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通讯在电网智能化中的应用分析

电力通讯在电网智能化中的应用分析
电力通讯在电网智能化中的应用分析

电力通讯在电网智能化中的应用分析

电力通讯技术是电网智能化的运行的可靠保障,电网的智能化需要电力通讯的支持。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科技发展也呈现出突飞猛进的态势,这为电力通讯事业带来广阔空间和机遇的同时,也使其面临着巨大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主要分析了电力通讯在电网智能化中的应用相关内容,希望能够提供参考价值。

标签:电力通讯;电网智能化;应用

1电力通讯的概述

电力通讯是由传输系统和终端设备构成的。电力通讯系统能够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在输电、变电和配电的过程中,电力通讯的作用日益突出。较好的电力通讯技术尤其是光缆技术的成熟能够给ATM\DDN等通訊行业带来稳定的发展。电网智能化与电力通讯密不可分,相互的促进彼此的发展。

2电网智能化对电力通讯的发展要求

2.1统一规划

电力通讯是一种多元化的平台,在电网智能化方面作用突出。创建科学的、系统的、合理的智能化电网时,电力通讯可以作为通信的重要通道。电力通讯系统也是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种情况下,电网的智能化构建和电力通讯系统的构建要进行统一的规划。电力通信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在构建电力通信平台的时候要参照智能电网的建设标准,使智能电网的设备信息传送得以互通。

2.2智能电网的保密性

智能电网具有保密性的功能,可以抵御外来的攻击。拥有这样的特点,电力通讯的可靠性增强,使电网的智能化运行在安全方面的得到保障。电力通信涉及到电网的方方面面,这就要求对电网数据进行获取和保护。

3通讯系统在电网智能化中的应用分析

3.1配电方面的应用

配电是智能电网运行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智能配电的实现,离不开高效、科学、灵活、可靠的智能电网构造。在配电网中应用电力通讯技术,可以有效保障电网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确保当智能电网出现故障时可以进行自我修复,同时修复渗透性较高的储能元件。与此同时,电力通讯系统在配电过程中,还可以起到监测电源质量、接人储能系统,实现配电自动化管理的功能,从而实现电力系统高质量、高效率的配电。目前,配电网在运用电力通讯技术时,主要

电网的智能化

电网的智能化=====电网2.0 坚强是智能电网的基础,智能是坚强电网充分发挥作用的关键,两者相辅相成、协调统一。根据各国对智能电网的研究与总结,智能电网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特性: (1)自愈能力。可以在故障发生后的短时间内及时发现并自动隔离故障,防止电网大规模崩溃,这是智能电网最重要的特征。通过对电网设备 运行状态进行监控,可以及时发现运行中的异常信号进行纠正和控 制,减少因设备故障导致供电中断的现象。 (2)高可靠性。这是电网建设持之以恒追求的目标之一。通过提高电网内关键设备的制造水平和工艺,提高设备质量,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通过有效加强对电网运行状态的监测和评估,提升灾害预警能力,提 高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水平和供电可靠性。 (3)资产优化管理。电网运行设备种类繁多,数量巨大。智能电网采用先进处理手段实现对设备的信息化管理,从而延长设备正常运行时间, 提高设备资源利用效率。 (4)经济高效。智能电网可以提高电力设备利用效率,使电网运行更加经济和高效。 (5)与用户友好互动。目前用户获得用电消费信息的手段单一,信息量有限。借助于通信技术的发展,用户可以实时了解电价状况和停电计划 信息,合理安排电器使用。电力公司可以获取用户的详细用电信息, 以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供用户选择。 (6)兼容大量分布式电源的接入。随着智能电网的建设,太阳能电池板等小型发电设备和储能设备将广泛分布于用户与小型发电设备一起,在 用电搞非法时段向电网输送电能,达到削峰填谷、减少发电机容量的 效果。这要求电网必须具备双向测量和能量管理的能力,以便于电能 计量计费及分布式电源的可靠接入。

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必要性: 一、优化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供应 二、提升大范围能源资源优化配置能力 三、提升电网对清洁能源的接纳能力 四、满足用户多元化需求,提升和丰富电网的服务质量及内涵 五、促进节能减排,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 六、实现电网的可持续发展 七、提升电工行业核心竞争力,促进技术进步和装备升级 八、有利推动智能城市的发展 围绕发展目标,我国智能电网的重点发展方向为: (1)提高电网输送能力,确保电力的安全可靠供应,打造坚强可靠的电网。 (2)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提高电网运行和输送效率,打造经济高效的电网。 (3)促进可再生资源发展与利用,降低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合理配置我国电源结构,打造清洁环保的绿色电网。 (4)促进电源、电网、用户协调互动运行,打造灵活互动的电网。 (5)实现电网、电源和用户的信息透明共享,打造友好开放的电网。 (6)智能电网,就是电网的智能化,也被称为“电网2.0”,它是建立在集成的、高速双向通信网络的基础上,通过先进的传感和测量技术、先 进的设备技术、先进的控制方法以及先进的决策支持系统技术的应 用,来实现电网的可靠、安全、经济、高效、环境友好和使用安全的 目标。其主要特征包括自愈、激励和包括用户、抵御攻击、提供满足 21世纪用户需求的电能质量、容许各种不同发电形式的接入、启动 电力市场以及资产的优化高效运行。 (7)智能电网概念的发展有3个里程碑: (8)第一个就是2006年,美国IBM公司提出的“智能电网”解决方案。 IBM的智能电网主要是解决电网安全运行、提高可靠性,从其在中国

谈谈对智能电网的认识

谈谈对智能电网的认识 引言 智能电网(smart power grids),就是电网的智能化,也被称为“电网2.0”,它是建立在集成的、高速双向通信网络的基础上,通过先进的传感和测量技术、先进的设备技术、先进的控制方法以及先进的决策支持系统技术的应用,实现电网的可靠、安全、经济、高效、环境友好和使用安全的目标,其主要特征包括自愈、激励和包括用户、抵御攻击、提供满足21世纪用户需求的电能质量、容许各种不同发电形式的接入、启动电力市场以及资产的优化高效运行。 1 智能电网的概念及其发展 智能电网的核心内涵是, 在电力系统各业务环节, 实现新型信息与通信技术的集成, 促进智能水平的提高, 其覆盖范围包括从需求侧设施到广泛分散的分布式发电再到电力市场的整个电力系统和所有相关环节。 2006年,美国IBM公司提出了“智能电网”解决方案。IBM的智能电网主要是解决电网安全运行、提高可靠性,从其在中国发布的《建设智能电网创新运营管理-中国电力发展的新思路》白皮书可以看出,解决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通过传感器连接资产和设备提高数字化程度;二是数据的整合体系和数据的收集体系;三是进行分析的能力,即依据已经掌握的数据进行相关分析,以优化运行和管理。该方案提供了一个大的框架,通过对电力生产、输送、零售的各个环节的优化管理,为相关企业提高运行效率及可靠性、降低成本描绘了一个蓝图。是IBM一个市场推广策略。 而后,中国能源专家武建东提出了“互动电网。互动电网,英文为Interactive Smart Grid,它将智能电网的含义涵盖其中。互动电网定义为:在开放和互联的信息模式基础上,通过加载系统数字设备和升级电网网络管理系统,实现发电、输电、供电、用电、客户售电、电网分级调度、综合服务等电力产业全流程的智能化、信息化、分级化互动管理,是集合了产业革命、技术革命和管理革命的综合性的效率变革。它将再造电网的信息回路,构建用户新型的反馈方式,推动电网整体转型为节能基础设施,提高能源效率,降低客户成本,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创造电网价值的最大化。 2发展智能电网的必要性及智能电网的性能要求 1.1概述 电网的安全、稳定和高效运行对于任何一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一个现代化的电网必须从根本上保证国家能源安全、优化资源配置、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发展、体现电网企业社会责任、提高电网企业资产利用率和投资效益、适应能源结构变化和体制改革要求。因此,在电网发展和建设过程中,有必要提高科技投入,早日实现电网的智能化。 智能电网的性能特征体现了它与传统电网的区别,可以总结为以下6个方面:自治和自愈能力、防御能力、电网兼容性、高效运营和管理、优质和友好性、电力交易的方便性。 1.2自治和自愈能力 自治和自愈能力是指电网维持自身稳定运行、评估薄弱环节和应对紧急状态的能力[25-27]。目前电网的安全稳定计算和紧急预案制定仍以离线分析为主,其分析结果往往偏于保守,且无法在任何时刻都符合电网的实际运行情况。在智能电网中,电网将具备更强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恢复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电网能够自动合理安排运行方式,协调国家、大区、省级、地县各级电网,根据潮流、负荷、气象条件等情况确定运行参数;2)电网具有在线安全稳定分析能力,能快速对自身状态进行评估,明确电网安全稳定的薄弱环节并自动提出解决方案;3)有快速的反应能力,力保电力系统三道防线;4)能针对实际情况修改或制定黑启动方案。

智能变电站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运维研究

智能变电站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运维研究 发表时间:2019-10-16T14:57:10.507Z 来源:《电力设备》2019年第11期作者:周知邱现民买买提•玉素甫[导读] 摘要:智能变电站作为重要枢纽,其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到整个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国网新疆电力公司阿克苏供电公司新疆阿克苏 843000) 摘要:智能变电站作为重要枢纽,其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到整个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智能变电站不同于传统变电站,但作用仍然是相同的,都可以实现能量转换,是智能控制基础平台和能量转换的核心之一,通过对其一次系统进行研究,分别在工程建设规模和设计范围、电气主接线、短路电流及主要设备选择、绝缘配合及过电压保护、电缆设施、配电装置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应用状态检测,全面优化设计,提升运维管理。结合智能变电站在线监测和顺控操作,进行二次保护设计方案的研究。分别在系统调度自动化、一体化电源系统、系统及站内通信、二次设备组柜及布置、元件保护及自动装置等方面进行分析,着重进行在线监测、顺控操作及运维管理的研究。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智能控制基础平台;一次系统;二次保护引言 智能变电站分为两部分,分别是智能高压设备、统一信息平台。智能变电站相比传统变电站,在信息采集和信息处理方面,实现采集范围更宽,层次和结构更加复杂;在结合网络技术方面,实现自动控制、在线分析决策、智能调节等功传统的电缆接线已被智能变电站光纤接线取缔,信号不会像传统变电站受电磁干扰大,在采样精度和信号传输方面得到的改善,简化接线,取而代之的为高集成电子元件,在自动化水平方面得到提高,减少二次接线空间。基于智能终端的通信系统是利用统一的IEC 61850原理,可以在电子变压器,二次设备、智能网络、智能设备之间可以交换信息和互操作。智能变电站作为智能电网的重要部分及重要支撑点,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不仅需要完成电网中能量的重要转换,而且是新型电力技术应用的总结和提升,并且新能源如太阳能、风电能够实现平稳入网。智能变电站是智能电网的主要发电和运输、客户之间的接口,通过电力调度能够更好的实现电力长距离传输,能够更好地满足智能技术领域的变电站通信技术自动化、互动化的要求。 1 运维巡视、监视 与传统变电站相比,变电站内通信量呈现大幅度增长,通信技术越来越表现出其重要性和更新变革特点。信息化是其重要特征,智能化变电站通过IEC61850规约,通过光纤通讯,有微机自动完成保护装置与监控后台的数据交换。由于光纤等网络设备不受电磁干扰影响。大量的保护信息不利于进行事故信号判断,但同时由于信息量大,监控后台机会出现集中报警,不易分辨重要与不重要性,影响运维人员的分析判断。对于监控后台信息量大的问题,采取以下措施:(1)使用智能告警窗口,同事具备音响报警功能,监控系统软件能够进行智能分析,对所有告警信息进行处理,自动生产分析数据,展示给运维人员进行决策。 (2)由于检修设备试验,后台会产生大量干扰信号,应有采取合理的屏蔽,以免检修告警信息出现,影响监控人员正确判断。当装置与后台删通信中断时,应立即上报危机缺陷,并联系运维人员现场值班,联系通信人员进行通信中断进行原因查找,整个过程要严格按照指导书进行操作。 (3)对不能进行复归的或遗漏的信号,应设置单独窗口或能够发出智能告警提示,以便运维人员查询异常后,对重要遗漏信号进行复归。 2、过程层验收 一次设备(除电子式电压电流互感器)的验收标准与传统变电站验收标准相同,只是需要增加传感器的验收标准。但对于电子式电压互感器,需要对其进行传感器外观检查、机械特性检查、电气回路检查、元器件接线、绝缘性能检查、连接可靠性检查、远程通信数据核对检查,同时,需要检查操作过程中一次设备的稳定性问题。智能组件柜验收。首先进行智能组件外观检查,对密闭性进行检验,并与监控中心核对信号正确性,并进行拉合、遥控、遥调等试验。主要检验以下环节:合并单元,首先将合并单元输入光纤接口与采集器输出光纤接口相互连接,然后通过光纤接口进行调试,用来判断合并单元输入光纤接口连接良好。合并单元输出接口调试,将合并单元输出接口与保护测控装置输入接口进行连接,采用同样方法进行合并单元和保护测控装置的判断。对采集器进行调试和对交流模拟量采样精度检查校验,可以通过外加标准信号源的方式,用来核对测控置的采样值。 3 间隔层验收 间隔层设备需要做到美观、整齐、易于运维维护及检修。比如应用颜色明显的色标标明间隔层设备的编号,比如光纤、电缆接线的接线处,二次接线应有指示牌,便于运维与检修查找,这些指示牌需用防腐、防潮措施的材料制成,便于长期留存。所有二次配线应整齐美观,缠绕方向一致,导线绝缘良好无损伤。设备的出厂技术资料同时需要多个部门进行逐套验收。二次接线及二次回路验收时,可用传统方式的传动方式,传动方案应加强对光信号的处理等。进行整组实验时,需要求跳闸逻辑、出口行为与整定值一致,整组试验同时进行与监控系统相关信号的传动试验。在验收过程中,应加强对不易检装置本身的二次回路的进行检验检查,对二次接线美观性进行检查,对走线距离进行检查,防止一次与二次混线,目的是为了实现保护整体可靠性、安全性。 4 站控层验收 站控层应按照无人值班及区域监控中心管理模式的要求,进行现场验收测试,其中包括资料(设备说明书、安装报告、出厂测试报告、送货验收报告等)检查、传输规约测试、高级应用功能和性能测试。对测控装置进行通流试验、对变电站逆变电源进行交直流切换试验,保证在全站交流失电后逆变电源运行正常,确保全站有正常的事故照明。核对变电站内所有设备、装置的“四遥”信号,保证变电站后台与调度端的信号传输与变位正确。变电站后台机监控系统厂家需要提供设备制造厂资料(接入站控层所有智能设备的模型文件与设备联调试验报告)。变电站各类网络报文的验收时,结合记录分析系统记录完整的数据报文,根据报文的正确性检验网络通信是否正常,检验的报文共有三部分,一是MMS通信网络报文,二是GOOSE通信网络报文,三是SV通信网络报文。 5结论 智能化变电站目前并未达到全智能状态,随着完全智化一次设备的出现,光电式互感器的应用,真的的全智能变电站将会出现。同时,运维人员要加强对智能站的培训工作,采用科学先进的理念,由被动管理转为主动管理,结合自动高效的手段,实现智能站先进运维。更好的运维理念将不断提出,期待更好的智能站运维方法的产生。

未来电网发展的四大趋势 智能化是终极目标

未来电网发展的四大趋势智能化是终极目标 经历了100多年的发展,电网的规模和结构形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即从最初的局域小规模电网发展到区域中等规模电网,进而发展到今天的跨区互联大电网。如今,电网已经为人类供应了大约四分之一的终端能源,成为现代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力在终端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发达程度的标志之一。 未来电网将呈现以下重要发展趋势:第一,可再生能源将成为电网中的主要一次能源来源。第二,电网的结构和运行模式将发生重大变化。第三,新材料技术将在电网中得到广泛地应用。第四,物理电网将与信息系统高度融合。 肖立业 广义的电网是发电设备、输配电设备和用电设备采用一定的结构和运行模式构建起来的统一整体。因此,自从有了发电机及其相应的供电系统,便有了电网。1882年,爱迪生公司在纽约建成世界上第一座正规的直流电站和相应的供电系统,可以认为是人类首个真正意义上的电网。然而,由于当时不能为直流电升压,输电距离和输电容量受到极大的限

制,于是,特斯拉于1887年发明了交流发电机和多相交流输电技术。1897年,美国西屋公司在尼亚加拉水电站的首台交流发电机投入运行并为35公里外的水牛城供电,从此确立了现代电网的基础。 经历了100多年的发展,电网的基本形态没有根本性的变化,即电网以铜、铝等为基本导电材料、以传统电力设备为基础、以可调度能源(如化石能源、水力和核能等)作为电力的主要一次能源来源、以交流为运行模式的基本形态。然而,电网的规模和结构形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即从最初的局域小规模电网发展到区域中等规模电网,进而发展到今天的跨区互联大电网。例如,2012年,我国发电总装机容量已经接近12亿千瓦,年总发电量接近5万亿度,我国电网已经基本形成了“西电东送、南北互供、全国联网”的总体格局,已经覆盖了全国大部分地区,成为世界最大的电网之一。如今,电网已经为人类供应了大约四分之一的终端能源,成为现代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力在终端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发达程度的标志之一。 展望未来,我们认为,未来电网将呈现以下重要发展趋势: 第一,可再生能源将成为电网中的主要一次能源来源。人类

高压成套开关设备智能化设计

高压成套开关设备智能化设计 发表时间:2019-03-13T14:28:21.107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27期作者:俞杰 [导读] 摘要:随着智能电网建设的逐步深入,高压开关柜也在不断向智能化方向推进。 (上海广电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1400) 摘要:随着智能电网建设的逐步深入,高压开关柜也在不断向智能化方向推进。目前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的高压开关柜产品具有脱扣回路断线监测、动作时间检测、接触部件检测、弹簧的储能时间检测等功能,综合这些功能就构成了智能化高压开关。结合智能电网、数字变电站、配网自动化等的建设,大力推进开关设备智能化。高压开关柜将会使控制、信号、保护、测量和监视等功能组合起来,使高压开关柜具有连续自监视以及与电站控制系统直接连接等功能,从而实现其中多种功能的任意组合,这些技术将引导未来高压开关技术发展的潮流。 智能型开关柜从形式上可分为配电型、电动机控制型及其它控制功能型。配电型以智能断路器为核心器件,由上位计算机实现对配电回路的遥控、遥测、遥信及遥调,而电动机控制型是以变频器、智能电动机控制器为核心器件,实现电动机起动、运行、停止的优化控制。其它控制型的智能开关柜是以PLC(可编程控制器)为核心的控制型开关柜,完成生产过程中的各类控制功能,也是应用于工业生产过程自动控制发展最有潜力的产品,将PLC技术与传统的开关柜有机结合,是实现对普通型开关柜智能化改造的一种投入少、见效快的有效措施。此外还概述了10kv高压成套开关设备在线测量温度的功能应用到智能开关柜中的相关设计。 关键词:高压成套开关;设备;智能化 前言 在经济领域以及科技领域快速发展的影响下使得我国在高压成套开关设备的智能化得到了相对较大的发展,对于高压成套开关的智能化控制系统来讲其逐渐在电气方面的应用范围得到了扩大。但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依然存在一定程度的缺陷,一是集成到智能化一次设备的传感器抗干扰问题。集成到智能一次设备中的各种传感器在高电压强磁场的环境下很容易受干扰。二是智能化设备的可靠性问题。很多一次设备厂家集成二次设备厂家的智能元件到一次设备上,导致部分设备在投运后出现寿命短、维护频繁等现象。三是智能化设备的试验方法和试验标准问题。智能设备(包含智能组件)的检测与试验标准尚未建立,国内缺少智能化装置的权威检测机构。此类型的缺陷将会使其大量的应用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应当以原有基础为前提展开对智能化控制系统方面的优化,从而有效的实现现阶段电器设备工作要求。因此本文结合现阶段我国高压成套开关设备智能化控制系统的具体应用进行有效的分析。 一、现阶段高压成套开关设备的发展情况 对于电力输配电系统来讲高压成套开关设备还有与其具有关联性的控制设施的应用有这极为重要的意义,其中主要涉及到了对输配电系统的管控和保护以及信息数据的传输等方面,同时拥有量大以及面广等方面的特征。除此之外,高压成套开关设备系统技术层面将会使得该系统的各环节的性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一定程度上造成对整体的电力系统的应用的影响,更有可能引起设备的操作人员以及电力设备方面的安全方面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工业产业行业发展相对较快,其中大多数取决于电力设备还有电力生产行业的发展。相关调查研究表明我国逐年增加的发电装机容量的正常速度维持在百分之八左右。通过对该发展趋势的研究可以推断出2020年我国在电力方面的装机容量有可能实现5亿千瓦。但是通过现阶段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我国在电力发展与国际方面的发达国家有这一定差距。所以我国应当有效的应用我国内部的工业方面对高压成套开关设备的社会需求量逐渐的上升的情况进行对高压成套开关设备的智能化控制系统的合理优化,同时把该应用快速的扩展到工业行业中,从而满足电力系统运行还有控制的智能化。 二、关于高压成套开关设应用的重要意义 对于电力输配电系统来讲,高压成套开关设备还有与其有关的控制方面的设备有这相对较为重要的意义,不但可以满足对输配电系统的有效控制还可以满足对输配电系统的良好维护,还可以满足对输配电系统信号的传递以及相关数据的转换等方面,拥有相对较强的作用。除此之外高压成套开关设备的质量将会造成对电力系统的运行状况造成直接性的影响。倘若高压成套开关设备的性能出现问题很有可能造成输配电系统控制的工作人员还有电力设备出现安全性的问题。智能高压开关设备是具有较高性能的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配有电子设备、传感器和执行器,具有监测和诊断功能。电子式互感器是指纯无线压电微声互感器、磁光玻璃互感器等,可有效克服传统电磁式互感器的缺点。主回路温度在线监测应用等,克服开关柜内部无法进行人工巡查测温。 三、关于10KV高压开关柜在线测温方面的分析 (一)对于非接触式的温度的测量技术在10KV高压开关柜中在线测量还有控制系统方面的实现存在一定程度的难度。现阶段在我国电力输配方面,大多数应用采用是XGN/KYN以及SF型的开关柜,设备的里面通常涉及到了断路器设备和CT以及电缆头还有隔离开关等相关的电器零件。并且因为其在电力系统中所起到的关键性作用。开关柜内部众多的接触点由于长期的使用导致高温氧化腐蚀、螺栓松动等原因,特别是断路器与开关柜主触头之间一般都采用插头连接,若长期过载、触头老化,造成接触电阻的增加,而这些发热部件的温度无法实时监测,由此引起设备的过热、甚至出现烧毁等严重事故。通过监测开关柜内接触点温度的运行情况,可有效防止开关柜的火灾发生,因此实行设备运行的温度在线监测是保证开关柜安全运行的重要手段。然而红外测温技术采用的是非接触类型的测温方式,不同的信号还有数据传递的实现存在一定的困难程度,未能有效的展现出其应有的功效。(二)位于10KV高压环境中还有开关柜的里面,对所设有测温装置设备应当展开高压绝缘处理,需要10KV高压开关柜在线测温设备还有相关的控制实施系统拥有相对较高的使用性能,此方面属于高压开关的开关柜测温技术应用方面注重处理的环节。(三)在10KV高压开关柜在线测温装置进行设置的阶段,测温装置相关的设施不能影响电压开关柜本来具有的电气零件的正常运行。(四)对于高压开关柜来讲其在线测温技术设备的装置应当保障其可以符合开关柜内部的外在工作环境。 四、关于高压开关柜无线测温压电微声测温技术的有利条件 现阶段,我国的输配电方面应用较多的测温方式属于红外线测温的形式和无线测温的形式。相对于红外线测温技术与无线测温技术来讲,无线压电微声测温技术的使用较晚,在应用范围来讲相对较窄,目前应用最多的在超高压系统。相比较红外线与无线方式的测温技术有这其特有的应用优势,抗干扰能力强,缺陷是安装不规范电气绝缘有很大问题。最新无线测温压电微声技术实现无线、无源(传感器无需供电)温度监测。对于压电微声技术来讲其属于红外线、无线测温与无线压电微声测温技术的综合性的应用,分散式的测温设备能够直

电力工程建设中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

电力工程建设中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 发表时间:2018-03-08T10:19:43.310Z 来源:《电力设备》2017年第30期作者:张建民 [导读] 摘要:近几年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电力行业的发展也迎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期。 (国网河南电力公司郑州供电公司郑州华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河南郑州 450000) 摘要:近几年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电力行业的发展也迎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期。在电力系统中,电力的自动化是维持整个系统稳定运行的重要部分。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公司引进了一批新型智能技术,并投入到实际的生产中,下面就这些智能技术在系统中的实际运用情况进行分析。 关键词:电力工程;自动化;智能化技术 1 智能化技术运用的优势 1.1不再需要建立控制模型 在自动化的过程中运用传统的方法来进行相关控制时,经常会出现因为动态方程过于复杂而无法被控制的现象,因此也就无法对其实现最精确的掌握,其直接结果将是对模型的设计就会衍生出很多无法被估量和测算的因素。智能化技术的运用则直接跳过了对模型的设计工作。因此,上面提到的一些困难也就被从根本上解决了。这样的结果就是从根本上提高了自动化控制的精密程度。 1.2有利于对系统整体进行控制 智能化技术还有另外一个比较直观的优势,它能够通过响应时间和下降时间来实现对系统的控制和调节。这不仅很好的保证了自动化控制的工作能够顺利开展,而且还进一步的提高了工作效率。从这里我们也能够看出,相比于传统的控制方式,智能化技术能够更好的运用于电力自动化控制。除此之外,智能化技术还有一个优势,在对具体设备进行控制时,它只需要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就能够实现自我调节,不需要有专业的人员来进行操作。从另一方面来说,它也实现了电力自动化控制工作中的无人控制目标;这也可以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 1.3具有很强的一致性 一致性主要是体现在,对于不同数据的处理上。通过对智能化技术的运用,即便是输入的数据陌生且难度大,我们同样能够得到一个很高的估计,进而充分实现自动化控制的相关要求。 2 各项智能技术应用到电力系统自动化中 现阶段,随着我国电力系统的自动化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使得对其应用智能技术显得越加迫切了。因此,随着相关人员对智能技术的不断研究及应用,进而形成了几种当前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被常用的智能技术。其中,这些较为常用的智能技术大体上分为神经网络、模糊控制,以及线性最优控制等。 2.1神经网络控制 1)所谓的神经网络起源于1943年,一路发展至今,其中也遇到过几次低潮期,不过时至今日,其在模型结构的设计上,以及对其他方面都取得了不小的斩获。其中,由于该神经网络具备着非线性、强鲁棒性、自我发展学习性,以及并行处理功能,所以,这种神经网络常常会成为瞩目的焦点。 2)总的说来,众多单一的神经元进行数列组合,进而形成一个整体,而这便是神经网络。其中,在涉及到对信息的隐含方面,其信息的隐含地点常常是神经网络的连接权值中,然后再相应的技术方法对这个全职进行合理的调节,从而确保m维空间到N维空间的非线性映射的实现。而当前,相关人士在对神经网络进行研究讨论时,其主要分析点往往是落在模型和结构,以及对并行处理功能和硬件研究上面。 2.2模糊控制 总的来说,模糊控制是一种比较简单,而且容易让人掌握的技术,特别是在一些日常家用的电器当中,其优越性非常的明显。而众所周知,在当前智能技术当中,其比较先进的方法有建立模型,特别是常会的数学模型,不过这种方法有时候会比较繁琐困难,而相对的模糊控制方法却很容易地建立起来,因此,对模糊控制方法进行有效的研究便成为当前一项较为主要的课题。而当前,模糊控制技术常常会被工作人员用到电力系统当中,而且对其自动化的发展有着一定的推进作用,它可以有效地模拟出工作人员对一些工程的模糊推理及决策。其中,模糊控制技术可以有效地对一些已存的数据,或者是相关的控制制度的模糊输入量进行科学合理引导,进而使得模糊控制实现其有效输出的目的。其中,这种技术形式形成的输出所具备的内在成分主要有模糊化控制、模糊化分析,以及模糊化决策等。 2.3线性最优控制 现阶段,我国的电力系统中,其线性最优控制手段早已被普遍低应用了,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时代的不断发展,其最优控制还将发挥着越加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在对这种最优控制其进行设计时,其设计的最初方案是以局部线性化模型作为蓝本的,所以,工作人员应该考虑到,当电力系统处在强非线性控制的条件下,其控制的效果可能会差强人意。 1)在当前众多的控制理论当中,其线性最优控制是比较重要的一项,同时也是将理论应用于现实的一种体现方式。而其中,又由于当前众多的控制理论中,其线性最优控制是最广泛被利用的一种理论,因此在对其进行运用,工作人员常常会结合其电力系统的实际来对该项理论进行诠释,并彼此互补。 2)有专家曾指出,当输电线路的距离较远,或者其输电能力不达标时,可以采取最优励磁的控制方式来对其进行解决与改善,这样便可以直接解决其输电能力弱的问题。而当前,被利用最广,应用较为普及的也属最优励磁控制方式。而另一点,在水轮发电机中,当对其电阻的时间进行最优化控制时,其利用最优控制理论也会取得较大的成果。 2.4综合智能系统 1)现阶段,在我国总格智能控制环节当中,其不仅包括了智能控制,同时也包括了现代控制法。其中,这两种方式的结合形成了模糊结构控制和神经网络控制等。这种综合智能系统也包括了不同之间的控制方式的结合,而这对电力系统而言,这种综合智能系统是非常庞大的,所以,我们可以说这种控制系统可以发挥出更加大的潜力。 2)当前的电力系统,其经常研究的智能技术,以及已经研发出的综合智能系统有许多种,其中,比较常见的为神经网络控制系统和专家系统的相融合,还有神经网络控制系统与模糊控制的相融合等。其中,在这些控制系统当中,当需要对非结构化的信息进行处理时,

智能电网具备“自愈”功能

智能电网具备“自愈”功能 发布日期:2014-06-27 核心提示:6月26日,鹤壁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功能通过国网公司专家组的测试,系统对故障能够实现秒级“自愈”,停电时间将从以往的2至3小时缩短至2分钟乃至几秒,对客户的影响减至最低,这标志着鹤壁城区配电网开启了全自动的“智能模式”。 6月26日,鹤壁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功能通过国网公司专家组的测试,系统对故障能够实现秒级“自愈”,停电时间将从以往的2至3小时缩短至2分钟乃至几秒,对客户的影响减至最低,这标志着鹤壁城区配电网开启了全自动的“智能模式”。 “电网就像人的身体一样,如有一处发生病患,不及时进行隔离并治疗,就会扩散蔓延造成全身的大病。”鹤壁供电公司配电运检专业副主任秦福祥生动形象的解释说。电网的“自愈”系统指的是在电网发生故障的情况下,电网能够自动快速恢复供电,将故障排除于无形,让居民和用户几乎感觉不到停电,整个过程不需要人工干预,全部由智能系统自动完成。 据了解,智能配电网作为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电网智能化起着重要作用。作为国网公司配电自动化示范工程,鹤壁配电自动化工程范围涉及6座110千伏变电站,22条10千伏电缆线路,21条10千伏架空线路和3座开闭所。建设了光纤为主、无线为辅的配电通信网。此外,在建设期间,还整理完成各类实用新型及发明专利5项,强有力地推进了鹤壁市智慧城市的建设步伐。 今后,包括光伏发电、风能发电等分布式能源接入、电网‘自愈’实现鹤壁全市包括县域的全覆盖,鹤壁市百姓将会更多感受到智能电网带来的可靠、便捷、绿色生活。 杭州电网:智能电网再添“动力引擎” 核心提示:近日,杭州市区首座110千伏智能变电站——110千伏教北变顺利启动投运。这是杭州市区首座全面遵循智能变电站标准建设的110千伏智能变电站,实现了一次设备智能化、二次设备网络化以及辅助系统智能化,这不仅为杭州电网110千伏变电站由数字化向智能化转变提供了基本保障与借鉴经验,同时也掀开了杭州电网110千伏智能变电站建设与改造全面提速的序幕。 近日,杭州市区首座110千伏智能变电站——110千伏教北变顺利启动投运。这是杭州市区首座全面遵循智能变电站标准建设的110千伏智能变电站,实现了一次设备智能化、二次设备网络化以及辅助系统智能化,这不仅为杭州电网110千伏变电站由数字化向智能化转变提供了基本保障与借鉴经验,同时也掀开了杭州电网110千伏智能变电站建设与改造全面提速的序幕。 服务智能电网确保可靠供电 近年来,智能电网建设力度不断加强,不断提升供电可靠性和电压合格率,为能源的可靠供应以及地方的经济发展助力,智能变电站建设便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一环。110千伏教北变的建造应运而生。110千伏教北变电站位于杭州市下沙经济技术开发区文渊北路与纬三路交叉口,变电站的建成可以缓解开发区工业负荷增长、近电远送以及电源点紧张的矛盾。杭州供

浅谈电力设备智能化发展现状

浅谈电力设备智能化发展现状 发表时间:2018-12-05T21:16:52.373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21期作者:杨炼 [导读]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逐渐加强,能源行业也呈现出低碳化、清洁化、高效化的发展趋势,电力行业也是如此。 (新疆宜化化工有限公司 17194612)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逐渐加强,能源行业也呈现出低碳化、清洁化、高效化的发展趋势,电力行业也是如此。为了实现更加清洁、高效的电力供应,智能电力设备走进了人们的视野,成为未来电力系统的重要发展方向。本文将简述智能电力设备的概念和特点,并对其发展现状进行总结。 关键词:智能电力设备;智能电网;发展现状 引言 由于智能设备的发展,电力系统对电网的安全可靠、高质量运转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让电力设备综合监控、传输、保护、测量功能,又兼具模块化、小型化、一体化、智能化的特点,是当前的研发主流。对于电力设备制造商来说,怎样在发电到用电流程中,使互动化、管控一体化成为现实,是未来市场的发展焦点。 1 电力设备智能化的可行性 智能电网的关键点时智能化的变电站,而智能化的变电站是建立在数字化的变电站的前提之上的。其中数字化与智能化的含义并不相同,智能化实现的基础也是需要依靠数字化的数据分析并对其加以整合。电力设备将这些有价值的数据进行整合处理后,分析得出的有效信息会及时上报给电力部门。值得一谈的是我国在智能电力设备的运用上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在计量技术、通讯技术以及操作技术在工程中的实际应用。数字化是智能化发展的基础,再加上我国数字化设备的发展状况,可以看出电力设备智能化具备较高的可行性。 2 智能化电力设备所具备的功能特点 电力设备的智能化就是在电力设备保留原有功能的基础上增加了智能管理这一性能,即使在夜间没有工作人员值班的情况下,电力设备也能更加高效高质量的运转,提升设备的负载保护能力。除此之外,电力设备的智能化还能体现在加强了监管部门与调控部门之间的联系与双向沟通,全面提升电网管理的能力。 2.1 智能化电力设备的特点 智能电力设备服务于智能电网的建设。智能电网就是指在先进技术指导和应用下形成的高度智能化和高度自动化的新型现代化电力系统。智能电力设备也就是智能电网建设过程中涉及到的硬件设备。智能电力设备融合了先进科学的分析决策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模式识别技术、传感测量技术、信息通信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等,具有不同于一般电力设备的特点和优势。 首先,智能电力设备可以实现故障的自我诊断,并在一定程度上进行自我恢复;其次,智能电力设备能够兼容多种发电方式和不同类型的储能设备,满足用户多样化的用电需求;第三,智能电力设备能够实现与用户的交互,及时响应用户需求;第四,智能电力设备具有非常高的稳定性,能够在极端环境下或者电网发生故障时,依然维持电网的安全运行;最后,智能电力设备能够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电力输运成本,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和经济效益。 2.2 电力设备的电气功能 2.2.1 对电能的质量具备治理的能力 目前,在电网一般会使用智能化的电容器,一方面能使容量的补偿更加精准,缩短补偿响应时间,并且不易受到接入点的电压影响。另一方面能实时跟踪且连续补偿无功功率,并且能对感性和容性两种无功功率进行补偿。相比较以前的投切式的电容器,智能化的电容柜克服了其弱点,并且对无功功率的补偿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使得电网的整体运行变得更加稳定和高效,并且能延长电容器的使用年限。 2.2.2 对三相功率分配补偿 智能化电力设备的终端结构能够对各种原因引起的负荷不平衡分量进行补偿,对三相功率进行再次分配,使负荷均衡化,减少消耗,以防止事故的发生。 2.2.3 加强对谐波治理智能化的电容柜能加强对负荷电流中的各种谐波的治理,使电网的运行变得更加优质,并且满足国家的相关条例与运行规范。智能化的电容柜将瞬时有功无功理论作为运行前提,将谐波进行过滤,保证电网所带谐振得到控制。 3 电力设备智能化的相关问题 3.1 强度电磁干扰 高强度电磁会使电子部件受到干扰,其主要是由于现场大电流开断而引起的。其中涉及的主要有电磁兼容、外部通信接口协议、电子部件的供电电源等相关技术。针对高强度电磁干扰的问题研究,首先应从这些相关技术入手。 3.2 二次线的设计发生变化 通常来说一次设备的控制、信号以及联锁等回路都有着二次接线,这些大量也复杂的二次接线使得人们加大了对二次回路的设计。其中安全和可靠在二次回路的设计过程中占有重要的部分,其也是变电站能够成功运行的关键。而伴随着智能化电力设备的产生和发展,是结束复杂的二次化接线的信号。智能化电力设备更加注重数字化通信的运用,因此在变电站数字化的通信优化研究上力度有所增加。 3.3 与现行的维修规程矛盾 变电站全部采用的是网络化的通信模式,其主要是由于智能化电力设备的发展和应用。同时网络通信模式导致了设备之间不存在相应的断开点,智能化电力设备之间依靠的是软压板的逻辑断开方式。而传统的二次回路相对来说设置了明显的断开点,其在电力设备的维修和调试过程中可以保证一定的安全性。因此智能化技术的发展,对现行维修规程产生了矛盾,这一问题的出现将作为电力设备智能化研究的重点之一。 4 智能电力设备的发展现状 4.1 智能输电设备 传统的输电设备在进行远距离输电时具有可靠性差、输送效率低等缺点,难以适应新型能源发电的间歇性、分布式特点。该需求直接推动了智能输电设备的产生、发展和应用。智能输电设备主要包括以下 3 类。

一次设备智能化技术

次设备智能化技术 时间:20 1 2-9 4 — 2 4巧:1 o:i9來源:作者?: O引言 智能变电站是智能电网的重要建设环节。保证电网安全稳定是一个系统工程,取决于诸多因素,不是单靠提高变电站的智能化就可以实现的。变电站的安全稳左运行是与变电站接入方案是否可靠、系统网架是否合理、运行方式是否合适分不开的。必须明确“智能化”是确保电网安全、可靠、经济运行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智能化不能牺牲电网原有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 智能变电站与数字变电站的区别如下:(1)一次设备状态监测与一次设备智能化:(2)一体化信息平台与智能高级应用:(3)辅助系统智能化。 1智能变电站的定义 智能变电站的如下定义:由先进、可靠、节能、环保、集成的设备组合而成。以高速网络通信平台为信息传输基础,自动完成信息采集、测量、控制、保护、计量和监测等基本功能.并可根据需要支持电网实时自动控制、智能调节、在线分析决策、协同互动等高级应用功能的变电站。 2智能变电站的特征 智能变电站的特征:一次设备智能化、信息交换标准化、系统高度集成化、运行控制自动化、保护控制协同化、分析决策在线化。智能变电站是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高可靠性的设备是变电站坚强的基础,综合分析、自动协同控制是变电站智能的关键,设备信息数字化、功能集成化、结构紧凑化是发展方向。 3智能变电站的结构 智能变电站设备分为过程层、间隔层、站控层. (1)过程层:指智能化电气设备的智能化部分。过程层的主要功能分3类:电力运行实时的电气量检测;运行设备的状态参数检测:操作控制执行与驱动。 (2)间隔层:其设备的主要功能是汇总本间隔过程层实时数据信息;实施对一次设备保护控制功能:实施本间隔操作闭锁功能;实施操作同期及其他控制功能;对数据采集、统计运算及控制命令的发出具有优先级别的控制:承上启下的通信功能,即同时高速完成与过程层及站控层的网络通信功能。必要时,上下网络接口具备双口全双工方式,以提高信息通道的冗余度,保证网络通信的可靠性. (3)站控层:苴主要任务是通过2级高速网络汇总全站的实时数据信息,不断刷新实时数据库,按时登录历史数摇库;按既立规约将有关数据信息送向调度或控制中心;接收调度域控制中心有关控制命令并转间隔层、过程层执行;具有在线可编程的全站操作闭锁控制功能;具有(或备有)站内当地监控,人机联系功能;具有对问隔层、过程层诸设备的在线维护、在线组态、在线修改参数的功能;具有(或备有)变电站故障自动分析和操作培训功能[1] O 过程层设备是联系一次设备和二次系统的桥梁,为间隔层设备提供一次设备的数据,执行间隔层和站控层对一次设备的控制、调节等功能。间隔层设备完成对一次设备的测量、控制、保护、汁量、检测等功能.智能组件以测量数字化、控制网络化、状态可视化、功能一体化、信息互动化为特征,集成了过程层和间隔层的部分功能,具备测量、控制、保护、计量、检测中的全部或部分功能.高压一次设备与相关智能组件的有机结合构成了智能化一次设备,这种有机结合可以是独立运行的高压设备加外置的智能组建,也可以是高压设备内嵌部分智能组建再加外置智能组件,还可以是高压设备内嵌相关智能组件。智能组件是一次设备实现智能化的主要途径.

坚强智能电网·智能电网发展三阶段

所谓智能电网,就是电网的智能化,也被称为“电网2.0”,它是建立在集成的、高速双向通信网络的基础上,通过先进的传感和测量技术、先进的设备技术、先进的控制方法以及先进的决策支持系统技术的应用,实现电网的可靠、安全、经济、高效、环境友好和使用安全的目标,其主要特征包括自愈、激励和包括用户、抵御攻击、提供满足21世纪用户需求的电能质量、容许各种不同发电形式的接入、启动电力市场以及资产的优化高效运行。智能电网的核心内涵是实现电网的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和互动化,简称为“坚强的智能电网(Strong Smart Grid)”。 在奥巴马欲以能源革命将美国重推全球经济顶端之际,智能电网概念也在中国风生水起。定义之争、标准之辩、什么路径、如何选择等问题,一时难以厘清。 6月10日2009中国分布式能源国际研讨会,6月3日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智能电网研讨会,5月21日2009特高压输电技术国际会议,近日有关智能电网的会议密集举行。 早报记者近日获悉,我国目前正在规划2030年电网路线图,智能电网将在未来唱主角。 概念之争 智能电网,即Smart Grid,原意为智能网格或智能网。 5月21日,国家电网公司在“2009特高压输电技术国际会议”上提出了名为“坚强智能电网”的发展规划。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明确表示,政府未来将加大对特高压输电技术研究的支持力度,加快特高压技术发展步伐,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智能电网发展道路。 “我们要在2020年全面建成坚强的智能电网。”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刘振亚也在当天的会议上公开宣布。国家电网公司已确立有关发展目标,即加快建设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具有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互动化特征的统一的坚强智能电网。 这是智能电网概念在中国引爆的近半年来,决策层在此问题上首次公开作出表态。 国家电网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胡学浩近日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对智能电网做出的定义是:“以物理电网为基础,在中国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电网为基础,将现代化先进的传感测量技术、通讯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控制技术与物理电网高度集成而形成的新型电网。智能电网具有坚强、自愈、兼容、经济、集成、优化等特征。” 事实上,在此前有关智能电网的讨论中,有的专家则倾向于采用“互动电网”这一概念。 中科院首席能源专家武建东就认为,“互动电网已经不是狭义‘智能电网’的概念,狭义的电网信息化升级概念,是对传统电网部分或特定系统的提升和改造。目前流行的智能电网的概念无法界定下一代全球电网的基本模式,也难以概括中国电网现代化的核心体系。”因此,他提出,“从我国电网的实际情况出发,我们把互动电网称为互动电力网络,简称为互动电网(Interactive Smart Grid),智能电网的含义已涵盖其中。”

浅析电力设备的智能化发展现状

浅析电力设备的智能化发展现状 发表时间:2018-12-06T21:41:32.043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22期作者:张鹏宇 [导读]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逐渐加强,能源行业也呈现出低碳化、清洁化、高效化的发展趋势,电力行业也是如此。 (国网太原供电公司山西省太原市 030009)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逐渐加强,能源行业也呈现出低碳化、清洁化、高效化的发展趋势,电力行业也是如此。为了实现更加清洁、高效的电力供应,智能电力设备走进了人们的视野,成为未来电力系统的重要发展方向。 关键词:电力设备;智能化;发展现状 引言 在电力设备智能化的背景下,我国开始着手建立有效的智能电网体系,整合传感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自动控制技术等,不仅能够实现分布式能源电源管理和可再生能源电源接入,也能建立更加系统化的网络架构体系,真正实现规划性系统平台,保证协调发展的基础上,也能为后续规划运行提供保障 1智能电力设备的特点 智能电力设备服务于智能电网的建设。智能电网就是指在先进技术指导和应用下形成的高度智能化和高度自动化的新型现代化电力系统。智能电力设备也就是智能电网建设过程中涉及到的硬件设备。智能电力设备融合了先进科学的分析决策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模式识别技术、传感测量技术、信息通信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等,具有不同于一般电力设备的特点和优势。首先,智能电力设备可以实现故障的自我诊断,并在一定程度上进行自我恢复;其次,智能电力设备能够兼容多种发电方式和不同类型的储能设备,满足用户多样化的用电需求;第三,智能电力设备能够实现与用户的交互,及时响应用户需求;第四,智能电力设备具有非常高的稳定性,能够在极端环境下或者电网发生故障时,依然维持电网的安全运行;最后,智能电力设备能够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电力输运成本,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和经济效益。 2电力设备智能化的技术要求 2.1设备互动技术 电力设备智能化需要完成设备互动管理,在电力设备智能化发展进程中,完成设备管理工作的智能化十分关键,相关部门也要对技术结构和运行参数予以分析,合理性判定相应的问题。主要是借助设备事故风险评估过程对电网运行以及设备检修进行评述,合理性建立相应的诊断方案,以保证整体管理流程和管控效果更加贴合设备应用,减少设备运行故障,要一定程度上提升设备的可用效率,真正减少项目运行过程中的管理成本。在电力设备智能化发展进程中,真正实现了经济成本和技术发展成本的合理性平衡,为智能电网建设和优化提供了保障。 2.2高级化应用 在电力设备智能化发展进程中,智能设备能摆脱传统结构和运行管理要求的束缚,合理性建立相应的管理标准和运行体系,并且能为传统设备进行可靠性转变,有效对电网进行实时的可靠性管理,确保能从根本上提高我国电网运行的智能化水平,也能对设备的使用寿命予以预测,合理性建构更加系统化的处理机制和运行维护体系,确保能从电网大视角的角度分析设备管理效果,也能提升寿命周期的成本管理价值,真正实现电力设备智能化的目标,确保管理流程和管控效果都能符合预期,也为电力设备智能化发展提供保障。 2.3集成化技术 在电力设备智能化体系内,智能化变压器的应用较为普遍,且能实现多种传感器集成化管理,其中,主变本体要配备相应的智能化接口,能一定程度上合理性采集主变本体的相关信息以及数据,完成数据处理工作。与此同时,相应的设备元件也能完成主变非电量保护,并且能在传统非电量保护项目基础上建立有效的数字化保护机制,确保能借助相应的设备运行要求,合理性提升各个元件的应用效果。其中主要包括变压器绕组、铁芯、套管以及有载开关等,能合理性建立变压器运行电压系统,为负荷电流运行工作提供保障,尤其是能合理性收集本体需要的自身状态诊断功能模块,为后续操作管理水平的优化奠定基础。 3智能电力设备的发展现状 3.1智能输电设备 传统的输电设备在进行远距离输电时具有可靠性差、输送效率低等缺点,难以适应新型能源发电的间歇性、分布式特点。该需求直接推动了智能输电设备的产生、发展和应用。智能输电设备主要包括以下3类。首先是柔性交流输电设备。该类设备能够对输电系统的运行参数(比如电压、阻抗、相位等)进行实时控制和调整,从而提高输电功率、降低输电成本、减少输电损耗。目前已经应用的柔性交流输电设备有静止调相机、静止快速励磁器、串联补偿器以及无功补偿器等。其次是超高压直流输电设备。该类设备主要为换流站和换流阀,实现交直流电之间的能量转换,即首先将发电厂产生的高压交流电转换为高压直流电,然后进行远距离传输,到达目的地后,再将高压直流电转换为高压交流电。与交流输电系统相比,直流输电系统具有稳定性高、损耗低等优势。最后是高温超导设备。主要包括超导磁储能设备、超导限流器和超导电缆。该类设备利用超导体电力技术,减少关键部件的阻抗值,从而降低电力系统的损耗,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 3.2智能配电设备 配电是电力系统中向用户分配电能的环节。在智能电网的框架下,配电网正朝着高度自动化的方向发展,以适应分布式能源以及其它智能配电设备的即时插拔。智能配电设备主要包括载波设备、无线设备等数据通信系统,以及光传感器、电子传感器、电缆温度检测器、电能质量监测设备、电力系统在线状态监测设备等数据采集系统。因此,基于智能配电设备构建的配电网络能够实现数据的采集、通信以及配电网状态的实时监控。 3.3智能变电设备 变电是指电力系统中通过相关设备对电力能源进行的高低压转换。变电环节的智能电力设备主要是对电子互感技术的运用,将变电站由简单的电力转换设备发展成为信息交换的共享平台。目前在建的智能化变电站,主要是通过一次设备的智能化、二次设备的网络化来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