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中考物理第一轮知识点复习温度物态变化

2019届中考物理第一轮知识点复习温度物态变化
2019届中考物理第一轮知识点复习温度物态变化

温度物态变化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减慢的是()

A. 给头发吹热风

B. 把盛有酒精的瓶口盖严

C. 将玻璃板上的水滴向周围摊开

D. 把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

【答案】B

2、对下列各图解释正确的是()

A. 甲图中冰凌的形成过程是凝固,需要吸热

B. 乙图中雾淞的形成过程是升华,需要吸热

C. 丙图中露珠的形成过程是液化,需要放热

D. 丁图中湿衣服变干过程是汽化,需要放热

【答案】C

3.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

A. 湖水结成冰

B. 樟脑丸变小

C. 露珠的形成

D. 雾凇的形成

【答案】B

4.下列物态变化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

A.B.C.

D.

【答案】A

5. 密封的锤形玻璃泡内装有少量的碘颗粒,将玻璃泡浸入开水中,过一会儿玻璃泡内弥漫着紫红色的碘蒸气.下列现象中与上述碘发生的物态变化相同的是

A. B. C. D.

【答案】C

6.下列物态变化属于凝固的是

A.雾的形成 B.河道结冰

C.冰冻衣服晾干 D.露珠的形成

【答案】B

7.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凝华的是()

A.冰雪消融 B.白雾茫茫 C.霜打枝头 D.滴水成冰

【答案】C

8.根据你对生活中物理量的认识,下列估测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A.人体的正常体温为 B.人体的密度约为

C.中学生的课桌高约为 D.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

【答案】D

9.如图所示,加热-40的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C段表示当前物体的状态仍是固体

B. 冰的融化过程温度不变,说明熔化不需要吸热

C. 水的沸腾过程温度不变,说明它的内能不变

D. 由图可判断,加热时间相同时冰升温比水快,说明冰的比热容比水小

【答案】D

10、如图所示是我国“神州”载人飞船的返回舱,它的表面有层叫做“烧蚀层”的物质,当返回舱返回地球时,在通过大气层过程中,“烧蚀层”可以保护返回舱不因高温而烧毁。“烧蚀层”能起这种作用,主要是它发生了()

A.熔化和液化 B.熔化和凝固 C.熔化和凝华 D.熔化和汽化

【答案】D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2分)

11. 图是某物质的熔化图象,由图象可知,该物质是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熔化过程中,物质的内能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答案】非晶体增大

12. 3月24日是世界结核病防治日,我市各中小学在日常防治工作中,体温计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如图题图,体温计的示数为_______℃。

【答案】37.9(37.80~37.90都可给分)

13.如图所示是小李同学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探究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第6min时的内能_____第8min时的内能(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该物质在CD段的比热容是AB段比热容的_____倍(被加热物质的质量和吸、放热功率不变)。

【答案】小于 2

14.将一瓶饮料在冰箱中冷藏一段时间后,取出放一会儿,表面会变湿,用毛中擦干后过一会几又会变湿,这是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该现象需要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

【答案】液化放热

15.如图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可知该物质是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该物质第5min时处于_____(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态。

【答案】晶体固液共存

16.夏日炎炎,小东从开着空调的屋内刚走到室外时,眼镜的镜片变模糊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形成;他在游泳池游泳后走上岸感觉到有点冷是由于身上的水________吸热所致;他买了冰棒含嘴里过了一会感觉到凉快是由于冰棒____吸热所致.(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答案】液化汽化熔化

17. 自然界中的水循环是通过水的物态变化实现的。地面上江、河、湖、海中的水在太阳的照射下不断________成水蒸气,流动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空气后______成小水滴或直接________成小冰晶,就形成了云。在一定的条件下,小冰晶熔化成水与原来的小水滴一同下落,形成雨水,汇集到江、河、湖、海中。

【答案】汽化液化凝华

18.在某些干早缺水的地区,人们常采用如图所示的方法收集土壤中的水分。土壤中的水分子接触塑科薄膜前发生了_____ (填写物态变化名称)现象;水蒸气在塑料薄膜下凝结成水珠过程中,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答案】汽化放出

三、作图与实验(共18分)

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冰块熔化的特点,他每隔相同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观察物质的状态。(1)冰的熔化过程持续了_____min。

(2)图乙是他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温度﹣﹣时间”图象,由图象可知:冰属于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这样判断的依据是_____。

(3)图乙中第4min时,物质处于_____态。

(4)图乙中,物体在A点时其有的内能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B点时的内能。

【答案】 10 晶体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固小于

20.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中:

(1)安装好实验器材后,为缩短实验时间,小强在烧杯中倒入热水,热水中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此时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____℃

(2)当水温接近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并绘制了如图乙所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水沸腾时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强观察到:沸腾时水中气泡的情形为如图丙中___________图。(选填“A”或“B”)

(4)小强同学想提高水的沸点,换用了火力更大的酒精灯加热,这种做法___________(选填“可行”或“不可行”)。【答案】 68 继续吸热温度不变 A 不可行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中考物理分类汇编科普阅读题

22.(2018?烟台) 神奇的光伏高速公路 全球首段承载式光伏高速公路2017年12月28日在山东济南通车,光伏路面全长1120米,路面顶层是类似毛玻璃的新型材料,摩擦系数高于传统沥青路面,保证轮胎不打滑的同时,还拥有较高的透光率,让阳光穿透它:使下面的太阳能把光能转换成电能,发电装机容量峰值功率为.预计年发电量约100万千瓦,参与测试的一名中巴车司机说:“路面的感觉和平常高速一样,刹车距离和平常路面一样。”在冬季,这段路面还可以将光能转化为热能,消融冰雪,确保行车安全。 报道称,这光伏滑路面还预留了电磁感应线圈,随着电动汽车无线技术的配套,未来可实现电动车边跑边充电,预留的信息化端口还可接入各种信息采集设备:车辆信息、拥堵状况等信息将汇聚成交通大数据,构建大数据驱动的智慧云控平台,通过智能系统,车辆管控等措施,能更有效的提升高速公路的运行效率。 晒晒太阳就能发电,公路变成”充电宝”,自行融化路面积雪…,这就是智见公路的先行案例。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问题: (1)交章中有个物理量的单位有误,请你指出来并改正; (2)简要描述“新型材料”的特性; (3)光伏高速公路的设计应用了哪些物理知识(回答三点即可)。 【分析】(1)功率的单位是W、kW;电功、电能的单位是千瓦时; (2)根据题中信息从摩擦、透光率、能量转化、电磁感应几方面分析解答; (3)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增大压力、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太阳能电池板可以把光能转化成电能; 电磁感应线圈:机械能转化成电能。 【解答】答:(1)功率的单位是W、kW;电功、电能的单位是千瓦时,故题目中的错误

“预计年发电量约100万千瓦”,应该为“100万千瓦时”; (2)有题中信息知:“新型材料”的特性为:摩擦力大,保证轮胎不打滑; 透光率高使下面的太阳能把光能转换成电能; 还可以将光能转化为热能,消融冰雪,确保行车安全电; 磁感应线圈可实现电动车边跑边充电; (3)①路面顶层是类似毛玻璃的新型材料,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车辆行驶时与地面的摩擦力; ②阳光穿透它达到中层的光伏发电组件时,消耗太阳能,产生电能,即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③太阳能电池板可以把光能转化成电能,若将预留的金属线圈与太阳能电池相连,线圈中会用电流,电流周围就会产生磁场,当电动汽车内的线圈随汽车运动时,线圈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会在汽车的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从而实现运动中的无线充电,解决电动汽车充电难的问题。 【点评】考查了物理量的单位、增大摩擦力的方法、能量转化以及发电机的工作原理,理解电磁感应现象的运用。 18.(2018·潍坊)北京8分钟 2018年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上,“北京8分钟”表演惊艳全世界,同时宣告冬奥会进入北京时间。短短8分钟的表演却蕴涵着大量的“中国智慧”和“中国制造”闭幕式上,演员穿着目前国内最大尺寸的熊猫木偶道具进行轮滑表演,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为达到最佳表演效果,需要严格控制道具的质制作团队在原有工艺的基础上不断改良和创新,经过反复对比和测试,最终确定用铝合金管材和碳纤维条作为制作材料。最终版的熊猫木偶道具质量仅为10kg装载着大屏幕的机器人与轮滑舞者进行了互动表演,为体现冰雪主题,大屏幕也使用了新技术,让它们看起来像是用冰雪制成的“冰屏”,每块“冰屏”长3m。为保证“冰屏”具有较强的抗风能力,“冰屏”的整个结构非常精密,卡槽与屏之间的距离达到微米级,经过风洞测试,每块“冰屏”都能承受15m/s

物态变化知识点

第三章物态变化(共4节) 第1节温度 物体我们说它的温度低,若两个物体冷热程度一样,它们的温度亦相同;我们凭感觉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一般不可靠。 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摄氏度,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摄氏度。00C 和1000C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个等份代表1 0C。人体的正常体温是37 0C 。“-4.70C”读做负4.7摄氏度或读做零下4.7摄氏度。温度的常用单位摄氏度,符号℃。 国际单位制中采用热力学温度。 3、温度计: (1)工作原理:利用水银、酒精、煤油等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温度计的刻度是均匀的。 (2)种类:①按用途分:实验室用温度计、医用温度计、寒暑表。②按测温物质分:水银温 分类实验用温度计寒暑表体温计 用途测物体温度测室温测体温 量程-20℃~110℃-30℃~50℃35℃~42℃ 分度值1℃1℃0.1℃ 所用液体水银、煤油(红)酒精(红)水银 特殊构造玻璃泡上方有缩口 使用方法使用时不能甩,测物体时不能离开物体读数使用前甩可离开人体读数 (3)温度计的构成:玻璃泡、内有粗细均匀的细玻璃管(毛细管)、玻璃泡总装适量的液体(如酒精、煤油或水银)、玻璃外壳、刻度(均匀); (4)使用方法:①选: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选取适当量程的温度计。看清它的量程和分度值;②放:让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测液体温度时,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接触容器底和容器壁。③等:温度计在被测液体中,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④读:读数时不要从液体中取出温度计,视线要与液柱的液面相平。 ⑤记:准确记录数据和单位。 练习:如图4中乙正确 ..。. ..、甲和丙错误 4、体温计 (1):用途:专门用来测量人体温的; (2):测量范围:35℃~42℃;分度值为0.1℃; (3):原理:利用水银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 (4):体温计读数时可以离开人体; (5):体温计的特殊构成:玻璃泡和直的玻璃管之间有极细的、弯的细管(缩口);读数时体温计可以取出来读数,第二次使用时要用力向下甩。 5、温度计读数:如图5中左温度计的示数为 -16℃;右温度计的示数为 9℃。图6 图4 图4 图5 图6、体温计

八年级上物理物态变化知识点 归纳检测

第四章物态变化知识点 一、温度: 1、温度:表示物体冷热程度; 2、摄氏温度: (1)温度常用的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表示; (2)摄氏温度的规定: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把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然后把0℃和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代表1℃。 (3)摄氏温度的读法:如“5℃”读作“5摄氏度”;“-20℃”读作“零下20摄氏度”或“负20摄氏度” 二、温度计 1、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造的; 2、温度计的使用: (1)使用前: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分度值(每个小刻度表示多少温度),并估测液体的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量程(否则会损坏温度计) (2)测量时,要将温度计的玻璃泡完全浸入被测液体,不能接触容器壁或容器底; (3)读数时,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液体。要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读数,且视线要与温度计的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三、体温计: 1、用途:专门用来测量人体体温的; 2、测量范围:35℃~42℃;分度值为0.1℃; 3、体温计读数时可以离开人体; 4、体温汁有特殊的设计,即在玻璃泡和直玻璃管之间有缩口。每次使用前都要将体温计甩几下。其他温度计不能甩。 四、物态变化: 任何一种物质都有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在一定温度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五、固体可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1)、晶体: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即熔点)的物质; 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的物质;沥青,石蜡,松香,玻璃这四种是非晶体。(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2)、晶体和非晶体的根本区别是:晶体有熔点(熔化时温度不变,要继续吸热),非晶体没有熔点(熔化时温度不断升高,要继续吸热); ( 3 )、晶体熔化的条件: ○1温度达到熔点;○2继续吸热 ( 4 )、晶体凝固的条件:○1温度达到凝固点;○2继续放热; ( 5 )、同一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 6 )、晶体的熔化、凝固曲线: (1)AB 段物体为固体,吸热温度升高; (2)B 点为固态,物体温度达到熔点(50℃),开

初二物理物态变化知识点以及试题

物态变化知识点 1 温度和温度计: 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温度计:用来测量温度的仪器. 2 摄氏温度的规定:规定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 温度为100℃,0℃到100℃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分就是摄氏1℃. * 摄氏温度的单位为摄氏度,用℃表示。 3 绝对零度:宇宙中的温度下限-273℃,叫绝对零度。 4 热力学温度:以绝对零度为起点的温度叫热力学温度。单位:开尔文 K 5 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的转换:T=t+273K t=T-273℃ 6 体温计的温度围:35℃-42℃ 结构特点:玻璃泡容积比玻璃管大,并在玻璃泡上方有一个非常 细的缩口。(它可以使上升的水银不能自动回落到玻璃泡) 最小单位: 0.1℃ 注意事项: 每次使用前要先甩,使玻璃管的水银回落到玻璃泡 7 温度使用应注意: 1 选择合适的温度计。 1选 2 看温度的最小刻度值 2看 3 测量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物充分接触,且不能离开被测物, 等到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3测(量) 4 测量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接触到容器壁及容器底。 4 壁 5 读数时视线要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5 读 8 物态变化:物质由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的过程。 9 物质的三态:气态、液态和固态。 10 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分标准是:晶体有固定熔点,而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 点常见的晶体有:冰、食盐、萘、各种金属、海波、石英等 常见的非晶体有:松香、玻璃、蜡、沥青等 11 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要吸热 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要放热 12 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凝固点:液体凝固成晶体时的温度 同一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是相等的。

初中物理温度与物态变化 知识点(全)

温度及其测量 1.温度 1)定义:表示物体冷热程度。 2)通常我们用字母t表示; 3)摄氏温度(℃):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平均分 成100份,每一份就是1℃ 4)国际单位制中,所采用的的是热力学温标;热力学温度单位是开尔文,简称开,符号K 冰水混合物的热力学温度时273.15K T=273.15+t 注意:热力学温度的0 K温度永远达不到; 2.温度计 (1)原理: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 (2)使用方法: 1)估:估计被侧物体的温度。 2)选:据估测温度选择合适量程的温度计。 3)看:看清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 4)放: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不要接触容器底或侧壁。 5)读:待示数稳定后读取,读数时玻璃泡要留在液体中,视线与液柱上表面相平。 6)记:正确记录测量的温度,不要漏掉单位。 7)注意:是否需要估读呢? 3.体温计 ①量程:35---42℃;分度值0.1℃ ②使用前要甩一甩,使汞回到玻璃泡内; ③读数时候,可以离开人体; ④注意,不能用温度计当作普通实验用温度计适应, 4.温度与日常生活 ①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 ℃, ②人的正常体温是37 ℃左右, ③人体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为18~25 ℃. ④洗澡的较舒适的温度时40摄氏度 5.物态变化: 物理学中将物质由一种状态向另外一种状态的变化,称为物态变化; (1)物态变化的三种形式,固体、液体、气体;

物态变化是固体、液体、气体的三种状态的相互转变,今天具体学习固态与液态之间的变化: 1.熔化: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物体熔化时需要吸热。 2.凝固:物体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物体凝固时需要放热。 3.观看熔化实验: a)为什么需要用水浴法进行加热? b)我们得出了海波在熔化过程中与石蜡熔化过程有什么不同,能否进行总结? c)能否根据熔化过程,自己反思凝固过程呢? d)对实验的仪器我们需要注意什么?可以用化学实验的方式进行解答? e)水浴法,能够给物体均匀、间接的加热,并能控制物体温度上升速度的方法; f)图像法:在分析海波和石蜡熔化过程,能够直观的比较出彼此的区别,更好的便于实验结果的撰写; 4.晶体与非晶体的定义: a)有确定的熔化温度的物质称为晶体;反之称为非晶体; b)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5.图像的意义:平台的意义,是晶体熔化的全过程,处于固液混合状态(并不一定正确), 左侧拐点表示熔化的开始全部是固体, 右侧表示融化的结束全部是液体, 中间部分是固液混合状态; 6.晶体熔化,为什么要持续吸热? 运用化学学习的知识,晶体中的分子是规则排布的,加热是为了让分子间的距离增大,分子离开了原来平衡位置。所以在加热过程中,先吸收的热量用于克服分子间的作用力,并不是用于物体升温; 反之,非晶排布不规则,分子间作用力小,加热直接打破,进而一直升温; 7.熔化与凝固与日常生活 a)降低凝固点;在水中加盐,可以降低凝固点;用于雪天防滑 b)

温度与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

温度与物态变化 知识梳理: 重点1:温度和温度计 1、温度计原理: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1)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义为0℃,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定义为100℃。 (2)0℃和100℃之间为100个等分,每一个等份代表1摄氏度。 2、温度计的使用 (1)使用前:观察它的量程,判断是否适合待测物体的温度;并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以便准确读数。

(2)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3)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3、总结

重点2:物态变化 一、熔化和凝固: 1、熔化: (1)熔化规律:①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地吸热,但温度保持在熔点不变。 ②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地吸热,且温度不断上升。 (2)晶体熔化必要条件:温度达到熔点、不断吸热。 (3)影响熔点的因素:压强杂质 (4)影响物质熔点的因素:杂质(盐水和水的凝固点)、物质种类(冰和铁的熔点不同)、压力(用细线切割冰块)、压强影响物质的沸点(在平原和高山上烧水) (重点) 2、凝固: (1)凝固规律:①晶体在凝固过程中,要不断地放热,但温度保持在熔点不变。 ②非晶体在凝固过程中,要不断地放热,且温度不断下降。 (2)晶体凝固必要条件:温度达到凝固点、不断放热。 (3)凝固放热。 二、汽化和液化

1、汽化: (1)汽化现象分为:沸腾、蒸发两种形式,都要吸热。 (2)沸腾和蒸发的区别: 2、沸腾:(1)液体沸腾必要条件:温度达到沸点、不断吸热。 (2)沸腾规律:液体在沸腾时,要不断地吸热,但温度保持在沸点不变。 (3)沸腾图像各段的涵义(以水为例,如图3) 0A段:不断吸热,水的温度升高 AB段:水沸腾时不断吸热,但温度不变 3、蒸发: (1)蒸发吸热,有致冷作用; (2)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①液体自身的温度;②液体蒸发的表面积;③液体表面附近的空气流动速度。

初中物态变化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 一.考纲解读 (一)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 作原理,会测量温度。 (二)知道熔化和凝固、知道晶体的熔化规律及熔点,能识别 晶体和非晶体。 (三)知道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及蒸发制冷作用。知道沸腾现 象、规律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知道液化现象及液化方法。 (四)知道升华和凝华及升华会吸热。 (五)能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 二.知识点: (一)自然界中的物质有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1)固态:既有一定的体积,又有一定的形状,很难被压缩 2)液态:不容易被压缩且有一定的体积,但由于它具有流 动性,没有一定的形状 3)气态:很容易被压缩,具有流动性。即既没有一定的体 积,也没有一定的形状 4)等离子态:由等量的带负电的电子和带正电的离子组 成。(了解,重在强调应用) (二)物态变化: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 首先利用分子动理论从微观意义上解释物态变化的本质 1)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组成的

2)分子永不停息地做着无规则的运动 3)分子之间是有间隔的,并且存在相互作用力:引力和斥 力 (三)温度、温度计 1)温度 a)物理意义:温度是表征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b)单位: ①常用单位:摄氏度符号℃→摄氏温度 ②国际单位:开尔文符号 K→热力学温度 c)温度的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1.01*105帕),把 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度,而把沸水的温度规 定为100度,把0度到100度之间分成100等份, 每一等分成为1摄氏度,用符号℃表示。 提示:用感觉来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是不可靠的。 要准确地测量物体的温度,就要使用测量温度的工 具----温度计。 2)常见温度计 a)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 b)一般说来,一切物质的任一物理属性,只要它随温 度的改变而发生单调的、显著的变化,都可用来标 志温度而制成温度计。 c)构造:

九年级物理《温度与物态变化》

九年级物理《温度与物态变化》 班级:座号:姓名: 一、新知识 1、冰雪消融变成水、冰激凌变软、蜡烛点燃,蜡块变成蜡水、修电器时会用锡焊(锡块变 成锡水)、用玻璃块做玻璃工艺品、把废铁块熔成铁水这些都是现象(填物态变化)。 这一过程要(吸热或放热)。 知识点1:熔化是热过程。 例:融雪时比下雪时更冷,这是因为融雪时要热 利用熔化吸热的例子:用冰保鲜食物 2、动物油(猪油)常温下凝固、水结冰、饮料放进冰箱冻成冰、将钢水浇铸成钢锭这些都是现象 (填物态变化)。这一过程要(吸热或放热)。 知识点2:凝固是热过程。 例:铁在凝固时会热,很容易伤害到在工作的工人。 利用凝固放热的例子:北方的冬季较冷,为了妥善地保存蔬菜,都在菜窑里放几桶水, 可以利用水结冰时热,窖内温度不致太低,防止菜冻坏。 3、洒在地上的水变干、水变成水蒸气、棉签的酒精消失、在太阳下的湿衣服变干这些都 是现象(填物态变化)。这一过程要(吸热或放热)。 知识点3:汽化是热过程。汽化的方式:一是;二是。 例:夏天对着开水杯“吹气,能使开水变凉,这是因为开水发生现象,这一过程要热。 利用例子吸热的例子:给发高烧病人身体檫酒精 4、雨、云、露、雾、“白气“的形成都是现象(填物态变化)。这一过程 要(吸热或放热)。 知识点4:液化是热过程。使气体液化的方法:和。 例:被100℃的水蒸气烫伤比同温度的开水烫伤更严重,为什么? 了解电冰箱的工作原理 5、樟脑丸放一段时间后会自动消失、冬季晾在室外冰冻的衣服会变干、用久了白炽灯的灯丝会变细这些 都是现象(填物态变化)。这一过程要(吸热或放热)。 知识点5:升华是热过程。 例:舞台上的缕缕青云或淡淡的薄雾等特殊效果是干冰升华所致 6、玻璃上的冰花、树枝上的“雾凇“、用久了白炽灯的玻璃泡壁会变黑、霜、雪的形成 这些都是现象(填物态变化)。这一过程要(吸热或放热)。 知识点6:凝华是热过程。 简述人工降雨的道理

北京市2018中考物理一模整理科普阅读题

2018年中考一模整理之科普阅读题 (海淀)四、科普阅读题(共4分) 请阅读《太空快递员》并回答31题。 太空快递员 2017年4月20日,天舟一号货运飞船成功进入预定轨道,太阳能帆板展开正常,发射获得圆满成功。因为天舟一号“只运货,不送人”,被人们形象地称为“太空快递员”。天舟一号外观如图23所示,部分参数见下表。 在近地轨道运行的航天器会由于空气阻力而“掉高度”,为了维持高度,就需要火箭发动机适时启动以保持轨道高度,但是其携带的燃料是有限的。这就对被称为“太空加油”的在轨推进剂补加技术提出了需求。此次天舟一号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验证该项技术。 此次天舟一号的目标飞行器是天宫二号,为了给天宫二号补给物资,天舟一号必须首先和天宫二号交会对接。早在2011年11月3日,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就已与神舟八号飞船顺利完成我国的首次交会对接。天舟一号将首次使用我国航天人研发的快速自主交会对接技术。 交会对接完毕后,天舟一号就可以向天宫二号补给物资以及为天宫二号“太空加油”。别小看这次的“太空加油”,它是天舟一号和天宫二号在高速飞行中对接锁紧、确保补加装置和管路气密性好的前提下进行,其过程要比汽车加油复杂得多,分为29个步骤,每步都需要精细控制。首先,天宫二号的压气机将手风琴状的膜盒贮箱中的气体压回气瓶,使天宫二号的燃料贮箱的气压低于天舟一号的燃料贮箱的气压;随后,接通天舟一号和天宫二号贮箱,使推进剂自动从天舟一号贮箱“流入”天宫二号贮箱,当两侧贮箱的气压相等时,加注工作完成。目前,我国成为继俄罗斯和美国之后第三个掌握在轨推进剂补加技术的国家。 天舟一号任务的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胜利完成,也正式宣告中国航天迈进“空间站时代”。 31.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太空加油”时,天舟一号相对于天宫二号是 的。(选填“静止”或“运动”) (2)“太空加油”时,推进剂自动从天舟一号贮箱“流入”天宫二号贮箱的条件是: 图23

北京市中考物理科普阅读题集锦1

力学篇(14篇) 1.(17门二)阅读《空中自行车》,回答问题。 空中自行车 骑自行车走钢丝,这么惊险刺激的场面相信您也只在杂技表演中见过Array吧。在中国科技馆二层“探索发现”A厅就有这样一件展品(如图29所示)。 高空中有一条钢丝绳,钢丝绳上有一辆独轮车,独轮车下方连接有配重装 置,连接杆可伸缩调节长度。自行车加上配重后,人、车、配重组成一个 系统,这个系统的重心在钢丝绳下方。支点在车轮与钢丝绳交接处,因此 重心低于支点,实现了“稳定平衡”。因此,只要骑行人和车形成的合力矩 图29 小于配重形成的力矩时,任凭人和车怎样倾斜,都能够回复到平衡状态, 而不会掉下来。那什么是重心呢?我们知道由于地球的吸引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重力的方向是竖直 向下的,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的合力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重心是任何物体的平衡点。重心与物体的平 衡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比如说高高的塔式起重机之所以能稳稳地把成吨的器材举上高楼,就是在其下边的压重架里放入很重 的钢锭作为配重,把重心降下来了,提高了稳度。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很早就使用配重来提高稳度了。明代 航海家郑和在帆船的底舱里放置了大量的砂石当配重压载物,降低了船的重心,提高了船的稳度,在惊涛 骇浪中穿越了太平洋、印度洋,访问了30多个国。 (2) 空中自行车,人、车、配重组成一个系统,重心支点,实现“稳定平衡”; (3) 通过阅读材料,请列举出改变重心从而提高物体稳度的一项应用:。 2.(15朝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弹簧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它在不同的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弹簧的特点就是在拉伸或压缩时都要产生反抗外力作用的弹力,而且形变越大,产生的弹力越大。一 旦外力消失,形变也消失。物理学家胡克研究得出结论: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形变量与它受到的拉力(或 压力)成正比。 弹簧具有测量功能、紧压功能、复位功能和缓冲功能,以及储存能量的功能。弹簧在生产与生活中有 许多应用,例如,制作弹簧测力计,钢笔套上的夹片、机械钟表的发条等。 (1)弹簧时都产生反抗外力作用的弹力; (2)弹簧测力计用到了弹簧的功能; (3)下表是小明研究弹簧伸长的长度与所受拉力大小关系时记录数据的表格,空格中的数据 是;

《温度与物态变化》知识点考点及试题

重点1:温度和温度计 考点评述:作为测量工具──温度计的使用,是同学们的应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在考试中频频出现,是考查的重点。一般是以选择题的形式或纠错的形式出现。 熟悉了解生活中的常见温度。 重点2:物态变化 考点评述:在中考试题中一般从这三个方面考查:物质状态的转化及其状态转化时吸热或放热;分析图像;利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现象。 晶体的熔化和凝固,以及沸腾图像考查是一重点,因而读懂图像的所提供的信息,掌握每一段的图像的含义,遇到问题便会迎刃而解。 重点1:温度和温度计 1、定义:温度表示物体的。 2、摄氏温度: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沸水的温度

为,它们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叫1摄氏度。常用单位是摄氏度(℃)。 3、摄氏温度的读法:如“5℃”读作“5摄氏度”;“-20℃”读作“零下20摄氏度”或“负 20摄氏度”。 4、测量—温度计(常用液体温度计) ①温度计构造:下有玻璃泡,里盛水银、煤油、酒精等液体;内有粗细均匀的细玻璃管, 在外面的玻璃管上均匀地刻有刻度。 ②温度计的原理:利用液体的进行工作。 ③分类及比较: ④常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使用前:观察它的量程,判断是否适合待测物体的温度;并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以便 准确读数。 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在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玻 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待温度计的示数后再读数; 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表面。 ⑤温度计使用几点注意: ①温度计玻璃泡不能与烧杯壁和烧杯底部接触;而应该与液体充分接触。 (注意:“烧杯壁和烧杯底部接触时所测温度”高于“所测液体温度”) ②温度计不能离开所测量液体,且待示数稳定后读数。 ③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表面相平。 ⑥、体温计: ①测量原理:“测温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 ②量程:35℃~42℃;分度值:℃ ③构造特征:在玻璃与毛细管连接处有个狭窄的凹槽(缩口) (这就是“只升不降”的原因,即可以离开人体读数的原因) ④与普通温度计不同,可以离开人体读数 ⑤使用:使用前甩一下,让水银退回玻璃泡内 ⑥“只升不降”解释:体温计遇到比它高的温度会上升到这个高的温度,遇到比它低的温度不会降低而是保持原来的温度。 生活中常见温度值 人正常体温37℃洗澡水温40℃一般室内23℃我国历史上的最低气温是℃ 冰箱冷藏室0℃以上火柴的火焰温度是800℃ 重点2:物态变化

2019年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科普阅读题专题(word版包含答案)

2019年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科普阅读题专题 1.(2019北京,33)请阅读《郭守敬望远镜》并回答问题 郭守敬望远镜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漫天星光绝大多数都来自宇宙中的恒星。怎样知道这些遥远且炽热的恒星的成分呢?用光谱!我们知道,阳光通过三棱镜后会发生色散,形成一条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的彩色光带,我们称之为光谱。太阳是恒星,因此太阳的光谱是一种恒星光谱。恒星光谱包含了恒星的很多“户口”信息,比如化学成分、密度、气压、温度、恒星年龄等。恒星光谱除了包含恒星自身的信息之外,还能告诉我们恒星以及它所在的星系是在远离,还是在靠近我们,甚至还能告诉我们远离或靠近的速度有多大。观测表明,恒星或星系远离我们的速度与它跟我们之间的距离成正比,根据恒星或星系远离我们的速度可以知道这个恒星或星系距离我们有多远。 光谱望远镜是获取恒星光谱的有力工具。目前世界上最好的光谱望远镜是由中国天文学家自主研制的,以元代著名天文学家、数学家、水利工程专家郭守敬名字命名的“郭守敬望远镜”,如图所示,它可以将接收到的恒星的光会聚后通过色散系统形成恒星光谱,进而获取恒星的信息。它能够同时观测4000个天体,是当今世界上光谱获取效率最高的望远镜。在刚刚过去的七年巡天观测中(所谓“巡天观测”,就好比是“给天上的星星做‘人口’普查”),郭守敬望远镜共获取1125万条光谱,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获取恒星光谱数突破千万量级的天文望远镜。我国科学家通过对这些恒星光谱的分析,绘制成了一个包含636万组恒星光谱参数的星表,重新确立了银河系晕(音yún)的内扁外圆的结构,并取得了其他一些令世界瞩目的重大发现,这在某种程度上增强了人类寻找另一个“地球”和地外生命的信心! 日前,郭守敬望远镜已开启新一轮的“霸气”巡天观测征程。使用郭守敬望远镜可以“普查”银河系更多的恒星,以它的观测能力,北半球天空仍然有约一亿颗星可观测,可以让“普查”

初二物理物态变化知识点

物态变化知识点 1 温度和温度计: 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温度计:用来测量温度的仪器. 2 摄氏温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 温度规定为100℃,0℃到100℃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分就是摄氏1℃. * 摄氏温度的单位:.摄氏度,符号:℃ 3 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伽利略温度计:气体热胀冷缩原理 实验室温度计测量范围: -20℃----110 ℃分度值:1℃内装液体:水银或煤油体温计测量范围: 35℃-42℃ 分度值:0.1℃内装液体:水银 寒暑表测量范围: -30℃---50 ℃分度值:1℃ 4体温计结构特点:玻璃泡容积比玻璃管大,并在玻璃泡上方有一个非常细的缩口。(它可以使上升的水银不能自动回落到玻璃泡内) 5注意事项:体温计每次使用前要先甩,使玻璃管内的水银回落到玻璃泡其他温度计不能甩 用水银做温度计里液体优点:水银比热小,温度变化快测量精确度高 用酒精做温度计里液体优点:凝固点低,适合寒冷地区使用 6.温度使用应注意: 1)选择合适的温度计。 1选 2)看温度的最小刻度值 2看 3)测量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物充分接触,.等到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书时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物体(体温计除外) 3测(量) 4)测量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接触到容器壁及容器底。 4 壁 5)读数时视线要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5 读 判断物态变化的方法:①确定物质的初状态;②确定物质的未状态;③将初、未状态代入物态变化概念即可导出物态变化的名称 熔化凝固:晶体和非晶体不同的形状和加工工艺是因为:熔化规律不同。 1固体分:晶体:有规则的结构。如各种金属、海波、冰、萘、碘,食盐,石英等 非晶体:没有规则结构。如蜂蜡、松香、沥青、玻璃 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凝固点:液体凝固成晶体时的温度 2晶体有固定的熔点和凝固点,非晶体没有。. 同一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是相同的。 3晶体熔化条件: 1温度达到熔点2继续吸热。熔化规律(特点):1吸热2温度不变 晶体溶液凝固条件:1温度达到凝固点2继续放热。凝固规律(特点):1放热2温度不变 4非晶体熔化规律:熔化时吸热,温度升高。非晶体凝固规律:放热,温度降低 5会画熔化(凝固)图像,会总结熔化(凝固)图像中每段吸(放)热,存在状态,温度变化特点 在晶体熔化曲线中有明显的三段即:固体升温段熔化段液体升温段。 (选择多种晶体非晶体作为研究对象使结论具有普遍性) 物质处在熔点时:可能是固态可能是液态也可能是固液混合态 6会设计数据表格

《温度与物态变化》知识点梳理

《温度与物态变化》知识点梳理 (一、温度) 1、定义: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摄氏温度: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度,沸水的 温度为100度,它们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叫1摄氏度。常用单位是摄氏度(℃) 3、测量——温度计(常用液体温度计) ①温度计构造:下有玻璃泡,里盛水银、煤油、酒精等液体;内有粗细均匀 的细玻璃管,在外面的玻璃管上均匀地刻有刻度。 ②温度计的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进行工作。 使用前:观察它的量程,判断是否适合待测物体的温度;并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以便准确读数。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 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待温度计 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 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例题】如图所示,是甲乙丙三支温度计的局部图示,黑色区为液柱,请你记下各温度计的示数,甲温度计的示数为,乙温度计的示数为,丙温度计的示数为 . ⑤温度计使用几点注意: ①温度计玻璃泡不能与烧杯壁和烧杯底部接触;而应该与液体充分接触。 (注意:“烧杯壁和烧杯底部接触时所测温度”高于“所测液体温度”) ②温度计不能离开所测量液体,且待示数稳定后读数。 ③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⑥、体温计: ①测量原理:“测温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 ②量程:35℃~42℃;分度值:0.1℃ ③构造特征:在玻璃与毛细管连接处有个狭窄的凹槽 (这就是“只升不降”的原因,即可以离开人体读数的原因) ④与普通温度计不同,可以离开人体读数

⑤使用:使用前甩一下,让水银退回玻璃泡内 ⑥“只升不降”解释:体温计遇到比它高的温度会上升到这个高的温度,遇到比它低的温度不会降低而是保持原来的温度。 【例题】没有甩过的体温计的读数是37.7℃,用两支这样的体温计给两个病人测体温,如果病人的体温分别是37.5℃和38.4℃,则这两支体温计的读数将分别是_________℃和________℃. (二)、物态变化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及吸热放热情况: 一、熔化和凝固 ①熔化: 定义: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 晶体物质:海波、冰、石英、水晶、非晶体物质:松香、石蜡玻璃、沥青、食盐、明矾、奈、各种金属蜂蜡 熔化图象: 熔化特点:固液共存,吸热,温度不变。熔化特点:吸热,先变软变稀,最后 变为液态,温度不断上 升。 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晶体和非晶体的根本区别是:晶体有熔点(熔化时温度不变继续吸热),非晶体没有熔点(熔化时温度升高,继续吸热);(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晶体熔化的条件:⑴达到熔点。⑵继续吸热。

物理知识点总结-物态变化知识归纳

物理知识点总结:物态变化知识归纳 1.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1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 3.常见的温度计有(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 (3)寒暑表。 体温计:测量范围是35℃至42℃,每一小格是℃。 4.温度计使用:(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4)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5.固体、液体、气体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6.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要吸热。 7.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要放热. 8.熔点和凝固点:晶体熔化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熔点;。晶体凝固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凝固点。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9.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晶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

而非晶体没有熔点。 10.熔化和凝固曲线图: 11.(非晶体熔化曲线图) 12.上图中AD是晶体熔化曲线图,晶体在AB段处于固态,在BC段是熔化过程,吸热,但温度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CD段处于液态;而DG是晶体凝固曲线图,DE段于液态,EF段落是凝固过程,放热,温度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FG处于固态。 13.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的方式有蒸发和沸腾。都要吸热。 14.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15.沸腾:是在一定温度(沸点)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沸腾时要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叫沸点。 16.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1)液体温度;(2)液体表面积;(3)液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 17.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要放热。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18.升华和凝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要

科普阅读题-中考物理真题专题分类汇编2018年

31科普阅读题 22.(2018?烟台) 神奇的光伏高速公路 全球首段承载式光伏高速公路2017年12月28日在山东济南通车,光伏路面全长1120米,路面顶层是类似毛玻璃的新型材料,摩擦系数高于传统沥青路面,保证轮胎不打滑的同时,还拥有较高的透光率,让阳光穿透它:使下面的太阳能把光能转换成电能,发电装机容量峰值功率为817.2kW.预计年发电量约100万千瓦,参与测试的一名中巴车司机说:“路面的感觉和平常高速一样,刹车距离和平常路面一样。”在冬季,这段路面还可以将光能转化为热能,消融冰雪,确保行车安全。 报道称,这光伏滑路面还预留了电磁感应线圈,随着电动汽车无线技术的配套,未来可实现电动车边跑边充电,预留的信息化端口还可接入各种信息采集设备:车辆信息、拥堵状况等信息将汇聚成交通大数据,构建大数据驱动的智慧云控平台,通过智能系统,车辆管控等措施,能更有效的提升高速公路的运行效率。 晒晒太阳就能发电,公路变成”充电宝”,自行融化路面积雪…,这就是智见公路的先行案例。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问题: (1)交章中有个物理量的单位有误,请你指出来并改正; (2)简要描述“新型材料”的特性; (3)光伏高速公路的设计应用了哪些物理知识?(回答三点即可)。 【分析】(1)功率的单位是W、kW;电功、电能的单位是千瓦时;

(2)根据题中信息从摩擦、透光率、能量转化、电磁感应几方面分析解答; (3)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增大压力、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太阳能电池板可以把光能转化成电能; 电磁感应线圈:机械能转化成电能。 【解答】答:(1)功率的单位是W、kW;电功、电能的单位是千瓦时,故题目中的错误“预计年发电量约100万千瓦”,应该为“100万千瓦时”; (2)有题中信息知:“新型材料”的特性为:摩擦力大,保证轮胎不打滑; 透光率高使下面的太阳能把光能转换成电能; 还可以将光能转化为热能,消融冰雪,确保行车安全电; 磁感应线圈可实现电动车边跑边充电; (3)①路面顶层是类似毛玻璃的新型材料,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车辆行驶时与地面的摩擦力; ②阳光穿透它达到中层的光伏发电组件时,消耗太阳能,产生电能,即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③太阳能电池板可以把光能转化成电能,若将预留的金属线圈与太阳能电池相连,线圈中会用电流,电流周围就会产生磁场,当电动汽车内的线圈随汽车运动时,线圈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会在汽车的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从而实现运动中的无线充电,解决电动汽车充电难的问题。 【点评】考查了物理量的单位、增大摩擦力的方法、能量转化以及发电机的工作原理,理解电磁感应现象的运用。 18.(2018·潍坊)北京8分钟 2018年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上,“北京8分钟”表演惊艳全世界,同时宣告冬奥会进入北京时间。短短8分钟的表演却蕴涵着大量的“中国智慧”和“中国制造”闭幕式上,演员穿着目前国内最大尺寸的熊猫木偶道具进行轮滑表演,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为达到最佳表演效果,需要严格控制道具的质制作团队在原有工艺的基础上不断改良和创新,经过反复对比和测试,最终确定用铝合金管材和碳纤维条作为制作材料。最终版的熊猫木偶道

第三章物态变化知识点填空题

第一节温度: 1、温度:温度是用来表示物体的物理量; 注:热的物体我们说它的温度高,冷的物体我们说它的温度低,若两个物体冷热程度一样,它们的温度亦相同;我们凭感觉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一般不可靠; 2、摄氏温度: (1)我们采用的温度是温度,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表示; (2)摄氏温度的规定:把一个大气压下,的温度规定为0℃;把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温度规定为100℃;然后把0℃和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代表1℃。 二、温度计 1、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的原理制造的; 2、温度计的构成:玻璃泡、均匀的玻璃管、玻璃泡总装适量的液体(如酒精、煤油或水银)、刻度; 3、温度计的使用:使用前要:观察温度计的、(每个小刻度表示多少温度),并估测液体的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量程(否则会损坏温度计)测量时,要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接触,不能紧靠和;读数时,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液、要待温度计的示数后读数,且视线要与温度计中夜柱的上表面。 三、体温计: 1、用途:专门用来测量人体温的; 2、测量范围:℃;分度值为℃; 3、体温计读数时(填“可以”或“不可以”)离开人体; 4、体温计的特殊构成:玻璃泡和直的玻璃管之间有极细的、弯的细管叫做缩口; 物态变化:物质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之间的变化;固态、液态、气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物质以什么状态存在跟物体的有关。 2.温度计 a.原理: 利用水银、酒精、煤油等液体的制成的。 b.分类: 华氏温标(F)是由德国物理学家华伦海特(Fahrenheit)在1714年制定的。 摄氏温标( C)是由瑞典物理学家摄尔修斯(Celsius)在1742年制定的。 热力学温标( K)是英国科学家开尔文(Kelvin)于1848年建立的。 宇宙中温度的下限大约是-273℃,这个温度叫绝对零度,科学家们提出 以绝对零度为起点的温度,叫热力学温度。国际单位制中采用热力学温度, 这种温度的单位名称叫开尔文,简称开,符号是K。热力学温度T和摄氏温度t的关系是: T=t+ 例1. 如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 甲温度计是______℃, 乙温度计是______℃, 两温度计的示数相差______℃ 例2. 给体温计消毒的正确方法是 A.用开水煮 B.用酒精灯加热 C.用自来水冲洗 D.用酒精棉花擦 例3. 家庭用的寒暑表的变化范围是 A.0℃~100℃ B.35℃~42℃ C.-10℃~100℃ D.-20℃~50℃ 例4. 两支没有甩过的体温计的读数都是39℃,经过消毒后直接用来测量体温是36 ℃和40 ℃的两个病人,则这两支温度计的读数分别是 A、36 ℃和40 ℃ B、40 ℃和40 ℃ C、39 ℃和40 ℃ D、39 ℃和39 ℃

物态变化知识点归纳

第三章物态变化 温度和温度计 1、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2、温度计:用来测量温度的仪器. 摄氏温度 1、摄氏温度的规定:规定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0℃到100℃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分就是摄氏1℃. 2、摄氏温度的单位为摄氏度,用℃表示。 3、绝对零度:宇宙中的温度下限-273℃,叫绝对零度。 4、热力学温度:以绝对零度为起点的温度叫热力学温度。单位:开尔文 K 5、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的转换:T=t+273K t=T-273℃ 体温计 1、体温计的温度范围:35℃-42℃ 2、结构特点:玻璃泡容积比玻璃管大,并在玻璃泡上方有一个非常细的缩口。(它可以使上升的水银不能自动回落到玻璃泡内) 玻璃液体温度计,它们在结构上基本相同,分别有:装液体的液泡、细内管、刻有示数的玻璃柱,根据液泡中的不同液体通常使用的有酒精温度计、煤油温度计和水银温度计。 3、最小单位: 0.1℃ 注意事项: 每次使用前要先甩,使玻璃管内的水银回落到玻璃泡 温度计使用应注意: 1、选择合适的温度计。 1选 2、看温度的最小刻度值 2看 3、测量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物充分接触,且不能离开被测物,等到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3测(量) 4、测量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接触到容器壁及容器底。 4 壁 5、读数时视线要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5 读 物态变化 1、物态变化:物质由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的过程。 2、物质的三态:气态、液态和固态。 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分标准是:晶体有固定熔点,而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常见的晶体有:冰、食盐、萘、各种金属、海波、石英等 常见的非晶体有:松香、玻璃、蜡、沥青等

高中物理 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知识点

高中物理固体、液体与物态变化知识点 一、晶体与非晶体 1、晶体的微观结构特点 ①组成晶体的物质微粒,依照一定的规律在空间整齐地排列。 ②晶体中物质的微粒相互作用很强,微粒的热运动不足以它们的相 互作用而远离。 ③微粒的热运动表现为在一定的平衡位置附近不停地做微小的振动。 晶体与非晶体主要区别在于有无固定熔点。 二、液体 1、液体的微观结构 液体中的分子跟固体一样就是密集在一起的,液体分子的热运动 也就是表现为在平衡位置附近做微小的振动。但液体分子只在很小的区域内有规则的排列,这种区域就是暂时形成的,边界与大小随时改变,有时瓦解有时重新形成。

2、液体的宏观特性:具有一定的体积、流动性、各向同性与扩散的特点。 3、液体表面张力 ①分子分布特点:由于蒸发现象,液体表面层分子分布比内部分子稀疏。 ②分子力特点:液体内部分子间引力、斥力基本上相等,而液体表面层分子之间距离较大,分子力表现为引力。合力指向液体内部。 ③表面特性:表面层分子之间的引力使液面产生了表面张力,使液体表面好像一层绷紧的膜。如果在液体表面任意画一条线MN,线两侧的液体之间的作用力就是引力,它的作用就是使液体表面绷紧,所以叫做液体表面张力。 表面张力的作用:使液体表面具有收缩的趋势,使液体面积趋于最小,而在相同的体积下,球形的表面积最小。所以我们瞧到的液滴都就是球面形的。液滴由于受到重力的影响,往往程扁球形,在失重条件下才呈球形。 三、浸润与不浸润 1、附着层:液体与固体接触就是,接触的位置形成一个液体薄层。

现象由于液体对固体浸润造成液 面在器壁附近上升,液面弯曲, 形成凹形的弯月面。 由于液体对固体不浸润造成液 面在器壁附近下降,液面弯曲, 形成凸形的弯月面。 微观 解释 如果附着层的液体分子比液 体内的分子密集,附着层内液 体分子间距离小于分子间的 平衡距离r,附着层内分子间 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附着层 有扩张的趋势,这样表现为液 体浸润固体。 如果附着层的液体分子比液体 内的分子稀疏,附着层内液体分 子间距离大于分子间的平衡距 离r,附着层内分子间的作用力 表现为引力,附着层有收缩的趋 势,这样表现为液体不浸润固 体。 说明一种液体就是否浸润某种固体,与这两种物质的性质都有关。例如:水可以浸润玻璃,但不能浸润蜂蜡;水银可以浸润铅与锌,但 不能浸润玻璃。 四、毛细现象 1、毛细现象指:浸润液体在细管中上升的现象,以及不浸润液体在细管中下降的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