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置玻片标本的步骤

放置玻片标本的步骤

一、准备材料

在进行放置玻片标本之前,我们需要准备以下材料:

1. 玻片:常用的玻片有玻璃和塑料两种材质,根据实验需要选择合适的玻片;

2. 标本:根据实验目的选择合适的标本,可以是动物、植物或微生物等;

3. 盖玻片:用于覆盖标本的透明玻璃片;

4. 显微镜:用于观察标本的仪器;

5. 石蜡:用于固定标本和玻片的胶黏剂;

6. 刀片或剪刀:用于切割标本;

7. 染色剂: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染色剂,用于增强标本的对比度。

二、制备玻片标本的步骤

1. 收集标本:根据实验需要,选择合适的标本收集,可以是昆虫、植物的组织、细胞等。注意选择新鲜、完整的标本。

2. 处理标本:将收集到的标本进行处理,如去除杂质、清洗等。对于组织标本,可以使用缓冲液进行固定和保护。

3. 制备标本片:将处理好的标本切割成适当的大小,通常为2-3毫米。使用刀片或剪刀进行切割时,要小心操作,避免损坏标本。

4. 固定标本:将切割好的标本放置在石蜡中,轻轻搅拌几分钟,使其充分浸润石蜡。然后将标本放置在玻片上,并轻轻压平。

5. 染色标本:根据需要,可以选择使用染色剂对标本进行染色。染色可以增强标本的对比度,使细胞结构更清晰可见。

6. 盖玻片:在标本上方放置一滴透明胶,然后将盖玻片轻轻放在胶滴上方,使其缓慢下降并覆盖整个标本。避免产生气泡,否则会影响观察效果。

7. 去除气泡:在盖玻片上方轻轻按压,将气泡排除。可以使用细针或玻璃棒辅助操作,避免直接用手指触碰盖玻片。

8. 固定盖玻片:使用石蜡或者透明胶将盖玻片固定在玻片上,以防盖玻片移动或脱落。

9. 标记标本信息:在玻片上使用铅笔或者特殊的标记笔标注标本的名称、编号等信息,以便后续识别和存储。

三、存储和使用玻片标本

1. 存储:将制备好的玻片标本放置在密封的载玻片盒或载玻片盘中,避免灰尘和湿气的侵入。

2. 使用:在使用玻片标本之前,先将玻片放置在显微镜下,调节合适的放大倍数和焦距,然后进行观察和记录。注意使用显微镜时要小心操作,避免碰撞和损坏。

通过以上步骤,我们可以成功制备出玻片标本,并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和研究。制备好的玻片标本可以用于教学、科研和医学诊断等领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生物的结构和功能。在进行实验操作时,要注意安全,遵守实验室规定,做好实验记录,以确保实验结果的

准确性和可靠性。

放置玻片标本的步骤

放置玻片标本的步骤 一、准备材料 在进行放置玻片标本之前,我们需要准备以下材料: 1. 玻片:常用的玻片有玻璃和塑料两种材质,根据实验需要选择合适的玻片; 2. 标本:根据实验目的选择合适的标本,可以是动物、植物或微生物等; 3. 盖玻片:用于覆盖标本的透明玻璃片; 4. 显微镜:用于观察标本的仪器; 5. 石蜡:用于固定标本和玻片的胶黏剂; 6. 刀片或剪刀:用于切割标本; 7. 染色剂: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染色剂,用于增强标本的对比度。 二、制备玻片标本的步骤 1. 收集标本:根据实验需要,选择合适的标本收集,可以是昆虫、植物的组织、细胞等。注意选择新鲜、完整的标本。 2. 处理标本:将收集到的标本进行处理,如去除杂质、清洗等。对于组织标本,可以使用缓冲液进行固定和保护。 3. 制备标本片:将处理好的标本切割成适当的大小,通常为2-3毫米。使用刀片或剪刀进行切割时,要小心操作,避免损坏标本。 4. 固定标本:将切割好的标本放置在石蜡中,轻轻搅拌几分钟,使其充分浸润石蜡。然后将标本放置在玻片上,并轻轻压平。

5. 染色标本:根据需要,可以选择使用染色剂对标本进行染色。染色可以增强标本的对比度,使细胞结构更清晰可见。 6. 盖玻片:在标本上方放置一滴透明胶,然后将盖玻片轻轻放在胶滴上方,使其缓慢下降并覆盖整个标本。避免产生气泡,否则会影响观察效果。 7. 去除气泡:在盖玻片上方轻轻按压,将气泡排除。可以使用细针或玻璃棒辅助操作,避免直接用手指触碰盖玻片。 8. 固定盖玻片:使用石蜡或者透明胶将盖玻片固定在玻片上,以防盖玻片移动或脱落。 9. 标记标本信息:在玻片上使用铅笔或者特殊的标记笔标注标本的名称、编号等信息,以便后续识别和存储。 三、存储和使用玻片标本 1. 存储:将制备好的玻片标本放置在密封的载玻片盒或载玻片盘中,避免灰尘和湿气的侵入。 2. 使用:在使用玻片标本之前,先将玻片放置在显微镜下,调节合适的放大倍数和焦距,然后进行观察和记录。注意使用显微镜时要小心操作,避免碰撞和损坏。 通过以上步骤,我们可以成功制备出玻片标本,并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和研究。制备好的玻片标本可以用于教学、科研和医学诊断等领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生物的结构和功能。在进行实验操作时,要注意安全,遵守实验室规定,做好实验记录,以确保实验结果的

吉林高教细胞生物学玻片标本制作过程

吉林高教细胞生物学玻片标本制作过程 细胞生物学是研究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学科,而制作细胞生物学玻片标本是进行细胞研究的重要步骤。下面将详细介绍吉林高教细胞生物学玻片标本制作的过程。 一、准备工作 1. 选择适当的细胞样本:根据实验目的,选择合适的细胞样本进行制作。常见的细胞样本有植物组织、动物组织、细菌等。 2. 器具准备:准备好显微镜玻片、镊子、玻璃滴管、移液管、显微镜盖片等所需的器具。 3. 溶液准备:根据实验需要,准备好所需的溶液,如生理盐水、甲醇、乙醇等。 二、细胞标本制作 1. 取样:使用镊子从细胞样本中取得适量的细胞,并将其放入试管中。 2. 固定:在试管中加入适量的固定液,如甲醛或乙醇等,使细胞固定在玻片上。 3. 清洗:用生理盐水或磷酸缓冲液等溶液将固定的细胞洗净,以去除固定剂的残留物。 4. 去水:使用乙醇浓度逐渐升高的一系列乙醇溶液进行去水处理,以使细胞逐渐脱水。 5. 渗透:将细胞样本浸泡在适当浓度的透明剂中,如苯酚、苯酚酞

等,使细胞透明。 6. 包埋:将浸泡在透明剂中的细胞样本转移到预先准备好的包埋剂中,如石蜡等,使细胞固定在玻片上。 7. 切片:使用显微切片机或显微刀将包埋的细胞样本切成薄片,厚度通常在5-10微米左右。 8. 接片:将切好的细胞薄片用玻片胶水或其他胶水粘贴在显微镜玻片上,并使其平整。 9. 烘干:将接好的玻片标本放入烘箱中进行烘干,以使胶水完全干燥。 三、染色处理 1. 选择染色剂:根据实验目的,选择适当的染色剂,如伊红、甲苯胺蓝等。 2. 染色:将玻片标本浸泡在染色溶液中,使细胞组织染色。 3. 洗净:用适当的溶液将染色的玻片标本进行洗净,以去除多余的染色剂。 4. 去水:使用乙醇浓度逐渐降低的一系列乙醇溶液进行去水处理,以去除水分。 5. 透明化:将玻片标本浸泡在透明剂中,使细胞透明。 6. 封片:在玻片标本上加一滴适当的封片剂,然后用显微镜盖片将其盖住,使封片剂充分渗透。 7. 固化:将封好的玻片标本放置于干燥器或紫外线灯下进行固化,使封片剂凝固。

显微镜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正置显微镜 1、安放 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使镜体保持直立.桌面要清洁、平稳,要选择临窗或光线充足的地方.单筒的一般放在左侧,距离桌边3~4厘米处. 2、清洁 检查显微镜是否有毛病,是否清洁,镜身机械部分可用干净软布擦拭.透镜要用擦镜纸擦拭,如有胶或粘污,可用少量二甲苯清洁之. 3、对光 镜筒升至距载物台1~2厘米处,低倍镜对准通光孔.调节光圈和反光镜,光线强时用平面镜,光线弱时用凹面镜,反光镜要用双手转动. 若使用的为带有光源的显微镜,可省去次步骤,但需要调节光亮度的旋钮. 4、安装标本 将玻片放在载物台上,注意有盖玻片的一面一定朝上.用弹簧夹将玻片固定,转动平台移动器的旋钮,使要观察的材料对准通光孔中央. 5、调焦 调焦时,先旋转粗调焦旋钮慢慢降低镜筒,并从侧面仔细观察,直到物镜贴近玻片标本,然后左眼自目镜观察,左手旋转粗调焦旋钮抬升镜筒,直到看清标本物像时停止,再用细调焦旋钮回调清晰. 操作注意:不应在高倍镜下直接调焦;镜筒下降时,应从侧面观察镜筒和标本间的间距;要了解物距的临界值. 若使用双筒显微镜,如观察者双眼视度有差异,可靠视度调节圈调节.另外双筒可相对平移以适应操作者两眼间距. 6、观察 若使用单筒显微镜,两眼自然张开,左眼观察标本,右眼观察记录及绘图,同时左手调节焦距,使物象清晰并移动标本视野.右手记录、绘图. 镜检时应将标本按一定方向移动视野,直至整个标本观察完毕,以便不漏检,不重复. 光强的调节:一般情况下,染色标本光线宜强,无色或未染色标本光线宜弱;低倍镜观察光线宜弱,高倍镜观察光线宜强.除调节反光镜或光源灯以外,虹彩光圈的调节也十分重要. (1)低倍镜观察 观察任何标本时,都必须先使用低倍镜,因为其视野大,易发现目标和确定要观察的部位. (2)高倍镜观察 从低倍镜转至高倍时,只需略微调动细调焦旋钮,即可使物像清晰. 使用高倍镜时切勿使用粗调焦旋钮,否则易压碎盖玻片并损伤镜头. 转动物镜转换器时,不可用手指直接推转物镜,这样容易使物镜的光轴发生偏斜,转换器螺纹受力不均匀而破坏,最后导致转换器就会报废.

玻片标本的制作步骤

玻片标本的制作步骤 玻片标本是指将生物组织或细胞等微小物体制成玻片,用于显微镜下观察和研究。制作玻片标本需要经过一系列的步骤,下面将详细介绍。 一、材料准备 制作玻片标本需要准备以下材料:生物样品、切片刀、切片盘、显微镜玻片、盖玻片、荧光染色剂、脱水剂、透明剂、显微镜等。 生物样品可以是动植物组织、细胞、微生物等。切片刀要选择锋利、切割平稳的刀片。切片盘要选用透明的材质,以便观察切片过程。显微镜玻片要选用清洁、无毛刺、无气泡的玻片。盖玻片要足够大,以覆盖整个切片。荧光染色剂用于标记细胞或组织中的特定蛋白质或核酸。脱水剂用于去除样品中的水分,透明剂用于使样品变得透明,方便观察。 二、制作步骤 1. 取样品 从动植物组织、细胞、微生物中取出需要观察的部位或细胞,将其放置在切片盘中。 2. 固定样品 将样品固定在切片盘中,可以使用甲醛、酒精、乙醇等固定剂,不同的固定剂会对样品的某些结构产生不同的影响。 3. 切片 使用切片刀将样品切成薄片,薄片的厚度约为几微米至几十微米

4. 荧光染色 对于需要进行荧光染色的样品,可以在切片前或切片后进行染色。荧光染色剂可以标记细胞或组织中的特定蛋白质或核酸,使其在显微镜下呈现出不同的颜色。 5. 脱水 将切片放置在脱水剂中,去除样品中的水分。脱水剂可以使用乙醇、丙酮等。 6. 透明 将脱水后的切片放置在透明剂中,使其变得透明。透明剂可以使用二甲苯、山梨醇等。 7. 制片 将透明的切片放置在显微镜玻片上,用盖玻片覆盖,压平。 8. 固定 用甲醛或其他固定剂将盖玻片固定在玻片上。 三、注意事项 1. 切片时要注意刀片的锋利度和切割角度,以免样品被破坏或 变形。 2. 染色时要注意荧光染色剂的浓度和染色时间,过度染色会影 响观察结果。 3. 制片时要注意盖玻片的大小和厚度,以免影响观察效果。 4. 固定时要注意固定剂的浓度和时间,过度固定会影响样品的

生物实验操作步骤

1.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 实验器材及设置: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纱布、滴管、单面刀片、镊子、清水、稀碘液、解剖针、小块木板、洋葱鳞片叶、擦镜纸(备用)。 [附]显微镜状态:目镜已安装好,最大光圈对准通光孔,转换器上两个物镜位于通光孔两侧,呈外八字形,镜筒降到最低处。 实验要求:(1)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2)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 方法步骤: (一)、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1. 准备用洁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1-2滴清水。 2. 取材用刀片切取一块洋葱鳞片叶(大约2),用镊子撕取洋葱鳞片叶的内表皮;把撕取的表皮浸入载玻片上的水滴中,并展平。 3.盖盖玻片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地放下,盖在要观察的材料上。 4.染色把一滴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标本全部。 (二)、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 1.取镜与安放一手握镜臂,一手托镜座,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中央略偏左,距实验台边缘约7cm。 2.对光上升镜筒,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一只眼注视目镜,另一只眼睁开,同时转动反光镜,使视野明亮。 3.安放玻片将玻片轻放载物台上,标本正对通光孔的中心,用压片夹压住玻片的两端。 4.调焦双手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同时眼睛从侧面看着物镜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一只眼注视目镜,同时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至视野中出现物像,微调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 5.观察移动玻片,将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在低倍镜下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

制作显微镜玻片标本步骤

制作显微镜玻片标本步骤: 1•在一个干净的玻璃载片中间滴一滴清水; 2•用镊子把取下的洋葱表皮放到载玻片的水滴中央,注意标本要平展开,不能折叠; 3•用盖玻片倾斜着盖到标本上面,放盖玻片时,先放一端,再慢慢放下另一端,注意不要有气泡4.从标本的边缘滴一滴碘酒(染色),并把玻片微微倾斜,再用吸水纸吸掉多余的水;5•然后将做好的洋葱表皮玻片放到显微镜载物台上。 制作显微镜玻片标本步骤: 1•在一个干净的玻璃载片中间滴一滴清水; 2•用镊子把取下的洋葱表皮放到载玻片的水滴中央,注意标本要平展开,不能折叠; 3•用盖玻片倾斜着盖到标本上面,放盖玻片时,先放一端,再慢慢放下另一端,注意不要有气泡4.从标本的边缘滴一滴碘酒(染色),并把玻片微微倾斜,再用吸水纸吸掉多余的水;5•然后将做好的洋葱表皮玻片放到显微镜载物台上。 制作显微镜玻片标本步骤: 1•在一个干净的玻璃载片中间滴一滴清水; 2•用镊子把取下的洋葱表皮放到载玻片的水滴中央,注意标本要平展开,不能折叠; 3•用盖玻片倾斜着盖到标本上面,放盖玻片时,先放一端,再慢慢放下另一端,注意不要有气泡4.从标本的边缘滴一滴碘酒(染色),并把玻片微微倾斜,再用吸水纸吸掉多余的水;5•然后将做好的洋葱表皮玻片放到显微镜载物台上。 制作显微镜玻片标本步骤: 1•在一个干净的玻璃载片中间滴一滴清水; 2•用镊子把取下的洋葱表皮放到载玻片的水滴中央,注意标本要平展开,不能折叠;3•用盖玻片倾斜着盖到标本上面,放盖玻片时,先放一端,再慢慢放下另一端,注意不要有气泡4.从标本的边缘滴一滴碘酒(染色),并把玻片微微倾斜,再用吸水纸吸掉多余的水;5•然后将做好的洋葱表皮玻片放到显微镜载物台上。 制作显微镜玻片标本步骤: 1•在一个干净的玻璃载片中间滴一滴清水; 2•用镊子把取下的洋葱表皮放到载玻片的水滴中央,注意标本要平展开,不能折叠;3•用盖玻片倾斜着盖到标本上面,放盖玻片时,先放一端,再慢慢放下另一端,注意不要有气泡4.从标本的边缘滴一滴碘酒(染色),并把玻片微微倾斜,再用吸水纸吸掉多余的水;5•然后将做好的洋葱表皮玻片放到显微镜载物台上。 制作显微镜玻片标本步骤: 1•在一个干净的玻璃载片中间滴一滴清水; 2•用镊子把取下的洋葱表皮放到载玻片的水滴中央,注意标本要平展开,不能折叠;3•用盖玻片倾斜着盖到标本上面,放盖玻片时,先放一端,再慢慢放下另一端,注意不要有气泡4.从标本的边缘滴一滴—,并把玻片微微倾斜,再用吸水纸吸掉多余的水;5•然后将做好的洋葱表皮玻— 制作显微镜玻片标本步骤: 1•在一个干净的玻璃载片中「__滴一滴清水;

中学生物玻片标本采集方法

中学生物玻片标本采集方法中学生物玻片标本采集方法 一、准备工作: 1.购买用于制备玻片的模具,包括模具底座、制备用玻片、防锈浸润剂。 2.准备所需工具:刀片(调整后慢性准确性)、挑选刀、剥切刀、刮子、球贴(可将刀片安全放置)、浸湿翙、夹持器、滤纸、晾干湿纸等。 二、标本采集: 1.观察标本:观察视野,检查有害物种或特殊状态,以及它们各自的特征和表现形式,选择采集的样品; 2.遵循采样要求:取样量不得过大,以免影响样品的处理,也不得过小,以避免采集的数据缺失; 3.非植物类的标本可以采用安全的高效的夹钳直接采集,如蚕,蜘蛛,蛛类等;

4.植物类的标本需要采集特定的器官,比如花,叶,枝,根等,采用刮子、剥切刀将样品从树上刮下来,放入密闭的容器中; 三、消毒: 1.将采集的标本放置在中和剂中,将细菌等微生物细胞杀灭,以保证玻片的洁净; 2.清洗标本,将杂质清理干净,用湿滤纸擦拭去除残渣,弄湿的表面会更轻松; 3.将清洁的标本放入浸润剂中,使标本全部渗透,这样标本就可以安全防锈,防止氧化。 四、玻片处理: 1.打开模具底座,放入适量制备用玻片,以防止标本淤积在玻片一侧; 2.将标本均匀分布在模具底座上,按一定的要求放置,保持标本真实自然采集原状; 3.盖上模具,用橡胶球将玻片及标本压实,防止标本流失;

4.放入无菌容器,用湿翙将闭合模具封在容器内留样。 五、整理样品: 1.将模具及玻片取出,用尖刀和钳子分开样品,将标本轻轻放在晾干湿纸上擦拭; 2.将标本均匀放置于玻片上,调整标本的宽度,以满足玻片的制备要求; 3.放入涂膜剂,盖上保护膜,呈现玻片上的标本; 4.玻片晾干,将样品放入无菌带状封套中,完成中学生物玻片标本采集。

制作显微镜玻片标本步骤

制作显微镜玻片标本步骤: 1.在一个干净的玻璃载片中间滴一滴清水; 2.用镊子把取下的洋葱表皮放到载玻片的水滴中央,注意标本要平展开,不能折叠; 3.用盖玻片倾斜着盖到标本上面,放盖玻片时,先放一端,再慢慢放下另一端,注意不要有气泡; 4.从标本的边缘滴一滴碘酒(染色),并把玻片微微倾斜,再用吸水纸吸掉多余的水; 5.然后将做好的洋葱表皮玻片放到显微镜载物台上。 制作显微镜玻片标本步骤: 1.在一个干净的玻璃载片中间滴一滴清水; 2.用镊子把取下的洋葱表皮放到载玻片的水滴中央,注意标本要平展开,不能折叠; 3.用盖玻片倾斜着盖到标本上面,放盖玻片时,先放一端,再慢慢放下另一端,注意不要有气泡; 4.从标本的边缘滴一滴碘酒(染色),并把玻片微微倾斜,再用吸水纸吸掉多余的水; 5.然后将做好的洋葱表皮玻片放到显微镜载物台上。 制作显微镜玻片标本步骤: 1.在一个干净的玻璃载片中间滴一滴清水; 2.用镊子把取下的洋葱表皮放到载玻片的水滴中央,注意标本要平展开,不能折叠; 3.用盖玻片倾斜着盖到标本上面,放盖玻片时,先放一端,再慢慢放下另一端,注意不要有气泡; 4.从标本的边缘滴一滴碘酒(染色),并把玻片微微倾斜,再用吸水纸吸掉多余的水; 5.然后将做好的洋葱表皮玻片放到显微镜载物台上。 制作显微镜玻片标本步骤: 1.在一个干净的玻璃载片中间滴一滴清水; 2.用镊子把取下的洋葱表皮放到载玻片的水滴中央,注意标本要平展开,不能折叠; 3.用盖玻片倾斜着盖到标本上面,放盖玻片时,先放一端,再慢慢放下另一端,注意不要有气泡; 4.从标本的边缘滴一滴碘酒(染色),并把玻片微微倾斜,再用吸水纸吸掉多余的水; 5.然后将做好的洋葱表皮玻片放到显微镜载物台上。 制作显微镜玻片标本步骤: 1.在一个干净的玻璃载片中间滴一滴清水; 2.用镊子把取下的洋葱表皮放到载玻片的水滴中央,注意标本要平展开,不能折叠; 3.用盖玻片倾斜着盖到标本上面,放盖玻片时,先放一端,再慢慢放下另一端,注意不要有气泡; 4.从标本的边缘滴一滴碘酒(染色),并把玻片微微倾斜,再用吸水纸吸掉多余的水; 5.然后将做好的洋葱表皮玻片放到显微镜载物台上。 制作显微镜玻片标本步骤: 1.在一个干净的玻璃载片中间滴一滴清水; 2.用镊子把取下的洋葱表皮放到载玻片的水滴中央,注意标本要平展开,不能折叠; 3.用盖玻片倾斜着盖到标本上面,放盖玻片时,先放一端,再慢慢放下另一端,注意不要有气泡; 4.从标本的边缘滴一滴碘酒(染色),并把玻片微微倾斜,再用吸水纸吸掉多余的水; 5.然后将做好的洋葱表皮玻片放到显微镜载物台上。 制作显微镜玻片标本步骤: 1.在一个干净的玻璃载片中间滴一滴清水; 2.用镊子把取下的洋葱表皮放到载玻片的水滴中央,注意标本要平展开,不能折叠; 3.用盖玻片倾斜着盖到标本上面,放盖玻片时,先放一端,再慢慢放下另一端,注意不要有气泡; 4.从标本的边缘滴一滴碘酒(染色),并把玻片微微倾斜,再用吸水纸吸掉多余的水; 5.然后将做好的洋葱表皮玻片放到显微镜载物台上。

临时玻片标本的制作

临时玻片标本的制作 材料准备: 1.组织样本:可以是动物组织、植物组织或人体组织。样本应新鲜、 无污染和完整。 2.盐水或缓冲溶液:用于保持组织的湿润和解决液的渗透压问题。 3.短玻璃管:类似于试管,用于放置组织样本。 4.玻片:用于固定和观察组织样本。 5.盖玻片:用于覆盖玻片上的组织样本。 步骤: 1.准备一小段组织样本:将组织或细胞样本切割成适当的大小和形状,确保样本不会太厚或太薄,以便于显微镜观察。 2.将组织样本浸泡在盐水或缓冲溶液中:盐水可以帮助保持样本湿润,同时缓冲溶液可用于维持适当的渗透压。 3.将组织样本转移到短玻璃管中:使用吸管或显微注射器,将组织样 本转移到预先准备好的短玻璃管中。确保组织样本位于管的一端,以便于 后续步骤的操作。 4.将组织样本固定到玻片上:将短玻璃管轻轻地倾斜,使组织样本滴 在玻片上。然后,使用刮刀或镊子,将组织样本轻轻固定到玻片上。确保 样本均匀分布在玻片上,避免形成空白区域。

5.清除浮游细胞:对于液态物质样本,可以在固定组织样本前进行这 一步骤。使用吸管或显微注射器,将浮游细胞吸走,留下较大的颗粒物质。然后再固定组织样本到玻片上。 6.覆盖玻片:将盖玻片轻轻压在组织样本上,确保无气泡进入。如果 有过多液体被挤出,可以用吸纸轻轻吸走。 7.干燥玻片:将制作好的临时玻片标本放置在通风处晾干,或使用吹 风机辅助干燥。确保标本完全干燥后再放入显微镜观察。 制作临时玻片标本的技巧: 1.样本准备要快速:为了保持组织样本的活性和形态不变,样本准备 的过程应尽量迅速完成。特别是在制作液态物质样本时,应尽量避免样本 干燥或杂质的进入。 2.注意材料的清洁和消毒:使用前确保玻片和盖玻片是干净的。可以 使用无尘纸或酒精棉球来擦拭和消毒。 3.控制液体量:在制作临时玻片标本时,应尽量控制液体的使用量, 以避免过多液体溢出或干燥不均。 4.细心操作:在固定组织样本到玻片上时,应细心操作,避免损坏和 过度处理样本。 总结: 制作临时玻片标本是生物学和医学实验中常见的操作。准备好组织样本、盐水或缓冲溶液、短玻璃管、玻片和盖玻片是制作临时玻片标本的前提。主要步骤包括将组织样本浸泡在溶液中、转移到短玻璃管中、固定到

显微镜的操作步骤

显微镜的操作步骤 1.低倍镜的使用方法 (1)取镜和放置:显微镜平时存放在柜或箱中,用时从柜中取出,右手紧握镜臂,左一手托住镜座,将显微镜放在自己左肩前方的实验台上,镜座后端距桌边1-2寸为宜,便于坐着操作。 (2)对光:用拇指和中指移动旋转器(切忌手持物镜移动),使低倍镜对准镜台的通光孔(当转动听到碰叩声时,说明物镜光轴已对准镜筒中心)。打开光圈,上升集光器,并将反光镜转向光源,以左眼在目镜上观察(右眼睁开),同时调节反光镜方向,直到视野内的光线均匀明亮为止。 (3)放置玻片标本:取一玻片标本放在镜台上,一定使有盖玻片的一面朝上,切不可放反,用推片器弹簧夹夹住,然后旋转推片器螺旋,将所要观察的部位调到通光孔的正中。 (4)调节焦距:以左手按逆时针方向转动粗调节器,使镜台缓慢地上升至物镜距标本片约5毫米处,应注意在上升镜台时,切勿在目镜上观察。一定要从右侧看着镜台上升,以免上升过多,造成镜头或标本片的损坏。然后,两眼同时睁开,用左眼在目镜上观察,左手顺时针方向缓慢转动粗调节器,使镜台缓慢下降,直到视野中出现清晰的物象为止。 如果物象不在视野中心,可调节推片器将其调到中心(注意移动玻片的方向与视野物象移动的方向是相反的)。如果视野内的亮度不合适,可通过升降集光器的位置或开闭光圈的大小来调节,如果在调节焦距时,镜台下降已超过工作距离(>而未见到物象,说明此次操作失败,则应重新操作,切不可心急而盲目地上升镜台。 2.高倍镜的使用方法 (1)选好目标:一定要先在低倍镜下把需进一步观察的部位调到中心,同时把物象调节到最清晰的程度,才能进行高倍镜的观察。 (2)转动转换器,调换上高倍镜头,转换高倍镜时转动速度要慢,并从侧面进行观察(防止高倍镜头碰撞玻片),如高倍镜头碰到玻片,说明低倍镜的焦距没有调好,应重新操作。 (3)调节焦距:转换好高倍镜后,用左眼在目镜上观察,此时一般能见到一个不太清楚的物象,可将细调节器的螺旋逆时针移动约-1圈,即可获得清晰的物象(切勿用粗调节器!) 如果视野的亮度不合适,可用集光器和光圈加以调节,如果需要更换玻片标本时,必须顺时针(切勿转错方向)转动粗调节器使镜台下降,方可取下玻片标本。 【显微镜使用的注意事项】 1.持镜时必须是右手握臂、左手托座的姿势,不可单手提取,以免零件脱落或碰撞到其它地方。 2.轻拿轻放,不可把显微镜放置在实验台的边缘,以免碰翻落地。 3.保持显微镜的清洁,光学和照明部分只能用擦镜纸擦拭,切忌口吹手抹或用布擦,机械部分用布擦拭。 4.水滴、酒精或其它药品切勿接触镜头和镜台,如果沾污应立即擦净。 5.放置玻片标本时要对准通光孔中央,且不能反放玻片,防止压坏玻片或碰坏物镜。 6.要养成两眼同时睁开的习惯,以左眼观察视野,右眼用以绘图。 7.不要随意取下目镜,以防止尘土落入物镜,也不要任意拆卸各种零件,以防损坏。 8.使用完毕后,必须复原才能放回镜箱内,其步骤是:取下标本片,转动旋转器使镜头离开通光孔,下降镜台,平放反光镜,下降集光器(但不要接触反光镜)、关闭光圈,推片器回位,盖上绸布和外罩,放回实验台柜内。最后填写使用登记表。(注:反光镜通常应垂直放,但有时因集光器没提至应有高度,镜台下降时会碰坏光圈,所以这里改为平放)

使用显微镜的7个步骤

使用显微镜的7个步骤 1安放:显微镜应放在体前偏左,镜筒在前镜臂在后的方向安放好。 2对光:用低倍镜、较大光圈(遮光器上调);眼看目镜,同时调节反光镜;使视野变得明亮。 3放片:观测对象必须正对物镜的孔,将玻片缠不好之后再调焦。 4调焦:先用低倍镜寻找物象,先降镜筒后升高镜筒,降低镜筒时要在侧面观察是否压片,升高镜筒时正对着目镜寻找物象。把物像移到视野中心,换用高倍镜观察只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变得清晰。 5观测:两眼睁开,用左眼观测,用右眼画图。 注意事项: 1.必须熟练掌握并严格执行采用规程。 2.取送显微镜时一定要一手握住镜臂,另一手托住底座。显微镜不能倾斜,以免目镜从镜筒上端滑出。取送显微镜时要轻拿轻放。 1.实验时必须把显微镜放到桌面上,镜座应当距桌沿6~7cm左右,关上底光源控制器。 2.转动转换器,使低倍镜头正对载物台上的通光孔。然后用双眼注视目镜内,调整光源强度,把聚光镜上升,把虹彩光圈调至最大,使光线反射到镜简内,这时视野内呈明亮的状态。 3.将所要观测的装片放到载物台上,并使被观测的部分坐落于通光孔的也已中央。 4.先用低倍镜观察(物镜10×、目镜10×)。观察之前,先转动粗准焦螺旋,使载物台上升,使物镜逐渐接近切片。需要注意,不能使物镜触及玻片,以防镜头将玻片压碎。并转动粗准焦螺旋,使载物台慢慢下降,不久即可看到玻片中材料的放大物像。 5.如果在视野内看见的物像不合乎实验建议(物像偏移视野),可以慢慢移动左右移动尺。移动时应特别注意玻片移动的方向与视野中看见的物像移动的方向刚好恰好相反。如果物像不甚准确,可以调节细准焦螺旋,直到物像准确年才。 6.如果进一步使用高倍物镜观察,应在转换高倍物镜之前,把物像中需要放大观察的部分移至视野中央(将低倍物镜转换成高倍物镜观察时,视野中的物像范围缩小了很多)。一般具有正常功能的显微镜,低倍物镜和高倍物镜基本齐焦,在用低倍物镜观察清晰时,换高信物镜应该可以见到物像,但物像不一定很清晰,可以转动细准焦螺旋进行调节。

中考生物专题——显微镜的观察

显微镜的观察 一、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物镜、目镜:放大物象 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调焦距 压片夹:固定玻片标本 转换器:调换物镜 遮光器:调节光线强弱 反光镜:是光线射入镜筒 通光孔:光线通过的孔道,位于载物台中央 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 二、显微镜使用步骤: 1、取镜安放:一手握住镜臂,一手托住镜座,放在偏左方、距实验台边缘约5cm,从镜箱 里取出目镜和物镜,分别安装在镜筒和转换器上。 2、对光:选最大光圈和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转动反光镜,将光线反射到镜筒里,直到整 个视野呈雪白色为止。(即可看到一个白亮的圆形视野) 3、放置玻片标本:玻片标本要正对通光孔中心。 4、观察:①从侧面注视物镜、双手缓慢顺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知道物镜 距离玻片标本2-3mm为止; ②再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是镜筒上升直至视野中出现物像; ③再微调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 5、收放:观察完毕,先提升镜筒,取下玻片标本。用纱布将显微镜外表是擦拭干净。转动 转换器,使两个物镜伸向前方(即两个物镜偏向两旁),将镜筒降至最低处。 三、注意事项: 1、判断污点: ①旋转目镜、若污点不动,则污点不在目镜;若动则在目镜上。 ②再移动玻片标本,如果污点不动则是在物镜上,若动则在玻片标本上。 2、视野白亮但无物像原因: ①物像没有正对通光孔②转动粗准焦螺旋的速度过快 3、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目镜 4、物镜有螺纹,物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小;目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大;从低倍物镜转为高 倍物镜,视野变暗 5、高倍镜下物像特点: 细胞体积大,细胞数目少,视野亮度变暗,视野清晰度变模糊 1、显微镜里看到的物像是倒像。玻片标本移动的方向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要注意三 个方向:物像所在方向、物像移动方向、玻片移动方向) 2、显微镜用纱布擦拭,目镜和物镜用擦镜纸擦拭。 3、光线明暗应调节遮光器选择不同的光圈和调节反光镜选择平面镜或凹面镜。 光线调暗应选择小光圈和平面镜 光线调亮应选择大光圈和凹面镜 要使模糊物像变清晰,应调节细准焦螺旋 镜筒下降时,眼睛应注视物镜。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