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分数的加减法

简单分数的加减法
简单分数的加减法

简单分数的加减法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三年级上册第99—100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直觉思维,初步学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母不超过10)分数加减法。进一步加深对分数的认识。

2、通过自主探索、对比观察,使学生初步体会到只有分母相同的分数才能直接相加减,并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3、让学生在观察操作及说算理训练中,培养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和观察推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学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2、会进行只有分母相同的分数直接相加减的计算。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或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

1、口答下面问题。

(1)

94里面有( )个91 85里面有( )个8

1 (2)55里面有( )个 51 5个5

1是( )分之( ) (3)1里面有( )个41 1里面有( )个81 1里面有( )个91 2、说说下面分数的具体含义。

53 92 4

4 二、创设情境,引出新知。

1、课件展示例1情境图,组织学生观察。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画面,从图中你获得了什么信息?

(2)学生可能汇报:“老师把一个西瓜平均分成8块,每块是这个西瓜的

81,小明吃了两块,就吃了这个西瓜的82,小丽吃了一块,就吃了这个西瓜的8

1……”。 2、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汇报。

3、组织学生根据所提出的问题列出算式,师板书算式。

4、揭示课题。

师:像这样的分数加减法该怎样计算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分数的简单计算,板书课题:“分数的简单计算”。

三、探究新知。

1、展示利用圆形代替西瓜画面示意图,将一个圆平均分成8份。

(1)、提问:小丽吃一份是全部的几分之几?板书:

81 小明吃2份是全部的几分之几?板书:8

2 两次合并起来,一共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

(2)、算式:82+81=8

3 (3)、说说算理。先让学生说,教师再引导并出示过程:

2个81加1个81是3个81,3个81就是8

3。 (4)、组织学生观察归纳。

师:同学们,请观察算式中的分子、分母,你发现了什么?

小组讨论、汇报交流得出结论。相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分母不变,分子相加。

2、探究同例2分母分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课件出示例2,组织学生看图列式

(1)展示长方形示意图。

请用一个分数表示图中阴影部分占长方形的几分之几。

(用动态演示移走的部分)让学生说说图中的意思。

(2)用算式表示图中的意思。算式: 65—62=63

(3)说说算理。师先引导学生说,教师再引导并出示过程:

5个()()减去2个()(),剩下( )个()(),就是()()

。 3、引导学生归纳加减法特征。

一起出示两个算式,要求学生仔细观察算式的特征。

82+81=83 65—62=6

3 先让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再引导归纳。

(1)分母相同。不管是加法还是减法,只有分母相同的分数,才能进行加、减运算。

(2)计算方法。分母不变,只是分子相加减。

4、探究用1减分数的计算方法。

(1)出示例3题目算式:1—4

1= 师引导学生想:这里的1应看成几分之几?为什么?

(2)借助课件演示减的过程。

(3)说说算理。先让学生说,教师再引导并出示过程:

1可以看作( )个

41,就是()()。4个()()减1个41,剩下( )个()(),就是()()。 (4)、简化算式:

1—41=44—41=4

3 5、指导学生看书第99~100页的内容。

三、巩固深化

完成教学书第100页的“做一做”。

四、作业布置

教学书第101页练习二十三的1~4题。

五、全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感觉快乐吗?

(公开课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教学内容: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93--94内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能解决实际问题。 2、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3、能主动参与有关的操作和探索活动。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 难点:探究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练习纸,绿色、红色水彩笔各一支。 学具:练习纸,绿色、红色水彩笔各一支。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 师:前两节课,我们认识了新朋友分数。 师:你能看图说出分数吗?你是怎么得到的? 2.填空 师:说得真好,我来考考大家。小组开火车。 63是( )个6 1。 84是( )个8 1。 73是( )个7 1。 同学们做的可真棒! 3.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分数。(板书: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二、教学新课 1.分数加法的探索 ①出示例5, 师:看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块巧克力,同学们爱吃吗? 生回答爱吃。 师:小明和小华也喜欢吃,看图说一说他们各吃了多少?生:小明吃了八分之五。小红吃了八分之二。 师:5 8 是什么意思? 2 8 呢? 生1:把一块巧克力平均分成8份,小明吃了5份,小红吃了2份。 生2:小明吃了5个1 8 ,小红吃了2个 1 8 。 师:两人一共吃这块巧克力的几分之几?你能列出算式吗? 根据回答,板书:5 8 + 2 8 师:你知道结果是多少吗?我们一起来画图看看。 ②动手操作,自主探索 师:拿出练习纸,一块巧克力 用红色表示小明吃掉的部分,用绿色表示小红吃掉的部分。 想一想,他们俩一共吃了几分之几?和同桌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展示作品。 师:他们一共吃掉了这块巧克力几分之几?(7 8 ) 你怎么得到的? 生:巧克力平均分成了8份,小明吃了5份,小红吃了2份,加起来就是7份, 8份里涂了7份,就是7 8 。 师:除了涂一涂,你认为还可以怎么想呢?(教师引导到5个1 8 加……) 规范:5个1 8 加2个 1 8 就是7个 1 8 ,也就是 7 8 师:某某同学说的真是棒!谁能像他这样说一说? 指名两位同学说:5个1 8 加2个 1 8 就是7个 1 8 ,也就是 7 8 齐说:5个1 8 加2个 1 8 就是7个 1 8 ,也就是 7 8 。

《 简单的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偃师市伊洛学校小学部 张红晓

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执笔人张红晓 教学内容: 第93---94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经历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会进行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计算,能用分数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能在计算分数加减和解决简单的分数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主动地参与有关的操作和探索活动,对分数与生活的联系有一定的感受。 教学重点: 掌握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教具准备: 课件 学具准备: 导学案,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自学 1、设疑导学: 师:孩子们,你们喜欢吃巧克力吗?(喜欢)老师也很喜欢吃。这不,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块巧克力,大家高兴吗?(出示情境图)我想吃它的两份,谁知道老师吃了它的几

分之几?(指名回答)这个分数里有几个八分之一?如果该你吃了,你想吃几份呢?是这块巧克力的几分之几?这个分数里有几个八分之一?咱俩谁吃得多? 刚刚发现孩子们不但爱吃,还爱学习,对上一节课的知识掌握的非常好。小明和小红也很爱吃巧克力,咱们看,(出示例5的已知条件)他俩谁吃得多?(小明)你能根据这两个已知条件提出不同的问题吗? 预设学生会提出如下问题,教师相机梳理板书: (1)两人一共吃了这块巧克力的几分之几? (2)小明比小红多吃这块巧克力的几分之几? (3)还剩下这块巧克力的几分之几? 谁能根据问题列出算式?(提问,教师板书算式) 板书:58 +28 = 58 -28 = 教师强调分数加减法算式书写格式:加号、减号和等号与分数的分数线对齐。 观察这两个算式,你发现它们与我们前面学过的算式有什么不同? 引出课题,板书课题: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2、明确目标: (出示学习目标)经历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会进行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计算,能用分数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展示: 1、合作探究: 根据导学案(一)的内容提示,小组探究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教师巡视,了解学情。 2、展示交流: (1)定人汇报,师及时点拨:

分数的加减法及简便运算.

分数的加减法 一、同分母的分数加减法 知识点:在计算同分母的分数加减法中,分母不变,直接用分子相加减。 注意:在计算同分母的分数加减法中,得数如果不是最简分数,我们必须将得数约分,使它成为最简分数。 例题一 5654+=5 10564=+=2 注意:因为5 10 不是最简分数,所以得约分,10和5的最大公因数是5, 所以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5,最后得数是2. 例题二 104 1059105109= -=-5 2= 注意:因为10 4 不是最简分数,必须约分,因为4和10的最大公因数 是2,所以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2,最后的数是5 2 知识点回顾:如何将一个不是最简的分数化为最简? (将一个非最简分数化为最简,我们就是将这个分数进行约分,一直约到分子和分母互质为止。所以要将一个分数进行约分,我们必须找到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因数,然后用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他们的最大公因数。) 专项练习一:同分母的分数加减法的专项练习 一、计算

715 - 215 712 - 112 1 - 916 911 - 711 38 + 38 16 + 16 314 +314 34 + 34 二、连线 19 + 4 9 2 7377+ 145 +1 5 1 8 987+ 47 + 67 137 115 11141+ 18 +78 29 11 9 3 92+ 2411 +511 5 9 2121+ 三、判断对错,并改正 (1)47 +37 = 714 (2)6 - 57 - 37 =577 -57 -3 7 =527 -3 7 =51 7 四、应用题 (1)一根铁丝长710 米,比另一根铁丝长3 10 米,了;另一根铁丝长多少米? (2)3天修一条路,第一天修了全长的112 ,第二天修了全长的5 12 ,第三天修了全长的几分之几?

简单分数的加减法

简单分数的加减法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三年级上册第99—100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直觉思维,初步学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母不超过10)分数加减法。进一步加深对分数的认识。 2、通过自主探索、对比观察,使学生初步体会到只有分母相同的分数才能直接相加减,并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3、让学生在观察操作及说算理训练中,培养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和观察推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学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2、会进行只有分母相同的分数直接相加减的计算。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或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 1、口答下面问题。 (1) 94里面有( )个91 85里面有( )个8 1 (2)55里面有( )个 51 5个5 1是( )分之( ) (3)1里面有( )个41 1里面有( )个81 1里面有( )个91 2、说说下面分数的具体含义。 53 92 4 4 二、创设情境,引出新知。 1、课件展示例1情境图,组织学生观察。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画面,从图中你获得了什么信息?

(2)学生可能汇报:“老师把一个西瓜平均分成8块,每块是这个西瓜的 81,小明吃了两块,就吃了这个西瓜的82,小丽吃了一块,就吃了这个西瓜的8 1……”。 2、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汇报。 3、组织学生根据所提出的问题列出算式,师板书算式。 4、揭示课题。 师:像这样的分数加减法该怎样计算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分数的简单计算,板书课题:“分数的简单计算”。 三、探究新知。 1、展示利用圆形代替西瓜画面示意图,将一个圆平均分成8份。 (1)、提问:小丽吃一份是全部的几分之几?板书: 81 小明吃2份是全部的几分之几?板书:8 2 两次合并起来,一共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 (2)、算式:82+81=8 3 (3)、说说算理。先让学生说,教师再引导并出示过程: 2个81加1个81是3个81,3个81就是8 3。 (4)、组织学生观察归纳。 师:同学们,请观察算式中的分子、分母,你发现了什么? 小组讨论、汇报交流得出结论。相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分母不变,分子相加。 2、探究同例2分母分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课件出示例2,组织学生看图列式 (1)展示长方形示意图。 请用一个分数表示图中阴影部分占长方形的几分之几。

新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简单的 分数加减法

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教学内容: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93--94内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会进行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能用分数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能在用分数加减解决简单的分数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3、能主动参与有关的操作盒探索活动,对分数与生活的联系又移动的感受。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练习纸,蓝色、红色水彩笔各一支。 学具:练习纸,蓝色、红色水彩笔各一支。 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 1.师:前两节课,我们认识了新朋友分数。 师:你能看图说出分数吗?你是怎么得到的? ()()

2.填空 师:说得真好,我来考考大家。小组开火车。 3个是() 是()个 是4个() 1里面有()个 里面有()个() 3.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分数。(贴板书: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二、教学新课 1.分数加法的探索 出示例5,列出算式 师:图画中告诉了我们什么?齐读。 生:小明吃了八分之五。小红吃了八分之二。 师:是什么意思?呢? 生1: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8份,小明吃了5份,小红吃了2份。生2:小明吃了5个,小红吃了2个。 师:两人一共吃这块巧克力的几分之几?你能列出算式吗? 根据回答,板书:+ 师:你知道结果是多少吗?我们一起来画图看看。 动手操作,自主探索 师:拿出练习纸,一块巧克力 用蓝色表示小明吃掉的部分,用红色表示小红吃掉的部分。 想一想,他们俩一共吃了几分之几?和同桌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展示作品。 师:他们一共吃掉了这块巧克力几分之几?() 你怎么得到的? 生1:每一份都是,小明吃了5个,小红吃了2个,加起来就是7个,也就是。

最新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 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教案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教学内容: 教材第60页—61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能计算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减运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的意识。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自主探究、交流合作、动手动脑能力及归纳出分数的算理和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 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加减法的算理、“整体”与“个体”的转化,化未知为己知。 教学难点: 实际问题抽象后的数学模型,建立数学模型。理解“1”表示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教学方法: 直观演示法、交流谈话法、操作合作法。 教具准备: 课件、纸卡片、彩笔、剪刀。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理解分数 二、动手动脑、交流合作 1.创设情境 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这一天,天气特别热,师傅就派猪八戒找水喝,没想到猪八戒找到一个大西瓜,他可高兴了!猪八戒实在忍不住,就把西瓜平均切成八块,师徒四人每人两块。他很快吃掉自己的两块西瓜,可是他还馋得直流口水,就又吃了三块西瓜,他只顾自己吃,差点把师傅都忘了。 2.学习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法运算 (1)猪八戒第一次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第二次又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两次一共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同学们,你能帮他算一算吗?

师:+等于多少,你是怎么算的?说说看。 (全班交流,初步感悟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规律。) (2)动手操作活动。 ①同桌合作商量,将一张画有图形的纸平均分成若干份。 ②每人按自己的喜好,涂出其中的几份。(不能都涂完,要互相谦让。) ③同桌互相说一说自己涂色的部分占整个图形的几分之几。 ④你们两人一共涂了这个图形的几分之几,怎样算的? (同桌合作完成,师巡视并提醒如何进行计算。) ⑤全班交流,同桌汇报。 ⑥观察交流,在进行同分母分数加法计算时你发现了什么?师生共同归纳小结,明确同分母分数加法的算理。 3.学习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减法运算 (1)师:猪八戒第一次和第二次哪次吃的西瓜多,多了几分之几,你知道吗?怎么算呢? (2)比一比。 ①拿出涂色的纸,同桌互相比一比。 ②把算式写在纸的背面,并说一说是怎样减的。 ③你在计算时发现了什么? (3)师:猪八戒吃了这个西瓜的后,还剩下几分之几?留给师傅和师兄够吗? (四人小组讨论)。 4.总结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三、巩固练习,数形结合 1.教材第61页“练一练”第1题。 2.教材第61页“练一练”第2题。 四、强化新知、课外延伸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教学反思: 本课在新授课之前先练习了两道题。旧知一般是后继新知的生长点,通过叙述分数的意义和看图比较分数的大小等练习,可以习旧引新,承前启后;再通过动画故事作为切入点,创设亲切、活泼的学习氛围,为学习新知创设良好的情境。 本课以“猪八戒吃西瓜”的有趣情境为主线,用直观图形来揭示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减法的运算规律,最终达到摆脱对图形直观的依赖,使学生能够直接进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运算,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愉悦和成功。本课教学时,学生做用“1”减去一个分数的运算时,稍有困难,通过理解“1”表示的意义后,就能够很顺利地进行运算了。

三年级数学教案《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三年级数学教案《简单的分数加减 法》 教学目标: 1、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能计算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减运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的意识。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自主探究、交流合作、动手动脑能力及归纳出分数的算理和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加减法的算理、整体与个体的转化,化未知为己知。 教学难点:实际问题抽象后的数学模型,建立数学模型。理解1表示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教学方法:直观演示法、交流谈话法、操作合作法。 教具准备:课件、纸卡片、彩笔、剪刀。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理解分数 二、动手动脑、交流合作 1.创设情境 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这一天,天气特别热,师傅就派猪八戒找水喝,没想到猪八戒找到一个大西瓜,他可高兴了!猪八戒实在忍不住,就把西瓜平均切成八块,师徒四人每人两块。他很快吃掉自

己的两块西瓜,可是他还馋得直流口水,就又吃了三块西瓜,他只顾自己吃,差点把师傅都忘了。 2.学习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法运算 (1)猪八戒第一次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第二次又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两次一共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同学们,你能帮他算一算吗? 师:+等于多少,你是怎么算的?说说看。 (全班交流,初步感悟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规律。) (2)动手操作活动。 ①同桌合作商量,将一张画有图形的纸平均分成若干份。 ②每人按自己的喜好,涂出其中的几份。(不能都涂完,要互相谦让。) ③同桌互相说一说自己涂色的部分占整个图形的几分之几。 ④你们两人一共涂了这个图形的几分之几,怎样算的? (同桌合作完成,师巡视并提醒如何进行计算。) ⑤全班交流,同桌汇报。 ⑥观察交流,在进行同分母分数加法计算时你发现了什么?师生共同归纳小结,明确同分母分数加法的算理。 3.学习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减法运算 (1)师:猪八戒第一次和第二次哪次吃的西瓜多,多了几分之几,你知道吗?怎么算呢? (2)比一比。 ①拿出涂色的纸,同桌互相比一比。 ②把算式写在纸的背面,并说一说是怎样减的。

简单分数加减法教案

简单分数加减法 王家铺小学 杨大武 教学目标: 1. 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分数加、减法的含义,初步理解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的算理,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能够正确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 2. 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和计算能力。 3. 培养学生规范书写和仔细计算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正确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难点: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和计算方法。 教具准备: 教师:PPT 。 学生:常规学习用品。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 1、 口答下面问题。 (1) 里面有( ) 个 , 里面有( ) 个 ; (2) 里面有( ) 个 ,5个 是( )分之( ); (3)1里面有( )个 ,1里面有( )个 ; 2、说说下面分数的具体含义 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我们在三年级就已经学习了。它和整数、小数加减法 一样,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今天我们就继续更深层次地探究这方面的知识。 二、互动新授: 9491858155515141 81539244

1.出示例1: 提问:观察图,你都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1、 小明和小丽一共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 2、 2、小明比小丽多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 2个 加1个 是3个 3个 就是 相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分母不变,分子相加。 2.提问:分数加法的含义是什么?怎样计算同分母分数加法? 相同分母的分数相加或相减: 分母不变,分子相加或相减。 3.出示例2:画面中的同学提出了什么问题?(还剩几分之几的矿泉水?) 提问:为什么用减法计算?分数减法的含义与整数减法相同吗?因为这道题中已知两个数的和是,其中一个数是,求另一个数是多少,所以用减法计算。分数减法的含义与整数减法相同。) 8181818183

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简单的分数加减法简单的分数加减法教学内容 简单的分数加减法教学要求 使学生初步学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加深对分母概念的理解。 教学重难点 加深对分母的理解,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法。 教具学具准备 1、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两张同样的长方形纸。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用分数表示下面每个图里的涂色部分。 2、看图中的涂色部分,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2/3是()个1/3 ()/()是()个1/()()/()是()个()/() 3、(1)出示两张同样大的长方形纸,要求对折再对折,问把它平均分成几份? (2)要求一张纸的四分之一涂色,另一张纸的四分之二涂色(涂好后问这一张是四分之几,另一张有几个四分之一)(3)一个四分之一拼到两个四分之一上能不能拼?这时就是几个四分之一?(3个)那么老师要问问看为什么能拼?

(平均分的纸一样大,平均分的份数一样多) (4)如果平均分的份数不一样,大小不一样能分吗? 3、导语:好,老师要问了,这个3/4怎么来的?(把1个1/4和2个1/4合起来)对,这就要用到加法,今天咱们就要学习同分母分数加法。 4、出示课题(课件显示) 二、新授 1、出示例1 一张长方形纸,做纸花用去2/5,做小旗用去1/5,一共用去这张纸的几分之几?(课件显示) (1)学生齐读题,说出已知条件和问题。(课件根据学生回答一一显示) 教师提问:把一张长方形纸平均分成5份,2/5是什么意思?1/5要用另外一张纸去表示吗? 一共用去这张纸的多少,只要把什么合起来?(做纸花用去的2个1/5和做小旗用的1个1/5合起来) (2)列算式1/5+2/5=3/5(课件显示) 提问:这道算式中的分数各表示什么?还剩下几分之几? 2、出示例2(课件显示例2图形) 教师提问: (1)老师把第一只圆平均分成几份?(6份)取其中的几份?用分数怎么表示?

简单分数的加减法练习题(100)

简单分数的加减法练习题(100) 1) 4/14+8/14= 2) 7/10+2/10= 3) 4/7-3/7= 4) 3/14+7/14= 5) 4/11+5/11= 6) 4/15+2/15= 7) 9/10-3/10= 8) 7/13+5/13= 9) 6/13+5/13= 10) 2/8+3/8= 11) 9/13-9/13= 12) 9/13+3/13= 13) 11/12-4/12= 14) 14/15-3/15= 15) 1/13+11/13= 16) 2/15-2/15= 17) 7/12+3/12= 18) 12/15-9/15= 19) 1/8+2/8= 20) 6/7-6/7= 21) 10/13+2/13= 22) 2/13+7/13= 23) 1/11+8/11= 24) 3/4-1/4= 25) 4/15+10/15= 26) 12/14-4/14= 27) 7/13+2/13= 28) 8/13-1/13= 29) 12/14-12/14= 30) 12/13-6/13= 31) 3/7+3/7= 32) 7/9+1/9= 33) 8/14+2/14= 34) 10-8/13= 35) 3/14-3/14= 36) 1/5+3/5= 37) 1/12+6/12= 38) 5/9+3/9= 39) 7/11-2/11= 40) 12/15-4/15= 41) 1/14+5/14= 42) 7/12-2/12=

43) 2/9+5/9= 44) 13/15-1/15= 45) 6/13-6/13= 46) 7/14+2/14= 47) 4/8-1/8= 48) 6/8-4/8= 49) 3/7-1/7= 50) 7/10-6/10= 51) 2/14+7/14= 52) 2/12+2/12= 53) 2/14+12/14= 54) 7/15-6/15= 55) 5/11+3/11= 56) 3/11+1/11= 57) 7/15+8/15= 58) 6/7-1/7= 59) 7/9-6/9= 60) 3/15+10/15= 61) 5/15-5/15= 62) 2/12+7/12= 63) 4/8+4/8= 64) 4/13-3/13= 65) 1/15+10/15= 66) 6/15+1/15= 67) 8/14-6/14= 68) 12/14+1/14= 69) 11/15+2/15= 70) 3/13-2/13= 71) 11/15-3/15= 72) 4/14+5/14= 73) 5/10-5/10= 74) 6/14+1/14= 75) 1/10+5/10= 76) 8/10-4/10= 77) 3/8+4/8= 78) 2/7+5/7= 79) 4/9-2/9= 80) 4/12+3/12= 81) 5/8-2/8= 82) 4/13+5/13= 83) 5/14+3/14= 84) 10-1/14= 85) 5/14+7/14= 86) 5/9-5/9= 87) 7/15+4/15=

《简单分数加减法》教案

《简单分数加减法》教案 第4节两个分数相加等于1和相应的减法 教学内容 冀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86~87页。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通过学生对生活事例的再现和直观图观察,理解相同分母分数相加方法。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法。 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 在学生体会到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法的算理和方法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 通过合作交流,使学生的探索意识、创新意识得到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并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法。 难点:受整数加、减计算法则的影响和对分数的含义不理解,分数加法学习有困难。教具学具 圆形纸片、方形纸片三角形。 教学设计 一、引入新课 师: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有关简单的分数加减法的知识。 板书课题:两个分数相加等于1和相应的减法。 二、探索新知 (一)教学例1 出示教材第86页例1。 观察下面两组图和数,在○里填上合适的符号。 (1)

2 2 1 (2) 1 4 1 1.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2.试着写出加法或减法算式。 (1)观察、思考。 让学生观察上面的两幅画,试着写出加减算式,并与同伴交流想法。(2)讨论、交流。 指名汇报,学生可能会列出以下几个算式: ①1 2 + 1 2 = 2 2 =1 ②1 4 + 1 4 + 1 4 + 1 4 = 4 4 =1 ③1-1 2 = 1 2 ④1-1 4 = 3 4 如果学生列出“1-2 4 = 2 4 、1- 3 4 = 1 4 ”这两个算式,教师也应给予肯定。 全班交流时,教师要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可以列出这些算式。(让学生结合直观图对自己列出的算式进行解释) (二)试一试 出示教材第86页“试一试”。

简单分数的加减法

简单分数的加减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直觉思维,初步学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母不超过10)分数加减法。进一步加深对分数的认识。 2、通过自主探索、对比观察,使学生初步体会到只有分母相同的分数才能直接相加减,并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3、让学生在观察操作及说算理训练中,培养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和观察推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学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2、会进行只有分母相同的分数直接相加减的计算。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或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 1、口答下面问题。 (1) 94里面有( )个91 85里面有( )个8 1 (2)55里面有( )个 51 5个5 1是( )分之( ) (3)1里面有( )个41 1里面有( )个81 1里面有( )个91 2、说说下面分数的具体含义。 53 92 4 4 二、创设情境,引出新知。 1、课件展示例1情境图,组织学生观察。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画面,从图中你获得了什么信息? (2)学生可能汇报:“老师把一个西瓜平均分成8块,每块是这个西瓜的81,小明吃了两块,就吃了这个西瓜的82,小丽吃了一块,就吃了这个西瓜的8 1……”。 2、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汇报。 3、组织学生根据所提出的问题列出算式,师板书算式。 4、揭示课题。 师:像这样的分数加减法该怎样计算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分数的简单计算,板书课题:“分数的简单计算”。 三、探究新知。 1、展示利用圆形代替西瓜画面示意图,将一个圆平均分成8份。 (1)、提问:小丽吃一份是全部的几分之几?板书: 81 小明吃2份是全部的几分之几?板书:8 2 两次合并起来,一共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 (2)、算式:82+81=8 3 (3)、说说算理。先让学生说,教师再引导并出示过程: 2个81加1个81是3个81,3个81就是8 3。 (4)、组织学生观察归纳。 师:同学们,请观察算式中的分子、分母,你发现了什么? 小组讨论、汇报交流得出结论。相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分母不变,分子相加。 2、探究同例2分母分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课件出示例2,组织学生看图列式 (1)展示长方形示意图。 请用一个分数表示图中阴影部分占长方形的几分之几。 (用动态演示移走的部分)让学生说说图中的意思。 (2)用算式表示图中的意思。算式: 65—62=63 (3)说说算理。师先引导学生说,教师再引导并出示过程:

四年级:数学教案-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教材 数学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数学教案 / 小学数学 /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数学教案-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数学的内容,让学生可以提升判断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直觉判断等能力,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四年级数学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教学内容 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教学要求 使学生初步学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加深对分母概念的理解。 教学重难点 加深对分母的理解,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法。 教具学具准备 1、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两张同样的长方形纸。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用分数表示下面每个图里的涂色部分。 2、看图中的涂色部分,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2/3是()个1/3 ()/()是()个1/()()/()是()个()/() 3、(1)出示两张同样大的长方形纸,要求对折再对折,问把它平均分成几份? (2)要求一张纸的四分之一涂色,另一张纸的四分之二涂色(涂好后问这一张是四分之几,另一张有几个四分之一) (3)一个四分之一拼到两个四分之一上能不能拼?这时就是几个四分之一?(3个)那么老师要问问看为什么能拼?(平均分的纸一样大,平均分的份数一样多)(4)如果平均分的份数不一样,大小不一样能分吗? 3、导语:好,老师要问了,这个3/4怎么来的?(把1个1/4和2个1/4合起来)对,这就要用到加法,今天咱们就要学习同分母分数加法。 4、出示课题(课件显示) 二、新授 1、出示例1 一张长方形纸,做纸花用去2/5,做小旗用去1/5,一共用去这张纸的几分之几?(课件显示)

小学五年级数学分数加减法的简便运算

五年级数学思维训练兴趣小组辅导教案 武喜梅

数学兴趣小组计划 为了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正确、合理地进行运算,逐步学会观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同时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策略,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步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实事求是的态度,力争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特制定兴趣小组活动计划。 一、兴趣小组活动的目标: 1、激发学生联合会学习数学的兴趣 2、开放学生思维,努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等。 3、扩展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并学会用最佳的方法来解题。 4、增加了实践的机会,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 5、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及多种能力,学生进行活动时,可以互相合作,也可以借鉴其他同学的不同想法,提高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二、活动重点 增加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活动地点 五(2)教室或多媒体室。 四、兴趣小组学生名单 五(1)学生名单: 李静李子珍任凯星李奇文张振涛 五(2)学生名单: 岳玮何怡宁何永清陈金凤李乐刘愉蔺钰媛南玉鹏吴一凡陈雅琪陈雅玲杨健袁引娣陈扬赵银秀付钰王生胜王宏伟 五(3)学生名单: 胡嘉琪马磊张文耀周步浩张文聪康伟健李顺毛俊明 五、兴趣小组活动时间: 每周三:第八、九节课 辅导教师:武喜梅 六、活动内容安排如下:

周次内容 第十三周分数加减法的简便运算第十四周相遇问题(求路程) 1 第十五周相遇问题(求时间) 第十六周相遇问题(求路程)2 第十七周一般应用题 第十八周解决问题 第十九周用小数除法解决问题 第二十周循环小数 分数加减法的简便运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2、使学生了解整数加法的运算律和减法的运算性质,同样适用于分数加减法,并能应用运算律或运算性质进行一些分数加减法的简便运算。 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感受数学学习的挑战性,体验成功学习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发现分数加减法也可以应用减法的性质和加法交换律、结合律来简算。 教学难点: 能正确应用运算律或运算性质进行一些分数加减法的简便运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读出下面算式并计算 7/8-1/4+1/2 1—(1/6+1/3) 二、教学实施 1、出示题目:小强做作业时,碰到了两道比较大小的题目: 3/7+2/5○2/5+3/7 (2/3+1/4)+3/4○2/3+(1/4+3/4) 师:你能很快帮小强写出答案吗?同桌交流。 通过交流,使学生明白整数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对分数加法同样适用。 2、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2/7+3/8+5/8 3/7+5/6+4/7 5/8-(3/8+1/12) 2/3-1/4-1/4 5/6+2/5+1/6+3/5 5/9+(4/5+4/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