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氮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综合题汇编及答案解析

高考化学氮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综合题汇编及答案解析
高考化学氮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综合题汇编及答案解析

高考化学氮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综合题汇编及答案解析

一、氮及其化合物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

1.在下列物质转化中,A 是一种正盐,D 的相对分子质量比 C 的相对分子质量大16,E 是酸,当 X 无论是强酸还是强碱时,都有如下的转化关系:

当 X 是强酸时,A 、B 、C 、D 、E 均含同一种元素;

当 X 是强碱时,A 、B 、C 、D 、E 均含另外同一种元素。

请回答:

(1)A 是_____,Y 是_____。

(2)当X 是强酸时,B 是_____。写出C 生成D 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3)当X 是强碱时,B 是_____,写出 D 生成E 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NH 4)2S O 2 H 2S 22

32SO +O 2SO ?催化剂 NH 3 2233NO +H O=2HNO +NO 【解析】

【分析】

本题中C 、D 的变化和D 的相对分子质量比C 的大16是题中一个最具有特征的条件,通过分析可初步判断D 比C 多一个氧原子,A 为(NH 4)2S ,联想已构建的中学化学知识网络,符合这种转化关系的有:SO 2→SO 3,NO→NO 2,Na 2SO 3→Na 2SO 4等,由此可推断Y 为O 2,由于E 为酸,则D 应为能转化为酸的某物质,很可能为SO 3、NO 2等,当X 是强酸时A 、B 、C 、D 、E 均含同一种元素,则B 为H 2S ,C 为SO 2,D 为SO 3,E 为H 2SO 4,Z 为H 2O ,当X 是强碱时,则B 为NH 3,C 为NO ,D 为NO 2,E 为HNO 3,Z 为H 2O ,据此答题;

【详解】

(1)由上述分析推断可知,A 为(NH 4)2S ,Y 为O 2,故答案为:(NH 4)2S ;O 2; (2)当X 是强酸时,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B 是 H 2S ,C 生成D 的化学方程式为

2232SO +O 2SO ?催化剂,故答案为:H 2S ;2232SO +O 2SO ?催化剂;

(3)当X 是强碱时,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B 是 NH 3,D 生成E 的化学方程式为2233NO +H O=2HNO +NO ,故答案为:NH 3;2233NO +H O=2HNO +NO 。

【点睛】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D 的相对分子质量比 C 的相对分子质量大16,由此推断D 比C 多一个氧原子,则Y 为氧气,以此逐步推断出其他物质。

2.氮的氧化物既是可导致酸雨的物质,也是造成空气污染的重要物质,加大对氮的氧化物的治理是环境保护重要举措。

(1)在一定条件下氨气可用来将氮氧化物转化为无污染的物质。写出氨气和二氧化氮在一定

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中氧化剂是

_________,还原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汽车尾气中含有CO和NO,消除这两种物质对大气的污染的方法是安装催化转化器,使它们发生反应生成对大气无污染的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废气中的氮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NO2+NO+2NaOH===2NaNO2+H2O

2NO2+2NaOH===NaNO2+NaNO3+H2O

现有V L某NaOH溶液能完全吸收n mol NO2和m mol NO组成的大气污染物。

①所用烧碱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至少为_________ mol·L-1。

②若所得溶液中c(NO3-)∶c(NO2-)=1∶9,则原混合气体中NO2和NO的物质的量之比n∶m =_________。

③用含n和m的代数式表示所得溶液中NO3-和NO2-浓度的比值c(NO3-)∶c(NO2-)=

_________。

【答案】6NO2+8NH37N2+12H2O NO2 NH3 2NO+2CO N2+2CO2 (m+n)/V 3∶2 (n-m)/(3m+n)

【解析】

【分析】

(1)氨气和二氧化氮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氮气和水,反应中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做氧化剂,元素化合价升高的物质做还原剂;

(3)①根据气体和氢氧化钠的关系式计算;

②根据二氧化氮、一氧化氮和氢氧化钠反应的方程式中各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计算;

③同一溶液中,c(NO3-):c(NO2-)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

【详解】

(1)氨气和二氧化氮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氮气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6NO2+

8NH37N2+12H2O,反应中二氧化氮中氮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做氧化剂,氨气中氮元素化合价升高的物质做还原剂,

故答案为:6NO2+8NH37N2+12H2O;NO2; NH3;

(2)CO和NO发生反应生成对大气无污染的气体,所以生成物是氮气和二氧化碳,故化学方程式是:2NO+2CO N2+2CO2

故答案为:2NO+2CO N2+2CO2

(3)①根据方程式NO2+NO+2NaOH===2NaNO2+H2O

2NO2+2NaOH===NaNO2+NaNO3+H2O

知,只要NO不剩余,氮原子和氢氧化钠的关系式是1:1,所以完全吸收nmolNO2和mmolNO组成的混合气体所用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等于氮氧化物的物质的量之和,所以

c(NaOH)=,

故答案为:;

(2)设原混合气体中NO2和NO的物质的量n和m,

NO2+NO+2NaOH===2NaNO2+H2O,

1 1 2

mmol mmol 2mmol

2NO2+ 2NaOH=== NaNO2+NaNO3+H2O,

2 2 1

(n?m)mol (n?m) mol mol

所得溶液中c(NO3-)∶c(NO2-)=mol:[2m+mol]=1:9,

所以n:m=3:2,

故答案为:3:2;

(3)同一溶液中, c(NO3-)∶c(NO2-)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所以c(NO3-)∶c(NO2-

)=mol:[2m+mol]= (n-m)/(3m+n),

故答案为:(n-m)/(3m+n)。

3.细菌可以促使铁、氮两种元素进行氧化还原反应,并耦合两种元素的循环。耦合循环中的部分转化如下图所示。

(1)上图所示氮循环中,属于氮的固定的有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N2转化为氨态氮

b. 硝化过程

c. 反硝化过程

(2)氮肥是水体中氨态氮的主要来源之一。

①氨气是生产氮肥的主要原料,工业合成氨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②检验氨态氮肥中NH4+的实验方案是________。

(3)硝化过程中,含氮物质发生________(填“氧化”或“还原”)反应。

(4)氨态氮与亚硝态氮可以在氨氧化细菌的作用下转化为氮气。该反应中,当产生0.02 mol氮气时,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 mol。

(5)土壤中的铁循环可用于水体脱氮(脱氮是指将氮元素从水体中除去),用离子方程式分别说明利用土壤中的铁循环脱除水体中氨态氮和硝态氮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

【答案】a N2 + 3H2 2NH3取少量氮肥溶于适量蒸馏水中,向其中加入浓NaOH 溶液,加热,并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若观察到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证明氮肥中含有NH4+氧化 0.06 6Fe3+ + 2NH4+=6Fe2+ + N2↑+ 8H+ 10Fe2+ + 2NO3- +

12H+=10Fe3+ + N2↑ + 6H2O

【解析】

【分析】

(1)氮的固定是氮元素由游离态变为化合态;

(2)①工业上用氮气和氢气反应生成氨气;②铵根离子与碱反应放出氨气;

(3)硝化过程是铵根离子转化为硝酸根离子;

(4)氨态氮与亚硝态氮可以在氨氧化细菌的作用下转化为氮气,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反应方程式是NH4++ NO2- =N2+2H2O;

(5)脱氮是指将氮元素转化为氮气从水体中除去,Fe3+把NH4+氧化为氮气,Fe2+把NO3-还原为氮气。

【详解】

(1)a. N2转化为氨态氮,氮元素由游离态变为化合态,属于氮的固定; b. 硝化过程是铵根离子转化为硝酸根离子,不是氮的固定; c. 反硝化过程是硝酸根离子转化为氮气,不是氮的固定;选a;

(2)①工业上用氮气和氢气反应生成氨气,反应方程式是N2 + 3H2 2NH3;

②铵根离子与碱反应放出氨气,检验铵态氮肥中NH4+的实验方法是:取少量氮肥溶于适量蒸馏水中,向其中加入浓NaOH溶液,加热,并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若观察到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证明氮肥中含有NH4+;

(3)硝化过程中,铵根离子转化为硝酸根离子,氮元素化合价升高,含氮物质发生氧化反应。

(4)氨态氮与亚硝态氮可以在氨氧化细菌的作用下转化为氮气,反应方程式是NH4++ NO2- =N2+2H2O,生成1mol N2转移3mol电子,当产生0.02 mol氮气时,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06mol。

(5)脱氮是指将氮元素转化为氮气从水体中除去,Fe3+把NH4+氧化为氮气,Fe2+把NO3-还原为氮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6Fe3+ + 2NH4+=6Fe2+ + N2↑+ 8H+、10Fe2+ + 2NO3- +

12H+=10Fe3+ + N2↑ + 6H2O。

4.硝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工农业生产和国防上有重要用途。

(1)实验室利用硝石(NaNO3)和浓硫酸共热制取硝酸。

①该反应利用了浓硫酸的_______性;

②该反应的温度不宜太高,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

(2)工业上用氨气的催化氧化法制取硝酸,再利用硝酸和氨气反应生产NH4NO3。

①写出氨气的电子式_____;

②写出氨气催化氧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③在生产过程中,氨催化氧化生成氮氧化物的利用率是80%,氮氧化物被吸收得到硝酸的利用率是85%,则制取80 t的NH4NO3需要氨气______t;

(3)某混合酸1L中含1mol的硝酸和2mol的硫酸。取该混合酸100mL,加入5.6g铁粉充分反应。

①反应中可以生成NO____L(标准状况);

②向反应后的溶液再加入铁粉,能继续溶解铁粉____g。

【答案】高沸点性(或不挥发性) 4HNO 3= 4NO 2 ↑ + O 2 ↑ + 2H 2O

4NH 3+

5O 2

4NO + 6H 2O 42 2.24 5.6 【解析】

【分析】

(1)利用浓硫酸的高沸点分析;

(2)根据 硝酸不稳定能分解分析;

(3)根据氨气转化为硝酸的一系列反应分析氨气的质量。

(4)注意硝酸具有强氧化性,硫酸具有酸性,同时注意铁离子能与铁反应。

【详解】

(1) ①浓硫酸制取硝酸时利用浓硫酸的高沸点性(或不挥发性); ②硝酸在温度高时能分解生成二氧化氮和氧气和水,方程式为: 4HNO 3= 4NO 2 ↑ + O 2 ↑ + 2H 2O ;

(2). ①氨气的电子式为: ;

②氨气和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和水,方程式为: 4NH 3+ 5O 2

4NO+ 6H 2O ; ③NH 3-NO-HNO 3-NH 4NO 3,80 t 的NH 4NO 3需要转化为硝酸的的氨气的质量为

801780%85%80??=25t ,另外需要和硝酸反应的氨气的质量为80

1780?=17t ,总共氨气的质量为25+17=42t ;

(3). 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4H ++NO 3-=Fe 3++NO ↑+2H 2O ,根据铁的物质的量为0.1mol ,溶液中的氢离子为0.5mol ,硝酸根离子为0.1mol 分析,铁反应生成0.1mol 一氧化氮,标况下的体积为 2.24L ;

② 反应中消耗0.4mol 氢离子,和0.1mol 硝酸根离子,还剩余0.1mol 氢离子和0.1mol 铁离子,0.1mol 氢离子能反应0.05mol 铁,0.1mol 铁离子能反应0.05mol 铁,故总共反应0.1mol 铁,质量为5.6g 。

【点睛】

铁和硝酸和硫酸的混合酸反应时,硝酸尽可能表现氧化性,硫酸表现酸性,所以根据离子方程式计算,同时注意反应后的溶液中含有铁离子,同样也能溶解铁。

5.如图是模拟工业制硝酸原理的实验装置。先用酒精灯对硬质玻璃管里的三氧化二铬加热,然后把空气鼓入盛有浓氨水的锥形瓶,当三氧化二铬保持红热状态时,移去酒精灯。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1)硬质玻璃管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当三氧化二铬红热时,要移去酒精灯,原因是:______。

(2)圆底烧瓶里的实验现象是______,鼓入空气的作用是______。

(3)实验过程中,如果慢慢地鼓入空气,石蕊溶液的颜色______。

(4)实验结束后,在圆底烧瓶内壁上有时会看到少量无色晶体,写出生成该晶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5)工业上要获得浓度较大的硝酸,往往在稀硝酸中加入吸水剂硝酸镁或浓硫酸,然后

______(填一种操作名称)。

(6)实验室里保存浓硝酸要用棕色瓶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答案】4NH3+5O24NO+6H2O 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太高可能使催化剂的活性降低有红棕色气体产生提供O2,且促进氨的挥发变红色 NH3+HNO3=NH4NO3蒸馏 4HNO3(浓)4NO2↑+2H2O+O2↑

【解析】

【分析】

(1)氨气具有还原性,在催化剂作用下可与氧气反应被氧化为NO;根据反应反应放热,温度会影响催化剂的活性;

(2)根据NO2为红棕色气体;鼓入空气有利于氨气的逸出,同时提供氧气;

(3)根据酸能使石蕊溶液变红;

(4)根据NO2与水反应生成硝酸,进而与氨气生成硝酸铵;

(5)根据硝酸和其他溶液是互溶的液体利用硝酸沸点低,容易挥发分析;

(6)根据硝酸不稳定,易分解。

【详解】

(1)氨气具有还原性,在催化剂作用下可与氧气反应被氧化为NO,反应为

4NH3+5O24NO+6H2O,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太高可能使催化剂的活性降低;

(2)产生的NO能和O2反应生成红棕色的NO2,鼓入空气有利于氨气的逸出,同时提供氧气;

(3)NO2易与水反应生成硝酸,硝酸具有酸性,能使石蕊溶液变红色;

(4)NO2与水反应生成HNO3,NH3与HNO3反应生成了NH4NO3:NH3+HNO3=NH4NO3;

(5)硝酸和硝酸镁溶液或硫酸是互溶,可以利用硝酸沸点低,容易挥发变为气体的性质,采取蒸馏的方法分离;

(6)硝酸不稳定,光照容易分解,故硝酸应盛于棕色瓶,密封放于阴暗处。

【点睛】

本题考查硝酸的制取、保存等知识,涉及氨气的制取、性质以及二氧化氮和硝酸铵等知识,注意把握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6.下列关系图中,A是一种正盐,E是强酸,当甲无论是强酸或强碱都有如下反应关系:友情提示:当甲无论是强酸或强碱,A、B、C、D、E均为同种元素对应的不同的化合物。

回答下列问题:

(1)A是_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2)当甲是稀盐酸溶液时,B为具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

①写出B与C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一定质量的Zn与100mL 12.0mol/L的E的浓溶液充分反应,反应后称量剩余锌发现质量减少了65.0g。将反应后的溶液稀释至1L,此时溶液中c(SO42-)=____mol/L,产生SO2体积(标准状况下)=_____________L

(3)当甲是浓氢氧化钠溶液时,B为易液化的气体可作制冷剂

①C是______,在浓的E溶液中放入过量的铜片,则反应将要结束时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将盛有D和O2的混合气体12mL的量筒倒立于水槽中,充分反应后,剩余2mL无色气体(均在同温同压下测定),则原混合气体中氧气的体积是___________。

【答案】(NH4)2S 2H2S+SO2=3S+2H2O 1mol/L 4.48L NO 3Cu+8H++2NO3-

=3Cu2++2NO+4H2O 1.2ml和4ml

【解析】

【分析】

(1)A是一种正盐,E是强酸,由转化关系可知,中学化学中N、S元素化合物符合转化;

(2)当甲是稀盐酸溶液时,B为具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则B为H2S、C为SO2、D为SO3,E 为H2SO4;

①二氧化硫与硫化氢反应生成硫与水;

②硫酸完全反应,发生反应:Zn+2H2SO4(浓)=ZnSO4+SO2↑+H2O,Zn+H2SO4=ZnSO4+H2↑,结合方程式计算;

(3)当甲是浓氢氧化钠溶液时,B为易液化的气体可作制冷剂,则B为NH3、C为NO、D为NO2、E为HNO3。

①在浓的硝酸溶液中放入过量的铜片,则反应将要结束时,为Cu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NO与水;

②可能发生的反应为:4NO2+O2+2H2O=4HNO3,3NO2+H2O=2HNO3+NO,试管中O2和NO2气体按体积比1:4混合全部溶解,液体充满试管,假定全部为二氧化氮,剩余气体体积为1

×12mL=4mL,实际是结果剩余4mL气体,小于4mL,则说明剩余气体为NO或氧气;若3

为氧气,根据4NO 2+O 2+2H 2O=4HNO 3,求出参加此反应的O 2,最后相加得到原来的氧气;若为NO ,先根据3NO 2+H 2O=2HNO 3+2NO 求出过量的NO 2,然后根据

4NO 2+O 2+2H 2O=4HNO 3求出参加此反应的NO 2,据此解答。

【详解】

(1)A 是一种正盐,E 是强酸,由转化关系可知,中学化学中N 、S 元素化合物符合转化,当甲无论是强酸或强碱,A 、B 、C 、D 、E 均为同种元素对应的不同的化合物,可推知A 为(NH 4)2S ;

(2)当甲是稀盐酸溶液时,B 为具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则B 为H 2S 、C 为SO 2、D 为SO 3,E 为H 2SO 4,则:

①B 与C 的反应方程式为:2H 2S+SO 2=3S↓+2H 2O ;

②一定质量的Zn 与100mL 12.0mol/L 的H 2SO 4的浓溶液充分反应,反应后称量剩余锌发现质量减少了65.0g ,则参加反应Zn 的物质的量为1mol ,H 2SO 4的物质的量为

0.1L×12mol/L=1.2mol ,由于硫酸都没有剩余,设与浓硫酸反应的Zn 为xmol ,与稀硫酸反应的Zn 为ymol ,则:

244

22Zn+2H SO =ZnSO +SO +H ()x

x O 2x x ↑浓 2442Zn+H SO =ZnSO +H y y y ↑

由题意可知:x+y =1,2x+y =1.2,解得x=0.2,y=0.8,故将反应后的溶液稀释至1L ,此时溶液中c (SO 42-)=0.2mol+0.8mol 1L

=1mol/L ,产生SO 2体积(标准状况下)=0.2mol×22.4L/mol=4.48L ;

(3)当甲是浓氢氧化钠溶液时,B 为易液化的气体可作制冷剂,则B 为NH 3、C 为NO 、D 为NO 2、E 为HNO 3。

①由上述分析可知C 是NO ,在浓的E 溶液中放入过量的铜片,则反应将要结束时,为Cu 与稀硝酸反应,离子方程式为:3Cu+8H ++2NO 3-=3Cu 2++2NO↑+4H 2O ;

②可能发生的反应为:4NO 2+O 2+2H 2O=4HNO 3,3NO 2+H 2O=2HNO 3+NO ,试管中O 2和NO 2气体按体积比1:4混合全部溶解,液体充满试管,假定全部为二氧化氮,剩余气体体积为13

×12mL=4mL ,实际是结果剩余4mL 气体,小于4mL ,则说明剩余气体为NO 或氧气; 若为氧气,则参加反应的气体为12mL-2mL=10mL ,根据4NO 2+O 2+2H 2O=4HNO 3,可知参加此反应的NO 2的体积为10ml×45

=8mL ,参加反应的O 2的体积为10mL-8mL=2mL ,原混合气体中O 2的体积为2mL+2mL=4mL ;

若剩余气体为NO 气体,根据3NO 2+H 2O=2HNO 3+NO ,可知过量的NO 2为3×2mL=6mL ,反应4NO 2+O 2+2H 2O=4HNO 3消耗的气体总体积为12mL-6mL=6mL ,则反应消耗的氧气为6mL×

15

=1.2mL 。 【点晴】

(3)中关键是分析剩余气体的成分,进行讨论计算。当甲是浓氢氧化钠溶液时,B为易液化的气体可作制冷剂,则B为NH3、C为NO、D为NO2、E为HNO3。①在浓的硝酸溶液中

放入过量的铜片,则反应将要结束时,为Cu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NO与水;②可能发生的反应为:4NO2+O2+2H2O=4HNO3,3NO2+H2O=2HNO3+NO,试管中O2和NO2气体按体

积比1:4混合全部溶解,液体充满试管,假定全部为二氧化氮,剩余气体体积为

1

×12mL=4mL,实际是结果剩余4mL气体,小于4mL,则说明剩余气体为NO或氧气,分3

两种情况讨论:若为氧气,根据4NO2+O2+2H2O=4HNO3,求出参加此反应的O2,最后相加

得到原来的氧气;若为NO,先根据3NO2+H2O=2HNO3+2NO求出过量的NO2,然后根据

4NO2+O2+2H2O=4HNO3求出参加此反应的NO2。

7.已知A、B、C、D为气体,其中A为黄绿色,D极易溶于水,形成的溶液可使酚酞变红,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①所示:

(1)将气体B点燃,把导管伸入盛满气体A的集气瓶,反应过程中的实验现象有

_________(填序号)

①放热②黄绿色褪去③瓶口有白雾④瓶口有白烟⑤安静燃烧,发出黄色火焰⑥安静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

(2)实验室制D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可用如上图②所示装置收集D,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①D气体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②干燥管里盛有碱石灰

③图②中的a为干棉花团,其作用是防止氨气逸出

(4)气体D催化氧化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物质E的化学式是_______;E在下列物质分类中所属的物质种类是_______(填序号)。

①电解质②化合物③混合物④纯净物⑤非电解质⑥盐

检验物质E中阳离子的操作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②③⑥ Ca(OH)2+2NH4Cl加热CaCl2+H2O+2NH3↑①②

4NH3+5O2加热

催化剂4NO+6H2O NH4Cl ①②④⑥取E少许于试管,加入浓NaOH溶液,加热,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试纸变为蓝色,证明E中有NH4+

【解析】

【分析】

为黄绿色气体,应为Cl 2,D 极易溶于水,形成的溶液可使酚酞变红,应为NH 3,A 、B 、C 、D 为气体,则B 是H 2,C 是HCl ,所以E 是NH 4Cl ,结合对应物质的性质以及题目要求可解答该题。

【详解】

(1)氢气在氯气中安静的燃烧,火焰苍白色,黄绿色逐渐褪去,瓶口有白雾(氯化氢气体与空气中的小水滴结合)出现,燃烧反应都是放热反应,所以选①②③⑥;

(2)实验室制氨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2NH 4Cl 加热CaCl 2+H 2O+2NH 3↑;

(3)氨气极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氨气溶于水显碱性,可用碱石灰干燥,图②中的a 应为湿润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氨气是否收集满,所以答案选①②;

(4)氨气发生催化氧化的化学方程式为:4NH 3+5O 2加热

催化剂4NO+6H 2O ;

(5)E 是氯化铵,化学式为NH 4Cl ,它是化合物,是纯净物,是盐,是电解质,所以答案选①②④⑥,检验铵根离子的操作方法:取E 少许于试管,加入浓NaOH 溶液,加热,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试纸变为蓝色,证明E 中有NH 4+。

8.有一瓶无色澄清的溶液,其中可能含NH 4+、K +、Na +、Mg 2+、H +、Cu 2+、CO 32-、I -中的

一种或几种,取该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①用pH 试纸检验,发现溶液呈强酸性。

②取部分溶液,逐滴加入NaOH 稀溶液,使溶液逐渐从酸性转变为碱性,在滴加过程中及滴加完毕后,溶液中均无沉淀生成。

③将②得到的碱性溶液加热,有气体放出,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根据上述实验事实回答下列问题:

(1)在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有________,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有________,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离子有________。

(2)写出实验③中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4NH 、H +、I - Mg 2+、Cu 2+、2-

3CO K +、Na + -3+

42OH =NH NH +H O ?

↑+ 【解析】

【分析】

无色溶液中一定不存在有色的Cu 2+,

①用pH 试纸检验,表明溶液呈强酸性,则一定存在大量的H +,碳酸根离子与氢离子反应,所以一定不存在2-

3CO ,根据溶液电中性判断一定存在碘离子;

②另取部分溶液,逐滴加入稀NaOH 溶液,使溶液从酸性逐渐转变为碱性,在滴加过程中及滴加完毕后,溶液中均无沉淀生成,则一定不存在Mg 2+;

③将②得到的碱性溶液加热,有气体放出,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该气体

为氨气,则一定存在+

4NH ;

而溶液中是否含有K +、Na +不能确定,根据以上分析进行解答。 【详解】

(1)根据上述分析可知,肯定存在的离子有:+

4NH 、H +、I -;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有:;Mg 2+、Cu 2+、2-

3CO ;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离子有:K +、Na +;

(2)实验③为+4NH 与OH -反应在加热条件下产生氨气的反应,其反应离子方程式为:-3+42OH =NH NH +H O ?

↑+。

【点睛】

高中阶段对于K +、Na +的检验,常见方法有:①根据焰色反应确定,若焰色反应火焰为黄色,则说明溶液中含有钠元素;若焰色反应为紫色或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焰色为紫色,则说明溶液中含有钾元素,②可根据电荷守恒进行分析。

9.已知A 、B 、C 、D 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四种不同粒子,它们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已经略去):

(1)若A 、B 、C 、D 均是10电子粒子,请写出A 、D 的化学式:A___;D___。

(2)若A 和C 均是18电子粒子,且A 为阴离子,B 和D 均是10电子粒子,则A 与B 在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

【答案】NH 4+ H 2O HS -+OH -=S 2-+H 2O

【解析】

【分析】

(1)若A 、B 、C 、D 均是10电子粒子,框图显示,A 、B 反应生成C 和D ,C 和氢离子反应得到A ,B 可以和氢离子反应得到D ,则A 为+

4NH ,B 为OH -,C 为NH 3,D 为H 2O ,据此填空;

(2)若A 和C 均是18电子粒子,且A 为阴离子,B 和D 均是10电子粒子,则A 为HS -,B 为OH -,C 为2S -,D 为H 2O ,据此填空;

【详解】

(1)据分析A 为+4NH ,B 为OH -,C 为NH 3,D 为H 2O ;

答案为:NH 4+;H 2O ;

(2)据分析A 为HS -,B 为OH -,C 为2S -,D 为H 2O ,则HS -与OH -在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

程式为22HS OH S H O ---++=

10.如图所示每一方框表示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其中A、C、D、E、F在通常情况下均为气体,且加热X生成的A与C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B为常见液体。

试回答下列问题:

(1)X是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F是__________。

(2)A―→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G与Cu的反应中,G表现的性质为______。

(4)X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生成C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5)以C、B、D为原料可生产G,若使amol C完全转化为G,理论上至少需要D___ mol。【答案】NH4HCO3 NO2 2Na2O2+2CO2=2Na2CO3+O2酸性和氧化性 NH4++HCO3—+2OH -=2H2O+CO32—+NH3↑ 2a

【解析】

【分析】

X能与盐酸、氢氧化钠反应都生成气体,应为弱酸铵盐,与盐酸反应得到气体A,A能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气体D,则A为CO2、D为O2,X与氢氧化钠反应得到气体C为NH3,A与C物质的量之比为1:1,且B为常见液体,可以推知X为NH4HCO3、B为H2O,C(氨气)与D(氧气)反应生成E为NO,E与氧气反应生成F为NO2,F与水反应得到G能与Cu反应生成NO、NO2,则G为HNO3,据此解答。

【详解】

X能与盐酸、氢氧化钠反应都生成气体,应为弱酸铵盐,与盐酸反应得到气体A,A能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气体D,则A为CO2、D为O2,X与氢氧化钠反应得到气体C为NH3,A与C物质的量之比为1:1,且B为常见液体,可以推知X为NH4HCO3、B为H2O,C(氨气)与D(氧气)反应生成E为NO,E与氧气反应生成F为NO2,F与水反应得到G能与Cu反应生成NO、NO2,则G为HNO3;

(1)由上述分析可知,X是NH4HCO3; F是NO2;

(2) A→D为Na2O2和CO2反应生成碳酸钠和O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

2CO2=2Na2CO3+O2;

(3) Cu与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与氮的氧化物,反应中N元素的化合价部分为不变化,部分降低,故硝酸表现酸性、氧化性;

(4) NH4HCO3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4++HCO3—+2OH-2H2O+

CO32—+NH3↑;

(5) 以NH3、H2O、O2为原料可生产HNO3,使a mol NH3完全转化为HNO3,根据电子转移守

恒,理论上至少需要氧气的物质的量=

()

amol53

4

??

?--

??=2amol。

11.某同学在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过程中,发现含有相同元素的物质间在一定条件下存在

转化规律,绘制出如下转化关系图,图中A 、B 、C 、D 是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物质。

请回答:

(1)若A 为单质,其焰色反应为黄色,C 为淡黄色固体。则组成A 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C 的电子式为__。

(2)若A 为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C 为红棕色气体。

①A→B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过量的A 的水溶液与AlCl 3溶液反应离子方程式为__。 ②A 与C 反应生成E 和水,E 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当生成19.6gE 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mol 。

(3)若B 为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无色刺激性的气体,B→C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B 与KMnO 4溶液反应离子方程式为__。

【答案】第三周期第IA 族 4NH 3+5O 2=4NO+6H 2O

Al 3++3NH 3·H 2O=Al(OH)3↓+3NH 4+ 2.4 2SO 2+O 2???→←???

催化剂=2SO 3 5SO 2+2MnO 42-+2H 2O=5SO 42-+2Mn 2++4H +

【解析】

【分析】

(1)若A 为单质,其焰色反应为黄色,C 为淡黄色固体,则A 为Na ,B 为Na 2O ,C 为Na 2O 2,D 为NaOH ;

(2)若A 为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C 是红棕色气体,则A 为NH 3,B 为NO ,C 为NO 2,D 为HNO 3;

(3) 若B 为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无色刺激性的气体,B 为SO 2,C 为SO 3,D 为H 2SO 4,以此解答。

【详解】

(1)若A 为单质,其焰色反应为黄色,C 为淡黄色固体,则A 为Na ,B 为Na 2O ,C 为Na 2O 2,D 为NaOH ,A 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三周期第IA 族,Na 2O 2的电子式为:

(2)若A 为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C 是红棕色气体,则A 为NH 3,B 为NO ,C 为NO 2,D 为HNO 3;

①A→B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NH 3+5O 2=4NO+6H 2O ;过量的NH 3的水溶液与AlCl 3溶液反

应生成氢氧化铝,离子方程式为:Al 3++3NH 3·

H 2O=Al(OH)3↓+3NH 4+; ②A 与C 反应生成E 和水,E 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N 2,化学方程式为:

8NH 3+6NO 2一定条件=7N 2+12H 2O ,19.6g N 2的物质的量为19.6g 28g/mol

=0.7mol ,则消耗NH 3的物质的量为0.8mol ,NH 3中N 的化合价从-3价上升到0价转移3个电子,共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8mol ?3=2.4mol ;

(3) 若B 为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无色刺激性的气体,B 为SO 2,C 为SO 3,D 为H 2SO 4,B→C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SO 2+O 2???→←???

催化剂

2SO 3;SO 2与KMnO 4溶液反应生成硫酸,离子方程式为:5SO 2+2MnO 42-+2H 2O=5SO 42-+2Mn 2++4H +。

12.氨既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又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图为合成氨以及 氨氧化制硝酸的流程示意图。

(1)合成塔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

(2)单质X 的化学式是_______,吸收塔中X 的作用是 ____。

(3)工业上为了储运浓硝酸,最好选择____作为罐体材料。

A .铜

B .铂

C .铝

D .镁

(4)为避免硝酸生产尾气中的氮氧化物污染环境,工业上常用Na 2CO 3吸收尾气,发生 的反应为:NO+NO 2+Na 2CO 3=2NaNO 2+CO 2、2NO 2+Na 2CO 3=NaNO 2 + NaNO 3+CO 2,将标准状况下44.8 L 仅含NO 和NO 2混合气体的尾气通入Na 2CO 3溶液中,尾气被 完全吸收,则消耗的Na 2CO 3的物质的量为_____mol 。

【答案】3H 2+N 2

2NH 3 O 2 将氮氧化物充分氧化为HNO 3 C 1

【解析】

【分析】

(1)氮气和氢气在合成塔中生成氨气;

(2)氧化炉中氨气催化氧化得到一氧化氮,吸收塔中一氧化氮被氧气氧化为二氧化氮,二氧化氮和水反应可以得到硝酸;

(3)硝酸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除金、铂以外的大多数金属,常温下,铁、铝在浓硝酸中钝化而阻止进一步被氧化;

(4)由方程式可知Na 2CO 3溶液与NO 和NO 2反应生成NaNO 2和NaNO 3混合液,由N 原子和Na 原子个数守恒计算可得。

【详解】

(1)氮气和氢气在合成塔中生成氨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H 2+N 2

2NH 3,故答案为:3H 2+N 2 2NH 3; (2)氧化炉中氨气催化氧化得到一氧化氮,吸收塔中一氧化氮被氧气氧化为二氧化氮,二

氧化氮和水反应可以得到硝酸,则X为氧气,吸收塔中氧气的作用是将氮氧化物充分氧化为HNO3,故答案为:O2;将氮氧化物充分氧化为HNO3;

(3)硝酸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除金、铂以外的大多数金属,常温下,铁、铝在浓硝酸中钝化而阻止进一步被氧化,由于铂是贵重金属,所以工业上为了储运浓硝酸最好选择铝作为罐体材料,故答案为:C;

(4)44.8 L NO和NO2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44.8

22.4/L

L mol

=2mol,由N原子个数守恒可知,

NaNO2和NaNO3的物质的量之和为2mol,由Na原子个数守恒可知,消耗Na2CO3的物质的

量为2mol×1

2

=1mol,故答案为:1.

【点睛】

由方程式可知Na2CO3溶液与NO和NO2反应生成NaNO2和NaNO3混合液,由N原子和Na 原子个数守恒计算消耗Na2CO3的物质的量为解答关键。

13.利用元素的化合价推测物质的性质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手段,氮元素的常见化合价与部分物质类别的对应关系如图所示。

(1)从氮元素化合价的角度分析,X、Y、Z、W中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的有______(填化学式)。

(2) N2O是硝酸生产中氨催化氧化的副产物,用特种催化剂能使N2O分解。NH3与O2在加热和催化剂作用下生成N2O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尾气中的NO用酸性NaClO 溶液吸收,其原理是HClO氧化NO生成Cl?和NO3-,其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集满红棕色气体Z的试管倒置于盛有水的水槽中,观察到的现象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W的稀溶液与铜单质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已知NaNO2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为NaNO3,则50mL0.01 mol·L-1 NaNO2溶液与

10mL0.02 mol·L-1 KMnO4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还原产物中Mn元素的化合价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NO、NO2 2NH3+2O2催化剂

Δ

N2O+3H2O 3HClO+2NO+H2O=3Cl?+2 NO3-+5H+试管

内液面逐渐上升至试管容积的2/3左右,红棕色气体逐渐变为无色气体 3Cu+ 2NO3- + 8H+=

3Cu2+ + 2NO↑+4H2O +2

【解析】

【分析】

由化合价可知X为NH3,Y为NO,Z为NO2,W为HNO3,

(1)从氮元素化合价变化的角度分析,如既有氧化性,也有还原性,则N元素化合价为中间价态;

(2)NH3与O2在加热和催化剂作用下生成N2O,类似于生成NO的反应,同时生成水;在酸性NaClO溶液中,HClO氧化NO生成Cl-和NO3-,反应后溶液呈酸性;

(3)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NO和HNO3;

(4)稀硝酸与铜反应生成硝酸铜和NO;

(5)结合氧化还原反应得失电子守恒计算。

【详解】

由化合价可知X为NH3,Y为NO,Z为NO2,W为HNO3,

(1)从氮元素化合价变化的角度分析,如既有氧化性,也有还原性,则N元素化合价为中间价态,可为NO、NO2;

(2)NH3与O2在加热和催化剂作用下生成N2O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H3+2O2N2O+3H2O;在酸性NaClO溶液中,HClO氧化NO生成Cl-和NO3-,反应后

溶液呈酸性,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HClO+2NO+H2O=3Cl-+2NO3-+5H+;

(3)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3NO2+H2O=2HNO3+NO,一氧化氮是无色气体,二氧化氮是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和水反应后气体压强减小,外界大气压不变,所以外界大气压对水作用而使水进入试管中,3体积NO2转化为1体积NO,所以现象为试管内液面逐渐上升至试管容积的2/3左右,红棕色气体逐渐变为无色气体;

(4)稀硝酸与铜反应生成硝酸铜和N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u+8H++2NO3﹣=

3Cu2++2NO↑+4H2O;

(5)50mL0.01mol?L﹣1 NaNO2溶液中n(NaNO2)=0.05L×0.01mol/L=5×10﹣4mol,10mL0.02mol?L ﹣1 KMnO4溶液中n(KMnO4)=0.01L×0.02mol/L=2×10﹣4mol,二者恰好完全反应时,设还原产物中Mn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5×10﹣4mol×2=2×10﹣4mol×(7﹣x),解得x=+2。

【点睛】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电子总数与还原剂失电子总数必定相等,常用于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及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运用守恒规律进行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方法:氧化剂物质的量×变价元素的原子个数×化合价的变化值=还原剂物质的量×变价元素的原子个数×化合价的变化值。

14.有关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物质与条件已略去,其中反应②的条件是“700 ℃,催化剂”。G是常见的红色金属单质,B、H是空气的主要成分,A、C、E均是常见气体,D是最常见的无色液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E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

(2)A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与数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NO2 3NO2+H2O=2H++2NO3-+NO

【解析】

【分析】

G是常见的红色金属单质Cu,B、H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为氧气和氮气,D是最常见的无色液体水,据流程图可得,B是氧气,H是氮气,A与氧气反应生成水和C,C与氧气继续反应,故A是氨气,C是NO,E是二氧化氮,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NO与硝酸,F是硝酸。

【详解】

(1)据以上分析,E的化学式为NO2。

(2)A是NH3,电子式为。

(3)据以上分析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3NO2+H2O=2H++2NO3-+NO。

(4)据以上分析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6NO+4NH3

O

700C

催化剂

5N2+6H2O,NO中的+2价氮

得到6×2=12个电子,NH3中的-3价氮失去4×3=12个电子,用单线桥表示反应中的电子转移为:。

15.下图①—⑩分别代表有关反应中的一种物质,其中③气体能使酚酞试液变红,⑦是红综色气体,回答:

(1)①中的混合气体通过浓硫酸发生化学反应,主要生成物的化学式是____。

(2)写出碳酸氢铵中阳离子的检验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工业上合成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⑧与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NH4)2SO4取少量样品放入试管配成溶液,加入浓的氢氧化钠溶液微热,在试管口放一片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若试纸变蓝则含有氨根离子 N2+ 3H22NH3 C +

4HNO3(浓)CO2↑+ 4NO2↑ + 2 H2O

【解析】

【分析】

碳酸氢铵反应得到混合气体①为CO2、NH3,通过碱石灰得到③为NH3,混合气体通过浓硫酸得到②为CO2,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与氧气,其中④能与氨气反应,可推知④为O2,⑤为Na2CO3,氨气与氧气反应生成⑥为NO,进一步与氧气反应生成⑦为NO2,NO2与水反应生成NO与⑧,则⑧为HNO3,二氧化碳与Mg反应生成C与MgO,C 与浓硝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氮与水,据此解答。

【详解】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

(1)碳酸氢铵分解的气体产物有氨气、二氧化碳、水,氨气被硫酸吸收主要得硫酸铵,化学式为(NH4)2SO4

(2)碳酸氢铵中的阳离子是铵根离子,其检验方法为取少量样品放入试管配成溶液,加入浓的氢氧化钠溶液微热,在试管口放一片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若试纸变蓝则含有氨根离子。

(3)碳酸氢铵的分解产物被碱石灰吸收后余氨气,所以工业上合成氨气的化学方程式N2+ 3H22NH3

(4)⑦是二氧化氮,则⑧是硝酸;①的混合气体产物被浓硫酸吸收后余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镁反应生成碳单质,所以⑧与⑨反应是碳和浓硝酸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 +

4HNO3(浓)CO2↑+4NO2↑+2H2O

初三上学期化学实验探究题汇编(含答案)

1、小明买了一种“汽泡爽”的冲调饮料。 【饮料说明】①主要原料:柠檬酸(C6H8O7)和小苏打(NaHCO3); ②使用说明:将一包“汽泡爽”粉末倒入玻璃杯中,加入200 mL 冷水,看到有大量气泡快速生成,待粉末完全 溶解,就得到一杯果味饮料。 小明观察了饮料说明后,他借助化学实验的方法,探究“汽泡爽”产生气体的成分,以及加水温度对产生气体量的影响。 【实验一】探究“汽泡爽”产生气体的成分。 (1)小明阅读资料发现:“汽泡爽”原料中的柠檬酸(C6H8O7)和小苏打(NaHCO3)粉末混合后加水,可以发生以下反应,填写生成气体的化学式。 3NaHCO3 + C6H8O7 ==== C6H5O7Na3 + 3H2O + 3 ↑ (2)为了检验该气体,小明选择的试剂是。 【实验二】探究加水温度对产生气体量的影响。 (1)小明先用冷水和热水各冲了一杯饮料,品尝时发现冷水冲的饮料中气泡较多,热水冲的饮料中气泡较少。当他摇动杯子时,发现有大量气泡从水中逸出。他查阅资料发现:随着温度升高,气体在一定量的水中溶解的量会迅速降低。于是小明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请填写表中空白。 2)在老师的帮助下,小明采用相同的两套实验装置(如下图)分别完成上述实验,在 A 中加入水,再加入一袋“汽泡爽”,迅速塞紧胶塞。量筒C 用于收集A中产生的气体所排出的液体,冷却至室温后读取数据。B 中油层的作用是。 A B C (3)通过实验,小明测得:a = 64 mL,b = 132 mL,由此获得结论:“汽泡爽”产生气体的量与加水温度有关系。但是老师看到小明的实验报告后却指出:两套装置中,“汽泡爽”产生气体的总量应该近似相等,与温度关系不大,其本质原因是。 (4)通过反思,为了证明老师的观点,小明继续利用(3)中已反应完的两套装置,又做了一步实验,发现两套装置最终收集到的气体的总量确实相近,他的实验操作是。 2、【2012.1 西城】33.(5分)某小组同学做“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老师建议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NaOH 溶液吸收生成的SO2。这种做法引起了同学们的思考:SO2与NaOH是否发生反应。 【查阅资料】通常状况下,1体积水约能溶解40体积SO2。

2006-2010年高考全国1卷化学实验大题汇编

2006年 在呼吸面具和潜水艇中可用过氧化钠作为供氧剂。请选用适当的化学试剂和实验用品,用上图中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证明过氧化钠可作供氧剂。 (1)A是制取CO2的装置。写出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填写表中空格:(请在答题卡上填写) (3)写出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试管F中收集满气体后,下一步实验操作是: 2006 (1)CaCO3+2HCl=CaCl2+H2O+CO2↑(3分) (2)

(注:C中实际加入过氧化钠和石棉绒的混合物,这里只要求学生填写化学试剂)(5分) (3)2Na2O2+2CO2=2Na2CO3+O2(3分) (4)把E中的导管移出水面,关闭分液漏斗活塞,用姆指堵住试管口,取出试管,立即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口内,木条复燃,证明试管中收集的气体是氧气。(4分) 2007年 水蒸气通过灼热的焦炭后,流出气体的主要成分是CO和H2,还有CO2和水蒸气等。请用下图中提供的仪器,选择必要的试剂,设计一个实验,证明上述混合气中有CO和H2。(加热装置和导管等在图中略去) 回答下列问题: ⑴盛浓H2SO4的装置用途是, 盛NaOH溶液的装置用途是, ⑵仪器B中需加入试剂的名称(或化学式)是, 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⑶仪器C中需加入试剂的名称(或化学式)是, 其目的是:。 ⑷按气流方向连接各仪器,用字母表示接口的连接顺序: g—ab—。 ⑸能证明混合气中含有CO的实验依据是。 ⑹能证明混合气中含有H2的实验依据是。2007 (1)除去水蒸气除去CO2(2)氧化铜(CuO) CuO+H2△ Cu+H2O CuO+CO △ Cu+CO2 (3)无水硫酸铜(CuSO4) 检验H2O (4)g—ab—kj—hi—cd(或dc)—fe—lm (5)原混合气中的CO2已被除去,其中CO与CuO反应生成的CO2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6)原混合气中的H2O已被除去,其中H2与CuO反应生成的H2O使无水硫酸铜由白色变蓝色 2008年 取化学式为MZ的黄色粉未状化合物进行如下实验.将MZ和足量碳粉充分混合,平铺在反应管a中, 在b瓶中盛足量澄清石 灰水. 按图连接仪器.

高考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含答案

高考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含答案 一、化学反应原理 NH ClO为白色晶体,分解时产生大量气体,是复合火箭推进剂的重要成1.高氯酸铵() 44 分。 ()1高氯酸铵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__。 ()2高氯酸铵在高温条件下分解会产生H() O g和三种单质气体,请写出该分解反应的化 2 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研究小组在实验室设计如下装置检验高氯酸铵分解的产物。该小组连接好装置后,依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装入试剂、通干燥的惰性气体排尽装置内的空气、将导管末端移入盛满水的试管E、通入气体产物。(已知:焦性没食子酸溶液用于吸收氧气) ①装置A、B、C、D中盛放的药品可以依次为__________(选填序号:Ⅰ、Ⅱ或Ⅲ)。 .碱石灰、湿润的淀粉KI试纸、氢氧化钠溶液、Cu Ⅰ .无水硫酸铜、湿润的红色布条、氢氧化钠溶液、Cu Ⅱ .无水硫酸铜、湿润的淀粉KI试纸、饱和食盐水、Cu Ⅲ ②装置E收集到的气体可能是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4经查阅资料,该小组利用反应NaClO4(aq)+NH4Cl(aq)90℃=NH4ClO4(aq)+NaCl(aq)在实验室NH ClO,该反应中各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 制取44 ①从混合溶液中获得较多粗NH ClO4晶体的实验操作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和过 4 滤、洗涤、干燥。 ②研究小组分析认为,若用氨气和浓盐酸代替NH Cl,则上述反应不需要外界供热就能 4 进行,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研究小组通过甲醛法测定所得产品NH4ClO4的质量分数。[已知:NH4ClO4的相对

高考化学无机推断题专题

第二轮复习无机推断题专题讲座 [命题趋向] 推理能力是高考测试的五项能力之一。《考试大纲》中对推理能力是这样界定的:“通常根据已知的知识和题目给定的事实和条件,抽象、归纳相关信息,对自然科学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得出正确的结论或做出正确的判断,并能把推理过程正确地表达出来”。 无机物质推断题既可以综合考查元素化合物方面的基础知识、还可联系到化学基础理论、化学基本计算、化学实验现象等等,另外无机物质推断题可以较好地测试推断能力,所以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无机物质推断题成了每年高考中考查推理能力的保留题型。分析今高考中物质推断题,主要可分成以下三类:选择型推断题、文字叙述型推断题、框图型推断题。 从推理能力考查的特点分析,高考无机推断题中主要表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①单信息、多信息并重。同一道推断题中,有的结论只要分析单个信息就可以得出,有的结论需要同时综合多条信息才能得出。 ②正向、逆向、统摄三种形式的推理并重。有些结论的得出过程中,需要正向、逆向、统摄等三种推理形式。 ③定性、定量分析并重。推断过程中既需要定性分析、又需要定量分析。 ④计算和逻辑推理(讨论)并重。 [知识体系和复习重点] 《考试大纲》中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综合要求较高,具体要求如下: ①了解在生活和生产中常见无机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 ②能够运用无机化合物各部分知识进行综合推断,解决有关的综合问题。 ③能够综合运用无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知识进行综合分析,解决有关的综合问题。[知识指津] 无机物的相互反应(见下图所示) (1)无机物间能否反应,主要决定于反应物的性质及反应时的客观条件。左边所示的无机物间的相互反应指其主要性质而言,至于各个具体物质间能否反应,还有一些具

化学实验题库及答案汇编

《有机化学实验》客观题 1.常压蒸馏乙醇时应当选用直形冷凝管 2.制备甲基橙,对氨基苯磺酸钠和亚硝酸钠在低温强酸介质生成重氮盐盐酸呈白色,和 N,N-二甲基苯胺偶合产物呈猩红色,加入过量NaOH后溶液开始变粘稠,并且颜色变为橙红色,此时制得甲基橙粗品。 3.合成制取乙酸乙酯时,反应体系中加饱和碳酸钠溶液除掉酸,加入试剂饱和氯化钙溶液除去未反应完的乙醇,最后加入无水硫酸钠除去水分。 4.正确操作:实验中,对于可以同时进行的部分,可以由组员各完成部分最终协作完成。 5.单口圆底烧瓶正二口圆底烧瓶斜三口圆底烧瓶 6.蒸馏瓶的选用与被蒸液体量的多少有关,通常装入液体的体积应为蒸馏瓶容积1/3-2/3 7.关于有机化学实验的特点表述中,下列哪项不正确试剂毒性低,实验室危险小 8.对氨基苯磺酸碱性强于酸性,可以形成内盐,容易在水中溶解。错 9.合成甲基橙时应戴手套,防止染料沾染皮肤。对 10.将合成乙酰水杨酸产品在干燥试管中用无水乙醇溶解,滴加1%FeCl3现紫色则表明样品 含有杂质水杨酸,应当通过重结晶纯化。将适量产品在烧杯中用热乙醇溶解,滴加热水至溶液变浑浊,继续加热至清澈透明,在冰水浴中冷却有结晶析出,过滤收集滤饼即得。 11.偶氮染料是一大类染料的总称,偶氮染料品种居多,颜色广泛,他们共同的特点是含有 偶氮键,是偶氮染料的发色基团、其和两边的基团形成长链共轭结构,实现对可见光的吸收而显色。 12.化合物名称甲基橙外观橙红色为偶氮类燃 料,可用做酸碱指示剂,pH>4.4呈现黄色 13.在重结晶时往往需要加入脱色剂煮沸以除去其中的有色杂质和树脂状杂质。脱色作用的 原理是物理吸附,脱色剂的用量一般为粗样重量的1-5% 14.用索氏提取器提取茶叶中咖啡因的操作过程中,将溶剂蒸出后进行蒸发、浓缩操作时要 加入一定量的氧化钙,其作用是脱水和中和酸性物质 15.熔点是指物质在标准压力下固液两态蒸气压达到平衡时的温度。纯净的固态有机物都有 固定的熔点,其初熔到全熔的温度一般称为熔程。当有杂质时,其熔点降低,熔程增长,根据熔点的测定结果,可以鉴别未知的固态化合物和判断化合物的纯度。微量法测定阿司匹林熔点中使用传热介质为丙三醇,俗称甘油,在第二次平行测定前,需要对传热介质降温,而毛细管测定样品需要重新装样。 16.关于薄层色谱的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不同组别,不同实验室制作的薄层板测得的Rf 可以比较鉴定同一种化合物。 17.柱色谱又称柱层析,固定相装柱方法一般有干法装柱和湿法装柱 18.在对氨基苯磺酸重氮化后反应中,测定NaNO2是否存在使用(淀粉-碘化钾试纸) 19.蒸汽沸点高于140 20.

化学高考实验探究题汇编

化学高考实验探究题汇编 (北京高考-27.)甲、乙两同学为探究SO 2与可溶性钡的强酸盐能否反应生成白色BaSO 3沉淀,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装置和A 中加热装置已略,气 密性已检验)。 (1)A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C 中白色沉淀是 ,该沉淀的生成表明SO 2具有 性。 (3)C 中液面上方生成浅棕色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是 。 (4)分析B 中不溶于稀盐酸的沉淀产生的原因,甲认为是空气参与反应,乙认为是白雾参与反应。 ① 为证实各自的观点,在原实验基础上: 甲在原有操作之前增加一步操作,该操作是 ; 乙在A 、B ② 进行实验,B 检验白色沉淀,发现均不溶于稀盐酸。结合离子方程式解释实验现象异同的原因:

。 (5)合并(4)中两同学的方案进行实验。B 中无沉淀生成,而C 中产生白色沉淀,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 答案:(1)Cu + 2 H 2SO 4?→? ?CuSO 4 + SO 2↑+ 2 H 2O (2)BaSO 4 还原 (3)2 NO + O 2 == 2 NO 2 (4)① 通N 2一段时间,排除装置中的空气 应用NaHSO 3溶液 ②甲:Ba +2+ SO -24== BaSO 4↓, 乙:2 Ba +2+ 2 SO 2 + O 2 + 2 H 2O == 2 BaSO 4↓+ 4 H + 白雾的量远多于装置中O 2的量 (5)SO 2与可溶性钡的强酸盐不能反应生成BaSO 3沉淀 1. (2012北京高考-27)有文献记载:在强碱条件下,加热银氨溶液可能析出 银镜。某同学进行如下验证和对比实验。 该同学欲分析实验Ⅰ和实验Ⅱ的差异,查阅资料: a .Ag(NH 3)+2 + 2 H 2O Ag + + 2 NH 3·H 2O b .AgOH 不稳定,极易分解为黑色Ag 2O (1)配制银氨溶液所需的药品是 。 (2)经检验,实验Ⅰ的气体中有NH 3,黑色物质中有Ag 2O 。 ① 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NH 3 ,产生的现象是 。 ② 产生Ag 2O 的原因是 。 (3)该同学对产生银镜的原因提出假设:可能是NaOH 还原Ag 2O 。实验及现象:向AgNO 3溶液中加入 ,出现黑色沉淀;水浴加热,未出现银镜。 (4)重新假设:在NaOH 存在下,可 能是NH 3还原Ag 2O 。用右图所示装置 进行实验。现象:出现银镜。在虚线 框内画出用生石灰和浓氨水制取NH 3 的装置简图(夹持仪器略)。

近五年高考真题化学大题

近五年高考真题化学大题 (2013年全国卷1,13分)醇脱水是合成烯烃常用的方法。实验室合成环己烯的反应和实验装置如下: 相对分子质量密度/(g·cm-3)沸点/(0C)溶解性 环己醇1000.9618161微溶于水 环己烯820.810283难溶于水 在a中加入20 g环己醇和2小片碎瓷片,冷却搅动下慢慢加入1 mL浓硫酸。b中通入冷却水后,开 始缓慢加热a,控制馏出物的温度不超过900C。 分离提纯:反应粗产物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别用少量5%碳酸钠溶液和水洗涤,分离后加入无水氯化钼颗粒,静置一段时间后弃去氯化钙。最终通过蒸馏得到纯净环己烯10g。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b的名称是。 (2)加入碎瓷片的作用是;如果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忘记加瓷片,应该采取的正确操作是。 A.立即补加 B.冷却后补加 C.不需补加 D.重新配料 (3)本实验中最容易产生的副产物的结构简式为。 (4)分液漏斗在使用前须清洗干净并;在本实验分离过程,产物应该从分液漏斗的(填“上口倒出”或“下口放出”)。 (5)分离提纯过程中加入无水氯化钙的目的是。 (6)在环己烯粗产物蒸馏过程中,不可能用到的仪器有(填正确答案标号) A.圆底烧瓶 B.温度计 C.吸滤瓶 D.球形冷凝管 E.接收器 (7)本实验所得到的环己烯产率是(填正确答案标号) A.41% B.50% C.61% D.70% 答案:(1)直形冷凝管(2)防液体暴沸;B(3)(4)检漏;上品倒出。 (5)干燥(或除不除醇)(6)CD(7)C (2014年全国卷1,13分)乙酸异戊酯是组成蜜蜂信息素的成分之一,具有香蕉的香味。实验室制备乙酸 异戊酯的反应、 装置示意图和有关数据如下:

2010-2019化学实验选择题真题汇编(答案)

2010-2019化学实验选择题真题汇编(参考答案) 一、l 1.【答案】D 【解析】溴苯常温下为液体,反应后的混合液经稀碱溶液洗涤、分液,得到无色的溴苯。 2.【答案】A 【解析】酸性KMnO4溶液能将乙烯氧化成CO2,故可以看到溶液的紫色逐渐褪去,但静置后液体不会分层,A项符合题意;点燃的镁条能在CO2中燃烧,集气瓶中产生浓烟(MgO颗粒)和黑色颗粒(单质碳),B项不符合题意;向盛有饱和Na2S2O3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稀盐酸,溶液中发生反应S2O2-3+2H+===SO2↑+S↓+H2O,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溶液变浑浊,C项不符合题意;向FeCl3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发生反应2Fe3++Fe===3Fe2+,可以看到溶液中黄色逐渐消失,加入KSCN后,溶液颜色不发生变化,D项不符合题意。3.【答案】A 【解析】 A .Cl 2+H2O HCl+HClO 因为酸性H2CO3> HClO> HCO3-,碳酸钠溶液碱性较强,也可以与次氯酸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次氯酸钠HClO + Na2CO3=NaClO+ NaHCO3,因此得不到较高浓度的次氯酸溶液 B . MnO2是反应中的催化剂可以加快氧气的生成速率 C. 乙酸能够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乙酸钠溶液,而乙酸乙酯不与饱和碳酸钠溶液反应且分层析出所以可以经分液分离 D . 亚硫酸是弱酸,硫酸是强酸,利用强酸制弱酸的原理,强酸硫酸和亚硫酸钠反应生成弱酸亚硫酸,亚硫酸分解生成二氧化硫和水,Na2SO3+H2SO4═Na2SO4+SO2↑+H2O,所以能用亚硫酸钠与浓硫酸反应制备SO2 4.【答案】D 【解析】A项装置用于制备乙酸乙酯,B项装置用于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乙醇(纯化),C项装置用于分离乙酸乙酯,D项装置用于蒸发浓缩或蒸发结晶。只有D项操作在制备和纯化乙酸乙酯的实验中未涉及。5.【答案】B 【解析】NaOH固体溶解后需冷却至室温才能转移至250 mL容量瓶中,且需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2~3次,洗涤液并入锥形瓶,然后定容,A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实验中若观察到FeCl3溶液的黄色逐渐褪去,且溶液变成浅绿色,说明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B项能达到实验目的;通过NaOH溶液可除去H2中混有的少量HCl 杂质,再经浓硫酸干燥即可得到H2,没有必要经过KMnO4溶液,C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NaHSO3溶液与H2O2溶液的反应没有明显实验现象,无法判断反应进行的快慢,D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6.【答案】 B 【解析】Fe2+遇K3[Fe(CN)6]溶液能够产生蓝色沉淀,因此原溶液中一定含有Fe2+,但是否含有Fe3+无法确定,若要确定Fe3+的存在,则需要向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观察溶液是否变为血红色,因此A项错误;向C6H5ONa溶液中通入CO2,溶液变浑浊,发生反应:C6H5ONa+H2O+CO2―→C6H5OH↓+NaHCO3,根据“强酸制弱酸”原理,可知酸性:H2CO3>C6H5OH,B项正确;欲验证K sp(CuS)

高考化学实验专题整理打印版

2013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化学实验 姓名王铮 1、(2013大纲卷)10、下列操作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目的操作 A. 配制100 mL 1.0 mol/L CuSO4溶液将25 g CuSO4·5H20溶于100 mL蒸馏水中 B. 除去KNO3中少量NaCl 将混合物制成热的饱和溶液,冷却结晶,过滤 C. 在溶液中将MnO4-完全转化为Mn2+向酸性KMnO4溶液中滴加H2O2溶液至紫色消失 D. 确定NaCl溶液中是否混有Na2CO3取少量溶液滴加CaCl2溶液,观察是否出现白色浑浊 2、(2013福建卷)10.下列有关试验的做法不正确的是 A.分液时,分液漏斗的上层液体应由上口倒出 B.用加热分解的方法区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两种固体 C.配置0.1000 mol·L-1氢氧化钠溶液时,将液体转移到容量瓶中需用玻璃棒引流 D.检验NH4+时,往试样中加入NaOH溶液,微热,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检验逸出的气体 3、(2013江苏卷)5.用固体样品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需经过称量、溶解、转移溶液、定容等操作。下列图示对应的操作规范的是 A.称量 B.溶解 C.转移 D.定容 4、(2013江苏卷)13.下列依据相关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该溶液一定是碳酸盐溶液 B.用铂丝蘸取少量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该溶液一定是钠盐溶液 C.将某气体通入溴水中,溴水颜色褪去,该气体一定是乙烯 D.向某溶液中滴加KSCN 溶液,溶液不变色,滴加氯水后溶液显红色,该溶液中一定含Fe2+ 5、(2013海南卷)6.下图所示仪器可用于实验室制备少量无水FeCl3,仪器连接顺序正确的是 A.a-b-c-d-e-e-f-g-h B.a-e-d-c-b-h-i-g C.a-d-e-c-b-h-i-g D.a-c-b-d-e-h-i-f 6、(2013海南卷)7.下列鉴别方法不可行的是 A.用水鉴别乙醇、甲苯和溴苯 B.用燃烧法鉴别乙醇、苯和四氯化碳 C.用碳酸钠溶液鉴别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 D.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苯、环已烯和环已烷 7、(2013海南卷)11.下列关于仪器使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滴定管装滴定液时应先用滴定液润洗 B.锥形瓶用作反应容器时一定不能加热 C.蒸馏时温度计水银球可以高于蒸馏瓶支管口 D.振荡分液漏斗时应关闭其玻璃塞和活塞 8、[2013高考?重庆卷?4]按以下实验方案可从海洋动物柄海鞘中提取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天然产物:

(完整word版)高考化学代表性综合大题

1、四氯化钛(TiCl4)是制取航天航空工业材料——钛合金的重要原料,由钛铁矿(主要成分是FeTiO3)制备TiCl4等产品的一种工艺流程示意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往①中加入铁屑至浸出液显紫色,此时溶液仍呈强酸性。该过程中有如下反应发生。 2Fe3++Fe === 3Fe2+ 2TiO2+(无色) +Fe+4H+=== 2Ti3+(紫色) +Fe2++2H2O Ti3+(紫色) +Fe3++H2O ===TiO2+(无色) +Fe2++2H+ (2)在②→③工艺中需要控制条件以形成TiO2·n H2O溶胶,该分散质颗粒直径大小在_____________范围。 (3)若把③中制得的固体TiO2·n H2O用酸清洗除去其中的Fe (OH)3杂质,还可制得钛白粉。已知25℃时, ,该温度下反应Fe (OH)3+3H+Fe3++H2O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__。(4)已知:TiO2 (s) +2 Cl2 (g)=== TiCl4(l) +O2(g) △H=+140KJ·mol-1 C(s) +O2(g)=== 2CO(g) △H=—221KJ·mol-1 写出④中TiO2和焦炭、氯气反应生成液态TiCl4和CO气体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5)上述工艺具有成本低、可用低品位矿物为原料等优点。依据绿色化学理念,该工艺流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___(只要求写出一项)。 (6)依据右表信息,要精制含少量SiCl4杂质的TiCl4 ,可采用_____________方法。 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合成1-丁醇,查阅资料得知一条合成路线: CH3CH=CH2+CO+H2CH3CH2CH2CHO CH3CH2CH2CH2OH; CO的制备原理:HCOOH CO↑+H2O,并设计出原料气的制备装置(如图)。

高考有机化学推断题总汇(含解析)

3013年高考有机化学推断题汇编(含解析) 四川.(17分) 有机化合物G 是合成维生素类药物的中间体,其结构简式为: G 的合成路线如下: 其中A~F 分别代表一种有机化合物,合成路线中部分产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已知: 请回答下列问题: (1)G 的分子式是 ;G 中官能团的名称是 。 (2)第①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B 的名称(系统命名)是 。 (4)第②~⑥步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有 (填步骤编号)。 (5)第④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6)写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E 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①只含一种官能团;②链状结构且无—O —O —;③核磁共振氢谱只有2种峰。 赏析:以框图合成考察有机化合物知识。(CH 3)2C=CH 2与HBr 反应①是加成反应,生成A(CH 3)2CHCH 2Br,②水解反应,生成B(CH 3)2CHCH 2OH,③是氧化反应,生成(CH 3)2CHCHO , 根据反应信息和G 的结构特征,C 是CH 3CH 2OOCCHO ,D 是 在水解生成CH 3CH 2OH 和E 再和H 2加成,E 中—CHO 变成F 中—CH 2OH ,F 的—COOH 、—CH 2OH 再酯化生成G 。 参考答案: (1)①C 6H 10O 3(2分) ②羟基、酯基(各1分,共2分) (2) (3)2-甲基-1-丙醇(2分) (4)②⑤(各1分,共2分) (5) (6)CH 3COOCH 2CH 2OOCCH 3 CH 3CH 2OOCCOOCH 2CH 3 CH 3OOCCH 2CH 2COOCH 3(各1分,共2分) (北京卷)25.(17分) 可降解聚合物P 的恒诚路线如下 CH 3CHCHO + OHCCOOC 2H 5 → CH 3C —CHCOOC 2H 5(3分) 3 3 CHO CH 3C=CH 2 + HBr → CH 3CHCH 2Br (2分) 3 CH 3 CH 3CH 2OOCCHOH (CH 3)2C —CHO , HOOCCHOH (CH 3)2C —CHO ,

近四年高考化学实验题汇编(带答案)

近四年高考化学实验题汇编(带答案) 1.(2016全国Ⅰ,26)(14分)氮的氧化物(NO x)是大气污染物之一,工业上在一定温度和催化剂条件下用NH3将NO x还原生成N2。某同学在实验室中对NH3与NO2反应进行了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氨气的制备 ①氨气的发生装置可以选择上图中的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欲收集一瓶干燥的氨气,选择上图中的装置,其连接顺序为:发生装置→(按气流方向,用小写字母表示)。 (2)氨气与二氧化氮的反应 将上述收集到的NH3充入注射器X中,硬质玻璃管Y中加入少量催化剂,充入NO2(两端用夹子K1、K2夹好)。在一定温度下按图示装置进行实验。 操作步骤实验现象解释原因 打开K1,推动注射器活塞,使 X中的气体缓慢充入Y管中 ①Y管中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将注射器活塞退回原处并固 定,待装置恢复到室温 Y管中有少量水珠生成的气态水凝聚 打开K2③④ 氮的氧化物(NO x)是大气污染物之一,工业上在一定温度和催 化剂条件下用NH3将NO x还原生成N2。某同学在实验室中对NH3与NO2反应进行了探究。回答下

列问题:氮的氧化物(NO x)是大气污染物之一,工业上在一定温度和催 化剂条件下用NH3将NO x还原生成N2。某同学在实验室中对NH3与NO2反应进行了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答案】(1)①A;2NH4Cl+Ca(OH)2CaCl2+2NH3↑+2H2O(或B;NH3·H2O NH3↑+H2O); ②d→c→f→e→i; (2)①红棕色气体颜色慢慢变浅;②8NH3+6NO27N2 +12H2O; ③Z中NaOH溶液产生倒吸现象;④反应后气体分子数减少,Y管内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 【解析】 (2)①NO2具有强氧化性,NH3有强还原性,两者相遇,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氮气和水,根据电子守恒、原子守恒,可得反应的方程式:8NH3+6NO27N2 +12H2O,根据反应方程式可知反应现象是:Y管内看到红棕色气体颜色变浅最终为无色,同时在注射器的内壁有水珠产生;②根据①分析可知发生该反应的方程式是8NH3+6NO27N2+12H2O;③反应后由于容器内气体的物质的量 减少,所以会使容器内气体压强减小。当打开K2后,烧杯内NaOH溶液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会倒吸进入Y管内;④溶液进入Y管内的原因是由于该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反应发生导致装置内压强降低,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而发生倒吸现象。 2.(2016新课标全国卷Ⅱ28)(15分)某班同学用如下实验探究Fe2+、Fe3+的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取一定量氯化铁、氯化亚铁固体,均配制成0.1 mol·L?1 的溶液。在FeCl2溶液中需加入少量铁屑,其目的是。 (2)甲组同学取2 mL FeCl2溶液,加入几滴氯水,再加入1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说明Cl2

高三化学综合练习题99(附答案)

高三化学综合练习题 一、单选题 1.不断进步的材料逐渐构筑了我们现代社会的文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唐三彩”和景德镇瓷器的主要化学成分都是硅酸盐 B.玻璃是一种常见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在一定温度下软化可制得玻璃仪器 C.高铁和城铁所用镁合金具有密度小、强度高、耐腐蚀等特点 D.以高纯硅制成的光导纤维内窥镜可直接窥视有关器官部位的变化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与含有相同的官能团,互为同系物 B.属于醛类,官能团为—CHO C.的名称为:2—乙基―1―丁烯 D.的名称为:2—甲基―1,3―二丁烯 3.下图中的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均正确的是( )

4.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H 2O 很稳定,是因为水分子之间存在氢键 B.HF 的熔、沸点在同族元素的氢化物中出现反 常,是因为HF 分子内有氢键 C.卤素单质从上到下熔、沸点升高,是因为它们 的组成、结构相似,从上到下其摩尔质量增大, 分子间的范德华力增大 D.氨气极易溶于水,与氢键没有关系 5.某有机物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 12H 20 B.能发生取代、氧化、加成等反应 C.该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 D.一氯代物共有3种 6.下列转化图中的A 是单质,其他物质均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物质,B 、C 、D 三种化合物与A 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X 、D 均是氢氧化物且D 具有两性,则B —定是2NaA1O B.若B 是能使湿润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则D 可能有氧化性 C.若A 是硅、X 是氧气,则D 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D.若C 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则D —定是盐 7.某同学欲验证Fe 3+和I -在水溶液中发生可逆反应:2Fe 3+ + 2I -===2Fe 2 ++I 2,设计了下列实验操作,并给出了预测现象,其中不必要的实验操作是(不考虑水中溶解的少量氧气的影响)( )

高三化学常见推断题(含答案中)精选

高三化学常见推断题(含答案中) X 、Y 、Z 、W 四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均小于36. Z 基态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总数的3 倍,Y 基态原子是同周期元素中未成对电子数最多的原子,X 分别与Y 、Z 元素组合均可形成10电子微粒, W 基态原子有10个价电子.回答下列问题(以下问题均以推知元素符号作答): (1)若 YX 3与X 2Z ﹑YX 2- 与ZX - ﹑Y 3- 与Z 2- 性质相似,请写出Mg(YX 2)2在一定条件下分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⑵已知0℃时X 2Z 的密度为a g/cm 3 ,其晶胞中X 2Z 分子的空间排列方式与金刚石晶胞类似,相似的原因是 .两个X 2Z 分子间的最近距离为 pm(用a 和N A 表示). 已知X 2Y 的升华热是51 kJ/mol ,除氢键外,X 2Z 分子间还存在范德华力(11 kJ/mol ),则X 2Z 晶体中氢键的“键能”是 kJ/mol. ⑶ WZ 是一种功能材料,已被广泛用于电池电极、催化剂、半导体、玻璃染色剂等方面.工业上常以W(YZ 3)2·6X 2Z 和尿素[CO(NH 2)2]为原料制备. ①W 2+ 的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其核外电子有 种运动状态. ②尿素分子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1 mol 尿素分子中含有的σ键数为 . ③YZ 3-的空间构型 . ④WZ 晶体的结构与NaCl 相同,但天然的和绝大部分人工制备的晶体都存在各种缺陷,例如在某种WZ 晶 体中就存在如图所示的缺陷:一个W 2+空缺,另有两个W 2+被两个W 3+ 所取代.其结果晶体仍呈电中性,但化 合物中W 和Z 的比值却发生了变化.经测定某样品中W 3+与W 2+ 的离子数之比为6∶91.若该晶体的化学式为W x Z ,则x= . 【答案】(15分)(1)3 Mg(NH 2)2==Mg 3N 2+4NH 3↑ (2分) (2) 水中的O 和金刚石中的C 都是sp 3 杂化,且水分子间的氢键具有方向性,每个水分子可与相邻的4个水分子形成氢键(2分) 314443A aN ×1010 (2分) 20(1分)

【精品】高考化学实验题汇编与解析

高考化学实验题汇编与解析 第I卷(选择题共20小题)河东高考补习学校化学组2008-9—6 1.为了净化和收集由盐酸和大理石制得的CO 2 气体,从下图选择合适的的装置并连接。合理的是 A.a—a ′→d—d ′ →eB.b—b ′ →d-d ′ →gC.c-c ′ →d-d ′ →gD.d—d ′ →c—c ′ →f 2.(广东文科基础卷67)下列实验不能 ..达到目的的是() A.往酸性KMnO 4 溶液中通入乙烯验证乙烯的还原性B。用四氯化碳萃取碘水中的碘 C。用二氧化锰和稀盐酸反应制取氯气D.加热氯化铵与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 3.(广东卷4)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向煮沸的1mol·L-1NaOH溶液中滴加FeCl 3饱和溶液制备Fe(OH) 3 胶体

B.向乙酸乙酯中加入饱和Na 2CO 3 溶液,振荡,分液分离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 酸 C.称取19。0 gSnCl 2,用100mL蒸馏水溶解,配制1.0mol·L-1SnCl 2 溶液 D.用Cu(OH) 2 粉末检测尿糖 4.(07江苏)用下列实验装置完成对应的实验 (部分仪器巳省略),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干燥Cl2(B)吸收HCl (C)石油的分馏(D)吸收NH3 5。PH试测定溶液pH的正确操作是: A.将一小块试纸放在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点在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B.将一小块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后放在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点在试纸上,再与标准 C.将一小条试纸在待测液中蘸一下,取出后放在表面皿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比色卡对照. D.将一小条试纸先用蒸馏水润湿后,在待测液中蘸一下,取出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6.(江苏卷)6下列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年高考化学专题分类汇总 化学与环境-5综合试题

2011年高考试题按专题分类汇总化学与环境-5综合 (2011广安升学)20、下列行为与“绿色环保”理念不相符的是 A、分类回收、利用垃圾,减少资源浪费 B、推广使用一次性木筷,减少疾病传染 C、开发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减少使用化石能源 D、使用催化净化装置,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 (2011山东东营)3.下列因果关系不正确的是 (2011泰安毕业)1.空气的成分中,能导致温室效应的气体是 A.氮气 B.氧气 C. 二氧化碳 D. 稀有气体 (2011永州)16.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下列说法能达到相应目的是 A.推广使用无氟冰箱有利于防止“臭氧空洞” B.工厂用高烟囱排放废气防止“酸雨” C.使用车用乙醇汽油防止“温室效应” D.及时焚烧废弃塑料减少“白色污染” (2011营口)2. “低碳生活,保护环境”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主题,下述不符合此主题的是( )。 A. 使用可降解塑料袋 B. 发展快速公交,减少私车出行 C. 积极开发和利用新能源 D. 大量使用化肥提高粮食产量 (2011义乌毕业)1. 保护地球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下列做法对人类的生存环境会造成危害的是 A.回收处理废旧电池 B.使用无磷洗衣粉 C.冰箱、空调使用含氯氟烃的制冷剂 D.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再排放(2011徐州升学)11..2011年,我市“创模”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国家环保部授予徐州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城市”称号。为巩固成果,下列措施不可行 ...的是() A.将麦秸大面积露天焚烧 B.多植树造林来防止扬尘污染 C.工业废水达标处理再排放 D.减少使用一次性的塑料制品 (2011芜湖)7.爱护环境,关注自己和他人健康,是每个公民的义务。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室内公共场所禁止吸烟,其他场所可以任意吸烟 B.核能不安全,禁止使用核能 C.加速石油、煤炭的开采,快速提高人类生活质量 D.限制或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2011无锡)6.2009年12月在哥本哈根召开了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气候变化问题进一步成为人类关注的热点.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

高考化学推断题专题整理(精)

高考化学推断题专题整理(精)

化学推断题专题 高考化学推断题包括实验推断题、有机物推断题和无机物推断题,它对考生的思维能力和知识网络构造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即要求考生有较深厚的化学功底,知识网络清晰,对化学的所有知识点(如元素、化合物的性质了如指掌。 一、找到突破口进行联想:推断题首先要抓住突破口,表现物质特征处大都是突破口所在,所以考生在掌握化学知识概念点上,要注意总结它的特征。在推断题的题干中及推断示意图中,都明示或隐含着种种信息。每种物质都有其独特的化学性质,如物质属单质还是化合物,物质的颜色如何,是固体、液体还是气体,有怎样的反应条件,反应过程中有何现象,在生活中有何运用等,同时还要注意表述物质的限制词,如最大(小、仅有的等。考生看到这些信息时,应积极联想教材中的相关知识,进行假设重演,一旦在某一环节出错,便可进行另一种设想。 二、在训练中找感觉:一般而言,推断题的思维方法可分三种:一是顺向思维,从已有条件一步步推出未知信息;第二种是逆向思维,从问题往条件上推,作假设;第三种则是从自己找到的突破口进行发散推导。解推断题时,考生还可同时找到几个突破口,从几条解题线索着手,配合推断。可以说化学推断题没有捷径可谈,它需要考生在训练中总结经验、寻找规律,发现不足后再回归课本,再进行训练,螺旋上升。如此而为,做推断题便会有“感觉”。 无机推断题既能考查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综合应用,又能对信息的加工处理、分析推理、判断等方面的能力加以考查,因此此类题型应是考查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最佳题型之一。 无机物的综合推断,可能是对溶液中的离子、气体的成分、固体的组成进行分析推断,可以是框图的形式,也可以是文字描述的形式(建议考生有时可以先在草稿纸上把文字描述转换成框图形式,这样可以一目了然。不管以哪种方式出题,解题的一般思路都是:迅速浏览→产生印象→寻找突破口→注意联系→大胆假设→全面分析(正推和逆推→验证确认。解题的关键是依物质的特性或转移特征来确定突破口(题眼,顺藤摸瓜,进而完成全部未知物的推断。因此首先应熟练掌握各种常见元素及其

2014年高考真题化学解析分类汇编—专题12-化学实验基础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试题分类汇编 专题十二化学实验基础 1.(2014·重庆理综化学卷,T4)茶叶中铁元素的检验可经过以下四个步骤完,各步骤中选用的实验用品不能都用到的是( ) A.将茶叶灼烧灰化,选用①、②和⑨ B.用浓硝酸溶解茶叶灰并加蒸馏水稀释,选用④、⑥和⑦ C.过滤得到的滤液,选用④、⑤和⑦ D.检验滤液中的Fe3+,选用③、⑧和⑩ 【答案】B 【解析】A、灼烧茶叶,需要用到的仪器有:坩埚、酒精灯、泥三角,A正确;B、溶解应该在烧杯中进行,并且在溶解的过程中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此实验用不到容量瓶,B错误;C、过滤用到的仪器有:漏斗、烧杯和玻璃棒,C正确;D、检验溶液是否含有Fe3+要用到的仪器有试管、胶头滴管,试剂有KSCN溶液,D正确。 2.(2014·重庆理综化学卷,T2)下列实验可实现鉴别目的是( ) A.用KOH溶液鉴别SO3(g)和SO2 B.用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鉴别Br2(g)和NO2 C.用CO2鉴别NaAlO2溶液和CH3COONa溶液 D.用BaCl2溶液鉴别AgNO3溶液和K2SO4溶液 【答案】C

【解析】A、SO2和SO3与KOH反应均没有明显现象,无法鉴别;B、Br2和NO2均能使溶液中的I-氧化成I2,均可以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无法鉴别;C、CO2与NaAlO2反应产生Al(OH)3白色沉淀,CO2与CH3COONa反应无明显现象,可以鉴别;D、二者均产生白色沉淀,无法鉴别。 3.(2014·浙江理综化学卷,T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汞一旦洒落在实验室地面或桌面时,必须尽可能收集,并深埋处理 B.用pH计、电导率仪(一种测量溶液导电能力的仪器)均可监测乙酸乙酯的水解程度 C.邻苯二甲酸氢钾可用于标定NaOH溶液的浓度。假如称量邻苯二甲酸氢钾时电子天平读数比实际质量偏大,则测得的NaOH溶液浓度比实际浓度偏小 D.向某溶液中加入茚三酮试剂,加热煮沸后溶液若出现蓝色,则可判断该溶液含有蛋白质 【答案】B 【解析】A金属汞深埋会产生汞蒸气,汞离子本身也是污染物,A错误;乙酸乙酯水解生成乙酸是弱电解质,导电性增加,B正确;邻苯二甲酸氢钾可用于标定NaOH溶液的浓度,假如称量邻苯二甲酸氢钾时电子天平读数比实际质量偏大,即实际计量减小,滴定加入的体积偏大,则测得的NaOH溶液浓度比实际浓度偏大,C错误;向某溶液中加入茚三酮试剂,加热煮沸后溶液若出现蓝色,可能含有氨基酸,D 错误。 4.(2014·天津理综化学卷,T2)实验室制备下列气体时,所用方法正确的是() A.制氧气时,用Na2O2或H2O2作反应物可选择相同的气体发生装置 B.制氯气时,用饱和NaHCO3溶液和浓硫酸净化气体 C.制乙烯时,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 D.制二氧化氮时,用水或NaOH溶液吸收尾气 【答案】A 【解析】A、用Na2O2和水反应制取氧气,与用在MnO2催化下分解H2O2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相同,A项正确;B、饱和NaHCO3溶液显碱性,能与氯气反应,B项错误;C、相同条件下,乙烯的密度

2020届高考化学大题题型专项训练

高考大题题型专项训练(三) 化学实验综合探究题 1.凯氏定氮法是测定蛋白质中氮含量的经典方法,其原理是用浓硫酸在催化剂存在下将样品中有机氮转化成铵盐,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处理铵盐,然后通过滴定测量。已知:NH3+H3BO3===NH3·H3BO3;NH3·H3BO3+HCl===NH4Cl+H3BO3。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作用是________。 (2)b中放入少量碎瓷片的目的是__________。f的名称是__________。 (3)清洗仪器:g中加蒸馏水;打开K1,关闭K2、K3,加热b,蒸气充满管路;停止加热,关闭K1,g中蒸馏水倒吸进入c,原因是________;打开K2放掉水。重复操作2~3次。 (4)仪器清洗后,g中加入硼酸(H3BO3)和指示剂,铵盐试样由d 注入e,随后注入氢氧化钠溶液,用蒸馏水冲洗d,关闭K3,d中保留少量水。打开K1,加热b,使水蒸气进入e。 ①d中保留少量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e中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采用中空双层玻璃瓶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取某甘氨酸(C2H5NO2)样品m克进行测定,滴定g中吸收液时消耗浓度为c mol·L-1的盐酸V mL,则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样品的纯度≤________%。 解析:(1)加热水蒸气时,若关闭K1,b中压强增大,a可起安全管的作用,防止烧瓶内压强过大,造成事故。 (2)碎瓷片可防止蒸馏水在加热时暴沸;f是直形冷凝管。

标准溶液 比均为:1) 计算(1- 解析:(1) 硫酸铝水解出的氢离子反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