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步测量测站实验

一步测量测站实验
一步测量测站实验

数字测图实验报告

班级2013012班

专业地理信息科学

组别第六组

组员王宁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地理信息科学教研室

数字测图实验报告一

[实验名称] 一步测量测站实验

[实验目的]

1 对图根控制测量少设一次站,少跑一遍路,提高外业效率

2 进行内业导线平差处理的时候,如果误差超限,不需要全部重新测量,只需要在错误处重新架仪器进行测量,提高工作效率。

[仪器和工具]

外业;全站仪、尺子、标尺、棱镜

内业:CASS软件

[实验原理]

一步测量法"即在图根导线选点、埋桩以后,图根导线测量和碎部测量同步进行。一步测量法"对图根控制测量少设一次站,少跑一遍路,提高外业效率是明显的。如果导线闭合差超限,只需重测导线错误处,用正确的导线点坐标,进行坐标改正,可以通过坐标的旋转。平移进行改正,然后对本站所测的全部碎部点重算就可重新绘图,因而在数字测图中采用"一步测量法"是合适的。

[实验步骤]

(一外业工作)

1. 在一个已知控制点架仪器,对中,调平,并记录仪器高和棱镜高。

2.找到一个已知坐标的控制点,当做定点2,并且把定点2的坐标输入进仪器中记录下来。在已知点的后方再选择一个已知控制点作为定向点1,把棱镜立在1处,记录棱镜高。在2处后视1,把数据记录下来。以1 2为定向边。

3. 先选好两个图根点3和4,以便进行闭合导线测量。把棱镜立在一个图根点3处,在2处前视图根点3,把所有数据记录下来以便内业计算。

4. 把仪器搬到图根点3处,对中调平并且记录仪器高。

5. 分别把棱镜立在原点2处和图根点4处,后视2,前视图根点4,记录所有数据。另外,在3点测量几个碎步点,也把数据记录下来。

6. 把仪器立在图根点4处,对中调平,记录仪器高。

7.分别把棱镜立在图根点3处和原控制点2处,,后视图根点3,前视原点2,记录所有数据。在4点测量几个碎步点坐标,并记录数据。

8. 此时记录出来的2点坐标就可以和已知2点坐标作对比,进行内业导线平差处理。

4

3

定向边 2

1

(二)内业处理

1. 对所有已经记录的数据进行编号,并把它们输入到记事本中,把后缀名更改为.dat格式,以便在CASS中展绘。

2. 打开CASS软件—数据—展绘高程点,选择文件位置,把点添加进CASS中。

3. 用直线把我们的点画出来,便于分析角度,进行导线平差。

4.点开数据—导线记录,把我们的点输入到记录中。新建一个.sdx 文件,保存记录的文件。把起始站和测站点的数据记录进来,如下图所示:由于我们用的是闭合导线测量,而它给的记录格式是附和导线的格式,这样我们起始站和终止测站点就是一样的,另外垂直角一致约为90°,这样斜距就是水平距离,便于平差。

起始站和终止站

图根点3 图根点4

4 点开数据—导线平差,CASS会平差刚刚的导线记录。选择刚才保存的导线记录,进行平差。

5 平差的结果如下图所示:

[实验结果(包括图、表、测量记录数据等)]

下图为平差后的新的坐标图,由图可以看出来0点为原控制点,坐标

已经被平差回已知的坐标,1点和2点分别为图根点3和图根点4。

实测实量记录表格

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附表三:实测实量记录表格式(A5版) 实测实量记录表目录 序号名称编号备注 1 钢筋绑扎实测实量记录表hnwj-gc-zl-scsl-01 项目自控 2 混凝土结构实测实量记录表hnwj-gc-zl-scsl-02 3 砌体实测实量记录表hnwj-gc-zl-scsl-03 4 内墙抹灰实测实量记录表hnwj-gc-zl-scsl-04 5 内墙涂饰实测实量记录表hnwj-gc-zl-scsl-05 6 水泥地面实测实量记录表hnwj-gc-zl-scsl-06 7 地砖地面实测实量记录表hnwj-gc-zl-scsl-07 8 楼梯地面实测实量记录表hnwj-gc-zl-scsl-08 项目自控 9 饰面砖墙面实测实量记录表hnwj-gc-zl-scsl-09 10 外墙抹灰实测实量记录表hnwj-gc-zl-scsl-10 11 外墙保温实测实量记录表hnwj-gc-zl-scsl-11 12 屋面找坡层、找平层实测实量记录表hnwj-gc-zl-scsl-12 项目自控 13 屋面面层实测实量记录表hnwj-gc-zl-scsl-13 项目自控 14 防水层实测实量记录表hnwj-gc-zl-scsl-14 15 安装实测实量记录表hnwj-gc-azzl-scsl-01 1

(A5版) hnwj-gc-zl-scsl-01工程名称楼栋楼层劳务班组实测日期 构件实测 项目 实测 标准 实测值 实测 点数 不合 格数 合格 率 墙柱墙网眼 尺寸 ±20mm 墙柱筋 搭接长 度 0, +50mm 柱箍筋 间距 ±20mm 梁洞口骨 架宽、 高 长(悬挑) ±10mm宽、 高±5mm 梁锚固 长度 0, +50mm 梁箍筋 间距 ±20mm 板板网眼 尺寸 ±20mm 马凳垫块马凳 垫块 间距 ± 100mm 保护层柱梁±5mm 板墙±3mm 钢筋及绑扎外观质量焊接及机械连接质量 2

毕托管测速实验

(四)毕托管测速实验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通过对管嘴淹没出流点流速及点流速系数的测量,掌握用毕托管测量点流速的技能; 2.了解普朗特型毕托管的构造和适用性,并检验其量测精度,进一步明确传统流体力学量测仪器的现实作用。 二、实验装置 本实验的装置如图4.1所示。 图4.1毕托管实验装置图 1.自循环供水器; 2.实验台; 3.可控硅无级调速器; 4.水位调节阀; 5.恒压水箱; 6.管嘴 7.毕托管;8.尾水箱与导轨;9.测压管;10.测压计;11.滑动测量尺(滑尺);12.上回水管。 说明: 经淹没管嘴6,将高低水箱水位差的位能转换成动能,并用毕托管测出其点流速值。测压计10的测压管1、2用以测量低水箱位置水头,测压管3、4用以测量毕托管的全压水头和静压水头,水位调节阀4用以改变测点的流速大小。

图 4.2 毕托管结构示意图 三、实验原理 图4.3 毕托管测速原理图 h k h g c u ?=?=2 g c k 2=(4.1) 式中:u ——毕托管测点处的点流速; c ——毕托管的校正系数; h ?——毕托管全压水头与静水压头差。 H g u ?'=2?(4.2) 联解上两式可得H h c ??='/?(4.3) 式中:u ——测点处流速,由毕托管测定; ?'——测点流速系数; H ?——管嘴的作用水头。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1、准备)(a 熟悉实验装置各部分名称、作用性能,搞清构造特征、实验原理。)(b 用医塑管将上、下游水箱的测点分别与测压计中的测管1、2相连通。)(c 将毕托管对准管嘴,距离管嘴出口处约2~3cm ,上紧固定螺丝。

2、开启水泵顺时针打开调速器开关3,将流量调节到最大。 3、排气待上、下游溢流后,用吸气球(如医用洗耳球)放在测压管口部抽吸,排除毕托管及各连通管中的气体,用静水匣罩住毕托管,可检查测压计液面是否齐平,液面不齐平可能是空气没有排尽,必须重新排气。 4、测记各有关常数和实验参数,填入实验表格。 5、改变流速操作调节阀4并相应调节调速器3,使溢流量适中,共可获得三个不同恒定水位与相应的不同流速。改变流速后,按上述方法重复测量。 6、完成下述实验项目: (1)分别沿垂向和沿流向改变测点的位置,观察管嘴淹没射流的流速分布; (2)在有压管道测量中,管道直径相对毕托管的直径在6~10倍以内时,误差在2~5%以上,不宜使用。试将毕托管头部伸入到管嘴中,予以验证。 7、实验结束时,按上述3的方法检查毕托管比压计是否齐平。 五、实验结果及要求 实验装置台号NO. 校正系数c=1.0, k=44.27 cm0.5/s

土木工程结构试验与检测知识点汇总

1-1土木工程试验分类结构试验目的: 分类研究性试验和检验性试验(实验目的)、静力试验和动力试验(荷载 性质)、实体(原型)试验和模型试验(实验对象)、实验室试验和现场 试验(试验场地)、破坏性试验和非破坏性试验(结构或构件破坏与否)。、短期荷载试验和长期荷载试验(时间长短) 目的:结构试验是指在结构物或试验对象上,利用设备仪器为工具,以 各种试验技术为手段,在施加各种作用(荷载、机械扰动力、模拟的地震作用、风力、温度、变形等)的工况下,通过量测与试验对象工作性能有关的各种参数(应变、变形、振幅、频率等)和试验对象的实际破坏形态,来评定试验对象的刚度、抗裂度、裂缝状态、强度、承载力、稳定和耗能能力等,并用以检验和发展结构的计算理论。3 2-1 2-2如何确定研究性试验的试验荷载?加载装置的设计应符合哪些要求?A对于混凝土结构,试验荷载值确定时一般应考虑下列情况:1)对结构构件的刚度、裂缝宽度进行试验时,应确定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试验荷载值;2)对结构构件的抗裂性进行试验时,应确定开裂试验荷载值;3)对结构构件进行承载能力试验时,应确定极限承载能力试验荷载值;4)按荷载作用时间的不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试验荷载值可分为短期试验荷载值和长期试验荷载值。由于大部分试验是在短时间内进行,故应按

规范要求,考虑长期效应组合影响进行修正。在进行结构动力试验时,试验荷载值确定还应考虑动力荷载的动力系数。 B为保证试验工作的正常进行,试验装置必须进行专门设计。具体要求 如下:1)试验装置应有足够刚度。在最大试验荷载作用下,应有足够承载力(包括疲劳强度)和稳定性;2)试验结构构件的跨度、支承方式、支撑等条件和受力状态应符合设计计算简图,且在整个试验过程中保持不变;3)试验装置要满足构件的边界条件和受力变形的真实状态,且不应分担试验结构构件承受的试验荷载,且不应阻碍结构构件变形的自由发展;4)应满足试件就位支承、荷载设备安装、试验荷载传递和试验过程的正常工作要求 2-3 3-1、重物加载方法的作用方式及其特点、要求是什么?答:重物加载有重力直接加载和间接加载。重力直接加载是将物体的重力直接作用于结 构上的一种加载方法,即在结构表面堆放重物模拟构件表面的均布荷载;或在结构表面围设水箱,利用防水膜止水,再向水箱内灌水。水的重力 作用最接近于结构的重力状态,易于施加和排放,加载卸便捷,适合大面积的平板试件。但用水加载要求水箱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且对结构表

流速量测(毕托管)实验(完成)

武汉大学教学实验报告 学院:水利水电学院 专业: 水文与水资源 2013年4月20日 实验名称 流速量测(毕托管)实验 指导老师 陆晶 姓名 陈肖敏 年级 11级 学号 2011301580311 成绩 一:预习部分 1:实验目的 2:实验基本原理 3:主要仪器设备(含必要的元器件,工具) 一、实验目的要求 1、通过本次实验,掌握基本的测速工具(毕托管)的性能和使用方法。 2、绘制各垂线上的流速分布图,点绘断面上的等流速分布曲线,以加深对明槽水流流速分布的认识。 3、根据实测的流速分布图,计算断面上的平均流速v 和流量Q 测,并与实验流量Q 实相比较。 二、主要仪器设备 毕托管、比压计及水槽。简图如下: 毕托管测速示意图 三、实验原理 毕托管是由两根同心圆的小管所组成。A 管通头部顶端小孔,B 管与离头部顶端为3d 的断面上的环形孔相通。环形孔与毕托管的圆柱表面垂直,因此它所测得的是水流的势能γ p z + ,在测压牌上所反映 的水面差g u p z g u p z h 2)()2(2 2=+-++=?γγ即为测点的流速水头。 二:实验操作部分 1:实验数据,表格及数据处理 2:实验操作过程(可用图表示) 3结论 为了提高量测的精度,将比压计斜放成α角,若两测压管水面之间的读数差为L ?,则有αsin L h ?=?,从而可以求得测点的流速表达式: αsin 22L g C h g C u ?=?= 式中 C —流速修正系数,对不同结构的毕托管,其值由率定得之。 本实验使用的毕托管,经率定C =1。 1、垂线流速分布图的画法,垂线平均流速的计算 将所测得的同一垂线各点流速,按选定的比例尺画在坐标纸上。槽底的底流为零,水面的流速矢端为水面以下各点流速矢端向上顺延与水面相交的那一点。由水深线及各点流速矢端所围成的矢量图,即为垂线流速分布图。显然,流速分布图的面积除以水深h ,就是垂线的平均流速u 。 垂线平均流速: h w u = 式中 u —垂线平均流速(cm/s ); w —垂线流速分布图的面积(cm 2); h —水深(cm )。 2、断面平均流速的计算 断面平均流速: ∑==n i i u n v 1 1 式中 v —断面平均流速(cm/s ); i u —第i 根垂线上的平均流速(cm/s ) ;n —垂线个数。 量测断面垂线及测点布置图 垂线流速分布图 3、流量的计算 实测的流量: A v Q ?=测 式中 Q 测—实测流量(cm 3 /s );v —断面平均流速(cm/s );A —过水断面面积(c ㎡)。 实验流量从电磁流量计中读出。

实测实量测量表格

附表1.混凝土结构工程实测实量记录表 中国建筑项目管理表格 项目实测实量记录表 表格编号CSCEC-SC- 工程名称 栋号楼层户型(部位) 检查项目检 查 内 容 评判标准 检 测 区 检 测 点 选点规则 合 格 率 检查情况 原始数据——检测点 混凝土结构工程截 面 尺 寸 [-4,7]mm 同一墙/柱面为一个检测区,每 个检测区检测截面尺寸2次, 选取其中与设计尺寸偏差最大 的一个实测值,作为该实测指 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 墙/柱截 面尺寸 表 面 平 整 度 [0,7]mm 任选长边墙两面中的一面作为 1个检测区。当所选墙长度小 于3米时,同一面墙4个角(顶 部及根部)中,取左上及右下 2个角。按45度角斜放靠尺, 累计测2次表面平整度,这2个 实测值分别作为该指标合格率 的2个计算点;当所选墙长度大 于3米时,还需在墙长度中间 水平放靠尺增加测量1次,这 3个实测值分别作为该指标合 格率的3个计算点。跨洞口部 位必测。 墙表面 平整度 垂 直 度 层高≤5m, [0,7] 任选长边墙两面中一面作为1 个检测区。当墙长小于3米时, 同一面墙距两端头竖向阴阳角 约30CM位置,分别按靠尺顶 端接触到上部砼顶板位置及靠 尺底端接触到下部地面位置测 2次垂直度,这2个实测值分 别作为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2 个计算点。当墙长度大于3米 时,需在墙长度中间位置靠尺 在高度方向居中处加测1次,3 个实测值分别作为该实测指标 合格率的3个计算点。砼柱: 任选砼柱四面中的两面作为一 个检测区;分别将靠尺顶端接 触到上部砼顶板和下部地面位 置各测1次,这2个实测值分 别作为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2 个计算点。砼墙体洞口一侧为 垂直度必测部位。 墙/柱 垂直度层高>5m, [0,10] 顶 板 水 平 度 [0,14]mm 使用激光扫平仪,在实测板跨 内打出一条水平基准线。分别 测量4个角点/板跨几何中心位 砼顶板与水平基准线之间的5 个垂直距离。以最低点为基准 点,计算另外四点与最低点之 间的偏差,最大偏差值≤20mm 时,5个偏差值(基准点偏差 值以0计)的实际值作为该实 测指标合格率的5个计算点。 最大偏差值﹥20mm时,5个 偏差值均按最大偏差值计,作 为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5个计 算点。 顶板 水平度 楼 板 厚 度 [-5,8]mm 同一跨板作为1个实测区。每 个实测区取1个样本点,取点 位置为该板跨中1/3区域。1 个实测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 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 楼板厚度 设计值

皮托管测速实验

毕托托管测速实验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对风洞中圆柱尾迹和来流速度剖面的测量,掌握用毕托管测量点流速的技能; 2、了解毕托管的构造和适用性,掌握利用数字式精密微压计,对风速进行静态快速测量; 3、利用动量定理计算圆柱阻力。 二、实验原理及装置 ①数字式微压计 ②毕托管 图1 电动压力扫描阀 毕托管又叫皮托管,是实验室内量测时均点流速常用的仪器。这种仪器是1730年由享利·毕托(Henri Pitot )所首创。 ()υρK p p u -=02 式中; u ——毕托管测点处的点流速: υK ——毕托管的校正系数; P ——毕托管全压; P 0 ——毕托管静压; 三、实验方法与步骤 1、 用两根测压管分别将毕托管的全压输出接口与静压输出接口与微压计的两个压力通道输入端连接;

2、 安装毕托管 将毕托管的全压测压孔对准待测测点,调整毕托管的方向,使得毕托管的全压测压孔正对风洞来流方向,调整完毕固定好毕托管; 3、点击微压计面板上的“on/off ”,开启微压计,待微压计稳定,如果仍不能回零,可以按下“Zero ”键进行清零; 4、开启风洞,如果此时微压计上的压力读数为负值,则表明微压计与毕托管之间的测压管接反了,适时调整即可。 5、开始测量,读数稳定后,可记录读数。 四、数据处理与分析 原始数据: 频率/Hz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风速/m/s 1.8 3.2 4.5 5.8 7.0 8.3 9.6 10.8 12.8 压力/pa 2.0 6.1 12.1 20.2 29.7 41.0 54.8 70.0 86.9 取标准大气压: 通过绘图得到皮托管风速与风机频率的曲线图:由图可见两者呈线性关系 240,0.1219125./01.3P Pa kg k s m ρ==

结构试验(答案)

建筑结构试验 一、单项选择题 1. 建筑结构试验是以________方式测试有关数据,反映结构或构件的工作性能、承载能力以及相应 的可靠度,为结构的安全使用和设计理论的建立提供重要的依据。 ( ) A.模拟 B.仿真 C.实验 D.计算 2. 普通钢筋混凝土的密度为() A.22--23kN/m3 B.23--24 kN/m3 C.24--25 kN/m3 D.25--26 kN/m3 3. 超声回弹综合法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时,被检测混凝土强度不应低于() A.2MPa B.5MPa C.8MPa D.10Mpa 4. 结构试验前,应进行预加载,下列论述哪一项不当() A.混凝土结构预加载值不可以超过开裂荷载值; B.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预加载值可以超过开裂荷载值; C.钢结构的预加载值可以加至使用荷载值; D.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预加载值可以加至使用荷载值。 5.结构试验时,试件的就位形式最符合实际受力状态而应优先采用的是 ( ) A.正位试验 B.反位试验 C.卧位试验 D.异位试验 6.贴电阻片处的应变为1000με,电阻片的灵敏系数K=2.0,在这个电阻片上应产生的电阻变化率应是下列哪一个( ) A. 0.2% B.0.4% C.0.1% D.0.3% 7. 钢结构试验时,持荷时间不少于 ( ) 分钟分钟分钟分钟 8. 非破损检测技术可应用于混凝土、钢材和砖石砌体等各种材料组成的结构构件的结构试验中,该技术 ( ) A.会对结构整体工作性能仅有轻微影响

B.会对结构整体工作性能有较为严重影响 C.可以测定与结构设计有关的影响因素 D.可以测定与结构材料性能有关的各种物理量 9. 在结构动力模型试验中,解决重力失真的方法是 ( ) A.增大重力加速度 B.增加模型尺寸 C.增加模型材料密度 D.增大模型材料的弹性模量 10. 下列哪一点不是低周反复试验的优点 ( ) A.设备比较简单,耗资较少 B.在逐步加载过程中可以停下来仔细观察反复荷载下结构的变形和破坏现象 C.能做比较大型的结构试验及各种类型的结构试验 D.能与任一次确定性的非线性地震反应结果相比 11.在结构抗震动力试验中,下列何种加载方法既能较好地模拟地震又有实现的可能 ( ) A.采用机械式偏心激振器激振 B.采用地震模拟振动台 C.采用炸药爆炸模拟人工地震 D.采用电磁激振器激振 12.当对结构构件进行双向非同步加载时,下列图形反映X轴加载后保持恒载,而Y轴反复加载的是() 13.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时,芯样直径不得小于骨料最大粒径的 ( ) 倍倍倍倍 14.下列哪种方法施加动力荷载时,没有附加质量的影响 ( ) A.离心力加载法 B.自由落体法

毕托管测流速流量

毕托管测流速流量 实 验 指 导 书 深圳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2011.05 毕托管测流速流量

实验指导书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毕托管测速的构造和测速原理,掌握用毕托管测量流速的方法。 2、测定管嘴淹没出流的测点流速和流速系数。 二、实验装置(见图1) 经淹没管嘴将高低水箱水位差的位能转换成动能,并用毕托管测出其点流速值。测压计的测压管用以测量高、低水箱位置水头,以及测量测点的总水头和测压管水头,水位调节阀用以改变测点的流速水头。 图 1 三、实验原理 1毕托管测试公式: (1) 2g △h C =u 式中:u —毕托管测点处的点流速 C —毕托管的校正系数 h —毕托管总水头与测压管水头差 2管嘴出流测速公式:

u=Φ2g△H(2) 式中:u—测点处流速,由毕托管测定 Ф—测点流速系数 ?H—管嘴的作用水头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1、准备: (A)熟悉实验装置各部分名称、作用性能和毕托管的构造特征、实验原理; (B)用软胶管将上、下游水箱的测点分别与测压计中的测管相连通; (C)将毕托管对准管嘴,距离管嘴出口处约2~3㎝,上紧固定螺丝。 2、开启水泵:将流量调节到最大处。 3、排气:待上、下游溢流后用吸气球放在测压管口部抽吸,排除毕托管及连通管中的气体,待其中气体全部排除干净后,方可开始下步实验。 4、测记各有关常数和实验参数,填入实验表格。 5、改变流速:操作调节阀,并,并相应调节水阀,使溢流量适中,共可获得三个不同恒定水位与相应的不同流速。改变流速后,按上述方法重复测量。 6、完成下述实验项目(要求边实验、边观察分析): (1)分别沿垂向和纵向改变测点位置,观察管嘴淹没射流的流速分布; (2)在有压管道测量中,管道直径相对毕托管的直径在6~10倍以内,误差在(2~5)%以上,不宜使用。试将毕托管头部伸入到管嘴中予以验证。 7、实验结束时,检查毕托管及联通管中是否有气体。若有,则需要重新开始实验。 五、实验报告及成果要求 实验记录及计算(见参考表格) 六、讨论题 1、利用测压管测量点压强时,为什么要排气?怎样检验是否羊净? 2、毕托管的动压头?h和上、下游水位差?H之间的大小关系怎样?为什么 3、你所测出的流速系数Ф说明了什么?

实测实量测量表格(DOC)

附表 1.混凝土结构工程实测实量记录表 中国建筑 项目实测实量记录表 工程名称 栋号 检 查 项 目 检 查 评判标准 内 容
截 面 尺 寸 表 面 平 整 度 混 凝 土 [-4,7]mm
项目管理表格 表格编号 CSCEC-SC-
楼层 检 测 区 检 测 点 合 格 率
墙/柱截 面尺寸
户型(部位) 检查情况
原始数据——检测点
选点规则
同一墙/柱面为一个检测区, 每 个检测区检测截面尺寸 2 次, 选取其中与设计尺寸偏差最大 的一个实测值,作为该实测指 标合格率的 1 个计算点。 任选长边墙两面中的一面作为 1 个检测区。当所选墙长度小 于 3 米时, 同一面墙 4 个角 (顶 部及根部)中,取左上及右下 2 个角。按 45 度角斜放靠尺, 累计测 2 次表面平整度,这 2 个 实测值分别作为该指标合格率 的 2 个计算点;当所选墙长度大 于 3 米时,还需在墙长度中间 水平放靠尺增加测量 1 次,这 3 个实测值分别作为该指标合 格率的 3 个计算点。跨洞口部 位必测。 任选长边墙两面中一面作为 1 个检测区。 当墙长小于 3 米时, 同一面墙距两端头竖向阴阳角 约 30CM 位置,分别按靠尺顶 端接触到上部砼顶板位置及靠 尺底端接触到下部地面位置测 2 次垂直度,这 2 个实测值分 别作为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 2 个计算点。当墙长度大于 3 米 时,需在墙长度中间位置靠尺 在高度方向居中处加测 1 次, 3 个实测值分别作为该实测指标 合格率的 3 个计算点。砼柱: 任选砼柱四面中的两面作为一 个检测区;分别将靠尺顶端接 触到上部砼顶板和下部地面位 置各测 1 次,这 2 个实测值分 别作为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 2 个计算点。砼墙体洞口一侧为 垂直度必测部位。 使用激光扫平仪,在实测板跨 内打出一条水平基准线。分别 测量 4 个角点/板跨几何中心位 砼顶板与水平基准线之间的 5 个垂直距离。以最低点为基准 点,计算另外四点与最低点之 间的偏差,最大偏差值≤20mm 时,5 个偏差值(基准点偏差 值以 0 计)的实际值作为该实 测指标合格率的 5 个计算点。 最大偏差值﹥20mm 时,5 个 偏差值均按最大偏差值计,作 为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 5 个计 算点。 同一跨板作为 1 个实测区。每 个实测区取 1 个样本点,取点 位置为该板跨中 1/3 区域。1 个实测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 合格率的 1 个计算点。
[0,7]mm
墙表面 平整度
层高≤5m, [0,7]
垂 直 结 度 构 工 程 层高>5m, [0,10]
墙/柱 垂直度
顶 板 水 平 度 楼 板 厚 度
[0,14]mm
顶板 水平度
楼板厚度 设计值
[-5,8]mm
1

2020年毕托管测速实验

作者:非成败 作品编号:92032155GZ5702241547853215475102 时间:2020.12.13 (四)毕托管测速实验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通过对管嘴淹没出流点流速及点流速系数的测量,掌握用毕托管测量点流速的技能; 2.了解普朗特型毕托管的构造和适用性,并检验其量测精度,进一步明确传统流体力学量测仪器的现实作用。 二、实验装置 本实验的装置如图4.1所示。 图4.1毕托管实验装置图 1.自循环供水器; 2.实验台; 3.可控硅无级调速器; 4.水位调节阀; 5.恒压水箱; 6.管嘴 7.毕托管;8.尾水箱与导轨;9.测压管;10.测压计;11.滑动测量尺(滑尺);12.上回水管。 说明: 经淹没管嘴6,将高低水箱水位差的位能转换成动能,并用毕托管测出其点流速值。测压计10的测压管1、2用以测量低水箱位置水头,测压管3、4用以测量毕托管的全压水头和静压水头,水位调节阀4用以改变测点的流速大小。

图 4.2 毕托管结构示意图 三、实验原理 图4.3 毕托管测速原理图 h k h g c u ?=?=2 g c k 2= (4.1) 式中:u ——毕托管测点处的点流速; c ——毕托管的校正系数; h ?——毕托管全压水头与静水压头差。 H g u ?'=2? (4.2) 联解上两式可得 H h c ??='/? (4.3) 式中:u ——测点处流速,由毕托管测定; ?'——测点流速系数; H ?——管嘴的作用水头。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1、准备 )(a 熟悉实验装置各部分名称、作用性能,搞清构造特征、实验原理。)(b 用

(c将毕托管对准管嘴,医塑管将上、下游水箱的测点分别与测压计中的测管1、2相连通。) 距离管嘴出口处约2~3cm,上紧固定螺丝。 2、开启水泵顺时针打开调速器开关3,将流量调节到最大。 3、排气待上、下游溢流后,用吸气球(如医用洗耳球)放在测压管口部抽吸,排除毕托管及各连通管中的气体,用静水匣罩住毕托管,可检查测压计液面是否齐平,液面不齐平可能是空气没有排尽,必须重新排气。 4、测记各有关常数和实验参数,填入实验表格。 5、改变流速操作调节阀4并相应调节调速器3,使溢流量适中,共可获得三个不同恒定水位与相应的不同流速。改变流速后,按上述方法重复测量。 6、完成下述实验项目: (1)分别沿垂向和沿流向改变测点的位置,观察管嘴淹没射流的流速分布; (2)在有压管道测量中,管道直径相对毕托管的直径在6~10倍以内时,误差在2~5%以上,不宜使用。试将毕托管头部伸入到管嘴中,予以验证。 7、实验结束时,按上述3的方法检查毕托管比压计是否齐平。 五、实验结果及要求 实验装置台号NO. 校正系数c=1.0, k=44.27 cm0.5/s 实验记录表格

明渠水流速度分布测量

实验一 明渠水流速度分布测量 1..1 实验目的 1.掌握毕托管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2.测量明渠断面的流速分布,绘制流速分布图。 1.2. 实验装置及实验原理 图1 毕托管 图2 测速装置 本实验用毕托管测量明渠的水流速度分布。如图1所示,毕托管由总压管0和静压管1组成。设水流某点的速度为u 。当水从上游流向管口0的时候,流体作减速运动,流至0处速度为零,此处压强为p 0(称为总压)。然后水流绕过毕托管继续向下游运动,水流速度逐渐增加,当水流到达管口1的时候,速度值恢复至u ,此处压强为p (称为静压)。利用沿流线的伯努利方程,可得到毕托管的流速计算公式: )(2 0p p u -=ρ (1.1) 只要测出总压与静压的差值p 0-p ,便可计算流速。 本实验利用倾斜式的比压计测量压差,参见图2。设比压计左、右液柱的液面高程分别为z 3和z 4,则有 )()(13020z z g p z z g p --=--ρρ (1.2) 由于,z 0=z 1,因此 θρρsin )(320L g z z g p p ?=-=- (1.3) 式中L ?是比压计左、右液柱长度之差,θ是比压计的水平倾角。毕托管的流速公式为 θ?sin 2L g u ?= (1.4) 式中?称为毕托管的流速系数。由于流体粘性、制造工艺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的值小于1。工艺精细的毕托管,?=0.98~0.99。 测量时,可将毕托管上、下移动,以便测出断面上各点的水流速度,如图2所示。在渠底附近,速度变化较快,测点应布置得密一些。水面上的流速无法测量,可以认为水面流速与水面下的邻点的流速相等。 1.3 实验步骤 1.毕托管的注水及排气。

毕托管实验报告

福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本科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学生实验报告 工程流体力学实验 题目: 实验项目1:毕托管测速实验 姓名:卞明勇学号:051001501 组别:1 实验指导教师姓名:艾翠玲 同组成员:陈承杰陈思颖陈彦任戴晓斯 2012年1月8日 实验一毕托管测速实验 一、实验目的要求: 1.通过对管嘴淹没出流点流速及点流速系数的测量,掌握用测压管测量点流速的技术和 使用方法。 2.通过对毕托管的构造和适用性的了解及其测量精度的检验,进一步明确水力学量测仪 器的现实作用。 3.通过对管口的流速测量,从而分析管口淹没出流,流线的分布规律。 二、实验成果及要求 三、实验分析与讨论 1.利用测压管测量点压强时,为什么要排气?怎样检验排净与否? 答:若测压管内存有气体,在测量压强时,水柱因含气泡而虚高,使压强测得不准确。 排气后的测压管一端通静止的小水箱中(此小水箱可用有透明的机玻璃制作,以便看到箱内 的水面),装有玻璃管的另一端抬高到与水箱水面略高些,静止后看液面是否与水箱中的水面 齐平,齐平则表示排气已干净。 2.毕托管的压头差δh和管嘴上、下游水位差δh之间的大小关系怎样?为什么?答: 由于且即 一般毕托管校正系数c=11‰(与仪器制作精度有关)。喇叭型进口的管嘴出流,其中心 点的点流速系数=0.9961‰。 所以 。 3.所测的流速系数??说明了什么?答:若管嘴出流的作用水头为速v,则有 ,流量为q,管嘴的过水断面积为a,相对管嘴平均流 称作管嘴流速系数。 若相对点流速而言,由管嘴出流的某流线的能量方程,可得 式中:为流管在某一流段上的损失系数;为点流速系数。 本实验在管嘴淹没出流的轴心处测得=0.995,表明管嘴轴心处的水流由势能转换为动能 的过程中有能量损失,但甚微。 实验结论: 表格中我们可以得出: 1,。测点流速系数在轴线上时最大,为0.99,在轴线两边时流速系数较小为0.30,且 几乎呈对称分布,通过对比毕托管在管轴线上不同位置得出的。 2. 测点流速在阀门半开,全开,全闭时流速不同,(全开时最大,半开次之,全闭最小), 但流速系数几乎不变,说明流速系数不由流量大小决定。 3. 试验中流速在同一高程时,离管嘴距离仅处流速较大,远离管嘴处流速较小,主要是 因为淹没出流时,流体的粘滞性形成的阻力所影响。

毕托管测量流速实验

毕托管测量流速实验 一.实验目的要求 1. 了解毕托管的工作原理。 2. 验证毕托管流量计算公式; 3. 通过对毕托管测量流速的实验,进一步掌握毕托管的特性和适用环境; 二.实验装置 本实验的装置如图所示。 图3毕托管测量流速实验装置图 A 、电动机 B 、风门 C 、风机 D 、U 形管微压计 E 、毕托管 F 、工作台 三.实验原理 毕托管由总压探头和静压探头组成。利用流体总压和静压之差来测量流速的。根据不可压缩流体的伯努利方程,流体参数在同一流线上有如下关系: 2 012 p v p ρ+ = (1) 式中,0p 、p 分别为流体的总压和静压(单位a p ),ρ为流体密度(单位3 /kg m )空气的密度在标准状态下,为1.29,v 为流体流速(单位/m s )。 由公式(1)可得 :

v = (2) 可见通过测量流体的总压0p 和静压p ,或者它们的差压0p p -,就可以根据公式(2)计算出流体的流速,这就是毕托管测速的基本原理。 为了修正总压和静压的测量误差,引入毕托管的校准系数ζ(生产厂家标定给出0.85),从而: v ζ = (3) 当被测流体为气体时,且流动的马赫数(速度与声速之比)>0.3时,应考虑压宿性效应,这时计算公式为: v ζ = (4) 公式(4)中,ε为气体的压缩性修正系数,可由下表查取。 表 压缩性修正系数与的关系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1,熟悉实验装置各部分名称.结构特征.作用性能,记录有关常数。 2,启动风机,整风门位置至全开。 3,观察U 形管微压计,记录差压0p p -,同时记录热球风速仪数据 4,整风门位置,U 形管微压计差压数据每减少4毫米,重复步骤3直到风门全闭。 五.实验成果及要求 1.记录有关数据。 六.实验分析与讨论 比较热球风速仪测量的v 和用毕托管测量的差压0p p -计算的v 误差大小,分析原因。

土木工程结构试验

土木工程结构试验简答题总结 1、土木工程结构试验的任务:是基于结构基本原理,使用各种仪器仪表和试验设备,通过有计划地对结构物受载后的性能进行观测,对测量参数(位移,应力,振幅,频率等)进行分析,达到对结构物的工作性能作出评价,对其承载能力作出正确估计,并为验证和发展结构的计算理论提供依据的目的。 1.1、结构试验的一般过程:试验规划,试验准备,试验实施,试验分析 2、土木工程结构试验的作用:是结构发展理论的重要途径,是发现结构设计问题的主要手段,是验证结构理论的主要方法,是结构质量鉴定的直接方式,是制定各类技术规范和标准的基础。 3、结构试验的分类: (1)按试验目的分类:科学研究性试验、生产鉴定性试验 (2)按试验对象分类:真型试验、模型试验、小构件试验 (3)按荷载性质分类:静力试验,动力试验 (4)按试验时间长短分类:短期荷载试验、长期荷载试验 (5)按试件破坏与否分类: (6)按试验场地分类:实验室试验、现场试验 4、科学研究性试验:验证结构设计计算理论的各种假定、为制定设计规范提供依据、发展新的设计理论改进设计计算方法、为发展和推广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提供理论和实践的依据。 5、生产鉴定性试验: (1)鉴定结构设计和施工质量的可靠程度 (2)为工程改建或加固判断结构的实际承载能力 (3)为处理工程事故提供技术依据 (4)检验结构可靠性 (5)估算结构剩余寿命 (6)鉴定预制构件的产品质量。 5.1发展简史:解放前科学技术极端落后,根本没有土木工程结构试验这门学科,解放后,迅速发展,建立一大批各种规模的结构实验室,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的专业技术队伍,具有一定数量的现代化仪器设备,并积累了丰富的试验技术经验。目前随着智能仪器的出现、计算机和终端设备的广泛使用,各种试验设备自动化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先进的试验技术手段会不断涌现。 5.2试验准备阶段主要工作:试件的制作、试件的尺寸与质量检查、试件的安装与就位、安装加载设备、设备仪器的率定、做辅助试验、仪表的安装和连线调试、记录表格的设计准备、通过计算结构内力进行判断和控制加载 5.3试验实施阶段: (1)确定基本加载方案,如破坏与否、试验周期的长短等 (2)荷载图式的选择,如集中荷载还是均布荷载。 (3)加载顺序的确定,如直接加载还是分级加载,按几个循环进行。 (4)观测注意点和测点布置。观测时应注意:首先观测试件的整体工作状态、整体工作变形能反映出整体工作的面貌,而后观测局部的变化。测点布置:要满足试验要求,便于操作和测读,数据准确等。 5.4试验台座形式:板式试验台座(①槽式,地脚螺栓式);箱式试验台座; 6、模型是仿照原型并按照一定比例关系复制而成的试验代表物,是具有实际结构的全部或部分特征,但尺寸却比真型小得多的模型进行实验。 灵敏度:某实际物理量的单位输出增量与输入增量的比值。 7、结构试验的一般过程:结构试验规划设计、结构试验准备、结构试验实施和结构试验资料整理分析并提出试验理论。其中制定试验规划设计阶段最为重要,试验实施阶段(试验加载测试阶段)是中心环节。 8、路标实验1767年法国科学家荣格密里在没有量测的情况下,首次用简单的试验,验证了受弯梁断面上应力的存在,这位就是著名的路标试验。

历年结构试验与量测技术 考试题(西南交大 考试必用)

西南交通大学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考试试卷 课程代码 0141600 课程名称 结构试验与量测技术 考试时间 90 分钟 阅卷教师签字: 一、 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 在选择测量仪器时,一般要求最大被测量小于仪器满量程的 【 】 A .50% B .90% C .70% D .60% 2. 将试验数据1.0500修约到小数后一位,修约结果应为应为 【 】 A .1.1 B .1.0 C .1.05 D .1.10 3. 在用电阻应变片测量结构应变时,应变片的敏感栅栅长方向应与应变测量方向 【 】 A .垂直 B .平行 C .交叉 D .无关 4. 试件为匀质对称构件,应变片粘贴方式如左图所示,连接电路如右图所示,应变仪测量出来的应变 值为480με,此时测点1的实际应变为 【 】 A .240 B .480 C .120 D .100 5. 下列不能测量应变仪器是 【 】 A .电阻应变仪 B .手持应变仪 C .位移传感器 D .读数显微镜 6. 对于混凝土结构静力试验,在达到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试验荷载值以前,每级加载值不宜大于正常 使用极限状态试验荷载值的 【 】 A .5% B .10% C .20% D .30% 7. 在确定结构试验的观测项目时,应首先考虑 【 】 A .局部变形 B .整体变形 C .应变观测 D .裂缝观测 8. 用超声波法检测大体积混凝土的深裂缝深度时,应采用 【 】 A .单面平测法 B .双面斜测法 C .钻孔法 D .双面对测法 9. 用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某一测区的16个回弹值为46、42、37、45、36、40、48、39、40、44、 50、40、40、42、47、38,则该测区的平均回弹值为 【 】 班 级 学 号 姓 名 密封装订线 密封装订线 密封装订线 V i A D R 测1(R 测3) 试 件 测2测4) )

DTG自循环毕托管测速实验仪

水力学及流体力学实验仪系列产品 DTG毕托管测速实验仪 综述 1、实验设备外形尺寸:长*宽*高(cm)= 86*50*137 2、存水箱尺寸:(cm)57(W)×40(D)×50(H)PVC材料 3、实验水槽: (cm)34(W)×44(D)×64(H)PVC材料 4、出流水槽: (cm)45(W)×30(D)×40(H)PVC材料 5、配备:250W 220V 50HZ 低噪音不锈钢水泵(国家优秀节能新产品) 6、毕托管坐标架不锈钢材料,三维方向可调,精度0.1mm 7、毕托管为不锈钢材质, 直径4mm 长400mm. 一、实验目的 了解.毕托管的结构及适用性。 掌握毕托管测量点流速及其修正系数的校准技能。 观察喷嘴淹没与自由出流的流动特点。 二、实验设备简图 1供水箱 2供水箱测压管 3毕托管测压管 4淹没水位测尺 5毕托管 6毕托管坐标架 7实验水箱8挡水板 9喷嘴 10溢流管 11存水箱 12供水阀门 13水泵 14调压板

自循环供水系统,配不锈钢离心泵,该泵为国家优质节能新产品;大收缩比喷嘴使喷射速度均匀,稳定;供水箱恒定水位可随意调控. 三、实验原理及计算公式 1.毕托管测速 毕托管是测量时均点流速常用的仪器,它利用测点的动压和静压差计算流速,计算式为: cm/s ① 式中: 测点的时均流速 Δh—动压与静压差,由测压管测得 C—毕托管的修正系数,通过校准求得 2.毕托管修正系数的校准 利用喷嘴射流的等速核校准毕托管的修正系数,喷嘴流速计算式为: cm/s ② 式中:Φ—喷嘴的流速系数,本仪器的喷嘴用体积法标定Φ 0.98 H供水箱的作用水头。淹没出流时H 为喷嘴中心淹没水深。 在相同作用水头下,即 C ③ ④ 四、实验步骤 1.往存水箱内注水距上沿4厘米。将供水箱调压板放到最底位置,插上实验水箱的挡水板.置毕托管距离喷嘴出口2厘米的中心位置并固定。 2.略开供水箱供水阀门,启动水泵,慢慢开大供水阀门,保持少量溢流。排除水箱及毕托管测压管内的气体。 3.实验:读供水箱、实验箱及毕托管的测压管读数,并记录。向上提调压板并固定,观察是否有少量溢流,待溢流稳定后,读各测压管读数并记录。用同样的方法测量约10组数

4 毕托管测速实验

毕托管测速实验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通过对管嘴淹没出流点流速及点流速系数的测量,掌握用毕托管测量点流速的技能; 2.了解普朗特型毕托管的构造和适用性,并检验其量测精度,进一步明确传统流体力学量测仪器的现实作用。 毕托管测速实验装置图 1. 自循环供水器 2. 实验台 3. 可控硅无级调速器 4. 水位调节阀 5. 恒压供水箱 6. 管嘴 7. 毕托管8. 尾水箱与导轨9. 测压管10. 测压计11. 滑动测量尺12.上回水管 二、实验原理 (4.1) 式中:u -毕托管测点处的点流速; c -毕托管的校正系数;

-毕托管全压水头与静水压头差。 (4 . 2) 联解上两式可得(4 .3) 式中:u -测点处流速,由毕托管测定; -测点流速系数; -管嘴的作用水头。 三、实验方法与步骤 1.准备: (1)熟悉实验装置各部分名称、作用性能,搞清构造特征、实验原理。 (2)用医塑管将上、下游水箱的测点分别与测压计中的测管1、2相连通。 (3)将毕托管对准管嘴,距离管嘴出口处约2~3cm,上紧固定螺丝。 2.开启水泵:顺时针打开调速器开关3,将流量调节到最大。 3.排气:待上、下游溢流后,用吸气球(如医用洗耳球)放在测压管口部抽吸,排除毕托管及各连通管中的气体,用静水匣罩住毕托管,可检查测压计液面是否齐平,液面不齐平可能是空气没有排尽,必须重新排气。 4.测记各有关常数和实验参数,填入实验表格。 5.改变流速:操作调节阀4并相应调节调速器3,使溢流量适中,共可获得三个不同恒定水位与相应的不同流速。改变流速后,按上述方法重复测量。 6.完成下述实验项目: (1)分别沿垂向和沿流向改变测点的位置,观察管嘴淹没射流的流速分布; (2)在有压管道测量中,管道直径相对毕托管的直径在6~10倍以内时,误差在2~5%以上,不宜使用。试将毕托管头部伸入到管嘴中,予以验证。 7.实验结束时,按上述3的方法检查毕托管比压计是否齐平。 四、实验分析与讨论 问题1.利用测压管测量点压强时,为什么要排气?怎样检验排净与否? 参考答案: 毕托管、测压管及其连通管只有充满被测液体,即满足连续条件,才有可能测得真值,否则如果其中夹有气柱,就会使测压失真,从而造成误差。误差值与气柱高度和其位置有关。

土木工程结构试验量测技术研究进展与现状

第49卷第1期 2017年2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 Xi’an Univ. of Arch. & Tech. (Natural Science Edition)Vol. 49 No. 1 Feb. 2017DOI : 10. 15986/j. 1006-7930. 2017. 01. 008 土木工程结构试验量测技术研究进展与现状 赵宪忠1>2,李秋云1 (1.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上海200092; 2.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92) 摘要:理论分析、试验研究和数值模拟是土木工程研究的三种基本手段,其中试验研究是第一性的.目前,结构试验在作 用方式上,已从传统的静态、准静态试验逐步发展到拟动力、动力试验;在空间尺度上,也从常规尺度试验向微细观材性 试验和足尺结构试验拓展,从而对试验的量测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受到测量原理和硬件设备的限制,传统量测技 术已无法完全满足现代结构试验的量测需求,需要传统的结构试验量测技术结合各种新兴技术进行不断完善和创新.本文 总结了传统结构试验量测技术的发展现状,评述其在现代结构试验中的适用情况,并介绍了数字图像相关技术和近景摄影 测量技术等新兴结构试验量测手段.其中,数字图像相关技术广泛应用于材料力学行为的测试与分析,概述其在结构试验 中的应用并重点分析影响其测量精度的相关因素;近景摄影测量技术属非接触测量范畴,动态采集频率高,测量范围广, 在高频动态结构试验的位移和应变测量方面有巨大潜力. 关键词:结构试验;量测技术;位移;应变;数字图像相关;近景摄影测量 中图分类号:TB87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930(2017)01-0048-08 A review on measurement technology for structural testing in civil engineering ZHAO Xianzhong 1,2 , LI Qiuyun 1(1. College of Civil Engineering, 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92 , China ; 2.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Disaster Reduction in Civil Engineering, 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92 , China)Abstract :In the field of civil engineering, theoretical analysis, experimental research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are the three basic methods for investigation, and the experimental research is in the primacy. Nowadays, particularly in the aspect of structural testing, the static and quasi-static tests have extended to pseudo-dynamic and dynamic tests. Moreover, mesoscopic and microscopic material tests and full scale structural tests also developed significantly. A higher request is thus set on the testing measurement system. Due to the limitation of measuring principles and the equipments, traditional techniques for structural testing are unable to completely meet the measurement demands of modern structural tests, and new ideas should be improved and brought forth in combination with a variety of emerging measurement technology. This paper gives an overall review on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traditional structural testing measurement technology and also introduces new measurement instruments for 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 technique and close-range photogrammetry technology. 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 technique is widely used in testing and analysis of material behavior. Its applications in structural tests and related factors affecting the measurement accuracy are summarized. Close-range photogrammetry technology is a non-contact measurement method, which has high dynamic acquisition frequency and wide measuring range. It has great potential for displacement and strain measurement of high-frequency dynamic structural tests. Key words :structural testing ; measurement technology ; displacement ; strain ; 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 ; close-range photogrammetry 结构试验作为整个结构工程学科三级构成中 的一级,是第一性的[1].结构试验的主要任务是将 荷载或其他因素(地震、温度等)作用在结构物或 试验对象上,通过量测与结构和试件工作性能相 关的各种参数来判断其实际工作性能,估计结构 的承载能力,确定结构对使用要求的符合程度, 为工程设计过程中结构优化、使用安全性和可靠 性评估提供依据,并用以检验和发展结构的计算 理论[2].由结构试验的任务可知,试验数据的量测 是结构试验的关键环节之一,只有量测获得可靠 收稿日期:2016-08-26 修改稿日期:2016-12-29作者筒介:赵宪忠(1972—),男,工学博士,教授,主要从事钢结构方面研究.E-mail:x.zhao@toiig :j https://www.360docs.net/doc/027208191.html,.cii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