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公司管理评审报告

集团公司管理评审报告
集团公司管理评审报告

中国.****集团公司

管理评审报告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集团公司管理评审报告

NO:GP01

1、管理评审时间:2003年12月20日8:00~12:00

2、主持人:aaa

3、与会人员:公司各部门、厂、科室、车间负责人(详见与会签到记录)。

4、管理评审目的:根据公司2003年8月1日颁布的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管理规定,而评价

公司建立实施的ISO/TS16949:2002质量体系的有效性、适宜性、充分性。

同时,也评价公司2003年1~11月份经营计划、质量目标的完成率。

5、管理评审内容:公司于2003年8月1日颁布了新的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等,在

QS9000/VDA6.1/ISO9001的基础上,开始实施贯彻ISO/TS16949:2002

质量体系。同时,也制定和修订了一系列的与对公司实际情况相适应的

支撑性文件,并有效实施,使公司的管理走向规范化。公司在建立质量

体系时,对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进行了修改。经过运行,公司最高管理

者为评价其运行效果和今年经营计划完成情况,特对如下方面作了评审。

6、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实施情况

6.1 成品一次交验合格率 经计算2003年1月~2003年11月的实际情况如下:

通过对以上数据的监控,可以看出产品一次交验均未达到设定的指标值。经原因分析:在制定产品一次合格率时未充分利用以前的数据资源,制定的指标偏高,2004年要重新制定。

80

8590951001051

2

3

4

5

6

7

8

9

10

11

6.2 成品重要项出厂抽查合格率100%,总项次合格率≥92%

88

90929496981001021

2

3

4

5

6

7

8

9

10

11

6.3 供方供货批次合格率(≥92%)统计

96

96.59797.59898.59999.51001

2

3

4

5

6

7

8

9

10

11

6.4 顾客满意度≥85%

销售总公司在2003年8月组织进行了一次顾客满意度调查,从调查结果的统计可以看出顾客满意度达到了89.21%,与公司的质量目标相适应。 7 顾客投诉及其处理

集团公司从2003年1月~2003年11月,共收到顾客投诉12起,比去年同期减少了38起,下降率为76%,其解决率达到100%。 8、0公里PPM

501001502002503003504001

2

3

4

5

6

7

8

9

10

11

9、业务计划完成情况

质量部组织编制的公司经营计划已下发,每月跟踪检查、分析计划执行情况,并形成书面报告,提交公司领导。今年我公司生产保持持续增长,销售市场有较大增长,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公司质量目标中的各项指标按计划完成,经营计划总体运行情况较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注意。具体见每月的业务计划监控报告。 10、质量体系的建立与实施情况 10.1 文件化质量体系的建立

10.1.1 按照TS16949:2002标准要求,本公司编制了《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以及支撑性

文件、作业指导书,于2003年8月1日正式颁布实施,体系开始运行

10.1.2 通过体系的运行寻找不足,不断整改达到规范。

10.1.3 文件化体系在运行中体现的合理性、有效性,将随着贯标认证工作的深入而不断完善

和提高。

10.2 体系建立与实施所做的工作

10.2.1 质量体系的建立

10.2.2 在质量体系运行前,公司组织管理干部进行质量知识培训,组织员工学习

TS16949:2002标准知识,学习相关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并进行考核。公司派5

人参加了TS16949:2002内审员培训取证,为公司质量体系运行打下了良好基础。10.2.3 由于文件的充分准备及培训的有力配合,体系在初始运行后大部分要素进入了轨道

并运行良好。从8月份内审情况来看,无严重不符合项,说明公司经过短暂的适应

期后,已逐步进入良性运行的轨道上。公司自质量体系建立运行后,一直把建立合

理、有效、适用的质量体系作为目标来抓,作为一项提升管理工作来做。

10.3 体系目前的运行情况

10.3.1 体系目前的运行情况较为正常,内审中发现的不符合项经各部门确认,制订了纠正

预防措施,并进行了整改。通过这次内审,体系的运行情况得到明显的改观。

10.3.2 体系的运行情况在不断地改善,但仍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10.4 质量方针、目标的贯彻实施情况

10.5 质量方针、目标的发布

质量体系建立初期,公司就质量方针、目标的条文向员工广泛征求意见,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形成了质量方针和目标,于2003年8月1日正式颁布。

11、过程的业绩和产品的符合性

公司产品的关键工序制造过程的工序能力CPK达到了1.33,产品的制造过程按过程审核进行了审核,达到了预期的要求。

公司生产的产品符合产品的技术要求和顾客要求,产品的合格率达到了质量目标的要求。

12、审核结果

12.1体系审核

2003年9月6日至9日,以aaa为组长、公司4名正式内审员和2名预备内审员为组成成员的审核小组根据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的规定对公司TS16949:2002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进行了本年度第一次内部审核,审核范围基本覆盖了质量体系的所有要素、所有部门车间。本次内审覆盖了公司所有部门和质量体系的所有要素,审核中共发现不符合项48 个,建议项16个。由于贯标工作刚刚起步,工作开展不够完善,内审中发

现问题较多,但这些不符合项均属于一般不符合项或轻微不符合项,涉及的要素较分散。

本次内审不符合项均已经过各责任部门确认,并由责任部门制定纠正/预防措施进行整改,且进行了跟踪验证,均在计划期内整改完毕。通过内审,发现了我公司质量体系存在的一定问题。经过整改,使质量体系进一步完善,切合实际,符合TS16949:2002标准的要求,整个质量体系处在受控状态,运转是有效的。

12.2、产品审核、过程审核情况

今年年初,我们根据VDA6.3和VDA6.5中产品审核、过程审核的相关要求,制定了

产品审核、过程审核计划。根据审核计划,常规产品按产品类型选定代表型号定期进

行审核。审核中严格按照《产品质量审核规定》及其附件《产品缺陷分级指导表》、《产

品质量审核检验准则》的要求进行。在《产品质量审核检验计划》的基础上,认真填

写相应的《产品质量审核记录单》、《产品质量检验报告》、《产品质量审核评价报告》

及《产品质量审核A/B级缺陷对策表》。审核中未发现产品有A/B级缺陷,所审核的

几种产品包装、外观、尺寸、物理特性等方面均能满足检验要求、顾客的要求,质量

优良,均可正常供货。

根据程序文件的要求,结合公司新产品开发的实际情况,编制了过程审核计划,并按

计划进行了审核,对审核过程中发现的不符合项已要求相关部门进行了整改。

12.3第二方审核情况

今年有4家顾客来我公司进行了现场审核,分别是:aaaa ,对顾客提出的问题公司

都进行了纠正,并将整改报告及时反馈给了顾客。

12.4第三方审核

今年公司未进行第三方审核。

13、质量例会及内部沟通情况

公司每月召开一次生产(质量)工作会议,在每月例行的这两次会议上,公司领导和各部门、车间主管研究和安排当月的生产进度与衔接、需要解决的技术和质量问题、体系运行过程中的问题,公司领导层在会上布置与质量、生产、安全有关的工作。每次会议内容均有记录并以文件形式下发。使各有关部门及时了解体系的进展情况,确保了内部沟通的有效性。

14、纠正预防和持续改进情况

今年贯彻TS16949:2002标准,实施新版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标准和新版程序文件对持续改进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对新要求进行反复深入学习的基础上,对持续改进工作进

行认真策划、扎实开展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4.1纠正措施:根据《纠正和预防措施程序》对生产过程中的产品质量不合格情况进行分析,

及时开出纠正措施要求进行改正。

14.2 预防措施:通过发动各部门、车间提预防措施设想,质量部进行汇总和分析。

14.3 优先减少计划:质量部根据各车间返工、返修、回用的情况,工序检验记录、零件/成

品检验记录等分析的结果,结合目前实际情况,提出优先减少计划。目前这些项目正在实施中。

14.4 根据持续改进程序,并征询各部门的建议,制定了“持续改进计划”。项目正在实施之

中。质量体系在运行过程中经过不断持续改进,更加完善、适宜、有效,提高顾客的满意率。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坚持持续改进的思想,使生产过程更优化、合理,提高生产能力、生产效率,减少浪费,节约成本,提高我们的产品质量。

15、资源的配置情况

公司的组织结构、人力资源和设备的配置基本上是合适的,能确保各配套产品的正常供货,满足顾客的要求。同时从企业的发展来看还需不断引进高素质的技术人才,尤其是技术开发人才,充实壮大企业的技术队伍,不断培训现有的职工,提高员工的素质,使人力资源的配置更趋合理。

16、质量体系文件的受控情况

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与三级文件已发放至各分厂、车间,质量体系所有文件均按照程序文件中《文件和资料的控制程序》的规定,进行编制、会签、审批、发放等。质量手册、程序文件、支撑性文件、作业指导书全部受控,是有效的。各技术图纸、图书、资料等也已编号登记在册,处于受控状态。

17、员工满意度评价

质量部对公司员工的满意情况进行了调查,经过统计分析,公司员工满意度为83%,针对员工不满意的方面公司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18、质量成本评价

按照《质量成本统计规定》的要求,制订了年度的质量成本目标计划。并做好了质量成本数据的收集、统计、核算等各项工作,具体见每月的质量成本报告。

19、产品开发情况

各分公司技术部在产品开发过程中严格按照体系的要求按APQP控制程序进行开发,编制

了过程流程图、FMEA、控制计划、作业指导书等相关文件、进行了初始过程能力研究、MSA分析。

19.1关键路径、开发进度计划

各分公司技术部在产品开发过程中,针对产品质量要求和顾客交付要求及时编制了关键路径和开发进度计划,并按计划进行了监控,其中今年开发的新产品电磁阀、离合器总泵、空气干燥器在计划进度内完成了先期策划、试生产、PPAP提交报批等工作,目前正在等待批准的结果。

19.2 在产品开发过程中,为了降低和控制产品开发成本,技术部和财务部根据产品要求和顾

客的要求以及实际开发情况编制了开发资金计划表,并在开发过程中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了监控,开发费用基本上都控制在开发成本内。

19.3 质量风险分析

技术部在新产品开发过程中,对新产品质量风险进行了分析,质量风险分析包括了顾客更换的风险、供方的风险、设备风险、生产风险、生产人员的风险、认可的风险、交付的风险、安全风险、产品测量的风险等,针对质量风险分析中的高风险,在FMEA分析中采取措施降低质量风险,并在控制计划和作业指导书中予以重点关注,在生产中进行严格控制。关键工序的PPK达到了1.67以上.

20、产品的实际失效和潜在的失效对质量、安全和环境的影响

本公司发生产品的实际失效情况见顾客投诉的问题。已发生的质量问题未对质量、安全和环境造成影响。对于产品的潜在失效已通过FMEA进行了分析和控制。

21、上次的管理评审的跟踪措施的完成情况

本公司上次的管理评审提出的问题有5项,完成的项目有5项。

22、可能影响质量管理体系的变更情况

目前无影响质量管理体系的变更情况

24、改进的建议

管理评审会议相关部门提出相关的改进建议(见附表)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