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设计过程规范化操作要领

模具设计过程规范化操作要领
模具设计过程规范化操作要领

模具设计过程规范化操作要领

A.通则

1. 使用FUTABA标准模座结构组模座。

2. 使用正钢或同规格标准模具零件、配件。

3. 所有导销(GUIDE PIN),衬套(BUSHING)必须在尾端有凸型。

4. 所有模具设计图面纸张尺寸需统一使用全开规格尺寸,并等核准后,才开始制作。

5. 模具上成品部分加工时,应以成品图中尺寸公差的半值来做为加工公差,不得使用成品图上之公差来加工。

6. 所有度量单位以英制为准,长度使用毫米,重量使用公斤,温度使用摄氏(C)。

7. 压力以英制PSI为单位,1PSI=1磅/平方英寸=14.2公斤/平方公分。

8. 确认模厚,夹模板行程,顶出行程。

9. 公母模四侧面吊模孔位置,“A”“B”板每一相邻两侧最少有一吊模孔,其他模板最少有一侧面有吊模孔。

10. 四支导销中之任一支,必须做成偏心,即不与其他三支对称,以防止公、母模反向合模。

11. 打印钢材规格及硬度於模仁底面。

12. 详列材料表并标示材料与表面处理规格,并标示电热器瓦数规格与电压大小。

13. 打印,编号所有模具零件。

14. 模具两侧面,应与装箱前以铁条固定,以免模面分开。

15. 同一成品模穴超过一个穴时,应采用连续编号以便识别模穴。

16. 在模座上需有一吊模孔於模具重心位置,以避免吊模时模具倾斜,并确定螺纹与深度足够负荷模重。

17. 除模仁有大面积梯阶靠破外,均应装置模面锁定块(PARTING LINE LOCKS)。

18. 肋片深度超过5mm时,需於肋底部加逸气销或以镶件制作,以利塑料充填。

19. 以销子做平面靠破时,应将销子顶端加长伸入钢材内,避免销子顶面压损或变形。

20. 成品重要处,应稍预留尺寸,避免加工尺寸过大而导致补焊。

21. 模仁未经许可不准补焊。

22. 在特殊情况下以补焊修补模具时,应选用模具同材料做焊条,以免材质不同影响成品之外观及留下痕迹。

23. 各项装配组立均应确实控制公差,不得有敲击之痕迹留下。

24. 所有的模板除分模面外,其余角落应倒角。

25. 使用电热器之模具,均需附电路图以便生产单位正确接线。

26. 模具需咬花处理时,拔模角度至少需要2度以上,咬花深度则每深0.001”需增加1度拔模角,例如:深度为0.003”时需有5度拔模角度,咬花前模穴表面至少要以#300砂纸打光。

27. 确认模穴,模座强度足够。

28. 模具设计应符合成品图面附注要求。

29. 提供所有不属于标准规格零件详细图面。

30. 模仁表面经电镀处理后,应加热模仁至500F以1英寸厚度加热1小时计算,以防止模仁脆化。

31. 电镀件之厚度及附着强度均需特别注意,不得在使用后有剥落的现象。

32. 美式塑胶机顶出杆位置图,主料头末端倒钩设计,及三片模或使用剥料板模具其拉杆设计须设计倒钩请。

B.模具组立图制作要点

[一]母模平面视图需标示部分

1. 标示母模所有基本尺寸。

2. 标示模板、模仁、模仁穴尺寸,位置。

3. 标示固定螺丝,定位销位置。

4. 标示夹模沟尺寸,位置。

5. 标示逸气沟,模面实际接触面尺寸,位置。

6. 标示斜销,滑块,油压缸位置。

7. 标示水管回路尺寸,位置。

8. 标示料沟,进胶口,热射嘴位置,尺寸。

9. 标示模面固定块尺寸。

10. 尽量使用剖面表达需要部分使其更明确清楚。

11. 模具四角撬模沟尺寸为45度X 6mm深。

[二]公模平面视图需标示部分

1. 标示顶出系统所有基本尺寸。

2. 标示顶板长度与宽度尺寸。

3. 标示固定螺丝位置。

4. 标示底板上顶出孔尺寸,位置。

5. 标示顶出板上螺丝,定位销位置。

6. 标示水管回路尺寸,位置。

7. 标示夹模沟尺寸,位置。

8. 标示公模面顶针位置。

9. 标示模板,模仁,模仁穴尺寸,位置。

10. 标示斜销,滑块,油压缸尺寸,位置。

11. 标示模面固定块尺寸,位置。

12. 标示顶出系统尺寸,位置。

13. 标示进胶口尺寸,位置。

14. 标示回位销尺寸,位置。

15. 顶板上吊模孔最小尺寸10mm-16X2孔。

16. 尽可能使用50mm直径公模支撑柱,如模具长度超过500mm时则使用70mm直径支撑柱,为使公模板预留应力,中间位置支撑柱高度应比其他位置支撑柱高0.05mm。

[三]剖面视图部分

1. 标示模板厚度尺寸。

2. 标示水管回路尺寸,位置。

3. 最小使用M12内六角螺丝或更大尺寸固定模板。

4. 模仁与模仁穴至少由分模面算起有12mm-20mm深度为紧配合。

5. 模仁应比模板高1mm(最小)-0.5mm(最大)。

6. 导销长度最少比公模面最高点长20mm。

7. 视图上需标示模具总长度,总宽度。

8. 图面上应标示所有模仁,顶块,斜销,滑块,油压缸尺寸,位置。

C.料头衬套(SPRUE BUSHING),定位销(LOCATING RING)

1. 使用FUTABA或同规格尺寸料头衬套,定位销。

2. 标示料头开口尺寸及20R球径。

3. 定位环外径为100mm直径。

4. 料头衬套长度以不超过75mm为宜,如A板厚度超过75mm,则需将料头衬套陷入模板内,尽量使料头

衬套长度在75mm以内。

5. 使用M6-20螺丝或直径6mm定位销固定料头衬套。

D.料沟(RUNNER),进胶口(GATE)部分。

1. 尽可能使用圆型料沟。

2. 标示料沟,进胶口,料沟与进胶口间隙尺寸。

3. 隔料板( RUNNER BARS)需热处理。

4. 在料沟末端应有冷料沟(COLD SLUGS)。

5. 明示成品何处进胶,以防止影响成品外观与装配困扰。

6. 采用小点进胶口时,如模具结构允许应在母模使用剥料板以确保主料头脱离。

7. 进胶口与料沟均需打光。

8. 在料沟末端应加上逸气沟。

9. 各种胶口之设计参照常规的模具设计规范。

10. 模具上使用进胶口种类:

1. 圆盘式(DIAPHRAGM)

2. 小点式(PIN)

3. 料头直灌式(SPURE)

4. 扇形式(FAN)

5. 凸片式(TAB)

6. 薄膜式(FILM)

7. 压刀式(EDGE)

8. 潜伏式(SUBMARINE)

9. 针点式(PIN POINT)

D.顶出系统部分

为确保成品适当顶出,设计模具时必须考虑成品材料缩水特性,剥料板顶出系统是最好方式,由于剥料板能均衡有效顶出成品,为防止顶出时,成品产生变形,扭曲,顶针应放置在壁较厚,肋(RIB),圆柱(BOSSES)位置。

1. 使用FUTABA或同规格尺寸顶针与顶针套管。

2. 不得使用2mm直径以下顶针,除非特别指定。

3. 所有顶针与套管,在模面下仅20mm-30mm深度为紧滑动配合,其间隙为0.02mm。

4. 在紧滑动配合区外,顶针与公模板间隙为0.5mm,与公模背板间隙为1mm。

5. 顶针孔应使用绞刀加工,以确保内孔表面光滑,顺畅。

6. 顶针孔周围至少应留2mm以上钢材。

7. 所有顶针头需与顶针盖板绝对同平面。

8. 顶针不得超过公模面,最大公差为低陷0.05mm。

9. 所有非平面接触之顶针,均需固定其尾端并防止旋转。

10. 标示顶板行程距离尺寸。

11. 标示顶板垫钮(STOP BUTTONS),顶板面积每增加200平方面积增加一个顶板垫钮于背板上。

12. 对较大尺寸模具采用4支凸型导销与衬套,对于宽度较窄长度不超过300mm顶板可用2支凸型导销与衬套引导顶出系统。

13. 至少使用4支回位销,模具长度超过600mm以上需使用6支回位销。

14. 固定顶针盖板与顶板螺丝数量,以每200平方毫米一个螺丝计算。

15. 顶板背面攻牙以配合生产成型机顶杆,200以下机台攻M10,200以上机台攻M16。

16. 当顶针打在成品周围半个料位时,应配合顶板先期回位装置,以免顶针撞到母模模面,当成品材料为ABS、PC、HIPS时,使用6mm(最小)顶针,材料为PP,PE时使用10mm顶针,材料为PVC。KRATON 使用12mm顶针。

17. 当使用套管顶出时,心销应用压板由公模底板背面压紧并固定,套管心销应使用标准规格顶针。

18. 成品上空心圆柱,均需以套管顶出。

19. 尽可能避免使用定位式顶针,必须使用时尽量使用D形头部固定顶针。

20. 所有顶针与顶针套管均应编号,以便识别,装配。

21. 顶出成品所需顶针数量,可由公式计算,参照常规的模具设计规范。

E.冷却贿赂部分

1. 以平面,剖面视图标示冷却回路尺寸,位置。除特别指定外,所有水管内径为10mm与NPT管牙(非公制PT牙),并配合常用规格快速接头,水孔应距离成品至少12mm,距离顶针孔至少6mm。

2. 公、母模仁都需冷却回路,除非特别指定,不应只在模板上冷却,但铍铜模仁除外。

3. 打印“IN”,“OUT”记号与编号於水管进,出口位置。

4. 标示所有O-RING与塞头尺寸,位置。

5. O-RING仅适用於垂直之水孔接合处,不得用于水平水孔接合处。

6. 标示回路内水流动方向。

7. 回路中隔板应用铜制品或不锈钢片,并在顶端倒角以利装配。

8. 当采用全热式热胶道系统时,不可在母模侧冷却回路中使用O-RING。

9. 水管通路位置,必须靠进成品壁厚较厚与凸出物位置。

10. 水管与水管间中心距离不可小于30mm。

11. 当使用常用规格之套管式冷却套件冷却模心时,必须确认接头位置是否有使用止泄带,以及锁紧定位。

12. 所有水管回路必须经过60空气压力测试,检查是否有漏气现象发生。

13. 夹模沟附近避免有水管接头。

14. 避免水管接头位置在模具顶面位置,如果不能避免时,在顶面水管与分模面间必须做排水沟12mm。

15. 任何直线水管长度不得过长,带来加工困难。

16. 水管接头和水管接合可采用银焊。

17. 任何一支水管回路内不得超过15个转弯点,(使用隔板时共有4个转弯点)。

18. 隔板顶端与水孔应保持有一个水孔直径的间隙。

19. 水管与接头之螺牙配合需紧密,攻牙深度,丝攻尺寸及止泄带须慎重选用,闭死端之塞头亦不得有所泄漏。

20. 标准冷却回路设计,模具冷却计算公式,水管接嘴规格,及O-RING装置设计常规的模具设计规范。F.移动式镶件,滑块等部分

1. 滑块之动作磨擦面均需做X型面黄油沟。

2. 使用斜销时,应确定滑块在模面分开后才开始滑动,斜销应采用导销规格制作。

3. 滑块应装有定位珠及弹簧,确保滑开后定位。

4. 滑块底部应装热处理耐磨板。

5. 使用压板固定,引导滑块。

6. 滑块设计应力求拆装容易,以便在成型机上即可检修。

7. 当合模时,顶针与滑块有碰撞用使用先前回位装置。

8. 滑块体积与成品体积相比低于20:1时,则滑块有独立冷却回路。

9. 滑块移动行程,应比实际成品所需要移动距离大3mm。

10. 斜销倾斜角度为10-25度,除非有特别指定。

11. 闭模时滑块应由斜面锁定块锁定,以确保滑块定位。

12. 斜面锁定块斜面倾斜角度应比斜销角度大5度。

13. 使用油压缸带动滑块时,油压缸内承受压力为最小2000psl(140公斤/平方公斤)

14. 滑块与斜销设计,参考标准化的模具设计。

自动卸螺纹模具设计初级培训教程

自动卸螺纹模具设计初级教程 塑胶产品螺纹分外螺纹和内螺纹两种,精度不高的外螺纹一般用哈夫块成型,而内螺纹则大多需要卸螺纹装置。这里简单介绍内螺纹脱模方法,重点介绍齿轮的计算和选择。 一、卸螺纹装置分类 1、按动作方式分 ①螺纹型芯转动,推板推动产品脱离; ②螺纹型芯转动同时后退,产品自然脱离。 2、按驱动方式分 ①油缸+齿条 ②油马达/电机+链条

③齿条+锥度齿轮 ④来福线螺母

二、齿轮的参数和啮合条件 模具的卸螺纹机构中大多应用的是直齿圆柱齿轮,而且一般都是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因此下面就以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为研究对象。 1、轮传动的基本要求 ①要求瞬时传动比恒定不变 ②要求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和较长的使用寿命 2、直齿圆柱齿轮啮合基本定律 两齿轮廓不论在何处接触,过接触点所作的两啮合齿轮的公法线,必须与两轮连心线相交于一点“C”,这样才能保证齿轮的瞬时传动比不变。将所有“C”点连起来就成了2个外切圆,称之为分度圆,分度圆圆心距即齿轮圆心距。详见下图 3、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参数 分度圆直径------“d”表示 分度圆周长--------“S”表示 齿轮齿距--------“p”表示 齿轮齿厚--------“sk”表示 齿轮齿槽宽--------“ek”表示

齿轮齿数--------“z”表示 齿轮模数--------“m”表示 齿轮压力角--------“ɑ”表示 齿轮传动比--------“i”表示 齿轮中心距--------“l”表示 4、计算公式如下: ①齿距 = 齿厚 + 齿槽宽即:p = sk + ek ②模数的由来 因为S = Z x P = π x d d = P / π x Z π是无理数,为计算方便,将P / π规定为常数,即模数,用m 表示,故有公式如下: d = m ×Z. 即:分度圆直径等于模数乘以齿数。 我国规定模数有2个系列,优先采用第一系列。 模数第一系列:1、1.25、1.5、 2、2.5、3、4、5、6 、8 、10… 模数第二系列:1.75、2.25、2.75、3.25、3.5、4.5、5.5、7… ③压力角 我国规定:分度圆处的压力角为标准压力角,其值20°。 ④传动比 当模数一定时,传动比就等于齿数比,即 i = Z1 / Z 2 ⑤中心距 当齿数确定时,中心距I = (Z1+Z2) * m / 2 5、齿轮啮合条件 模数和压力角相同的齿轮都可以正确啮合。 三、设计步骤 1、必须掌握产品的以下数据(见下图) ①“D”——螺纹外径 ②“P”——螺纹牙距 ③“L”——螺纹牙长 ④螺纹规格/方向/头数 ⑤型腔数量 2、确定螺纹型芯转动圈数 U=L/P + Us U ……螺纹型芯转动圈数 Us……安全系数,为保证完全旋出螺纹所加余量,一般取0.25~1 3、确定齿轮模数、齿数和传动比 模数决定齿轮的齿厚,齿数决定齿轮的外径,传动比决定啮合齿轮的转速。 (1).齿数 当传动中心距一定时,齿数越多,传动越平稳,噪音越低。但齿数多,模数就小,齿厚也小,致使其弯曲强度降低,因此在满足齿轮弯曲强度条件下,尽量取较多的齿数和较小的模数。为避免干涉,齿数一般取Z≥17,螺纹型芯的齿数尽可能少,但最少不少于14齿,且最好取偶数。 (2).模数

PR按键类模具设计教程

按键类模具设计

Ⅱ按键类模具设计总则 一、树立正确的观念 (一)什么是模具:模具就是用来生产某种指定产品的工具。即然模具只是生产产品的工具。所以制作模具并不是制模人员的目标。作业合格的产品才是我们一切努力的最终目标,而模具制作是这一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只有得到合格的产品,模具和模具设计才实现其价值。 (二)什么是按键模:按键模就是用来生产按键类产品的工具,按键类产品有如下共同的特点: 1 产品的尺寸相对较小,而尺寸精度要求高 2 产品一般有较高的表面要求 3 产品结构相对简单,但单件产品要求产量高 4 产品有诸如:电镀,印刷等后道工序 相对应于上述按键类产品的特点,按键类模具也有其相对应的特点: 1 模具精度要求高,一般重要尺寸控制为0.02MM 2 型腔、型芯的强度和表面质量要求高:一般型腔都要做到镜面抛光,故我们在选择工件 材料和加工工艺也要相应选用性能好的S136钢材,热处理后硬度为48-52HRC 3 在产品排布设计时,要设计边框和定位柱,以利于注塑工艺调整,以及产品后加工的固 定,产品运输过程中的包装和保护。 (三)按键类产品使用的材料: 1 ABS 用于空心电镀KEY或空心电镀 2 PC 用于空心透明KEY或实心透明KEY 3 PMMA 用于实心透明KEY 4 按键类产品成型后的处理程序以及模具设计时应注意的地方。 (1)表面电镀 1 整个表面都可以被电镀 (2)侧面和顶面可被电镀而底面不可以电镀 针对表面电镀的产品,模具设计时主要要考虑以下几点 1 产品的底面尽量设计成平面

2 LAYOUT 设计时,KEY间距有适当距离 3 流道上要设计挂点,方便电镀时固定产品, 挂点距离为40-50MM 4 在边框及流道上设计一小平面,方便电镀后检测电镀层的厚度 5 定位柱应朝向产品侧,以保护电镀KEY的表面 2 表面印刷: 1 定位柱的设计应朝向KEY的反面,以保证定位柱不刮破印刷丝网 2 流道边框等不能高于产品的KEY 顶面,以免干涉印刷 3 按键KEY与硅胶产品的装配 大多的按键KEY做好之后,都要装配到硅胶产品上, 装配一般是通过用胶水将按键KEY 粘在硅胶上来完成.所以,产品结构设计时必须设计合适的装配间隙和防呆结构. 二、模具设计: 在完成对产品的分析之后,我们要进入正式的模具设计。因按键类模具属于精度要求较高的模具,故模具设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分析: ㈠按键类模具的设计精度: 模具精度虽然与加工和年装配密切技术相关,但首先应具有较高的设计精度。如果在设计时没有提出恰当的技术要求,或模具结果本身设计不合理,则无论加工和装配技术有多高,模具的精度永远不可能得到保证,所以: 1.按键模各零部件的设计精度和技术要求要与产品精度相适应。按键模型腔、型芯以及分型面的精度相适应。一般模具的尺寸公差应小于产品公差的三分之一,按公司目前的要求,模具的设计和制造公差应控制在±0.02mm以内。 2.按键模的标准通用零部件,虽然不直接参与注射成型,但其精度却能够间接影响产品精度。为此,按键类模具的模架使用龙记标准模架,顶针及司筒使用进口顶针及司筒、浇口套、定位圈也可使用标准件。 3.按键模的结构必须要具有足够的刚度,防止它们在注射压力和合模力的作用下,发生大的弹性变形,影响产品的精度,故: ①模架及板模框适当加厚,并适当增加支撑柱,以防止模架变形 ②镶块选用优质的S136钢材,粗加工后进行热处理,其硬度达到48-52HRC ③设计合理的结构,比如锥面配合,设计凸块咬合结构类加强整体的刚度。 4.按键模应确保动、定模的对合精度。

冲压模具设计方法与步骤

冲压模具设计方法与步 骤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冲压模具设计的方法与步骤 1、冲压零件的冲压工艺性分析冲压零件必须具有良好的冲压工艺性,才能 以最简单、最经济的方法制造出合格的冲压零件,可以按照以下的方法完成冲压件的工艺性分析: a.读懂零件图;除零件形状尺寸外,重点要了解零件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的要求。 b.分析零件的结构和形状是否适合冲压加工。 c.分析零件的基准选择及尺寸标注是否合理,尺寸、位置和形状精度是否适合冲压加工。 d.冲裁件断面的表面粗糙度要求是否过高。 e.是否有足够大的生产批量。 如果零件的工艺性太差,应与设计人员协商,提出修改设计的方案。如果生产批量太小,应考虑采用其它的生产方法进行加工。 2、冲压工艺方案设计及最佳工艺规程设计: a.根据冲压零件的形状尺寸,初步确定冲压工序的性质,如:冲裁、弯曲、拉深、胀形、扩孔。 b.核算各冲压成形方法的变形程度,若变形成度超过极限变形程度,应计算该工序的冲压次数。 c.根据各工序的变形特点和质量要求,安排合理的冲压顺序。要注意确保每道工序的变形区都是弱区,已经成形的部分(含已经冲制出的孔或外形)在以后的工序中不得再参与变形,多角弯曲件要先弯外后弯内,要安排必要的辅助工序和整形、校平、热处理等工序。

d.在保证制件精度的前提下,根据生产批量和毛坯定位与出料要求。确定合理的工序组合方式。 e.要设计两个以上的工艺方案,并从质量、成本、生产率、模具的刃磨与维修、模具寿命及操作安全性等各个方面进行比较,从中选定一个最佳的工艺方案。 f.初步确定各个工序的冲压设备。 3、冲压零件毛坯设计及排样图设计: a.按冲压件性质尺寸,计算毛坯尺寸,绘制毛坯图。 b.按毛坯性质尺寸,设计排样图,进行材料利用率计算。要设计多种排样方案,经过比较选择其中的最佳方案。 4、冲压模具设计: a.确定冲压加工各工序的模具结构形式,并绘制模具简图。 b.对指定的1—2个工序的模具进行详细的结构设计,并绘制模具工作图。设计方法如下: ※????确定模具的种类:简单模、连续模还是复合模。 ※???模具工作零件设计:计算凸、凹模刃口尺寸和凸、凹模长度,确定凸、凹模结构形式和连接固定方式。 ※??确定毛坯的定位和定距方式,并对相应的定位、定距零件进行设计。※??确定压料、卸料、顶件及推件方式,并对相应的压料板、卸料板、推件块等进行设计。 ※??模架设计:包括上下模座及导向方式的设计,也可以选用标准模架。

模具设计过程图文教程

图文并茂的模具设计练习教程山东UG网模具设计练习教程 第一部分:分模设计 第一步-进入分模设计 第二步-快速断开 第三步-拔模角分析 第四步-预览分模线 第五步-创建内分模线 第六步-创建内分模面 第七步-创建外分模面 第八步-重新附属分模面 第九步-创建工件坐标系 第十步-保存文档 第二部分:模具设计 第一步-进入模具工程 第二步-进入分模环境 第三步-创建分模面零件 第四步-定义激活、创建激活。 第五步-加载模架 第六步-创建毛坯 第七步-切槽操作 第八步-产品零件装配 第九步-浇道设计 第十步-顶杆设计

第十一步-水道设计 第十二步-侧滑块和斜导柱设计 第十三步-行位揳紧块设计 第十四步-行位限位装置设计 本练习以客户实际零件lamp.elt为例讲解模具分模和模具设计的整个设计过程。 第一部分:分模设计 第一步-进入分模设计 选择分模设置图标, 分模设置向导即被打开。 选择文档:lamp.elt。 勾选创建新文件夹复选框。 勾选应用收缩命令改变工作模型复选框,收缩比例设置成1.008。 第二步-快速断开 选择分模向导条中的快速断开图标,并更改默认的断开参数垂直面-不包括为垂直面-增加到顶部,确认。 注意到经过第一步自动断开后还有一部分曲面未被分配,选择新方向选项,并点击方向箭头端部的实心点,定义方向为沿x轴反方向,确定。 重新附属曲面,选择下图所示的应该被分配到SPLIT-3部分的曲面,然后在特征树中选择SPLIT-3特征,点击鼠标右键,再选择弹出的及时菜单中的附加选项,这样就把所选择的曲面附属到SPLIT-3部分了。 结果如下: 重命名分模特征: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的内容及步骤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的内容及步骤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是进行冲压生产的重要技术准备工作。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应结合工厂的设备、人员等实际情况, 从零件的质量、生产效率、生产成本、劳动强度、环境的保护以及生产的安全性各个方面综合考虑,选择和设计出技术先进、经济上合理、使用安全可靠的工艺方案和模具结构, 以使冲压件的生产在保证达到设计图样上所提出的各项技术要求的基础上,尽可能降低冲压的工艺成本和保证安全生产。 一般来讲,设计的主要内容及步骤包括: 1?工艺设计 (1零件及其冲压工艺性分析 根据冲压件产品图,分析冲压件的形状特点、尺寸大小、精度要求、原材料尺寸规格和力学性能,并结合可供选用的冲压设备规格以及模具制造条件、生产批量等因素,分析零件的冲压工艺性。良好的冲压工艺性应保证材料消耗少、工序数目少、占用设备数量少、模具结构简单而寿命高、产品质量稳定、操作简单。(2 确定工艺方案,主要工艺参数计算在冲压工艺性分析的基础上,找出工艺与模具设计的特点与难点,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各种可能的冲压工艺方案,内容包括工序性质、工序数目、工序顺序及组合方式等。有时同一 种冲压零件也可能存在多个可行的冲压工艺方案,通常每种方案各有优缺点, 应从产品质量、生产效率、设备占用情况、模具制造的难易程度和寿命高低、生产成本、操作方便与安全程度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比较,确定出适合于现有生产条件的最佳方案。此外,了解零件的作用及使用要求对零件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是有帮助的 工艺参数指制定工艺方案所依据的数据,如各种成形系数(拉深系数、胀形系数等、零件展开尺寸以及冲裁力、成形力等。计算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是工艺参数可以计算得比较准确,如零件排样的材料利用率、冲裁压力中心、工件面积等;

五金模具加工流程_五金模具制作工艺流程及步骤【图文】

五金模具加工流程_五金模具制作工艺流程及步骤【图文】 五金冲压行业的涉及的领域是非常多的,但是对于五金冲压件加工的制作过程一般企业是不会轻易透露的,五金模具的制作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简单,我们必须一步一步的按照流程来做,所以很多朋友想要了解也无从下手,下面深圳机械展的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五金模具加工流程_五金模具制作工艺流程及步骤 一.毛胚材料加工: 1.铣六面对角尺(垂直度误差不大于0.1/300),同一付模具材料长宽尺寸一致即可,厚度留0.2mm磨量(需淬火件留0.5mm磨量);棱边倒角。 2.磨上下两平面,(需淬火工件留0.3mm) 二.机加工: 1.根据图纸分别钻、攻各螺钉牙孔及过孔以及穿丝孔等; 2.铣各漏料孔或成形部分; 3.热处理后,工件需磨上下两平面及基准边; 4.车加工各回转件,公差按图要求。☆☆所有销钉孔都不能先加工:需热处理的钻穿丝孔,其余都在装配是配钻、铰 三.线割:按图纸规定的配合要求线割各个成型部分。导柱、导套与模架紧配合;冲头与固定板过渡配合;销钉与各孔均为过渡配合。 四.装配: 1.先按图装配模架,确保导柱、导套与模架垂直并运动顺畅; 2.在模架上先固定凹模,按图纸给定间隙将相应厚度的铜皮均匀地放在凹模周边,再装入凸模,试冲纸片确定四周毛刺均匀后,紧固凸、凹模并配打销钉。(如果是复合模,还需对好冲头间隙再固定凸、凹模)。 3.之后再装好卸料及顶出机构 五.模具整体加工顺序: 1.优先加工需要热处理的工件 2.其次加工.需要线切割的工件 3.然后加工模架部件即上托和底座 4.再后加工其它部件。 5.装配、试模 五金冲压件加工的制作过程: 1、备料:我们首先要根据所在制作的产品选取五金冲压模具钢材物料等,如模柄、脱料板、下模板、上盖板及上公夹、垫板及底板等。 2、进行粗加工:我们用铣床加工平面及侧面加工,一般的加工需要用到公夹板,脱料板,下模板及垫板,底板,上盖板及顶料板等。

SolidWorks模具设计教程

SolidWorks模具设计 1.拔模分析 为了创建可以实现注塑的模具,塑料产品必须被设计和拔模正确才能从围绕在周围的模具中顶出。要对模型产品进行拔模分析,使用拔模分析命令有助于发现拔模和设计的错误。对前视面进行向上拔模分析。 来看看各分析面的含义:跨立面:是横跨分型线的面。用户必须把跨立面分割成两块以分开模具的表面。 跨立面可以通过跨立面命令手工处理或者通过单击分型线命令中的分割面选项 自动完成。 正陡面:这些表面中包含部分拔模量不够的区域。如果整个面的拔模量都不够,它将被归类为【需要拔模】这些面能在模具中的正侧找到。负陡面:这些表面 包含部分拔模量不够的区域。这些面能在模具中的负侧找到。 2.调整收缩率 模具上产品型腔部分的加工要略微比从模具中生产出来的塑料件大些。这样做是为了补偿高温的被顶出的塑料件冷却后的收缩率。在通过塑料产品创建模具之前,模具设计者需要放大塑料产品来解决收缩率。不同的材料,收缩率也是不同的,SolidWorks用比例缩放命令在解决这个问题。这个零件我们以ABS材料来做, 5%的收缩率。

3.确定分型线分型线是注塑类塑料产品中型腔与型心曲面中相互接触的边界。分型线是那些用来分割型心和型腔曲面的边界。它们也构成了分型面的内部边界。 型腔面(正拔模)是绿色的,型心面(负拔模)是红色的。任何一条被红色和 绿色面共用的边都是分型线边界。 当拔模分析完成后,所有的被绿色和红色边共用的边被自动选中并被添加到分 型线列表中。单击确定。 手动添加分型线:在这个例子中,当分型线命令运行时,分型线边被自动的选中。因为这是一个简单的分型线边界,这些边界被自动添加到位于分型线PropertyManager的边线列表中。有时分型线可能会更复杂以致于软件无法自动搜索到分型线。当这种情况发生时,使用位于边线列表框下方的边线选择按钮去选择分型线。 4.关闭孔和开口 在分型线建立后,下一步是决定塑料产品上哪些开放的成型区域需要关闭曲面。一个开放的成型区域或者是一个孔或者是一个开口,在注塑产品上就是模具型心型腔完全吻合形成的孔。如图所示一个简单的关闭曲面。它创建在拔模后开口较小的一侧。关闭曲面命令自动关闭塑料产品中的开放孔。

注塑模具设计的十大步骤

注塑模具设计的十大步 骤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注塑模具设计的十大步骤 注塑模具的设计须按照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1、接受任务书成型塑料制件的任务书通常由制件设计者提出,其内容如下:1、经过审签的正规制制件图纸,并注明采用塑料的牌号、透明度等。 2、塑料制件说明书或技术要求。 3、生产产量。 4、塑料制件样品。 通常模具设计任务书由塑料制件工艺员根据成型塑料制件的任务书提出,模具设计人员以成型塑料制件任务书、模具设计任务书为依据来设计模具。 2 、收集、分析、消化原始资料 收集整理有关制件设计、成型工艺、成型设备、机械加工及特殊加工资料,以备设计模具时使用。 1、消化塑料制件图,了解制件的用途,分析塑料制件的工艺性,尺寸精度等技术要求。例如塑料制件在外表形状、颜色透明度、使用性能方面的要求是什么,塑件的几何结构、斜度、嵌件等情况是否合理,熔接痕、缩孔等成型缺陷的允许程度,有无涂装、电镀、胶接、钻孔等后加工。 选择塑料制件尺寸精度最高的尺寸进行分析,看看估计成型公差是否低于塑料制件的公差,能否成型出合乎要求的塑料制件来。此外,还要了解塑料的塑化及成型工艺参数。 2、消化工艺资料,分析工艺任务书所提出的成型方法、设备型号、材料规格、模具结构类型等要求是否恰当,能否落实。 成型材料应当满足塑料制件的强度要求,具有好的流动性、均匀性和各向同性、热稳定性。根据塑料制件的用途,成型材料应满足染色、镀金属的条件、装饰性能、必要的弹性和塑性、透明性或者相反的反射性能、胶接性或者焊接性等要求。 3、确定成型方法采用直压法、铸压法还是注射法。 3、塑件分析及注射机选用1、明确塑件设计要求? 仔细阅读塑件制品零件图,从制品的塑料品种,塑件形状,尺寸精度,表面粗糙度等各方面考虑注塑成型工艺的可行性和经济性,必要时,要与产品设计者探讨塑件的材料种类与结构修改的可能性。 2、明确塑件的生产批量小批量生产时,为降低成本,模具尽可能简单;在大批量生产时,应保证塑件质量前提条件下,尽量采用一模多腔或高速自动化生产,以缩短生产周期,提高生产率,因此对模具的推出机构,塑件和流道凝料的自动脱模机构提出严格要求。 3、计算塑件的体积和质量计算塑件的体积和质量是为了选用注塑机,提高设备利用率,确定模具型腔数。 4、注塑机选用根据塑件的体积或重量大致确定模具的结构,初步确定注塑机型号,了解所使用的注塑机与设计模具有关的技术参数,如:注塑机定位圈的直径,喷嘴前端孔径及球面半径,注塑机最大注塑量,锁模力,注塑压力,固定模板和移动模板面积大小及安装螺孔位置,注塑机拉杆的间距,闭合厚度,开模行程,顶出行程等。 4、模具设计的有关计算1.凹,凸模零件工作尺寸的计算;? 2.型腔壁厚,底板厚度的确定;3.模具加热,冷却系统的确定。 9. 5、模具结构设计1、型腔布置。 根据塑件的几何结构特点、尺寸精度要求、批量大小、模具制造难易、模具成本等确定型腔数量及其排列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