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经济学 重点整理

卫生经济学 重点整理
卫生经济学 重点整理

卫生经济学引论

一、经济学与卫生经济学

经济学的两个最基本假设:理性人与资源的稀缺性

欲望是无限的(needs are unlimited)

是指人们的需要,一种缺乏与不满足的感觉以及求得满足的愿望。欲望是一种心理现象。欲望指在无成本(如果价格为零)的条件下我们希望拥有的产品和服务。

资源是有限的(resources are scarce)

资源稀缺性:指相对于人们无穷的欲望而言,经济物品或者说生产这些物品所需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物品本身是有限的、利用物品进行生产的技术条件是有限的、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这种资源的相对有限性就是稀缺性。

稀缺的相对性是指相对于无限的欲望而言,再多的资源也是稀缺的。

稀缺的绝对性是指它存在于人类历史的各个时期和一切社会。稀缺性是人类社会永恒的问题,只要有人类社会,就会有稀缺性。

二、经济学的产生背景

选择的必要性:由于存在资源的稀缺性,因此产生了如何配置和使用资源以取得更高经济效率的问题-机会成本

选择:生产什么? 如何生产?为谁生产?

经济学是研究经济主体如何通过选择来确定社会稀缺资源得到有效利用的科学

卫生资源的稀缺性、消费欲望的无限性

经济学适用于卫生领域吗?

观点一:医疗卫生具有高度技术性、专业性,最好由医疗专家决定

观点二:卫生资源也具有稀缺性,同样适用经济学理论

三、卫生经济学是什么?

卫生经济学(HealthEconomics)是经济学领域一个分支科学,研究卫生服务系统中的经济活动、经济关系及其规律,是一门应用经济学。

卫生经济研究必须回答以下三个问题:

政府是否应该把有限的资源越来越多的投入到卫生服务领域?

投入到卫生领域的资源,应该如何分配,该向哪些群体倾斜?

在确定了配置原则后,找到一个在人群中有效分配资源的方法或方法体系。

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与效率就是卫生经济学的核心问题。

四、为什么研究卫生经济学

背景1:卫生经济的规模背景2:“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背景3:卫生资源的配置的公平与效率背景4:治疗方案的选择:药品

五、卫生经济学研究的内容

1、卫生经济学研究中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

在卫生服务提供过程中存在着提供什么样的卫生服务,如何提供卫生服务以及如何分配卫生服务问题其核心是如何有效的配置和利用有限的卫生资源,使之最大限度的满足人们对卫生服务的需要和需求,以达到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目的。这是卫生经济学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

2、卫生经济学分析方法

描述分析:说明“是什么”解释分析:说明“为什么”

评价分析:说明“孰优孰劣”

第二章卫生服务需求

一、需求及相关概念

1、基本概念

卫生服务要求(want of health service):也称卫生服务愿望,是指居民希望获得医疗或预防保健服务以增进健康、摆脱疾病、减少致残的主观愿望,不完全是由自身的实际健康状况所决定。

卫生服务需要(health service need):从消费者健康状况出发,在不考虑实际支付能力的情况下,由医学专业人员根据现有的医学知识,分析判断消费者是否应该获得卫生服务及卫生服务的数量。

卫生服务需求(demand of health services):在一定时期,一定价格水平下,消费者愿意并有能力购买的卫生服务总量(通常用消费者实际利用卫生服务的数量来衡量)。

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消费者有购买愿望、消费者有能力支付

卫生服务需求分类

结构性角度个人需求(个人消费者)、社会需求(个人需求×消费者人数)

根源性角度:由需要转化来的需求没有需要的需求(不良就医行为;不良行医行为)2、卫生服务需要、需求的政策意义

根据需要配置卫生资源(计划)

估计资源量>实际利用量:资源浪费估计资源量<实际利用量:资源不足,等待根据需求配置卫生资源(市场)

效率(efficiency)和公平(equity)的兼顾和/或平衡需区分合理和不合理卫生服务需求卫生服务需求分类(分类依据:迫切性和重要性)

维护生命的卫生服务需求、一般的卫生服务需求、预防和保健类的卫生服务需求

3、卫生服务需求法则

替代效应:当一种商品的价格上涨,消费者可以用其他商品来替代变得更贵的该商品,而减少对该服务的需求量。收入效应:当某种商品价格上涨时,将导致消费者的购买力下降。

需求函数

需求曲线及其变动:需求量变动与需求变动

需求量变动(change in quantity demanded):需求量在需求曲线上的滑动(价格变动引起)

需求变动(changes in demand):需求曲线发生位移(价格不变,其他因素引起的变化)

4、卫生服务需求的特点

1. 消费者信息缺乏由于卫生服务的复杂性,消费者不能判断是否患病、患何种疾病

是否应该就医,在接受医疗服务时需要依靠提供者

2. 卫生服务需求被动性消费者最终卫生服务的需求还是受医务人员判断的影响,明显的被动状态

3. 卫生服务利用的效益外在性卫生服务的利用在消费者之外取得了正效益

4. 卫生服务需求的不确定性个人发生病伤是偶发事件,难以预测;由于个体差异,相同病症的人所获得的服务也不可能一样

5. 卫生费用支付的多源性表现:政府、保险、个人和社会承担卫生服务费用

6.卫生服务需求的多层次性产品属性不同

7.卫生服务的刚性需求每一种疾病必须的治疗检查、护理、药品服务表现出卫生服务的刚性需求

二、卫生服务需求弹性

弹性(elasticity):当两个经济变量之间存在函数关系时,因变量的相对变动幅度同自变量的相对变动幅度之比

1、需求量的变动率Ed=

需求量变动幅度对价格变动幅度的反应程度;弹性系数为负值,比较时,用绝对值Edp|>1 富有弹性弹性分类 Edp|<1 缺乏弹性 |Edp|=1 单一弹性

|Edp|=0 完全无弹性 Edp|=无穷大完全弹性

需求价格弹性同商品销售额的关系

供给者的总收入(消费者的总支出)等于价格乘以销售物品(服务)的数量。

价格变动引起了需求量变动,从而引起销售物品量的变动,由于需求弹性不同,价格变动引起的销售量的变动是不同的,总收益的变动也就会不同。

1.需求富有弹性(价格弹性大于1)时,价格与收益反方向变动

2. 当需求缺乏弹性(价格弹性小于1)时,价格与收益同方向变动

3. 当需求是单位弹性(价格弹性等于1)时,价格变动,总收益不变

影响需求弹性的因素:替代品获得的难易程度;卫生服务费用水平在消费者总支出中占的比例的大小(比例大,需求弹性也大);卫生服务需求的紧迫性、必需性; 卫生服务存在时间的长短、疾病的迁延性 2、需求量的变动率EI=

需求量变动幅度对消费者收入变动幅度的反应程度,即需求量变化百分比与收入变化百分比的比率。

EI<0 低档产品或劣质品;EI0~1 正常品;EI>1 高档品

不同收入的消费者卫生服务的收入弹性可能不一样

3、需求的交叉弹性EPx=

两种不同商品之间,当其中一种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动时,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因此而发生变化的程度 EPx>0 两种商品间具有替代的功能 EPx<0 两种商品间具有互补的功能

EPx=0 两种商品间互相独立、互不相关

三、卫生服务需求理论

效用(utility):消费者从消费产品或服务中所得到的满足。

1、基数效用分析法:也称边际效用分析法。假设卫生服务作为一种物品对一个人的效用可以用基数测量。如:1、

2、

3、4,并且每个人能说出某种服务对自己的效用大小。

总效用:在一定时间内,消费者消费卫生服务的总的满足程度之和。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边际效用(marginal utility):增加消费一单位产品或服务消费者所增加的满足。 MUx=ΔTU/Δx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每增加一个单位的消费,其相应增加总效用ΔTU比前一个消费单位增量所引起的总效用增量ΔTU要小。

2、序数效用分析法(无差异分析)

不需要对不同物品(服务)的效用进行衡量,而只是用序数(第一、第二、第三…)来表示满足程度的高低与顺序。无差异曲线(Indifference curve)反映在一定时间、一定资源和技术条件下,消费者消费不同组合的商品所获得的满足程度

无差异曲线的特征

1. 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其斜率为负值,表明在收入与价格既定下,为了获得同样的满足程度,增加一种物品(服务)就必须减少另一种物品(服务),两种物品(服务)不能同时增加或减少。

2. 是一条凸向原点的曲线。消费物品(服务)的边际替代率(marginal rate of substitution)是指消费者要保持相同满足程度时,增加一种物品(服务)数量与必须放弃另一种物品(服务)数量之比。边际替代率呈递减趋势,它实际上是无差异曲线的斜率。

3. 不同的曲线代表不同的满足程度,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代表的满足程度越高。

4. 在同一平面上,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

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前提下,随着一种商品消费数量增加,消费者为得到追加一个单位某种商品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时递减的。原因在于随某种商品消费数量增加,额外一个单位该种商品消费能够带来的边际效用递减。表现为无差异曲线斜率绝对值递减,即曲线凸向原点。

预算约束线budget constraint line(消费预算线consumer’s budget line)

含义:在收入与各种商品的价格一定的情况下,消费者所能购买商品数量的最大组合。

要多得到一个单位x就必须放弃n个单位的其他产品。

消费者均衡

消费均衡点(consumer equilibrium point)是相同预算下不同商品组合所能达到最大效用的

点。收入消费曲线是所有消费均衡点的连接,代表了不同收入水平下商品最佳购买组合。

四、影响卫生服务需求的因素

健康状况

社会人口文化因素:人口数量、年龄结构、性别、婚姻状况、文化水平

一般经济因素:卫生服务价格、收入、偏好(preference)、互补品和替代品价格、对未来物品(服务)供应情况的预期、储蓄

时间价值

卫生服务供给者:诱导需求

医疗保险:起付线、封顶线、按比例补偿

第三章卫生服务供给

一、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1、供给(supply):一定时间、一定价格条件下生产者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数量。

卫生服务供给(supply of health care):卫生服务供给者在一定时期内,一定价格或成本消耗水平上,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卫生服务数量。

卫生服务供给的目的并非为获得产出最大化或者利润最大化。通常,卫生服务供给的目的是通过卫生服务的提供,承担起保护生产力和人们身心健康的社会职能,保护和增进人群健康

卫生服务供给特点

专业性和技术性:提供卫生服务需要有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

垄断性:卫生服务的高度专业性和技术性是导致卫生服务提供具有垄断性的主要原因之一

主导性:信息不对称,消费者处于被动地位

不确定性:在一定的时间、空间条件下,卫生服务供给具有确定性;对个体而言,卫生服务供给又具有不确定性。

公益性、外部性

即时性:卫生服务的生产行为与消费行为同时发生,不需要提前生产

2、供给函数

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只考虑卫生服务自身的价格与该服务供给量的关系,则卫生服务供给函数为:若把影响卫生服务供给量的因素作为自变量,把供给量作为因变量,则卫生服务供给函数为:

供给曲线:如果供给函数为线性,供给曲线是一条直线。.直线型:S=c+d·P

如果供给函数为非线性,供给曲线是曲线。曲线型:S=λ·Pβ

供给曲线的移动

供给量的变动是指在其他因素不变时,由于商品本身价格的变动而引起供给量的变动。

供给量的变动是沿同一条供给曲线上点的变动

.供给的变动是假定商品本身价格不变动,而由于其他因素的变动引起的供给量的变动。

供给的变动是整个供给曲线的变动。

3、供给与卫生服务供给的决定因素

生产者的目标、生产成本的变化、产品的价格、税收和补贴;其他相关物品的价格:生产线的调整、价格预期、市场上的供给者数目、健康保障制度卫生服务提供能力和水平

二、供给弹性

1、卫生服务供给弹性

供给的价格弹性简称供给弹性(supply elasticity):商品或服务量的供给量对它本身的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即供给量变化的百分比对价格变化1%的反应。

表示价格变动与数量变动之间的相对关系,而不是绝对关系

供给量的变动率Es=

2、供给弹性的特点

不同商品或服务的供给数量对价格的敏感程度是不一样的。与一般的商品或服务比较,卫生服务供给总体上是缺乏弹性的,卫生服务供给量对价格的敏感程度较低。不同类型的卫生服务供给项目,其供给弹性也不相同。由于需求价格弹性小,某些卫生服务的价格弹性也小

公共卫生服务弹性<基本医疗服务弹性;一般性医疗服务弹性>急诊医疗服务弹性

ES>1 富有弹性ES<1 缺乏弹性ES=1 单位弹性ES=0 完全无弹性ES=无穷大完全弹性

3、卫生服务供给弹性的影响因素:产量调整的伸缩性、时间因素、替代品

4、均衡理论

供求定理

1. 价格是由供求双方共同决定的,市场价格一般趋于均衡价格

2. 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与需求量按同方向变动

3.均衡价格与供给量按反方向变动,而均衡数量与供给量呈同方向变动

4. 当供求同时发生变化时,可根据上面两点来具体分析,即需求与供给同时增加或减少,引起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而均衡价格则有提高、降低、不变三种情况

三、生产理论

1、生产理论:生产要素和生产函数

生产要素:劳动资源、资本、供给者才能

投入:不变投入:在生产周期内数量不随着产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投入。

可变投入:在生产周期内数量随产量变化而变化的投入。

生产函数:一定时间内在技术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生产要素的投入同产品或服务的最大产出之间的数量关系。通常情况下,保持其他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不变,只考虑劳动L和资本K的影响,则可表达为

2、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Q = ALαKβ A-常数项;L-劳动的数量;K-资本的数量;α和β分别表示劳动和资本的产出弹性系数利用规模收益(又称规模报酬:Returns to scale,当所有投入要素的使用量都按同样的比例增加时,这种增加会对总产量的影响。)概念来分析所有投入品都成比例变化时产出变化情况。

当α+β=1时,α和β分别表示劳动和资本在生产过程中的相对重要性,α为劳动所得在总产量中占的份额,β为资本所得在总产量中占的份额。

α+β>1 :规模收益递增。卫生机构中卫生服务产出量的增长幅度大于投入量的幅度,即此时增加投入可能会带来产出量的增加。

α+β=1 :规模收益不变。卫生机构中卫生服务产出量的增长幅度等于投入量的幅度

α+β<1 :规模收益递减。卫生机构中卫生服务产出量的增长幅度小于投入量的幅度,即目前卫生机构的规模已经过大,此时每单位投入的产量,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反而减少,即增加投入导致生产效率降低 3、一种可变投入的生产函数

总产量(TP):一个给定时期内一种可变投入所生产的产品的总量

平均产量(AP):总产量除以为了生产这一总产量所使用的这种可变投入的数量。AP=TP/L

边际产量(MP):当其他投入的数量保持不变时,可变投入增加一个单位所带来总产量的增加量。MP=△TP/△L。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在其他投入固定不变的情况下,随着一种可变投入的增加,边际产品在超过某一点之后出现递减趋势。(几个特征)

当AP上升时,MP>AP;.当AP达到最大值时,MP=AP;.当AP下降时,MP

由此划分生产的三个阶段:收益递增阶段、收益不变阶段、收益递减阶段

4、生产理论: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

等产量曲线:生产技术不变时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投入或生产要素的各种不同组合的轨迹,它表示两种生产要素的不同组合所带来相等产量的一条曲线。边际技术替代率:反映当变化相等产量水平时。减少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增加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之比。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产量线的斜率。

MRISLK=△K/△L (以劳动替代资本的情况)反映了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等成本线(equal-cost curve,又称为企业预算线):在既定成本和生产要素价格的条件下,生产者所购买的两种生产要素的各种不同组合的轨迹。

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等成本线和等产量线的切点为生产者均衡点

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原则

1.两要素的边际产量之比等于两要素的价格之比,即可实现在既定成本条件下产量最大化,或在既定产量下成本最小化。

2.它表示生产者可以通过对两要素投入量的不断调整,使得最后一单位的货币成本无论用购买哪一种生产要素所获得的边际产量相等。

扩展线(规模线):连接各生产均衡点的曲线;在生产要素的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生产者扩大生产规模的途径。反映了生产要素价格不发生变化时,使产量变化而发生的两种生产要素比例的变化。

5、生产理论:成本(cost)

成本:一个组织或者个体为了生产或提供一定数量的产品或服务所消耗的所有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货币总和。固定成本(FC)和变动成本(VC)、平均成本(AC)和边际成本(MC)利润最大化原则:MR = MC

平均成本、边际成本、平均变动成本,U形平均总成本TC=FC+AC

平均固定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下降,由于边际产量递减,平均变动成本一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增加产量低时,平均固定成本高产量渐增,平均成本渐降、产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平均变动成本增加递增的边际成本——边际产量递减

当产量少时,大量设备(固定成本)未得到充分利用,额外增加一个工人(变动成本)的边际产量大,额外增加产量的边际成本小;当产量大时,设备(固定成本)得到充分利用,增加工人可以增加产量,但设备不足,额外增加工人的边际产量小,额外增加产量的边际成本大。

边际成本(MC)与平均总成本(AC)

MCAC, AC 呈上升趋势;MC=AC, AC最小

边际成本曲线与平均总成本曲线相交时,达到有效规模

如果医疗机构提供服务是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则其所提供的服务量在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的情况下,会不断的增加,直到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为止,此时利润最大化。利润最大化原则:边际收益MR = 边际成本MC

四、卫生服务供给者行为理

诱导需求(supplier-induced demand, SID)是指卫生保健提供者为了其自身的利益,使用他们拥有的知识优势来影响需求。SID现象的产生是因为医生具有双重角色,既是医疗卫生服务的提供者,同时又作为病人代理人,因此也是医疗服务需求水平的决定者

——只要有病床,就有人来住(罗默法则)

供给诱导需求模型——价格刚性模型

价格刚性:价格不随供求变化及时调整的现象。诱导需求的能力取决于给医生的诱导行为造成机会的代理人职权,但是,运用这种力量的动机和程度取决于额外收入的相关收益和额外诱导行为的成本

第四章卫生服务市场

第一节卫生服务市场概述

一、市场与市场作用

(一)市场与市场结构

市场(market)是与商品经济联系在一起的概念,哪里有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哪里就有市场。狭义:商品交换的场所广义: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

基本要素:商品交换的场所、媒介货币、市场需求与供给

以价格为核心的各种市场信号、商品提供者和消费者(市场主体)

市场机制:市场上各种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所构成的经济运行的内在机理。它是商品经济条件下经济运行和资源配置的基础性调节机制,包括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

供求价格机制:供求状况的变化会引起价格变动,而变动了的价格水平通过对市场主体行为的影响,反过来又会使供求状况发生变化。在供求价格机制的作用过程中,各市场主体围绕着一定的价格水平展开竞争,使供求趋于平衡,使劳动生产率及经济活动效率不断提高,使各种社会资源的配置趋于优化。

市场机制的功能与作用条件

1、市场机制的功能

信息传递

刺激

结构调整:一是使社会资源在国民经济的各部门、各产业中得到合理配置,使市场供求趋于协调平衡;二是使社会资源在各市场主体尤其是生产企业内部和生产企业之间得到合理配置与使用,使资源从劣势企业向优势企业转移,从而导致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实现在生产企业层次上的资源优化配置。

帕累托最优(Pareto optimal):如果在一定资源配置状态下,任何一方当事人的经济福利的再增长必然使其他当事人的经济福利减少。

帕累托改进(Pareto improvement):如果经济上可以在不减少某个人的效用的情况下,通过改变资源的配置而提高其他人的效用,这种资源配置状态称为帕累托无效率,这种改变称为帕累托改进。

2、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的条件假设

经济信息完全和对称的假设、完全竞争市场的假设

规模报酬不变或递减的假设、企业与个人经济活动没有任何外部经济效应的假设

交易成本可以忽略不计的假设、经济当事人完全理性的假设

市场失灵:市场经济不能达到经济有效的一种状态:一是指市场机制的调节结果未能使市场经济本身正常运转,反而导致了经济的失衡和混乱;二是指在某些情况下,市场机制不能很好发挥其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原因:市场机制功能具有局限性、市场不是完全竞争的、市场自身不完善

市场机制的局限性

1、市场调节的自发性。由于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都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因此,市场上可能产生一些不正当的经济行为,比如生产和销售伪劣产品。

2、市场的盲目性。在市场上,单个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不可能掌握社会各个方面的信息,也无法控制经济变化的趋势,因此,他们做出的经营决策会带有一定的盲目性,这种盲目性就会造成经济波动和资源浪费。

3、市场的滞后性。市场调节是一种事后调节,即经济活动参加者是在某种商品供求不平衡,导致价格上涨或下跌之后,才做出扩大或减少这种商品供应的决定的,那么,中间存在一个时间差,这种滞后性也会导致经济波动和资源浪费,特别是在农业、林业及大型项目的建设上,这种影响更明显。

三、卫生服务市场

定义:卫生服务产品按照商品交换的原则,由卫生服务的生产者提供给卫生服务消费者的一种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

(一)卫生服务市场的结构

(二)卫生服务市场的经济运行

相关市场的影响:人力市场、药品市场新、筹资市场社会经济的影响:政党、经济体制、经济水平第二节卫生服务市场的特征与市场失灵

一、卫生服务市场的特征

(一)卫生服务市场属性不完全竞争的市场,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

(二)卫生服务产品的特征

1、公共产品:指具有消费或使用上的非竞争性和受益上的非排他性的产品。

包括:纯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

2、个人产品:是私人物品,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缺乏外部效应。一旦物品被某人

消费,则其他人将无法再消费该物品。:必须消费品和特殊消费品

(纯)公共产品

特点:效用的不可分性;消费的非竞争性:边际成本为零;边际拥挤成本为零

受益的非排他性(non-excludability)个人没有激励去购买这些产品;政府应购买公共产品。

经济特点:对于这些公共物品,由于出钱者和不出钱者同样可以消费并获益,所以所有的人都会试图“免费搭车”。

准公共产品:指具有正外部效应的产品。它不完全具备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典型例子:计划免疫接种、传染病治疗、戒烟服务经济学特点:个别消费者对消费效益的估计之和总是小于总的实际效益,消费者对准公共产品的需求量总小于社会最佳需求量。表现为社会对准公共产品的需求不足,供给也不足。

必需消费品:指那些被社会认为是人人应该得到的卫生服务。特点:这类服务的价格弹性比较小,即提高这类服务的价格,需求不显著减少;降低这类服务的价格,需求不显著增加。必需性卫生服务一般有显著的疗效,成本-效益好。如急症就诊、接生、阑尾炎手术等。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