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土家吊脚楼

恩施土家吊脚楼

恩施土家吊脚楼恩施是湖北省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州,以土家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

百分之五十六,土家族的特色建筑——吊脚楼,是各少数民族杆栏式建筑中最具特色的,依

山傍水、因势利导而建,具有防毒蛇猛兽侵袭、干燥通风、利用率高等特点,是土家文化的

重要组成部分。

吊脚楼是恩施土家族苗族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民居之一。楼有两到三层,用木板铺好,最上层

堆放粮食之类的东西,中间住人,下面是猪栏牛圈和用来堆放柴草的地方。吊脚楼的类型有“单吊式”、“双吊式”、“四合水式”等多种。

坐落在武陵山北麓的彭家寨,位于宣恩县沙道沟镇西南部。全寨45户250余人,均系土家族。彭家寨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古色古香,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闪烁在宣恩县西南边陲。

彭家寨是武陵山区土家聚落的典型选址,以其完美而集中的吊脚楼群而享誉中外。吊脚楼这

一古老的建筑形式,旧称“干栏”、“阁栏”、“廊栏……”,自古流行于百越族群地域。武陵山

区山多田少,民居择地,为了适应山坡地形,吊脚楼形式成为首选。彭氏家族迁徙沙道,看

中此地,然尽是坡地,建房不得不以吊脚之高低来适应地形之变化,时光推移,经几代人的

创造建设,终形成今日集土家吊脚楼形体美、空间美、层次美、轮廓之美的吊脚楼群。

中国古建筑专家,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张良皋先生,在考察恩施州古建筑后撰文:“要挑选湖北省吊脚楼群的…头号种子选手?,准定该宣恩彭家寨出马”。并以歌咏赞叹:“未了武陵今世缘,贫年策杖觅桃源,人间幸有彭家寨,楼阁峥嵘住地仙”。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二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二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亲爱的同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一定学到不少知识,今天就让我们大显身手吧! 一、基础运用 (共10题;共66分) 1. (5分)用钢笔描红。 促织客情篱落 2. (6分)选择正确的读音 庄重________(zhuānɡ zuānɡ)勉强________(qiǎnɡ qiánɡ) 魁梧________(wǔ wú)纤夫________(qiàn xiān) 着迷________(zhe zháo)瘦削________(xuē xiāo) 3. (6分)按拼音写汉字 līn________桶zǒu________路tíng________ 止 cōng________ 明huàng________ 荡胳________bo 4. (8分)拼一拼,写一写 zhǎng shēng shuānɡtuǐmòmòbān j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èlièjiǎng shùpǔtōnɡyǒnɡɡǎ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8分)填空。

人间多一些________,少一些________。多一些________,少一些________。 人间多一些________,少一些________。多一些________,少一些________。 6. (5分)把陈述句换成把字句 ①我会突然砸碎面前的玻璃。 ②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 7. (10分)读课文《揠苗助长》,填上适当的标点符号。 古时候有个人________盼望着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________天天到田边去看________可是一天________两天________三天________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________他在田里焦急地转来转去________自言自语地说________我得想办法帮它们长________ 8. (5分)看拼音,写词语。 k uài fēi cháng xī guājìn kōng 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走________________手 9. (10分)积累句子。 ①________皆图画,________不文章。 ②________春韭绿,________稻花香。 ③忠厚传________,诗书继________。 ④________树木,________树人。 ⑤树高________,叶落归根。 ⑥树无根不长,________。 10. (3分)读古诗惠崇《春江晓景》,把诗句补充完整,并写出诗句的意思。 竹外桃花________,春江水暖________。 意思是:________。

各具特色的民居—吊脚楼教学案例

各具特色的民居—吊脚楼 【知识点】多彩的贵州民居 【对应章节】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八课《各具特色的民居》 【语文情境】 如图是“苗族民居吊脚楼”图。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中国苗族聚居最集中的地方,地处山区,地形复杂,气候多样,因此传统民居聚落和民居建筑也形态繁多,异彩纷呈。由于地形、气候的因素造就了贵州的建筑风格。 【教学设计】 1. 设计意图 少数民族地区,建筑比较有特色,因此,我利用学生熟悉的民族民居,创设语文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观察、了解这样的探究活动过程中学习语文知识,使学生体验到语文无处不在,从而提高语文学习的兴趣,养成热爱本土文化的习惯,肩负保护本民族文化的责任。 2. 教学过程 (片断一)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八课:各具特色的民居介绍民居:民居是建筑中最早出现的类型,是中国建筑史上对民间居住建筑物的习惯称呼,作为住房的民居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建筑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我国的民居建筑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用自己勤劳智慧的双手,在适应与改造大自然的漫长岁月中创造出来的。由于我国幅员广阔,各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不同,56个民族风格与传统各异,生产和生活各具特色,建筑材料千差万别,使我国的民居建筑多姿多彩,富有创造性。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其中的一个。

苗族吊脚楼属于歇山式穿斗挑梁木架干栏式楼房,通常建在斜坡上,把地削成一个“厂”字形的土台,土台下用长木柱支撑,按土台高度取其一段装上穿枋和横梁,与土台平行。吊脚楼低的七八米,高者十三四米,占地多为两百平方米。屋顶除少数用杉木皮盖之外,大多盖青瓦,平顺严密,大方整齐。房屋的屋面依山势而定朝向,一般为坐西朝东,坐南朝北。 大部分吊脚楼为"吊脚半边楼",在苗语中意为"把平房抬起来的楼"。即每排的最外一棵柱子齐二楼楼板处栽下,成悬在半空状。这些房屋全以榫头衔接,可历百年风雨不倾斜。造就这些房屋均为无图作业,全凭一把尺子,一根墨线,一把锉子,一把斧头来完成,造型结构全在师傅的记忆。 吊脚楼一般以四排三间为一幢,有的除正房外,还搭建了一两个“偏厦”。每排木柱一般九根,即五柱四瓜。每幢木楼,一般分为三层,上层储谷,中层住人,下层楼脚围成圈,堆放杂物或关养牲畜。住人的一层,旁有木梯与楼上层和下层相接,该层设有走廊通道,约一米宽。堂屋是迎客间,两侧各间则隔为二三小间为卧室或厨房。房间宽敞明亮,门窗左右对称。有的苗家还在侧间设有大坑,冬天就在这里烧火取暖。中堂前有大门,门是两扇,两边各有一扇窗。中堂的前檐下,都装有背靠栏杆,称“美人靠”。 (片断二)简说苗族聚落方式 在此以西江苗寨为例。西江是全国最大的苗寨,有5600多人,1250多户。所以称为“千户苗寨”。因此其聚居形式是最具代表性的。西江苗寨依山就势,由山脚建至山腰。户与户之间有小青石铺砌的小道连接,整济卫生、舒适清爽,吊脚木楼栉比相连,次第升高,部分吊脚楼建于田地旁边,方便农作。整座苗寨天然地形成一对偌大的铆,为山区坡地房屋建筑的典范,被建筑界赞为"民族建筑之瑰宝"。而通常苗寨是建于半山腰,山脚是田地,山顶即树林。 (片断三)小议民居与现代建筑融合

恩施地心谷景区导游词景点介绍大全

19恩施地心谷景区标识牌文字 一、恩施地心谷景区——地心天堑游览区(配图) 以“险”著称。穿时空隧道、踏步云索桥,拾级而上步入恩施地心谷天堑长约2200米的绝壁悬空栈道。途经地心谷·崖舍、“云之端”玻璃桥、地心大拐弯、绝壁天佛、佳音亭、天官赐福、乾坤门、巨猿崖、喊歌台、巴蛮洞、地心门、天浴瀑布、天地桥等景点。置身绝壁悬空栈道,淡雾轻云群环脚底,下临无极深渊,险崖斧削而立。凭观处,满目峰岭飘渺,叠翠流金,鸟鸣猿啼,野趣横生,天地清气入肺,释风尘之俗念,陶超凡之雅兴,宛入天宇仙境。 1、“云之端”玻璃桥(配图) 全桥总长286米,桥面宽2.6米,桥面离河谷高约200米,整个桥面为透明玻璃,可上下左右全方位观景和部分动漫玻璃桥行走体验,其高空俯瞰而下的凌空感让人感到特别的兴奋和刺激。 2:地心谷·崖舍(配图) 坐落于垂直高度356米的悬崖峭壁之上,三面环峡视角,270度超唯美视线,整个空间采用移动旅居空降设备,旅客在房内通过玻璃墙可实现360度观景, 朝看峡谷云海日出,夜伴涧鸣迷醉星空,云顶仙宇,野奢清幽,犹似蓬莱仙境。 3、地心大拐弯(配图) 著名书法家廖峰先生“石门锁千古、峡谷藏万象”题刻为证,在两亿多年前的喀斯特地心暗河中,由于地壳的运动与地下水的冲蚀,最终形成了现在栈道下方这段天下驰名的地心天堑大拐弯奇观。 4、时空隧道(配图) 在交相辉映的璀璨里,在五彩缤纷的氛围中,踏进时空隧道,体验感触 2.5亿年前三叠纪逐渐形成的嶂谷地质奇观,探秘挑战世界人类起源学说的215万年前“建始直立人遗址”,追忆6000年辉煌历史“巴盐古道”的中华文明······地心探秘,访古问今,时空穿越,忘我融入,唯厚重历史文化而震撼。 5、步云桥(配图) “顾我地心凌霄客,使君台阁步云人”。步云桥,全长66米,桥面距离谷底约为166米,寓意为平步青云、六六大顺、事事顺心。 6、绝壁天佛(配图)

恩施风俗文化

恩施风俗文化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地处鄂西南、东接荆楚、西联川渝、南通湘粤、北接三峡,居住着以土家族、苗族为主体的390多万各族人民,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恩施文化有其自身的传统性、民族性、开放性和独特性下面我们来看看底蕴深厚的恩施文化。 恩施是土家族的农民——巴人的发祥地和成长的摇篮。早在上古时期,巴人的先祖国统一禀君部落便繁衍生息在这块土地上。在漫长的历史发展潮流中,巴文化、巴楚文化、巴蜀文化、汉文化在恩施的不同历史时期相互影响,融汇与贯。同时,佛、道、儒、巫文化共同生存,特征鲜明。 巴文化是巴国王族和巴地各族所共同创造的全部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及其社会结构的总和,巴文化和主要代表有巴渝舞、即古代巴渝地区民间武舞、舞凡刚烈、音乐铿气将有力后被更句为“昭武舞”、“宣武舞”。在民间,巴渝舞遗风犹有,川东巴人后商的踏踢舞、摆手舞、腰鼓舞、盾牌舞,就是古代巴渝舞的流变,现在的薅草锣鼓、花鼓洞、花灯碉、莲花落、川剧帮腔、川江号子、船2号子、带动号子、翻山铰子等都和巴渝舞曲密不可分。 “巴乡情,即古代巴人的酒。此酒名贵,饮誉遐迩。清酒酿造时间长,冬酿夏热,色情味重,为酒中上品。 巴人风情——巴人有古村,凝重的民风,历来崇尚勇武。

巴人神话,有“比翼齐飞”,“巴蛇吞象”,“白虎神话”巴人英雄神话有:“禀君传奇”,巴人神女传奇有“巫山神女”,“盐水神女”。 恩施是巴文化的策源地,民族文化艺术十分丰富。史载“巴师勇锐,歌舞以凌殷人”,“巴人踏蹄,伐鼓祭祀”,这是土家族先民——巴人征战,祭祀中文化艺术活动的纪实。这些艺术活动传承至今,就形成了“无事不歌舞”的民族风俗文化。被誉为“历史悠久成东方情人节”的“土家女儿会”,现已成为传统文化精品,成为恩施市民俗节诚意中的盛会,被中外来宾誉为了解恩施民俗文化的大舞台。 恩施属山区巨陵地带,海拔1000-1500m之间,境内山峦重叠,山势险峻,沟壑纵横,溪河密布。是典型的亚热带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于农人选物和果木的生长,药材十分丰富。恩施地区有神奇的山水风光,如利川腾龙洞、沐抚大峡谷、梭布垭石林这是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此外,土家族地区还有不少名胜古迹值得赞赏,如咸丰唐崖土司城、恩施连珠塔等。土家族地区成物产资源和山水风光乃是土家族民族心性潜移默化的基因,这些秀丽的山川自然造就了土家人民心灵的美丽和性格的坚忍顽强。 土家族自称“华兹卡”意为“土生土长的人”,以白虎为图腾,认为自己与白虎血脉相承,是白虎的子孙,世世代代崇拜白虎。土家族关于白虎图腾的神话主要有两部分,一个是廪君神话,一个是白帝天王的传达室说,按照土家语,廪君可以说是住在岩洞里的虎君。廪君的种族繁衍生息,成为今日的土家族。“廪君死,魂魄世为白虎”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2019-2020年度高一下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II)卷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2019-2020年度高一下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I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每小题列出的 (共14题;共74分) 1. (2分)水星凌日(transitofMercury)发生的原理与日食相似.只有水星和地球两者的轨道处于同一个平面上,而日、水、地三者又恰好排成一条直线时,在地球上可以观察到太阳上有一个小黑斑在缓慢移动,这种现象称为水星凌日.据此完成下题. (1) 太阳系中可能发生凌日现象的行星有几颗() A . 1 B . 2 C . 5 D . 8 (2) 当发生水星凌日时,能反映水星、地球和太阳三者位置关系的示意图是() A . B . C . D . 2. (3分) (2018高一上·荔湾期末) 有历史记载以来,人类已记录到24个太阳活动峰年,基本是11年左

右一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地理现象与太阳活动无关的是() A . 指南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B . 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 C . 无线电通讯突然受到干扰 D . 极圈内出现极光现象 (2)在太阳活动峰年,下列行为能有效防范其影响的是() A . 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增强皮肤的活力 B . 清除宇宙垃圾,保持太空清洁 C . 邮政部门做好应急准备工作 D . 加强电信网络建设,保持网络畅通 3. (6分) (2015高二上·武汉期中) 大金石是缅甸一处著名的佛教朝拜圣地;它是一块耸立在悬崖边的巨石,海拔1100米。石头表面贴有金箔,石上建有一座7.3米的佛塔。该巨石从形成到出露所经历的地质过程依次 是() A . 固结成岩—地壳抬升—风化剥蚀—侵蚀搬运 B . 地壳抬升—侵蚀搬运—岩浆侵入—风化剥蚀 C . 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化剥蚀—侵蚀搬运

吊脚楼(民风民俗)

土家族吊脚楼 吊脚楼是土家、布依、苗族、侗族、壮族、水族等少数民族的传统建筑。土家族爱群居,爱住吊脚木楼。建房都是一村村,一寨寨的,很少单家独户。所建房屋多为木结构,小青瓦,花格窗,司檐悬空,木栏扶手,走马转角,古香古色。一般居家都有小庭院,院前有篱笆,院后有竹林,青石板铺路,刨木板装壁,松明照亮,一家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宁静生活。土家族,全国现有人口5704223人,主要聚居在湖南湘西,湘西吊脚楼湖北恩施。此外,四川省的石柱、秀山、酉阳、黔江等县也有分布。土家族地区,山岗缠绕,物产丰饶。有着雄奇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民族风情,吸引着中外游人。其中张家界是中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已成为新兴的旅游胜地 土家吊脚楼多为木质结构,早先土司王严禁土民差瓦,只许益杉皮、茅草,叫“只许买马,不准差瓦”。一直到清代雍正十三年“改上归流”后才兴盖瓦。一般为横排四扇三间,三柱六骑或五柱六骑,中间为堂屋,供历代祖先神龛,是家族祭祀的核心。根据地形,楼分半截吊、半边吊、双手推车两翼吊、吊钥匙头、曲尺吊、临水吊、跨峡过洞吊,富足人家雕梁画栋,檐角高翘,石级盘绕,大有空中楼阁的诗画之意境。不论大小房屋都有天楼,天楼分板楼、条楼两类。在卧房上面是板楼,用木板铺的楼板,放各种物件和装粮食的柜子,也可安排卧房;在火房上面是条楼,用竹条铺成有间隙的条楼,专放包谷棒子、瓜类,由火房燃火产生的烟可通过间隙顺利排出。正房前面左右起厢房的吊脚楼,楼后建猪栏、厕所。建吊脚木楼讲究亮脚 ( 即柱子要直要长 ) ,屋顶上讲究飞檐走角。吊脚楼往往为三层,楼下安放碓、磨、堆放柴草;中楼堆放粮食、农具等,上楼为姑娘楼,是土家姑娘绣花、剪纸、绩麻、做鞋、读书写字的地方。中楼、上楼外有绕楼的木栏走廊,用来观来晾晒衣物等,在收获季节,常将玉米棒子穿成长串、或将从地里扯来的黄豆、花生等捆绑扎把吊在走廊上凉晒。为了防止盗贼,房屋四周用石头、泥土砌成围墙。正房前面是院坝,院坝外面左侧接围墙有个八字朝门,房屋周围大都种竹子、果树和风景树。但是,前不栽桑,后不种桃,因与“丧”“逃”谐音,不吉利。 吊脚楼有很多好处,高悬地面既通风干燥,又能防毒蛇、野兽,楼板下还可放杂物。吊楼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优雅的“丝檐”和宽绰的“走栏”使吊脚楼自成一格。这类吊脚楼比“栏干”较成功地摆脱了原始性,具有较高的文化层次,被称为巴楚文化的“活化石”。印江现保存完好,具代表性的有朗溪、合水一带的土家吊脚楼。

恩施民俗文化

恩施州民俗文化 一、恩施民歌 特点:历史久远,内容丰富全面,与劳动和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清新凄艳、乡土风俗、儿女情长,是土家民歌的主要特色。优美衬词的烘托,男女对唱的方式,唱白夹杂、歌舞并举的“路数”,洒脱泼辣的抒怀,爱情婚 姻的主题等,构成了恩施民歌独特的地域特色。 1、《龙船调》:是利川民歌,现为世界25 首优秀民歌之一。特点:歌词质相通俗,朗朗上口,衬词特多,音乐旋律起伏悠扬,音域宽广,高亢婉转。 2、《柑子树》:是表性很强的优秀民歌。“柑子树来柑子叶,干姊干妹舍不得。柑子成树树成林,干姊干妹长成人。柑 子结果姐出门,干姊干妹两离分。”《柑子树》歌词巧妙运用谐音来咏叹干姊干妹的情恋,表达了土家先民对爱情自由、婚姻自主的强烈追求。 3、《巴东石工号子》:表现石工在撬石、拖石、抬石时配合劳动节奏喊唱的歌谣,7 个土家汉子每人一根木棍在手,喊 出一声高过一声的号子,用洪亮高亢的气势唱出了土家石工的齐心协力与乐天精神。 二、土家民族舞蹈 1、摆手舞 土家族最有影响的大型歌舞,是土家族祭祀祈祷的一种活动。一般在年节举行,并发展为祭祀、祈祷、歌舞、社交、、物 资交流等综合性的民俗活动。按其活动规模分为“大摆手”、“小摆手”两种;按其舞蹈形式分为“单摆”、“双摆”、“回旋摆”等;特点:土家摆手舞基本风格是以手的动作带动身体转动,左右摆动,双手自然屈伸,舞姿粗犷健美。 2、撒尔嗬,又名跳丧鼓,是土家人的祭祀歌舞。野三关是“撒尔嗬”的发源地,其唱腔古老独特,其动作粗犷 豪放,其鼓点明快、节奏感强。内容大多为追念死者的生平劳绩,土家人把白丧事当作红喜事来办,把死亡看成登入极乐世界, 表现了土家民族最质朴的生命观。 3、板凳龙舞是苗族请番薯神保佑番薯收成好的一种舞蹈形式。男女表演者排成长蛇阵,手握板凳腿转着火堆舞动,就像龙在腾飞。 4、傩戏一一本意是满足人们的一种愿望,驱逐疫鬼,消灾纳福,多为喜庆场合演岀。表演形式丰富,融法事和戏剧于一 体。唱腔音乐丰富多彩。获奖剧目《姜女下池》《禾多多》《剃那比》。 三、土家风俗、节日 女儿会——被誉为“土家情人节”,是与封建包办婚姻相对立的一种恋爱方式,是恩施土家族青年在追求自由婚姻的过程中,自发形成的以集体择偶为主要目的的节日盛会。其主要特征是以歌为媒,自主择偶。 月半节――又称“鬼节”、“亡人节”,时间为农历七月十二,土家人素有“年小月半大”之说。其主要活动是祭祖,祭祖时烧纸钱,表示对已故亲人的哀悼。过月半须全家团聚,并接回岀嫁的女儿, 端午节一一土家人过端午节有吃粽子、门上插艾蒿、饮雄黄酒、戴香包、划龙舟等多种习俗。 生的庆典——祝米土家族人家生了孩子,必会对小生命的岀世举行热烈庆典,俗称“整祝米酒”。时间定于“洗三”那天,或定于满月之际。无论地位贵贱,婴儿的外祖母在这天都将享受到上等贵客的殊荣。 爱的庆典―― 哭嫁土家族女儿岀嫁之前要哭嫁。是土家族婚俗中最富有人情韵味的文化特色。哭嫁本是对封建礼教取代土家族自由婚俗的一种反叛,后来,逐渐形成了以悲言喜的文化形态。(哭嫁完全是一种热热闹闹的爱的庆典形式)死的庆典―― 跳丧详细介绍见土家民族舞蹈中(撒尔嗬) 四、土家饮食文化 土腊肉一一高山地带的农家习惯将猪肉俺盐后上炕烘干,猪肉多年不变质,长期储存。 合渣一一最为着名的为宣恩县张关一带的肉末合渣。将合渣冷冻成坨,并掺入肉末与鸡蛋,其色橙黄鲜艳,特别可口。 酢辣椒一一土家人的一种咸菜品种,香鲜而焦黄,常与腊肉一并混炒,油厚而不腻。 利川柏杨——豆腐干恩施――地牯牛 近四年已考过内容:08 年:家乡的桥;09年实践:写民歌、讲故事、谈习俗;10 年实践:旅游景区、广 告词、导游词、建议;11 年作文《家乡的名片》,说明文阅读“桥隧博物馆-宜万铁路”。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6题;共32分) 1. (2分)在氨水中存在NH3·H2O NH4+ +OH-的平衡,如果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同时使c(OH-)增大,应加入() A . 氯化铵固体 B . 硫酸 C . NaOH固体 D . 大量水 2. (2分) (2016高一下·汕头期末) 一定条件下的某可逆反应,其正反应速率v(正)和逆反应速率v(逆)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 t1时刻,v(正)<v(逆) B . t2时刻,v(正)>v(逆) C . t3时刻,v(正)=v(逆) D . t4时刻,v(正)<v(逆) 3. (2分) (2020高一下·乌鲁木齐期末) 在一个不传热的固定容积的容器中,对于反应 A(g)+2B(g) 3C(g)(正反应为吸热反应),下列叙述为平衡状态标志的是() ①体系的温度不再变化②外界条件不变时,A,B,C浓度保持不变③气体平均分子量不再变化④体系的压强不再变化⑤气体密度不再变化⑥3 v正(B)=2 v逆(C) ⑦单位时间内消耗1 mol A(g)的同时生成3 mol C(g)

A . ①②⑥ B . ①②③⑤ C . ②③④⑤ D . ①②④⑤⑦ 4. (2分)(2017·平罗模拟)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水的电离是吸热过程,升高温度,水的离子积增大、pH减小 B . 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可解释反应:Na(l)+KCl(l)═NaCl(l)+K(g) C . 对于平衡2HI(g)?I2(g)+H2(g),压缩容器体积,平衡不移动,气体的颜色不变 D . 由反应SiO2+2C Si+2CO↑,可得出C的非金属性强于Si 5. (2分) (2015高三上·朝阳期中) 人体血液呈弱碱性,pH在7.35~7.45之间,超出范围会引起酸或碱中毒,下列有关血液说法不合理的是() A . 血液中溶解的CO2有平衡存在:CO2+H2O?H2CO3?H++HCO3﹣ B . 当pH<7.35时造成酸中毒,可静脉滴注NaHCO3溶液解毒 C . 病人心肺复苏时大量使用NaHCO3 ,会造成血液的pH升高,引起碱中毒 D . 取一定量pH=8.1的血液稀释到原体积的10倍,pH=7.1 6. (2分)一定温度下,在一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建立了下列平衡:2NO2N2O4 ,在此温度下,再向容器通入一定量NO2 ,重新建立平衡后,容器中NO2的体积分数() A . 减少 B . 增大 C . 不变 D . 无法判断变化情况 7. (2分) (2016高二上·简阳期中) 下列反应常温时能自发进行,并既能用焓判据又能用熵判据解释的是()

对重庆吊脚楼民居建筑美学的价值分析

对重庆吊脚楼民居建筑美学的价值分析/h1 -- -- 本站首页 免费课件 免费试题 整册教案 教育资讯 计划总结 英语角 幼儿教育 文书写作 海量教案 免费论文

网站地图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语文科数学科英语科政治科物理科化学科地理科历史科生物科中考备战高考备战高考试题中考试题教学论文作文园地

教学论文 经济论文 理工论文 管理论文 法律论文 行政论文 艺术论文 医学论文 文史论文 农科论文 英语论文 课程改革 教育法规 教育管理 家长频道 您现在的位置:3edu教育网免费论文文史论文文艺美学论文正文3edu教育网,百万资源,完全免费,无需注册,天天更新!

对重庆吊脚楼民居建筑美学的价值分析 一、重庆吊脚楼民居建筑的“实用性” 重庆多陡坡、峭壁、悬崖、坡地,常年多雾,吊脚楼是结合地形、适应气候的典型建筑作品。重庆吊脚楼建筑平面灵活自由,依坡而建,体型错落多变,建筑对内对外较为开敞,建筑全部或部分高架于地面之上的建筑方式,非常有利于通风,避免了地面潮气侵入室内。吊脚楼源于干栏建筑,但却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干栏建筑。纯干栏建筑的基本条件是底层全部架空,但西南地区山高崖陡,可种植粮食的田地稀贵,当地人采用在斜坡上建造房屋,挖填部分土石方作为房屋前、后部地基,后地基作为建筑的地面承重部分,前地基上用木构架做穿斗式掉层的吊脚楼,产生的建筑底层前部地面上升为楼层,与后部地面齐平,这样半楼半地样式的吊脚楼由此形成。这种建筑样式适合各种坡度变化,缓坡地段,平面前移,楼面部分增大,地面部分减小,可以扩展楼底层空间,陡坡地段建筑结构相反,吊脚楼的楼地面比例亦随之调整,非常适合于不规则、起伏变化的山地地形。这种造型的房屋在占地、采光、通风、日照等诸多方面,非常适合西南地区的环境特征,历经沿袭,千年不衰。重庆吊脚楼内部结构功能一般为三段式划分:顶层作为储藏粮食用,因为通风,在温室潮热的气候条件下使粮食不易霉变,而且也使建筑的脊下木质构不会因潮湿而污损。底层一般作为堆放杂物用,有的地方甚至把底层作为饲养动物的场地,既通风良好,又保证二层空间的干燥。二层为家人生活起居层,在功能上很重要,它是全家活动和休息纳凉之用,作为款待亲朋乡友、谈天说地、观山望景之所。这种“三段式”功能分布,使吊脚楼在虚实对比上,相得益彰:一、三层较虚,二层较实。二层作为主要生活起居层,人的主要活动全部集中于此,与一、三层比较起来,较为封闭,产生了厚重感和沉实感。一、二、三层,无论虚实,在外观及内涵来看,合理、实用、适度。而在房屋结构的处理上,采取在两旁立帖中加柱和增加楼板的厚度,增强房屋的承重能力及稳固性。“降温、除湿、防雨、通风”是重庆地区的气候条件对民居的要求,吊脚楼取材于当地

土家族吊脚楼

[编辑本段] 土家族总体介绍 土家族爱群居,爱住吊脚木楼。建房都是一村村,一寨寨的,很少单家独户。所建房屋多为木结构,小青瓦,花格窗,司檐悬空,木栏扶手,走马转角,古香古色。一般居家都有小庭院,院前有篱笆,院后有竹林,青石板铺路,刨木板装壁,松明照亮,一家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宁静生活。土家族,全国现有人口570426 6人,主要聚居在湖南湘西,湖北恩施。此外,四川省的石柱、秀山、酉阳、黔江等县也有分布。 土家族地区,山岗缠绕,物产丰饶。有着雄奇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民族风情,吸引着中外游人。其中张家界是我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已成为新兴的旅游胜地。 土家族自称“毕兹卡”,意为“土生土长的人”。2000多年前,他们定居于今天的湘西、鄂西一带,与其他少数民族一起,被称为“武陵蛮”或“五溪蛮”。宋代以后,土家族单独被称为“土丁”、“土民”等。新中国成立以后,根据土家族人民的意愿正式定名为土家族。 土家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大多数人由于长期与汉族杂居,很早就开始使用汉语、汉文。只有湘西的龙山、永顺、古丈等县的少部分地区仍通用土家语。土家族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在经济、文化的发展上受汉族影响较多,但也保留有自己的特点。湘西的“金色桐油”,鄂西的“坝漆”,都是饮誉中外的名产。 [编辑本段] 土家吊角楼的结构 吊角楼是鄂西土家族地区最复杂而又最能显示富有的一种典型的建筑形式。随着经济机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吊角楼成为土家族地区的一种普遍建筑,就其结构而言,各地区的吊角楼大同小异,它们最基本的特点是正屋建在实地上,厢房除一边靠在实地和正房相连,其余三边皆悬空,靠柱子支撑,正屋和厢房(即吊角部分)的上面住人,厢房的下部有柱无壁,用来喂养牲畜、堆放杂物。总的看来,吊角楼还是应属于干栏式建筑,但与一般所指干栏有所不同。干栏应该全部悬空的,所以称吊角楼为半干栏式建筑。 吊角楼有着丰厚的文化内涵,除具有土家族民居建筑注重龙脉,依势而建和人神共处的神化现象外,还有着十分突出的空间宇宙化观念。土家族的吊角楼不仅单方面处于宇宙自然的怀抱中,宇宙也同时处于宇宙自然的怀抱之中。这种容纳宇宙的空间观念在土家族上梁仪式歌中表现得十分明显:"上一步,望宝梁,一轮太极在中央,

恩施旅游简介

恩施旅游简介 恩施自治州是一片神奇的土地,是湖北省旅游资源最富集的地区之一。这里有山青、水秀、石美、洞奇的自然生态环境,有五彩缤纷、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八百里清江尽皆画廊,恩施大峡谷壁仞千里,神农溪山水如诗如锦,梭步垭石林妙若盆景,坪坝营万亩古杜鹃争奇斗艳,腾龙洞“卧龙吞江”堪称奇观等等,集雄、奇、美、幽、绝、野、秀为一体,构成一幅幅天然胜景。恩施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众多,且民族特色鲜明。恩施土司城再现土家土司的传奇人生,利川的鱼木寨,是雄关险隘的土家建筑群落,其古墓建筑群镂空石刻的精湛工艺,达到了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水平;号称“土家人的史诗”的咸丰唐崖土司皇城遗址,仍能透过那残壁断垣看到昔日三街十六巷的繁盛景象;利川市的大水井古建筑群,是保存完好的土家民宅建筑群;来凤县的仙佛寺摩崖石刻,在那陡峭的赤色石壁上显示着土家人高度的智慧和创造精神;建始龙骨洞的发掘,“建始人”的发现,是对人类起源于非洲的挑战;来凤县的摆手堂是土家族保存完好的喜庆娱乐场所。恩施民风淳朴,民俗奇特。土家人饮“咂酒”,住吊脚楼,唱山歌、对山歌,唱哭嫁歌,喜欢“跳丧舞”、“摆手舞”和“巴山舞”等群众性舞蹈,喜欢表演肉莲湘、傩戏、八宝铜铃、比兹卡等传统舞蹈,编织“西兰卡普”,葬“岩葬”等,具有原始、古朴的土家气息。美丽的自然风貌,独特的民俗风情,幽远的历史文化,给恩施披上神秘之纱,吸引更多的人们去体味、寻根探究。

“中国健康旅游基地——生态恩施州·土苗风情园”是恩施州旅游的形象定位。在未来5~10年,恩施州将建成国家级著名生态旅游区,建成环境优美、产品多元、设施完善、服务良好的旅游目的地,建成湖北省国际旅游和国内旅游的主要旅游线路。全州旅游发展的总体布局是:“一轴两极三区”,即一轴——以清江及两路(高速公路、铁路)为主轴,以水布垭和清江源两极推进,形成清江山水、民俗风情旅游发展轴。两极——恩施市、利川市两个都市发展增长极。三区——清江中上游旅游区、神农溪旅游区、坪坝营旅游区三个功能分区。 近年来,恩施州委、州政府更进一步加大了旅游工作的力度,提出了“旅游兴州”战略,旅游业作为前景广阔的新兴产业,必将成为恩施州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成为推动民族经济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对土家族文化起源的认识

对土家族文化起源的认识 姓名:江凯 学号:2011160138 学院:医学院 班级:20111601班 摘要 这是一篇我通过查阅关于土家族文化以及土家族的相关书籍还有这三个星期老师的讲解写的关于土家族风俗文化起源的文章。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土家族的历史、文化、婚俗、宗教、习俗、禁忌等方面内容。这篇文章结构清晰,文章有条理,主次分明。 关键词: 土家族、历史、文化 正文 一、土家族历史 土家族是中华大家庭中的一员,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发达的文化。早在二千多年前,在湘西、鄂西就出现了他们的身影。在此后的漫长岁月里,土家族以起勤劳和智慧,铸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土家族自称“毕兹卡”,意为本地人。称汉族为“客家”。二千年以前,他们定居于今天的湘西、鄂西一带,那时与其他少数民族一起,被侮称为“武陵蛮”或“五溪蛮”。关于土家族的族源说法不一,一说是古代巴人的后裔;一说是古代由贵州迁入湘西的乌蛮的一部;一说是唐末至五代的初年(一九一零年前后),由彭咸率领的从江西迁居湘西的百艺工匠的后裔。这些说法,都有待进一步研究。但有一点可以断定。即大约自五代以后,湘鄂西地区土家族这一稳定的人们共同体,开始逐渐形成为单一民族。 土家族约有五百七十万人(一九九零年),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顺、龙山、保靖、古丈等县为主要聚居区,其余分布在湖北省恩施地区来凤、利川、鹤峰、咸丰、宣恩等县和四川石柱黔江、彭水等土家自治县。 土家族的语言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接近彝语支。 土家族所居住的湘鄂西区丘陵地带,海拔多在四百至一千五百米之间,境内山岭重迭,

岗峦密布,武陵山脉横贯期间,酉水、澧水、清江纵横交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具有发展农、林、牧、副、渔业的良好条件。山区森林密布,梯田满岗,种植水稻、玉米、薯类、麦类等;经济作物有甜菜、苎麻、棉花、油桐、油茶、茶叶等,其中油桐、油茶是土家族地区多种经营中的主要项目,在土家族人民的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经济林木有松、杉、楠、柏等。此外,贵重的药材、水产与地下矿藏也很丰富,特产娃娃鱼是闻名中外的珍贵动物。 在漫长的发展历史中,土家族的发展可分为四个时期:郡县制时期(秦至隋)——羁縻州县制时期(唐宋时期)——土司制度时期(元明至清初)——改土归流时期(清代中晚)。 在我国历史上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土家族没有确定的族称,不过由于其历史渊源、居住地、白虎图腾等,被人们称呼为“廪君种”、“巴郡南郡蛮”、“白虎夷”等,从中也可见古代汉人对土家族的偏见。到了明末清楚,大量汉人迁入土家族地区,为了区别于汉族,才出现了土家族这个族称。 在1956年10月,土家族被国务院正式确认为单一的少数民族,土家族野得以正式成为56个少数民族的一员。 二、土家族文化 1、跳丧舞 土家族跳丧舞又叫绕棺、打绕棺、丧鼓舞,是巴人在两千年前传承下来的民间歌舞。老人逝世,停灵枢于堂前数日,亲属邻里前往吊唁。入夜,“打鼓踏歌”,通宵达旦,以增热烈气氛,谓为亡人人解寂,慰新属节哀。土家人热爱跳丧舞,“听到鼓声响,脚板就发痒”。跳丧舞的特点基本与土家族摆手舞相似,手脚同边,舞净豪放,动作平委、舒缓们着节奏强烈的打示波器乐,舞者边跳边唱,唱腔多用假嗓,近似喊歌。适合男女老幼齐跳,舞蹈词汇健康,一般以歌颂死者生平事迹、歌唱抚育以及生产劳动方面的内容为主。土家跳丧舞集歌、舞、吹、打于一体,是一种综合的民间艺术,跳丧舞本质上是一种民间祭祀活动,表现了土家人对祖抚的崇拜。 2、白虎崇拜 土家族自称是“白虎之后”,可见白虎在其心目中的地位。故老相传,土家五姓部落首领巴务——廪君带领族人乘船到达盐阳,杀死邪恶的盐水女神,让族人在此安居乐业。廪君去世后,灵魂化为白虎升天。此后土家族奉白虎为祖神,家家都需常年供奉。 除了虔诚的宗教式敬祭,白虎的影子出现在土家族生活的每一个地方。土家族先民在战争中所持武器均有白虎花纹。现今土家族也用白虎来驱邪、避灾。 3、民歌 薅秧、锄草、薅草,放牛、相爱、出嫁、死人、石工、扛工、土工、船工等,在土家族都有相应的民歌或者号子。 土家人有自己的语言。“他们自称“毕兹卡”,用“舍巴”指摆手舞。他们语言丰富:父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考数学模拟试卷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考数学模拟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2题;共24分) 1. (2分) (2019七上·定襄月考)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一个数前面加上“-”就表示负数 B . 是分数 C . 任意有理数a的倒数是 D . 任意有理数a的相反数是-a 2. (2分)绵阳市统计局发布2012年一季度全市完成GDP共317亿元,居全省第二位,将这一数据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 . 31.7×109元 B . 3.17×1010元 C . 3.17×1011元 D . 31.7×1010元 3. (2分)如图是由4个大小相等的正方形搭成的几何体,其左视图是() A . B . C . D . 4. (2分) (2019七下·哈尔滨期中) 不等式组无解,那么a、b的关系满足(). A . a>b

B . a<b C . a≥b D . a≤b 5. (2分)(2017·葫芦岛) 如图,点A,B,C是⊙O上的点,∠AOB=70°,则∠ACB的度数是() A . 30° B . 35° C . 45° D . 70° 6. (2分) (2020八上·柯桥月考) 如图,方格纸中△DEF的三个顶点分别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像这样的三个顶点都在格点上的三角形叫格点三角形,则图中与△DEF全等的格点三角形最多有()个. A . 8 B . 7 C . 6 D . 4 7. (2分)在共有15人参加的演讲加比赛中,参赛选手的成绩各不相同,因此选手要想知道自己是否进入前八名,只需了解自己的成绩以及全部成绩的 A . 平均数 B . 众数 C . 中位数 D . 方差 8. (2分) (2020八下·阳东期末)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菱形ABCD的边长为6,它的一边AB在轴上,且AB的中点是坐标原点,点D在轴正半轴上,则点C的坐标为()

恩施民居吊脚楼阅读练习及答案

恩施民居吊脚楼阅读练习及答案 恩施民居——吊脚楼 顾祥明 ①吊脚楼是恩施州常见的一种民居建筑。一般依山而建,成群落分布,错落有致,雄 伟壮观,既有双吊形成的对称美,也有融入山地环境的和谐美,堪称土家族、苗族建筑和 雕刻艺术的杰出代表。 ②吊脚楼具有悠久的历史。《旧唐书》载:“士气多瘴疬,山有毒草及沙蛩音qióng 蝮蛇,人并楼居,登梯而上,是为干栏”。吊脚楼袭古“干栏”建筑遗风,多悬于高崖陡坎,或河岸溪谷之上。远远望去,更显险奇。平地吊脚楼则讲究花样精工,往往雕梁画栋,古色古香。故吊脚楼或精塑细刻,或走马转阁,或凌空飞架,或险挂峭壁,与秀丽山川相 映成画,妙不可言。 ③吊脚楼是典型的干栏式建筑。它最基本的特点是正屋建在实地上,厢房除一边靠在 实地和正房相连,其余三边皆悬空,靠柱子支撑,正屋和厢房即吊脚部分的上面住人,厢 房的下部有柱无壁,用来喂养牲畜、堆放杂物。总的看来,吊脚楼应属于干栏式建筑,但 与一般所指干栏有所不同。干栏应该全部悬空,所以也称吊脚楼为半干栏式建筑。 ④吊脚楼的建筑形式多种多样。其类型有以下几种:单吊式,这是最常见的一种形式,有人称之为“一头吊”或“钥匙头”。它的特点是,只有正屋一边的厢房伸出悬空,下面 用木柱相撑。双吊式,又称为“双头吊”或“撮箕口”,它是单吊式的发展,即在正房的 两头皆有吊出的厢房。四合水式,这种形式的吊脚楼又是在双吊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它的特点是,将正屋两头厢房吊脚部分的上部连成一体,形成一个四合院。两厢房的楼下 即为大门,这种四合院进大门后还必须上几步石阶,才能进到正屋。二屋吊式,这种形式 是在单吊和双吊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即在一般吊脚楼上再加一层,单吊双吊均适用。平 地起吊式,这种形式的吊脚楼也是在单吊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单吊、双吊皆有。它的主 要特征是,建在平坝中,按地形本不需要吊脚,却偏偏将厢房抬起,用木柱支撑。作支撑 用的木柱所落地面和正屋地面平齐,使厢房高于正屋。 ⑤吊脚楼具有很高的建筑工艺水平。窗花雕刻有浮雕、镂空雕等多种雕刻工艺,雕刻 手法细腻,内涵丰富多彩。有的象征地位,有的祈求吉祥,有的表现农耕,有的反映生活,有的教育子孙,有的记录风情。飞禽走兽、花鸟虫鱼、歌舞竞技、神话传说,栩栩如生, 寓意深刻。 ⑥吊脚楼有着丰厚的文化内涵。除具有注重龙脉、依势而建和人神共处的神化现象外,还有着十分突出的空间宇宙化观念。从某种意义来说,吊脚搂在其主观上与宇宙变得更接近,更亲密,从而使房屋、人与宇宙浑然一体,密不可分,比“干栏”较成功地摆脱了原 始性,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被称为巴楚文化的“活化石”。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如何编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xx生产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参考范文(下载可编辑)

报告摘要说明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首府驻恩施市,是湖北的13个地级行政区之一。位于湖北省西南部,地处鄂、湘、渝三省(市)交汇处,位于东经108°23’12″~110°38’08″、北纬29°07’10″~31°24’13″。西 连重庆市黔江区,北邻重庆市万州区,南面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 州接壤,东连本省的神农架林区,宜昌市。恩施州于1983年8月19日建州,是湖北省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州,有土家族、苗族、侗族、汉族、回族、蒙古族、彝族、纳西族、壮族等29个民族。恩施州森林覆盖率近70%,享有“鄂西林海”、“华中药库”、“烟草王国”、“世界硒都”之称号。全州水电资源理论蕴藏量达600万千瓦,可开发量达500万千瓦,风电资 源蕴藏量达300万千瓦,是华中地区重要的清洁能源基地。恩施州的鄂西 铁矿是中国四大铁矿之一,已探明储量13亿吨,预测储量达40亿吨。天 然气已探明储量1500亿立方米,预测资源量达1.5万亿立方米。恩施还拥 有世界最大的独立硒矿床。恩施州属亚热带季风性山地湿润气候。冬少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海拔落差大,小气候特征明显,垂 直差异突出,“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恩施州境内年均气温16.2℃,年平均降水量1600毫米。地处武汉和重庆两大“火炉”之间,是最适宜人 类居住的地区之一。 香薰精油是从具有香味的植物中,萃取出的植物精华,也就是常说的 植物荷尔蒙。近代欧洲发展出的香薰疗法是利用香薰精油呵护身心的方法。

萃取植物之精华的香薰精油不仅具有特殊的香味,而且具有神奇的药效。 通过沐浴、按摩等方式可以平衡及舒缓身体和精神。香薰精油具有完全的 挥发性,能完全溶于酒精和油。对皮肤有很好的渗透性,易于被皮肤吸收。对人体产生间接性的促进、提升,改善人体本身正向功能的加强。 xxx公司由xxx(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与xxx 有限公司(以下简称“B公司”)共同出资成立,其中:A公司出资450.0万元,占公司股份55%;B公司出资360.0万元,占公司股份45%。 xxx公司以xx产业为核心,依托A公司的渠道资源和B公司的行 业经验,xxx公司将快速形成行业竞争力,通过3-5年的发展,成为区域内行业龙头,带动并促进全行业的发展。 xxx公司计划总投资22095.16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 16930.16万元,占总投资的76.62%;流动资金5165.00万元,占总投 资的23.38%。 根据规划,xxx公司正常经营年份可实现营业收入45490.00万元,总成本费用35059.81万元,税金及附加407.40万元,利润总额10430.19万元,利税总额12276.24万元,税后净利润7822.64万元,纳税总额4453.60万元,投资利润率47.21%,投资利税率55.56%,投 资回报率35.40%,全部投资回收期4.32年,提供就业职位824个。

吊脚楼改造

重庆吊脚楼民居的保护与改造策略 2003-7-22 8:53:43 收藏此页 | 复制链接 | 大 中 小 “吊脚楼”作为重庆地区独有的传统民居形式,最早可追溯到东汉以前。目前,重庆市内保留的吊脚楼民居群,多数修建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以后。1891年重庆开埠和抗日战争时期成为国民政府陪都,使重庆逐渐发展成为长江中上游的经济中心。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商业贸易的兴盛,川江航运成为进出川物资的主要通道。与此同时,以码头为中心,集聚了大量以航运及相关产业为生的城市中下阶层居民。这些城市中下阶层居民为求栖身之地,不断地在靠近码头的沿江两岸搭棚造屋。为了适应陡坡地形,减少土石方工程量,沿江的民居多采用既保持坡地地貌又可扩充用地空间的吊脚楼形式,并逐渐形成了高低错落、起伏跌宕的吊脚楼建筑群,成为具有重庆特色的城市一景。然而,近十几年来,由于城市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传统的吊脚楼民居作为贫困和落后的象征,在主城区许多地段已被新建的高层建筑所代替。日前,重庆市政府为了保留历史遗留下来的巴渝文化景观,体现城市的传统风貌特色,特将沙坪坝区磁器口、红岩村沿江一线的旧有吊脚楼建筑实施保护和改造。但由于吊脚楼建筑往往存在着修建材料简陋、居住及卫生条件差、易发生火灾等缺点,给保护和改造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针对这种情况,本文拟对吊脚楼民居的保护与改造策略提出几点粗浅看法。 1、扩展保护范围,重视相关环境 目前重庆市对于文物建筑的保护,往往迫于经济压力,采用划地为牢的方式,只求保护建筑本身,对建筑周围环境的保护则不够重视。有些被保护的建筑,由于没有留出足够的保护距离,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逐渐被包围在众多的高层建筑群中,使之失去了环境的依托,降低了被保护的价值。 重庆的吊脚楼民居形式是由重庆特殊的地理环境因素和城市发展历程所造成的。从总体来看,重庆吊脚楼民居群的形成与历史上的交通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如磁器口的兴盛就得益于水运的繁荣。因此,保护吊脚楼民居除要保护建筑本身外,还应将促成吊脚楼民居形成的诸多历史和环境因素,如街道、码头、古迹、绿化、景观视线走廊和与之相关的社区活动等一并加以保护。从细节来看,复杂陡峭的地形、有限的建造用地是形成各种特殊吊脚楼民居类型的主要原因,而且许多吊脚楼建筑往往是通过室外的梯坎踏步来联系上下几层的交通,甚至将厨房等辅助空间移至室外,体现出结合地形灵活多变的处理手法。如果失去了建造环境的依托,吊脚楼民居借助地势创造多层空间的特点就无法体现出来。同时,由于现代建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