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

感染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
感染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

第六章感染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

一、感染科一般护理常规

【一般护理】

一、.环境护理:

1. 病房环境保持安静整洁通风良好

2. 不同类型传染病要分开收治,并按疾病的传染特点作好消毒隔离

3. 病房配置血压计,听诊器,严禁不同病房交换或混用,定期消毒

4. 病房配置快速手消,每次护理操作前后和离开病房进行手消毒

5. 患者分泌物呕吐物等用含氯消毒液按比例配制浸泡消毒后及时处理

6. 医疗废物分类放置

7. 根据传染病病原体特点及实验室检查要求,正确采集和送检标本

二、休息:急性期卧床休息,症状消失后逐步恢复活动

三、饮食:清淡易消化低脂肪营养饮食

四、心理护理: 开展心理护理,稳定患者情绪,配合治疗

五、健康宣教:详细介绍病房环境,探视制度,对患者进行消毒隔离指导,疾病知识教育

【专科护理】

加强巡视,密切病情变化,根据疾病临床特点,重点观察体温,热型变化及伴随症状:皮肤颜色皮疹黏膜疹的特点:毒血症,菌血症,败血症.脓毒血症及脱水和呼衰的临床表现

【高热护理】

1. 卧床休息

2. 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

3. 鼓励多引水,出汗多要补充足够的水分

4. 降温,向患者解释发热原因和降温的措施【皮疹护理】

1. 卧床休息

2. 饮食,避免辛辣食物

3. 观察皮疹性质数量部位的变化几伴随症状

4. 皮肤护理,衣服宽松,床单位整洁,保持皮肤的清洁,用温水擦浴,进碱性肥皂,修剪指甲,皮肤瘙痒避免抓挠,结痂让起自行脱落,不可强行撕脱

【腹泻护理】

1. 观察腹泻次数,量,,性状,评估脱水状况

2. 注意血压,脉搏变化,记录出入量,纠正水电解质失横

3. 卧床休息

4. 肛周皮肤护理,1:5000 高锰酸钾溶液坐浴,局部涂擦凡士林油膏

5. 标本采集,选取脓血,黏液部分,及时送检.

【意识障碍护理】

1. 病情观察,判断意识障碍程度,躁动者作好安全防范,昏迷者进行脑科观察瞳孔,角膜反射,匡

上压痛反应

2. 床头抬高,15_30,头偏向一侧

3. 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氧气吸入,有义齿者取下,出现舌后缀者用

舌钳拉出,并用防舌后缀的口咽通气管保持呼吸道通畅

4. 营养支持,留置胃管性鼻饲

5. 预防并发症护理,加强翻身防压疮,保持口腔,会阴的清洁

【隔离护理】

1. 说明隔离目的和必要性,取得患者和家属支持配合

2. 介绍病房隔离环境,隔离方法和个人防护措施

3. 指导家属探视时其采取隔离措施

4. 加强巡视,协助完成基本生活要求

5. 作好心理护理,多与患者沟通,消除患者及家属顾虑和急噪情绪,

促进患者积极配合隔离治疗

【健康教育】

1. 管理传染原,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

2. 讲解疾病知识,及早接种疫苗,作好自我防护

3. 加强居住环境,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

4. 戒烟酒

5. 根据疾病传播途径指导居家消毒隔离的方式方法

二、麻疹护理常规

【一般护理】

1. 呼吸道隔离到出疹后底6 天方可出院

2. 卧床休息

3.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流通

4. 给予易消化清淡营养饮食,多喝水

5. 心理护理

【专科护理】

1. 密切观察体温变化,作好高热护理,一般不予退热处理以免影响皮疹透发,出疹期体温最好维持在39 度左右,必要时用温水擦浴或消济量退热,疹未出齐前禁冰敷

2. 观察出疹时间,顺序,色泽,作好皮肤护理,保持清洁干净

3. 眼睛干涩者予无环鸟苷眼药水滴眼,室内光线不宜过强,避免刺激眼睛

4. 观察患者咳嗽咳痰情况

【健康教育】

1. 儿童实行计划免疫接种

2. 流行季节作好宣传工作

3. 室内通风,衣物阳光下暴晒

4. 儿童尽量少去公共场所

三、流行性出血热护理常规【一般护理】

1. 卧床休息

2. 减少或避免探视,减少患者感染机会

3. 给予高营养,高维生素,易消化流质饮食

4. 室内定期通风

5. 心理护理,关心患者

6. 协助生活护理

【专科护理】

1.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

2. 观察患者意识状态,各种反射情况及有无麻痹性肠梗阻和出血倾向

3. 严密记录出入量,特别是少尿期观察小便性状,有无纤维蛋白膜样物质

4. 少尿期限制水和蛋白质的摄入,避免橘子,香蕉,豆类钠钾含量高食物,多尿期注意补钾

5. 严格控制补液速度,尤其少尿期,防止肺水肿和心衰,使用利尿药物观察疗效

6. 作好皮肤护理,保持清洁,防止感染

7. 腰痛者可以局部热敷,减轻疼痛【健康教育】

1. 防鼠灭鼠,作好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

2. 休息1_3 个月,指导营养饮食,逐步恢复活动

四、细菌性和阿米巴痢疾护理常规

【一般护理】

1. 急性期卧床休息

2. 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流质饮食,避免生冷,油腻,刺激性食物,保证摄入足够水分

3. 协助生活护理

4. 关心患者,使其具有良好心态

【专科护理】

1. 床边隔离,防止交叉感染

2. 采集标本应取脓血黏液部分,及时送检

3. 中毒性痢疾要密切巡视患者,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4. 观察腹痛腹泻情况,及时掌握大便次数,性状

5. 大便按要求浸泡后处理

6. 作好肛周皮肤护理

【健康宣教】

1. 作好饮水卫生,饭前便后洗手,防止病从口入

2. 及早发现患者,及时隔离和彻底治疗

3. 三管一灭,管好水源,管好粪便,管好饮食,消灭蚊蝇

4. 消化道隔离到症状消失,大便培养3 次阴性

5.

五、水痘护理常规

【一般护理】

1. 呼吸道隔离,单独隔离

2. 发热时卧床休息

3.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流通

4. 给予清淡易消化营养饮食,多饮水

【专科护理】

1. 衣服勿过厚过多,否则易出汗会使皮疹发痒,保持衣服,被褥清洁,一面继发感染

2. 剪短患儿指甲,保持双手清洁,以减少抓破水痘,引发感染的可能,婴幼儿双手可用纱布包裹或带手套,已被抓

破的水痘,可涂1%龙胆紫药水

3. 注意病情变化,如出现疹后持续高热不退,伴有呕吐,惊厥时,应立即对症处理

【健康教育】

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

六、病毒性肝炎护理常规一般护理】

1. 按消化道或体液传播疾病隔离

2. 急性期卧床休息

3. 饮食护理清淡可口,易消化高蛋白营养食物,肝性脑病者限制或无蛋白饮食,水钠潴留者予低盐或无盐饮食,有

食管静脉曲张者予无渣饮食

4. 作好生活护理,肝性脑病或大量腹水者,作好皮肤护理,防压疮

5. 心理护理【专科护理】

1.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

2. 作好出血倾向及肝性脑病等并发症的观察

3. 给予半卧位,避免食用产气食物

4. 黄疸皮肤瘙痒者,指导用温和皂液洗澡,涂擦润肤露,避免骚抓引发感染

5. 并发症的护理1肝性脑病A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出现烦躁,嗜睡,自理能力下降,扑翼样震颤等及时处

理,烦躁者作好安全护理,必要时用约束带B 意识状态的护理,及时了解患者计

算力,认知力,定向力等C禁食蛋白质D观察患者大便通畅情况,遵医嘱进行灌肠并注意灌肠后排便情况E禁止使用镇静类药物2?出血倾向A卧床休息B观察皮肤黏膜有无出血

点或淤班,大小便的色,性质,量C 及时清理呕吐物,便血D 检测凝血指标,作好各项血制品输注的护理3?腹水A定期测量腹围,体重,记录出入量B大量腹水者予半卧位,呼吸困

难者吸氧C 放腹水治疗后观察伤口渗液情况,必要时腹带包扎,并及时更换渗湿敷料

【健康教育】

1. 宣传普及肝炎预防知识,易感人群进行疫苗接种

2. 甲肝,戊肝作好粪便管理,保护好水源,作好饮水卫生,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

3. 乙肝,丙肝等经血液传播疾病,健康人群注意避免接触带病毒的血液,体液,带病毒着避免外伤等,以

防传播疾病,个人生活用品避免交叉使用

4. 宣传肝炎迁延对健康的危害,强调急性肝炎彻底治愈的重要性

5. 抗病毒治疗是一个长期,反复,艰难的过程,鼓励患者要有治愈的信心

6. 坚持随访和定期复查肝功能和病毒活动情况

7. 加强休息,劳逸结合,戒烟酒

七、肺结核护理常规

一般护理】

1?活动期或咯血时应卧床休息,恢复期病人可以参加户外活动和适当体育锻炼。

2. 进咼蛋白、咼维生素、咼热量、富含钙质食物。

3?了解病人服药情况,询问病人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发现异常,及时与医师联系。

4. 宣传结核病的知识,切断传播途径,控制传染源。

5. 易产生悲观情绪。当出现大咳血时,病人会感到紧张、恐惧。护士要做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使病人建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专科护理】

抗结核药物治疗对结核的控制起决定性作用,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是治疗结核的原则

利福平尿液呈橘红色.

1. 咳嗽、咳疾的护理:遵医嘱给予相应止咳祛疾药。喉痒时可用局部蒸气湿化。痰多时采取体位引流。

2. 发热的护理:应卧床休息,多饮水,必要时给予物理降温或遵医嘱给予小剂量解热镇痛药,并监测体温变化,高热病人参照高热护理常规执行。

3. 盗汗的护理:及时擦身,更换衣服,避免衣被过厚。

4. 咯血的护理。

5. 胸痛的护理:采取患侧卧位,遵医嘱给止痛药。

【健康教育】

1. 宣传消毒隔离的方法,预防传染;严禁随地吐痰,不要对着他人咳嗽或打喷嚏。尽可能和家人分餐、分床、分碗、分筷、分毛巾等,物品定时消毒。

2. 定期复查,以便调整治疗方案。

3. 说明药物治疗坚持早期、联合、规律、适量、全程五大原则的重要性。介绍有关药物的剂量、用法取得病人及家属的主动配合。

4. 指导病人合理安排生活,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时间。注意营养搭配和饮食调理,增加机体抗病能力,避免复发。

八、药物性肝病及酒精性肝病护理常规

【一般护理】

1. 适当活动,避免过度疲劳,保证充足睡眠。失代偿期应卧床休息,以减少肝脏负担,有利肝细胞恢复。

2. 给予高热量、易消化、无刺激的软食,选用优质蛋白。适量脂肪,限制动物脂肪的摄人,

补充维生素,有肝昏迷先兆时应暂禁蛋白质,有腹水者应给少盐或无盐饮食。

3. 黄疸可致皮肤搔痒,应避免搔抓皮肤,定时翻身,清洁皮肤。

4. 指导按时、按量服药,并告知口服药研碎服。

5. 肝硬化病程漫长,病人常有消极悲观情绪,应给以精神上安慰和支持,保持愉快心情,安

心休养,有助于病情缓解。

【专科护理】

1. 营养失调的护理:饮食以高热量、优质蛋白、低脂肪、低盐、高维生素饮食。忌吃过硬食

物。

2. 腹胀及水肿的护理:限制水和盐摄人,准确记录出人量,定期测量腹围和体重,协助医师

作好腹腔穿刺的护理。

3. 皮肤的护理:避免病人搔抓皮肤,注意皮肤清洁卫生。

4. 便秘的护理:遵医嘱给予缓泻剂,保持大便通畅。

5. 腹水的护理

(1)大量腹水时取半卧位。

(2)饮食:按病情给予低盐或无盐饮食,每日液体摄人量不超过1000ml。

(3)皮肤护理:保持床铺干燥平整,受压局部经常给予热敷和按摩。

(4)观察病人腹水消退情况注意有无呼吸困难和心悸表现,准确记录每日出人量,定期测量腹围和体重。

6. 并发症的护理

(1)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按消化道出血护理常规及三腔二囊管的护理常规。

(2)感染:遵医嘱给予抗炎药物,有发热时给予物理降温。

(3)肝性脑病:定时监测生命体征及意识情况,如出现意识障碍按照昏迷护理常规执行。

(4)有功能性肾衰竭、电解质紊乱出现时,及时通知医师

【健康教育】

1. 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睡眠,防止便秘,减少有害物质的产生,避免应用对肝脏有

害的药物。

2. 禁止饮酒、吸烟。

3. 注意保暖,防止感染。

4. 避免食管静脉曲张破裂的诱发因素,如粗糙食物、剧烈咳嗽、腹压增高等。

5. 定期门诊随访。

九、肝性脑病护理常规

【一般护理】

1. 每日主食以糖类为住,限制蛋白的摄入低脂肪,低钠饮食,限水

2. 避免使用麻醉,镇痛,催眠药物,避免快速利尿和大量放腹水,防止感染,消除肠内积食,积血, 其他含氮

物质,防止诱发因素

3. 作好心理护理,在患者意识清醒时,耐心给病人及家属解释病情,减轻患者抑郁,焦虑情绪,使其建立战胜

疾病的信心

【专科护理】

I?严密监测病情观察并记录病人的生命体征、瞳孔大小、对光反射、意识状态表现,如有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以便及时处理。

2?避免各种诱发因素护理人员应注意:

(1)禁止给病人应用安眠药和镇静药物,以避免药物掩盖病情,同时减少药物对肝脏的损害,必要时可用地西泮、扑尔敏等,但用量宜小,一般只用常量的1/3?1/2量。

(2 )防止感染,如有感染症状出现,应及时报告医师并遵医嘱及时准确地给予抗生素。

(3)防止大量进液或输液,过多液体可引起低血钾,稀释性低血钠、脑水肿等,可加重肝性脑病。

(4)避免快速利尿和大量放腹水,防止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5)保持大便通畅,大

便通畅有利于清除肠内含氮物质。发生便秘者,可口服或鼻饲50%硫酸镁30?50ml导泻,

也可用生理盐水或弱酸溶液洗肠,弱酸溶液洗肠可使肠内的pH值保持于5?6,有利于血中NH3逸出进人肠腔随粪便排出,忌用肥皂水灌肠,因其可使肠腔内呈碱性,有利于氨离子

弥散人肠黏膜进血循环至脑组织,使肝昏迷加重。

3、饮食护理:昏迷者应禁食蛋白质,可鼻饲或静脉补充葡萄糖供给热量,足量的葡萄糖除

提供热量和减少组织蛋白分解产氨外,又有利于促进氨与谷氨酸结合形成谷胺酰胺而降低血

氨,清醒后可逐步增加蛋白饮食,最好给予植物性蛋白如豆制品,植物蛋白质含蛋氨酸、芳

香族氨基酸少,适用肝性脑病,显著腹水者钠量应限制在250mg/d,水入量一般为尿量加

1000ml/d.应尽量少给予脂肪类物质,延缓胃的排空。

4、意识混乱病人的护理

(1)躁动不安者须床挡,必要时宜用保护带,以防坠床。

(2)经常剪指甲,以防抓伤皮肤。

(3)以尊重、理解的态度对待病人的某些不正常的行为,避免嘲笑,向其同室病友、家属

等做好解释工作,使其了解这是疾病的表现,让他们正确对待病人。

5. 昏迷病人的护理保证病人呼吸道通场,必要时给予吸氧。可用冰帽降低颅内温度,脑细

胞代谢降低,以保护脑细胞功能。

6. 药物护理遵医嘱迅速给予降氨药物,并注意观察药物的疗效及副反应。静脉点滴精氨酸

时速度不宜过快,以免出现流诞、面色潮红与呕吐等副作用。

【健康教育】

病人意识清醒后,应及时向病人及家属介绍肝性脑病的病因及诱发因素,教给他预防肝性脑

病的措施,如合理的饮食,不滥用伤肝药物,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各种感染,戒烟酒等。同时,应教给家属如何识别病情变化,特别是思维过程变化、性格行为异常、睡眠障碍等异常

现象时,应及时就诊,以及早治疗。

十、原发性肝癌护理常规

【一般护理】

1. 给予清淡可口,易消化高蛋白营养食物,避免坚硬,粗糙,辛辣食物

2. 心理护理,护理人员采用良好语言,坚定的表情鼓励患者,唤起其对生活的向往和对疾

病的信心

【专科护理】

1、饮食:术后禁食2?3天,进食初期进流质并少食多餐,可减轻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

感染性疾病科各项规章制度、流程、岗位职责

感染性疾病科各项规章制度、流程、岗位职责

感染性疾病科 各项规章制度、流程与岗 位职责

总值班室、并与医院感染管理科沟通。必要时可直接向所在卫生行政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对排除传染病的,要及时修订报告。 9、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密切合作,开展有关传染病的宣传教育工作。 10、医院要为工作人员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配备必要的防护物品,尽量防止和避免职业暴露,一旦发生职业暴露能立即采取补救措施。

发热门诊工作制度 1. 树立对人民健康高度负责的精神,弘扬救死扶伤的精神,以高尚的品德和优良的技术,做好发热门诊工作。 2. 对前来就诊的发热病人详细询问有无流感及其他传染病接触史,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及体格检查,以做出初步诊断,并认真等登记。 3. 坚持门诊首诊负责制,对禽流感、甲型H1N1等传染病一旦确诊,按照国家相关规定,立即转诊或就地进行隔离治疗。在转诊过程中严格执行防护措施。对病人有可能污染的物品,按要求进行消毒处理。 4. 严格执行疫情报告制度,一旦出现可疑病人,在第一时间内进行隔离观察、治疗,并立即向疾控中心报告。在该诊室工作得医务人员,应严格遵守“传染病防治法”和防控期间政府发布的相关法律、法规。做到“不漏报一个病人,不错报一个病人,不感染一个医务人员”。凡发热病人(体温38℃以上者)注意留观。 5. 遇有疑难病症,及时会诊,以免延误病情。 6. 值班医生要认真做好门诊工作日志、传染病登记本的登记工作,并每日对诊室进行两次紫外线消毒、两次过氧乙酸消毒地面、物品表面。保持发热门诊室内清洁整齐。 7. 医护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标准预防制度,按防护要求着装,在发热门诊工作的医务人员应按要求穿戴隔离服、工作帽、12

眼科常见病诊疗常规

眼科常见病诊疗常规 一、白内障 (一)术前检查和准备 1. 眼科入院常规检查 2. 验光(双眼) 3. 测双眼角膜曲率(电脑测量、手动测量相互参照,必要时可参考角膜地形图测量结果) 4. 眼科A/B 超检查 5. 根据验光(包括对侧眼)和A 超测量结果确定拟植入的人工晶体度数(注意A 常数) (二)入院医嘱 长期医嘱: 眼科护理常规 三级护理 普食 盐酸左氧氟沙星眼液0.1ml 点术眼4/ 日 裂隙灯检查1/日 临时医嘱:裂隙灯检查、视功能检查、散瞳查眼底、间接检眼镜检查、角膜曲率、医学影像工作站、血常规、凝血四项、尿常规、血糖、胸正位片、心电图、 (三)术前交待要点 1. 手术的目的是摘除混浊的晶体,植入人工晶体,提高视力。 2. 如同时伴有眼底病和其它眼病,术后视力提高不理想或不能提高。 3. 有可能不合适放人工晶体,最多见的原因是后囊破裂、悬韧带断裂,术中医生根据情况植入不 同类型的人工晶体或不植入人工晶体。 4. 可能继发青光眼、视网膜脱离、角膜水肿失代偿和交感性眼炎,瞳孔可能变形。 5. 手术中若晶体核沉入玻璃体中,需尽快行玻璃体切除手术。 6. 术后如有晶体后囊混浊,影响视力者需激光治疗或再次手术。 7. 有继发眼内感染的可能,虽然大部分经治疗能够好转,但仍极少数病人由于严重的感染,不仅 视力丧失,重者还可能丧失眼球。 8. 极少数有眼内驱逐性出血的可能,导致术中眼压突然增高,不能缝合切口,严重者甚至需要当 场摘除眼球。 9. 术后人工晶体发生排斥反应或偏位,甚至脱落。 10. 术后可能仍有屈光不正,需要配带眼镜才能达到最好视力。 11. 若人工晶体脱落或偏位严重,继发青光眼、视网膜脱离、眼内炎等,需二次手术。 12. 术中和术后发生麻醉和心脑血管意外或全身其它意外危及生命。 (四)术前医嘱: 拟于明日X时X分在局麻下行X眼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及人工晶体植入术 冲洗结膜囊 剪睫毛 冲洗泪道 托吡卡胺眼液0.1ml点X眼1次/10分钟X 6次术前1小时 (五)术后处理: 1. 术后3天每天换药,检查术眼视力,观察前房的炎症反应情况,有无前房出血和晶体皮质 残留,虹膜有无后粘连,人工晶体位置有无偏斜,玻璃体是否混浊,眼底有无病变,眼压是否正常。 2?术后全身使用抗菌素3?5天,局部抗菌素和糖皮质激素点眼3?4周。

感染性疾病科护理常规

第十一章感染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 第一节感染科一般护理常规 1.患者就诊时严格执行预检分诊制度,对疑似感染性疾病患者,严格执行隔离制度和疫情报告制度。 2.根据疾病的传播途径,采取不同隔离措施,如呼吸道隔离、消化道隔离和严密隔离,严格执行陪伴和探视制度。 3.治疗饮食应加强管理,家属送来的食物,必须经过医护人员检查,符合疾病要求的食物方能给患者食用。 4.保持患者头发、皮肤清洁干燥,定期洗头、沐浴、剪指(趾)甲。患者使用后的衣物、应按照不同疾病的隔离原则处理。 5.保持床铺整洁,定时翻身、拍背,防止压疮发生。 6.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有特殊情况,立即告知医生并及时处理。 7.按照医嘱执行各项治疗,输液时注意观察滴注速度,局部有无肿胀以及输液反应。 8.根据患者不同年龄期,做好心理护理,减轻患儿及家属的焦虑情绪,消除不良情绪,促进康复。 9.加强健康教育,针对患儿疾病和年龄,向患者及家属做好健康教育,包括隔离知识、营养常识、卫生习惯、安全防护等,提高患者及家属健康知识水平。 第二节肝硬化 肝硬化是各种慢性肝病发展的晚期阶段。病理上以肝脏弥漫性肝纤维化、再生结节和假小叶形成为特征。临床上,起病隐匿,病程发

展缓慢,晚期以肝功能减退和门脉高压为主要表现,常出现多种并发症。 1.按消化系统疾病病人一般护理。 2.休息与体位:肝功能代偿期病人,可参加力所能及的活动,避免过度劳累;失代偿期病人以卧床休息为主,可视病情安排适量的活动,大量腹水病人取半卧位。 3.饮食:遵医嘱给予高热量、高蛋白(植物蛋白为主)、高维生素、低脂少渣软食,避免刺激性强及生硬食物,肝功能损害或血氨增高时应限制或禁止蛋白质的摄入。腹水者应低盐或无盐饮食,且饮水量限制在每天1000ml左右。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者,应以软食为主,片、丸剂应碾碎后再服。 4.病情观察 (1)观察有无牙龈出血、鼻出血、皮肤黏膜出血等出血倾向;观察粪便及呕吐物的颜色,以判断有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观察神志、性格的改变,有无嗜睡、烦躁、扑翼样震颤等肝性脑病的症状,发现异常及时告知医生,做出相应处理。 (2)有腹水者,应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液量,定时测量腹围、体重,观察腹水的消长,做好腹腔穿刺放液前后护理,标本及时送检。 5.药物治疗护理:用利尿药者,需观察效果及不良反应,监测血电解质,防止水、电解质失衡。以每天体重减轻不超过0.5kg为宜,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者服药时应将药物磨成粉末,以防止损伤曲张的静脉导致出血。 6.心理护理:关心病人,指导病人遇事豁达开朗,保持心情舒畅。 7.保健指导:肝硬化病人皮肤干燥、水肿,应保持床铺干燥、平

康复科常见疾病护理学常规

康复科疾病护理常规 康复科一般护理常规 1.保持病室安静,避免噪音干扰,限制探视时间。为确保病人安全,避免空间放置障碍物,室内物品摆放合理。 2.做好入院介绍,包括有关规章制度,如作息制度、探视制度、陪客制度、病房环境、健康宣教等。 3.新入院病人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做好入院评估及护理记录单的记录。 4.按医嘱分级护理,通过评估确认病人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并对其实施护理。 5.语言障碍病人,不安排在同一病室,以免影响互相间的信息交流及语言训练机会。 6.重症病人,应安排在单间病室,以利于抢救治疗;患感染性疾病的病人应与非感染疾病的病人分室,以避免交叉感染。 7.卧床病人要做好皮肤护理,预防压疮的发生。 脑血管意外恢复期康复护理常规 1.按康复科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2.根据医嘱应用血管扩张剂,指导病人按时按量服药,密切观察用药后的反应,尤其是血压变化。 3.对于进行针灸、按摩、理疗的病人,应观察治疗后的反应及肢体活动情况,在治疗的同时指导病人积极进行肢体功能锻炼和语言训练。

4.进行功能锻炼时,要逐步增大活动量,不可操之过急,避免因过量的活动使肌肉、韧带、关节扭伤,甚至引起血压升高,病情复发。早期锻炼要有专人陪护,防止发生虚脱、直立性低血压及摔伤等意外。 5.伴有语言障碍的病人,应通过言语、表情、手势、态度等激发病人的热情,调动其内在因素,积极配合训练。 6.根据病人的心理特点,通过语言、谈心、暗示、鼓励、帮助、启发、娱乐等手段给予有效的心理护理,使病人处于最佳状态,为病人实行全面康复而奠定基础。 神经系统疾病的康复训练 神经系统疾病的特点是“疾病与障碍共存”,所以康复治疗训练护理应与抢救同期进行。神经系统疾病康复训练护理的第一原则是无论怎样严重疾病和残废的患者,都必须从其发病的第一天起就考虑到有朝一日他有可能会恢复其正常和令人满意生活方式;第二原则是必须使康复护理工作尽早付诸实施,以期帮助患者恢复至最满意状态。 一、良肢位的正确摆放与保持 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肢体在功能恢复过程中会出现痉挛,由于痉挛产生的异常姿势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所以,患者一人院就应开始注意良肢位的摆放与保持,采用抑制异常运动模式的体位和抗痉挛的模式o 1.良肢位的摆放下肢屈髋屈膝,上肢肩胛骨向前伸肘腕。 (1)仰卧位:在肩胛后方放一薄垫,纠正肩胛内旋内收,肩稍外旋,伸肘腕,手指伸展,防止手指屈曲痉挛;下肢呈膝、髋自然屈曲;踝关节保持背屈。 (2)健侧卧位:患肩前屈90°左右,手平放于枕头上,伸肘,下肢患侧膝、髋屈曲,放于支持枕上使髋稍内旋。

心外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

常见疾病诊疗常规(心脏外科) 【室间隔缺损诊疗常规】 一、入院评估 (一)病史采集要点:对于疑诊室间隔缺损的病例在病史采集中应明确以下几项: 1、首次就诊原因、时间、当时的诊断、随后的治疗和检查经过; 2、和正常儿童比较是否经常出现上呼吸道感染的情况,感染是否容易治疗, 是否并发过心衰; 3、平时或哭闹时是否出现过口唇紫绀; 4、母亲怀孕3个月内是否有病毒性感冒和/或使用药物的情况; 5、尽量了解并搜集院外检查资料作为辅助诊断参考资料 (二)体格检查要点:在体格检查中要求重点记录以下几点体征的情况: 1、杂音的位置范围、性质、强度、震颤情况、传导情况; 2、肺动脉第二音的高低情况,是否分裂; 3、心界的大小; 4、有无胸廓畸形; 5、口唇及甲床的颜色; 6、肝脏是否增大; 7、四肢血压情况; 8、双肺是否存在啰音; 9、能够反映儿童发育情况的指标,如身高、体重、囟门的闭合情况,智力发 育情况等。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 先天性心脏病是室隔缺损主要与一下疾病进行鉴别诊断,诊断及鉴别诊断依 据主要是病史中的重点问题和体格检查中的阳性体征,超声心动图的诊断可 以是最终诊断依据。 1、房间隔缺损 2、心内膜垫缺损 3、动脉导管未闭或主—肺动脉间隔缺损 4、轻度肺动脉瓣狭窄 对于室间隔缺损的最终诊断要求具体到以下内容: 1、明确室间隔缺损的诊断,而且是否合并其他畸形; 2、明确室间隔缺损的部位、大小 3、室间隔缺损处的分流方向 4、肺动脉高压是否存在以及程度 二、术前准备 (一)目的 1、控制可能存在的肺部感染,心力衰竭; 2、继发肺动脉高压的患者给与吸氧治疗,必要时应用扩血管药物;

传染病一般护理常规

传染病一般护理常规 1、按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高热患者按高热护理常规,昏迷患 者按昏迷护理常规。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交叉感染。做好随时消毒,患者出院、转科、死亡均进行终末消毒。 2、详细介绍传染病科(院)环境、制度,对患者进行消毒隔离指导、 疾病知识教育。 3、加强患者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稳定患者情绪,配合治疗。对 出院患者进行康复指导。 4、加强巡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根据传染病的临床特点,重点 观察体温、热型变化及伴随症状:皮肤的颜色、皮疹、粘膜疹的特点;毒血症、菌血症、败血症、脓毒血症和呼吸衰竭的临床表现。 5、根据各种传染病的特点,指导患者休息和活动。急性期需卧床 休息,疾病危重时绝对卧床休息,恢复期可下床活动。保持病室清洁、安静,并经常开窗通风。 6、根据各种传染病治疗护理要求,制定护理计划,实施护理措施, 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7、根据各种传染病病原体的特点及实验室检查的要求,正确采集 标本。

传染病疾病的护理常规 一、肺结核护理常规 执行传染科一般护理,按呼吸道传染病常规隔离。 做好心理护理,结核病患者由于长期休养而悲观失望,对治疗无信心,护士应了解患者的思想情况,予以解释和安慰以消除顾虑,树立信心,安心治病。 急性活动期应卧床休息。 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 严格按消毒规定,做好消毒处理工作,尤其是痰的处理,痰吐入硬纸盒内用火焚烧或煮沸或用漂白粉搅拌消毒。 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如病人出现胸闷,烦躁,呼吸困难及咯血时,应立即报告医师并积极配合抢救。 对大咯血的病人,应绝对卧床休息,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或侧卧位,躁动不安者,可加床栏,必要时专人护理。 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如病人出现耳鸣,口唇麻木,皮疹,胃肠道不适及肝功能损害等情况时,应及时报告医师处理。 做好保健及出院指导,向患者介绍有关消毒,隔离,严格按医嘱服药及定期复查等知识,以达到彻底治愈的目的。 二、病毒性肝炎护理常规 1。隔离:对病毒性肝炎实施接触传播途径的隔离预防。

感染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

、病毒性肝炎护理常规 病毒性肝炎简称肝炎,是由多种嗜肝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病变为主的全身性疾病。目前确定的肝炎病毒有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及戊型,各型病原体不同,但临床表现基本相似。 护理评估】 1.病史 2.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3.注意观察患者的皮肤巩膜有无黄染及瘙痒,皮下有无瘀斑、牙龈有无出血。 4.注意观察患者的腹部体征,如腹围、腹壁静脉有无曲张、移动性浊音情况、肠鸣音等,了解有无腹水及腹膜炎等临床体征。 5.观察患者的神志及言行表现,特别注意观察患者的神志是否清楚,性格和行为有无异常。 主要护理问题】 1.活动无耐力与营养代谢功能降低、病毒感染引起基础代谢率增高、食欲减少有关 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消耗性疾病,患者食欲低下,消化、吸收功能障碍有关。 3.知识缺乏缺乏疾病的防治要点及转归情况。 4.潜在并发症:出血、干扰素治疗的不良反应。 护理措施】 1.指导病人及家属有关疾病的相关知识。 2.向病人说明营养与疾病的关系,鼓励病人尽量多进食,给予高碳水化和物、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易消化的饮食、并注意色香味。指导病人少食多餐,告诉病人戒烟戒酒,遵医嘱静脉补充能量,每周测体重一次。 3.急性期卧床休息,待黄疸消退、肝功能恢复正常后可逐渐恢复活动。提供良好的休息环境,遵医嘱给予维生素B族,维生素C等护肝药物。 4.协助病人改变体位,每2小时1次,保持床单元平整、清洁、干燥。使 用气垫床。加强营养,对皮肤瘙痒的病人鼓励使用碱性苏打水擦身,每天早晚协 助患者温水擦身一次。 健康指导】 1.宣传消毒隔离的方法,预防传染,甲、戊型肝炎为消化道隔离,乙、丙、丁型肝炎为血液隔离。患者的牙刷,剃刀、毛巾不可与家人共用,不将嘴嚼过的食物给儿童吃。同时,关好纱窗,消灭苍蝇、蟑螂;注意个人卫生。

康复科护理常规(全)

康复科疾病护理常规 一般疾病护理常规 1、保持病室安静,避免噪音干扰,限制探视时间。为确保 病人安全,避免空间放置障碍物,室内物品摆放合理。 2、做好入院介绍,包括有关规章制度,如作息制度、探视 制度、陪护制度、病房环境、健康宣教等。 3、新入院病人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做好入院评估 及护理记录单的记录。 4、按医嘱分级护理,通过评估确认病人的日常生活活动能 力,并对其实施护理。 5、同一种疾病的病人,应尽量安排在同一病室,以提供互 相交流及训练的机会。 6、卧床病人要做好皮肤护理,预防压疮的发生。 危重疾病护理常规 一、将病人安置于抢救室,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安静、整洁,温、湿度适宜。 二、卧位与安全:根据病情酌性给予卧位,使病人舒适,便 于休息,对昏迷神志不清,烦燥不安的病人,应采用保护性措施,给予床档、约束带、压疮防治垫等;并使用腕带。 三、严密观察病情:做好生命体征监测,心电监护和神智、 瞳孔等的观察,及时发现问题,报告医师,给予及时处置。 四、保持静脉通道通畅,遵医嘱给药,保证治疗。 五、加强基础护理,做到病人卫生三短九洁,即头发、胡须、指甲短;眼、口、鼻、手、足、会阴、肛门、皮肤、头发、身洁。 六、视病情给予饮食指导,摄入高蛋白、低脂肪、含维生素 高的易消化食物。 七、保持大小便通畅,有尿储留者,行诱导排尿无效可行导 尿术,需保留尿管,按保留尿管护理,大便干燥便秘给予灌肠。 八、心理护理:勤巡视,关心病人,多与病人交流沟通,消 除病人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以树立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 九、根据病人情况,落实相关沟通、告知、陪护措施,并 做好相应护理记录。 十、认真落实医院感染控制制度,预防危重病人院内感染的 发生。

感染性疾病科诊疗常规

●病毒性肝炎 ●肝炎后肝硬化 ●肾综合征出血热 ●流行性乙型脑炎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感冒 ●麻疹 ●水痘、带状疱疹 ●猩红热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 ●霍乱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 ●败血症 ●感染性休克 ●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3年版) ●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疗方案 传染病常用防治及抢救技术 医院内感染的防治 ●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 ●肾腺皮质激素在传染病中的应用 ●人工肝支持系统在重症肝炎中的应用 ●隔离与消毒 ●传染病预防接种

传染病常用诊疗技术 ●肝脏穿刺活体组织检查术 ●肝脏穿刺抽脓术 ●胸腔穿刺术 ●腹腔穿刺术 ●腰椎穿刺术 ●深静脉穿刺置管操作规范 病毒性肝炎 [诊断] (一)基本要点: 1.近期内出现的持续数天以上的乏力、纳差、厌油、腹胀、恶心,或伴有茶色尿等,而无法用其他原因解释者。 2.肝肿大,肝区叩痛,可伴有巩膜、皮肤黄染。 3.肝功能异常,血清ALT升高,且不能以其他原因解释者。 (二)甲、乙、丙、丁、戊型肝炎诊断要点: 1,甲型肝炎: (1)发病前1个月左右(2~6周)曾接触甲肝病人,或到过甲肝流行区工作、旅行或直接来自流行区。 (2)具备基本要点1、3两条或2、3两条。 (3)血清抗- HAVlgM阳性,或急性期、恢复期双份血清抗- HAVlgG滴度呈4倍或4倍以上升高,或免疫电镜在粪便中见到27 nm甲肝病毒颗粒。

2,乙型肝炎: (l)半年内接受过血及血制品治疗,或不洁注射、针灸、穿刺、手术等,或与乙肝病人或乙肝病毒携带者有密切接触史。婴幼儿患者其母常为HBsAg阳性者。 (2)具备基本要点l、3两条或2、3两条。 (3)血清HBsAg、HI3eAg、抗HBc – IgM.1-IBV DNA任何一项阳性者。 3.丙型肝炎: (1)半年内接受过血及血制品治疗,或有任何医疗性损伤。 (2)具备基本要点1、3两条或2、3两条。 (3)血清抗- HCV或HCV RNA阳性。‘ 4.丁型肝炎: (1)必须是乙肝患者或乙肝病毒携带者。 (2)具备基本要点1、3两条或2、3两条。 (3)血清HDVAg、抗- HDVlgM或HDV RNA阳性。 5.戊型肝炎: (1) 2个月前曾接触戊肝病人或到过戊肝流行区工作、旅行或直接来自流行区。 (2)具备基本要点1、3两条或2、3两条。 (3)血清抗- HEV或HEV RNA阳性,或 免疫电镜在粪便中见到27—34 nm颗粒。 注:①乙、丙、丁型肝炎病程超过半年或原有HI3sAg携带史本次出现肝炎症状,或虽无肝炎病史但根据症状、体征(肝脾肿大、肝掌、蜘蛛痣等)、化验及B超检查综合分析的慢性肝病改变者可诊断为慢性肝炎。 ②起病类似急性黄疸型肝炎,但有持续3周以上的梗阻性黄疸,且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肝内外梗阻性黄疸,可诊断为急性淤胆型肝炎。在慢性肝炎基础上发生上述临床表现者,可诊断为慢性淤胆型肝炎。 (三)重型肝炎诊断要点:

感染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

第六章感染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 一、感染科一般护理常规 【一般护理】 一、.环境护理: 1. 病房环境保持安静整洁通风良好 2. 不同类型传染病要分开收治,并按疾病的传染特点作好消毒隔离 3. 病房配置血压计,听诊器,严禁不同病房交换或混用,定期消毒 4. 病房配置快速手消,每次护理操作前后和离开病房进行手消毒 5. 患者分泌物呕吐物等用含氯消毒液按比例配制浸泡消毒后及时处理 6. 医疗废物分类放置 7. 根据传染病病原体特点及实验室检查要求,正确采集和送检标本 二、休息:急性期卧床休息,症状消失后逐步恢复活动 三、饮食:清淡易消化低脂肪营养饮食 四、心理护理: 开展心理护理,稳定患者情绪,配合治疗 五、健康宣教:详细介绍病房环境,探视制度,对患者进行消毒隔离指导,疾病知识教育 【专科护理】 加强巡视,密切病情变化,根据疾病临床特点,重点观察体温,热型变化及伴随症状:皮肤颜色皮疹黏膜疹的特点:毒血症,菌血症,败血症.脓毒血症及脱水和呼衰的临床表现 【高热护理】 1. 卧床休息 2. 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 3. 鼓励多引水,出汗多要补充足够的水分 4. 降温,向患者解释发热原因和降温的措施【皮疹护理】 1. 卧床休息 2. 饮食,避免辛辣食物 3. 观察皮疹性质数量部位的变化几伴随症状 4. 皮肤护理,衣服宽松,床单位整洁,保持皮肤的清洁,用温水擦浴,进碱性肥皂,修剪指甲,皮肤瘙痒避免抓挠,结痂让起自行脱落,不可强行撕脱 【腹泻护理】 1. 观察腹泻次数,量,,性状,评估脱水状况 2. 注意血压,脉搏变化,记录出入量,纠正水电解质失横 3. 卧床休息 4. 肛周皮肤护理,1:5000 高锰酸钾溶液坐浴,局部涂擦凡士林油膏 5. 标本采集,选取脓血,黏液部分,及时送检. 【意识障碍护理】 1. 病情观察,判断意识障碍程度,躁动者作好安全防范,昏迷者进行脑科观察瞳孔,角膜反射,匡 上压痛反应 2. 床头抬高,15_30,头偏向一侧 3. 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氧气吸入,有义齿者取下,出现舌后缀者用 舌钳拉出,并用防舌后缀的口咽通气管保持呼吸道通畅 4. 营养支持,留置胃管性鼻饲 5. 预防并发症护理,加强翻身防压疮,保持口腔,会阴的清洁 【隔离护理】

感染性疾病科各项规章制度、流程、岗位职责

感染性疾病科 各项规章制度、流程与岗 位职责

阜南县医院感染科管理与工作制度1、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并确保其真正得以落实。 2、定时对科室工作人员进行有关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传染病防治的法律、法规及专业知识、流行动态、诊断、预防、职业暴露的预防和处理等。 3、对科室工作人员定期考核、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4、对病人进行传染病甄别、并采取及时、正确的救治措施。 5、认真执行消毒隔离制度,科室布局、分区合理、人流、物流合理,所有物品、区域的标示与标志明确、清楚。保持室内清洁卫生,清洁、污染物品分开放置。 6、严格按照《医院感染规范》和《消毒技术规范》对感染疾病科的设施、设备、医用物品等进行消毒,工作人员在感染疾病科工作区域内采取标准预防措施。医务人员每诊疗、护理一个病人和接触污染物品后,应严格按照手卫生规范及时进行手的清洗和/或消毒,必要时戴手套。感染疾病科工作人员应为就诊的呼吸道发热病人提供口罩。 7、严格执行《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认真做好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登记、转运、处理等工作。 8、认真执行《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指定专人负责传染病报告工作,感染疾病科工作人员必须了解、掌握传染病病种及分类,不同传染病的报告时限和要求、及时、准确将传染病报告卡和传染病信息报告预防保健科或医院

总值班室、并与医院感染管理科沟通。必要时可直接向所在卫生行政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对排除传染病的,要及时修订报告。 9、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密切合作,开展有关传染病的宣传教育工作。 10、医院要为工作人员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配备必要的防护物品,尽量防止和避免职业暴露,一旦发生职业暴露能立即采取补救措施。

康复科疾病护理常规

康复科一般护理常规 1、患者入院后及时办理入院手续介绍医院及病区情况住院注意事项及时报告医师。 2、按原发疾病护理常规。 3、入院时测量生命体征、体重一次。 4、根据各类康复治疗和疾病类别、特点、制定适合于患者的饮食。 5、加强心理护理帮助患者克服各种心理障碍增强信心配合治疗促进功能恢复。 6、评估患者残疾状况智力、心理、运动能力、脏器功能等和ADL 日常生活能力制定相应的康复护理计划。 7、重视患者个人卫生预防并发症如皮肤、肺部、尿道感染等定时给患者翻身及皮肤护理并做好记录。 8、熟悉各类康复治疗及程序配合康复医师、治疗师等做好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语言治疗。 9、观察患者对康复治疗的反应定期评估治疗效果检查和修订护理计划。 10 、心血管患者必要时应在心电监护下进行康复治疗。 11、做好康复指导将康复知识和康复护理要点传授给患者及其家属指导家属帮助督促患者继续实施康复计划巩固治疗效果。 脑卒中康复护理常规 1、按康复科一般护理常规。

2、急性期应绝对卧床休息避免搬动脑出血患者一般在生命体征平稳后进行如需搬动应在固定头部情况下出血情况已控制时。取仰卧位患侧肩部下垫以小枕髋部亦用枕垫起健侧取舒适位上肢伸展前臂外旋患肩拉向前方患肢伸展放于枕上手指张开患膝屈曲垫枕患侧瘫痪肢体保持功能位但早期应进行肢体的被动训练。 1局部按摩和上下伸展活动。 2患侧卧位时患肩向前垫软枕肘伸直。手指张开掌面朝上健侧下肢在前患肢在后屈膝。小腿及脚掌成垂直垫以软枕指间填以布卷或垫软垫。 3健侧卧位时患肩向前肘伸直手腕部垫一小枕患侧髋前伸屈膝下肢不外旋脚掌与小腿尽力保持垂直防止关节脱位、挛缩。 3、恢复期待出血控制梗死、血栓溶栓后血压、颅内压稳定后应做主动训练先在他人帮助下然后循序渐进地自我进行护士应密切观察血压、心率和呼吸情况指导上下肢活动、翻身、逐步过渡到健侧肢体的主动翻身。根据患者情况及时调整康复计划及时评估训练效果。 4、后遗症期的康复护理。继续做好心理护理教会患者使用各种辅助训练用具指导患者进行日常生活功能训练指导患者以健侧带动患侧做好上下肢、站立、行走及轮椅训练循序渐进指导患者全身运动。 5、语言训练。从发音→单字咬字→语言纠正→读字反复进行。 6、ADL训练训练患者生活自理参加适当的家务劳动有计划地进行肌力训练恢复相应功能尤其是注重手部活动避免手部肌肉萎缩。 脊髓损伤后康复护理常规

最新康复科常见病护理常规

脑出血后遗症康复护理常规 脑出血又称脑溢血,指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占急性脑血管疾病的20%~30%,脑出血的发病主要是在原有高血压和脑血管病的基础上,体力活动、情绪激动、饮酒、用力排便、气候变化剧烈等外加因素使血压进一步骤升所致。其发病急,进展快,病死率高,有些患者抢救虽幸免不死,但均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如失语、偏瘫、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等。这些后遗症均在短时间内不会恢复,如不及时进行治疗和护理会加大患者的致残率及致残程度,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不同程度的负担。所以早期康复治疗和护理对提高偏瘫患者的疗效减少后遗症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有重大意义。 一般护理常规: 1、体位护理①仰卧位时,双侧肩关节抬高向前,固定于枕头上,预防后缩。患侧上肢 日固定于枕头上,保持伸肘,腕背伸,手指伸展。患者臀部固定于枕头上,预防骨盆后缩及下肢外旋。患侧下肢伸直,膝下可置一小枕,踝关节必须保持90°,以免引起足下垂。②患侧卧位时,躯干稍微后仰背后和头部放一枕头固定。患侧上肢患肩前伸,将患肩拉出,避免受压和后缩,肘关节伸直,前臂外旋。③健侧卧位时,头位要固定,和躯干呈直线,躯干略为前倾。患侧上肢患肩前伸,肘、腕、指各关节伸展,放在胸前的枕头和躯干呈100度角。患侧下肢膝关节、臀部略为弯曲,腿和脚均放枕头。 2、语言训练针对运动性失语的病人,让其跟着示范者的口型先进行数字、单词的练习, 逐渐过渡到进行短句、整句的训练。而针对能听、能看但不能理解含义的感觉性失语病人,可通过与其交谈,对其进行指物、指图、指字训练,增加其理解能力,每次训练的时间不宜超过30分钟。 3、床上训练鼓励病人早期利用健侧肢体进行日常活动,通过健手的主动练习带动及促 进患侧肢体功能的恢复,随着患侧肢体功能的改善,可在床上进行翻身练习,从向患侧转动过渡到向健侧转动;从需他人帮助到独立完成。自己能翻身后可进行坐位练习,同时下肢进行抬腿锻炼,上肢从抓、拿、握开始进行精细动作训练。卧床期的训练方法:桥式运动、抱膝运动,双手叉握等自我运动。 4、床下训练下床活动时,首先让病人站立并稳立于床沿,双手扶床栏,进行站立锻炼, 当病人能站立15分钟到20分钟时,可逐渐短步走,行走时注意纠正侧踝关节的反曲。 以免形成“内屈脚”,在病人练习独立步行时指导其学会使用手杖,拐杖,轮椅等,使其最终能借助支具和辅具完成日常活动,重返社会。 5、心理护理患者因肢体瘫痪、语言障碍、大小便失禁等,产生痛苦、绝望、急躁不安、 恐惧、害怕、焦虑、自卑心理,造成对治疗缺乏信心。护士应尽量体贴,关心患者,多给予安慰,开导和鼓励,并介绍一些功能恢复较好的病例,激发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 根据病情安排一些适宜的活动,使其身心处于最佳状态。 6、安全护理床栏加护,加强巡视、床头警示牌标识、环境适宜。 7、健康教育告知患者保持大便通畅,多食富含纤维素,维生素的食物,排便困难时使 用开塞露等简易通便法协助排便,切忌用力。坚持正确服用降压药,不可骤停和自行更换,戒除烟酒,勿过度劳累,避免强烈的精神刺激。

疼痛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

疼痛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 【偏头痛】 1. 诊断依据: (1)常于青春期起病,女性居多。 (2)发作性搏动性头痛为主,也可呈胀痛; 以一侧头痛为主,也可全头痛; 间歇性反复发作,起止较突然,间歇期如常人,病程较长。 (3)多伴有恶心、呕吐等明显的植物神经症状。 (4)脑电图检查偶有轻度或中度异常,脑成像及其它辅助检查均无异常。 2. 治疗常规: (1)药物治疗:阿司匹林、麦角胺、尼莫地平、卡马西平等药物。 (2)物理治疗:超激光星状神经节照射,每日1次,7日为1个疗程; 3. 三叉神经阻滞、枕神经阻滞等。 【带状疱疹】 1. 诊断依据: (1)发病初期常伴有全身不适、微热、倦怠、食欲减退等,3~5日后在神经痛 的部位出现疱疹。 (2)沿神经走行分布的单侧性疼痛,呈束带状,多为烧灼样、割裂样剧痛。 (3)疼痛区域皮肤先有潮红,继而出现成簇的粟粒至黄豆大小疱疹,逐渐增多, 沿受累神经支配皮肤区域排列成带状,该处皮肤痛觉过敏。 (4)带状疱疹消失后仍留有剧烈疼痛,持续6月以上者,为慢性疱疹后神经痛。2. 治疗常规: (1)药物治疗: 1)止痛:可用芬必得、曲马多、加巴喷丁,吗啡等。 2)抗病毒:可用阿昔洛韦、板兰根、阿糖胞苷等。 3)抗感染:可用抗生素。 4)其它药物:如干扰素、强的松(短期小剂量)、维生素等。 (2)疱疹出现后,注意避免抓破、感染,局部可外搽龙胆紫药水,或口服抗生素。 (3)物理治疗:激光等。 (4)神经阻滞:视病变部位行相应的椎间孔神经阻滞、椎旁交感神经阻滞、 星状神经节阻滞、肋间神经阻滞、硬膜外阻滞(单次或留管连续用药)、皮下置 管接PCA(病人自控镇痛)。 【肩关节周围炎】 1. 诊断依据: (1)多发于50~60岁,40岁以下者少见,女性多于男性(3:1),左侧多 于右侧或双侧同时罹患。 (2)肩关节疼痛、僵硬,以钝痛为主,偶可呈剧烈锐痛,疼痛部位深邃, 按压时反而减轻,夜间疼痛加重。 (3)肩关节周围压痛,压痛点多集中在肩峰下、喙突下方胸大肌止点、大

感染性疾病科各项规章制度流程岗位职责

感染性疾病科各项规章制度、流程、岗位职责.

感染性疾病科 各项规章制度、流程与岗位职责 阜南县医院感染科管理与工作制度 1、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并确保其真正得以落实。

2、定时对科室工作人员进行有关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传染病防治的法律、法规及专业知识、流行动态、诊断、预防、职业暴露的预防和处理等。 3、对科室工作人员定期考核、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4、对病人进行传染病甄别、并采取及时、正确的救治措施。 5、认真执行消毒隔离制度,科室布局、分区合理、人流、物 流合理,所有物品、区域的标示与标志明确、清楚。保持室内清洁卫生,清洁、污染物品分开放置。 6、严格按照《医院感染规范》和《消毒技术规范》对感染疾 病科的设施、设备、医用物品等进行消毒,工作人员在感染疾病科工作区域内采取标准预防措施。医务人员每诊疗、护理一个病人和接触污染物品后,应严格按照手卫生规范及时进行手的清洗和/或消毒,必要时戴手套。感染疾病科工作人员应为就诊的呼吸道发热病人提供口罩。 7、严格执行《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认真做好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登记、转运、处理等工作。 8、认真执行《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指定专人负责传染病报告工作,感染疾病科工作人员必须 了解、掌握传染病病种及分类,不同传染病的报告时限和要求、准确将传染病报告卡和传染病信息报告预防保健科或医院及时、. 总值班室、并与医院感染管理科沟通。必要时可直接向所在卫生行政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对排除传染病的,要及时修

订报告。 9、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密切合作,开展有关传染病的宣传教育工作。 10、医院要为工作人员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配备必要的防护物品,尽量防止和避免职业暴露,一旦发生职业暴露能立即采取

儿科一般护理常规

儿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1. 按入院病人一般护理常规。 2. 保持病室阳光充足,空气新鲜,定时通风,但避免直接对流。室温以18-22℃为宜,相对湿度以55%-65%为宜。 3. 按不同年龄与病种,感染和非感染疾病,分别安置病儿,防止院内感染。 4. 病情危重及急性病儿,须绝对卧床休息,注意更换体位;恢复期及慢性病者,可适当活动,但应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 5. 按医嘱给营养丰富、易消化饮食,并根据不同年龄及病种对饮食的特殊要求,协助营养食堂提高烹调技术,增进病儿食欲。正在断奶的婴儿,在住院期间应暂停断奶。 6. 凡入院24小时以内的病儿、新生儿、未成熟儿、危重病儿以及体温在38℃以上或36℃以下者,每4小时测体温一次。其余病儿每天测体温二次。体温在39℃以上者经与医生联系后给物理或药物降温,低于36℃者应注意保暖。 7. 一般病儿每周测体重一次。 8. 保持床铺平整、干洁,注意皮肤护理。婴幼儿便后应洗净、擦干臀部并涂油,以防红臀。夏季每天洗澡1-2次,冬季每周一次。危重病儿应床上擦浴。 9. 饭前便后应洗手,培养病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10. 病儿所用面盆、毛巾,每日收回消毒一次,便盆每日清刷一次。 11.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加强巡逻。遇有病情恶化,及时报告医师,并积极配合抢救,作好计划护理或特别护理,并认真作好书面及床头交班。 12. 注意病儿安全,避免发生意外。 13. 帮助病儿尽快地适应医院环境,可根据病儿年龄、病情轻重。选择适当的游戏与玩具,使他们在陌生的环境中得到安慰,从而安心休养,配合治疗,早日康复。 14. 病儿出院时,所有物品须分别清洁、消毒。向病儿家长进行预防疾病及正确育儿的知识宣传教育,并作出院后家庭特殊护理的示教,使其熟练掌握。

感染性疾病科岗位职责、工作制度和流程

医院感染科工作制度、岗位职责 医院感染科工作职责为加强医院的感染性疾病科建设,提高医院控制传染病能力和预防医院感染的水平,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特制定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工作制度和工作人员职责。 一、感染性疾病科工作制度 (一)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并确保其真正得以落实。 (二)定期对科室工作人员进行有关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传染病防治的法律、法规及专业知识,如流行动态、诊断、治疗、预防、职业暴露的预防和处理等。 (三)对科室工作人员定期考核,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四)对病人进行传染病甄别,并采取及时、正确的救治措施。 (五)认真执行消毒隔离制度。科室布局、分区合理,人流、物流合理,所有物品、区域的标识与标志明确、清楚。保持室内清洁卫生,洁、污物品分开放置。 (六)严格按照《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和《消毒技术规范》对感染性疾病科的设施、设备、医用物品等进行消毒。工作人员在感染性疾病科工作区采取标准预防措施;医护人员每诊疗、护理一个病人和接触污染物品后,应严格按照手卫生规范及时进行手的清洗和/或消毒;必要时戴手套。感染性疾病科工作人员应为就诊的呼吸道发热病人提供口罩。 (七)严格执行《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认真做好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登记、转运、处理等工作。 (八)认真贯彻执行《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指定专人负责传染病报告工作。感染性疾病科医务人员必须了解、掌握传染病病种

及分类、不同传染病的报告时限和内容要求,及时、准确报告传染玻要及时将传染病报告卡和传染病信息报预防保健科或医院总值班室,并与医院感染管理科沟通。必要时,可直接向所在卫生行政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对排除传染病的,要及时修正报告。 (九)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密切配合,开展有关传染病的宣传教育工作。 (十)医院要为工作人员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配备必要的防护物品,尽量防止和避免职业暴露,一旦发生职业暴露,能立即采取补救措施。 二、感染性疾病科工作人员职责 (一)医师职责。 1、认真履行医师的义务,在诊疗工作中规范执业。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注意保护患者隐私。 2、遵守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并能熟练掌握传染病防治的法律、法规、规章和规定。 3、及时筛查传染病病人,正确诊疗和转诊传染病病人。 4、认真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按规定的时限和内容及时、准确报告传染玻 5、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在做好自身防护工作的同时,配合护士做好消毒隔离工作。 6、对就诊患者进行感染性疾病的健康教育。 (二)护士职责。 1、认真履行护士的义务,在护理工作中规范执业。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注意保护患者隐私。 2、遵守医院各项规章制度,熟练掌握感染性疾病护理知识、技能和传染病

血液科疾病护理常规

血液科疾病护理常规 一般疾病护理常规 1、按内科疾病一般护理指南执行 2、加强对常见症状的观察,包括营养状况,贫血程度,乏力,疲倦, 活动后心悸,气促,头晕,皮肤和结膜与粘膜的色泽,出血征象,感染等。 3、了解病人的血象,骨髓象及实验室有关检查结果。 4、根据病情指导病人适当休息,适度活动,并有充足的睡眠时间。 5、按医嘱做好饮食护理,改善病人营养状况,提高机体抵抗疾病的 能力。 6、加强感染的预防 (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 (2)病室内的空气,地面和用物表面,每日均应进行消毒处理,严 防合并呼吸道感染。 (3)做好口腔,鼻腔,皮肤的清洁与护理,防止局部破损或感染。 (4)中性粒细胞缺乏者,宜住隔离室或层流室。 (5)对接受化疗者,静脉注射时保护血管,药物不可溢于皮下,并 鼓励多饮水。

(6)出血严重者,应保持安静,卧床休息,穿刺和注射部位须加压 止血,并协助医生进行止血处理,必要时做好输血准备。 危重疾病护理常规 1、危重患者入院时,护士要了解危重患者病情,查看患者神志,皮 肤,粘膜,口腔,四肢活动情况,脉搏,呼吸,血压等情况,备好抢救仪器和物品。 2、正确安置患者,对骚动,意识不清的患者正确使用约束带并加用床档。 3、护士长协调,安排人力,必要时安排特护小组。 4、开放静脉通路2条,应用套管针,保持静脉通路通畅。 5、持续氧气吸入,保持气道通畅。 6、遵医嘱给予以多参数监护,48-72小时更换心电监护电极片一次, 防止皮肤损伤,根据病情设置报警,监护参数界值。 7、监测患者意识,面色,皮肤末梢有无紫绀等。 8、护士严格执行各种操作规程,用药注意三查十对,杜绝差错的发生。 9、根据病情及时留置导尿管,观察并记录尿色,量,性质。 10、护士应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病情变化时及时准确记录护理记录。 严防并发症的发生。 11、详细准确记录出入量,按要求每8小时小结,24小时总结。

康复科常见前五位疾病护理学常规

第一节康复科一般护理常规 1.患者入院后及时办理入院手续,介绍医院及病区情况,住院注意事项,及时报告医师。 2.按原发疾病护理常规。 3.入院时测量生命体征、体重一次。 4.根据各类康复治疗和疾病类别,特点,制定适合于患者的饮食。 5.加强心理护理,帮助患者克服各种心理障碍,增强信心,配合治疗,促进功能恢复。 6.评估患者残疾状况(智力、心理、运动能力、脏器功能等)和ADL (日常生活能力),制定相应的康复护理计划。 7.重视患者个人卫生,预防并发症(如皮肤、肺部、尿道感染等),定时给患者翻身及皮肤护理并做好记录。 8.熟悉各类康复治疗及程序,配合康复医师、治疗师等,做好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语言治疗。 9.观察患者对康复治疗的反应,定期评估治疗效果,检查和修订护理计划。 10.心血管患者必要时应在心电监护下进行康复治疗。 11.做好康复指导,将康复知识和康复护理要点传授给患者及家属,指导家属帮助督促患者继续实施康复计划,巩固治疗效果。

一、脊髓损伤后康复护理常规 1.按康复科一般护理常规 2.卧床休息,卧硬板床,垫以棕垫或软枕,保持脊柱平直位。 3.为脊髓损伤患者翻身时,应在固定好颈、胸、腰、双下肢情况下进行同步协调翻身。 4.预防压疮发生,保持皮肤及床单位整洁。 5.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注意观察呼吸及排便情况,指导吸气呼气训练,给予高纤维饮食,鼓励多饮水及多吃水果。训练病人养成定时排大小便的习惯,每日按摩腹部3-5次。鼓励患者进行被动运动,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挛缩,循序渐进的进行上下肢、翻身坐起的被动、主动训练,轮椅训练,直到行走训练。 脊柱骨折患者按脊柱骨折护理常规护理 1.观察病情变化,如生命体征及脊髓损伤症状有无改善,并做好记录。 2.搬运过程中必须保持脊柱伸直位,对腰椎损伤患者需要三个人同时托住颈部,胸腰部和下肢保持患者躯干伸直搬运颈椎损伤患者应一人用手固定头颈部,托住患者下颌略施牵引其他人抬起躯干和下肢。 3.翻身有两人协助,床两侧各站一人,一人扶病人,另一人准备棉垫,两人配合协助病人翻身,翻身是检查全伸身皮肤情况,并垫好垫使病人舒服。 4.一般取平卧位。 5.发生高热患者按高热护理常规护理。 6.执行内科一般护理常规及原发病护理常规。

普外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

临床疾病诊疗规范及诊疗技术操作规程 普二科 2015-4

目录 第一篇临床疾病诊疗规范….. 第一章胃、十二指肠疾病….. 第一节胃、十二指肠溃疡…… …… 第二篇临床诊疗技术操作规程 第一节腹腔穿刺术 ….. 第一篇临床疾病诊疗规范 第一章胃、十二指肠疾病 第一节胃、十二指肠溃疡 【概述】 胃十二指肠溃疡是极为常见的疾病,是位于胃十二指肠壁的局限性圆形或椭圆形的缺损。患者有周期性上腹部疼痛、返酸、嗳气等症状。本病易反复发作,呈慢性进程。对“内科治疗无效”、出血、穿孔和幽门梗阻患者多施行胃大部切除术。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治疗使抑酸治疗后溃疡痊愈,一年后溃疡复发从未治疗HP感染的40%降至5%。 【临床表现】 1.反复上腹部疼痛,疼痛性质多为钝痛或烧灼痛,伴饱胀、嗳气、食欲减退; 2.胃溃疡疼痛节律性不明显,多在进餐后1/2~1小时开始疼痛,持续约1~2小时或更长时间,进食疼痛不缓解; 3.十二指肠溃疡疼痛具有明显节律性,表现为餐后延迟痛(餐后3~4小时发作),饥饿痛和夜间痛,常伴有反酸,进食疼痛缓解; 4.并发出血、穿孔、梗阻及癌变时可有相应的症状。 【主要检查】 (一) 体格检查:

1.全身营养状况,左锁骨上淋巴结是否肿大; 2.注意有无胃蠕动波和胃震水音; 3.胃溃疡压痛点在剑突下略偏左,范围较广;十二指肠溃疡压痛点在剑突下略偏右,范围局限; 4.上腹部是否可触及肿块。 (二) 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出凝血时间、血型、尿常规,大便常规及潜血;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 3.必要时作胃液分析或血清胃泌素测定。 (三)器械检查: 1.胃镜加取活组织病理检查,幽门螺杆菌检查; 2.X线钡餐检查; 3.手术前常规作肝胆B超、胸部平片和心电图检查。 【诊断要点】 (一)根据病史和体征; (二)胃镜检查发现粘膜溃疡; 【鉴别诊断】 1.慢性胃炎、慢性十二指肠炎; 2.胃肿瘤; 3.胃或十二指肠憩室; 4.胃下垂; 5.胃泌素瘤; 6.慢性胆囊炎胆石症。 【治疗要点】 (一)非手术治疗: (1)抑酸药物; (2)胃粘膜保护剂; (3)抗幽门螺杆菌。 (二)手术治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