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遥古城演讲稿

平遥古城演讲稿
平遥古城演讲稿

各位同学,大家好!

我是来自数学学院2011级二班的李煜鸣,很荣幸有机会站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分享我喜欢的风景,分享我的快乐。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我是一名理科生,在上这门课之前,自然景观的美一直不能引起我的共鸣,我总觉得山脉的伟岸,海洋的浩瀚,这些浪漫都来得太过虚无,有些飘渺,只有那些安静的古街,典雅的古屋,才是我最向往的地方。

今天,我想带大家一起去看看平遥古城,一座与四川阆中、云南丽江、安徽县并称为“保存最完好的四大古城”的历史文化名城。

我喜欢一个人走在空旷的古街上,呼吸着古城清晨新鲜的空气,仿佛处处散发着古时留下的香气,不免让人浮想联翩,站在这里,依然能感受到他平日里在袅袅炊烟笼罩下充满诗意的美好。

1997年12月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把平遥古城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报告以对平遥古城的评语为:

“平遥古城是中国汉民族城市的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平遥古城保存了其所有特征,而且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

今天我主要给大家介绍三个景点:平遥古城墙、古民居和日升昌票号。

平遥城的始建时间至少可追溯至周宣王时期,相传为当时的重臣尹吉甫驻军时所筑。现存城墙是明洪武三年(1370年)在西周旧城的基础上大规模重修的,此后又经过数十次修补,但仍总体保持了明代初期的风格,是研究中国古代城市建置的珍贵实物资料之一。

这里我们主要看一下城门。平遥古城墙的城门共六座,南门“迎薰”门,北门“拱极”门,上东门“太和”门,下东门“亲翰”门,上西门“永定”门,下西门“凤仪”门。不同于其他的城门,平遥古城的每道门有利们和外门之分,这两个门一关,这整个建筑就形成一个大水缸的形状,北方人把这个大水缸叫作“瓮”,所以这个小城又叫“瓮城”。从战术的角度来说,当敌人攻入瓮城的第一道门时,守城士兵可将两道城门全部关死,然后居高临下,四面交叉射击,给瓮城内的敌人以致命的打击。而在空中悬挂着钉板钉板、擂石,都是用来砸击敌人的,也就是在瓮城内会形成一个“关门打狗、瓮中捉鳖”之势。

站在古城墙上鸟瞰平遥古城,更令人赞不绝口。城池呈平面方形,形如龟状。乌龟一直被人们看做是长生之物,吉祥之物,在古人心目中更是如同神灵一样神圣。当时之所以把平遥城建成龟的形状,是人们希望借助龟神之力,使平遥古城坚如磐石,金汤永固,万年长存。之所以是如此形状,反映的乃是古人对乌龟的崇拜之情。

依此寓意,平遥古城城池的布局就很有看头了。城门共有六座,南北各一,东西各二。城池南门可看作龟头,门外两眼水井宛若龟的双目。北城门是全城的最低处,流出城内所有积水之用,犹如龟尾。城池东西四座瓮城,双双相对,上西门、下西门、上东门的瓮城城门都是向南开的,好像向前伸展的龟爪,只有下东门瓮城的外城门径直向东开,据说这是颇有讲究的,因造城时恐怕乌龟爬走,故将其左腿拉直,拴在距城二十里的麓台上。

城墙,原本很表面的东西,却在历史转身的一瞬间,无声的记录着时光的沧桑,静默成时代的缩影。这座古城墙在时光的旧痕中保留了自身的素朴,虽历经千余年的沧桑风雨,但雄风犹存。行走在古城墙上,似乎能触摸到历史最深邃的内涵,感受到历史的深沉。

也许在某个时刻,当你站在古城墙上,依稀看到一只巨龟,昂着头,爬行而来,它来自2700年前,似乎带来了遥远的回声,它仿佛向人们诉说着什么,仿佛又要爬向远方。

下面看一下古民居。

中国古都,是把历史浓缩到宫殿;而古城平遥,是把历史溶解于民居。古民居是平遥古城的文化精髓。城内具有保护价值的古四合院3797处,其中有400多处保存比较完整,游览民居,大家一般都会去民居博览苑,其实就是是“蔚丰厚”

票号旧址。该院面阔五间,为南北两套院串院在一起的大宅院。北院坐南朝北,大门临街,属典型的商号经营四合院。

平遥民宅平面布局多为严谨的四合院形式,有明显的轴线,左右对称主次分明,沿中轴方向由几套院落组成,一般为“日”字型二进院或“目”字型三进院形式,正秘一般为本间或五间的拱券式砖结构的砖窑,墙面厚实坚固,冬能保暖,夏能遮凉。左右厢房为木结构单坡瓦顶,坡向内院。这些明清建筑,融精巧的匠心于繁华的市面上,撒遍平遥的街头巷尾。所以,行走在平遥的街巷中,随便走进一个宅院,都会让你感到不虚此行。

古城如酒,愈陈愈醇。深幽的巷道、古老的房舍、城中漫散的老人、匆匆的行人、玩耍嬉戏的孩童,构成了一幅完整的古城市井生活画卷。这也许是古城中最值得你去品味、去拍摄的好题材。也是我最喜欢的感觉。

在翻阅宋氏三姐妹的各种传记时,总能读到宋霭龄到丈夫孔祥熙家乡去的情形,美国人罗比宇文森所写的专辑中有这样一段描写,“霭玲坐在一顶16个农民抬着的轿子里,她的丈夫孔祥细则骑着马,但是令这位新娘大为吃惊的是,在这次艰苦的旅行结束时,她发现了一种前所未闻得罪奢华的生活,因为一些重要的银行家住在这里,所以这里常常被

称为中国的华尔街。”被宇文森称之为中国华尔街的地方就是山西省晋中地区,而他的中心所在,就是平遥

著名的中国第一家票号——日升昌,就诞生于古城西大街,被誉为“大清金融第一街”。

日升昌票号创建于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遗址占地2324平方米,用地紧凑,功能分明。百年沧桑,业绩辉煌,执全国金融之牛耳,开中国民族银行业之先河,并一度操纵十九世纪整个清王朝的经济命脉。其分号遍布全国30余个城市、商埠重镇,远及欧美、东南亚等国,以“汇通天下”著称于世。电视剧乔家大院中,把汇通天下按在乔致庸身上其实是不符合史实的,这件事其实是日升昌创始人雷履泰做的。有人说日升昌生意兴隆,是名字起的好,不论从左往右,还是从右往左读,都是“日日升日日”取“财源日日上升”的意思

现在去日升昌票号,还可以看到当年的验钞机,可以查验银票上的水印,辨别真伪;这是防盗系统,房檐之间的网子上挤满铃铛,防飞檐走壁的飞贼。

几乎被城市的喧嚣和忙碌淹没的人,总是挣扎着寻觅一种心灵的“无人空间”。当寻觅的目光落到巍山古城时,你的心灵便得到了寄托。

漫步古城老街,所有的一切都在告诉你他们不是在工作,而是在生活。习惯忙碌的人必定难以理解生活怎么能以这般缓慢而悠闲的形式存在。心领神会地尽情欣赏、品味着那似乎只有电影里才存在的场景,亦幻亦真的。人生载不动太多的烦恼和忧愁,累了,就停一停,看看小城人家的悠闲生活,在飞逝的时间里抓住些什么,不要到了时间的尽头,留给自己的疲倦的身体和两行悔恨的泪痕。

平遥古城导游词知识讲解

平遥古城导游词 各位游客,我们的旅行车正行驶在由太原开往平遥的公路上,过一会儿就能看到平遥城了。这里我先把平遥城的历史沿路简单介绍一下。 平遥古城位于山西省中部,汾河以东,距省城太原约100公里。平遥远古时称陶,相传为帝尧的封地。据史料记载,平遥古城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城垣为夯土筑成,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遗址在今平遥城西北6公里处。西汉时,平遥曾是代王刘恒(后来的汉文帝)的中都。因为北魏太武帝名为拓跋焘,“陶”“焘”音同,犯讳,于是平陶改为平遥,并沿用至今。明代初年,平遥古城在旧城墙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规模的加固扩修,始成今天的古城面貌。 现在大家可能已经看到了古城,我们今天的平遥之行将从北门登城墙,先上城门远眺古城全貌,然后沿城墙东行,参观敌楼、垛口等城防设施;到下东门参观瓮城、点将台;再进城经清虚观游览日升昌、市楼、明清街、县衙,最后从下西门出城。 [北城门及古城的结构] 我先向大家提一个问题:城门外面这围不大的半圆形城墙叫什么,它有什么作用?(有游客答是“瓮城”)这位游客说得对,它叫瓮城,是为了保护城门而修的。城门是供人们出入的通道,也是全城防卫最薄弱的环节,是敌人攻击的重点,为了保障城门的安全,便在城门外再修了一道防御墙。由于它们大多状似大瓮,形若半圆,所以形象地称之为“瓮城”,也隐含如果敌人进入瓮城,便来个“瓮中捉鳖”的寓意。瓮城的门一般不开在与城门正对的一面,而是开在侧面,这也是为了更有效地防御敌人,保护城门。 登上城墙,我们首先要欣赏一下这座高大华丽的建筑------城楼。城楼的作用主要是供指挥官登高眺敌、指挥作战之用,所以城门之上多筑有城楼。当然,今天它已失去了军事意义,成为游人登高俯瞰古城景色的绝佳景点。北城楼为近几年所复建,面宽三间,进深两间,四面围廊,四层三檐歇山顶,琉璃瓦剪边,古朴壮观。请大家随我上楼。 在城楼之上沿回廊扶栏四望:北边汾河如带,同蒲铁路、大运公路从城外掠过,田野乡村秀色尽在眼底;东西两侧是笔直的城墙垛口;南面则是古城全貌。我们重点来看城里的街道布局。 古城街道基本上保持了明清风貌,其基本布局是仿照灵龟的式样而设计的。全城以东、西、南、北4条大街为主线,纵横交错以8条小街、72条蚰蜒巷,构成近似于龟甲之上的八卦图案格局,主次分明,井井有条。全城的心脏便是南大街北部的那座高大的市楼。 “平遥的街道格局是仿龟背而设计,那龟的四肢和头尾又在哪里呢”?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大家可以猜得到。平遥有龟城之称,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吉祥、安宁、长寿,是有灵气的动物。古城的设计师特意为平遥设计了六道城门,而且各有一个外凸的瓮城,既能方便出入,保障安全,同时又用以象征灵龟的头尾和四肢。我们所在的北门瓮城是龟之尾,当然,与北门相对应的南门瓮城便是神龟之首了,而且在其两侧还各有一眼水井,象征龟之双目。东西两边各有两门两瓮城,象征灵龟的四条腿。值得指出的是,这四座瓮城中的三座,门都开在南方,惟有下东门的瓮城的门与东门正对,开在东方。这是什么意思呢?设计者认为,整个平遥城是一头正欲向南爬行的灵龟,为了不让这个吉祥灵物爬走,便用一条大绳将灵龟的左后腿拉住,位于一条直线上的下东门和其瓮城门就象征这条被拉直的腿。据说这条绳子拴在城东北10公里外的慈相寺麓台塔上。下东门瓮城我们一会儿 要去参观。 [敌楼.垛口.女儿墙]

山西平遥旅游攻略

山西平遥旅游攻略 山西平遥古城各大景点介绍: 平遥古城墙 景点介绍 亮点 1. 平遥古城墙是国内保存最好的县城城墙,距今已经有六百年的历史了。 2. 在古城墙上漫步,看看城内普通居民的日常生活,感受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时空交错。 平遥古城墙,全长约6公里,是国内保存最好的县城城墙。平遥古城墙建于明朝洪武三年1370年,如今的城墙,基本上保持了明初的形制和构造。作为游客,你如果只是在边上或者古城中看看城墙,那是不需要付费的,如果你想登上城墙,那就需要购买平遥古城的通票了。 城墙绕古城一周,共有六座城门,南北各一座,东西各二座。目前游客可以通过南门或者北门,登上城墙或者下城墙,需要注意的是,古城的管理方有时会调整登城墙或者下城墙的城门,具体以景区当日的公告为准。 古城墙是平遥古城的一道宏伟的风景线,古城墙是由瓮城东西各两座城门都是瓮城、城楼、角楼、点将台等建筑设施组成。如果你有兴趣登上城墙,还可以看到城墙顶上设有的望孔、射孔、垛口、铁炮等御敌设施。 有些游客登上城墙后,会沿着城墙走一段,如果是绕着古城走一圈,大概需要4小时左右,你也可以从北门登上城墙,然后沿着城墙走到南门下城墙。在几百年的古城墙上行走时,能够看到古城内居民的日常生活场景,有晾晒衣服的家庭主妇,有屋顶上飘出的炊烟袅袅,历史的沧桑和现实的世俗混合在一起。 如果你想在城墙上拍照,建议傍晚时分前往,拍日落和古城老房子的效果会特别好。不过要注意,古城冬季天黑的早,需要提前去。 交通 在古城内步行到达城墙,也可以登上城墙步行游览。 平遥古县衙 景点介绍

平遥县衙是古代县令办公审案的官署,保存下来最早的建筑,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整座衙门规模庞大,其中大堂、二堂、内宅、花厅、常平仓、赞侯庙、土地祠、牢狱、公廨房、十王庙、洪善驿、督捕厅等厅房设施一应俱全。 现今县衙内开放了多个展厅展出了各种古代文书和大量的刑具,也向人们展示了古代 刑制的严酷。此外,在县衙会有上演“县衙升堂”的表演,游客也可参与其中。 交通 古城内电瓶观光车可达,或者步行过去亦可。 实用贴士 县衙每天有升堂办案表演,时间为周一至五:10:00、11:00、15:30,周六至周日:10:00、11:00、15:00、16:00。 双林寺 景点介绍 双林寺是与平遥古城墙、镇国寺等景点一同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古寺,它重修于 北齐武平二年公元571年。寺外观是一座城堡式建筑。全寺布局完整,共有十座殿堂,三 进院落,西为庙院,东为经房、禅院、僧舍,中轴线上依次有天王殿、释迦殿、大雄宝殿 和佛母殿。 双林寺寺院规模宏大,殿内现存宋、元、明、清大小彩塑2052尊,形态各异,栩栩 如生,被誉为“东方彩塑艺术宝库”。 菩萨殿的千手观音艺术水平最高,她端坐于满壁青绿的背景之前,仪容端庄而典雅, 神态温柔而又安祥。每支胳膊塑造得圆润丰满,跟身体的比例恰到好处,毫无生硬、造作 之感,达到雕塑艺术中和谐、完美的境界。二十六只手塑造的十分纤巧而富有有弹性,如 扇面形排列几层,上下交叉,前后掩映。有的手心有眼,观世间万物;有的手持法器,慈 祥中透着威严,真是参差错落,变化万千。四周悬塑509尊菩萨像,一改直立的程式,重 心前倾15-20度,琳琅满目,初看犹如千人一面,细看则无一雷同,有的脚踏祥云,若飞 若动;有的静目凝神,若有所思;有的对座讲经,欲语还休;有的开门展望,翘首期待。整 个布局清晰合理,重点突出,展现一种群仙聚会的盛况。 平遥古城交通 下西门或火车站乘13路公交车可到。 平遥特色美食 平遥牛肉山西菜

浅谈以平遥古城为例旅游开发对区域的文化影响

浅谈以平遥古城为例旅游开发对区域的文 化影响 摘要: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国民经济的增长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的发展速度极其迅猛,旅游业作为一种经济产业,更是一种文化产业。旅游业的发展对当地文化乃至全社会文化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旅游业的开发、异域文化的接触和交流对旅游者和目的地,既有积极影响,又有消极影响。本文主要以平遥古城的开发为例,针对古城的发展现状,对其进行了客观评价,系统分析了平遥古城的开发对当地文化产生的影响,以及未来发展、开发措施,阐述了可行的开发战略。 关键词: 平遥古城、旅游开发、文化影响、战略思考

目录 绪论 摘要 关键词 第一章、平遥古城概况 第二章、平遥古城旅游开发的现状及评价 2.1平遥古城旅游开发现状 2.1.1开发现状 2.1.2游客量分析 2.1.3游客量满意度分析 2.2平遥古城旅游开发的评价 2.2.1平遥古城管理体制改革,制度保障 2.2.2平遥古城政府引导,保护为先,容量保障 第三章、平遥古城旅游开发对当地文化的影响 3.1积极影响 3.1.1有利于促进区域间文化的相互了解、相互交流 3.1.2有利于当地民族传统文化或许与历史文化的保护和复兴3.1.3有利于当地文化吸收外部文化的优点而获得发展 3.1.4有利于促进当地人民生活条件的改善 3.2消极影响 3.2.1当地居民心理、行为、社会生活的消极变化 3.2.2当地文化被过分商品化、庸俗化

3.2.3当地文化遗产的保护不周 3.2.4干扰当地居民的生活 3.3正确认识旅游开发对区域文化的社会影响 第四章、平遥古城旅游开发的几点战略思考4.1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相结合 4.2树立文化品牌意识,系统开发 4.3“以人为本”战略 结语 参考文献

关于平遥古城导游词精选

关于平遥古城导游词精选 平遥古城,历史悠久,大家会怎么写平遥古城导游词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是关于平遥古城导游词,欢迎阅读参考。 关于平遥古城导游词精选 诸位游客,大家好。 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平遥就要到了,右前方那高耸的砖墙就是我国现存较为完整的四座古城池之一平遏城。1997年12月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通过决议,将我国云南省丽江古城、山西省平迢古城和江苏省苏州古典园林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现在大家可以观赏一下古城的远景和比较完整的外观。 据载:西周时期周宣工为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曾派兵北伐萨犹,并修建了京陵城。京陵城就建在今平远县城东北约7公里的京陵衬,京陵二字作为地名一直沿用至今。这可以说是平遥建城的开端,也是现在乎迢城的前身。从那时起,至今已有2820xx年左右历史了。 现在这座平送城始建于何时,历史上没有明确记载。大约在北魏太武帝朽跋燕时,为避名讳,将原来的平陶县改为乎迢县.并把县治从别处迁到这里。建城时间应该是这以后的事。在湿长的历史岁月中.这里曾有过她的繁华,也曾多次道受战火的破坏。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城墙,是明代洪武三年,即1370年把原来的土城墙加高加厚加砖扩建而成的,明清以来虽曾数次维修,但风格未变。 。F遥城内古建筑保存很多,像文庙大成殿、清虚观、市楼、城

隆庙、武庙戏台等。就是街道民居.也基本保存明清时代风貌。漫步街头,还会看到各种古色古香的院门、院埔、秸雕细刻的古建筑装饰,甚至还能看到门前的接马石桩、下马石等,一派古城风貌。 平遏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名人辈出。是敢于不顾“满门抄斩”的恐吓、秉笔直书的若名晋代史学家孙盛、以“映雪读书”流传千古的孙康等古代名人,当代已故中科院历史研究所所长侯外庐、已故语言研究所副所长侯秸一、已歇中国文学研究会会长王瑶、著名画家李苟、著名歌唱家郎兰英等都出生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平适古城不愧为历史文化名城。 (过急济桥) 我们现在正行驶在惠济桥上,惠济桥是一座九拱石桥,修建于清代康熙年间,同治年间重建。清代名宿博山先生曾亲笔为它写道碑记。这座桥规模不等大.历史也不算很长,但造型优美.桥面平坦,没有像一般石桥那样高高隆起,便于车马行走。而且更有一个奇处,就是这座桥下还有一座桥。下面的桥不见文字记载,人们原来也不知道。1977年8月,一场暴雨造成特大洪灾,滚滚洪水带走了不少淤积多年的河沙。水退后,人们惊奇地发现:原来惠济桥叠架在旧桥的桥面上,形成桥上桥的奇观。利用旧桥做新桥的牢固基础,既节省财力、人力,又省时间,多聪明的构思叼!这在造桥史上也是一个奇迹。 平迢古城到了.请大家随我上城墙参观。 (过急济桥) 我们现在正行驶在惠济桥上,惠济桥是一座九拱石桥,修建于清

介绍平遥古城的作文600字-平遥古城600字作文

介绍平遥古城的作文600字|平遥古城600字作文 介绍平遥古城的作文600字一 山西平遥古城导游词诸位游客,大家好。 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平遥就要到了,右前方那高耸的砖墙就是我国现存较为完整的四座古城池之一平遏城。1997年12月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通过决议,将我国云南省丽江古城、山西省平迢古城和江苏省苏州古典园林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现在大家可以观赏一下古城的远景和比较完整的外观。 平遥古城,历史悠久。据载:西周时期周宣工为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曾派兵北伐萨犹,并修建了京陵城。京陵城就建在今平远县城东北约7公里的京陵衬,京陵二字作为地名一直沿用至今。这可以说是平遥建城的开端,也是现在乎迢城的前身。从那时起,至今已有2800年左右历史了。 现在这座平送城始建于何时,历史上没有明确记载。大约在北魏太武帝朽跋燕时,为避名讳,将原来的平陶县改为乎迢县.并把县治从别处迁到这里。建城时间应该是这以后的事。在湿长的历史岁月中.这里曾有过她的繁华,也曾多次道受战火的破坏。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城墙,是明代洪武三年,即1370年把原来的土城墙加高加厚加砖扩建而成的,明清以来虽曾数次维修,但风格未变。 平遥古城内古建筑保存很多,像文庙大成殿、清虚观、市楼、城

隆庙、武庙戏台等。就是街道民居.也基本保存明清时代风貌。漫步街头,还会看到各种古色古香的院门、院埔、秸雕细刻的古建筑装饰,甚至还能看到门前的接马石桩、下马石等,一派古城风貌。平遏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名人辈出。是敢于不顾“满门抄斩”的恐吓、秉笔直书的若名晋代史学家孙盛、以“映雪读书”流传千古的孙康等古代名人,当代已故中科院历史研究所所长侯外庐、已故语言研究所副所长侯秸一、已歇中国文学研究会会长王瑶、着名画家李苟、着名歌唱家郎兰英等都出生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平适古城不愧为历史文化名城。 介绍平遥古城的作文600字二:游平遥古城 今天下午,我们一家三口,来到平遥古城游玩! 来到古城后,我们一家三口买了票,便兴致勃勃的来到古城门口,我发现地上有许多小坑,爸爸便给我和妈妈讲,以前车马经常经过古城门口,由于车马频繁,所以才形成了这么多的车轴印。 进入古城,我们便爬上了城楼。从上往下看,有一个四方城,叫“瓮城”。瓮城有两个作用。爸爸又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叫“翁中 捉鳖”:在战争时期,当敌人进入城门后,我方便将前后的城门一关,便向城下放箭或是投石头,将敌人消灭。还有一个意思:是为了不让雨水流出城外,故用来蓄水。 从城楼下来,我们便来到便来到平遥县衙——是古代县太爷办公的地方。进去后,爸爸便指着一个上面红,下面黑的东西说:“这简 称板子,又叫水火棍”虽说水火无情,但打起来却很有情。比如,打你这个人认识你,和你关系好,他便用宽的地方打你,虽然声音大,

关于山西平遥古城调研报告

关于山西平遥古城调研报告 调查人:文化产业管理1002班郑梅,高配辰 调查时间:2011年4月22日 调查地点:山西平遥 调查对象:世界文化遗产山西平遥古城 调查目的:了解历史,了解文化产业发展现状,更好地保护文化遗产。 前言------- 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平遥古城,是中国保存最好的明清时期汉民族城市的杰出范例, 是中国古代民居的实物标本,是古老东方艺术活的载体。她独特的架构和寓意,镌刻着中国历史的足迹和华夏文明的印记。 ... 山西平遥古城1997年 12月被列入《世界遗产 名录》。 位于山西的平遥古城,是 一座具有2700多年历史 的文化名城,是中国目前 保存最为完整的四座古 城之一,也是目前我国唯 一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 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古 县城。平遥旧称“古陶”, 明朝初年,为防御外族南 扰,始建城墙,洪武三年(公元一三七零年)在旧墙垣基础上重筑扩修,并全面包砖。以后景德、正德、嘉靖、隆庆和万历各代进行过十次在的补修和修葺,更新城楼,增设敌台。康熙四十三年(公元一七零三年)因皇帝西巡路经平遥,而筑了四面大城楼,使城池更加壮观。平遥城墙总周长6163米,墙高约12米,把面积约2.25平方公里的平遥县城一隔为两个风格迥异的世界。城墙以内街道、铺面、市楼保留明清形制;城墙以外称新城。这是一座古代与现代建筑各成一体、交相辉映、令人遐思不已的佳地。 平遥古城始建于公元前827年~前782年间的周宣王时期,为西周大将尹吉甫驻军于此而建。自公元前221年,秦朝政府实行“郡县制”以来,平遥城一直是县治所在地,延续至今。平遥古城历尽沧桑、几经变迁,成为国内现存最完整的一座明清时期中国古代县城的原型。现在看到的古城,是明洪武三年(1370年)进行扩建后的模样。扩建后的平遥城规模宏大雄伟,城周长6.4公里,是山西也是中国现存历史较早、规模最大的一座县城城墙。 鸟瞰平遥古城,更令人称奇道绝。这个呈平面方形的城墙,形如龟状,城门六座,南北各一,东西各二。城池南门为龟头,门外两眼水井象征龟的双目。北城门为龟尾,是全城的最低处,城内所有积水都要经此流出。城池东西四座瓮

古为今用——浅谈古建筑的修复与改造

古为今用——浅谈古建筑的修复与改造 硕-城规10 闫晨 3106495 摘要 古建筑是我国历史文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修复和改造古建筑是文物保护工作中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和园林设计中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之一。本文从古建筑修复与改造的指导思想、原则、类型、材料与技术等方面,并结合成功案例对其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强调了当代古建筑“古为今用”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古建筑,保护,修复,改造 Abstract Our historical heritage of ancient buildings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Protection, restoration and renovation of ancient buildings in heritage conservation work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tasks.It is also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urban planning and landscape design needs in-depth study of the problems. In this paper,the author discusses from ancient building repair and renovation of the guiding ideology, principles, types, materials and technology and other aspects, combined with its success stories described in detail, highlighting the ancient architecture of contemporary "past serve the prese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Key words: ancient buildings, protection, repair, transformation

山西平遥古城导游词5篇最新2020

山西平遥古城导游词5篇最新2020 平遥古城位于山西省中部,始建于周宣王时期,明洪武三年(1370年)扩建,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还较为完好地保留着明清时期县城的基本风貌,是中国汉民族地区现存最为完整的古城。你去过平遥古城吗?下面是像小编整理的平遥古城导游词,欢迎阅读。 山西平遥古城导游词1 女士们、先生们: 地处三晋腹地的平遥县,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是我国现仅存的四大古城之一。1986年国务院批准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94年全国历史文化名城研讨会在平遥召开,会议首推平遥作为申报联合国“人类遗产”项目的第一个古城,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考查后把平遥古城正式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从此,这座小城名声远扬,慕名而来的海内外游客络绎不绝。利用行车间隙我把平遥城的历史沿革作个简要介绍。 平遥古城,历史悠久,据出土文物考证,远在新石器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在这里繁衍生息。有史以来,建置沿革屡经变迁。最早称为古陶,是尧帝的封地;西周时名为京陵城,京陵二字作为地名一直沿用至今,是平遥城的前身;北魏时改名为平遥县,

并把县治迁到这里。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这里曾有过它的繁华,也曾多次遭受战火的破坏。现存的城墙是明代洪武年间,即1370年修建的。明清以来经多次维修,使古城墙得以完整地保存下来。 作为世界级文化遗产的平遥古城,她留给我们的主要遗产有:古朴典雅、胜景迷人的镇国寺;东方彩塑艺术宝库双林寺;雄伟壮观的古城墙;闻名全国的中国第一票号“日昌”旧址;以及明清一条街上的古寺庙、古市楼、古店铺和古代民宅。 首先我们要参观的是镇国寺。 镇园寺:位于平遥县城东北郝洞村的镇国寺,创建于五代北汉时期,原名京城寺。明朝时改称镇国寺。1988年被国务院批难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正如大家所看到的,整座寺院坐北朝南,两进院落,中轴线上有天王殿、万佛殿、三佛楼,天王殿两侧配有钟楼和鼓楼。一进院东西廊有碑亭、三灵侯、二郎殿、财福神和土地各殿。二进院东西有观音殿、地藏殿等。 处于寺庙最前端的天王殿,是元代建筑。进入殿内,可参谒佛国护法神将四大天王:南方增长天王,手执清风剑,气势磅礴;东方持国天王,眉清目秀,慈善温和,怀抱琵琶;西方广目天王,臂缠长蛇,泰然自若;北方多闻天王,手执宝伞,气贯长虹。四大天王很受民间“欢迎”,因为它们代表“风、调、雨、顺”,象征

平遥古城的说明文作文

平遥古城的说明文作文 平遥古城说明文篇一 平遥古城是目前我国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古城,距今已有一千多年了,因为这座古城的形 状象一只乌龟,所以人们有又叫它"龟城".今天我当个小小导游员,带领大家去观赏平遥古城。 首先让我们来到城门楼上,向下望去,两道城门中间有一个四方形的小城,叫瓮城.瓮城 有两个作用,第一个作用是为了聚集雨水,怕雨水向城外流去.因为这里很干燥,把雨水看作 是很珍贵的,连人们住的房子的房顶的人字架都很短,因为怕雨水流入别人家,真应了“肥 水不流外人田”这句老话.瓮城的第二个作用是可以用石块等武器打击来犯的敌人,起防御 作用。 平遥古城的城墙很宽,城墙的上面铺着很大的城砖.在城墙的瞭望口上架着几门大炮, 这是当时最厉害的武器,所以赐了个名字叫"神武大将军".人们可以在这里拍照留念,因为“不想做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再让我们到县衙去看看。县衙坐北朝南,正门的两边蹲着两只大石狮子,开着大口看 样子很威武。衙门的门栏很高,两扇大门又厚又重,漆着朱红的颜色。走进院内,东西两 房是古代收税和纳粮的地方,各有六个窑洞,寓意六六大顺。再往里走是一个很大的正殿,是古代县太爷办公的地方,上面挂着“明镜高悬”的大匾,左右两边放着许多审堂用的刑具,让人进去有一种森严的感觉。绕过大殿进入后院,是县太爷吃饭和休息的地方,门口 挂着一副对联,意思是视人民如父母.为人民办实事。 从县衙出来,我们漫步在明清一条街.这里全是明清时代的古建筑,各个店铺的门面和 牌匾也是古代的样式,如果人们穿上古代的服装,就可以在这里拍古装剧了。 最后一站让我们到中国最早的银行--日升昌票号去看看.在右侧帐房里塑着两个蜡人像,一个像是在收钱,另一个在记帐.据说在这里一个记帐的伙计,一年能挣到80两银子,在 当时一两银子就可以买一亩地.银票上有严密的防伪措施,为了防止老顾客破译,100年就更换了300套密码.来到后院,这里的墙都是又厚又高,墙缝里砌着好多钱币.据说是为了显示 主人家的实力。 好了,平遥古城的旅游到此结束。 平遥古城说明文篇二 "大家好,我是这次旅游的导游,我叫肖晶晶.现在我们正去往平遥古"。 "游客们,我们现在的地方叫做"文庙大成殿"这是山西省重点保护单位,位于平遥城 东南云路街北侧,为国最早的大殿之一.文庙占地1万多平方游三建筑组合而成.孔庙左右

山西北部文化名城平遥古城存在问题及其保护对策

北部文化名城平遥古城存在问题及其保护对策摘要:平遥古城历史悠久,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又是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含许多具有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及美学价值的文化古迹。现在因旅游业发展,平遥古城保护受到威胁,分惜原因并提出解决办法。 关键词:平遥古城;主要景点;保护历史;主要问题;解决对策 平遥古城位于中部,是一座具有27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为中国境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古代县城,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及发展的完整画卷。平遥古城在198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在1997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为“世界文化遗产”,也是目前我国唯一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古县城。 1平遥古城概况: 平遥古城位于中国北部省的中部,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迄今为止,它还较为完好地保留着明、清(公元1368~1911年)时期县城的基本风貌,堪称中国汉民族地区现存最为完整的古城。平遥目前基本保存了明清时期的县城原型,街道格局为“土”字形,建筑布局则遵从八卦的方位,体现了明清时的城市规划理念和形制分布。清道光三年(1823年),在平遥古城诞生了全国第一家票号“日升昌”。平遥一度成为中

国金融业的中心。 平遥古城主要景点简介: 平遥县城古城墙是现存历史较早、规模最大的一座城墙。建于洪武年间。明、清两代都有补修,但基本上还是明初的形制和构造。城为方形,墙高12米左右,外表全部砖砌,墙上筑的垛口,墙外有护城河,城周辟门六道,东西各二,南北各一。东西诈外又筑以瓮城,以利防守。有3000个垛口、72座敌楼,据说象征孔子三千弟子及七十二圣人。城墙历经了600余年的风雨沧桑,至今仍雄风犹存。 出古城北门有镇国寺,它是古城的第二宝。该寺的万佛殿建于五代(公元10世纪)时期,目前是中国排名第三位的古老木结构建筑,距今已有1000余年的历史。殿的五代时期彩塑更是不可多得的雕塑艺术珍品。 双林寺原名中都寺,该寺修建于北齐武平二年(公元571年)。在平遥县城西南的桥头村北侧,距平遥城约6 公里。双林寺中的彩塑非常有名,有“彩塑艺术宝库”之称。寺中共有两千多尊彩塑神像,大的可达3、4米高,小的只有几十厘米,每尊塑像都是形神俱备,艺术价值极高,尤为难得的是这样数目庞大的彩塑,竟能完好保存至今。 古县衙位于平遥古城西南部,面南背北,占地约两万六千平方米。县衙分左中右三路,中轴线上从南向北依次为衙门、仪门、牌坊、大堂、宅门、二堂、宅等,并向外一直延伸到南横街上。

平遥古城导游词3篇.doc

平遥古城导游词3篇 平遥古城位于山西省中部平遥县内,是一座具有27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平遥古城是中国汉民族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汉族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本文是平遥古城的导游词,仅供参考。 平遥古城导游词一: 诸位游客,大家好。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平遥就要到了,右前方那高耸的砖墙就是我国现存较为完整的四座古城池之一平遏城。1997 年月 3 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通过决议,将我国云南省丽江古城、山西省平迢古城和江苏省苏州古典园林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现在大家可以观赏一下古城的远景和比较完整的外观。平遥古城,历史悠久。据载:西周时期周宣工为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曾派兵北伐萨犹,并修建了京陵城。京陵城就建在今平远县城东北约 7 公里的京陵衬,京陵二字作为地名一直沿用至今。这可以说是平遥建城的开端,也是现在乎迢城的前身。从那时起,至今已有 2800 年左右历史了。现在这座平送城始建于何时,历史上没有明确记载。大约在北魏太武帝朽跋燕时,为避名讳,将原来的平陶县改为乎迢县. 并把县治从别处迁到这里。建城时间应该是这以后的事。在湿长的历史岁月中.这里曾有过她的繁华,也曾多次

道受战火的破坏。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城墙,是明代洪武三年,即 1370 年把原来的土城墙加高加厚加砖扩建而成的,明清以来虽曾数次维修,但风格未变。平遥城内古建筑保存很多,像文庙大成殿、清虚观、市楼、城隆庙、武庙戏台等。 就是街道民居.也基本保存明清时代风貌。漫步街头,还会看到各种古色古香的院门、院埔、秸雕细刻的古建筑装饰,甚至还能看到门前的接马石桩、下马石等,一派古城风貌。平遏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名人辈出。是敢于不顾"满门抄斩"的恐吓、秉笔直书的若名晋代史学家孙盛、以"映雪读书"流传千古的孙康等古代名人,当代已故中科院历史研究所所长侯外庐、已故语言研究所副所长侯秸一、已歇中国文学研究会会长王瑶、著名画家李苟、著名歌唱家郎兰英等都出生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平适古城不愧为历史文化名城。 (过急济桥) 我们现在正行驶在惠济桥上,惠济桥是一座九拱石桥,修建于清代康熙年间,同治年间重建。清代名宿博山先生曾亲笔为它写道碑记。这座桥规模不等大.历史也不算很长,但造型优美.桥面平坦,没有像一般石桥那样高高隆起,便于车马行走。而且更有一个奇处,就是这座桥下还有一座桥。下面的桥不见文字记载,人们原来也不知道。1977 年 8 月,一场暴雨造成特大洪灾,滚滚洪水带走了不少淤积多年的河沙。水退后,人们惊奇地发现:原来惠济桥叠架在旧桥的桥面上,形成桥上桥的奇观。利用旧桥做新桥的牢固基础,既节省财力、人力,又省时间,多聪明的构思叼!

平遥古城导游词15篇

平遥古城导游词15篇 平遥古城导游词(四): 平遥古城,历史悠久。据载:西周时期周宣工为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曾派兵北伐萨犹,并修建了京陵城。京陵城就建在今平远县城东北约7公里的京陵衬,京陵二字作为地名一向沿用至今。这能够说是平遥建城的开端,也是此刻乎迢城的前身。从那时起,至今已有2800年左右历史了。 此刻这座平送城始建于何时,历史上没有明确记载。大约在北魏太武帝朽跋燕时,为避名讳,将原先的平陶县改为乎迢县。并把县治从别处迁到那里。建城时间应当是这以后的事。在湿长的历史岁月中。那里曾有过她的繁华,也曾多次道受战火的破坏。我们此刻看到的这座城墙,是明代洪武三年,即1370年把原先的土城墙加高加厚加砖扩建而成的,明清以来虽曾数次维修,但风格未变。 平遥古城内古建筑保存很多,像文庙大成殿、清虚观、市楼、城隆庙、武庙戏台等。就是街道民居。也基本保存明清时代风貌。漫步街头,还会看到各种古色古香的院门、院埔、秸雕细刻的古建筑装饰,甚至还能看到门前的接马石桩、下马石等,一派古城风貌。平遏不仅仅历史悠久。并且名人辈出。是敢于不顾满门抄斩的恐吓、秉笔直书的若名晋代史学家孙盛、以映雪读书流传千古的孙康等古代名人,当代已故中科院历史研究所所长侯外庐、已故语言研究所副所长侯秸

一、已歇中国文学研究会会长王瑶、着名画家李苟、着名歌唱家郎兰英等都出生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平适古城不愧为历史文化名城。 平遥古城导游词(五): 欢迎大家来到山西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大家能够叫我可可,今日我先带大家去的地方是平遥古城,平遥古城是目前我国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古城,距今已有一千多年了,因为这座古城的形状象一只乌龟,所以人们有又叫它龟城。 平遥古城的城墙很宽,城墙的上头铺着很大的城砖。在城墙的瞭望口上架着几门大炮,这是当时最厉害的武器,所以赐了个名字叫神武大将军。人们能够在那里拍照留念,因为不想做将军的士兵就不是好士兵。 再让我们到县衙去看看。县衙坐北朝南,正门的两边蹲着两只大石狮子,开着大口看样貌很威武。衙门的门栏很高,两扇大门又厚又重,漆着朱红的颜色。走进院内,东西两房是古代收税和纳粮的地方,各有六个窑洞,寓意六六大顺。再往里走是一个很大的正殿,是古代县太爷办公的地方,上头挂着明镜高悬的大匾,左右两边放着许多审堂用的刑具,让人进去有一种森严的感觉。绕过大殿进入后院,是县太爷吃饭和休息的地方,门口挂着一副对联,意思是视人民如父母。为人民办实事。 从县衙出来,我们漫步在明清一条街。那里全是明清时代的古建筑,各个店铺的门面和牌匾也是古代的样式,如果人们穿上古代的服装,就能够在那里拍古装剧了。这张照片就是我在这条街上照的。

观平遥古城有感

观平遥古城有感--浅谈风水学中的几点规划建设理论 摘要:通过风水理论浅析平遥古城的建设,在日常生活中,要辨证地看" 风水",它的可取之处在于符合了人们生活习惯的心理定势和审美需求。这些年房地产开发流行的欧陆风、澳洲风只是表层的借用。我国民间传统的建筑美学理论主要侧重于造园术与风水系统,而与现代中国人生活形态直接相关的建筑审美学说并没有成熟的标准。“风水”作为一个有争议研究对象,有些理论从民俗学及建筑学的角度还是有研究的价值,应引起更多的人来研究他。关键词:平遥古城风水学规划建设理论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风水术"一直是与封建迷信、糟粕相连的。其实"风水"也有着朴素的科学道理,是中华民族经五千年生产生活斗争所积累的宝贵文化结晶,风水学与中国营造学和中国造园等构成了中古代建筑理论的三大支柱。风水学许多朴实的观点其实包涵有非常丰富的现代生活哲理。对现代人的生活,居住乃至城市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清华大学建筑系景观研究所所长孙凤岐说,“风水并不全是迷信,在什么地方该建房子在什么地方不该建,我们祖先琢磨出了一套经验理论,这是有科学依据的”。古代的风水一说很讲究人以及建筑跟环境的关系。风水可以说是古代的环境观,发展观。最近,我随省造价协会一起参观了距山西100公里的平遥古城。保护完好的古城经过数千年的风雨,依然留有很清晰的古老城市构架,留有大量古建筑。参观的时间不多,值得联想却很多很多。 平遥古城位于中国北部山西省的中部,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公元前827年~公元前782年),明代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扩建,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迄今为止,它还较为完好地保留着明、清(公元1368~1911年)时期县城的基本风貌,堪称中国汉民族地区现存最为完整的古城。 古代筑城作龟形,概出自远古时期以龟甲卜相地的做法,加之龟在民间信仰为一灵物,是象征长寿永久之意。在城市附会龟形,取其吉祥之意,以达到一种良好之意愿。平遥古城素有“龟城”之称,古城平面呈方形,东西南北长均约1500M,朝向为南偏东10°--15°,占地约2.25平方公里。东西北三面城墙基本为直线,“惟南面顿缩成若龟状”,依中都河蜿蜒而建。卧于汾河东岸,太岳山北麓,突出长生不老,固若金汤的寓意。南门为龟头,谓“龟前戏水,山水朝阳,城之修建,以此为胜”,南门外原有水井两眼,喻为龟之双目。北门为龟尾,是全城最低之处城内所以积水都经此处流出。东西四座翁城两两相对,形成龟型的四足。平遥古城的格局以南大街为中轴,市楼为中心,形成“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蛐蜒巷”的道路网络。由城墙和各大小街巷组成一个一个庞大的八卦图案,城内布局严格如此构思巧妙、设计严谨、形体完整,加上城内的古寺、市楼、街道、民宅,向世人展示着传统的文明。从规划角度来看,平遥古城的规划严格按左祖右社,文东武西,寺观对置的营造布局型制,城内有五十余座庙,观,寺,坛,庵,殿,楼,台等公共建筑井然有次序的分布在古城之中。古城这种绕中都河而建,与《地理五诀》则说:“玉带缠腰,贵如裴度”的观点是不谋而和的,平遥古城的这种以风水理论与《周礼。考工记》的“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相结合的规划方法在古城规划建设中是独树一帜的。 平遥古城中道路网格非常清醒明朗,交通组织非常之简明方便,与外联系的南北两门,东西四门以及组成内交通的八卦图案型龟背纹状的内交通线路,共同组成古城的交通道路系统。其中,线路以南大街,北门大街组的南北大动脉,和东西大街组成的东西大通道,为城

平遥古城作文

平遥古城作文 篇一:平遥古城作文 在阑珊的灯火中,喧闹了一天的平遥古城沉沉睡去。 去年元宵之夜,月色如洗,脚下的小巷依旧青石斑斑。2700年历史的平遥古城有着城墙一般厚重、内敛的性格,远处不时响起的亦喜亦悲的锁呐声,还有青灰瓦砾上残留的积雪散发出的古城独有的气息。作文大全 从跨入西门的那一刻起,我就仿佛走进了时光的隧道, 那保存完好的古城墙,颇具明清遗风的建筑,以及街市、县衙、票号、镖局、当铺、庙宇等,不免勾起我对它那些辉煌岁月的向往,如同一个诚惶诚恐的朝圣者般虔诚地仰视着它的光芒。 一天游览下来,我觉得平遥最让我心动的地方并不是这些游人如织的景点,而是不经意地漫步在平遥的街巷中, 不经意地步入一家寻常庭院,不经意地观赏那些美不胜收的砖雕、木雕、窗花和剪纸……所有这些都让你感慨唏嘘, 让你有意外收获。当我在一座座院落间随心所欲地找寻古城的风采,禁不住感叹往事如烟,光阴似梭。在这里,游客的每一次回眸都像是无意间道破了平遥缠绵屮非恻的心事。 我恍惚觉得,眼前这沉睡的古城好像从来就没有从往昔“汇通天下”的白银世界中醒来,又好像是一位倾国倾

城的绝代佳人,久经风雨却宠辱不惊,只是在历史的一隅意味深长地微笑。 篇二:平遥古城 平遥古城,一座小小的围城,表面破落,内涵丰富! 走进平遥我不禁惊讶,周长不过六千余米的古城承载了那么丰厚的内容。古城西门仿佛时间隧道的洞口,从跨入的那一刻起,我们就完全置身在古代汉民族城市的建筑、经济文化氛围中,恍惚时光倒流。。。 走一内城时间够了,不想最后我们不得不狂奔着赶赴下低估了平遥。原以为头一天已登古城墙,留下大半天 一个景点。此行最大的遗憾就是游览古城的时间太短了!最终通票上2 0个景点只到了12处。虽然剩余的几处与看过的某些景点内容小异大同,但我们仍觉遗憾!平遥的城墙、街市、票号、镖局、当铺、道观、庙宇、县衙署。。。每一处都想好好看。 然而,平遥值得细品的地方远不止那些游人摩肩接踵的开放景点。走在平遥的寻常巷陌间,不经意步入一家寻常庭院,都有可能令你感慨,让你收获意外。 两千七百年历史的平遥厚重、内敛,谁知它积淀了多 少历史碎片?!

平遥古城导游词

平遥古城导游词: 简介: 平遥古城,历史悠久,据出土文物考证,远在新石器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在这里繁衍生息。有史以来,建置沿革屡经变迁。最早称为古陶,是尧帝的封地;西周时名为京陵城,京陵二字作为地名一直沿用至今,是平遥城的前身;北魏时改名为平遥县,并把县治迁到这里。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这里曾有过它的繁华,也曾多次遭受战火的破坏。现存的城墙是明代洪武年间,即1370年修建的。明清以来经多次维修,使古城墙得以完整地保存下来。 作为世界级文化遗产的平遥古城,她留给我们的主要遗产有:古朴典雅、胜景迷人的镇国寺;东方彩塑艺术宝库双林寺;雄伟壮观的古城墙;闻名全国的中国第一票号“日昇昌”旧址;以及明清一条街上的古寺庙、古市楼、古店铺和古代民居。 平遥城南高北低,四方开门,民间以朝向和地势相区别,将六道城门分别叫南门、北门、上东门、上西门、下东门、下西门。城池既面南而偏东,南门迎纳着东南方的和薰之风,是为“迎熏门”;古人以北极星作为北方的标志,孔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北门称“拱极门”,取四方归向,众人共尊之意;上东门地处朝气方位,取生机盎然、保合太和之意,“太和门”;上西门命名“永定门”,期冀江山永固,国泰民安;下东门自古为本邑战略要冲,门匾书“亲翰”二字,意在告诫人们“戎事乘翰”,务以卫国保家为己任;下西门之取名“凤仪门”,似乎受到早年关于西门外有凤凰来朝的神话影响,“箫韶九成,凤凰来仪”,凤凰来而有容仪,是吉祥的瑞应,令人进而想到德政惠民,国运隆昌。 女儿墙: 我们看到城墙上两边各有一道短墙,叫“女儿墙”,为什么叫“女儿墙”呢?民间流传着这样的故事:早先城上没有女儿墙,有一次,一个老人被拉来做工,和他相依为命的小孙女也天天随他来到城上,坐在旁边观看。一天,一位累极了的民工昏昏沉沉中竟走到城墙边上,小女孩怕他掉下去,用力向里推他,不料用力过大,民工得救了,小女孩却摔死了。为了纪念她,工匠们在城上修了矮墙,并把它叫做女儿墙。这实在是个感人的故事,但确实说明了女儿墙的保护性功能。

浅谈平遥古城的保护

浅谈平遥古城的保护 平遥县位于山西省中部,隶属于晋中市。全县辖5镇9乡4个社区,273个行政村,总人口49万,其中农业人口42万,国土面积1260平方公里。南同蒲铁路、大运铁路、108国道、汾屯线、东夏线、穿境而过,距北京66公里,交通条件十分便利。平遥古城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晋商文化旅游的核心区域,山西省旅游业发展的龙头,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平遥古城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丰富的人文景观,旅游业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已逐步成为引领山西旅游业发展的龙头。但是,随着平遥古城知名度和社会各界关注度的不断提升,一些事关全局性和长远性的深层次发展问题不断凸显,平遥古城的深度保护面临严峻考验。认真分析和梳理这些问题,对保护平遥古城这一重大课题进行认真研究探讨,对于更好的发挥古城优势,引导平遥旅游业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平遥古城的基本情况及其文化价值 平遥,远古时期为尧舜的封地,史称“古陶”。平遥古城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悠久历史,1986年被国务院命名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97年12月3日平遥古城与周边的双林寺、镇国寺一道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联合国专家曾经做出如此的评价:“平遥古城是中国汉民族城市在明、清的接出范例,平遥古城保存了其所有特征,而且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为人民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其文化内涵和特征集中概括为五个方面: 1、平遥古城历史风貌保存完整,是中国古代县城的珍贵孤例。 平遥古城的城墙、店铺、寺庙、民居共同组成一个庞大的建筑群,是中国古代城市的原型。总长12华里的古城墙规模宏大,寓意深刻整个城池布局对称,特色鲜明,以市楼为轴心,以南大街为轴线,形成了左城隍、右衙署、左文庙、右武庙、东道观、西寺庙的格局。城内道路骨架纵横,大街小巷动静分明,四大街八小巷,七十二条蚰蜒巷组成了一个庞大的八卦图案,南大街、东西大街、城隍庙街、衙门街共同组成“千字型”商业街。古城内主要街道两侧完好的保存了220多家古店铺,拥有3798处具有保护价值的古民居,其中保存完整的有448处。真个民居建筑具有浓厚的地方风格,青砖灰瓦的民居与古城墙、市楼、衙署、庙宇等建筑构成一幅和谐的城市画卷。 2、平遥古城文物遗存集中丰富,是中华灿烂文明的实物载体 平遥县境内现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9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省级保护单位14处,市级保护单位4处,有27处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清单,在全省乃至全国都绝无仅有。在《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所列的人文资源景系历史遗产景类的全部21个景型中,平遥包含了18个景型,占到历史遗产景类的85.7%,显示了很强的丰富性和完整性。古城近郊保存了五代、宋、金、元、明、清各个时期丰富的文物真品。有始建于西周、复修于明代、国内保存最为完整的古城墙;有建于北汉天会七年(公元960年)的列为中国第三位的木结构建筑—镇国寺万佛殿;有建于金大定三年(公元1163年)的中国现存很少的文庙大成殿;有建于北齐武二年(公元571年)、被誉为“东方彩塑艺术宝库”的双林寺;;有始建于唐显庆二年(公元657年)的清虚观;有建于清康熙十年(公元1671年)的惠济桥;有研究中国古代木雕造像艺术和道教发展的20余尊珍稀木雕神像,有研究地方历史发展的1000余通碑刻等,文物数量之多,品味之高,全国罕见。 3、平遥古城文化积淀非常深厚,是汉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符号 平遥古城历史文化发展源远流长,经过数千年的历史变迁,留下了各个时期不同的文化印记,建筑文化、寺庙文化、宗教文化、吏治文化、佛学文化和民俗文化等多种文化元素,

山西平遥古城怎么玩

山西平遥古城怎么玩

————————————————————————————————作者:————————————————————————————————日期:

平遥古城怎么玩?平遥古城都有哪些值得一看的景点?平遥古城旅游都有什么特产和美食?这些关于平遥古城的吃住行娱购的问题,让我来给大家做个完美的解答,给您的出行带来更多的便利,少走弯路,不浪费金钱和时间。 平遥古城自1997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后,客流剧增,也的确值得我们去一趟,领略一下中国晋商文化的发源地,感受一下浓厚的明清时期的乡俗风貌,平遥古城旅游流传一句话:赏一座城,品一道菜,斟一壶酒,住一回土炕,看一场演出!这是去平遥古城旅游必做之事。 赏一座城 平遥古城整座城池由城墙包围,古城内与古城外截然不同,从城门进入古城内,貌似穿越,古城内的建筑几乎全是明清时期的古建筑,沿街有很多特色商铺,当然,也有很多大大小小的景点,包括:日升昌票号、县衙、镖局、文庙、城隍庙、钱庄等等与晋商文化息息相关的国家级景点,买一张通票,即可逛遍全城22个景点,售票处也有很多,各个城门口或者西大街、县衙都有售票处。 品一道菜 山西的美食大多以面食加工为主,平遥当地的小吃有:平遥牛肉、腕托、莜面栲栳栳,这是三大必吃小吃,在古城内随意的饭馆都可以尝到的。

斟一壶酒 汾酒,当然是到山西旅游不可缺少的,平遥古城距离汾酒厂仅30km,所以也是汾酒的重要销售地,尝一尝汾酒,是平遥古城旅游不可或缺的特色之一。 住一回土炕 到平遥古城旅游,切记要住在古城内哦,古城外都是酒店没有特色,也不方便,古城内的房价也不高,房间大部分是古色古香的土炕房,性价比比较高的是平遥聚源阁客栈,位置不错,价格也不高,网络上的口碑很棒。古城内的客栈有很多家,如果你是土豪级别的,可以考虑住五星级的,比如:洪善驿、锦宅,都是1000元以上一晚。 看一场演出 平遥古城最出名的演出就是《又见平遥》啦,如果你不看,我告诉你,你基本可以说没有来过平遥,真的,非常震撼的演出,催人泪下,票价198元,但是通过客栈订,让客栈帮你参加旅行社的团购,价格还可以优惠一点点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