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舞狮活动起源与历史发展过程之探析

中国舞狮活动起源与历史发展过程之探析
中国舞狮活动起源与历史发展过程之探析

中国舞狮活动起源与历史发展过程之探析

高华君

摘要

狮子,古作师子,为西域各国进贡而来的珍禽异兽,威武勇猛,为百兽之王。原产自非洲、西亚和印度的狮子,经由丝路进贡到国内,当时狮子被记录成各种译名,由梵语“Simha”翻译成『狻猊』或『狻糜』,後来取第一音『狮』,加个犬字旁,成为现在习惯的『狮子』了。东汉年间,佛教传入中土,象徵智慧的文殊菩萨骑狮传法,因此狮子普遍被附以极佳的印象,认为是具有神格形象的瑞兽,再加以中国人的想像力大肆发挥,狮子的艺术造形於是展开两千年的流变和亲民化。

而在史籍上最早有关舞狮的,首推「旧唐书音乐志」上所记载:「大平乐,後周武帝时造,亦谓之『五方狮子舞』。狮子鸷兽,出於西南夷天竺狮子国,缀毛为狮,人居其中,像其俛仰驯狎之容。二人持绳秉拂,为习弄之状。五狮子各立其方位,百四十人歌『太平乐』。舞以足持绳者,服饰作崑仑像。」

另名,欧阳修在「新唐书」的礼乐志也有舞狮的记载:「铜拔二,舞者四人,设五方狮子,高丈余,饰以五色,每狮子有十二人,画衣持红拂,首如红袜,谓之『狮子郎』。」,由此可见,在一千多年前,舞狮便是我国的民俗之一。

壹、绪论

一、研究动机与目的

在中国这片广大的土地上并未孕育出狮子这类动物,所以狮子算是舶来品。而狮子的形象如何能获得广大中国人民的喜爱而成为祥瑞的象徵,更进而从静态的造型艺术发展出动态的表演艺术,或者舞狮是从早已存在民间的「鱼龙漫衍、角抵」等汉代百戏所演变而来,最早有关舞狮的记载为何?

又历经了唐宋元明清等各朝各代,舞狮代表的意义是否随各朝代而有不同流变,其在各朝代中所代表的意义为何?这样的探究应是颇具深远历史意义的。

二、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历史研究法,将蒐集和本研究相关的历史资料、文献,加以整理、研读、分析、归纳、解释与评比。

并采用分析研究(analytical research),将所蒐集的资料,运用逻辑的归纳法,以质的分析过去保存下来的文献(文史资料),探讨其轨

迹,并做系统的描述与诠释(王文科,民79年)。

貳、国狮子的由来

据辞海「狮子不产於中国」,早已证实这点,而参阅史藉,不论在古蹟或是传说,都没有狮子的存在。据说,汉代通西域,狮子乃汉顺帝时传入,有疏勒王来献犀牛及狮子的记载。1

另据台大曾永义教授2等人研究报告中显示:狮子原非中国出产的动物,多产於非洲和斯里兰卡(古称狮子国)及西域各国。如<二辅黄图>卷三所描叙:「奇华殿在建章宫旁,四海夷器服珍宝,火浣布、切玉刀、巨象、大雀、师子、宫马、充塞其中。」3

在汉武帝的宫殿旁,就陈列了外国送来的狮子。而西域诸国也曾遣来献狮子:「章帝章和元年,遣使献师子...十三年,安息王满屈复献师子及条支大鸟...」4狮子,古作师子。在此时狮子皆被作为西域各国进贡而来的珍禽异兽,威武勇猛,为百兽之王。而打从西汉起,原产非洲、西亚和印度的狮子,便经由丝路进贡到国内。狮子算是舶来品,也因此,狮子被记录成各种译名。汉朝最常见的狮名,是由梵语”Simha”翻译成『狻猊』或『狻糜』,後来取第一音『师』,加个犬字旁,成为现在习惯的『狮子』了5。

然而,由西域进贡的真狮并不能普及民间。直到东汉年间( . ),佛教传入中土,象徵智慧的文殊菩萨骑狮传法,民间才得以正式而广泛的认识狮子,对狮子的第一印象极佳,认为是保护佛法、具有法力的瑞兽。所以,中国人一开始接受的狮子形象是神格化的狮子。从此,中国人的想像力大肆发挥,狮子的艺术造型於是展开近两千年的流变和亲民化。而狮子传入中国的时间,大约是在汉代,据历史的记载,汉顺帝之时(西元126-144),有疏勒王来献犀牛及狮子的史实可证。由於古俗的狮子可驱邪僻鬼,因而祀为神兽6。

故据以上所述可知,「狮子不产於中国」,已经有很多学者研究,证实了此一论点,最主要的是我们在甲骨文或殷商的器皿中,从未发现狮子的文字或花纹,狮子传入中国本土乃是自印度经由西域传入。而狮子形象的传入时间大约是在汉代。

参、中国舞狮的源起之探讨

而狮子的形象自汉代传入中国後,因其被视为具有法力的瑞兽,而渐被神格

1中文大辞典中国文化研究所

2台湾民间传统艺能馆规划报告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台湾大学曾永义教授中华民国七十九年元月

页79-87

3卷三四库四六八,页十五

4後汉书卷八十八、西域传第七十八、页二九一八

5参考徐华铛、杨古城之中国狮子艺术一书

6吴腾达着,台湾民间舞狮之研究大立出版社,第7页。

化,因此有的族群可能就如吴腾达所说,奉为本氏族人的图腾,甚至奉为自己的祖先以示自己是强不可欺的。他们祭祖的时候,常常画出狮子的模样,并高举狮像,载歌载舞。这可能是舞狮子最早的来源7,但是这个说法并无文献可考。不过在吴腾达先生的「台湾民间舞狮之研究」这本书中,他说:「各部落民族各自选择一种动物作为他们的图腾标志,逐渐的,各民族间由征伐兼并,产生所谓君王廷前『百兽率舞』的情形。而这些『百兽』也许就是被征服部落的代表」8。

学者吴腾达先生认为舞狮这个习俗,很有可能是从汉代百戏中的「鱼龙漫衍、角抵」所演进的而成的9;《周礼》曰:「旄人教舞散乐。」郑康成云:「散乐,野人为乐之善者,若今黄门倡。」即《汉书》所谓黄名倡丙强、景武之属是也。汉有黄门鼓吹,天子所以宴群臣。然则雅乐之外,又有宴私之乐焉。《唐书?乐志》曰:「散乐者,非部伍之声,俳优歌舞杂奏。」秦汉已来,又有杂伎,其变非一,名为百戏,亦总谓之散乐。又「新校本旧唐书-志-卷二十九」记载「散乐者,历代有之,非部伍之声,俳优歌舞杂奏。汉天子临轩设乐,舍利兽从西方来,戏於殿前,激水成比目鱼,跳跃嗽,作雾翳日,化成黄龙,修八丈,出水游戏,辉耀日光。绳系两柱,相去数丈,二倡女对舞绳上,切肩而不倾。如是杂变,总名百戏。」10。而据「普曜经」载,释迦牟尼佛出生时,「放大智光明,照十方世界」,「分手指天地,作狮子吼声」。在「佛说太子瑞应经」中又云:「佛初出时,有五百狮子从雪山来,侍到门前,故狮子乃为护法者。」而释迦牟尼佛本人被佛门喻为无畏的狮子,而其座席称之为「狮子座」11。故我们是否可以推测在旧唐书所记载的「舍利兽」是佛教里的祥兽,也就是佛经里所指的狮子,因此我们可以大胆的推测在汉朝即有狮子舞的出现,但史料上并未找到有关舍利兽就是狮子的资料!这是以後研究者需要去求证的。

不过在「洛阳伽蓝记校注-卷一城内/长秋寺」中记载:「辟邪、师子,并兽名。汉书九十六西域传:乌弋山离国王『有桃拔、师子、犀牛。』孟康注:『桃拔一名符拔,似鹿长尾,一角者或为天鹿,二角或为辟邪。师子似虎,正黄有髯耏,尾端茸毛大如斗。』师子即狮子。此是百戏化装,非真兽」12。由此文献中可推知,在汉朝时,西域可能就有狮子舞的出现,但是狮子舞在何时传入中国的?这在文献上并无记载。

而在史籍上最早有关舞狮的,首推「旧唐书音乐志」上所记载:「太平乐,後

7黎莹着,中国春节风俗典故趣谈-汉族,台北市,台佩斯坦出版有限公司,

民国79年11月版第124页。

8吴腾达着,台湾民间舞狮之研究。大立出版社,第13页。

9吴腾达着,台湾民间舞狮之研究。大立出版社,第11页。

11刘荫柏:中国古代杂技。台北市,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12月初版,第55页。

12同注10。

周武帝时造,亦谓之『五方狮子舞』。狮子鸷兽,出於西南夷天竺狮子国,缀毛为狮,人居其中,像其俛仰驯狎之容。二人持绳秉拂,为习弄之状。五狮子各立其方位,百四十人歌『太平乐』。舞以足持绳者,服饰作崑仑像。」

另外,欧阳修在「新唐书」的礼乐志也有舞狮的记载:「铜拔二,舞者四人,设五方狮子,高丈余,饰以五色,每狮子有十二人,画衣持红拂,首如红袜,谓之『狮子郎』。」,由此可见,在一千多年前,舞狮便是我国的民俗之一。而引舞的狮子郎,各地的名称各不同,有的叫「胡人」,有的叫「回回」或「达摩」,可见狮子舞是从西北和西南输入的13。不过,唐代诗人白居易在<西凉传>一诗中,就曾描述当时人舞狮子的活动:「假面胡人假狮子,刻木为头丝作尾,金镀眼睛银帖齿,奋迅毛衣摆双耳;如从流沙来万里」。看来,当时舞的狮子,装饰已经相当讲究了,这说明舞狮的起源要比白居易所在的时间还要更早些14。综合以上所述以及旧唐书、白居易、新唐书所述,我们可以知道舞狮这个风俗或许起源於更早的时代,大概可以推知在後汉到魏晋之间。而总的来说:

一、狮的形象在汉朝时,隋佛教来传入中国大陆。

二、据汉书西域传中的描述,在汉朝时西域可能已有狮子舞的出现。

三、而中国舞狮的起源,可能是因汉代狮子的瑞兽神格化,与传入中国西

域狮子舞一起被转借或融入「百戏」之中而渐形成舞狮活动的。

四、而舞狮正式见诸於史料是在「旧唐书音乐志」的「五方狮子舞」之中。肆、唐宋元明清的历朝历代之舞狮发展

现先将历朝历代相关舞狮文献排列於下,而後才做一论述与省思:

一、唐朝

根据文献上最早的记载,应属於旧唐书「音乐志」上:「太平乐,後周武帝时造,亦谓之「五方狮子舞」。狮子鸷兽,出於西南夷天竺狮子国。

缀毛为狮,人居其中,像其俛仰驯狎之容。二人持绳秉拂,为习弄之状。五狮子各立其方位,百四十人歌太平乐。舞以足持绳者,服饰作崑仑像。」。

「新唐书礼乐志」的作者欧阳修,也曾补充「舞狮」的说明如下:「铜

13常任侠等着:中国舞蹈史初编。台北市,兰亭书店,民国74年10月15日,第72页。

14吴腾达着,台湾民间舞狮之研究大立出版社,第7页

钹二,舞者四人,设五方狮子高丈余,饰以五色,每狮子有十二人,画衣持红拂,首加红袜,谓之『狮子郎』」一场五方狮子舞,就有舞者六十人,歌者一百四十人,这舞狮场面,共有二百人,可见古时的舞狮阵容与五姿势如何的壮观与多彩。足见当时的舞狮与今日之舞狮不同的风貌。

从晋到隋唐,舞狮的风俗随着佛教的盛行而普及民间。尤其唐代,各式各样的舞狮俨然形成,己经有今日常见的两人舞狮的形式。宋、元期间,舞狮已是各种节庆应景的必要表演。

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西凉伎元稹「吾闻昔日西凉州,人烟扑地桑柘稠。蒲萄酒熟恣行乐,红艳青旗朱粉楼。楼下当垆称卓女,楼头伴客名莫愁。乡人不识离别苦,更卒多为沈滞游。哥舒开府设高宴,八珍九酝当前头。前头百戏竞撩乱,丸剑跳踯霜雪浮。狮子摇光毛彩竖,胡腾(一作姬)醉舞筋骨柔。大宛来献赤汗马,赞普亦奉翠茸裘。

一朝燕贼乱中国,河湟没(一作忽)尽空遗丘。开远门前万里堠,今来蹙到行原州。(平时开远门外立堠云,去安西九千九百里。以示戎人不为万里行,其就盈故矣。)去京五百而近何其逼,天子县内半没为荒陬。西凉之道尔阻修,连城边将但高会。每听此曲能不羞。」新乐府西凉伎刺封疆之臣也白居易15

15清乾隆编《全唐诗》 13册427卷中华书局页4702

「西凉伎,(一本下叠西凉伎三字。)假面胡人假狮子。刻木为头丝作尾,金镀眼睛银帖齿。奋迅毛衣摆双耳,如从流沙来万里。紫髯深目两(一作羌)胡儿,鼓舞跳粱前致辞。应似(一作道是)凉州未陷日,安西都护进来时。须臾云得新消息,安西路绝归不得。泣向狮子涕双垂,凉州陷没知不知。狮子回头向西望,哀吼一声观者悲。贞元边将爱此曲,醉坐笑看看不足。娱(一作享)宾犒士宴监(一作三)军,狮子胡儿长在目。有一征夫年七十,见弄凉州低面泣。泣罢敛手白将军,主忧臣辱昔所闻。自从天宝兵戈起,犬戎日夜吞西鄙。凉州陷来四十[4701]年,河陇侵将七(一作九)千里。平时安西万里疆,今日边防在凤翔。(平时,开远门外立堠云,去安西九千九百里,以示戍人不为万里行,其实就盈数也。今蕃汉使往来,悉在陇州交易也。)缘边空屯十万卒,饱食温(一作厚)衣闲过日。遗民肠断在凉州,将卒相看无意收。天子每(一作长)思长痛惜,将军欲说合惭羞。奈何仍看西凉(一作凉州)伎,取笑资欢无所愧。纵无智力未能收,忍取西凉弄为戏。」

<西凉乐>在南北朝及隋、唐朝都十分盛行,是泛指从西凉一带传入中原地区的乐舞而言。而<西凉伎>是结合了音乐,狮舞与胡腾而形成的歌舞剧。任半塘从剧情大概、致辞、表演、乐舞、服装、效果六方面考究,认为<西凉伎>为全能类之戏剧,不仅超过

自古迄今百戏性质的舞狮子,自其技艺表现之完全,非唐代一般歌

舞剧与科白剧所能相比的。唐戏弄,是以西凉伎中的狮舞,更加繁

复变化,不仅是人调弄狮子,而且狮子也奋毛,摆耳,摇光,竖彩,

与人共舞,与现今舞狮中的诸多动作相似。

二、宋朝

北宋时,西凉伎仍继续流传。太宗淳化四年,汾阳<无德禅师语录>下咏西河师子曰:「西师子九州闻,抖擞金毛兽宾。哮吼一声天地静,五湖四奉明君。16」、「百戏有蹴球、踏蹻、藏擫、杂旋、狮子、弄枪、铃瓶、茶、龊、碎剑、踏索、上竿、筋斗、擎戴、拗腰、透剑门、打弹丸之类.庆院宴会,诸王赐食及宰相筵设时赐乐者,第四部充.」17

而<宋会要辑稿>中所录的散乐百戏,有「狮子」一项。虽无具体阐述,但因属於百戏,则戏耍的成分应较大,而非为大型的乐舞节目,亦无戏剧情节。

三、元朝

16任半塘戏弄七十四年,页548

17新校本宋史志卷一百四十二志第九十五乐十七教坊

《续文献通考》:「元世祖一日猎还,贺胜参乘,伶人蒙采毳作狮子舞以迎驾舆,象惊,奔逸不可制;胜投身当象前,後至者断靷纵象,乘舆乃安,胜退,创甚,帝亲抚之,遣尚医,当书视护。」18可见在元代散乐中亦需作狮子舞。同时,它也记录了在明朝弘治三年秋,孝宗曾召各番使者,入宫看狮子舞。十二月时,礼科给事中王纶言皇祖明训有曰:「几吾平日持身之道,无汲伶近狎之失,无酣歌夜饮之敕,伏望皇上丙枕不寐,千旦有为,狮子可观也,勿纵砚以妨政.花船可游也,勿使游以荒政。」

可见当时舞狮、龙船应相当盛行,是以王纶才会劝谏君主勿溺於嬉乐。在旧杜会中,农历元月正是春节农问的时刻,大家总是欢欣喜庆的庆贺各种节日及庙会活动。如张岱在<陶庵梦忆>中叙述绍兴元宵灯景的情形:

「绍兴灯景为海内所垮者……,更於其地斗狮子灯,鼓吹弹唱,施放烟火,

挤挤推推。小街曲巷有空地,则跳大头和尚,镀鼓声错,处处有人团簇看之」。19

18四库卷二九第六二九册页403

19绍兴灯景卷六贡54

而「斗狮子灯」可能为舞狮之变形,因为元宵灯节,故加上烛火之类。「大头和尚」则是传行久远的民间舞。宋代舞队中已有「耍大头」的名目,元人百种曲中有<月明三度临歧柳>等故事,并有传奇<月明度柳翠>等故事。原本是宣扬佛教轮回报应的,最後却形成引人笑乐的滑稽舞。

故宋、元期间直至明清,舞狮已是各种节庆应景的必要表演。在从前的农业社会,乡民平日忙於农事,休闲之余总想好好的娱乐一番,而狮阵就是在些需求下所蕴酿而生的。宋以前,娱神活动所受限制不多,宋以後,民间娱神愈搞愈火热,引起了政府和社会舆论的关注,政府在社会舆论的影响下开始有了干预的举动。

元明清三代法律中都有关於禁止娱神活动如迎神赛会、扮演神戏等的条文,理由主要是 : 怕民众热心娱神而不务正业 ; 怕出事故 ; 怕亵渎神灵 ; 怕民众非法集会。今天看来,有几条是正确的,有几条则是毫无道理可言。从晋到隋唐,舞狮的风俗随着佛教的盛行而普及民间。尤其唐代,各式各样的舞狮俨然形成,己经有今日常见的两人舞狮的形式。

另宋、元期间,舞狮已是各种节庆应景的必要表演。而往後的朝代,明代开始,舞狮的技巧越来越要求,从室外舞到室内。清以

後,舞狮更结合了武术艺术,变成广受喜爱的民间体育活动和民族特性,同时宣扬海外。

四、明朝

明顾景星之称州志少记载了西凉伎在民问扮演的惰况:「楚俗尚鬼,而佛尤盛!崭有七十二家。‥‥黄袍,远游冠,曰唐明皇;左右赤面,涂金粉,金银兜鍪者三,日太尉。‥‥歌舞幢上,主人献酬。

三重酢主人,主人再拜。须臾,二蛮奴持绒盘辟,有大狮,首尾奋迅而出。奴问狮何来,一人答曰:「凉川来。」相与西向而泣,作思乡怀土之状。.,‥崇祯末,无复旧观矣20。」

顾氏<白茆堂集乡傩>诗亦述此事:「春社作已毕.土风尚驱傩。‥‥中土天宵帝,左右双明妹。‥‥酒酣招百戡,罗啧何纷努!

假狮西凉舞。鬈鬌骑蛮奴。似闾西凉破,西向悲唏嘘r干秋事已往,此舞胡为乎?21」

可见<西凉伎>的狮子舞,从唐、宋一真流传到十七世纪的明代,由於其歌舞形式是表演一故事,具有戏剧性,是以自成一系统,与百戏中的单纯舞弄狮子不同,但二者可能在动作上,装饰上皆相互影响。

20唐戏弄,页549

21唐戏弄,页549

明玉稠登撰<吴杜编>,记载了里社举行赛会,祈年消灾的活动"。在举行迎神遶境的仪式中,各里都有乐舞和杂技的表演,互相竞赛,其中技术则便有「广东狮子」的演出:「狮子金目熊皮,两人蒙之。一人载木面具,肖月氐奚奴,持绣球导舞。两人蹲跳按节,若出一体。弄繖则一架,五繖大者如屋,一人弄之,左提右揽,当其奇处,即唇端、额上、腕畔、脐间皆繖也」。22

广东狮子的表演,有一戴着木头面具,像是胡人的狮子郎,拿着绣球。在前面引婆,狮子则由二人装扮成,依照着节奏跳跃舞弄,像是真的狮子一样。另外则有像伞一般的「繖」,恐怕就如「娘伞」是一样的,由一人舞弄,动作灵活迅速,彷佛处处都是伞影。

《续文献通考》: 明朝弘治三年秋(1490年)孝宗曾召各番(兄弟民族)使者,入宫看「狮子舞」,「古今图书集成。岁功典」中所录江苏「武进县志」所载的春节舞狮之戏 : 「跳狮子,一人作狮子状,昂首掉尾,跳舞门庭。一人作狮蛮(逗狮之胡人),鸣钲唱歌,祝嘏词,刺刺不休。」

22吴杜编页207

明朝弘治三年秋(1490年)孝宗曾召各番(兄弟民族)使者入宫看《狮子舞》。清人李振声《百戏竹枝词》咏《狮子滚绣球》题解:“以羊毛饰为狮形,人披之,滚球跳舞23。”

五、清朝

娱神既然是民众精神生活的一部份,就有其存在的道理。从民众对娱神锺爱的程度上判断,我们可断言,政府对娱神只能是禁而不绝24。

一旦民众完全接受、承认娱神,娱神就成为带有普遍意义的娱神活动。神人同乐,既是文化现象的发展和更新,根本动因在於社会生活的变化。娱神活动得到民众的认可和支持後,政府的行政命令只能起一定的导向作用,却不能起决定作用,因此,清朝中期以後,政府对民间的娱神活动除了有明显的秘密结社倾向的以外,一般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25

岁时节令是民间歌舞娱神的盛季,无论是汉族或其他民族。

从元旦开始,无不是时节不断。随着时节的来临。歌舞娱神掀起了一个又一个的高潮,它们映照着自然界的春花秋实,携带着人民的热情和期望,将民众的生活点缀得多姿多采。节日期间,各行各业的人几

23转引自王克芬着中国舞蹈发展史台北南天书局页319

24殷登国着百戏图时报出版页 170~172

25张仁善中国古代民间娱乐台湾商务印书馆页140

乎都有了闲暇,所以参加的人比平时任一时候还多很多,清代春节期间参加歌舞娱乐的人群更是到处可见。

据前所述清人《村田乐府》的描述更是形象生动地再现了民众对神戏的痴迷之情26:前村佛会歇还未,後村又唱村戏台。敛钱里正先订期,邀得梨园自城至。红男绿女杂沓来,万头攒动环当台。台上伶人妙歌舞,台下欢声潮压浦。脚底不知谁氏田,菜踏作齑禾作土。

梨园唱罢斜阳天,妇稚归话村庄前。今年此乐胜去年,里正夜半来索钱。东家五百西家千,明朝灶突塞烟。

有些歌舞是表演给家神看的,有些也可以表演给外神看,民众在家在外都可一睹为快。如有些地方的龙舞、狮舞在开舞前要举行「接龙」、「接狮」、殿庙迎神、祖祠祭祖等仪式。舞班进村前,得先派一人给村里送帖报讯,村主收下,舞班就可进村。进村时,舞队吹号打鼓放鞭炮,表示吉祥来临。表演前须先到境内神庙表演给菩萨神灵看,表示得到它们的允许才敢给村民舞弄。一村若有共同的祖祠则也要到那里叩拜祖灵,祈求祖灵保佑本村的平安。舞队行完仪式後,村里头人或族长代表乡民赠给赏钱,舞队也因此能民正言顺地在当地公共场所或挨家挨户进行表演,不受阻挠。27

26殷登国着百戏图时报出版页 170~172

27中国民间舞蹈与农耕信仰页137

因此,舞狮活动在清朝可说更加的发展,由以下文献更可清楚的看出:清朝时,生子的人家,待孩子过满月时,请狮子前来表演,再将孩子从狮子口中出入一下,意为消灾壮胆,祝愿孩子茁壮成长。

年节时,还要请狮子在房前屋後、院中屋内跳跃一下,以袪除邪魔,谓之”踏院”或”禳院”。28

从以下的文献,更可看出其一斑:李调元《粤东笔记》记述广东歌舞的庞大阵容时道 : 城内城外舞狮、象、龙、鸾一类的有一百队 ; 装饰童男童女、表演故事的也有一百队。

《清稗类钞》十册记载 : 新年来到,沿街的锣鼓响似春潮,然而却漫无节奏,俗称「年锣鼓」。其乐器居民商店均有,「昼夜喧闹,震人心肺欲呕」。民众群体参加歌舞一年一度的春节闹得热火朝天。

「番子乐,金川之阿尔萨兰,司乐器三人,司舞三人,为戏狮,身长七尺,披五色毛,番名僧格乙,引狮者衣杂彩,手执绳,系耍球一,五色,番名僧格乙阿拉喀.大郭庄,番名大拉噶地,司舞十人,每两人相携而舞,一服蟒服,戴翎,挂珠,斜披黄蓝二带,交如十字;一服蓝袍,挂珠,斜披黄紫二带,交如十字.四角鲁,番名得勒布,司舞六人,戴舞盔,番名达.插鸡翎各六,番名达莫乙.背缚藤牌,番名赛斯丹.带系腰刀,番名江格乙.左执弓,番名得木尼也.右执箭壶,番名柏拉.盛箭五枝,番名格必乙.相对而舞.班禅之札什伦布,番名柏拉噶,司乐器六人,司舞番童十人,各披长带,手执斧一,番名沙勒.舞而歌梵曲.」29

清人屈大均在广东新语纪粤人元宵百戏之中的「陆龙船」之戏,「城内外舞狮象龙之属者百队,饰童男女为故事者百队,为陆龙船,长者十余丈,以轮旋转人皆锦袍倭帽,扬旗弄鼓,对舞镗于其上」30。

清人李声振「百戏竹枝词」中有一咏狮子滚绣球的诗。该诗题解说 : 「以羊毛饰为狮形,人被之,滚球跳舞。」诗曰 : 「毛羽狻猊(即狮子)碧间金,绣球落处舞嶙峋。方山寄语休心悸,皮相原来不吼人。」狮形的装扮以及球引狮、逗狮之举,至今仍流传民间31。

清人张心泰在「粤游小志」,记述潮州府嘉应州新年舞狮情景 :「潮嘉新年有舞狮戏,以五色布为狮身,狮头彩画如戏剧式。一人擎狮头,一人擎狮尾,一人

28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宁夏卷页9

29赵尔巽等着志清史稿卷一百一七十六页3049

30黄华节着中国古今民间百戏商务印书馆页129

31郭泮溪着中国民间游戏与竞技上海三联书店页101

戴大头红面具,褐裘裋衣,右手执竹梢,左手蒲葵扇,为沙和尚。别一短小精悍者为小鬼,蒙鬼面随行。十余少年手执戈盾叉棒之属,红南结束,鸣锣什沓,於正月朔日,至各村庄人家家庙参谒,谓之『狮参』。是日参拜而已,不使拳棒。至初三日以後,来者则沙和尚与狮交战,战毕出竹架命令小鬼跳之,为『小鬼跳架』再弄拳棒…」32

李调元的<弄谱百咏>中,也以绝句描写了<舞狮子>的情态:「眼钹真金齿帖银。毛衣奋迅舞狮驯,来宾不纳西凉仗,始信天朝有圣人。」

在诗词中的文句,经常都延用旧有的典故语棠,有时令人模糊不知其真正的指设。

在吟咏上元节的诗词中,仍有一些狮舞的记载:

「红幕重急鼓催,彩毯蝴蝶报花开。簇新五色盘狮舞,传得江南手技来。33」

「九衢箫鼓殷晴雷,共道侯家舞队来。已逐西凉狮子去,还逢调象夜深回34。」清人金武祥「赤溪杂志」记述广东赤溪县的风土人情,也有一段文字描述当地人在正月里的舞狮表演 :「正月间复有舞狮之戏,锣鼓阗咽,魌面及执矛盾者随之,超距击刺,与舞狮相间。乡人之傩,兼以习舞,海徼熙春,大率类似。」35

六、据以上历朝历代的相关文献,应可做以下的论述:

(一)自唐代舞狮活动正式见诸史料,首先是以歌舞剧的形式出现於舞队中,随後歌舞剧的形式逐渐淡化,并以舞狮本身的技

艺表现为主体,另也渐在百戏中自立为一门表演项目。

(二)从历代民间狮舞一来是祝愿吉祥如意;二来是作为热闹精采的舞蹈节目欣赏。

(三)宋以後由於城市的繁荣,行会制度的兴起,民间舞有了很大的发展,最主要的是组合成了综合性的、庞大的表演队伍,

是音乐、舞蹈、武术等多种技艺游行表演。“龙舞”、“狮

32王克芬着中国舞蹈发展史台北南天书局页 319

33李彦章「帝京踏灯同」

34秦松龄「苍岘山人集」

35殷登国着百戏图时报出版页 170~172

舞”……等也常组织在这样庞大的表演队伍中。36一直延续到

清代民间的“走会”、“花会”城市各行业、各城区农村各

村镇,过年过节组织表演队伍,常常相互竞争,比技艺高低、

比赛规模大小、胜者高兴,败者脸上无光,定要加倍努力,

来年胜过对方。舞狮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得以代代相传,代

代创新,代代提高。

(四)明清之世,舞狮日渐盛行成为众元旦的民俗活动。相沿日久传入民间,遂逐渐形成大江南北之民在元旦舞狮的风俗了。

故由以上三点来看,历代舞狮活动的发展,除褪尽『西凉伎』中的歌舞剧形式,而以舞狮技艺表现为主体外。另基本上是越发展越盛大、精致,而其兴起的时代背景应溯至宋元两代城市与行会,社火的兴起再加上以後各朝代迎神赛会等娱神活动的兴盛,与舞狮也渐成为农闲时的重要娱乐等因素,而造就了舞狮在历朝历代中的发展与壮大。伍、结论

舞狮活动自唐代见诸史书後,即出现缤纷热闹的境况,但可能太过盛大与奢华,历朝历代仍有禁止的声浪,因此虽隋代,含有舞狮活动的〞百戏〞,已渐融入欢乐热闹的元宵节之中,但据《魏书.高祖纪》,

36王克芬着中国舞蹈发展史台北南天书局页 323

北魏孝文帝水诏令暂停〞三元告庆之典〞37。

《隋书.柳彧传》详细记载了这件事,并阐述了禁止的原因:彧见近代以来,都邑百姓每至正月十五日,作百戏,递相夸竞,至於糜费财力,上奏禁绝之。曰:「……窃见京吧邑,爰及外州,每以下月望夜,充街塞陌,聚戏朋游。鸣鼓聒天,燎炬照地,人戴兽面,男为女服,倡优杂技,诡状异形。以秽嫚为欢娱,用鄙屑为笑乐,内外共观,曾不相避。高棚跨路,广幕陵云,袨服靓妆,车马填噎。肴醑肆陈,丝竹繁会,竭资破产,竞此一时。尽室并孥,无问贵贱,男女混杂,缁素不分,秽行因此生、盗贼由斯起。浸以成俗,实有由来,因循敝风,曾无先觉。非益於化,实损於民。请颁行天下,并即禁断。故崇尚节俭的隋文帝「诏可其奏」,批准了柳彧的奏请,雷厉风行地禁止元宵百戏游艺娱乐活动。38由此事件的叙途:

1、究其禁绝的主要原因为:「男为女服,倡优杂技,诡状异形,

以秽嫚为欢乐,

用鄙屑为笑乐,男女混杂,缁素不分,秽行因此而生,盗贼由斯起」

等事项,故笔者认为其大都是针对舞狮活动以外的团体,尤以歌舞

戏曲为主;其内容渐偏为低俗与劣质化,至於本研究所针对的舞狮

活动,如以其本身的性质与表演方式来看,要产生此种情况实颇为

37王从仁龙世界书局151页

38王从仁龙世界书局 66-67页

困难。

2、但如再回过头来看舞狮活动本身,其自始即与他「百戏」有着

密切的关系,

在节庆中也常一同的出现表演,并可能在精神层面人员素质有所偏

差,及上文所谓的「肴醑肆陈,丝竹繁会,竭资破产,竞此一时」

有所关联,因而下令禁绝当时元宵节的全部百戏游艺娱乐活动。

但民间游艺百戏遭禁止,可是已常存在群众之心中的节目庆典礼俗及民间的游艺活动之庆祝节庆观念,仍带动着节俗与民间百戏游的延续,故虽曾被禁止,但仍造成往後朝代元宵节民间百戏游艺的盛行与场面的盛大,例如其後时间的:

1.《资治通鉴.隋记》记载:大业六年(公元六一O年)正月,「帝

以诸蕃酋长毕集洛阳,丁丑,於端门街盛陈『百戏』,戏场周围五

千步,执丝竹者万八千人,声闻数千里。自昏至旦,灯火光烛天

地,终月而罢,所费巨万。自是岁以为常。」39

2.〈全唐诗〉中的〞九陌连灯影〞,就是描写唐代的元宵节家家都有

燃灯过节的习俗情景40。

3.〈朝野金载〉唐睿宗先天二年(公元七一O年)时的元宵节,〞燃

灯五万盏,簇之如花树〞,〞妙简长安,万年少女妇千余人,干灯

39王从仁龙世界书局 66页

40郭利贞上元全唐诗卷三 37页

轮下踏歌之日夜〞41,描写当时歌舞表演的盛大,

就是因为元宵节的民间百戏游艺活动禁屡与之後盛况所在都有,故往後的朝代较不采禁绝的方式,而改以限制的方式。

例如唐朝,京城上元灯节的庆贺游乐时间,在唐玄宗以前局限于正月十五一天,从唐玄开始放宽十四至十六日,民间不受此限,因京城和州府洽所的闾巷之灯夜晚要关闭,城中赛行宵禁42,

至了宋代上元宵节时间迸一步放宽到五夜,《七修类稿》载:至宋乾德五年正月,诏以朝廷无事,居宇人安,令开封府更增十七、十八两夕,五夜之俗因此也。今以十三易十八者,闻(明)太祖初建南都,盛为彩楼,招徕天下富商,以实国本,元宵放灯,多至十余,後约中定今五日耳。43

明成祖朱棣即位七年後下诏云:元宵节自十一日为始,赐节假七。到了近世宵禁解除,上元节的节庆时间随俗而定,有的地方庆祝三天,有的地方庆祝五天。福建自正月十一夜点灯,至二十二夜始熄。

44

从整个历史过事件,禁绝又恢复,最後采取因循势导限制不禁断的方式来看,可看出中国节庆中民间包含舞狮活动百戏游艺的特性与

41张鷟朝野金载卷三 37页

42庞烬.龙的习俗、文津出版社.民国1990年7月68页

43庞烬.龙的习俗、文津出版社.民国79年7月.68-69页

44事物掌亩丛谈.上海书店.1986年6月.22页

中国历代群众的深层民俗观念与信仰之根深蒂固。故禁绝有一定的困难存在从以上历朝历代的文献,即可清楚的看出这一点,而也不是全部都为所谓的陋习,也有其良质的一面,故不应一昧地加以禁止。

并做此历史探究的最大贡献应是它有如一面镜,很多事项均可能重覆地再出现,因此应从历史,认清其所可能发生的弊端,加以防制以祈舞狮活动及民间的各种游艺活动,朝良质与精致化发展,才是为正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