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科学说课稿寻找微生物_大象

五年级下科学说课稿寻找微生物_大象
五年级下科学说课稿寻找微生物_大象

大象版科学《寻找微生物》说课稿

说教材:

《寻找微生物》是大象版科学五下教材《形形色色的微生物》单元的第一课。本单元属于综合探究活动单元,本课是这一单元的起始课,旨在通过“食物品尝会”这一活动的导入,引起学生对餐桌上多见到的食物的观察与思考,从而发现问题,进行大胆猜想与假设,再通过对搜集的资料进行阅读、整理、筛选,来验证猜想。最后,得出结论,并交流总结微生物的相关知识,从而对微生物及其与人类的关系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与了解,为后两节课认识微生物的益处与危害奠定基础。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五年级学生,通过两年半的科学课的学习,学生经历了一些较为统统的科学探究活动。已经具备了观察、提问、猜想与自主研究的能力,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自主探究。同时。本单元涉及的科学知识——微生物对于人的感官来说,多数是看不见也摸不着的,比较抽象,但微生物又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从这方面来说,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使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活跃起来。

说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对教材的简单剖析和对学生的分析,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能积极提出问题,大胆猜想与假设。在教师指导下,学会搜集资料、验证猜想的方法。

2.意识到重视实验和证据是一种优良的科学态度。

3.知道什么是微生物,以及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说材料:

教师准备:白萝卜、酸萝卜、白豆腐、霉豆腐、生面团。一次性碗。

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面包、一次性筷子(每人一份)

搜集微生物相关知识的资料。

说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导入部分我充任一个学校餐厅的美食顾问,调查学生都喜欢哪些食物。科学教师被聘为顾问,学校为的是让伙食更加营养丰盛,科学合理,这一情境的设计隐藏着学科学就是为了用科学,为了更好地用科学知识来改善我们的生活的意思。在导入中,让学生说出自己喜欢的食物,目的是让学生明白这些食物多数是用蒸、煮、烤、炸、煎的常用方法制作的,搂着再推出一种特制食物让学生品尝,留有悬念,勾起学生品尝的欲望。

2.品尝讨论,发现问题。

“食品品尝会”虽然是本课的导入,出示的食物有的学生可能经常吃,但学生大凡没有注意思考与观察我们吃的是不是科学,所以品尝这一看似简单的环节是能否达到教学目标的关键。此环节的重点是让学生学会小组合作学习,要有秩序地品尝,要在品尝的同时仔细认真地观察与思考,体会食物加工前后的一些变化。学生在对比品尝后,就会从中发现问题。

3.提出问题,猜想假设。

学生通过品尝,发现食物加工前和加工后在味道、颜色、浓度等方面有很大的变化,纷纷提出感兴趣的问题。有的想了解酸奶的制作过程,有的想知道腌制泡菜时为什么总要用肚大口小的坛子,有的想了解为什么豆腐制成后会变的咸咸的,软软的,也就是“是什么改变了它们的品质和味道”这一问题,我让学生把各自提出的问题存入“问题银行”,课后可以对自己特别感兴趣的进行研究。五年级的同学已经能提出有价值的科学问题,但怎样选择适合各自研究的问题开展研究,仍是一个较难掌握的问题。所以。我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对“是什么改变了这些食物的品质和味道”这一问题,组织学生猜想,展开探究。究竟学生猜想的是否正确并不关键,只要学生敢于大胆猜想,我就给予鼓励,这是培养学生独立见解的前提。

4.搜集资料,验证猜想。

关于资料的搜集途径在前几册教材中都有涉及,学生已经基本掌握,本节课的关键是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归纳、汇总、筛选等,找出“是什么改变了它们的品质和味道”这一问题的答案,从而验证各自的猜想。我在课堂上给学生留出充分的时间,让学生从课前搜集的资料中梳理出问题有关键,以解决问题。在学生找到详尽的乳酸菌、毛霉菌等细菌后,老师适时总结,说明这些就是微生物,使学生充分感觉到微生物就在我们身边,认识微生物并不陌生,为下一步寻找微生物做好心理上的谁备。

5.阅读资料,寻找微生物

对课本上的资料卡以及学生课前搜集到的关于微生物相关知识的资料进行阅读、理解并不困难,关键在于学生阅读后能把资料上的内容变成自己的东西说出来,在小组内、全班分别进行表达与交流,这正是本册教材所要培养的科学能力的二级目标。这一环节的设计是由“学”到“会”的内化过程,学生充分阅读、交流之后,知道生活中很多地方都有微生物,知道微生物对人类不利也有弊,与人类关系密切,在自主探究中达成了知识、能力、情感的三维目标。

最新大象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全部教案

第一单元:春天的故事 教学目的: 1.初步了解表达与交流的主要形式和方法。 2.培养同学们的想象力以及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展现春天的图片、儿歌、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春天在哪里 目标 1.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和参与观察活动,激起对春天的兴趣,为本单元的学习作好准备。 2.引导初步了解表达与交流的常用方式和基本方法。 一、提出问题 1.引入:春天是怎样的?你们能在我们校园里找到春天的影子吗?…… 2.师:关于春天,同学们有什么问题?填写在“问题银行”里。 3.师:我们可以选择什么方式来讲述春天的故事呢?(提示:诗歌、绘画、童话剧、调查报告等。) 二、表达与交流 (一)故事与绘画 1.出示图片。这是美丽的春天图,图上有什么?(太阳、云、树、草地) 看着这张图可以讲一个非常精彩的故事,先讲图上有的东西,然后再讲图上没有的和自己想象出来的东西。边看图边思考。(提示:想象屋子里、树下或草地上有一些什么动物,正在干什么?) 2.请一同学们讲述,可以和老师说的不同,但要有次序地说清楚。评价同学们的讲述,启发同学们大胆地展开想象。 (二)童话剧

1.在教室里开辟表演区,让提前布置的同学戴上头饰,表演《小公鸡找春天》。 2.播放歌曲“春雨沙沙”,讨论下春雨的情景。组织同学们演唱并用声音和动作来表现。 3.观察图片说出种子的发芽过程,并做动作表现春雨中的事物。 三、布置作业 初步思考寻找春天的计划。 第二课时寻找春天 目标 1. 体验表达与交流的常用方式和基本方法。 2. 认识春季的一些特点,从自然中获得美的体验,并用一定的方式赞美自然。 一、讲述目标 本课制定“寻找春天”的计划,确定展现春天特色的表达方式,并开始实施。 二、制订计划 1. 选择研究春天的合适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确定一个研究主题。比如:春天有哪些正在发生的变化?春天的气温怎样变化?春天的种子怎样发芽?等等。 调查、实验、种植、观测等,都是比较实用的方法。儿歌、绘画、观察日记、研究报告等都可以利用。 有部分小组的主题可能不适合探究,教师要帮助他们修改为可行的活动。 2.填写书面计划 ①结合教材上的表格,教师指导学生绘制计划表。 ②填写具体的行动步骤。 3. 分工

大象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剖析

《假如我们是……》教案与评析 教学内容 大象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 教材简析 本课主要采取“法庭听证会”这一专业场景,通过场景模拟活动让学生体会到探究也要像法庭办案取证那样,需要搜集各方面的事实与证据,才能客观地、辩证地、全面地看待科学问题,从而很好地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善于用事实说话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科学习惯。 本课运用换位思考的方式,使学生在心理上转换角色,并能设身处地地从该角色的角度和立场考虑问题,把科学知识普及像生活场景一样真实地展现在了课堂上。 教学目标 1.学会站在他人的立场思考利益关系,辩证地、全面地看待科学问题。 2.指导要解决科学问题,必须像法庭办案一样,有充分的事实和证据。 3.了解并选择运用查阅书籍、浏览网络、观察实验、调查采访等方法来搜集事实与证据。 课前准备 搜集有关蝴蝶的资料、多媒体课件。 探究过程 (一)创设情境,融入自然 师:春有百花夏有月,秋有凉风冬有雪。万物生灵在自然王国里繁衍生息,享受世界带来的一切美好。可是最近自然王国里发生了一些怪事,接二连三地有小动物到自然法庭里申诉,急坏了自然王国里的动物居民,也忙坏了狮子庭长。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让我们到自然王国里走一遭。 【评析:情境创设巧妙地将学生引入自然王国,于是,自然王国里发生的每一件事情就和每一个孩子息息相关了,无痕的科学教育渗透就应当是这样的。】 (二)出示“公告”,明确任务 师(课件):同学们,自然世界到了!快看!自然法庭的门口围着那么多居民,我们也去探个究竟。 (课件出示“自然法庭公告”) 师:原来自然界的一些居民被人类无辜地杀死了,大家都要求自然法庭保护自己的生存权利呢!大家愿意替无辜受伤害的自然界的居民做辩护吗? 生:愿意。 【评析:自然法庭的公示一定可以博得这些四年级孩子的无限同情,作为朋友,孩子们自然不会袖手旁观,自然会挺身而出。公示的作用体现了,目的也就达到了。】

五年级下册科学(大象版)

大象版五年级科学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 1、撰写调查报告、研究报告等是研究活动中表达与交流的重要形式。 2、写调查报告、研究报告要写出调查研究的全过程,并总结出调查和研究的成果。内容要忠于事实、表达要简明、清楚、通顺、完整。 4、表达与交流的方式主要有写儿歌、摄影、开故事会、辩论、写调查报告、绘画、录像、话剧、科学小论文等。 5、春季的夜空中主要有大熊座、小熊座、狮子座、牧夫座和室女座等星座。 1、每年的3月12日是我国的植树节,每年的 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 2、我国古代的甲骨文中就有了关于气象的描述。 3、我国号称“三大火炉”的城市分别是南京、武汉、重庆。 4、我国夏天最热的地方是在新疆的吐鲁番。温度高达48.7℃。《西游记》中的火焰山就在那里。 5、我国最寒冷的地区是最北端的漠河,最低温度达零下51.5℃ 6、年降雨量最多的地区是台湾东岸的火烧寮,年降雨量最少的地区在新疆若羌,一年只有5毫米。 7、我国有雾日最多的地方是四川峨眉山。同时,那里也是日照时间最少的地区。 8、沿海地区,白天的风是从海上吹向陆地,是海风。晚上,风是由陆地吹向海洋,是陆风。除了海陆风,其他的自然风,也都是由于地区温度的差别引起的。 9、归根结底,是太阳的热能使地球上的空气流动而形成了风。 10、无数的小水滴或小冰晶集合在一起便形成了云。 11、雾是地面上的云,雾和云都是水蒸气凝结而成。 12、云占天空的比例小于1/4,天气是晴,大于3/4天气是阴。 13、“雨量”通常以毫米(mm)为单位。雨量可用雨量器测定。 14、生物对天气的变化有不同的反应,一些事物和现象可以用来预报天气,如青蛙欢唱、鱼儿冒头、蚂蚁搬家、燕子低飞、瓷砖“出汗”、食盐变潮、乌云密布等。 15、天气预报查询电话是 12121或96121。 16、气象资料的搜集工具主要有气象卫星、气象飞机、气象雷达、探空气球、气象观测站等。天气预报的发布途径主要有:报纸、广播、电视、电话(12121、96121)、电子显示屏、手机短信以及官方网站等。 1、电池都有正、负两极,一般用+、-符号表示,电流是有方向的,从电池里流出电流方向是一直不变的,总是从正极流向负极。而发电机里流出的电流方向是在不停地改变。 2、磁铁有南、北两个极,分别用字母S、N表示,磁铁同极之间互相排斥,异极之间互相吸引。 3、中间插有铁芯的线圈叫做电磁铁。电磁铁也有两个极,并且两级磁力最强。中间最弱。 4、电磁铁与磁铁比较起来各有特性:电磁铁和磁铁一样都具有磁性,都能吸引其铁质物体;但是电磁铁需要通电后才具有磁性;电磁铁和磁铁也都有南北极,但电磁铁的南北极会改变,而普通磁铁的南北极是固定的。 5、电磁铁的南北极与线圈的缠绕方向、电池正负极的接法有关。 6、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匝数、电池数量有关;线圈匝数越多磁力越大,电池数量越多磁力越大;反之,磁力越小 7、电磁铁具有接通电流产生磁性,断开电流磁性消失的基本性质。而且磁性大小和磁极方向都可以控制。因此,电磁铁有广泛的应用,如:电磁起重机、电铃、电磁继电器、磁悬浮列车等。 8、电磁铁可以利用电产生磁性,从而使铁质物体或磁铁产生运动,这是利用电能的一种重要方式。 9、电动玩具里都有一个小电机,它通过导线和电池一起组成一个电路。有的电动玩具能发光、发声,这是因为这些玩具里安装了灯泡、喇叭,它们可以把电能转化成光和声音等。 10、电动机由外部的磁铁和内部的绕着线圈的铁芯、换向器、电刷组成。 11、电动机是用电产生动力的机器。虽然大小悬殊、用途各异,但电动机的工作的基本原理相同:用电产生磁,利用磁的互相作用转动。 12、电能使各种用电器做各种运动、发光、发声、发热……我们把电具有的这种能量,叫电能。 13、能量的表现形式有声、光、电、风、热等不同的形式。不同形式之间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如电炉可以把电能转化成热能,绿色植物可以把太阳能转化成食物中的能量。14、发电就是通过发电机,把其它形式的能量转化成电能。 15、所有的用电器都是一个电能的转

(完整word版)大象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自然法庭的听证会》 1、搜集事实与证据的方法:查阅资料,调查,访问,实验,观察。 2、蝴蝶有一对明亮放光的复眼,是由15000多只小眼睛组成的,它们呈六角形的楔状。蝴蝶的一生经历了卵、幼虫、蛹、成虫等阶段 3、我国有许多珍稀的蝴蝶品种,都受到法律的保护。 4、裳凤蝶和金裳凤蝶,在香港受到法律的保护,雌蝶展翅时有15厘米宽。。 5、蝴蝶是由毛毛虫变来的,毛毛虫在食物链中起着重要作用,毛毛虫的大量消失同样会导致鸟类数量的减少,甚至灭绝 6、蝴蝶也是传播花粉的昆虫,许多植物开花结果都需要蝴蝶来帮忙。 7、蝴蝶以它美丽的姿态美化了大自然,研究蝴蝶对保护生态平衡、美化环境、提高艺术欣赏水平等都是有重要的意义。 8、蝴蝶的生存权利应该受到保护的理由:1、蝴蝶非常美丽,显示了大自然的神奇。2、蝴蝶能传播花粉,促使植物开花结果。3、蝴蝶在食物链中起着重要作用,幼虫是鸟类的食物。 第二单元:《我们怎样呼吸》8、人的呼吸系统有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等器官组成。 9、呼吸时,我们吸进了空气中的氧气,呼出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10、在阳光的照射下,植物的绿叶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并放出氧气。 11、空气是一种混合气体,主要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人体所需要的氧气约占空气的五分之一。 12、机动车尾气污染已成为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13、鳃是鱼的呼吸器官,蝗虫是通过气孔呼吸的,青蛙通过肺和皮肤呼吸、肺鱼还能通过膘呼吸。 14、树叶能吸收一部分空气污染物。 15、要想呼吸到更清新的空气,我们就要多植树种草,平时我们要做到:⑴扫地时先洒水。⑵不要吸烟。⑶不随地吐痰和乱丢赃物。⑷经常开窗通风换气。⑸坚持锻炼增强免疫力。⑹在空气污染严重的地方用手帕捂住鼻子,保护呼吸器官。第三单元:《植物在成长》 16、种子都有种皮。种子发芽需要空气、水分和温度。植物生长需要空气、水分、

【精选】大象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复习题集(含答案)

科学六年级上册复习题 第一部分:填空 第一单元植物角里的科学 1、生物无论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都会受到环境中各种(因素)的影响。小麦的生长发育不仅受到阳光、空气、温度、水、肥料、空气等非生物因素的影响,还受到麦蚜、蝗虫、鼠等生物因素的影响。 2、(实验)是验证猜想的有效方法之一。活动方案:(1)制定实验方案时,根据(研究内容),找出实验所涉及的因素。(2)思考怎样控制这些因素的变化;(3)把实验方案写下来,进行推敲和修改。 3、植物角里的花草,把头探向窗外的主要原因是(受阳光的影响),根系向着有水的一面伸展的原因是(根有向水性) 4、植物是通过(根)吸收水分,并由(茎)输送到叶片,一部分水后来又由(叶片)蒸发到空气中。 5、(阳光)、(水)等是植物生长最基本的需求。在阳光、水灯的刺激下,植物的茎、叶具有向光生长的特性,这样有利于接收充足的阳光进行光合作用,植物的根具有向水性,有利于吸收足够的水分,植物的根还具有向地性,既有利于植株的固定,又有利于从土壤中吸收水和养分。这些都是植物长期进化的结果。 6、阳光、水、空气等是植物生存所共同依赖的条件。竹、松、柏、云杉等能够在白雪皑皑、冰天雪地的环境中正常生活,而西红柿、黄瓜、香蕉、菠萝等,在10℃以下就会被冻伤。仙人掌能在干旱缺水的沙漠里生长,而菱离开水面就会枯死,这些植物的不同喜好,是它们世世代代适应某种环境的结果。我们了解和掌握各种植物的喜好,对农业、林业的发展以及花卉的种植,都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7、对于可受光照的植物来说,光照(充足)的植物生长较好。 8、植物的茎和叶的生长都有(向光性,根和生长有(向水)性和(向地生长)的特性。 9、由于(“喜好”)的不同,各种植物的形态和结构各不相同,但都与它们生活的(环境)相适应。 10、影响植物生长的非生物因素有(阳光)、(温度)、(水)、(肥料)等。 第二单元让生活充满阳光 11、本身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光从光源发出后沿直线传播,人类最早记录光的直线传播的,是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翟。他在《墨经》中对影子的形成和小孔成像都做了完整的记载。 12、光照射到一些物体的表面上,光的路线会被改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不同的物体反射光的能力也不同。 13、人们除了利用平面镜来改变和控制光的传播方向外,还发明了光导纤维、放大镜等来控制光的路线。光导纤维广泛应用于通讯、医疗等行业。14、1870年、英国物理学家丁达尔发现光导纤维, 15、放大镜又称凸透镜,平行的光线透过它时,将会发生偏折,聚集到一个点上。人们用这个特性,发明了照相机、显微镜等。有时,装满水的圆形瓶子也能产生与放大镜类似的作用。 16、普通的白色光是由七种颜色组成的。不同的物体会对不同的色光产生吸收和反射作用。比如:红色的花朵只反射红色的光,而其它光则被它吸收了。 17、三棱镜分解白光。18、红、绿、蓝是最基本的三种颜色,称为光的三原色。各种颜色的光都是由这三种色光组成的,彩色电视机正是运用了这个原理。 19、背阴房间采光问题设计了自动调控房间采光的传导器,美国研制开发了“太阳能窗”。 德国建筑师塞多·特霍尔建造了一座能跟踪阳光的太阳能房屋。 20、不同的物体对不同的色光产生不同的(吸收)和(反射)作用。 21、表面光滑的物体比表面粗糙物体反射光的能力(强)一些。颜色浅的物体比颜色深的物体反射光的能力(弱)一些。 22、白光并不是单独的一种色光,而是混合光,通过三棱镜可以折射出(赤)、(橙)、(黄)、(绿)、(靛)、(蓝)、(紫)、七色。 23、三原色是(红)(绿)(蓝)三种色。 第三单元大家动手做乐器 24、编钟:中国古代的打击乐器。骨笛是世界上最早的乐器。古琴入选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 25、1977年8月22日,我国古代名曲《流水》被录在美国“航天者”号太空船携带的一张镀金唱片上。 26、常见的管弦乐器可以分为三大类:弦乐器(如小提琴),管乐器)(小号)和打击乐器(如木琴)但并不是所有的乐器都可以归入这三类乐器,如口琴。 27、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换句话说就是,物体振动产生声音。振动有规则的、有准确高度的声音叫乐音;振动无规则、无固定音高或音高听起来不明显的声音称为噪音。 28、制作乐器,可以模仿已有的乐器、也可以改进已有的乐器,还可以自己发明一种乐器。 29、乐音有三个要素:响度、音高、音色。乐音的强弱叫响度;乐音的高低叫音高;不同的乐器都有自己独特的音色。 30、改变声音大小的关键是改变声音的高低。 31、每一首乐曲,都是由许多不同音高的音符组成的。 32、弦乐器是通过弹拨琴弦、击打琴弦或用琴弓拉琴弦,使之振动发声的。发声原理是:用手指弹拨琴弦,琴弦的振动会引起琴弦下盒内的空气产生振动,同时空气的振动又引起盒本身的振动,这种现象叫做共鸣。共鸣使得声音变大。所以,弦乐器都有一个共鸣箱。 33、音乐疗法:就是利用音乐的特殊功能,针对不同的病情、采用相应的音乐,使其产生治疗的作用。如:悠扬欢快的旋律,可以使人全身心投入乐曲之中,增强肺的呼吸功能,使肌肉放松,消除神经紧张,帮助驱除烦闷,减轻人们工作生活的压力。 34、人能听到声音需要三个条件:(发出声音的物体(声源))(传递声音的物质(介质))(能

大象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大象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大象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第一单元:春天的故事 教学目的: 1初步了解表达与交流的主要形式和方法。 2培养同学们的想象力以及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展现春天的图片、儿歌、。 教学过程: 第一时:春天在哪里 目标 1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和参与观察活动,激起对春天的兴趣,为本单元的学习作好准备。 2引导初步了解表达与交流的常用方式和基本方法。 一、提出问题 1引入:春天是怎样的?你们能在我们校园里找到春天的影子吗?…… 2师:关于春天,同学们有什么问题?填写在“问题银行”里。 3师:我们可以选择什么方式讲述春天的故事呢?(提示:诗歌、绘画、童话剧、调查报告等。) 二、表达与交流

(一)故事与绘画 1出示图片。这是美丽的春天图,图上有什么?(太阳、云、树、草地) 看着这张图可以讲一个非常精彩的故事,先讲图上有的东西,然后再讲图上没有的和自己想象出的东西。边看图边思考。(提示:想象屋子里、树下或草地上有一些什么动物,正在干什么?) 2请一同学们讲述,可以和老师说的不同,但要有次序地说清楚。评价同学们的讲述,启发同学们大胆地展开想象。 (二)童话剧 1在教室里开辟表演区,让提前布置的同学戴上头饰,表演《小公鸡找春天》。 2播放歌曲“春雨沙沙”,讨论下春雨的情景。组织同学们演唱并用声音和动作表现。 3观察图片说出种子的发芽过程,并做动作表现春雨中的事物。三、布置作业 初步思考寻找春天的计划。 第二时寻找春天 目标 1 体验表达与交流的常用方式和基本方法。 2 认识春季的一些特点,从自然中获得美的体验,并用一定的方式赞美自然。 一、讲述目标

本制定“寻找春天”的计划,确定展现春天特色的表达方式,并开始实施。 二、制订计划 1 选择研究春天的合适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确定一个研究主题。比如:春天有哪些正在发生的变化?春天的气温怎样变化?春天的种子怎样发芽?等等。 调查、实验、种植、观测等,都是比较实用的方法。儿歌、绘画、观察日记、研究报告等都可以利用。 有部分小组的主题可能不适合探究,教师要帮助他们修改为可行的活动。 2填写书面计划 ①结合教材上的表格,教师指导学生绘制计划表。 ②填写具体的行动步骤。 3 分工 ①确定小组成员的职责。 ②准备材料。 ③日程安适。 三、实施计划 各小组根据自己的计划,开展实践研究。分别进行调查、编写儿歌、彩排舞蹈、绘画、实验等活动。 比如,指导学生采集、制作花的标本。 (1)讲述:春天的花是很美丽的,如果我们把这些花采集起,夹在

大象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可编辑修改word版)

一春天的故事 1春天在哪里(2 页) 知识瞭望 1、沙尘暴是怎么样发生的? 2、风筝靠什么力量飞上天? 3、春季的夜空有哪些主要星座? 一、填空题 1、春天,有时还会有。 2、测量春季的气温,可以画,看看有什么。 3 、撰写、等是研究活动中表达与交流的 。 4、春天青蛙、蛇就要结束,开始。 二、选择题 1、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春天气温比较寒冷 B、春天气温较炎热 C、春天气温比较适中 2、春天的雨和风,说法正确的是()。 A、雨量较小,风也小 B、雨量大,风较小 C、雨量大,风也大 D、雨量小,风较大

3、(),向日葵开始结果。 A、春天 B、夏天 C、秋天 D、冬天 4、下面不符合春天实际情况的是()。 A、燕子飞回来了 B、野花开了 C、草发芽了 D、小麦成熟了 5、下面哪个词不是形容春天的()。 A、万紫千红 B、硕果累累 C、白雪皑皑 D、烈日炎炎 6、立春是哪一天()。 A、6.22 B、3.21 C、9.23 D、12.22 三、判断题 1、地球上的所有地方都是四季分明。() 2、动物都是春天结束冬眠,出来活动。() 3、写调查报告、研究报告时,只要清楚地写出全过程就可以了。() 4、春天万物复苏,万紫千红,树儿也长出了果实。() 5、立春标志着正式进入了春天。() 四、简答题 1.调查报告和研究报告主要包含哪些内容? 2.我们常用的表达与交流方式有哪些?

2探访春天(2 页) 知识瞭望 1、撰写调查报告、研究报告等是研究活动中表达与交流的重要形式。 2、写调查报告、研究报告要写出调查研究的全过程,并总结出调查和研究的成果。内容要忠于事实、表达要简明、清楚、通顺、完整。一、填空题 1、春天的风,;春天的树木,;冬眠的小动物到春天,。春天的小草,。春天的雨,、。 2、植树造林可以预防的发生。 3、春天大雁从方飞回。 二、选择题 1、春天()。 A、果实累累 B、百花盛开 C、烈日当空 D、大雁南飞 2、()容易发生沙尘暴。 A、春天 B、夏天 C、秋天 D、冬天 3、()不是春天的景象。 A、莺歌燕舞 B、桃花盛开 C、种瓜种豆 D、瓢泼大雨 4、沙尘暴一般在()经常发生。 A、沙漠地区 B、我国南方 C、森林地区

完整word版大象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汇总

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题 第一单元 1、我国有许多珍稀的蝴蝶品种,都受到法律的保护。 2、蝴蝶是由毛毛虫变来的,毛毛虫在食物链中起着重要作用,毛毛虫的大量消失同样会导致鸟类数量的减少,甚至灭绝。 3、蝴蝶有一对明亮放光的复眼,是由15000多只小眼睛组成的,它们呈六角形的楔状,相互紧密地贴在一起。 4、裳凤蝶和金裳凤蝶,在香港受到法律的保护,雌蝶展翅时有15厘米宽。 5、像蜜蜂一样,蝴蝶也是传播花粉的昆虫,许多植物开花结果都需要蝴蝶来帮忙。 6、蝴蝶在食物链中起着重要作用,幼虫是鸟类的食物。 7、蝴蝶以它美丽的姿态美化了大自然,研究蝴蝶对保护生态平衡、美化环境、提高艺术欣赏水平等都是有重要的意义。 8、蝴蝶属于昆虫,它在成长过程中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不同的阶段,蝴蝶的外形态、身体构造和生活习惯都有很大差异,这种变态现象在昆虫中很普遍。蝴蝶一生的发育是变态发育。 9、我们搜集事实与证据的方法有查阅书籍、上网搜索、调查访问、以观察记录、做实验等。(用什么方法能收集到事实与证据?) 10、香港麟翅目协会正在研究蝴蝶的迁徙规律。 11、关于蝴蝶的一首名曲是《梁祝》,写的是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 12、蝴蝶的生存权益应该受到保护的理由? ①蝴蝶非常美,显示了大自然的神奇; ②蝴蝶能传播花粉,促使植物开花结果; ③蝴蝶在食物链中起着重要作用,幼虫是鸟类的食物。 第二单元 1、人的呼吸系统主要由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等器官组成。 2、呼吸时,我们吸进了空气中的氧气,呼出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3、在阳光的照射下,植物的绿叶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并放出氧气。 、机动车尾气污染已成为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4. 5、鳃是鱼的呼吸器官,蝗虫是通过气孔呼吸的,青蛙通过肺和皮肤呼吸、肺鱼还能通过膘呼吸。 6、树叶能吸收一部分空气污染物。 7、要想呼吸到更清新的空气,我们就要多植树种草,平时我们要做到: ⑴扫地时先洒水。⑵不要吸烟。⑶不随地吐痰和乱丢赃物。⑷经常开窗通风换气。 ⑸坚持锻炼增强免疫力。⑹在空气污染严重的地方用手帕捂住鼻子,保护器官。 8、扫地时,应该先洒水,防止灰尘扬起。 9、不要吸烟,香烟内含有大量有害物质。 10、不随地吐痰和乱丢赃物,防止病菌飞散到空气里。 11、经常打开门窗,通风换气。 12、坚持锻炼,增强免疫力。 13、在空气污染严重的地方,用手帕捂住口鼻,保护呼吸气管。 14、我们只有在不停的呼吸中吸取足够的氧气,才能维持生命。清洁,清新的空

大象版科学小学五年级下册教案

大象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第一单元:春天的故事 教学目的: 1.初步了解表达与交流的主要形式和方法。 2.培养同学们的想象力以及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展现春天的图片、儿歌、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春天在哪里 目标 1.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和参与观察活动,激起对春天的兴趣,为本单元的学习作好准备。 2.引导初步了解表达与交流的常用方式和基本方法。 一、提出问题 1.引入:春天是怎样的?你们能在我们校园里找到春天的影子吗?…… 2.师:关于春天,同学们有什么问题?填写在“问题银行”里。 3.师:我们可以选择什么方式来讲述春天的故事呢?(提示:诗歌、绘画、童话剧、调查报告等。) 二、表达与交流

(一)故事与绘画 1.出示图片。这是美丽的春天图,图上有什么?(太阳、云、树、草地) 看着这张图可以讲一个非常精彩的故事,先讲图上有的东西,然后再讲图上没有的和自己想象出来的东西。边看图边思考。(提示:想象屋子里、树下或草地上有一些什么动物,正在干什么?) 2.请一同学们讲述,可以和老师说的不同,但要有次序地说清楚。评价同学们的讲述,启发同学们大胆地展开想象。 (二)童话剧 1.在教室里开辟表演区,让提前布置的同学戴上头饰,表演《小公鸡找春天》。 2.播放歌曲“春雨沙沙”,讨论下春雨的情景。组织同学们演唱并用声音和动作来表现。 3.观察图片说出种子的发芽过程,并做动作表现春雨中的事物。 三、布置作业 初步思考寻找春天的计划。 第二课时寻找春天 目标

1. 体验表达与交流的常用方式和基本方法。 2. 认识春季的一些特点,从自然中获得美的体验,并用一定的方式赞美自然。 一、讲述目标 本课制定“寻找春天”的计划,确定展现春天特色的表达方式,并开始实施。 二、制订计划 1. 选择研究春天的合适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确定一个研究主题。比如:春天有哪些正在发生的变化?春天的气温怎样变化?春天的种子怎样发芽?等等。调查、实验、种植、观测等,都是比较实用的方法。儿歌、绘画、观察日记、研究报告等都可以利用。 有部分小组的主题可能不适合探究,教师要帮助他们修改为可行的活动。 2.填写书面计划 ①结合教材上的表格,教师指导学生绘制计划表。 ②填写具体的行动步骤。 3. 分工 ①确定小组成员的职责。

大象版四年级下册科学

大象版四年级下册科学 大象版四年级下册科学 2、在我国,有许多珍稀的蝴蝶品种,都受到法律保护。 3、蝴蝶是由毛毛虫变来的。 4、许多鸟的食物是毛毛虫,毛毛虫在食物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5、毛毛虫的大量消失同样会导致一些鸟类数量的减少,甚至灭绝。 6、蝴蝶一生有四个阶段:卵——幼虫——蛹——成虫。不同阶段,蝴蝶的外部形态、身体结构和生活习惯都有很大差异,这种变态现象在昆虫中很普遍。 7、像蜜蜂一样,蝴蝶也是传播花粉的昆虫,许多植物开花结果,都需要蝴蝶来帮忙。 8、香港麟翅目学会正在研究蝴蝶的迁徙规律。 9、裳凤蝶和金裳凤蝶在香港受到法律的保护雌蝶展翅时15厘米宽。 10、菜叶上有虫子,说明农药用的少,或者没有农药,虫子是农药污染的检验员。 11、关于蝴蝶的一首名曲是《梁祝》,写的是关于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 12、蝴蝶以它艳丽的姿态美化了大自然.研究蝴蝶对保护生态平衡、美化环境、提高艺术欣赏水平等具有重要意义。 13、为什么要保护蝴蝶?答:1、蝴蝶非常魅力.显示了大自然的神奇2、蝴蝶能传播花粉.促使植物开花结果。3、蝴蝶在食物链中起着重要作用.幼虫是鸟类的食物。14、用什么方法能搜集到事实与证据? 答:观察、调查、实验、访问、查阅资料(查阅百科全书)、上网 15、你杀死过什么昆虫和动物?是什么动物?是在什么情况下杀死这些动物的? 第二单元我们怎样呼吸 1、空气是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人体所需要的氧气约 占空气的五分之一。 2、呼吸时.我们吸进空气中的氧气.呼出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3、在阳光的照射下.食物的绿叶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并放出氧气。 4、我们是用肺呼吸的。 5、认得呼吸系统由鼻、咽、喉、气管、左右支气管、肺组成。 6、鱼的呼吸气管是腮.蝗虫的呼吸气管是气孔.青蛙的呼吸气管是肺和皮肤。肺鱼还能通过鰾呼吸。 7、机动车尾气污染已成为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之 一。 8、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让我们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起.正当“环保小卫士”。 9、我们只有在不停的呼吸中吸取足够的氧气.才能维持生命。清洁.清新的空气是我们健康 的保证。 1.扫地时.应该先洒水.防止灰尘扬起。 2.不要吸烟.香烟内含有大量有害物质。 3.不随地吐痰和乱丢赃物.防止病菌飞散到空气里。 4.经常打开门窗.通风换气。 5.坚持锻炼.增强免疫力。 6.在空气污染严重的地方.用手帕捂住 口鼻.保护呼吸气管。 第三单元植物在成长 、 1 植物由根、茎、叶、花、果实组成。 、 2 2、植物通过根吸收水分.由茎输送到叶片。 3、植物的花分雄花和雌花.雄花长出花粉.雌花接受花粉以后.长出果实。 4、4、植物的果实构造由果皮和种子。

大象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复习题

六年级上册科学复习题 一、填空题。 1、生物无论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都会受到环境中各种(因素)的影响。 小麦的生长发育不仅收到(阳光)、(温度)、(水)、(肥料)、(空气) 等非生物因素的影响,还受到麦蚜、蝗虫、鼠等生物因素的影响。 2、(试验)是验证猜想的有效方法之一。制定试验方案时,根据(研究内容), 找出试验所涉及的因素。 3、植物角里的花草,把头探向窗外的主要因素是(植物的茎叶具有向光性), 根系向着有水的一面伸展的原因是(植物根的生长具有向水性)。 4、植物是通过(根)吸收水分,并由(茎)输送到叶片,一部分又由(叶片) 蒸发到空气中。 5、(阳光)、(水)等是植物生长最基本的需求。在阳光、水等的刺激下,植 物的茎、叶具有向光生长的特性,这样有利于接收充足的阳光进行光合作 用,植物的根具有向水性,有利于吸收足够的水分,植物的根还具有向地 性,既有利于植株的固定,又有利于从土壤中吸收水和养分。这些都是植 物长期进化的结果。 6、(阳光)、(水)、(空气)等是植物生存所共同依赖的条件。竹、松、栢、 云杉等能够在冰天雪地的环境中正常生活,而西红柿、黄瓜、香蕉、菠萝 等,在10度以下就会被冻伤。仙人掌能在干旱缺水的沙漠里生长,而菱 角离开水面就好枯死,这些植物的不同喜好,是它们世世代代适应某种环 境的结果。我们了解和掌握各种植物的喜好,对农业、林业的发展以及花 卉的种植,都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7、本身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光从光源发出后沿(直线)传播,人类最 早记录光的直线传播的,是我国春秋时期著名思想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墨翟。他在《墨经》中对影子的形成和小孔成像都做了完整的记录。 8、光照射到一些物体的表面上,光的路线会被改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 射)。不同物体反射光的能力也不同。 9、人们除了利用平面镜来改变和控制光的传播方向外,还发明了(光导纤 维)、(放大镜)等来控制光的路线。光导纤维广泛应用于通讯、医疗等行 业。 10、放大镜又称(凸透镜),平行的光线透过它时,将会发生偏折,聚集 到一个点上。人们利用这个属性,发明了照相机、显微镜等,有时装满水 的圆形瓶子也能产生与放大镜类似的作用。 11、一个成功的设计,往往要经历(反复试验)和(不断改进)的过程。 对新的改进方案,需要再次用试验来验证其可行性,多试几次,我们就会 离成功越来越近。 12、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组成的,普通的 白光是由七种颜色组成的,不同的物体会对不同的色光产生吸收和反射作 用。比如,红花只反射红色的光,而其他光则被吸收了。 13、(红)、(成的,彩色电视机正是运营了这个原理。 14、光的传绿)、(蓝)是最基本的三种颜色,称为光的三原色。各种颜色 的光都是由这三种色光组导器装置是由(接收器)、(光导纤维)、(散射器)

大象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练习题答案

第二单元让生活充满阳光 1 让生活充满阳光 一填空 1. 乐观开朗心情有利于病人康复,为了病人的健康,应该 让这阴暗的长通道变得明亮。 2.有些地方光线不好,比较暗,让人觉得不舒服,如:背阴的 房间,地下车库,地下室,隧道 等。 3.阴暗的环境对我们有很大的影响,如:工作 , 学习, 生活, 健康等。 4.参加“采光方案设计邀请赛”,我要做如下准备:弄清原 因,查阅资料,还有制定计划。二判断 1. 光线明暗对工作没有影响。(×) 2.乐观开朗的心情有利于病人的康复。(√) 3.阳光让我们的生活充满生机和光明。(√) 4.阴森森的环境让人感觉心情压抑。(√) 5.我们需要生活在和煦的阳光下。(√) 6.卫生间光线暗没有什么大不了。(×) 7.地下车库不需要考虑采光问题。(×)

8.房间里长期得不到阳光的照射,不利于人的身心健康。(√)选择三. )出现采光问题。1.医院的( 长通道 C B 手术室A 病房操C车库)。A阳光 B2.下列地方存在采光问题的是( 场)。 3,在采光邀请赛中,参赛对象为( 个人或小组C B个人 A小组问答题四采光邀请赛的要求是什么?采光合理,富有特色和新意① 查阅资料,弄清原因② ③制定研究计划,完成后多次改进探寻光的路线2 填空一 。 1.要解决问题,就要设法找到引发问题的原因 。 2.本身能发光的物体叫 传播。 3.光从光源发出后沿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着名思想人类最早记在光的直线传播的,4.》中对影子 的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在《 都做了完整的记载。形成和 光照射到一些物体表面上,光的路线会被改变,这种现象叫5.。做 发现光线能沿弯曲的水流传播。.英国物理学家6. 二判断

大象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总结资料

大象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大象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要点第一单元春天的故事 1、撰写调查报告、研究报告等是研究活动中表达与交流的重要形式。 2、写调查报告、研究报告要写出调查研究的全过程,并总结出调查和研究的 成果。内容要忠于事实、表达要简明、清楚、通顺、完整。 4、表达与交流的方式主要有写儿歌、摄影、开故事会、辩论、写调查报告、绘画、录像、话剧、科学小论文等。 5、春季的夜空中主要有大熊座、小熊座、狮子座、牧夫座和室女座等星座。 第二单元变幻的天气 1、每年的3月12日是我国的植树节,每年的 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 2、我国古代的甲骨文中就有了关于气象的描述。 3、我国号称“三大火炉”的城市分别是南京、武汉、重庆。 4、我国夏天最热的地方是在新疆的吐鲁番。温度高达48.7℃。《西游记》中的火焰山就在那里。 5、我国最寒冷的地区是最北端的漠河,最低温度达零下51.5℃ 6、年降雨量最多的地区是台湾东岸的火烧寮,年降雨量最少的地区在新疆若羌,一年只有5毫米。 7、我国有雾日最多的地方是四川峨眉山。同时,那里也是日照时间最少的 地区。

8、沿海地区,白天的风是从海上吹向陆地,是海风。晚上,风是由陆地吹向 海洋,是陆风。除了海陆风,其他的自然风,也都是由于地区温度的差别引起的。 9、归根结底,是太阳的热能使地球上的空气流动而形成了风。 10、无数的小水滴或小冰晶集合在一起便形成了云。 11、雾是地面上的云,雾和云都是水蒸气凝结而成。 12、云占天空的比例小于1/4,天气是晴,大于3/4天气是阴。 13、“雨量”通常以毫米(mm)为单位。雨量可用雨量器测定。 14、生物对天气的变化有不同的反应,一些事物和现象可以用来预报天气,如 青蛙欢唱、鱼儿冒头、蚂蚁搬家、 燕子低飞、瓷砖“出汗”、食盐变潮、乌云密布等。 15、天气预报查询电话是 12121或96121 。 16、气象资料的搜集工具主要有气象卫星、气象飞机、气象雷达、探空气球、 气象观测站等。天气预报的发布途径主要有:报纸、广播、电视、电话(12121、96121)、电子显示屏、手机短信以及官方网站等。 第三单元玩具总动员 1、电池都有正、负两极,一般用+、-符号表示,电流是有方向的,从电 池里流出电流方向是一直不变的,总是从正极流向负极。而发电机里流出的电流方向是在不停地改变。 2、磁铁有南、北两个极,分别用字母S、N表示,磁铁同极之间互相排斥,异极之间互相吸引。

大象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科学期末试卷(含答案)

期末试卷 一、知识展示台(每空1分,共28分) 1.研究蝴蝶对保护、、等都有重要意义。 2.在阳光的照射下,植物的绿叶能吸收空气中的,并放出。 3.植物生长的必要条件有适当的温度、、。 4.常见的机械有、、等。 5.空气是由、、、等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 6.搜集事实与证据的基本途径有、、、、 、等。 7.我国古代人民用来测量正午影子长度的天文仪器叫。 8.用螺丝刀拧螺丝的时候应用的是的原理。 9.当杠杆的支点到力点的距离大于支点到重点的距离时,杠杆;当杠杆的支点到力点的距离小于支点到重点的距离时,杠杆;当杠杆的支点到力点的距离等于支点到重点的距离时,杠杆既不,也不。 10. 的物体叫可燃物。各种可燃物燃烧所需要的温度叫做。 二、对错审判厅(每题1分,共10分) 1.每个人的肺活量都是相同的。() 2.太阳能可以转化成电能和热能。() 3.一天中,早晨时物体影子最短,气温也最低。() 4.按体积计算,干燥的空气中氧气约占21%。() 5.使用杠杆一定省力。() 6.畸形青蛙应该杀掉。() 7.蝴蝶是由毛毛虫变的。() 8.氧气支持燃烧。() 9.在阳光的照射下,深色物体比浅色物体热得快。() 10.小学生应该积极参加救火行动。() 三、选择大乐园(每题2分,共20分) 1.太阳的表面火舌翻卷,热浪升腾,温度达到约()摄氏度。

A.6000万 B.6000 C.2000万 2.呼吸时,我们吸进了空气中的(),呼出了()。 A.氧气 B.一氧化碳 C.二氧化碳 3.太阳高度是指人看太阳的视线与人的()之间的夹角。 A.视线 B.视角 C.水平视线 4.我们在工作中为了()或方便而使用的一些工具或装置叫做机械。 A.简便 B.省钱 C.省力 5.太阳是一个能自己发光发热的巨大球体,它给我们带来了()和()。 A.光明 B.温暖 C.生命 6.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 A.氮气 B.二氧化碳 C.氧气 7.在杠杆尺左边第四格处挂3个钩码,右边第二格处挂()个钩码杠杆才能平衡。 A.3 B.4 C.6 8.青蛙的皮肤有(),它能吸收各种化学物质。 A.弹性 B.渗透性 C.光滑性 9.当电器着火时,我们应该先()。 A.用水浇 B.用土埋 C.切断电源 10.下列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A.钳子 B.镊子 C.钓鱼竿 四、读图辨析屋(6分) 请在下图中标出人体呼吸系统各个器官的名称。 五、巧妙简答区(每题5分,共20分)

大象版科学六年级上册总复习

大象版科学六年级上册总复习小结第一单元、植物角里的科学 1、生物无论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都会受到环境中(各种因素)的影响。 小麦的生长发育不仅受到(阳光)、(温度)、(水)、(肥料)、(空气)等非生物因素的影响,还受到麦蚜、蝗虫、鼠等生物因素的影响。 2、(实验)是验证猜想的有效方法之一。制定实验方案时,根据(研究内容),找出实验所涉及的因素。 3、植物角里的花草,把头探向窗外的主要原因是(植物的生长具有向阳性)根系向着有水的一面伸展的原因是(植物的根具有向水性)。 4、植物是通过(根)吸收水分,并由(茎)输送到叶片,一部分水后来又由(叶片)蒸发到空气中。 5、(阳光)、(水)等是植物生长最基本的需求。在阳光、水等的刺激下,植物的茎、叶具有(向光生长)的特性,这样有利于接收充足的阳光进行光合作用,植物的(根具有向水性),有利于吸收足够的水分,植物的根还具有(向地生长的特性),既有利于植株的固定,又有利于从土壤中吸收水和养分。这些都是植物长期进化的结果。 6、阳光、水、空气等是植物生存所共同依赖的条件。竹、松、柏、云杉等能够在白雪皑皑、冰天雪地的环境中正常生活,而西红柿、黄瓜、香蕉、菠萝等,在10°C以下就会被冻伤。仙人掌能在干旱缺水的沙漠里生长,而菱离开水面就会枯死,这些植物的不同喜好,是它们世世代代适应某种环境的结果。我们了解和掌握各种植物的喜好,对农业、林业的发展以及花卉的种植,都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7、引起植物倾斜生长的原因是光源方向、水份供应方向和距离。第二单元:让生活充满阳光 1、本身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光从光源发出后沿直线传播,人类最早记录光的直线传播的,是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翟。他在《墨经》中对(影子的形成)和(小孔成像)都做了完整的记载。 2、光照射到一些物体的表面上,光的路线会被改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不同的物体反射光的能力也不同。 3、人们除了利用平面镜来改变和控制光的传播方向外,还发明了光导纤维、放大镜等来控制光的路线。 4、放大镜又称凸透镜,平行的光线透过它时,将会发生偏折,聚集到一个 点上。人们利用这个属性,发明了照相机、显微镜等,有时装满水的圆形 瓶子也能产生与放大镜类似的作用5、一个成功的设计,往往要经历(反复实

完整版大象版五年级科学下册

一春天的故事 1春天在哪里(2页) 知识瞭望 1、沙尘暴是怎么样发生的? 2、风筝靠什么力量飞上天? 3、春季的夜空有哪些主要星座? 一、填空题 1、春天,有时还会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测量春季的气温,可以画,看看有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撰写、等是研究活动中表达与交流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春天青蛙、蛇就要结束,开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选择题 1、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春天气温比较寒冷 B、春天气温较炎热 C、春天气温比较适中 2、春天的雨和风,说法正确的是()。 A、雨量较小,风也小 B、雨量大,风较小 C、雨量大,风也大 、雨量小,风较大D 3、(),向日葵开始结果。

A、春天 B、夏天 C、秋天 D、冬天 4、下面不符合春天实际情况的是()。 A、燕子飞回来了 B、野花开了 C、草发芽了 D、小麦成熟了 5、下面哪个词不是形容春天的()。 A、万紫千红 B、硕果累累 C、白雪皑皑 D、烈日炎炎 6、立春是哪一天()。 A、6.22 B、3.21 C、9.23 D、12.22 三、判断题 1、地球上的所有地方都是四季分明。() 2、动物都是春天结束冬眠,出来活动。() 3、写调查报告、研究报告时,只要清楚地写出全过程就可以了。()、春天万物复苏,万紫千红,树儿也长出了果实。()4)、立春标志着正式进入了春天。5(题四、简答 1.调查报告和研究报告主要包含哪些内容? 我们常用的表达与交流方式有哪些?2. 2 探访春天(2页) 知识瞭望

大象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大象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植物角里的科学 《1 植物角里的科学问题》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单元为“探究过程能力训练单元”的第一课。教材共分为观察与提问、猜想与假设和分析与总结三部分。第一部分观察与提问让学生通过观察花草提出一些与科学有关的问题并引发学生生活的积累;第二部分通过阅读资料卡对花草倾倒的现象做出猜想;第三部分引导学生分析大家作出的猜想,排除明显不合理的猜测,选出可能的假设。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2、培养学生大胆的进行有根据的猜想与假设的能力。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激发解决问题的兴趣。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1、提出话题、引导提问。出示或讲述植物角等地方的植物发生偏斜的现象,引导学生回忆生活经验、提出问题。 这是整个单元的总起,要注意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教师应做好比较充分的准备。比如,准备一盆趋光现象明显的花草,以及植物趋光生长的一些图片等来引发话题。也可以利用教材中的场景引导学生参与讨论,由此激发学生参与探讨的热情。

2、围绕植物角内植物为什么倾斜生长的话题,提出猜想。对于植物角的植物为什么倾斜的问题,学生可能会做出很多猜测。教师不要急于肯定或否定他们,而应该鼓励他们大胆猜测,必要时可以让他们说一说自己做出这些猜测的理由,以此引导他们学会科学猜想。 为了使学生能做出更深入而科学的猜想,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通过查阅资学习一些关于植物生存与适应环的知识。查阅资料的过程中可能会有学生从书本上直接找到答案,但我们应引导学生以质疑的眼光看待这些书本知识,把它们只作为自己猜想的一个理由,引导他们亲自实验验证。 (3)、分析、排除和选择大家所做出的各种猜想。猜想时需要大胆与发散,但同样也要对猜想进行严密的分析和论证。对于明显不符合实际的猜想,我们应该及时排除,以确保更具价值的假设能得以研究。这个过程就是要让学生意识到科学研究中的发散与集中。大胆与严谨的辩证统一。 (4)、确定研究方向,讨论研究方案。该环节主要引导学生初步讨论一下可以通过什么途径去验证自己的猜想,比如实验法。实验前又该准备些什么,以便课后去准备工作。 (5)、布置研究准备任务、准备下一课的研究活动。 《2 在实验中探秘》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单元为“探究过程能力训练单元”的第二课。在第一课,学生针对植物角里花草的变化产生了猜想:和阳光照射的方向有关;和长期只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