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的思想是什么.doc

朱熹的思想是什么.doc
朱熹的思想是什么.doc

朱熹的思想是什么

朱熹的思想是什么

朱熹的理学思想是以北宋二程的理学为基础,融合了佛,道两家思想,构建了自己庞大的理学体系。他认为理是世界的本质,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客观唯心主义思想。以人为中心,理是人类社会的最高准则。

他的思想体系主要可以概括以下三类:第一,理是世界的本源。朱熹哲学思想的核心即是理;第二,格物致知理论,他在提倡重视人的道德修养的同时也要加强对外部事物的考察;第三提出了遏人欲而存天理的主张,想要体会到天地之理,就要除去人的私欲。

朱熹的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他是儒学发展到宋代的传承者和创新者。他的思想体系,在往后朝代的政治,思想文化领域都占有重要的位置,产生了深远影响。康熙皇帝说朱熹是集大成而绪千百年绝传之学,开愚蒙而立亿万世一定之规。

朱熹的格物致知理论,对王阳明的心学的产生了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王阳明为了验证格物致知理论,他在书院一连坐了七天观察竹子,想体验会到竹子的道理,日不食,夜不寐,专注于观察竹子,思考问题,最后终于撑不下去生病了,但也没有体会出竹子的道理。王阳明格竹子让他对朱熹的格物致知产生了怀疑,也对格物致知有了新的理解。他们对格物致知理解不同在于:朱熹倾向于对外在事物的理性探索,而王阳明则是指向内在的主观体验。

朱熹对后世的影响如何

朱熹的理学说是他最大的成就,他认为理是山川河流、鸟兽虫鱼、四季变幻和仁义礼智信,这些都是世间存在的,不能被破坏的规律,人的一举一动都必须受到规律的约束,违反规律会受到自然和社会的惩罚。理相对的是欲,欲望要在正常的

范围内才被允许,超出了正常的范围应该被禁止。这个学说被统治者截出来,用来约束人民。短期来看,有利于统治者管理百姓,使百姓能够安分守己,达到国家稳定的目的;长远来看,人的正常欲望得不到实现,人没有积极性,做事很消极,不利于社会的发展。

朱熹提出的四书,四书是中国古代的四本典籍,他认为这四本书是读书人必读的经典,不读这四本书不能称之为读书人。这四本书后来被作为封建社会必读的教科书,每次的科举考试都是从这四本书里面找考点,读书人的思想都被这四本书禁锢了,直到封建社会结束才逐渐被废除。

朱熹提出的三纲五常,他规定了人与人之间的区别,君臣之间、父子之间、夫妻之间都各自遵守应该做的事,大臣对君王、孩子对父母、妻子对丈夫都要绝对服从,从某个程度上约束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对于维护社会秩序从短时间来看有积极作用,从长远来看,扼杀了人的自然欲求,人变得迂腐和封建。

朱熹理气论核心思想是什么

朱熹理气论核心思想是什么

朱熹的理气论的核心范畴是理,或者称为道或太极,从中可以看出他充分利用了道家的思想。理是万物之先,是事物发展的规律,是伦理道德的基本准则。太极包括了万事万物之理,万物就可以分别体现整个太极。也就是说人人有理、事事有理,每一个人都以抽象的理作为存在的根据。气是仅次于理的又一哲学范畴,气相对应理来讲,理是抽象的,而气是有固定形态的,有情、有形、有状,有迹可循,从而铸成万物,它具有凝聚和可改造、创作的特性,天下万物都是理和气相统一的产物。第二个方面,理、气是有主次之分的,理为先,气在后,理具有第一性,气则属第二性。

朱熹的思想是什么.doc

朱熹的思想是什么 朱熹的思想是什么 朱熹的理学思想是以北宋二程的理学为基础,融合了佛,道两家思想,构建了自己庞大的理学体系。他认为理是世界的本质,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客观唯心主义思想。以人为中心,理是人类社会的最高准则。 他的思想体系主要可以概括以下三类:第一,理是世界的本源。朱熹哲学思想的核心即是理;第二,格物致知理论,他在提倡重视人的道德修养的同时也要加强对外部事物的考察;第三提出了遏人欲而存天理的主张,想要体会到天地之理,就要除去人的私欲。 朱熹的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他是儒学发展到宋代的传承者和创新者。他的思想体系,在往后朝代的政治,思想文化领域都占有重要的位置,产生了深远影响。康熙皇帝说朱熹是集大成而绪千百年绝传之学,开愚蒙而立亿万世一定之规。 朱熹的格物致知理论,对王阳明的心学的产生了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王阳明为了验证格物致知理论,他在书院一连坐了七天观察竹子,想体验会到竹子的道理,日不食,夜不寐,专注于观察竹子,思考问题,最后终于撑不下去生病了,但也没有体会出竹子的道理。王阳明格竹子让他对朱熹的格物致知产生了怀疑,也对格物致知有了新的理解。他们对格物致知理解不同在于:朱熹倾向于对外在事物的理性探索,而王阳明则是指向内在的主观体验。 朱熹对后世的影响如何 朱熹的理学说是他最大的成就,他认为理是山川河流、鸟兽虫鱼、四季变幻和仁义礼智信,这些都是世间存在的,不能被破坏的规律,人的一举一动都必须受到规律的约束,违反规律会受到自然和社会的惩罚。理相对的是欲,欲望要在正常的

范围内才被允许,超出了正常的范围应该被禁止。这个学说被统治者截出来,用来约束人民。短期来看,有利于统治者管理百姓,使百姓能够安分守己,达到国家稳定的目的;长远来看,人的正常欲望得不到实现,人没有积极性,做事很消极,不利于社会的发展。 朱熹提出的四书,四书是中国古代的四本典籍,他认为这四本书是读书人必读的经典,不读这四本书不能称之为读书人。这四本书后来被作为封建社会必读的教科书,每次的科举考试都是从这四本书里面找考点,读书人的思想都被这四本书禁锢了,直到封建社会结束才逐渐被废除。 朱熹提出的三纲五常,他规定了人与人之间的区别,君臣之间、父子之间、夫妻之间都各自遵守应该做的事,大臣对君王、孩子对父母、妻子对丈夫都要绝对服从,从某个程度上约束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对于维护社会秩序从短时间来看有积极作用,从长远来看,扼杀了人的自然欲求,人变得迂腐和封建。 朱熹理气论核心思想是什么 朱熹理气论核心思想是什么 朱熹的理气论的核心范畴是理,或者称为道或太极,从中可以看出他充分利用了道家的思想。理是万物之先,是事物发展的规律,是伦理道德的基本准则。太极包括了万事万物之理,万物就可以分别体现整个太极。也就是说人人有理、事事有理,每一个人都以抽象的理作为存在的根据。气是仅次于理的又一哲学范畴,气相对应理来讲,理是抽象的,而气是有固定形态的,有情、有形、有状,有迹可循,从而铸成万物,它具有凝聚和可改造、创作的特性,天下万物都是理和气相统一的产物。第二个方面,理、气是有主次之分的,理为先,气在后,理具有第一性,气则属第二性。

朱熹及其思想简介

朱熹 简介 朱熹(1130—1202),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诗人、教育家、文学家。汉族,字元晦,后改仲晦,号晦庵。别号紫阳,祖籍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侨寓建阳(今属福建)崇安。庆元六年病逝。嘉定二年(1209)诏赐遗表恩泽,谥曰文,寻赠中大夫,特赠宝谟阁直学士。理宗宝庆三年(1227年),赠太师,追封信国公,改徽国公。是程朱学派的主要代表,诗作有《观书有感》《春日》《泛舟》等著名诗作。 朱熹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继承了北宋程颢、程颐的理学,完成了客观唯心主义的体系。认为理是世界的本质,“理在先,气在后”,提出“存天理,灭人欲”。朱熹学识渊博,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乃至自然科学都有研究。其词作语言秀正,风格俊朗,无浓艳或典故堆砌之病。不少作品的用语看得出都经过斟酌推敲,比较讲究。但其词意境稍觉理性有余,感性不足,盖因其注重理学的哲学思想故也。 哲学思想 朱熹继承周敦颐、二程,兼采释、道各家思想,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哲学体系。这一体系的核心范畴是“理”,或称“道”、“太极”。朱熹所谓的理,有几方面互相联系的含义:①理是先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形而上者。②理是事物的规律。 ③理是伦理道德的基本准则。朱熹又称理为太极,是天地万物之理的总体,即总万理的那个理。“太极只是一个理字”。太极既包括万物之理,万物便可分别体现整个太极。这便是人人有一太极,物物有一太极。每一个人和物都以抽象的理作为它存在的根据,每一个人和物都具有完整的理,即“理一”。气是朱熹哲学体系中仅次于理的第二个范畴。它是形而下者,是有情、有状、有迹的;它具有凝聚、造作等特性。它是铸成万物的质料。天下万物都是理和质料相统一的产物。朱熹认为理和气的关系有主有次。理生气并寓于气中,理为主,为先,是第一性的,气为客,为后,属第二性。

朱熹教育思想

朱熹教育思想 作者:佚名点击数:510 更新日期:2006-10-13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在此感谢本文作者。 摘要:朱熹主张学校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他说:“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己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 并且提出教育分两个阶段,即 8至15岁入小学,15岁之后入大学。“小学者,学其事;大学者,学其小学所学之事之所以”。他认为,青少年德育最突出的特点是“先入为主”,一旦接受了“异端邪说”,再教以伦理道德思想就会遇到抵触。朱熹关于道德教育的方法,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立志、居敬、存养、省察、力行。朱熹提倡:“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序而致精,而致精之本,则又在于居敬而持志。” 关键词:朱熹德育明人伦方法 南宋大儒朱熹是位著名的哲学家,也是著名的教育家。他学识渊博,遍注典籍,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以及自然科学,均有研究。《紫阳朱氏建安谱》附有朱熹著作总目凡41种,400百余卷,著述何止等身!非专业人士恐怕毕其一生精力也只能接触其宏富著作之一二,更不敢枉谈研究,对朱熹思想的发掘须经过几代人长期不断的努力。下面就朱熹的德育思想和教育方法说一点浅见,也只是隔靴挠痒,不得要领甚至谬误处,期待读者和专家批评。 一 朱熹重视教育对于改变人性的重要作用。他从“理”一元论的客观唯心主义思想出发来解释人性论,提出了人性就是“理”,就是“仁、义、礼、智”封建道德规范的观点。他说:“性只是理,以其在人所禀,故谓之性。” 与关于教育作用的思想相联,朱熹主张学校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他说:“古之圣王,设为学校,以教天下之人。……必皆有以去其气质之偏,物欲之蔽,以复其性,以尽其伦而后已焉。”在朱熹看来,要克服“气质之偏”,革尽“物欲之蔽”,以恢复具有的善性,就必须“尽人伦”。所以,他强调“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此人之大伦也。庠、序、学、校皆以明此而已”。在《白鹿洞书院揭示》中,也明确把上述五伦列为“教之目”,置于首位,指出“学者学此而已”。 从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的思想出发,朱熹严厉抨击了当时以科举为目的的学校教育。 他认为:“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己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然而,当时的学校教育却反其道而行之,士人“所以求于书,不越乎记诵、训诂、文词之间,以钓声名,干利禄而已”,完全违背了“先王之学以明人伦为本”的本意。他尖锐地指出:这样的学校,其名“虽或不异乎先王之时,然其师之所以教,弟子之所以学,则皆忘本逐末,怀利去义,而无复先王之意,以故学校之名虽在,而其实不举,其效至于风俗日敝,人材日衰”。因此,他要求改革科举,整顿学校。朱熹针对当时学校教育忽视伦理道德教育,诱使学生“怀利去义”,争名逐利的现实,以及为了改变“风俗日敝,人材日衰”的状况,重新申述和强调“明人伦”的思想,在当时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朱熹的教育思想在他的完整的理论体系中是一个举足轻重的组成部分,并贯穿到他整个的学术活动之中,身体力行。1173年,朱熹作《重修尤溪庙学记》,并为尤溪学宫题写《明伦堂》匾额,也体现了他的这一教育思想。朱熹19岁登第后,除了在地方上当官7年(一说9年),在朝任侍讲46天,四十多年都在致力于讲学传道,著书立说。朱熹一生从事教育,教化民众,可谓桃李满天下。据《紫阳朱氏建安谱》记载,朱子门人可考者有蔡元定、真德秀、

朱熹的思想是什么

朱熹的思想是什么 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那你知道朱熹的思想是什么吗?对后世有哪些影响?下面是为你搜集到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朱熹的思想是什么朱熹的理学思想是以北宋“二程”的理学为基础,融合了佛,道两家思想,构建了自己庞大的理学体系。他认为理是世界的本质,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客观唯心主义思想。以人为中心,"理"是人类社会的最高准则。 他的思想体系主要可以概括以下三类:第一,理是世界的本源。朱熹哲学思想的核心即是“理”;第二,“格物致知”理论,他在提倡重视人的道德修养的同时也要加强对外部事物的考察;第三提出了“遏人欲而存天理”的主张,想要体会到天地之理,就要除去人的私欲。 朱熹的思想对后世的影响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他是儒学发展到宋代的传承者和创新者。他的思想体系,在往后朝代的政治,思想文化领域都占有重要的位置,产生了深远影响。康熙皇帝说朱熹是“集大成而绪千百年绝传之学,开愚蒙而立亿万世一定之规。” 朱熹的格物致知理论,对王阳明的心学的产生了起了重要的推动

作用。王阳明为了验证格物致知理论,他在书院一连坐了七天观察竹子,想体验会到竹子的道理,日不食,夜不寐,专注于观察竹子,思考问题,最后终于撑不下去生病了,但也没有体会出竹子的道理。“王阳明格竹子”让他对朱熹的格物致知产生了怀疑,也对格物致知有了新的理解。他们对格物致知理解不同在于:朱熹倾向于对外在事物的理性探索,而王阳明则是指向内在的主观体验。 朱熹对后世的影响如何朱熹的理学说是他最大的成就,他认为“理”是山川河流、鸟兽虫鱼、四季变幻和仁义礼智信,这些都是世间存在的,不能被破坏的规律,人的一举一动都必须受到规律的约束,违反规律会受到自然和社会的惩罚。“理”相对的是“欲”,欲望要在正常的范围内才被允许,超出了正常的范围应该被禁止。这个学说被统治者截出来,用来约束人民。短期来看,有利于统治者管理百姓,使百姓能够安分守己,达到国家稳定的目的;长远来看,人的正常欲望得不到实现,人没有积极性,做事很消极,不利于社会的发展。 朱熹提出的“四书”,四书是中国古代的四本典籍,他认为这四本书是读书人必读的经典,不读这四本书不能称之为读书人。这四本书后来被作为封建社会必读的教科书,每次的科举考试都是从这四本书里面找考点,读书人的思想都被这四本书禁锢了,直到封建社会结束才逐渐被废除。 朱熹提出的“三纲五常”,他规定了人与人之间的区别,君臣之间、父子之间、夫妻之间都各自遵守应该做的事,大臣对君王、孩子对父母、妻子对丈夫都要绝对服从,从某个程度上约束着人与人之间

朱熹的主要教育思想

朱熹的主要教育思想: (1) 、关于教育目的与教育作用:朱熹主张学校教育的目的在于 “明人伦”,以造就封建社会的所谓“圣人”。他的 教育作用论是从他的理学思想体系出发论述的。他认为教育的作用在于“变化气质”,“明明德”,以实现“明天理,灭人欲”的根本任务。 (2) 、论“小学”与“大学”的教育内容:朱熹把小学教育和大学教育看做是统一的教育过程中相互衔接的两个阶段。认为小学阶段的任务是“教事”,大学阶段的任务是“教理”,注意到了从儿童和青少年个性发展的心理规律来考虑教育阶段的划分。 (3) 、教育原则与方法:归纳起来主要有“居敬穷理”、“学思力行”、“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等。 王守仁的主要教育思想: (1)、关于教育作用的思想:王守仁十分重视教育对人的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学以去其昏蔽”的思想, 认为教育作用是“明其心”。 (2)、关于儿童教育思想:他十分重视儿童教育,从“致良知”的要求出发,认为儿童时期“良知”保存最多,受蒙 蔽最少,教育应从儿童时期抓起。教育要注意儿童的年龄特点;儿童教育必须顺应儿童的性情,其教育内容是歌诗、习礼、读书;此外,他强调教育要“随人分限所及”,量力施教。 二者的异同点: (1)、王守仁和朱熹一样,都认为“理”是存在的,都把“理”作为宇宙的本体,把“理”当做封建等级制度和封建教育的根据,所不同的是,朱熹认为“理在心外”、“性即理”。而王守仁则认为“理在本心”,“心即理”,在内不在外。(2)、朱熹认为,圣人教训具在经书,为学之道必须穷理,穷理必须读书。而王守仁则认为经书是“常道”,即永 恒而普遍的道理,然其根源仍在本心,他认为凡是有助于“求其本心”者均可作为教育内容。 一、朱熹的教育思想:(他是客观唯心主义的世界观) 朱熹一一南宋时期著名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他曾师从北宋理学家程颐、程颢 的再传弟子罗从彦。朱熹天资聪颖,自幼接受儒学教育与理学启蒙,奠定了学术和思想基础。朱熹一生热衷于教育事业他的理学思想直接继承了二程(特别是程颐)的学术思想。他是客观唯心主义者。 (一)“理”与“气” A、“理”:即规律,精神。 B、“气”:即物质,是构成万事万物的材料,理是不能脱离气而存在的。 C从根本上说,“理”是第一性的;“气”是第二性的。“理”是纯美的,所以说他是唯心主义。 朱熹认为万物的最初本源首先是理(道德、真理、道理、规律),道德规范是在人类社会之前就已 经出现了。理是生存万物的依据,也是一个生存的法则。 (二)“性即理” 朱熹认为,理表现在人身上称为性,性与理是一个东西,即“性即理”。可见他是以性为善的。 他认为“一理”就是“万理”。 (三)“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 “天地之性”是纯善的。“气质之性”是有善有恶的,恶的表现都是气的关系。他认为生物的本性 上来讲,它是纯善的。理论上说人性应该是纯善的,但是具体的有肉之躯的人是有善有恶的。 (四)“存天理,去人欲” “存天理,去人欲”即“变化气质”之情。他强调“先天性”,“必要性”,他认为要想超过禽兽 必须进行道德教育,强调道德教育的自律。目前,道德教育只是宣传,他认变道德教育应先是他律, 然后再是自律。 五)“读书穷理”

浅析朱熹思想

朱熹“存天理,灭人欲”思想的对当代的启示 摘要:朱熹是中国文化史上的巨人,是宋明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的思想集中体现在“存天理,灭人欲”的系统论述上。过去人们对其思想进行片面地批判,而今天的我们在研究时才发现,其思想的积极作用,不仅表现在我们的反腐倡廉和遏制现实生活中因私欲而滋生的腐败现象上,而且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积极的借鉴作用和启迪意义。 关键词:朱熹;存天理;灭人欲;实质 朱熹是中国古代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也是宋明理学的集大成者。其伦理思想的中心内容是三纲五常,“存天理,灭人欲”是他的重要思想主张。其思想在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后世历代统治者则利用它作为扼杀人性的工具,具有很大的消极作用。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人们也是过分地强调其消极作用,而对其积极作用谈及甚少,在现在看来这是有失公允的。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朱熹“存天理,灭人欲”思想重新作出客观的评价,汲取其思想之精华,将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广大,更加清楚地认识对当代的启示意义。 一、朱熹“天理”、“人欲”的含义及相互关系 在朱熹看来,“天理”是永恒不变、自己生成、统领万物的东西,是万事万物的根本,存在于万物产生之前。朱熹说:“宇宙之间,一理而已。”【1】“理”是宇宙的本体。同时“天理”还包含有合乎规律的自然法则之义。如朱熹说“天地之间,有理有气。理也者,形而上之道,生物之本也。气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2】而且朱熹认为,“浑然天理便是仁”【3】,天理就是三纲五常,“仁”是浑然天理,那么循天理便是义,“义者,天理之所宜”,“礼者,天理之节文”,【4】所宜、节文都是天理存在的状态。天理不仅表现为仁、义、礼、智四德,而且体现为人伦,“父子、兄弟、妇夫皆是天理自然,人皆莫不自知爱敬,君臣虽亦是天理,然是义合”。【5】父慈、子孝、弟弟、夫妇敬都是天理之自然。同时,天理是心的本然,“盖天理者,此心之本然,循之则其心公而且正”,【6】心之本然是指心中浑然天理,而无一丝人欲杂念;而且他宣扬伦理纲常是“理”的表现,是先验的。

朱熹的教育思想及启示

朱熹的教育思想对当今学校道德教育的启示 朱熹(公元1130—1200年),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徽州婺源(今江西省婺源县)人。他是南宋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宋明理学四大学派闽学的奠基人和宋明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的教育思想对宋以后有很大的影响,特别是他关于教育目的和教育方法的论述,对今天的学校道德教育仍有借鉴价值。 一、教育目的:在教育目的方面,朱熹要求学校把德育放在首位。“学校之正、不患法制之不胜,而患理义不足悦其心”。他认为教育学生自幼必须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开始,以修养其孝悌忠信之道,然后再教以格物、致知和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其主要目的,就是要使学生“明人伦”。虽然“人伦”是封建社会“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但朱熹从“明人伦”的思想出发,严厉抨击了当时功利主义的学校教育,认为当时的学校教育忽视伦理道德教育,诱使学生“怀利去义”,追逐名利,导致“风俗日蔽、人才日衰”。因此,尽快改变教育、学习风气,以正本革弊。 朱熹的这些批评切中时弊,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目前,我国“功利主义”教育占相当大的市场,为争名逐利而接受教育的现象屡见不鲜。在素质教育成为主流的今天,如何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重视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如何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如何审视我国现行高考制度,不让高考成为现代读书人追求“功名”的桥梁,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深思。 二、教育方法 为了达到“明人伦”教育目的,在教育方法上,他用“博学之、审问之、愤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作为为学的次序。并提出“自修身以至处事接物,亦各有其要”,以“言忠信、行笃敬作为修身之要”;以“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劝”作为处事之要;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作为接物之要。朱熹的道德教育方法,举其要点,主要有二: (一)循序渐进法 朱熹认为,学校德育应分三个阶段进行:八岁以下为童蒙阶段,道德教育要“始于衣服冠履,次及言语步趋,次及洒扫涓洁,次及读书写文字及杂细事宜,皆所当知”;八岁至十五岁为小学阶段,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皆所以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本”;十五岁以上为大学阶段,主要是“发明此事之理,就上面讲究所以事君、事父兄等事是如何”。朱熹还主张小学以上所用教材的次序是: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立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展;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读了“四书”再读其他经书。 可见,每个阶段的道德标准和要求各不相同,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每个阶段的道德教育是割裂的或孤立的。恰恰相反,朱熹认为不同阶段之间是一个连续的整体,各阶段要互相衔接、由浅入深、由简到繁、不可中断。童蒙阶段和小学阶段是基础,大学阶段是小学阶段的扩充和深入。因此,在德育过程中,既要坚持每个阶段德育的相对独立性,又要坚持各阶段教育之间的连续性。 朱熹的这一德育方法告诉我们,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工程,切不可急于求成,不切实际地过急过高地要求受教育者,幻想一蹴而就。但是,在我国目前的思想道德教育实践中,既存在着“雷厉风行”、“立竿见影”的不切实际的做法,也存在着急功近利、好大喜功、形式主义的弊端。因此,当代思想道德教育应该高度重视朱熹倡导的循序渐进法,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要采用不同的德育方法,实施不同的德育内容,即要做到“因材施教”。只有循序渐进,不间断地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才能提高他们的道德素质和道德水平。 思想道德品质的塑造固然离不开外界的引导,但更依赖于自身的严格要求,受教育者必须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的参与教育过程,通过他们自身的思想矛盾斗争和思想转化,以提高其道德水准,从而能够自己约束自己,自愿地选择和自觉地遵循社会道德规范,即做到“迁善改过”。 这种自我教育的过程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受教育者要在不断地学习与实践中,逐步改正自己不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过失,积极促进自己的道德品质由恶向善、由低到高的转化和发展。当前,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率呈不断上升趋势,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他们忽视了自我教育,放松了自我要求,有些未成年人抱着“只要不犯法,犯点小错没关系”的生活态度,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导致“免疫力”低下,由逃课、旷课、不思进取、贪图享受,进而发展为铤而走险、以身试法。因此,当今学校思想道德教育应当引导广

朱熹的主要教育思想

朱宾的主要教育思想: (1) 、关于教育目的与教育作用:朱察主张学校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以造就封建社会的所谓“圣人他的教育作用论是从他的理学思想体系出发论述的。他认为教育的作用在于“变化气质”,“明明德”,以实现“明天理, 灭人欲"的根本任务。 (2) 、论“小学”与“大学”的教育内容:朱熹把小学教育和大学教育看做是统一的教育过程中相互衔接的两个阶段。认为小学阶段的任务是“教事”,大学阶段的任务是''教理",注意到了从儿童和青少年个性发展的心理翅律来考虑教育阶段的划分。 (3) 、教育原则与方法:归纳起来主要有“居敬穷理"、“学思力行”、“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等. 王守仁的主要教育思想: (1) 、关于教育作用的思想:王守仁I?分布视教育对人的发展所起的审?要作用,提出了“学以去其昏蔽”的思想. 认为教育作用是“明其心”. (2) 、关于儿童教育思想:他卜分布视儿童教育,从“致良知”的要求出发,认为儿童时期“良知"保存最多,受蒙 蔽最少,教育应从儿童时期抓起.教育要注意儿童的年龄特点:儿童教育必须顺应儿童的性情.其教育内容是歌诗、习礼、读书:此外,他强调教育要“随人分限所及”,量力施教. 二者的异同点: (1) 、王守仁和朱整一样,都认为''理''是存在的.都把'?理”作为宇亩的本体,把“理”当做封建等级制度和封建教育的根据,所不同的是.朱嘉认沏'理在心外"、“性即理”.而王守仁则认为“理在木心".“心即理”,在内不在外. (2) 、朱熹认为,圣人教训具在经书,为学之道必须穷理.穷理必须读书.而王守仁则认为经书是“常道即永恒而晋遍的道理,然其根源仍在木心,他认为凡是有助于“求其本心''者均可作为教育内容. 一、朱秉的教育思想:(他姓客观唯心主义的世界观) 朱蓦一一南宋时期著名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他曾师从北宋理学家程颐、程颗的再传弟子罗从彦.朱嘉天资聪颖.I'l幼接受儒哮教育与理学启蒙,奠定了学术和思想基础。朱熹一生热衷于教育事业他的理学思想九接继承了二程(特别足程颐)的学术思想.他是客观唯心主义者。 (一)“理”与“气” A、“理”:即规律,精神. B、“气”:即物质,是构成万事万物的材料,理是不能脱离气而存在的. C、从根本上说.“理”是第一性的:“气”是第二性的。“理”是纯美的,所以说他足唯心主义. 朱熹认为万物的最初本源首先是理(道德、&理、道理、规衍),道德规范是在人类社会之前就己经 出现了。理是生存万物的依据.也是一个生存的法则。 (二)“性即理” 朱熹认为,理表现在人身上称为性,性与理姑一个东西,即“性即理”.可见他是以性 为善的。他认为“一理”就是“万理” O (三)“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 “天地之性”是纯善的.“气质之性”是有善有恶的,恶的表现都是气的关系.他认为生物的本性上 来讲,它是纯善的。理论上说人性应该是纯善的,但是具体的有肉之知的人地有善有恶的。 (四)“存天理,去人欲” “存天理,去人欲”即“变化气质”之情。他强调“先天性”,“必要性”,他认为要想超过禽鲁 必须进行道德教育.强调道德教育的nnu目前.道德教育只是宣传,他认变道德教弃应先是他律.然后 再是n律. (五)“读书穷理”

朱熹、王阳明、陆象山着名哲学思想

朱熹、王阳明、陆象山着名哲学思想 一、理在事先——宋朝哲学家朱熹 宋王朝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亟需寻求一种新的思想统治形式。当时的思想家经过反复探索和研讨,总结出一个以儒家伦理思想为核心,揉合拂、道思想的新的哲学体系——理学。这套理论由北宋周敦颐开其端,程颢、程颐奠其基,而由南宋朱熹集其大成。因此,哲学界称朱熹为“理学巨擘”。 朱熹(1130-1200)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儒学的集大成者。他的《四书集注》,成为封建知识分子的必读教科书;他对儒家经典的解释,被奉为全国通行的标准答案;他的学说,成为封建社会的官方御用哲学。 朱熹哲学的核心是“理”。“理”是其哲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朱熹认为,“理”不仅是宇宙万物的本源,而且是人类社会的最高原则。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是超时空的永恒存在,无形无影,不生不灭,没有天地之前,理就已经存在了。由于理,才有天地的存在。即使天地万物都毁灭了,理也依然存在。但是,无形无象的理怎样产生有形有象的世界万物呢?理和气合,构成万物和人,天下万物都是理和气相结合的产物。但是理和气不是平等的,理为主,制约、决定着气。 二、王阳明:心外无物 明代哲学家、教育家王阳明(1472—1529),名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人,曾筑室会稽阳明洞,故世称阳明先生。 有一次,王守仁和友人一起游南镇。此时正是百花盛开的春天,一路上,只见一丛丛艳丽的花树在山间时隐时现,飘来阵阵的芳香。朋友不禁指着岩中花树问:“你说天下没有心外之物,可是这些花树在深山中总是自开自落,和我的心又有什么关系呢?”王守仁回答:“当你没有着到此般花树时,花树与你的心一样处于沉寂之中,无所谓花,也无所谓心;现在你来看此花,此花的颜色才在你心中一时明白起来,可见,这花并不在你的心外。” 本来,山中的花树是独立于人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不因为人们没有看见它,就不存在。人来看此花时,花树的颜色、形状以及花的香味,通过人的视觉、嗅觉器官反映到人的头脑中,就产生了人们对花树的感觉印象,这是一般的常识。王守仁的朋友说“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讲的就是这样一种常识。可是王守仁认为,人来看花树,由于心产生对花的作用,此花颜色才一下子明白起来。那么,当人未来看“花”时呢,也就无所谓“花”的存在与否了。“花”只有在“心”的作用和影响下才具有存在的意义,这种关系就是“心’对“花”的感应和派生关系。并且,在王守仁看来,这样的派生关系是广泛地存在于心与天下万物之间的。

朱熹德育思想浅论

朱熹德育思想浅论 摘要:朱熹主张学校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他说:“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己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 并且提出教育分两个阶段,即 8至15岁入小学,15岁之后入大学。“小学者,学其事;大学者,学其小学所学之事之所以”。他认为,青少年德育最突出的特点是“先入为主”,一旦接受了“异端邪说”,再教以伦理道德思想就会遇到抵触。朱熹关于道德教育的方法,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立志、居敬、存养、省察、力行。朱熹提倡:“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序而致精,而致精之本,则又在于居敬而持志。” 关键词:朱熹德育明人伦方法南宋大儒朱熹是位著名的哲学家,也是著名的教育家。他学识渊博,遍注典籍,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以及自然科学,均有研究。《紫阳朱氏建安谱》附有朱熹著作总目凡41种,400百余卷,著述何止等身!非专业人士恐怕毕其一生精力也只能接触其宏富著作之一二,更不敢枉谈研究,对朱熹思想的发掘须经过几代人长期不断的努力。下面就朱熹的德育思想和教育方法说一点浅见,也只是隔靴挠痒,不得要领甚至谬误处,期待读者和专家批评。一朱熹重视教育对于改变人性的重要作用。他从“理”一元论的客观唯心主义思想出发来解释人性论,提出了人性就是“理”,就是“仁、义、礼、智”封建道德规范的观点。他说:“性只是理,以其在人所禀,故谓之性。” 与关于教育作用的思想相联,朱熹主张学校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他说:“古之圣王,设为学校,以教天下之人。……必皆有以去其气质之偏,物欲之蔽,以复其性,以尽其伦而后已焉。”在朱熹看来,要克服“气质之偏”,革尽“物欲之蔽”,以恢复具有的善性,就必须“尽人伦”。所以,他强调“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此人之大伦也。庠、序、学、校皆以明此而已”。在《白鹿洞书院揭示》中,也明确把上述五伦列为“教之目”,置于首位,指出“学者学此而已”。 从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的思想出发,朱熹严厉抨击了当时以科举为目的的学校教育。他认为:“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己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然而,当时的学校教育却反其道而行之,士人“所以求于书,不越乎记诵、训诂、文词之间,以钓声名,干利禄而已”,完全违背了“先王之学以明人伦为本”的本意。他尖锐地指出:这样的学校,其名“虽或不异乎先王之时,然其师之所以教,弟子之所以学,则皆忘本逐末,怀利去义,而无复先王之意,以故学校之名虽在,而其实不举,其效至于风俗日敝,人材日衰”。因此,他要求改革

朱熹哲学思想综述

朱熹哲学思想综述 胡艳2007年4月20日于河南大学归纳整理 一:生平及理论渊源 生平简介: 理论渊源: 1.四书五经及古代尧舜禹,文武周公孔子等人的思想 2.北宋诸儒学说的影响 3.佛教思想的影响 4.道教思想的影响 二:自然哲学 1.朱子的本体论:理,太极 2.朱子的现象论:气,万物 涉及的问题:(1)理气的先后问题;(2)理气的动静问题;(3)理一分殊的问题;(4)人物理气异同问题 三:人生哲学 1.人生的现实:性,心,情 2.人生的理想:道,仁,德, 涉及的问题:(1)已发和未发——心性论的形成与发展;(2)性之诸说;(3)心之诸说;(4)心统性情 3.修养方法:格物致知 涉及问题:(1)格物与致知(2)格物与穷理(3)知行关系 四:政治思想:德治主义 五:教育思想:小学,大学 一生平简介: 朱熹(1130—1200),南宋著名的哲学家,也是中国哲学史上最有影响的哲学家之一。他所生活在南宋时期,民族阶级矛盾错综复杂,他一生关心政治,力主恢复大义。他的政治理想是格君心之非来改善政治和变移风俗。朱熹少时勤于思考,五岁时就开始追寻“天体是如何,外面是何物”的宇宙问题。八九岁读到孟子“圣人与我同类”为成圣的希望而激动地喜不可言。十四岁丧父,遵循遗训从胡宪,刘子翚和刘勉之学,受三君子影响,十九岁中进士后,出入经传,泛滥释老。二十四岁,拜见杨时的二传弟子李侗。在他的引导下,逐步确立道学

的研究方向。通过道南学派了解程氏遗说。李侗死后,开始走上独立探索哲学的道路。从四 十岁到四十六岁鹅湖相会。朱熹哲学的基本思想就是从这里建立起来的。这个体系以理性本 体,理性人性。理性方法为基点的理性主义哲学的整体结构已经稳定下来了。 理论渊源: 朱子一生得力最大者,除其父亲之外,当推延平和籍溪二人。 到了隋唐,佛教大有风靡一世之概,就思想的宏深来讲,儒家哲理与佛教的教理相差甚远。 不过,佛教为外来宗教,其学说与我国的风俗习惯格格不入,有的学问家主张排斥佛教。坚 持学问家旧有的壁垒,有的学问家主张排斥佛教。代表人物是韩愈和李翱。 韩愈: 原人原道原性 原人:认为天地之间,有人与夷狄禽兽之类,而就中人为夷狄禽兽支配者,实因为人之所以 为人之道的缘故。 原道:对人之所以为人道加以阐明:首先区分佛老儒家的道德,肯定儒家道德的含义:他认 为仁义道德四字之中,仁义乃是具体的概念,具有明白的内容,而道德却是抽象的名。是没 有确定内容的,儒家的道德则是以仁义为内容的道德。老子所谓的道德乃是内容空虚,抛弃 仁义的内容空虚道德。儒家之学注重现世生活上的生养之道,其目的在于增强人生社会的福 利,而为达到这种目的时,儒家之学注重现世生活,设立君臣,人民等级。君行统治。臣行 君令。民则从事农耕,手工以事其上。这样,相生相养之道才得以完成,社会秩序才得以建 立。 佛家主张弃君臣,去父子,禁相生相养之道以求得所谓的清静寂灭。 原性:主张把人性分为上中下三品。上品纯善,中品善恶相混,下品纯恶。 李翱: 复性书十八卷 受湛然和梁肃的影响,“人之所以为圣人也,性也。人之所以惑其性者,情匿也,喜怒哀乐爱恶欲七者,皆情所为也。情既昏,性斯匿也。”他认为性是善的,人之所以为恶,全由于情。那么性既然纯善,为什么又产生了恶的情呢?原因是人生本来是静的,在性静时,决不会产生恶。但是静止的性一经发动,就产生情,而情又伴随着恶。这样,恶由情生,情由性动而产生。心寂不动是指那种无所不知,无所不为,心性寂然,光照天下的状态。 李翱主张的性善情恶的说法根源于佛家的真如,无明之说。李用佛教的精神来解释儒家的经典,这种儒佛相混,外儒内佛的办法开了宋明学风的先河。

浅析朱熹的人性论思想

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经济学研究 2008年第3期(总第108期)E-mail:lntvu_kyc@126.com浅析朱熹的人性论思想 弓玉彬 辽宁广播电视大学(沈阳110034) 【摘要】人性是人区别于一切动物而为之人所特有的属性,是一切人所普遍具有的共同属性的总和。它包括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人性论是中国哲学史上一个古老的问题,也是宋明理学的重要问题。理学的人性论是作为本体论的推演或论证而存在于各个哲学家思想之中的,从表面上看,它似乎仍然纠缠于性善、性恶的纷争之中,实际上则已突破了这些传统的伦理命题,已经从更深的角度来探讨人性。朱熹的人性论集中体现了这一特点。他通过对人性的二分,讨论性与情、性与心的关系,完整地提出了他的人性论思想。本文正是从这一角度出发来集中阐释和分析朱熹的人性论思想的。 关键词性天命之性气质之性情心 孟子提出性善论,但无法解释恶的来源,而受到性恶论者的质疑。荀子提出性恶论,因无法解释善的来源而受到质疑。朱熹认为性本善,他通过区分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解释了恶的来源问题,还论述了性与情,性与心的关系,从而完整地提出了他的人性论思想。 (一)朱熹人性论思想的理的本体论基础及其对人性的基本观点。 (1)朱熹人性论的“理”本体论的基础。 朱熹哲学以抽象的客观精神“理”为出发点,把人和物都从这里推出来,来构成自己的哲学体系。此“理”是自然的本质,万物生成和运动的根源,同时也是伦理性的精神本体,封建的“仁义礼智”,最高的真理和道德准则。他以为天下“只是一个理”,理包含了天、地、人、物。理本身“无情义”、“无计度”、“无形迹”,而人却是有形体、有知觉、有情义、有思忖的,故他用自然观的“理”、“气”关系解释人性。他把“理”当作人的道德理性本质,用“气”说明人的生命现象、知觉活动,由此区分“性”与知觉。性为知觉之理,存在于知觉中,“性”与“心”相即,但本身不能知觉,因而“性”不等“心”。这样“性”是抽象的,“心”是具体的,它们之间也包含“形而上”与“形而下”的意味。 (2)朱熹对人性的基本观点。 首先,他认为性为万物本原。他说,“性者万物之源,而气禀则有清浊,是以有圣愚之异。”性是超越气禀之上的本原。从形而上的意义上说, 性与理相类。“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之地,而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天地万物得理便为性,性与理相通。“性者,理之全体而人之所得以生者也。”人之所以生,其根据在于性或理。程颐性即理的思想为朱熹所继承,不仅在一般意义上性即理,而且性是万理的总名,万理即是一理的体现,又是性的内容。朱熹说:“性只是理,万理之总名。此理亦只是天地间公共之理,禀得来便为我所有。”从性即理出发,把性与太极、道等本体范畴相互联系。“性字盖指天地万物之溧而言,是乃所谓太极者何不可之。”以行为太极浑然之体,性与太极相通的内在根据在于性与太极都以理为内涵。在朱熹哲学的逻辑结构中,性与道也相通。“道即性,性即道,故只是一物。”二者也有差别。“道与性字,其实无甚异,但是性字是浑然全体,道字便有条理分别之殊耳。”性是浑然全体,未分的普遍本质,是这个本质所固有的条理合法则。性作为天地万物的本原,是超越形体之上的精神实体。“性是形而上者,气是形而下者。形而上者全是天理,形而下者只是那渣滓。至于形,又是渣滓至浊者也。”性无形体,无形影,却是有形之物产生的根据。 其次,仁义理智是人性的四德“仁义理智,性之四德也。”四德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仁义理智,性之大目,皆是形而上者,岂可分也。”四德之中,以仁为首。“仁则是性中四德之首,非在性外别为一物而与性并行也。”仁作为四德之首被包括在性内,而不是在性外单独存在着。四德亦即 90

朱熹的教育思想

朱熹的教育思想 朱熹(1130,1200年),字元晦,*仲砖,号晦庵。南宋时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宋代集理之大成者;也是宋以后一住重要的哲学家、影响深远的教育思想家。 关干道德修养的主张 1、立志 朱熹认为学者首先要立志,树立明确高尚的志向。他说:"问为学功夫,以何为先?日:亦不过如前所说,专在人自立志。既知这道理,办得坚固心,一味向前,何思不进。只思立志不坚,只听人言语,看人文字,终是无得于已"。又说:"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着力处。而今人贪利禄而不贪道义,要作贵人而不要作好人,皆是志不立之病"。 所谓立志,即是树立要做尧舜或圣贤的目标。"学者大要立志","才学便要做圣人是也","所谓志者,不是将意气去盖他人,只是直截要学尧舜"。但一般自暴自弃的人,多半不能树立做圣贤的明确高尚的目的。他说:"今之学者大概有二病:一以为古圣贤亦只此是了,故不肯做功夫;一则自谓做圣贤不得,不肯做功夫"。自暴的人不屑做圣贤,自弃的人不敢做圣贤,这两种人都不能立志,所以都不肯做佳养功夫。立志又要勇猛坚决,才会有进步。他说,"学者立志,须教勇猛,自当有进。。何谓勇猛坚决呢?就是如饥思食、渴思饮的态度。所以他又说,"立志要如饥渴立于饮食。才有悠悠便是志不立"。 朱熹认为立志要明确高尚、勇猛坚决,这样就有坚强的信心,何患不进? 2、主敬 程颐曾说:"所谓敬者,主一之谓敬;所谓一者,无适之谓一”。朱熹继承了程颐的思想,认为主敬包含以下几个意思。

第一,所谓主敬,是培养严肃的或不放肆的道德态度。朱熹说:"敬是不放肆的意思"。所谓"不放肆",即是严肃谨守记礼法的态度。所以他又说,"敬只是收敛来","敬只是此心自做主宰处"。即是把放荡的心收敛起来,做一身的主宰,培养自我支配的能力。 第二,所谓主敬,是培养谨慎小心的道德态度。他说:"敬只是一个畏字"。所谓"畏","如居烧屋之下,如坐漏船之中",可畏"是警惕的态度。 第三,所谓主敬,是培养精神专一或始终一贯的态度。他说:"主一只是专一"。"敬者守于此而不易之谓","敬是始终一事"。 朱熹是十分重视主敬的工夫的,认为这是培养严肃的、谨慎的、一贯的精神态度,贯穿在整个佳养过程的始终的,所以他说“敬字工夫,乃圣门第一义。彻头彻尾,不可顷刻间断"。有人间:"敬何以用工"?怎样做敬的工夫呢?他答道:"只是内无妄思,外无妄动"。这是一句很扼要的话。 所谓"内无妄思",即是念念存天理而去人欲。所谓"外无妄动",即是在容貌、服饰、态度、动作上都要整齐严肃,"坐如尸,立如斋,头容直,目容端,足容重,手容重,口容止,气容肃,皆敬之目也"。"内无妄思",是潜伏的内心精神生活的控制;"外无妄动",是显著的外在身体动作的支配。只要能支配身体的动作,便能影响内心和生活;反之亦然。外无妄动,便自然内无妄思;内无妄思,便自然外无妄动。他把这叫做"内外夹持"。他的这种主张,是和他的中华民族主义世界观及人性论分不开的。他的主敬修 养,也吸取了佛教"入定"的因素。他反对不要名教的宗教,却把名教中含有的宗教的禁欲主义因素在禁锢人们的心灵上,这表现了他的理学教育思想的特点。 3、存养 孟子讲过"养心莫善于寡欲"、"操者存舍者亡"的思想。朱熹继承了孟子的思想,他从"

朱熹的教育思想

朱熹的教育思想 Z1101 22号张慧 朱熹的哲学思想博大精深,他的哲学思想是其教育思想的重要源泉,对朱熹关于教育的作用、教育目的、教育阶段的划分、道德教育方法及其哲学基础的探讨,于当今教育朱熹是我国南宋时期著名的教育家,其道德教育思想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朱熹为了培养人材,振兴宋室,他从事教育五十余年,留下了不少宝贵的遗产。认真总结朱熹的教育思想,剔除糟粕,吸收精华,对于我们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无疑是有裨益的。以“明人伦”为本在阶级社会,教育总是要为一定的统治阶级的政治服务。我国东周以来,封建宗法制度以及与之相应的宗法思想逐步确立与巩固,反映在教育上,就是要教育人们懂得这套宗法制度与观念,并用来约束自己的行动。 朱熹出生於书香门第,父朱松是二程(北宋理学奠基者洛阳程颢、程颐兄弟俩人)的再传弟子罗从彦的学生,朱松以二程思想教育朱熹。具有强烈求知欲和好学不倦的朱熹自八岁起即通读儒家经典。他对孔子极为崇敬,曾这样说过:“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朱熹於19岁起考中进士到69岁罢官回乡,在半个世纪中从事讲学活动历40多个春秋,即使在他五次出任地方官吏期间,也经常从事教育活动。他在任职期间,极力提倡设置州学、县学和书院。如於24岁出任福建同安县主簿时,办过县学。知南康军时(治所在今江西星子县),曾重建白鹿洞书院,并参与讲课和制订了一整套学规。在宋代初年,白鹿洞书院乃全国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是故朱熹对後世书院的影响是十分重大的。淳熙十年,又曾在武夷山修建武夷精舍,广收门徒,传播理学。61岁,知福建漳州时,“时诣州学,训诱诸生,如南康时”。65岁高龄,知湖南潭州时,仍提倡州学、县学,修复岳麓书院,且亲临讲学。《朱子年谱》曾这样记述当时他在该书院讲学情况:“先生穷日之力,治郡事甚劳,夜则与诸生讲论,随问而答,略无倦色,多训以切已务实,毋厌卑近,而慕高远,恳恻至到,闻者感动。”前来听讲者极众,“座不能容。”史载,朱熹19岁那年,即绍兴十八年,他与揭阳的郑国翰为同科进士,俩人遂成莫逆之交。郑国翰初授福建莆田县令,历任兵部郎中,後由於目睹国事日非,遂辞官归里,修建蓝田书庄於汤坑飞泉岭(今属丰顺县南砾),招生授徒,以“澹”名轩,学者称他为“澹轩先生。”当时,朱熹常至揭阳郑国翰家中作客,且共同讲学於蓝田书庄,宣扬理学,名震四方。据《丰顺县志》载:有一次,他俩人同游飞泉岭时,朱熹兴致勃勃,即兴赋七绝一首云:梯云石磴羊肠绕,转阁飞泉碧玉斜。一路风烟春淡泊,数声鸡犬野人家。同时,朱熹还手书“落漠鸣泉”四字,且榜诸揽胜亭,还镌刻於石壁上。其遗迹至今尚依稀可辨。 宋绍熙五年8月,经宰相赵汝愚推荐,朱熹被任命为焕章阁侍制兼侍讲,给宁宗(赵扩)皇帝讲学,但为期仅46天即被罢免。同年11月,朱熹回到福建考亭(今建阳县)时,曾在此前修建的竹林精舍(後更名为沧州精舍),继续他的教学和著述事业。庆元六年三月初九日,朱熹病逝,终年71岁。朱熹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还亲自编写教学用书,且注释儒家典籍作为教材。其著述共有七八十种之多,其中最著者有《四书集注》、《诗集注》、《楚辞集注》、《通鉴纲目》、<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朱子语类》等,影响极其巨大。据《鉴

朱熹的教育思想

朱熹的教育思想 朱熹,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 1.朱熹与《四书章句集注》 朱熹编撰的儒学读物《四书》影响很广,刊印后很快风行天下,元朝规定科举考试以《四书集注》取士,从此《四书》成为科举出题和答题的重要依据,成为各级各类学校必读的教科书,影响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教育长达数百年之久。 2.“明天理,灭人欲”与教育作用 朱熹将人性分成“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两个方面。“天命之性”就是“理”,是绝对至善的。他认为,每个人的形体气质都有所不同,这种不同气质的个体对“天理”的具体表现形式就是“气质之性”。所以“气质之性”是因人而异的。 3.论“小学”和“大学”教育 朱熹把人受教育的过程大略分为两个阶段:十五岁以前受“小学”教育;十五岁以后受“大学”教育。小学阶段的任务是“教事”,教儿童只是教他如何去做,不必教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小学的教育方法要尽可能具体、明确;大学是“教理”。即大学的任务是利用小学所学到的知识经验去推测未知的事物,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朱子读书法” (1)循序渐进。读书要按一定次序,前面读熟了,方可读后面的。 (2)熟读精思。读书时必须多读、记住、背熟。对于所读之书,要通过思考,理解精深。读书就是一个从无疑到有疑,再从有疑到解疑的过程。 (3)虚心涵泳。静心思虑,悉心体会作者本意,不可先入为主,反复咀嚼,细心玩味,深刻体会书中的旨趣。

(4)切己体察。读书不能只在纸面上做功夫,必须心领神会、身体力行。 (5)着紧用力。一是时间上抓紧,二是精神上振作和集中。 (6)居敬持志。读书时必须注意力高度集中,全神贯注。还要有远大的志向,顽强的毅力,长期坚持而不松懈。 学过了朱熹的教育思想小知识点,下面考查一下同学们有没有学会呢。我们来看两道练习题: 1.朱熹是理学思想的集大成者、儒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人物。下列观点不属于朱熹的教育主张的是( )。 A.先王之学以明人伦为本 B.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先于读书 C.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D.读书之法,莫贵乎循序而致精。而致精之本,则又在于居敬而持志 1.【答案】C。解析:C项出自《学记》。 2.下列观点中属于“朱子读书法”的是( )。 A.循序渐进 B.着紧用力 C.熟读精思 D.切已体察 2.【答案】ABCD。解析:朱子读书法是古代最有影响的读书方法论,为宋代理学家朱熹的学生汇集他的训导概括归纳出来的,共六条;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已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