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具设计课程设计Word

夹具设计课程设计Word
夹具设计课程设计Word

夹具设计课程设计论文

目录

一序言 (3)

二零件的分析,确定生产类型 (4)

1、零件设计要求 (4)

2、零件分析 (4)

2.1.零件的作用 (4)

2.2.零件的工艺分析 (5)

3、确定生产类型 (5)

三确定毛坯 (6)

1、确定毛坯种类 (6)

2、确定铸件加工余量及形状 (6)

四工艺规程设计 (8)

1、定位基准的选择 (8)

1.1.粗基准的选择 (8)

1.2.精基准的选择 (8)

2、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8)

2.1.A端面 (9)

2.2.Φ22花键底孔 (9)

2.3.8 mm 槽的D端面 (9)

2.4.8 mm槽 (9)

2.5.18 mm槽 (9)

2.6.花键孔 (9)

2.7.两处倒角 (10)

3、制定工艺路线 (10)

3.1.工艺路线方案一 (10)

3.2.工艺路线方案二 (10)

3.3.工艺方案的比较与分析 (11)

4、确定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的确定 (11)

4.1.确定毛坯 (11)

4.2.确定工序余量,工序尺寸及其公差 (12)

4.3.各加工表面的工艺路线 (14)

5、确定切削用量及时间定额 (15)

5.1.工序Ⅰ端面A铣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 (16)

5.2.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16)

5.3.工序Ⅱ钻—扩孔Φ22mm (18)

5.4.工序Ⅲ端面D铣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 (19)

5.5.工序Ⅳ槽8mm的铣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 (21)

5.6.工序Ⅴ槽18mm的铣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 (23)

5.7.工序Ⅶ拉花键孔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 (25)

五夹具设计 (26)

1、问题的提出 (26)

2、夹具设计的有关计算 (26)

2.1.定位基准的选择 (26)

2.2.切削力及夹紧力计算 (26)

2.3.定位误差分析 (27)

3、夹具结构设计及操作简要说明 (27)

六设计感想与体会 (31)

主要参考文献 (32)

设计CA6140车床拨叉零件(831005)的机械

夹具加工工艺规程及加工Φ22+0.28

一序言

现代机械制造工艺设计是宽口径机械类专业学生在学完了《机械制造工艺学》等技术基础和专业课理论之后进行的一个实践教学环节。其目的是巩固和加深理论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解决现代实际工艺设计问题的能力。通过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设计,学生应达到:

1 掌握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的能力;

2 掌握加工方法及其机床、刀具及切削用量等的选择应用能力;

3 掌握机床专用夹具等工艺装备的设计能力;

4 学会使用、查阅各种设计资料、手册和国家标准等,以及学会绘制工序图、夹具总装图,标注必要的技术条件等。

就我个人而言,我希望能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了解并认识一般机器零件的生产工艺过程,巩固和加深已学过的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的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训练,从中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并且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大好基础。

由于能力所限,设计尚有许多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给予指导。

二零件的分析,确定生产类型

1、零件设计要求

该零件是CA6140车床上的拨叉,按照指导老师的要求,设计此零件为中批量生产。

零件效果图

图 1

2、零件分析

2.1.零件的作用

拨叉是一种辅助零件,通过拨叉控制滑套与旋转齿轮的接合。滑套上面有凸块,滑套的凸块插入齿轮的凹位,把滑套与齿轮固连在一起,使齿轮带动滑套,滑套带动输出轴,将动力从输入轴传送至输出轴。摆动拨叉可以控制滑套与不同齿轮的结合与分离,达到换档的目的。分析这种动力联接方式可知,车换档时要减速,这样可以减少滑套与齿轮之间的冲击,延长零件的使用寿命。

2.2.零件的工艺分析

零件的材料为HT200,灰铸铁生产工艺简单,铸造性能优良,但塑性较差、脆性高,不适合磨削,为此以下是拨叉需要加工的表面以及加工表面之间的位置要求:

2.2.1 左边A面及Φ22+0.28

mm花键底孔

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A端面和轴线与A端面相垂直的Φ22+0.28

mm花键底孔。

2.2.2 8+0.03

0mm槽及其外端平面和18+0.12

mm槽

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 8+0.03

0mm槽的D端面,8+0.03

mm槽和18+0.12

mm的槽。

2.2.3 花键孔及两处倒角

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 6个方齿花键孔,及Φ25+0.023

mm花键底孔两端的2×75°倒角。

由上面分析可知,可以粗加工拨叉下端面,然后以此作为基准采用专用夹具进行加工,并且保证位置精度要求。再根据各加工方法的经济精度及机床所能达到的位置精度,并且此拨叉零件没有复杂的加工曲面,所以根据上述技术要求采用常规的加工工艺均可保证。

3、确定生产类型

已知此拨叉零件的生产纲领为5000件/年,零件的质量是1.3kg/个,查《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第2页表1.1-2,可确定该拨叉生产类型为中批生产,所以初步确定工艺安排为:加工过程划分阶段;工序适当集中;加工设备以通用设备为主,大量采用专用工装。

三确定毛坯

1、确定毛坯种类

零件材料为HT200。考虑零件在机床运行过程中所受冲击不大,零件结构又比较简单,生产类型为中批生产,故选择木摸手工砂型铸造毛坯。查《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第41页表2.2-5,选用铸件尺寸公差等级为CT-12。

2、确定铸件加工余量及形状

零件形状简单,因此毛坯形状需与零件的形状尽量接近,又因内孔很小,不可铸出。

查《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第41页表2.2-5,选用加工余量为MA-H 级,并查表2.2-4确定各个加工面的铸件机械加工余量,铸件的尺寸,如下图所示:

铸件平面图

图 2

铸件效果图

图 3

四工艺规程设计

1、定位基准的选择

定位基准的选择是工艺规程设计中的重要工作之一,正确合理的选择定位基准,可以使加工质量得到保证,生产率得以提高。否则,加工工艺过程中会问题百出,更有甚者,还会造成大批零件报废,使生产无法正常进行。定位基准的选择可以分为粗基准的选择和精基准的选择。

1.1.粗基准的选择

该零件属于一般轴类零件,以外圆为粗基准就已经合理了(夹持长四点定位),为保证A面与花键孔轴线垂直,可以把A面与花键底孔放在一个工序中加工,因而该工序总共要消除X,Y,Z轴三个方向的移动自由度,X,Y轴两个方向的转动自由度共五个自由度(建立空间坐标系为:以花键孔轴线方向为Z轴,

垂直花键孔轴线,平行槽、花键、肋板对称线并且从槽18+0.12

0mm指向8+0.03

mm的

方向为X轴,同时垂直于X轴、Z轴的方向为Y轴,取坐标原点为花键孔轴线与A面的交点为原点),用三爪卡盘卡

夹持外圆柱面。消除X,Y轴方向的移动和转动自由度,共四个自由度,再用一个浮动支承顶住B面,消除Z轴方向的移动自由度,达到定位要求。

1.2.精基准的选择

考虑要保证零件的加工精度和装夹准确方便,依据“基准重合”原则和“基准统一”原则,以粗加工后的底面为主要的定位精基准,以侧面及外圆柱体面为辅助的定位精基准。

2、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本零件的加工面有端面、内孔、花键、槽等,材料为HT200灰铸铁,参考《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

(以下简称《工艺手册》)表1.4-7、表1.4-8及表1.4-17

,加工方法选择如下:

2.1.A端面

根据GB1800-79规定毛坯的公差等级为IT13,表面粗糙度为Ra12.5um,要达到零件的技术要求,公差等级为IT9,表面粗糙度为Ra3.2um,需要经过粗铣

2.2.Φ22花键底孔

公差等级为IT12,表面粗糙度为Ra6.3um,毛坯为实心,未铸出孔,故采用粗铣

2.3.8 mm 槽的D端面

零件技术要求表面粗糙度达到Ra3.2,而毛坯的公差等级为IT13,表面粗糙度为Ra12.5,故需要采用粗铣半精铣。

2.4.8 mm槽

零件技术要求槽的两侧端面表面粗糙度为Ra1.6um,槽的底端面为Ra6.3um,需要采用粗铣精铣,就可以达到公差等级为IT8表面粗糙度Ra1.6um。

2.5.18 mm槽

零件技术要求槽的各端面要达到的表面粗糙度为Ra3.2um,需要采用粗铣

半精铣

2.6.花键孔

要求花键孔为外径定心,两侧面表面粗糙度为Ra3.2um底面表面粗糙度为Ra1.6um,故采用拉削加工

2.7.两处倒角

Φ25 mm花键底孔两端处的2×75°倒角,表面粗糙度为Ra6.3um,为了使工序集中,所以花键底孔的两端面的2×75°倒角在Z525立式钻床上采用锪钻的方法即可。

3、制定工艺路线

根据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精度及位置精度等技术要求,以及加工方法所能达到的经济精度,在生产纲领已确定的情况下,可以考虑采用万能性机床配以专用工卡具,并尽量使工序集中来提高生产率。除此之外,还应当考虑经济效果,以便使生产成本尽量下降。查《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第20页表1.4-7、1.4-8、1.4-11,选择零件的加工方法及工艺路线方案如下:

3.1.工艺路线方案一

工序Ⅰ:粗铣Φ40mm右端面A面

mm

工序Ⅱ:钻孔并扩钻花键底孔Φ22+0.28

工序Ⅲ:铣28mm×40mm端面D

工序Ⅳ:铣宽为8+0.03

mm槽

mm的槽

工序Ⅴ:铣宽为18+0.12

工序Ⅵ:锪两端面15°倒角

mm

工序Ⅶ:拉花键孔Φ25+0.023

工序Ⅷ:去毛刺

工序Ⅸ:终检

3.2.工艺路线方案二

工序Ⅰ:粗车Φ40mm右端面A面

夹具设计课程设计论文

夹具设计课程设计论文 目录 一序言 (3) 二零件的分析,确定生产类型 (4) 1、零件设计要求 (4) 2、零件分析 (4) 2.1.零件的作用 (4) 2.2.零件的工艺分析 (5) 3、确定生产类型 (5) 三确定毛坯 (6) 1、确定毛坯种类 (6) 2、确定铸件加工余量及形状 (6) 四工艺规程设计 (8) 1、定位基准的选择 (8) 1.1.粗基准的选择 (8) 1.2.精基准的选择 (8) 2、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8) 2.1.A端面 (9) 2.2.Φ22花键底孔 (9) 2.3.8 mm 槽的D端面 (9) 2.4.8 mm槽 (9) 2.5.18 mm槽 (9) 2.6.花键孔 (9) 2.7.两处倒角 (10) 3、制定工艺路线 (10) 3.1.工艺路线方案一 (10) 3.2.工艺路线方案二 (10)

3.3.工艺方案的比较与分析 (11) 4、确定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的确定 (11) 4.1.确定毛坯 (11) 4.2.确定工序余量,工序尺寸及其公差 (12) 4.3.各加工表面的工艺路线 (14) 5、确定切削用量及时间定额 (15) 5.1.工序Ⅰ端面A铣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 (16) 5.2.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16) 5.3.工序Ⅱ钻—扩孔Φ22mm (18) 5.4.工序Ⅲ端面D铣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 (19) 5.5.工序Ⅳ槽8mm的铣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 (21) 5.6.工序Ⅴ槽18mm的铣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 (23) 5.7.工序Ⅶ拉花键孔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 (25) 五夹具设计 (26) 1、问题的提出 (26) 2、夹具设计的有关计算 (26) 2.1.定位基准的选择 (26) 2.2.切削力及夹紧力计算 (26) 2.3.定位误差分析 (27) 3、夹具结构设计及操作简要说明 (27) 六设计感想与体会 (31) 主要参考文献 (32)

机床夹具设计课程设计

机床夹具设计课程设计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机床夹具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课题名称: 机床夹具设计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级:13机械一班 姓名:阮吴祥 学号: 指导老师:张秀香 2017年 1月

目录 一、机床夹具课程设计任务书 (1) 二、机床夹具课程设计说明书 (2) 1.对加工件进行工艺分析 (2) 2.定位方案设计 (2) 3.导引方案设计 (4) 4.夹紧方案设计 (5) 5.夹具体设计 (6) 6.其它装置设计 (6) 7.技术条件制定 (6) 8.夹具工作原理(操作)简介 (6) 9.设计心得 (7) 三、参考文献 (8) 四、附录 (9)

一、机床夹具课程设计任务书

二、机床夹具课程设计说明书 1、对加工件进行工艺分析: 零件名称为通孔套,为铸件,本工序铣削加工直径22mm的孔,设计手动钻绞孔专用夹具。工件已加工过的孔径为φ22mm,厚度为50mm。 在加工槽时,槽的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不是很高,由铣削直接加工就可以达到要求,其中槽的宽度由刀具的尺寸保证,槽的深度尺寸和位置精度由设计的夹具来保证。槽的位置包括如下两方面要求: 加工槽的宽度为12mm,且两个侧面相对于中心面A对称度; 加工槽的深度为30±。 2、定位方案设计: 根据加工孔两侧面相对于中心面对称要求,需要限制工件X方向转动自由度、Y方向转动自由度和Z方向转动自由度;根据加工孔宽度和深度要求,需要限制工件X方向移动自由度和Z方向移动自由度。但考虑到加工时工件定位的稳定性,可以将六个自由度全部限制。 工件相对中心面对称,要实现加工孔两侧面相对中心面对称的要求,且根据基准重合的原则应选A面作为定位基准,但A面实际不存在,故可选工件的两侧面M或N的任一面作为定位基准,限制三个不定自由度,此为第一定位基准。

地大 夹具设计课程设计1汇总

机械加工工艺卡产品型号零件图号 产品名称两级圆锥斜齿圆柱齿轮减速器零件名称合箱 车间工序号工序名称 金工车间镗输入轴承孔 毛坯种类毛坯材料毛坯外形每毛坯可制件数铸件HT200 1290×520×370 1 设备名称设备型号设备编号 卧式镗床T618 夹具编号夹具名称切削液 输入轴承孔煤油与矿物质油的混合物工位器具编号工位器具名称 工序工时 准终单件 0,987min 19.74min 工步号工步内容工艺装备 主轴转速 (r/min) 切削速度 (m/min) 进给量 (mm/r) 背吃刀量(mm) 进给 次数 工步工时 机动辅助 1 粗镗输入轴承孔 至148mm 卧式镗床T618硬 质合金四刀镗片 160.3 75.5 0.4 3 1 1.31min 0.262min 2 粗镗输入轴承孔 至149.3.mm 卧式镗床T618硬 质合金四刀镗片 190.4 89.7 0.3 1.3 1 3.68min 0.736min 3 粗镗输入轴承孔 至150mm 卧式镗床T618硬 质合金四刀镗片 257.1 121.1 0.1 0.7 1 8.17min 1.633min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设计者设计日期审核日期标准化日期会签日期 杜强2012.9.1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 减速箱夹具设计报告 粗镗输入轴承孔 指导老师:

目录第一章二级圆锥齿轮概述 第二章图纸技术要求分析 第三章计算生产纲领确定生产类型 第四章材料、毛坯制造方法的选择及毛坯图 1 材料选择 2毛坯的制造方法 3毛坯的加工余量 4毛坯图 第五章定位基面的选择及分析 第六章加工工作量及工艺手段组合 第七章划分加工阶段,大致工艺过程 1 上箱体加工工艺过程卡 2 下箱体加工工艺过程卡 3 合箱加工工艺过程卡 第八章粗镗输入轴承孔机械加工及夹具设计 1 机床选择 刀具选择 切削液 2 加工余量及精度等级 3 切削参数 4 切削力的计算机动时间及单位时间定额 5 机座结合面铣削加工工序卡 6 夹紧方案设计 7夹紧力计算 8 夹紧元件设计 9气压系统及元件的选择计算 10气动系统回路及其PLC 控制电路、电路分析 11 支承板、挡销设计等其他零件设计 第九章参考资料 第十章实习心得

机床夹具设计课程设计

机床夹具设计课程设计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机床夹具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课题名称: 机床夹具设计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级:13机械一班 姓名:阮吴祥 学号: 指导老师:张秀香 2017年 1月

目录 一、机床夹具课程设计任务书 (1) 二、机床夹具课程设计说明书 (2) 1.对加工件进行工艺分析 (2) 2.定位方案设计 (2) 3.导引方案设计 (4) 4.夹紧方案设计 (5) 5.夹具体设计 (6) 6.其它装置设计 (6) 7.技术条件制定 (6) 8.夹具工作原理(操作)简介 (6) 9.设计心得 (7) 三、参考文献 (8) 四、附录 (9)

一、机床夹具课程设计任务书

二、机床夹具课程设计说明书 1、对加工件进行工艺分析: 零件名称为通孔套,为铸件,本工序铣削加工直径22mm的孔,设计手动钻绞孔专用夹具。工件已加工过的孔径为φ22mm,厚度为50mm。 在加工槽时,槽的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不是很高,由铣削直接加工就可以达到要求,其中槽的宽度由刀具的尺寸保证,槽的深度尺寸和位置精度由设计的夹具来保证。槽的位置包括如下两方面要求: 加工槽的宽度为12mm,且两个侧面相对于中心面A对称度; 加工槽的深度为30±。 2、定位方案设计: 根据加工孔两侧面相对于中心面对称要求,需要限制工件X方向转动自由度、Y方向转动自由度和Z方向转动自由度;根据加工孔宽度和深度要求,需要限制工件X方向移动自由度和Z方向移动自由度。但考虑到加工时工件定位的稳定性,可以将六个自由度全部限制。 工件相对中心面对称,要实现加工孔两侧面相对中心面对称的要求,且根据基准重合的原则应选A面作为定位基准,但A面实际不存在,故可选工件的两侧面M或N的任一面作为定位基准,限制三个不定自由度,此为第一定位基准。

机床夹具设计课程设计

机床夹具设计课程设计 说明书 设计题目:钻床夹具设计 系别: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前言 夹具是机械加工不可缺少的部件,在机床技术向高速、高效、精密、智能、复合、 环保方向发展的带动下,夹具技术正朝着高精、高效、模块、组合、通用、经济方向发展。 本次的设计任务是加工零件(板件)上的两个孔。零件属于大批量生产,钻孔要 求精度高,所以需要设计一个专用夹具,保证零件加工质量。由于夹具的利用率高, 经济性好,使用元件的功能强而且数量少,配套费用低,降低生产成本;采用夹紧装 置,缩短停机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设计钻床夹具,首先要分析加工零件的技术要求,运用夹具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 法,拟定夹具设计方案;在满足加工精度的条件下,合理的进行安装、定位、夹紧; 完成草图后考虑零件间的连接关系和螺钉、螺母、定位销等的固定方式,设计合理结 构实现零部件间的相对运动,根据零件要求选择材料。 完成钻床夹具的所有设计后,用 AutoCAD进行二维图的绘制,首先画好零件图,最 后进行装配,标注相关尺寸及技术要求,并用 Pro/ENGINEER绘制最终三维效果图,最 终进行说明书,任务书的撰写、整理、修改完成设计任务。

目录 第一章对加工零件的工艺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夹具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零件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1零件图 (1) 1.2.2加工零件图分析 (2) 第二章定位方案及误差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拟定定位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1定位方案拟定 (2) 2.1.2定位方案选定 (2) 2.2定位误差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1相关概念 (3) 2.2.2定位误差分析 (4) 第三章对刀导向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对刀导向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对刀导向元件详细参数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夹紧方案及夹紧力分析 (5) 4.1 夹紧方案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夹紧力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1夹紧力估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章夹具体设计及连接元件选型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夹具体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连接元件选型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1标准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2非标准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六章夹具零件图和装配图及标注 ...............................................错误!未定义书签。 6.1零件图 (8) 6.2钻模板零件图 ...................................................................................................... 1 1 6.3装配图 .................................................................................................................. 2 1第七章三维效果图...........................................................................错误!未定义书签。 14 总结 .................................................................. 14 参考文献 ..............................................................

夹具课程设计说明书资料教案资料

夹具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题名称设计轴承座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学生姓名 学号 系、年级专业 __________ 机械与能源工程系 ____________ 现代制造技术 指导教师 机械与能源工程系 2015年12月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课,其任务是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掌握主要机械制造装备的工作原理及其正确使用和选用方法、原则,并具备一定的机械制造装备的总体设计、传动设计、结构设计等基本知识和主要工艺装备的设计能力。而课程设计是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课程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也是机械类专业学生较为全面的机械设计训练。通过课程设计的实践,综合地运用装备设计课程和其他先修课程的理论与实际知识,进一步培养与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机械设计能力。其目的在于:(1〕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能综合运用夹具设计课程及其他相关专业课程的知识,学会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指导设计实践,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 〔2〕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掌握机床夹具的一般设计方法和步骤,提高其走上工作岗位所需的专业技能。 〔3〕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学习运用标准、规范、手册、图册和查阅有关技术资料等。 零件在工艺规程之后,就要按工艺规程顺序进行加工。在加工中除了需要机床、刀具、量具之外,成批生产时还要用机床夹具。他们是机床和工件之间的连接装置,使工件相对于机床获得正确的位置。机床夹具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工件加工表面的位置精度、形状精度和尺寸精度。通常把确定工件在机床上或夹具中占有正确位置的过程,称为定位。当工件定位后, 为了避免在加工中受到切削力、重力等的作用而破坏定位,还应该用一定的机构或装置将工件加以固定。使工件在加工过程中保持定位位置不变的操作,称为夹紧。将工件定位、夹紧的过程称为装夹。工件装夹是否正确、迅速、方便和可靠,将直接影响工件的加工质量、生产效率、制造成本和操作安全。在成批、大量生产中,工件的装夹是通过机床夹具来实现的。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主要是以研究轴承座机械工艺加工工艺规

夹具设计课程设计汇总

! 《机械制造工艺与机床夹具》 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设计“传力杆”零件的机械加工 @ 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生产纲领:10000件) . 班别: 设计者: 指导教师:

设计日期:2015年1月12日至2015年1月16日目录 序 第一部分零件的分析 (一)零件的作用 (二)~ (三)零件的工艺分析 第二部分工艺规程制定 (一)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二)基面的选择 (三)制定工艺路线 (四)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确定 (五)确定切削用量的基本工时 第三部分专用夹具设计 (一)— (二)对加工件的工艺分析 (三)定位方案设计 (四)导引方案设计 (五)夹紧方案设计 (六)其他装置设计 (七)夹具体设计

(八)技术条件制定 (九)夹具工作原理简介 、 参考文献 机械制造工艺课程设计任务书 设计题目:设计“传力杆”零件的机械加工 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生产纲领:10000件) 设计内容:1.产品零件图 1张 、 2.产品毛坯图 1张 3.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1份 4.机械加工工序卡片 1套 5.夹具设计装配图1份 6.夹具设计零件图1~2张 7.课程设计说明书1份 ( 班别: 设计者:

指导教师: 2015年1月12日 序 机械制造工艺课程设计是在我们完成了全部技能实训课(钳工实训、车工实训、金工实训)、大部分专业课以及参加了生产实习之后进行的。这是我们在现阶段对所学各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演练,因此,它在我们三年的学习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应该得到下述各方面的锻炼: 一、能熟练运用机械制造工艺与夹具中的基本理论以及在生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做到“定位准确夹紧可靠”、以及工艺路线安排、工艺尺寸制定等问题,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 — 二、提高结构设计的能力。通过设计夹具的训练,应当获得根据被加工零件的加工要求,设计出高效、省力、经济合理而且能保证加工质量的夹具的能力。 三、学会使用手册及图表资料。掌握与本设计有关的各种资料的名称、出处、能够做到熟练运用。 我个人希望能够通过本次课程设计,能够将所学之基础知识,融会贯通。将《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装备设计》,《机械工程材料》,《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等基础理论知识合理运用到本次设计当中,熟练运用各、查阅各种计资料、手册、和国家标准等。并能巩固和加深所学知识,且能在本次设计课程中学到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 本说明书主要是传力杆的有关工艺规程的设计说明以及专用夹具设计。第一部分零件的分析由小组共同完成,第二部分工艺规程制定由邹俊峰完成,第三部分专用夹具设计由刘言完成。由于学生本人及小组成员能力水平有限,设计存在许多错误和不合理之处,恳请伍老师给予指正和帮助,谢谢! 中物院工学院13数控2班、 邹俊峰刘言 2015年1月13日

夹具设计心得体会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心得体会 两周的课程设计结束了,在这次的课程设计中不仅检验了我所学习的知识,也培养了我如何去把握一件事情,如何去做一件事情,又如何完成一件事情。在设计过程中,与同学分工设计,和同学们相互探讨,相互学习,相互监督。学会了合作,学会了宽容,学会了理解。 课程设计是我们专业课程知识综合应用的实践训练,着是我们迈向社会,从事职业工作前一个必不少的过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深深体会到这句千古名言的真正含义.我今天认真的进行课程设计,学会脚踏实地迈开这一步,就是为明天能稳健地在社会大潮中奔跑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这次夹具设计,本人在多方面都有所提高。通过这次夹具设计,综合运用本专业所学课程的理论和生产实际知识进行一次输出轴夹具设计工作的实际训练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独立工 作能力,巩固与扩充了输出轴夹具设计等课程所学的内容,掌握输出轴夹具设计的方法和步骤,掌握输出轴夹具设计的基本的模

具技能懂得了怎样分析零件的工艺性,怎样确定工艺方案,了解了夹具的基本结构,提高了计算能力,绘图能力,熟悉了规范和标准,同时各科相关的课程都有了全面的复习,独立思考的能力也有了提高。 在这次设计过程中,体现出自己单独设计夹具的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体会了学以致用、突出自己劳动成果的喜悦心情,从中发现自己平时学习的不足和薄弱环节,从而加以弥补。在此感谢我们的老师.,老师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作风一直是我工作、学习中的榜样.这次模具设计的每个实验细节和每个数据,都离不开老师您的细心指导。 同时感谢对我帮助过的同学们,谢谢你们对我的帮助和支持,让我感受到同学的友谊。 由于本人的设计能力有限,在设计过程中难免出现错误,恳请老师们多多指教,我十分乐意接受你们的批评与指正,本人将万分感谢。 十、设计心得 本次的《机械制造工艺》课程设计让我又重新温习了书本上的内容,我明白了不论什么时候不管干什么事总是离不开书本,不管什么时候从书上我们总可以找得到我们想要的东西。书上的东西永远是基础的,而基础正是向更深的领域迈进,没有这个基础我们永远都不会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这次的设计我基本上是满意的,因为这是我和本组同学共同完成的这次设计。在此之前我总是莫名其妙感到茫然,不知道从何下手。或者是产生了干脆抄袭别人的想法,但是这一次彭老师制定的这个计划,每个星期都要询问我们的进度,这样子我感觉从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同学不自己动脑的坏习惯,虽然杜绝不掉,但是我相信经过这次的课程设计后会有更多的同学愿意自主的完成自己的作业和老师分给他们的任务。而不再愿意抄袭别人的,至少我不会了。通过这次的课程设计使我明白了一个良好的设计思路往往可以省掉一大半的时间,所以我感觉今后不论设计什么,一定要在设计思路上

(完整word版)夹具课程设计说明书

目录 前言 (一)机床夹具课程设计任务书(二)设计思路 (三)总体方案的确定 1. 定位分析和定位误差计算 2. 定位分析和定位误差分析 3. 夹紧机构设计 4. 导向方案 5. 夹紧方案 6. 确定其他装置和夹具体 7. 绘制夹具装配图 (四)设计心得体会 (五)参考文献书目 前言

机械制造夹具设计课程设计是机械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也是机械类专业学生较为全面的机械设计训练 通过对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的学习,我掌握了机械加工和装配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学会了零件加工时的定位理论、工艺和装配尺寸链理论,了解影响加工质量的各项因素,学会制定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和部件、浐灞装配工艺过程的方法。掌握了机床夹具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为了对以上知识进行巩固和掌握,我们开始了一周的夹具课程设计。 机械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现代制造业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经营管理模式乃至社会的组织结构和文化。生产的发展和产品更新换代速度的加快,对生产效率和制造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也就对机械加工工艺等提出了要求。 在实际生产中,由于零件的生产类型、形状、尺寸和技术要求等条件不同,针对某一零件,往往不是单独在一种机床上用某一种加工方法就能完成的,而是需要经过一定的工艺过程。因此,我们不仅要根据零件具体要求,选择合适的加工方法,还要合理地安排加工顺序,一步一步地把零件加工出来 机械制造夹具课程设计师我们学了大部分大学基础课、和专业课之后进行的,这次设计使我们能综合运用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和机械夹具设计中的理论,并结合生产学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独立的分析和解决工艺问题,初步具备了设计一个零件的工艺规程的能力和运用夹具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拟定夹具设计方案,为大四的毕业设计做

机床夹具设计课程设计

机床夹具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课题名称: 机床夹具设计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13机械一班 姓名:阮吴祥 学号:2013080832 指导老师:张秀香 2017年 1月

目录 一、机床夹具课程设计任务书 (1) 二、机床夹具课程设计说明书 (2) 1、对加工件进行工艺分析 (2) 2、定位方案设计 (2) 3、导引方案设计 (4) 4、夹紧方案设计 (5) 5、夹具体设计 (6) 6、其它装置设计 (6) 7、技术条件制定 (6) 8、夹具工作原理(操作)简介 (6) 9、设计心得 (7) 三、参考文献 (8) 四、附录 (9)

一、机床夹具课程设计任务书 姓名阮吴祥班级机械1 学号2013080832 计题目钻铰孔专用夹具指导老师张秀香 零件名称通孔套材料ZG 生产类型大批量生产毛坯铸件 生产纲领 设计任务零件简图如下,本工序铣削加工直径22 mm 的孔,设计手动钻铰孔专用 夹具。

机床夹具设计课程设计 二、机床夹具课程设计说明书 1、对加工件进行工艺分析: 零件名称为通孔套,为铸件,本工序铣削加工直径22mm的孔,设计手动钻绞 孔专用夹具。工件已加工过的孔径为φ22mm,厚度为50mm。 在加工槽时,槽的尺寸精度与表面粗糙度要求不就是很高,由铣削直接加工 就可以达到要求,其中槽的宽度由刀具的尺寸保证,槽的深度尺寸与位置精度由 设计的夹具来保证。槽的位置包括如下两方面要求: 加工槽的宽度为12mm,且两个侧面相对于中心面A对称度0、1mm; 加工槽的深度为30±0、2mm。 2、定位方案设计: 根据加工孔两侧面相对于中心面对称要求,需要限制工件X方向转动自由 度、Y方向转动自由度与Z方向转动自由度;根据加工孔宽度与深度要求,需要限 制工件X方向移动自由度与Z方向移动自由度。但考虑到加工时工件定位的稳 定性,可以将六个自由度全部限制。 工件相对中心面对称,要实现加工孔两侧面相对中心面对称的要求,且根据 基准重合的原则应选A面作为定位基准,但A面实际不存在,故可选工件的两侧 面M或N的任一面作为定位基准,限制三个不定自由度,此为第一定位基准。 方案一:孔O2及O1为第二与第三定位基准,通过固定圆柱销及V形块实现 定位;

机床夹具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参考)

《机床夹具设计》 课程设计说明书课题: 缸底夹具设计 课题组长: 舒旦 指导教师:杨德良 湘潭职业技术学院 2009年5月

《机床夹具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课题: 缸底夹具设计 内容: 1.零件图(CAD)1套 2.三维装配图(PROE)1张 3. 课程设计说明书1份 班级:机制07302班 组长:舒旦 同组人姓名:舒旦、黄小川 指导教师:杨德良 2009年5月

目录 序言 (4) 1、零件的分析 (5) 1.1 零件的作用 (5) 1.2零件工序图 (6) 1.3夹具二维装配图 (7) 2、夹具设计 2.1零件的工艺分析 (8) 2.2 定位和定位装置的设计 (8) 2.3 夹紧方案 (8) 2.4夹具体设计 (8) 2.5夹具体总图上的尺寸、公差和技术要求 (8) 2.6夹具精度分析 (9) 后记 参考资料

序言 机床夹具设计课程设计是在全部学完机械制造工艺学及机床夹具设计,并进行了生产实习的基础是进行的一个教学环节。它要求学生全面地综合运用本课程及其有关先修课程的理论和实践知识进行工艺及结构的设计,也为以后搞好进行一次预备训练。 其目的在于: (1)培养学生运用机械制造工艺学及有关课程(工程材料与热处理、机械设计、互换性与测量技术、金属切削机床、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等)的知识,结合生产实践中学到的知识,独立地分析和解决工艺问题,初步具备设计一个中等复杂程度零件的工艺规程的能力。 (2)能根据被加工零件的技术要求,运用夹具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学会,拟订夹具设计方案,完成夹具结构设计,初步具备设计出高效、省力、经济合理并能保证加工质量的专用夹具的能力。 (3)培养学生熟悉并运用有关手册、标准、图表等技术资料的能力。 (4)进一步培养学生识图、制图、运算和编写技术文件等基本技能。 对于我本人来说,希望能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学习,学会将所学理论知识和工艺课程实习所得的实践知识结合起来,并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之中,从而锻炼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又希望能超越目前工厂的实际生产工艺,而将有利于加工质量和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新技术和新工艺应用到机器零件的制造中,为改善我国的机器制造业相对落后的局面探索可能的途径。 由于时间及水平有限,缺点和错误在所难免,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最新夹具设计课程设计

夹具设计课程设计

夹具设计课程设计论文 目录 夹具设计课程设计论文 (1) 目录 (1) 夹设计CA6140车床拨叉零件(831005)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加工Φ22+0.28 0具 (3) 一序言 (3) 二零件的分析,确定生产类型 (4) 1、零件设计要求 (4) 2、零件分析 (4) 2.1.零件的作用 (4) 2.2.零件的工艺分析 (5) 3、确定生产类型 (5) 三确定毛坯 (6) 1、确定毛坯种类 (6) 2、确定铸件加工余量及形状 (6) 四工艺规程设计 (8) 1、定位基准的选择 (8) 1.1.粗基准的选择 (8) 1.2.精基准的选择 (8) 2、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8) 2.1.A端面 (9) 2.2.Φ22花键底孔 (9) 2.3.8 mm 槽的D端面 (9) 2.4.8 mm槽 (9) 2.5.18 mm槽 (9) 2.6.花键孔 (9)

2.7.两处倒角 (10) 3、制定工艺路线 (10) 3.1.工艺路线方案一 (10) 3.2.工艺路线方案二 (10) 3.3.工艺方案的比较与分析 (11) 4、确定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的确定 (12) 4.1.确定毛坯 (12) 4.2.确定工序余量,工序尺寸及其公差 (12) 4.3.各加工表面的工艺路线 (14) 5、确定切削用量及时间定额 (15) 5.1.工序Ⅰ端面A铣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 (16) 5.2.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16) 5.3.工序Ⅱ钻—扩孔Φ22mm (18) 5.4.工序Ⅲ端面D铣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 (19) 5.5.工序Ⅳ槽8mm的铣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 (21) 5.6.工序Ⅴ槽18mm的铣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 (23) 5.7.工序Ⅶ拉花键孔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 (25) 五夹具设计 (26) 1、问题的提出 (26) 2、夹具设计的有关计算 (26) 2.1.定位基准的选择 (26) 2.2.切削力及夹紧力计算 (26) 2.3.定位误差分析 (27) 3、夹具结构设计及操作简要说明 (27) 六设计感想与体会 (31) 设计内容勿全部COPY (31) 希望仅参考格式 (31) 独立完成课程设计能学到很多知识主要参考文献 (31)

夹具课程设计说明书

洛阳理工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名称:机械制造装备设计 设计课题:钻床夹具设计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级:B080205 姓名:史俊南 学号:B08020521 2012年月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 机械工程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学生姓名史俊南班级B080205 学号B08020521 课程名称:机械制造装备设计 设计题目:钻床夹具设计 课程设计内容与要求: 内容: 为所示支架设计一套钻模夹具,便于摇臂钻床的加工。 设计要求: 1.在摇臂钻床上加工Φ12的通孔。 2.要求绘制A1夹具装配图一张,,零件图一张,说明书一份。 3.夹具设计要求合理,有利提高加工精度,保证加工质量,降低加工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便于批量生产。 设计(论文)开始日期2012年2月19日指导老师: 设计(论文)完成日期2012年3月2日张老师 2012年月日

课程设计评语 机械工程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学生姓名史俊南班级B080205 学号B08020521 课程名称机械制造装备设计 设计题目钻床夹具设计 指导老师张老师 课程设计篇幅: 图纸二张 说明书17 页 指导教师评语: 年月日指导教师:

目录 序言--------------------------------------------------------------------------------------4 1. 专用夹具设计-------------------------------------------------------------------5 1.1设计前的准备工作---------------------------------------------------------------5 1.1.1. 明确工件的年生产纲领-----------------------------------------------------5 1.1.2. 熟悉工件零件图和工序图--------------------------------------------------5 1.1.3. 加工方法-----------------------------------------------------------------------6 1.2.总体方案的确定--------------------------------------------------------------6 1.2.1. 定位方案-----------------------------------------------------------------------6 1.2.2选择加紧机构------------------------------------------------------------------6 1.2.3选择导向装置------------------------------------------------------------------7 1.2.4. 夹具体--------------------------------------------------------------------------8 1.3. 绘制夹具装配图----------------------------------------------------------------9 1.3.1. 制图比例的选择-------------------------------------------------------------9 1.3. 2. 定位、夹紧、导向,夹具体----------------------------------------------9 2. 装配图上应标注的尺寸和技术条件------------------------------------------11 2.1. 具装配图上标注的尺寸------------------------------------------------------11 2.2. 夹具装配图上应标注的技术要求------------------------------------------11 3. 夹具零件图上应标注的尺寸和技术条件------------------------------------12 3.1. 夹具零件图上标注的尺寸----------------------------------------------------12 3.2. 夹具零件图上应标注的技术要求-------------------------------------------12 4. 方案设计论证---------------------------------------------------------------------13 4.1. 设计方法与结果----------------------------------------------------------------13 感想-------------------------------------------------------------------------------------15 致谢-------------------------------------------------------------------------------------16 参考文献-------------------------------------------------------------------------------17

端盖加工夹具设计汇总

专业课程综合设计设计题目:端盖加工夹具设计 专业08机制2班 学号0811115002 姓名 指导老师 提交时间2012-1-13 一、任务书 题目:设计“端盖”零件的钻床夹具

设计内容: 1、钻床夹具装配图1张 2、钻床夹具零件图3张 3、钻床夹具三维图3张 4、课程设计说明书1份 二、设计思想 1 个φ10和1个φ4 的小孔,所设计的一套钻床专用夹具。主要技术指标能保证工件的加工精度、提高生产效率、工艺性好和使用性好。 我们在设计专用夹具时为了能满足工件的加工精度要求,考虑了合理的定位方案、合适的尺寸、公差和技术要求,并进行了必要的精度分析。由于是中批量生产,采用了固定式钻床夹具,提高了生产效率。在工艺性方面使这种夹具的结构简单、合理、便于加工、装配、检验和维修。在使用性方面这种夹具的操作简便、省力、安全可靠,排屑也方便,必要时可设置排屑结构。通过对钻床夹具设计的制作,进一步巩固和所学基本知识并使所学知识得到综合运用。学会查阅和收集技术资料,提高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能力,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设计思想:以定位心轴为主定位,以削边销为辅助定位,采用一面两销定位 此次需要完成的题目如下: 如图1所示,设计加工端盖上φ10和φ4小孔的钻床夹具。图中其他各表面均已加工完毕。

图1 端盖 三、钻床夹具设计过程 如图2所示为端盖工件造型图 图2 端盖工件造型 3.1零件本工序的加工要求分析 钻φ4孔、锪φ10孔 本工序前已加工的表面有: (1) 端盖左右两个端面; (2)φ25内孔、φ14小孔和φ9沉孔。 本工序使用机床为 Z5125立钻。刀具为通用标准工具。 3.2、确定夹具类型 本工序所加工两个同轴孔 (φ4和φ10),位于工件外径φ 60的圆周上,由于孔径较小,工件重量轻、轮廓尺寸以及生产量为中批量生产等原因,采用固定式钻模。 3.3 拟定定位方案和选择定位元件 (1) 定位方案 根据工件结构特点,其定位方案有二: ①以φ 25孔及其右端面为定位面,以方形面周边轮廓为定位面,限制5个自由度。这一定位方案,存在基准不重合误差,会引起较大的定位误差。且存在过定位现象 ②以φ 25孔及其右端面为定位面,利用菱形销以φ 14沉孔为定位面,,即采用一面两孔定位,限制6个自由度。这一定为方案设计基准与定位基准重合,所以ΔB=0。比较上述两种定位方案,初步确定选用第二种方案。

【加工】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机床夹具设计

【关键字】加工 轴承座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 夹具设计 学院: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班级:机制076 姓名:xxxx 学号:8 指导老师:xxxx 成绩: 机械制造工艺学 机械制造工艺学 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ZJKJXY-8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级:机制076 学号:8 学生姓名:张赫 指导老师:叶岳松 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16日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与机床夹具设计 一、设计任务 1.设计课题:轴承座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2.丝攻M4螺纹孔专用夹具设计 3.生产纲领:大批量生产 4.设计要求: 1)零件毛坯图1张 2)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1套 3)机械加工主要工序的工序卡片1套 4)夹具装配图1张 5)夹具零件图若干张 6)设计说明书1份 2、设计说明书 目录 序言 (5) 一、零件加工工艺设计 (6) 1、零件的工艺性审查 (6) 2、基准选择原则 (7) 3、定位基准选择 (7) 4、拟定机械加工工艺路线 (8) 5、确定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以及公差 (8) 6、选择机床设备及工艺设备 (9) 7、确定切削用量 (9) 2、夹具设计 (12) 1、问题提出 (12) 2、家具设计 (13) 三、小节 (15) 四、参考文献 (17)

序言 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毕业设计是我们完成本专业教学计划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使我们综合运用所学过的基本课程,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去解决专业范围内的工程技术问题而进行的一次基本训练。 我们在完成课程设计的同时,也培养了我们正确使用技术资料,国家标准,有关手册,图册等工具书,进行设计计算,数据处理,编写技术文件等方面的工作能力,也为我们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我们要认真对待这次综合能力运用的机会! 其主要目的是: 1.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本专业的一般工程问题的独立能力,拓宽和深化所学的知识。 2.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设计思维,掌握工程设计的一般程序,规范和方法。 3.培养学生正确的使用技术知识,国家标准,有关手册,图册等工具书,进行设计计算,数据处理,编写技术文件等方面的工作能力和技巧。 4. 培养学生进行调整研究,面向实际,面向生产,向工人和工程技术人员学习的基本工作态度,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 一、零件加工工艺设计 (1)零件的工艺性审查: 1)零件的结构特点 轴承座如附图1所示。该零件是起支撑轴的作用。零件的主要工作表面为Φ40的孔内表面。主要配合面是Φ22的轴孔。零件的形状比较简单,属于较简单的零件,结构简单。 2)主要技术要求: 零件图上主要技术要求:调质至HB230-250,锐边倒角,未注倒角0.5x45°,表面作防锈处理。 3)加工表面及其要求: a)总宽:为18±0.05mm。 mm,表面粗糙度Ra1.6um, b)轴孔:Φ22的孔径:Φ22+0.018 mm,表面粗糙度为Ra1.6um,外圆与内 c)Φ34的外圆:直径为Φ34-0.007 -0.025 孔的同轴度不超过0.02m.,轴肩距为12mm。

夹具设计课程设计报告

一、序言 1、能熟练运用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中的基本理论以及在生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正确地解决一个零件在加工中的定位、加紧、工艺路线安排、工艺尺寸确定等基本问题。为毕业生及时零件结构工艺性审查打下良好的基础; 2、提高结构设计能力。学生必须设计出解决现场生产问题的、简单可靠的工艺装备; 3、学会使用手册及图表资料。掌握与本设计有关的各种设计资料的名称、出处,能够做到基本熟练运用。 二、设计任务与要求 1、毛坯图1张 2、零件图1张 3、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1张 4、机械加工工序卡片1套 5、夹具总装图1张 6、课程设计说明书1份 三、设计说明书 1、零件的分析 (一)零件的技术要求 1.调质硬度HB241-285; 2.非加工表面喷丸处理; 3.孔φ10轴线对孔φ25D4轴线的平行度允差0.03; 4.发蓝。 (二)零件的作用 主要起连接作用,使机构按一定的规律运动; 还可以传递扭矩,使机构获得动力。 (三)零件的工艺分析 从零件图上可以看出该零件的主要加工表面有: 1.Φ25mm,Ra=3.2的孔,及该孔的两端面; 2.Φ10mm,Ra= 3.2的孔,及该孔的两端面; 3.Φ4mm的孔及M10的螺纹孔; 4.Φ11mm,Ra=12.5的底孔; 5.各种倒角及其他端面。

2、工艺规程设 (一)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45号钢调质处理后硬度为:布氏硬度,HB241-285,淬火硬度可达60HRC。又该零件的调质硬度为HB241-285所以选用45号钢,又因为要进行大批生产,而且零件的轮廓尺寸不大,在万向节滑动叉的工作过程中经常承受交变及冲击性载荷,所以可以选择模锻成型,这样既能提高生产率,又能保证加工精度。 (二)基面选择 基准面的选择是工艺规程设计的重要过程之一。基面的选择正确与否,可以是加工质量的到保证,生产效率提高,否则,不但加工工艺过程漏洞百出,更有甚者,零件的大批量的报废,使用无法进行,难以在工期内完成加工任务。 粗基准的选择对于本杠杆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对于一般零件而言,应以粗加工的表面为粗基准,本零件正好符合要求。 对于精基准而言,主要应考虑到基准重合的问题,当设计基准与工艺基准不重合时,应该进行尺寸换算,本题目我们以φ25mm的孔为精基准,基本满足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