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海类职业本科教育改革的思考

航海类职业本科教育改革的思考
航海类职业本科教育改革的思考

航海类职业本科教育改革的思考

2021年是中国职业教育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年初政府两会中明确提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3月份,国务院印发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了发展应用型职业本科教育,建设骨干专业和发展专业群,建立科学的职业教育体系,专业基本覆盖所有的职业领域。6月份,教育部发文,将去年考察通过的15所学院正式升格为本科院校,本次本科学校的命名颇有亮点,校名继续保有职业字样,正式成为中国首批职业本科大学。整个中国教育体系逐渐从原来“独木桥一元化”向多层次多维度进行转变,进而构成一个立体式的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体系。这些学校的命名非常应景地体现了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和期待,同时也给举办职业本科教育的学校领导带来了挑战,如何顺应时代,办好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本科教育。

中国船员的供给主要来自遍布全国各地的航海类高职院校,这些高职院校主要举办专科层次学历教育,在长达几十年的办学历史中,完善了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大部分学生通过了海事局的船員考试,对中国远洋运输行业有着积极的影响。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由物联网、大数据、机器人及人工智能等技术驱动了社会生产方式变革,船舶的高速化、大型化和智能化也需要从业人员具有较高的知识、技能和素养,因此,海南科技职业大学是第一批率先从高职学院升格成为职业本科学院,航海类高职专业从专科教育到本科教育的转变,不仅仅是学历层次的飞跃,修学年限的增加,更需要全方位地改革和转变来适应即将到来的本科职业教育。

一、航海类职业本科教育改革的基本原则

(一)围绕职业属性不能变

无论是职业专科还是职业本科教育,培养学生最终的目的是有着强烈社会责任感,富有工匠精神和创新创业精神,有着较强的实践能力的技术技能人才。所以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日常的学生培

养人文活动要渗透职业精神和高尚的职业素质和操守。对于航海类专业来说,除了专业课程以外,还要增加船员职业教育,中国航海历史等课程,在平时的课外活动中要增加具有航海类专业特征的技能竞赛活动和创新创业课程。特别是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在航海领域的运用,使得航海从业者对跨领域和跨学科的能力要大大增强,未来的船员职业将进行分化,将有海上的随船“船员”和岸上操控的“船员”,港航合一也将是未来船员职业变化和职业走向的归属。

(二)就业导向不能变

职业本科教育和普通本科教育在就业导向和就业方向上有着不同的归属。普通本科教育更注重学生对专业理论的可持续学习发展和研究,除了直接就业外,还有很多学生选择国内外学历的深造等途径。职业本科教育更注重就业教育,培养毕业后精准对接岗位的人才,在学生入学的初期就清晰地意识到通过学习相关的专业技能来提升自身的就业方向和就业选择的能力,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没有变化。航海类职业教育类型对应的就业岗位也非常明确,高职对应的是船舶三副岗位,职业本科对应的是船舶二副岗位,为航运企业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三)积极对接区域经济发展初衷不能变

国家顶层管理者在此时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有着非常明显的时代印记。当前中国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中国产业升级,要想提升全面中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培养“大国工匠”,实现“中国制造”,除了科学技术的创新和发展外,从事相关行业的技能人才成了顺应时代发展的基本要素。中国经济发展区域结构差异很大,每个地区的职业本科教育要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分析区域产业结构来培育专业群,积极对接区域经济发展。航海类专业职业本科教育除了培养传统的高级船员外,还要积极分析区域产业结构中需要航海类专业的企业,并为他们服务,如海南地区的邮轮,南海建设的工程船,海事巡逻船和江海观光船等等。

《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中,多次提及“航

运”在海南建设自由贸易实验区(港)的地位和建设美好新海南的重要意义。海南岛四面环海、人员与货物的流动仅仅依赖水路运输和空中运输,水路运输由于其运输成本的低廉而承担着更多的人员和货物流动,南中国海200多万平方公里的蓝色领土开发与利用,也必须依靠海上交通这个得天独厚的交通方式予以实现。因此,着手强调海上交通在整个“海洋强省”建设的基础性保障方面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整个海南的航运业并不发达,航运人才的培养也仅限于海南科技职业大学职业本科和三亚航空旅游职业学院高职人才层次的培养,数量和质量极为有限,这在相当程度上制约了“海洋强省”和“交通强省”建设的步伐,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港)的建设更需要大力推动和提高涉海类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因此,加大投入,给予相关单位扶持政策,宣传航海精神、崇尚海洋文化等都是我们推动美好新海南建设的重要举措和必有之策。

二、航海类职业本科教育改革的重点

(一)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

在人才培养方案上,职业本科必须采取学科导向和行动导向的“双元育人”模式,进行工作过程系统化、工作任务课程化、教学任务工作化的教学改革,学科和专业都不能偏废,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兴趣”和“职业兴趣”。由于我国的国际海事组织的A类理事国,是STCW国际公约的履约国,因此,我国航海类专业的培养必须遵循国际《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的相关规定。同时,我国根据国际公约,也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船船员培训大纲》,根据岗位的职能模块,制定了相应的适任要求、理论知识与要求、实践技能与要求和评价标准,甚至每一个职能模块的理论和实操课时都制定了相关规定。岗位对应的职能模块非常清晰,关键是对应职能的课程重构是目前职业本科必须要下工夫进行的教学改革,在课堂上导入真实项目,用“双主体”“双课堂”和“双导师”进行职业教育的深度改革。以学生为中心,实现以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和价值本位转变的职业本科教育理念。

(二)理论课程体系改革

目前,职业本科教育课程体系还处于试点阶段,是国家职业教育体系中的试金石。职业本科教育除了有职业教育的特性外,还具有本科教育的固有属性,因此,系统的学习理论基础课程也是必不可少的。除了基本的职业技能以外,还要为学生以后的职业发展打基础,也就意味着设计部分课程服务职业生涯的高级阶段。航海类职业本科除了该专业的核心技术课程,如:船舶管理、航海学、船舶结构与货运、船舶操纵与避碰、航海英语等这些课程外,设计部分管理类和法律类课程,为毕业生后期从事管理工作提供理论基础。如管理学、航运管理、安全管理体系、法律基础和海商法等课程。同时,随着智能化时代的到来,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等在航运中的运用,这些领域的部分核心课程将势不可挡地成为航海类专业核心课程的一部分。因此,们在课程改革中,对这些内容的融入一定要有前瞻理念和科学态度。

(三)实践教学改革

由于航海类专业实践性很强,具有经验积累的过程和要求,船上真实环境的资历对一个航海者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行航海类专业实践教学都是层级式,逐渐深入,形成合理的“三元递进结构”:课程实践、专项技能实践和实际工作情景实践。课程实践主要是每一门专业课中根据课程的实践能力目标设计实践环节,这些环节一般在课堂上完成,由专业课任课教师承担。专项技能训练主要内容有GMDSS、罗经、雷达、GPS、AIS操作等等。专项训练有专业的实践教师承担。一般这些都在校内实训场地完成。最深层次的实际工作情景主要是跟船顶岗实践和岗位学习。这些实践活动在校外,由校外的经验丰富的“师傅”指导。

航海职业本科的实践教学也离不开“三元递进结构式”课程结构设计,但要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高职实践教学模式,要变高职高专培养的“技术产业工人”为职业本科培养的“技术工程师”,变完全“技术操作者”为具有检测维修能力的“技术应用师”。因此,在实践课程设计方面要偏重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简单的“操作”能力,

核心的问题是要进行综合实验和创新实验,进行设计型和研究型试验项目的建设。甚至,除了实践技能的深入培养外,还建议增加一些相关的衍生实践项目,为航海类专业学生从事与航运相关的工作做好必要的准备。如船公司岸基管理人员、船公司的经营管理实践、国际货运代理实践和国际船舶代理实践等工作。

(四)深化校企合作

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企业的参与,同时职业教育的发展也给企业带

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的现状及其改进对策

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的现状及其改进对策 宋孝彬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关系到教育的效果和人才的培养。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的现状,并针对性的提出了一系列改进对策,以使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更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人才。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改革;实践;创新 中国在其发展经济的过程中,高等职业教育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方法在适应与促进本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特色和成功经验,不仅将有力推动了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而且也将为提高我国人力资源素质贡献了宝贵经验。但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教学方法较为陈旧,脱离实际,不符合现代教育理念,也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我们探索更新更完善的教学方法。 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改革的必要性分析 1.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需要 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是受一定的教育思想所支配,为一定的教学目所服务得。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新知识、新技术的不断涌现,高等职业学校要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真正让学生学有所得、学以至用,而教学方法的改革是实现教育目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研究和改进教学方法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在确定教学目的、教学内容之后,教师传授科学技术知识过程中,采用何种教学方法,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同时对于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 2.改变传统教学方法缺陷需要 传统教学方法主要是填鸭式的灌输法,它偏重知识的传授,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过于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而忽视了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和创

航海类职业本科教育改革的思考

航海类职业本科教育改革的思考 2021年是中国职业教育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年初政府两会中明确提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3月份,国务院印发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了发展应用型职业本科教育,建设骨干专业和发展专业群,建立科学的职业教育体系,专业基本覆盖所有的职业领域。6月份,教育部发文,将去年考察通过的15所学院正式升格为本科院校,本次本科学校的命名颇有亮点,校名继续保有职业字样,正式成为中国首批职业本科大学。整个中国教育体系逐渐从原来“独木桥一元化”向多层次多维度进行转变,进而构成一个立体式的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体系。这些学校的命名非常应景地体现了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和期待,同时也给举办职业本科教育的学校领导带来了挑战,如何顺应时代,办好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本科教育。 中国船员的供给主要来自遍布全国各地的航海类高职院校,这些高职院校主要举办专科层次学历教育,在长达几十年的办学历史中,完善了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大部分学生通过了海事局的船員考试,对中国远洋运输行业有着积极的影响。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由物联网、大数据、机器人及人工智能等技术驱动了社会生产方式变革,船舶的高速化、大型化和智能化也需要从业人员具有较高的知识、技能和素养,因此,海南科技职业大学是第一批率先从高职学院升格成为职业本科学院,航海类高职专业从专科教育到本科教育的转变,不仅仅是学历层次的飞跃,修学年限的增加,更需要全方位地改革和转变来适应即将到来的本科职业教育。 一、航海类职业本科教育改革的基本原则 (一)围绕职业属性不能变 无论是职业专科还是职业本科教育,培养学生最终的目的是有着强烈社会责任感,富有工匠精神和创新创业精神,有着较强的实践能力的技术技能人才。所以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日常的学生培

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历程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篇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吴岩孙毅颖 (摘自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组编《改革开放30年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经验专题研究》) 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至今的三十年,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世界惊奇和赞叹的巨大成就。在这三十年里,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经历了曲曲折折、起起伏伏的不平凡的发展历程。从高等教育的辅助和配角地位,逐渐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实现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生力军,成为培养中国经济发展、产业升级换代迫切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主力军,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不可替代的半壁江山,在中国高等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历程(1977年―2007年) 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 一、全面恢复阶段(1977年―1984年) (一)专科教育恢复 1977年,中国恢复高等教育招生考试,这标志着中国高等教育进入全面恢复时期。这期间,高等专科教育恢复招生、职业大学诞生。 1976年十年“文革”结束,1977 年,中国高考制度恢复,专科教育随之恢复。1978 年全国恢复和新建专科学校98 所,招收专科生12.37万人,在校专科生37.96万人,占本专科总数的45.3% 。1979 年,专科招生人数减少,在校生人数为34.85万人,占本专科总数的34.2% 。专科教育在满足当时人才需求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教学上模仿本科教育,以学科为基础的人才培养模式使所培养的人才不能很快地适应生产第一线的岗位需求。 (二)职业大学诞生 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以经济工作为中心,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的经济建设上来的方针,我国经济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时期。随着改革开发和社会经济的深入发展,为适应改革开放后地方经济快速发展对技术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缓解经济快速发展与人才紧缺的矛盾,我国经济发达地区提出创办职业大学的设想,一种新型高等院校——职业大学诞生。1978 年,天津、无锡等中心城市开始试办为地方服务的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这一时期,我国恢复了高等专科教育,发展了以职业大学为代表的新型高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以招生、分配制度改革为突破口,用较少的资源、较小的投入方式,提供了更多的上学机会,解决了社会人才紧缺问题,高等职业教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先锋。 二、探索与调整阶段(1985年―1994年) (一)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完善职业教育体系

关于航海职业教育的几点思考(精)

关于航海职业教育的几点思考 杨太金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航海技术系江苏南京210011) 摘要:高校招生的扩大化给教学和管理带来了冲击,作者从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师资建设三个角度展开思考,提出坚持全面、科学的发展观,推动我国航海职教事业不断跃上新台阶。 关键词:素质教育;诚信教育;产品意识;多元化;横向联系 近几年来,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伴着宽进严出理念的推行,越来越多的学生可以享受到高等学府的深层次教育,这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但在这个可喜现象的背后,不容忽视的是学生的入学水平越来越低,学习习惯不良,学习目的不明,学习态度不端正,必然给我们的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也带来了许多新的困难和思考。 1 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 大部分教师的传统教学思路是教好书本知识,再指导他们动手实践,最后,我们的学生既能通过国家海事局组织的适任证书考试,又能拿到各项专业技能证书。可是在大量招生、繁荣教育的背后,学生的基础越来越差,教学的难度在不断增大,几乎已不能按照传统的思路去完成教学任务,去培养、要求学生。 党中央国务院适时明确提出了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按照党的教育方针提出的一种全新的教育思想,旨在让我们的学生在思想道德、智能、技能、情感、意志、性格、习惯、体质等诸方面都得到全面良好的发展,让国民的整体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以适应现代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和越来越高的人才需求。 素质教育最基本的要求是诚信教育,也是综合素质最重要的体现。现在的学生个性张扬,思想前卫,人生观、价值观差异很大,过分张扬自我,不能够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迟到、旷课、离校出走、相互之间欠钱、诽谤、斗殴…因此,教师的职责已不仅仅局限于教书,更要注重育人,要教会他们如何做人,做一个诚信的人,要确保我们每一位学生一定要成人! 育人为先的同时一定要抓好教书,增强产品意识。学生就是我们的产品,优秀的产品才能打入市场,拳头产品才能雄霸市场。我们的学生与本科生相比,差距很大,根本不在一个起跑线上,但最后却参加相同的适任证书考试,却在同一个市场空间内竞争、生存。显然,我们处于劣势,我们应把自己定位在培养航运一线的少部分管理人员和绝大部分的操作人员上,这样我们就应该加强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和英语教学,应扬长避短,找准方向,突出重点。 不能回避的一个事实是,如何使我们的学生通过国家海事局的考试,也就是说,在和本科生一样的统考中如何提高及格率。①在校园内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对于考证的学生来说,这个软环境是至关重要的。为什么大连和上海两家船员培训中心的通过率高,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软环境,进入那儿,想不学都不行;②压力和动力是两股催化剂,是坚持学习并最终取得胜利的制胜法宝;③配备最优秀的、有丰富辅导经验的教师;④在时间和空间上给予比本科生更多的保证。 常言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现如今航运市场形势喜人,无论国际还是国内,航运

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发展趋势与对策

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发展趋势与对策 摘要:文章在分析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面临问题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了改革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模式和评价体系的观点与措施。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趋势实践对策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职业教育的重要力量。它肩负着为社会经济建设第一线培养生产建设和服务管理型人才的使命。在社会转型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推进的今天,经济建设对各种专业技术人员的需求急剧增加。但由于我国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时间不长,理论体系尚待健全与完善,教学经验也存在不足,因此,我国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一、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现状和发展趋势 1.重理论知识轻技能教育倾向依然存在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经过30年的改革和发展,目前已初步形成了具有我国特色的工学结合的办学目标,中国特色的课程开发初露端倪。在课程开发方面,先后经历了三次具有历史意义的变革,即从普高学科体系到能力本位体系,再到工作过程体系。但是,多年来的课程改革,主要是对课程体系进行局部的调整,至今仍停留在对学科体系的改良上面。学科本位的思想在高职院校中依然存在,在教学实践中更

是自觉或不自觉的体现出来。总之,“三段式”课程体系的束缚还没有完全摆脱,整体的课程模式未能实现根本的变革,因而导致了人才培养存在系统性偏差的问题:重知识理论,轻能力和工作过程,学生毕业后不少所学的知识无法在专业对口的岗位进行运用,而工作中需要的知识与技能在学校却没有学。因此,必须深化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转变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观念,把工学结合落到实处。应该说,工学结合是当前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中的核心课题,但影响这一项攻坚课程推进的影响因素比较多。我们应该认真总结高职课程改革的经验和教训,进一步加深对工学结合课程改革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明确构建基于工学结合和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思路。 2.培养实践型、适用型、发展型人才的社会需求明显增强 只要留意目前的新闻即可发现,目前社会对高职人才的需求呈现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方面,社会要求高职院校提供具有一定知识基础,又有较高的实际技能的职业型人才,但是,当前高职院校培养的毕业生,往往具有一定的书本知识,而缺乏足够的实践能力,有的甚至缺乏基本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社会所需要的并不是仅具有一个方面实践能力的人才,而是具有多方面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既要有较广的适应面,又要有突出的特色、专长。第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从知识技能到数量等方面都是不断变化的、不断发展的。高职院校必须洞察和适应这种变化趋势。 二、积极探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过程 为了适应新的经济社会发展对专业技能人才的需求,高等职业教

航海高职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模式的研究

航海高职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模式的 研究 论文摘要:针对实践性很强的航海高职教育来说,建设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办好航海高职教育的根本保障。本文通过对航海高职教育“双师型”教师的内涵和目前航海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现状分析,提出了我国航海高职教育“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和培养措施。 论文关键词:航海高职教育,“双师型”教师,师资队伍建设 0前言 航海高职教育既不同于航海高等本科教育,也不同于一般的普通高职教育,它培养的人才是既要能够满足STCW国际公约的要求,又要能胜任现代化船舶驾驶与管理的高级船员。作为教育主体之一的教师要做到言传身教,除具备熟练运用教学技巧、合理组织与控制教学过程的能力外,还应不断进行知识更新,具备较强的航海专业实践能力,能不断的把船舶上的驾驶新技术引入教学,及时传递给学生。这就需要航海专业教师不仅要掌握足够的航海专业理论知识,还要有较强的船上任职实践能力。因此,航海高职教育的特点和发展要求需要“双师型”的教师队伍,它是体现航海高职教育特色,提高航海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 1“双师型”师资的内涵 20世纪90年代,针对职业教育中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和知识应用,师资队伍建设和评价上偏重理论水平的情况下,

提出了“双师型”教师的概念。2012年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指出,职业院校在大力发展教师队伍建设时,要以“双师型”教师为重点,完善“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健全技能型人才到职业院校从教制度。 多年来,国内围绕“双师型”师资的研究,曾有过多种不同的说法,典型的有“双职称说、双能力说,双证书说、双证+双能说、双素质说、一证一能说以及双元说等等。对于航海职业教育来说,随着2010年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于2012年1月1日生效,我国政府为了贯彻实施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文件。这些文件的出台,明确提出了对相关航海教育院校和海员培训机构师资的要求。其中对于航海专业主要的理论课程和实训课程的教师资质提出了除了满足一定的教师职称要求外,还对船上职务和海上任职资历都作了相应的明确规定。例如,对于三副培训教育来说,对于航海气象与海洋学、航海仪器的教员应满足以下条件之一:(1)具有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并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海上服务资历不少于6个月。(2)具有不少于1年的相应航区等级三副资历,大专以上学历,且具有不少于1年的教学经验。其它专业课程的教员须满足下列条件之一:(1)具有不少于2年的相应航区等级三副资历,且具有不少于1年的教学经验。(2)具有不少于1年的相应航区等级三副资历,且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从行业主管机关的要求来看,航海专业“双师型”教师实质上就是指的双证+双能说。即一位合格的航海高职师资即应取得一定的教师职称证书,如讲师等,同时还应取得

教育部16号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在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为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现就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提出如下意见。 一、深刻认识高等职业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蓬勃发展,为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量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对高等教育大众化作出了重要贡献;丰富了高等教育体系结构,形成了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框架;顺应了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强烈需求。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创新型国家对高技能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既面临着极好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职业院校要深刻认识全面提高教 学质量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必然要求,也是高等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要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要求,适当控制高等职业院校招生增长幅度,相对稳定招生规模,切实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为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加强素质教育,强化职业道德,明确培养目标 高等职业院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要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为指导,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技能性人才。要加强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建设,倡导选聘劳动模范、技术能手作为德育辅导员;加强高等职业院校党团组织建设,积极发展学生党团员。要针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就业为导向,加快专业改革与建设 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灵活调整和设置专业,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特色。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及时发布各专业人才培养规模变化、就业状况和供求情况,调控与优化专业结构布局。高等职业院校要及时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有针对性地调整和设置专业。要根据市场需求与专业设置情况,建立以重点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辐射服务面向的区域、

谈高等职业教育的课堂教学改革

谈高等职业教育的课堂教学改革 摘要高职教育的课堂教学改革是高职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高职教育的课堂教学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分析了高职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相对滞后的原因,并针对高职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原则,对高职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职教育课堂教学改革有效性教学管理课堂要素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正在向教学领域不断深入,关于课程设置、教材建设以及教学方法的讨论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种改革已是风起云涌。表面上看,无论是借鉴还是尝试,各级各类高职学院的教学改革均不甘落后,都有振臂高呼之意,但当我们把视角转向最终落实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职业学校的课堂,我们不难发现,“几十年如一日”的课堂教学“涛声依旧”,没有多少实质上的变化。 一、高职教育中课堂教学改革相对滞后的原因 “课堂教学到底应该怎样进行?”各种各样的教学原则和教育理念层出不穷,几乎所有的高职教育工作者都知道,无论是课堂教学的内容还是课堂教学的方式都需要改革,但现实情况却是“雷声大、雨点小”。 是什么原因导致高职教育中课堂教学改革相对滞后呢? 从管理角度来看,只注意到“点”的示范,未注意到“面”的推广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管理学中的“木桶原理”告诉我们,管理成效如何,不是取决于做得最好的某个人或某件事,而是取决于最差的[1];同样道理,改革成效好坏不是取决于“点”,而是体现在“面”上。当前最为迫切的是新的课堂教学方式从点到面、以点带面地全面铺开。 从管理角度来看,只注重理论规范建设,不注重实践创新总结也是其中的原因之一。关于课堂教学改革,高职学院管理者偏重于理论规范方面的建设,按照某个理论或某个模式规定教师应该怎样,学生应该怎样,这样就限制了教师个体的创造性。有的高职学院鼓励教师创新,但不注重总结、完善,常常是“虎头蛇尾”,一段时间后就不了了之,收获不明显。 从管理角度来看,只注重教师的“教”,不注重学生的“学”是另一个重要原因。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即便是课堂教学改革也是如此。根据“系统原理”,只有课堂教学的各个要素整体联动,改革才可能有所突破。教师和学生是课堂教学两个最重要的因素,两方面必须同步配合,课堂教学改革才能生效。当然,作为“教”和“学”的指挥棒,“考”似乎更是责任重大。“考什么”是“教什么”、“学什么”的导向,“怎样考”也是“怎样教”、“怎样学”的前提,是考知识还是考能力?是理论性考试还是操作性考核?对职业教育尤其重要。 由此看来,没有管理层的推动就不可能最大程度地落实课堂教学改革方案。 二、高职教育中课堂教学改革的原则 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基础单位是课堂,最终的环节也将是课堂,高职教育的课堂教学改革必须以“课堂有效”为首要原则[2]。 传统的教学论认为:课堂教学“有效”是指教学活动既有质又有量。量对应的是效率,质对应着效果,有效就是既有效率又有效果。 但对高职教育而言,教学的有效性始终不能忽略的是它的价值属性。举例来说,某一堂课的教学严格按照既定的教学计划进行,学生的学习效果良好,教育者既提高了课堂教学时间的利用率,又不折不扣地达成了教学目标。依据传统看法,这堂课是“保质保量”的,也应该说是“有效”的。但如果这堂课传授的知识早已是“过去时态”,或者这堂课所传授的知识和能力对学生的未来(就业或创业)毫无用处,这堂课能说是“有效”的吗? 所以对高职教育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重新认识。 首先,高职教育是为社会的职业活动直接服务的,课堂教学必须面向职业岗位群,“有

2017年职业教育中心工作总结范文

2017年职业教育中心工作总结范文 **年,我校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全校教职工尽心尽责,扎实工作,学校在各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先后获得了“**省中等职业教育管理五星级学校”、“省、市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太原市五一劳动奖状”、“太原市文明单位”、“**县综合考核先进集体”等荣誉。 一、抓学习,提升业务水平。一年来,继续在全校大兴学习之风,行政领导带头学习,形成了全员学习的浓厚氛围。一是集中学习,每周一行政会集中学习安全知识、职教政策法规,每周一下午,全体教职工集中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今年主要学习了习总书记五四讲话、北大讲话等系列讲话精神、《中国通史》、《中国近代史》。每周二下午,教职工和全校同学一起参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讲堂和法律大讲堂;二是外出学习,组织教职工外出参观、听课、培训,边学习边思考边提高;校长先后赴**职业学校、**计算机培训学校、**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商业学校、**集团、**集团等学校和企业考察学习,借他山之石攻**职教之玉;三是全体教职工自学研读,工作之余,认真学习现代职业教育知识,学习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教育管理知识,用知识武装头脑。 二、抓作风,致力服务学生。 (一)加强督查考核,打造高效团队。我们修订了《首问负责制》、《教职工考勤制度》、《师德师风考核办法》、《内部管理八

项规定》、《职称评定打分标准》等一系列制度,做到用制度管人,明确职责管事。并要求行政领导带头,严守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继续实行行政领导周工作网上公示、汇报制度,进一步加强督查考核工作,实现了督查、考核工作全覆盖、精细化。 (二)推进科学管理,提高工作效率。一是加强微信公众平台建设。加强微信平台管理,更好地宣传学校,方便家长、学生与学校互动。二是推行微信审批事项。通过不同微信群的建立,更快捷地安排、审批、答复常规性事项。三是通过微信讨论问题。每次行政会前,在行政领导群中发布拟讨论的议题,参会人员可以就议题在微信群中发表意见和建议,进一步缩短会议时间,提高会议效率。同时,还建立了班主任微信群、教研组长微信群以及各处室微信群、各班微信群等,更好地提高工作效率。 (三)从严学籍管理,公平评选资助学生。我们进一步从严管理学籍,从本学期开始,对无故不到校一周的,一律注销学籍,这是国家学籍管理的要求,也是提升内涵管理的需要。积极落实中职教育全覆盖政策,按时组织国家助学金的发放工作。今年的助学金评审工作,在严格评选程序的基础上,安排学生代表全程参加,阳光操作,保证了助学金评选的公开、公正、公平。 三、抓育人,重在培养质量。 (一)文化育人一年来,我们坚持以德为先,继续深入开展学习践行以《弟子规》为主要内容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通过“读、诵、赛、演、唱、考”等多种形式,校园内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提升了同学们的文明养成。在校园继续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

航海职业的特殊性

船员身体健康意识与保健 航海职业的特殊性,一方面培养和锻炼了海员的坚毅顽强精神,同时也给海员身心健康带来许多不良因素。适应与调节海上生活和自身功能,对维护海员的身心健康和船舶的运行安全都非常重要。由于航海职业特殊性和船舶工作生活环境的影响,使得海员的心理负荷极重,主要表现为: 一、海员的活动范围狭窄,一年有80%以上的时间在这小天地里度过。虽然值班制度规定轮流休息,但不可能有大的环境变化,而且值班交替循环不已、作息时间不一、生活节律无常。昼夜节律不断变化、季节不断迁移、海员生物节律变更频繁,易引起焦虑、厌倦等心理疾病。 二、航行中船舶的噪声昼夜不停。船上生活区与昼夜不停的主机、发电机和辅机紧靠,它们产生的噪声和振动,持续作用于海员,使其并无片刻安宁。由于噪音持续作用,引起听力下降和精神疲劳。低频噪声还能降低海员对单调工作的适应能力。 三、空气污染、酷热、光照不足等都会加重海员心理负荷,使工作效率下降,视力疲劳、精神倦怠及其它不良反应,影响海员情绪和健康。 四、单调的工作、单一的男性社群、单调的环境造成海员的压抑、厌倦、疲劳、不安全感;使得情绪不稳,易激惹、攻击、争吵殴斗、冷漠、固执、退缩、迟钝和其它种种心理困扰,引发不良行为和疾病。

五、人际关系难处。严格的等级制度和固定的角色,特别是海员之间的个性和文化差异等因素的影响。 由于航海职业的特殊性和船上工作生活环境的影响,给海员心身健康带来许多不良因素,其中情绪低落,精神倦怠等心理疾病和不良反应尤为突出。情绪低落,精神倦怠等心理疾病和不良反应既有生理方面的原因,也有心理方面的原因,对大多数人来说,这两方面都有一些促进的因素。这些因素有累加效果,因此对其中任何一个因素都会起作用,即使是你觉得不太重要的因素,譬如压力,它就像麦秸一样,太重了会将骆驼脊背压断的。因此,需要及时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必要的调节。在船舶生活中,时刻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质尤其重要。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们进行社交活动的必要条件,也是语言技巧、交际才能得以充分发挥的前提。相反,心理状态不佳,会形成某些隔膜和屏障,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交朋结友和适应环境。因此,在工作生活中应该注重自身修养,努力克服人际交往中的种种病态心理。在船舶工作生活中,应积极与他人进行交往与交流,主动去接近他人,尊重他人,热心帮助他人,拉近与他人的生活距离,以建立可靠的人际关系。建立了可靠的人际关系,则当发生什么不利事件时,你身边就会有可以信赖的人,可以向你提供帮助,使你得到必要的感情支持,摆脱心理疾病的烦恼和不良反应的危害。为了避免船上单调的生活环境造成压抑、厌倦、疲劳、不安全感等心理压力,海员应积极地将欢乐带入船舶生活中,做自己所喜欢的事情。无论工作怎么忙,也必须找时间来让自己轻松一下,做一些觉得能使自己高

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设置管理办法

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设置管理 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普通高等学校(以下简称高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以下简称高职专业)设置管理,指导高校依法自主设置和调整高职专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和《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国务院令第412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学校、其他高校的高职专业设置和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高校的高职专业设置要坚持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的需要,适应各地、各行业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适应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第四条教育部负责全国高校高职专业设置的宏观管理和指导。

受教育部委托,国家行业主管部门、行业组织负责对本行业领域相关高职专业设置进行指导。 第五条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高校高职专业设置的统筹管理。 高校依照相关规定要求自主设置和调整高职专业。 第六条各地和高校应做好高职专业建设规划,优化资源配置和专业结构,根据学校办学实际和区域产业发展情况设置专业,避免专业盲目设置和重复建设。 第二章专业目录 第七条教育部负责制定、修订和发布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以下简称专业目录)。 专业目录是高校设置与调整高职专业、实施人才培养、组织招生、指导就业的基本依据,是教育行政部门规划高职专业布局、安排招生计划、进行教育统计和人才预测等工作的主要依据,也是学生选择就读高职专业、社会用人单位选用高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重要参考。 第八条专业目录按专业大类、专业类和专业三级划分。部分专业可设置专业方向。 第九条涉及医学、教育、公安和司法等与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特殊行业密切相关的专业为国家控制的高职专业,应

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

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 为适应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满足新时期国家和社会对高职人才培养的需求,贯彻高等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的发展道路”的办学方针,实现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专门人才的目标,特制定《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高职英语教学要求》),以此作为指导各校组织高职高专英语教学(非英语专业)的主要依据。 鉴于全国各类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学资源、学生入学水平、专业涉及的职业方向以及所面临的社会需求等有较大差异,各校应根据《高职英语教学要求》制定符合本校实际情况的实施性英语教学大纲,指导本校的英语教学。 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 高职英语课程是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是为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目标服务的。 高职英语课程以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为目标,侧重职场环境下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使学生逐步提高用英语进行交流与沟通的能力。同时,高职英语课程要使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意识,为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及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教学要求 高职英语课程不仅要帮助学生打好语言基础,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语言的技能,特别是用英语处理与未来职业相关的业务能力。鉴于区域性经济对于人才的需求各异、不同专业的就业去向对英语能力的要求差异较大以及学生未来就业岗位对英语口、笔头沟通能力的需求不同,各校可根据专业特点,以学生的职业需求和发展为本位,制定不同的教学要求,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选择,充分体现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原则。以下教学要求供各校在制定实施性英语课程教学大纲时参考。 较高要求:适用于对学生的英语能力要求高的专业 1.掌握3,500个英语单词(含在中学阶段已经掌握的词汇)以及由这些词构成的常用词组,对参考词汇表中列出的3,000个共核词汇能在口头和书面表达时加以熟练运用。另需掌握500个与行业相关的常见英语词汇。 2.掌握基本的英语语法,能在职场交际中熟练运用所学语法知识。 3.能听懂日常生活用语和与未来职业相关的一般性对话或陈述。 4.能就日常话题和与未来职业相关的话题进行比较有效的交谈。 5.能读懂一般题材和与未来职业相关的英文材料,理解基本正确。 6.能就一般性话题写命题作文,能模拟套写与未来职业相关的应用文,如信函、通知、个人简历等。内容基本完整,表达基本准确,语义连贯。 7.能借助词典将一般性题材的文字材料和与未来职业相关的业务材料译成汉语。译文达意、通顺,格式恰当。 一般要求:适用于对学生的英语能力要求比较高的专业 1.掌握3,000个英语单词(含在中学阶段已经掌握的词汇)以及由这些词构成的常用词组,对参考词汇表中列出的2,500个共核词汇能在口头和书面表达时加以运用。另需掌握

--职业教育中心学生会2021-2021三年发展规划

“职业教育中心学生会2021-2021三年发展 规划 **职业教育中心学生会20XX-2021三年发展规划 作为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职业教育中心学生会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经过一代又一代学生干部的拼搏和努力,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对独立和较完善的管理制度,但随着学校日新月异的变化和壮大,这些已无法适应现有的环境。所以我们要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强自身建设,改革发展思路,拓宽发展道路,优化发展环境,把我校学生会建立成为一支素质过硬的优秀团体。我们要在厚积薄发的基础上,以改革创新为前提,以发展为动力,力争在2--3个学年内把**职业教育中心学生会打造成为具有“精英型”、“学习型”、“服务型”、“引导型”的学生组织,为我校学生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学生会的发展需要“脚踏实地改革创新”经过长时间的学习探究。现提出发展规划如下: 一、加强改革建设,凝聚“核心力量”。 我校学生会在经历了一个飞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取得了相当优异成绩。但是,在建设一流学生会的目标面前,我们需要站在一个新的高度上来开展工作。想要突破,只有学生会本身的建设到达必须的水平,才能展现出更好的成绩。此刻问题的关键就是我校学生会的自身建设问题,改革和优化刻不容缓。在新的时期,结合我校正在建立国

家级中等职业教育示范校的实际状况,以一种行之有效、循序渐进的方式来加强自身建设成为必要。 1、根据《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会制度》《学生会内部考核评价制度》,以此来规范学生会管理,使学生会管理和工作开展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2、以《学生会章程》为依据,施行行之有效的奖惩制度。虽然各部门工作职责不一,但有一些是共有的,例如新成员的招收、培养、管理,各学部内活动的开展等,部门管理可依据考核制度,实行具体负责人问责制,个人考评可与评奖评优、推优入党(团)等关联; 3、全面提升学生干部的综合素质 (1)、认真做好学生会整体的学生干部培训工作,包括学生干部基本素质培训,礼貌礼仪培训,学长学姐经验传授,素质潜力拓展等方面。到达各学部各部门互相熟识、互相交流的目的。培养工作潜力的同时,能够增进学生会成员间的感情,促进“大家庭”文化的构成。 (2)、在群众性培训之余,各部门可根据具体工作特点,开展科学合理的技能培训,迅速加强学生会内部的凝聚力。在此之外,可开展各部门间交流学习,根据实际状况,最大限度的提升学生干部的综合素质,为学生会培养中坚力量。这需要在工作上帮忙她们,在生活中关心她们,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疏导问题。以避免学生会组织人才的流失。 (3)、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学习交流,促进构成思想上的互相碰

职业教育中心服务企业工作计划与职业教育发展工作计划汇编

职业教育中心服务企业工作计划与职业教育发展工作 计划汇编 职业教育中心服务企业工作计划 根据县委县政府关于开展企业服务年活动要求,结合我校办学实际,特制订如下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要求 开展企业服务年活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服务企业为宗旨,全面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各项具体要求,密切联系企业,深入企业,围绕服务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积极主动为企业解决用工等突出问题,为企业在落户和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二、活动内容 1.学校中等以上管理干部、80%的专业教师、50%的文化课教师要通过挂职锻炼、走访等形式深入企业,开展“服务企业年”专项活动。 2.开展服务企业系列活动 ①就县工业园区主要规模企业的岗位需求、素质要求开展调研,力求做到专业设置与企业发展相结合,学生培养与岗位要求相结合。 ②围绕企业用工、岗位培训、技术攻关切实解决一些企业的困难。 ③开展企业文化进校园活动。 ④加强校企合作,签订一批校企合作协议书。 ⑤开展服务企业发展的调研报告专题征文活动。

3.带着项目下车间,带着任务学技能。听取企业对提升职业教育吸引力,加强基础能力建设、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的意见,提出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 4.推进校企合作,创新培养模式。以我校骨干专业为重点,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深入探索集团化办学和中高职衔接、校企一体化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 5.适应产业需求,优化课程体系。按照教育与产业、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对接的原则,优化专业结构布局,推进专业品牌化、特色化发展;对接职业标准,完善骨干专业课程体系,强化核心课程,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6.对接生产过程,改革教学模式。科学安排学生到县域企业见习、实习,突出“做中学,做中教”的职业教育特色,强化实践教学方式的工作过程的导向。 7.建立企业参与的人才质量评价体系。将学生实习鉴定成绩、就业质量、创业成效等纳入评价,形成多元化的评价机制。 8.逐步加强与相关企业的合作与交流,通过订单培养、企业冠名班、与企业互建人才培养基地等形式,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三、活动安排 20**年1月—2月,为活动酝酿、宣传、发动阶段。 20**年3月—6月,为实施的第一阶段。 20**年7月—8月,教师大面积进入企业调研、实践锻炼阶段。 20**年9月—11月,为督查、完善阶段。 20**年12月,为全面总结阶段。 四、组织保障

航海职业教育中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必要性和培养模式探究

航海职业教育中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必要性和培养模式探究 近些年政府大力倡导”工匠精神”。文章在介绍“工匠精神”内涵的基础上阐述了在航海职业教育中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必要性,并就航海职业教育工匠精神的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和研究。 标签:航海职业教育工匠精神培养 一、工匠精神的内涵及起源 工匠精神是一种在过程中做到耐心专注、在品质上追求精益求精的精神,是一种孜孜不倦的超越自我、努力创新的精神。 早在三皇五帝时期,便有舜”陶河滨,河滨器皆不苦窳”的传说,描述舜带领身边的人认真制作陶器,严禁粗制滥造,精益求精,可以说是最早关于工匠精神的描述。但由于历史原因工匠精神在当今的中国反而没落了,现在言工匠精神必称德日,所以我们必须极力倡导重拾工匠精神。 二、航海职业教育中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必要性 1.建设海洋强国需要航海工匠 目前我国是海洋大国,但不是海洋强国,我党在十八大工作报告中明确了”建设海洋强国”的目标,这对整个国家和民族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战略意义。要建设海洋强国,高端海洋人才是不可或缺的人力资源因素,而一大批具备”工匠精神”航海类专业人才是人力资源重要的组成部分。 2.海员市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有工匠精神的海员 海员属于供给侧的劳动力要素,是船舶安全生产、企业正常营运的人力保障,无论是行业创新还是技能传承都离不开海员的支撑。我国海员劳务供给质量不高,海员服务层次低、职业忠诚度低是主要问题。我国现在积极实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帮助我们找到了出路。海员市场必须进行结构性调整,降低低端供给、提高中高端供给;现行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进行有效的改革,以适应当前海员市场的需求。把培养工匠精神融入到航海职业教育当中,可以科学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 3.航运企业的生存、发展离不开有工匠精神的海员 航运企业竞争力的强弱不仅仅决定于人力、物力的一个总数,更需要的是一种能体现企业核心理念的企业精神、一种能传承百年的企业文化。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航运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航运企业若希望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必须打造品牌,而具有工匠精神的专业船员队伍是航运企业的最好的招牌,这块

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

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 (专科)专业设置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普通高等学校(以下简称高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以下简称高职专业)设置管理,指导高校依法自主设置和调整高职专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和《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国务院令第412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学校、其他高校的高职专业设置和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高校的高职专业设置要坚持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的需要,适应各地、各行业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适应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第四条教育部负责全国高校高职专业设置的宏观管理和指导。 受教育部委托,国家行业主管部门、行业组织负责对本行

业领域相关高职专业设置进行指导。 第五条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高校高职专业设置的统筹管理。 高校依照相关规定要求自主设置和调整高职专业。 第六条各地和高校应做好高职专业建设规划,优化资源配置和专业结构,根据学校办学实际和区域产业发展情况设置专业,避免专业盲目设置和重复建设。 第二章专业目录 第七条教育部负责制定、修订和发布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以下简称专业目录)。 专业目录是高校设置与调整高职专业、实施人才培养、组织招生、指导就业的基本依据,是教育行政部门规划高职专业布局、安排招生计划、进行教育统计和人才预测等工作的主要依据,也是学生选择就读高职专业、社会用人单位选用高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重要参考。 第八条专业目录按专业大类、专业类和专业三级划分。部分专业可设置专业方向。 第九条涉及医学、教育、公安和司法等与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特殊行业密切相关的专业为国家控制的高职专业,应在专业目录中单独标注。

关于福建航海教育主要问题的思考共7页

关于福建航海教育主要问题的思考 1.引言 据统计,福建省目前航运类院校主要有集美大学、福建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福建航运学校、莆田航海职业技术学校、泉州泰山航海职业技术学院、泉州海事学校、漳州海事职业技术学校、泉州泉港航运中专学校等。就职场咨询网对2009届全国航海类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统计分析,每年福建省各航运院校培养的航海类学院人数仅为1600人左右(适任证书通过人数)。近5年,航海院校航海类专业招生量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加,特别是二年制的大量招生。航海类专业是对实践教学要求很强的专业,在招生量迅速增加的情况下, 如何保障教学质量水平问题,特别是实践教学的学时和实践教学质量的问题日益突显。因此,对目前福建省航海教育的现状和问题进行调研、分析,希望在这里抛砖引玉,提供有益的参考。 2.福建航海教育的主要问题 福建航海教育主要问题体现在多个方面,在专业教学内容、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专业人才系统培养上存在着严重不足,反映了大学在教学组织、教学手段与方法及教育模式上存在问题。 2.1 在专业人才培养上 航海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不足之处,具体表现在: ①知识面窄,缺少综合知识 在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企业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成本的竞争。航运企业认为航运成本的高低取决于船舶的技术管理水平,这些都依赖于船

长和高级船员的经营和管理意识,而目前培训的航海技术专业人才缺乏经济、管理、法律等这方面的培训。 ②外语水平有限,弱化了国际航运市场的竞争力 虽然这二、三十年以来,我国航海技术专业教育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加强了外语的培训及考试,但是航海技术专业培养的人才,外语运用能力仍不能适应市场竞争的要求。远洋船员具有国际性的特点,要求航运技术专业培养出的人才应具有在国际语言环境中工作和生活的能力。 ③航行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薄弱 航行安全和海洋环境保护是IMO的工作宗旨,受到港口国的普遍关注。我国主管机关也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对航海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相应要求。但在教学安排和落实上打了相当折扣,以及我国整个社会意识淡薄,因此培养的航海技术专业人才对航行安全和环保意识都比较薄弱。 ④理论和实践脱节,专业知识陈旧落后 我们培养的航海技术专业人才虽然基础知识、专业理论比较扎实,但是所学的知识和实践环节脱节,知识更新慢,难以适应高新技术发展的需要。 ⑤职业道德、敬业精神有待加强 我国高级船员流失严重,特别是大副、轮机长和船长。流失原因是多重的,但和职业道德修养不够以及敬业精神缺乏有很大关系。 2.2 在专业教学内容上 航海技术专业的教学内容反映为“四重四轻”:重技术轻管理,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