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原理复习提纲

会计学原理复习提纲
会计学原理复习提纲

《会计学原理》复习提纲及答案

第一章总论

※1.什么是会计?(4)

会计是一个为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提供决策所需要的财务信息及其他经济信息的信息系统。

2.※现代会计有哪两部分组成?什么是财务会计、管理会计?(5—6)

现代会计由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大部分组成。

财务会计是以会计准则和相关法律、法规为准绳,使用自身独特的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等程序,以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为核心,通过对外提供通用财务报告的形式为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信息的信息系统。

管理会计是为企业内部管理当局提供用于决策、规划、控制和绩效评价等所需的财务和经营信息,对主体的经营活动及其相关信息进行确认、计量、归集、分析、编报、解释和传输的过程,它为管理者合理使用资源和有效履行经管责任服务。

3.※会计的基本职能有哪两个?二者的关系是什么?(8)

会计的基本职能是反映和控制。

会计的两个职能是相互联系、互为补充的。会计的反映职能是会计最基本的职能,没有反映职能,控制职能就失去了控制的材料。控制职能是反映职能的深入,没有控制职能,反映职能就失去了意义。

4.※会计的目标是什么?会计信息使用者都有哪些,他们使用

会计信息的目的是什么?(9—10)

会计的目标是为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提供决策所需的财务信息及其相关经济信息。

会计信息使用者有投资者、债权人、社会公众、财政和税务等政府机构、证券交易所、财务分析机构和往来客户、企业管理当局、内部职工等。

投资者需要会计信息来帮助他们决定是否应该买进、卖出或继续持有投资及对一个主体支付股利的能力的能力进行评估;债权人需要会计信息来评估经济主体所欠他们的款项能否如期支付;企业管理当局需要了解自己履行对经济资源的受托经管责任的状况;政府及其机构关心资源的分配;雇员及其工会组织需要会计信息来评估一个主体提供给雇员报酬、退休福利和就业机会的能力;顾客需要评估一个主体的延续能力;社会公众关心一个主体的发展能力、发展趋势、环境治理投入、资源消耗状况等方面的信息。

※5.会计的一般对象是什么?以图文并茂的方式描述工业企业的资金运动。(12)

会计的一般对象是社会主义扩大再生产过程中的社会总资金运动。资金运动见教材图示。

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可以分为供应过程、生产过程、销售过程。随着企业供产销活动的不断进行,企业的资金也在不断地进行着循环和周转。在供应过程中,企业要购买原材料等劳动对象,发生材料购买费用、运输费用、装卸费用等材料采购成本,使得部分货币资金转化为储备资金。在供应过程中,企业还要购买生产资料,使得部分货币资金转变为固定资金。在供应过程中,企业还要招募劳动力,储备人力资源。在生产过程中,劳动者借助于劳动手段将劳动对象加工成特定产品,发生材料消耗费用、固定资产折旧费用以及生产工人工资费用等,使得储备资金、固定资金以及部分货币资金转变为生产资金。对在产品继续加工,成为可以向市场销售的合格产品,从而使生产资金转变为产成品资金。在销售过程中,

企业将产成品推向市场,实现销售,收回货款,从而使产成品资金转变为货币资金,又回到了货币资金的起点。

这样,伴随着生产经营活动的进行,企业的资金由货币资金依次转化为储备资金、固定资金,再转化为生产资金、成品资金,最后又转化为货币资金,就称为资金循环。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只要不停止,资金必然周而复始、循环往复,以至于无穷无尽,就称为资金周转。资金周转,加上资金进入、资金退出,构成一个完整的资金运动总体,就是工业企业的资金运动。工业企业的资金运动,就是工业企业的会计对象。

6.※我国的会计要素有哪六个?※重点掌握前三个会计要素的概念。熟悉会计要素各包括哪些具体内容。(13-18)

会计要素有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

资产是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主要包括: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及预付账款、存货、持有至到期投资、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性房地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

负债是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主要包括短期借款、应付及预付账款、应交税费、应付职工薪酬、预计负债、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等。

所有者权益也称为净资产,是资产减去负债以后的差额。也就是投资者拥有资产的份额。主要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7.会计核算方法有哪七种?为什么说它们是一个完整的方法体系?(19-20)

会计核算方法有七种,即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和编制会计报表。

各种会计核算方法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一个会计主体要进行

会计核算,首先要根据经济管理的需要和自身业务的特点设置完整的账户体系,然后按照主体所发生的经济业务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与记账凭证,依据审核无误的会计凭证按照复式记账的原理和记账规则逐笔登记账簿,并定期进行对账与结账,通过成本计算获得各种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全面了解资产耗费和费用发生的状况,定期或不定期的开展财产清查,保证账实相符,最后将分散的会计资料进行浓缩和汇编,汇总为综合反映企业财务情况的会计报表,提供财务信息供决策者使用。

8.按照会计工作领域和工作特点可以将会计职业分为哪三类?(22)

按照会计工作领域和工作特点可将会计职业分为:企业会计职业、公共会计职业、政府会计职业。

9.什么是会计职业道德?我国《会计法》等有关法规对会计职业道德有哪些规定?(23—24)

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人员在从事会计工作时应该遵循的所有道德准则,是调整会计人员与政府、企业和他人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总和。

我国《会计法》规定:会计人员应当遵守职业道德,提高业务素质。对会计人员的教育与培训工作应当加强。《职业道德基本准则》规定:会计人员应该独立、客观、公正,具有专业胜任能力,对客户、对同行、对职业组织具有责任感。

10.会计学科是怎样分类的?分别分为哪些具体学科?(24—26)

(1)按照研究内容分类:会计学原理、中级财务会计学、高级财务会计学、管理会计学、成本会计学、会计史学、电算化会计学、国际会计学。

(2)按照会计信息的服务对象分类:财务会计学、管理会计学。

(3)按照会计的职能和作用分类:财务会计学、决策会计学、责任会计学。

(4)按照会计涉及的核算主体分类:微观会计学、宏观会计学。

11.※什么是会计规范?※我国的会计规范可以分为哪三个层次,各层次包括哪些主要的会计规范?(321—324)

会计规范是指导和约束会计工作的法律、法规、准则、制度和政策的总和。

会计规范的三个层次及其包含的主要会计规范为:

第一层次:《会计法》、《审计法》;第二层次:《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以及有关同层次的其他会计制度;第三层次:各单位内部的会计制度。

12.※什么是会计准则?了解我国基本会计准则的内容以及有哪三十八个具体会计准则。(322—323)

会计准则是指约束和规范财务会计行为,指导财务报表编制的规范。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的内容:P323第三段

38个具体会计准则:P323最后一段——P324。

※13.什么是权责发生制、收付实现制?它们的适用范围分别是

什么?(327页及笔记)

权责发生制是按照费用的效益期和收入的实现期来确定它们的归属期。凡是本期实现的收入,不论是否收到款项,都应列作本期的收入;凡是应该由本期负担的费用,即使尚未付出款项,也应列作本期支出。权责发生制的适用范围是:企业会计、部分事业单位或事业单位的部分经济业务。

收付实现制是按照货币收入或付出的时间为准确定收入的实现期和费用的发生期。凡是本期实际收到或支出款项,都应作为本期的收入或支出处理;反之,未收付款项业务都不能作为本期的收入或支出处理。收付实现制的适用范围:政府财政会计、行政单位会计、部分事业单位或事业单位的部分业务。

14.※会计的基本假设有哪四个?理解其含义、作用。(325—327)

会计的基本假设有4个,即会计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会计分期假设、货币计量假设。

会计主体假设:是指在经营上或经济上具有独立性或相对独立性的核算和报告单位。会计主体假设的作用:明确区分了一个会计主体与另一个会计主体之间的经济业务和事项及其背后的经济利益,明确区分了一个会计主体与其所有者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

持续经营假设,即假设企业将会永远地经营下去,不会中途倒闭。持续经营假设的作用:便于确定资产的计价方法、摊销期限等。

会计分期假设:为了及时地提供决策所需的财务及其相关经济信息,而将企业“持续经营的长河”人为地划分为一个个区间。会计分

期假设的作用:便于分期考核经营成果。

货币计量假设:是指以货币作为最基本的计量单位对企业的经济交易和事项进行记录,并编制会计报表。货币计量假设含有币值不变假设,即会计记账时对未来物价的波动不予考虑。货币计量假设的作用是:便于将不同质的指标综合起来考核企业经营成果以及其他有关经济指标。

15.※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有哪些?理解这些原则的含义。收益性支出、资本性支出是怎么回事?(328—331)

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主要有以下八个:

(1)真实可靠与内容完整原则。真实可靠是指会计信息必须以发生经济业务的事实为准,而不得虚构会计资料。内容完整是指全面反映和报告各种会计事项,而不得虚报隐瞒。

(2)相关性原则。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必须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

(3)清晰性原则。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会计报告的使用者理解和利用。

(4)可比性原则。各单提供的会计信息必须具有可比性,就是在不同单位之间同类指标可比,在同一个单位中不同期间的同一个会计指标可比。

(5)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是指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当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比如以融资租赁的形式租入的固定资产,

虽然从法律形式来讲企业并不拥有其所有权,但是由于租赁合同中规定的租赁期相当长,从实质上看企业控制了该项资产的使用权及受益权,所以在会计核算上,将融资租赁的固定资产视为企业的自有资产。

(6)重要性原则。在保证会计核算全面反映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前提下,应视会计信息的性质及其对会计信息使用者决策的影响程度来确定会计核算和会计报告的重点。凡是对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有较大影响的会计信息,应当严格按照会计原则和会计程序进行单独、详细精确地核算和报告;对不重要的会计事项可以简化核算程序和方法,粗略或简化反映。

(7)谨慎性原则。在会计环境中存在不确定的因素和风险、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的精确性受到影响的情况下,应该运用谨慎的职业判断和稳妥的会计方法进行会计处理。充分预计可能的负债、损失和费用,尽量少计或不计可能的资产和收益,以免会计报表反映的会计信息引起报表使用者的盲目乐观。

(8)及时性原则。及时性原则是指会计核算应当及时进行,包括会计核算及时、会计报表报送及时。会计核算中必须做到及时记账、算账、报账。

另外:收益性支出是指凡一项支出的效益仅与本会计年度相关,该项支出就应当作为收益性支出。资本性支出是指凡支出的效益与几个会计年度相关,该项支出就应当作为资本性支出。

第二章会计账户与复式记账

16.※会计等式有哪三个?说出各等式的理论依据。会计等式的

重要性是什么?(30—36)

(1)静态会计恒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理论依据:有资产,就有等额的权益,权益可以分为债权人权益和所有者权益。

(2)动态会计恒等式:利润=收入—费用

一定的会计期间取得收入,为了取得收入一般都要花费比要的费用,从而形成利润或者亏损。

(3)综合会计恒等式: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理论依据:将动态与静态的会计要素结合起来,将(1)式反映的某一个时点上的原财务状况发展到了另一个时点上的新财务状况,并以此形成会计主体又一轮生产经营的新起点,如此周而复始。

(4)会计等式的重要性:第一,会计恒等式是设置账户、复式记账、试算平衡等基本账务处理方法的基础。第二,会计恒等式是会计报表的编制基础。

17.什么是经济业务?为什么说各种各样经济业务的发生不会破坏会计恒等式的平衡关系?(31、34)

经济业务是指经济组织在经营管理活动中发生的、能够使会计要素发生增减变动的事项。

各种各样经济业务的发生不会破坏会计恒等式的平衡关系,这是因为经济业务虽然千变万化,但归纳其来不外乎以下几种情况:第一,经济业务使会计恒等式中的某一个会计要素的不同组成项目发生增减变化,但不改变该要素的总额。第二,经济业务使会计恒等式某一

边的某一会计要素增减变化,同时使处于等式同一边的另一会计要素发生等额的减增变化,从而使所有会计要素的金额总额合计不发生变化。第三,经济业务使会计恒等式某一边的会计要素发生增加或者减少,同时使会计恒等式的另一边的另一个会计要素发生等额的增加或者减少,两者影响相抵消,会计恒等式仍然成立。由此可见,各种各样经济业务的发生不会破坏会计恒等式的平衡关系。

18.什么是会计科目?※什么是账户?※账户的基本结构是什么?什么是账户的具体结构?(36、39、124)

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内部性质相同或者相近的内容进行归类而形成的具体项目,它反映了同一会计要素内部的差异性。

账户是用来分门别类地记录经济业务的具有一定格式帐页,设置账户是一种重要的会计核算方法。

账户的基本结构保括“增加”和“减少”两个部分。

账户的具体结构:在账户中如何提供各种核算资料,即账户的借方和贷方各登记什么内容、余额的方向及其所表示的经济含义。

19.熟悉企业会计通用的会计科目。谈谈会计科目的分级。(37)

通用会计科目见教材38页。

会计科目分为一级科目、二级科目、三级科目次。一级科目是总账科目,是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分类而形成的会计科目。二级科目、三级科目都是明细科目。

※20.什么是总分类账户、明细分类账户?二者有何联系和区别?(41、参考190—192及笔记)

总分类账户是按照总账科目设置、提供会计要素具体内容增减变动总括情况的账户。总账账户只以金额进行记录。

明细分类账户是按照明细科目设置、提供会计要素具体内容的增减变动的详细情况的账户。明细账户除了用金额登记以外,还要兼用数量进行记录。

总账和明细账的联系是:第一,总账是明细账的“控制账户”,明细账户是总账账户的从属账户,对总账账户起着辅助作用,二者互为补充。第二,总分类账户与所属明细分类账户核算的内容相同,前者进行总括登记,后者进行详细登记。第三,总分类账户及所属的明细分类账户登记的原始依据是相同的。第四,总分类账户的发生额、余额分别与所属各明细分类账户的发生额、余额合计数相等。

总账和明细账的区别联系是:第一,二者提供的会计核算资料详略程度不同。总账提供的资料比较粗略概括,明细账提供的资料详细具体。第二,总分类账户只采用货币作为计量单位,明细分类账户除了采用货币作为计量单位外,还可以采用实物数量进行登记。第三,总分类账户的名称必须根据国家统一规定的总账科目进行设置,明细分类账户的名称可以由企业根据经营管理的需要自行设置。第四,明细分类账户可以根据记账凭证或日记账直接登记,登记方法简单,而总账登记相对复杂。

※21.什么是平行登记?平行登记的要点是什么?熟悉平行登记的例题。(41、参考194—197页。平行登记的要点按照194页的内容掌握)

平行登记的含义是:在经济业务发生后,以会计凭证为依据,一方面要在有关的总分类账户进行总括登记,另一方面要相关的明细分类账户进行详细登记。

平行登记要点是:第一,依据相同。总账和明细账都要以同一相关的会计凭证为依据进行登记。第二,方向相同。总账登入哪一方,明细账也登入哪一方。第三,期间相同。对发生的经济业务,必须在同一会计期间登记总账及其从属的明细账。第四,金额相等。对于一笔经济业务,登记明细账金额的合计数,必须与登记相关总账的金额相等。

※22.什么是复式记账法?从记账符号、记账规则、试算平衡三个方面论述借贷记账法的内容。(44—49)

复式记账法的含义是:企业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以相等的金额进行记录的方法。

借贷记账法的内容是:第一,记账符号。在资产、费用类账户里,增加记借方,减少记贷方;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类账户里,增加记贷方,减少记借方;遇到诸如“累计折旧”等调整类账户时,视为异类账户使用。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没有什么确切的含义,只是代表账户的方向,即左方和右方。但是,结合在具体的账户里,它就有了确切的含义,在资产类账户里,借表示增加,贷表示减少;在权益类账户里,贷表示增加,借表示减少。第二,借贷记账法的账规则。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第三,借贷记账法的平衡关系。借贷记账法有两个平衡关系:①借贷方发生额平

衡。借贷方发生额平衡,即借方金额等于贷方金额,具体包括两种情况:每笔会计分录的借贷方金额具有平衡关系;所有账户的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与其贷方发生额合计相等。②余额平衡。余额平衡也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期初余额平衡,二是期末余额平衡。其中,余额平衡是指所有账户的借方余额之和,等于所有账户的贷方余额之和。

23.为什么说复式记账法是一种更为完善和科学的记账方法?(44)

与单式记账法相比,复式记账法是一种更为完善和科学的记账方法。这是因为:第一,复式记账法可以更为全面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第二,复式记账法可以建立更为完善的账户体系,充分揭示经济业务所造成的多重影响,完整的反映资金运动的来龙去脉。第三,复式记账法可以利用账户之间发生额与余额的平衡关系,检查账务处理的正确性。

24.什么是账户对应关系?什么是对应账户?(49—50)

账户的对应关系:采用复式记账法记账对每一笔经济业务经济业务进行会计处理时,至少把两个账户名称写在一笔会计分录之中,这就使得两个账户发生了反映资金来龙去脉的相互依存关系。账户间这种相互依存关系,就称为账户间的对应关系。

对应账户:具有对立统一关系的账户,互为对应账户。

25.※什么是会计分录?什么是简单分录、复合分录?(50)

按照借贷记账法的原理,对发生的每一笔经济业务简明、扼要的指出应记账户的名称、方向和金额的记录,就叫会计分录。

只涉及两个账户的分录叫简单分录,涉及两个以上账户的分录叫复合分录或复杂分录。

26.能够根据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登记总账和明细账,结账,编制试算平衡表。如55页“业务题”。(略)

27.什么是会计确认、会计计量、会计记录、会计报告?

(1)会计确认。就是依据一定的标准,确认某项经济业务或会计事项能否记入会计信息系统,并列入会计报告的过程。也就是对该项经济业务是否应该记录、何时记录、当作哪一项会计要素记录的确认;对应不应该计入会计报表、何时计入、当作哪一项会计要素来报告的确认。在会计确认中,要素项目确认和要素时间确认是会计确认的核心。其中,要素项目确认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此项经济业务或会计事项是否属于会计核算内容;第二,此项经济业务或会计事项应该归属哪一个要素项目。(2)会计计量。是指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对各项财产物资都必须以某种尺度为标准确定它的量。会计计量包括计量单位和计量属性两个方面的内容。货币计量通常以元、百元、千元、万元等为计量单位;计量属性是指计量的某种特性或标准,如资产计量有历史成本、重置成本、现行成本等。(3)会计记录。是指各项经济业务经过确认、计量以后,采用一定的文字、金额和方法在账户中加以记录的过程。包括以原始凭证为依据编制记账凭证,再以记账凭证为依据登记账簿。(4)会计报告。是指以账簿记录为依据,采用表格和文字形式,将会计数据提供给信息使用者的手段。现行的会计报表主要有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参考49、58—59)

第三章资产的核算

19.什么是货币资金?货币资金包括哪三个组成部分?掌握其他货币资金的核算例题。(60、63)

货币资金是企业资金周转过程中以货币形式表现出来的流动资产。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

核算例题见教材。

20.什么是交易型金融资产?※怎样确定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成本?※掌握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核算例题。(63—64)

交易性金融资产是指企业为了在近期出售而取得的股票、债券、权证等有价证券等。

初始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时按照公允价值入账,但相关的交易费用应当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即“投资收益”账户。公允价值在这里就代表买价。

核算例题见教材。

※21.什么是应收账款?应收账款包括哪些内容?掌握应收账款的核算例题7。(64)

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因赊销商品、提供劳务或者办理工程结算等业务,应向购货方或者接受劳务方收取的款项。应收账款包括赊销账款、代垫运杂费、包装费以及依照我国税法规定应向客户收取的增值税销项税额。

核算例题见教材。

※22.什么是坏账?什么是坏账损失?掌握计提坏账准备金的核

算例题8。(65)

坏账是企业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由此造成的损失称为坏账损失或者坏账费用。

核算例题见教材。

23.什么是应收票据?※什么是商业汇票?※商业汇票按承兑人不同可以分为哪两类?※掌握应收票据核算的例题9。(66)应收票据是指企业因采用商业汇票结算方式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而获得的商业汇票。

商业汇票是指由收款人或者付款人(承兑申请人)签发,由承兑人承兑,并于到期日向收款人或者被背书人支付款项的一种票据。

商业汇票按承兑人不同,分为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

核算例题见教材。

24.什么是存货?存货包括哪些内容?(67)

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于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等。

存货包括已经采购但尚未验收的物资和材料、已经入库的原材料、燃料、库存商品、半成品、发出但尚未确认销售的商品、委托加工物资、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等。

25.存货的盘存制度有哪两种?※什么是永续盘存制、实地盘存制?谈谈它们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67—68,可以按照217—218页的内容掌握)

存货的盘存制度有两种:永续盘存制和实地盘存制。其余内容见教材。

26.外购存货的采购成本包括哪些内容?掌握材料购进核算的例题11。(72)

外购存货的采购成本包括买价、采购费用(运输费、装卸费、堆栈费、路途中的合理损耗、入库时整理挑选费等),但不包括支付给供货商的增值税进项税额。

27.※存货发出成本确认的计价方法有哪几种?什么是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一次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后进先出法?我国在2007年开始执行的会计准则中为什么取消了后进先出法?(68—72)

存货发出成本确认的计价方法有个别计价法、先出先进法、一次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后进先出法。

个别计价法是指对发出的存货分别进行识别,具体确认其单位成本和发出成本的计价方法。

先进先出法是假定最先购进存货最先流出企业,使得期末存货成本接近最近几次购货成本的计价方法。

一次加权平均法是指以期初结存存货成本和本期购入存货成本之和,除以期初结存存货数量和本期购入存货数量之和,计算出本期入库存货的加权平均成本。然后,以此加权平均成本乘以本期耗用存货数量,得出该期存货发出成本的一种计价方法。

移动加权平均法是以上次结存存货的成本和本次购入存货的成

本之和,除以上次结存存货的数量与本次购入存货的数量之和,求出每次购货后的加权平均成本并依次作为发出存货的单位成本。

后进先出法是假定后入库的存货先发出,据此计算存货发出成本的计价方法。

取消后进先出法有两条原因:第一,过于稳健。采用后出先进法,发出存货成本均以“后购进的先发出”顺序来确定,在物价上涨的条件下,计入本期的成本较高,使得本期利润较低。第二,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国际会计准则不允许使用后进先出法,为了国际间会计语言相同,我国在2007年开始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中取消了后出先进法。

※29.发出不同用途的材料应该分别记入那些账户?掌握材料发出核算的例题12。(72)

发出不同用途的材料应该计入不同的账户。用于生产产品的计入“生产成本”账户;用于车间管理的计入“制造费用”账户;用于管理部门的计入“管理费用”账户;用于销售部门或销售业务的计入“销售费用”账户;用于委托外单位进一步加工的计入“委托加工物资”账户;用于在建工程项目的计入“在建工程”账户。

30.什么是非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主要包括哪些内容?(73)企业总资产中不符合流动资产条件的所有资产都被划入非流动资产。

非流动资产包括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长期股权投资、长期应收款、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商誉、长期待摊费用和其

他非流动资产。

31.什么是持有至到期投资?如何确定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初始成本?掌握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核算例题15。(74)

持有至到期投资是指企业有明显意图并有能力持有至到期,到期日固定、收回额固定或可确定的非衍生金融资产。

持有至到期投资在初始计量时以公允价值为计量基础,取得该资产的费用也有计入初始计量金额。

32.什么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如何确定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初始成本?掌握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核算例题16。(74)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指初始确认即被指定为可供出售的非衍生金融资产,以及没有被包括在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之外的非衍生金融资产。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初始成本为公允价值加上取得该资产的交易费用。

33.什么是长期股权投资?以支付现金方式进行长期股权投资时的初始成本怎样确定?(75)

长期股权投资是指通过购买上市公司的股票,或者通过企业合并,或者采用一定方式拥有其他企业的股份而具有联合经营性质,并长期持有这种投资。

以现金支付方式取得长期股权投资,按照实际支付的购买价款作为初始投资成本,与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直接相关的费用、税金及其他必要支出,计入初始投资成本。

34.什么是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成本法、权益法?掌握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成本法、权益法的例题17。(75—76)

成本法是指按投资成本计价的方法。在成本法下,“长期股权投资”以取得股权时的成本计价,其后,除了投资企业追加投资、收回投资等情形外,“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保持不变。投资企业确认投资收益,仅限于所获得的被投资单位在投资后产生的累计净利润的分配额。

权益法是指投资最初以投资成本计价,以后根据投资企业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的变动而对“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的方法。在权益法下,“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随着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变动而变动,包括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利润或发生的净亏损以及其他所有者权益项目的变动。

※35.什么是固定资产?固定资产包括哪些内容?(参考76记笔记)

固定资产是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的资产。

固定资产一般包括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工具等。

※36.什么是固定资产的原始价值、重置价值、折余价值?(笔记)

原始价值是指购买或建造固定资产时所发生的相关支出以及后续的更新改造支出等。原始价值也简称为固定资产原值、固定资产原价等。

新编会计学原理—会计基础(第15版)主编李海波_课后习题答案

新编《会计学原理》——会计基础(第15版)海波主编课后练习答案 第一章总论 复习思考题 1、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主要目标,运用专门的方法对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综合、系统的监督与核算,并随着经济日益发展,逐步开展预测、决策、控制和分析的一种经济活动。 特点: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全面、系统、综合、连续的核算,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相结合、提高经济效益。 2、会计在经济管理中功能,核算与监督 3、提高经济效益 4、会计所要核算和监督的容。会计要反映一个组织的经济活动,只有在其可货币化的基础上才能予以反映,而可货币化的经济活动就只能是资金运动——社会资金运动。 5、略 6、设置科目—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报表 7、略 8、它是对会计所处的时间和空间环境所做的合理假定,及对会计领域里某些无法证面加以论证的事物。根据客观的,正常的情况和趋势经过逐步的认识所做的合理的判断。 会计主体、会计假设、会计分期、持续经营 9、要求会计确认、计量、报告质量的保证—可靠性、及时性、相关性、重要性、实质重于形、可比性、可理解性、谨慎性 10、11略 第二章会计科目、会计账户和复试记账

复习思考题 1、略 2、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3、会计要素概念——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按其经济特征所作的进一步分类 4、等式两边同增同减等式一边一增一减 资产增加导致负债增加资产部一增一减 资产增加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负债部一增一减 资产减少导致负债减少所有者权益一增一减 资产减少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负债增减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减 5、会计科目是对会计对象要素的具体容进行分类核算的类目,而会计账户是通过会计科目开设的,具有一定结构,用来系统、连续、完整、综合的记载各项经济业务的一种工具。会计科目没有结构而会计账户有结构。会计科目是会计账户的名称。 6、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损益类(容略) 7、用“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对每一项交易或事项所引起的资金运动,都要用相等金额,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有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全面登记的一种方法。 8、总分类账是明细分类账的统驭账户,对明细分类账起控制作用;明细分类账是总分类账的从属账户,对总分类账去辅助和补充的作用,只有两者相互结合才能既概况又详细地反映同一经济业务的记账作用。 一级总账科目二级总账科目三级明细 原材料主要材料甲材料 乙材料 辅助材料润滑油 建筑材料 短期借款临时借款 应付账款应付丑厂货款 应付子公司货款 固定资产生产用房 机器设备运输工具 生产成本基本生产车间A产品生产成本 B产品生产成本 辅助生产车间 应收账款应收B公司货款 应收A单位货款 习题二

会计学的教学大纲

会计学2教学大纲 (64学时)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会计学2》是管理类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具备正确处理一般会计业务的能力和科学的工作作风,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 二、课程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目标 1.了解企业财务会计的基础理论。 2.学习掌握企业有关资产及其分类的会计处理。 3.掌握企业有关负债及其分类的会计实务处理。 4.学习掌握企业所有者权益的会计实务处理。 5.学习掌握财务报告的编制方法。 (二)能力培养的目标 1.具有客观、及时反映财务会计信息的能力。 2.具有正确企业财务报表的能力。 3.掌握企业会计和其他会计的异同。 4.把握我国会计改革的方向。 (三)思想教育目标 1.具有可以准确、及时、全面反映企业会计信息的意识。 2.具有良好的职业操守与职业道德。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第一章总论 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重点阐述会计的目标与特点、会计要素、会计核算基本前提和会计核算一般原则等。通过对本章内容的学习,学生应该对会计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有深入的认识。 教学内容: (1)会计的目的 会计的基本前提 (2) 会计的基本要素 3) 会计的一般原则 4) 5)会计的标准 教学重点与难点: 会计要素、会计等式、会计核算基本前提、会计核算一般原则。 第二章货币资金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重点阐述货币资金的组成,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的内容、管理与核算。通过对本章内容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货 币资金的管理与核算。教学内容:2)银行存款 (1)现金

3)其他货币资金 重点与难点: 银行存款的转账结算方式。 第三章应收及预付款项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重点阐述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其他应收款、预付账款的内容、管理与核算。通过对本章内容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各种应收及预付账款的管理与核算。教学内容:(1)应收票据 (2)应收账款 (3)其他应收款及预付款项 重点与难点: 应收账款的坏账准备、应收票据的贴现、预付账款的核算等。 第三章存货 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重点阐述企业存货的核算。通过对本章内容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存货 的核算。 教学内容: (1)存货的入账价值; (2)原材料; (3)商品; (4)其他存货;

《会计学原理课程标准》

《会计学原理》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课程承担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制定刘娇制定日期 审核审核日期 批准批准日期 一、适用对象 高中毕业或同等学历者 二、适用专业 工程造价专业。 三、课程定位 (1)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支撑课程专业的拓展课程。 (2)课程任务 主要针对造价会计审计等岗位开设,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在造价员、会计审计工作岗位的实际应用能力,要求学生掌握常用分析评价方法,具有从事一般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及评估的基本技能。 (3)课程衔接 在课程设置上,后续课程有《工程经济》、《建筑财会》、《建筑工程概预算》课程。 四、学习目标 通过本课程学习主要让学生形成正确的经济管理理念,掌握会计

核算的基本知识与基本原理以完成会计的核心工作任务,具有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基本技能,初步养成“严谨细致、诚信守法”的专业气质。 1.能够准确的填制、审核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 2.能够准确的根据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 3.学会对财产进行清查; 4.能够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选择账务处理程序; 5.能够编制简单的会计报表; 6.根据经济业务准确编制会计分录。 五、课程设计 本门课程按照工作过程课程开发理念设计框架结构,根据学习过程要素与工作过程要素相对应的原则,确定本门课程以会计认知、会计核心任务、会计综合实训三个模块为主体框架。具体分成9个学习单元,其中会计认知模块包括会计工作组织、会计科目与账户、复式记账和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4个会计入门知识;会计核心任务模块包括会计凭证、会计帐簿、财产清查、账务处理程序和会计报表5个核心任务。经过对会计工作任务进行进一步分析,解构了本门课程的教学内容。

会计学原理课程改革教学大纲

《会计学原理》课程学习指导手册 课程组:于而立程仲鸣王健姝黄小阳 2013年2月28日

《会计学原理》课程改革教学大纲

《会计学原理》课程改革教学大纲 (Basic Accounting)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代码:012108001M 课程名称:《会计学原理》 先修课程:管理学 授课对象:工商类本科专业 课程负责人:于而立 授课教师:于而立程仲鸣王健姝健黄小阳 学时:48 学分:3 理论讲课学时:48 小班讨论学时(另计):10学时 自学学时:36学时 课外学时:48学时 实验学时(另外安排专项实验):32学时 教材名称及主编:《基础会计》,国辉、迟旭升主编 辅助教材:《基础会计习题与案例》 二、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基础会计学》是会计学本科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学习其他会计学科的起点,是会计学入门的向导。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会计的基本理论,掌握会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以及今后从事会计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课程容的基本要求 第1章概论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章主要阐述现代会计、会计目标、要素、会计职能作用,会计准则等概念,初步建立现代会计基本概念体系,从而具备会计入门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教学的基本要:了解:会计的产生和发展,以及会计的基本职能和作用,会计学科体系及其分支,一般了解会计的基本方法及方法体系,初步了解会计工作特别是会计核算工作的基本程序;理解:现代会计的基本涵义、目标和一般容,以及进行会计工作的基本准则;掌本章主要阐述现代会计、会计目标、要素、会计职能作用,会计准则等概念,初步建立现代会计基本概念体系,从而具备会计入门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教学的基本要:了解:会计的产生和发展,以及会计的

会计学教学大纲.doc

《会计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101105003/1101106003 课程名称:会计学 英文名称:Accounting 学分:3 总学时:54学时 适用专业:经济学、工商管理各本科专业 课程性质:必修课 关联课程:微观经济学、管理学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编制《会计学》大纲的依据 贵州大学经济学、工商管理各本科专业的培养方案。 二、《会计学》课程的教学任务 会计学是一门理论性、应用性较强的学科,是高等院校经济学、工商管理各本科专业的主修专业课,对于培养21世纪人才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比较全面地了解、掌握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主要业务技能,提高学生的会计水平和应用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会计学》课程的教学对象 工商管理、财务管理、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工程管理、旅游管理、农业经济管理、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经济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财政学、统计学等专业的本科学生 四、教学要求 1.注意与各关联课程内容的联系,系统掌握《会计学》课程的内容。 2.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了解、理解和掌握三个层次。了解指一般把握的内容;理解是指在了解的基础上把握概念、原则和方法,对各类会计事项的处理熟悉理解其理论依据、业务流程;掌握指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 五、教学环节 1.课堂讲授、课下辅导、案例讨论 《会计学》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要求学生既具备扎实的会计理论基础,同时熟练掌握企业主要业务流程的会计核算。要达到这一教学要求,讲授、辅导课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主讲教师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结合教材讲授、辅导、答疑、布置作业等,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2.布置、讲评作业 学生必须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作业,作业成绩一般应占期末总成绩的20%~30%。主讲教师要认真批改讲评作业,使作业真正成为学生巩固学习内容、掌握所学知识的必不可少的环节。 3.考试 考试内容以教学大纲为依据,难度适中、题量适度、范围覆盖要全面。

会计学课程教学大纲

《会计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09020010 课程中文名称:会计学 课程英文名称:Accounting 课程性质:学科基础理论必修课 考核方式:考试 开课专业:管理各专业 开课学期:3 总学时:64 (其中理论48学时,实验16学时) 总学分:4 二、课程目的和任务 会计学原理是管理专业基础课,是管理专业后续课程的基础。通过会计学原理课程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掌握会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及记账方法,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实践课教学培养学生动手处理实际业务的能力,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三、教学基本要求(含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 1、掌握会计的基本前提、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及一般方法。 2、掌握会计科目、账户的概念及借贷记账方法。 3、会用借贷记账方法对企业主要经济业务进行会计核算。 4、掌握账户按经济内容和用途结构两种标准进行的分类。 5、会对原始凭证及记账凭证进行填制和审核。 6、会登记账簿并了解会计核算组织程序。 7、掌握财产清查的方法及账务处理。 8、了解主要财务报表的概念、结构和用途。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第一章绪论(6学时) 会计的基本概念及会计目标,会计的对象及任务,会计基本前提条件、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及一般方法。 第二章会计科目和账户(4学时) 会计六大要素的含义、分类,会计恒等式的经济含义及经济业务对会计恒等式的影响。会计科目的概念、设置原则及分类,账户及其一般结构。 第三章复式记账(4学时) 复式记账原理,借贷记账方法及记账规则,会计六大要素增加、减少的方向及余额含义,试算平衡及会计分录。 第四章企业主要经济业务核算(18学时) 企业主要经济业务的内容,资金筹集业务账户设置及会计核算,供应过程业务账户设置及会计核算。生产过程业务账户设置及会计核算和产品生产成本的计算。销售过程业务账户

会计学课程标准

会计学基础课程标准 、课程基本信息 二、课程的性质与任务及设置目的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市场营销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程,它主要是研究会计学的基本理 论、基本方法,培养学习者的基本技能。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了解会计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会计的概念、特点、对象和原则,了解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和会计信息的收集、整理分类、汇总和披露的全过程,使学 生对会计学这一学科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明确做好会计工作对于加强企业经济管理的重要性,以使他们在未来的经济管理工作中更好地发挥会计的作用。 (二)前后续课程的安排 本课程以《管理学》、《微观经济学》课程的学习为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 《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管理会计》、《成本会计》等课程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会计核算原理和方法,能应用借贷记账法核算企业简单经济业务,提高会计基本职业能力,达到会计从业人员的相关要求。 (二)具体目标 1.知识目标 (1)理解会计的基本概念,明确会计的基本职能,特点和会计核算的内容。 (2)理解会计要素、会计科目和账户的相关理论及具体应用,理解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内容。 (3)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掌握会计凭证、账簿的基本内容和实务操 作要求。 (4)明确企业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知道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作用和结构内容。 (5)了解会计基本法规制度及国家有关财经方针政策。

2.能力目标 (1)掌握主要会计科目的名称和分类,会计主要账户的结构和登记方法。 (2)能运用借贷记账法作出企业基本经济业务的会计分录。 (3)能正确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能够根据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 (4)能根据会计凭证正确登记账簿,并进行对账和结账。 (5)能根据有关账簿记录编制简要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 3.素质目标 (1)学习者应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热爱本专业、钻研业务、诚实守信、实事求是。 (2)学习者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康的心理和良好沟通的能力。 (3)学习者要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能胜任未来职业发展的需要。 三、课程设计思路 (一)课程设置的依据 人才培养方案中的现代市场营销职能体系包括商品销售、市场调查研究、生 产与供应、创造市场要求和协调平衡公共关系五大职能,每一项职能的履行都离不开会计学,会计学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为市场营销服务,要参与营销活动的 每一环节,如市场调研、市场定位、产品设计研发、产品生产、产品销售以及售后服务等。需要业务人员时时追踪市场的最新发现,随时根据市场的变化调整营销费用预算,事后还要及时根据企业实际完成的销售情况分析营销费用所带来的收益,及时了解收入与费用配比的情况,同时根据新的市场形式的发展和企业在新时期的发展目标,制定合理的营销费用预算,并据此对营销费用进行合理的控制。本课程设置的依据正是以市场营销专业的就业为导向,建立在市场营销活动 对会计岗位能力的需求之上。 (二)课程目标、内容制定的依据 结合市场营销专业教学的培养目标,本课程强调不是简单培养学生了解和应用会计专业技术,而是重点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和解决会计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了解会计信息的经济含义。本课程设置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技能为主线,根据非 会计类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认知特点来展示教学内容,以会计岗位从业资格为主要考核依据,以夯实基础、适应岗位为目标,尽可能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 (三)课程目标实现的途径 提高会计学基础教学效果,使学生为后续专业课学习打下坚实基础,是会计学基础教学中要妥善解决的首要问题。为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灵活采用多种途径以达到预期教学效果。 1 ?加强课堂教学管理

会计学原理教学大纲DOC

课程代码:A2120042 《会计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会计学原理 开设学期:第四学期 总学时:48 总学分:3 适用专业及层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本科) 一、说明 1?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会计学原理》课程是会计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介绍会计核算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对会计核算知识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培养学生从事财务工作的兴趣,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使学生了解基本的技能和操作方法,应用所学的知识进行简单的账务处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1)使学生对会计基本理论有所了解和认识,包括基本理论的内容、含义、基本观点等;(2)使学生全面掌握会计方法的内容,特别是熟练地掌握和运用各种会计核算方法;(3)在学习和掌握会计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同时,能进行会计的基本操作,即基本技能的动手水平,包括会计凭证的填制、会计账簿的登记、会计报表的编制、基本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以及一些主要指标和数据的计算等。 2?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介绍会计核算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对会计核算流程有一定的认识。通过讲解,使学生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使学生理解经济业务对企业财务的影响,应用所学的知识进行简单的账务处 理。 3.教学方法: 本课程教学上的一般要求是:教材必须仔细通读;思考与作业题一定要做。同时,通过教学引导、鼓励学生参加会计证考试。 4 ?先修课程: 无 5 ?课程学时分配:本课程讲授为48学时。

二、理论教学内容与课时分配 第一部分总论(4学时) 1.会计的概念及特点 2 ?会计的职能与目标 3.会计核算方法 4.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5.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6.会计处理基础 重点:会计的概念及特点;会计核算方法;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处理基础 难点:会计核算方法;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处理基础 第二部分会计科目与账户(6学时) 1.会计的对象 2 ?会计要素 3.会计科目 4.会计账户 重点:会计要素的定义及分类;会计科目的概念、分类及会计科目表;会计账户的基本结构及内容难点:会计账户期末余额的计算 第三部分复式记账(6学时) 1?会计等式 2?复式记账法原理 3?借贷记账法原理 4.账户分类 5.会计分录 重点:会计等式;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内容及其应用;账户的分类;会计分录 难点:借贷记账法的理解;账户的结构;会计分录的编制 第四部分借贷记账法在工业企业中的应用(18学时) 1.工业企业主要经济业务概述 2.筹资业务核算 3.采购业务核算 4.生产业务核算 5.销售业务核算 6.财务成果核算重点:筹资业务核算;采购业务核算;生产业务核算;销售业务核算;利润形成与分配业务的业务核算 难点:生产过程中生产成本的计算;销售过程中主营业务成本的计算;财务成果形成及其分配的核算

《新编会计学原理》知识点总结.

会计学之父----卢卡·帕乔利,意大利数学家, 《算术·几何·比与比例概要》,复式簿记。 一、会计概述 1.1会计含义 信息系统论:会计包含若干内在联系的程序,方法,技术,处理价值运动形成的数据,产生信息并运用于经济活动的监督,预测,规划,分析,评价。 (反应性:总结归纳信息,用于控制经济活动 管理活动论:会计具有管理职能,是从事管理的活动。会计包含会计主体(会计人员和客体(会计工作,主客结合形成活动,活动目的是进行经济管理。 (管理控制性:反映是基础,目的在于管理控制 会计的本质: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搜集、处理、报告相关经济信息,提供给使用者,影响相关决策,在某种意义上进行经济管理。 会计的特点:1、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同时借助实物指标 2、按经济活动的时间顺序连续(依次反映、系统(科学分类、全面(无遗漏、综合(记录汇总比较的反映 3、以合法的凭证为依据(收有凭,付有据,符合会计法规 会计的职能:会计本身具有的功能。基本职能是核算与监督。 反映职能:是基本使命。通过货币量度价值,核算价值量反映经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 控制职能:控制监督,干预校正

两种职能相辅相成,紧密相连,反映是前题和基础,控制是延伸和发展。 1.2会计学两大分支: 1、财务会计(外部会计:记录和总结已发生的经济业务,反映和监督过去的生产经营活动,严格遵守“公认会计准则”,为企业外界提供信息。 2、管理会计(内部会计:利用财务会计提供的信息及其他资料,计算对比分析后提供给内部经营管理人员,用于决策、计划、控制。 二者区别:管理会计是内部使用,不受原则约束,面向未来,时间跨度多变,报告内容详尽,业务范围不定;财务会计反之。 1.3会计目标与对象 会计的目标:也是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报告内容包括会计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及其附注,其他应当披露的信息和资料。报告使用者包含投资者 、债权人、政府及相关部门、社会公众。 会计要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和管理提供信息 会计要为企业外部有关方面了解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提供信息 会计对象:因单位实体性质不同,再生产地位不同,经济业务有差异, 故会计对象的具体表现不同。 制造业企业:引起工业企业资金运动的经济业务,即供、产、销。 产品流通企业:引起商品资金和货币资金循环运动的业务,即购、销。 行政事业单位:引起该单位资金收支运动的业务,即收、支。

国际会计准则课程教学大纲

《国际会计准则》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 国际会计准则是会计专业硕士学位学生的一门专业选修课。开课学期在第二学期。先修课程有高级财务会计专题、税务会计专题等课程。 二、教学目的 使学生了解国际范围内会计准则的基本模式和内容,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进一步了解国际会计准则变迁的背景和过程,了解国际范围内会计准则的主要模式和主要差异,对比国际准则与我国会计准则概念框架、具体准则的差异相同点。 三、教学要求 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特点及学时安排,采取课堂授课、案例分析、分组讨论等相结合方式组织教学,要求学生阅读大量的相关资料,完成相关的学习、讨论等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独立研读能力。 四、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五、授课方式、课程考核及成绩评定 授课方式采用学生参与方式教学方式。要求对具体准则部分分小组讨论、小组课堂讲解,其他学生和老师提问方式构成。 考核方式为课程论文 平时成绩占总成绩比例为30%,期末考试占70%。 平时成绩的构成:课堂小组讨论占平时成绩50%,平时作业占50%。 六、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七、教学具体内容和要求 第一章引言 一、基本要求 了解国际会计准则的发展基本内容和发展情况。 二、授课方法 教师讲授和学生自学相结合。 三、教学内容 (一)国际会计准则的界定 1.广义国际会计准则 2.狭义的国际会计准则 (二)课程安排和教学过程设计 (三)国际会计准则的内容和变迁过程 1.国际会计准则的产生 2.国际会计准则的变迁 (四)正在进行的全面修订 四、重点难点 1.国际会计准则改组的原因; 2.国际会计准则的变迁过程。 五、思考与讨论 1.国际会计准则与美国会计准则是如何握手言和的? 2.你如何理解我国的国际协调化? 3.你如何看待协调化和差异化问题? 第二章国际会计准则的发展与变迁 一、基本要求 了解国际会计准则中国际准则、美国会计准则、中国会计准则的发展基本内容和发展情况。 二、授课方法

会计学教学大纲

《会计学》课程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Fundamental Accounting 课程编号:05210960 课程类别:专业课,选修 总学时数:32 学分:2 开课单位:经贸管理学院 适用专业:人力资源管理 一、本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是财经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它对本专业学生继续学习公共关系课程和经济管理知识具有基础性作用,对从事经济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通过教与学,使学生能熟练掌握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了解日常会计核算的组织和程序,并初步掌握实际操作的技能,为以后学习各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基本任务:了解会计工作的基本程序和步骤即会计循环,学会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掌握会计的基本技能即应用会计核算方法的能力,重点掌握对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会计凭证的填制、会计账簿的登记、会计报表的编制的能力与技巧。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总论 1、教学内容 (1)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2)会计的含义 (3)会计的职能与目标 (4)会计的任务与作用 (5)会计要素 (6)会计核算基础 2、重点、难点 重点:会计的涵义、会计的职能、会计的方法 难点:重点掌握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的含义、构成、特征等内容;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3、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会计的产生与发展、会计制度的改革,、会计的特点和任务。 (2)理解会计的涵义、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 (3)掌握会计的基本职能和新职能、握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的含义、构成、特征。 (4)重点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 第二章账户和复式记账 1、教学内容 (1)会计等式

新编《会计学原理——基础会计》李海波(第十七版)课后练习答案

新编《会计学原理》—基础会计(第17版) 会计课后练习答案 第一章总论 1、什么是会计?它有什么特点?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主要目标,运用专门方法对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综合、连续、系统地核算和监督,提供会计信息,并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逐步开展预测、决策、控制和分析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是经济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个特点:1、会计以货币为主要单位;2、会计所反映的数据资料具有连续性、系统性、综合性和完整性;3、会计的核算职能与监督职能相结合;4、会计为提高经济效益服务。 2、什么是会计的职能?会计的基本职能是什么? 会计的职能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活动中所具有的功能。会计的基本职能是核算与监督。 3、会计的任务是什么?什么是会计的首要任务?

会计的任务是根据会计的职能和作用而规定的。主要有三个方面:1、加快会计核算,真实、正确的反映会计信息;2、严格会计监督,维护会计法规,控制生产活动全过程。3、加强企业目标的考核与分析,发挥会计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中的作用。 加强会计核算是会计的首要任务 4、什么是会计的对象,为什么说会计的对象也就是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 会计的对象是指会计所要核算与监督的内容。即对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社会再生产过程由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相互关联的环节构成,概括了各种经济活动。会计是以货币为计量单位的,因此会计所要反映和核算的只是能用货币表现的那部分经济活动的内容。所以说会计的对象也就是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 5、什么是资金循环和周转?举例说明工业生产企业和商品流通企业的资金循环和周转的过程,两者有何不同?

EXCEL在财务中的运用-课程标准-(20150317)

《EXCEL在会计中的运用》课程标准 课程编号: 04042203 计划学时: 20 计划学分: 1 适用专业:会计 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 建议开设学期: 5 课程组主要成员:黄嫦娇、翔、克辉 执笔者:克辉 编写日期: 2015年3月 长征职业技术学院会计系(部)编制

一、课程定位 (一)课程性质 《EXCEL在会计中的运用》是一门会计专业的实训课程。 (二)课程的地位、作用(功能) 本课程是以项目为导向,学生为主,在课堂上采用上机操作,利用计算机来解决财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并以此提高工作效率。 (三)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其前导课程是:《会计学原理》、《初级财务会计》、《中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等;其后续课程是:《毕业设计》、《财务分析》等。 二、课程目标 总体目标:在具备职业素质的基础上,将学生培养成为会核算、能分析、能操作的复合型高端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 (一)素质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既深刻体会到会计工作的严谨性、规性,培养爱岗敬业的优秀职业素质,又能够体会到计算机技术为会计工作带来的便捷性,使学生提前进入职业角色,实现学校到工作岗位的有效对接。 (二)知识目标 1.了解财务数据工作表; 2.掌握财务数据公式; 3.掌握财务数据输入与财务数据输出; 4.掌握图标制作; 5.了解数据分析方法。 (三)能力目标 1.能建立财务数据工作表, 2.能定义财务数据计算公式, 3.能输入财务数据, 4.能输出财务数据, 5.能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三、课程设计 (一)课程设计的理念、思路 本课程改变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式,体现课程改革基本理念,实施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化”的现代教学模式。 (二)主要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

会计学原理课程重点学习的教学大纲纲要.doc

会计学原理教学大纲 课程号: 02704 制定单位:会计学院 制定人:王建辉 审核人:王建辉 制定时间: 2012 年 2 月 1 日 江西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会计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总述 本课程大纲是以2012 年会计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据编制的。 课程名称课程性质总学时数开课院系编写人课程负责人使用教材 教学 参考资料 课程 教学目的 课程 教学要求 本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课程 考试方式会计学课程代码02704 学科基础课选修课程 64 周学时数 4 会计学院任课教师 王建辉、蒋珩、马国芬、曾晓燕、郭华平、 李莉 王建辉编写时间2012.02 王建辉大纲主审人王建辉 张蕊等:《会计学原理》,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 年 8 月第一版 [1]《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修订), 1999 年 10 月; [2]《企业会计准则》,中国财政部 2006 年 3 月; [3] 《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网站,2006 年 8 月; [4] 《初级会计学》,郭道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年 8 月; [5]《会计理论》,裘宗舜编著,中国财经出版社 1998 年版; [6] 会计学原理(第二版),陈少华,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 年 8 月第2 版 [7] 《会计学原理》学习指导与练习,陈少华,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 年 8 月第 2 版 [8] 《会计学原理》,夏冬林,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社,2003 年 [9] 《会计学精要》,(美) Antyony,R.N. 等著,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年 [10]《会计学》,(美) Carl.Warren ,中信出版社、 2003 年 [11]《会计学——教程与案例》,[ 美国 ] 罗伯特· N.安索尼等著,骆珣等译北 京大学出版社 2000 年版; 会计学原理是我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学科基础课。本课程将以会计的确 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为主线,阐述会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着重阐述 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属先修课程,其目的既是将学生引领入会计之门, 掌握会计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能运用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熟练地进行基本业 务操作,也是为学生以后学习、掌握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 理会计、财务管理和审计学专业知识以及这些知识的融会贯通作辅垫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会计环境的变化,对会计理论与实务的 影响;掌握会计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包括会计的性质、职能、对象,会计假设 和会计原则;能运用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熟练地进行基本业务操作,包括会 计凭证的填制、会计账簿的登记、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等)的 编制。 本课程的重点:会计基本理论、六大会计要素、账户、借贷记账法、工业 企业主要经营过程业务核算、财产清查、三个基本环节(凭证、账簿、报表) 的熟练操作。 本课程的难点:会计基本理论、借贷记账法、主要经营过程业务核算、三 个基本环节(凭证、账簿、报表)的熟练操作。 1、平时分占20%,期末考试80% 2、采用闭卷考试方式 : 其中单选 10%、多选 5%、判断 10%、简答 10%、计算及编表 15%、业务处理 50%(占总评分的 80%) 3、平时成绩确定方式:考勤、平时作业、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等均为平时 分的考察内容(占总评分的 20%) 4、题源:试题库随机组卷。

《会计学原理》课程标准1

《会计学原理》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05030052 课程名称:会计学原理 课程类型: 职业基础课 适用专业:商务管理 总学时:64 讲课学时:30 实验(训)学时:34 学分:4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经济类)、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第一部分课程概述 一、课程性质 《会计学原理》是商务类专业的一门职业基础课程,是对会计职业基础学习的应用和操作。通过学习,使学生熟练掌握会计基础理论、基础知识与账务处理的基本方法,具备处理会计业务的基本技能,具备基本的分析和利用会计信息的职业能力,使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与操作技能达到本专业上岗标准。 二、课程定位 按照现行人才培养方案的规定,会计学原理是商务管理专业的职业基础课,教学的目的和要求应限于学习会计的基础知识,解决学习会计学的入门问题。会计学原理的基本教学目的要求,就是要使学生扎实地掌握会计的基础知识体系,以便为学习后续专业课程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设计思路 本课程以就业综合能力培养为导向开设的,课程设置以会计循环流程为主线,根据高等职业院校商管类学生的认知特点来展示教学内容。在工作任务引领下以情景模拟、角色互换、仿真操作、分组讨论等形式展开教学,使学生真切体会到会计人员在会计循环中所需的职业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要求学生做学结合、边学边做,以培养学生胜任会计业务操作的职业能力,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会计问题的实际操作能力,适应该岗位实际运用需要,并为学习掌握其他相关专业主干课程做好铺垫。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通过本课程学习主要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会计管理理念,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知识与基本原理以完成会计的核心工作任务,具有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基本技能,初步养成“严谨细致、诚信守法”的职业气质。

会计学原理教学大纲

会计学原理教学大纲 一、目的与任务 会计学原理是会计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它帮助学生学习会计基本理论、会计基础知识、会计基本方法与程序,认识会计活动的规律性,指导学生进行会计实践,培养和提高从事会计工作的素质和能力。 二、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及学时分配 三、与其他课程关系 会计学原理是会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主干课程之一,本课程是学习其他会计专业课的基础,在此基础上的后续课程有财务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审计学等。 四、推荐教材 《会计学原理》作者:葛军高等教育出版社 五、章节内容: 第一章:总论 重点掌握会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教学要点:1.会计的意义 2.会计的对象、目的与任务 3.会计的方法 4.会计的基本前提与一般原则 5.会计学和会计学科体系 6.会计职业与管理 7.会计法规体系

第二章:账户与复式记账 重点掌握会计要素、会计恒等式和复式记账原理 教学要点:1. 会计要素 2 .会计恒等式 3. 账户的设置 4. 复式记账原理 5.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 第三章:复式记账的运用 重点掌握供、产、销过程的核算,财务成果的核算教学要点:1. 复式记账运用概述 2.供应过程业务的核算 3.生产过程业务的核算 4.销售过程业务的核算 5.财务成果的核算 6.其他业务的核算 第四章:账户的分类 重点掌握账户的性质及分类方法,加深对账户的理解教学要点: 1. 账户按经济内容分类 2. 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 第五章:会计凭证 重点掌握会计凭证的种类、填制方法 教学要点:1. 会计凭证的作用和种类 2. 会计凭证的填制 3. 会计凭证的审核、传递与保管 第六章:帐簿 重点掌握帐簿的设置与登记 教学要点:1. 会计帐簿及其种类 2. 会计帐簿的设置与登记 3. 会计帐簿的结帐、对账与记账规则 4. 记账规则 第七章:账务处理程序

新编会计学原理基础会计李海波第十七版课后练习答案

新编《会计学原理》一基础会计(第17版) 会计课后练习答案 第一章总论 1、什么是会计?它有什么特点?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主要目标,运用专门方法对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综合、连续、系统地核算和监督,提供会计信息,并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逐步开展预测、决策、控制和分析的一种经济管理活 动,是经济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个特点:1、会计以货币为主要单位;2、会计所反映的数据资料具有连续性、系统性、综合性和完整性; 3、会计的核算职能与监督职能相结合; 4、会计为提高经济效益服 务。 2、什么是会计的职能?会计的基本职能是什么? 会计的职能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活动中所具有的功能。会计的基本职能是核算与监督。 3、会计的任务是什么?什么是会计的首要任务? 会计的任务是根据会计的职能和作用而规定的。主要有三个方面:1、加快会计核算, 真实、正确的反映会计信息;2、严格会计监督,维护会计法规,控制生产活动全过程。3、加强企业目标的考核与分析,发挥会计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中的作用。 加强会计核算是会计的首要任务 4、什么是会计的对象,为什么说会计的对象也就是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 会计的对象是指会计所要核算与监督的内容。即对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社会再生 产过程由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相互关联的环节构成,概括了各种经济活动。会计是以货币为计量单位的,因此会计所要反映和核算的只是能用货币表现的那部分经济活动的内容。所以说会计的对象也就是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

5、什么是资金循环和周转?举例说明工业生产企业和商品流通企业的资金循环 和周转的过程,两者有何不同? 资金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货币资金一次不断改变其形态,成为资金循环,周而复始地不断循环,成为资金的周转。 工业生产企业:采购过程——生产过程——销售过程;货币资金——储备资金——生产资金—成品资金——货币资金; 商品流通企业:购进过程——销售过程;货币资金——商品资金——货币资金; 6、会计核算有哪些专门方法? 会计核算方法、会计检查方法、会计分析方法; 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和会计资料分析利用。 7、什么是会计法?我国新的会计法有哪些特点? 会计法于1985 年公布,以后在1993 年和1999 年经过两次修订,其目的主要是为了规范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和完整,加强经济管理和财务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和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新的会计法对加强会计核算提出了三点要求, 1 、要求确保会计资 料的真实和完整;2、确立记账基本规则,保证会计核算依法进行; 3 、增加了公司企业会 计核算的特别规定。 8、什么是会计基本前提条件,其主要内容是什么? 会计基本前提也称会计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四项内容。 9、什么是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其主要内容是什么?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质量的保证。主要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

中职学校《会计学》教学大纲

《基础会计学》 教学大纲 ( 1. 2.了解会计知识的理论体系和知识结构。 3.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 (二)能力培养目标 1.掌握主要账户和借贷记账法的运用。 2.能正确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 3.能根据会计凭证正确登记账簿,并掌握错账的查找和改正处理技术。

4.能编制简要的财务会计报表。 5.能够掌握会计基本实务操作程序和技能。 6.具有更新知识的自学能力,适应会计改革发展需要的能力。 (三)思想教育目标 1.了解财务、会计基本法规制度,树立法制观念。 2. 3. ( 1. 2. 了解会计各要素的具体内容。 3.账户和复式记账 了解会计科目的概念及分类。 理解会计账户的概念及设置原则。 掌握账户的基本结构。 了解会计科目与账户的联系与区别。

掌握复式记账的概念及基本原则。 掌握借贷记账法的概念和基本内容。 理解账户的对应关系和对应账户。 4.借贷记账法的运用 了解工业企业的主要经营活动过程。 5. 6. 7.成本计算 了解成本计算的意义和作用。 了解成本计算的一般程序。 理解成本、费用的概念。 掌握材料采购成本和产品制造成本的基本构成和主要费用的基本分配方法。理解成本、费用的区别与联系。

8.财产清查 了解财产清查的意义。 掌握财产清查的概念和财产物资的盘存制度。理解财产清查的种类。 9.财务会计报告 理解会计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理解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 了解会计法规的组成。 了解会计法的基本内容。 了解会计档案的归档和管理。 (二)会计核算基本方法

1.账户和复式记账 理解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原理。掌握账户的平行登记方法。 能编制基本业务会计分录。 2.借贷记账法的运用 3. 4. 5.成本计算 掌握材料采购成本的基本分配方法。掌握工资费用的基本分配方法。 掌握制造费用的基本分配方法。 了解产品制造成本的计算方法。 6.财产清查

《会计学原理》课程改革教学大纲

《会计学原理》 课程学习指导手册 课程组:于而立程仲鸣王健姝黄小阳 2013年2月28日

《会计学原理》课程改革教学大纲

《会计学原理》课程改革教学大纲 (Basic Accounting) 一、课程差不多情况 课程代码:012108001M 课程名称:《会计学原理》 先修课程:治理学 授课对象:工商类本科专业 课程负责人:于而立 授课教师:于而立程仲鸣王健姝李健黄小阳 学时:48 学分:3 理论讲课学时:48 小班讨论学时(另计):10学时 自学学时:36学时 课外学时:48学时 实验学时(另外安排专项实验):32学时 教材名称及主编姓名:《基础会计》,陈国辉、迟旭升主编辅助教材:《基础会计习题与案例》 二、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基础会计学》是会计学本科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学习其他会计学科的起点,是会计学入门的向导。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会计的差不多理论,掌握会计的差不多知识和差不多技能,同时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以及今后从事会计工作打

下良好的基础。 三、课程内容的差不多要求 第1章概论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章要紧阐述现代会计、会计目标、要素、会计职能作用,会计准则等概念,初步建立现代会计差不多概念体系,从而具备会计入门的差不多理论和差不多知识。教学的差不多要求是:了解:会计的产生和进展,以及会计的差不多职能和作用,会计学科体系及其分支,一般了解会计的差不多方法及方法体系,初步了解会计工作特不是会计核算工作的差不多程序;理解:现代会计的差不多涵义、目标和一般内容,以及进行会计工作的差不多准则;掌本章要紧阐述现代会计、会计目标、要素、会计职能作用,会计准则等概念,初步建立现代会计差不多概念体系,从而具备会计入门的差不多理论和差不多知识。教学的差不多要求是:了解:会计的产生和进展,以及会计的差不多职能和作用,会计学科体系及其分支,一般了解会计的差不多方法及方法体系,初步了解会计工作特不是会计核算工作的差不多程序;理解:现代会计的差不多涵义、目标和一般内容,以及进行会计工作的差不多准则;掌握:各个会计要素的差不多涵义,掌握要紧要素项目,以及各个会计要素之间的互相联系。 握:各个会计要素的差不多涵义,掌握要紧要素项目,以及各个会计要素之间的互相联系。 [教学内容] 1.会计的产生和进展。(1)会计的产生。(2)会计的进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