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直线平行和垂直练习1.doc

两直线平行和垂直练习1.doc
两直线平行和垂直练习1.doc

2.1.3两条直线的平行与垂直

一、选择题

1、直线l 1:ax+y=3;l 2:x+by-c=0,则ab=1是l 1||l 2的

A 充要条件

B 充分不必要条件

C 必要不充分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两条直线mx+y-n=0和x+my+1=0互相平行的条件是

A m=1

B m=±1

C ???-≠=11n m

D ???≠-=???-≠=1

111n m n m 或 3、直线xsin α+ycos α+1=0与xcos α-ysin α+2=0直线的位置关系是

A 平行

B 相交但不垂直

C 相交垂直

D 视α的取值而定

4、已知P(a,b)与Q(b-1,a+1)(a ≠b-1)是轴对称的两点,那么对称轴方程是

A x+y=0

B x-y=0

C x+y-1=0

D x-y+1=0

5、已知直线mx+4y-2=0与2x-5y+n=0互相垂直,垂足坐标为(1,p),则m-n+p=

A 24

B 20

C 0

D -4

6、由三条直线3x-4y+12=0,4x+3y-9=0,14x-2y-19=0所围成的三角形是

A 锐角不为450的直角三角形

B 顶角不为900的等腰三角形

C 等腰直角三角形

D 等边三角形

7、已知△ABC 中,A (2,4),B (-6,-4),C (5,-8),则∠C 等于

A 2740arctan

B -2740arctan

C +π2740arctan

D -π27

40arctan 8、直线3x+3y+8=0直线xsin α+ycos α+1=0)2

4(παπ<<的角是 A 4πα- B απ-4 C 43πα- D απ-4

5 二、填空题

1、与直线2x+3y+5=0平行,且在两坐标轴上截距之和为10/3的直线的方程为________;

2、与直线2x-y+4=0的夹角为450,且与这直线的交点恰好在x 轴上的直线方程为____

_;

3、直线过点A (1,

)33且与直线x-y 3=0成600的角,则直线的方程为__ 三、解答题

1、直线过P (1,2)且被两条平行直线4x+3y+1=0和4x+3y+6=0截得的线段长为2,求这条直线的方程。

(完整版)平行四边形综合训练拔高题

平行四边形综合训练拔高题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如图,?ABCD中,AC.BD为对角线,BC=3,BC边上的高为2,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A.3 B.6 C.12 D.24 2.已知平行四边形一边长为10,一条对角线长为6,则它的另一条对角线α的取值范围为() A.4<α<16 B.14<α<26 C.12<α<20 D.以上答案都不正确 3.在?ABCD中,AB=3,BC=4,当?ABCD的面积最大时,下列结论正确的有()①AC=5;②∠A+∠C=180°;③AC⊥BD;④AC=BD.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4.某地需要开辟一条隧道,隧道AB的长度无法直接测量.如图所示,在地面上取一点C,使点C均可直接到达A,B两点,测量找到AC和BC的中点D,E,测得DE的长为1100m,则隧道AB的长度为() A.3300m B.2200m C.1100m D.550m

5.如图,在矩形ABCD中,P、R分别是BC和DC上的点,E、F分别是AP和RP 的中点,当点P在BC上从点B向点C移动,而点R不动时,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线段EF的长逐渐增长 B.线段EF的长逐渐减小 C.线段EF的长始终不变 D.线段EF的长与点P的位置有关 6.如图,DE是△ABC的中位线,且△ADE的周长为20,则△ABC的周长为() A.30 B.40 C.50 D.无法计算 7.如图是一个由5张纸片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相邻纸片之间互不重叠也无缝隙,其中两张等腰直角三角形纸片的面积都为S1,另两张直角三角形纸片的面积都为S2,中间一张正方形纸片的面积为S3,则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定可以表示为() A.4S1B.4S2C.4S2+S3D.3S1+4S3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垂直与平行》教学反思

2020年最新 《垂直与平行》教学反思 垂直与平行是在学生学习了直线与角的知识的基础上教学的,也是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基础。由于垂直与平行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两种特殊的位置关系,而且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无论是走在宽广的大街上,还是坐在明亮宽敞的教室里,环顾左右应该都不缺少垂直与平行的现象。对于小学四年级的孩子来说,他们应该都有这样的经验:哪些线是交叉的,哪些线是不交叉的。因此我们在课中要做的就是让学生体验在同一平面内,不交叉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交叉里有一种特殊的叫做互相垂直,让学生的认识上升到思维的层面来。鉴于此,在课的开始部分,通过用铅笔摆一摆,让学生在白纸上去画不同位置的两条直线,然后从学生的作品中选出代表性的画法进行分类,从而引出平行与垂直的概念。再通过让学生去找一找,说一说生活中的互相平行与互相垂直的现象,加深学生对垂直与平行的理解。最后通过找、摆等环节,在学生进一步认识垂直与平行的同时,感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通过欣赏生活中的垂直与平行,感受数学的意义。 1、在课的开始阶段,我先让孩子们闭上眼睛想象:在一个很大的平面上出现了一条直线,接着,又出现了一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会怎样?请同学们睁开眼,把你想象到的直线的位置画出来。这样,以空间想象为切入点,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在无限大的平面内出现两条直线,并要求学生把想象出的两条直线画下来,直接进入纯数学研究的氛围,创设这样纯数学研究的问题情境,用数学自身的魅力来感染和吸引学生,并有利于学生展开研究,特别是为较深层的研究和探索打好基础,做好过渡,逐步培养学生对数学研究产生兴趣。 2、让孩子在体验中去感悟知识。在引出平行的概念“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我紧接着追问了一句:为什么要加上“互相”两个字?问题一抛出,我就后悔了,因为孩子们刚刚才对“平行”有大致的概念,马上让他们去说“为什么”,可想而知,学生被我问得一头雾水,只有很少几个学生能按照自己的理解来说几句。后来在评课的过程中,很多老师都有同感。作为比较抽象的概念性知识,必须让学生在操作、体验中去感悟,如光用口头解释,只会事倍功半。其实,这个问题非常重要,只是在出现的时机上还应再考虑、再斟酌。我校周老师建议,这个问题其实在让学生说了两条平行直线的关系以后,再抛出这样的效果就会更好一些。 3、准备的教具使用不充分,我在白纸上画了一组平行线,让学生观察是否平行,然后左右对折白纸,让学生观察两条直线是否还平行,由于太仓促,只有部分学生能够看出并理解两条直线不在同一平面了,如果多给学生一些时间,再去想象一下,效果会更好。 4、时间把握不够好,后面还有一个环节,两条直线互相垂直顺利完成,孩子掌握不够好。

平行四边形综合提高练习题

F E D C B A 平行四边形综合提高 一 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进行角度、线段的计算 1、如图,在□ABCD 中,AE ⊥BC 于E ,AF ⊥CD 于F ,若∠EAF =60o ,则∠B =_______;若BC =4cm ,AB =3cm ,则AF =___________,□ABCD 的面积为_________. 2 已知 ABCD 的周长为32cm,对角线AC 、BD 交于点O ,△AOB 的周长比△BOC 的周长多4cm ,求 这个四边形的各边长。 二、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证线段相等 3、如图,在□ABCD 中,O 是对角线AC 、BD 的交点,BE ⊥AC ,DF ⊥AC ,垂足分别为E 、F .那么OE 与OF 是否相等?为什么? 三 直接利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性质 4、如图在ABCD 中,E 、F 分别是AD 、BC 的中点,AF 与EB 交于点G ,CE 与DF 交于点H ,试说明四边形EGFH 的形状。 5、如图,BD 是ABCD 的对角线,AE ⊥BD 于E ,CF ⊥BD 于点F ,求证:四边形AECF 为平行四边形。 H G A B D C E A B D C E F

四 构造平行四边形解题 6、如图2-33所示.Rt △ABC 中,∠BAC=90°,AD ⊥BC 于D ,BG 平分∠ABC ,EF ∥BC 且交AC 于F . 求证:AE=CF . 7、已知,如图,AD 为△ABC 的中线,E 为AC 上一点,连结BE 交AD 于点F ,且AE=FE ,求证:BF=AC [能力提高] 1、如图2-39所示.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ABE 和△BCF 都是等边三角形. 求证:△DEF 是等边三角形. 2、如图2-32所示.在ABCD 中,AE ⊥BC ,CF ⊥AD ,DN=BM .求证:EF 与MN 互相平分. F B C E D

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作业

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作业 一、选择题(每小题8分) 1.下列命题 ①如果两条不重合的直线斜率相等,则它们平行; ②如果两直线平行,则它们的斜率相等; ③如果两直线的斜率之积为-1,则它们垂直; ④如果两直线垂直,则它们斜率之积为-1. 其中正确的为( )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②④ D.以上全错 2.已知点A(1,2),B(m,1),直线AB 与直线y=0垂直,则m 的值为( ) A.2 B.1 C.0 D.-1 3.以A(5,-1),B(1,1),C(2,3)为顶点的三角形是( ) A.锐角三角形 B.钝角三角形 C.以A 为直角顶点的直角三角形 D.以B 为直角顶点的直角三角形 4.已知12l l ⊥,直线2l 的倾斜角为45°,则直线1l 的倾斜角为( ) A.45° B.135° C.-45° D.120° 5.满足下列条件的1l 与2l ,其中12l l ⊥的是( ) (1) 1l 的斜率为- , 2l 经过点A(1,1),B(0,- ); (2) 1l 的倾斜角为45°, 2l 经过点P(-2,-1),Q(3,-5); (3) 1l 经过点M(1,0),N(4,-5), 2l 经过点R(-6,0),S(-1,3). A.(1)(2) B. (1)(3) C.(2)(3) D.(1)(2)(3) 6.若A (-4,2),B(6,-4),C(12,6),D(2,12),则下列四个结论: ① AB ∥CD ② AB ⊥AD ③ AC ∥BD ④ AC ⊥BD 中正确的个数为( ) A.1 B.2 C.3 D.4 7.已知直线l 与过点M(2,3-),N(3,2-)的直线垂直,则直线l 的 倾斜角( ) A.60° B.180° C. 45° D.153° 8.若P (a,b )与Q (b-1,a+1)关于直线l 对称,则l 的倾斜角为( ) A .135° B.45° C. 30° D.60° 二、填空题(每小题8分) 9、经过点P(-2?-1)?Q(3,a)的直线与倾斜角为45°的直线垂直.则a= _____ 10、如果下列三点:A(a,2),B(5,1),C(-4,2a)在同一直线上, 则a= _____ 11、 1l 过点A(m,1),B(-3,4), 2l 过点C(0,2),D(1,1),且1l ∥2l ,则m=_______. 2312

3.1.2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 教案设计

3.1.2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 (2)让学生掌握用代数的方法判定直线与直线之间的平行与垂直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利用“两直线平行,倾斜角相等”这一性质,推出两直线平行的判定方法. (2)利用两直线垂直时倾斜角的关系,得到两直线垂直的判定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几何与代数有着密切的联系,对解析几何有了感性的认识. (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3)通过课堂上的启发教学,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 ●重点难点 重点:根据直线的斜率判定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 难点:两条直线垂直判定条件的探究与证明. 重难点突破:以初中学习的平面内两直线平行和垂直关系为切入点,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导出直线倾斜角间的关系,再通过直线的倾斜角同斜率的关系,猜想得出两条直线平行和垂直判定的方式.为了更好的理解两直线垂直的条件,老师可利用几何画板直观演示,验证当两条直线的斜率之积为-1时,它们是相互垂直的即可. ●教学建议 本节课是在学习直线的倾斜角、斜率概念和斜率公式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如何用直线的斜率判定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位置关系.核心内容是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结合本节知识的特点,建议采用引导发现法,先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采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把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几何关系代数化,由于学生面对的是一种全新的思维方法,首次接触会感到不习惯,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注意到直线的倾斜角同斜率的关系,在几何关系代数化的过程中,注意向学生渗透分类讨论思想. ●教学流程 创设问题情境,引出问题:直线的平行与垂直同其斜率间分别存在什么关系??引导学生回忆初中几何知识,先建立倾斜角同平行与垂直间的关系.?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平行与垂直》优秀教案

《垂直与平行》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感知生活中的垂直与平行的现象。 2 、帮助学生初步理解垂直与平行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两种位置关系,初步认识垂线和平行线。 3 、学生的空间观念及空间想象能力得到培养,引导学生树立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 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相交”“互相平行”“互相垂直”等概念,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难点: 相交现象的正确理解。(尤其是对看似不相交而实际上是相交现象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引入直线关系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老朋友,他叫什么名字?(出示课件)为什么是直线,不是线段呢?(指名回答直线的特点)我们可以想象一下,直线和孙悟空的什么宝贝特别像啊(出示图片)这个图片好不好看?你们以后也能画出来这么好看的图片。不过,这需要我们有很强的想象力,大家想不想锻炼锻炼自己的想象力? 二、画图感知,研究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师:我们把探究单当做一个平面,拿出我们的右手,抚摸一下探究单,请大家闭上眼睛,我们一起来想象:这个面变大了,变得跟课桌一样大,变得比黑板还要大,变得无限大,在这个无限大的平面上,跑来了一条直线,又来了一条直线。这两条直线是什么样子的?请同学们睁开眼睛把它们画在纸上。 学生画图:把他们所想象的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画下来。 三、观察分类,了解平行与垂直的特征 1、展示各种情况。 师:老师刚才也想象了一种画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两条直线有什么特点?(指名回答)哦,他们交叉了,我们就把这样交叉的两条直线叫做相交,他们交叉的点叫做交点。

下面这两条直线有没有相交?他们有没有交点?我们延长一下看一看。哦,他们没有相交,是不是永远也不相交?我们就可以把它们叫做“永不相交”。老师收集了几张有代表性的作品,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如果你的作品和他的差不多,就请点点头告诉老师,好吗?(展示学生作品)……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创作出这么多不同的作品。 请看大屏幕,同学们的作品大致就是这样的。(多媒体出示) ⑴(2)⑶(4) (5)(6)(7)(8) 2、进行分类 师:能给它们分分类吗? 生:能。 师:在小组中交流交流。 小组活动:分一分,说一说。 ⑴这些图形可以分成几类?⑵为什么这样分? 请各小组讨论后完成探究单。 (小组讨论、交流) ①小组汇报分类情况。(学生汇报时,当学生说交叉时,师指出:交叉在数学上叫相交) 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A.相交:1、4、6;不相交:2、3、5; B.相交:1、2、4、6;不相交:3、5; C.相交:1、4、6;快要相交:2;不相交:3、5; ②引导学生分类。 师:大家刚才把这些图形根据它们是否相交进行了分类。只是对2号图形有不同的看法,认为2号图形是相交的同学来说一说理由。(请一生说,师再课件演示) 生:因为直线是可以无限延长的,延长后它们就相交了。

特殊平行四边形难题综合训练(含答案)

第五章 特殊平行四边形难题综合训练 1、正方形ABCD ,正方形BEFG 和正方形RKPF 的位置如图所示,点G 在线段DK 上,且G 为BC 的三等分点,R 为EF 中点,正方形BEFG 的边长为4,则△DEK 的面积为( ) A .10 B .12 C .14 D .16 2、如图,在正方形ABCD 内有一折线段,其中AE ⊥EF ,EF ⊥FC ,并且AE =6,EF =8,FC =10,则正方形的边长为 .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3、如图,平面内4条直线l 1、l 2、l 3、l 4是一组平行线,相邻2条平行线的距离都是1个单位长度,正方形ABCD 的4个顶点A 、B 、C 、D 都在这些平行线上,其中点A 、C 分别在直线l 1、l 4上,该正方形的面积是 平方单位. 4、如图,在菱形ABCD 中,边长为10,∠A =60°.顺次连结菱形 ABCD 各边中点,可得四边形A 1B 1C 1D 1;顺次连结四边形 A 1B 1C 1D 1各边中点,可得四边形A 2B 2C 2D 2;顺次连结四边形A 2B 2C 2D 2各边中点,可得四边形A 3B 3C 3D 3;按此规律继续下去…….则四边形A 2B 2C 2D 2的周长是 ;四边形A 2013B 2013C 2013D 2013的周长是 . 5、如图,四边形ABCD 是矩形,点E 在线段CB 的延长线上,连接DE 交AB 于点F ,∠AED =2∠CED ,点G 是DF 的中点,若BE =1,AG =4,则AB 的长为 . 6、如图,四边形ABCD 中,AB =BC ,∠ABC =∠CDA =90°,BE ⊥AD 于点E ,且四边形ABCD 的面积为8,则BE =( ) A .2 B .3 C .22 D .32 第5题 第6题 第7题 第8题 7、如图,菱形OABC 的顶点O 在坐标原点,顶点A 在x 轴上,∠B =120°,OA =2,将菱形OABC 绕原点顺时针旋转105°至OA ′B ′C ′的位置,则点B ′的坐标为( ) A 、(2,2-) B 、(2,2-) C 、(3,3-) D 、(2,2--) 8、如图,正方形ABCD 中,AB =3,点E 在边CD 上,且CD =3DE .将△ADE 沿AE 对折至△AFE ,延长EF 交边BC 于

时两条直线的平行与垂直配套练习必修

两条直线的平行与垂直(2) 分层训练 1 . .若直线ax y 1 0和直线2x by 1 0垂直,则a,b满足() (A)2a b 0 (B)2a b 0 (C)ab 2 0 (D)ab 2 0 2 ..已知两点A( 2,0), B(0,4) ,则与 直 线AB垂直的直线方程可写成( ) (A)2x y m 0 (B)2x y m 0 (C) x 2 y m 0 (D) x 2y m 0 3?已知两点A( 1,3), B(3,1),点C在坐标轴上.若ACB -,则这样的点C有 ( ) (A)1 个(B)2 个(C)3 个(D)4 个 4.原点在直线I上的射影是P( 2,1),则|的方程为( ) (A)x 2y 0 (B) x 2y 4 0 (C)2x y 5 0 (D) 2x y 3 0 5.已知直线mx 4y 2 0 和2x 5y n 0互相垂直,且垂足为(1,p),则m n p的 值是() (A)24 (B)20 (C) 0 (D) 4 6?根据条件,判断直线l i与I2是否垂直: (1)l i的倾斜角为45°, I2的方程是x y 1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I1 经过点M (1,0), N(4,5) , J过点R( 6,0), S( 1,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直线I在y轴上的截距为2,且与直线l': x 3y 2 0垂直,则I的方程是__________ 8.已知直线Ax 4y 2 0和直线2x y C 0垂直且垂足的坐标为(1,m),则 A ______ , C ________ ,m ________ . 9?求经过点(2,1),且与直线2x y 10 0垂直的直线I的方程.

垂直与平行教学设计公开课

垂直与平行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了解平面内两条直线的平行与垂直的位置关系,能正确判断互相平行和互相垂直。 2、在探索活动中,培养观察、操作、想象等能力,发展学生的初步空间观念。 3、结合具体情境,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相交”“互相平行”“互相垂直”等概念,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难点: 相交现象的正确理解。(尤其是对看似不相交而实际上是相交现象的理解)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水彩笔、尺子、三角板、白纸一张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感知关系 1、复习: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直线,谁能说说直线有哪些特点?

2、导入:直线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长…(课件出示 过程)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与直线有关的知识 二、观察分类,了解平行与垂直的特征 1、每个同学都有这样一张白纸,我们把这张白纸看成一个平面,想象一下这个平面变大了,能想象出来吗?(能)那咱们 闭上眼睛一块来想象一下:准备好了吗?(准备好了)那咱们 开始了,这个面变大了,又变大了,变的无限大。在这个无限 大的平面上出现了两条直线,你想象的这两条直线是什么样的?睁开眼睛,把它们用彩笔和直尺画在纸上。 2、把你们画的作品都举起来,互相看看,你们画的图形一 样么?想展示给大家看么?老师选几幅有代表性的作品展示到 黑板上。 3、你们的想象力可真是丰富,想出了这么多种不同的画法,我们能不能给这些图形分分类,为了叙述方便我们先给他们编 上序号。 4、下面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讨论,哪几号作品可以分 为一类。各小组注意做好记录。(小组讨论、交流) 5、汇报一下,你是怎么分的,其他同学注意倾听。(生汇报,师移动图形。)

小学四年级数学垂直与平行教案

垂直与平行 【教学内容】 教材第64,65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学生结合生活情境,通过自主探究活动,初步认识平行线、垂线。 1、学生结合生活情境,通过自主探究活动,初步认识平行线、垂线。 【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同一个平面”“相交” “互相平行” “互相垂直” “平行线” “垂线”等概念,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难点】 正确判断两条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尤其是对看似不相交而实际上是相交现象的理解)和对“同一平面”的正确理解。 【教学用具】白纸、尺子、小棒、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画图感知,研究两条直线在同一平面内的位置关系。 1、今天这节课老师请来了一个老朋友,他是一条直线,那么直线有什么特点呢?

(没有端点,可以向两边无限延伸) 2、想象活动(想象纸面上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老师这儿有一张纸,如果把这张纸看作一个平面,这个面儿无限扩大,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它是什么样子的?在这个无限大的平面上,出现了一条直线,又出现一条直线。想一想,这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怎样的?会有哪几种不同的情况?(学生想象) 3、在纸上画出想象中的两条直线。 每个同学手中都有这样的白纸,现在咱们就把它当成一个无限大的平面,把你刚才的想法画下来。注意,一张白纸上只画一种情况。开始吧。(学生试画,教师巡视) 二、观察分类,了解平行与垂直的特征。 (一)展示各种情况。 在小组中交流一下,看看你们组谁的想法与众不同?(小组交流) 师:哪个小组愿意上来把你们的想法展示给大家看看? (小组展示,将画好的图贴到黑板上) 师:仔细观察,你们画的跟他们一样吗?如果不一样,可以上来补充! (二)进行分类。 1、同学们的想象力可真丰富,画出了这么多种情况。仔细看看,能把它们分分类吗?

初二数学 平行四边形综合训练

菱形矩形正方形 第一个知识点: 1. 互相推导 2. 斜边上的中线问题: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证明? 3. 辨析:目前两个零散在外面的直角三角形知识: ①30°所对的直角边是斜边的一半(一个角是30°的直角三角形) ②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第一批例题: 1. 如下图,P 是矩形ABCD 的边AD 上的一点,矩形的两条边AB ,BC 的长分别是6和8, 那么点P 到矩形的两条对角线AC 和BD 的距离之和是( ) 第1题图 第2题图 第3题图 A .4.8 B .5 C .6 D .7.2 O D A B C P F E B D A C

2. 如上图,在菱形ABCD 中,∠BAD =80°,AB 的垂直平分线交对角线AC 于点F ,E 为垂 足,连接DF ,则∠CDF =( ) A .80° B .70° C .65° D .60° 3. 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点E ,N ,P ,G 分别在边AB ,BC ,CD ,DA 上,点M ,F , Q 都在对角线BD 上,且四边形MNPQ 和AEFG 均为正方形,则S 正方形MNPQ :S 正方形AEFG 的值等于____________. 4. 如图,四边形ABCD ,连接各边中点E 、F 、G 、H 得到新的四边形EFGH ,证四边形 EFGH 是平行四边形。 5. 如图,在矩形ABCD 中,AB =8,BC =16,将矩形ABCD 沿EF 折叠,使点C 与点A 重 合,则折痕EF 的长为( ) 第5题图 第7题图 A .6 B .12 C . D .6. 在矩形纸片ABCD 中,已知AD =8,AB =6,E 是边BC 上的点,以AE 为折痕折叠纸片, 使点B 落在点F 处,连接FC ,当△EFC 为直角三角形时,BE 的长为____________。 7. 如上图,在矩形ABCD 中,点E ,F 分别在CD ,BC 上,且DC =3DE =3a ,将矩形沿直 线EF 折叠,使点C 恰好落在AD 边上的点P 处,则FP =______________。 8. 如图,在菱形ABCD 中,AB =5,对角线AC =6,过点A 作AE ⊥BC ,垂足为点E ,则 AE 的长为_________________。 B A B

平行四边形培优训练题

1、在四边形ABCD中,AB=CD,BF=DE,AE⊥BD,CF⊥BD,垂足分别为E,F. (1)求证:△ABE≌△CDF; (2)若AC与BD交于点O,求证:AO=CO. 2、如图,已知,□ABCD中,AE=CF,M、N分别是DE、BF的中点. 求证:四边形MFNE是平行四边形. 3、在□ABCD中,分别以AD、BC为边向内作等边△ADE和等边△BCF,连接BE、DF. 求证:四边形BEDF是平行四边形. 4、已知:如图所示,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EF经过点O并且分别和AB,CD相交于点E,F,点G,H分别为OA,OC的中点.求证:四边形EHFG是平行四边形. 5、已知△ABC是等边三角形,点D、F分别在线段BC、AB上,∠EFB=60°,DC=EF.

(1)求证:四边形EFCD是平行四边形; (2)若BF=EF,求证:AE=AD. 6、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AE⊥BD于E,CF⊥BD于F. (1)求证:BE=DF; (2)若 M、N分别为边AD、BC上的点,且DM=BN,试判断四边形 MENF的形状(不必说明理由). 7.已知:如图,在?ABCD中,对角线AC交BD于点O,四边形AODE是平行四边形.求证:四边形ABOE、四边形DCOE都是平行四边形.

8.如图,已知在?ABCD中,E、F是对角线BD上的两点,BE=DF,点G、H分别在BA和DC 的延长线上,且AG=CH,连接GE、EH、HF、FG. (1)求证:四边形GEHF是平行四边形; (2)若点G、H分别在线段BA和DC上,其余条件不变,则(1)中 的结论是否成立 9、如图所示.?ABCD中,AF平分∠BAD交BC于F,DE⊥AF交CB于E.求证:BE=CF. 10.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的周长为36cm,过D作AB,BC边上的高DE、DF,且cm,,求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 1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O为原点,四边形ABCD为平 行四边形,A、B、C的坐标分别是A(﹣3,),B(﹣2,3),C (2,3),点D在第一象限. (1)求D点的坐标; (2)将平行四边形ABCD先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 个单位长度所得的四边形A1B1C1D1四个顶点的坐标是多少

两直线的平行与垂直的条件

复习引入: 直线名称 已知条件 直线方程 使用范围 示意图 点斜式 k y x P ),,(111 )(11x x k y y -=- 存在k 斜截式 b k , b kx y += 存在k 两点式 ) ,(11y x (),22y x 1 21 121x x x x y y y y --= -- 2121,y y x x ≠≠ 截距式 b a , 1=+b y a x 0,0≠≠ b a 一般式 A 、 B 、 C R ∈ 0=++C By Ax 022≠+B A 1.特殊情况下的两直线平行与垂直. 当两条直线中有一条直线没有斜率时: (1)当另一条直线的斜率也不存在时,两直线的倾斜角都为90°,互相平行; (2)当另一条直线的斜率为0时,一条直线的倾斜角为90°,另一条直线的倾斜角为0°,两直线互相垂直王新敞 2.斜率存在时两直线的平行与垂直. 设直线1l 和2l 的斜率为1k 和2k ,它们的方程分别是: 1l :11b x k y +=; 2l :22b x k y +=. 两直线的平行与垂直是由两直线的方向来决定的,两直线的方向又是由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决定的,所以我们下面要解决的问题是两平行与垂直的直线它们的斜率有什么特 征王新敞 ⑴两条直线平行(不重合)的情形. 如图,从位置关系、倾斜角、斜率的定义、正切函数的性质分析,得以下结论: 两条直线有斜率且不重合,如果它们平行,那么它们的斜率相等;反之,如 果它们的斜率相等,则它们平行,即21//l l ?1k =2k 且21b b ≠ 王新敞 要注意,上面的等价是在两直线不重合且斜率存在的前提下才成立的,缺少这个前提,结论并不存立. 例1 两条直线1l :0742=+-y x , 2l :052=+-y x .求证:1l ∥2l 例2 求过点)4,1(-A 且与直线0532=++y x 平行的直线方程.(两种方法) 注意: ①解法一求直线方程的方法是通法,必须掌握; ②解法二是常常采用的解题技巧。一般地,直线0=++C By Ax 中系数A 、B l 2l 1 α2 α1 x O y

高中数学2.1.3两条直线的平行与垂直(2)教案苏教版必修2

2.1.3 两条直线的平行与垂直(2) 教学目标: 1. 掌握利用斜率判定两条直线垂直的方法,感受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问题的思想; 2. 通过分类讨论、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的渗透,培养学生严谨、辩证的思维习惯. 教材分析及教材内容的定位: 本节课和上节课研究的内容有类似之处,都是通过方程研究几何性质的. 教学重点: 用斜率判断两直线垂直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直线垂直的解析刻画. 教学方法: 探究合作.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1?复习回顾:(1)利用直线的斜率关系判断两条直线平行; (2)利用直线的一般式方程判断两条直线的平行. 2 ?本节课研究的问题是:一一两条直线垂直, 两条直线垂直,那么他们的斜率之间有什么关系,体现在方程有何特征? 二、学生活动 探究:两条直线垂直,即倾斜角的差为直角,那么他们的斜率如何? 不妨设直线丨1,丨2(斜率存在)所对应的倾斜角分别为a 1, a 2,对应的斜率分别为k1, k2. 因为两条直线相互垂直,不妨设 a 1 — a 2= 90 .根据倾斜角与斜率的关系,我们知道 当倾斜角不是直角时,斜率存在,从而有k1=tan a 1, k2= tan a 2,于是根据诱导公式有 1 k1 tan 1 tan (90° 2) tan 2

即k i k2=—1 .此时,若两直线平行,则两直线的斜率乘积为一1. 反之,如果两直线的斜率(斜率存在)互为负倒数,即k i k2=—1,根据倾斜角和斜率 的关系以及正切函数的单调性可知倾斜角的差等于直角,从而说明它们互相垂直. 三、建构数学 两直线垂直. 一般地,设直线l i,丨 2 (斜率存在)所对应的斜率分别为k i, k2,则 11 I2 k i k2 1 说明: (1)如果直线丨1,丨2的斜率有一个不存在,那么其中有一条直线(不妨设 为I 1 )与X轴垂直,此时两条直线垂直的等价条件为I 2的斜率为0; (2)在利用以上结论判定两直线的位置关系时,一定要注意前提条件,即 斜率存在,因此在讨论问题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对斜率是否存在作分类讨论. (3)设直线I 1: Ax + By+ Ci= 0, 12:Ax+ By + C2= 0,那么两条直线垂直的等价条件 为:A1A2 B1 B20 . 四、数学运用 例1 (1 )已知四点A(5, 3), B (10, 6) , C(3, —4) , D(—6 , 11),求证:AB丄 CD 3 2 (2)已知直线I 1的斜率k1= ,直线12经过点A (3a, —2) , B( 0 , a +1),且I』 4 12 ,求实数a的值. 例2 已知三角形的顶点为A (2 , 4), B (1, —2), C (—2 , 3),求BC边上的高AD 所在的直线. 例3在路边安装路灯,路宽23m,灯杆长2. 5m且与灯柱成1200角.路灯采用锥形灯罩,灯罩轴线与灯杆垂直. 当灯柱高h为多少米时,灯罩轴线正好通过道路路面的中线? (精确到0. 01m) 练习: 1. 求过点A(0 , —3),且与直线2x+ y—5= 0垂直的直线的方程. 2. 已知直线I与直线I : 3x+4y —12= 0互相垂直,且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为6,求直线I的方

两条直线的平行与垂直的判定教案

两条直线的平行与垂直的判定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 理解并掌握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条件,会运用条件判定两直线是否平行或垂直. (二)能力训练 通过探究两直线平行或垂直的条件,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以及数形结合能力. (三)学科渗透 通过对两直线平行与垂直的位置关系的研究,培养学生的成功意识,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点:两条直线平行和垂直的条件是重点,要求学生能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 难点:启发学生, 把研究两条直线的平行或垂直问题, 转化为研究两条直线的斜率的关系问题. 注意:对于两条直线中有一条直线斜率不存在的情况, 在课堂上老师应提醒学生注意解决好这个问题. 教学过程 (一)先研究特殊情况下的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 上一节课, 我们已经学习了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 而且知道,可以用倾斜角和斜率来表示直线相对于x轴的倾斜程度, 并推导出了斜率的坐标计算公式. 现在, 我们来研究能否通过两条直线的斜率来判断两条直线的平行或垂直. 讨论: 两条直线中有一条直线没有斜率, (1)当另一条直线的斜率也不存在时,两直线的倾斜角都为90°,它们互相平行;(2)当另一条直线的斜率为0时,一条直线的倾斜角为90°,另一条直线的倾斜角为0°,两直线互相垂直. (二)两条直线的斜率都存在时, 两直线的平行与垂直 设直线 L1和L2的斜率分别为k1和k2. 我们知道, 两条直线的平行或垂直是由两条直线的方向决定的, 而两条直线的方向又是由直线的倾斜角或斜率决定的. 所以我们下面要研究的问题是: 两条互相平行或垂直的直线, 它们的斜率有什么关系? 首先研究两条直线互相平行(不重合)的情形.如果L1∥L2(图1-29),那么它们的倾斜角相等:α1=α2.(借助计算机, 让学生通过度量, 感知α1, α2的关系) ∴tgα1=tgα2. 即 k1=k2. 反过来,如果两条直线的斜率相等: 即k1=k2,那么tgα1=tgα2. 由于0°≤α1<180°, 0°≤α<180°, ∴α1=α2. 又∵两条直线不重合, ∴L1∥L2. 结论: 两条直线都有斜率而且不重合,如果它们平行,那么它们的斜率相等;反之,如果它

必修二示范教案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

3.1.2 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 整体设计 教学分析 直线的平行和垂直是两条直线的重要位置关系,它们的判定,又都是由相应的斜率之间的关系来确定的,并且研究讨论的手段和方法也相类似,因此,在教学时采用对比方法,以便弄清平行与垂直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值得注意的是,当两条直线中有一条不存在斜率时,容易得到两条直线垂直的充要条件,这也值得略加说明. 三维目标 1.掌握两条直线平行的充要条件,并会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平行.掌握两条直线垂直的充要条件,并会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垂直.培养和提高学生联系、对应、转化等辩证思维能力. 2.通过教学,提倡学生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注意解析几何思想方法的渗透,同时注意思考要严密,表述要规范,培养学生探索、概括能力.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两条直线平行、垂直的充要条件,并会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平行、垂直. 教学难点:是斜率不存在时两直线垂直情况的讨论(公式适用的前提条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思路1.设问(1)平面内不重合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哪几种?(2)两条直线的倾斜角相等,这两条直线是否平行?反过来是否成立?(3)“α=β”是“tanα=tanβ”的什么条件?根据倾斜角 和斜率的关系,能否利用斜率来判定两条直线平行呢? 思路2.上节课我们学习的是什么知识?想一想倾斜角具备什么条件时两条直线会平行、垂直呢?你认为能否用斜率来判断.这节课我们就来专门来研究这个问题. 推进新课 新知探究 提出问题 ①平面内不重合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几种? ②两条直线的倾斜角相等,这两条直线是否平行?反过来是否成立? ③“α=β”是“tanα=tanβ”的什么条件? ④两条直线的斜率相等,这两条直线是否平行?反过来是否成立? ⑤l1∥l2时,k1与k2满足什么关系? ⑥l1⊥l2时,k1与k2满足什么关系? 活动:①教师引导得出平面内不重合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平行和相交,其中垂直是相交的特例. ②数形结合容易得出结论. ③注意到倾斜角是90°的直线没有斜率,即tan90°不存在. ④注意到倾斜角是90°的直线没有斜率. ⑤必要性:如果l1∥l2,如图1所示,它们的倾斜角相等,即α1=α2,tanα1=tanα2,即k1=k2.

垂直与平行公开课教案

《平行与垂直》 教学内容: 人教版本数学四年级上册内容。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初步理解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特殊位置关系:即平行与垂直,初步认识平行线和垂线。 2、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能力。 3、在分析、比较、综合的观察与思维中渗透分类的思想方法。 4、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感情和树立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相交”、“互相平行”、“互相垂直”等概念,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在同一平面内”,“永不相交”等概念的本质属性。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画图感知,研究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同学们,我们的数学课不仅要和数打交道,还要和图形交朋友。如果给你一支笔和一把直尺,利用这两种学具,用一笔你能画出哪种最简单的图形?(一条直线)请看,这就是一条直线。[课件展示一条直线]关于直线,你知道些什么?【课件展示直线可以无限延长】 每个同学都有一张这样的白纸,我们可以把这张纸看作一个平面,【板书平面】你能想象一下这个平面无限变大吗?那请大家闭上眼睛咱们一块来想象一下,好吗?准备好了吗?这个平面变大了,又变大了,变得无限大,在这个无限大的平面上出现了一条直线,又出现了一条直线,你想象的两条直线是怎样的?睁开眼睛把它们用水彩笔画在纸上。 二、观察分类,了解平行与垂直的特征。 1、师:同学们,画完了吗?举起来,互相看看,你们画的一样吗? 师:让我也看看你们画的。果然画的不一样,同学们的想象可真丰富,想出了这么多不同的画法,不错。你能说说你所画的两条直线的位置有什么关系呢?你自己知道吗?那好,知道的就请用简洁的数学语言写一下,至于对不对,学完后来验证;不知道的也没有关系,就打一个问号。现在我们选几组有代表性的直线来研究。 2、提取6组直线,课件出示: ①②③④⑤⑥ 师:你能根据直线的位置关系把这六组直线分类吗?请同桌讨论:根据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以上六组直线可以分成几类?哪几组直线可以分成一类?为什么?并把讨论结果记录在草稿本上。(学生活动)请一组同学到黑板上分一分。 3、汇报: 生1:①和⑤交叉了分为一类②③④⑥没有交叉分为一类。 师:刚才老师听到一个词“交叉”,两条直线“交叉”了,也就是两条直线相碰了,用数学语言应表述为两条直线“相交”了,请同学们记住“相交”这个词。 生2:①⑤③⑥相交了分为一类②④没有相交分为一类,因为③⑥两条直

平行四边形综合提高练习题

平行四边形综合提高 一 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进行角度、线段的计算 1、如图,在□ABCD 中,AE ⊥BC 于E ,AF ⊥CD 于F ,若∠EAF =60o ,则∠B =_______;若BC =4cm ,AB =3cm , 则AF =___________,□ABCD 的面积为_________. 2 已知 ABCD 的周长为32cm,对角线AC 、BD 交于点O ,△AOB 的周长比△BOC 的周长多4cm ,求这个四边形的各边 长。 二、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证线段相等 3、如图,在□ABCD 中,O 是对角线AC 、BD 的交点,BE ⊥AC ,DF ⊥AC ,垂足分别为E 、F .那么OE 与OF 是否相等?为什么? 三 直接利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性质 4、如图在ABCD 中,E 、F 分别是AD 、BC 的中点,AF 与EB 交于点G ,CE 与DF 交于点H ,试说明四边形EGFH 的形状。 5、如图,BD 是ABCD 的对角线,AE ⊥BD 于E ,CF ⊥BD 于点F ,求证:四边形AECF 为平行四边形。 F E D C B A D D

四 构造平行四边形解题 6、如图2-33所示.Rt △ABC 中,∠BAC=90°,AD ⊥BC 于D ,BG 平分∠ABC ,EF ∥BC 且交AC 于F .求证:AE=CF . 7、已知,如图,AD 为△ABC 的中线,E 为AC 上一点,连结BE 交AD 于点F ,且AE=FE ,求证:BF=AC [能力提高] 1.如图2-39所示.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ABE 和△BCF 都是等边三角形.求证:△DEF 是等边三角形. 2、如图2-32所示.在ABCD 中,AE ⊥BC ,CF ⊥AD ,DN=BM .求证:EF 与MN 互相平分. 3、 如图2-34所示.ABCD 中,DE ⊥AB 于E ,BM=MC=DC .求证:∠EMC=3∠BEM . B C D

两条直线的平行与垂直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用斜率判定两条直线平行和垂直的方法,感受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图形性质的思想; 2、通过分类讨论、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的运用,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辩证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两条直线平行和垂直的条件 难点:把两条直线的平行或垂直问题, 转化为研究两条直线的斜率的关系问题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1、回顾什么是倾斜角、斜率?斜率的公式? 2、平面上两直线位置关系有哪几种? (二)两条直线的平行 1、当两条直线都有斜率且不重合 思考: 如果L 1∥L 2,则α1 α2,k 1 k 2. 若两条直线的斜率相等: 即k 1=k 2,则α1 α2,它 们的位置关系 是 . 结论: 两条直线都有斜率而且不重合,如果它们平行,那么它们的斜率 ;反之,如果它们的斜率相等,那么它们 , 即 前提: . 2、当不重合的两直线L 1和L 2的斜率都不存在,那么它们的倾斜角都是 ,它们的位置关系是 . 例题解析 形。四点所得的四边形是梯,,),,(),,(、求证:顺次连接例)44(),32(27-53-21 D C B A

例2、求过点A(2,-3)且与直线2x+y-5=0平行的直线的方程. (三)两条直线垂直.- 思考:当两条直线的斜率都存在 1、如果L 1⊥L 2,这时α1与α2满足什么关系?斜率满足什么关系? 2、若k 1·k 2 = -1,则α1与α2满足什么关系?两直线有什么位置关系? 结论: 两条直线都有斜率,如果它们互相垂直,那么它们的斜率 ; 反之,如果它们的斜率互为负倒数,那么它们 , 即?⊥21l l (前提: ) 3、思考:如果两直线L 1,L 2中的一条斜率不存在,那么这两条直线什么时候互相垂直? .,),1,0(),2,3(,4 3)2(; ),116(4-36,103,5)1(3212211的值求实数且经过点直线的斜率已知直线求证:,),,(),(),(已知四点、例a l l a B a A l k l CD AB D C B A ⊥+-=⊥- 例4、如图,已知三角形的顶点为A(2,4),B(1,-2),C(-2,3), 求BC 边上的高AD 所在直线方程.

最新特殊平行四边形综合练习题

特殊平行四边形综合练习题 考点综述: 特殊平行四边形即矩形、菱形、正方形,它们是四边形的必考内容之一,主要出现的题型多样,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证明和计算能力,以及灵活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内容主要包括: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以及相关计算,了解平行四边形与矩形、菱形、正方形之间的联系,掌握平行四边形是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条件。 典型例题:(基础简单题) 例1:在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 .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B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C .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D .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例2:如图,在矩形ABCD 中,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若OA =2,则BD 的长为( )。 A .4 B .3 C .2 D .1 例3:如图,在菱形ABCD 中,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E ,为AB 的中点,且OE a =,则菱形ABCD 的周长为( ) A .16a B .12a C .8a D .4a 例4:已知: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G 是CD 上一点,延长BC 到E ,使CE CG =,连接BG 并延长交DE 于F . (1)求证:BCG DCE △≌△; (2)将DCE △绕点D 顺时针旋转90o 得到DAE '△,判断四边形E BGD '是什么特殊四边 形?并说明理由. 实战演练:(中档题) 1.顺次连接菱形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一定是( ) A .等腰梯形 B .正方形 C .平行四边形 D .矩形 笔记:中点四边形(补充知识点) (1)连接四边形各边中点: (2)连接平行四边形各边中点: (3)连接矩形各边中点: (4)连接菱形各边中点: (5)连接正方形各边中点: A 、顺次连接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各边的中点所得到的图形是: . B 、顺次连接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各边的中点所得到的图形是: . C 、顺次连接对角线垂直且相等的四边形各边的中点所得到的图形是 : . A B C D E F E ' 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