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常用急救操作技术 第2部分:催吐、洗胃

临床常用急救操作技术 第2部分:催吐、洗胃

(完整版)洗胃操作流程

自动洗机胃机洗胃法 洗胃是将胃管插入病人胃内,反复注入和吸出一定量的溶液,以冲洗并排除胃内容物,减轻或避免吸收中毒的胃灌注方法。 (一)目的 1.解毒清除胃内毒物或减少刺激物,减少毒物吸收, 还可利用不同灌注洗液进行中和解毒,用于急性食物或药物中毒。服毒后6小时内洗胃最有效。 2.减轻胃粘膜水肿幽门梗阻病人饭后常有滞留现象, 引起上腹胀满、不适、恶心、呕吐等症状,通过洗胃减轻潴留物对胃粘膜的刺激,减轻胃粘膜水肿、炎症。 3.手术或某些检查前的准备。 (二)洗胃注意事项 1.对于急性中毒者应从速采用口服催吐法,必要时进行洗胃,减少毒物吸收。 2.毒物不明时,应抽取胃内容物及时送检,同时选用温开水或生理盐水洗胃,毒物性质明确后,再采用对抗剂洗胃。 3.准确掌握洗胃的禁忌症和适应症

(1)适应症:非腐蚀性毒物中毒,如:有机磷、镇静催眠药、重金属类、生物碱及食物中毒等。 (2)禁忌症:强腐蚀性毒物中毒(如强碱、强酸)、肝硬化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胸主动脉瘤、近期内有上消化道出血及胃穿孔、胃癌等禁止洗胃。强腐蚀性毒物中毒时并按医嘱给予药物及物理性对抗剂,如牛奶、蛋清、米汤、豆浆等保护胃粘膜。 4.昏迷病人洗胃时,采用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防止分泌物误吸,而引起窒息。 5.每次灌注量以300?500ML为为宜,灌注量与排出量平衡。如灌注量明显多于排出时可引起急性胃扩张。 6.幽门梗阻病人,应饭后4?6小时或空腹时洗胃,并记录胃内潴留量。 7.洗胃中密切观察患者的面色、血压、脉搏呼吸的变化,若出现腹痛或吸出血性液体、出现休克等症状,立即停止洗胃,并通知医生积极处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 自动洗胃机洗胃操作流程 操作准备:1、操作者准备:着装规范、洗手、戴口罩 2、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状态、合作程度、瞳孔、双侧鼻道, 服毒者的毒物性质、种类及服毒时间、治疗计划,既往病史 和口鼻腔粘膜及疾病,与患者解释取得合作。 3、环境准备:环境清洁、安静。 4、用物准备:粗胃管、弯盘、血管钳、石蜡油、纱布2块、 棉签、胶布、连接管1根,压舌板及开口器、听诊器、注射器、电筒、治疗巾、小胶单、手套、按医嘱准备洗胃液 (25-38 C)、接水桶1个、排污水桶1个、自动洗胃机,管道3根(分别为接胃管、接水管、排水管)连接各管道,检 查洗胃机性能并置床边。 插胃管 轻症患者取坐位或半坐卧位,头偏向一侧;中毒较重的患都取左侧卧位;昏迷者取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必要时约束。 2、量长度(发际至剑突)、颌下垫单,如有活动性假牙取下、戴手套,检查管,润滑胃管前段。 3、插管:经口腔或鼻腔插入约45?55cmo 4、判断:抽胃液(留标本送检)、有无气泡冒出、听气过水声,证实胃管在胃内后,胶布固定胃管。

《临床常用急救操作技术》

《临床常用急救操作技术》 (WS387-2012) 【Clinical common techniques of first aid】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布 【注】 《临床常用急救操作技术》目前发布以下几部分, 第1部分:心肺复苏 (01) 第2部分:催吐、洗胃 (08) 第3部分:氧疗及人工气道建立 (11) 第4部分:呼吸道分泌物吸引 (22) 第5部分:外伤患者紧急止血、包扎和搬运 (27)

第1部分:心肺复苏(WS387.1-2012) 】 resuscitation】【Part l: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2013-02-01实施 发布,2013-02-01 2012-09-03发布, 1范围 WS387的本部分规定了心肺复苏时的人工呼吸、胸外按压施方法及体外除颤操作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全国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对心跳骤停患者的心肺复苏处理。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患者心脏骤停时以人工呼吸和人工循环代替自主呼吸和自主循环的急救方法。 3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AED:自动体外除颤器(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 4心肺复苏技术 心肺复苏技术内容包括:人工呼吸、胸外按压、体外除颤。5人工呼吸 5.1开放气道 5.1.1

操作者位于患者一侧,一手手掌置于患者的前额,另一手的食指和中指置于下颏的骨性部位,使头部后仰,下颏抬高。 5.1.2推举下颌法 操作者位于患者头侧,双手手指置于患者下颌用力向上提下颌骨,保持头部位置固定,避免任何的弯曲和拉伸;同时双手拇指打开患者的口腔。这种手法适用于存在可疑颈椎损伤的患者。 5.2口对口人工呼吸 5.2.1操作者位于患者一侧。 5.2.2使用仰头抬颏法开放气道。 5.2.3放在患者前额手的拇指和食指捏住患者的鼻孔。 5.2.4操作者平静吸口气,然后用口唇将患者的口全部包住,呈密封状、缓慢吹气,持续1s,使患者胸廓抬起。 5.2.5吹气结束后,操作者口唇离开患者的口部,放开捏住的鼻孔,使气体被动呼出。 5.2.6吹气频率:年龄>1岁:8次/min~10次/min;婴儿(离开分娩室~l岁):12次/min~20次/min。 5.2.7若吹气时患者胸廓未抬起,重复一次仰头抬颏法、再次吹气,观察胸廓是否抬起。 5.3口对面罩人工呼吸 5.3.1操作者将面罩置于患者的面部,覆盖口鼻,使用仰头抬颏法开放气道。 5.3.2操作者放在患者前额手的拇指和食指压在面罩的边缘,

洗胃操作流程图

洗胃操作流程图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电动洗胃术 用物准备:①洗胃机、桶三个、温度计、弯盘、纱布 ②治疗车上放:A、托盘:治疗碗:胃管;橡胶单、弯盘、手套、润滑油、注射器、纱布 B、嗽口杯、听诊器、电筒、记录本、笔 1、评估:①意识②服用毒物名称、剂量、时间③后鼻腔填塞史、隆鼻史 2、核对医嘱 3、用物准备:①洗胃用物按顺序放好②配置洗胃液:量3000-10000ml、测温度③测试洗胃机 4、核对解释 5、洗手、戴口罩 6、安置体位(去枕、头偏向一侧) 7、检查义齿 8、围橡胶单、置弯盘、戴手套 9、测量胃管长度:45~55cm,润滑胃管前段,缓慢插入胃管(方法正确) 10、确定胃管是否在胃内(三种方法) 11、洗胃:顺序:手吸→关→手冲→关 (口述:①吸尽胃内容物300~350ml/次,首次<300ml;②每次灌入200~300ml,反复灌洗至洗胃液澄清为止) 12、观察:①意识、面色、生命体征②洗胃进出量是否相等③胃内容物色、质、量 13、拔管:反折胃管拔出 14、安置患者:协助漱口(昏迷者忌);安置体位;整理床单位 15、处理用物:正确处理洗胃液、洗胃机、手套 16、洗手、脱口罩

17、记录:洗胃液的性质、量;吸出胃内容物色、质、量 理论部分 1.目的 (1)通过实施洗胃抢救中毒患者,清除胃内容物,减少毒物吸收,利用不同的灌洗液中和解毒(2)减轻胃黏膜水肿,预防感染 2.注意事项 (1)插管时动作要轻快,切勿损伤患者食管及误入气管 (2)患者中毒物质不明时,及时抽取胃内容物送检,应用温开水或生理盐水洗胃 (3)患者洗胃过程中出现血性液体,应立即停止洗胃。 (4)幽门梗阻患者,洗胃宜在饭后4~6小时或者空腹时进行,并记录胃内潴留量。以了解梗阻情况,供补液参考 (5)吞服强酸、强碱等腐蚀性毒物患者,切忌洗胃,以免造成胃穿孔。 (6)及时准确记录灌洗液名称、液量,洗出液量及其颜色、气味等洗胃过程。 (7)保证洗胃机性能处于备用状态。 *备注: 1.选择合适的洗胃液: (1)原因不明中毒:温开水或生理盐水 (2)有机磷、蕈类、生物碱中毒:1:5000高锰酸钾 (3)有机磷农药中毒:2%碳酸氢钠(敌百虫禁忌) (4)重金属、生物碱中毒:2%—4%鞣酸 (5)强酸强碱禁忌洗胃 2.洗胃液量约3000~10000ml 3.洗胃液温度 37-38℃

中医理疗技术操作规范

(一)刮痧技术操作规程 1.操作规范: (1)在操作部位涂上刮痧介质(如刮痧油、冷开水、香油或中药提取浓缩液等)后,操作者手持刮痧板(或光滑的硬币、铜勺柄、瓷碗、药匙、有机玻璃纽扣),在施术部位按一定的力度刮拭,直至皮肤出现痧痕为止。 (2)刮板与刮拭方向一般保持在45度-90度进行刮痧刮拭方向从颈到背、腹、上肢再到下肢,从上向下刮拭,从内向外刮拭。 (3)刮痧关键在于力度与速度的掌握和控制。“重而不板,轻而不浮”是力度的要求。刮拭操作时,要不停地询问病人的主观感受,并注意观察局部皮肤的情况。“快而不滑,慢而不滞”是速度的要求。 (4)刮痧时间一般每个部位刮3-5分钟,最长不超20分钟。 2.注意事项注意事项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1)刮痧治疗时应注意室内保暖,尤其是在冬季应避寒冷与风口。夏季刮痧时,应回避风扇直接吹刮试部位。 (2)对于一些不出痧或出痧少的患者,不可强求出痧,以患者感到舒服为原则。 (3)前一次刮痧部位的痧斑未退之前,不宜在原处进行再次刮试出痧。再次刮痧时间需间隔3-6天,以皮肤上痧退为标准。 (4)刮痧出痧后30分钟以内忌洗凉水澡。 (5)空腹、过度疲劳患者忌刮;低血压、低血糖、过度虚弱和神经紧张特别怕痛的患者轻刮。孕妇的腹部、腰骶部,妇女的乳头禁刮;白血病,血小板少慎刮;心脏病出现心力衰竭者、肾功能衰竭者,肝硬化腹水,全身重度浮肿者禁刮。 (6)刮痧板一定要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二)火罐技术操作规程 1.操作规范: (1)暴露须拔罐部位(选择肌肉较为丰满、平整处)。 (2)用闪火器(镊子、血管钳或细铁丝制作)夹取95%酒精棉球,点燃。 (3)一手持罐,罐口向下,另一手持燃有酒精棉球之闪火器,迅速伸入罐内闪火立即退出,同时将罐叩按在所选部位上。 (4)待罐内皮肤隆起并呈红紫现象,留置5~15分钟。 (5)起罐时,一手按住罐口皮肤,另一手扶住罐体,空气进入罐内,火罐即可脱落。(6)拔罐后除留罐外,尚可在火罐吸着后,立即拔下,再闪火再吸、再拔,反复多次称闪罐;若待火罐吸着后,一手扶住罐体,用力上下左右慢慢来回推动,称走罐,用于面积较大的部位;若患处皮肤消毒后,先用梅花针叩打或用三棱针浅刺出血,再行拔罐,留置10分钟后,起罐消毒皮肤,称刺血拔罐。 2.注意事项注意事项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洗胃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电动吸引器吸痰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洗胃技术操作流程 一、评估: 1.了解病情、意识,服毒物的名称、剂量及时间。 2.了解患者口鼻皮肤及粘膜情况。 3.安抚患者,解释洗胃的目的和方法,取得合作。 二、准备:. 1.检查洗胃机的性能及管道连接是否正确。 2.洗手、戴口罩及手套。 3.根据病情准备用物及洗胃液。 三、操作: 1.物品准备治疗盘内有乳胶胃管、镊子、石蜡油、纱布、弯盘、注射器、棉签、压舌板、开口器、牙垫、听诊器等。洗胃机链接管路,接通电源,打开快关。 2.病人取左侧卧位,意识障碍患者取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胸前垫以防水布,弯盘放于病人的口角处。 3.测量胃管长度:前额发际致剑突(约45~55cm)将消毒的胃管前端涂石蜡油后左手用纱布捏着胃管,右手用纱布裹住胃管5~6cm处,自鼻腔或口腔缓缓插入。当胃管插入14~16cm(咽喉部)时,嘱病人做吞咽动作 4.如患者不能配合时则可用开口器撑开上下牙列,或置牙垫等,切不可勉强用力。 5.在插入胃管过程中如遇病人剧烈呛咳、呼吸困难、面色发钳,应立即拔出胃管,休息片刻后再插,避免误入气管。 6.为证实胃管已进入胃内的三种方法:①注射器接于导管末端回抽,看是否可抽出胃液。 ②将导管末端放入盛有凉开水或生理盐水的碗中,看有无气泡溢出。 ③用注射器注入10-20ml空气于胃管内将听诊器放在病人上腹部,听诊有无气过水声 7.连接洗胃机,按开始键对胃进行自动冲洗,反复冲洗至洗出液澄清为止。 8. 洗胃完毕,关闭开始键,断开胃管与洗胃机连接管,查腹部情况,反折胃管后拔出,防止管内液体误入气管。 四、整理床单位及用物,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五、记录灌洗情况及病情变化。 六、消毒洗胃机及管道,处于备用状态。 目的: 1.解毒:清除胃内毒物或其它有害物质,还可利用不同的灌洗液进行中和解毒,适用于急性中毒。服毒后6h内洗胃最有效。 2.减轻胃粘膜水肿:洗出胃内潴留的食物,减轻潴留物对胃粘膜的刺激,从而减轻胃粘膜的水肿与炎症。 3.某些手术或检查前准备。

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

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 目录 一、中医内科急症护理常规 1 、一般护理常规 2 、高热 3 、神昏 4 、中风 5 、中暑 6 、急性出血 7 、痛证8 、暴泻9 、脱证 10 、中药中毒 二、中医内科护理常规 1 、一般护理常规 2 、风温 3 、感冒 4 、内伤发热 5 、咳嗽 6 、哮喘 7 、悬饮8 、肺痈9 、肺胀 10 、胃脘痛11 、呕吐12、便秘 13 、泄泻14 、黄疸15、积聚 16 、水臌17 、水肿18、肾衰 19 、淋证20 、癃闭 三、中医外科护理常规 1 、一般护理常规 2 、外科手术护理常规 3 、疖 4 、疔 5 、痈 6 、发 7 、丹毒8 、疔疮走黄9 、流痰10 、窦道11 、压疮12 、脱疽13 、乳痈14 、乳岩15 、石癭16 、肠痈17 、肠梗阻18 、石淋 19 、噎膈20 、烧伤 四、中医妇科护理常规 1 、一般护理常规 2 、产科一般护理常 规 3 、妇科手术护理常规 4 、月经不调 5 、痛经 6 、崩漏 7 、绝经前后诸证8 、带下病9 、妊娠恶阻 10 、胎漏、堕胎、胎动不安、小产、滑胎11 、异位妊娠 12 、子痫13、产后发热14 、产后恶露不绝 15 、产后缺乳16、阴挺17 、癥瘕 五、中医儿科护理常规 1 、一般护理常规2、肺炎喘嗽 3 、鹅口疮 4 、泄泻 5 、疳证 6 、惊风

7 、痫证8 、水肿9 、麻疹 10 、水痘11、痄腮12、顿咳 13 、小儿暑温14、疫毒痢15、遗尿 16 、紫癜 六、中医肛肠科护理常规 1 、一般护理常规 2 、肛肠科手术护理常规 3 、痔 4 、肛痈 5 、肛漏 6 、肛裂 7 、脱肛8 、直肠息肉 七、中医皮肤科护理常规 1 、一般护理常规 2 、黄水疮 3 、蛇串疮 4 、面游风 5 、脚湿气 6 、粉刺 7 、瘾疹 8 、湿疮 9 、药毒 10 、摄领疮11 、白庀12 、猫眼疮 13 、风瘙痒14 、皮痹15 、天疱疮 16 、红蝴蝶疮17 、淋病18 梅毒 八、中医骨伤科护理常规 1 、一般护理常规 2 、骨伤科手术护理常规 3 、小夹板外固定护理常 规 4 、牵引术护理常规 5 、石膏外固定护理常规 6 、骨折 7 、上肢骨折8 、下肢骨折9 、脊柱骨折 10 、骨盆骨折11、脱位12 、伤筋 13 、腰椎间盘突出症14、骨折患者的功能锻炼法 九、中医眼科护理常规 1 、一般护理常规 2 、内眼手术护理常规 3 、椒疮 4 、天行赤眼 5 、聚星障 6 、凝脂翳 7 、瞳神紧小8 、绿风内障9 、圆翳内障 10 、云雾移睛11 、视瞻昏渺12 、高风雀目 13 、风牵偏视十、中医耳鼻咽喉科护理常规 1、一般护理常规 2 、耳疖、耳疮 3 、耳鸣、耳 聋 4、耳眩晕 5 、中医鼻科一般护理常规 6 、鼻槁 7、鼻鼽8 、鼻渊9 、鼻衄 10 、中医咽喉科一般护理常规11 、喉痹12 、喉关痈 13 、喉喑14 、急喉风 十一、中医口腔科护理常规 1 、一般护理常规 2 、口疮 3 、牙宣 十二、中医针灸科护理常规

临床常见抢救程序及用药

临床常见抢救程序及用药 一、过敏性休克的抢救程序 过敏性休克 0.1%盐酸肾上腺素0.5-1.0毫升静注、继以1毫升肌注或皮下注射、必要时重复抗组织胺 药:如非那根25~50毫克肌注保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气管切开、吸氧氢化可的松200~400毫克加入100毫升葡萄糖液中静滴酌情选用血管活性药。 过敏性休克诊断要点及抢救措施 诊断:1、有过敏接触史;2、表现胸闷、喉头堵塞感、继而呼吸困难、紫绀、濒死感,严重者可咳出粉红色泡沫样痰;3、常有剧烈的肠绞痛,恶心、呕吐、或腹泻;4、意识障碍,四肢麻木、抽搐、失语、大小便失禁、脉细弱、血压下降 抢救:1、立即应用肾上腺素;2、静脉快速注入肾上腺皮质激素; 3、扩容;4、吸氧或高压给氧;5、给予钙剂及抗组织胺药物;6、及时处理喉头水肿、肺水肿、脑水肿等; 措施:1、0.1%肾上腺素0.5~1.0毫升肌注或静注;2、去甲肾上腺素1~4毫克溶于500毫升溶液中静滴;3、地塞米松10~20毫克加5%葡萄糖100毫升(静滴);4、10%葡萄糖酸钙20毫升,静脉缓注;5、氨茶碱0.25克加50%糖40毫升静脉缓注;6、平衡晶水:500~1000毫升静滴。 二、肺水肿诊断要点及抢救措施 诊断;1、严重的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口唇发绀,大汗淋漓;2、

阵发性咳嗽,伴有白色或粉红色泡沫样痰;3、肺部可闻及湿性罗音与鼾鸣声或大量痰鸣音; 抢救:1、吸氧或高压给氧;2、选用血管扩张剂; 3、选用强心、利尿剂;4、给激素药物;5、四肢结扎、半坐位。 急救;1、吗啡10毫克,皮下注射;2、西地兰0.4~0.6毫克加50%糖20毫升静脉缓注;3、速尿40毫克加50%糖20毫升(静脉缓注);4、硝酸甘油0.5毫克或硝酸异山梨醇10毫克舌下含服; 5、硝普钠5~10毫克与5%糖100毫升(静缓滴)直至症状体征消失(注意血压)6、酚妥拉明1.5~3.0毫克,50%糖40毫升(10分钟静注完) 三、输液反应和防治 输液反应: (一)反热反应,症状:发冷、寒战和发热,严重者初起即寒战、继之高热达40-410C并有恶心、呕吐、头痛、脉速等症状; 防治:减慢滴注速度或停止输液,并通知医生; (二)(肺水肿)循环负荷过量:症状:突然出现呼吸困难气促、咳嗽、泡沫痰或泡沫血性痰、肺部出现湿罗音。 防治:(1)输液过程中注意滴注速度不宜过快,液量不可过多; (2)如发现症状须立即使病员端坐,两腿下垂,减少静脉回流; (3)加压给氧,使氧气经20~30%酒精湿化后吸入;

洗胃操作流程图

电动洗胃术操作流程图 素质要求 意识 评服用毒物名称、剂量、时间 后鼻腔填塞史、隆鼻史 核医嘱 洗胃用物按顺序放好 选合适洗胃液 准备用物配置洗胃液量3000~10000 温度:37~38℃ 测试洗胃机 核对解释 去枕、头偏向一侧 检查义齿患者准备 围橡胶单、置弯盘 取胃管,戴手套 45~55cm 润滑胃管前段 自患者鼻腔缓缓插入胃管* 确定胃管是否在胃内* 吸取胃内容物300~350ml/次 首次<300ml 灌洗顺序:手吸→关→手冲→关 每次灌入200~300ml 洗胃进出量是否相等观察 胃内容物色、质、量反复灌洗至洗胃液澄清 拔管反折胃管拔出 协助漱口* 安置体位 整理床单位 用物处理 洗胃液量、性质 记吸出胃内容物色、质、量

*备注: 1. 插胃管时插入10-15cm时嘱清醒患者配合做吞咽动作。插胃管过程中患者 如有恶心,稍待片刻插入,如有呼吸困难、呛咳、紫绀提示误入气管,立即拔出重插。 2. 确定胃管是否在胃内的三种方法:①抽取胃液,抽取的胃液可送检。②向 胃管内注入空气,用听诊器在胃部听气过水声。③将胃管的末端至于盛有生理盐水的药碗内,看有无气泡逸出。 3. 昏迷者避免漱口 电动洗胃术评分标准

*备注: 1.选择合适的洗胃液: (1)原因不明中毒:温开水或生理盐水 (2)有机磷、蕈类、生物碱中毒:1:5000高锰酸钾(3)有机磷农药中毒:2%碳酸氢钠(敌百虫禁忌)(4)重金属、生物碱中毒:2%—4%鞣酸 (5)强酸强碱禁忌洗胃 2.洗胃液量约3000~10000ml

3.洗胃液温度 37-38℃ 理论部分 1.洗胃技术的目的 (1)通过实施洗胃抢救中毒患者,清除胃内容物,减少毒物吸收,利用不同的灌洗液中和解毒 (2)减轻胃黏膜水肿,预防感染 2.洗胃术的注意事项 (1)插管时动作要轻快,切勿损伤患者食管及误入气管 (2)患者中毒物质不明时,及时抽取胃内容物送检,应用温开水或生理盐水洗胃 (3)患者洗胃过程中出现血性液体,应立即停止洗胃。 (4)幽门梗阻患者,洗胃宜在饭后4~6小时或者空腹时进行,并记录胃内潴留量。以了解梗阻情况,供补液参考 (5)吞服强酸、强碱等腐蚀性毒物患者,切忌洗胃,以免造成胃穿孔。 (6)及时准确记录灌洗液名称、液量,洗出液量及其颜色、气味等洗胃过程。(7)保证洗胃机性能处于备用状态。

中医适宜技术操作规范

中医适宜技术操作规程松木坪镇中心卫生院中医科

目录 1、针刺技术操作规程…… 2、敷药技术操作规程…… 3、熏洗疗法技术操作规程…… 4、艾灸技术操作规程…… 5、拔罐技术操作规程…… 6、推拿技术操作规程…… 7、耳穴埋籽技术操作规程…… 8、刮痧技术操作规程…… 9、红外线治疗仪操作规程…… 10、温针灸技术操作规程…… 11、穴位注射技术操作规程…… 12、牵引治疗操作规程…… 13、中频电疗技术操作规程…

. 一、针刺技术操作规程毫 针刺法技术操作规程 【目的】 采用不同型号的金属毫针刺激人体一定的腧穴,以调和气血、疏通经络,从而达到扶正祛邪、防治疾病的目的。适用于各种急、慢性疾病。 【用物准备】 治疗盘,毫针盒(内备各种毫针)或一次性使用的毫针,0.5%碘伏,棉签,棉球,镊子,弯盘,必要时备毛毯和屏风等。 【操作方法】 1. 进针法图1-1指切进针法 1.1 指切进针法:又称爪切进针法。一般用左手拇指或食指端切按在穴位旁边,右手持针,用拇、食、中三指挟持针柄近针根处紧靠左手指甲面将针刺入。此法适宜于短针的进针。(图1-1) 1.2 夹持进针法:或称骈指进针法。即用左手拇、食二指捏消毒干棉球,夹住针身下端,将针尖固定在所刺入腧穴皮肤表面位置,右手捻动针柄,将针刺入腧穴。此法适用于肌肉丰满部位及长针的进针。 1.3 舒张进针法:用左手拇、食二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绷紧,右手持针,使针从左手拇、食二指的中间刺入。此法主要用于皮肤松弛或有皱褶部位的腧穴,

如腹部的穴位。

1.4 提捏进针法:用左手拇、食二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捏起,右手持针,从捏起的皮肤顶端将针刺入。此法主要用于皮肉浅薄部位的腧穴进针。如印堂穴。(图10-69) 2. 进针角度和深度 2.1 角度:是指进针时针身与皮肤表面构成的夹角。 2.1.1 直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90度角左右手垂直刺入。此法适用于人体大部分腧穴。 2.1.2 斜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45度角左右手倾斜刺入。此法适用于肌肉较浅薄处或内有重要脏器或不宜于直刺、深刺的腧穴。 2.1.3 平刺:即横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15度角左右沿皮刺入。此法适用于皮薄肉少部位的腧穴,如头部。 2.2 深度:是指针身刺入皮肉的深度,一般根据患者体质、年龄、病情及针刺部位而定。 2.2.1 体质:身体瘦弱,宜浅刺;肌肉丰满者,宜深刺。

中医常见操作规程.

中医适宜技术操作规程 金匮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 目录 1、针刺技术操作规程…… 2、敷药技术操作规程…… 3、熏洗疗法技术操作规程…… 4、艾灸技术操作规程…… 5、拔罐技术操作规程…… 6、推拿技术操作规程…… 7、耳穴埋籽技术操作规程…… 8、刮痧技术操作规程…… 9、红外线治疗仪操作规程…… 10、穴位贴敷操作规程…… 11、穴位注射技术操作规程 12、穴位埋线疗法操作规范…… 13、牵引治疗操作规程…… 14、多功能脉冲调制中频电疗机操作规程 15、低频脉冲治疗仪操作规程 16、中医定向透药治疗操作规程 17、中药熏蒸疗法操作规程 18、超声波治疗操作规程

一、针刺技术操作规程 (一)、毫针刺法技术操作规程 【目的】 采用不同型号的金属毫针刺激人体一定的腧穴,以调和气血、疏通经络,从而达到扶正祛邪、防治疾病的目的。适用于各种急、慢性疾病。 【用物准备】 治疗盘,毫针盒(内备各种毫针)或一次性使用的毫针,0.5%碘伏,棉签,棉球,镊子,弯盘,必要时备毛毯和屏风等。 【操作方法】 1. 进针法 图1-1指切进针法 1.1 指切进针法:又称爪切进针法。一般用左手拇指或食指端切按在穴位旁边,右手持针,用拇、食、中三指挟持针柄近针根处紧靠左手指甲面将针刺入。此法适宜于短针的进针。(图1-1) 1.2 夹持进针法:或称骈指进针法。即用左手拇、食二指捏消毒干棉球,夹住针身下端,将针尖固定在所刺入腧穴皮肤表面位臵,右手捻动针柄,将针刺入腧穴。此法适用于肌肉丰满部位及长针的进针。

1.3 舒张进针法:用左手拇、食二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绷紧,右手持针,使针从左手拇、食二指的中间刺入。此法主要用于皮肤松弛或有皱褶部位的腧穴,如腹部的穴位。 1.4 提捏进针法:用左手拇、食二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捏起,右手持针,从捏起的皮肤顶端将针刺入。此法主要用于皮肉浅薄部位的腧穴进针。如印堂穴。(图10-69) 2. 进针角度和深度 2.1 角度:是指进针时针身与皮肤表面构成的夹角。 2.1.1 直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90度角左右手垂直刺入。此法适用于人体大部分腧穴。 2.1.2 斜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45度角左右手倾斜刺入。此法适用于肌肉较浅薄处或内有重要脏器或不宜于直刺、深刺的腧穴。 2.1.3 平刺:即横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15度角左右沿皮刺入。此法适用于皮薄肉少部位的腧穴,如头部。

洗胃操作流程图

电动洗胃术 用物准备:①洗胃机、桶三个、温度计、弯盘、纱布 ②治疗车上放:A、托盘:治疗碗:胃管;橡胶单、弯盘、手套、润滑油、注射器、纱布 B、嗽口杯、听诊器、电筒、记录本、笔 1、评估:①意识②服用毒物名称、剂量、时间③后鼻腔填塞史、隆鼻史 2、核对医嘱 3、用物准备:①洗胃用物按顺序放好②配置洗胃液:量3000-10000ml、测温度③测试洗胃机 4、核对解释 5、洗手、戴口罩 6、安置体位(去枕、头偏向一侧) 7、检查义齿 8、围橡胶单、置弯盘、戴手套 9、测量胃管长度:45~55cm,润滑胃管前段,缓慢插入胃管(方法正确) 10、确定胃管是否在胃内(三种方法) 11、洗胃:顺序:手吸→关→手冲→关 (口述:①吸尽胃内容物300~350ml/次,首次<300ml;②每次灌入200~300ml,反复灌洗至洗胃液澄清为止) 12、观察:①意识、面色、生命体征②洗胃进出量是否相等③胃内容物色、质、量 13、拔管:反折胃管拔出 14、安置患者:协助漱口(昏迷者忌);安置体位;整理床单位 15、处理用物:正确处理洗胃液、洗胃机、手套 16、洗手、脱口罩 17、记录:洗胃液的性质、量;吸出胃内容物色、质、量 理论部分 1.目的 (1)通过实施洗胃抢救中毒患者,清除胃内容物,减少毒物吸收,利用不同的灌洗液中和解毒 (2)减轻胃黏膜水肿,预防感染 2.注意事项 (1)插管时动作要轻快,切勿损伤患者食管及误入气管 (2)患者中毒物质不明时,及时抽取胃内容物送检,应用温开水或生理盐水洗胃 (3)患者洗胃过程中出现血性液体,应立即停止洗胃。 (4)幽门梗阻患者,洗胃宜在饭后4~6小时或者空腹时进行,并记录胃内潴留量。以了解梗阻情况,供补液参考 (5)吞服强酸、强碱等腐蚀性毒物患者,切忌洗胃,以免造成胃穿孔。 (6)及时准确记录灌洗液名称、液量,洗出液量及其颜色、气味等洗胃过程。 (7)保证洗胃机性能处于备用状态。 *备注: 1.选择合适的洗胃液: (1)原因不明中毒:温开水或生理盐水 (2)有机磷、蕈类、生物碱中毒:1:5000高锰酸钾 (3)有机磷农药中毒:2%碳酸氢钠(敌百虫禁忌) (4)重金属、生物碱中毒:2%—4%鞣酸 (5)强酸强碱禁忌洗胃 2.洗胃液量约3000~10000ml 3.洗胃液温度 37-38℃

急诊急救知识培训试题

急诊急救知识培训试题 1、院前急救原则 先救命再治伤(治病),先重后轻,先排险后施救,先救活人后处置尸体,以抢救为主,维持伤病员基本生命体征。 2、转送原则,在伤病情允许前提下,必须在医护监护下迅速送到医院救治,途中密切观察伤病情况及生命体征变化,认真做好现场记录及转送记录,并妥善保管。 3、院前急救护理工作特点: (1)社会性、随机性 (2)时间紧急 (3)流动性大 (4)医疗急救环境差 (5)病种复杂 (6)以对症治疗为主 (7)体力强度大 4、院前急救护士的基本素质: (1)思想心理素质 (2)专业技术素质 (3)护理职业素质 (4)护士身体素质。 5、院前急救护士的基本要求 (1)掌握基础和高级生命急救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术; (2)掌握常用药物的作用原理,应用剂量和观察要点 (3)掌握院前急救中病人常见急症的病因、病理,症状和体征,能熟练配合医生完成现场救治工作。

(4)掌握救护车内所有设备的使用技术,如除颤监护仪、呼吸机、心电图等。 (5)在执行抢救任务中必须服从统一命令,不得擅离岗位,随时解决病人问题。 6、护理体检包括 望、触、叩、听等基本物理检查,尤其侧重于生命体征变化的观察及发现可用护理方式解决的问题。 7、护理体检应注意那三清 听清病人或旁人的主诉 问清与发病或创伤有关的细节 看清与主诉相付合的症状体征及局部表现 8、急救护理程序主要包括 护理体检 实施急救护理措施转送及进行途中监护 9、急性心肌梗死时缓解疼痛宜用 吗啡 10、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电监护示“室颤"立即进行抢救,第一步应行 非同步直流电除颤 11、血压突然升高,剧烈头痛,抽搐,昏迷的患者,诊断属: 高血压脑病 12、休克的基本原因是 DIC 13、上消化道大出血最常见的原因是: 消化性溃疡

(完整版)洗胃技术操作流程

洗胃技术操作流程 一、评估: 1.了解病情、意识,服毒物的名称、剂量及时间。 2.了解患者口鼻皮肤及粘膜情况。 3.安抚患者,解释洗胃的目的和方法,取得合作。 二、准备:. 1.检查洗胃机的性能及管道连接是否正确。 2.洗手、戴口罩及手套。 3.根据病情准备用物及洗胃液。 三、操作: 1.物品准备治疗盘内有乳胶胃管、镊子、石蜡油、纱布、弯盘、注射器、棉签、压舌板、开口器、牙垫、听诊器等。洗胃机链接管路,接通电源,打开快关。 2.病人取左侧卧位,意识障碍患者取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胸前垫以防水布,弯盘放于病人的口角处。 3.测量胃管长度:前额发际致剑突(约45~55cm)将消毒的胃管前端涂石蜡油后左手用纱布捏着胃管,右手用纱布裹住胃管5~6cm处,自鼻腔或口腔缓缓插入。当胃管插入14~16cm (咽喉部)时,嘱病人做吞咽动作 4.如患者不能配合时则可用开口器撑开上下牙列,或置牙垫等,切不可勉强用力。 5.在插入胃管过程中如遇病人剧烈呛咳、呼吸困难、面色发钳,应立即拔出胃管,休息片刻后再插,避免误入气管。 6.为证实胃管已进入胃内的三种方法:①注射器接于导管末端回抽,看是否可抽出胃液。 ②将导管末端放入盛有凉开水或生理盐水的碗中,看有无气泡溢出。 ③用注射器注入10-20ml空气于胃管内将听诊器放在病人上腹部,听诊有无气过水声 7.连接洗胃机,按开始键对胃进行自动冲洗,反复冲洗至洗出液澄清为止。 8. 洗胃完毕,关闭开始键,断开胃管与洗胃机连接管,查腹部情况,反折胃管后拔出,防止管内液体误入气管。 四、整理床单位及用物,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五、记录灌洗情况及病情变化。 六、消毒洗胃机及管道,处于备用状态。

中医常用技术操作规程

医疗机构技术操作规程

艾条灸操作规程 【适应范围】 主要适用于慢性虚弱性疾病,以及风寒湿邪为患的病症。如眩晕、贫血、风湿疼痛、肢体麻木、腹痛、呕吐、泄泻、脱肛、阴挺、阳萎、遗尿、寒厥等。 常灸足三里、气海、关元、大椎等穴。 【禁忌症】 凡实证、热证、阴虚发热以及面部、大血管和粘膜附近孕妇胸腹部和腰骶部,均不宜施灸。 【物品准备】 治疗盘、艾条、火柴(或香枝)、凡士林、弯盆、小口玻璃瓶、纱布。必要时备浴布、屏风等物。 【操作步骤】 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核对姓名、诊断、部位及方法,做好解释工作,取得合作。根据应灸腧穴部位,取适当体位,协助病人松开衣裤,暴露应灸腧穴部位,用纱布(或小毛巾)清洁局部皮肤,保暖。 2、核对、确定腧穴部位及施灸方法。 3、温和灸:手持艾条,点燃一端后,对准施灸的腧穴部位(距离皮肤2-3公分),进行熏烤,使局部皮肤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一般每处灸5-15分钟,至皮肤稍起红晕为度。 4、雀啄灸:艾条点燃的一端,对准施灸部位,如同鸟雀啄食一样,一上一下不停地移动,一般灸5分钟左右。 5、回旋灸:将艾条点燃的一端,距离施灸腧穴部位3公分左右,反复地旋回移动或作左右方向移动。一般可灸20-30分钟。 6、施灸时,应密切观察艾条燃烧情况,随时弹去艾灰,防止艾火烧伤皮肤、衣被,注意施灸局部皮肤有否熏烤灼伤趋向等。 7、施灸完毕,熄灭艾火。清洁局部皮肤,协助病人衣着。整理床单,合理安置体位,清理用物,归还原处。洗手;

8、记录施灸腧穴部位、方法、时间、反应及疗效等。并签名。 拔罐法操作规程 【适应范围】 多用于风湿痹证,如肩背痛、腰腿痛;肺部疾病,如咳嗽、哮喘;胃肠疾病,如腕腹胀痛、胃痛、呕吐及腹泻等。刺血拔罐用于急性扭伤有瘀血者、疮疡和丹毒、神经性皮炎及毒蛇咬伤等。 【禁忌症】 高热抽搐及凝血机制障碍病人;皮肤过敏、溃疡、水肿及大血管处;孕妇的腹部、腰骶部均不宜拔罐。 【物品准备】 治疗盘、95%酒精棉球、直血管钳、火罐艾条、火柴(或香枝)、凡士林、弯盆、小口玻璃瓶、纱布。必要时备浴布、屏风等物。 【操作方法】 一、点火 选用下列方法之一,将火罐吸附于所选部位上。 l、闪火法:是用长纸条或酒精棉球点燃后,伸入罐内中段绕一周,切勿将罐口烧热,以免烫伤皮肤),迅速将火退出,立即将罐按扣在所选部位或穴位上。 2、贴棉法:是用大小适宜的95%酒精棉一块,贴在罐内壁中段(木要过湿),点燃后,迅速按扣在应拔的部位。 3、投火法:是用易燃纸片或95%酒精棉球(拧干)一个,点燃后投入罐内,迅速将罐按扣在应拔的部位,此法适用于侧位横拔。 二、拔罐 根据病情需要,可分下列几种拔罐方法。

洗胃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电动吸引器吸痰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操作者姓名总分

洗胃技术操作流程 一、评估: 1.了解病情、意识,服毒物的名称、剂量及时间。 2.了解患者口鼻皮肤及粘膜情况。 3.安抚患者,解释洗胃的目的和方法,取得合作。 二、准备:. 1.检查洗胃机的性能及管道连接是否正确。 2.洗手、戴口罩及手套。 3.根据病情准备用物及洗胃液。 三、操作: 1.物品准备治疗盘内有乳胶胃管、镊子、石蜡油、纱布、弯盘、注射器、棉签、压舌板、开口器、牙垫、听诊器等。洗胃机链接管路,接通电源,打开快关。 2.病人取左侧卧位,意识障碍患者取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胸前垫以防水布,弯盘放于病人的口角处。 3.测量胃管长度:前额发际致剑突(约45~55cm)将消毒的胃管前端涂石蜡油后左手用纱布捏着胃管,右手用纱布裹住胃管5~6cm处,自鼻腔或口腔缓缓插入。当胃管插入14~16cm(咽喉部)时,嘱病人做吞咽动作 4.如患者不能配合时则可用开口器撑开上下牙列,或置牙垫等,切不可勉强用力。 5.在插入胃管过程中如遇病人剧烈呛咳、呼吸困难、面色发钳,应立即拔出胃管,休息片刻后再插,避免误入气管。 6.为证实胃管已进入胃内的三种方法:①注射器接于导管末端回抽,看是否可抽出胃液。 ②将导管末端放入盛有凉开水或生理盐水的碗中,看有无气泡溢出。

7.连接洗胃机,按开始键对胃进行自动冲洗,反复冲洗至洗出液澄清为止。 8. 洗胃完毕,关闭开始键,断开胃管与洗胃机连接管,查腹部情况,反折胃管后拔出,防止管内液体误入气管。 四、整理床单位及用物,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五、记录灌洗情况及病情变化。 六、消毒洗胃机及管道,处于备用状态。 目的: 1.解毒:清除胃内毒物或其它有害物质,还可利用不同的灌洗液进行中和解毒,适用于急性中毒。服毒后6h 内洗胃最有效。 2.减轻胃粘膜水肿:洗出胃内潴留的食物,减轻潴留物对胃粘膜的刺激,从而减轻胃粘膜的水肿与炎症。 3.某些手术或检查前准备。 禁忌症: 1.吞服强酸、强碱者禁忌洗胃。 2.上消化道溃疡、癌症患者不宜洗胃。 3.胃插管禁忌症,如食道阻塞、食道胃底静脉曲张,胸主动脉瘤等。

中医常用技术操作规程(精)

医疗机构技术操作规程 【适应范围】 主要适用于慢性虚弱性疾病,以及风寒湿邪为患的病症。如眩晕、贫血、风湿疼痛、肢体麻木、腹痛、呕吐、泄泻、脱肛、阴挺、阳萎、遗尿、寒厥等。 常灸足三里、气海、关元、大椎等穴。 【禁忌症】 凡实证、热证、阴虚发热以及面部、大血管和粘膜附近孕妇胸腹部和腰骶部,均不宜施灸。 【物品准备】 治疗盘、艾条、火柴(或香枝、凡士林、弯盆、小口玻璃瓶、纱布。必要时备浴布、屏风等物。 【操作步骤】 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核对姓名、诊断、部位及方法,做好解释工作,取得合作。根据应灸腧穴部位,取适当体位,协助病人松开衣裤, 暴露应灸腧穴部位, 用纱布(或小毛巾清洁局部皮肤, 保暖。 2、核对、确定腧穴部位及施灸方法。 3、温和灸:手持艾条,点燃一端后,对准施灸的腧穴部位(距离皮肤 2-3公分 ,进行熏烤,使局部皮肤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一般每处灸 5-15分钟,至皮肤稍起红晕为度。 4、雀啄灸:艾条点燃的一端,对准施灸部位,如同鸟雀啄食一样, 一上一下不停地移动,一般灸 5分钟左右。

5、回旋灸:将艾条点燃的一端,距离施灸腧穴部位 3公分左右, 反复地旋回移动或作左右方向移动。一般可灸 20-30分钟。 6、施灸时,应密切观察艾条燃烧情况,随时弹去艾灰,防止艾火烧伤皮肤、衣被,注意施灸局部皮肤有否熏烤灼伤趋向等。 7、施灸完毕,熄灭艾火。清洁局部皮肤,协助病人衣着。整理床单,合理安置体位,清理用物,归还原处。洗手; 8、记录施灸腧穴部位、方法、时间、反应及疗效等。并签名。 【适应范围】 多用于风湿痹证, 如肩背痛、腰腿痛; 肺部疾病, 如咳嗽、哮喘; 胃肠疾病,如腕腹胀痛、胃痛、呕吐及腹泻等。刺血拔罐用于急性扭伤有瘀血者、疮疡和丹毒、神经性皮炎及毒蛇咬伤等。 【禁忌症】 高热抽搐及凝血机制障碍病人;皮肤过敏、溃疡、水肿及大血管处;孕妇的腹部、腰骶部均不宜拔罐。 【物品准备】 治疗盘、 95%酒精棉球、直血管钳、火罐艾条、火柴(或香枝、凡士林、弯盆、小口玻璃瓶、纱布。必要时备浴布、屏风等物。【操作方法】 一、点火 选用下列方法之一,将火罐吸附于所选部位上。 l 、闪火法:是用长纸条或酒精棉球点燃后,伸入罐内中段绕一周, 切勿将罐口烧热,以免烫伤皮肤 ,迅速将火退出,立即将罐按扣在所选部位或穴位上。

洗胃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电动吸引器吸痰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总分洗胃技术操作流程

一、评估: 1、了解病情、意识,服毒物得名称、剂量及时间。 2、了解患者口鼻皮肤及粘膜情况。 3、安抚患者,解释洗胃得目得与方法,取得合作。 二、准备:、 1、检查洗胃机得性能及管道连接就是否正确。 2、洗手、戴口罩及手套。 3、根据病情准备用物及洗胃液。 三、操作: 1、物品准备治疗盘内有乳胶胃管、镊子、石蜡油、纱布、弯盘、注射器、棉签、压舌板、开口器、牙垫、听诊器等。洗胃机链接管路,接通电源,打开快关。 2、病人取左侧卧位,意识障碍患者取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胸前垫以防水布,弯盘放于病人得口角处。 3、测量胃管长度:前额发际致剑突(约45~55cm)将消毒得胃管前端涂石蜡油后左手用纱布捏着胃管,右手用纱布裹住胃管5~6cm处,自鼻腔或口腔缓缓插入.当胃管插入14~16cm(咽喉部)时,嘱病人做吞咽动作 4、如患者不能配合时则可用开口器撑开上下牙列,或置牙垫等,切不可勉强用力。 5、在插入胃管过程中如遇病人剧烈呛咳、呼吸困难、面色发钳,应立即拔出胃管,休息片刻后再插,避免误入气管. 6、为证实胃管已进入胃内得三种方法:①注射器接于导管末端回抽,瞧就是否可抽出胃液。 ②将导管末端放入盛有凉开水或生理盐水得碗中,瞧有无气泡溢出。 ③用注射器注入10-20ml空气于胃管内将听诊器放在病人上腹部,听诊有无气过水声 7、连接洗胃机,按开始键对胃进行自动冲洗,反复冲洗至洗出液澄清为止。 8、洗胃完毕,关闭开始键,断开胃管与洗胃机连接管,查腹部情况,反折胃管后拔出,防止管内液体误入气管。 四、整理床单位及用物,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五、记录灌洗情况及病情变化。 六、消毒洗胃机及管道,处于备用状态。 目得: 1.解毒:清除胃内毒物或其它有害物质,还可利用不同得灌洗液进行中与解毒,适用于急性中毒。服毒后6h内洗胃最有效. 2。减轻胃粘膜水肿:洗出胃内潴留得食物,减轻潴留物对胃粘膜得刺激,从而减轻胃粘膜得水肿与炎症。 3、某些手术或检查前准备。 禁忌症: 1.吞服强酸、强碱者禁忌洗胃。 2、上消化道溃疡、癌症患者不宜洗胃. 3.胃插管禁忌症,如食道阻塞、食道胃底静脉曲张,胸主动脉瘤等。 全自动洗胃机洗胃法流程与评分标准

中医适宜技术操作规程

目录 一、针刺法 二、拔罐法 三、穴位按摩法 四、刮痧法 五、湿敷法 六、灸法 七、电针法 八、耳针疗法 九、小针刀 十、穴位注射疗法

一、针刺法 一、毫针法 毫针法是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一种针刺技术. 1、评估 (1)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及既往史。 (2)针刺取穴部位的局部皮肤情况。 (3)对疼痛的耐受程度. (4)心理状况。 2、目标 遵照医嘱选择穴位,解除或缓解各种急、慢性疾病的临床症状.通过其疏通经络,调整脏腑气血功能,促进机体的阴阳平衡,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3、禁忌证 (1)疲乏、饥饿或精神高度紧张时。 (2)皮肤有感染、瘢痕或肿痛部位. (3)出血倾向及高度水肿。 (4)小儿囟门未闭合时的头顶腧穴部位。 4、告知 (1)针刺过程中出现头晕、目眩、面色苍白、胸闷、欲呕等属于晕针现象,及时通知医师。 (2)针刺时可能出现疼痛、血肿、滞针、弯针等情况,

患者不必紧张,医护人员会妥善处理。如有酸麻、胀痛、沉、紧、涩等感觉,属正常针感。 5、物品准备 治疗盘、毫针盒(内备各种毫针)、皮肤消毒液、棉签、棉球、镊子、弯盘,必要时备毛毯、屏风等。 6、操作程序 (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核对医嘱。 (2)协助患者松开衣着,按针刺部位,取合理体位。 (3)遵医嘱选择腧穴,先用拇指按压穴位,并询问患者的感觉。 (4)消毒进针部位后,按腧穴深浅和患者胖瘦,选取合适的毫针;同时检查针柄是否松动、针身和针尖是否弯曲带钩;术者消毒手指。 (5)根据针刺部位,选择相应进针方法,正确进针。 (6)当刺入一定深度时,患者局部产生酸、麻、胀、重等感觉或向远处传导,即为“得气”。得气后调节针感,留针。 (7)起针时一手按压针刺周围皮肤处,一手持针柄慢慢捻动将针尖退至皮下,迅速拔出。随即用无菌干棉球轻压针孔片刻,防止出血。检查针数,以防遗漏。 (8)操作完毕,协助患者穿衣,安置舒适卧位。整理床铺,清理用物,做好记录并签名。 7、护理及注意事项 (1)操作前检查用物是否齐备,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

洗胃技术操作流程

洗胃技术操作流程 一、评估: 1.了解病情、意识,服毒物的名称、剂量及时间。 2.了解患者口鼻皮肤及粘膜情况。 3.安抚患者,解释洗胃的目的和方法,取得合作。 二、准备:. 1.检查洗胃机的性能及管道连接是否正确。 2.洗手、戴口罩及手套。 3.根据病情准备用物及洗胃液。 三、操作: 1.物品准备治疗盘内有乳胶胃管、镊子、石蜡油、纱布、弯盘、注射器、棉签、压舌板、开口器、牙垫、听诊器等。洗胃机链接管路,接通电源,打开快关。2.病人取左侧卧位,意识障碍患者取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胸前垫以防水布,弯盘放于病人的口角处。 3.测量胃管长度:前额发际致剑突(约45~55cm)将消毒的胃管前端涂石蜡油后左手用纱布捏着胃管,右手用纱布裹住胃管5~6cm处,自鼻腔或口腔缓缓插入。当胃管插入14~16cm(咽喉部)时,嘱病人做吞咽动作 4.如患者不能配合时则可用开口器撑开上下牙列,或置牙垫等,切不可勉强用力。5.在插入胃管过程中如遇病人剧烈呛咳、呼吸困难、面色发钳,应立即拔出胃管,休息片刻后再插,避免误入气管。 6.为证实胃管已进入胃内的三种方法:①注射器接于导管末端回抽,看是否可抽出胃液。 ②将导管末端放入盛有凉开水或生理盐水的碗中,看有无气泡溢出。 ③用注射器注入10-20ml空气于胃管内将听诊器放在病人上腹部,听诊有无气过水声 7.连接洗胃机,按开始键对胃进行自动冲洗,反复冲洗至洗出液澄清为止。 8. 洗胃完毕,关闭开始键,断开胃管与洗胃机连接管,查腹部情况,反折胃管后拔出,防止管内液体误入气管。 四、整理床单位及用物,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五、记录灌洗情况及病情变化。

六、消毒洗胃机及管道,处于备用状态。 目的: 1.解毒:清除胃内毒物或其它有害物质,还可利用不同的灌洗液进行中和解毒,适用于急性中毒。服毒后6h内洗胃最有效。 2.减轻胃粘膜水肿:洗出胃内潴留的食物,减轻潴留物对胃粘膜的刺激,从而减轻胃粘膜的水肿与炎症。 3.某些手术或检查前准备。 禁忌症: 1.吞服强酸、强碱者禁忌洗胃。 2.上消化道溃疡、癌症患者不宜洗胃。 3.胃插管禁忌症,如食道阻塞、食道胃底静脉曲张,胸主动脉瘤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