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如何保护、传承传统文化进行对话

就如何保护、传承传统文化进行对话
就如何保护、传承传统文化进行对话

李迎新——中国人民大学——如何保护传承传统文化

前段时间表姐结婚,我请假回家参加婚礼,婚礼举办得喜庆、热闹。但一件事情却让我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记得小时候,每次哪家有红白事时,都会邀请村里或邻村的“乐鼓队”前来,但最近几年我发现,传统的由唢呐、箫、笙等组成的乐队被现代的架子鼓、音响等取代了。那些被我们小时候熟知的家伙什儿渐渐不见了踪影。

不得不承认,我们的传统文化正在一点一点从我们身边悄悄消失,在我们为此而感到遗憾和惋惜的同时,我们也要思考:为什么会这样,怎么做才能流传我们宝贵的传统文化?

我们应该看到,政府为此已经做了一些努力。比如成立非物质文化保护组织,通过行政力量挽救、保护传统文化。另外,我认为政府还应加大政策和财政支持力度,给掌握传统艺术的民间艺人以资金鼓励。其次,我建议在中小学校开设相关课程让我们的下一代学习,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再次,政府还应放宽政策,鼓励民间艺术走向市场,通过市场炒作扩大传统艺术的影响力。

媒体作为大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在传统文化白虎山也有责无旁贷的责任。首先,我认为应扩展文化宣传渠道,利用电视广播,平面媒体以及新兴网络媒体等多种手段进行科普式的宣传和推广,也可以组织相关比赛来增加受众。其次,政府出资和媒体合作,拍摄相关影片进行宣传,对于濒临灭绝的传统文化遗产号召全社会有能力人士进行重点保护等等。

保护传统文化是我们全社会没一个人的责任,作为炎黄子孙,我们什么都可以丢,但我们的传统文化一个也不能丢,希望我们每个人都承担起一点责任,从身边做起,为传统文化保护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侯思成——如何保护、传承传统文化

在挽救传统艺术上,政府与媒体在不同角度上各自具有关键性作用,只有两者形成的合力才能最有效地支持和挽救传统艺术。

政府必须充分发挥其官方权威性,从政策角度给传统艺术提供支持。如相关机构为该艺术形式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荣誉,让人们充分意识到其可贵与重要;此外,对传统艺人予以政策性支持。既然大学生创业都有相关优惠政策,已经被认可、证明了的传统艺术、艺人实在不应不闻不问,对相关从业人员颁发头衔(“如XX级艺术家”)并给予津贴补助,对相关行业给予税收、管理费上的削减都极大帮助传统艺术,并让更多的人有更大的理由去学习、继承、传播传统艺术;其三,政府文化产业部分应吸引企业赞助,适当进行评比类活动,在活动中让人们了解已近消亡的传统艺术,发掘其新的价值,并扩大企业自身知名度,一举多得、

从媒体来看,更是有巨大的机会与发展空间。在今日传媒力量巨大的背景下,一次成功的造势(抑或“炒作”)具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媒体宣传的方式也很多。其一,寻找传统文化与潮流文化的结合点,为什么传统文化日薄西山:因为它们所体现的价值观、文化内涵已不被主流大众所接受。京剧、白局被年轻一代认为“no fashion”,但又有多少媒体试图从根本扭转其特征而非一些痛心疾首的现状报道?同样是传统艺术,书法不但没有没落,反而日益流行。君不见李宁、耐克等体育品牌中的书法元素?许多新生代艺术家也进行了大胆

尝试。上海石库门组照等艺术作品都是为古老注入新生命力的大胆尝试。其二,深度专题报道,媒体不但应破,还应“立”。我们太关注观众的共鸣,的确,人们也许在报道后的反响强烈,但对于一个信息爆炸的社会,这种反响也不过转瞬即逝。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媒体的报道应该是实践性、启示性的,应不同于传统的纪实性报道。

总而言之,关键是创意,政府的支持政策需要创意,媒体的帮助更必须惟创意至上。en

陈楠

民族传统艺术是一个以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繁荣传统艺术是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局面的必要措施。为此,政府部门应从政策上对传统艺术的发展提供支持。具体包括:1. 对传统艺术尤其是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法规上的保护,通过法律法规的约束力对其发展提供保障;2. 从资金上对民族艺术团体进行扶持,推广传统艺术在当代的影响力,让民族艺术团体有能力进行人才培养、公益演出;3. 建设民族传统艺术博物馆,让更多的民众有机会认识并喜爱传统艺术,例如冷静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通过对剪纸、泥人等艺术形式的展示,为群众打开了以上接触传统艺术的窗口;4. 鼓励中小学开办民族传统艺术活动,让孩子可以从小培养对传统艺术的兴趣;5. 支持民族艺术参加国际交流和比赛,通过梳理国际影响力来弘扬传统艺术,例如中国的昆剧、京剧等艺术形式已经受到很多外国观众的的喜爱。

除了政府部门,媒体更是推动民族传统艺术发展的重要力量。具体来说:1. 举办民族传统艺术活动,如外国人戏曲大赛,在全社会增加民族艺术的影响;2. 在电视台的节目中增加民族艺术的比重,如传完每年的戏曲节目、传统相声等,再如在互动娱乐性的节目—江苏电视台的“90驾到”中邀请南京南京几位热爱白局艺术的学生参加节目,推广了这一本土艺术;3. 无论是纸质媒体,电视媒体还是信心的媒体形式都可以增加对民族传统艺术知识的介绍和报道;4. 网络互动媒体正成为一股越来越强的影响力,因此可以通过开设民族传统艺术微博、官方主页等方式,增加普通民众接触、了解传统艺术的渠道。另外,还可通过在视频门户网站上播放民族艺术的演出片断来加大影响力;5. 媒体还可通过投拍民族艺术相关的影视剧来为传统艺术的繁荣做出贡献。例如电影《梅兰芳》就透过演绎京剧大师的生平传播了京剧艺术。

冯瑶

京剧、昆曲、剪纸等传统艺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随着信息化时代的迅速发展,这些传统艺术却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在我看来,政府和媒体可以通过一下

手段对传统艺术进行支持和拯救。

首先,政府应该在大政方针上进行引领,出来一系列的具体措施,将对传统艺术的保护落实到政策上。如可对传统艺术的发展和传播进行资金上的支持。由于传统艺术的市场正在逐渐缩小,盈利能力也必然会降低,只有保障了传统艺术从业者的生活条件,才有可能进一步将传统艺术发扬光大,因此政府应当拨予一定的款项来支持传统艺术。

其次,政府也可通过对传统艺术活动场所的保护来保障传统艺术的良性发展。老城区、剧场等地都是传统艺术活跃的场所。政府应在城市建设的规划中考虑到这些因素。对老街区等传统艺术活跃的场所进行重点保护,也可重新规划,建设传统艺术特色街区起到保护的效果。

第三,媒体作为公众舆论的主要反映,也应当发挥正确的引导作用。可以从两方面出发,提升公众对传统文化的关注,从而达到保护的效果。第一,通过制作系列报道,来走访各类不同的传统艺术家,通过对艺术家的采访、艺术作品的展示等使广大群众真正地了解传统艺术,发自内心地喜欢上传统艺术。当然,通过单纯的新闻宣传并无法使广大群众完全地引起重视来保护传统艺术。因此,还可通过制作与传统艺术相关的电视节目,达到使传统艺术整整直入人心的效果。例如,可以开展类似“寻找下一个民间艺术家”之类的节目,是群众参与其中,将自己的传统艺术才艺带到电视节目中,真正地调动起群众关注传统艺术的积极性。

总之,就保护传统艺术这个问题而言,政府应担负起大政方针的确定,而媒体应正确地引导舆论,将两者结合,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传统文化的传承要”接地气“

传统文化的传承要“接地气” 当人们把手写汉字当成麻烦,把阅读传统文化优秀文章当成负担时,传统文化的传承必然举步维艰,传统文化绝对不该被当做圣物供起来,不能让人敬而远之,传统文化的传承要“接地气”。 前些天,北京故宫博物院推出了故宫创意纪念品,有朝珠造型的耳机,还有印着清朝皇帝语录的趣味扇子等等一系列既具有故宫特色又时尚好玩的特色纪念品。这些纪念品与往常那些古板又不实用的纪念品比起来的确有很多优点。虽然也有人认为这样是对历史的不尊重,但它却是起到了推广传统文化的作用,深受人们喜欢,这就是所谓的传统文化传承的“接地气”。 似乎阻碍传统文化传承的最大障碍是科技的进步,人们会觉得因为有了微信,所以人们就再也不写信了,因为有了键盘,人们就再也不写字了。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微信并未取代书信,键盘打字也并未取代手写,只是它们的作用发生了改变,书信不再是传递信息的主要手段,但它所能表达的感情是微信无法取代的。况且事物的发展总是优的取代劣的,进步的取代落后的,传统文化也需要完善和改造,假如固步自封抱残守缺,那结果只能是被淘汰,所有传统文化的传承绝对不能孤芳自赏,一味排斥现代科技。借鉴现代科技,吸取其精华与之合作、融合,这也是传统文化传承的“接地气”。 在这一方面做得最好的就是中央电视台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了,首先,在节目中充分地应用了现代科技,正式却不古板;再就是它激起了许多人对汉字的兴趣,同事也普及了知识。电视节目对于传

统文化传承的优势就在于此,十个人中有七个人看过这个节目,那么剩余的三个人也会因为七个人的谈论而去看,这就达到了传播传统文化的作用,效果比说教好上百倍。这个节目同样借鉴了综艺节目的优点,使整个节目正式而不压抑,活泼而不轻浮,这是传统文化的“接地气”的表现,也是成功的实践。 传统文化的传承“接地气”是必要的,一味的古板,只让人反感。人民是文化创新的主题,传统文化要传承下去就不能墨守成规,就要出新,就不能离开人民群众,而要想传统文化贴近人民群众,对它的传承就必须要“接地气”!

关于传承传统文化的议论文800字(精选)【三篇】

关于传承传统文化的议论文800字【三篇】 【篇一】 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这样的一个文明古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中国的文字也历时久远。从最初的仓颉造字,后来有了孔子的“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又经过李白的“ 戚。……经过多年的流传,有了如今的中华文化。 中华文化渊源流长,自然是学养深厚。 曲调时,钟子期又说“洋洋兮若江河” 遂以“知音”比喻对自己非常了解的人。一个“知音” 含了多少中国的历史文化。 “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 古语云“百善孝为先。” “一个小男孩吃力地端着一大盆 ? ”这样微不身为中华民族的一员,让我们肩负起这个责任“传承文明,弘扬文化。” 【篇二】 马年伊始,中央台推出了家风是什么的民间走访活动,这一话题也得到人们的热议以及社会人士的好评。 自古至今,由中到外,几乎没有一家是没有家风的,例如说,傅雷家书就是傅家家风的传承及对后代们的教诲的家风的典例。还有的比较熟知的,那大概就是清末重臣曾国藩了。曾国藩曾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九个赫赫大字警示自己及子孙,他一生忠于国家和自己的子民,从不做违心的事,他本身的修养就极高,在朝中享有盛誉也因此才委以重任。他对家族每一位成员严苛以待,这也是曾家在后清长盛不衰的原因,

家风不一定必须是白纸黑字写在纸上的,它其实相当于一种信仰,一种以家庭或家族为单位去恪守的一种信仰,就像晋商坚持“诚信经商,客户之上”的原则一样。潜移默化,慢慢传承下去,渐渐浓缩,最后在每个人的心中都形成 了这种精神的精华所在,并从中获益, 一般来说,家风都是些比较正义,比较美好的词语形容的,比如诚信,自强,老实,孝顺等等。我还记得年后某夜晚一家子围坐在电视机旁谈心时,爸爸也适时问我:“你说说我们家的家风是什么?”我想了想问你往日的一些琐事,父母对我如何教育,悉照他人的一些说法一一把我的想法细数出来。都是些再平常不过的小事,却恰恰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性格,从而折射出我们的家风。父亲朗然大笑,褒奖了我的小机灵。 其实,回归正题。家风是对中国数千年来优良传统文化的一种良好的传承。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更为重要。一个 发扬光大。 【篇三】 与不屑。 “程门立雪”的故事就成了尊师重道的千古美谈。 “不学礼,无以立”文明礼仪不仅是个人素质、教 父母安寝; 母,从小事做起。 近百年来,由于种种原因,一些优秀的伦理道德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如今的人们已经有了较之过去更为雄厚的经济基础来孝敬老人,心已经没了,孝敬父母不是有心无力,而是有力无心。 唐朝贞观年间,西城回纶国是大唐的藩国,一次,回纶国为了表示对大唐的友好,派使者带一批珍宝见唐王,其中最珍贵的是白天鹅。途中,白天鹅不谨飞走,使者只拔下几根鹅毛,却没能抓住白天鹅,使者在担心害怕之余吧鹅毛献给了唐太宗,唐代宗并没有怪罪他,反而觉得他忠诚老实,不辱使命,从此,“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的故事 干为流传开来。 中国传统礼仪,应是体现精神价值的生活方式,传录它可以使我们的礼仪化发扬光大。

心得体会: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中的几个问题

心得体会: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中的几个问题 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是新的历史时期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促进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其核心和焦点问题是,如何正确处理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和现代化的关系,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具体来说,需要着力处理以下几个基本问题。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 今天我们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并不意味着贬低或摒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样,当我们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时,也不意味着放弃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二者之间并不是水火不容和非此即彼的关系。相反,它们在本质上是统一的,不存在冲突和对立。“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既引发了中华文明深刻变革,也走过了一个逐步中国化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即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历史、中国实践、中国文化的具体结合。毫无疑问,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已不再只是西方内容、西方话语和西方风格,而是融入了中华文化基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 所以,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也必然伴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而实现。同样,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也必然蕴含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它们二者之间不是简单的决定与被决定、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也不是概念、范畴、话语等外在表现形式的一致与结合。从本质上看,它们之间是一种文化内容、文化精神的契合与融通。

传承民族精神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之血脉,传承中华文化,就是传承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标识,它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因,凝聚了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传承了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中华传统美德,彰显了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等中华人文精神。 过去人们有一种固有的观念,认为民族精神古已有之,并世代相传,误以为民族精神是一个静态的存在,不需要能动地提炼和概括。事实上,这是一种简单化的想法。民族精神虽然存在于传统文化的基因之中,但并不是不需提升发展的现实存在,相反,它需要我们对传统文化的精华和糟粕进行具体甄别,提炼出积极的、进步的精神元素,并在历史和现实实践中不断弘扬和培育。 民族精神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这是民族基因得以留存,民族生命得以延续的前提和先决条件。当然,这绝不意味着民族精神是一尊不动的石像和一种僵死的存在。中华民族精神之所以熠熠生辉,充满生机活力,重要的原因是,它广泛渗透于中华民族的生产生活实践,不断自我扬弃、自我更新和自我发展。因此,实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基础在继承,关键在创新。如果缺乏这种历史的辩证态度,势必会滑到复古主义或历史虚无主义错误道路上去。 弘扬时代精神

需要被传承的中华传统文化

需要被传承的中华传统文化 上下五千年,泱泱大中华。 几千年时光流转,中国风尘仆仆一路走来,脚下踏的是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经过长期的提炼总结,最终创造、并形成了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 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中华民族整体精神的外在体现。 纵观古今中外各国的发展,世界上没有一个民族是以否定、隔断自身的文化传统作为指导思想的;没有任何一个民族会认为自己的传统文化是过时的、有害的(尽管他们的文化中也同样有糟粕)。但不少中国人却经常有这样的冲动和行为。在现今时代,提起中华传统文化,成长于文化断层期的现代人多数没有什么清晰的概念,他们多认为传统文化已经过时,是“老掉牙”的东西,唯恐避让不及。很显然,中国传统文化正在遭受到史无前例的压制和考验。 传统文化逐渐被国人废弃 一次次的工业革命推动着历史车轮的不断前进,现如今的中国,在经济全球化浪潮席卷全球的背景下,各种西方文化及价值观纷纷涌入,这对我国社会特别是青少年群体的影响愈来愈大。他们中不少人视传统为腐朽,以全盘西化为价值取向,致使整个民族的素质急剧下

降,而急功近利、唯利是图的现代价值取向己经给中国带来了人文及自然环境的严重破坏。当今年轻人所热衷过的“洋节日”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情人节、愚人节、圣诞节过的是不亦乐乎,而中国传统的节日却门可罗雀,就连极其有群众基础的春节也越来越受到冷落,远不如这些洋节来的轰轰烈烈。 当然,这里并不是一味的指责洋节的不是,相反,这些洋节都是西方独特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外国有他们的庆祝活动,并且跨洋将这份喜庆传递过来,足以见这些国家的影响力。但是,中国也该“礼尚往来”,不能丢西瓜,捡芝麻,舍本逐末,一味的崇尚西方的外来的文化舶来品。这里的“洋节热”现象只是冰山一角,诸如此类的“哈韩”“哈日”现象不胜枚举。为什么自家文化不受重视,却反而疲于追崇舶来文化?究其原因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位性缺失和主体性沉沦。相比之下,我们的邻国日本二战后,在吸收西方先进技术的同时,继续在家庭、学校、公司、政府部门保持固有的中国“唐文化”,以兼收并蓄的方式得以在短时间内迅速崛起成为世界强国。现代西方文明的代表——美国,在为其日益严重的社会乱象深感不安的同时已渐渐地体会到他们崇尚个体,倡导竞争的理念是社会动乱的根源,开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救世的良方。许多著名大学纷纷开办汉学系,招收民众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美国政府还设立专门的基金,组织学者研究中国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需要被传承

文化传承的保护措施

文化传承的保护措施 一、重视传统文化应从政府做起 文化部向社会公示了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名单,这标志着一场“民族文化保卫战”从政府层面开始打响,令人振奋。要保护传统文化首要的是创造环境和条件,来唤醒民众尤其是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保护的自觉意识。传统文化虽然是历史形成的,但是作为一种民众的生活文化,它是自然形成的东西,像滚雪球一样,从原来得很简单的文化逐渐演变发展,最后形成固定的模式与内容。“国家应该在传统与现代的‘冲突’中起到积极的调和甚至挽救的作用,以立法的形式保持中国传统文化的合理位置”。 由于我国的传统文化充满着浓厚的人伦亲情,是人的一种认同感、归属感、亲和力的情感需要,特别是在现代社会中,充满人情味的、相对休闲的传统文化,将会是人们生活与情感的一种内在调节机制。作为时间的管理者,国家应该在传统与现代的“冲突”中起到积极的调和甚至挽救的作用,以立法的形式保持中国传统文化的合理位置。以立法形式将传统文化固定下来,以制度化的形式来确定传统文化,久而久之会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归属感,进而产生对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使其内化成一种习惯,最终连接起传统文化的这根千年文脉。 在近年的两会上,不少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纷纷呼吁增加传统节日为法定假日,让群众有充裕的时间隆重过节,有充裕的时间去继承传统、光大传统,这是保护文化的前提和基础。 没有官方的支持,一味地强调民间保护缺乏支撑力。据悉,在东南亚一些国家,许多的传统节日便都被列为法定假日。既使是香港政府,几十年来也一直在扮演主导角色,拨款资助各社团举办中秋节游艺晚会,从迎月至追月,到场的人皆可免费享受娱乐节目。因而,政府应从袖手旁观到主动参与,积极引导,着力打造保护平台。以立法带动市场作用的积极发挥。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一、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民族文化(traditional culture of China)为基础的哲学文化,借用了现代科学上的发现,把宇宙的本质、宇宙的形成、发展变化、成熟、衰老与死亡,宇宙的归宿;人的本质,人的过去与未来,人从那里来,到那里去,人生的目的和意义,应当怎么做人;我是什么?我是谁?我在宇宙中的位置,我在宇宙运动中扮演的角色;人类社会的本质,人类社会的归宿等等都明白的告诉给人类。把以上内容告诉给人类,是让人们明白我们做人的权力、责任和义务,让人们都知道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 二、文化传承 (一)文化传承重在文化氛围的营造 文化传承问题不是一件机械性、工具性、程序性的事务,拍脑袋设立个什么智能机制,文化传承应该是一个“薰”的过程,什么叫“薰”呢?大白菜在泡菜坛的环境中变成泡菜,这个过程就是“薰”。传统文化不是药丸子,青少年也不是机器人,所以青少年的传统文化继承应该是一个“薰”的过程。 文化传承不是建几个传统文化教育基地、背几篇古经可以传承的,不是“每一分钟,都有民间文化在消亡”可以警醒的,不是“全球问题需要中国传统文化拯救”可以忽悠的,也不是“我们走得再远,也走不出妈妈的心”之类可以煽情的——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需要成人世界的言传身教。文化蕴含于日常情态中,成人创造了怎样的传统文化学习环境,青少年就能接受到怎样的文化教育。 (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1、对那些在长期历史实践中形成的优秀价值原则,可以转化为时代精神来继承。例如《周易大传》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刚健有为精神,《论语》中所提倡的舍生取义、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

浅谈书法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作用

浅谈书法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作用 书法,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之一,是中华民族文明智慧的结晶,是中国汉字的“活化石”,是中国艺术宝库中的瑰宝。书法和中国其他艺术门类,如文学、音乐、绘画等一样,集中体现了中国哲学思想的精微之处。中国哲学思想的核心观念——阴阳观念在书法中体现为刚柔、动静、虚实、方圆、曲直、迟速、轻重、浓淡、润燥、大小、疏密、离合、奇正、巧拙等一系列相对立的审美范畴,又由这一系列的对立双方的统一与转换,派生出具有无穷生命意味的气势、风骨、神采等,从而形成书法审美的独特性格而为千年来的中国文人知识分子所钟爱。难怪著名学者王岳川说,“世界主义立场使我更为尊重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每当我在国外看到母语汉字或书法艺术,都会产生一种深沉而持久的激动,难以平息。这是古老华夏文明给我的精神空气和知识水源,丧失了这一切作为个体就是无根之人,作为民族就只短暂的呼吸而走向精神枯萎。” “书法是中国的符号,华夏的代码;书法是龙的传人的脸谱,炎黄子孙的眉发;书法是国粹、精华;书法是历史源远流长,精深博大,有很深的根,又繁又盛的花;书法是千年不朽的文化”读了此段赞语,无不使人们产生共鸣,勾起人们的心思:究竟怎样做到不丢中国人的脸,护好这棵根,让汉字书法千年不老、后继有人、永放光辉呢?我认为最基本点是从孩子抓起、抓好。

书法和中国其他艺术门类,如文学、音乐、绘画等一样,集中体现了中国哲学思想的精微之处。中国哲学思想的核心观念——阴阳观念在书法中体现为刚柔、动静、虚实、方圆、曲直、迟速、轻重、浓淡、润燥、大小、疏密、离合、奇正、巧拙等一系列相对立的审美范畴,又由这一系列的对立双方的统一与转换,派生出具有无穷生命意味的气势、风骨、神采等,从而形成书法审美的独特性格而为千年来的中国文人知识分子所钟爱。中国儒道哲学思想形成于先秦,随后在两汉的书法创作中就已经体现出哲学思想对书法艺术创作的深刻影响。东汉崔瑗作《草势》云:“观其法象,俯仰有仪,方不中矩,圆不副规。”已经体现出书法艺术的“中和”之美。稍后的蔡邕在《九势》中云:“夫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形势出矣。”更直接的承继了老庄性任自然、反对雕凿的思想。后世书法家在书法创作和论书时,莫不准此而行。书法既在观念上受儒道哲学思想的深刻影响,同时在技法层面亦如此。论点画,要求藏头护尾、欹正相生;论墨法,要求浓淡有序、润燥相宜、骨肉不离;论章法,要求首尾照应、顾盼生姿、疏密相间、大小错落。“中庸”与“和”的儒家哲学思想表露无余。书法的这些审美特征既是中国哲学思想影响下的产物,同时又由历代文人的书法实践在强化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的认同,对民族精神的认同。难怪著名学者王岳川说,“世界主义立场使我更为尊重中国文化的源远

少数民族民俗文化传承与保护调研报告.doc

少数民族民俗文化传承与保护调研报告 少数民族民俗文化传承与保护调研报告 我县是一个土家族和苗族聚居的地方,各民族在这里组成了一个大家庭,世代繁衍,相互交融。然而每一个民族都拥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底蕴,重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与保护,对于秀山的发展和稳定,构建美丽和谐的新秀山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 (一)、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概述 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指以中华文化为源头的、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一切文明成果。它强调的是文化的本源和沿着这个本源传承下来的全部文化遗产,是迄今为止中华民族经过筛选、淘汰,不断丰富又不断发展的人文精神的总和。民族文化是一个不以时代划分的、动态的和发展的历史范畴。少数民族文化在我国是指除了汉族以外的55个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可划分为六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衣食住行方面的生活文化,其中包括饮食、服饰、生活用具等等。第二,婚姻家庭和人生礼仪文化,包括婚姻、家庭、宗教、丧葬等。第三,民间传承文化,包括民间文学、音乐、舞蹈、戏曲、美术等。第四,科技知识工艺文化,包括生产技术、天文历法、民间医药、工艺制作等。第五,

信仰崇尚文化,包括宗教、崇拜、祭祀、巫术、禁忌等。第六,节日文化,包括年节各民族特有的宗教、农事、纪念、庆典等。 (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特点 每一个民族都是以其独特的文化区别于另一个民族,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共同的灵魂。少数民族传统那个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积累形成的,其特点是由少数民族历史上所拥有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同时也受到相邻社会环境、文化环境的影响,受到历史上各民族关系的影响,也受到本民族内部政治发展、阶级结构的影响。因此,有不同的物质生活条件,有不同的外部社会、文化环境以及不同的内部政治状况,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就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特点。就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特点来说,我们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具有宗教性特色的文化。在一些少数民族社会中,宗教浸入了民族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甚至成为民族群体生活习惯的一部分。宗教与社会紧密结合,导致宗教社会化、宗教政治化和传统文化宗教化,是这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特点。第二种是具有神灵宗法性特色的文化。第三种是以传统礼俗为主要特色的文化。 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发展现状和对策 (一)现状 文化的发展变化是与新的经济制度的确立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新的经济体制和经济制度的建立必然引起原有文化形态的改变和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上的交流也越来越活跃,这种各民族的深入文化交流与融合是民族间在文化上的取长补短,从而更好的丰富和发展传统文化;而现在正在推动的城镇化进程,以及物质文化生活的日益丰富和多样化,也给少数

关于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的调查报告

关于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的调查报告 【摘要】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人们的观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虽然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依旧挂在嘴边,但效果却常常不尽人意。因此需要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将其与时代发展相结合,更好地使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 【关键词】原因意义解决 我想我要做这个报告的主要原因是从传统文化的发展现状及其意义来考虑的。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其中最具代表的是中国精神。从小悦悦事件,我开始怀疑我们是不是很好的传承了中国精神;从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我不得不怀疑我们国人的诚信观念;从一条条外国人在他们国家用中文打出的标语(禁止随地吐痰、扔垃圾…),我开始怀疑我们所提倡的道德素质;从外国人见面的热情,我在想我们真的是礼仪之邦吗?当然,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还有:传统节日、文学、手工艺、饮食文化、科学技术…可是,我们看到这些优秀的文化受人们的追捧力度似乎还不及外来文化。国家将几个传统节日定为法定节假日,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人们在某种程度上的不重视,这也就有提上法制日程的必要。对于传统文学,感兴趣的很少。至于,传统科学感兴趣的更是少矣。也许,传统文化中发展势头最好的要数饮食文化了,可是我们看见还是有很多人愿意花高价吃肯德基、麦当劳… 传承与保护优秀传统文化意义重大: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科技、工业、农业的现代

化建设离不开前人积累的优秀经验。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经济的发展需要经验和良好的环境。继承传统文化中优秀的部分,不仅可以用经验更好地应对现实中出现的问题,而且可以促进诚信交易,从而为经济发展建造一个稳定的环境。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优秀的传统文化在打造良好的经济秩序时促进了经济发展,从而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打下了经济基础。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也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客观需要,建设全面小康社会需要汲取传统文化中有关经济、政治、文化的经验。传承与保护优秀传统文化对于我们个人而言:能够不断地完善我们的人格;提高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责任感;能够更和谐地与人交往… 我想,通过调查来证实一下自己的想法,同时找到有效对策。对象、内容:我这次调查的对象是不特定人群,我想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做的,所以未对对象进行限制。为了验证自己的想法和找出解决方案及避免答卷者的疲劳,我设计了十一个短小的问题,主要是关于对方是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及对传统文化历史、现状、未来发展的看法。当然还有一些附加性的问题,如教育水平,我想这在某种程度上将会影响人们的态度。经过调查,我发现结果与我预料的几乎差不多,只是少一些偏激性的想法。 这次调查的过程与结果大体上是:首先,为了感受一次全新体验,我尝试了网络调查,不过并不是很顺,粘贴问卷总是粘贴不了。后来,

传统文化需要传承

传统文化需要传承 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保留在每一个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以华夏民族为主流的多元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形成、发展起来,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 时至今日,亲情的淡漠、人情的冷漠、对生命的无视、对弱小的蔑视,早已是不争的事实。从整体来看这是一个人情稀缺而不是人情过度的世界。中国传统文化中不是历来有着急公好义、除暴安良、舍身取义、古道热肠、杀身成仁的传统,不是一直有着长幼有序尊老爱幼向往亲情的传统吗?而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我们现在却存在两个误区:一是只有批判而没有发掘,只有抛弃而没有肯定;二是认为传统文化的继承是束之高阁,建几个文化馆,录几盘录像带就可以。 思想界在批判传统文化时是犀利的,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时则是软弱的。总是视传统文化为包袱,为阻力,却看不到传统文化的对中国的重要性。传统文化毕竟是中国传续了几千年的血脉,若血脉堵死,中国只能被称为一个现代国,而不能称其为中国了。近百年来,由于种种原因,一些优秀的传统伦理道德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这就引发了严重的社会问题,比如诚信危机。再比如“孝”,现在尽管人们已经较之过去有了更为雄厚的经济基础来孝敬老人,但很多人孝心已经没有了,孝敬父母不是有心无力,而是有力无心。由于中国人

口结构的日益老龄化,同时相应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孝”文化的式微也将带来严重社会问题。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中国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民族血脉之所以绵延至今从未间断,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承续传载功不可没。如果我们丢掉了传统文化的精髓,那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也就不是合格的炎黄子孙了。 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不能仅仅做一个博物馆或者只是把传统文化用声音和影像保存起来。而应该是一种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是一种活生生的东西。当前,在举办弘扬某类传统文化的活动时以发扬“传统”为名刻意“仿古”的现象,在中国各地是比较常见的。其实,刻意模仿古代的某些形式,却忽视对现代生活的反映和交融,其效果往往有限,甚至流于“形象工程”亦或市场逐利之嫌的作为,传统文化不是“濒危野生动物”,它并不缺乏载体。可以说只要有炎黄子孙的地方都可以做为传统文化的载体。无论是流于形式或刻板的“仿古”现象,还是仅仅加以保存和记录,都不是真正的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的传承在于一代人与另一代人间的言传身教,所以,对于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需要成人世界的言传身教。活着的传统才有传承的生命力,如果传统在上代人身上已经死了,青少年就无从习承了;文化蕴含于日常情态中,成人创造了怎样的传统文化学习环境,青少年就能接受到怎样的文化教育。

民俗文化生态旅游中的文化保护和传承

民俗文化生态旅游中的文化保护和传承 【摘要】本文阐述了民俗生态旅游的定义,并以贵州天龙屯堡古镇为例,从旅游展演的崭新视角,以“生态”为主题,解读民俗生态旅游发展对民俗文化保护的积极效应。以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和人文环境相结合的开发理念,使其既体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原则,保护当地的传统民俗文化和生态环境,向世界展示其独特的风采与魅力,又能带动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增加经济效益。 【关键词】旅游展演民俗生态旅游文化保护 一、旅游展演 “旅游展演”借鉴“艺术表演”和“舞台真实”的理论与方法去研究旅游目的地、旅游产品、旅游者与当地居民等。旅游地文化的展演实际上是对社会态度和社会协商的展示,围绕这些展演的各种话语展示了人们对于认同、政治和社会的态度。所以,从旅游展演的视角重新审视民俗文化生态旅游中的文化保护与传承显得尤为重要。 二、民俗生态旅游 1.民俗的概念。高丙中在《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一书中认为:民俗是具有普遍模式化的生活文化和文化生活。陶立蟠在《民俗学概论》中认为:民俗是一种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是一种相沿成习的东西,简言之,就是民间风俗。我们可以认为:“民俗是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一定的群体为适用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而逐渐形成的,并以民族的群体为载体的,以群体的心理结构为依据的,表现在广泛而富情趣

的社会生产与生活领域的一种程式化的行为模式和生活惯制,是一种集体性的文化积淀,是人类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一个最基本的组成部分。” 2.民俗生态旅游的概念。由民俗的概念可以知道,民俗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文化是人类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旅游是“人们通过旅游或在旅游过程中了解和获取知识的活动”。而民俗旅游从性质上说就是文化旅游的一种。 三、天龙屯堡古镇开发民俗文化生态旅游的条件分析 2.天龙屯堡古镇的文化特征。“明代古风,江淮余韵”8个字是天龙屯堡演绎的文化的高度概括,具体表现在:语言、建筑、服饰、娱乐(地戏)、饮食习俗等几个方面。 语言:屯堡人的语言经过六百年变迁而未被贵州本土方言同化,至今仍保存着自己的江淮母语特征,发音中翘舌音和儿化音很明显,日常口语对话中大量使用谚语、歇后语和言旨话,显得生动活泼、幽默有趣。 建筑:屯堡村寨的房屋多为石木结构并沿袭了江南三合院、四合院式样,以石头营造的防御式民居构成了当地特有的地方民居风格。 服饰:屯堡妇女独特的装束沿袭了明清江南汉族服饰的特征,坚持古朴俊俏的“凤阳汉装”,长衣大袖、系青丝腰带、穿鞋尖翘起的单钩风头绣花鞋,拔“苦发”,挽圆髻,别银钗玉簪,完整地保存了江淮古风。 地戏:是屯堡文化中最具魅力的民俗奇观,它与屯堡人亦兵亦农的生

中国传统文化该如何传承

中国传统文化该如何传承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保留在每一个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文化。对于一个民族来说,传统文化就是它的精神之源,是它的身份证和象征,是它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标志。一个民族如果丧失了自己的传统文化,无异于将自己推到了灭种的边缘。因此,每一个民族都十分重视自己的传统文化传承问题。 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中国有着辉煌灿烂的传统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以华夏民族文化为主体的多元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形成、发展起来,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然而这个古老、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体系在传承上却遇到了巨大的挑战,怎样解决好这个问题已成为整个国

家的头等大事之一。 针对传统文化传承这个问题,有人认为我们需要保持其原汁原味,而有人则认为我们应该融入流行。我个人认为,这两种说法都太片面,因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包括了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对于不同方面的传统文化,我们应该选用更适合其发展的方式来传承。笼统单一地说要保留原汁原味或者融入流行都比较偏激。因此,我认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应该采取多样化的手段。 反过来,传统文化的传承也不能够都原汁原味地继承。因为不同时期人们的思想理念和价值观是不一样的,传统文化中的某些理念或许已经不符合这个时代的要求;再者,传统文化也不一定都是优秀的。对于传统文化的精华,我们需要继承和发扬光大。但对于有些内容,我们需要剔除其封建性的思想内核,提

取其有用的精神因素,使之成为今天新文化建设有用的思想要素。如“民本”思想。从西周初年的“敬天保民”到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再到荀子的“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民本思想构成了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古代“民本”的真正内涵,不是也不可能是人民的利益。今天我们剔除其封建内核,则可以从人民当家作主的角度来转化古代的民本思想,将其发展为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社会主义观念。对于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必须否定和抛弃。如“三从四德”的女性观,“天不变道也不变”的自然观,“别尊卑,明贵贱” 的封建等级观等。 总之,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我们需要采取多样化的方式,根据其具体内容,选择更合理的传承方式。除此之外,我们还需对传统文化进行现代价值再创造,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念和价值观念,及时反映和体现出改革开放进程中涌现出的一些新思维、新观念、新

论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论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摘要]: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它深深地影响了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等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我国的开放程度将进一步加大,为了社会的稳定和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我们需要对传统文化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积极地从中吸取优秀成果,努力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近年来,“洋节”盛行,而对于我们的传统节日,例如端午节,清明节等等民族传统节日却被冷落,不知城市里现在还有多少人自己包粽子,去看赛龙舟?不单在城市,就是在农村,这些节日也在渐渐退去取往日的色彩。因此对于我们的传统文化我们必须不惜余力的进行保护,以避免其他国家对我们文化的套用和侵袭。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呼唤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新文化,如何促使人们的生活水平在文化的影响下达到一定的高度,进而以此推动我们民族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确实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并加以着手解决才行。 [关键词]:传统文化侵袭保护呼唤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其中我国的传统文化作为最为宝贵的财富,经过长期的积淀,深深扎根在中国这块广袤的大地上,它深深地影响了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等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早在2000多年前,就产生了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学说和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学说,以及其他许多也在中国思想史上有地位的学说流派,这就是有名的”诸子百家“。从孔夫子到孙中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它的许多珍贵品,许多人民性和民主性的好东西。比如,强调仁爱,强调群体,强调和而不同,强调天下为公。特别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民为邦本“”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待人之道,吃苦耐劳、勤俭持家、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世代相传。所有这些,对家庭、国家和社会起到了巨大的维系与调节作用。①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一种伦理型的文化,注重道德修养,重视感性,追求的往往是一种不可言传只可意会的境界,这与注重理性的西方文化有着明显的不同。1978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伴随着国门的打开,西方的价值观念大量涌入;党的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市场经济迅速发展。我国的传统价值观念受到了很大的冲击,由原先的一元价值观念即集体主义转向价值实现的多元化,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腐蚀着一部分人的心灵,导致他们渐渐走上歧途。一个社会价值实现的多元化,还必须建立在一定的文化背景基础上,否则基础的动摇必然导致价值实现上的混乱。市场经济中的假冒伪劣现象,不仅仅与制度上的漏洞,法律上的不健全有关,同时也是他们价值观的扭曲的表现,只为追求利益,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讲究诚信也是直接相违背的。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我国的开放程度将进一步加大,为了社会的稳定和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我们需要对传统文化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积极地从中吸取优秀成果。

浅谈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我们的先辈传承下来的丰厚遗产,曾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传统文化是历史的结晶,但它并不只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而是活着的生命,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代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又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它无时无刻影响、制约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依据和现实的基础。因此,传统文化距离我们并不遥远,在现实生活的强劲脉搏里,时时刻刻都能感觉到它的存在。传统文化在影响现实的同时,也在新的时代氛围中发生蜕变。加进新的文化内容。 一、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 什么是文化?在我国,“文化”一词,古已有之。“文”的本义,系指各色交错的纹理,有文饰、文章之义。《说文解字》称:“文,错画也,象交文。”其引中为包括语言文字在内的各种象征符号,以及文物典章、礼仪制度等等。“化”本义为变易、生成、造化,所谓“万物化生”(《易?系辞下》),其引申义则为改造、教化、培育等。文与化并联使用,则最早见于《周易?贲卦》之“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最先将“文化”合为一词而用的是西汉的刘向,他在《说苑?指武》中写道:“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晋柬皙《补亡诗-由仪》称:“文化内辑,武功外悠。”南齐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中云:“设神理以景俗,敷文化以柔远。”中国古代的这些“文化”概念,基本上属于精神文明范畴,往往与“武力”、“武功”、“野蛮”相对应,它本身包含着一种正面的理想主义色彩,体现了治国方略中“阴”和“柔”的一面。既有政治内容,又有伦理意义。其次,古代很大程度上是将此词作为一个动词在使用,是一种治理社会的方法和主张,它既与武力征服相对立,但又与之相联系,相辅相成,所谓“先礼后兵”,文治武功。“文化”一词在中国古代不很流行。近代以来,人们对文化概念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粱启超在《什么是文化》中说,“文化者,人类0能所开释出来之有价值之共业也。”粱漱溟在《中国文化要义》中说:“文化。就是吾人生活所依靠之一切……文化之本义。应在经济、政治,乃至一切无所不包。”庞朴主张从物质、制度和心理三个层面去把握文化概念的内涵,其中“文化的物质层面,是最表层的;而审美趣味、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宗教信仰、思维方式等,属于最深层;介乎二者之间的。是种种制度和理论体系。”20世纪40年代初,毛泽东在论及新民主主义文化时提出:“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式上的反映。”《现代汉语词典》则把文化定义为:“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 从以上关于“文化”的概念我们可以看出,其实“文化”内涵可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就广义而言,文化是人类生活的总和,或如梁漱溟先生所说,是“人类生活的样法”,它包括精神生活、物质生活和社会生活等极其广泛的方面。狭义而言。文化就是人的全部精神创造活动,是意识、观念、心态和习俗的总和。 民族性、国度性。是文化的重要属性之一。在世界历史上,各民族、各国家分别在不同的自然、社会条件提供的舞台上,演出了性质不同、情节有别、风格各异的文化正剧。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对人类的伟大贡献。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嘉惠世界的科技工艺,精彩纷呈的文学艺术,充满智慧的哲学宗教,完备深刻的道德伦理,共同构成了中国文化的基本内容。在历史性意义上,中国文化既包括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也包括中国文化传统发生剧烈演变的近代文化与现代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主体部分,也是我们从先辈传承下来的丰厚的历史遗产。它不仅记录了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发生、演化的历史。而且作为世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风俗习惯,渗透在每个中国人的血脉中,制约着今日之中国人的行为方式和思想方式。

传统文化需要传承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021967078.html, 传统文化需要传承 作者:王俊涵 来源:《作文评点报·高中版》2019年第31期 精美的古器因历史的积淀而华贵美丽;绚丽的字画因古人的传承而脱颖而出;优秀的文化因我们的发扬而风采依然!时光逝去,气息不断,优秀的中华文化绵延至今,就像是满天的星斗,把天空照得通亮,进而让后人感受到不一样的韵味。 还记得屈原沉入汨罗江的情景吗?他用生命换来了后人的尊重与怀念。还记得忧国忧民的杜甫吗?他为了国家的前途生出了白发……可是他们却已经被很多人所淡忘了。人们开始更关注圣诞节和情人节,却忘了传统的七夕节向我们所传递的向往与情愫,这是多么可悲的事情。我们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难道这些都已经随着时间而远去了吗? 《中国诗词大会》是一个非常好的文化类节目,开播以来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这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弘扬传统文化的做法。我们的传统文化是古人勤劳与智慧的结晶,有很多内容值得我们去学习。面对崭新的时代,我们需要与时俱进,可是也不应该丢弃传统文化。它们的精髓,可以为我们的时代注入动力,进而让发展变得与众不同。 中国各个年龄阶段的人对汉字的掌握水平,包括正确书写,美观书写等都大幅降低。这反映出一个问题: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对汉字书写越来越不重视。越来越多的人使用鍵盘“书写”,“提笔忘字”现象越发严重。针对汉字手写危机,中央电视台推出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节目播出后收视率很高,让观众也能够单纯地参与其中,在比赛游戏中学习领略汉字的美。这无疑是对古老汉字的传承与发扬,并在全社会形成一种重新认识汉字的氛围,进而为传统文化的传播做出贡献。 如今,知道重阳节的人越来越少了,知道感恩节的人越来越多了;知道万圣节的人越来越多,可知道中元节的人越来越少了。对于古代人民留下来的传统节日,我们中的许多人几乎都置之脑后了,这难道不是一种忘本吗?这难道就是我们口口声声所说的文化使命感吗?不过,我们身边依旧有许多人在为我们做着榜样,他们能坚守自己的信念,鼓励人们学习并继承优秀传统文化,著名学者钱文忠不就是吗?他积极提倡青少年应当多多学习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虽然国家飞速发展,世界正走向多元化,但是,我们的传统文化不能丢!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继续发展的基石,是我们共同守护、共同继承的使命。 所以,我们应当清醒地意识到,只有发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并把它传承下去,才能赢得全世界的尊重。国人与国人之间和谐团结,那么凝聚的力量是强大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地吸收与传承,彰显民族的凝聚力,让世界为我们点赞!

传承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传承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当今社会,人们大都在学习欧美的先进知识与文化。有意或是刻意的模仿,不知不觉间对中华传承5000年的文化有着一种鄙夷与抵触。从五四新文化运动背景来看,整个中国的近现代史是一个逐渐融入以西方为主导的世界历史的过程,也就是一个不断地拥抱西方、对西方亦步亦趋的追随过程。因此,五四的发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酵过程。之后中国传统文化又经历了文革等数次冲击,在亦步亦趋中逐渐的走向了舞台的后面。 可是以下的历史不能否认,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很早很早就已经吸引了西方的传教士、学者、文学家、艺术家、旅行家以及商人等等这些社会的精英分子的注意,引起了他们广泛的注意,并且通过他们又广泛地传播到世界各地。中国的文化在16到18世纪,通过有些著名的外籍人士,如意大利人传教士利玛窦(1552-1610)、德国人汤若望(1592-1666)、比利时人南怀仁(1623-1688)等一大批传教士的著作和他们的活动,在当时欧洲实际上掀起了一场实实在在的“中国热”。我们的《诗经》是“五经”之首,尤其受到传教士的青睐,曾经出现过众多的译本。比利时传教士柏应理(1623-1693),他主持翻译、编写的《中国贤哲孔子》,这本书在西方的反响也比较大。该书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和《孔子传》等几个部分,向西方全面地介绍了孔子这位贤哲的思想。这本书极其推崇孔子,称他是“道德及政治哲学上的最博学的大师和先知”。那么在西方,被称为“先知”的有耶稣、穆罕默德,中国的孔子也被他称为“先知”,而且还称为在“道德及政治哲学上的最博学的大师和先知”。 中国文化的主体精神就有两个方面的特质:一个是继承自己的传统,因为传统里面有许多我们自己创造的好东西;一个是吸收别人的经验,因为别人的经验里面有许多可以为我们所用的好东西。这个既尊重传统又见贤思齐的精神,是真正符合唯物主义和辨证法的。中华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内容丰富,站看今天的立场上看,其中有许多值得我们重视、研究、继承和发扬的东西,这是我们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当然,其中也有一些陈旧过时、荒诞迷信、低级趣味甚至阴暗野蛮的东西,也就是我们通常称之为“糟粕”的东西,这些东西,作为历史文化现象去研究是有价值的,但去弘扬它们就不需要了。说到中国的传统文化的时候,一般喜欢用一个词,就是中国的文化传统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如果我们从今天“世界文明”这个角度来追溯源头的话,一般的学术界的看法,是有四个大的源头: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印度文明和古代的中华文明。这四个源头到现在,有三个文明都终竭了,能够一直传承下来的,只有我们中华文明,不仅生生不息,日新月异,而且她是跨山过海,润泽全球的。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们对传统文化的价值和作用没有给予正确的认识。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把“弘扬民族精神”的习惯提法变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新提法。增加“培育”两个字可谓大有深意,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也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内容有了新的认识。我们说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实质上就是民族精神,不等于说二者是一回事,而是说民族精神是中华传统文化基本精神中的本质部分。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广博深厚,是一个包含着诸多要素的思想体系,其中包括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社会理想,贵和执中、顺时承变的实践理念,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进取精神,报国忧民、先公后私的爱国情操,团结御侮、视死如归的民族气节,以德为基、以人为本、厚生利物、明分乐群的处世哲学,重文尚贤、乐善好施、直道而行、舍生取义的价值观念,讲信修睦、尊老爱幼、谦恭礼让、洁身自好的伦常操守等等。其他还有讲求神韵妙味,重视社会功效的审美观念,追求稳健务实,推崇精微变化的思维取向等等。可以看出,民族精神是中华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进一步升华,而中华传统文化基本精神则是民族精神形成和发展的坚实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