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豆进口量激增的原因分析

我国大豆进口量激增的原因分析
我国大豆进口量激增的原因分析

我国大豆进口量激增的原因分析

摘要:我国由大豆世界最大生产国和出口国转变为最大的进口国,究其原因主要有国内大豆需求持续增加,而国内种植面积和产量并没有相应增加,国产大豆价格高,国内压榨企业外资垄断,以及国家对大豆和大豆制品的进口政策不同导致的。

关键词:国产大豆;进口大豆;需求;价格

20世纪50年代以前,中国是世界大豆的最大生产国和出口国。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大豆产量由原来的世界第一,退居为继美国、巴西和阿根廷之后的世界第四。而且,中国大豆进口量逐年递增,出口量逐年递减。自1996 年开始,中国已经从传统的大豆出口国转变为大豆、豆粕和豆油全面进口的净进口大国。在2005—2007年大豆进口量占世界进口量的42%,成为世界大豆第一进口国,预计2008年将达到44.7%。其中,2007年,我国进口大豆总量达3082万吨,是国内大豆生产总量的两倍多。同时,我国还进口成品豆油282万吨(需要约1500万吨大豆压榨而成)。我国大豆的进出口状况发生这样的变化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一、国内需求的快速膨胀,但国内供给不足

我国大豆的消费主要集中在饲料、压榨、种用和食用等几个方面。随着我国城乡居民对肉蛋禽鱼等食品的摄取量不断增多和加入WTO我国肉类食品出口增加,家禽、畜牧业发展迅速,饲料用豆粕的需求拉动使大豆的消费增长迅速,从1995年的1407.3万吨飞速增长到2006年的3020万吨。1993年油料市场放开以后,油脂加工能力的快速扩张使大豆压榨需求用量从1995年的747万吨增长到2006年的3470万吨。2005-2007年年均需求总量已达4400万吨/年。需求如此,但国产大豆的供给却不乐观。

从我国大豆近十年产量来看,除2005年产量达1800万吨外,其余年份基本保持在1400-1600万吨之间。从2001年开始,我国实施大豆振兴计划,加大对产区的投入力度,近几年来,我国大豆产量稳步增长,但增幅不大,基本维持在年产1600万吨以上的水平。由此可见我国大豆供需关系的紧张状况,国内大豆严重供不应求,必然大量进口。

我国大豆产量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是播种面积、单产难以提高。1961年美国和中国的大豆播种面积都在1000多万公顷,分别占世界大豆播种面积的46%和42%,经过40余年的发展,美国大豆播种面积达到3000万公顷,约占世界大

中国进口大豆点价模式利弊

中国进口大豆“点价”模式 在大豆国际贸易中,美国是主要的出口国,而中国是美国大豆的最大客户。双方贸易价格的确定过程也是一个博弈过程。这一过程中的谈判能力,决定了利益的最终分配。本文从基差交易入手,分析了中国点价交易方式的利弊。 基差交易中的利益分配:基差交易是进口商经常采用的定价和套期保值策略。具体是指进口商用期货市场价格来固定现货市场价格,从而将价格波动风险转移出去的一种套期保值策略。用这种方法,进口商在与出口商谈判时,可以暂时不确定固定价格,而是按交易所的期货价格固定基差,由进口商在装运前选择期货价格来定价。一旦选定某日的期货价格,则同时会在期货交易所建立空头交易仓位。等到转售货物时,进口商再以等于或大于买入现货的基差价格出售货物,并在期货交易所平仓。 中美之间的大豆贸易主要是在中国油厂、美国贸易商和美国农民三方之间进行。 中国油厂主要是通过一口价和点价方式,而美国农民则主要是采取点价卖货的方式。与中国油厂点价买货类似,美国农民的点价卖货是指农民把大豆卖给贸易商之后,并不确定大豆的卖出价,而是相对CBOT某月期货确定一个升贴水,农民在一定期限内可以自行选择约定合约的期货价格,期货合约均价减贴水即为农民得到的大豆销售价款。这一过程称为点价卖货,与中国油厂的点价买货正好是相对的过程。而国际大贸易商的作用就在于赚取其中的升贴水价格。 对此,可以从两个方向来进行分析: 1、贸易商的操作模式: 第一步:贸易商向农场主收购大豆,同时在期货市场卖出相应期货保值,该过程完成后手中持有大豆现货多头和相应期货空头; 第二步:计算自己的成本和利润,确定向中国油厂的升贴水报价,并和中国油厂签订出口合同,中国油厂接受升贴水报价,并在一定的期限内购买相应数量的期货即中国油厂点价 第三步:中国油厂将期货多单转单给贸易商,贸易商借以平掉手中的期货空头,同时中国油厂从贸易商手中购买相应数量的大豆现货,该过程完成后贸易商手中的大豆现货多头和期货空头同时平仓。 通过这一过程,贸易商在整个大豆贸易中所获得的利润没有任何价格因素,因此通过点价交易方式贸易商,可以完全规避价格波动风险。 2、中方点价方式在中方采购点价中,可以分为一口价和点价两种。所谓固定价格或一口价(fixed price)是指在签订进口合同时,直接定好进口大豆的价格,大豆价格的确定取决于进口商的谈判能力和当时的市场价格。所谓点价或者两口价是指,在签订进口合同时,并不直接确定大豆的价格,而是先和贸易商谈定一个升贴水,并在合同中约定以CBOT某月大豆合约作为标的合约,在一定的期限内由进口商自行采购相应数量的CBOT某月大豆期货合约,以期货价格均价加升贴水价作为最终的进口价格。 “点价”方式利弊点价方式的最有利之处在于,采用期货市场确定价格,价格公开、权威、透明,对买卖双方最公平。期货市场是现实中最接近完全竞争的市场,产生出的价格最接近均衡价格。对于农产品的贸易流通来说,期货价格对现货交易的双方提供了权威依据,买卖双方只需要在期货价格的基础上谈判一个品质或交割地的升贴水,这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在发达国家,成熟的期货市场甚至可以使有形的现货市场消失,所谓的现货市场只是在期货市场形成价格的基础上,通过发达的物流系统而实现的流通过程。 点价是目前中国企业在进口大宗商品时惯用的定价方式,指在进口商品时,并不直接确定商品价格,而

大豆进口成本计算公式

大豆进口成本计算公式 Revised by Petrel at 2021

大豆进口成本计算公式 豆类换算 大豆价格换算:1美元/蒲式耳=36.7437美元/吨 豆粕价格换算:1美元/短吨=1.1025美元/吨 豆油价格换算:1美分/磅=22.0462美元/吨 大豆单产换算:1蒲式耳/英亩=0.0672吨/公顷=4.4799公斤/亩 大豆重量容积换算:1蒲式耳=60磅=0.0272公吨=0.0268长吨=0.03短吨豆粕重量容积换算:1短吨=2000磅=0.9072公吨豆油重量容积换算:1磅=0.0004536公吨 1.CBOT大豆价格(美分/蒲式耳) 运达中国的综合基差(其中包括海湾基差和海运费用)(美分/蒲式耳) 1吨=36.7437蒲式耳 到岸价=(CBOT大豆价格+综合基差)×0.367433(单位换算)×8.28(汇率) 2.关税(关税率3%) 3.增值税(增值税率13%) 4.保险费8元/吨 5.中间商佣金40元/吨 6.卸船费22元/吨 7.商检、卫检费5元/吨 8.港杂费12元/吨9.入库短途费20元/吨10.其它杂费10元/吨 4项-10项其他费用共计120元/吨 进口大豆价格=(CBOT大豆价格+综合基差)×0.367433×8.28 (汇率)×1.03×1.13+120 CBOT与DCE报价单位换算关系 品种报价单位CBOT折合DCE元/吨 大豆美分/蒲式耳3.04元/吨 豆粕美元/短吨9.11元/吨 豆油美分/磅182.25元/吨 1蒲式耳大豆=27.216公斤 1短吨=2000磅1磅=453.6克 以某日CBOT收盘价为例: CBOT大豆收盘472.4*3.04≈1436元/吨 豆粕收盘155.3*9.11≈1415元/吨 豆油收盘16.66*182.25≈3036元/吨 目前大豆进口增值税13%;关税3%;豆粕进口增值税13%;关税5%; 豆油进口增值税13%;关税增值税13%; (以上换算基于汇率:1美元=8.28元。所有数值将随汇率变动而有所变化) 大豆压榨 一.CBOT大豆压榨利润构计算公式: 按照1蒲式耳大豆大约能压榨出11磅豆油的出油率,44磅豆粉的出粉率,1蒲史耳大豆压榨利润计算公式可以依照:

大豆进口成本计算公式.doc

.. 大豆进口成本计算公式 豆类换算 大豆价格换算: 1 美元 / 蒲式耳= 36.7437 美元 / 吨 豆粕价格换算: 1 美元 / 短吨= 1.1025 美元 /吨 豆油价格换算: 1 美分 / 磅= 22.0462 美元/吨 大豆单产换算: 1 蒲式耳 / 英亩= 0.0672 吨 / 公顷= 4.4799 公斤 /亩 大豆重量容积换算: 1 蒲式耳= 60 磅= 0.0272 公吨= 0.0268 长吨= 0.03 短吨 豆粕重量容积换算: 1 短吨= 2000 磅= 0.9072 公吨 豆油重量容积换算: 1 磅= 0.0004536 公吨 1. CBOT 大豆价格 ( 美分 / 蒲式耳) 运达中国的综合基差(其中包括海湾基差和海运费用)(美分 /蒲式耳 ) 1 吨 =36.7437蒲式耳 到岸价= (CBOT 大豆价格 +综合基差 ) × 0.367433 (单位换算)×8.28 (汇率) 2.关税(关税率 3 %) 3.增值税(增值税率13 %) 4.保险费8 元 / 吨 5.中间商佣金40 元 / 吨 6.卸船费22 元/ 吨 7.商检、卫检费 5 元/ 吨 8.港杂费12 元/ 吨9.入库短途费20 元 / 吨10.其它杂费10 元/ 吨 4 项 -10 项其他费用共计120 元 / 吨 进口大豆价格=(CBOT 大豆价格 +综合基差 ) × 0.367433 × 8.28 (汇率)× 1.03 × 1.13 +120

CBOT与 DCE 报价单位换算关系 品种报价单位CBOT 折合DCE元 / 吨 大豆美分/蒲式耳 3.04元/吨 豆粕美元 /短吨9.11元/吨 豆油美分/磅182.25元/吨 1 蒲式耳大豆 =27.216公斤 ;.

我国大豆进口量激增的原因分析

我国大豆进口量激增的原因分析 摘要:我国由大豆世界最大生产国和出口国转变为最大的进口国,究其原因主要有国内大豆需求持续增加,而国内种植面积和产量并没有相应增加,国产大豆价格高,国内压榨企业外资垄断,以及国家对大豆和大豆制品的进口政策不同导致的。 关键词:国产大豆;进口大豆;需求;价格 20世纪50年代以前,中国是世界大豆的最大生产国和出口国。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大豆产量由原来的世界第一,退居为继美国、巴西和阿根廷之后的世界第四。而且,中国大豆进口量逐年递增,出口量逐年递减。自1996 年开始,中国已经从传统的大豆出口国转变为大豆、豆粕和豆油全面进口的净进口大国。在2005—2007年大豆进口量占世界进口量的42%,成为世界大豆第一进口国,预计2008年将达到44.7%。其中,2007年,我国进口大豆总量达3082万吨,是国内大豆生产总量的两倍多。同时,我国还进口成品豆油282万吨(需要约1500万吨大豆压榨而成)。我国大豆的进出口状况发生这样的变化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一、国内需求的快速膨胀,但国内供给不足 我国大豆的消费主要集中在饲料、压榨、种用和食用等几个方面。随着我国城乡居民对肉蛋禽鱼等食品的摄取量不断增多和加入WTO我国肉类食品出口增加,家禽、畜牧业发展迅速,饲料用豆粕的需求拉动使大豆的消费增长迅速,从1995年的1407.3万吨飞速增长到2006年的3020万吨。1993年油料市场放开以后,油脂加工能力的快速扩张使大豆压榨需求用量从1995年的747万吨增长到2006年的3470万吨。2005-2007年年均需求总量已达4400万吨/年。需求如此,但国产大豆的供给却不乐观。 从我国大豆近十年产量来看,除2005年产量达1800万吨外,其余年份基本保持在1400-1600万吨之间。从2001年开始,我国实施大豆振兴计划,加大对产区的投入力度,近几年来,我国大豆产量稳步增长,但增幅不大,基本维持在年产1600万吨以上的水平。由此可见我国大豆供需关系的紧张状况,国内大豆严重供不应求,必然大量进口。 我国大豆产量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是播种面积、单产难以提高。1961年美国和中国的大豆播种面积都在1000多万公顷,分别占世界大豆播种面积的46%和42%,经过40余年的发展,美国大豆播种面积达到3000万公顷,约占世界大

贸易战形势下我国大豆进口贸易变化 情况分析 ——以2017~2018 年进口量分析

Statistics and Application 统计学与应用, 2019, 8(1), 127-133 Published Online February 2019 in H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0618127838.html,/journal/sa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0618127838.html,/10.12677/sa.2019.81014 Analysis on the Changes of Soybean Import Trade in China under the Situation of Trade War —Analysis of Imports by 2017-2018 Ting Zhou College of Sciences,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Beijing Received: Jan. 20th, 2019; accepted: Feb. 4th, 2019; published: Feb. 11th, 2019 Abstract Soybean is an important strategic crop in China, but its demand has long been dependent on im-ports, especially from the United Stat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Sino-U.S. trade war, we use the descriptive statistics method to analyze the change of soybean import trade in China in the last two years. To deal with the situation of trade war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China’s soybean trade relations provide ideas for the formulation of soybean industrial policy and early warning of economic problems that may arise in the future. Keywords Soybean Trade, Trade War, Descriptive Statistics 贸易战形势下我国大豆进口贸易变化 情况分析 ——以2017~2018年进口量分析 周婷 北方工业大学理学院,北京 收稿日期:2019年1月20日;录用日期:2019年2月4日;发布日期:2019年2月11日

由进口价格到零售价格的加价过程

由进口价格到零售价格的加价过程的几个好例子 例如:品名:美国二号黄大豆 规格:容重最少54磅/蒲式耳 总损坏粒最多3.0%(其中热损坏粒0.5%MAX) 杂质最多2.0% 破裂粒最多20.0% 其它颜色大豆最多2.0% 水份最多14.0% 含油量18%为基础 价格:USD220/MT CNF FO中国一主要港口 包装:散装 付款:即期信用证

[港杂费是在港口发生的人民币费用,包括报关、换单、THC,港口费,提重、回空、掏箱等等费用,在通常情况下和出口一样是可以包干的,但是进口可能涉及到一些不确定费用,比如说因报关不顺或者其他延迟导致的滞箱费,因海关查验发生的转栈、堆存等费用,这些情况在出口时发生的并不是很多,但是进口常会遇到。 PS:散装货物的港杂费要比集装箱货物的港杂费便宜些。比如,京唐港散装货物港杂费一般为28.5元/吨,集装箱约为80元/吨。 国内主要港口港杂费用 1. 港口名称(中/英文):深圳/SHENZHEN 收费描述; 文件费:RMB125或USD16/票报关费:一柜一票:RMB250/票; 一票多柜:第一柜RMB250, 每加一柜加收RMB100 商检换证:RMB100/票港口建设费:RMB80/120/120 PER20'/40'/40'HQ 码头设施保安费: RMB20/30/30 PER20'/40'/40'HQ THC RMB370/560 或USD46/68 PER20'/40'&40'HQ ORC USD141/269 PER20'/40' &40'HQ 电放费,改单费等费用根据船公司标准收取美线加收AMS:USD25/BILL ] 进口大豆价格换算公式及方法详解 2010-8-6 进口大豆价格换算公式及方法详解:大豆行业报告显示美国2011年1月交货的大豆到中国港口的成本为3,783元/吨,升贴水为100美分/蒲式耳,国际运费为56.74美元。 南美2011年1月交货的大豆到中国港口的成本为3,777元/吨,升贴水为104美分/蒲式耳,国际运费为54.57美元。人民币汇率为6.78元;大豆恢复3%的进口关税税率。你知道进口大豆价格换算是怎么换算的吗?今天就给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 进口大豆价格换算公式及方法详解 进口大豆价格换算公式及方法一览 大豆价格换算:1美元/蒲式耳=36.7437美元/吨 豆粕价格换算:1美元/短吨=1.1025美元/吨 豆油价格换算:1美分/磅=22.0462美元/吨 大豆单产换算:1蒲式耳/英亩=0.0672吨/公顷=4.4799公斤/亩 大豆重量容积换算:1蒲式耳=60磅=0.0272公吨=0.0268长吨=0.03短吨 豆粕重量容积换算:1短吨=2000磅=0.9072公吨 豆油重量容积换算:1磅=0.0004536公吨 1. cbot大豆价格(美分/蒲式耳)

大豆进口成本计算公式

大豆进口成本计算公式 豆类换算 大豆价格换算:1美元/蒲式耳=36.7437美元/吨 豆粕价格换算:1美元/短吨=1.1025美元/吨 豆油价格换算:1美分/磅=22.0462美元/吨 大豆单产换算:1蒲式耳/英亩=0.0672吨/公顷=4.4799公斤/亩 大豆重量容积换算:1蒲式耳=60磅=0.0272公吨=0.0268长吨=0.03短吨 豆粕重量容积换算:1短吨=2000磅=0.9072公吨 豆油重量容积换算:1磅=0.0004536公吨 1. CBOT大豆价格(美分/蒲式耳) 运达中国的综合基差(其中包括海湾基差和海运费用)(美分/蒲式耳) 1吨=36.7437蒲式耳 到岸价=(CBOT大豆价格+综合基差)×0.367433(单位换算)×8.28(汇率)2. 关税(关税率3%) 3. 增值税(增值税率13%) 4. 保险费8元/吨 5. 中间商佣金40元/吨 6. 卸船费22元/吨 7. 商检、卫检费5元/吨 8. 港杂费12元/吨 9. 入库短途费20元/吨10. 其它杂费10元/吨 4项-10项其他费用共计120元/吨 进口大豆价格=(CBOT大豆价格+综合基差)×0.367433×8.28 (汇率)×1.03×1.13+120 CBOT与DCE报价单位换算关系 品种报价单位 CBOT折合DCE元/吨 大豆美分/蒲式耳 3.04元/吨 豆粕美元/短吨 9.11元/吨 豆油美分/磅 182.25元/吨 1蒲式耳大豆=27.216公斤

1短吨=2000磅 1磅=453.6克 以某日CBOT收盘价为例: CBOT大豆收盘472.4*3.04≈1436元/吨 豆粕收盘155.3*9.11≈1415元/吨 豆油收盘16.66*182.25≈3036元/吨 目前大豆进口增值税13%;关税3%;豆粕进口增值税13%;关税5%; 豆油进口增值税13%;关税增值税13%; (以上换算基于汇率:1美元=8.28元。所有数值将随汇率变动而有所变化) 大豆压榨 一. CBOT大豆压榨利润构计算公式: 按照1蒲式耳大豆大约能压榨出11磅豆油的出油率,44磅豆粉的出粉率,1蒲史耳大豆压榨利润计算公式可以依照: 1蒲式耳大豆压榨利润=11*豆油价格(美圆/磅)+44*豆粕价格(美圆/磅)—大豆采购价格(美圆/蒲式耳)—加工费 二. 国产大豆压榨利润值计算公式为: 国产大豆按16%的出油率和78.5%的出粉率,压榨利润可以依照下列公式计算: 1吨大豆压榨利润=豆油销售价格×0.16+豆粕销售价格×0.785-大豆采购价格-加工费

大豆进出口贸易现状及其影响分析

湖南农业大学课程论文 学院:商学院班级:市场营销一班 姓名:李清清学号:201142350117 课程论文题目:我国大豆进出口现状及其影响分析课程名称:农产品国际贸易 评阅成绩: 评阅意见: 成绩评定教师签名: 日期:年月日

我国大豆进出口现状及其影响分析 学生:李清清 (商学院市场营销一班,学号201142350117) 摘要:大豆是优质油料作物和重要的蛋白质作物,在国际农产品市场扮演极为重要的角色。作为大豆的原产国,我国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主要出口国,但随着产业调整和世界格局的变更,近年来,我国已经从大豆主要出口国变为净进口国,贸易逆差巨大。本文分析了我国大豆贸易逆差的现状、影响因素及大豆贸易逆差对大豆及其相关产业发展的影响,并提出了一些可操作性的建议。 关键词:大豆贸易;进出口;逆差 一、国内外大豆进出口贸易相关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 荷兰的拉博银行(2010)发表的《全球食品供应链的可持续性与安全性》(Sustainability and security of the global food supply chain)指出,中国从世界各地进口冷冻鱼、羊毛、棕榈油、棉花等各种农产品中,最大宗的是来自阿根廷、巴西和美国的大豆,三者的总价值达二百亿美元左右。文章同时揭示了中国近年来近似沧海桑田般的变化,曾经占据世界产量90%的大豆王国,而进入20世纪之后,相继被美国和拉美的巴西、阿根廷等国家超越,并在过去15年里变成了一个严重依赖进口的国家。文章从资本角度分析了背后影藏的原因——资本介入大豆产供销链条,中国大豆生产贸易受外资控制,由此形成中国大豆的明显劣势。 (二)国内研究 关于我国大豆进出口贸易的国内研究,定量研究的文献占大多数。宋长鸣、李崇光、徐娟(2013年)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对中美农产品整合及其价格传

进口商品成本

一、进口货物成本的计算公式 FOB进口货物成本=FOB进口合同价+运费+保险费+进口国内费用+进口税费 CFR进口货物成本=CFR进口合同价+保险费+进口国内总费用+进口税费 CIF 进口货物成本=CIF进口合同价+进口国内总费用+进口税费 二、进口合同价格 进口合同价格在进口合同成立之前是一种估价,是买卖双方通过磋商可以取得一致意见的合同价格,有时也是进口方争取以此为基础交易的价格。在合同成立后,就是合同写明的商品价格。 三、进口国内总费用 进口国内费用包括的内容有: 1 卸货费、驳船费、码头建设费、码头仓租费等费用; 2 进口商品的检验费和其他公证费用; 3 银行费用,如开证费及其他手续费; 4 报关提货费; 5 国内运费、仓租费; 6从开证付款至收回货款之间所发生的利息支出; 7 其他费用。 其核算与出口国内费用核算相同。在FOB条件下进口运输和保险由进口方办理,并支付运费和保费,其计算方法与出口中运输和保险费的核算方法相同。但进*纳进口关税和海关代征的商品流转税,如增值税、消费税等。 四、货物进口关税的计算 海关在征收关税的工作中,要做到依率计征,除了要对进出口货物进行税则归类,确定应按哪个税号的适用税率征税外,还要正确审定计征关税的计税价格,计税价格即海关完税价格,是海关计征关税的依据。 1.进口货物完税价格。进口货物完税价格由海关以进口货物的成交价格为基础审核确定。一般包括货价、货物运抵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境内输入地点起卸前的运费和保费。通常以CIF价为基础。若货物在交易的过程中,卖方付给我方正常的折扣,则应在成交价格中扣除。进口货物采用CFR价格术语成交,应加保险费组成完税价格。其公式为: 完税价格=CFR÷(1 –保险费率) 进口货物采用FOB价格术语成交,应加保险费和运费组成完税价格,其公式为: 完税价格=(FOB价+ 运费)÷(1 –保险费率) 2.进口货物应纳关税计算。完税价格确定后,查出适用的税率就可以直接进行计算了。其公式为: 应纳关税额=应纳税进口货物数量x 完税后价格x 适用关税税率。 五、应纳消费税的计算 从国外进口应税消费品,海关要征收消费税。消费税的计算执行从量税和从价税两种计算方法。 1 从价定率消费税征收。我国消费税采用价内税,即计税价格组成中包括消费税税额。因此, 单位货物应纳消费税税额=组成计税价格x 适用消费税税率 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 关税+ 消费税 其中,关税完税价格即上述进口货物完税价格。故公式可整理为: 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x(1+适用关税税率)]÷(1-适用的消费税 税率) 2 实行从量定额征收应税消费税,以海关核定的应税消费进口数量为计税依据,计算公式为: 应纳消费税额=应纳税进口数量x 适用定额税率 六、应纳增值税计算 增殖税属于价外税,其大小由组成应纳增值税价格与适用的增值税税率计算所得,即: 应纳增值税额=组成计税价格x 适用税率x 应税进口数量 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 关税+ 消费税

我国大豆贸易现状及比较优势

我国大豆贸易现状及比较优势 中文摘要:本文阐述了当今大豆生产、贸易的现状,揭示了我国大豆进口量快 速增加的原因。并通过对我国的大豆竞争力水平、影响我国大豆生产的因素以及我国大豆的比较优势的详尽的分析,提出了解决我国大豆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正文 引言:大豆在我国的种植历史已经超过了5000年,长期以来,我国一直是世界 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净出口国。然而自我国于1996年全面开放大豆市场以来,大豆进口关税大幅降低,国外的大豆大量涌入我国,进口量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使得我国最终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 大豆尤其是转基因大豆的大量进口,不但损害了占农业人口4.66 %的大豆生产者的根本利益,还使得我国油脂行业的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大豆交易过程中,少数跨国公司已经实质上控制了大豆的生产、流通,并通过基金买卖等方式,间接影响芝加哥大豆期货市场(CBOT)的价格,并使得我国大豆加工企业最终成为“大豆风波”(2004年3月份,国内大豆加工企业集中采购的美国大豆升贴水期货价格为1064美分/蒲式耳,但5-6月份,大豆价格竟突然直线下落,至7月已跌至590.4美分/蒲式耳1 )的直接受害者。随后ADM等跨国公司对我国油脂压榨企业的地价收购,加强了其对我国大豆消费市场的控制。 在我国大豆产业处于内忧外患之际,只有认真审视我国大豆的竞争优势,才能更好地为我国的大豆振兴计划出谋划策,才能使我国大豆及大豆制品在激烈的国际市场中面对挑战。 一、我国大豆生产与贸易状况分析 (一)、大豆生产与贸易概况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富含优质蛋白的大豆日益成为人民健康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需求量迅速扩大。然而在我国大豆呈现刚性增长之际,本土大豆的产量却始终维持在1500万吨左右的水平,没有得到相应的提升,大豆需求的缺口主要靠进口来补充,到2003年,中国进口的大豆总量更是突破了2000万吨,超过了我国国产大豆的生产规模(见表1),使我国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 表1 1981-2004年中国大豆生产及进出口状况(万吨) 年份产量进口进口价格(美元/ 吨)出口出口价格(美元/ 吨)出口额(百万美元)贸易竞争力指数TCij需求量产量/需求量 1994 1600 5.2 265.17 83.2 268.00 222.98 0.8835 1522 1.05 1995 1350 29.4 256.82 37.5 262.29 98.36 0.1314 1341.9 1.01 1996 1322 111.4 288.60 19.2 348.32 66.88 -0.6556 1414.2 0.93 1997 1473 280.1 292.68 18.6 385.53 71.71 -0.8391 1734.5 0.85

关于中国大豆产业的分析

关于中国大豆产业的分析 一、背景分析 目前,世界大豆主产国有四个,分别为美国、巴西、阿根廷和中国。从近年来这些国家的生产情况看,美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其产量占世界大豆总产量的一半以上,巴西是第二大豆生产国,阿根廷、中国的大豆产量分别居于世界第三、四位。07年在全球23个种植转基因作物的国家中,有12个国家种植了转基因大豆。美国、巴西、阿根廷是转基因大豆主要生产国,美国转基因大豆种植率91.9%,阿根廷90.4%,巴西70.3%,它们的产量占全球转基因产量的82%,占全球出口量的90%。在世界转基因大豆这场漩涡中,由于转基因大豆的成本远低于非转基因大豆,我国开始进口转基因大豆。 中国从1995年开始变成大豆净进口国,2003年中国进口大豆达到2074万吨,这一年国内大豆进口量首次超过国内产量。同时来自美国农业部的资料显示,2002-2003年度中国大豆的进口数量,首次超过欧盟跃居世界第一。2004年是2022万吨,2005年是2659万吨,2006年则为2826万吨。2007年,我国大豆进口量高达3082万吨。2008年进口大豆的压榨量达到3900万吨,国产大豆则为200万吨,也就是说有超过95%的油脂压榨企业使用进口大豆。2009年全年大豆的进口量是4200万吨,占到了全国大豆油市场的90%。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约占世界的1/3。而且未来国内大豆仍存较大的供给缺口。中国对大豆的需求将延续递增走势,直到中国人口增长出现拐点。(见图1) (图1) 二、美国阴谋的开始 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对大豆产业这意味着大豆加工行业将对外资开放。由于低廉的进口成本,利用进口转基因大豆的加工行业在此期间获得了丰厚利

中国大豆进出口市场调查报告

中国大豆进出口市场调查报告北京博研智尚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中国大豆进出口市场调查报告 2011年中国大豆进口的特点分析 (一)进口量及价格分析 中国进口大豆主要来自以美国为代表的北美市场和以巴西、阿根廷为代表的南美市场,由于生长季和收获季的差异,中国自上述两大地区进口规模此消彼长。而也正受此影响,中国全年进口大豆整体呈现较为明显的波浪态势。 与此同时,2011年中国大豆月度进口均价延续2010年底以来高位运行态势,2011年10月份以前月度进口就均价保持在550美元/吨以上,但月度进口均价自2011年11月、12月连续2个月回落。 2011年中国大豆进口量及价格趋势 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 进口量单价 数据来源:我司数据研究中心分析整理(二)贸易方式分析 长期以来,一般贸易为中国大豆进口主要采用的贸易方式。2011年各月度,其均占到同期进口总规模90%以上的比重。整体来看,2011年中国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口大豆4980万吨,减少2.7%,价值282.3亿美元,增长20.4%,占同期进口总量、值均为94.6%。同期,加工贸易进口35.6万吨,减少67%,价值2亿美元,下降60.2%;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进口248.5万吨,减少2.4%,价值14亿美

元,增长21.7%。 数据来源:我司数据研究中心分析整理 (三)主要进口市场分析 美国、巴西和阿根廷作为全球最重要的三个大豆生产国,长期以来也是中国进口大豆的主要来源地。受季节因素影响,中国自上述市场进口大豆规模在不同时期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2011年,自巴西进口2062万吨,增加11%,价值117.9亿美元,增长44.7%;自阿根廷进口784.2万吨,减少29.9%,价值43.6亿美元,下降12.4%;同期,中国自美国进口大豆2235万吨,减少5.3%,价值126.5亿美元,增长11.7%,占同期中国进口大豆总量、值的42.5%和42.4%。 2011年中国自主要市场进口大豆情况 数据来源:我司数据研究中心分析整理 2062 784.2 2235

当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

当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大豆产业进口形势十分严峻,进口需求呈现刚性,进口数量持续上升,进口价格受制于外商,对国内大豆产业造成极大冲击。如何振兴我国大豆产业,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本文在分析我国大豆生产及进口概况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大豆产业进口存在的多方面问题,为振兴我国大豆产业、提升我国大豆产业竞争力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我国大豆产业生产、进口及消费概况 (一)生产概况 目前世界大豆的生产主要集中在美国、巴西、阿根廷和中国,四国的总种植面积占世界大豆种植面积的84.5%,总产量占世界的89.8%。我国种植大豆的历史悠久,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豆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总产和单产总体上呈现出逐步增加的趋势。但与其他重要生产国相比,我国的大豆产业生产形势不容乐观。联合国粮农组织公布的数据显示,2008 年美国、巴西、阿根廷的大豆产量分别达到8000 万t、5900 万t和5050万t,位居世界前3 位。而一直号称“大豆故乡”、“种植大豆历史长达5000 年”的中国,当年的大豆总产量仅为1555万t,居世界第4 位。受到种植效益下滑的影响,2009 年我国大豆产量为1498万t(见表1),继续呈现下降趋势。2010 年,我国大豆产业发展整体失衡,大豆播种面积继续下滑,但由于大豆作物生长期内长势良好,单产普遍提高,当年国内大豆产量达1520万t,同比增加22 万t,增幅达到1.47%。 此外,由于化肥、柴油等农资价格的上涨,以及人工费用的增加,大豆的种植成本也随之进一步增加。据调查,2010 年黑龙江省大豆种植成本约410 元/ 亩,同比增加32 元/ 亩,增幅8.5%;安徽省大豆种植成本约390 元/ 亩,同比增25 元/ 亩,增幅6.7%。虽然国家近年来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支撑大豆市场价格、扶持大豆产业发展,但在土地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玉米、粳稻作物价格不断上涨,必然挤占大豆的种植空间,国内主产区大豆播种面积减少的趋势短期内难以改变。 (二)进口概况 对我国的大豆进口而言,1996年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分水岭。20世纪50 年代,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的生产国和出口国,直至1995 年,中国大豆的产量一直大于需求量,是大豆净出口国。1996年以来,大豆国内市场和大豆进出口贸易基本放开,国外大豆大量涌入,进口量逐年增加,而出口量徘徊不前,使得我国大豆国际贸易出现逆向发展,最终由净出口国转变为净进口国。2000 年,我国大豆年进口量首次突破1000 万t,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大豆成为我国进口量最大、用汇最多的农产品。 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我国累计进口大豆3744 万t,进入2009年,我国大豆进口规模继续刷新历史记录,当年累计进口大豆4255 万t,比2008

我国大豆供需现状及预测分析

我国大豆供需现状及预测分析 一、我国大豆供给现状分析 1.1国内大豆生产情况 近年来,我国大豆产量总体呈现波动性增长态势。日益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与严峻的经济形势、国产大豆自身品质有待提高和加工企业过度依赖进口大豆等诸多原因导致国内大豆种植收益不断下降 ,农户种植大豆积极性持续降低。为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大豆消费需求 , 增加大豆进口量成为唯一选择 , 使大豆自给率持续走低。 图1.1 中国大豆产量统计图

图1.2 中国大豆播种面积统计图 图1.3 2015年全国大豆种植面积及产量预估 由以上表格可以看出黑龙江的种植面积及产量约占全国30%,我们可以看出今年黑龙江地区大豆种植面积和种植产量较去年都有不到3%左右的降幅。种植玉米收益高于大豆一倍还多,也刺激农户改为种植玉米或者其他农产品。 1.2国内大豆进口情况 1.2.1地区 中国大豆主要从三个国家进口,分别是阿根廷、巴西和美国。来自阿

根廷的大豆进口量,2014年为28392291.7吨,相比2013年26416101.8吨下降了7%,并且有逐年下降的趋势;来自巴西的大豆进口量,2014年为202348358.1吨,相比2013年的187252641.5吨上升了8%;来自美国的大豆进口量,2014年为201297923.9吨,相比2013年的148266433.7吨上升了35%。 从进口来源看,我国进口大豆国别构成发生了明显变化。2006年,巴西首次超过美国,成为我国最大的大豆进口来源地。而目前来看,美国很有可能超过巴西成为我国最大的大豆进口来源地。 1.2.2 进口量 表1.2.2中国大豆历年进口量 1996年之前,我国是大豆净出口国,年净出口量从几十万吨到一百多万吨不等。近些年,大豆的食用和榨油需求继续增加,国民肉、蛋、奶需求强劲,

2018年我国大豆进口量近7年来首次减少

2018年我国大豆进口量近7年来首次减少 (进出口监测预警专题) 据海关统计,2018年,我国进口大豆8803.1万吨,比2017年(下同)减少7.9%,自2012年以来首次出现减少;价值2501.5亿元,下降6.9%;进口平均价格为每吨2841.7元,上涨1.1%。其中12月份进口572.1万吨,同比减少40.1%,环比增加6.3%;价值176.7亿元,同比下降33.2%,环比增长9.4%;进口平均价格为每吨3088.1元,同比上涨11.5%,环比上涨2.9%。 2018年我国大豆进口的主要特点: 自巴西进口6608.2万吨,增加29.8%,占75.1%,比重较2017年大幅提升21.8个百分点;自美国进口1664万吨,减少49.4%,占18.9%,下滑15.5个百分点。同期,自加拿大、阿根廷和乌拉圭分别进口179.2万吨、146.4万吨和119.9万吨,分别减少12.5%、77.8%和53.4%。自俄罗斯进口81.7万吨,增加60.8%。此外,42.7%由外商投资企业进口,减少5.1%;39.7%由民营企业进口,减少9.6%;17.6%由国有企业进口,减少10.2%。 初步分析,2018年我国大豆进口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受中美贸易摩擦影响,叠加阿根廷等国减产的影响。2018年,受中美贸易摩擦影响,在美国大豆传统销售旺季的第四季度,我国自美国大豆月度进口量均不足10万吨,全年自美国大豆进口锐减近半,对当年我国大豆进口总量减少的贡献率高达216.1%。此外,由于干旱、洪涝等因素影响,2017/18年度乌拉圭、阿根廷等国大豆均出现减产。其中,阿根廷大

豆产量减少至3700万吨,减幅高达35.7%1。虽然2018年我国自巴西、俄罗斯等国进口大豆显著增加,但仍无法完全填补美国、阿根廷等国大豆进口骤降带来的缺口。 当前值得关注的问题:中美决定停止升级贸易限制措施,中美大豆贸易未来走势值得关注。2018年12月1日,中美双方决定停止升级关税等贸易限制措施。根据美国大豆出口委员会的数据,2018年12月13日前后,中国客户已购买了150~200万吨美国大豆,将于2019年一季度交付。随着中美双方磋商的推进,未来中美大豆贸易有望恢复。我国大豆进口来源多元化进程持续推进。2018年12月19日,我国与玻利维亚方面签署议定书,玻利维亚大豆可正式向我国出口2。自2019年1月1日起,我国与新西兰、秘鲁、哥斯达黎加、瑞士、冰岛、韩国、澳大利亚、格鲁吉亚以及亚太贸易协定国家的协定税率进一步降低,自部分市场进口大豆关税税率将下调至零3。随着我国积极开拓新的大豆进口来源,大豆进口供应格局有望持续向多元化发展。 1《四季度供给趋紧豆粕仍有上涨空间》,和讯网,2018年10月8日 2《玻利维亚大豆输华植物检疫要求议定书正式签署可向我国出口!》,观察者,2018年12月21日 3《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关于2019年进出口暂定税率等调整方案的通知》,财政部,2019年1月1日

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大豆进口的影响及中国的对策

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大豆进口的影响及中国的对策 一、背景和概况 (一)背景 中国是大豆的原产国,1910年前后,中国大豆产量约占世界产量的88.0%。但在最近110年左右的时间里,全球大豆生产发生了剧烈变化。在1941年前后,美国超过中国成为第一大豆生产国,约占全球产量的46.5%。1974年,巴西的产量超过了中国成为全球第二的大豆生产国。从2017—2018年的市场来看,中国大豆产量在全球排名第4位,仅占全球产量的 4.2%,大豆消费量却占全球的31.7%,约有9600万吨需要进口。2018年3月23日,随着美国签署对华贸易备忘录,宣布对中国航空航天、信息通信技术、机械等产品加收25%的关税;2018年4月2日起,中国对原产于美国的7类128项进口商品中中止关税减让义务,在现行适用关税税率基础上加征关税,对水果及制品等120项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税率为15%,对大豆等8项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税率为25%。2018年9月18日,为应对美国再次对我国2000亿美元商品加征10%关税税率,中国也再次宣布对原产于美国约600亿美元进口商品加征10%或5%关税。随着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大豆作为我国最依赖进口的商品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因为美国大豆出口高度依赖中国市场,故大豆成为了中美贸易摩擦中中方反制美方的一个重要筹码。但另一方面,中国又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但另一方面,中国又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中国大豆70%以上的需求依赖进口,2017年中国大豆进口量高达9500多万吨,占全球进口总量的68%,中国大豆贸易政策的改变将会对世界大豆产业和外贸格局产生多方面的影响。 (二)概况 1.中国大豆进口规模持续增加 从2007年到2017中国大豆进口量的变化图中可以看出,中国大豆进口规模持续增加,2007年我国大豆的进口数量为3082万吨,到2013年进口数量激增,翻了一倍多,超过6000万吨,达到6338万吨,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进口国。随后2015年超过8000万吨,2017年我国大豆进口再创新高,首次突破9000万吨,达到9553万吨。

中国年进口大豆达国产5倍左右

中国年进口大豆达国产5倍左右 中国年进口大豆达国产5倍左右美国农业部最新的预测报告显示,2013/2014作物年度,中国进口的大豆将达到6900万吨,与上一年度相比,增加约1000万吨。 中国现在每年进口的大豆是国产大豆的5倍左右,这是一个令国人尴尬的数字;30年前,中国大豆还是自给自足,不时出口。中国大豆近年来不只是因为价格太高失去市场,以美国大豆为代表的海外大豆,过去30年在中国市场厉兵秣马形成的综合竞争力,国产大豆要正面迎战并不容易。 美国大豆的竞争力,首先是价格便宜,价格便宜的背后是进口到中国的关税极低,只有3%左右。 一位资深行业人士对《第一财经(微博)日报》记者表示,3%的低关税水平与中国大豆业十余年前的弄巧成拙有关。 1995年前后,中国大豆的主产区黑龙江大豆减产,当时有关方面提出黑龙江生产的大豆只能用于当地加工。这成为进口大豆贸易的发令枪。一些当时在经贸部招商引资努力下来华投资大豆压榨行业的外国企业,由于布局在沿海,遇到前所未有的大豆供应压力,企业生产难以为继。 上述人士说,这些外资企业在中国建厂之前,招商部门曾经许诺“中国有丰富的大豆资源,大豆原料供应有保障”,这时候黑龙江大豆不能出省,上述企业便向经贸部打报告要求获得国内大豆供应,或者从国外进口大豆用于压榨加工。1995年前后,大豆进口还属于进口关税配额管理,配额内关税为3%,否则在100%以上。面对外资企业的进口要求,当时有关方面决定,大豆进口合同视同进口配额,按照3%关税进口。这也是后来中国入世谈判中,外方要求维持大豆进口现行管理制度的依据,即低关税,无进口配额管理。

作为壁垒的关税突然大幅降低,让海外大豆及其相关产品大量涌入国内。美国农业部的历史数据显示,1994年10月到1995年5月,美国出口了22亿磅的大豆油,其中12亿磅出口到中国,中国占比超过50%,往年中国占比最高仅有11%,中国市场是当年美国大豆油出口的主要“功臣”。 中国进口大豆的低关税做法持续至今,让海外大豆价格优势得以充分体现。 美国大豆在中国市场站住脚,价格优势只是一方面,美国大豆业与中国养殖业的深度捆绑,是美国大豆在中国市场得以不断扩大份额的另一个重要基础。 1982年美国大豆出口协会在中国开设办事处,这个协会的有关人士介绍,当时美国大豆出口协会派出技术专家开始深入研究中国养殖行业,发现生产效率低下,根本的原因是饲料。虽然中国盛产大豆和玉米,出口换汇却是主要目的,如何高效地使用大豆,促进养殖业效率的提高并非重点。当时中国的饲料工业也才刚刚起步,饲料中豆粕的使用量还很少。美国大豆出口协会在中国饲料企业和养殖户中间大面积推广“豆粕玉米型动物日粮”,通过养殖试验,让从业者亲眼目睹这一饲料配方的优势,“豆粕玉米型日粮”一直到今天仍为饲料和养殖行业普遍使用。 在鱼粉还是生猪特别是家禽饲料中主要蛋白原料的时候,美国大豆出口协会又在养殖企业和饲料企业中推广“无鱼粉配方”,用豆粕替代鱼粉,既大幅降低饲料成本,又改善了畜禽产品的品质,还保护了海洋资源。美国大豆出口协会后来在中国饲料企业特别是养殖企业中推广“全脂大豆”的加工和饲料技术,满足动物不同生长阶段对营养和能量的需要,提高了养殖效率,也丰富了饲料企业的产品线,提高了饲料和养殖企业的收入,同时也带动了大豆的需求。 饲料主要由玉米、豆粕以及鱼粉和一些添加剂构成,豆粕作为动物生长过程中蛋白质摄取的主要来源,单位占比为25%左右。1991年至2008 年间,中国饲料产量由3570 万吨增加到1.37亿吨,预计2015 年中国饲料需求量达到2.17亿吨。这意味着,只要中国养殖业继续增长,美国大豆在中国市场总有一席之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