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简史

中国哲学简史
中国哲学简史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

11广电1 2011370120 杨萌

第一部分:哲学与中国哲学

哲学(philosophy)是一个译名,其西文原字出于希腊,本是“爱智慧”的意思。百度百科说“哲学,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

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是社会意识的具体存在和表现形式,是以追求世界的本源、本质、共性或绝对、终极的形而上者为形式,以确

立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内容的社会科学。”

哲学基本问题有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

质何者为本源的问题。对这一方面的问题历来有两种根本不同的回答,

由此在哲学上形成了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两大阵营、两个基本派别、两

条对立的路线。凡是认为意识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即意识先

于物质,物质依赖意识而存在,物质是意识的产物的哲学派别属于唯心

主义;凡是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即物质先于意识,

意识是物质的产物的哲学派别属于唯物主义。除了这两种根本对立的回

答外,还有一种回答,认为物质和意识是两个独立的、互不依赖的本原。持这种观点的哲学流派称为二元论,它是动摇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

间的不彻底的哲学,最终往往倒向唯心主义。

哲学基本问题的另一个方面是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对这一方

面的问题,绝大多数哲学家,包括唯物主义哲学家和一些唯心主义哲学

家都做了肯定的回答。但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这个问题的解决在

原则上是不同的。唯物主义是在承认物质世界及其规律的客观存在,承

认思维是存在于反映的基础上,承认世界是可以认识的;唯心主义则把

客观世界看作思维、精神的产物,认为认识世界就是精神的自我认识。

也有一些哲学家如D.休谟和I.康德,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或者否认

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他们是哲学史上的不可知论者。

根据以上的第一方面可以将哲学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基本派别:

唯物主义:将世界的本源归结为物质,物质由原材料产生,主张物

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认为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具体又分为古代朴素

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该流派哲学一直强

调感官认知与理性推理及客观证据,由于自然科学发展的局限,该流派

在关于世界起源的解释上尚无定论。

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源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唯心主义内容十分之复杂,大体可以分为三类:客观唯心主义,其包涵了唯心主义的所有共同特点,主要表现在比

较古老的“具象神”宗教,强调主宰万物的神灵的客观存在。

主观唯心主义,包涵唯心主义的所有共同特点,认为物质的存在是

因为人的意识(而非神灵的)存在。更深入地追究,就是将“认知”与“存在”等价起来,主观唯心主义所讲的“存在”是狭隘的“客体”对

于“主体”的被认知。

绝对唯心主义,包涵唯心主义的所有共同特点,黑格尔在他的《逻

辑学》的末尾对“绝对理念”进行了详尽阐述,但其原文十分之复杂难懂,就连哲学家瓦勒斯、罗素也难以作出解释。在追究世界的本源元素

时“绝对唯心”陷入了与“客观唯心”一样的观点,但不同的是绝对唯

心对“神灵是实体”进行了否定。亚里士多德的“神”以及伊斯兰苏菲

主义均属于该范畴。

根据以上的第二方面可以讲哲学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两个基本观点:

可知论:认为世界是可以被认知的,持该观点者多为唯物论者,认为

人可以凭借感觉器官及其延伸(指科学仪器)完全认知世界,而至今尚未

被认知的部分只是因为技术的不发达,人完全认识世界是必然。

不可知论:认为世界是不能被认知的或不能被完全认知,此处的不能

完全被认知并非“尚未被认知”,而是指世界的某些部分或某些层面,人

类是永远无法知道其真相的。持该观点多为唯心主义者,“概念世界”是

研究不可知论时不可不提的概念。

中国古来并没有与今所谓哲学意义完全相同的名称。在西方人眼里,

中国人的生活渗透了儒家思想,儒家俨然成为一种宗教。而事实上,儒家

并不是一种宗教。正如冯友兰先生说:“任何一种大的宗教,它的核心部

分必然有哲学。每一种大的宗教就是某种哲学加上一定的上层建筑,包括

迷信、教义、礼仪和体制。”而儒学,并非如此。

先秦所谓的“学”,其意义可以说与希腊所谓哲学略约相同。先秦

时讲思想的书都称为某子,《七略》将所有的子书都归为《诸子略》,于

是后来的“诸子之学”成为与今哲学意味大致相当的名词。

魏晋时,有玄学的名称。南北朝后,玄学成为专科,与经、文、史学

平列。

到了宋代,又有“道学”、“义理之学”、“理学”等名称。

清朝人又将学问分为义理、考据、辞章三类,所谓义理,即是哲学。

许多人习惯认为,道、儒、佛是中国的三大宗教。其实,儒家并不是

宗教。而道家和道教是不同的两回事,道家是一种哲学,道教才是宗教。

它们的内涵不仅不同,甚至是矛盾的。如冯老所说:“道家哲学教导人顺

乎自然,道教却教导人逆乎自然。”

所谓中国哲学,也可以指中国系的哲学。可以在外来哲学的基础上与

本民族的哲学文化不断的融合,创造出自己民族所适合的、认同的世界观

和方法论。

中国人不像其他民族那样重视宗教,“将来的世界里,哲学将取代宗

教的地位,这是合乎中国哲学传统的。人不需要教化,但是人必须哲学化。当人哲学化了,他也就得到了宗教所提供的最高福分!”

第二部分:走进《中国哲学简史》的世界

初读《中国哲学简史》,才发觉原来自己对中国的哲学思想一窍不通。

虽然看不懂,但是感觉从这只有300来页的书本里看到了中国的哲学思想在中华上下5000千年的历史的发展脉络。

这本书里讲了中国历史上的各家:儒家,法家,道家,名家,墨家等等,尽管对哲学知之甚少,但书中所写"哲学在中国文化中所占的地位,历来可以与宗教在其他文化中的地位相比"这句话,可以大概使我们了解到中国哲学的重要性。纵观全书,冯老将中国哲学的各个点都涵盖到了,不仅着重讲解了儒、道、佛三家的哲学文化。更是在对其仔细区分的基础

上,还具体写到了新道家、禅学、更新的儒家文化。总体而言,冯老的语言文字虽然简明扼要,但是内容却无比丰富,每一个段落都可以作为

一个哲学命题进行研究,甚至一段话里都包含有深刻的哲理。

就我自己这次写读书笔记的感受而言,我个人认为刚开始时不是很喜欢这本书。总觉得整本书中没有规划出一个清晰的大纲,就像顺着历史痕迹延伸写出来的。这对于我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可能是因为自己历史知识的欠缺和文言知识的匮乏,而且对于那个遥远的时代感悟力不强

吧。而且正是由于冯老的书内容全面,涉及点多,在刚刚开始的时候我

不知道该怎么下手,所以就避而不谈,仅仅很简单的写了西方哲学和中

国哲学的大体情况,并没有进一步的思考和研究。后来我无意中找到了

张岱年先生的一本《中国哲学史大纲》,仅仅是看了一下目录部分,就

让我豁然开朗,于是我便按照张老的思路着手写读书笔记。但是,张老

的书美中不足的是,对于佛教、道教以及后来的新道家、新儒学、禅学

等方面都没有涉及到。刚刚借到了冯老另外一本书《中国哲学的精神》,这本书的大体内容跟《中国哲学简史》是相似的,但是也有不同。所以,我便多方参考,继续学习。

曾听过这么一句话,至今仍觉得妙不可言——“文学是用于通情的,史学是用于明故的,哲学是用于达理的。”而文史哲本来就是浑然一体的,离了哪一门学科另外的理论就无法得到论证。

写史易,写简史难。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这一本看似

简单的书,实际上却凝结了冯友兰先生许多年的学问和人生经验。但是

仔细读来,本书不枯燥,不高深,再细细品味个中语句,心中那几分迷

茫渐渐拨开了云雾,透出了些许的曙光,让我平添了几分理智。我不禁

想起了培根《论读书》中说的:“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学习

数学使人精密,物理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高尚,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总之,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而人生,就是一个学无止境的过程,“活到老,学到老”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我们应该做的,就是不断借鉴

古人的经验,并把自己已经知道的东西付诸实际。这样,我们做学问才

有了价值,而不仅仅是读懂或能写出一堆文字,就像邓小平说的——实

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尺!

真正的人生哲理是用生命感悟出来的,由亲身经历过的事情的出的

经验才是最有价值的。记得高考前语文老师说过,只要阅读题中有问作

家为什么能写出好文章之类的,那么我们首先一点要答的就是这个作家

丰富的人生经历。真的觉得,我个人还没有足够的人生经历去读懂这本《中国哲学简史》,但我还是会细细体会。

王国维先生曾经说过这么一段话:“余知真理,而余又爱其谬误伟

大之形而上学、高严之伦理学与纯粹之美学。”王国维先生是在研究古

代文献之后的感悟,与此相同的,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也是

以古代文献为基础的。书中引用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因而完全可以当成

一部研究文化史实的书来读。

中国封建社会主流哲学思想主要有儒、法、道三家。儒家重人伦,法家重赏罚分明,道家重无为。每个朝代之初,百废待兴,统治者大

多励精图治。道家“清虚自守”、“无为而治”的黄老思想就其用来

作为恢复国力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法律指导思想。比如西汉初的“文

景之治”,为后来汉武帝的雄伟霸业奠定了基础。而到了统治中期,

社会需要稳定秩序,统治者大多采用儒家伦理来教化百姓。这里,我

想首推的就是董仲舒。儒家思想的推广,旨在使子女孝顺父母、臣民

忠于君主。但是到了王朝末期,官吏贪污腐化,鱼肉百姓。此时民怨

沸腾,统治者又不得不采用法家的重刑法的那套办法来维护风雨飘摇

的统治。纵观中国哲学,无论儒家道家还是法家,都把关注点放在具

象的人伦关系上,所以被认为是典型的实用主义哲学,当时的人也称

为“显学”。下面,我将进行具体的分析。

1、儒家的哲学思想

孔子是我国最伟大的教育家,而且不单单只是一位儒生。他在教育、探索人生、本性论、为君之道等等方面都有独到见解。

孔子说:“吾十有五而至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

语-为政》)

五十岁以前,他追求的都是表面的比如道德价值、行为准则、人生智慧等东西。比如他的“仁”与“义”,忠与恕,正名等思

想。但五十岁后,他才懂得了天命和顺命。如“道之将行也与,

命也;道之江南废也与,命也。”“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

惧。”孔子觉得自己承受了一种神圣的召唤,而与此相同的还有

苏格拉底。

在冯老这本书里,我最喜欢关于孟子的就是他讲孟子的政治哲学。第一,我觉得孟子特别有先见之明,他提出社会和国家的起

源要追溯到社会中人伦关系的存在,而其之所以能一直存在,是

因为它应当存在。他的这种朴素唯物主义观点与亚里士多德不谋

而合,即认为“人是一种政治动物”。第二,他讲据孟子的看法,百姓有一种道德权利,就是在领袖无德时进行革命。这个思想在

中国历史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直到1911年,推翻帝制。孙中山在1924年跟一位日本记者谈到:“我辈之三民主义首渊源于孟

子······”第三,孟子认为中国是农业大国,遵行王道,

就要实行土地平均分配。这一思想带来的影响也是深远的。明末

李自成起义口号就有“均田免粮”一说,太平天国运动中也制定

后来的儒家学派已经逐渐将佛家、道家、阴阳家与原有的思想高度融合了。这里,我也不多做解释,但主要的、影响比较大的有三种思潮:

第一,宇宙论者,诸如韩愈和李翱、周敦颐、邵雍、张载等人;

第二,“理”“气”论者,像二程、朱熹、张载等;

第三,宇宙心学,主要代表人物是王守仁和陆九渊。所以,这种思想又被称为“陆王心学”。

2、道家的哲学观

谈起中国哲学,我便想起李约瑟先生的一句话:“中国如果没有道家思想,就像一棵烂掉的大树。”其实在正式接触中国哲学之前,我

总是很笼统的将中国哲学和道家思想等同视之。现在才发现,自己真

的是太过于肤浅了。无意中在微博上看到一篇2008年12月发表的,

名为《张健伯解老子》的文章。(注:张建伯为今日学堂校长)文章

里面说“综罗百代,广博精微——可敬的道家智慧,可叹的不肖的子

子孙孙。现代中国,道家已经失落;中国人,对道家是普遍误解了

的!”我觉得我自己也是这“误解道家”的一份子了。

在我的脑海中,我对道家发展阶段的认识同冯友兰先生是一样的。

我将道家划分为传统道家和新道家,传统道家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

一阶段是杨朱思想;第二阶段是老子思想发展时期;第三阶段是庄子。

而后来不断发展,不断演变的道家思想,都是在社会发展的同时融入

了儒家、法家、佛家等的思想。由此,可以把这种后来的道家思想归

类为新道家思想。新道家思想中的思想主流是玄学,主要盛行于魏晋

南北朝时期。

道家作为三大传统教中唯一一个本土兴起的教,它产生必然有一定的社会背景。按照郭沫若对中国上古历史时期的划分,他认为西周前(即夏、商时代)为原始公社;西周时代为奴隶社会;春秋以后则为封

建社会,道家就产生于西周至春秋以后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道家的产生,与当时社会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关系。任何学派的产生及其发展,都是极其复杂的社会现象。我国道

家的产生及其发展,则更是极其复杂的社会思潮和客观的历史原因所孕

育而成。关于道家产生的原因,在我国古籍中没有记载。即使道家的重

要人物及其著作,亦并非都是按照时代顺序,当时就在历史上产生影响

的。东汉以来,道家思想被道教利用来宣传道义,就给道家研究增加了

一定的难度。总的说来,在春秋战国时代,道家产生在我国南方,楚国

的道家人物居多,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儒家产生在北方,鲁国的儒家

人物居多,以孔子和孟子为代表。在春秋战国时代,基本上已经形成南

道北儒的文化格局。战国以后,儒、道、墨、法等诸家思想便有一定程

度的渗透和融合。尤其东汉以来,儒、道与道教和佛教,又出现融合的

趋势。因此,战国以后,东汉以来,我国南道北儒的文化格局,也就逐

渐消失了。这一文化现象虽然消失了,但并不等于儒、道、释完全融合了。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儒、道、释一直存在着既有一定的融合,又有激烈争斗的势不两立的现象。例如,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就以

异军突起的姿态,屹立在文化思想前沿阵地上,并在意识形态中产生愈

来愈大的影响。

由于中国哲学的内在分类,我总要在写不同部分时借阅许多不同

的书。无意中看到了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的一套书——《中国

学术思潮史》,这是一本以先秦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代道学、明代心学、清代朴学、现代心学等八个主流学术思潮

为研究主体的长篇通史。由于这套书是按照历史发展写的,所以在

《道家卷(五)》书中,徐宏兴先生八杨朱、老庄思想发展成果都算

作了“道家思潮”产生的背景。在他看来,道家思潮初兴从宋代的

“庆历新政”开始,而高潮则是前面我提到的新儒学时期的理学思想,鼎盛时期是新儒学中朱熹“闽学”和陆王心学,而最后道家的衰落从

南宋中期开始。我认为,如果按照这种分来来看道家思想的发展,那

么很多精华部分就会被无视了,而且这么划分下来,道家的历史看起

来比佛较短的多了。暂且不论那么多,下面我想谈谈我个人对与道家

的看法。

(1)传统道家

①第一阶段——杨朱的思想

根据冯老的考究,杨朱主要的思想有二:第一是“人人为自己”;第二是“轻物重生”。

这和墨子的“兼爱”思想正好

是相反的。关于杨朱思想的具

体例子,在《庄子》、《列

子》、《老子》、《吕氏春秋》

中皆有提及。这里就不再多说。

道家哲学的出发点是保全

生命、避免损害生命。为达到

这一目的,杨朱的做法是逃避。而这,也是隐士们一般的做法。

由此,我认为,儒家和道家最大的不同就是,儒家讲究的是“入

世”的观念,而道家则提倡“出世”。记得孔子和自己的学生周

游列国时,一道人明明知道来人是孔子,就专门说他“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只会讲道理,说一些虚幻的东西,而不讲求实际。

言外之意就是说,自己保全自己,自食其力,不参与世事才是明

智之举。

②第二阶段——老子思想的发展

老子的思想我认为可归于三点:第一,“有名与无名”;第二,关于自然界的客观规律;第三,“无为而治”。

冯老说:“《老子》书中大

部分论述的是试图显示宇宙万物

变化的法则。在这些道家看来,

事物虽然千变万化,但在各种变

化的底层,事物演变的法则并不

改变。而人一旦懂得了这些法则,

按照这些法则来安排自己的行动,

就可以使事物的演变对于自己有

利······”

以上观点用西方哲学史的观

点来讲就是说,自然界的变化是

有一定规律的,而它的客观存在

性就说明它不会因为外在的东西

而改变。但是,人可以发挥自己

的主观能动性,将遵循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从而

更好地适应在自然界的生存。

在《老子》第一章里,开头便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书里第三十

二章里又说:“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始制有名。”

在我的记忆里,印象最深的就是老子的《道德经》了,尤其是他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我以为,在古代,即便是哲人也未必比现代人更加了解宇宙。但是,古人通过修炼确实可以掌握一些他们也不甚了解的宇宙知识,比如,老子著名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论断。老子的后人,同时也是我们的前人,由于不知道老子为什么会这样地写,所以就针对其字面意思进行强解。比如,将道设为无极,道生一,即无极生太极,一生二,即太极生阴阳两仪,二生

三,即阴阳两仪生方位八卦,三生万物,即方位八卦生万物。这种解释怎么样呢?就理论而言,形而上的抽象性解释勉强还说得过去,但并不表示其具体的合理性。例如,方位八卦怎么可能生出万物来呢?所以,还应该有另外一种更加合理的解释,即我自创的现代解析:首先,什么是道。大道就是事物的运作过程。或者说,大道就是隐藏在物质运动中的内在因素。它包括时空对事物的关键影响(天时地利),也包括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人和)。其实,大道无所谓优劣,事物的任何结局都是大道的杰作,无论事物发展的结局可否让你满意。因为从全方位的不同角度观察事物都会得到不同的优劣看法。这是主观与客观的不同之处,主观是有优劣选择的,而客观却是一视同仁的。这也是对“天地不仁”的一种注释吧。

由于道是万物运作过程的背后推手,道在宇宙形成的过程中,自始至终都在起着作用,所以,在宇宙形成之初,万物出现之前,道已经开始蕴酿出现万物的准备工作,故道生一,(一为没有物质存在的宇宙)宇宙形成之后,又逐渐演变出了人类可以居住的太阳系和(再后来形成的)地球,故一生二(二为地球上的“天地”),天地形成之后,随着一切运转都正常稳定之后,才有原始种群出现在了地球之上,故二生三;天地生除天地之外的第三物质,即原始种群。为什么称原始种群为第三物质呢?因为任何物质的出现,都是以种群的形式出现的,尤其是生物。原始种群的出现经历亿万年的物种分裂使得(生物)万物才在地球上生机盎然。故三生万物。即天、地与原始种群共同作用,生出现代之万物。【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都是由阴阳所组成,就像磁铁一样,阴阳相连(负阴抱阳),阴阳之力总是相当且守恒(阴阳平衡万物生长),一旦阴阳之力失衡,就是孤阴不生,孤阳不长的局面了。【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所以,“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正确解读如下:大道生出万物出现之前的宇宙(道生一),宇宙演化出了太阳系,包括太阳与地球组成的天地(一生二),天地生出地球上的第三物质——原始种群(二生三),然后天、地与原始种群共同进化出了(生物)万物(三生万物)。同时,万物都是由阴阳所组成,就像磁铁一样,阴阳相连(负阴抱阳),阴阳平衡万物才能生长,一旦阴阳之力失衡,就会出现孤阴不生,孤阳不长的局面。故,“冲气以为和”。

通常,人类所指的万物应该是(地球上的)生物,然而,任何生物(其实无生物质也如是)都具有一定的社会群体结构才能生存下来。所以,种群的社会性是个体生物存在的必不可少关键因素之一。万物生长的第二个关键因素就是在天地之中滋养机体所必须的自然环境了。比如:空气、食物与水等。

③第三阶段——庄子的思想

一个人一旦出名了,人们对于他的贡献就会有褒有贬。庄子,其实是道家中我最喜欢的人物了。但是,在正式讲庄子之前,我

想先提几个人,而且是非提不可呀!

2012年12月2日,在新浪博客上我又看到了一个叫“成都

严君平”发表的这么一篇名为《谈谈严君平对中国道家思想的发

展和贡献》的博文。不同于人们对于庄子的高度赞扬,相反地,

文章里面说,我们现在看到的庄子外篇是北宋时期邵雍及其学生

根据扬雄的学说原理编造的。怎么样?够吃惊吧?人家有例子为证。话说,南北朝近200

年里,庄周与老子、易同

时成为三玄之学。南宋蜀

人张行成《皇极经世观物

外篇》说:“邵子(邵雍)

曾经说‘若无扬子天人学,

安有庄生内外篇。’”由

此知庄子外篇是邵雍门人所作。邵雍像

经过我百度,邵雍,北宋哲学家、易学家,有内圣外王之誉。汉族,字尧夫,谥号康节,自号安乐先生、伊川翁,后人称百源先生。其先范阳(今河北涿县)人,幼随父迁共城(今河南辉县)。少有志,读书苏门山百源上。仁宗嘉祐及神宗熙宁中,先后被召授官,

皆不赴。创“先天学”,以为万物皆由“太极”演化而成。著有

《观物篇》、《先天图》、《伊川击壤集》、《皇极经世》等。

严君平是西汉人,本名庄遵,

著有《老子指归》和《易经骨髓》

两本书。《老子指归》又名《道德

真经指归》、《道德指归论》。大

学者魏颢在《李翰林集序》中说:

“自盘古开天地,天地之气艮于西南。剑门上断,横江下绝。岷

峨之曲,则为锦川。蜀之人无闻则已,闻则杰出。是生君平、相如、王褒、杨雄,纵有陈子昂、李白,皆五百年矣。”

扬雄,字子云,汉族。西汉官吏、

学者。西汉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郫

县友爱镇)人。少好学,为人口吃,

博览群书,长于辞赋。年四十余,始

游京师,以文见召,奏《甘泉》、

《河东》等赋。成帝时任给事黄门郎。

王莽时任大夫,校书天禄阁。扬雄是

即司马相如之后西汉最著名的辞赋家。

所谓“歇马独来寻扬雄像

故事,文章两汉愧杨雄”。在刘禹锡著名的《陋室铭》中“西蜀子

云亭”的西蜀子云即为扬雄。他模拟《易经》作《太玄》,这是他

在哲学方面的主要代表作品。

讲到这里,有人应该会去百度验证一下我的说法是否正确。

但是,如果从本真上来讲,我们或许连孔子他老人家都要打到的。所以,具体的东西还请有兴趣的人去找相关资料。但是,对于严

君平和扬雄的伟大功绩,我还是得说明。这里,还得提到“蜀学”与“齐鲁学”的概念。这里引用一下人民网一篇文章里所说的

“‘蜀学’与‘齐鲁学’不仅仅是西汉时代的两大教育文化传统

形式,也是后来中国两大思想文化传统形式!严格说,齐鲁学的

本源,是中国“二王三统”之中的殷商文明文化传统;相比之下,蜀学的本源,则是中国“二王三统”之中的夏、周、秦传统。西

汉后期,由蜀地思想家严君平、扬雄创造的汉蜀学思想文化体系,对后来中国的玄学、史学、儒学、道教、道家、佛教禅学等,都

产生了难以估量的重大影响作用。”限于篇幅,我们这里不讨论

这个问题。

鲍鹏山曾这样评价庄子说:“有大著作、大人格、且以大

背影遮挡后世的,就只有这位表情古怪的冷嘲大家——庄周先

生了。当别人在都市中热闹得沸反盈天、争执得不可开交时,

他独自远远的站在野外冷笑,而当有人注意他时,他又背过身去,直走到江湖的迷茫中去了,让我们只有对着他消逝的方向

发呆。他的著作中却是令人心脾开张的新世界,一派自然的天

籁。”鲍鹏山在他的《寂寞圣哲》中对庄子的超脱行为评价到:他的这种心境实在是人类心灵的花朵永远在乡村野外幽芳独放,一尘不染,诱引着厌倦城市生活的人们。

于丹教授解读《庄子》时说:“当人在追求名誉的时候,

心已被束缚”而庄子就是对名誉的无动于衷,才使得他的身心

真正的自由、豁达。在不被名利所牵累的同时,做人才真正的

坦然、淡定。于丹教授在百家讲坛中也讲到:庄子的人生观是“外化而内不化”,意思是不受外部变化万千的物质世界的影响,而内心有所坚持,否则将会被纷繁复杂的外部世界所干扰。安定的身心,不受外部世界的影响,坚持内心的同时,做到对

社会的顺应通达。

关于庄子的思想概括为以下几点:①、“物物者非物”的天

道观。②、齐万物、泯是非、一生死,以道观物的认识论。a、

经验事物的相对性、不确定性辩证,否认客观事物的质的区别;b、经验知识的人为性、主观性判认,对人的认识能力和知识的

可靠性的怀疑。③、崇尚自然。④、坚持人的本性。庄子对于后

世的影响十分之大,表现在在诗歌上如下: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谢灵运诗)

“露凝无游氛,天高肃景澈。” (陶渊明诗)

“鸟鸣识夜栖,木落知风发。”(谢灵运诗)

“犬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陶渊明诗)

“烟琐日出不见人,唉乃一声山水绿。” (柳宗元诗)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韦应物诗)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庄子的

智慧似乎高于别的哲学智慧,他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生命本质的虚无性,正是这种虚无性使庄子耗费了巨大的心力来超越这种虚无而使

现实的生命复现了真实的存在,这在前面我已作了阐述。为了实现

这种超越,庄子寻找到了生理和精神两种途径。当然,生理只是精

神实现的保障。

在生理上,庄子既不是纵欲主义,也不是禁欲主义者,他主张

的是按照生理机能自然地去实现。“喜怒通四时,与物有宣而莫知

其极。”“行不知所往,处不知所持,食不知其所味。”并不考虑

行为的结果,只注重存在的过程和对过程的体念。这也和他崇尚自然,遵循自然规律的理念有关。

在精神上,主张静、虚、纯、真,以柔顺为贵。“纯粹而不杂,静一而不变,淡而无为,动而以无行,此养生之道也。”养生重在

养神,提倡“物物而不物于物”,认为“功利、机巧必忘夫人心。”主倡无情,“无情者,言之人不以好恶内伤其身,常因自然而不益

生也。”如果“汲汲于富贵,戚戚于贫贱,遑遑于功名,皆足以伤

身损性。”是养生之大忌,“形虽往而神长存”才能深得养生之精髓。庄子专门著有《养生主》,就是旨在说明养生要领。顺应自然,,遵循和掌握规律而不要被俗务牵绊。“吾生也有涯,而知也

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

尽年。夫生以养存,则养生者理之极也。若乃养过其极,以养伤生,非养生之主也。”

我们知道,庄子是反儒教的,他反对孔子的“仁、义、礼、知”等社会人伦日用,把它称之为世俗的对象而一概加以否定,认为这

是使现实世界产生疵患的原因,而儒家却以“仁,义、礼、知”去

消除因为“仁、义、礼、知”而产生的疵患是一种有悖于逻辑的妄想,是不可能解决现实生命所面临的问题的。但是,如果对世事无力,或许应该选择退让,即庄子所谓超然物外。

死亡,是早已规定了的人生的最后一道程序,是在每个生命诞

生之时就洞开着的一座殿门,作为每一种人生哲学都不可能回避这

个问题。就如同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写的那样:“一个人,出

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教给他的一个

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作为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的到家文化在现代社会又起到怎样的

作用呢?

①、同儒家文化一样,道家文化也渗透到了现代社会的各个领

域之中:文学、绘画、书法、戏曲、心理学、中医、音乐、爱情观、建筑以及环境保护意识无不受到道家文化的影响。特别是在人的生

存状态方面,更为深刻。正如澳大利亚生态哲学家西尔万和贝内特

所说的:“道家思想是一种生态学的取向,其中蕴涵着深层的生

态意识,它为‘顺应自然’生活方式提供了实践基础。”这里需要

的重视的就是“顺应自然”。这是一种道家文化所强调的状态,一

种最为理想的生存状态。

②、在对待名与利的问题上,道家文化特别强调“身重于物”

的思想。正如老子说的:“名与身孰重?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甚受必费,多藏必厚亡。”也就是说,名利和生命对人生来说,生

命才是最重要的。

③、在对待人的欲望方面,道家文化提倡“少私寡欲”。如:

“治人事天莫若啬”;“知足不殆”;“功遂身退”;“君子之交

淡若水”等等。

④、在对待事情结果上,道家有著名的“福祸相依”之说。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出自《老子·五十八章》)

而且关于类似意思的古语很多,比如: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因祸得福,乐极生悲。好事多磨。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起初的失去

和最终的获得)。

2012年11月27日新华网发表了一篇题为《海内外学者齐聚厦门就道家思想进行“古今对话”》的新闻,期间,有很多著名中

外学者就道家思想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真可谓道家文化的一场盛宴。

(2)新道家的哲学思想——玄学对传统道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玄学是对《老子》、《庄子》和《周易》的研究和解说。产生于魏晋。

是魏晋时期的主要哲学思潮,是道家和儒家融合而出现的一种哲学、文化思潮。”

——百度百科

又看到一个新的对玄学的理解——“就对象上:玄妙之理,而不是具体事物。就内容上:玄理、玄论,而不是具体的道理。就人格上:追求精神上、人格上的玄远。”

中国哲学发展到魏晋时期可以说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魏晋玄学是一种思辨性很强的哲学,它比较注重抽象理论的探讨,而抽想理论则需要通过一系列哲学概念以及这些概念间的逻辑关系表现出来。因此魏晋玄学使中国哲学的概念以及这些概念间的关系的探讨大大发展起来,尽管许多概念在以前的思想中也使用过,但魏晋玄学家却给了他们以新的意义。此外在命题、理论及其方法上魏晋玄学也有了极大发展。

玄学这种思潮,它所倡导的人生态度影响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名士,形成了所谓的“魏晋风度”,为后世人或讥讽或仰慕,影响深远。作为

当时名士所追求的人生境界,反对虚伪礼教、崇尚自然任情自有其积极

的一面,但其放达的一面也产生了一些不好的影响。关键在于人们对于

“自然”的理解。

读高中时,在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中我学过这样的句子:“引以

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当事老师就讲过,魏晋时期盛行玄学之风,当时的文人墨客无不喜欢谈

玄论道。他们喜欢众人相约,然后饮酒作诗,虽然形式与之前和后来的

文人没有什么不同,可是内容上确是迥然不同。

魏晋时期正值乱世,各种思想都争相竞艳。这不由得让我想起了春

秋战国的“百家争鸣”。正如清代诗人赵翼在《题元遗山集》中写得那

样:

身阅兴亡浩劫空,两朝文献一衰翁。

无官未害餐周粟,有史深愁失楚弓。

行殿幽兰悲夜火,故都乔木泣秋风。

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

“纬谶之学”在当时的社会,也是一门很受欢迎的学科。这里我想引用

专业术语解释一下:“纬书和图谶的合称,也称谶纬。谶书诡为隐语,预

言吉凶,荒诞尤过于纬。《隋书·经籍志一》:“说者又云,孔子既叙

六经,以明天人之道,知后世不能稽同其意,故别立纬及谶,以遗来世。” 清人朱彝尊《说纬》:“纬谶之书,相传始於西汉哀平之际,而《小黄

门谯敏碑》称,其先故国师谯赣,深明典奥、谶録、图纬,能精微天

意,传道与京尹明,则是纬谶远本於谯氏、京氏也。徵之於史,如

‘亡秦者胡’、‘明年祖龙死’、‘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已

为纬谶兆其端矣。”(参见《纬书》)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思想如下:

(1)王弼的贵无说——名教出于自然;

(2)阮籍、嵇康——越名教而任自然;

(3)裴頠的崇有论;

(4)郭象的独化说——名教即自然。

是魏晋时期产生这些思想的因素很多,但是总归来说有两点:一是两汉

经学的衰颓;迷信化、虚伪化。二是动荡时局的刺激。唐宋时期的文化之所

以兴盛丰富是因为商业发展,经济基础稳固;但相反地,春秋战国的“百家

争鸣”和魏晋南北朝的玄学之风盛行则都因为时局动荡,经济发展缓慢,而当时的人们借助“文学信仰”作为躲避灾祸,继续生活的支撑。所以我认为,不管什么时候的思想,只要它在初创的时候,曾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那么,不论那些思想在今天是否依然正确已经不重要了。西方哲学里面讲究文化具有一定的历史性,而只有符合社会发展潮流的思想文化才是那个时代的精华。在这里,我们不能仅仅用发展眼光去片面否定有些思想。

中国哲学简史 读书笔记复习过程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 记

中国哲学简史 读书笔记 书目:中国哲学简史 作者:冯友兰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 摘录范围: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七章、第十三章、第十五章。 第一部分:第一张、第二章、第三章 在这一部分冯友兰先生就中国哲学的常识做了简单介绍,为接下来章节的讲解做了铺垫,具体如下: 第一章中国哲学精神 哲学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 通过这一节我们可以总结出冯友兰的两个定义: 1.对哲学的定义:哲学是对于人生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反思的对象是人生。人生论、知识论、宇宙论都是反思的思想的产物。哲学家必须对于人生反思的思想,然后有系统的表达出来。 2.对宗教的定义:每种宗教都是一种哲学加上一种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就是迷信、教条、仪式和组织。 在这里,冯友兰对哲学和宗教做出了明确的区分。宗教等于哲学加上层建筑,因此道家是哲学派别,而道教是一种宗教;佛学是一种哲学,而佛教是宗教。同时他也在文中指出,中国人不关心宗教观念和活动,关心的是哲学。中国传统哲学的功用,不在于增加积极的知识,而在于提升心灵的境界。哲学提

供了一条比宗教更直接的获得更高价值的途径。 中国哲学的问题和精神 中国哲学家认为一个人是人所能达到的最高成就是成为圣人。而成为圣人,是否就要脱离社会,甚至否定“生”呢?冯友兰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既总结了中国古代各哲学流派的观点,又参照了西方哲学理论。他说中国哲学的圣人是既入世又出世的,是“内圣外王”。圣人的内心达到了人与宇宙统一的境界,有最高的精神成就。在外在行动上,圣人可以处理日常人伦事务,因此哲学与政治思想相联系。(如柏拉图的《理想国》既是哲学又是政治思想。) 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 冯友兰注意到了中国哲学的独特表达方式:暗示。在这里冯友兰指出西方的哲学有着严密的推理过程,而中国哲学的著作则是模糊而富于暗示性的。因为暗示,所以它可以无穷无尽。这也是中国诗歌、绘画等一切中国艺术的理想。 语言障碍 此书是冯友兰先生于宾夕法尼亚大学的讲稿,语言障碍也是对于西方学生而言的。然而随着全民文学修养的下降,现代人在读传统哲学经典时同样有“语言障碍”,这恐怕是冯友兰先生始料未及的。 第二章中国哲学的背景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论语·雍也》 这是冯友兰在本章中引用的一句话,透过这句话来观察中国与希腊的话,可以看到大陆与海洋的不同。同时也是其所引起的经济、文化、社会制度的不

心得体会-读《中国哲学简史》有感 精品

读《中国哲学简史》有感 读《中国哲学简史》有感 ——2019级思想政治教育魏金名 作者简介冯友兰18951204~19901126,字芝生,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祁仪镇人。 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 191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24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回国后,任清华大学教授、哲学系主任、文学院院长,西南联合大学教授、文学院院长;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二至四届政协委员,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常委。 曾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印度德里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名誉文学博士。 他的著作《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简史》、《中国哲学史新编》、《贞元六书》等已成为20世纪中国学术的重要经典,对中国现当代学界乃至国外学界影响深远。 被誉为"现代新儒家" 1990年11月26日20时45分,冯友兰病逝于北京友谊医院,享年95岁。 内容简介当代大哲学家冯友兰先生于1947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受聘担任讲座教授,讲授中国哲学史,其英文讲稿后经整理写成《中国哲学简史》,于1948年由美国著名出版公司麦克米兰出版。 此书一出,立即成为西方人了解和学习中国哲学的超级入门书。 其后又有法文、意大利文、西班牙文、南斯拉夫文、日文等译本出版。 五十多年来,一直是世界各大学中国哲学的通用教材,在西方影响很大。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此书没有中文版本。 直到20世纪80年代,本书才由冯友兰先生的学生第一次根据英文本译成中文,由北京大学出版社于1985年出版,首版印刷十万册,很快售罄,成为当时学术界的大畅销书。 2019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再版,并做了软精装,内容和品质都有很大的提升。 可以说,本书是了解中国哲学的首选读本,也是影响大众一生的经典著作。

中国简史读后感

中国简史读后感 本文是关于读后感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中国简史读后感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接触到了《中国哲学简史》这本书。按照我平常的习惯,这本书我也只是敬而远之,“哲学”一词太深奥,不是我这种凡人可以读的。但是就那次偶然间我发现书中的哲学并没有阐述我所想的类似于“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这种哲学问题,而是我们生活中就能接触到的关于如何经营幸福人生的话题。《中国哲学简史》以一种极通俗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古代那些大思想家们的哲学思想,略读便可让我醍醐灌顶。 我很喜欢的郦波教授在《给大学新生的十条寄语》上的一句话:有用没用,学点哲学!我知道哲学是个好东西,它可以洗涤自己的内心,但直到我接触了《中国哲学简史》我才发现,哲学有时候就像是我们吃饭睡觉一样必不可少。冯友兰在这本书的自序中提到:“着小史者,意在通俗,不易展其学,而其识其才,较之学术巨着尤为重要。”全书中冯友兰大师也用极其通俗的语言为我们展示了春秋战国时儒、墨、道、法等不同学派的哲学主张,并由古至今写到了几百年后的佛教、新儒学以及西方哲学。 冯友兰在书中对春秋战国的各大哲学家所提出的哲学思想大部分都是我们所熟知的,比如他在讲述儒家思想时,讲述了孔子的仁义、忠恕:“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以及“夫子之道,忠恕而已

矣”。但同时,冯友兰也讲述了孔子作为一个教育家,其所认为的教育家的基本任务——向弟子们解释古代文化遗产。例如在解释“三年之丧”这个古老的礼治时,孔子说:“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换句话说,儿子的一生,至少头三年完全依赖父母,因此父母死后,他应当以同样长的时间服丧,表示感恩。孝应该是老辈们传承下来的最重要的文化遗产,冯友兰先生对其进行了进一步的诠释,用简单的文字告诉了我们如何行孝。 而在冯友兰这长篇巨着中,最令我印象深刻便是它讲述庄子思想时提出的相对幸福的观点。以前我对于庄子只知道他是一位行文幽默荒诞,做事潇洒无章的隐士,但通过冯友兰先生对庄子的文章的深刻剖析,我意识到庄子并不是我曾接触到,认识到的的那个潇洒自在,夸张无奇的人。冯友兰对于庄子的《逍遥游》一篇提出了如何获得相对幸福的方法,他在书中说:“万物自然本性不同,其自然能力也各不相同。可是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他们充分而自由地发挥其自然能力的时候,它们都是同等的幸福……所以万物的自然本性没有绝对的同,也不必有绝对的同。”就像《庄子?骈拇》中说:“凫兢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故性长非所断,性短非所续,无所去忧也。” 在世界上还没有见过第二本这样的书。”《中国哲学简史》在有限的篇幅里融入了冯友兰对中国哲学的理解,是史与思的结晶,充满了人生的睿智与哲人的洞见。我很喜欢这本书中的最后一句话:“人必须先说很多话,然后保持静默。”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docx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度》读书笔记 对中国哲学,我一向抱着“可远观不可亵玩焉”的态度。因为其浩瀚的思想,让人产生敬畏之心。当我捧起这本《中国哲学简史》时,这种感觉顿时释然。这本书是是冯友兰先生任教宾夕法尼亚大学期间所著,意在向美国介绍中国博大精深的哲学思想,所以其风格便是通俗易懂,并没有使用令人望而生畏的专业术语,而是以深入浅出的语言进行讲述,让人一读之后,欲罢不能,作为中国哲学的入门书籍是再好不过的了。很多哲学书籍若不是太专业,就是通俗到了乏味。它堪称是第一本对中国哲学,从古代的孔子直到今日,进行全面介绍的英文书籍。 在我看来哲学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是潜移默化的,不能明确的说是什么地位,但举足轻重。在看地位前要先明确在中国什么被称之为哲学,在西方人的眼中,中国人的生活渗透了儒学思想,儒家俨然成为了一种宗教——儒教。中国之所以在过去被称为"礼仪之邦",要诚心地感谢这种精神教导。中国无论哪一派哲学,都直接或间接地关切政治和伦理道德。因此,它主要关心的是社会,而不是宇宙;关心的是人际关系的日常功能,而不关心地狱或天堂;关心人的今生,而不是来世。它有一心教导人向善去恶,何为"君子之道"。事实上,儒家思想并不比柏拉图或亚里士多德思想更像宗教。“四书”在中国人心目中诚然具有《圣经》在西方人心目中的那种地位,但“四书”中没有上帝创世,有没有天堂地狱。哲学是对人生系统的反思,人只要没死,他就还在人生之中,就要进行对人生进行思考,这种思考我们称之为反思,因为它把人生作为思考的对象。有关人生的学说,有关宇宙的学说以及有关知识的学说,都是由这样的思考中产生的。 中国哲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不断发展进步的,如儒家学派就经历了很多的发展,也发生了很多演变。中国哲学以其独特的魅力对不断舶来的外来文化兼容并蓄直到今天。回顾历史,我们发现其实中国文化在面对外来文化时一直都具有这样的韧性与海一般广阔的精神。我相信,即使在这样一个信息爆炸时代,一个西方文化占主流文化的时代,中国哲学依旧能绽放它的光彩。 冯友兰说,哲学的功能不是为了增进正面的知识,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灵,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其实哲学并不是高高在上,高不可攀的学问,实际上它就深深的蕴涵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并且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密不可分。只不过我们缺少的是它们“浮出水面”,“上升”到哲学高度的理论思维而而已。“人不需要宗

读《中国哲学简史》有感_《中国哲学简史》读书心得五篇

读《中国哲学简史》有感_《中国哲学简史》读书心得五篇 《中国哲学简史》是2012年在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该书作者是冯友兰,译者是涂又光,赵复三。该书以一本篇幅有限的哲学史专著,打通古今中外的相关知识,其中充满睿智与哲人洞见。下面是我整理的几篇读后感,供大家参阅 读《中国哲学简史》有感(1) 哲学始于思想 以前,我总认为哲学很深奥,很遥远,甚至认为我一定接触不到哲学。然而,我读了《中国哲学简史》后,不得不惊叹,冯友兰先生真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虽然对我而言,读这本书有些吃力,但冯友兰先生并没有使用令人望而生畏的专业术语,而是用了许多文浅意深的语言进行论述,还是深深吸引了我。读完这本书,我改变了我的想法,哲学离我并不远,哲学,始于思想。 在书中,冯友兰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人要有思想,首先要弄清楚人能够思想什么,这就是说,在对人生进行思考之前,我们要对思想进行思想。”这句话我认为是哲学的根本。人要能认清自己,认清自己能够思考什么,什么才是自己的思想范畴,在自己的思想范畴之内进行不断地思考,深层次的思考也就能变成反思;自己思考,反思自己,这也许就是哲学的本质吧。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说的“认识你自己”,与冯友兰先生所说是相通的,一切的哲学都是建立在“认识你自己”之上的。只有充分地认识自己,哲学才能使我们提升心灵的境界,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

哲学,即智慧之学,人的智慧来自于人的思考。无论多么伟大的学者、哲学家,他们的智慧源泉都来自于他们那善于思考的大脑,从思考中得到真理,真理的诞生也就是哲学的出现,对他们而言,哲学,无处不在。 “就我而言,哲学是对人生系统的反思。人只要还没有死,他就还是在人生之中,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对人生进行反思,至于系统反思的人就更少了。”这段话依然来自《中国哲学简史》,它足够验证“哲学是始于思考”的。“反思”无非就是思想的思想,即深层次的思考,而“系统的反思”是聚反思、总结于一体,就像优秀的学者、哲学家,他们不但善于思考,还善于总结,总结的产物就是“真理”,就像我上面提到的“真理的诞生”,它就是关于思考的总结。 所以做一个会“系统反思”的人,哲学就会离你很近。哲学,始于问题。 读《中国哲学简史》有感(2) 当我拿到这本书时就对这本书没有产生好感,而老师也说这本书是要“啃”读的,然而这样的书完全不对我的口味。改变是从某些同学的摘录开始的,或许只是对其中的部分内容开始感兴趣,也没有想把这本书的每个字都研究透,但我还是有了一些不多的感想。 OK,那么我们开讲。 首先是儒家的一些我看到的东西:积极入世。“积极入世”倡导“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个人健康人格,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人生最高道德标准,从而打造了整个民族的强健精神支柱和充满浩然正气的民族性格,完整地构建了全民族的道德体系,加上儒家“德治爱民”的政治文化、“孝悌和亲”的伦理文化、“文质彬彬”的礼乐文化,“远神近人”的人本取向,仍渗透在中国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一直是中华民族在人文理想方面的宝贵精神财富。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报告概况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报告安图三小周红新书名:《中国哲学简史》作者:冯友兰页码:302 页内容简介:本书是冯友兰先生哲学与思想融铸的结晶。以一本篇幅有限的哲学学生专著,打通古今中外的相关知识,其中充满睿智与哲人洞见。特别是作者对现实问题的关怀,颇具"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的大家风范。本书对于今日中国的读者,不失为一本教益丰厚的文化经典。读后感受: 初读《中国哲学简史》,才发觉原来自己对中国的哲学思想一窍不通.虽然看不懂,但是感觉从这只有300来页的书本里看到了中国的哲学思想在中华上下5000千年的历史的发展脉络. 这本书里讲了中国历史上的各家:儒家,法家,道家,名家,墨家等等,尽管对哲学知之甚少,但书中所写"哲学在中国文化中所占的地位,历来可以与宗教在其他文化中的地位相比"这句话,可以大概使我们了解到中国哲学的重要性. 对哲学的态度,我的感情很微妙,仿佛"只可远观,不可亵玩焉",如那不可触摸的皇冠,它的金光灿烂已在昭示着,是凡人不可侵犯的。哲学,也被人称为所有科学的科学。当我捧起这本《中国哲学简史》,心中的神圣感与畏惧感也油然而生。在首章,"中国哲学的精神"中,分析道:"根据中国哲学的传统,哲学的功能不是为了增进正面的知识(正面知识是指对客观事物的信息),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灵,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实际上,中国文化几千年来,所循循教导的是"道"与"德",帝王之家讲求的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得民心者得天下";普通人际交往中,也以忠义为先,"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这种思想的灌输可通过许多的途径,即使大字不识一个,那你总会听说过岳飞的故事吧,岳飞其实此时也成了中国儒学所颂扬的道德的载体。哲学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历来被认为可以和宗教在其他文化中的地位相比拟的。哲学这门科学并没有在中国古代被命名过,但是他潜移默化地浸入人们的思想。在中国,哲学是每一个受过教育的人都关切的领域。从前,一个人如果受到教育,首先就是受哲学这方面的启蒙教育。即使现在也为大家所熟知的《三字经》,它是孩子们刚学认字所通用的课本,每三个字为一组,每六个字成一句,偶句押韵,朗读时容易上口,也便于记忆,而《三字经》的第一句"人之初,性本善",便是孟子哲学的基本思想。更无须多论"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都是读书人的必学教材,它们实际上就是老子,孔子这些哲学家们的哲学著作。哲学在中国文化中的

读《中国哲学简史》有感

读《中国哲学简史》有感 对中国哲学,我一向抱着“可远观不可亵玩焉”的态度。因为其浩瀚的思想,让人产生敬畏之心。当我捧起这本《中国哲学简史》时,这种感觉顿时释然。此书的作者,我国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并没有使用令人望而生畏的专业术语,而是以深入浅出的语言进行讲述,让人一读之后,欲罢不能。 闲暇之余,翻看了《中国哲学简史》这本书。哲学在中国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一直 以来,总是感觉它过于高深。没想到,从这本书中,我却寻到了对生活的感悟——中庸之道。 “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中庸之道素来是中国古代儒家推崇的最高道德 标准。细细品味觉得,它对每个人,乃至整个社会生活进步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在当今这个略显浮躁的现实社会,我们更需要“中庸”——不为拘泥,不为偏激,寻求适 度、适当。不过,要真正实施中庸之道,也并非轻而易举之事。 从书中,我真正认识了“中庸”的深意。“中”的真正涵义是既不太过,又不不及。《中庸》 中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 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里指到的情感最适用于欲望。人的欲望 一旦产生,就会难以控制。当今社会,权势利欲带给我们太多的牵扰,如何使之达到中和, 才是生的最高境界。 生活带给我们的,有苦亦有甜。有苦难的陪衬,幸福才显得无比珍贵。曾经的汶川大 地震,给无数家庭带来了致命的打击,多少曾经的幸福一刹那化为乌有。这一切令我们痛心 的同时也应给我们这些事外人更多理性的思考…… 中,就是既不纵欲,也不禁欲;中,就是既不轻生厌世,也不贪生失节;中,就是发 了财不要为富不仁,受了穷也不要人穷志短……只有这样,内心才能达到和谐。经历世事的 成人,才能真正明白童年的快乐与珍贵,只有自己将世事看透,才能放眼天下,洒脱自然。 “庸”的意思是普通或平常。每个人每天都要吃要喝。这是人类普通而平常的活动,但 虽普通平常,却非常重要,没有人能离开它。人伦和道德也是如此。吃饭,喝水,维护人伦, 实施道德,都是率性,即为“道”。“庸”就是保持一颗平常心。人是有感情的,“喜,怒,哀, 乐”都是人的正常反应。但这种感情的宣泄也要有所尺度:不要看到好的事物就喜形于色, 遇到不高兴的事情就勃然大怒。 身为一名普通的工人。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中,真正让自己的内心和谐,我们就要保持 一颗平常心,保持一种适可而止、恰到好处的处世态度,合乎自然的中正之道。只有在这样 和谐的环境中,万事万物才能平等共存,生活才能井然有序。 如此看来,中庸之道对于一个人的道德修养,一个人的成功更为重要。它是一种 人生和道德的至高境界和目标。新时代的教师更需要加强个人的道德修养、为人处世之道, 让自己变得更加理性。 生活中,我们亦会用到“中庸”。“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在我们的生活圈 里,每一个人的素质不一样,看问题的深度也不一样;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对问题的理解 也不一样,对问题的理解更是有天壤之别,也就是我们经常讲的“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或者 “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之类的话语。在家庭中,大家要相互理解,容忍别人,这样家庭才可 以和睦。朋友之间,大家要相互理解,君子之交淡如水,一定要把握交友的度。有一天释迦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哲学”这个词,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似乎不够了解,它却充满神秘色彩。而它在我心中就是个很崇高,很神圣,同时也就是一个含义深厚得词。假期我在家中反复得瞧这本书,但总就是感觉不太明白,似懂非懂。哲学它就是一个充满科学权威得领域,令人仰视它。许多事情学了哲学才能真正明白;学了哲学可以使人变得聪明,脑子活、眼睛亮、办法多”,“不管什么时候、干什么工作都会给您方向、给您思路、给您办法”。所以哲学给人带来得魅力就是无穷得。 读了冯友兰得《中国哲学简史》,从宏观上对中国哲学从古至今得发展有了认识,原本得一些困惑也逐渐有了答案。任何事物都有个起源,中国人得思想也不例外。通过阅读这本书我知道了人们常说得哲学就是让人聪明而有智慧得学问,这种说法就是学习哲学得最大误区。因为没有学过哲学得人并不一定不聪明,而学过哲学得人也并不一定就聪明。事实上哲学就是让人知道自己没有智慧因而去追求与热爱智慧得学问。学习哲学就就是“上路”。踏上爱智慧得思想之路。哲学史得学习过程就就是与前人在思想上进行对话得过程。因为尽管哲学家已经不在,但就是哲学家们解决问题得方式却永远不会过时。她们为后人提供了各种各样可供选择得可能方式。放假得时候,爸爸也推荐了这本书给我。当时很不了解,觉得这本书很枯燥很乏味。可能现在得我们对读懂这本书很难,但就是我们可以领略到哲学得庞大气场与魅力,它可以让我们懂得很多做人做事得根本原理。能够提升我们得价值观与扩宽知识面。 书中说,哲学得功能不就是为了增进正面得知识,而就是为了提高人得心灵,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得价值。书中还说,人不需要宗教化,但就是人必须哲学化,当人哲学化了,她也就得到了宗教提供得最高福分。面对压力与日俱增、经济急速发展得现代社会,面对期望与现实得强烈冲击,我们很多人无法在疲惫与焦躁中寻找到内心得安宁。书中说:“教得作用,就就是使人吧事实上已经不同程度上在做得事做完全……一个人若就是把她所明白得完全做到了,她就就是圣人。”这一个瞧上去似乎不高得要求正凝聚了千百年来君子修身得理想。该做得事完全做到了,即使就是最平凡得事,做“完全”了便就是至善,在我们得心中就不会再有遗憾,也就不会再有失望。我想,到了那时,我们得教学中也就不会存在“好生”与“差生”得概念了。 我很感激这本书,因为它激活了我得思想,它让我认识到即使就是在这样一 个学生时代,但仍然需要了解哲学。因为哲学就是最具条理化与反思性得思维活动,它可以帮助我们整理纷乱得思绪,寻觅萌芽中得未来希望。,在其中我们也可以学会 我很庆幸我能读到这本书,它让我得灵魂得到了一次洗礼与净化。也让我真真得了解了哲学。虽然不就是很明白,但也让我受益匪浅。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在这本书读到一半得时候,我觉得这本书得书名起错了,它应该叫做《中国文化史》。因为一、中国文化得主要载体就就是这些圣人得经典著作,这就是中国文化五千年来得精髓所在,这就是中国人得血脉与骨骼,中国几千年来在此酝酿,这里有中国人几千年积累下来得大智慧。二、在第二章中讲到中国得艺术与诗歌时,作者提出“儒家以艺术为道德教育得工具”、“中国得艺术大师们大都以自然为主题”,可见,文中在提到儒家得发展过程时也就是在讲中国文化得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1500字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1500字 导读:读书笔记《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1500字,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1500字: 其实大一暑假期间,已经看了这本书,但是因为去法院实习的缘故,迟迟没有做读书笔记,回过头来刚好这学期进行二刷,读书笔记也就变得不可或缺了。因为有了第一遍的基础,就不打算按照目录的顺序进行阅读,而是采取总分总的方式,分别阅读各家学说,希望能得到一些不一样的收获。 摘录笔记以中国哲学背景为开头,包括第一章中国哲学的精神、第二章中国哲学的背景、第三章各家的起源,接着就是开始对于各家的阅读摘录,以儒家为首,包括第四章孔子、第七章孟子、第八章荀子、第十五章儒家的形上学、第十七章董仲舒、第二十三章到第二十六章的新儒家,然后以第十八章儒家的独尊和道家的复兴为节点,接着阅读道家,其包括第六章杨朱、第九章老子、第十章庄子这道家的三阶段,还包括第十九章和第二十章的新道家。主要的儒家和道家结束后,开始第五章和第十一章的墨家、第八章的名家、第十二章的阴阳家、第十四章的法家、第二十一章的佛学和第二十二章的禅宗。最后,以当下为焦点,世界为范围,阅读第十六章世界政治和世界哲学、第二十七章西方哲学的传入、第二十一章中国哲学在现代世界,结束对于整本书的阅读。那么,接下来总的读书心得也就按这个方式进行

思考。 古代中国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大陆国家,由于是大陆国家且土地大部分适合耕作,故自然而然的形成了男耕女织的农业文明,而经济基础又决定了上层建筑,所以一切的源头都是农业,那自然就包括中国哲学。 在中国哲学中,对于宇宙的反应,本质上是对“农”的反应和看法,中国思想的主要两个趋势,道家和儒家的根源,他们是彼此不同的两极,但又在同一轴杆都表达了对农的渴望和灵感,只是在方式上各不相同。例如,道家的“反者道之动”事实上就是中庸之道的另一种解法,物极必反的道理就是告诉我们,凡事应适度不应过极,也就是中庸。所以可以说,“农”是中国哲学的开始和延续。 综合以“农”为基础的等级制度、法律法规和风俗文化等等,在中庸之道的影响下,就如同所追求的“内圣外王”一样,中国哲学最终形成了“既出世又入世”的结果,事实上都是一种平衡,一种中庸的体现,而也是中庸之道,让中国哲学互相交融、互相结合,不断地吸收消化,变成新的事物,如同林语堂先生在《吾国与吾民》中指出的“外来文化的入侵总是会被中华文化所融合吸收”。或许这也是为什么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的中华文明延续至今。 儒家,无论是早期儒家还是到后面演变出来的新儒家,很长一段时间在中国的历史上处主流的地位,以等级秩序为界线,规定所对应的礼仪礼节。读后感每个有名分的人,履行自己的责任与义务,以忠恕之道为方式施行“仁义”,可以说是儒家对于“善”的看法。虽然

读中国哲学简史

读中国哲学简史 孔子的“知命”就是对外在的成败利钝在所不计,如果这样行事的人,在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就永不失败。因为我们尽了本分,成败不是我们可以掌控的。孔子说: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庄子》第三章《养生主》: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生,可以尽年。 《庄子》的《人间世》说: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来称颂“无用之用”,这是“全生之法”,懂得“全生”之道的人,不仅不能作恶多端,为善也不能过分,他只能处于善恶之间,正是无用,最终证明他的大用。 《庄子》书《山木》:“庄子行于山中,见木大,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问其故,曰‘无所可用’。庄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为从一个更高的观点看世间的事物,就要无我。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语出《庄子》《养生主》,大体译文如下:人们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却是无限的。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势必体乏神伤,既然如此还在不停地追求知识,那可真是十分危险的了!做了世人所谓的善事却不去贪图名声,做了世人所谓的恶事却不至于面对刑戮的屈辱。遵从自然的中正之路并把它作为顺应事物的常法,这就可以护卫自身,就可以保全天性,就可以不给父母留下忧患,就可以终享天年。 个人认为,这可以算一种消极的生活态度。 人性本善或是人性本恶——究竟怎样认识人性——这是中国哲学里争论最多的问题。孟子在《告子章句上》列举了三种:第一种是人性无所谓

善恶;第二种认为,人性可以从善,也可以从恶;第三种认为,有的人 性善,有多人性恶。 《孟子·公孙丑章句上》说:“人皆有不忍之心。……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犹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他认为,只有有这“四端”,才能真正成为人。人应当把仁爱推广到邻居和其他社会成员,故《孟子·梁惠王章句》上孟子主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尽心章句下》:“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是孟子民贵君轻思想的体现。 “王道”与“霸道”:孟子和后来的儒家认为,政治统治有两种:一种是“王道”,一种是“霸道”。王道是“圣王之道”,霸道则是依靠暴力实行统治。圣王之道是靠道德教诲和教育来贯彻的,霸道则是以强制手段来推行的。王道的力量来自道德教化,霸道的力量来自武力。《公孙丑章句上》说:“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之;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 理想主义的孟子:《孟子·梁惠王章句》第二节:“是使民养生老死无憾,王道之使也。” 学生问:“敢问夫子何所长?”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名家的代表是公孙龙和惠施。他们往往说一些似非而是的话,在与人辩 论中,往往对别人否定的加以肯定,而别人肯定的加以否定。 “至大”与“至小”: 惠施说:“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大和小,都因有形,而后才有大小;其实,至小就无形可言,至大就不可能有任何范围。无外的乃是“至大”,无内的乃是“至小”。 惠施认为:“天与地卑,山与泽平”他认为高与低也都是相对的。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 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我曾在上学期读过,当时觉得书中蕴含着无穷的道理却又总结不出个一二三来,本学期经过了马哲课上老师对于哲学的系统讲述,再读起这本书来似乎又有了不少新的收获。 首先,我想谈谈对这本书的整体感觉。众所周知中国封建社会主流哲学思想主要有儒、法、道三家。儒家重人伦,法家重赏罚分明,道家重无为。每个朝代之初,百废待兴,统治者大多励精图治,道家“清虚自守”、“无为而治”的黄老思想就其用来作为恢复国力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法律指导思想。而到了统治中期,社会需要稳定秩序,统治者大多采用儒家伦理来教化百姓,使子女孝顺父母,臣民忠于君主。盛极必衰,由于缺乏监督和制约,绝对的权利导致绝对的腐败,每个王朝的鼎盛便预示着她开始一步步的走向衰败。所谓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王朝末期,官吏贪污腐化,鱼肉百姓。此时民怨沸腾,统治者不得不采用法家的重刑法的那套办法来维护风雨飘摇的统治。纵观中国哲学,无论儒家道家还是法家,都把关注点放在具象的人伦关系上,所以被认为是典型的实用主义哲学。中国人不会像西方人那样去探究。而这些,都被冯友兰老先生在《中国哲学简史》这本书中阐述的十分透彻。对于这本书的具体内容,相信读过的大家都会了解。下面我来谈谈自己对于《中国哲学简史》的一些认识和理解。

(一) 历来中国人都是被认为是没有宗教信仰的,这的确是让人很难否定的事实。可能不少人认为大部分人中国人都很虔诚地去求神拜佛,但必须指出的是这些仅是迷信而已,譬如说国人很讲风水,很忌讳某些事物(如数字4)等,他们的虔诚里往往是满含功利,每一次的跪拜都带着某一目的达成的祈盼,这与大部分宗教清心寡欲的精神实质无疑产生严重背离,更别枉谈宗教了。对这个问题,冯先生分析认为:“中国人不那么关切宗教,是因为他们太关切哲学了。他们的宗教意识不浓,是因为他们的哲学意识太浓了。他们在哲学里找到了超越现实世界的那个存在,也在哲学里表达和欣赏那个超越伦理道德的价值;在哲学生活中,他们体验了这些超越伦理道德的价值。”冯先生把国人实现超越现实世界到达彼岸的途径归结为哲学的体悟,有些牵强,原因有两大点:1、冯先生高估了国人的哲学水平。在西方,90%以上的人都有宗教信仰;如果说把这比例用到国人身上,也即是说“90%以上的中国人通过哲学体悟超越了现实世界到达了彼岸”,这与国人一贯的哲学水平、或者说是对哲学的关注程度情况并不相符,因为除了春秋诸子“百家争鸣”的时期外,我国哲学从未成为过任何一个时期的主流文化,甚至很多时候都是倾向于边缘化及消亡化,所以90%的基数无从得来。2、冯先生也高估了国人的素质。早在两千多年前荀子便痛心地体悟出了“性本恶”这一悲哀的事实,两千年后的鲁迅与柏杨对中国人的劣根性更进行了无情的鞭挞,时至今天又有多少的丑恶令我们心寒?冯先生流连于自己所构筑的象牙塔里,从自己独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2000字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2000字 导读:读书笔记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2000字,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2000字范文:读《中国哲学简史》源于种种机缘巧合。 一次看《锵锵三人行》里,有人问李玫瑾教授,接触那么多的罪犯研究那么多的心理学,会不会导致自己心理上出现问题。李教授回答说她是学习哲学出身的,对于很多问题有着比心理学更高一个层次的理解。那时就对哲学是什么有了好奇。 再往后,翻阅过李泽厚先生的《美的历程》,看了几眼,没大能看懂,便放下了,也因此对它有了高不可攀的印象。 再后来,《锵》里许子东和马家辉讨论大学专业的选择,马老师就提到,不管什么专业,都应该在二十岁的时候读一些哲学,读一些佛学。年青时对这些虽一知半解,随着人生阅历的积淀,岁月的坎坷与生命的不顺层层叠加,这些二十多岁读的书籍,能够与人生经历相互融合,相互化解,赠予人生最艰难的中年时期一份心灵的慰藉。一来二去,便埋下了要阅读一些哲学书籍的愿望。 之所以选择《中国哲学简史》,是因为这本书写的是中国哲学,对我而言有了基础便于理解;书设定的读者又是外国人,自然深入浅出;作者又是中国哲学界的扛鼎之人冯友兰先生,书中想必是金玉之言。正是有此机缘,细读一番,聊有所得,遂作此文。

什么是哲学? 既然是读书心得,那么第一个绕不开的问题便是,什么是哲学? 冯先生在书中给了定义。哲学,特别是形而上学,乃是知识的一个分支,在它的发展过程中,最终成为「对于什么不是知识的知识」,即「不知之知」。它是人们对于自己思考的思考。 之所以说哲学不是知识是因为,知识指的大多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了解,是一个形而下的、具象的门类。但又说哲学是知识的一门分类,只因哲学的起源并没有脱离这个具象的世界。整个过程像极了一个同心圆:人们从了解自己的行为出发,辨析自己的想法和思路,再由对物理世界的认知,推广到抽象的形而上的世界,并最终扩散到对我们甚至无法想象的世界的思考。 哲学有什么用? 对于哲学是什么有一个笼统的印象之后,难免会问,那学这个有什么用呢? 这个问题在书中也有着清楚的解答:无用之用。一般意义说,我们对于有用的理解是,这件事或者这个人,能够帮助我们解决问题。而哲学的无用之用,不在于实际上解决问题,而在于让人不再囿于这些问题的困扰,从而达到一种解脱与释然。之所以说无用,是因为问题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读后感.贫困交加,生离死别,这些依然如故;之所以说有用,是因为这些现状不再是问题,人会变得安贫乐道,坦然面对人生的不完美。 这也大概让我明白了,李玫瑾教授所说,「更高层次的理解」。于

(完整word版)读中国哲学简史有感

读《中国哲学简史》有感 《中国哲学简史》一书中将人生划分为四境界。即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我个人觉得,现实生活中我们大部分人都处于功利境界。即我们所做的事都是出于利己考虑,尽管结果可能会对他人产生有利的影响。 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人为自己谋取利益是无可厚非的事情,同时作为社会成员的每个人在追求自身利益的过程中难免对他人的利益造成或多或少的有利或不利的影响。其中关键的是这种影响引发了人与人之间一系列的问题,对此我有几点粗浅的想法。 一、人与人之间信任在逐步减少,诚信危机不容小觑。现代社会的人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的年代,有时掌握信息资源的多少会直接影响人在社会中的利益分配,因此,人与人之间慢慢就会产生欺骗,从而减少信任感。再者,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诱惑的时代,人在各种利益的驱使下,难免会心理扭曲,为谋利益不择手段,直接导致诚信危机。 二、人与人的关系受利益因素影响增强。人们由于在社会中的分工不同,进而引发了人与人之间社会地位的差别,而人总是向往好的事物的。处于底层的人为获取相对高的社会地位,处于高层的人为保住既得利益。总言之,人际关系、人际交往大部分是掺杂着利益的。纯粹的亲情或友谊正在流失。 三、人际交往处于一种矛盾状态。一方面现在的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真心对待,对纯粹的亲情和真诚的友谊即人与人之间的纯真是向往的;另一方面又不得不对他人处处设防,为防受到伤害而谨小慎微的保护自己。简言之,现在的人总是在互相依赖与互相提防中小心协调。 我认为不论是孟子的“人性本善”还是荀子的“人性本恶”都不足以解释当 今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 作为人类社会的一分子,我真心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达到人生的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只有这样,人类社会才会真正的成为名副其实的和谐社会...... 实际上,中国文化几千年来,所循循教导的是“道”与“德”,帝王之家讲求的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得民心者得天下”;人民普通交际中,也以忠义为先,“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这种思想的灌输可通过许多的途径,即使大字不识一个,那你总会听说过岳飞的故事吧,岳飞其实此时也成了中国儒学所颂扬的道德的载体。哲学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历来被认为可以和宗教在其他文化中的地位相比拟的。哲学这门科学并没有在中国古代被命名过,但是他潜移默化地入侵着人们的思想。在中国,哲学是每一个受过教育的人都关切的领域。从前,一个人如果受到教育,首先就是受哲学这方面的启蒙教育。即使现在也为

中国哲学简史心得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心得 法学1203 苏珊2120120692 一直以来都觉得哲学是一门很复杂、深奥的学问,中国作为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传承的国家,思想文化博大精深,冯友兰先生在站在一定的高度上,从宏观上对中国哲学的产生与发展作出了阐释,深入浅出的解说,各学说之间的比较,让我对中国哲学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 与英国、希腊等海洋国家不同,我国是一个大陆国家,地理环境的差异决定了思想观念的不同。冯先生认为:“哲学是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在思想的时候,人们常常受到生活环境的限制。在特定的环境,他就以特定的方式感受生活,因而他的哲学也就有特定的强调之处和省略之处,这些就构成这个哲学的特色。”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如孔子、孟子,很少提到海,即使提及也是非常简短。而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生活在一个满眼都是海洋的环境下,可想而知二者的思想起源不同,观点也很不一样。 不同的地理环境、经济背景等因素造就了东、西方两种不同的哲学。 中国领土辽阔,平原多、海洋少,经济利益均由土地所出,农民在我国古代的地位仅次于“士”,而商人居末。农业为“本”,商业为“末”,贯串在中国历史中,社会、经济的理论、政策都是企图“重本轻末”。因为土地的不可移动性,农民只能祖祖辈辈聚居在一起,形成了家族制度。这种社会制度是一定的经济条件的产物,而这些条件又是其地理环境的产物,所以对于中华民族来说,这种制度及其理论说明,都是很自然的。中国人心中的家族观念是根深蒂固的,家族利益也是族人共同维护的。相反,在海洋国家希腊,土地稀少,难以发展农业,所以主要依靠商业获取经济利益。商人的活动主要在城市,所以他们的社会组织形式,不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 历史141 张立东1400070123 大一的通识课程中国哲学的教材,冯友兰先生的大作《中国哲学简史》,这是第一本全 面介绍中国各派哲学理论的学术著作。最早了解他还是通过他的女儿宗璞的几篇散文,家学渊源深厚的宗璞也成为了一代散文名家。但直到这学期学习马哲课,我才真正捧起这本中国 哲学史上里程碑之作。书中冯先生展现出的深厚的理论基础,博闻强识的渊博知识,对中国 哲学思想的独特理解使我完全沉浸其中。原先我对中国哲学所知仅限于天人合一,是通过阅读钱穆的书获得的,冯先生在全书开始就论述了天人合一。?照中国哲学家们说,那就是成为圣人,而圣人的最高成就是个人与宇宙的同一。?; ?它是最理想主义的,同时又是最现 实主义的;它是很实用的,但是并不肤浅。入世与出世是对立的,正如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 也是对立的。中国哲学的任务,就是把这些反命题统一成一个合命题。?(第一章)人与自然, 现实与理想,入世和出世,中国的哲人们就是在不停地寻找着这两种极端中间的那个平衡点。宗教和哲学的关系是必须在讨论哲学之前就理清楚的。?中国人不大关心宗教,是因为他们极其关心哲学。他们不是宗教的,因为他们都是哲学的。他们在哲学里满足了他们对超乎现世的追求。他们也在哲学里表达了、欣赏了超道德价值,而按照哲学去生活,也就体验了这些超道德价值。?;?在未来的世界,人类将要以哲学代宗教。这是与中国传统相合的。人 不一定应当是宗教的,但是他一定应当是哲学的。他一旦是哲学的,他也就有了正是宗教的 洪福。?(第一章)。他并没有像西方哲人一样展开去通过逻辑推理分析讨论宗教和中国哲学的差异性,他没有给予什么实际的信息,而是在一个超层面完成了哲学对宗教的分离。这本身就是中国哲学思想的体现,这很好理解,就如同传教士本身必须信奉基督教,科学家必须拥有辩证法和实证精神一样,研究哲学的冯先生自身也是中国哲学的典型体现 我一直相信,每一种文化都必须发源于她的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哲学当然也是如此。温州人的重商主义就是山区地形带来的,犹太人的重商主义亦是如此,日本的人多地少也带 来了日本高度密集有序的土地利用观念。而中国的农耕文化必然使得哲学中带有一些农耕文 明的特色。在农耕文明上建立起来的家族文化,还有更重要的,对日常自然的关注,以及由此引发的对事物的直接领悟构成了中国哲学的内核。?我们若把诺思罗普在这里指出的和我 在本章开头提到的联系起来、就可以看出,已区分的审美连续体的概念,由此而来的未区 分的审美连续体的概念以及区分的概念,基本上是农的概念。农所要对付的,例如田地和庄 稼,一切都是他们直接领悟的。他们纯朴而天真,珍贵他们如此直接领悟的东西。这就难怪他们的哲学家也一样,以对于事物的直接领悟作为他们哲学的出发点了。?(第二章)。有趣的是,中国哲学的很多观点在西方哲学中也都能够找到映射。比如,?在自然界和人类社 会的任何事物,发展到了一个极端,就反向另一个极端;这就是说,借用黑格尔的说法。一切事物都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报告[001]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报告 于千万本书中,只一眼,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就看到了这本列在书单中的书,书被翻的破旧,边边角角都毛毛躁躁,随意翻到一页,内容还算吸引自己吧,但它短小精悍,书名又涵盖中华漫漫哲学之史,一定该有过人之处。 作为一个从小就对奇幻科学充满向往的小孩,自然是一路选择理科而成长学习,对历 史也还算喜爱,但政治就没有任何想法。第一次接触哲学时,它还只是涵盖在政治这门学 科中,哪怕从小就接触诸如三观、人是什么、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类的思考和问题,也 从始至终觉得哲学是一门既抽象又无聊的学科,也总觉得它研究的问题离我们那么远,哲 学家大概是一群最无聊的人吧! 所有的无趣与误解大概都是从不了解开始产生的。而《中国哲学简史》作为作者在美 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受聘担任讲座教授时的英文讲稿,不仅是西方人了解和学习中国哲学的 首选入门书,也是如我这般门外汉了解哲学的首选书。冯友兰,可谓当之无愧的大家,聊 聊几笔,将洋洋洒洒的几千年中华哲学史汇集在区区二十八章之内,英文著作,更是佩服啊!自序有云:小史者,非徒巨著之节略,姓名、学派之请单也。譬犹画图,小景之中, 形神自足。非全史在胸,曷克臻此,其如是,读其书者,乃觉择焉虽精而语焉犹详也。 这本书书名虽然是《中国哲学史》,但其实也是总体概括写了中国文化史,因为中国 文化的主要载体就是这些圣人的经典,而文化的传承也是依托这些经典,那是中国人的根子,是中国人的血脉和骨骼,中国人的人生哲学就起源于那里,中国几千年来就浸淫其中,那里有中国人几千年积累下来的大智慧。因此说此书浓缩了中国文化的精华并不为过。并 且这本书的最大价值是全面,介绍了中国历史上几乎所有有影响的哲学家,以及儒、道、 佛和禅宗。甚至利用前两章介绍了中国哲学的大背景,这对不了解中国文化的外国人及中 国现代年轻人尤其有帮助。读他的这本书,经常有豁然开朗的感觉。他的很多观点我深以 为然,比如:人不满足于现实世界而追求超越现实世界,这是人类内心的一种渴望。在这 一点上,中国人和其他民族的人并无二致。但是中国人不那么关切宗教,是因为他们太关 切哲学了。他们的宗教意识不浓,是因为他们的哲学意识太浓了。他们在哲学里找到了超 越现实世界的那个存在,也在哲学里表达和欣赏那个超越伦理道德的价值;在哲学生活中,他们体验了这些超越伦理道德的价值。根据中国哲学的传统,哲学的功能不是为了增加实 际的知识,而是为了提高精神的境界,提高心灵,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道德经》中书“为学日益,为道日损。”而哲学在后一个范畴。中国哲学的主要精神——既是现世的,又是出世的;中国哲学既是理想主义的,又是现实主义的;既讲实际, 又不肤浅。中国哲学讨论的问题就是内圣外王之道。中国哲学的使命就是要在现实主义和 理想主义这两种两极对立中寻求它们的综合……先生给太多不明确,太抽象的东西下了属 于他自己的定义,这能够让我们更好的理解明白哲学存在的意义和中国哲学独特的非凡之处。并且中国哲学强调一点:圣人不需要为当圣人而做什么特别的事情。他们的存在以及 言行思想,就已经是神圣的存在了。所以,圣人既生活在世界里,又不属于世界。禅僧常说:“觉字乃万妙之源。”由厕身宇宙之中的“觉”而直觉地“悟”到宇宙融为一体,这便是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