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各章节习题训练

生理学各章节习题训练
生理学各章节习题训练

生理学各章节习题训练

苏州大学医学部生理学系

王国卿

第一章生理知识绪论

一.名词解释:

1 内环境

2 稳态

3 兴奋性

4 刺激

5 反应

6 阈值

7 兴奋

8 抑制

9 负反馈 10 正反馈

二.填空题:

1 生命的基本特征有————、————和————。

2 机体生理功能的主要调节方式是————、————、————和————。

3 反馈包括—反馈和—反馈,用于调节内环境稳态的反馈主要是——反馈。

4 反应通常包括两种形式,——————和——————。

5 能够引起机体产生兴奋的最小刺激叫————,大于该刺激的刺激叫————,小于该刺激的刺激叫————。

6 描述兴奋性的指标是——,它与兴奋性呈——比。

7 常见的内环境组成有——、——、——、——和——,其中以——最为重要。

8 ——————————————————是内环境稳态的一个实例。

9 刺激与反应的相同之处是————。而不同之处,前者是————,后者是————。

10 新陈代谢包括两个过程:——————和——————。

11机体中的可兴奋组织通常指————、————和————,这些组织受到有效刺激后能产生————。

三.单选题:

1 可兴奋细胞兴奋时,共有的特征是产生()

.神经活动 .肌肉收缩 .腺体分泌 .反射活动 .动作电位

2 机体处于应激状态时,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多是属于()

.全身性体液调节 .局部性体液调节 .神经体液调节 .神经调节.自身调节

3 维持机体稳态的重要途径是()

.正反馈调节 .负反馈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自身调节4 下列生理过程中,不属于负反馈调节的是()

.血液中红细胞数量的恒定 .降压反射 .呼吸节律的维持

.体温恒定的维持 .排尿反射

5 下列生理过程中,不属于正反馈调节的是()

.血液凝固 .排便反射 .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时H释放增加

.排尿反射 .分娩反射

6 人体生理学是研究()

.人体与环境关系 .人体细胞功能 .人体功能调节

.各器官的生理功能 .人体功能活动规律

7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反射 .反应 .适应 .正反馈 .负反馈

8 衡量组织兴奋性高低的客观指标是()

.动作电位 .阈电位 .组织对刺激的反应能力 .强度阈值

.除极速度

9 机体功能调节中,最重要的调节方式是()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自身调节 .反馈调节 .前馈调节

10 下列关于刺激和反应的说法,哪项是错误的()

.有刺激必然产生反应 .产生反应时,必然接受了刺激

.阈刺激时,必然产生反应 .有刺激时,不一定产生反应

.有时反应随刺激强度加大而增强

四.回答题:

1. 试述人体生理功能调节的几种方式有哪些?其特点如何?

2. 生命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一.名词解释:

1 单纯扩散

2 易化扩散

3 泵转运

4 静息电位

5 动作电位

6 阈电位

7 局部兴奋

8 绝对不应期

9 “全或无”现象

10 兴奋-收缩耦联 11 等张收缩 12 等长收缩 13 完全强直收缩

14 极化状态 15 去极化(除极) 16 复极化 17 超极化 18 超射

二.填空题:

1 常见的跨膜物质转运形式有————、————、————、————和————。

2 以载体蛋白为中介的易化扩散的特点是————、————和————。

3 细胞膜内负外正的状态叫——状态,它是————电位形成的基础。

4 动作电位是组织————的标志,其上升支由————形成,而下降支由————形成。

5 静息电位近似于———电-化学平衡电位,它是———电位形成的基础。

6 局部兴奋的特点是————、————、————和————。

7 兴奋传导的特点是————、————和————。

8 兴奋-收缩耦联的三个主要步骤是————、————和————。

9 神经-肌肉接头的神经递质是————,通过前膜内流—离子而释放。

10 单个刺激引起的肌肉收缩叫————,加大刺激频率引起的肌肉收缩叫

————。

三.单选题:

1 人体内O2、02和NH3进出细胞膜是通过()

.单纯扩散 .易化扩散 .主动转运 .入胞出胞 .继发性主动转运

2 葡萄糖进入红细胞属于()

. 主动转运 .入胞 . 单纯扩散 . 易化扩散 .继发性主动转运

3 肠上皮细胞由肠腔吸收葡萄糖属于()

.单纯扩散 . 易化扩散 .原发性主动转运 . 继发性主动转运 .入胞

4 产生细胞生物电现象的离子跨膜移动属于()

.单纯扩散 .载体为中介的易化扩散

. 通道为中介的易化扩散 . 入胞 . 出胞

5 运动神经纤维末稍释放h属于()

.单纯扩散 .易化扩散 .主动转运 .出胞 .继发性主动转运

6 钠钾泵的作用是()

.将N+泵出细胞外,将K+泵入细胞内

.将N+泵入细胞内,将K+泵出细胞外 . 将N+泵入细胞内

.将N+和K+泵入细胞内 . 将N+和K+泵出细胞外

7 在一般生理情况下,每分解一分子TP,钠泵运转可使()

.2个N+移出膜外 . 2个K+移出膜外

. 2个N+移出膜外,同时有2个K+移出膜内

. 3个N+移出膜外,同时有2个K+移出膜内

. 3个N+移出膜外,同时有3个K+移出膜内

8 细胞膜内,外正常的N+和K+浓度差的形成和维持是由()

.膜在安静时对K+通透性大 . 膜在兴奋时对N+通透性增加

. N+、K+易化扩散的结果 .膜上钠-钾泵的作用 . 膜上TP的作用9 判断组织兴奋性高低最常用的指标()

.基强度 . 阈强度 . 阈时间 .利用时 . 时值

10神经细胞在接受一次阈上刺激后,其兴奋性的周期变化是()

. 相对不应期→绝对不应期→超常期→低常期

. 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低常期→超常期

. 绝对不应期→低常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

. 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低常期

. 绝对不应期→超常期→低常期→相对不应期

11组织兴奋后处于绝对不应期时,其兴奋性为()

.零 .无限大 .大于正常 .小于正常 .等于正常

12神经细胞产生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是()

.细胞内高 K+浓度和安静时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

. 细胞内高 K+浓度和安静时膜主要对N+有通透性

. 细胞内高 N+浓度和安静时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

. 细胞内高 N+浓度和安静时膜主要对N+有通透性

. 细胞外高 K+浓度和安静时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

13神经细胞产生静息电位的大小接近于()

.钠平衡电位 . 钾平衡电位 . 钠平衡电位和钾平衡电位之和

. 钠平衡电位和钾平衡电位之差 . 锋电位与超射值之差

14下列关于可兴奋细胞动作电位的叙述,正确的是()

.动作电位是细胞受刺激时出现的快速而不可逆的电位变化

.在动作电位的去极相,膜电位由内正外负变成内负外正

.动作电位的幅度大小不随刺激强度和传导距离而改变

.动作电位由去极化波构成 . 不同细胞的动作电位幅度均相同

15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幅度接近于()

.钾平衡电位 .钠平衡电位 .二者之和 .二者之差 . 超射值

16.人工地减少细胞浸浴液中N+ 浓度,则单根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超射值将()

.增大 .减少 .不变 .先增大后减少 .先减少后减少

17.下列关于单细胞动作电位的描述,正确的是()

.刺激强度小于阈值时,出现低幅度的动作电位

. 刺激强度达到阈值时,再增加刺激强度能使动作电位幅度增大

.动作电位一经产生,便可沿细胞膜作紧张性扩布

. 动作电位的大小随着传导距离增加而变小

.各种可兴奋细胞动作电位的幅度和持继时间可以各不相同

18.动作电位的“全或无”现象是指同一细胞的电位幅度()

.不受细胞外的N+浓度影响 .不受细胞外的K+浓度影响

. 与刺激强度和传导距离无关 .与静息电位值无关 . 与N+通道复活的量无关

19.神经纤维N+通道失活的时间在()

.动作电位的上升相 .动作电位的下降相 .动作电位超射时

.绝对不应期 .相对不应期

20.在强直收缩中,肌肉产生的动作电位()

.发生叠加或总和 . 不发生叠加或总和 . 幅值变大 . 幅值变小 . 频率变低

21.神经纤维的阈电位是指引起膜对下列哪种离子的通透性突然增大的临界膜电位值()

.K+ . N+ .2+ .l- .Mg2+

22.下列哪项是具有局部兴奋特征的电信号()

.终板电位 .神经纤维动作电位 .神经干动作电位 .锋电位 .后电位

23.下列关于兴奋传导的叙述,错误的是()

.动作电位可沿细胞膜传导到整个细胞 .传导通过局部电流刺激未兴奋部实现

. 在有髓纤维是跳跃式传导 .有髓纤维传导动作电位的速度比无髓纤维快

.传导距离越远,动作电位的幅度越小

24.骨骼肌收缩时,随之不缩短的有()

.肌小节 .暗带 .明带 .H带 .肌纤维

25.兴奋通过神经-骨骼肌接头时,乙酰胆碱与N-型h门控通道结合,使终板膜().对 N+、K+ 通透性增加,发生超极化 . 对 N+、K+ 通透性增加,发生去极化

.仅对K+ 通透性增加,发生超极化 .仅对2+通透性增加,发生去极化

. 对h通透性增加,发生去极化

26.对骨骼肌兴奋-收缩耦联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电兴奋通过纵管传向肌细胞深部 . 纵管膜产生动作电位

.纵管终末池的2+通道开放,2+进入肌浆中

. 终末池中的2+逆浓度差进入肌浆 . 2+和肌动蛋白结合

27.在骨骼肌兴奋-收缩耦联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离子是()

. N+ . .2+ l- . K+ .Mg2+

28骨骼肌细胞中横管的功能是()

. 2+的贮存库 . 2+进出肌纤维的通道

.营养物质进出肌细胞的通道 .将兴奋传向肌细胞深部 .使2+和肌钙蛋白结合

四.回答题:

1.试述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特点及其产生机理。

2.试述神经-肌肉接头处兴奋传递的过程和特征是什么?

3.试述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形式和作用。

第三章血液生理

一.名词解释:

1 血浆

2 血细胞比容

3 血清

4 血浆晶体渗透压

5 血浆胶体渗透压

6 红细胞悬浮稳定性

7 血液凝固

8 血型

9 血量 10 凝血因子

二.填空题:

1 血液是由————和————组成的。

2 血液的基本功能是————、————、————和——————。

3 血浆晶体渗透压主要由————组成,其作用是——————————;

血浆胶体渗透压主要由————组成,其作用是——————————。

4 血浆pH的主要缓冲对是—————,而红细胞则是————————。

5 红细胞的生成原料是——和——,而影响其成熟的因子是——和——。

6 吞噬能力最强的白细胞是—————,急性感染时多见————增加。

7 血小板的生理特性有——、——、——、——和——。

8 血小板的生理作用是——————、——————和——————。

9 血液凝固分为——凝血和——凝血,其中速度较快的是————。

10 与医学关系最为密切的血型系统是————————和—————。

11 血浆蛋白主要有——、——和——,其主要功能是————————。

三.单选题:

1.低温库存较久的血液,血浆中哪种离子浓度升高()

.l- .2+ .K+ .N+ .有机负离子

2.红细胞比容是指红细胞()

.与血浆容积之比 .与血管容积之比 .与血细胞容积之比

.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 . 在血液中所占的重量百分比

3.有生命危险的急性失血量是指超过总血量的()

.5% .10% .15% .20% .30%

4.构成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主要成分是()

.白蛋白 .球蛋白 .珠蛋白 .血红蛋白 .纤维蛋白原

5.影响红细胞内外水分正常分布的因素主要是()

.血浆胶体渗透压 .血浆晶体渗透压 .组织液胶体渗透压

.组织液静水压 .毛细血管血压

6.血液中除去血细胞的液体部分是()

.体液 .细胞内液 .细胞外液 .血浆 .血清

7.维生素12和叶酸缺乏将导致()

.缺铁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地中海贫血 .溶血性贫血

8.在过敏反应时,其数量明显增加的血细胞是()

.淋巴细胞 . 嗜中性粒细胞 . 嗜酸性粒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 . 单核细胞 9.下列哪种凝血因子为外源性凝血时需要,而内源性凝血时不需要()

.因子IV .因子VII .因子II .因子VIII .因子X

10.血管外破坏红细胞的主要场所是()

.肝和脾 .肝和肾 .脾和淋巴结 .肾和骨髓 .胸腺和骨髓

11.促红细胞生成素的作用是促进()

.铁的吸收 .蛋白质的吸收 .维生素12的吸收

.骨髓造血和红细胞成熟 .雄激素的释放

12.内源性凝血叙述,正确的()

.由因子XII的激活开始 .所需时间较外源性凝血短 .不需要因子V参加 . 不需要2+参加 .不需要VIII参加

13.肝硬化病人容易发生凝血障碍,主要是由于()

.血小板减少 .维生素缺乏 .某些凝血因子不足

.维生素12缺乏 .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14.血小板减少可导致皮肤呈现出血性斑点,称为紫癜,其最主要原因是() .血小板不易聚集成团 .释放血管活性物质的量不足

.不能修复和保持血管内皮细胞完整性 .血管收缩障碍 .延缓凝血过程 15.在实验条件下,将正常人红细胞置于0.4%Nl溶液中将会出现()

.红细胞叠连现象 . 红细胞皱缩 .红细胞凝集

.红细胞沉降速度加快 . 溶血现象

16.50Kg体重的正常人的体液量和血液量分别为()

.40.0L和4.0L . 30.0L和3.5L –4.0L . 20.0L和4.0L

. 30.0L和2.5L . 20.0L和2.5L

17.血液凝固的主要步骤是()

. 凝血酶原形成→凝血酶形成→纤维蛋白形成

. 凝血酶原形成→凝血酶形成→纤维蛋白原形成

. 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凝血酶形成→纤维蛋白形成

. 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凝血酶形成→纤维蛋白原形成

. 凝血酶原形成→纤维蛋白原形成→纤维蛋白形成

18.抗凝血酶III的抗凝血作用主要是()

. 抑制血小板的粘着和聚集 .抑制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

. 阻止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 . 使凝血酶失去活性

.激活纤维蛋白溶解系统

19.具有变形性运动和吞噬能力,并参与激活淋巴特异免疫功能的是()

.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 .单核巨嗜细胞 .淋巴细胞20.已知供血者血型为型,交叉配血试验中主侧凝集,次侧不凝聚,受血者

的血型为()

.型 .型 .型 . O型 .以上都不是

21.对红细胞生成的叙述,错误的是()

.红细胞的主要成分是血红蛋白 .制造血红蛋白的主要原料是叶酸和维生素12

.只有F2+才能被肠上皮细胞吸收.促进红细胞生成素主要在肾合成

.雄激素可使红细胞数量增多

22.对交叉配血试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主侧指供血者红细胞与受血者血清相混合,次侧指供血者血清与

受血者红细胞相混合

.对已知的同型血液输血,可不必做此试验

.主侧和次侧无凝集反应,可以输血

.主侧有凝集反应,不论次侧有何结果,均不能输血

.主侧无凝集反应,次侧发生凝集,在严密观察下,可以少量、缓慢输血

四.回答题:

1.试述白细胞的分类及其主要作用。

2.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步骤)是什么?参与凝血的主要因子有哪些?

3.试述O血型系统的分类原则和输血原则。

第四章血液循环生理

一.名词解释:

1 心动周期

2 每搏输出量

3 心输出量

4 心指数

5 射血分数

6 心力储备

7 正常起搏点

8 窦性心律

9 期前收缩 10 代偿性间歇

11 血压 12 收缩压 13 舒张压 14 脉压 15 平均动脉压 16 中心静脉压 17 微循环 18 有效滤过压 19 缩血管神经纤维

20 血-脑屏障 21 血-脑脊液屏障 22 减压反射 23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24 心电图 25 有效不应期

二.填空题:

1 一个心动周期中,包括一个——期和一个——期,其中——期长。

2 第一心音标志————,而第二心音标志————,前者衡量————————

————————的功能,后者衡量——————————————————。

3 心房在心脏泵血中的作用是——————————————,而心室在心脏泵血

中的作用是——————————————————。

4 心肌细胞可分为——————————和————————————两种。

5 心肌工作细胞(心房、心室肌)动作电位的特征是————————,而心肌自

律细胞(窦房结、铺氏纤维)动作电位的特征是————————————。

6 窦房结细胞作为心脏正常起搏点是由于其——————————————。

7 心肌的生理特性有————、————、————和————。其中属于电生理

特性的是——————————————,属于机械生理特性的是————。

8心室肌细胞的动作电位分为——期,其中0期是由于——————引起,2期是由于————————————引起,——期是典型特征期。

9 决定和影响心肌兴奋性的因素是——————、——————和——————。

10心肌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依次是——————、——————和——————。

11决定和影响心肌自律性的因素是—————、——————和——————。

12心肌传导性的最大特点是有—————现象,保证房、室活动功能步调一致。

13心电图中P波表示————————,QRS波群表示————————,T波表

示——————,PR间期表示————————,ST段表示———————。

14血流阻力与血管半径的——方呈——比。

15动脉血压形成的条件是——————————和——————————。

16中心静脉压的正常值是—————,其高低的意义有——————————和————————————————————。

17影响静脉回心血量的因素是————————、——————————、————————————、————————————和——————————。

18组织液生成的动力是————————,影响其生成的因素有——————、————————、————————、——————————、——————

——和——————————。

19淋巴液回流的生理意义是——————————和————————————。

20心交感神经末梢释放——————,对心脏的作用是——————;心迷走神经

末梢释放——————,对心脏的作用是——————————。

21减压反射的感受器是——————和—————,其反射效应是引起——————,其生理意义是————————————。

22化学感受器是——————和——————,适宜的刺激为——、——和——,

反射效应是————————————————————————。

三.单选题:

1.心室内压力达最高值在()

.心房收缩期末 .等容收缩期末 .快速射血期 .等容舒张期末 .心室充盈期末2.心室容积达最大值在()

.心房收缩期末 .等容收缩期末 .射血期 .等容舒张期末 .心室充盈期末

3.下列哪项使心室舒张末期充盈量减少()

.心率一定程度减慢时 .外周静脉压与心房压之差加大

.心房压与心室压之差加大 .心肌收缩加强 .心房收缩能力加大

4.正常人心率超过去180次/分时,主要影响下列哪些变化()

.心动周期缩短 .收缩期缩短 .舒张期缩短 .收缩期缩短明显 .舒张期缩短明显5.从动脉瓣关闭到下一次动脉瓣开放的时间相当于心动周期中的()

.心室舒张期 .心室射血期 .等容收缩期

.心室舒张期+等容收缩期 . 等容舒张期+等容收缩期

6.房室瓣开放发生在()

.等容舒张期初 . 等容收缩期末 .心室收缩初期 .等容收缩期初 . 等容舒张期末

7.心室容积最小在()

.等容收缩期末 . 快速射血期末 .减慢射血期末 .等容舒张期初 . 心室充盈期初

8.在刚刚停跳的心脏,给其左心室一次阈强度的电刺激,会引起()

.局部的心肌收缩 . 左心室收缩 .左心室和左心房收缩

.左心室和右心室收缩 . 整个心脏收缩

9.正常人心率超过去180次/min时,心输出量减少的主要原因()

.快速充盈期缩短 .减慢充盈期缩短 .等容收缩期缩短

.快速射血期缩短 .减慢射血期缩短

10.在心率、前负荷和收缩力不变的情况下,增加心肌的后负荷,会使()

.等容收缩期延长,射血速度加快,每搏输出量增加

.等容收缩期延长,射血速度减慢,每搏输出量增加

.等容收缩期延长,射血速度减慢,每搏输出量减少

.等容收缩期缩短,射血速度加快,每搏输出量增加

.等容收缩期缩短,射血速度减慢,每搏输出量减少

11.心室肌的前负荷是指()

.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或压力 . 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或压力

. 心室等容收缩期的容积或压力 . 心室等容舒张期的容积或压力 . 大动脉血压12.第一心音产生主要是由于()

.半月瓣关闭 . 半月瓣开放. 房室瓣关闭 . 房室瓣开放 . 心房肌收缩

13.第二心音产生主要是由于()

.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开放 . 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关闭

. 房室瓣突然开放 . 房室瓣突然关闭 . 心房肌收缩

14.第二心音发生在()

.等容收缩期末 . 快速射血期 .减慢射血期 .等容舒张期 . 心室充盈期

15.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0期去极是由于()

.N+电导降低. N+电导增加 . 2+电导降低 . 2+电导增加

. K+电导增加

16.当心室肌细胞膜动作电位由静息水平去极化达到阈电位水平时,N+通道处于()

.静息状态 .备用状态 . 激活状态 . 失活状态 . 复活状态

17.心室肌动作电位1期复极是由于下列哪种离子流动的结果()

. K+外流 . K+内流 .N+内流 . 2+内流 . l- 内流

18.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平台期是下列哪能离子跨膜流动的综合结果()

. N+内流,l- 外流 . N+外流,l- 内流 . 2+内流,K+外流

. K+内流2+外流 . N+内流,K2+外流

19.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4期恢复细胞内外离子正常浓度梯度靠()

.细胞膜渗漏 .单纯扩散通道易化扩散 . 载体易化扩散 . 钠-钾泵主动转

20.心室肌有效不应期的长短主要取决于()

.动作电位0期去极的速度 .动作电位复极末期的长短

.阈电位水平的高低 . 钠-钾泵功能 .动作电位2期的长短

21.浦肯野细胞和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区别主要是()

.4期自动除极有无 .3期复极速度不同 .平台期持续时间相差较大

. 1期形成机制不同 .0期除极速度不同

22.窦房结细胞动作电位0期去极大是由于()

.N+电导增加. N+电导降低 . 2+电导增加 . 2+电导降低. K+电导增

23.对心室肌细胞有效不应期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可产生局部兴奋 . 阈上刺激能产生动作电位 . N+通道失活

. 此期相当于心室全收缩期舒张早期 .此期时间较长远

24.心肌不会产生强直收缩的原因是()

.心肌有自律性 . 心肌呈“全或无”收缩 . 心肌肌浆网不发达

. 心肌对胞外2+ 依赖性大心肌的有效不应期特别长

25.房室延搁的生理意义()

.使P波增宽 . 使QRS波增宽 . 使心室肌有效不应期延长

.使心室肌不会产生强直收缩 .使心房、心室不会产生收缩重叠

26.兴奋在心脏内传导时,速度最慢的是()

.心室肌 .心房肌 . 房室交界 .结希束 .浦肯野纤维

27.将心肌细胞分为快反应细胞和慢反映细胞,主要是根据动作电位的()

.0期除极速度 . 1期复极速度. 平台期形成速度. 3期复极速度 .4期自动去

极速度

28.自律细胞区别于非自律细胞的生物电活动主要特征是()

.0期除极速度快 .平台期较明显 .1期复极速度慢 . 3期复极速度慢 .4期有

自动除极

29.下列哪项不是心肌细胞平台期的特点()

.膜电位处于零电位水平 .是区别神经细胞和骨骼肌细胞动作电位的主要特征.心肌动作电位时程较长的主要原因之一 . 它与心室肌不会产生强直收缩有关.形成的离子是N+缓慢内流

30.下列哪项对心肌兴奋传导影响不大()

.细胞直径 .0期除极速度和幅度 .邻近部位细胞膜静息电位与阈电位差距. 邻近部位膜0期除极时钠或钙通道性状 .胞外2+浓度

31.关于心肌动作电位和心电图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QRS综合波相当于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0期 .S-T段相当于平台期

.T波反映心室肌3期复极 . P波代表心房除极过程 .Q-T间期时程与心率成正变关系

32.心交感神经兴奋使自律细胞自律性升高的主要作用机制是()

.使阈电位水平上移 .动作电位0期去极速度加快 .最大复极电位绝对值增大. 降低肌浆网摄取2+的速度 .加强I f内向电流,使4期自动除极速度加快

33.心迷走神经使自律细胞自律性降低的主要作用机制是()

.动作电位0期去极速度减慢 .阈电位水平下移 .最大复极电位绝对值增大

. 4期I k衰减过程加快 .抑制4期I f内向电流

34.总截面积最大的血管()

.毛细血管 .小动脉 .小静脉 . 大静脉 .大动脉

35.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血流阻力()

.与血管的半径成正比 .与血管半径的立方成反比 . 与血管半径的平方成正比

. 与血管半径的四次方成反比 . 与血管半径的平方成反比

36.血流阻力主要来自()

.毛细血管 .微静脉 .微动脉 . 动脉 .大动脉

37.外周阻力和心率不变而每搏输出量增大时,动脉血压的变化主要是()

.收缩压升高 .舒张压升高 . 收缩压和舒张压升高幅度相同

. 收缩压降低,舒张压升高 . 收缩压升高,舒张压降低

38.收缩压为100mmHg,舒张压为70mmHg,其平均动脉压均为()

. 70mmHg . 75mmHg . 80mmHg . 85mmHg . 90mmHg

39.下列因素中促进静脉回心血量增加的是()

.心输出量增加 .外周阻力增 .动脉血压升高

.体循环平均充盈压降低 .心舒期室内压降低

40.影响毛细血管前括约肌舒缩活动的主要因素是()

.交感舒血管神经纤维末梢释放的乙酰胆碱 . 副交感神经末梢释放的乙酰胆碱 .局部代谢产物增多 .肾上腺髓质释放的肾上腺素 .交感神经末梢释放的去甲肾上腺素

41.关于微循环直捷通路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血流速度较慢 . 是血液和组织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主要部位

.经常处于开放状态 .在骨骼肌组织中较少见 .在体温调节中发挥作用

42.生成组织液的有效滤过压等于()

.(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液静水压)

.(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组织液静水压)

.(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静水压)-(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

.(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静水压)

.(组织液静水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

43.当心迷走神经兴奋时()

.可使心率加快 . 心房肌收缩缩力加强 .心房肌不应期缩短

.房室传导速度加快 .左心室收缩压升高

44.化学感受性反射的效应主要是()

.肾泌尿功能增强 . 呼吸加深加快 .血压升高 .心输出量增加 .血容量增多

45.下列物质中,哪一种与器管血流量调节无直接关系()

.二氧化碳 . 乳酸 .肾素 .腺苷 .前列腺素

46.心交感神经对心脏的兴奋作用可被下列哪种阻断剂所阻断()

.筒箭毒 . 异搏定 .六烃季胺 .心得安 .阿托品

47.调节心血管活动的基本中枢位于()

.大脑皮层 .脊髓 .下丘脑 .脑干 .延髓腹外侧部

48.刺激心迷走神经时,心肌的作用可被下列哪一种受体的拮抗剂所阻()

.α -肾上腺素能受体 . β-肾上腺素能受体 .组织胺能受体

.胆碱能M受体 .胆碱能N受体

49.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动增强时,将出现()

.醛固酮释放减少 . 静脉回心血量减少 .交感缩血管中枢紧张性活动减弱

.肾小管对N+重吸收增加 .外周阻力下降

50.动脉压力感受性反射的生理意义()

.只能使升高的血压降低 .只能使降低的血压升高 .协助动脉血压进行自身调节

.维持动脉血压处于相对稳定 .维持体液量处于相对平衡

51.对冠脉血流量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对其调节最重要的是心肌本身代谢水平 .心肌提高从单位血液中摄取氧的潜力小 .在代谢产物中腺苷作用最重要 .迷走神经兴奋使冠脉扩张

.交感神经兴奋只能使冠脉收缩

52.在正常情况下,组织液的压力为负压的器管()

.脑组织 .肝脏 .肾脏 .肺泡 .骨骼肌

四.回答题:

1.试述心动周期中心室内压力、容积、瓣膜启闭及血流方向的变化有哪些?

2.何为心输出量?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有哪些?(=试述心脏泵血功能的调节)

3.试述心肌工作细胞和自律细胞的跨膜电位、形成机制及其特征。

4.期前收缩和代偿性间歇是如何形成的?

5.试述动脉血压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

6.影响静脉回心血量的因素有哪些?

《生理学》各章知识点 总结

生理学基础总结 绪论 I.人体生理学是研究机体正常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2.生命的基本特征有新陈代谢、兴奋性及生殖。 3.兴奋性是指活的组织或细胞对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或特征。 刺激是指机体所处环垄因素的变化刺激条件包括强度、作用时间和强度一时问变化率三个要素反应是指接受刺激后机体活动状态的改变。 有两种表现形式,即兴奋和抑制阈强度(阈值)是指在作用时间和强度一时间变化率不变的情况下,引起组织发生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等于阈强度的刺激为阈刺激,大于阈强度的刺激为阈上刺激,小于阈强度的刺激为阈下刺激 4.体液是机体内液体的总称。 内环境是细胞直接接触和赖以生存的环境,即细胞外液。 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和理化特性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5.人体功能调节的方式有三种,即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最重要的是神经调节,其基本方式是反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 三种调节各具特点:神经调节迅速、精确而短暂;体液调节作用缓慢、面积广泛、时间持久;自身调节幅度小,灵敏度低。 回馈是由受控部分的回馈信息调整控制部分活动的作用,有正、负反馈两种。 正回馈调节是指受控部分的活动通过发出回馈信息,使反债调节与控制部分的原发作用一致,意义在于使生理过程不断加强,直至最终完成。 负反馈调节是指受控部分的活动通过发出回馈信息,使回馈调节与控制部分的原发作用相反.意义在于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细胞的基本功能 1.细胞膜对物质的转运方式主要有: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 单纯扩散是只取决于膜两例物质浓度差进行转运的一种方式出胞和入胞作用 易化扩散是物质借助细胞膜上特珠蛋白质的帮助,顺浓度梯度或电一化学梯度的转运过程。分为载体转运和通道转运两种。 载体转运具有特异性、饱和性和争议抑制性; 通道转运具有离子选择性和门控特性,又可分为化学门控信道、电压门控信道和机械门拉信道. 主动转运是物质逆电一化学梯度进行的转运,需要细胞提供能量包括原发性主动转运和发性主动转运。 最重要的为钠一钾泵转运。 出胞是指胞质内的大分子物质以分泌变泡的形式排出细胞的过程。 入胞指细胞外某些物质团块借助于细胞形式吞噬泡或吞饮泡的方式。 进入细肥的过程,分别称为吞噬和吞饮.吞饮也可以分为液相入胞和受体介导入胞两种形式。 2.生物电现象是指细胞在安静或活动时伴有的电活动。单个细胞膜两侧的生物电称为细胞的跨膜电位,包括静息电位、局部电位和动作电位. 生物电产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①细胞内外离子的分布不同,构成生物电产生的基础。②胞膜在不同状态下时离于的通透性不同.成为生物电产生的关健。 静息电位是指细胞安静时存在于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它是细胞安静的标志、它的形成是由于K+的外流。 动作电位是指细胞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受到有效刺激时,在膜两侧产生的可传播的膜电位波动。它是细胞兴奋的标志. 由去极化和复极化构成,是Na+内流与K+的外流及 .

智慧树知到《医学生理学》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医学生理学》章节测试答案 第一章 1、正反馈的生理意义在于 A:促进某项生理活动尽快完成 B:维持内环境稳态 C: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 D:不依赖于神经及体液因素调节机体的功能 正确答案:促进某项生理活动尽快完成 2、血液中哪些物质可以发挥化学性调节作用 A:血糖 B:CO2 C:O2 D:甲状腺激素 正确答案:血糖,CO2,O2,甲状腺激素 3、化学性调节(体液调节)具有哪些特点? A:反应缓慢 B:作用广泛 C:需要神经系统参与 D:持续时间短暂 正确答案:反应缓慢,作用广泛 4、动物实验发现,当动脉血压在80~180mmHg之间波动时肾血流保持相对稳定,肾血流并不随动脉血压的增高而增加。如果要证明这是自身调节的结果,应采用下列哪种实验方法进行研究( )

A:急性离体实验 B:急性在体实验 C:细胞培养 D:组织学切片观察 正确答案:急性离体实验 5、下列哪个水平的生理学实验研究有助于揭示生命现象最本质的基本规律?A:细胞和分子水平 B:组织和细胞水平 C:器官和组织水平 D:器官和系统水平 正确答案:细胞和分子水平 6、组织代谢活动增强时,毛细血管床因代谢产物堆积而开放,这种调节属于( ) A:局部体液调节 B:神经调节 C:激素远距调节 D:神经-体液调节 正确答案:局部体液调节 7、继发主动转运的特点包括 A:逆浓度梯度转运,消耗能量。 B:与被动转运相耦联 C:具有选择性 D:具有ATP酶的活性

正确答案:逆浓度梯度转运,消耗能量。,与被动转运相耦联,具有选择性 8、下列哪些是条件反射的特点 A:数量无限 B:与个体生活环境有关 C:个体生来就有 D:反射弧固定 正确答案:数量无限,与个体生活环境有关 9、关于稳态下列那句话陈述正确? A:一般情况下,健康人内环境处于稳态。 B:医疗的作用之一就是帮助病人恢复并维持稳态。 C:负反馈的生理意义就是使内环境维持稳态。 D:内环境失稳态一定会导致疾病 正确答案:一般情况下,健康人内环境处于稳态。,医疗的作用之一就是帮助病人恢复并维持稳态。,负反馈的生理意义就是使内环境维持稳态。 第二章 1、神经细胞膜在静息状态下,仅允许钾离子通过。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2、在神经肌肉接头处,终板电位是 A:去极化局部电位 B:动作电位 C:超极化局部电位

《生理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答案(重点)

一.名词解释 1.兴奋性:指机体或组织对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或特性。 2.静息电位:细胞在安静状态时,存在于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 3.红细胞比容:指红细胞占血液的百分比。 4.血液凝固:血液由流动的的液体状态下不能流动的凝胶状态的过程 5.搏出量:一侧心室每次收缩射出的血量。 6.心输出量:一侧心室每分钟射入动脉的血量称为每分输出量。它等于搏出量和心率的乘积。 7.心动周期:心脏每收缩和舒张一次,构成一个机械活动周期。 8.血压:血管内流动的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 9.肺泡通气量:指每分钟吸入肺泡的新鲜气体量,等于潮气量与无效腔气量之差乘以呼吸频率。 10.通气/血流比值:是指肺泡通气量与每分肺血流量的比值,正常人安静时,比值为0.84。11.肾小球滤过率:指每分钟两肾生成的原料量,正常成人安静时125ml/min。 12.渗透性利尿:若小管液溶质溶度升高时,小管液的渗透压随之升高。肾小管各段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加,这种利尿方式称为渗透性利尿。13.突触: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神经元与效应器之间发生功能接触的部位。 14.牵涉痛:内脏疾患引起体表特定部位发生疼痛或痛觉过敏的现象 15.激素: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分泌的生物活性物质。 16.允许作用:一种激素对某种生理功能没有直接作用,但它存在可大大加强另外一种激素的这种生理作用,前一激素对后一激素的这种作用。 二.填空题 反应的基本形式:兴奋与抑制。可兴奋组织:神经、肌肉和腺细胞。 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点有完 整性、绝缘性、双向性和相对疲劳性。 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有:肌肉活动、环境温度、食物特殊动力效应、精神活动。 促进蛋白质的激素:生长素甲状腺激素胰岛素性激素小脑对躯体运动的调节作用:1. 维持身体平衡 2.调节肌紧张3. 协调随意运动。 血浆中的抗凝物质有抗凝血酶 3 蛋白C系统组织因子途径抑 制物肝素 影响静脉回流的因素:心肌收缩 力、重力和体位、呼吸运动、骨 骼肌作用。 淋巴生成的意义?1.回收蛋白 质 2.运输营养物质3.调节血浆 和组织液之间的液体平衡 4.防 御屏障的作用 呼吸包括外呼吸、气体在血液中 的运输、内呼吸。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作用调节大 小肺泡内压,维持大小肺泡表面 的张力容积稳定减少吸气阻力 防止肺水肿 主要的胃肠激素有促胃液素 促胰液素缩胆囊素抑胃肽 简述胃运动的方式 1.紧张性收 缩 2.容受性舒张3.蠕动 抑制胃排空的因素有肠-胃反射 肠抑胃素 三.简答题: 人体功能的活动的调节方式及 特点? (1)调节方式:神经调节体液 调节自身调节。 (2)神经调节作用迅速,准确, 短暂, 体液调节作用缓慢,但作用 范围较广泛,作用时间持久; 自身调节的作用较局限,可 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尚未参 与或不参与时发挥其调控作 用。 简述神经细胞动作电位形成的 机制? 神经细胞阈刺激或阈上刺 激,膜上大量钠离子通道被激 活,钠离子 大量内流,膜内负电位迅速减小 并消失,产生动作电位的上升 支。当促使钠离子内流的动力 (浓度差)和阻止钠离子内流的 阻力(电位差)达到平衡时,钠 离子净内流停止。此时动作电位 达到最大幅值,称为钠离子平衡 电位。钠通道开放时间很短,随 后失活关闭。此时膜上钾离子通 道开放,钾离子顺电位差和浓度 差向细胞外扩散,膜内电位迅速 下降,产生动作电位下降支。 血小板的基本功能:1. 维持血管内皮的完整性:2.促进 生理性止血;3.参与血液凝固: 血小板能为凝血。因子的相互作 用提供磷脂表面。 简述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 素? (1.)肾血浆流量的改变; (2.)肾小球有效滤过压的改变; (3.)滤过膜的改变,包括通透 性和面积两方面的改变。 简述尿生成的过程:肾小球 滤过;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和排泄。 影响远曲小管和集合管重 吸收的主要因素包括:小管液溶 质的浓度;抗利尿激素;醛固酮。 大量饮清水时,尿量有何变 化?为什么? 尿量增多。大量饮入清水→ 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渗透压 感受器抑制→抗利尿激素合成 和释放减少→远曲小管和集合 管对水的通透性降低→水的重 吸收减少→尿量减少。 严重呕吐及腹泻后尿量有 何改变,机制如何? 尿量减少。严重呕吐或腹 泻→机体水分丧失多→血浆晶 体渗透压增高→渗透压感受 器兴奋→抗利尿激素合成释放 增多→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 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另 外,机体水分丧失→循环血量减 少→容量感受器抑制,同时血浆 晶体渗透压增高→渗透压感受 器兴奋→抗利尿激素合成释 放增多→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 水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 。 简单叙述视觉的二元学说 在人类的视网膜中,由于存在视 锥系统和视杆系统以上两种相 对独立的感光换能系统,分别管 理明视觉和暗视觉,这个理论被 称为视觉的二元学说 简述中枢抑制的分类 突触后抑制:1.传入侧支性抑制 2.回返性抑制 突触前抑制 简述突触传递兴奋的特征: 1.单向传递 2.中枢延搁 3.总和 4.兴奋节律的改变 5.后发放 6. 对内环境变化敏感和易疲劳。 简述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 第一步:通过内源性、外源性激 活途径,激活因子X形成凝血酶 原激活物(Xa、V、PF3、钙离 子);第二步:凝血酶原激活物 使凝血酶原转变为凝血酶;第三 步:凝血酶使纤维蛋白原(溶胶)

生理学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生理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Ⅰ、名词解释(35个中任意抽5个) 一、阈强度:是在一定的刺激持续时间作用下,引起组织兴奋所必需的最小刺激强度。 二、环境:细胞生存的环境,即细胞外液。 三、正反馈:凡是反馈信息和控制信息的作用性质相同的反馈,称为正反馈,起加强控制信息的作用。 四、负反馈:凡是反馈信息和控制信息的作用性质相反的反馈,称为负反馈,起纠正,减弱控制信息的作用。 五、易化扩散:指非脂溶性的小分子物质或离子借助膜蛋白的帮助,从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转运的方式。 六、被动转运:指物质从高浓度一侧到低浓度一侧(顺浓度差)的跨膜转运形式,转运不需要细胞代提供能量,其动力为细胞膜两侧存在的浓度差(或电位差)。 七、主动转运:主动转运指细胞通过本身的耗能过程,将小分子物质或离子从低浓度一侧移向高浓度一侧(逆浓度差)转运的方式。 八、极化:细胞在安静时,保持稳定的膜电位为负,膜外为正的状态。 九、静息电位:细胞处于安静状态下,存在于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 十、动作电位:可兴奋细胞受到刺激时,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暴发的一次迅速,可逆,可扩布的电位变化。 十一、阈电位:对神经细胞和骨骼肌而言,造成膜上Na+通透性突然增大的临界膜电位。 十二、血细胞比容:血细胞容积与全血容积的百分比。 十三、血型:根据血细胞膜上特异性抗原的类型,将血液分为若干型。 十四、心动周期:心房或心室每收缩和舒一次所经历的时间,称为一个心动周期。 十五、心率:每分钟心脏搏动的次数称为心率。

十六、心输出量:每分钟由一侧心室收缩射出到动脉的血量。它等于每搏输出量×心率,正常成人安静时的心输出量为5L/分。 十七、搏出量:一侧心室每一次搏动所射出的血液量。 十八、射血分数:搏出量占心室舒末期容积的百分比。安静状态健康成人的射血分数为55-65%。 十九、心指数:以单位体表面积计算的心输出量称为心指数,正常成人安静时的心指数为3.0-3.5L/分×平方米。 二十、中心静脉压:是指胸腔大静脉或右心房的压力。正常成人约4-12cmH2O。 二十一、肺通气:肺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二十二、肺活量:指用力吸气后,再用力呼气,所呼出的气体最大的量。正常成人男性约为3.5升女性约为2.5升。 二十三、消化:指食物在消化道被加工、分解的过程。 二十四、吸收:指食物经过消化后形成的小分子物质以及水、无机盐和维生素,透过消化道粘膜,进入血液或淋巴的过程。 二十五、能量代:生物体物质代过程中所伴随能量的释放、转移、储存和利用的过程。 二十六、基础代率:机体在基础状态下单位时间的能量代。 二十七、肾小球滤过率:单位时间(每分钟)两肾生成的超滤液量。 二十八、渗透性利尿:小管液中的溶质含量增多,渗透压增高,使水的重吸收减少而发生尿量增多的现象,称为渗透性利尿。 二十九、视力:是指眼分辨两点之间最小距离的能力。 三十、视野:是指单眼固定地注视正前方一点不动时,该眼所能看到的空间围。正常人颞侧和下侧视野较大,鼻侧和上侧视野较小。白色视野最大,绿色视野最小。 三十一、突触:指神经元之间相互接触并进行信息传递的部位。 三十二、牵涉痛:是某些脏疾病引起体表一定部位发生疼痛或痛觉过敏的现象。 三十三:受体:细胞膜上或细胞能特异的特殊蛋白质,能特异性结合神经递质、激素等化学物质,并引发特定的生理效应。

人体解剖生理学的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绪论 生理学研究内容大致可分整体水平、器官和系统水平、细胞和分子水平三个不同水平。根据实验进程可将生理学实验分为慢性实验和急性实验,后者又分为在体实验和离体实验两种。 第二章细胞、基本组织及运动系统 第一节细胞 细胞膜主要由脂质、蛋白质和糖类等物质组成。 液态镶嵌模型:生物膜以液态的脂质双分子层为基架,其中镶嵌着具有不同分子结构,从而具有不同生理功能的蛋白质。 单纯扩散:某些脂溶性小分子物质由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的扩散过程。 细胞的物质转运有几种方式,简述主动运转的特点:单纯扩散(自由扩散)、易化扩散(通道:化学电压机械门控;载体:结构特异性饱和现象竞争性抑制)、主动转运(原发性:利用代谢产生的能量将物质逆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进行跨膜转运的过程;继发性:能量不直接来自ATP的分解,而是依靠Na+在膜两侧浓度差,即依靠存储在离子浓度梯度中的能量完成转运,间接利用ATP)【借助于载体、逆浓度差或电位差转运并需要能量】、入胞(吞噬、吞饮、受体介导入胞)和出胞等。 跨膜信号传导1由通道蛋白完成的,电压、化学、机械门控通道2由膜受体、G蛋白和G蛋白效应分子组成的3酶耦联受体信号传导。 细胞凋亡:由一系列细胞代谢变化而引起的细胞自我毁灭,又称程序性细胞死亡PCD,是在基因控制下,通过合成特殊蛋白而完成的细胞主动死亡过程。 细胞周期:细胞增殖必须经过生长到分裂的过程成为~,分为G1、S、G2、M四期。 细胞衰老:细胞在正常环境条件下发生的细胞生理功能和增殖能力减弱以及细胞形态发生改变,并趋向死亡的现象。 第二节基本组织 人体四种基本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神经组织由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后者其支持、联系、营养、保护和隔离等作用。 神经纤维分为有髓神经纤维和无髓神经纤维。 第三节运动系统 骨骼肌纤维由肌原纤维和肌管系统组成,前者由上千条粗肌丝和细肌丝有规律的平行排列组合而成。 第三章人体的基本生理功能 第一节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包括新陈代谢、兴奋性、适应性和生殖等。 阈强度/阈值:能引起细胞或组织发生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 兴奋性:可兴奋组织或细胞接受刺激后产生兴奋的能力。 适应性:机体根据环境变化而调整体内各部分活动使之相协调的功能。 生殖:人体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时,男性和女性两种个体中发育成熟的生殖细胞相结合,便可形成与自己相似的子代个体。 第二节神经与骨骼肌细胞的一般生理特性 静息电位:细胞未受刺激相对安静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 静息电位产生机制:【前提-膜内外离子浓度差;决定作用-膜对离子的通透性;根本原因-K+外流(膜对A-不通透)】K+外流是静息电位产生的根本原因。RP的产生与C膜内外离子的分布和静息时C膜对它们的通透性有关。细胞内K浓度和A-浓度比外高,而胞外Na和Cl比内高。但C膜在静息时对K通透性较大,Na和

生理学各章节考试重点

------------------ 时磊5说------ - ---- ------- 生理学各章节考试重点 2017-11-23医学资料大全 第一章绪论 1、内环境:指细胞外液占体液的1/3,包括组织液,血浆,淋巴液 2、稳态:内环境的各种物理的和化学的因素保持相对稳定 3、人体的调节机制: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 自身调节:由组织,细胞本身生理特殊性决定的,并不依赖外来的神经或体液因素的作用的反应 4、反射弧的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纤维,反射中枢,传出神经纤维,效应器 5、神经调节的特点:迅速,局限,精确;体液调节的特点:缓慢,弥散,持久 6、机体控制系统:非自动控制(单向式)自动控制系统包括反馈控制,前馈控制,负反馈:反馈信息的作用是减低控制部分的活动的反馈控制,对保持内环境稳态起着重要作用 第二章细胞基本功能 1、细胞膜和各种细胞器的质膜的组成:脂质,蛋白质,极少量的糖类 2、膜蛋白的分类:细胞骨架蛋白,识别蛋白质,酶,受体蛋白,跨膜转运物质的功能蛋白 3、物质的跨膜转运方式: (1 )单纯扩散 举例:02, N2,CO2,NH3尿素,乙醚,乙醇,类固醇 (2 )易化扩散 举例:A经载体介导:葡萄糖,氨基酸 特点:饱和现象,结构特异性,竞争性抑制 B经通道介导:Na+,K+,Ca2+,Cl-等 特点:A顺浓度或电位梯度的高速度跨膜扩散 B门控体制包括电压门控通道和化学门控通道 C对通过的离子有明显的选择性 (3 )主动转运 举例:A原发性主动转运一一直接利用ATP钠-钾泵 B继发性主动转运一一间接利用ATP:葡萄糖,氨基酸在小肠和肾小管的重吸收 (4)出胞和入胞 4、细胞的静息电位:指细胞未受刺激,处于安静状态时,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等于K +的平衡电位 产生机制:K +离子的外排 极化:静息时膜的内负外正的状态去极化:静息电位的减少 超极化:静息电位的增大复极化:细胞膜由去极化后向静息电位方向恢复的过程 5、细胞的动作电位:细胞受到刺激,膜电位发生迅速的一过性的波动,是细胞兴奋的标志 产生机制:N a+的内流(去极化),K +的外流(复极化) 阈电位:形成N a+通道激活对膜去极化的正反馈过程的临界膜电位 6、局部电流的方向;膜外由未兴奋区流向兴奋区,膜内由兴奋区流向未兴奋区特点:全或无定律,不衰减传导

西医综合考研生理学要点归纳

2017西医综合考研:生理学要点归纳 第一章绪论 考纲没有变化,重点考察的就是正负反馈调节.自身调节的区别以及相对应的例子.正反馈起加强控制信息的作用,而负反馈起纠正减弱控制信息的作用 ,必须记清楚这些代表性的例子,尤其是正反馈和自身调节的例子.还要注意联系后面章节区分哪些是正反馈哪些是负反馈,举例说明如血液凝固过程.分娩过程. 排尿排便反射等这些都是正反馈,再如减压反射.肺牵张反射.甲亢时 TSH 分泌减少等都是负反馈,同学们应总结出一些例子,在解题时往往起到关键作用.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有些生理过程中,既无闭合回路又无调定点的不属于反馈调节。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这一章比较重点,每年都会有本章的考题,大的重点就是物质的交换和动作电位。这将会涉及到今后各个章节的学习,同学们必须深入的理解加以牢固记忆。几种物质的跨膜转运方式如果比较起来记忆在解题时更容易区分。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要理解去记忆。还需要注意的是一些局部电位的例子,如微终板电位?终板电位?EPSP? IPSP等都是局部电位,同时大家还需要搞清楚的就是局部电位和局部电流的区别,局部电位是指没有达到动作电位水平,而局部电流则是指动作电位的传播方式,要注意区分二者。 第三章血液 主要是对血液成份及功能做了介绍,对今后血液学和呼吸系统做的基础。血量为全身血液的总量,成年人血量占总体重的7%-8%。血浆渗透压包括晶体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注意二者的区别,另外渗透压的高低与溶质的颗粒数成正比,而与颗粒种类及颗粒大小无关,因此血浆渗透压主要是由晶体渗透压决定。要重点注意生理性止血为常考点,其过程包括血管收缩?血小板止血栓形成和血液凝固三个过程。纤维蛋白在纤维蛋白溶解酶的作用下被降解液化的过程为纤维蛋白溶解。生理止血过程中,凝血块形成的血栓会堵塞血管,出血停止血管创伤愈合后,构成血栓的纤维蛋白会被逐渐降解液化,使被堵塞的血管重新畅通。 第四章血液循环 重点内容还是心肌细胞的生物电以及血压调节等部分,本章是生理学的一个大的重点章节,内容繁多,需要全面理解掌握。注意比较心室肌细胞和窦房结细胞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心肌电生理特性这块需记忆:自律细胞的特点是4期自动去极化,窦房结能成为心脏正常起搏点的原因是4期自动去极化速度快,窦房结起搏细胞动作电位的特点是4期自动去极化,心肌不会产生强直收缩的原因是心肌细胞的有效不应期特别长,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特点是0期去极化速度快、幅度高、有平台期、有超辐射,房室延搁的生理意义是避免房室的收缩重叠,窦房结自律性?高,心室肌细胞收缩力?强,浦肯野纤维传到速度?快,房室交接处

生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修订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计30分) 1.全身动脉血液变动在80-180mmHg范围内,肾血流量由于血管口径的相应变化, 仍能保持相对稳定,属于 A.自身调节 B.神经调节 C.正反馈调节 D.体液调节 2.有机磷农药中毒时骨骼肌痉挛的原因是 A.乙酰胆碱释放增加 B.刺激运动神经末梢的兴奋 C.胆碱脂酶被抑制,乙酰胆碱在运动终板处堆积 D.增加了Ca2+内流 3.低温、缺氧或代谢抑制,影响细胞的钠-钾泵活动时,将导致 A.静息电位值增大,动作电位幅度减小。 B.静息电位值减小,动作电位幅度增大。 C.静息电位值增大,动作电位幅度增大。 D.静息电位绝对值减小,动作电位幅度减小。 4.血沉加快表示红细胞 A.通透性增大 B.脆性增大 C.悬浮稳定性差 D.可塑性差 5.柠檬酸钠的抗凝机理是 A.加强血浆抗凝血酶的作用 B.使血浆中的钙离子成为不易解离的络合物 C.抑制凝血酶活性 D.中和酸性凝血物质 6.甲状腺手术容易出血的原因是甲状腺含有较多的 A.血浆激活物 B.组织激活物 C.纤溶酶 D.抗凝血酶 7.某人的血细胞与B型血的血清凝集,而其血清与B型血的红细胞不凝集,此人血 型为 型型 型型 8.幼年时期缺乏生长激素将造成 A.呆小症 B.巨人症 C.侏儒症 D.肢端肥大症 9.在心动周期中,心室血液充盈主要是由于 A.心房收缩的挤压作用 B.心室舒张的抽吸作用 C.骨骼肌的挤压作用 D.胸内负压促进回流 10.窦房结作为正常起搏点的主要原因是。 A.位于心肌上部 期去极化速度快 C.没有平台期 期自动化去极化速度最快 11.室性期前收缩之后常出现代偿性间歇的原因是。

生理学常考重点章节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绪论 1.人体生理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各个组成部分功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 2.生理学研究的三个水平:细胞分子水平、器官系统水平、整体水平。 3.体液是人或动物机体所含液体的总称。体液分为细胞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包括血浆和组织间液。细胞外液又称为环境。 4.环境是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 5.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如温度、pH值等始终保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稳态。 6.稳态的意义:是细胞行使正常生理功能以及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7.生理功能的调节分为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我调节。 8.神经调节是由神经系统对生理功能所进行的调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定义: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外环境的变化所作出的规律性反应),反射的结构基础的反射弧。反射弧由五个部分组成,即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9.体液调节是指机体某些细胞分泌的特殊化学物质经体液运输到达所作用的组织、细胞影响其功能活动。体液调节分为:远距分泌(又称全身性体液调节)、旁分泌(又称为局部体液调节)、自分泌、神经分泌。 10.自身调节指机体的一些细胞、组织或器官能不依赖于神经、体液调节对、外环境的变化产生适应性反应。 11.神经调节的作用迅速、定位准确、持续时间短暂。 体液调节的作用相对缓慢、广泛、持久,对于调节一些相对缓慢的生理过程。自身调节作用较小,仅是对神经和体液调节的补充。 三者互相协调配合,使得机体各项功能活动的调节更加完善。 第三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1.单纯扩散是指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以简单物理扩散的方式顺浓度梯度所进行的跨膜转运。 2.影响单纯扩散的因素:①膜对该物质的通透性②膜两侧该物质的浓度差③温度 3.易化扩散指非脂溶性物质在细胞膜上特殊蛋白质的帮助下进行的跨膜转运。 4.经载体的易化扩散特点:①特异性高②饱和现象③竞争性抑制 5.经通道的易化扩散是指带电离子顺电化学梯度进行的跨膜转运。具有以下特征:①离子的选择性②转运速度快③门控特性 6.主动转运特点:①耗能②逆着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所进行的跨膜转运 7.原发性主动转运 钠-钾泵:实质:①一种特殊的蛋白质②具有ATP酶的活性③分解ATP释放能量④供Na+、K+逆浓度梯度运输。 特点:钠泵每水解1分子ATP可逆着浓度梯度将3个Na+移出细胞外,2个K+移入细胞。 钠泵活动的意义:①建立和维持的Na+、K+在细胞外的浓度梯度是细胞生物电产生的重要条件之一②细胞高K+浓度是细胞许多代反应所必需的③维持细胞液的正常渗透压和细胞容积的相对稳定④细胞外较高的Na+浓度所贮存的势能可用于其他物质⑤具有生电作用 8.在安静状态下,存在于细胞膜、外两侧的电位差就是静息电位。静息电位的机

【免费下载】生理学 第08章 自测

一、单选题 (共 2040 题,每题 1 分) 1.肾小球球旁器中球旁细胞的功能是: A.分泌血管升压素 B.分泌肾素 C.分泌醛固酮 D.分泌去甲肾上腺素 E.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 正确答案:B 2.关于肾脏血液供应的描述,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A.肾血流量的90%以上分布于肾皮质 B.肾血流要经历两次毛细血管网 C.肾小球毛细血管网内压较高,有利于肾小球的滤过 D.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网内压较低,有利于肾小管的重吸收 E.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网中的血浆胶体渗透压较低,有利于尿液的浓缩和稀释正确答案:E 3.肾小囊超滤液中葡萄糖的浓度: A.高于血浆 B.低于血浆 C.与血浆相同 D.与肾远端小管的小管液相同 E.与终尿相同 正确答案:C 4.正常情况下,流过肾脏的血浆约有百分之几被滤出到肾小囊? A.15% B.19% C.45% D.81% E.85% 正确答案:B 5.正常终尿量约占肾小囊超滤液量(即原尿量)的: A.1% B.5% C.10% D.20% E.65~70% 正确答案:A 6.下列哪种情况可使肾小球滤过率增加? A.注射大量肾上腺素 B.注射去甲肾上腺素 C.注射血管升压素 D.肾交感神经兴奋 E.快速静脉滴注生理盐水 正确答案:E 7.使肾小球滤过率降低的因素是:、管路敷设技术通过管线敷设技术,不仅可以解决吊顶层配置不规范问题,而且可保障各类管路习题到位。在管路敷设过程中,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高等,要求技术交底。管线敷设技术中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叉时,应采用金属隔板进行隔开处理;同一线槽内,强电回路须同时切断习题电源,线缆敷设完毕,要进行检查和检测处理。、电气课件中调试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试卷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根据生产工艺高中资料试卷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空载与带负荷下高中资料试卷调控试验;对设备进行调整使其在正常工况下与过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工作;对于继电保护进行整核对定值,审核与校对图纸,编写复杂设备与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方案,编写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及系统启动方案;对整套启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指导。对于调试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技术问题,作为调试人员,需要在事前掌握图纸资料、设备制造厂家出具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报告与相关技术资料,并且了解现场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电气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技术电力保护装置调试技术,电力保护高中资料试卷配置技术是指机组在进行继电保护高中资料试卷总体配置时,需要在最大限度内来确保机组高中资料试卷安全,并且尽可能地缩小故障高中资料试卷破坏范围,或者对某些异常高中资料试卷工况进行自动处理,尤其要避免错误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动作,并且拒绝动作,来避免不必要高中资料试卷突然停机。因此,电力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调试技术,要求电力保护装置做到准确灵活。对于差动保护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技术是指发电机一变压器组在发生内部故障时,需要进行外部电源高中资料试卷切除从而采用高中资料试卷主要保护装置。

最新生理学-第10章-自测

一、单选题(共1560 题,每题 1 分) 1.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的产生,是由于突触后膜提高了对下列哪组离子的通透性? A.Na+,K+,Cl-,尤其是对K+ B.Ca2+,K+,Cl- ,尤其是对Ca2+ C.Na+,K+,尤其是对Na+ D.K+,Cl-,尤其是对Cl- E.K+,Ca+,Na+,尤其是对Ca2+ 正确答案:C 2.兴奋性突触后电位与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的形成过程中,共同的是: A.突触前膜均发生去极化 B.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的性质一样 C.突触后膜对离子的通透性的改变一样 D.突触后膜均发生去极化 E.突触后膜均发生超极化 正确答案:A 3.关于中枢神经系统内突触传递的特征,正确的是: A.双向传递 B.不易疲劳 C.有一定的时间延搁 D.电位变化不能总和 E.突触前、后神经元的兴奋节律不变 正确答案:C 4.关于中枢神经系统内突触传递的特征,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单向性传递 B.兴奋节律改变 C.对内环境变化不敏感 D.电位变化可总和 E.有后发放现象 正确答案:C 5.能产生兴奋总和效应的神经元联系方式是: A.聚合式联系 B.辐散式联系 C.环状联系 D.连锁式联系 E.侧支式联系 正确答案:A 6.突触后抑制的产生是由于: A.突触前膜去极化 B.突触前膜超极化 C.突触后膜去极化 D.突触前膜释放兴奋性递质 E.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兴奋 正确答案:E 7.突触前抑制的产生是由于:

A.突触前膜释放的兴奋性递质减少 B.前膜释放抑制性递质 C.后膜超极化 D.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兴奋 E.后膜电位变化的幅度增加 正确答案:A 8.丘脑非特异性感觉投射系统的主要功能是: A.调节内脏功能 B.改变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 C.协调随意运动 D.调节肌紧张 E.引起特定感觉并激发大脑皮层发出传出冲动 正确答案:B 9.躯体感觉的皮层代表区主要位于: A.中央前回 B.中央后回 C.岛叶皮层 D.颞叶皮层 E.边缘系统 正确答案:B 10.正常成人在安静、清醒、闭目状态时所记录到的脑电波一般表现为: A.α波 B.β波 C.θ波 D.δ波 E.慢波 正确答案:A 11.当脊髓前角α运动神经元的传出冲动增加时,可使: A.梭外肌收缩 B.梭内肌收缩 C.梭外肌和梭内肌同时收缩 D.肌梭传入冲动增加 E.以上都不是 正确答案:A 12.肌梭感受器的适宜刺激是: A.梭外肌收缩 B.梭内肌紧张性降低 C.γ纤维传出冲动减少 D.梭外肌受到牵拉 E.梭外肌松弛 正确答案:D 13.脊休克时脊髓反射减弱或消失,其原因是: A.损伤性刺激对脊髓的抑制作用 B.脊髓中的反射中枢被破坏

病理生理学期末复习重点#(精选.)

病理生理学知识点 第一章绪论 1、病理生理学:基础医学理论学科之一,是一门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和机 制的科学。 2、病理生理学的任务:研究疾病发生发展的原因和条件,并着重从机能和代 谢变化的角度研究疾病过程中患病机体的机能、代谢的动态变化及其发生机制,从而揭示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规律。 研究内容:疾病概论、基本病理过程和各系统病理生理学。 3、基本病理过程:在多种疾病中共同的、成套的代谢和形态结构的变化。如 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缺氧、发热、炎症、DIC、休克等。 4、健康: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病痛,而且是一种躯体上、精神上以及社会 上的完全良好状态。 5、疾病:由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后,因机体稳态破坏而发生的机体代谢、功 能、结构的损伤,以及机体的抗损伤反应与致病因子及损伤作斗争的过程。 6、分子病:由于DNA的遗传性变异引起的一类以蛋白质异常为特征的疾病。 7、衰老:是一种生命表现形式和不可避免的生物学过程。 8、病因:指引起某一疾病必不可少的,决定疾病特异性特征的因素。 诱因:指能够加强某一疾病或病理过程的病因的作用,从而促进疾病或病理过程发生的因素。 条件:能够影响疾病发生发展的体内因素。 9、疾病发生的外因:物理性因素,化学性因素,生物性因素,营养性因素, 精神、心理和社会因素。 疾病发生的内因:遗传性因素,先天性因素,免疫性因素。 10、发病学: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及转归的普遍规律和机制的科学。 11、疾病发展的一般规律:疾病时自稳调节的紊乱;疾病过程中的病因转化; 疾病时的损伤和抗损伤反应。 12、疾病转归的经过:病因侵入(潜伏期)非特异性症状(前驱期)特异 性症状(临床症状明显期)疾病结束(转归期) 13、死亡:按照传统概念,死亡是一个过程,包括濒死期,临床死亡期和生物 学死亡期。一般认为死亡是指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永久停止。 14、脑死亡:指枕骨大孔以上全脑的功能不可逆行的丧失。 15、植物状态和脑死亡的区别: 植物状态:①自己不能移动;②自己不能进食;③大小便失禁;④眼不能 识物;⑤对指令不能思维;⑥发音无语言意义 脑死亡:①不可逆性深昏迷;②自主呼吸停止,需行人工呼吸;③瞳孔扩大、固定;④脑干神经反射消失,如瞳孔对光反射、角膜反 射、咽喉反射等;⑤脑电波消失,呈平直线。⑥脑血液循环完 全停止。 16、及时判断脑死亡的意义:①有利于准确判断死亡;②促进器官捐赠使用; ③预计抢救时限,减少损失。 第二章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智慧树知到《牙解与颌生理学》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牙解与颌生理学》章节测试答案 第一章 1、牙的分类方法有以下哪几种? A:根据牙在口腔内存在时间的长短分为乳牙和恒牙 B:根据牙与口角的位置关系分为前牙和后牙 C:根据牙的形态和功能不同分为切牙、尖牙、前磨牙和磨牙或乳切牙、乳尖牙和乳磨牙 D:上述全对 正确答案:根据牙在口腔内存在时间的长短分为乳牙和恒牙,根据牙的形态和功能不同分为切牙、尖牙、前磨牙和磨牙或乳切牙、乳尖牙和乳磨牙 2、咀嚼时前磨牙的主要功能是 A:撕裂食物 B:捣碎食物 C:磨细食物 D:切割食物 正确答案:捣碎食物,磨细食物 3、牙萌出的时间是指 A:牙冠完全萌出的时间 B:牙冠萌出2/3的时间 C:牙出齿龈的时间 D:牙达到咬合的时间 正确答案:牙出齿龈的时间 4、最早脱落的乳牙是 A:上颌乳中切牙

B:下颌乳中切牙 C:下颌乳侧切牙 D:上颌乳侧切牙 正确答案:下颌乳中切牙 5、下列哪一组牙不是替换牙 A:切牙 B:尖牙 C:前磨牙 D:磨牙 正确答案:磨牙 6、按照牙正常的萌出顺序,上3继哪一颗牙后萌出A:3 B:4 C:5 D:2 正确答案:4 7、在通用编号系统中,#5表示的牙位为 A:右上颌第一前磨牙 B:左上颌第一前磨牙 C:右上颌乳中切牙 D:左上颌乳中切牙 正确答案:右上颌第一前磨牙

8、在国际牙科联合会系统中,右下颌乳中切牙可表示为 A:41 B:31 C:81 D:71 正确答案:81 9、如果不指明是哪一种牙编号系统,下列记录中会引起误会的是A:9 B:10 C:14 D:33 正确答案:14 10、乳牙萌出的顺序哪一组是正确的 A: I II III IV V B: I II III V IV C: I II IV III V D: V I II III IV E: I II V III IV 正确答案:I II III IV V 第二章 1、关于牙釉质说法正确的是 A:为牙体组织中高度钙化的最坚硬的组织

生理学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生理学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生理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Ⅰ、名词解释(35个中任意抽5个) 一、阈强度:是在一定的刺激持续时间作用下,引起组织兴奋所必需的最小刺激强度。 二、内环境:细胞生存的环境,即细胞外液。 三、正反馈:凡是反馈信息和控制信息的作用性质相同的反馈,称为正反馈,起加强控制信息的作用。 四、负反馈:凡是反馈信息和控制信息的作用性质相反的反馈,称为负反馈,起纠正,减弱控制信息的作用。 五、易化扩散:指非脂溶性的小分子物质或离子借助膜蛋白的帮助,从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转运的方式。 六、被动转运:指物质从高浓度一侧到低浓度一侧(顺浓度差)的跨膜转运形式,转运不需要细胞代谢提供能量,其动力为细胞膜两侧存在的浓度差(或电位差)。 七、主动转运:主动转运指细胞通过本身的耗能过程,将小分子物质或离子从低浓度一侧移向高浓度一侧(逆浓度差)转运的方式。 八、极化:细胞在安静时,保持稳定的膜内电位为负,膜外为正的状态。 九、静息电位:细胞处于安静状态下,存在于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 十、动作电位:可兴奋细胞受到刺激时,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暴发的一次迅速,可逆,可扩布的电位变化。 十一、阈电位:对神经细胞和骨骼肌而言,造成膜上Na+通透性突然增大的临界膜电位。 十二、血细胞比容:血细胞容积与全血容积的百分比。 十三、血型:根据血细胞膜上特异性抗原的类型,将血液分为若干型。 十四、心动周期:心房或心室每收缩和舒张一次所经历的时间,称为一个心动周期。

三十三:受体:细胞膜上或细胞内能特异的特殊蛋白质,能特异性结合神经递质、激素等化学物质,并引发特定的生理效应。 三十四、脊休克:当脊髓与高位中枢离断后,断面以下的脊髓暂丧失反射活动的能力,进入无反应状态的现象,称为脊休克。 三十五、激素:内分泌细胞分泌的传递信息的生物活性物质称为激素。 Ⅱ、填空题(借鉴以往的考试试题,预判分析) 1.当细胞受剌激时,膜电位减小,产生去极化,达到某一个临界值时就产生动作电位。这一能引起细胞产生动作电位的临界值称为阈电位,它是导致Na+通道开放的关键因素。 2.观察交叉配血试验结果时,若主、次侧均不凝集为O型血。 3.抗利尿激素的释放主要受体液渗透压和血容量的调节。 4.肺每分通气量等于潮气量和呼吸频率的乘积。 5.胆碱能M型受体的阻断剂是阿托品。 6.眼的调节主要包括晶状体的调节、瞳孔的调节和眼球会聚的调节。 7.侏儒症是由于幼年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所致;呆小症是由于胎儿或出生后甲状腺功能低下所致。 8.卵巢的主要功能是产生卵子,并分泌雌激素、孕激素、抑制素和少量的雄激素。 9.物质跨膜转运的形式有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出胞和入胞。 10.静息电位值接近于钾平衡电位,而动作电位超射值接近于钠平衡电位。 11.视近物时眼的调节有晶状体前凸、瞳孔缩小和视轴汇聚。 12.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有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动脉血压、心肌收缩能力和心率。 13.体内含有消化酶的消化液有唾液、胃液、胰液和小肠液。 14.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征有生理完整性、绝缘性、双向性和相对不疲劳性。

《生理学》各章知识点 总结

精心整理 生理学基础总结 绪论 I.人体生理学是研究机体正常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2.生命的基本特征有新陈代谢、兴奋性及生殖。 3.兴奋性是指活的组织或细胞对刺激发生反应的 4.胞外液。 5.信息,使反债调节与控制部分的原发作用一致,意义在于使生理过程不断加强,直至最终完成。 负反馈调节是指受控部分的活动通过发出回馈信息,使回馈调节与控制部分的原发作用相反.意义在于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 细胞的基本功能 1.细胞膜对物质的转运方式主要有: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 单纯扩散是只取决于膜两例物质浓度差进行转运的一种方式出胞和入胞作用 易化扩散是物质借助细胞膜上特珠蛋白质的帮助,顺浓度梯度或电一化学梯度的转运过程。分为载体转运和通道转运两种。 载体转运具有特异性、饱和性和争议抑制性; 通道转运具有离子选择性和门控特性,又可分为化学门控信道、电压门控信道和机械门拉信.吞饮 动。它是细胞兴奋的标志. 由去极化和复极化构成,是Na +内流与K +的外流及Na +—K +泵转运共同形成的、其引起取决于阈电位, 阈电位是使膜上Na +通道突然大量开放的临界膜电位值。 动作电位以局部电流的形式进行传导。动作电位具有“全或无”特性和不衰减的可传播性。 3.肌肉收缩是指肌肉的长度缩短或张力增加.其过程包括肌细饱的兴奋、兴奋一收缩耦联,收缩三部分,主要步骤如下图

血液 1. 占体重的 2. 透压) 3. 对保持红细胞的正常形态具有重要作用; 血浆蛋白产生胶体渗透压,主要成分是白蛋白,具有免疫功能。 作用是:能使组织液中的水分渗入毛细血管以维持血容量及调节血管内外水分的交换。 等渗溶液是0.9%Nacl,5%葡萄糖溶液。 4.血浆的正常酸碱度:PH7.35-7.4 5.低于7.35为酸中毒,高于7.45为碱中毒。 5.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我国成年男性红细胞数为(4.0-5.5)x1012/L;成年女性为(3.5-5.0)x1012/L。6.红细胞内的主要成分是血红蛋白(Hb)。 成年男性血红蛋白浓度为120一160g/L,成年女性为110-150g/L。 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浓度低于正常,称为贫血。 7.红细胞的生理特性包括可塑变形性、悬浮稳定性(血沉,红细胞叠连)、渗透脆性(溶血,低渗溶液)。 红细胞的生理功能主要是运愉O2和CO2以及调节体内的酸碱平衡。 红细胞原料是蛋白质和铁(缺铁性贫血),成熟因素是维生素B12,叶酸。 8.正常成人的白细胞:其主要功能是吞噬作用和 免疫作用。 9.正常成人血小板有(100一 其主要功能为维持血管内皮完整性和生理性止 A抗原与 。 )和 也是由于K+外流产生的电一化学平衡电位。 动作电位由去极化和复极化两个过程组成,但复极化比较复杂,持续时间较长动作电位共分为五个期,即 去极化期(Na+内流形成)、 复极化l期(快速复极初期,K+外流形成)、 2期(缓慢复极期也称平台期,K+外流和Na+内流形成)、 3期(快速复极末期,K+外流形成) 4期(静息期,离子泵转运形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