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心理语言学理论在外语教学中应用的探讨

关于心理语言学理论在外语教学中应用的探讨
关于心理语言学理论在外语教学中应用的探讨

姗(1985—),女,硕士研究生,牡丹江师范学院助教,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作者简介:1、引言

心理语言学是一门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的交叉学科。它综合运用语言学和心理学的理论和试验方法来研究语言的习得、学习和使用的心理过程,是一门研究语言活动中的心理过程的学科,涉及人类个体如何掌握和运用语言系统,如何在实际交往中使语言系统发挥作用,以及为了掌握和运用这个系统应具有什么知识和能力。

心理语言学是一门边缘科学,不仅和语言学、心理学,而且和教育学、人类学、生物学等都有密切的关系。它的研究成果不仅对探讨语言的起源、语言和思维的关系等有密切的关系,而且对语言教学(包括本族语教学和外语教学)、儿童语言的培养和发展等有重要指导作用。

2、基于心理研究的二语习得理论假说

著名的语言学家克拉辛将心理研究应用于课堂教学,提出二语习得理论的五个假说,他认为理论研究者、应用研究者和语言教师三者之间应形成一种真诚的合作,实现成功的外语教学。

2.1习得,学习假说。习得指的是孩子们获得第一语言的过程。习得过程是潜意识的,而学习是通过明确的或规范的传授方式、借助于改错操练得到发展的,因此是有意识的。

2.2自然次序假说。该假说论述了习得一种可预言次序中的语法结构,那就是说,某些结构容易习得早,而另外一些结构则容易习得晚。例如,母语是英语的孩子们易早习得某些词素(复数-S 和进行时ing )、晚习得另外某些词素(第三人称单数后加-S 和所有格’s )。

2.3监控假说。监控假说阐述了习得有利于二语实践的流利性。有意识的学习不利于二语的流利程度,但它有编辑或监控的功能,学习者通过有意识学习进行纠错,在自我纠错后改变已习得的习惯性表达方式。

2.4输入假说。(1)习得是通过理解语料输入实现的。输入假说论述了习得是通过努力获取话语意义并把注意力集中在所说的内容而不是说的方式上;(2)在话语形成过程中,应在学习者掌握说话方法的阶段给予其理解性输入,其语法结构的准确率也会随着习得者获得更多的语意输入后提高;(3)在语法结构上人们并没有把最好的输入按次序安排好。如果习得者理解足够的语料输入,在输出阶段就会获取需要的结构。

2.5情感过滤说。该假说论述情感变化的作用。情感变化与二语习得的成功有关:(1)焦虑。焦虑的层次越低,语言习得就越好;(2)动机。更高的动机当然预示着更好的二语习得;(3)自信。有更多自尊和自信的习得者在二语习得方面做得更好。

3、心理语言学研究的第二语言的学习条件以及学习第二语言的人的特点

从第二语言的学习条件方面来说,首先要有充分的练习,并且学习必须是正确的东西。在练习过程中,学生必须得到不断地“反馈”,即及时巩固学到的东西。此外,学习要深化,就必须形成概念,这样就可以由已知到未知。

其次,对于学习第二语言的人的特点,心理语言学也作了研究,认为学习外语的人需要具备以下几种素质:

3.1审辨和模仿语音的能力。学习外语首先应从模仿开始;而要模仿语音,就得审辨语音。两者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

3.2语法的敏感性。语法是词的变化规则和造句规则的总和。任何一种语言都具备其独特的语法。母语的语法体系,在外语语法的掌握中总是起双重作用:与母语相同的语法概念和结构形式,学生易于理解;反之则难。

3.3语言的归纳能力。每一种语言都具备一定的系统性,这种系统性存在于其语音、语法、词汇等因素之中。掌握了语言的系统性就可以以简驭繁。

3.4联想记忆的能力。记忆有逻辑记忆和机械记忆之分。学习外语词汇把机械记忆与逻辑记忆结合起来。此外,还可以利用接近联想或对比联想对语音、词形等方面的相同或相近的地方,进行分析比较,以帮助记忆。

4、心理语言学研究对外语教学产生的启示心理语言学的研究,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对教学法的看法,也从多方面展示了外语学习的复杂过程。它指出外语教学的成败取决于多种因素,如教师、学生、培养目标、环境、教材、教学法及教具等。就学生而言,不同的年龄阶段具有不同的心理特征。在儿童时期,一个人的发音习惯尚未定型,受本族语影响较浅,模仿能力较强,形象思维较丰富,机械记忆较旺盛。根据这些特征,教师对低年级学生进行外语教学,可以较多地采用单纯模仿的办法(特别是发音),效果会比理论讲解的办法好,教完整的句子比孤立地教单词好;通过实物、图片、情景,用浅显易懂的口语叙述故事,给学生介绍生词词组及新出现的句型,也会比单纯的词汇、句型讲解好。易于混淆的单词、句型,可以通过默写、听写等方式来巩固,也可以适当利用本族语来讲解语言现象。

但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心理特征的改变,教学法也应随之改变。年龄较大的学生受方音影响较深,对本族语掌握较好;逻辑思维较发达,视觉记忆逐步起作用。因而对这样的学生进行外语教学,讲发音时可以反复讲解发音的部位及方法,让他们注意听、看教师的发音,然后反复练习,以达到正音的目的。对于教材的运用,也可以先从阅读入手,而后转入口头言语。在朗读课本时,要讲清单词重读、连读、不完全爆破、意群及语调等有关语音知识,使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在语法及词汇教学上必要时可以把外语与本族语作对比,使学生尽可能从中掌握规律。事实证明,外语学习和本族语学习有互相促进作用,所以对较高年级的学生进行外语教学,在促进其听说读写全面发展的条件下,可以适当地使用翻译法。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认识到,任何一种教学法都不可能适应于一切情况并且一成不变,所以教师应该研究掌握各种教学法,并根据不同的培养目标、教学对象、教学阶段和教学内容而决定采取不同的方法。外语系的课程设置以及各级学校的外语教材、教学法如何改革,应进一步去探讨。

5、结语

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有助于外语教学的改进,语言教学最大的重点应该是在理论研究者、应用研究者和语言教(下转第55页)

崔姗

(牡丹江师范学院商务英语系,黑龙江牡丹江157000)

关于心理语言学理论在外语教学中应用的探讨

[摘要]心理语言学是一门以言语的心理过程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是研究人类学习和使用语言的行为和心理过

程,不但对探讨语言的起源、语言和思维的关系有重要理论意义,而且对本族语和外语教学都有直接的指导意义。本文通过学习心理语言学对二语习得理论的研究,得出了一些结论,包括对外语教学的启示和心理语言学对外语教学的影响。这些结论有待于在外语教学实践中进行验证,从而使可行性理论得到应用,实现成功的外语教学。

[关键词]心理语言学;二语习得理论;外语教学[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489(2010)29-0047-01

习惯在自己家里接待业务上的客人或全家出来交际。他们自古以来就不喜欢把工作带到家里来而且称之为美德,除个体经营外,妻子都不参与丈夫的工作。在有必要和业务方面的客户联谊时,就到专门提供酒宴的地方举行。所在交际中对于对方的到家里玩之类的邀请不必放在心上。

综上所述,日语专业教育应面向市场,在注重传统教学模式与方法的基础上,应该大胆尝试,努力探索,有效地引入新的教学理念、探索根深层次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日)木村宗男等.日本语教授法[M].枫社,1991.

[2]刘宗和等.日语与日本文化[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

[3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4](日)金田一春彦.日语概说[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5]章志光.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

[6]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上接第53页)题的预防和治疗时与家长一道及时了解学生在家庭和学校中的状况,和家长配合,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辅导工作,增强家庭教育的控制力,充分发挥家校系统综合的教育作用;而且家长是对孩子最了解的人,家长可以通过正确引导和合理监督,来控制大学生们在家的上网时间、上网内容。

4.4学生自身层面。大学生应加强自控能力,坚定自我意志。大学生对网络的认知态度的全面改造是能否对网络成瘾的学生进行预防和矫治的关键步骤。大学生要对自己的人格特质、心理特征等做全方位的剖析和了解,针对不良的性格特征进行调整,

【参考文献】

[1]杨振斌,冯剐.高等学校辅导员培训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陈士林,施敏锋.大学生沉迷网络的原因及对策[J].西安欧亚学院学报,2006.1.

[3]周庠聪.网络成瘾的困惑与应对措施[J].高教论坛,2006.4.

(上接第52页)立完成,还是分组合作来完成,要根据项目的具体特点来确立。单纯针对某一新知识的项目,以学生独立完成较合适;对于涉及知识面较广、难度较大的项目,则要分组合作完成。

4.3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指导恰到好处。项目教学法实施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精神,学生要充分参与讨论和设计,同时不能忽略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设计和组织者,能否以学生为中心,围绕项目展开,挖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兴趣,决定项目教学法能否取得成功。当然,项目教学法的根本宗旨是让学生自己发现知识、提高技能,教师的指导要有一定尺度。

4.4项目实施的控制与总结。项目实施是动态过程,教师必须对教学过程精心设计,并对各个环节严格控制,掌握实训内容与时间关系;认真检查每个环节的执行情况,确保项目实施的真实性和严肃性,必要时可实行过程考核。

【参考文献】

[1]黎加厚.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6.

[2]段欣.网络搭建实训教程[M].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2.

[3]刘四清,龚建萍.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教程[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上接第49页)奉献与给予,但是却忽视了教师的持续学习和成长,淡漠了教师的内在尊严和劳动的欢乐。教师在给予别人的同时,自己也得到了快乐,我们不要做迎风流泪的红烛,我们要做一颗太阳,永远地燃烧,照亮了别人,也辉煌我们自己。那么,这就要求教师应该不断地加强自身学习,对提高实践的教学质量和深入认识自身的专业行为,都有必要进行研究。研究并不是科学家和理论工作者的专利,教师只有持续不断地对教育理论进行学习、实践,关注教学情境,反思教学过程和课堂行为,才能把一些成功的教学经验上升为教学理论,为教育发展做出贡献。

总之,现代教师面临着新的挑战,每个人都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保持乐观开放的心态,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对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不断地重组,找准自己的角色,才能适应不断进步的社会。

【参考文献】

[1]潘菽.教育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柳斌.教学方法与艺术案例全书[M].北京长城出版社,2000.

(上接第47页)师之间形成一种真正合作关系,才能为同一目标而共同努力。心理语言学的研究成果给予了现行教学方法改革很多的启示,我们应根据这些启示深入研究教学方法,从而更加科学地进行语言教学。

【参考文献】

[1]Carroll D.Psychology of Language[M].Third Edition.2000.Pek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Research Press.

[2]丁金国.心理语言学的发展及其应用[J].河北大学学报,1983.2

[3]桂诗春.新编心理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4]李泽娟,王娟.英语教学的心理语言学观[J].教育研究,2006.8.

[5]汪福祥.心理语言学的发展与未来展望[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2.

[6]朱纯.外语教学心理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上接第44页)进了学生间的互动交流。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是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中心任务,任务型教学法把教学内容分解成任务或任务链,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去学习语言,增强他们实际应用语言的能力。

在任务执行后阶段,教师利用多种教学手段,采用学生自查、学生互查、教师抽查和小组活动等多种协作互动的形式,通过相互展示、相互观摩、相互模仿、相互暗示等活动进行教学反馈,利用竞赛、小组表演,即兴演讲等多种多样的形式,让课堂变成学生展现才华的舞台,并在此基础上,教师利用教学资源引导学扩大阅读面,用自己了解的知识去解决语言运用中所遇到的问题,从而真正实现任务教学的高效性。此外,教师对学生任务的执行要及时评价,肯定优点,指出不足,对其进步应该给予表扬,对其口语中出现的这样那样的问题,要善于引导、热情帮助。特别是对那些内向、害羞的学生更应该鼓励,让他们开口演讲,增强他的自信心。心理学研究表明,任何一个人都有表现欲,只是表现的方式不同。内向型的学生不是不想说,是不敢说,不好意思说。教师对这部分学生的态度尤其需要热情、中肯,帮助他们清除心理障碍,一个人有了自信心,学习就会有无穷的动力。

综上所述,任务型教学法在高职高专的英语教学中是完全可行的。任务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学生以互动、交流等学习方式,充分发挥自身的认知能力,调动自身的语言知识,“在做中学习”。任务型教学在帮助学生获得语言和交际技能的同时,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并能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加语言操练的机会,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英语,正是这种针对高职高专学生的学习特点展开训练,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上学生被动学习,参与性不高的不足,并可以利用多样的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既增强了英语学习的趣味性,又强化了语言学习的实践性,从而能完成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谢江巍.英语交际教学中交际任务的选择依据[J].外语学刊,2001.

[2]岳守国.任务语言教学法:概要﹑理据及运用[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

[3]魏永红.任务型外语教学研究[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崔一萍.高职英语“任务型教学”研究[D].中国期刊网硕士论文库.

国外现代外语教学主要流派的对比

国外现代外语教学主要流派的对比 特点 优点 缺点 着重培养的能力 适合人群 对待母语的态度 对待错误的态度 翻译法 1)语法体系的完整性和整体性。语法翻译法借助原“希腊--拉丁语法”的规则,形成了非常完整、系统的语法教学体系 2)语法翻译法以及建立在“希腊--拉丁语法”规则上的英语语法体系有利于外语学习者认识目的语的形式、不同的词类,句子的组合等。 3)语法翻译法较好地体现了外语学习的本质,即两种语言形式的转换,进而达到语际信息交流的实际目的。 4)语法翻译法非常重视词汇和语法知识的系统传授;强调对词汇和语法规则的记忆,认为背诵语法规则是学习外语的捷径。不注重语言的实际运用,只强调书面语的阅读能力。5)强调对书面语的分析,着重原文的学习。课文是由艰深的片断文学作品组成,并附有用母语详细注释的词汇表和详细解释的语法规则。 4、优点: 1)经常通过母语的翻译和比较,强调语法学习,能使学生比较深刻地理解外语的抽象词义和复杂的句子结构。重视阅读、翻译能力的培养和语法知识的传授等,对建立外语教学法体系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2)使用方便,不需要什么教具和设备。 3)容易测试学生,班级易于管理。 1)忽视语音和语调的教学,学生口语能力得不到提高。过分强调语言知识的传授,忽视语言技能的培养,语音、词汇、语法与课文阅读教学脱节。 2)过分强调翻译,单纯通过翻译手段教外语。未能恰当发挥母语在外语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3)过分强调语法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语法讲解从定义出发,根据定义给例句,脱离学生的实际需要和语言水平。学生虽然学了很多的语法规则却不能运用。 4)过分强调教学的主导作用和教师的语言讲解作用,忽视了学习者的实际案,不利于他们语言习惯的养成。 5)学习的语言材料都是一些文学作品片断,词汇很深,脱离学生实际。 6)忽视了语言教学的文化因素。语言运用的内在因素,以及语言在不同情境中使用的客观规律。 7)强调死记硬背,教学方式单一,实践环节单调、课堂气氛沉闷,不易激起学生兴趣。强调书面语的阅读能力。重视阅读、翻译能力的培养和语法知识的传授 高中及以上 未能恰当发挥母语在外语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直接指出错误 听说法 1)听说领先。即口语是学习外语的基础。 2)以句型为中心。句型既是语言的基本结构,是外语教学的基础,也是外语教学的核心。3)对比语言结构,确定教学难点。 4)反复实践,形成习惯。 5)及时纠正错误,培养正确的语言习惯。 6)尽量不用母语。各民族的语言结构是不同的,一种语言很难用另一种民族语言来表达。外语教学利用母语翻译和讲解语言知识只能引起两种语言的混淆,起干扰作用。 7)广泛利用电化教学手段,特别是语言实验室。放矢地、有针对性地编写教材,加强语言知识难点和重点的训练,有效地进行外语教学。 1)强调外语教学的实践性,要求熟练地掌握句型,有利于外语语言习惯的养成。句型操练是一种有效的手段。 2)重视听说训练,使学生在学习外语的初级阶段,在有限的材料范围内就能流利地听说外语。这与外语教学的目的是相呼应的。外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听、说、读、写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要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才能达到。 3)容易学到比较自然的语音、语调。 4)在对比语言结构的基础上找出难点,有针对性的编写教材,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外语。 1)过于重视机械训练,不利于学生实际掌握外语。 2)过于重视训练语言的形式,忽视语言的内容和意义,学的语言很不自然。在教学中往往造成学生能自动化地说出一个完整的句子,却不一定了解其意义。语言不仅是一种习惯,更重要的语言是一种创造性的言语活动。外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要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运用语言的交际能力。 3)教学方法机械、单调,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由于过分强调机械的句型操练,容易

现代英语教学理念之反思教学理念集锦简短

现代英语教学理念之反思教学理念集锦简短作为一门国际化的语言,在当今世界上,英语是最重要的交流工具之一,在各个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世界上把英语当做母语的国家最多,第二语言是英语的人数也最众。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英语学习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英语教学,也有越来越多的学习者体会到了英语的独特魅力。而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如何用最现代的教学理念来指导当代的英语教学,是值得每名教师深刻反思的。 反思一:更新教育理念,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众所周知,英语教学需要辅助工具。从最初的一支粉笔到后来的图片卡片,再到现在的电子词典、电脑,英语的教学手段实现了质的蜕变。电脑的普及使得每个学生的知识发生了巨大变化。原来学生的知识往往于课堂、教师、书本,而现在电脑将学生和世界信息知识库连接了起来。学生通过互联网可以了解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和体育等各个方面的最新信息。教师通过课前制作好的教学课件可以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恰当使用多媒体能够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这体现在两个方面:教师课前设计、制作有利于课堂教学的多媒体课件,将自己的教学目标贯穿于其中;而学生在观看多媒体课件的过程中,能够产生对新知识的学习兴趣、从而产生主动学习的渴望。这有助于启迪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调动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主体作用,从而使学生树立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反思二:在英语教学中培养跨文化意识 培养跨文化意识,是外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英语教学中,应树立文化意识,应在传授语言的同时同步传授文化知识。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可以在传授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时同步进行。对于英语的初学者来说,了解西方人的一些禁忌是非常重要的。对于中国人来说,见面的招呼语经常是“你吃饭了吗?”但在英美等国家,这会被认为是窥探对方的隐私。同时,对方的身高、体重、年龄、收入等信息也都是禁忌的话题。中国人和朋友吃饭的时候,通常是请客吃饭的人为所有的宾客买单。但在国外,则常常是自己只为自己付账。如:freeze这个词的基本含义是“结冰”。而若在美国,听到别人说freeze,则表示“站住,不许动”!在汉语中,老鼠主要表现为胆小怕事,目光短浅。而在英语中,老鼠却代表可爱。在中国称中年以上的人为“老”,是尊敬的表示,可在西方,“老”却意味着衰朽。西方国家的风俗习惯、思维方式等都与汉语不尽相同,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还要向学生介绍文化背景知识。在英语教学中,要适当地对这些不同文化的差异进行总结归纳。 反思三:将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现代外语教学复习资料

现代外语教学复习资料 绪论 我国外语教学存在得问题:(P2-P5) 1、theoretical researches are weak 2、teachers' faculty is not strong 3、schools are short of teaching resources 4、teaching concepts lag behind the society 5、education is mainly exam-oriented 6、the interference related to power and money is serious 第二章 1、外语教学研究得三个层次:(P32-P38) ontology: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s of language itself and language teaching 2、语言得本质特点: 1)、the most important tool to municate 2)、a linguistic system made up of various subsystems 3)、a tool to think and a carrier for culture 4)、require special physiological basis 2、外语教学研究得三个层次:(P32-P38) ② positivism: principles of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systematic principle b、municative principle

《英语教学理论及方法》课程试卷(B卷)有答案

安庆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英语教学理论及方法》课程试卷(B卷)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共四大题, 第I 、II大题做在客观题答题卡上,第III 、IV大题做在主 观题答题纸上;客观题答题卡上准考证号码为00+学号,如,001205001。2.考生答卷时必须准确填写院系、班级、姓名、学号等栏目,字迹要清楚、工整。 I. Multiple Choices Directions:In this part, you are given twenty questions or incomplete sentences which are followed by four choices marked A, B, C and D. Read the choices carefully and choose the one which can best answer the question or complete the sentence. Mark the corresponding letter on the Answer Sheet for the objective items (30 points; 1.5 points each). 1.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 about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is NOT true? A. Students should be given tasks to perform or problems to solve in the classroom. B. Students are task-driven. C.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is student-centered. D.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follows the PPP model. 2. What type of learners can benefit most from acting things out or miming things with their bodies? A. Kinesthetic learners. B. Tactile learners. C. Auditory learners. D. Visual learners. 3. What type of intelligence are problem-solving activities best suited for? A. Interpersonal intelligence. B. Intrapersonal intelligence. C. Logical/Mathematical intelligence. D. Linguistic intelligence. 4.The _______ view of language sees language as a linguistic system but also as a means for doing things. Most of our day-to-day language use involves functional activities: offering, suggesting, advising, apologizing, etc. A. structural B. functional C. mentalist D. interactional 5. The role of the teacher changes following the aims of the class. The teacher may function more as a(n) if he is mainly doing presentation of new language points, whereas he is more of a resource or prompter or participant once a communicative activity starts. A. controller B. resource-provider C. participant D. organizer 6.Which of the following activities is NOT suitable for consolidating vocabulary? A. Labelling. B. Using minimal pairs. C. Odd man out. D. Word association. 7. The behaviorist theory of language learning was initiated by , who applied Watson and Raynor’s theory of conditioning to the way human acquire language. A. Harmer B. Skinner C. Hymes D. Chomsky 8.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about assessment is NOT true? A. Summative assessment is mainly based on testing. B.Testing is part of assessment, only one means of gathering information about a student. C.Individual-reference assessment is based on how well the learner is performing relative to his or her own previous performance, or relative to an estimate of his or her individual ability. 考试答案不得超过此线

试论交际任务型外语教学法的理论基础与特征

第14卷 第1期厦门理工学院学报V o.l 14 N o .1 2006年3月Journa l of X ia m en U niversity of T echno logy M ar .2006 [收稿日期]2005-09-21[作者简介]陈海明(1975-),男,江西瑞金人,讲师,硕士,从事语言学、国际关系和国际法的研究。 试论交际任务型外语教学法的理论基础与特征 陈海明 (厦门理工学院外语系,福建厦门361005) [摘 要]外语教学法不断推陈出新,新的流派随着语言和学习理论的革新而不断涌现。交际任务型 教学法建立在各种语言和学习理论基础上,吸收了历史上各教学流派的合理因素,因而具有兼容性和极强 的生命力,对于贯彻实施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和全面提高学习者语言交际能力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外语教学;交际任务型;交际能力 [中图分类号]N 319 3;G 642 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804(2006)01-0089-04 人类不同族群之间的互动交往必然以语言为媒介,对彼此语言的学习就成为很自然的事情,因而外语教学活动已有古老的历史。外语教学活动是由学生、教师、教材、教法、环境等一系列因素围绕目的语的产出而构成的系统,教法是关键要素,影响整个系统的组合,决定语言信息产出的质和量。因此一种最佳的外语教学法在其他要素不变情况下可以带来系统的最优结果。故而,各流派在外语教学活动中特别重视外语教学法的选择。自从语法翻译法问世以来,各种外语教学法纷纷你方唱罢我登场。它们之间既有互相对立的流派,亦有互有渊源的派别。如果说直接法是对翻译法革命的话,那么直接法、听说法和口语情景教学法之间则更多是一种渐进演化关系。各种教学流派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到某种语言理论或学习理论的影响,例如听说法就是以结构语言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为指导,强调语言学习就是刺激、反应、强化的过程,因而重视语言结构形式,强调反复机械训练。这些流派所倡导的教学方法对于丰富人们对外语教学途径的认识具有重要参考意义,对于掌握目的语的某一项技能起到过重要作用。然而,由于指导这些流派的语言理论和学习理论存在一定局限性,这些流派均不能够全面提高学习者使用目的语进行交际的能力。随着国际社会互动加强对交际能力需求的增加,必然要求某种更适合现实需要的外语教学途径问世。交际任务型教学途径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在各种科学语言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在汲取历史上各种流派合理要素基础上,最后闪亮登场,成为目前最具有活力和广泛用途的一种外语教学途径。 一、交际任务型教学途径的理论基础 20世纪60年代末,曾经在英国流行一时的情景式外语教学法由于其赖以建立的结构主义语言学受到乔姆斯基的批判而开始衰落。乔氏在其 句法结构 一书中表明,语言结构理论并不能解释个体句式独创性这一语言基本特征[1]。英国一些应用语言学家开始关注语言的功能和交际层面,而不是结构形式层面。与此同时,随着欧洲一体化相互依存局面的加强,学习欧共体主要语言的现实需要与日俱增。英国著名语言学家W ilk i n s 出版了 意念大纲 一书,强调语言交际使用中的意义,把意义分成意念范畴和交际功能范畴[2]。这些观点不断受到教科书和外语教学实践的采纳,最终发展成为交际型外语教学法。尽管交际教学法没有一个权威的标准和统一的解释,然而却共同受到一些语言学理论和学习理论的影响。 人们对语言的认识经历了从结构主义到功能主义的演变。结构主义语言学只是静态关注语音、语

《现代英语教学法》读后感

《现代英语教学法》读后感 暑假期间,本人认真研读了《现代英语教学法》这本书。读完掩卷而思,感想颇多。说实话,这是本人第一次去认真研读一本教学理论的书,很多以前教学过程中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也就豁然开朗了。 这本书开头从现代英语教学法的起源谈起,交代了现代英语教学法的起源,从历史和变革中分析一条设和中国国情的教学法。现代英语教学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即萌芽阶段、发展阶段和深入阶段。60年代中期,西方就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口号,并且对英语教学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人们对英语教学达成了以下的共识:1,把培养英语交际能力作为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2,重视英语教学大纲。3,注意英语学习者的因素。4,开展对英语学习过程的研究。 该书的第二部分是对现代英语教学法的流派及分析。一共介绍了八种流派,并对每一种流派加以分析。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其优劣两面。从这一章节我可以看出,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每一种方法都不是完美的,都是从英语学习的其中一个角度进行阐述的。作为英语教学的实施者,我们最应该做的就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把各个教学方法仔细的加以研究并理解其背后的教育理念,才能在实际教学中融会贯通。比如口语法、听说法、功能交际法等等,我们完全可以看出,语言的学习是为了交际。学生的口语提高能够培养他们的语感,从而从交际方面得到长足的进步。再如认知结构法、自觉实践法都是强调学生的智力以及他们的实际应用。所以这一章节给我的启发就是在英语教学实践中,我们既要侧重学生的实际交际能力,又要给学生以合理的训练量,保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既有知识的积累,又有能力的提高。 接下来,该书又从现代英语教学法的指导思想入手,高屋建瓴,剖析了外语教育的哲学思想以及英语学习的目的,英语学习的学习观、语言观、教育观、方法观。在英语教学的研究和实践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现象和问题。怎样客观地分析问题、恰当地解决矛盾,需要掌握认知问题和分析问题的一般原则和方法,并遵循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客观规律。这就需要我们从哲学的高度来分析研究英语教学法,在实践中多方面考虑人的因素、教育因素以及英语教学的需要问题。可以看出,我们英语学习的需要是世界发展形势的需要,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学习英语能够培养学生建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通过英语传递的思想、文化、情感等有鉴别能力。学习英语能够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发展包括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创造等内容的思维能力及自学能力。 现代英语教学法的基本原则。该章的第一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用英语教英语。在以前的教学实践中,我总有这样那样的顾虑而不敢在英语课堂中全程使用英语。而该节的理论让我有了理论的支撑。我们的母语都是汉语,这对我们的英语学习产生了负迁移。如何帮助学生排除母语的干扰,沉浸在英语的使用氛围中呢?为了多给学生营造使用英语的氛围,多给学生提供使用英语的实践机会,那么我们课堂上就要尽量使用英语教学,帮助学生排除母语的干扰,培养其运用英语的能力。就其实际操作而言,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在课堂上尽量使用英语组织教学。如开始上课时打招呼用语、课堂用语、布置作业以及考试结果的总结等等。2,一些直观的手段。教师可以利用具体的实物、图片、动作、事例加以展示。随着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在课堂上用英语解释英语的可能性就越大。与此同时,一些表达抽象概念的词汇用英语是很难解释的。例如,只说一个“爱”字就足以表达love这个词,而如果用英语解释就要说warm and kind feeling,并要说That’s maybe a feeling between husband and wife, between lovers, between parents and children, etc. 书的主体部分侧重介绍功能交际法。首先,所谓功能交际法,即以语言功能为纲,培养学生恰当运用语言的能力,实现有效交际的目的。我们不应把它只看做是语言教学中的一种

外语教学理论

外语教学理论 In psychology and education, learning is commonly defined as a process that brings together cognitive, emotional, and environmental influences and experiences for acquiring, enhancing, or making changes in one's knowledge, skills, values, and world views. Learning as a process focuses on what happens when the learning takes place. Explanations of what happens constitute learning theories. A learning theory is an attempt to describe how people and animals learn, thereby helping us understand the inherently complex process of learning. Learning theories have two chief values. One is in providing us with vocabulary and 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interpreting the examples of learning that we observe. The other is in suggesting where to look for solutions to practical problems. The theories do not give us solutions, but they do direct our attention to those variables that are crucial in finding solutions. There are three main categories or philosophical frameworks under which learning theories fall: behaviorism, cognitivism, and constructivism. Behaviorism focuses only on the objectively observable aspects of learning. Cognitive theories look beyond behavior to explain brain-based learning. And constructivism views learning as a process in which the learner actively constructs or builds new ideas or concepts. Behaviorism Behaviorism as a theory was primarily developed by B. F. Skinner. It loosely encompasses the work of people like Edward Thorndike. What characterizes these investigators are their underlying assumptions about the process of learning. In essence, three basic assumptions are held to be true. First, learning is manifested by a change in behavior. Second, the environment shapes behavior. And third, the principles of contiguity邻近and reinforcement are central to explaining the learning process. For behaviorism, learning is the acquisition of new behavior through conditioning. There are two types of possible conditioning: 1) Classical conditioning, where the behavior becomes a reflex response to stimulus as in the case of Pavlov's Dogs. 2) Operant conditioning where there is reinforcement of the behavior by a reward or a punishment. The theory of operant conditioning was developed by B.F. Skinner and is known as Radical Behaviorism. The word ‘operant’ refers to the way in which behavior ‘operates on the environment’. Cognitivism The earliest challenge to the behaviorists came in a publication in 1929 by Bode, a gestalt psychologist. He criticized behaviorists for being too dependent on overt behavior to explain learning. Gestalt psychologists proposed looking at the patterns rather than isolated events. Gestalt views of learning have been incorporated into what have come to be labeled cognitive theories.

第四章 外语教学的理论基础 期末题目

第四章外语教学的理论基础 一、选择题 1、美国结构主义认为,一个语言系统包括它的音位系统、______和句法系统。 A 短语系统 B 句型系统 C 词素系统 D 语境系统 答案:C (p70) 2、美国结构主义认为,为了预测学习某一外语会碰到的困难和问题,可使用_____方法去比较母语与外语在结构层面上的异同。 A 情景分析法 B 比较分析法 C 结构分析法 D 对比分析法 答案:D (P70) 3、英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家在研究英语解耦股时特别注意________之间的关系。 A 语言结构和结构使用情景 B 语法结构和句型结构 C 语言结构和语言功能 D 语言结构和交际功能 答案:A ( P72) 4 、英国结构主义学家弗斯制定了描述语境的三个特点:分别是____、相关目的和语言行为的效果。 A 参与者有关特点 B 语境特点 C 句法规则 D 结构特点 答案:A (P72) 5、在韩礼德看来,语言的描述应在三个层面上进行:实体(声音的

或书面的)、结构和______. A 语境 B 句型 C 语法 D 词汇 答案:A (P72) 6、乔姆斯基认为,_______和_________是语言的两个重要特征。 A 结构性和语境性 B 规则性和创造性 C 实体性和规则性 D 创造性和结构性 答案:B(P73) 7、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中,___占据核心地位。 A 句法规则 B 转换规则 C 重写规则 D 规章规则 答案:A (P73) 8、韩礼德认为,___是儿童在学习母语的初级阶段出现的。 A 微观功能 B 宏观功能 C 想象功能 D 个人功能 答案:A (P74) 9、以下哪一种不属于韩礼德提出的语言功能的微观功能? A 规章功能 B 工具功能 C 启发功能 D 思维功能 答案:D(P74) 10、以下一种不属于韩礼德提出的语言功能的宏观功能? A 思维功能 B 篇章功能 C 相互关系功能 D 人际功能 答案:C (P74) 11、韩礼德认为,____是可以用来组织语言使用者对真实世界或幻想

现代外语教学复习资料

现代外语教学复习资料绪论 我国外语教学存在的问题:(P2-P5) 1. theoretical researches are weak 2. teachers' faculty is not strong 3. schools are short of teaching resources 4. teaching concepts lag behind the society 5. education is mainly exam-oriented 6. the interference related to power and money is serious 第二章 1.外语教学研究的三个层次:(P32-P38) ontology: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s of language itself and language teaching 2.语言的本质特点: 1). the most important tool to communicate 2). a linguistic system made up of various subsystems 3). a tool to think and a carrier for culture 4). require special physiological basis 2.外语教学研究的三个层次:(P32-P38) ② positivism: principles of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 systematic principle b. communicative principle c. cognitive principle d. cultural principle e. affective principle 外语教学研究的三个层次:(P32-P38) ③ methodology: organization, stra tegies and methods of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存在的问题: a. exclusiveness b. one-sidedness c. intricacy 第三章 1.外语学习者的生理和认知因素:(P46-P52)

现代英语教学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

现代英语教学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 随着现代英语教学理论的不断发展和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一些传统的英语教学思想、教学模式、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正经受着激烈的冲击。新世纪之初,英语教学将发生哪些变化?有何特征?这是当前英语教学工作者普遍关心和急于了解的问题。为此,本文通过对当前中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分析,谈一谈新世纪中学英语教学的一些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 一、教学目标将从单一性向多元性的方向变化现代英语教学越来越重视和追求教学的认知、情感和技能等各种目标的协同达成,强调知、情、意、行的有机统一和均衡发展。传统的英语教学大都只重视教师的教,追求纯语言知识的传授,而对教学的情意功能重视不够,忽视了学生心理、生理、认知水平的提高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及其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地位。现代教学理论提倡课堂上不仅要使学生获得认知方面的发展,而且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乐趣,满足学生的生理需求和精神需要,让学生体验学习英语的乐趣,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使其在成功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兴趣、增长知识。二、师生活动将从定向性向互动性的方向变化多年来,我们一直强调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过程。现代教学理论认为,现代教学过程不能局限于传统的师生之间的单向或双向活动,而强调教学是一种多边互动的过程,提倡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多边互动,并认为,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都是建立在多边互动的基础上的。这一理论对于充分开发利用教学系统中的人力资源,减轻师生的负担,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反思过去的英语教学,几乎很少强调教师与教师之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师与教师之间只是通过集体备课或观摩教学发生联系,而在日常教学中,缺乏交流与沟通,这对于提高英语教师的业务素质与教学水平是不利的。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也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尽管我们也采用了各种各样的教学形式,但学生只重视自身的学习,很少进行相互之间的交流,这在一定程度上压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对英语教学过程中师生多边互动的理论研究与改革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三、师生角色从

传统英语教学法PK现代英语教学 - 副本

传统英语教学法PK现代英语教学 土门镇龙王庙河小学张静Language use in real life vs. traditional pedagogy. 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 过去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课堂教学一般只重知识传授,而轻全面素质提高,只把学生看成是灌输知识的容器而未把学生当做学习的真正主人。是一钟填鸭式教学,这种教学从而抹杀了孩子们的天性和创造性。教师在传授知识上只是一味的重复重复再重复,跟读跟读在跟读,大部分老师采用的是我读一遍你读三遍的教学模式从而使学习成为被动接受、机械识记、乏味重复的过程;窒息了学生的思维和智慧,摧残了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导致学生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创造性不断销蚀;不仅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反而成为学生发展的阻力。其弊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⑴抑制了学生的能动作用。教学作为师生的互动过程未能得到充分的落实,教师主导地位被变相地强化,这种“主导”作用下的学生主体地位形同虚设。学习成为一种没有思想的活动。 ⑵剥夺了学生的个体体验。“教育是为儿童未来生活的准备”的教育观,促使传统教育对儿童未来生活过度关照,教育日益脱离儿童的现实生活需要。学习成为一种冷漠的过程。⑶泯灭了学生的创造潜能。过分强调接受,学生成为纯粹的容器,知识的获得成为最重要的目的。学习成为一种毫无激情的活动。⑷扭曲了学生的人性人格。在知识作为最重要甚至唯一目标的教育里,学生除

了获得知识之外的各种兴趣、爱好、专长被视而不见。学习成为一种痛苦的活动。⑸异化了学习的根本目的。正因为学习成为一种没有思想、没有感情、没有主见、枯燥、单调、苦闷的活动,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创造性受到压抑,学习不再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道路,而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障碍 2 、冲破“以知识为本”的观念束缚,构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英语教学模式。 通过本次赛教,我从中学到了很多。例如:教师就单词叫单词,机械式的重复已有所改变。在叫单词的过程中穿插着游戏教学。Game 1.1:sentences and numbers .Ss follow the T to read the sentence. 1.T reads the sentences, Ss say the numbers; 2.T says the numbers, Ss say the sentences; Gam12:trick game 1.T and Ss do the gestures together; 2.T does the right gesture , Ss follow the T; T does the wrong gesture, Ss mustn’t move; Game 1.3:Magic fingers 1.Order the sentences according the key points;“C at “ shows the fingers, “mice” do the gestures; Game 2.1:Sentences Dragon 1.T says “It’s blue” 2.S1 says: “The ceiling is blue”------ S2 says “The ceiling is blue. The chair is blue”----S3 says “The ceiling is blue. The chair is blue. The

多模态理论的外语教学综述

多模态理论的外语教学综述 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兴起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西方国家,西方研究学者在批评话语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社会符号学、系统功能语法和传统话语分析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发展而来,它认为语言是社会符号,除语言之外的其他非语言符号(绘画、音乐、舞蹈等)也是意义表达的源泉,非语言符号模态各自独立又相互作用,与语言符号共同生成意义。它突破了传统话语分析孤立研究语言文字本身的局限性,把对话语的研究扩展到了除语言之外的图像、颜色、字体等其他意义表达的模态符号,关注多种模态符号在话语中所起地作用。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多模态话语分析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在各个学科之列,其中多模态话语框架理论对于外语教学也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多模态话语可以将多种符号模态并用,极大地丰富了信息输入法手段,强化了学习者对教学内容的记忆。在多模态教学中,主要强调把多种符号模态(语言、图像、音乐、网络等)引入教学过程,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能够参与学习中来,刺激学生在词汇记忆的同时产生多方面联想,从而达到增强知识的记忆效果。这种方法比单一的语言讲解更深入,更能加强学习者的迅速记忆能力。多模态教学采用多种教学手段(网络、小组合作、联想、角色扮演等)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来参与教学互动,达到了外语教学中注重视听说写练相结合的一大特点,激发了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学生不仅在亲身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发现新知识,师生互动环节中,还掌握了大量的教学知识,在日常的趣味练习中便不知不觉的逐步提升了个人学习能力和听说能力。多模态话语的魅力就在于能够让学生在轻松、活跃、自主的学习氛围中,提高个人的学习成绩并且增强了学习能力。多种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在大程度上弥补了传统的单模态教学方式的不足。多模态教学的主张是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教学目标等基本理念为学生选择一种或多种教学方法(听说法,交际法、全身反应法、暗示法、直接法、情景教学法、语法翻译法等),并将其合理运用在语言环境中,这些运用对于学生进行语言的理解和掌握是必不可少的。在多模态课堂教学中,教师结合多媒体手段创设真实的情境环境,通过听觉、视觉、触觉等多感官刺激,使学习者体验真实的目标语语言环境,提高学生输出运用词汇的能力。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多媒体教学设备的普及和完善,教学环境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这为多模态教学引入课堂提供了基本的技术条件。尽管目前在国内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也仅仅的局限于应用于语言教学的研究,在国内还处在初步发展的阶段,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多模态理论与外语教学实践研究的进一步探索和深入,该理论将会日趋成熟。多模态话语作为一种新生的教学模式,势必为外语课堂的教学注入了新生命和新理念,它完全符合语言学习的规律和原则,对于外语词汇教学产生的积极影响更是不可取代,相信在以后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应用更多种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来进行合理的结合,通过多渠道、多感官刺激的多模态教学将成为日后我国外语教学界的主流发展趋势。

读《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的心得

读《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的心得 概述:《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修订版)在吸取当代西方外语教学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外语教学实际,对影响外语教与学的各种重要因素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和讨论。同时,对外语教学所涉及的实践和方法等方面的问题也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介绍和探讨。 本书从本体论,实践论和方法论三个层次上对外语教学理论进行分析与讨论。 本体论层次:外语教学理论所有涉及到语言和语言教学的本质特征的问题,比如,外语学习与母语习得过程相比到底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语言是什么,学习一种语言意味着什么。 实践论层次:外语教学理论研究应该对外语教学活动的具体实施原则和方法进行描述。其中包括教学大纲的制定、教材的编写,课堂教学的组织、教学效果的评估和测试等等。 方法论层次:主要是对外语教学实践的途径、方法和技巧等问题进行探讨和探索。既要从理论层次描述外语教学具体实施的原则和步骤,还要对课堂教学的具体方法和技巧提出建议。 按照这个思路,全书共分为六个章节。 首先在绪论中,作者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外语教学论文的匮乏与重要性;我国外语教学存在的问题(理论研究薄弱,师资质量不高,教学资源匮乏,教学理念落后,应试倾向明显,权钱干扰严重);外语教学理论的主要内容和范围以及若干重要课题(本体论、实践论,方法论和教师发展研究)。 然后,作者按照这三个层次进行论述。 第一章作者谈到外语教学研究的几个重要趋势,介绍近年来国外外语教学理论研究的一些重要动向,如重视学生主体的研究(学习者个人差异的研究,包括年龄、语言潜能、动机,认知风格和性格等),学习过程的研究,主要包括原有知识的作用和学习者策略的研究),对传统的教学法进行反思等(对语法翻译法和听说法进行反思,提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外语教学的革新与变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计算机辅助外语学习等)第二章作者讲到外语教学研究的目标与方法,探讨外语教学研究与相关学科的关系,指出外语教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外语教学理论研究应该从本体论(语言和语言使用的本质,语言学习的本质和外语教学的本质),实践论(遵循的五大原则:系统原则,交际原则,认知原则,文化原则和情感原则)和方法论(设计出符合现代外语教学特点的心得教学方法)三个层次上进行。。 第三章作者对外语学习过程进行分析,对一些影响外语习得的重要因素进行分析(学习主体<外语学习主体的年龄,智力,语言潜能和认知风格;外语学习者的情感因素中的动机和态度以及个性>, 学习过程<原有知识,中介语>, 学习者策略<学习策略,交际策略和社交策略>),对当代国外外语教学理论界在这方面的主要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进行较为详尽的介绍和评价。 第四章作者探讨外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讨论外语交际能力的概念(Chomsky的语言能力和Hymes的交际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外语语法,词汇,听力和阅读理解和跨文化意识等能力的重要性和主要方法等问题。 第五章作者讲了外语教学的组织和实施,介绍外语课程设计、大纲制定、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和测试等实践过程,并分析和讨论他们所涉及的一系列理论问题。其中第三节重点谈到外语教师的基本素质(语言环境和社会环境方面,知识方面和文化因素方面)和培训(外语理论与实践,语言学理论和外语学习理论,教育心理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第四节重点讲到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性,课堂教学组织,外语课堂教学改革与外语课堂教学的基本功能)。第五节讲到外语教学的测试与评估(类型,效度,信度,步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