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肥料发展的的机遇与挑战

新型肥料发展的的机遇与挑战
新型肥料发展的的机遇与挑战

新型肥料发展的的机遇与挑战

第五届新型肥料学术探讨会闭幕发言稿沈兵

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委员、各位领导,大家中午好!

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新型肥料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在全体代表和与会朋友的共同努力下就要胜利结束了,在此我首先要感谢中航化肥公司对本次会议的赞助,感谢各位代表与委员的积极参会与发言,感谢新闻媒体的朋友们对我们学会工作的支持,感谢学会领导对我们专业委员会工作的支持。同时我也要感谢全体会员代表,特别是企业会员对我和我的同事们的信任,我们可以自豪地说第五届新型肥料学术研讨会是一次总结技术经验的大会,是一次产学研相结合的大会,是一次突出以会员为本的学术讨论的大会。长期以来广大学会会员和学会工作者为学会工作的开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在本次大会结束的时候,我代表新一届植新型肥料专业委员会向各位表示真诚的感谢!

十八大以来,中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加快,实质上就是劳动密集型农业向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农业转变。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流转,为现代农业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建立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是我国农村目前正在发生的巨变,与之适应的化肥的生产、经营、使用体系也将会发生变化。

目前种植大户、土地流转、农业合作社等各种新型农业体的出现,已经占据了三分之一的份额。大农户成为一个不可逆转、渐行渐近的动态化趋势,标志着新一轮农资调整期的来临,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催生农业的集约化,农业集约化倒逼涉农企业加快转型力度,农资行业全面进入分化阶段。大农户时代对肥料市场的要求逐步出现,种植大户、家庭农场等是今后农资企业主要的服务对象,必将推进农资产业的整合,而农业的高效、农产品的安全、生态、环保的发展需求,要求化肥必须高效化、精细化、功能化、便捷化、友好化发展,新型肥料成为满足这一变化的最佳方式。

2013年,国内尿素、磷酸二铵和磷酸一铵产能均远超出实际需求量,尿素总产能达到8164万吨,新增产能1016万吨,实际需求约5500万吨,全国磷酸二铵总产能已经达到2012万吨/年,2013年实物产量也达到1350万吨,每年国内需求量仅1047万吨。产能过剩导致市场出现一些负面影响,从2013年10月开

始,主要肥料品种价格一路下滑,近期尿素极端价格甚至达到1230出厂,这几乎是三十年前的价格,市场的过度竞争,价格过低,生产、经营企业效益差,2013年氮肥行业整体利润仅70多亿元,2014年第一季度亏损面达到78%,行业亏损面继续扩大,亏损额大幅增加。

自2004年以来,中央已经连续发布了十个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三农”问题的重要地位。在200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就指出,积极发展新型肥料、低毒高效农药、多功能农业机械及可降解农膜等新型农业投入品。优化肥料结构,加快发展适合不同土壤、不同作物特点的专用肥、缓释肥。2013年的“一号文件”更将重点放在科技兴农上,明确指出,新型化肥农药、测土配方施肥、化肥深施、良种培育、节本降耗等将成为农业科技创新的重点,并将缓控释肥料列为政府财政补贴项目。《化肥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指出:要按照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和环境友好的要求,重点开发、推广缓控释肥料和掺混肥料生产技术及装备,以及水溶性肥料、新型包裹材料和制剂生产技术,建立和完善复混肥标准;鼓励通过技术创新,不断提高技术的稳定性和优越性,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支持新型肥料的开发和应用。2013年农业部《关于深入推进科学施肥工作的意见》也要求加快示范推广新型肥料等。这预示着我国新型肥料示范推广将会全面提速。

新型肥料的发展离不开功能性差异和应用领域的广泛,功能性的差异化表现在高效化、复合化、长效化,应用的领域将重点是大作物、大产品、大配方,只有在大田作物、大规模种植的经济作物、氮磷钾单质化肥及复混肥常规化肥、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常规平衡配方上进行产品的升级,才能真正提升中国化肥的技术含量,新型肥料是生命力在于持久,能转变为常规肥料的新型肥料是最大的成功。2013年,具有缓控释功能的肥料中,包膜类肥料年生产量250万吨,脲甲醛类肥料年生产量40万吨,稳定性氮肥中抑制剂类年生产量约170万吨,农业部印发的《水肥一体化技术指导意见》提出,到2015年,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总面积达到8000万亩以上,新增推广面积5000万亩以上,随着国家对节水农业扶持力度加大,水溶性肥料行业发展迅猛。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水溶肥年产量为60万吨,2011年为159万吨,到2013年水溶肥的产量与使用量均超过200万吨。2013年中国肥料总销售额约为8500亿元,新型肥料所占比重仅为7%。预

计未来5-10年内,新型肥料在肥料市场中所占比重将可能升至15%。到2015年新型肥料销售额有望超过900亿元,2020年则可能超过1400亿元,年均增幅在10%左右。

新型肥料是更专用化的肥料,是满足各种施肥需要而出现的肥料品种,本次会议,很多研究报告对新型肥料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有些研究者已经做了前瞻性的基础研究,例如为满足规模化经营要求的肥料高效化、施肥机械化、水肥一体化、配方简单化、产品功能化、成本节约化、生态环保型等等,出现的缓控释肥、水溶肥、有机-无机复合肥、生物肥等。为此,研究者和企业应当调整研发思路,以满足市场需求为基础,例如,促根、近根施肥和提高抗逆性是新型肥料的研发重点,水溶性肥料原料与生产、应用技术成为发展趋势,发展单质型中微量元素叶面肥料、提高肥料的混配性;研究螯合技术,促进吸收、增加稳定性;开发新型助剂来促进植物吸收;研发新化合物、应用新化工原料,从而提高有效养分含量,改善产品性能;开发应用活性物质。

近年来,新型肥料的研究、生产、推广成为热门领域,但同时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一是研究、生产、推广脱节的问题,研究者不知道农民需要什么,企业有哪些技术难题,生产者盲目生产,特别是照猫画虎的仿造国外产品配方、类型多;二是缺乏创新意识和能力,产品技术含量低,质量良莠不齐;三是生产工艺技术相对滞后,企业自主创新设备少,工艺路线简单,产品质量不能保证;四是标准制订速度落后产品创新速度,相关的登记制度不灵活,制约了产业的发展进步;五是价格与价值不匹配,人为抬高了新型肥料产品的价格,影响新产品的推广速度;六是新产品的施用技术跟不上,企业注重产品研发而轻视产品的应用,造成应用环节出现大量问题,对新产品的效果产生怀疑;七是市场假冒伪劣的所谓新型肥料产品居多,炒作概念,糊弄经销商农民的多;八是新型肥料之中的有效成分的加入数量不足,如硝化抑制剂、脲酶抑制剂、多肽、缓控释BB肥之中缓释尿素,造成肥效不稳;九是新型肥料施用之后的生态环境问题缺乏研究,有机材料的重金属和激素、包膜材料的二次污染、抑制剂的植物及动物残留问题等。虽然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这些问题对于研究者而言就是课题、项目,对于企业而言,就是机遇,解决这些问题,发展的空间自然就广阔。

专业委员会下一步的重点工作就是积极为政府提供新型肥料发展的政策建议,为会员服务,重点是企业会员服务,为企业新产品研发提供技术支撑,协助解决生产、推广、应用之中的技术难题,组织专家进行新产品鉴定,监督检查企业新产品的生产、应用,为企业组织专题讨论会,联系专家与企业合作申请产学研项目。

各位代表:

农业体制的改革,市场的变化,使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新型肥料专业委员会的工作面临新的形势与机遇,我相信广大会员一定会在学会专家及专业委员会的指导下,认清形势,团结一致,扎实工作,为把中国植物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建设成一流学会,为农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和新型肥料事业做出新的贡献。

在会议结束的时候,我还要代表全体与会同志感谢为会议做了大量准备工作和服务工作的会务组的各位同志和格兰云天大酒店为住房、餐饮、会场服务的同志们,感谢大家为会议所做的周到、细致、优质的服务。现在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表示对他们的衷心感谢!

大会结束,谢谢各位!预祝各位归途顺利,身体健康!

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新型肥料专业委员会

2014年5月23日

新型肥料地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新型肥料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新型肥料的兴起及使用虽已有时日,却一直呈现良好的增长态势。未来的新型肥料将以高效化、专用化、长效化、功能化和低碳化为发展趋势,缓控释肥、硝基复、水溶性肥、海藻生物肥等新型肥料因符合这一趋势,逐渐成为市场新的增长点。近日,AgroPages 邀请中国雷力、澳洲埃尔夫(RLF)、美国优马公司(BHN)、国东部福阿母农(Dongbu Farm Hannong)、爱尔兰BioAtlantis、阿联酋RNZ 集团等活跃的新型肥料企业,就新型肥料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新型肥料的推广模式,以及他们在各自领域的产品优势,市场拓展情况进行了探讨。 新型肥料发展现状及趋势 雷力:新型肥料与传统肥料相比,具体表现在:技术新、功能新、用途新和材料新。近年来,新型肥料在中国发展速度很快,各种新型肥料层出不穷,从未来的发展趋势来看,只有那些注重技术创新、拥有核心技术、结合作物生长需求并能解决种植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的新型肥料,才会有更强的生命力。新型肥料未来的市场主要在经济价值高的作物和农业集约化、规模化生产的区域,具有明显的效益优势。

RNZ:高水平的肥料需求已经改变了过去那种受传统肥料支配的市场结构,现在的市场对新型肥料更加开放。新时代的农民对费用- 效益比更加关注。新肥的增长潜力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滴灌区域稳定增长;精准农业意识在增强;水肥一体化正在被应用到像抗虫棉、蔬菜、甘蔗及水果及蔬菜作物上;传统肥料与新肥的成本差距在缩小;农民的购买力在增加;水溶肥应用简单;农民更加关注质量与生产力。 澳洲埃尔夫:随着全球农业生产效率的不断提高,农民希望种植更加优质的作物、获得更多更可持续性的收获,这就给我们的技术型产品提供了发展空间,无疑有益于我们高端产品的品牌推广。 BioAtlantis:消费者及零售商对无残留水果及蔬菜的需求,驱动了叶面肥及无残留植保产品销售的快速增长,这些产品通常适用于水肥一体化的喷施过程。海藻提取物是目前在农业市场上增长最快的新型肥料产品之一,当作物产量达到一定水平,海藻肥能进一步提升产率,来确保满足全球日益增长的人口需求。 新型肥料的市场推广模式 澳洲埃尔夫:RLF 通过一种被称为综料管理的产品模式,重新分配农民的肥料预算,把RLF 的产品整合到一种新的现代化的农业肥料实践中去。让农民可以通过使用RLF 的产品,以及用一种生产效率更

生物肥料的现状及发展

生物肥料的现状及发展 摘要: 本文主要综述我国生物肥料的发展历史,分析了生物肥料的现状:发展生物肥料具有减少环境污染、改善作物品质等重要意义,同时也介绍了生物肥料的种类和生物肥料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本人认为我国的生物肥料具有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 关键词: 生物肥料化肥农业发展 1 引言 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肥料的施用量将日益增加。从目前的肥料分类来看,肥料主要包括有机肥料、生物肥料和无机肥料(俗称化肥)。凡以有机物质作为肥料的均称为有机肥料,通常所指的有机肥料主要是指农村中就地取材,就地积制,就地施用的一切自然肥料,所以又叫农家肥料。有机肥料在农业的发展过程中也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生物肥料实际上是利用微生物的有关性质,如对氮素的固定、对土壤中有机质和矿物态养分的分解、对作物生长的刺激等作用,提供作物生长所需要的氮素养分或提高土壤中难利用矿物态养分的有效性,从而促进作物对养分的吸收和生长,提高其产量和品质。无机肥料又称化学肥料,这类肥料的特点是所含营养成分比较单纯,大多数是一种化肥仅含一二种肥分。施入水中易被分解,很快见效,因此又称其为"速效肥料"。包括有氮肥、磷肥、钾肥和钙肥等。无机肥料为农业生产的发展、人类的生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无机肥料不但是现在也是将来现代农业生产必不可少的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的肥料生产、使用和进口大国,我国每年的化肥消耗量已超过3000万吨,但长期施用化肥,也给人类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对环境的污染,大量施用化肥造成湖、河、水库水体富营养化的程度日益严重,地下水的硝酸盐浓度也急剧增高,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生活。近几年来,随着人民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绿色食品和生态农业的发展,开始考虑适当减少化肥用量,增加有机肥料和生物肥料的用量。 可见化肥和农药的大量应用对于人类而言利弊并存,为兴利除弊,科学家提出了“生态农业”,逐步实现在农田里少使用或不使用化肥和化学杀虫剂,而使用有机生物肥料和采用微生物方法防治病虫害。作为无公害的生态农业措施之一的生物肥料应用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用它生产出的粮食、蔬菜等农产品,也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 2 生物肥料的发展历史 生物肥料在我国生产和应用已有50多年历史,经历了几起几落的发展过程,但从总体速度来看是较慢的。50年代大力推广应用大豆、绿肥根际固氮菌。当时全国各地差不多每个县都有菌肥厂。这个时期的生物肥料生产只求产量,不顾及质量,持续时间很短。六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初,全国许多地方又恢复生物肥料生产和推广细菌肥料,大部分采用发酵生产。与50年代相比,质量有了提高,但后来许多地方用炉灰渣替代草炭作吸附剂,产品质量下降,农民就不愿意使用

新型肥料发展现状

新型肥料发展现状 新型肥料发展现状 当前肥料发展出现新趋势,特别是在传统肥料行情处于低迷期,新型肥料日益受到“追捧”,并成为众多企业应对市场困局的“利器”。但是,目前新型肥料由于概念界定边界尚不清晰,导致市场中出现分类混淆、偷换概念等问题。日前,在潍坊举行的新型肥料营销峰会上,中国农科院区划所研究员、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理事长白由路对新型肥料的界定、现状以及发展趋势进行了释疑。什么是新型肥料?“新型肥料是指肥料家族中不断出现的新成员、新类型、新品种。”白由路解释说,新型肥料概念的提出大约有20年的时间。其中有些可能被长时间视为是普通肥料或者常规肥料,有些是大约在20多年前就出现的品种,只是人们过去不太重视,所以目前对于新型肥料的概念还没有一个具体的定义。白由路认为,目前市场上很多肥料都叫新型肥料,由于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造成了一些混淆。“曾经一段时间,我们只能将新型肥料专业委员会撤掉,就是因为概念太乱,在市场中引起的误解非常多。”白由路说,我们曾经一度认为,企业产品应当是什么肥料就叫什么肥料,不要用一个新型肥料的“口袋”将所有肥料不加以分类地全部装进去。但是,白由路也认为,新肥料、新品种永远是肥料创新的一个重点,从动态概念上来说,新型肥料是产业创新发展的原动力。新型肥料五大类别目前我国的新型肥料大致分为缓/控释肥、生物肥料、商品有机肥、多功能肥料、增效类肥料五大类。缓控释肥料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以包膜尿素为主的包膜型缓释肥料,这类肥料有硫包衣和树脂包衣两种。目前,我国包膜尿素的生产量约100-200万吨。另一类是化学抑制型的缓释类肥料,该肥料是在现有氮肥中添加以脲酶抑制剂、硝化抑制剂等,抑制氮素在土壤中的转化而达到缓释目的。目前我国将抑制型缓释肥料统称为“稳定性肥料”,我国年产量估计约100万吨实物量。我国将各缓释类肥料主要配制为含有缓释氮肥的掺混肥在市场上流通。此外,我国的脲甲醛生产厂家很多,但产品供应较少,估计在100至200万吨之间,主要以青岛住商为主。生物肥料是肥料中含有活体微生物肥料的总称。白由路指出,近十年来,生物肥料被西方认为是环保和回归生态的产品而日益受到重视。但是,在我国生物肥料由于作用比较缓慢,农民使用时往往不太

中国肥料制造行业现状及其前景预测分析

一、肥料行业相关内涵 肥料是农业生产中的主要投入物质,是指任何有机或无机、天然或合成的,施入土壤或喷洒于作物叶片上,为作物提供一种或多种必需营养元素的物质。科学施用肥料可以提高土壤肥力,促进作物的生长,提高农业生产力。 二、肥料制造行业分类 肥料分为有机肥料和化学肥料。有机肥料是农村利用各种有机物质、就地取材、就地积制的自然化肥的总称,又称农家化肥;化学肥料简称化肥,是指含有一定数量的一种或多种植物必需元素(如氮、磷、钾等)的工业产品,其生产过程通常伴有化学反应,但也可通过提纯或物理性加工天然原料的方法来制造。 按化肥中含有营养元素的不同,化肥可分为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和微肥,其中氮、磷、钾肥是农业生产中施用量最高的三种化肥。 图表1:化肥主要品种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三、肥料制造行业产业链简介 肥料制造的上游主要是煤炭、天然气、磷矿、硫磺和钾矿开采生产及畜牧养殖等,上游原料的价格对肥料生产成本具有直接的影响。在肥料价格改革后,行业竞争将更多地体现着价格和市场上。行业下游主要是农业生产,其中农业种植面积、单位面积施肥量对肥料需求量有直接的影响,而生物能源的发展以及食品消费升级是肥料产业发展的重要下游推动力量。 图表2:肥料行业产业链分析图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四、肥料制造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2012年,我国肥料行业产能提升,销售规模扩大,资产规模扩大,利润总额增长,行业整体发展情况较好。2012年,行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9139.33亿元,同比增长11.64%;实现利润总额491.03亿元,同比增长10.59%;平均从业人员69.477万人,同比增长1.45%。 具体行业财务指标、经济指标、效益指标等更多内容详见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4-2018年中国肥料制造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五、国际肥料制造行业知名企业 挪威雅苒公司 美国美盛公司 加拿大PCS公司 德国K+S集团 美国Terra工业公司 加拿大A-grium公司 俄罗斯乌拉尔钾肥公司 六、中国肥料制造行业领先企业

新型肥料及其发展前景

新型肥料及其发展前景 现代农业技术系作物生产技术专业03班 [摘要]: 新型肥料是针对传统肥料而言的其定义、作用和涵早已为人们所认可并在不断外延深化完善中。新型肥料伴随有机、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农业孕育而生并茁壮成长。新型肥料主要作用是:能够直接或间接地为作物提供必需的营养成分;调节土壤酸碱度,改良土壤结构,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性质;调节或改善作物的生长机制,提高作物的抗病虫、抗旱涝、抗早衰等抗逆性;改善肥料品质和性质,提高肥料的利用率;改善和提高产品品质和产量;其产品完全符合有机、生态、绿色农业的质量标准要求,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新型肥料这一产业的兴起,不但前景广阔,而且对农业高产、高效、优质、生态、环保有着重要意义,新型肥料将使我国化肥产业迎来春天。[关键词]: 新型肥料缓控释长效肥生物肥微量元素肥料腐植酸肥料 生长调节剂

目录 引言 (3) 1.缓控释长效肥料 (3) 1.1 造粒型 (3) 1.2 抑制剂型 (3) 1.3 有机合成型 (3) 1.4 有机合成型 (4) 2.生物有机无机复混肥 (4) 2.1 由一种或数种有益微生物、培养基质和添加剂配制而成的生物肥料 (4) 2.2 有益微生物菌群与有机肥结合形成的新型微生物有机肥料称为生物有机肥 (4) 2.3 “高效、安全、环保”型肥料是国外肥料研究与应用的主要趋势 (4) 3.氨基酸、腐植酸类肥料 (5) 3.1 能够提供各种氨基酸类营养物质的物料统称为氨基酸类肥料 (5) 3.2 腐植酸肥料 (5) 4.BB肥 (5) 4.1 BB肥的优点 (6) 4.2 BB肥生产、施用中的问题 (6) 4.3 BB肥的发展前景及建议 (6) 5.中微量元素肥料 (7) 6.可溶性叶面肥 (7) 6.1 叶面施肥的施肥原理 (7) 6.2 叶面肥的特点 (7) 6.3 叶面肥的种类 (8) 6.4 叶面肥的发展趋势 (8) 7.植物生长调节剂 (8) 7.1 植物生长调节剂分类 (8) 7.2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作用 (8) 7.3 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注意事项 (8) 7.4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发展前景展望 (9) 参考文献 (9)

现代农业高技术的发展现状方向和趋势

类别:综述 现代农业高技术的发展现状、方向和趋势 龚德平 现代农业是市场化、工业化、科学化、集约化、社会化、补贴与福利化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发展现代农业,就是用现代物资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组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管理农业,用现代市场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知识文化型农民发展农业。现代农业高技术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核心。 (一)、现代农业高技术的发展现状 随着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等高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农业高技术发展迅速。以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技术不断向农业科技领域渗透和融合,逐渐形成了分子育种技术、转基因技术、数字农业技术、节水农业技术、食品加工技术、航天育种技术等农业高技术体系。 1、农业生物技术发展迅速,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制高点,对科学、技术、方法、理念、产业、社会与伦理产生一系列的革命性影响。现代分子育种学与传统动植物育种技术的结合,促进了新兴分子育种技术的发展。近年来由于转基因生物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影响尚存在一些科学意义上的不确定性,科技界纷纷把研究重点转向动、植物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该技术具有高效、安全的突出优点,已经展示出部分常规育种技术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以转基因为核心的现代生物技术产业成为当今世界发展最快、最活跃的农业高技术产业领域之一。农业生物药物技术研究取得了一

批重大突破,成为农业高技术研究领域角逐的重点领域,目前以基因重组技术为代表的生物技术是农业生物药物研究的核心技术。生物技术在理论和技术上不断取得突破,为现代农业高技术的孕育、成熟、发展创造了条件。同时,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越来越直接地影响着人类的精神生活,冲击着传统的伦理观念,衍生出许多新的伦理道德问题。 2、农业信息技术与数字化技术日新月异,对传统农业的改造显示出强劲的动力。农业信息化技术与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主要有数据库技术、农业专家系统、3S技术、农业网络技术以及精确农业技术等。农业专家系统最早于1986年出现在美国,现在专家系统通过网络传送到田间和饲养场正成为一种趋势;以3S技术(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与精确农业技术为基础的精确农业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新潮流;农业现代高技术装备迅速地吸收应用电子与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发展成就开发出智能、高效、多功能和大型化农业现代装备。与此同时,农业信息技术与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对社会物资生活、精神生活方式、以及人类物资、精神文明空间的拓展与延伸产生深刻的变革。 3、高技术引领驱动和支撑农业生产方式转变,成为世界现代化农业发展的根本标志。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新材料技术的迅猛发展,为解决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现代农业综合发展问题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农业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技术研究主要集中在节水农业技术、新型肥料技术、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等方面。目前节水农业研究的目标是不断提高作物水分利用率和利用效率,依据作物生理需水确定作物用水;在新型肥料技术方面,目前主要研究主要集中在纵横向动态平衡施肥

国内外化肥行业状况及产业链分析

世界化肥消费量增长趋势 单位:百万吨资料来源:IFA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人口众多,政府对于农业发展始终非常重视。从化肥需求来看,从1990年至今,我国化肥的产量和消费量均居世界首位。全国有2/3的化肥用在粮食作物上,近一半的粮食产量是来自于化肥的施用。化肥的需求主要受到农作物种植计划、采购模式以及天气情况的影响。受种植计划影响,在我国通常3-5月和7-9月为化肥销售旺季。对农业产生不利影响的气候则主要包括洪水和干旱,对化肥的需求量产生较大的影响。气候也会对作物收成产生较大的影响,进而影响农民收入,也会影响到化肥的购买力。此外,我国的农民偏好使用氮肥,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对88个化肥经销商的调查结果显示,农民购买氮肥所占的比重最大,为41%,其次是复混肥,占28%。而磷肥和钾肥的比重仅占18%和12%。我国氮、磷、钾的消费比例仅为1:0.32:0.17,农业部要求的比例为1:0.37:0.25,与世界平均水平1:0.40:0.27还有一定差距。从施用的作物看,60%用于粮食作物,40%用于经济作物和其他行业。

年发展,我国尿素产品产量和质量都得到大幅提高,从总量上看,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尿素生产国,不但已经能够满足国内农业生产需求,由进口国转变成出口国,近年来还出现了产能过剩的趋势。受制于产能过剩、出口受限和原料成本上涨等多重因素的推动,未来尿素行业的整体利润水平将可能出现下滑,这将给大型尿素企业带来整合机会。尿素生产具有资金密集的特点和较为明显的规模经济效应,大型合成氨、尿素生产装臵具有流程合理、能耗少的优势,能够通过扩产来抵御单位利润下滑所带来的影响。而一些小型尿素生产企业由于原料供应和成本方面的劣势,利润空间将受到挤压,甚至出现亏损。预计未来随着市场竞争的进一步加剧,以及原料、环保等方面壁垒的提高,会有更多的小企业退出,这将为大型尿素企业创造一个更加有利的经营环境,也为尿素行业整合提供了契机。 合成氨是氮肥制造工艺的主要原料,85~90%的合成氨被用于化肥生产。美国约有30%的液氨作为氮肥直接施用,但在世界范围内,通常是将合成氨加工成下游的氮肥品种施用。世界工业用氨量占合成氨总消费量的10~15%。工业用氨主要用于动物饲料、炸药以及聚合物产品等。 “十二五”期间,随着天然气定价机制改革的推进,以天然气为原料的企业面临成本上升的压力,拥有煤炭资源的企业的竞争优势将进一步显现。氮肥行业将围绕淘汰落后产能,提高行业集中度,提升节能环保和安全生产水平,优化产业布局,调整产品结构,发展复合肥、专用肥以及开发新型肥料,加强农化服务等方面,实现产业的协调发展。 (2)磷肥 磷肥是我国化肥工业发展的重点,磷肥生产始于20世纪50年代,根据我国磷矿品位低的特点,以生产普钙和钙镁磷肥为主,目前是世界上低浓度磷肥产量最大的国家。随着化肥消费观念的转变,国内磷复肥的消费增长,同时也带动了高浓度磷复肥工业的迅速发展。磷肥产量中90%要用硫酸作原料。我国磷矿资源丰富,主要集中在云南、贵州和湖南三省,但优质磷矿少,而中低品位磷矿多为难选矿,磷精矿成本高,同时磷矿外运受铁路运输制约,这些都对磷肥的发展起到限制作用。

国内外微生物肥料的发展概况

国内外微生物肥料--发展概况 一、微生物肥料的定义 微生物肥料是指一类含有活微生物的特定制,应用于农业生产中,能够获得特定的肥料效应。可将微生物肥料分为两类,一类是通过其中所含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增加了植物营养元素的供应量,导致村物营养状况的改善,进而产量增加,代表品种是要菌肥:另一类是广义的微生物肥料,其制品虽然也是通过其中所含的微生物生命活动作用使作物增产,但它不仅仅限于提高植物营养元素的供应水平,还包括了它们所产生的次生代射物质,如激素类物质对植物的刺激作用,促进植物对营养元素的吸收利用,或者能够拮抗某些病原微生物的致病作用,减轻病虫害而使作物产量增加。 二、微生物肥料的种类和作用机理 微生物肥料的种类很多,如果按其制品中特定的微生物种类可分为细菌肥料(如根病菌肥、固氮菌肥)、放线菌肥(如抗生菌类、5406)、真菌类肥料(如菌根真菌)等:按其作用机理又可分为根瘤菌肥料、固氮菌肥料、解磷菌类肥料、解钾菌类肥料等:按其制品中微生物的种类又可分为单纯的微生物肥料和复合微生物肥料。微生物肥料的功效主要是与营养元素的来源和有效性有关,或与作物吸收营养、水分和抗病有关,概况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增加土壤肥力,这是微生物肥料的主要功效之一。如各种自生、联合、共生的国氮微生物肥料,可以增加土壤中的氮素来源,多种解磷、解钾微生物的应用,可以将土壤中难溶的磷、钾分解出来,从而能为作物吸收利用。 2、产生植物激素类物质刺激作物生长,许多用作微生物肥料的微生物还可产生植物激素类物质,能刺激和调节作物生长,使植物生长健壮,营养状况和得到改善。 3、对有害微生物的生物防治作用,由于在作物根部接种微生物肥力,微生物在作物根部大量生长繁殖,在为作物根际的优势菌,限制了其它病原微生物的繁殖机会。同时有的微生物对病原微生物还具有拮抗作用,起到了减轻作物病害的功效。

国内外有机肥产业现状浅析与发展

国内外有机肥产业现状浅析与发展 摘要:该文对中国有机肥资源的总量、开发现状以及管理办法进行了介绍,分析了商品有机肥行业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国外有机肥行业发展概况,对有机肥的功效与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有机肥资源;产业;开发利用 肖莹,张来峰,王宁. 国内外有机肥产业现状浅析与发展[J]. 农业工程技术,2017,37(26):78-79. 中国是古老的农业大国,有机肥在中国传统农业生产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传统农业依赖施用有机肥获得高产、优质农产品的历史和现实已为世界农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经验,但涉及商品有机肥的历史却只有短短的十几年。化肥在农业生产中的大量施用,大大提高了农产品产量,但也造成了农产品品质下降、土壤板结、污染水源等不利影响,而通过合理施用化肥、增施有机肥等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养分含量。 一、中国有机肥资源总量与开发利用现状 1、有机肥资源总量 据农业部等部门估计:目前中国总有机废弃物(包括畜禽粪便、作物秸秆、各种加工下脚料等)排放量约为43亿

吨,在这些有机固体废弃物中,占主要地位的是畜禽粪便,资源量占固体废弃物总量的50%左右,其氮、磷、钾总贮量约为6300万吨,相当于4900万吨尿素,1.19亿吨过磷酸钙和3400万吨氯化钾,此外,还含有17种氨基酸和镁、钠、铁、铜、锰、锌等多种微量元素约占8%-10%。 2、有机肥资源开发与利用状况 中国的农民很早就开始应用有机肥,南宋陈敷的农书云:“若能及时加新沃之土壤,以粪治之,则益精熟肥美,其力当常新壮矣”。到了现代,由于化学肥料的大量生产施用,有机肥施用率大大下降。据农业部农技推广中心的数据称:有机肥在肥料总投入量中的比例由1949年的99.9%下降至2003年的25%,并持续下降。 中国目前有机肥的施用比例是非常不恰当。有机肥占50%左右的比例为宜,高产田化肥与有机肥的比例约为6:4,低产田化肥与有机肥的比例约为4:6。 二、中国商品有机肥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中国商品有机肥行业管理问题 (1)对有机肥行业的管理不到位 目前实施的有机肥标准没有涵盖现有的所有有机肥品种,且只有一个统一的含量标准,对不同原料、不同工艺生产的有机肥没有相应的技术要求。目前全国现有大大小小有机肥生产企业2600家,生产原料混乱、产品以次充好、缺

化肥的发展史

1840年,德国科学家李比希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批判了腐质营养学说,提出了矿质营养学说。李比希矿质营养学说的创立为化肥工业的兴起奠定了理论基础,也为解决世界粮食问题和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做出了巨大贡献。1843年,第一种化学肥料——过磷酸钙在英国诞生.1861年,德国首次开采钾盐矿。1907年,意大利生产了石灰氮。 在近一个半世纪中,全世界已生产和使用了数十种含有单一或两种以上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的化肥,为世界农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我国使用化肥的历史始于1901年,台湾省从日本引进了肥田粉(硫酸铵即氮肥)用在甘蔗田里,距今也有100多年的历史。 就世界范围讲,德国的“哈伯——博施”开发的合成氨工艺于1913年实现工业化后,氮肥工业进入了新的纪元。随着工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合成氨绝大部分用来生产氮肥。 氮肥在化肥领域中所占比重最大,对农业产量的影响也最大。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1950年-1970年,世界粮食增产近一倍,其中因扩大播种面积面增产的粮食占22%,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增产的粮食占78%。在提高的单产中,施用化肥的作用占40%-60%. (附) 中外施肥量比较 人均耕地面积平均施肥量每千克化肥产谷物量 (公顷) (千克/公顷) (千克) 英国0.104 275.5 23.4 德国0.144 197.2 29.0 法国0.316 305.4 91.5 中国0.174 154.0 20.2 化肥增产效果 作物试验数增产率每kg有效元素增产kg数 (公顷) (%) 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 水稻 829 40.8 9.1—13.4 4.7—9.7 1.6-4.9 小麦 1260 56.6 9.1—13.4 4.7—9.7 1.6-4.9 玉米 629 46.1 9.1—13.4 4.7—9.7 1.6-4.9 皮棉 62 48.6 1.2 0.56 0.9 油菜 64 64.4 4.0 6.3 0.63 我国化肥生产量与消耗量(万吨) 年总量氮肥五氧化二磷氧化钾 N:P2o5:K2o 化肥生产量(有效成分) 1980 12321 9993 2308 20 1:0.23:0.002 1990 18799 14637 4116 46 1:0.28:0.003 2000 31857 23981 6630 1246 1:0.28:0.052 化肥消耗量(有效成分) 1980 12694 9425 2882 387 1:0.31:0.041 1990 25903 17480 6452 1971 1:0.37:0.113 2000 4140 25145 9729 6590 1:0.39:0.262 来源:氮肥工业协会 回眸1998年以来中国化肥产业改革十年的风雨历程,我们不难发现,中国化肥工业一路辉煌的背后,飘扬着一面自主创新的大旗。从单质肥起步到硫酸钾复合肥在全国兴起,从

肥料制造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报告编号:1510936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完整的调研分析工作,使决策者在阅读完行业研究报告后,能够清楚地了解该行业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趋势,确保了决策方向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中国产业调研网https://www.360docs.net/doc/045699182.html,基于多年来对客户需求的深入了解,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该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注重信息的时效性,从而更好地把握市场变化和行业发展趋势。

一、基本信息 报告名称: 报告编号:1510936←咨询时,请说明此编号。 优惠价:¥7020 元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咨询电话: Email: 网上阅读: 温馨提示:如需英文、日文等其他语言版本,请与我们联系。 二、内容介绍 新型肥料是化肥行业推陈出新的产物,也可以说是站在传统肥料肩膀上发展而来的,但直至今日这一概念的提出仍存在争议。农业部的肥料登记管理中认为除氮、磷、钾等大量元素肥料,以及已有国家目录和国家标准的复混肥外,其他肥料都是新型肥料。而行业内普遍将采用新方法、新工艺、选用新材料、具有新功能的肥料都称为新型肥料。 目前我国市面上多数的新型肥料内涵不够新,其发展也仍未能脱离传统肥料的框架。但不可否认的是新型肥料是传统肥料的创新,尤其是在提高施肥效率和改善土壤环境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因此,新型肥料这一概念虽然在化肥行业发展上不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但却是行业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 2014年12月份国内钾肥总产量52.71万吨,1-12月累积总产量610.47万吨。2013年同期产量为37.03万吨,同比增加42.33%。 《2015-2020年中国肥料制造市场深度调查研究与发展前景分析报告》对肥料制造行业相关因素进行具体调查、研究、分析,洞察肥料制造行业今后的发展方向、肥料制造行业竞争格局的演变趋势以及肥料制造技术标准、肥料制造市场规模、肥料制造行业潜在问题与肥料制造行业发展的症结所在,评估肥料制造行业投资价值、肥料制造效果效益程度,提出建设性意见建议,为肥料制造行业投资决策者和肥料制造企业经营者提供参考依据。 正文目录

肥料制造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2015-2020年中国肥料制造市场深度调查研究与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报告编号:1510936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完整的调研分析工作,使决策者在阅读完行业研究报告后,能够清楚地了解该行业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趋势,确保了决策方向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中国产业调研网基于多年来对客户需求的深入了解,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该行业市场 现状及发展前景,注重信息的时效性,从而更好地把握市场变化和行业发展趋势。

、基本信息 报告名称: 2015-2020年中国肥料制造市场深度调查研究与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报告编号: 1510936 ?咨询时,请说明此编号。 优惠价: ¥ 7020 元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咨询电话: Email : 网上阅读: 温馨提示:如需英文、日文等其他语言版本,请与我们联系。 1、内容介绍 新型肥料是化肥行业推陈出新的产物,也可以说是站在传统肥料肩膀上发展而来的,但直至今日这一概念的提出仍存在争议。农业部的肥料登记管理中认为除氮、磷、钾等大量元素肥料,以及已有国家目录和国家标准的复混肥外,其他肥料都是新型肥料。 而行业内普遍将采用新方法、新工艺、选用新材料、具有新功能的肥料都称为新型肥料。 目前我国市面上多数的新型肥料内涵不够新,其发展也仍未能脱离传统肥料的框架。但不可否认的是新型肥料是传统肥料的创新,尤其是在提高施肥效率和改善土壤环境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因此,新型肥料这一概念虽然在化肥行业发展上不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但却是行业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 2014年12月份国内钾肥总产量万吨,1-12月累积总产量万吨。2013年同期产量为万吨,同比增加% 《2015-2020年中国肥料制造市场深度调查研究与发展前景分析报告》对肥料制造行业相关因素进行具体调查、研究、分析,洞察肥料制造行业今后的发展方向、肥料制造行业竞争格局的演变趋势以及肥料制造技术标准、肥料制造市场规模、肥料制造行业潜在问题与肥料制造行业发展的症结所在,评估肥料制造行业投资价值、肥料制造效果效益程度,提出建设性意见建议,为肥料制造行业投资决策者和肥料制造企业经营者提供参考依据正文目录第一章中国肥料制造行业发展背景 肥料制造行业相关界定 肥料制造行业相关内涵

世界及中国化肥行业市场发展概况

世界化肥行业市场发展概况 世界化肥生产主要集中在亚洲、北美洲和欧洲等具有原料优势的国家。除中国外,世界化肥生产企业主要以石油和天然气为原料。由于粮食生产与消费不均、气候变化和土地荒漠化、人口增加以及人为破坏和战乱等因素的影响,世界粮食需求增长仍将带动化肥消费的增长。 近年来,世界化肥市场总体供需基本平衡,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联合国工发组织(UNIDO)和世界银行等组织预测,亚洲平均每年缺氮肥约800-900万吨(折纯养分),缺磷肥600 多万吨(折纯养分),缺钾肥450万吨(折纯养分)。欧洲、非洲和大洋洲地区的大部分国家缺钾肥和磷肥。 在世界化肥消费结构中,亚洲占有50%的份额,其中中国和印度化肥消费量的增长最快,而日本的消费量则逐渐减少;欧洲及中亚地区的消费量所占比重也在下降。据国际化肥工业协会(IFA)预测,世界化肥消费将保持缓慢增长的势头,年增长速度平均约为2.3%。 世界化肥生产主要集中在具有原料优势的国家,其中世界氮肥产量占总化肥产量的比重超过60%,主要集中在俄罗斯、中东、中国和中南美洲;磷肥产量占22%,主要生产国家和地区是美国、中国、非洲和中东;钾肥产量占总产量不到18%,主要集中在加拿大、俄罗斯、以色列和约旦,其中加拿大和前苏联地区占世界钾肥总产量的60%左右。 (1)氮肥发展状况 世界氮肥消费量约占全部化肥消费量的60%左右,预计至2008年-2009年世界氮肥需求量将达到9,460万吨(折纯养分),年均增长率为1.7%,增长部分主要集中在亚洲,占增长总量的76%。其他地区中,东欧将占12%,墨西哥和拉丁美洲将各占8%。(资料来源:国际肥料工业协会《世界农业形势和肥料需求,全球肥料供应和贸易(2003/04-2008/09)》、金光农业网2004年11月《世界氮肥供需形势分析及展望》)。 在氮肥中,尿素是主要的化肥品种,约占氮肥产销总量的50%,有俄罗斯、美国、印度、巴基斯坦、中国等55个主要生产国。从世界化肥消费趋势看,中国、南亚、拉美、非洲等国的化肥消费量将持续增长,西欧、日本等国化肥消费量将逐步下降,亚洲地区仍然是世界化肥最活跃的市场,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化肥生产与消费大国,其中尿素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31%,消费量占29.7%。(数据来源:中国农业网,《世界尿素市场2004-2012供需展望》)(2)复合肥发展状况 世界复合肥工业发展始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发达工业国家,1920年,美国氰胺公司用湿法磷酸与氨制粒状复合肥料的技术取得成功,建成世界上第一家年产2.5万吨磷铵工厂,

我国化肥行业现状和发展趋势

我国化肥行业现状和发展趋势 陈隆隆 (国家磷复肥生产技术与装备研究推广中心上海化工研究院200062) 1 中国化肥现状 经过近30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化肥生产和使用大国,尤其是氮肥和磷肥,生产和施用均为世界第一。世界化肥增长有一半的贡献来自于中国。2010/2011年度世界化肥消费量17220万吨,其中10410万吨N、4050万吨P2O5、2760万吨K2O。 2010年我国化肥消费量5545万吨,其中氮肥3391万吨、磷肥1350万吨、钾肥803万吨。氮、磷、钾消费比例为1:0.40:0.24,与发达国家1:0.42:0.42 的比例仍有一定的差距,主要体现在钾肥的施用比例不足。 表1 我国近几年化肥产品产量,万t 磷肥协会统计数据2009年磷肥产量为1385.7 万吨,2010年为1580万吨。 2006年中国化肥平均养分已为33%,与世界养分平均含量34%相近。近几年我国化肥施用量平均每年增长7.5%,其中N肥增长4.8%。我国化肥生产现状是N、P过量,钾需大量进口,其中尿素产能达到6000万吨,过量1000万吨,磷肥产能过量40%。 表2 近年来我国化肥产销情况表

图1 近年来我国化肥产销情况表 西方发达国家肥料施用的历史经验证明,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和环保意识不断增强,对生存环境越来越重视,因而使欧盟27国在过去近30年中,化肥的施用量呈逐年下降的趋势。 图2 欧盟27国化肥消费趋势 我国能成为化肥生产大国也与我国所拥有资源有关。 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统计,2005年世界磷酸盐储量180亿吨,基础储量500亿吨,其中80%以上集中在中国、摩洛哥和西撒哈拉、南非、美国4个国家和地区。按储量中国第一,按基础储量中国第二。中国磷矿石产量已占世界的30%。2010

新型肥料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新型肥料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新型肥料的定义 新型肥料是指选用新材料、采用新方法或新工艺制备的具有新功能的肥料(张夫道,2005)。目前新型肥料还没有完善的分类体系,按照新型肥料的组成和性质,新型肥料可分为4大类,分别为:缓/控释肥料、商品有机肥料、生物肥料、多功能肥料。我国新型肥料的发展进程见图1(夏循峰等,2011)。 1缓/控释肥料 1.1缓控释肥的定义 国际肥料协会对缓释和控释的定义为:缓释和控释肥料是那些所含养分形式在施肥后能缓慢被作物吸收与利用的肥料;所含养分比速效肥(例如硝铵、尿素、氯化钾)更长效的肥料。美国作物营养陇会(AAPFCO)对缓释和控制释放肥料的定义为:所含养分比速效肥具有更长肥效的肥料(翟军海等,2002)。 1.2缓控释肥评判标准 欧洲标准委员会(LEN)对缓/控释肥料所作的规定为:在25℃水浸提的条件下,肥料养分的释放要符合以下条件:肥料中的养分在24h内的释放率不超过15%,在28d之内的养分释放率不超过75%;在标明的释放期内,至少有75%的

养分释放出来(TRENKEL M E。1997;李卫牛等,2008;TRENKEL M E,石兀亮等,译。2002)。 2007年,由国家化肥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上海)与亚洲最大的缓控释肥生产企业山东金正大集团共同起草、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的《缓控释肥料》行业标准正式施行。根据该标准的规定,在温度25℃时,(1)肥料中的有效养分在24h内的释放率不大于15%;(2)在28d内的养分释放率不超过75% ;(3 )在规定时间内,养分释放率不低于80%。 1. 3缓控释肥的研究进展 1. 3.1国外研究进展 在20世纪30~40年代,各种含氮有机化合物(化合成缓释氮素产品,如CDU,IBDU,UF)在欧洲和美国得到了长足发展,之后的60、70年代,对颗粒肥料进行包裹形成包囊肥料(包膜肥料)的技术开始广泛兴起,一般认为1961年美国的TVA研制成功的硫衣尿素是包膜肥料研究的开端,但由于硫磺抗水性不够,缓释效果不是十分理想,采用沥青或石蜡进行一次包膜,增强了膜的抗水性,提高了缓释性能,经过近30年的研究于20世纪60年代才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生产能力。 Boller和Graver在1961年申清了主张使用环氧/聚酷系统树脂包膜复合肥料的专利,专利申清者是美国的ADM公司,Sierra Chemical Company采用这些专利,注册商标名称为“Osmocote TM”;并很快变为“The Foundation for Plant Nutrition TM”的控释肥料,“Osmocote TM”的商标于1993年被美国The Scotts Miracle-Gro Company购买。Stans前ry等人在1964年申清的专利中描述了使用沥青和微品石蜡(23wt%)和CaCO3包裹(NH4)2SO4而成的缓释肥料。1966年美国杜邦公司提出用甲醛气体与尿素在酸性催化剂的作用下缩合,制备脉甲醛包膜尿素。1967年美国在加利福尼亚生产的醇酸树脂包膜肥料(Osmocote),醇酸树脂包膜肥料是双环戊二烯和甘油酷的共聚物,养分的释放可以通过改变膜的成分或膜的厚度来控制。1974年日本窒素公司在美国申清的专利中详细介绍了生产聚烯烃包衣肥料的方法,并开发了商品名称为“Meister TM”的控释肥料,1987年Moor发明了“耐磨控释肥料”的方法,他们利用水溶性的含氨基的肥料作为核心,利用氨基的亲核作用和一些含亲电基团的化合物反应结合。形成聚合物包

微生物肥料的发展现状及问题

浅谈微生物肥料的发展现状及问题 王智武 (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合肥,230009) 摘要:随着我国绿色农业的蓬勃发展, 微生物肥料以其在农业生产中的显著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介绍了微生物肥料的特点、优势,简述了我国微生物肥料的发展现状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对我国微生物肥料产业发展提出几点建议,对微生物肥料发展的前景做了展望。 关键词:微生物肥料;现状;问题;前景 近年来,大量使用化肥带来的环境污染、土壤板结、地力衰退、生态恶化等问题日益严重,破坏了环境,影响了土壤肥力,降低了农产品的品质。另外,化肥利用率的逐年降低,致使农业成本增加,生产效益降低。为了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目的,世界各国都在极寻求更好的解决方案。微生物肥料具有无毒、无害、无任何污染的特点和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以其改良土壤、增加产量、提高品质且保护环境等特点而成为研究热点。微生物肥料中特定的功能微生物通过自身的生命活动促进土壤中物质的转化、提高作物营养水平、促进和协助营养吸收、刺激调控作物的生长,防治有害微生物等,从而达到增加作物产量和提高作物品质的目的。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和现代生态农业、绿色农业、有机农业的蓬勃发展,微生物肥料的推广应用有了长足的进展,创造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对发展我国可持续农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1、微生物肥料概况 1.1 微生物肥料的定义 微生物肥料,是指一类含有活的微生物的特定试剂,并通过微生物的特定作用给植物提供营养,调节植物生长,应用于农业生产中能够获得特定的肥料效应。微生物肥料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产品是微生物加载体,应该叫接种剂,对农作物生长有良好的刺激和调控作用,是通过其中所含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增强了植物营养元素的供应量,导致植物营养状况的改善,进而增加产量。另一类是广义的微生物肥料,其制品虽然也是通过其中所含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使作物增产,但它不仅仅限于提高植物营养元素的供应水平,还包括了它们所产生的次生代谢物质,如激素类物质、抗生素等,促进植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或者能够拮抗病原微生物的致病作用,减轻病虫害而使作物增产。 1.2微生物肥料的特点及其优势 微生物肥料的核心是微生物,因此具有微生物的特性。微生物资源丰富,种类和功能繁多,可以开发成不同功能,不同用途的肥料。而且微生物菌株可以经过人工选育并不断纯化、复壮以提高其活力,特别是随着生物技术的进一步发展,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获得所需的菌株已成为可能。另外,从环境资源角度来

化肥行业产能过剩新型肥料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河南省为石化产业发展定调 化肥行业产能过剩 新型肥料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2014年工业节能与综合利用工作要点 化 肥 行 业 产 能 过 剩 导 致 市 场 供 过 于 求 , 积 极 发 展 新 型 肥 料 推 动 产 业 转 型 升 级 成 为 必 然 选 择 , 新 型 肥 料 市 场 持 续 扩 大 , 特 别 是 旱 作 农 业 和 水 肥 一 体 化 技 术 的 发 展 导 致 对 长 效 肥 、 水 溶 肥 的 需 求 激 增 。 新 型 肥 料 之 所 以 新 , 还 在 于 服 务 新 。 当 前 肥 料 企 业 农 化 服 务 水 平 低 , 行 业 发 展模式尚需完善。 按照我国传统用肥习惯, 每年3月至5月的春 耕 、7月 夏 播 和10月 秋 播 期 , 国 内 化 肥 市 场 都 会 呈 现 量 价 齐 升 的 旺 季 特 征 。 但2008年 以 后 , 市 场 却 连 续 出 现 了 旺 季 不 旺 的 反 常 走 势 。 根 本 原 因 是 整 个 化 肥 行 业 产 能 过 剩 导 致 市 场 供 过 于 求 。 积 极 发 展 新 型 肥 料 推 动 产 业 转 型 升 级 成 为 化肥行业必然选择。 目 前 , 我 国 新 型 肥 料 企 业 已 超2000家 , 占 全 部 肥 料 生 产 企 业 总 数 的25 %左 右 。 尤 其 最 近 2年, 从农药跨界进入化肥行业的企业很多, 尽 近 日 , 《 河 南 省 人 民 政 府 关 于 加 快 推 进 产 业 结 构 战 略 性 调 整 的 指 导 意 见 》 正 式 发 布 。 河 南 省 的 发 展 目 标 是 , 到2015年 , 战 略 性 新 兴 产 业 年 均 增 速 超 过 25 %, 化 工 等 传 统 产 业 高 终 端 产 品 比 重 明 显 提 高 , 新 材 料 等 产 业 逾2000亿 元 。 到2020年 , 战 略 性 新 兴 产 业 成 为 支 柱 产 业 , 形 成 创 新 驱 动 主导、 绿色低碳发 展的新格局。 《 指导意见》 明确, 化学工业将坚持基 地 化 、 园 区 化 、 循 环 化 , 着 力 打 造 芳 烃 烯 烃 深 加 工 、 甲 醇 下 游 深 加 工 、 盐 化 工 深 加 工 、 氨 加 工 四 大 产 业 链 , 推 动 煤 化 工 、 盐 化 工 、 石 油 化 工 深 度 融 合 发 展 。 加 快 推 进 洛 阳1800万 吨 炼 油 扩 能 改 造 、 鹤 壁180万 吨 甲 醇 制 烯 烃 等 重 大 工 程 及 濮 阳 石 化 基 地 建 设 , 推 动 对 苯 二 甲 酸 、 煤 制 乙 二 醇 、 甲 醇 制 芳 烃 、 氯 化 聚 合 物 、 工 程 塑 料 等 下 游 深 加 工 产 品 发 展 , 扩 大 高 端 石 化 产 品 和 精 细 化 工 产 品 规 模 。 优 化 化 工 园 区 布 局 , 推 动 城 区 化 工 企 业 搬 迁 入 园 , 形 成 企 业 集 聚 、 绿色发展新格局。 管 跨 界 动 机 各 不 同 , 但 他 们 大 多 瞄 准 了 新 型 肥 料 这 片 “ 蓝 海 ” 。 因 为 新 型 肥 料 既 能 促 进 粮 食 增 产 稳 产 , 减 少 人 工 投 入 , 也 能 保 护 环 境 , 市 场前景广阔。 从 政 策 环 境 来 看 , 随 着 节 能 减 排 和 环 境 保 护 要 求 日 趋 严 格 , 发 展 对 环 境 友 好 的 新 型 肥 料 是 方 向 。 从 市 场 供 需 来 看 , 新 型 肥 料 的 小 肥 种 从 建 设 到 投 产 仅 需 上 亿 元 , 相 比 传 统 肥 料 动 辄 几十亿的投入, 具有成本优势。 新 型 肥 料 之 所 以 新 , 除 了 功 能 新 , 还 在 于 服 务 新 。 当 前 肥 料 企 业 农 化 服 务 水 平 低 , 行 业 发 展 模 式 尚 需 完 善 。 大 部 分 化 肥 企 业 仍 局 限 于 生产领域, 主要依赖资源投入和 产能扩张, 企 业 农 化 服 务 不 适 应 现 代 农 业 测 土 配 方 、 精 准 施 肥 的 需 要 , 造 成 施 肥 不 科 学 。 今 后 要 提 升 农 化 服务水平, 推动开展测土 能源工业将坚持“ 内增外引”, 继续建 设 全 国 重 要 的 区 域 性 综 合 能 源 基 地 , 推 动 能 源 生 产 和 消 费 革 命 , 构 建 安 全 、 稳 定 、 经 济 、 清 洁 的 现 代 能 源 产 业 体 系 。 着 力 推 进 煤 电 一 体 化 发 展 , 全 部 燃 煤 机 组 配 套 建 设 高 效 脱 硫 、 脱 硝 和 除 尘 设 施 ; 统 筹 完 善 油 气 管 网 和 储 配 设 施 , 加 快 实 施 “ 气 化 河 南 ” 工 程 , 加 强 煤 层 气 、 页 岩 气 资 源 勘 探 开 发 , 推 进 原 油 、 天 然 气 、 煤 炭 储 运 设 施 建设, 增强外部能源利用能力。 《 指导意见》 提出, 作为战略性新兴产 业 , 新 材 料 产 业 要 提 升 材 料 品 级 , 增 加 材 料 品 种 , 扩 大 生 产 能 力 , 打 造 全 国 重 要 的 新 材 料 产 业 基 地 ; 积 极 发 展 新 型 电 池 材 料 、 高 强 高 模 碳 纤 维 、 高 端 工 程 塑 料 等 产 品 , 推 动 新 乡 新 能 源 材 料 、 商 丘 和 平 顶 山 特 种 纤 维 等 产 业 园 区 建 设 。 针 对 新 能 源 产 业 , 加 快 发 展 光 伏 、 风 电 、 生 物 质 能 等 产 业 , 扩 大 新 能 源 产 业 规 模 , 推 进 以 先 进 生 物 燃 料 为 代 表 的 生 物 质 能 源 化 工 产 业 化 , 建设生物质能源示范工程。 2013年 , 工 业 节 能 与 综 合 利 用 工 作 坚 持 以 科 学 发 展 观 为 指 导 , 认 真 贯 彻 落 实 十 八 大 、 十 八 届 三 中 全 会 精 神 以 及 部 党 组 工 作 部 署 , 坚 持 分 类 指 导 、 重 点 推 进 , 坚 持 技 术 进 步 、 标 准 引 领 , 坚 持 探 索 创 新 、 示 范 带 动 , 各 项 工 作 取 得 明 显 成 效 。 全 国 规 模 以 上 企 业 单 位 工 业 增 加 值 能 耗 比 上 年 预 计 下 降4 . 9 %, 基 本 完 成 预 期 年 度 目 标 ; 万 元 工 业 增 加 值 用 水 量 预 计 下 降 至70立 方 米 (2010年 价 ) , 全 年 降 幅 超 过8 %; 大 宗 工 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预计提高约2个百分点。 2014年, 工业节能与综合利用工作要按照 三 中 全 会 关 于 深 化 改 革 的 要 求 , 结 合 全 国 工 业 和 信 息 化 工 作 会 议 部 署 , 以 工 业 绿 色 低 碳 转 型 为目标, 以工业绿色发展 专项行动为抓手, 以 改 革 创 新 为 突 破 口 , 继 续 在 政 策 、 机 制 、 法 规 、 制 度 方 面 下 功 夫 , 切 实 加 强 调 查 研 究 , 探 索 推 进 节 能 减 排 长 效 机 制 建 设 , 着 力 抓 好 节 能 降 耗 、 清 洁 生 产 、 循 环 经 济 和 资 源 综 合 利 用 等 各项工作, 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力争单位工业增 加 值 能 耗 及 二 氧 化 碳 排 放 量 下 降4 . 5 %以 上 , 万 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 7 %, 工业固体废物综 合 利 用 率 进 一 步 提 高 , 重 点 行 业 污 染 物 排 放 强 度明显下降。 一、 认真组织实施工业绿色发展专项行动 ( 一) 开展工业绿色低碳转型城市试点。 修 改 完 善 工 业 绿 色 低 碳 转 型 城 市 试 点 总 体 方 案 , 在 全 国 选 择5个 左 右 重 化 工 业 城 市 开 展 试 点 , 指 导 编 制 、 批 复 工 业 绿 色 低 碳 转 型 城 市 试 点 方 案 , 明 确 城 市 转 型 的 目 标 任 务 和 路 径 , 突 出 改 革 创 新 , 强 化 政 策 引 导 、 标 准 约 束 和 市 场 推 动 , 探 索 工 业 绿 色 低 碳 转 型 发 展 的 模 式 和 途 径。 ( 二) 实施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清洁生产水 平 提 升 计 划 。 组 织 相 关 地 区 的 钢 铁 、 水 泥 、 焦 化 、 化 工 、 石 化 、 有 色 金 属 冶 炼 等 重 点 企 业 开 展 清 洁 生 产 技 术 改 造 , 推 广 先 进 、 成 熟 、 适 用 的 清 洁 生 产 技 术 装 备 , 削 减 二 氧 化 硫 、 氮 氧 化 物 、 烟 ( 粉 ) 尘 和 挥 发 性 有 机 污 染 物 , 为 改 善 区 域 大 气 环 境 质 量 做 出 贡 献 。 指 导 京 津 冀 及 周 边地区地方 工业主管部门、 区域内中央企业制 定 本 辖 区 和 本 企 业 实 施 计 划 , 落 实 目 标 责 任 , 强化监督考核。 ( 三 ) 继 续 落 实 电 机 能 效 提 升 计 划 。 重 点 推 进 生 产 企 业 贯 标 、 专 项 工 程 推 广 实 施 和 政 策 机 制 建 设 。 会 同 质 检 总 局 实 施 电 机 生 产 企 业 贯 标 核 查 , 严 格 执 行 电 机 强 制 性 能 效 标 准 ; 培 育 一 批 提 供 一 体 化 解 决 方 案 的 规 范 化 、 规 模 化 合 同 能 源 管 理 公 司 , 整 合 资 源 , 完 善 市 场 化 推 广 模式。 二、 全面推进工业节能降耗 ( 四) 扎实提升能效水平。 进一步做好工 业 锅 炉 系 统 、 变 压 器 、 内 燃 机 等 终 端 用 能 产 品 能 效 提 升 工 作 , 落 实 内 燃 机 节 能 减 排 指 导 意 见, 发布内燃机产品燃油消耗限 值及测量方法 标 准 , 组 织 实 施 非 道 路 车 辆 及 发 动 机 高 效 清 洁 行 动 计 划 、 工 业 锅 炉 系 统 节 能 减 排 行 动 计 划 、 变 压 器 能 效 提 升 计 划 , 推 广 锅 炉 、 变 压 器 等 节 能技术及产 品。 继续推进重点用能行业开展能 效水平对标达标活动, 不断提升能效水平。 ( 五 ) 进 一 步 加 强 节 能 管 理 。 强 化 工 业 能 评 , 研 究 以 负 面 清 单 方 式 推 动 开 展 能 评 的 新 机 制 ; 强 化 标 准 约 束 , 会 同 有 关 部 门 实 施 好 百 项 能 效 标 准 推 进 工 程 , 编 制 《 电 石 、 铁 合 金 能 耗 限额标准贯彻实施方案(2014-2015 年)》, 开 展 以 节 能 标 准 促 进 “ 两 高 ” 行 业 过 剩 产 能 退 出 试 点 , 加 快 组 织 制 修 订 重 点 产 品 能 耗 限 额 强 制 性 国 家 标 准 ; 加 强 队 伍 建 设 , 组 织 开 展 省 市 工 业 节 能 与 综 合 利 用 管 理 干 部 专 业 培 训 及 重 点 用 能 企 业 能 源 管 理 岗 位 和 负 责 人 培 训 , 建 立 健 全 工 业 节 能 监 察 体 系 , 充 分 发 挥 节 能 监 察 队 伍 对重点专项工作的支撑作用。 ( 六) 推进节能技术进步。 继续编制和发 布 高 耗 能 落 后 机 电 设 备 淘 汰 目 录 和 先 进 节 能 技 术 装 备 产 品 目 录 , 开 展 落 后 机 电 设 备 淘 汰 情 况 的监督检查。 继续推进企业能 源管理智能化, 完 善 能 源 管 控 中 心 建 设 标 准 , 组 织 编 制 重 点 行 业 企 业 能 源 管 理 中 心 实 施 方 案 , 开 展 绿 色 数 据 中 心 建 设 , 制 定 绿 色 数 据 中 心 试 点 实 施 方 案 , 研究确定绿色数据中心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 ( 七 ) 促 进 工 业 低 碳 发 展 。 会 同 发 展 改 革 委 推 进 国 家 低 碳 工 业 园 区 试 点 , 组 织 编 制 试 点 园区实施方案和 园区评价指标体系, 制定国家 低 碳 工 业 园 区 管 理 办 法 , 建 立 绩 效 考 评 制 度 , 研 究 制 定 重 点 用 能 企 业 温 室 气 体 排 放 评 价 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