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鲸》的论文

《白鲸》的论文
《白鲸》的论文

Abstract

Moby-Dick is regarded as the masterpiece of Herman Melville. It contains plenty of symbolism. Understanding the symbolic meanings of the characters and subjects in the novel is important.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symbolic meanings of different individuals in order to mak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novel. Moby Dick represents God owing to his godlike characters and his awfully severe beauty. Ahab symbolizes the league human with evil. In the whaling trip, we can see his bravery and patience, as well as his madness and stubbornness. The third symbolic element is the idea of the “counterpane” that is woven throughout the story as a symbol of the world’s multiculturalism. Melville develops the symbol proving that the world is indeed a counterpane of diverse cultures, races, and environment, in which we are always connected by our humanity.

Key words:symbolism; Moby Dick; Arab; counterpane

摘要

《白鲸》被看作是赫尔曼·麦尔维尔的杰作。它包含了大量的象征主义。在这部小说中,理解人物事物的象征意义是非常重要的。为了更好的理解这部小说,这篇论文将分析不同个体的象征意义。其中的白鲸被描写成无处不在,无所不能的万能的上帝。埃哈布船长为复仇远涉重洋捕捉白鲸,最后自己,同伴与白鲸同归于尽的事迹,既表现了人类的勇敢与忍耐,也反映了他们的偏执与疯狂。另一个贯穿全文的象征就是“床单”,它象征世界不同文化的混合与交织,世界就像一块由多种布拼凑而成的床单,由不同的文化、种族、背景交织而成,人们在一起相互依靠,相互依存,小说中来自不同国家的船员就是最生动形象的体现。

关键词:象征主义;白鲸;埃哈布; 床单

Introduction

1851, Herman Melville had his novel Moby Dick published, which was not a stir at that time. However, a half century later, in 1920s, this book has been recognized as one of the most significant works in American literature.Moby-Dick is regarded as the first American prose epic. It is a naturalistic story of whale-hunting. The story tells that a captain named Ahab led his crews to hunt a white whale who sheared off his leg on a previous voyage. Finally all people on board drown, except Ishmael, who survives to tell the story. Moby-dick is so popular not only because of the exciting whale-hunting scenes and the exploration of the internal world of human beings, but also the skillful use of symbolism. What does make him become a master of symbolism? It relates to his life experience and culture background.

Herman Melville began working on his epic novel Moby Dick in 1850, writing it primarily as a report on the whaling voyages he undertook in the 1830s and early 1840s. Many critics think that his initial book didn’t contain characters such as Ahab, Starbuck, or even Moby Dick, but the summer of 1850 c hanged Melville’s wri ting and his masterpiece. He became friend, with author Nathaniel Hawthorne and was greatly influenced by him. He also read Shakespeare and Mil ton’s Paradise Lost. Their influences lead to the novel Moby Dick completed and published in 1851. Although ignored by critics after its release, Moby Dick took an important place in the world literature.

In Moby Dick, Melville’s imagination has achieved its great peak through employing every means and technique he can reach, among which symbolism is the most thought-provoking and well-studied one. The symbolism of the white whale can be interpreted in many ways. The paper concerns that Moby Dick is the symbol of God. Ahab, the captain of the ship, represents the league human with evil. He questions the fate that God sends upon him and wants to challenge him. The idea of “counterpane” is the third symbolic element, which is woven throughout the story as a symbol of the world’s multiculturalism.

I. The Symbolic Meanings of Moby Dick

The white whale is one of the best known symbols in the novel. What it represents depends entirely on who is noticing. To Starbuck, it is just another whale while is more dangerous. To Ishmael, it suggests the demonism in the world. To others, the white whale symbolizes mysterious and powerful nature. But one significant question is what the white whale to Ahab is? According to the captain Ahab’s comments in Chapter 36, there, he says he sees Moby Dick as a “mask”, behind which lies a great power. It can be concluded, to Ahab, the white whale represents that power which limits and controls man. Ahab sees it as evil. Melville uses many other symbols to make the white whale a symbol of divine power. Moby Dick is thought to be immortal. He is the collective whale soul, the essential, eternal whale of which all other whales are only ephemeral manifestations. The sacred, special character of Moby Dick is indicated by his whiteness. His awfully severe beauty is godlike, as is his titanic power and his pyramid-like white hump. His color, white, has signified a special sanctify: Melville portrays Moby Dick in nearly human terms, endowing the great whale a sense of intelligence, strategy and grandeur. The whale is more than a match for Ahab, despite his dogged persistence, and in fact appears altogether unconquerable. From the beginning of the novel, we are confronted with the image of the whale as the personification of power and strength.

II. The Symbolic Meanings of Captain Ahab

Ahab is the central character and the primary focus of the novel, despite his mysterious and long-delayed appearance. Long before Ahab actually interacts with Ishmael and the other characters, Melville establishes him as an impressive and tragic figure, deserving of sympathy. Ahab is a very complicated man with heroic and evil qualities at the same time. What does he stand for? A hero fights against evil? Or an evil himself takes revenge on the nature or god? He starts with a noble intention to crush malignance of the universe. But he is out of control as he rants about attacking the force behind the mask of the white whale. He wants to kill the whale in order to

reach that force. He seems to want to be God. He is, unfortunately, consumed by his consuming desire to destroy evil and finally turned evil himself.

Unlike the heroes of older tragic works, however, Ahab suffers from a fatal flaw that is not necessarily inborn but instead stems from damage, in his case psychological and physical, inflicted by life in a harsh world. He is as much a victim as he is an aggressor, and the symbolic opposition that he constructs between himself and Moby Dick propels him toward what he considers a destined end.

III. The Symbolic Meanings of Counterpane

In Herman Melville’s Moby Dick, a symbolic element that makes the novel clearer a nd more real to his reader is the idea of the “counterpane”, or tapestry, of humanity which is woven through out the story as the symbol of the world’s multiculturalism. Melville develops the symbolism on at least three levels, proving that the world is indeed a counterpane of diverse cultures, races and environment.

On a great scale, Melville uses the sea as a metaphor for the world and mankind. There are many creatures that depend on the water and others who depend on the creatures that depend on the water. In order for everything to be balanced, people must learn to coexist peacefully when they try to meet all of the different needs they may have. The multiple ships that the Pequod meets at the travel represent different cultures of people. For instance, the Jungfrau [or virgin] is a ship from Germany, while the Rosebud is from France, and the Town Ho comes from Nantucket. Not only are the different ships different in style and accent, but also their views on whaling and life are all greatly varied as well. There is also a great irony in the meetings of the Pequod with other ships. “Another homeward bound whale man, the Town Ho, was encountered. She was manned almost wholly by Polynesians.’ Whales are not running the ship that comes from one of the most “white” places in the whaling world! The multiculturalism of all the different ships proves that we as humans are all connected by the idea that sometimes we will have to rely on people we would never expect.

IV. Analyzed from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Captain Ahab, is the emblem and embodiment of the pioneers engaging in the exploration of the great nature. He represents those challenging the mysterious nature fearlessly despite all the obstacles and hardship. Though confronted with many unforeseeable difficulties, Ahab never drawn back or ceased his expedition. As

described in chapter 120, Pequod is caught in a terrible storm. Starbuck wants permission to furl a sail. But Ahab refuses, saying only cowards take down sails or back down on the purpose in bad weather. Ahab steadfastly continues to battle nature. He even mocks it, suggesting that the fury of the storm is nothing majestic, but a kind of gassy stomachache.

Moby Dick, however, is a complicated symbol. It is depicted as an unexplainable and powerful force of nature. It is the combination of wisdom, beauty, strength, cruelty, malignity and annihilation. It is the awful mystery of the universe. Melville tries to convey to us such a faith: in the battle between man and nature we are inevitably confronted with such obstacles as Moby Dick, but in the long run, man will be the final winner. At the same time, man must follow certain principle, rather than doing irrational things like Ahab, who is obsessed with revenge. Ahab has no chance of killing Moby Dick, yet he engaged in his suicide plan to stab at the whale. His plan to kill Moby Dick seals the tragic fate for himself and the crew of the Pequod. He is responsible for the death of the crew.

On the other hand, Moby Dick represents the artistic beauty man’s tragic struggle against nature. The adventure reveals the tragic spirit of the ancient epics in western literature. Ahab, the veteran captain who has been whaling for more than 40 years, is assaulted by a white whale and left one-legged. Confronted with such a fearful monster, Ahab acts like an epic hero in the Greek mythology. Yet, as in the epics, there is always a pervasive influence of fate in life.

Moby Dick in particular suggests hidden terrors and incomprehensible tragedy and fatalism in life. Symbolically, the actions are important on a national level, for the story can be read as an allegory of the risks involved in trying to subjugate nature to the will of man—a danger quite obvious to American in a century in which the annihilation of humanity has become a possibility.

博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博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A 一研究目标 本研究试图在GIS和遥感软件支持下,综合野外调查、遥感及定位数据,结合 专家系统、数据库、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引入可视化技术、交互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建立多维的热带亚热带植被信息系统,探讨3S技术在不同组织层次植被研究 中的应用如森林群落的水平和垂直分析、植被的时空动态模拟和预测、以及森林景观的格局研究等。 二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GIS平台为ESRI ARCVIEW 3.x及其扩展模块,遥感软件为PCI GEOMATICA (?), 编程语言为C ,图形处理用OPENGL。主要的研究方法参见表1。 1 种群 Population:以距离为基础的种群分布格局、种间联结、邻体效应、种 间竞争、母树-幼苗空间关系等。 2 群落 Community:以面积为基础的重取样技术、各种面积曲线、冠层分析 等。 3 生态系统 Ecosystem:以地图为基础的植被分类、生产力或生物量估算、植 被水平或垂直分布等。 4 景观 Landscape: 以DEM为基础的景观格局结构、缀块分析、生境评价、虚 拟3D森林等。 5 植被信息系统:构建多维热带亚热带植被信息系统(图1)。 三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遥感生物信息提取

遥感影象的光谱特征、空间特征、极化特征和时间特性是我们鉴别各种物体和现象的依据。如何从遥感图象中识别植被、昆虫种群、大型动物等生物信息,则是建立多维生物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通常是用植被不同波段的反射率及其它因子的组合来获得植被指数(VI),并采用非监督分类或监督分类的方法,区分不同地物和不同植被类型,但只能用于较大的植被分类阶元;较小的植被单位如群丛必须结合实地调查和其它环境因子,能否直接利用遥感判断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昆虫种群和大型动物的判定一般是根据这种昆虫的生境,也可以考虑标记和电子反射器的办法来定位。引入专家系统或者决策支持系统,模糊数学、遗传算法、神经网络理论,可以更加有效地和精确地进行识别。 2 时空数据模型和时空分析 传统的GIS面向的是只含空间维度和属性维度的SGIS(Static GIS),而能够处理时间维度的GIS则称为TGIS(Temporal GIS)。时间维度具有和空间维度不一 1 A 样的特点,如何将空间数据模型的概念和方法引申到时空数据模型,是当前GIS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之一。时空一体化的数据模型必须具有时空二维的拓扑特征,才能有效地提高数据质量和分析效率,减少数据存贮的冗余(陈晋等,1995)。生物学中涉及了许多时空分析问题,也发展了时序分析和生物地理统计的方法,但这些方法的理论和应用都有待完善。而且,现有的GIS软件均不能很好地完成这些分析。 3 专业组件设计 现有的许多GIS软件并不包含生物学专业模块;建立独立的完全面向生物学的GIS费时费力,而且也不必要。因此,组件GIS是不错的选择。我们可以用各种计算机语言或GIS软件附带的语言,编写出适用于生物学的控件或模块,组合到现有的GIS软件中。

博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博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和深入,特别是Internet与校园网的接轨,为中小学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使网络教学真正成为现实,同时也为中小学教育开辟了广阔的前景。陈至立部长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全国实施中小学‘校校通’工程,努力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校校通工程的目标是用5年到10年时间,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建设,使全国90%左右独立建制的中小学校能够上网,使中小学师生都能共享网上资源,提高中小学的教育教学质量。”“校校通”工程的启动和发展,给中小学教学带来革新的机会,为学科教学信息化奠定了物质基础。如何有效地利用网上的资源,建构基于网络的现代教学模式是一个迫切研究的问题,而开展网络教学模式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就是网络教学的设计与评价。因此,开展网络教学的设计与评价的探索与实践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课题研究背景 (一)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网络教学的设计理论与方法的研究缺乏系统性 通过对国内外有关的学术刊物(如《电化教育研究》、《中国电化教育》、《EducationalTechnology》等)、教育网站和国际国内有关学术会议(GCCCE、ICCE、CBE等)的论文集进行分析,网络教学的设计研究主要是关于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设计和协作学习的设计等方面,缺乏系统的

研究。可以说,网络教学的设计理论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还有很多问题需要去研究和探索。例如,在网络环境下如何利用网络资源进行主动学习、利用虚拟情境进行探究学习、利用通讯工具进行协商学习、利用工具进行创造学习的设计以及教师指导性活动的设计等方面,都值得我们去研究。 2、网络教学的评价研究才刚刚起步 随着Internet应用的普及,网络教学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场所。然而,与传统教学相比,网络教学的质量保证体系却显得不够完善、健全。如何保证网络教学的质量,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网络教学评价模型,已成为网络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时至2000年,教育部批准全国31所高校建立网络教育学院,但却没有制定出如何保证网络教育质量的相关政策。美国国家教育政策研究所(TheInstituteForHigherEducationPolicy)于2000年4月也发表了一份名为“在线教育质量:远程互联网教育成功应用的标准”的报告,然而,这些文章(报告)也仅仅是描述性的定义网络教学的评价指标,而对如何组织评价、如何获取定量数据、评价数据如何促进教学等方面则很少涉及。目前,网络教学的支撑平台中的学习评价模块往往只含有测试部分,而缺乏相应的分析与反馈。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2018最新】博士论文开题报告模板-word范文 (6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博士论文开题报告模板 开题报告是指开题者对科研课题的一种文字说明材料。这是一种新的应用写作文体,这种文字体裁是随着现代科学研究活动计划性的增强和科研选题程序化管理的需要而产生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博士论文开题报告模板,欢迎大家阅读借鉴! 论文题目:中国智慧城市建设问题研究 一、文献综述 智慧城市是伴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出现而提出的一个新概念,这一概念引起全球关注始于 201X 年。由于全球智慧城市建设刚刚兴起,相关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都十分有限,主要是围绕智慧城市是什么、如何建设它来展开的,并且这些研究目前整体上处于起步阶段,实践进展也十分有限,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借鉴他方现有的理论和实践成果并为我所用,以促进中国智慧城市理论研究的不断丰富和实践探索的持续深入,是行政管理学者需要承担的重大责任。对于笔者而言,阅读和借鉴前辈们的研究和实践成果,是寻求自身研究方向和研究重点的依据所在。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状况。 1.信息技术与城市发展方面的研究。 2.智慧城市建设的目标、意义和应用领域方面的研究。 3.智慧城市建设的基本条件与策略方面的研究。 4.智慧城市建设的思路和路径方面的研究。 5.智慧城市建设的风险、效益和评价方面的研究。 6.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案例研究。 (二)国内外实践发展状况。 二、选题背景与意义

(一)选题背景。 随着下一代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出现和迅速发展,201X 年底 IBM 提出借助新一代信息技术建设“智慧地球”的设想,201X 年又提出建设“智慧地球”首先需要建设“智慧城市”的口号,希望通过“智慧 城市”的建设引领世界城市通向繁荣和可持续发展。虽然 IBM 提出的智慧城市理念具有明显的商业利益驱动,甚至可以将其看成是以 IBM 公司为代表的 IT 行业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的一项重大举措。但是当政府和民 众面对接踵而至且日趋严重的城市病(如:人口膨胀、资源紧缺、环境污染严重、交通拥堵、公共安全隐患日增等)束手无策时,以智慧技术为代表的第四次浪潮的到来,让困顿中的政府和民众对未来城市生活有了新的憧憬,正是怀着这种 对城市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憧憬,智慧城市的理念最终被政府和民众所逐渐接受 并推广。 1.城市的智慧发展理念将为解决当今“城市病”提供新的途径。 2.智慧城市已成为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大趋势。 3.相关研究的薄弱和匮乏是该选题的缘由之一。 (二)选题意义。 在现阶段对智慧城市建设的有关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 践意义。 1. 对行政管理领域的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2. 丰富智慧城市建设顶层设计理论。 3. 为我国新兴的智慧城市建设实践提供理论指南。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文共分为绪论和正文两部分。 绪论部分阐述了论文的选题缘由、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和实践状况、研 究思路、研究方法等基本问题。 正文部分共分为五章: 第一章智慧城市的理性解读智慧城市是城市发展的一个新兴形态和未来趋势,认识智慧城市应首先了解城市的起源、定义及发展历史,从而认识城市的 发展规律。在探寻城市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对国内外众说纷纭的智慧城市概念 进行总结归纳,并提炼出本文对智慧城市的概念界定和属性认知。在对智慧城 市这一核心概念进行充分解读的前提下,理性地分析了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热潮 兴起的动因。

博士生开题报告怎样写

博士生开题报告怎样写 开题报告是提高选题质量和水平的重要环节,它主要说明这个课题研究的意义以及可行性,下面是搜集整理的博士生开题报告写作指导,供大家阅读参考。 1开题与评审 着手写博士开题报告前,首先要明确写开题报告的目的:一是为自己,通过开题论证明确清晰的论文大纲,搭建基本研究框架,做好基础工作,为正式的论文写作热身;二是为开题报告评审委员会,通过评审听取其他专家意见,扩展思路,当然最重要的还是顺利通过评审,拿到正式开始论文写作的资格。 写给评审(国外是Upgrademittee,国内是评审专家)的开题报告目的是向考官们展示两个核心要素:一是我提出的研究问题很重要且很有意义;二是我有能力独立去完成对所提问题的研究。 具体评审的方式,国外高校以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政治学系的博士培养为例,博士候选人在入学后的第一年年末,需要经过一个开题审核(Firstyearreview,也称Upgrademeeting),只有审核通过了才能算正式进入博士研究阶段。候选人需要提交三份材料:3000字左右的开题报告(Prospectus),一页纸的博士论文目录和内容摘要,和一篇10000字左右的论文(Onesubstantialpieceofwriting)。 国内高校以北大、清华为代表,有双重考核制度,在开题之前还有一个中期考核,规定书目笔试面试,通过之后才可以参加开题。

其他高校大部分目前仍然是单一的开题会评审制度,以南开大学文学院为例,在开题会上接受评审的是每一位博士候选人的开题报告,包括《选题报告评审表》和开题报告全文两部分,对字数没有明确规定,一般至少在2到3万字左右。 2结构与要点 回到开篇所提的开题报告两个核心要义,有意义的研究问题和作者的研究能力,开题报告要始终围绕这两点展开。接下来分为国外版(限定字数)和国内版(不限字数)具体来谈如何写作。 国外版以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政治学系3000字的开题报告为例,首先是导言(Introduction),虽然只占15%左右的篇幅(400字左右),但却很重要,要把提出的研究课题放在一个理论和现实的制高点上。 这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当然也可以参考一些基本路数:一是尝试把研究问题放在正在热议的争论中(acurrentheateddebate) 或者既有的理论争论中(Theoreticaldebate)去考量;二是现有研究 成果的现实意义(Implication)。 第二部分是文献综述(Literaturereview),有些教授会提倡把文献综述放在导言中一起写,不管是哪种写法,文献综述的目的都是系统分析现有文献并从中找到研究所处的位置。 因为字数限制,应该集中讨论核心文献和研究课题共同关注的重要理论问题(Theoreticalpuzzleorissue),同时指出能给自己的研究课题提供什么样的理论视角和基础,以及存在着什么样的不足和缺陷是此次研究可以弥补的。

博士生开题报告

各位博士研究生: 为做好学位论文选题及开题报告工作,在填写后面的《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登记表》前,请认真阅读下文《关于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及开题报告的规定》。登记表仅作为开题报告的格式,所留的空格不够时请自行加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行办法》中“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答辩一般应公开举行,保密专业除外”的要求,我院研制了“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答辩网上公告系统”,现已上网运行。 请全体研究生注意在张贴开题、答辩布告的同时,使用此系统。从2005年1月1日起开题、答辩的研究生都须在网上公告,否则开题及答辩无效。 在完成表格中的论证内容、导师签署意见、通过评议组专家评议、教研室以及院系签署意见后,请将《登记表》用A4纸打印1份,博士生请提交给研究生院学位办(从2004年9月开始要求博士生到设在校图书馆的查新站对开题报告进行查新工作,故请同时提交查新结果1份)。 关于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及开题报告的规定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和主要内容。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生学术水平和科研成果的集中表现,是衡量研究生培养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而做好学位论文选题和开题报告又是完成学位论文的前提和基础。因此,为了切实保证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质量,做好学位论文选题及论文开题报告是十分必要的。 一、学位论文选题 选题是学位论文成败的关键。因此要求导师、导师组及研究生本人要十分重视选题工作。研究生应在大量阅读文献、资料和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选题。 博士学位论文选题要求达到前沿性、交叉性、急需性、实用性、创新性、可行性。具体要求如下: 1.选题必须具有学科的前沿性; 2.在选题上要注意学科间的相互交叉渗透; 3.选题要重视国家急需解决的重大课题; 4.选题要注重实用性,要面向国民经济的主战场; 5.选题的指导思想、技术路线等,必须有创新性,同时还应与科学发展趋势相一致; 6.选题要考虑到完成论文的可行性(如:经费、实验仪器、设备、加工、资料等)。选题不易过大,要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学位论文。 二、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及查新 开题报告是对论文选题的科学性、先进性、可行性等的论证,是提高学位论文质量和按时完成学位论文的重要环节。各研究生培养单位、研究生导师、导师组和研究生本人必须从思想上予以高度重视,高标准,严要求,严格遵循本规定有关要求,否则,将不允许研究生进入论文阶段。 (一) 开题报告的准备工作:

博士论文研究的选题、开题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博士论文研究的选题、开题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2009-09-08 | 编辑:| 【大中小】 博士论文研究的选题、开题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张晓林,2006年3月) 1、关于论文研究内容的选择 (1)博士论文研究是针对特定领域的未解决问题的研究,通过研究提出和验证解决这个问题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模式。论文的创新性贡献一定是解决别人还没有解决、或者在某些方面解决得不好的问题。 (2)因此,学生在文献综述分析的基础上必须首先回答:在这个领域,存在哪些没有解决的关键问题、这些问题目前的主要解决思路是什么、有什么人利用什么方法与技术正在解决这些问题、已经达到或近期预计能够达到的解决程度怎样、它们在解决这些问题时还存在什么重大缺陷。学生应该从这些“缺陷”中发现里面体现着或隐藏着的重要科学问题。 (3)接着,学生必须着重回答:按照前面分析,打算针对哪些或哪个“缺陷”和它(它们)所代表的科学问题进行研究,这实际上就构成论文的具体研究问题。所谓选题、定题、开题,都要落实为这个具体研究问题。然后,学生要说明解决这个问题的意义(即“研究意义”)、希望通过论文研究把这个问题解决到什么程度(即

“研究目标”)、打算按照什么思路或采取什么基本方法去解决这个问题(即“研究线路”)、按照这种思路或方法去研究解决这个问题时的难点疑点可能有哪些和解决这些难点疑点的可能性如何(即说明“研究可行性”)。 (4)博士论文研究不是全面总结论述或“梳理”一个学科、一个领域,不是写教科书,不是对别人观点的简单辨析和整理,不能将对别人成果的“系统化”当成自己的“原创成果”。学生确实需要通过文献综述来梳理所研究的领域、发现有意义的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分析选择合适的具体研究问题,但必须准确地收敛为具体的有科学意义的原创性的研究问题,而且要保证在自己的论文中关于这个问题的由自己进行的创新性研究,无论在题目上、在研究工作内涵上、在工作分量上、以及论文篇幅分量上都是明确和主要的部分。 (5)鉴于此,学生在汇报论文选题、定题时,要在对文献进行比较系统的分析的基础上,清楚地说明上述(2)问题,努力去说明(3)问题。因此,选题(或定题)报告不能仅是一个简单的题目,应该至少包含题目和具体研究问题、大概的预期研究目标、以及可能的研究线路,应该能够对(2)进行比较清楚的初步说明,能够对(3)有所说明。一定要在题目表述中有意识地和明确地揭示自己的具体研究问题和研究目标,要特别避免用空泛和宏观的题目来代替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或掩盖对这些问题的不思考。

博士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学号:0040509010 研究生:王新建 导师:吴建生教授姜传海教授研究方向:材料科学 论文题目: 学科:材料学 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入学时间:2004年9月 开题时间:2005年10月20日 年月日

0 引言 (1) 1.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以及铜互连工艺的概述 (2) 1.1.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概况 (2) 1.2.ULSI中铝互连线的发展 (4) 1.3.ULSI中铜互连线工艺的提出、发展及存在的问题 (5) 1.3.1.铜互连工艺的提出 (5) 1.3.2.铜互连技术的主要问题 (8) 2.铜互连的扩散阻挡层的发展现状的概述 (10) 3.扩散基本理论以及铜互连薄膜中的二维扩散研究的现状 (12) 3.1.Fick扩散定律及扩散系数 (13) 3.1.1.Fick第二扩散定律 (13) 3.1.2.扩散系数的确定及Arrhenius公式 (14) 3.2.薄膜扩散理论 (14) 3.2.2.单晶薄膜的扩散动力学理论的研究 (15) 3.2.3.多晶薄膜扩散动力学理论的研究 (16) 3.3.溶质对晶粒间界扩散的影响 (21) 3.3.1溶质在高温时增加晶粒间界扩散 (21) 3.3.2溶质在低温时减小晶粒间界的扩散 (22) 3.4.铜薄膜中铜原子层间的扩散失效 (22) 4.铜互连膜合金化的研究现状 (23) 5.本课题的研究思想、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及可行性分析 (25) 5.1.本课题的研究思想 (25) 5.2.研究的内容、研究目标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25) 6.年度研究计划及预期研究结果 (28) 7.目前的初步研究结果 (28) 参考文献 (31)

博士开题报告研究进度

博士开题报告研究进度 篇一:开题报告进度安排 进度安排例一: XX-3-01~XX-3-19:确定论文方向,写出开题报告 XX-3-22~XX-3-26:实习准备工作,搜集相关资料 XX-3-29~XX-4-04:完成论文第一章。 XX-4-05~XX-4-18:完成论文第二章。 XX-4-19~XX-5-02:完成论文第三章。 XX-5-02~XX-5-09:完成论文第四、五章。 XX-5-10~XX-5-16:检查修改完成一次论文初稿 XX-5-17~XX-5-29:根据指导老师的讲评及意见,修改并提交二次论文草稿 XX-5-30~XX-5-31:讲评第二次论文草稿、集中解决有关论文漏洞问题并及时修改 XX-6-01~XX-6-11:基本完成论文大纲要求,论文成型,指导老师讲评修改并定稿XX-6-12~XX-6-18:整理打印论文、装订论文 XX-6-19~XX-6-30:准备参加答辩 进度安排例二: 第一周:确定论文方向,搜集相关资料。 第二周:准备开始写开题报告。 第三周:准备实习工作。

第四周:搜集相关资料,找实习单位。 第五周:开始实习,写实习日记和实习报告。 第六周:完成论文第一章。 第七周:完成论文第二章。 第八周:完成论文第三章。 第九周:完成论文第四章。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不足及改进建议; 进度安排例三: XX-3-01~XX-3-19:确定论文方向,写出开题报告 XX-3-22~XX-3-26:实习准备工作,搜集相关资料 XX-3-29~XX-4-04:完成论文第一章。 XX-4-05~XX-4-18:完成论文第二章。通过浏览各网站和书籍了解我国供应链管理现状和方法 XX-4-19~XX-5-02:完成论文第三、四章。 XX-5-02~XX-5-09:完成论文五、六章。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不足及改进建议;结合以上 内容做出总结XX-5-10~XX-5-16:检查修改完成一次论文初稿 XX-5-17~XX-5-29:根据指导老师(本文来自:小草范文网:博士开题报告研究进度)的讲评及意见,修改并提交二次论文草稿

博士关于论文开题报告

博士关于论文开题报告 博士论文作为博士研究生的主要工作,存在着较高的难度和较长的写作周期,并且在创新,写作规范,实际及理论意义等方面要有着非常高的要求,所以一篇完整的且符合要求的博士论文是有一定的难度的。欢迎阅读这篇关于博士关于论文开题报告的文章,更多精彩内容还在应届毕业生报告网等你哦! 1.研究背景及目的 产品质量法制发展,相较于民事法学其他领域起步较晚,其自二十世纪初发端后,随着中产阶级兴起,产品交易频繁,致这一新兴法律领域迅速发展。而产品质量法演进,实反映近代社会运动史及经济史变化,若谓十九世纪系‘劳工运动’蓬勃发展时代,则二十世纪即堪称为‘消费者保护运动’高峰。产品质量法制发展及演进,始终遭受来自大企业及资本家积极阻挠或消极抗拒,致使产品质量法制发展,始终带有对抗及冲突色彩。 本研究即试图就产品质量归责原则法律移植的演进历程作为中心,根据回顾产品质量历经契约责任及侵权行为责任、过失责任主义及无过失责任主义等法学思潮变迁,据此重现产品质量法制百年来发展过程,试图对这一特殊而充满争议、冲突法律领域,对其演进作一个粗浅研究。 目录 1.研究背景及目的 2.中国古代法是否有类似条文或是制度

3.近现代的引入背景、主要修正部分 4.进入后本土存活现状及情况 5.拟研究提纲 正文:法律为人类试图以理性建构秩序产物,是社会文化现象 一部分,随着人类生活发展,法律内容也须相应改变以适应新形态纷争。而重大的社会改变是源自于法律体是外,也就是源自于社会制度里面的法律体是外,法律体是不是一个完全独立自主的制度,法律体是不是遗世独立的制度,法律体是无法自外于外在的影响。法律于社会变迁过程也扮演重要角色,观诸民事法律发展,由早期私法自治、契约自由等根植于自由放任资本主义经济体制,致使西欧各国于十九世纪陆续制定民法典时,就侵权行为法制归责原则,均严格奉行‘过失责任主义’,自十八世纪末叶工业革命发端,经过百年发展,生产技术革新造成产业结构重大改变,尤其是机械设备渐次取代手工制造,商品得以大量生产,使民众可很容易由市场上取得所需商品,此种生产消费模式演进,虽促进工商社会繁荣,制造商为降低成本获取利润,往往仅着重于降低成本,对产品安全性及品质则有意无意加以忽略,造成大量劣质商品充斥市面,复因一般消费者对产品来源信赖及产品内容高度技术性,已无能力分辨其优劣,致使劣质产品造成严重生命、财产损失,此于十九世纪末叶层出不穷。是以,产品质量(或称商品 责任、商品制造人责任)概念,于十九世纪后半业即已散见于英、美 法院判决中,斯时仍未形成具体法概念体是,且责任类型仍未脱传统契约关系相对性或侵权行为法过失责任主义范畴。迄至二次世界大战

博士论文开题报告模板

博士论文开题报告模板 一、选题依据(包括国内外研究动态、选题的理论意义或应用情景以及选题依据) 1 国内外研究动态 西方学者对跨国并购的理论研究也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慢慢热起来,bajrr0s&cabral(1994)、collie(XX)、cowan(1989)、head&ries(1997)、faj叮el&shapiro(1990)、hom&levinsohn(XX)、riehardson(1999)、saggi&肠ldiz(XX)、丫idiz(XX)等都从不同的角度对跨国并购问题进行研究。目前西方学者对跨国并购问题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于跨国并购的盈利可能性、东道国政府对跨国并购的规制问题以及跨国并购与贸易自由化的关系等领域。unctad的《XX年世界投资报告:跨国并购与发展》(冼国明译,XX)对跨国并购问题进行了详尽的剖析。 对于跨国公司在我国的并购问题进行专门研究的学者很多。刘文通(1997)、陈朝阳(1998)周小知(1999)、殷醒民(1999,XX)、王一(XX)、蒋泽中(XX)、张秋生(XX)、吕薇(加02)、李光荣(XX)、魏江(XX)、王长征(XX)、魏成龙(XX)等学者的著作从不同的角度对并购问题的各个角度进行分析。尤其需要提到的是:《中国并购报告》(XX)、《中国并购报告》(XX)以及《中国并购报告》(XX)的出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史建三(1999)对跨国并购、刘恒(XX)对外资并购中的法律规

制问题、韩世坤(XX)对20世纪90年代的跨国并并购购浪潮等直接与跨国并购相关的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在研究中对跨国公司在华并购问题进行了探讨(全球并购研究中心)的资料汇集与系统研究对理解并购(跨国并购)具有重要的价值。 对跨国公司进行直接投资进行研究的成果就更加多了,如陈彪如(1987)、冼国明(i994)、陈飞翔(1995)、潘英丽(1997)、谢康(1997)、蒋殿春(1998)、张纪康(1999)、唐勇(1999)、金芳(1999)、金润圭(1999)、杨建龙(XX)、鲁明汉(20()0)、毛蕴诗(XX)、杨大楷(XX)、李洪江(XX)、程新章(XX)、陈左(XX)、唐海燕(XX)、吴先明(XX)、王志乐(XX)等学者的研究成果就是其中的一些重要组成部分。 对并购问题和跨国公司国际直接投资问题进行研究的文献都很多,但将二者结合起来,对跨国公司在华进行并购投资问题进行研究的专题研究却不多,但随着我国政策的松动,江娟、桑百力l、冼国明、陈佳贵、王巍、刘志云、蔡红、潘爱玲、程新章等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跨国公司在华并购问题进行研究。这些研究主要集中于跨国公司在华并购对国有企业改革的作用以及我国政府的对策这两个方面。但这些研究角度各异,目前对跨国公司在华并购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考察的研究成果还没有。 2 选题的理论意义

博士开题报告时间安排

博士开题报告时间安排 篇一:关于博士、硕士研究生进行开题报告的通知关于博士、硕士研究生进行开题报告的通知 各研究生培养单位: 为了进一步规范研究生教育,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根据《新疆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暂行规定》、《新疆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暂行规定》、《新疆大学攻读全日制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暂行规定》、《新疆大学攻读全日制法律硕士(法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暂行规定》、《新疆大学攻读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暂行规定》、《新疆大学攻读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暂行规定》、《新疆大学攻读“少数民族语言高层次专门人才特培计划”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暂行规定》、《新疆大学硕士研究生中期考核办法》及《新疆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规定》中的有关规定,现将研究生开题报告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1. XX级博士生 XX年10月8日前将开题报告时间、地点安排及开题工作小组名单交研究生院学位办,开题工作应在XX年10月31日前完成。 2.XX级全日制硕士生(含3年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

XX年12月1日前将开题报告时间、地点安排及开题工作小组名单交研究生院学位办,开题工作应在XX年12月31日前完成。 3.XX级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2年制) XX年10月8日前将开题报告时间、地点安排及开题工作小组名单交研究生院学位办,开题工作应在XX年10月31日前完成。 4.XX级在职研究生 XX年10月8日前将开题报告时间、地点安排及开题工作小组名单交研究生院学位办,开题工作应在XX年10月31日前完成。 5.《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论文工作计划书》均为一式两份,均用A4纸打印,在结束开题后一周内交研究生秘书保管,研究生秘书同时将开题报告结果以书面形式(见附件)交研究生院学位办备案,研究生院将不定期对各学院开题报告进行抽检。 6.所有空白表格均可从校园网上下载,路径:研究生院-学位办。 研究生院学位办 XX年9月6日 附件 博士、硕士研究生开题报告结果 学院:培养层次:博士、硕士、专业学位硕士(含在职)

博士论文开题报告研究.pdf

一、开题报告的目的、意义 博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是开展学位论文工作的基础,是保证学位论文质量的重要环节。 开题报告是博士生在导师指导下撰写并由导师审查批准的学术文件。准备开题过程是导师对博士生进行课题指导的重要步骤,也是师生在所选课题范围内共同切磋,整理、确定论文思路及主线的重要科学活动。 开题报告是博士生向由本学科专家组成的评审小组汇报博士学位论文的选题依据、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案等,即汇报博士学位论文“为什么做?做什么?怎么做?”。由本学科专家进行集体审议,检查学位论文选题是否正确、研究内容是否恰当、研究方案是否合理,同时也检查博士生对拟进行的研究题目理解是否深入、对相关研究领域研究现状了解是否全面、为进行课题研究所做的主观与客观上的准备是否充分等。在此基础上,评审专家还将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对论文的科学思路、研究方法等重要问题提供咨询、建议和帮助,使论文工作的方向、内容和方案更为合理。 二、开题报告工作安排 1、博士生必须将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书面材料提交导师审阅,经导师同意后,方可进行口头报告。 2、由各博士点组织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博导、教授5~7人,组成开题报告评审小组,听取博士研究生的口头报告,并对报告内容进行评议审查。 3、博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时间由博士生导师根据博士生工作进度情况确定,但一般应于入学后的第三学期结束前完成,最迟应于第四学期结束前完成。 三、开题报告的内容 1、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国内外在该方向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3、主要研究内容; 4、研究方案; 5、进度安排,预期达到的目标; 6、为完成课题已具备和所需的条件和经费; 7、预计研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及解决的措施; 8、主要参考文献。 四、对开题报告的要求 1、在掌握大量有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国内外在该研究方向上(特别是学科前沿)的研究动态、近年来取得的主要进展、主要研究方法及已有成果进行全面的介绍和分析,对引用的文献和论述要准确注明出处。 2、明确阐明课题研究的目的和课题的理论水平及实际意义。 3、阅读的主要参考文献应在50篇以上,其中外文资料不少于二分之一,参考文献中近五年内发表的文献一般不少于三分之一,且必须有近二年内发表的文献资料。教材、技术标准、产品样本等一般不应列为参考文献。 4、开题报告应以正规答辩的方式进行。博士生进行口头报告的时间应不少于30分钟,书面报告的字数应不少于 1.5万字。 五、评审工作 1、开题报告的评议结果为通过或不通过。口头报告及答辩结束后,评审小组应举行内部会议讨论是否准予通过 ,并对通过的报告提出补充、修正意见。 2、开题报告结束后,评议小组要填写《博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评议结果》并上报各院(系),内容包括论文选题的合理性、可行性及对文献综述、博士生的工作能力等方面的评议。公务员之家: 3、对通过的开题报告,博士生应根据评审小组的意见进行修改,经导师审阅通过后,交院(系)研究生秘书保存。研究生院定期组织专家小组对开题报告进行抽查。 4、未通过者必须在三个月内再次进行开题报告。第二次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仍未通过者,将按《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实施细则》第22条规定进行处理。 5、博士生在申请博士学位时提交的博士学位论文,其研究方向和主要内容应与开题报告基本一致。论文的主要研究方向有变动时,必须重新进行开题报告。 六、开题报告保存 开题报告结束后,评议小组应将开题报告及《博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评议结果》上报各院(系)教学秘书,并由院(系)负责保存至学生毕业后一年。

博士论文开题报告研究

博士论文开题报告研究 博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是开展学位论文工作的基础,是保证学位论文质量的重要环节。 开题报告是博士生在导师指导下撰写并由导师审查批准的学术文件。准备开题过程是导师对博士生进行课题指导的重要步骤,也是师生在所选课题范围内共同切磋,整理、确定论文思路及主线的重要科学活动。 开题报告是博士生向由本学科专家组成的评审小组汇报博士学位论文的选题依据、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案等,即汇报博士学位论文“为什么做?做什么?怎么做?”。由本学科专家进行集体审议,检查学位论文选题是否正确、研究内容是否恰当、研究方案是否合理,同时也检查博士生对拟进行的研究题目理解是否深入、对相关研究领域研究现状了解是否全面、为进行课题研究所做的主观与客观上的准备是否充分等。在此基础上,评审专家还将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对论文的科学思路、研究方法等重要问题提供咨询、建议和帮助,使论文工作的方向、内容和方案更为合理。 二、开题报告工作安排 1、博士生必须将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书面材料提交导师审阅,经导师同意后,方可进行口头报告。

2、由各博士点组织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博导、教授5~7人,组成开题报告评审小组,听取博士研究生的口头报告,并对报告内容进行评议审查。 3、博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时间由博士生导师根据博士生工作进度情况确定,但一般应于入学后的第三学期结束前完成,最迟应于第四学期结束前完成。 三、开题报告的内容 1、课题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国内外在该方向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3、主要研究内容; 4、研究方案; 5、进度安排,预期达到的目标; 6、为完成课题已具备和所需的条件和经费; 7、预计研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及解决的措施; 8、主要参考文献。 四、对开题报告的要求 1、在掌握大量有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国内外在该研究方向上(特别是学科前沿)的研究动态、近年来取得的主要进展、主要研究方法及已有成果进行全面的介绍和分析,对引用的文献和论述要准确注明出处。 2、明确阐明课题研究的目的和课题的理论水平及实际意义。

博士论文开题报告研究

博士论文开题报告研究 一、开题报告的目的、意义 博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是开展学位论文工作的基础,是保证学位论文质量的重要环节。 开题报告是博士生在导师指导下撰写并由导师审查批准的学术文件。准备开题过程是 导师对博士生进行课题指导的重要步骤,也是师生在所选课题范围内共同切磋,整理、确 定论文思路及主线的重要科学活动。 开题报告是博士生向由本学科专家组成的评审小组汇报博士学位论文的选题依据、研 究内容及研究方案等,即汇报博士学位论文“为什么做?做什么?怎么做?”。由本学科 专家进行集体审议,检查学位论文选题是否正确、研究内容是否恰当、研究方案是否合理,同时也检查博士生对拟进行的研究题目理解是否深入、对相关研究领域研究现状了解是否 全面、为进行课题研究所做的主观与客观上的准备是否充分等。在此基础上,评审专家还 将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对论文的科学思路、研究方法等重要问题提供咨询、建议和帮助,使论文工作的方向、内容和方案更为合理。 二、开题报告工作安排 1、博士生必须将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书面材料提交导师审阅,经导师同意后,方可进 行口头报告。 2、由各博士点组织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博导、教授5~7人,组成开题报告评审小组,听取博士研究生的口头报告,并对报告内容进行评议审查。 3、博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时间由博士生导师根据博士生工作进度情况确定,但一 般应于入学后的第三学期结束前完成,最迟应于第四学期结束前完成。 三、开题报告的内容 1、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国内外在该方向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3、主要研究内容; 4、研究方案; 5、进度安排,预期达到的目标; 6、为完成课题已具备和所需的条件和经费; 7、预计研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及解决的措施;

博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doc

博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范文博士论文开题报告 一、项目研究背景(二)项目意义、网络教学设计与教学评价理论研究(谢有儒、李克东)(三)预期结果数据采集形式建立模型(xx,xx,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 关键技术、基于网络的协同设计思维工具交流模型的构建、教学设计系统中师生教学活动的可视化表示与分析、网络教学教学评价模型的构建、网络教学过程中学习反应信息的自动收集与处理。 四、课题研究价值(1)创新、网络教学设计理论体系和方法的建立。 基于网络环境建立多种教学评价指标体系。 开发了可操作性强、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网络教学设计工具和评价系统软件。 (2)理论意义传统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和研究教学问题和需求,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并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的规划过程和操作程序。 现代教学设计理论没有坚持系统论的理论基础,没有强调对教学活动的绝对控制,逐渐摒弃僵化的设计模式,强调教学设计的关联性、灵活性和实时性,更有利于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本课题的理论成果将完善和发展传统的教学设计理论和方法。 (3)应用价值、通过课题的研究和实践,总结形成网络环境下基于课题教学设计的理论和方法,优化中小学课堂教学结构。 通过课题的研究和实践,探索和总结了在信息时代如何改革传统的观念和模式,让学生学会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的方法和经验。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探索普通中小学利用网络资源形成一批优秀网络教学案例的途径和方法。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开发了具有应用推广价值的网络教学设计工具和评价系统软件。 五项、研究基金会(1)相关成果、在xx 、xx获得两项国家优秀教学成果奖。“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理论与实践”项目成果已在全国各大、小学得到广泛应用,《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李克东、科学出版社,谢有儒主编)已多次重印发行。 出版的《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含教材和光盘)(谢有儒等主编电子工业出版社xx年)、《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与制作》(含教材和光盘)(李克东、谢有儒、柯庆超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xx年)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李克东、谢有儒、柯庆超等万芳数据电子出版社xx年)在全国广泛使用。 xx年,“多媒体技术在基础教育改革中的应用实验研究”和“小学语文“四结合”教学改革实验研究”获国家教委全国师范学院基础教育改革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 承担国家科技攻关项目“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开发与应用”(以下

浅谈博士论文开题报告

浅谈博士论文开题报告 博士论文是由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生所撰写的学术论文。它要 求作者在博士生导师的指导下,选择自己能够把握和驾驭的潜在的研究方向,开辟新的研究领域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博士开题报告。欢迎参考~ 博士论文作为博士研究生的主要工作,存在着较高的难度和较 长的写作周期,并且在创新,写作规范,实际及理论意义等方面要有着非常高的要求,所以一篇完整的且符合要求的博士论文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博士论文理论上已经不仅仅是一篇的学术专著,还具有理论创新价值的学术探索成果。因此,一名博士研究生完成一篇博士论文,也就是从学生走向学着的蜕变过程,最终足以成为该研究领域的专家。尽管博士生有着如此高的要求,但是在写作问题上仍旧存在着一些规律是可以掌握的。比如在格式上,依旧需要开题报告的撰写,将根据多名博士以及博士生导师的经验,分阶段的为大家讲解如何准备博士论文开题报告的一些想法,供大家参考。 首先在文献检索和阅读的同时,就要说明已经进入开题报告的 写作阶段了。所谓开题报告的实质就是向导师汇报博士论文准备情况,让导师根据自己的的研究思路给予评论和提出建议,从能确定研究目标,并且更容易理清研究思路,以及在和导师的沟通中针对文献和研究方法可获得更多帮助的目的。在符合导师的研究方向,学术计划等要求后,博士论文开题报告在这样的引导下,就可以进行选题,已经相关的文献综述,研究的目标,研究的内容,方法,创新,技术路线,

研究的可行性等方面进行全面,深入的介绍说明。这里就可以发现博士论文开题报告不同于其他毕业论文,在内容和要求上更需要体现研究性质的具体内容,并且还需要注意如下几点问题: (1)开题报告不同于论文答辩,主要任务是汇报研究工作的准备情况,包括文献资料的收集和阅读情况,研究的初步思路,可行性等。根据以往的经验,开题报告在写作过程中多和导师保持沟通对于以后的研究和论文写作有着极大的帮助,同学们应该加倍注意。 (2)在开题报告中关于研究内容应该写出要研究的每个方面,要把研究问题,方法,思路框架,以及如何去应对和解决可能会出现的难点等,文字表述要简练,因为只是初步的构思,不必长篇累牍。如果博士论文开题报告部分就过于复杂是不符合要求的。 博士论文开题报告在内容格式上需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研究内容 创新点 文献综述: 在确认选题后,就要开始大量的阅读国内外同领域内的最新研 究文献,这个过程必须是全面和深刻的,需要完全掌握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情况,这样才能更加明确博士论文的写作方向。文献综述就成为整个论文构思与写作的基础,撰写文献综述的首要环节是需要对以往成果进行逻辑梳理和系统全面的评价。不能仅仅简单罗列他人的观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