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小学四年级解方程的方法详解

(完整word)小学四年级解方程的方法详解
(完整word)小学四年级解方程的方法详解

小学四年级解方程的方法详解

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如4x-3=21,6x-2(2x-3)=20

方程的解:使方程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如上式解得x=6

解方程: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解方程的依据:方程就是一架天平,“=”两边是平衡的,一样重!

1. 等式性质:(1)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2)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非零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2. 加减乘除法的变形:

(1) 加法:a + b = 和则 a = 和-b b = 和-a

例:4+5=9 则有:4=9-5 5=9-4

(2) 减法:被减数a –减数b = 差则:

被减数a = 差+减数b 被减数a-差= 减数b 例:12-4=8 则有:12=8+4 12-8=4

(3) 乘法:乘数a ×乘数b = 积则:

乘数a = 积÷乘数b 乘数b= 积÷乘数a 例:3×7=21 则有:3=21÷7 7=21÷3

(4) 除法:被除数a ÷除数b = 商则:

被除数a= 商×除数b 除数b=被除数a ÷商例:63÷7=9 则有:63=9×7 7=63÷9

解方程的步骤:

1、去括号:(1)运用乘法分配律;(2)括号前边是“-”,去掉括号要变号;括号前边是“+”,去掉括号不变号。

2、移项:法1——运用等式性质,两边同加或同减,同乘或同除;法2——符号过墙魔法,越过“=”时,加减号互变,乘除号互变。

注意两点:(1)总是移小的;(2)带未知数的放一边,常数值放另一边。

3、合并同类项:未知数的系数合并;常数加减计算。

4、系数化为1:利用同乘或同除,使未知数的系数化为1。

5、写出解:未知数放在“=”左边,数值(即解)放右边;如x=6

6、验算:将原方程中的未知数换成数,检查等号两边是否相等!

注意:(1)做题开始要写“解:”(2)上下“=”要始终对齐

【例1】

x-5=13 x-5=13

法1 解:x-5+5=13+5 法2 解:x=13+5

x=18 x=18

【例2】

3(x+5)-6=18 3(x+5)-6=18

法1 解: 3x+3×5-6=18 法2 解:3x+3×5-6=18

3x+15-6=18 3x+15-6=18

3x+9=18 3x+9=18

3x+9-9=18-9 3x=18-9

3x=9 3x=9

3x÷3=9÷3 x=9÷3

x=3 x=3

【例3】

3(x+5)-6=5(2x-7)+2

解: 1.去括号:3x+3×5-6=5×2x-5×7+2

3x+15-6=10x-35+2

3x+9=10x-33

2.移项:33+9=10x-3x (注意:移小的,如-33, 3x)

3.合并同类项:42=7x

4.系数化为1:42÷7=7x÷7

6=x

5.写出解:x=6

6.验算:3×(6+5)-6=5(2x6-7)+2

3×11-6=5×5+2

27=27√

解方程练习(写出详细过程):

4+x=7 x+6=9 4+x=7+5 4+x-2=7 x-6=9 17-x=9 x-6=9+3 9+3=17-x 16+2x =24+x 4x=16 15=3x 4x+2=18 24-x =15+2x 2+5x=18+3x 6x-2=3x+10

3(x+6) =2+5x 2(2x-1)=3x+10 30-4(x-5)=2x-16

2(x+4) -3=2+5x 100-3(2x-1)=3-4x 30+4(x-5)=2x-26

20x-50=50 28+6 x =88 32-22 x =10

24-3 x =3 10 x ×(5+1)=60 99 x =100- x 36÷ x=18 x÷6=12 56-2 x =20

36÷ x-2=16 x÷6+3=9 56-3x =20-x 4y+2=6 x+32=76 3x+6=18

16+8x=40 2x-8=8 4x-3×9=29

8x-3x=105 x-6×5=42+2x 2x+5=7 ×3 2(x+3)+3=13 12x-9x=9 6x+18=48

56x-50x=30 5x=15(x-5)78-5x=28

32y-29y=3 5(x+5)=15 89 – 9x =80 100-20x=20+30x 55x-25x=60 76y÷ 76=1 23y÷ 23=23 4x-20=0 80y+20=100-20y 53x-90=16 2x+9x=11 12(y-1)=24

80÷ 5x=100 7x÷ 8=14 65x+35=100

19y+y=40 25-5x=15 79y+y=80

42x+28x=140 3x-1=8-2x 90y-90=90-90y 80y-90=70÷ 30 78y+2y=160 88-4x=80-2x 9÷(4x)=1 20x=40 – 10x 65y-30=100 51y-y=100 85y+1=y+86 45x-50=40-45x

二、列方程解应用题:

(一)口算:

a+2a=3c+5c=4m-2m=X+3x=

5x-x=6x-2x= 1.5x-x= 3.6x+1.4x=

(二)用方程表示数量关系:

1.火车每小时行120千米,汽车每小时a千米,火车每小时比汽车快6千米。______ ___

2.男生人数比女生少16人,男生56人,女生x人。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苹果树和梨树共38棵,苹果树x棵,梨树15课。___________________

(三)列方程解应用题

1.画出线段图:

①女生比男生的2倍多2人。

②小明年龄比弟弟年龄的2倍少5岁。

2.上海野生动物园是中国首家野生动物园,截至2004年,一共有成年东北虎和白虎16只,东北虎的只数是白虎的7倍。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3.校园里的杨树和柳树共有36棵,杨树的棵树是柳树的2倍。杨树和柳树各有多少棵?

4.小宝家养了一些兔子,其中白兔的只数是黑兔的3倍,白兔比黑兔多12只。白兔和黑兔各有多少只?

5.用一根长54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要使长是宽的2倍,围成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各应是多少厘米?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6.甲、乙两个工程队共同铺铁路,16天共铺2144米。甲队每天铺70米,乙队每天铺多少米?

7. 妈妈去超市买了3千克苹果和2千克橙子,共花了19.6元。苹果每千克4.8元,橙子每千克多少元?

8 甲、乙两艘轮船同时从一个码头向相反的方向开出,甲船每小时行23.5千米,乙船每小时行21.5千米。航行几小时后两船相距315千米?

9. 下列方程中哪些是正确的?

两地相距40千米,甲、乙两人同时从两地对面走来,3小时后两人相距10千米。已知甲每小时行5.5千米,那么乙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解:设乙每小时行X千米。

(1)(5.5 +X)×3=10()

(2)5.5×3+3X=40-10()

(3)40-3X-5.5×3=10()

(4)5.5×3+3X=40()

(5)3X+3×5.5+10=40()

小学四年级数学解方程解决问题

列方程解决问题 班别:姓名: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3 + 2 = 5 5 - 2 =3 加数另一个加数和被减数减数差 2 × 3 =6 6 ÷ 2 =3 因数另一个因数积被除数除数商 加数=和-另一个加数被减数=减数+差 减数=被减数-差被除数=除数×商 除数=被除数÷商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方程练习(一) 一、概念 1、填空。 (1)小明今年a岁,妈妈的年龄是小明的5倍,妈妈()岁,妈妈和小明共( )岁。 (2)一个长方形的长是a,宽是5厘米,它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2、判断。 (1)方程都是等式,等式都是方程。( ) (2) X-3=0是方程() 3、只列式不计算。 X的9倍比它的5.2倍多9.5,求这个数。 二、解方程。 X +16=47 35-X=23 2X +19=47 35-3X=23 2X +6X=48 5X-3X=24 三、列方程解应用题。 (1)粮店有大米36吨,比面粉的7倍还多1吨,粮店有面粉多少吨? (2)

300 方程练习(二) 一、概念 1、填空。 (1)右图,所拼成的组合图形的周长是( )。 (2)完美身材的人,头的长度大约是整个身高的1 9 ,如果一个成人的身高为y 米,那么的 头的长度大约是( )。 2、判断。 循环小数一定比1大。( ) 3、只列式不计算。 比x 少5的数与0.35的积是7.65,求这个数。 二、解方程。 15.5-x =0.05 15.5+x =92.73 3.5 x +16=19.5 47-2x =28 5.5x -x =1.35 3.7x +0.7x =0.88 三、列方程解应用题。 (1)姐姐邮票的张数是弟弟的3倍了,姐姐比弟弟多90张邮票。姐姐、弟弟各有多少张? a b a

最新小学四年级下册解方程练习题

小学四年级下册解方程练习题 姓名班别得分 4+x=7+5 4+x-2=7 x-6=9+3 9+3=17- x 16+2x =24+x 4x+2=18 24-x =15+2x 2+5x=18+3x 6x-2=3x+10 3(x+6) =2+5x 2(2x-1)=3x+10 30-4(x-5)=2x-16 2(x+4) -3=2+5x 100-3(2x-1)=3-4x 30+4(x-5)=2x-26 20x-50=50 28+6 x =88 32-22 x =10 24-3 x =3 10 x ×(5+1)=60 99 x =100- x 36÷ x=18 x÷6=12 56-2 x =20 36÷ x-2=16 x÷6+3=9 56-3x =20-x 4y+2=6 x+32=76 3x+6=18 16+8x=40 2x-8=8 4x-3×9=29 8x-3x=105 x-6×5=42+2x 2x+5=7 × 3 2(x+3)+3=13 12x-9x=9 6x+18=48 56x-50x=30 5x=15(x-5) 78-5x=28 32y-29y=3 5(x+5)=15 89 – 9x =80 100-20x=20+30x 55x-25x=60 76y÷ 76=1 23y÷ 23=23 4x-20=0 80y+20=100-20y 53x-90=16 2x+9x=11 12(y-1)=24 80÷ 5x=100 7x÷ 8=14 65x+35=100 3X+5X= 48 14X-8X=12 6×5+2X=44 20X- 50=50 28+6X=88 32-22X=10 24-

小学四年级数学解方程教案2

解方程教案2 四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天平游戏,发现等式两边都乘一个数(或除以一个不为零的数),等式仍然成立的性质。 2、利用探索发现的等式的性质,解决简单的方程,培养学生分析、推理你能力。 3、学生通过天平游戏,经历了从生活情境的方程模型的建构过程。 4、通过探究等式的性质,让学生体会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根据等式性质,会解简单的方程。 难点:等式性质(二)的推导。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求未知数X X+7=36 X-4.5=6.8 2、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的性质”。今天,我们接着探讨等式的性质。

二、合作研究,探讨规律 1、推想 师:等式两边都乘一个数(或除以一个不为零的数),等式还成立吗?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2、验证 1)师:既然我们有两种不同的答案,那我们来做个实验验证一下好吗? (课件出示课本主题图)左侧放的砝码的质量用X表示,右边放5克的砝码,天平两边平衡。 师:天平平衡,可以用什么样的数学算式表示? 2)师:左边加2个x克砝码,右边也加2个5克的砝码,你们发现了什么?(平衡) 师:左边加6个x克砝码,右边也加6个5克的砝码,还会平衡吗?(平衡) 师:通过刚才的观察和你所列的算式,谁能用一句话概括出以上的规律? 师:那同学们想一想,如果两边都除以一个数,等式还会成立吗?下面同学们用天平验证一下。 3)引导学生观看课本右边主题图:左边2个X克砝码,右边2个10克砝码。 师:怎样用算式表示?

4)师:左边去掉一半的质量,右边也去掉一半的质量,天平仍然平衡,用算式如何表示变化过程? 5)师:对比两道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师:如果等式两边能都除以零吗?0能做除数吗? ●三、解释应用 练习:解方程 X÷3=9 7Y=28 师:如何解方程引导学生讨论。明确板书格式。 ●四、练习巩固 独立完成71页“练一练”第3题。 学生回答,集体订正。 ●五、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内容,你学到了什么?还有哪些疑惑? 板书设计:解方程(二) X÷3=9 7Y=28 解:X÷3×3=9 × 3 解:7Y÷7=28÷7 X=27 Y=4 课后反思:

小学五年级数学解方程方法的思考

小学五年级数学解方程方法的思考 2010-11-01 10:58:37| 分类:默认分类|字号订阅 我在五年级的教学内容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是第九册教材中有关解方程方法的问题。同样,此问题也引起了我的思考,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要求“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也就是说在教学中应该抛弃原来根据四则运算的互逆关系解方程的方法,改为用等式的性质来解方程。那么,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与根据四则运算的互逆关系解方程那种方法学生更易掌握?我做了如下实验:在起初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的方法,在后来讲授用四则运算的互逆关系解方程的方法。之后出示相同的习题请学生练习。 利用四则运算的互逆关系解以上2题的整体正确率为96%,出现错误的主要原因是通分或者计算过程马虎。 通过上面的试验完全可以说明两种解题方法中,利用四则运算的互逆关系解方程,学生更容易接受和掌握,而且不存在解方程部分题型不能解或不会解的情况。 既然如此,课标中为何要把学生容易接受和掌握的方法改为用等式的性质来解方程呢?在新课程改革时,一些专家认为小学用算术思路解方程,到了中学却是用等式的基本性质或方程的同解原理来教学解方程,小学的思路对中学代数起步教学有一定影响。因此,在小学阶段改用等式性质解方程用意在于与初中的教学接轨。但是,这样做并没有产生良好的效果。除了上述试验中反映的计算技能的降低外,还表现在以下方面: 1、与课标提倡的算法多样化矛盾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鼓励)算法多样化”。在“教学建议”第二学段中指出:“教学中应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允许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采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识解决问题”。通过教学实践,我们也体会到:提倡算法多样化,就是尊重学生的选择,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成果,尽量让学生获得成功体现,充分体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新理念。而解方程正是向学生介绍算数思路与代数思路良好机会,如果为了给学生建立代数思想和

解方程(四年级)

解方程 一、解方程。 y-24=45 2.5÷6=2.5 3x+2.4x=10.8 (26-x)÷12=0.5 5.3x-0.9x=14.7 32.8-9x=17.5 二、列式计算。 (1)比一个数的4倍多4.35的数是23.55,求这个数。 (2)96比一个数的2.5倍多6,这个数是多少? (3)一个数的6倍与这个数的5倍的和是89.1,这个数是多少? (4)一个数的5倍比这个数的2倍多10.5,求这个数。

(5)72除以0.9的商,乘2.06与1.34的差,积是多少? (6)26.8减去2.3与3.5的和再除以3.2,商是多少? 三、根据题意,写出数量关系式。 (1)商店运来一批水果,苹果和梨一共180筐。 (2)小红和妈妈的年龄加在一起是45岁。 (3)妈妈去超市买了3斤香蕉,5斤苹果共12元。 (4)长是宽的2倍。 (5)我的体重是小明的3倍。 (6)母鸡的只数比公鸡多100只。 (7)四年级男生人数比女生少5人。 (8)爸爸的体重比小明的4倍多10千克。 (9)桐树的棵树比杨树的3倍少12棵。 四、列方程解应用题。 1.四年级同学在这次劳动中共浇树165棵,比二年级小同学浇树棵树的4倍少7棵,二年级浇树多少棵? 2.小明本学期获得的爱学习卡片是36张,比爱劳动卡片的3倍多6张,小明获得了多少爱劳动卡片?

3.一根铁丝长54厘米,用它围城一个长方形,使长是宽的2倍,长和宽各是多少厘米? 4.甲、乙两地相距345千米,一辆客车和一辆货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3小时相遇,客车每小时行55千米,货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5.妈妈去超市买了4瓶饮料和7瓶牛奶,共用去63元,饮料每瓶3.5元,牛奶每瓶多少元? 6.买3枝铅笔比1枝圆珠笔多花0.5元,每枝圆珠笔3.4元,每枝铅笔多少元? 7.张丽妈妈的年龄是张丽年龄的4倍,张丽比妈妈小27岁,她们两人年龄各是多少岁?

小学五年级解方程的方法详解

小学五年级解方程的方法详解 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如4x-3=21,6x-2(2x-3)=20 方程的解:使方程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如上式解得x=6 解方程: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解方程的依据:方程就是一架天平,“=”两边是平衡的,一样重! 1. 等式性质: (1)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2)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非零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2. 加减乘除法的变形: (1) 加法:a + b = 和则 a = 和-b b = 和-a 例:4+5=9 则有:4=9-5 5=9-4 (2) 减法:被减数a –减数b = 差 则:被减数a = 差+减数b 被减数a-差= 减数b 例:12-4=8 则有:12=8+4 12-8=4 (3) 乘法:乘数a ×乘数b = 积 则:乘数a = 积÷乘数b 乘数b= 积÷乘数a 例:3×7=21 则有:3=21÷7 7=21÷3 (4) 除法:被除数a ÷除数b = 商则: 被除数a= 商×除数b 除数b=被除数a ÷商 例:63÷7=9 则有:63=9×7 7=63÷9

解方程的步骤: 1、去括号:(1)运用乘法分配律; (2)括号前边是“-”,去掉括号要变号;括号前边是“+”,去掉括号不变号。 2、移项:法1——运用等式性质,两边同加或同减,同乘或同除; 法2——符号过墙魔法,越过“=”时,加减号互变,乘除号互变。 注意两点:(1)总是移小的;(2)带未知数的放一边,常数值放另一边。 3、合并同类项:未知数的系数合并;常数加减计算。 4、系数化为1:利用同乘或同除,使未知数的系数化为1。 5、写出解:未知数放在“=”左边,数值(即解)放右边;如x=6 6、验算:将原方程中的未知数换成数,检查等号两边是否相等! 注意:(1)做题开始要写“解:”(2)上下“=”要始终对齐 【例1】解方程:x-5=13 【例2】解方程:3(x+5)-6=18 【例3】解方程:3(x+5)-6=5(2x-7)+2

四年级数学解方程78题知识分享

四年级数学解方程78题 20x-50=50 28+6 x =88 32-22 x =10 24-3x =3 10x ×(5+1)=60 99 x =100- x 36÷ x=18 x÷6=12 56-2 x =20 4y+2=6 x+32=76 3x+6=18 16+8x=40 2x-8=8 4x-3×9=29 8x-3x=105 2(x+3)=10 12x-9x=9 6x+18=48 56x-50x=30 78-5x=28 32y-29y=3 89 – 9x =80 12(y-1)=24 53x-90=16 55x-25x=60 75y÷ 75=1

23y÷ 23=23 4x-20=0 80y+20=100-20y 80+5x=100 3x÷ 8=6 65x+35=100 19y+y=40 25-5x=15 79y+y=80 42x+28x=140 78y+2y=160 88-4x=80-2x 51y-y=100 85y+1=y+86 45x-50=40-45x 10-3x=4 3x-5+2x+4=14 45-6x+9x=15 7x+18-6x+12=60 39-5x=9 2x+3+16x-7=32 33-8x+7-7x=10 9x-7-6x+5=10 3x+5=6x-10 2(2x+7)=5-4(x-1)+21 2(3x-5)=13+5(5-2x) 48-(x+8)=3(x-4)

5x-8=16-3x 20-4x=x+5 16-2x=46-8x 7x+9=9x-17 10x-6=54-5x 25-3x=4x-3 50+3x=70-7x 32-7x=62-10x 57-12x=27-7x 2×(4x+3)=x+1 5-3×(2x-3)=2 2x-3(4x-9)=x-6 12-2x+2(3x-4)=3x+5(7-x)+5 6x+7-4x=19 44-10x+5x=4 3x+6=8x-14 5(6-2x)+4=34+4(7-3x) 2x-3(4x-9)=2+5(1-x) 2(x+7)=3-3(x-5) 34-x=6x-2(2x+4) 8x-(6-3x)=4(2x-6)+75 2(x+5)-3(4-3x)=76+2(x-3) 5-2x=3x-25 7-8x=9-10x

小学解方程方法及答案

小学四年级解方程的方法详解 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如4x-3=21,6x-2(2x-3)=20 方程的解:使方程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如上式解得x=6 解方程: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解方程的依据:方程就是一架天平,“=”两边是平衡的,一样重! 1. 等式性质:(1)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2)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非零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2. 加减乘除法的变形: (1) 加法:a + b = 和则 a = 和-b b = 和-a 例:4+5=9 则有:4=9-5 5=9-4 (2) 减法:被减数a –减数b = 差则: 被减数a = 差+减数b 被减数a-差= 减数b 例:12-4=8则有:12=8+4 12-8=4 (3) 乘法:乘数a ×乘数b = 积则: 乘数a = 积÷乘数b 乘数b= 积÷乘数a 例:3×7=21则有:3=21÷7 7=21÷3 (4) 除法:被除数a ÷除数b = 商则: 被除数a= 商×除数b 除数b=被除数a ÷商例:63÷7=9 则有:63=9×7 7=63÷9 解方程的步骤: 1、去括号:(1)运用乘法分配律;(2)括号前边是“-”,去掉括号要变号;括号前边是“+”,去掉括号不变号。 2、移项:法1——运用等式性质,两边同加或同减,同乘或同除;法2——符号过墙魔法,越过“=”时,加减号互变,乘除号互变。 注意两点:(1)总是移小的;(2)带未知数的放一边,常数值放另一边。 3、合并同类项:未知数的系数合并;常数加减计算。 4、系数化为1:利用同乘或同除,使未知数的系数化为1。 5、写出解:未知数放在“=”左边,数值(即解)放右边;如x=6 6、验算:将原方程中的未知数换成数,检查等号两边是否相等! 注意:(1)做题开始要写“解:”(2)上下“=”要始终对齐 【例1】 x-5=13 x-5=13

(word完整版)新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解方程练习

解方程要注意 1、写解 2、等号对齐 3、根据等式的性质两边同时加减乘除相同的数。(除数不为0) 4、注意检验 (注:现在是用等式性质来解方程,而不是像以前利用四则运算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来解方程,另外教材中不会出现未知数出现在减数和除数的位置上,如12-X=7和30÷X=5这样的题。)一、含有加减关系的方程。 X+8=24 13+X=35 X-16=42 Y-1.5=3.7 4.6+X=5.1 X-1.5=3.8 二、含有乘除关系的方程。 5X=30 7X=63 X÷4=16 X÷1.3=3.2 10X=72 X÷3.48=15.04 三、含有加减乘、除关系的方程。 3X÷6=51 10X-6=42 4X+18=58 2X-8=40 100X+0.6=2.4 6X-2.3=3.7

四、含有两个未知数的方程。 6X+X=56 4X+2X=48 9X-3X=36 8X-X=49 6X+3X=81 13.3X-3.3X=13.5 五、其他类型。 类型一:方程中部分能直接计算 5X+25×6=305 14×2+2X=60 2X+25×4=188+6 3X-0.5=2.5×13 18X+4×9=36 10X-0.45=3.45÷10 类型二:方程中有括号 2X×(5+1)=60 100X÷(6.78×50)=7.5 3X-(6÷2)=12 23 ×(X- 4.5) = 69 3×(X+2)=66 10×(X- 8.7)=27 方程练习1 一、概念 1、填空。 (1)小明今年a岁,妈妈的年龄是小明的5倍,妈妈()岁,妈妈和小明共( )岁。(2)一个长方形的长是a,宽是5厘米,它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2、判断。 方程都是等式,等式都是方程。 ( ) 3、只列式不计算。 一个数的9倍比它的5.2倍多9.5,求这个数。

小学四年级解方程练习题

四年级数学 一、解方程 (1)y-23=45 8+x=9.4 12-x=8.5 x÷4=15 8x=128 y+3.5=10 10÷y=5 (2)4y-24=16 2.5x÷6=2.5 3x+2.4x=10.8 (26-x)÷12=0.5 35÷(x+4)=7 10.7+x=21 5.3x-0.9x=14.7 32.8-9x=17.5 7×8+4x=128 二、列式计算 1、比一个数的4倍多4.35的数是23.55,这个数是多少? 2、96比一个数的2.5倍多6,这个数是多少? 3、一个数的6倍与这个数的5倍的和是89.1,这个数是多少? 4、一个数的5倍比这个数的2倍多10.5,求这个数。 5、72除以0.9的商,乘2.06与1.34的差,积是多少。 6、6.8与3.2的积减去一个数的4倍得5.24,求这个数。 7、26.8减去2.3与3.5的和再除以3.2,商是多少? 三、根据题意,写出数量关系式 1、商店运进一批水果、苹果与梨共180筐。 2、小红和妈妈的年龄加在一起是45岁。 3、妈妈去超市买了3斤香蕉,五斤苹果共12元。 4、长是宽的2倍。 5、我的体重是小明的3倍。 6、母鸡只数比公鸡多100只。

7、四年级男生人数比女生少5人。 8、爸爸的体重比小明的4倍多10千克。 9、桐树的棵树比杨树的3倍少12棵。 四、列方程解应用题 1、四年级同学在这次劳动中共浇树165棵,比二年级小同学浇树棵 树的四倍少7棵,二年级浇树多少棵? 2、小明本学期获得的爱学习卡片是36张,比爱劳动卡片的3倍多 6张,小明获得了多少张爱劳动卡片? 3、张丽妈妈的年龄是张丽年龄的4倍,张丽比妈妈小27岁,她们 两人年龄各是多少? 4、王大妈家里养了一些鸡,母鸡只数比公鸡多100只。又知母鸡只 数是公鸡只数的5倍,王大妈养公鸡母鸡各多少只? 5、一根铁丝长54厘米,用它围成一个长方形,使长是宽的2倍, 长和宽各是多少厘米? 6、甲乙两地相距345千米,一辆客车和一辆货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 出,3小时相遇,客车每小时行55千米,货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7、妈妈去超市买了4瓶饮料和7瓶牛奶,共用去63元,饮料每瓶 3.5元,牛奶每瓶多少元? 8、买3枝铅笔比买1枝圆珠笔多花0.5元,每枝圆珠笔3.4元,每 枝铅笔多少元?

小学四年级解方程

解方程专项训练 例1、把一个数从方程的一边移动到另一边,要改变符号(加变减,减变加,乘变除,除变乘)。 10-3x=4 3x-5+2x+4=14 45-6x+9x=15 7x+18-6x+12=60 练1、39-5x=9 2x+3+16x-7=32 33-8x+7-7x=10 9x-7-6x+5=10 例2、有多个未知数的方程,要把含有未知数的部分移动到方程的同一边,不含有未知数的部分移动到方程的另一边。 3x+5=6x-10 5x-8=16-3x 20-4x=x+5 16-2x=46-8x

练2、7x+9=9x-17 10x-6=54-5x 25-3x=4x-3 50+3x=70-7x 32-7x=62-10x57-12x=27-7x 例3、有括号的先打开括号(原则:乘法对加减法的分配律)。2×(4x+3)=x+1 5-3×(2x-3)=2 2x-3(4x-9)=x-6 括号前面的乘号可以省略2x-3×(4x-9)=x-6 2(2x+7)=5-4(x-1)+21

练3、2(3x-5)=13+5(5-2x) 48-(x+8)=3(x-4) 5(6-2x)+4=34+4(7-3x) 2x-3(4x-9)=2+5(1-x) 作业: 1、17-5x=7 2 、6x+7-4x=19 3、44-10x+5x=4 4、3x+6=8x-14 5、5-2x=3x-25 6、7-8x=9-10x 7、2(x+7)=3-3(x-5)

8、34-x=6x-2(2x+4) 9、8x-(6-3x)=4(2x-6)+75 10、2(x+5)-3(4-3x)=76+2(x-3) 11、12-2x+2(3x-4)=3x+5(7-x)+5

解方程练习题及答案四年级减法

解方程练习题及答案四年级减法 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方程的解:使方程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解方程: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解方程的依据:1. 等式性质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加减乘除法的变形。 加法:加数1 + 加数= 和加数1 =加数= 减法:被减数–减数 = 差被减数 = 减数 =乘法:乘数1 × 乘数= 积乘数1 = 乘数=除法:被除数÷ 除数 = 商被除数= 除数= 一、解方程: 20x—50=50.8+x =8.2—2.x =10 10 x +5=60 .x+1 =100 .6÷ x=0.18 56— x =204y+0.2=6x+0.32=7.64—x =x÷0.6=0.1 0.3x+6=18 16+8x=40 x-0.8=0.84x-3×9=298x-3=105 2x-6×5=42x+5=+32x+3=1012x-9=9 6x+1.8=4.8 32y–29y=3 55x–25x=60 80y+20 y =100-20 80÷x=100

56x–50x=30x=15–x+x =1–x =80 15y÷.5=1 3y÷3=253x–90=1x+9x=11 1.6x÷=5x+35=1007.x –5x=100 x–20x=20+30x–20=0 12=19y+y=40 25-5x=19y+y=802x+28x=140x-1=8-2x 90y-90=90-90y 0y-90=70÷08y+2y=16088-4x=80-2x 9÷x=120x=40 – 10x 5y-30=1001y-y=100 85y+1=y+85x-50=40-45x 三、列方程解应用题:口算: a+2a= c+5c= m-2m=X+3x=x-x=6x-2x= 1.5x-x=3.6x+1.4x= 用方程表示数量关系: 1.火车每小时行120千米,汽车每小时a千米,火车每小时比汽车快6千米。_________ 2.男生人数比女生少16人,男生56人,女生x人。_____________________.苹果树和梨树共38棵,苹果树x 棵,梨树15课。___________________ 列方程解应用题 1.画出线段图: ①女生比男生的2倍多2人。 ②小明年龄比弟弟年龄的2倍少5岁。 2.上海野生动物园是中国首家野生动物园,截至2004年,一共有成年东北虎和白虎16只,东北虎的只数是白虎的7倍。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小学四年级下册解方程练习题

小学四年级解方程练习题 姓名班别得分 2(x+4) -3=2+5x 100-3(2x-1)=3-4x 30+4(x-5)=2x-26 99 x =100- x 80y+20=100 53x-90=16 2x+9x=11 12y-12=24 80+5x=100 7x-8=6 65x+35=100 19y+y=40 25-5x=15 79y+y=80 42x+28x=140 3x-1=8 90y-90=90 80y-90=70 78y+ 9-4x=1 20x=40 36÷ x-2=16 65y-30=100 51y-y=100 85y+1=-8 45x-50=40 20X-50=50 28+6X=88 32-22X=10 24-3X= 3 99X=100-X 56-2X=20 4y+2=36 x+32=66 3x+6=27 8x-3x=105 x-6×5=42+2x 2x+5=7 × 3 1 6+2x =24+x 2(x+3)+3=13 56x-50x=30 3(x+6) =2+5x 2(2x-1)=3x+10 30-4(x-5)=2x-16 5x=15 (x-5) 78-5x=28 32y-29y=3 5(x+5)=15 100-20x=20+30x 23y÷ 23=23 4x-20=0 8

0y+20=100-20y 6x+18=48 53x-90=16 2x+9x=11 12(y-1)=24 12x-9x=9 : 80÷ 5x=100 7x÷ 8=14 65x+35=100 3X+ 5X=48 14X-8X=12 6×5+2X=44 24-3X =3 99X=100-X 2x+3=10 56-2X=20 x+5=7 4y+2=6 x+32=76 56x-50x=30 5x=1 5 24-x =15+2x 2+5x=18+3x 6x-2=3x+10 56-3x =20-x 75-5x=15 ;

小学解方程教学的困惑与对策

小学解方程教学的困惑与对策新课程中的简易方程,以等式的基本性质为解方程的依据,生动、直观地呈现解方程的原理。其目的是避免“同一内容两种思路、两种算理解释的现象”,加强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但在教学实践中却遇到许多难题,困惑着我们,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现象扫描 1、教师依照经验,以“不变应万变”。 用等式基本性质教学解方程之后,部分教师发现学生掌握得并不理想。于是又回归“传统”,凭借自己多年的经验进行教学,以“不变应万变”,这与新课程的初衷大相径庭。 2、学生对用代数思想解方程的知识基础不够。 用等式基本性质解方程,新教材在为学生的知识准备上与旧教材反差过大,致使学生用代数思想解方程的知识基础不够。将方程的认识和解方程置于五年级上册集中教学,之前学生对“等式”意义的理解非常狭隘。在这之前的几册教材没有出现四则运算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和“求未知数x”之类的题目。而旧教材根据四则运算之间的关系解方程,在知识准备上是充分的,是循序渐进的。例如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在第一册时就出现7+()=10、8-()=2、2+()=6 ……以后各册均有类似练习出现。到第七册时正式出现加、减各部分间的关系,并运用加、减法之间的关系“求未知数x”。乘除法也是如此,不断积累,不断巩固。到第八册,教材还设专题将加与减、乘与除之间各部分间的关系加以整理和归纳,并再次运用其“求未知数x”。有了上述的铺垫之后,到第九册才正式出现“简易方程”。此时,解方程对于学生而言,实际上已经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3、家长未能理解编排意图,与学校教学产生冲突,使学生左右为难。 教师是专门从事教学的工作者,能较好的理解并落实教材的编排意图。家长就不同啦,大部分家长未能理解编排意图,依然按照经验,按照旧方法辅导孩子,与学校教学发生矛盾。弄得学生左右为难,不知听谁的好,学习效果大打折扣。 二、应对策略 出现这种情况,其根源在哪里呢?我以为,这并不是因为用代数思路解方程本身之错。用代数思路解方程,肯定是解方程的正途。小学生学习代数知识,不仅能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也能为学生将来更深入地学习数学奠定必要的思想基础,因此,这种想法是相当有意义的。但是,任何一个知识或技能的学习,应当存在一个符合学生年龄和认知特点的最佳时机。当学生的知识储备尚不足以理解一个新知识或掌握一种新技能时,盲目地硬塞,只会给教学带来额外的障碍。经过调查和实践,反思我们的做法和效果,感到对解方程应该科学、理性、切实的理解。针对教学上存在的问题,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方程

方程 1、理解方程的概念 2、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一、选择题。 3、下面的式子是方程的是()。 A、x﹤0.1 B、6x+7 C、6a+3×6 = 48 D、a+b﹥c 4、一个数比5的3倍多0.3,求这个数。列式或方程错误的是()。 A、x-5×3 = 0.3 B、5×3+0.3 C、5×3-0.3 D、x-0.3 = 5×3 5、比一个数的4倍少1的数是27,列式正确的应是()。 7、老师用78元钱买了a本数学书,每本数学书7.92元,还买了b本作文书,每本作文书的单价是 A、(78-7.92 a)÷b B、7927.92 a+78÷b C、(78-7.92)÷(a+b) D、(78-7.92)÷b 8、x的6倍加上6个3等于48,列方程是()。 A、x+3×6 = 48 B、6 x+3×6 = 48 C、6 x×6+有= 48 D、(48-6×3)÷6 = x 10、当x = 50时,2 x+16()68。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D、不能判断 13、农场有白兔54只,比黑兔只数的6倍少6只,黑兔有多少只?设黑兔有x只,下列方程正确的是()。 A、54-6 x = 6 B、6 x+6 = 54 C、6 x-6 = 54 D、6 x = 54-6 14、四、五年级学生一共植树39棵,四年级植15棵,五年级植3行树,每行多少棵?设每行植x棵,下面列式或方程错误的()。 A、39-15 = 3 x B、3 x+15 = 39 C、39-15×3 D、(39-15)÷3 15、一头大象重3000千克,它比10只老虎还重200千克,每只老虎重多少千克?设每支老虎重为x 千克,下列方程正确的是()。 A、3000 = 10 x-200 B、10 x+200 = 3000 C、3000+10 x = 200 D、(3000+200)÷10 = x 二、填空题。 1、食堂原计划每月烧煤a吨,实际节约b吨,实际每月烧煤()吨。 2、比a的4倍少5的数是()。 3、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是(a+b)·c =()。 5、美术小组有a人,合唱组的人数比美术组的2倍还多12人,合唱组有()人。 6、如图是一个等腰三角形,它是用一根1米长的铁丝围成的。 x =()厘米。 x x

四年级下册解方程

4+x=7 4+x-2=7 x-6=9+3 4x=16 24-x=15+2x 3(x+6)=2+5x 2(x+4)-3=2+5x 20x-50=50 24-3x=3 36÷x=18 36÷x-2=16 4y+2=6 16+8x=40 8x-3x=105 2(x+3)+3=13 56x-50x=30 32y-29y=3 100-20x=20+30x 23y÷23=23 53x-90=16 80÷5x=100

x+6=9 x-6=9 9+3=17-x 15=3x 2+5x=18+3x 2(2x-1)=3x+10 4+x=7+5 17-x=9 16+2x=24+x 4x+2=18 6x-2=3x+10 30-4(x-5)=2x-16 30+4(x-5)=2x-26 100-3(2x-1)=3-4x 28+6x=88 10x×(5+1)=60 x÷6=12 x÷6+3=9 x+32=76 2x-8=8 x-6×5=42+2x 12x-9x=9

5x=15(x-5)5(x+5)=15 55x-25x=60 4x-20=0 2x+9x=11 7x÷8=14 32-22x=10 99x=100-x 56-2x=20 56-3x=20-x 3x+6=18 4x-3×9=29 2x+5=7×3 6x+18=48 78-5x=28 89–9x=80 76y÷76=1 80y+20=100-20y 12(y-1)=24 65x+35=100 3X+5X=48 14X-8X=12 6×5+2X=44

24-3X=3 56-2X=20 3x+6=18 20X-50=50 99X=100-X 75-5x=15 16+8x=40 28+6X=88 X+3=18 4y+2=6 2x-8=8 x+5=7 56x-50x=30 5x+5=15 76y-75=1 53x-90=16 7x-8=6 79y+y=80 80y-90=70 20x=40 5x-50=40 20X-50=50 99X=100-X

小学解方程的方法

小学解方程的方法 我在五年级的教学内容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是第九册教材中有关解方程方法的问题。同样,此问题也引起了我的思考,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要求“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也就是说在教学中应该抛弃原来根据四则运算的互逆关系解方程的方法,改为用等式的性质来解方程。那么,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与根据四则运算的互逆关系解方程那种方法学生更易掌握?我做了如下实验:在起初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的方法,在后来讲授用四则运算的互逆关系解方程的方法。之后出示相同的习题请学生练习。 利用四则运算的互逆关系解以上2题的整体正确率为96%,出现错误的主要原因是通分或者计算过程马虎。 通过上面的试验完全可以说明两种解题方法中,利用四则运算的互逆关系解方程,学生更容易接受和掌握,而且不存在解方程部分题型不能解或不会解的情况。 既然如此,课标中为何要把学生容易接受和掌握的方法改为用等式的性质来解方程呢?在新课程改革时,一些专家认为小学用算术思路解方程,到了中学却是用等式的基本性质或方程的同解原理来教学解方程,小学的思路对中学代数起步教学有一定影响。因此,在小学阶段改用等式性质解方程用意在于与初中的教学接轨。但是,这样做并没有产生良好的效果。除了上述试验中反映的计算技能的降低外,还表现在以下方面: 1、与课标提倡的算法多样化矛盾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鼓励)算法多样化”。在“教学建议”第二学段中指出:“教学中应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允许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采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识解决问题”。通过教学实践,我们也体会到:提倡算法多样化,就是尊重学生的选择,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成果,尽量让学生获得成功体现,充分体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新理念。而解方程正是向学生介绍算数思路与代数思路良好机会,如果为了给学生建立代数思想和解决中小学衔接等问题,而要求利用等式性质解方程,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与《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相悖。 2、影响学生完整知识体系的建立 新教材认为,因为学生尚未学习正负数和分式方程的有关知识,因此a-x=b 和a÷x=b类的方程不适合在小学阶段学习,故而教材将它们回避掉了。然而,绝大部分教师都认为,对于a-x=b和a÷x=b,低年级学生就已经会解决,如一年级学生就会做7-()=4。可学到了五年级,我们却认为学生是不会做的,因而不出现这类方程,这是说不过去的。学习了解方程,却不会解答a-x=b和a÷x=b,这至少是影响了学生完整知识体系的建立。 3、影响学生列方程解决问题的后续学习以及对方程优越性的认识 在列方程解决现实问题时,x当作减数或者当作除数,应当是非常常见也很必要的现象。因为学生如果都能列出后两个方程,那就说明他们已经非常熟悉其中的数量关系了,此时,用算术方法即可,哪还有列方程来解的必要呢?那又怎谈让学生感受方程解法的优越性呢? 针对以上情况,我们又该怎样开展解方程的教学呢?我认为可以以四则运算的互逆关系解方程为主,等式性质解方程为辅向学生介绍这两种不同的方法。既

最新[小学_四年级数学]解方程练习题题

[小学四年级数学]解方程练习题 一、热身练习 x+18=20 7x=42 40-x=8 12x=48 5x+8x=78 2x-8=8 5x=15 6x=12 x+5=18 4y+2=6 3x+6=18 5x=40 x+5=6 8+6x=38 x-5=5 3x=99 20x=40 4x-20=8 5x+5=15 4y+2=6 2x-8=8 89x-9=80 x+5=7 3x+5x=48 24-3x=3 x-8=6 8-x=1 x+6=20 5x=10 x+10=12 7x=49 8x=72 5x=25 二、填空:1、一筐黄瓜的质量是一篮土豆的5倍。如果土豆重X千克,黄瓜重() 千克,黄瓜和土豆一共重()千克,土豆比黄瓜轻()千克。 2、某电脑专卖店卖出35台电脑,销售总额达b元,每台电脑卖了()元。 3、一平行四边形的底是2.8厘米,高是X厘米,它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4、李老师买了8支钢笔奖励给学生,每支X元,付出50元,应找回()元。 5、王老师买钢多笔和圆珠笔各X支,圆珠笔每支1.5元,钢笔每支5.6元,一共要付() 元,钢笔比圆珠笔贵()元。 6、小刚今年X岁,爸爸的年龄比他的3倍还多2岁。爸爸今年()岁。 7、商店里有300千克苹果,每筐苹果有a千克,卖出8筐后,还剩()筐。 8、在()里填上“>”“<”或“=”。 (1)当X=6时,2X+5X()40 (2)当 X=2.1时,5X-2.5()8 (3)当Y=3时,1.3Y-0.9()3 (4)当X=5时,6X-X()30 9、()比36的2倍多4。 36比()的2倍多4。 10、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的周长相等。如果正方形的边长是6厘米,长方形的长是7 厘米,那么长方形的宽是()厘米。 11、今年爸爸比小林大a岁,5年后,爸爸比小林大()岁。 三、选择1、方程0.5X-0.5=1.5的x的值是() A、X=0.5 B、X=1.5 C=3.5 D、X=4 2、下列式子是方程的有() A、5X+1.8=3.6 B、4.9-3×1.6=0.1 C、7.8×4-0.3X D、9.2X+0.8X>3.6 3、甲数a,比乙数的3倍少b,表示乙数的式子是() A、3a-b B、a÷3-b C、(a-b)÷3 D、(a+b)÷3 4、一辆汽车每小时行驶a千米,第一天行驶了b小时,第二天行驶了c小时,两天共行驶

4年级数学解方程练习题

前进教育四年级数学《解方程》 解方程的依据: 1. 等式性质(①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②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解方程要注意 1、写解 2、等号对齐 3、根据等式的性质两边同时加减乘除相同的数。(数不为0) 4、注意检验 (注:现在是用等式性质来解方程,而不是像以前利用四则运算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来解方程,) 2. 加减乘除法的变形。 加法:加数1 + 加数2 = 和加数1 = 加数2 = 减法:被减数–减数= 差被减数= 减数= 乘法:乘数1 ×乘数2 = 积乘数1 = 乘数2 = 除法:被除数÷除数= 商被除数= 除数= 一、含有加减关系的方程。 X+8=24 13+X=35 X-16=42 Y-1.5=3.7 4.6+X=5.1 X-1.5=3.8 二、含有乘除关系的方程。 5X=32 6X=63 X/4=16

X/1.3=3.2 1.2X=7.2 X/3=15 三、含有加减乘、除关系的方程。 3X+18=51 0.8X-6=42 4X+18=58 2X-8=40 3X+0.6=2.4 0.2X-2.3=3.7 四、含有两个未知数的方程。 6X+X=56 4X+2X=4.8 9X-3X=3.6 8X-X=4.9 6X+3X=8.1 7.8X-3.3X=13.5 五、其他类型。 5X+25*6=305 2X+14*2=60 2X+25*4=188

1.5X-0.5*13= 2.5 18X-4*9=36 六、列方程解答。 1、一个数加上25等于110与75的差,这个数是多少? 2、5与9的积减去一个数的3倍是2.1,求这个数. 3、一个数的3倍比它的5倍少1.8,求这个数. 4、一个数除以5与11的差是9,求这个数? 5.校园里的杨树和柳树共有36棵,杨树的棵树是柳树的2倍。杨树和柳树各有多少棵?

四年级下册解方程

四年级下册解方程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小学四年级解方程(人教版)4+x=7x+6=94+x=7+5 4+x-2=7x-6=917-x=9 x-6=9+39+3=17-x16+2x=24+x 4x=1615=3x4x+2=18 24-x=15+2x2+5x=18+3x6x-2=3x+10 3(x+6)=2+5x2(2x-1)=3x+1030-4(x-5)=2x-16 2(x+4)-3=2+5x100-3(2x-1)=3-4x30+4(x-5)=2x-26 20x-50=5028+6x=8832-22x=10 24-3x=310x×(5+1)=6099x=100-x 36÷x=18x÷6=1256-2x=20 36÷x-2=16x÷6+3=956-3x=20-x 4y+2=6x+32=763x+6=18 16+8x=402x-8=84x-3×9=29 8x-3x=105x-6×5=42+2x2x+5=7×3 2(x+3)+3=1312x-9x=96x+18=48 56x-50x=305x=15(x-5)78-5x=28 32y-29y=35(x+5)=1589–9x=80 100-20x=20+30x55x-25x=6076y÷76=1 23y÷23=234x-20=080y+20=100-20y 53x-90=162x+9x=1112(y-1)=24

80÷5x=1007x÷8=1465x+35=1003X+5X=4814X- 8X=126×5+2X=4420X-50=5028+6X=8832-22X=1024- 3X=399X=100-X X+3=18X-6=1256-2X=2075-5x=15 4y+2=6x+32=763x+6=1816+8x=402x-8=88x-3x=105x-6×5=42 x+5=72x+3=1012x-9x=96x+18=48 56x-50x=305x=1578-5x=2832y-29=35x+5=1589x-9=80100- 20x=2055x-25x=6076y-75=123y-23=234x-20=080y+20=10053x- 90=162x+9x=1112y-12=2480+5x=100 7x-8=665x+35=10019y+y=4025-5x=1579y+y=8042x+28x=1403x- 1=890y-90=9080y-90=7078y+2y=16088-x=809-4x=120x=4065y- 30=10051y-y=10085y+1=-845x-50=403X+5X=4814X- 8X=1219y+y=40 20X-50=5028+6X=8832-22X=1024-3X=399X=100-XX+3=1856- 2X=20 4y+2=36x+32=663x+6=2716+8x=40 2x-8=288x-3x=205x+5=472x+3=6312x-3x=96x+8=3826x- 20x=305x=1058+15x=2832y-6=265x-15=159x-18=18100-10x=2055x-15x=14076y-75=113y-13=134x-80=080y+20=50023x- 30=162x+9x=1112y-12=3680+5x=2007x- 8=665x+35=10020y+y=4242x+28x=2803x-1=14y-90=9080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