯的盈利状况就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一是周边国家和地区如日本、韩国、台湾产品的聚氯乙烯向中国出口状况,二是原油价格对这些企业成本的影响因素。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时候,亚洲部分国家的聚氯乙烯以极低的价格向中国大量走私和抛售,1998年底价格比年初下跌了32.9%,当年聚氯乙烯一度达到5000元/吨左右的低价,下半年在打击走私力度加大的影响下才出现反弹。进入1999年,亚洲经济的复苏和国际原油价格的飚升推动了亚洲市场聚氯乙烯价格的上涨,国内市场所受压力大为减轻,聚氯乙烯价格第二季度开始出现反弹,从5200元/吨小幅上涨到6000元/吨后回调到5500元/吨一带整理,第三季度在国际原油上涨和中国进口塑料政策收紧的背景下升势凌厉,一举上冲8000元/吨,第四季度则在7200元/吨左右小幅波动,全年平均价格约为6300元/吨。2000年以来,受国际原油价格居高不下的影响,聚氯乙烯更是价格持续保持在8000~8200元/吨的高位,较1999年6300元/吨上涨1700~1900元/吨。可见,聚氯乙烯市场近年来呈现探底回升的态势。

3、具体公司表现尚需视工艺不同而定

前面已经说过,聚氯乙烯是氯碱企业的主要盈利产品,因此氯碱行业的经营状况主要就看聚氯乙烯价格的高低和销售是否顺畅,其次是企业生产成本的变化,而生产成本就必须看该企业的生产工艺。聚氯乙烯的生产工艺主要有电石法、乙烯法和EDC法三种,电石法是乙炔(以电石为原料生产)和氯化氢化合,乙烯法是乙烯和氯化氢化合,而EDC法则是裂解EDC直接得到氯乙烯进行聚合,但同时产生氯化氢,另需电石法乙炔来配套合成氯乙烯。

电石法聚氯乙烯成本较高,1999年企业平均成本大致达到5500元/吨以上,但1999~2000年原油处于高价、聚氯乙烯暴涨的形势下,在聚氯乙烯价格从1999年平均价格6300元/吨上涨到目前的平均价格8000元/吨的同时,由于原料电石价格从2150元/吨下跌到1850元/吨,电石法成本反而略有下降到5400元/吨左右,因此电石法聚氯乙烯每吨毛利2000年比1999年上升约1800元/吨,是三种工艺中利润增长最大的;乙烯法质量较好,成本低于电石法,1999年约4100元/吨,但由于近期乙烯价格近期上涨较多(从1999年平均420美元/吨左右到目前600美元/吨),每吨聚氯乙烯的乙烯成本约上升700元/吨,因此目前乙烯法聚氯乙烯成本约为4800元/吨,相应每吨利润比99年同期约上升1100元/吨,2000年企业利润增长幅度不如电石法企业;EDC法在1999年上半年EDC价格低廉的时候每吨聚氯乙烯成本仅3800~4000元/吨,而目前EDC价格涨幅惊人,2000年以来每吨EDC价格基本保持在420美元/吨左右, EDC法聚氯乙烯目前成本因此上升到6000元/吨,与99年相比是三种工艺中成本上升幅度最大的,因此2000年EDC法生产聚氯乙烯的企业经营状况最不乐观。

二、氯碱行业上市公司总体情况

涉及到氯碱生产的上市公司很多,但以下两类公司与本文主题有一定差距,因此不是我们研究的重点:

一是以往是氯碱行业公司,但目前进行了较大力度的重组,氯碱产品在营业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已经下降,而且市场一般也是

从非氯碱行业,如高科技行业的角度

分析该公司,这类公司不是我们研究

的重点。如明天科技(600091),重

组前就是氯碱行业的公司,但目前软

硬件方面的业务占了相当大的比重,

因此不在此讨论。

二是那些大型综合性的化工公

司,虽然聚氯乙烯等氯碱产品的规模

很大,但在营业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并

不大,氯碱行情涨跌对公司业绩影响也相对有限,也不是我们讨论的重点。如齐鲁石化的聚氯乙烯、烧碱产能均达到20万吨以上,1999年这两项产品销售收入也达到了10.5亿元,在国内同类企业的排名相当靠前,但在该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中占的比例仅18%,因此不列入氯碱类公司。

除了上述公司,目前仍以氯碱化工为主业、而且氯碱产品占营业收入大部分的上市公司共有九家,是氯碱化工、ST渤化、沧州化工、江苏索普、金路集团、沈阳化工、北京化二、锦化氯碱和南化股份。这些上市公司大都是国内氯碱行业的大型企业,产量在国内氯碱企业中居前列,如1999年国内聚氯乙烯产量占首位的是氯碱化工,达到23.8万吨,以下依次是渤海化工、齐鲁石化、北京化工、沧州化工、锦化氯碱等;从烧碱看,1999年在全国557万吨的产量中,上海天原集团(上海氯碱化工母公司)以41.2万吨的产量居国内第一,以下依次是渤海化工34.6万吨,齐鲁石化22.1万吨,锦化氯碱16.3万吨和巨化股份12万吨。

分析这几家氯碱类公司,我们可以看到几个明显的特点:

1、产品均以聚氯乙烯和烧碱为主,但从工艺看,乙烯法工艺应用较广,而电石法主要在规模较小的厂家应用

氯碱行业上市公司一览表

代码公司名称烧碱PVC 其中:乙烯法其中:电石法备注600618 氯碱化工32 23.8 23.8 /

600874 ST渤化34.6 22.27 数量不明

600722 沧州化工8 28.4 / 14 其余EDC法600746 江苏索普 5.11 / / / 无PVC

0510 川金路 5 5 / 5

0698 沈阳化工14 3 / 3 糊状PVC 0728 北京化二11.7 14.8 14.8 /

注:单位均为万吨。

首先从产品看,沈阳化工生产的是糊状PVC,其余八家为烧碱和普通PVC树脂。一般PVC 以悬浮法制得,而糊状PVC以乳液法,其特点是易发泡,容易加工成型,但工艺复杂,成本高,且不能加工为硬质制品。除了PVC外,大多数厂家一般还生产一些氯产品次氯酸钠、发泡剂等,如江苏索普的ADC发泡剂,沈阳化工的石蜡。

其次从工艺看,聚氯乙烯电石法和乙烯法生产工艺的不同,烧碱隔膜法和离子膜法工艺的不同,均会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巨大的影响。氯碱化工、北京化二是乙烯法聚氯乙烯的典型公司,南化股份主要是电石法,而锦化氯碱则是50%的电石法和50%的乙烯法。从烧碱的工艺看,主要就是隔膜法和离子膜法的区别,锦化氯碱全部是离子膜法,而沧州化工8万吨烧碱中则是隔膜法和离子膜法各4万吨,在南宁化工的6万吨产量中,4万吨是离子膜法,其余2万吨则是隔膜法。

沧州化工聚氯乙烯工艺的变化具有较大的代表性,该公司原以电石法工艺生产聚氯乙烯,1999年开始变为EDC法,在当时EDC价格较低的时候取得了较好的收益,公司股价因此大幅飚升,成为生产工艺变更影响股价的典型例子。

2、近年行业整体不理想,但呈现探底回升的走势

从下表可以看出,氯碱行业上市公司的平均净利润和净资产收益率在98下半年达到最低点,99年基本上是逐渐回暖的格调,99年下半年行业回升较为明显。如不包括渤化的七家公司,98年下半年平均净利润为1575万元,而1999年下半年平均净利润为3746.8万元,增长达138%;从平均净资产收益率看,1998年下半年为0.44%,而1999年下半年为4.07%。以上走势和聚氯乙烯市场的变化情况是吻合的。

进入2000年,随着聚氯乙烯市场的好转,我们可以推断,氯碱类公司的经营业绩将继续回暖。

3、不少公司有调整产业结构的趋势

最近上市的南宁化工代表了氯碱类公司的一类想法,就是涉及其它行业,优化产业结构。南宁化工是一家涉及生化的氯碱类公司,但该公司在继续保持原有氯碱产能的同时,其募股资金主要投向木瓜蛋白酶及木瓜蛋白酶血腥试剂等项目,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该公司的形象,因此对于该公司来说,更引人注目的就是其在生化行业的进展。ST渤化与天津市政投

资有限公司所属的路、桥、污水处理厂等资产进行资产重组,涉足环保产业,事实上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对于其它氯碱类公司来说,关注其是否有意涉及其它高新行业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对于小公司来说,涉及其它行业往往意味着公司的彻底转型,对于大公司来说,则是产业结构的优化整合,同时这种产业调整往往还和股权的运作结合在一起,如金路集团与三通集团在1998年的重组就是先例。

三、重点上市公司分析

在进行了产品市场分析、原料市场分析以及公司其它基本面的分析后,我们对各氯碱类公司进行了较为具体的分析。我们的主要观点是:

l、由于聚氯乙烯的价格飚升,氯碱类公司2000年利润均将比1999年出现较大幅度的增长,而且由于这些公司1999年每股收益均不高,有的甚至是微利,因此相应的增长幅度会很大,中报前后二级市场存在一定的短线机会;但同时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2000年利润的相对增长幅度上,而从绝对价位的角度考虑,即使是以增长后的2000年每股收益衡量,市盈率也并不很低。

2、技术原本相对落后的电石法工艺公司在原油、乙烯和聚氯乙烯价格上涨的背景下由于原料价格上涨不明显,利润增长最为显著;乙烯法由于乙烯价格上涨而影响了利润增长的幅度,但也有一定程度的增长;EDC法利润率反而比1999年下降;

3、机会较大的公司并不一定是利润增长幅度最大的公司,也不一定是以2000年每股收益计算市盈率最低的公司,而是在利润增长的基础上,绝对股价不高,同时公司在资本运作方面又有一定想法的公司。综合考虑这几方面的因素,我们认为北京化二、锦化氯碱和沈阳化工值得适当关注。以下是氯碱类主要公司的简要分析。

北京化二(0728)

北京化二的1999年烧碱产量11.7万吨,聚氯乙烯产量为14.8万吨,以此计算,2000年在不考虑烧碱价格变化的情况下,仅14.8万吨聚氯乙烯价格上涨即可增加营业利润1.39亿元,折算每股税后利润增加0.34元,扣除费用和计提准备的影响,预计北京化二2000年每股收益可以达到0.25~0.30元左右。此外,该公司新增一名来自清华化工研究院的董事,此后双方进行技术合作并非没有可能,因此可以适当进行关注。

锦化氯碱(0818)

锦化氯碱的聚氯乙烯年产量为5.3万吨,其中电石法和乙烯法各2.6万吨。假设该公司2000年电石法聚氯乙烯每吨盈利上升1800元,乙烯法聚氯乙烯每吨盈利上升1100元,再扣除增值税和所得税,预计5.3吨的产量可增加利润5583万元,折合每股收益增加0.164元。考虑到该公司1999年的每股收益为0.14元,再考虑到其它一些因素,预计该公司2000年每股收益为0.25~0.30元。

沈阳化工(0698)

2000年公司主要产品糊树脂、液氯价格均出现大幅上涨,且销售形势较好,故上半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净利润均比1999年大幅提高,每股收益有可能出现一定增幅。同时公司将进行配股,配股资金4000万元拟投资沈阳豪凯消防数字网络有限公司51%股权、沈阳子午线轮胎模具有限公司活络模具扩产项目、年产3亿只系列纸餐具生产线、年增产1000吨气相法白炭黑项目、年产10000吨环氧树脂项目等。

氯碱化工(600618)

氯碱化工的1999年烧碱产量32万吨,聚氯乙烯产量为23.8万吨,以此计算,2000年在不考虑烧碱价格变化的情况下,仅23.8万吨聚氯乙烯价格上涨即可增加营业利润1.9亿元,折算每股税后利润增加0.16元,扣除费用和计提准备的影响,预计氯碱化工2000年每股收益可以达到0.15~0.20元左右。

沧州化工(600722)

沧州化工1999年的表现在于其聚氯乙烯生产的EDC法工艺,但事实上1999下半年随着原油价格上涨,国际EDC价格已出现了上涨的苗头。进入2000年,虽然聚氯乙烯价格居高不下,但EDC价格更是涨幅惊人,EDC法工艺生产聚氯乙烯的成本已达到了6000元/吨上下,因此沧州化工难以从2000年聚氯乙烯价格上涨中有所受益。

氯碱类公司情况一览表

通股本和总股本数据未考虑其转债转换的影响。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