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疫情警报背后的用心诠释

深圳疫情警报背后的用心诠释
深圳疫情警报背后的用心诠释

深圳疫情警报背后的用心诠释

作者:暂无

来源:《特区实践与理论》 2020年第2期

刘晓玲

深圳拉响了广东省疫情阻击战的第一声警报,成为钟南山1月20日得出“人传人”结论的佐证之一,而且有了明确链条,对公众防护、医疗救治具有重要意义,1月20日也成为此次疫

情防控的重要时间点。深圳首例病例及其家庭感染者被及早发现,广东省深圳市迅速采取措施,开展联防联控,提前布防,为抗疫赢得先机。深圳拉响的警报,较好地遵守并完整地诠释了风

险交流原则,推动各方对疫情风险程度认知和判断形成最大程度的共识。

第一,疫情风险信息交流具备及时性应建立在首诊医生的专业素养和职业敏感觉悟之上。

广东战疫的第一声警报源自于深圳市中医院学苑社康中心当时的一名自称感冒的“普通”

病患。1月8日上午,当社康中心医生李天昊接诊患者李女士时,感冒体征明显,虽有家人到

过武汉,但本人未有武汉接触史。出于职业敏感,李天昊隐隐觉得这个病例有些不一般,让她

做好防护并建议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查。随后他按照传染病疫情报告程序,填报了传染病报告卡,而且电话报告市中医院预防保健科。当天下午,市中医院预防保健科第一时间将情况上报福田

疾控中心,通过电话问诊,确定疑似患者。其后按照属地制度,联系市疾控和南山疾控中心,

快速找到从武汉返深并出现症状的李女士的亲家夫妻。正是因为首诊医生的责任心和敏感性,

为第一例患者确诊提供了线索,同时从最基层的社康中心到医院,区疾控中心到市疾控中心,

及时有效的层层上报、重视及跟踪,才使得第一病例被准确锁定。因此,在一线的医护人员除

了应具备医学专业素养,同时还必须具有捕捉疫情敏感信息的警觉。李天昊医生正是获悉武汉

出现了不明原因肺炎新闻,及时敏锐发现了不寻常病患苗头,正是他高度的职业“敏感”为全

省第一例确诊患者的发现提供了线索。

第二,疫情风险交流必须以科学性和真实性为基础,这是传染病危机信息交流最重要最为

关键的一环。

疫情风险交流之前,尤其是向上呈报,必须对病例的真实性、可靠性加以验证,避免对可

能的疫情危机的低估或者夸张,医疗机构在此起着关键作用。根据上述病患的描述,如果能够

确认其传染源,那么广东省首例病例被感染的确诊也就有了依据,可以向省疾控中心呈报。虽

然时间短暂,却也几经周转。1月9日,接报后的南山疾控中心开始展开调查,找到了从武汉

探亲访友回深的李女士的亲家夫妻,进行了多种采样检测,包括A、B型流感病毒核酸、SARS

和MERS核酸,而且样品送市疾控中心进一步检测。虽然流感病毒核酸检测结果都呈阴性,但俩人均有发烧症状。当时还没有新冠病毒的检测试剂,无法明确病原,可工作人员没有丝毫松懈

和麻痹大意,继续密切观察其他同行人员的健康状况。10日,这对夫妻在香港大学深圳医院检

查显示肺部有影像学改变,接诊医生当机立断于11日凌晨将老夫妻转送到定点救治医院——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进一步诊疗和隔离。14日凌晨,第三医院自主合成引物和探针检测的结果确

诊了这对夫妻成为首例核酸阳性患者,与12小时之后市疾控中心采用国家检测试剂检测结果一致。当天23时45分,广东省疾控中心基因测序复核也显阳性。随后样本送中国疾控中心。15

日没有任何武汉接触史的李女士入院确诊。

可见,深圳第一病例的确诊是一个基于科学分析的过程,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在把握一切

病灶的同时,不放过任何具有专业性的猜疑和推测,既大胆创新,又小心严谨,并层层把关,

直至得出真实可靠的医学结论:新型冠状病毒在深圳的一个七口之家中的六位家庭成员存在人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